TW201510836A - 電容式觸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電容式觸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0836A
TW201510836A TW103124866A TW103124866A TW201510836A TW 201510836 A TW201510836 A TW 201510836A TW 103124866 A TW103124866 A TW 103124866A TW 103124866 A TW103124866 A TW 103124866A TW 201510836 A TW201510836 A TW 20151083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ransparent substrate
sensing
sensing electrode
touch pan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4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66155B (zh
Inventor
Ming-Hsiang Huang
Chun-Jung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510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0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6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61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容式觸控面板,其包括有一第一透明基板、一第二透明基板及一絕緣層,其中在第一透明基板及第二透明基板表面分別佈設有複數第一感應電極串列及第二感應電極串列,第一感應電極串列係由複數個第一感應電極所串聯而成,在兩兩相鄰的第一感應電極之間構成有一第一鏤空區域,且位在該第一鏤空區域的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上構成一第一補償電極;第二感應電極串列亦係由複數個第二感應電極所串聯而成,並在兩兩相鄰的第二感應電極之間構成有一第二鏤空區域,且位在該第二鏤空區域的第二透明基板的表面構成有一第二補償電極;以及在第一透明基板及第二透明基板之間設置絕緣層,用以將該第一透明基板及該第二透明基板貼合在一體,並同時隔離該第一感應電極及該第二感應電極。

Description

電容式觸控面板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觸控面板,尤指一種電容式觸控面板。
近年來,隨著觸控技術不斷地演進及發展,觸控面板不但已普遍應用於隨身攜帶式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DA)、平板電腦及筆記型電腦中,甚至如桌上型資訊裝置及其周邊,例如一體式桌上型電腦(ALL-in-ONE)及觸控式顯示器亦漸漸地在市場上受大眾歡迎而普及。
按,現有的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結構,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其主要包含有一第一透明基板10、一第二透明基板20及一絕緣層30,其中第一透明基板10表面佈設有複數第一感應電極串列12,第二透明基板20表面同樣地佈設有複數第二感應電極串列22,由此分別構成代表電容式觸控面板的X軸及Y軸的第一感應電極14及第二感應電極24,其中第一感應電極串列12及第二感應電極串列22分別是由複數第一感應電極14及第二感應電極24所串接而構成,而所述的第一透明基板10及第二透明基板20再藉由絕緣層30將二者貼合在一體,並將第一感應電極14及第二感應電極24相互隔離。由於第一感應電極14及第二感應電極24通常是藉由透明導電材料,例如氧化銦錫(ITO),分別在第一透明基板10及第二透明基板20經由蝕刻、印刷或濺鍍等方式所構成,再者在第一透明基板10及第二透明基板20表面未 經佈設透明導電材料的區域則分別形成一第一鏤空區域16及一第二鏤空區域26。
因此,當有外界的光線穿透過現有的電容式觸控面板時,例如由安裝在觸控面板下方的顯示面板的光源,往往面板表面上的不同區域上該光線所穿透的介面材質皆有所不相同,例如第一透明基板10、第二透明基板20、第一感應電極14、第二感應電極24及絕緣層30因材質及厚度有可能各不相同且各具有不同的折射率,而在電容式觸控面板的表面上有的區域該光線僅會穿透第一感應電極14或第二感應電極24,而有的區域該光線則同時會穿透過第一感應電極14及第二感應電極24,由於不同介面材質及其厚度對於光線的折射率皆不同,使得當光線穿透過電容式觸控面板上不同區域時,光線在行進過程中將會遭受到不同折射率的影響,造成光線會產生折射、反射的現象,使得使用者易於由電容式觸控面板的表面觀察到第一感應電極14或第二感應電極24的所浮現的圖案,且也易於同時影響到電容式觸控面板的光線穿透率,進而使得電容式觸控面板具有較差的光學表現。
