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7635A - 燃燒型熱源及香味吸嘗器 - Google Patents

燃燒型熱源及香味吸嘗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7635A
TW201507635A TW103108335A TW103108335A TW201507635A TW 201507635 A TW201507635 A TW 201507635A TW 103108335 A TW103108335 A TW 103108335A TW 103108335 A TW103108335 A TW 103108335A TW 201507635 A TW201507635 A TW 20150763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ource
type heat
combustion type
cavity
ignition e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8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kuma Nakano
Atsuro Yamada
Takeshi Akiyama
Manabu Yamada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Tobac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Tobacco Inc filed Critical Japan Tobacco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507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763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DCIGARS; CIGARETTES; TOBACCO SMOKE FILTERS; MOUTHPIECES FOR CIGARS OR CIGARETTES; MANUFACTURE OF TOBACCO SMOKE FILTERS OR MOUTHPIECES
    • A24D1/00Cigars; Cigarettes
    • A24D1/22Cigarettes with integrated combustible heat sources, e.g. with carbonaceous heat sour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BMANUFACTURE OR PREPARATION OF TOBACCO FOR SMOKING OR CHEWING; TOBACCO; SNUFF
    • A24B15/00Chemical features or treatment of tobacco; Tobacco substitutes, e.g. in liquid form
    • A24B15/18Treatment of tobacco products or tobacco substitutes
    • A24B15/28Treatment of tobacco products or tobacco substitutes by chemical subst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DCIGARS; CIGARETTES; TOBACCO SMOKE FILTERS; MOUTHPIECES FOR CIGARS OR CIGARETTES; MANUFACTURE OF TOBACCO SMOKE FILTERS OR MOUTHPIECES
    • A24D1/00Cigars; Cigarettes
    • A24D1/02Cigars; Cigarettes with special covers
    • A24D1/027Cigars; Cigarettes with special covers with ventilating means, e.g. perfo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DCIGARS; CIGARETTES; TOBACCO SMOKE FILTERS; MOUTHPIECES FOR CIGARS OR CIGARETTES; MANUFACTURE OF TOBACCO SMOKE FILTERS OR MOUTHPIECES