有鑑於此,由於習知電容式觸控面板當光線穿通過時會受到不同介面材質的不同折射率的影響,造成感應電極易於浮現在電容式觸控面板表面,再者,由於不同區域會受到不同介面材質的不同折射率的影響,也易於造成電容式觸控面板不同區域的光線穿透率有不同差易,電容式觸控面板表面的光線亮度會有不均勻的情形,進而使得電容式觸控面板易於有光學表現不佳的缺點。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容式觸控面板,其主要係透過在第一透明基板及第二透明基板未佈設的第一感應電極及第二感應電極的第一鏤空區域及第二鏤空區域內分別設置第一無效電極及第二補償電極,並根據電容式觸控面板各不同介面材質及厚度,適度地調整第一補償電極及第二補償電極設置於第一鏤空區域及第二鏤空區域時的覆蓋面積大小,藉此大幅降低感應電極圖案浮現在電容式觸控面板表面的缺點,以及可同時改善電容式觸控面板光線穿透率不平均的缺點。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容式觸控面板,其包括:一第一透明基板,其表面沿第一方向佈設複數第一感應電極串列,該第一感應電極串列係由複數個第一感應電極所串聯而成,在兩兩相鄰的該第一感應電極之間構成一第一鏤空區域,且位在該第一鏤空區域的該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上構成一第一補償電極;一第二透明基板,其表面沿著第二方向佈設複數第二感應電極串列,該第二感應電極串列係由複數個第二感應電極所串聯而成,在兩兩相鄰的該第二感應電極之間構成一第二鏤空區域,其中所述的該第二方向係與該第一方向互呈垂直而設置,且位在該第二鏤空區域的該第二透明基板的表面構成一第二補償電極,另在該第一感應電極與相鄰的該第二感應電極之間具有一分隔區;以及一絕緣層,係設置在該第一透明基板及該第二透明基板之間,用以將該第一透明基板及該第二透明基板貼合在一體,並同時用於隔離該第一感應電極及該第二感應電極。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電容式觸控面板,其包括:一第一透明基板,其表面沿第一方向佈設複數第一感應電極串列,該第一感應電極串列係由複數個第一感應電極所串聯而成,在兩兩相鄰的該第一感應電極 之間構成一第一鏤空區域,且位在該第一鏤空區域的該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上構成一第一補償電極;一第二透明基板,其表面沿著第二方向佈設複數第二感應電極串列,該第二感應電極串列係由複數個第二感應電極所串聯而成,在兩兩相鄰的該第二感應電極之間構成一第二鏤空區域,其中所述的該第二方向係與該第一方向互呈垂直而設置,另在該第一感應電極與相鄰的該第二感應電極之間具有一分隔區;以及一絕緣層,係設置在該第一透明基板及該第二透明基板之間,用以將該第一透明基板及該第二透明基板貼合在一體,並同時用於隔離該第一感應電極及該第二感應電極。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電容式觸控面板,其包括:一第一透明基板,其表面沿第一方向佈設複數第一感應電極串列,該第一感應電極串列係由複數個第一感應電極所串聯而成,在兩兩相鄰的該第一感應電極之間構成一第一鏤空區域;一第二透明基板,其表面沿著第二方向佈設複數第二感應電極串列,該第二感應電極串列係由複數個第二感應電極所串聯而成,在兩兩相鄰的該第二感應電極之間構成一第二鏤空區域,且位在該第二鏤空區域的該第二透明基板的表面上構成一第二補償電極,其中所述的該第二方向係與該第一方向互呈垂直而設置,另在該第一感應電極與相鄰的該第二感應電極之間具有一分隔區;以及一絕緣層,係設置在該第一透明基板及該第二透明基板之間,用以將該第一透明基板及該第二透明基板貼合在一體,並同時用於隔離該第一感應電極及該第二感應電極。
10‧‧‧第一透明基板
12‧‧‧第一感應電極串列
14‧‧‧第一感應電極
16‧‧‧第一鏤空區域
20‧‧‧第二透明基板
22‧‧‧第二感應電極串列
24‧‧‧第二感應電極
26‧‧‧第二鏤空區域
30‧‧‧絕緣層
100‧‧‧電容式觸控面板
110‧‧‧第一透明基板
120‧‧‧第一感應電極串列
122‧‧‧第一感應電極
124‧‧‧第一鏤空區域
130‧‧‧絕緣層
140‧‧‧第二透明基板
150‧‧‧第二感應電極串列
152‧‧‧第二感應電極
154‧‧‧第二鏤空區域
160‧‧‧第一補償電極
170‧‧‧第二補償電極
180‧‧‧分隔區
200‧‧‧電容式觸控面板
210‧‧‧第三補償電極
220‧‧‧第四補償電極
300‧‧‧電容式觸控面板
310‧‧‧第五補償電極
320‧‧‧第六補償電極
330‧‧‧交疊區域
400‧‧‧電容式觸控面板
410‧‧‧第七補償電極
420‧‧‧第八補償電極
430‧‧‧交疊區域
500‧‧‧電容式觸控面板
510‧‧‧第一透明基板
520‧‧‧第一感應電極串列
522‧‧‧第一感應電極
524‧‧‧第一鏤空區域
530‧‧‧絕緣層
540‧‧‧第二透明基板
550‧‧‧第二感應電極串列
552‧‧‧第二感應電極
554‧‧‧第二鏤空區域
560‧‧‧第九補償電極
580‧‧‧分隔區
600‧‧‧電容式觸控面板
610‧‧‧第十補償電極
700‧‧‧電容式觸控面板
710‧‧‧第十一補償電極
720‧‧‧第十二補償電極
第1圖為習知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結構分解圖。
第2圖為習知電容式觸控面板的正面示意圖。