    • A24D3/00Tobacco smoke filters, e.g. filter-tips, filtering inserts; Fil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Mouthpieces for cigars or cigarettes
    • A24D3/06Use of materials for tobacco smoke filters
    • A24D3/061Use of materials for tobacco smoke filters containing additives entrapped within capsules, sponge-like material or the like, for further release upon smok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3/00Combus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 F23C3/002Combus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the chamber having an elongated tubular form, e.g. for a radiant tub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QIGNITION; EXTINGUISHING-DEVICES
    • F23Q7/00Incandescent ignition; Igniters using electrically-produced heat, e.g. lighters for cigarettes; Electrically-heated glowing plugs
    • F23Q7/14Portable igniters
    • F23Q7/16Portable igniters with built-in batt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 Manufacture Of Tobacco Product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燃燒型熱源50係具備:單一個長形空洞51,沿著第1方向D1延伸;及側邊空洞52,沿著與第1方向D1交叉之第2方向D2延伸,且與長形空洞51連通。在第1方向D1中,側邊空洞52係設在較第2次吸嘗結束時點之燃燒位置更靠點火端側50Ae處。

Description

燃燒型熱源及香味吸嘗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沿著從點火端朝向非點火端之方向延伸的燃燒型熱源及香味吸嘗器。
以往,已知有一種香味吸嘗器,係具有沿著從點火端朝向非點火端之方向(以下稱長度軸方向)延伸之燃燒型熱源、及保持燃燒型熱源的保持構件。關於此種香味吸嘗器,已有各種方案被提出。
例如,專利文獻1中,已揭示一種香味吸嘗器,係在相對於長度軸方向正交的剖面具有格子狀的間隔壁,且具備有具有沿著長度軸方向延伸之複數個空洞的燃燒型熱源。
然而,用於香味吸嘗器的燃燒型熱源,希望在整個從點火至熄滅之間所進行的複數次吸嘗(以下稱抽吸(puff))中,都可供給充分且穩定的熱量。
在上述的專利文獻1中,係在相對於長度軸方向正交的剖面,藉由增加空氣流通之流路的周長,而提升點火時的燃燒性。然而,在點火至熄滅之間所進行之抽 吸中之供給熱量的變動較大,尤其從中間階段至後半的抽吸中,未能供給穩定的熱量。
發明人等經致力檢討結果,已發現使用具有僅形成有沿著長度軸方向延伸之單一空洞之筒狀的燃燒型熱源,來降低抽吸時流入的空氣與燃燒區域的接觸面積,藉此即可抑制非抽吸時(自然燃燒時)之發熱量與抽吸時之發熱量的變動量,而可在中間階段至後半所進行的抽吸中,供給穩定的熱量。
然而,發明人等經進一步進行檢討結果,發現在上述的燃燒型熱源之構成中,於點火後的數抽吸間,無法供給充分的熱量。
如此,極難以兼具中間階段至後半所進行之抽吸中之穩定的熱量的供給、及點火後之數抽吸中之充分的熱量的供給。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0-146693號