第2A圖為第2圖的AA’剖面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結構分解圖。
第4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正面示意圖。
第4A圖為第4圖的AA’剖面示意圖。
第4B圖為第4圖的部分放大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結構分解圖。
第6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正面示意圖。
第6A圖為第6圖的AA’剖面示意圖。
第6B圖為第6圖的部分放大示意圖。
第7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結構分解圖。
第8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正面示意圖。
第8A圖為第8圖的AA’剖面示意圖。
第8B圖為第8圖的部分放大示意圖。
第9圖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結構分解圖。
第10圖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正面示意圖。
第10A圖為第10圖的AA’剖面示意圖。
第10B圖為第10圖的部分放大示意圖。
第11圖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結構分解圖。
第12圖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正面示意圖。
第12A圖為第12圖的AA’剖面示意圖。
第12B圖為第12圖的部分放大示意圖。
第13圖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結構分解圖。
第14圖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正面示意圖。
第14A圖為第14圖的AA’剖面示意圖。
第14B圖為第14圖的部分放大示意圖。
第15圖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結構分解圖。
第16圖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正面示意圖。
第16A圖為第16圖的AA’剖面示意圖。
第16B圖為第16圖的部分放大示意圖。
請分別參閱第3圖至第4圖所示,分別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結構分解圖及正面示意圖。如圖所示,在本發明的電容式觸控面板100的第一實施例中,分別包括一第一透明基板110、複數第一感應電極串列120、一絕緣層130、一第二透明基板140及複數第二感應電極串列150,其中第一透明基板110下方表面沿第一方向佈設複數第一感應電極串列120,所述的第一感應電極串列120係由多個菱形的第一感應電極122所串聯而成,第一感應電極串列120係藉由透明導電材料所構成,例如可選擇自氧化銦錫(ITO)、氧化鋅鋁(AZO)、氧化銦鋅(IEO)、奈米銀薄膜、奈米碳管或石墨烯薄膜等透明導電材料,並透過蝕刻、印刷或濺鍍等方式佈設於第一透明基板110的表面,且在兩兩相鄰的第一感應電極122之間分別構成一第一鏤空區域124。
在本發明的電容式觸控面板100的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第 二透明基板140的上方表面同樣地沿著第二方向佈設複數第二感應電極串列150,所述的第二感應電極串列150係由多個菱形的第二感應電極152所串聯而成,第二感應電極串列150藉由透明導電材料所構成,例如同樣地可選擇自氧化銦錫(ITO)、氧化鋅鋁(AZO)、氧化銦鋅(IEO)、奈米銀薄膜、奈米碳管或石墨烯薄膜等透明導電材料,並透過蝕刻、印刷或濺鍍等方式佈設於第二透明基板140的表面,且在兩兩相鄰的第二感應電極152之間分別構成一第二鏤空區域154,而其中所述的第二方向係與第一方向互呈垂直而設置。
請配合第4A圖所示,係第4圖的AA’剖面示意圖。為了使得本發明電容式觸控面板100具有較佳的光學表現,並防止在電容式觸控面板100表面上浮現第一感應電極串列120及第二感應電極串列150等線路,本發明係在第一鏤空區域124及第二鏤空區域154的第一透明基板110及第二透明基板140的表面分別構成一第一補償電極160及一第二補償電極170,前述的第一補償電極160及第二補償電極170分別係由透明導電材料所構成,例如同樣地可選擇自氧化銦錫(ITO)、氧化鋅鋁(AZO)、氧化銦鋅(IEO)、奈米銀薄膜、奈米碳管或石墨烯薄膜等透明導電材料,惟較佳者第一補償電極及第二補償電極需分別選擇與對應的第一感應電極122及第二感應電極152材質相同的透明導電材料製成,而在本發明中的第一補償電極160及第二補償電極170可透過在第一透明基板110及第二透明基板140上進行第一感應電極串列120及第二感應電極串列150的生產製程時,同時透過相同的生產等製程佈設構成,藉以簡化製程,且在第一補償電極160及第一感應電極122之間,以及在第二補償電極170及第二感應電極152之間皆具有一適當間 距,以防止第一補償電極160及第二補償電極170與第一感應電極122及第二感應電極152之間產生電性導通,又在第一透明基板110及第二透明基板140之間則設有該絕緣層130,透過絕緣層130將第一透明基板110及第二透明基板140貼合在一體,並同時用於隔離第一感應電極122及第二感應電極152,且由電容式觸控面板100的正面觀之,在第一感應電極122與相鄰的第二感應電極152之間並具有一適當大小的分隔區180,其中絕緣層130係選擇以光學膠(OCA)或液態光學透明膠(LOCA)等透明性的光學膠所構成。
另請同時配合第4B圖所示,係第4圖的部分放大示意圖。在前述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第一補償電極160及第二補償電極170的面積大小係分別小於所相對應的第二感應電極122及第一感應電極152的面積大小,如此使得當光線分別穿透及通過電容式觸控面板之不同介面時,例如第一透明基板110、第一感應電極122、絕緣層130、第二感應電極152及第二透明基板140,由於上述不同介面分別具有不同折射率,導致當光線分別通過不同介面時會產生的不同的光線折射及反射等現象,本發明經由第一補償電極160及第二補償電極170的補償,以降低行進的光線受到不同介面材質折射率的影響,進而改善電容式觸控面板100表面亮度表現不均勻,以及行進的光線受到不同材質的折射及反射後,改善第一透明電極及第二透明電極等圖案易於明顯地浮現在電容式觸控面板100表面的缺點。另前述的第一透明基板110及第二透明基板140在本發明中可選擇性的採用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壓克力)、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醯亞胺(PI)、聚碳酸脂(PC)、環烯烴聚合物(COP/COC)、環狀聚烯烴(Arton)、ABS、聚乙烯(PE)或PMMA/PC複合板或 PMMA/PC/PMMA複合板等透明材質所製成。
請分別參閱第5圖至第6圖所示,分別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結構分解圖及正面示意圖。如圖所示,在本發明的電容式觸控面板200的第二實施例中,同樣地分別包括一第一透明基板110、複數第一感應電極串列120、一絕緣層130、一第二透明基板140及複數第二感應電極串列150,其主要結構大致與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相同,另請同時參閱第6A圖及第6B圖所示,在兩兩相鄰的第一感應電極122及第二感應電極152之間分別構成一第一鏤空區域124及第二鏤空區域154,在第一鏤空區域152及第二鏤空區域154的第一透明基板110及第二透明基板140的表面則分別構成一第三補償電極210及一第四補償電極220,其中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所不同者在於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之第三補償電極210及第四補償電極220的面積大小係分別大於所相對應的第二感應電極152及第一感應電極122的面積大小,透過第二實施例的第三補償電極210及第四補償電極220面積的調整改變,使得當本發明可以在各不同介面因材質的變更而使得的各介面的折射率產生改變時,例如第一透明基板110及第二透明基板140的材質或厚度,以及絕緣層130的成分或厚度有變更時,可以相對應地透過調整第三補償電極210及第四補償電極220的面積,藉以使得電容式觸控面板的光學表現得到最佳化的補償。
請分別參閱第7圖至第8圖所示,分別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結構分解圖及正面示意圖。如圖所示,在本發明的電容式觸控面板300的第三實施例中,同樣地分別包括一第一透明基板110、複數第一感應電極串列120、一絕緣層150、一第二透明基板140及複數第二 感應電極串列150,其主要結構大致與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相同,另請同時參閱第8A圖及第8B圖所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中,在兩兩相鄰的第一感應電極122及第二感應電極152之間同樣地分別構成一第一鏤空區域124及第二鏤空區域154,並在第一鏤空區域124及第二鏤空區域154的第一透明基板110及第二透明基板140的表面則分別構成一第五補償電極310及一第六補償電極320,且第五補償電極310及第六補償電極320的面積大小分別大於所相對應的第二感應電極152及第一感應電極122的面積大小,惟在第三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不同者在於第五補償電極310與相鄰的第六補償電極320二者間在分隔區180中具有部分的交疊區域330。