第1特徵之燃燒型熱源,係沿著從點火端朝向非點火端之第1方向延伸。燃燒型熱源係具備:單一個長形空洞,沿著前述第1方向延伸;及側邊(side)空洞,沿著與前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延伸,且與前述長形空洞連通。在前述第1方向,前述側邊空洞係設在較第2次 吸嘗結束時點之燃燒位置更靠前述點火端側。
第1特徵中,在前述第1方向,從前述點火端至前述側邊空洞的距離係未達4mm。
第1特徵中,在前述第1方向,從前述點火端至前述側邊空洞的距離係1mm以下。
第1特徵中,在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之剖面之前述長形空洞的面積係1.77mm2以上。
第1特徵中,在前述點火端從前述長形空洞流入之空氣的量,係在前述非點火端從前述長形空洞流出之空氣的量的40%以下。
第1特徵中,前述燃燒型熱源係具有沿著前述第1方向延伸的圓筒狀。前述燃燒型熱源的外徑係3mm以上且15mm以下。
第1特徵中,在前述第1方向,前述燃燒型熱源的長度係5mm以上且30mm以下。
第2特徵之香味吸嘗器係具有:燃燒型熱源,沿著從點火端朝向非點火端之第1方向延伸;及保持構件,用以保持前述燃燒型熱源。前述燃燒型熱源係具備:單一個長形空洞,沿著前述第1方向延伸;及側邊空洞,沿著與前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延伸,且與前述長形空洞連通。在前述第1方向,側邊空洞係設在較第2次吸嘗結束時點之燃燒位置更靠前述點火端側處。
第3特徵之香味吸嘗器係具有:燃燒型熱源,沿著從點火端朝向非點火端之第1方向延伸;及保持 構件,用以保持前述燃燒型熱源。前述燃燒型熱源係具備:長形空洞,沿著前述第1方向延伸;及側邊空洞,沿著與前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延伸,且與前述長形空洞連通。前述側邊空洞係構成為在前述第2方向可從前述保持構件的外側同視。
第3特徵中,前述燃燒型熱源之前述點火端係從前述保持構件突出。前述側邊空洞係從前述保持構件露出。
第3特徵中,在前述第1方向,從前述點火端至前述側邊空洞的距離係5mm以下。
第3特徵中,在前述燃燒型熱源中,係在前述第1方向較前述側邊空洞更靠前述非點火端側設有燃燒停止位置。在前述第1方向,從前述側邊空洞至前述燃燒停止位置的距離係5mm以下。
第3特徵中,在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之剖面之前述長形空洞的面積,係較與前述第2方向正交之剖面中之前述側邊空洞的面積為大。
第3特徵中,在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之剖面之前述長形空洞的面積係1.77mm2以上。
第3特徵中,前述燃燒型熱源係具有沿著前述第1方向延伸的圓筒狀。前述燃燒型熱源的外徑係3mm以上且15mm以下。
第3特徵中,在前述第1方向,前述燃燒型熱源的長度係5mm以上且30mm以下。
第4特徵之香味吸嘗器係具有:燃燒型熱源,沿著從點火端朝向非點火端之第1方向延伸;及保持構件,用以保持前述燃燒型熱源。前述燃燒型熱源係具有筒狀形狀,該筒狀形狀係具有形成沿著前述第1方向延伸之單一個長形空洞的外壁。在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的剖面,前述長形空洞的面積係1.77mm2以上。在前述點火端中從前述長形空洞流入之空氣的量,係從前述香味吸嘗器之吸嘴流出之空氣之量的75%以下。
第4特徵中,在前述點火端中從前述長形空洞流入之空氣的量,係從前述香味吸嘗器之吸嘴流出之空氣之量的40%以下。
第4特徵中,前述燃燒型熱源係沿著與前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延伸,且具有與前述長形空洞連通之側邊空洞。
第4特徵中,前述保持構件係具有朝向與前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開口的固持器(holder)側空洞。
第4特徵中,前述保持構件係收容香味源。前述固持器側空洞係在前述第2方向設在前述香味源之外側部分或較前述香味源之外側部分更靠前述點火端側處。
第4特徵中,前述保持構件係收容膠囊式濾心(capsule filter)。前述固持器側空洞係在前述第2方向設在前述膠囊式濾心之外側部分或較前述膠囊式濾心之外側部分更靠前述點火端側處。
第4特徵中,前述燃燒型熱源係具有沿著前 述第1方向延伸的圓筒狀。前述燃燒型熱源的外徑係3mm以上且15mm以下。
第4特徵中,在前述第1方向,前述燃燒型熱源的長度係5mm以上且30mm以下。
30‧‧‧保持構件
30A‧‧‧支撐端部
30B‧‧‧吸嘴側端部
31‧‧‧空洞
32‧‧‧香味源
34‧‧‧固持器側空洞
50‧‧‧燃燒型熱源
50A‧‧‧點火端部
50Ae‧‧‧點火端
50B‧‧‧非點火端部
50Be‧‧‧非點火端
51‧‧‧長形空洞
52‧‧‧側邊空洞
53‧‧‧外壁
100‧‧‧香味吸嘗器
200‧‧‧導熱構件
300‧‧‧杯構件
310‧‧‧側壁
320‧‧‧底板
320A‧‧‧通氣孔
D1‧‧‧第1方向
D2‧‧‧第2方向
L1‧‧‧距離
Lt‧‧‧尺寸
T‧‧‧厚度
X‧‧‧尺寸
第1圖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香味吸嘗器100的圖。
第2圖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保持構件30的圖。
第3圖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燃燒型熱源50的圖。
第4圖係用以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空氣流量的圖。
第5圖係顯示變更例1之香味吸嘗器100的圖。
第6圖係顯示變更例1之保持構件30的圖。
第7圖係用以說明變更例1之空氣流量的圖。
第8圖係顯示變更例3之香味吸嘗器的圖。
第9圖係顯示變更例3之杯構件300的圖。
第10圖係顯示實驗結果1的圖。
第11圖係顯示實驗結果2的圖。
第12圖係顯示實驗結果3的圖。
接著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另外,在以下的圖示記載中,對於相同或類似的部分係賦予相同或類似的符號,然而,圖式係示意性者,應注意各尺寸的比率等與實際情況不同。
因此,具體的尺寸應參酌以下的說明進行 判斷。此外,在圖式彼此間當然有包含有彼此尺寸關係或比率不同的部分。
[實施形態之概要]
實施形態之燃燒型熱源係沿著從點火端朝向非點火端之第1方向延伸。燃燒型熱源係具備:單一個長形空洞,沿著前述第1方向延伸;及側邊空洞,沿著與前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且與前述長形空洞連通。在前述第1方向,側邊空洞係設在較第2次吸嘗結束時點之燃燒位置更靠前述點火端側處。
在實施形態中,燃燒型熱源係具有沿著第1方向延伸的單一個長形空洞。藉此,降低抽吸時流入之空氣與燃燒區域的接觸面積,而抑制非抽吸時(自然燃燒時)的發熱量與抽吸時的發熱量的變動量,可供給從中間階段至後半所進行之抽吸之穩定的熱量。
在實施形態中,燃燒型熱源係具有與長形空洞連通的側邊空洞,而側邊空洞係設在較第2次吸嘗結束時點之燃燒位置更靠前述點火端側。藉此,即藉由從側邊空洞所供給的空氣助長初期燃燒,而至少可在第2次的抽吸中增加供給熱量。
如此,可謀求兼具從中間階段至後半所進行之抽吸中之穩定的熱量的供給、及點火後之數抽吸之供給熱量的增加。
[第1實施形態]
(香味吸嘗器)
以下說明第1實施形態的香味吸嘗器。第1圖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香味吸嘗器100的圖。第2圖係顯示保持構件30的圖。第3圖係顯示燃燒型熱源50的圖。
如第1圖所示,香味吸嘗器100係具有保持構件30及燃燒型熱源50。在第1實施形態中,應注意香味吸嘗器100係未伴隨有香味源之燃燒的香味吸嘗器。
如第2圖所示,保持構件30係用以保持燃燒型熱源50。保持構件30係具有支撐端部30A及吸嘴側端部30B。支撐端部30A係用以保持燃燒型熱源50的端部。吸嘴側端部30B係設於香味吸嘗器之吸嘴側的端部。在第1實施形態中,吸嘴側端部30B係構成香味吸嘗器100的吸嘴。然而,亦可與保持構件30為不同的個體而設置香味吸嘗器100的吸嘴。
保持構件30係具有筒狀形狀,該筒狀形狀係具有沿著從支撐端部30A朝向吸嘴側端部30B的方向延伸的空洞31。例如,保持構件30係具有圓筒形狀、角筒形狀。
在第1實施形態中,保持構件30係用以收容香味源32。香味源32係例如傳遞由燃燒型熱源50所產生的熱,藉此而釋出香味。就香味源32而言,係例如可使用煙草葉,而可採用使用於香煙(紙捲煙)的一般的煙絲、或使用於鼻煙的粒狀煙草、捲煙、或成形煙草等的煙草原料。此外,亦可採用多孔質素材或非多孔質素材的托持體來作為香味源32。