請分別參閱第9圖至第10圖所示,分別係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結構分解圖及正面示意圖。如圖所示,在本發明的電容式觸控面板400的第四實施例中,同樣地分別包括一第一透明基板110、複數第一感應電極串列120、一絕緣層150、一第二透明基板140及複數第二感應電極串列150,其主要結構大致與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相同,另請同時參閱第10A圖及第10B圖所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中,在兩兩相鄰的第一感應電極122及第二感應電極152之間同樣地分別構成一第一鏤空區域124及第二鏤空區域154,並在第一鏤空區域124及第二鏤空區域154的第一透明基板110及第二透明基板140的表面則分別構成一第七補償電極410及一第八補償電極420,且第七補償電極410及第八補償電極420的面積大小分別大於所相對應的第二感應電極152及第一感應電極122的面積大小,惟在第四實施例與第三實施例不同者在於第七補償電極410與相鄰的第八補償電極420二者間在分隔區180中具有完全的交疊區域430。
請分別參閱第11圖至第12圖所示,分別係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結構分解圖及正面示意圖。如圖所示,在本發明的電容式觸控面板500的第五實施例中,同樣地分別包括一第一透明基板510、複數第一感應電極串列520、一絕緣層530、一第二透明基板540及複數第二感應電極串列550。其中第一透明基板510下方表面沿第一方向佈設有複數第一感應電極串列520,所述的第一感應電極串列520係由多個菱形的第一感應電極522所串聯而成,第一感應電極串列520係藉由透明導電材料所構成,例如可選擇自氧化銦錫(ITO)、氧化鋅鋁(AZO)、氧化銦鋅(IEO)、奈米銀薄膜、奈米碳管或石墨烯薄膜等透明導電材料,並透過蝕刻、印刷或濺鍍等方式佈設於第一透明基板510的表面,且在兩兩相鄰的第一感應電極522之間分別構成一第一鏤空區域524。
在本發明的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第五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透明基板540的上方表面同樣地沿著第二方向佈設複數第二感應電極串列550,所述的第二感應電極串列550係由多個菱形的第二感應電極552所串聯而成,第二感應電極串列550藉由透明導電材料所構成,例如可選擇自氧化銦錫(ITO)、氧化鋅鋁(AZO)、氧化銦鋅(IEO)、奈米銀薄膜、奈米碳管或石墨烯薄膜等透明導電材料,並透過蝕刻、印刷或濺鍍等方式佈設於第二透明基板540的表面,且在兩兩相鄰的第二感應電極550之間分別構成一第二鏤空區域554,而其中所述的第二方向係與第一方向互呈垂直而設置。
另請配合第12A圖所示,係第12圖的AA’剖面示意圖。在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中,僅在第一鏤空區域524的第一透明基板510表面分別構成一第九補償電極560,第九補償電極560係由透明導電材料所構成,例 如可選擇自氧化銦錫(ITO)、氧化鋅鋁(AZO)、氧化銦鋅(IEO)、奈米銀薄膜、奈米碳管或石墨烯薄膜等透明導電材料,惟較佳者第九補償電極560需選擇與第一感應電極520材質相同之透明導電材料製成,故在本實施例中第九補償電極560可透過在第一透明基板510上進行第一感應電極串列的製程時,同時透過相同生產製程佈設構成,藉以簡化製程,且在第九補償電極560與第一感應電極520之間具有一適當間距,以防止第九補償電極560與第一感應電極520之間產生電性導通,又同樣地在第一透明基板510及第二透明基板540之間則設有該絕緣層530,透過絕緣層530將第一透明基板510及第二透明基板540貼合在一體,並同時用於隔離第一感應電極520及第二感應電極550,且由電容式觸控面板500的正面觀之,在第一感應電極522與相鄰的第二感應電極552之間並具有一適當大小的分隔區580,其中絕緣層530係選擇以光學膠(OCA)或液態光學透明膠(LOCA)等透明性的光學膠所構成。而在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中,前述的第九補償電極560主要係被設置在相對應於分隔區580位置的第一鏤空區域524之內,可藉以達到改善當光線穿射過分隔區580時光學效果會表現不佳的缺點。
請分別參閱第13圖至第14圖所示,分別係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結構分解圖及正面示意圖。如圖所示,在本發明的電容式觸控面板600的第六實施例中,同樣地分別包括一第一透明基板510、複數第一感應電極串列520、一絕緣層530、一第二透明基板540及複數第二感應電極串列550,而其主要結構大致與前述的第五實施例相同,另請同時參閱第14A圖及第14B圖所示,在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中,則僅在第二鏤空區域554的第二透明基板540表面分別構成一第十補償電極610,第十 補償電極610同樣地由透明導電材料所構成,例如可同樣地選擇自氧化銦錫(ITO)、氧化鋅鋁(AZO)、氧化銦鋅(IEO)、奈米銀薄膜、奈米碳管或石墨烯薄膜等透明導電材料,惟較佳者第十補償電極610需選擇與第二感應電極552材質相同之透明導電材料製成,故在本實施例中第十補償電極610可透過在第二透明基板540上進行第二感應電極串列550的製程時,透過相同的生產製程佈設構成,且在第十補償電極610與第二感應電極552之間具有一適當間距,在第一透明基板510及第二透明基板540之間則設有該絕緣層530,透過絕緣層530將第一透明基板510及第二透明基板540貼合在一體,並同時用於隔離第一感應電極522及第二感應電極552,且由電容式觸控面板600的正面觀之,在第一感應電極522與相鄰的第二感應電極552之間並具有一適當大小的分隔區580,其中絕緣層530係選擇以光學膠(OCA)或液態光學透明膠(LOCA)等透明性的光學膠所構成。而在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中,前述的第十補償電極610同樣地係被設置在相對應於分隔區580位置的第二鏤空區域554之內。
請分別參閱第15圖至第16圖所示,分別係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之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結構分解圖及正面示意圖。如圖所示,在本發明的電容式觸控面板700的第七實施例中,同樣地分別包括一第一透明基板510、複數第一感應電極串列520、一絕緣層530、一第二透明基板540及複數第二感應電極串列550,而其主要結構大致與前述的第五或六實施例相同,另請同時參閱第16A圖及第16B圖所示,在本發明的第七實施例中,在第一鏤空區域524及第二鏤空區域554的第一透明基板510及第二透明基板540的表面分別構成一對第十一補償電極710及一對第十二補償電極720,第 十一補償電極710及第十二補償電極720同樣地係由透明導電材料所構成,例如同樣地可選擇自氧化銦錫(ITO)、氧化鋅鋁(AZO)、氧化銦鋅(IEO)、奈米銀薄膜、奈米碳管或石墨烯薄膜等透明導電材料,惟較佳者第十一補償電極710及第十二補償電極720需分別選擇與相對應的第一感應電極522及第二感應電極552材質相同,其中第十一補償電極710係靠近設置於第一鏤空區域524的一對應邊處,而第十二補償電極720係靠近設置於第二鏤空區域554的另一對應邊處,且第十一補償電極710與第十二補償電極720二者間的延伸方向是互呈垂直而設置。另由電容式觸控面板700的正面觀之,在第一感應電極522與相鄰的第二感應電極552之間同樣地具有一適當大小的分隔區580,在本發明的第七實施例中,前述的第十一補償電極710及第十二補償電極720分別係被設置在相對應於分隔區580位置的第一鏤空區域524及第二鏤空區域554之內。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之範圍,故舉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及改進者,均應包含在本發明所保護的申請專利範圍之內。
100‧‧‧電容式觸控面板
110‧‧‧第一透明基板
122‧‧‧第一感應電極
150‧‧‧第二感應電極串列
152‧‧‧第二感應電極
160‧‧‧第一補償電極
170‧‧‧第二補償電極

Claims (13)

  1. 一種電容式觸控面板,其包括:一第一透明基板,其表面沿第一方向佈設複數第一感應電極串列,該第一感應電極串列係由複數個第一感應電極所串聯而成,在兩兩相鄰的該第一感應電極之間構成一第一鏤空區域,且位在該第一鏤空區域的該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上構成一第一補償電極;一第二透明基板,其表面沿著第二方向佈設複數第二感應電極串列,該第二感應電極串列係由複數個第二感應電極所串聯而成,在兩兩相鄰的該第二感應電極之間構成一第二鏤空區域,其中所述的該第二方向係與該第一方向互呈垂直而設置,且位在該第二鏤空區域的該第二透明基板的表面構成一第二補償電極,另在該第一感應電極與相鄰的該第二感應電極之間具一分隔區;以及一絕緣層,係設置在該第一透明基板及該第二透明基板之間,用以將該第一透明基板及該第二透明基板貼合在一體,並同時用於隔離該第一感應電極及該第二感應電極。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其中所述的該第一補償電極及該第二補償電極的面積大小係分別小於所相對應的該第二感應電極及該第一感應電極的面積大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其中所述的該第一補償電極及該第二補償電極的面積大小係分別大於所相對應的該第二感應電極及該第一感應電極的面積大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其中所述的第一補償電極 與相鄰的第二補償電極二者間在該分隔區中具有部分的交疊區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其中所述的第一補償電極與相鄰的第二補償電極二者間在該分隔區中具有完全的交疊區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其中所述的第一補償電極係被設置在相對應於該分隔區位置的該第一鏤空區域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其中所述的第二補償電極係被設置在相對應於該分隔區位置的該第二鏤空區域內。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其中所述的該第一補償電極係靠近設置於該第一鏤空區域的一對應邊處,該第二補償電極係靠近設置於該第二鏤空區域的另一對應邊處,且該第一補償電極與該第二補償電極的延伸方向是互呈垂直而設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其中所述的第一補償電極及第二補償電極分別係被設置在相對應於該分隔區位置的該第一鏤空區域及該第二鏤空區域之內。