另外,捲煙係將片狀的再生煙草成形為捲筒(roll)狀而獲得,且在內部具有流路。此外,成形煙草係藉由將粒狀煙草進行模成形而獲得。再者,在作為上述之香味源32使用的煙草原料或附載體中,亦可含有所希望的香料。
在第1實施形態中,雖係例示保持構件30具有筒狀形狀的情形,但實施形態並不限定於此。亦即,保持構件30只要是具有保持燃燒型熱源50的構成即可。
如第3圖所示,燃燒型熱源50係具有點火端部50A及非點火端部50B。點火端部50A係在燃燒型熱源50插入於保持構件30的狀態下從保持構件30露出的端部。非點火端部50B係插入於保持構件30內的端部。
具體而言,燃燒型熱源50係具有沿著從點火端50Ae朝向非點火端50Be之第1方向D1延伸的形狀。燃燒型熱源50係具有長形空洞51、側邊空洞52、及外壁53。
長形空洞51係被外壁53所劃分,且具有沿著第1方向D1延伸的形狀。在與第1方向D1正交之剖面之長形空洞51的面積,係較在與第2方向D2正交之剖面之側邊空洞52的面積為大。例如,在與第1方向D1正交之剖面之長形空洞51的面積,係以1.77mm2以上為佳。
在第1實施形態中,應注意形成於燃燒型熱源50之長形空洞51的數量為單一個。
側邊空洞52係沿著與第1方向D1交叉的 第2方向D2而延伸,且與長形空洞51連通。此外,第2方向D2只要與第1方向D1交叉即可,亦可不與第1方向D1正交。
在此,在第1方向D1,側邊空洞52係設在較第2次吸嘗結束時點之燃燒位置更靠點火端50Ae側。亦即,從點火端50Ae至側邊空洞52的距離(第4圖所示之L1),係較從點火端50Ae至第2次吸嘗結束時點之燃燒位置的距離為短。例如,在第1方向D1,點火端50Ae至側邊空洞52的距離係以未達4mm為佳。再者,在第1方向D1,從點火端50Ae至側邊空洞52的距離,係以1mm以下為佳。
此外,在第1方向D1,第4圖所示之L2係從側邊空洞52至燃燒型熱源50與保持構件30的交界位置,亦即在燃燒型熱源50插入於保持構件30的狀態下,燃燒型熱源50從保持構件30露出之部位與燃燒型熱源50未從保持構件30露出之部位之交界位置的距離。因此,在第1方向D1,從前述交界位置至非點火端50Be的距離(第4圖所示之L3)係燃燒型熱源50插入於保持構件30的量。
在第1實施形態中,形成於燃燒型熱源50之側邊空洞52的數量並未特別限定,亦可為單數個,亦可為複數個。在此,在設有複數個側邊空洞52的情形中,至少設於最近點火端50Ae位置的側邊空洞52,係設在較第2次吸嘗結束時點之燃燒位置更靠點火端50Ae側。
在燃燒型熱源50被保持構件30所保持的狀 態下,側邊空洞52係以構成為在第2方向D2可從保持構件30之外側同視為佳。例如,在燃燒型熱源50被保持構件30保持的狀態下,燃燒型熱源50的點火端50Ae係從保持構件30突出,而側邊空洞52係從保持構件30露出。
外壁53係具有劃分長形空洞51的筒狀形狀。外壁53的厚度(第4圖所示之T)係可設為0.5mm以上且7.0mm以下,較佳為0.75mm以上且3.0mm以下。
在第1實施形態中,在第1方向D1之燃燒型熱源50的尺寸(第4圖所示之Lt)係以5mm以上且30mm以下為佳。此外,在第2方向D2之燃燒型熱源50的尺寸(第4圖所示之X)係以3mm以上且15mm以下為佳。
在此,燃燒型熱源50具有圓筒形狀時,在第2方向D2的燃燒型熱源50的尺寸,係燃燒型熱源50的外徑。而燃燒型熱源50未具有圓筒形狀時,在第2方向D2的燃燒型熱源50的尺寸,則係在第2方向D2之燃燒型熱源50的最大值。
燃燒型熱源50係藉由包含可燃性物質的混合物所構成。例如,就燃燒型熱源50而言,可使用藉由擠壓、壓錠、加壓澆鑄等的方法將含碳材料、不可燃添加物、接合劑(binder)(有機接合劑或無機接合劑)及水的混合物予以一體成形所可獲得的碳熱源、或以煙草葉之粉粒體替代碳材料之一部份或全部的煙草成形體等。
燃燒型熱源50係以在將燃燒型熱源50的重量設為100重量%時,包含10重量%至99重量%之範圍的 碳質材料為佳。就碳材料而言,係以使用源自植物,經由加熱處理等去除揮發性雜質者為佳。從充分之熱量的供給或控制灰渣等之燃燒特性的觀點而言,燃燒型熱源50係以含有30重量%至70重量%之範圍的碳質材料為佳,且以含有40重量%至50重量%之範圍的碳質材料為更佳。
就有機接合劑而言,係例如可使用含有CMC(carboxymethyl cellulose,羧甲基纖維素)、CMC-Na(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dium,羧甲纖維素鈉)藻素(algin)酸鹽、EVA、PVA、PVAC及糖類之至少一種的混合物。
就無機接合劑而言,係例如可使用精製膨土(bentonite)等之礦物系、或者是矽酸膠(colloidal silica)或水玻璃或矽酸鈣等的二氧化矽系接合劑。