  10. 一種電容式觸控面板,其包括:一第一透明基板,其表面沿第一方向佈設複數第一感應電極串列,該第一感應電極串列係由複數個第一感應電極所串聯而成,在兩兩相鄰的該第一感應電極之間構成一第一鏤空區域,且位在該第一鏤空區域的該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上構成一第一補償電極;一第二透明基板,其表面沿著第二方向佈設複數第二感應電極串列,該第二感應電極串列係由複數個第二感應電極所串聯而成,在兩兩相鄰的該第二感應電極之間構成一第二鏤空區域,其中所述的該第二方向係與 該第一方向互呈垂直而設置,另在該第一感應電極與相鄰的該第二感應電極之間具有一分隔區;以及一絕緣層,係設置在該第一透明基板及該第二透明基板之間,用以將該第一透明基板及該第二透明基板貼合在一體,並同時用於隔離該第一感應電極及該第二感應電極。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其中所述的第一補償電極係被設置在相對應於該分隔區位置的該第一鏤空區域內。
  12. 一種電容式觸控面板,其包括:一第一透明基板,其表面沿第一方向佈設複數第一感應電極串列,該第一感應電極串列係由複數個第一感應電極所串聯而成,在兩兩相鄰的該第一感應電極之間構成一第一鏤空區域;一第二透明基板,其表面沿著第二方向佈設複數第二感應電極串列,該第二感應電極串列係由複數個第二感應電極所串聯而成,在兩兩相鄰的該第二感應電極之間構成一第二鏤空區域,且位在該第二鏤空區域的該第二透明基板的表面上構成一第二補償電極,其中所述的該第二方向係與該第一方向互呈垂直而設置,另在該第一感應電極與相鄰的該第二感應電極之間具有一分隔區;以及一絕緣層,係設置在該第一透明基板及該第二透明基板之間,用以將該第一透明基板及該第二透明基板貼合在一體,並同時用於隔離該第一感應電極及該第二感應電極。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其中所述的第二補償電極係被設置在相對應於該分隔區位置的該第二鏤空區域內。
TW103124866A 2013-09-06 2014-07-21 電容式觸控面板 TWI5661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03572.XA CN104423749B (zh) 2013-09-06 2013-09-06 电容式触控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0836A true TW201510836A (zh) 2015-03-16
TWI566155B TWI566155B (zh) 2017-01-11

Family

ID=5262444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2947U TWM495564U (zh) 2013-09-06 2014-07-21 電容式觸控面板
TW103124866A TWI566155B (zh) 2013-09-06 2014-07-21 電容式觸控面板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2947U TWM495564U (zh) 2013-09-06 2014-07-21 電容式觸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23917B2 (zh)
CN (1) CN104423749B (zh)
TW (2) TWM49556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3749B (zh) * 2013-09-06 2018-03-13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
JP2015056005A (ja) * 2013-09-11 2015-03-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センサ装置、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6325578B (zh) * 2015-07-10 2023-07-2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压力感应触控面板
CN107870492B (zh) * 2017-10-31 2020-06-0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TWI715295B (zh) 2019-11-20 2021-01-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可撓式觸控面板電極結構
CN112882592A (zh) * 2019-11-29 2021-06-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式触控面板电极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67437B (en) * 2007-09-29 2012-07-01 Au Optronics Corp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378377B (en) * 2008-06-23 2012-12-01 Au Optronics Corp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989159B (zh) * 2009-07-31 2012-06-06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
KR101082610B1 (ko) * 2009-10-15 2011-11-1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용 면상 부재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I406166B (zh) * 2010-01-06 2013-08-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觸控面板及其多點觸碰偵測方法以及觸控顯示裝置
KR101093651B1 (ko) * 2010-05-25 2011-12-15 전자부품연구원 금속박막을 이용한 터치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695213B2 (en) * 2011-01-10 2014-04-15 Li-Li Fan Layout method of touch panel electrode
TWI453639B (zh) * 2012-02-07 2014-09-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觸控面板
CN102622154B (zh) * 2012-04-27 2015-08-05 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03019496B (zh) * 2012-12-26 2017-04-05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触控模组、其制备方法及电容式触摸屏
CN104423749B (zh) * 2013-09-06 2018-03-13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
CN203444457U (zh) * 2013-09-06 2014-02-19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66155B (zh) 2017-01-11
US9423917B2 (en) 2016-08-23
CN104423749B (zh) 2018-03-13
US20150068882A1 (en) 2015-03-12
CN104423749A (zh) 2015-03-18
TWM495564U (zh) 2015-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6155B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
KR101643377B1 (ko) 접이식 터치 스크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80113345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0476809Y1 (ko) 터치 전극 장치
TWI477860B (zh) 觸控面板
TWI477853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KR20130003245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TW201421317A (zh) 觸控面板
US9092106B2 (en) Touch panel
TW201428586A (zh) 觸控面板
TWI476659B (zh) 雙層電極裝置
TWM455209U (zh) 觸控面板
TWI552211B (zh) 觸控電極裝置
TW201426103A (zh) 偏光板結構
TWI474385B (zh) 觸控單元
CN203455796U (zh) 触控结构
TWI634470B (zh) Polarize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of the same
CN203444457U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03246402A (zh) 一种集成触控功能的显示器
CN103294314B (zh) 一种具有偏光功能的电容触摸屏
TWI485590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201602850A (zh) 觸控裝置
TWM457239U (zh) 雙層電極裝置
TWM463871U (zh) 觸控電極裝置
CN203858614U (zh) 具折边的薄型触碰玻璃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