例如,從香味的觀點而言,接合劑在將燃燒型熱源50的重量設為100重量%之情形下,係以含有1重量%至10重量%的CMC為佳,且以含有1重量%至8重量%的CMC為尤佳。
就不可燃添加物而言,係例如可使用由鈉、鉀、鈣、鎂、或矽等所構成的碳酸鹽或氧化物。燃燒型熱源50在將燃燒型熱源50之重量設為100重量%之情形下,亦可含有10重量%至89重量%的不可燃添加物。再者,使用碳酸鈣作為不可燃添加物時,燃燒型熱源50係以含有40重量%至55重量%之不可燃添加物為佳,而煙草成形體係以含有10重量%至30重量%之不可燃添加物為佳。
燃燒型熱源50以改善燃燒特性為目的,將 燃燒型熱源50的重量設為100重量%之情形下,亦可含有5重量%以下,較佳為1重量%以下之比例的氯化鈉等的鹼金屬鹽。
(空氣流量)
以下說明第1實施形態的空氣流量。第4圖係用以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空氣流量的圖。
如第4圖所示,於燃燒型熱源50點火時,在點火端50Ae流入於長形空洞51的空氣的量,以“M1in”來表示。於燃燒型熱源50點火時,在非點火端50Be從長形空洞51流出的空氣的量,係以“Mout”來表示。於燃燒型熱源50點火時,從各個側邊空洞52流入於長形空洞51的空氣的量,係以“M2in”來表示。因此,Mout=M1in+Σ M2in的關係成立。
在此種情形下,在點火端50Ae流入於長形空洞51的空氣的量(M1in),係以在非點火端50Be從長形空洞51流出之空氣的量(Mout)的75%以下為佳。再者,在點火端50Ae流入於長形空洞51之空氣的量(M1in),係以在非點火端50Be從長形空洞51流出之空氣的量(Mout)的40%以下為佳。
在第1實施形態中,形成於燃燒型熱源50之側邊空洞52的數量及與在第2方向D2正交之剖面之側邊空洞52的面積,係設定為滿足此種條件。
在第1實施形態中,保持構件30並不具有朝向與第1方向D1交叉之第2方向D2開口的空洞。因此, 在點火端50Ae流入於長形空洞51之空氣的量(M1in)為在非點火端50Be從長形空洞51流出之空氣的量(Mout)的75%以下時,空氣的量(M1in)係從香味吸嘗器100之吸嘴流出之空氣的量的75%以下。
(作用及效果)
在第1實施形態中,燃燒型熱源50係具有沿著第1方向延伸之單一個長形空洞51。因此,藉由降低抽吸時流入之空氣與燃燒區域的接觸面積,即可抑制非抽吸時(自然燃燒時)之發熱量與抽吸時之發熱量的變動量,且供給從中間階段至後半所進行之抽吸之穩定的熱量。
在第1實施形態中,燃燒型熱源50係具有與長形空洞51連通之側邊空洞52,而在第1方向D1,側邊空洞52係設在較第2次吸嘗結束之時點之燃燒位置更靠點火端50Ae側。藉此,即藉由從側邊空洞52所供給的空氣而助長初期燃燒,而至少可在第2次的抽吸中增加供給熱量。
如此,可謀求兼具從中間階段至後半所進行之抽吸中之穩定的熱量的供給、及點火後之數抽吸之供給熱量的增加。
如上所述,在第1方向D1中,從點火端50Ae至側邊空洞52的距離係以未達4mm為佳。藉此,即藉由從側邊空洞52所供給的空氣而助長初期燃燒,而可供給點火後之數抽吸之充分的熱量。再者,在第1方向D1,從點火端50Ae至側邊空洞52的距離係以1mm以下為更佳。藉 此,即可在點火後的數抽吸間,供給更穩定的熱量。
在第1實施形態中,在與第1方向D1正交之剖面之長形空洞51的面積,係較在與第2方向D2正交之剖面之側邊空洞52的面積為大。
在第1實施形態中,在與第1方向D1正交之剖面之長形空洞51的面積,係以1.7mm2以上為佳。藉此,即可降低吸嘗時所產生的壓力損耗,使用者可順暢地吸嘗香味吸嘗器。
在第1實施形態中,在點火端50Ae流入於長形空洞51的空氣的量(M1in),係以在非點火端50Be從長形空洞51流出之空氣的量(Mout)的75%以下為佳。再者,在點火端50Ae流入於長形空洞51的空氣的量(M1in),係以在非點火端50Be從長形空洞51流出之空氣的量(Mout)的40%以下為佳。藉此,即可抑制氣體點火器(gas lighter)的火焰流入於長形空洞51。
如此,可謀求兼具從中間階段至後半所進行之抽吸中之穩定的熱量的供給、及點火時之氣體點火器之火焰之流入的抑制。
在第1特徵中,燃燒型熱源50係具有沿著第1方向D1延伸的圓筒形狀,而燃燒型熱源50的外徑係3mm以上且15mm以下。此外,在第1方向D1,燃燒型熱源50的長度係5mm以上且30mm以下。藉此,即可一面適當抑制燃燒型熱源50的大型化,一面將充分的熱量經過充分的時間供給至收容於保持構件30的香味源32。
在第1實施形態中,與長形空洞51連通的側邊空洞52係構成為在第2方向D2可從保持構件30的外側同視。因此,從保持構件30之外側可同視的側邊空洞52伴隨著燃燒型熱源50的燃燒而變紅,因此提升燃燒型熱源50之燃燒狀態的同視性,即使使用者在銜著香味吸嘗器100之狀態下,也可同視燃燒型熱源50的燃燒狀態。
[變更例1]
以下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變更例1。以下主要說明相對於第1實施形態的不同點。
具體而言,在第1實施形態中,保持構件30並未具有朝與第1方向D1交叉之第2方向D2開口的空洞。因此,在點火端50Ae流入於長形空洞51的空氣的量(M1in),為在非點火端50Be從長形空洞51流出的空氣的量(Mout)的75%以下之情形下,空氣的量(M1in)係為從香味吸嘗器100之吸嘴流出之空氣的量的75%以下。
相對於此,在變更例1中,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保持構件30係與空洞31連通,且具有朝向與第1方向D1交叉之第2方向D2開口的固持器側空洞34。此外,第2方向D2只要與第1方向D1交叉即可,也可不與第1方向D1正交。
固持器側空洞34係以在第2方向D2設於香味源32之外側部分或較香味源32外側部分更靠點火端50Ae側為佳。
(空氣流量)
以下說明變更例1的空氣流量。第7圖係用以說明變更例1之空氣流量的圖。
如第7圖所示,在燃燒型熱源50點火時,在點火端50Ae流入於長形空洞51的空氣的量係以“M1in”來表示。在燃燒型熱源50點火時,從香味吸嘗器100之吸嘴流出的空氣的量係以“M’out”來表示。在燃燒型熱源50點火時,從各個側邊空洞52流入於長形空洞51的空氣的量係以“M2in”來表示。在燃燒型熱源50點火時,從各個固持器側空洞34流入於空洞31的空氣的量係以“M3in”來表示。因此,M’out=M1in+Σ M2in+Σ M3in的關係成立。
在此種情形下,在點火端50Ae流入於長形空洞51之空氣的量(M1in)係從香味吸嘗器100之吸嘴流出之空氣的量(M’out)的75%以下。再者,在點火端50Ae流入於長形空洞51之空氣的量(M1in)係以從香味吸嘗器100之吸嘴流出之空氣的量(M’out)的40%以下為佳。
在變更例1中,形成於燃燒型熱源50之側邊空洞52的數量、在與第2方向D2正交之剖面之側邊空洞52的面積、形成於保持構件30之固持器側空洞34之數量及在與第2方向D2正交之剖面之固持器側空洞34的面積,係設定為滿足此種條件。
(作用及效果)
在變更例1中,在點火端50Ae流入於長形空洞51之空氣的量(M1in)係從香味吸嘗器100之吸嘴流出之空氣的 量(M’out)的75%以下。再者,在點火端50Ae流入於長形空洞51之空氣的量(M1in)係以從香味吸嘗器100之吸嘴流出之空氣的量(M’out)的40%以下為佳。藉此,即可抑制氣體點火器之火焰流入於長形空洞51。
在變更例1中,固持器側空洞34係以在第2方向D2,設在香味源32之外側部分或較香味源32之外側部分更靠點火端50Ae側為佳。藉此,即可抑制朝向香味源32之通氣量的降低,以及從香味源32揮發之香味成分被從固持器側空洞34流入至空洞31的空氣稀釋。
[變更例2]
以下說明第1實施形態的變更例2。以下主要說明相對於第1實施形態的不同點。
如上所述,在第1實施形態中,在第1方向D1,側邊空洞52係設在較第2次吸嘗結束時點之燃燒位置更靠點火端50Ae側。
相對於此,在變更例2中,在第1方向D1,從點火端50Ae至側邊空洞52的距離(第4圖所示之L1)係以5mm以下為佳。藉此,設置成可從保持構件30之外側同視的側邊空洞52即隨著燃燒型熱源50的燃燒而變紅,因此即使在前半的抽吸中,使用者也可在銜著香味吸嘗器100的狀態下,同視燃燒型熱源50的燃燒狀態,且在藉由點火器等點火後,輕鬆地確認燃燒型熱源50是否已被均勻地進行了充分的點火。在第1方向D1,從側邊空洞52至燃燒停止位置的距離(第4圖所示之L2)係以5mm以下為 佳。藉此,即使在後半的抽吸中,使用者也可在銜著香味吸嘗器100的狀態下,同視燃燒型熱源50的燃燒狀態,且易於確認燃燒型熱源50已達到應停止燃燒的位置。
在變更例2中,亦可在起自點火端50Ae之距離為5mm以下的位置及到達燃燒停止位置之距離為5mm以下的位置之雙方設置側邊空洞52。或者,亦可在起自點火端50Ae之距離為5mm以下的位置及到達燃燒停止位置之距離為5mm以下的位置之任何一方設置側邊空洞52。
所謂燃燒停止位置係燃燒型熱源50之外周表面的燃燒到達預定位置之前應停止燃燒型熱源50之燃燒的位置。所謂預定位置係在燃燒型熱源50被保持構件30所保持的狀態下,從保持構件30露出之部位與未從保持構件30露出之部位的交界位置,而燃燒停止位置係例如設於距離交界位置1mm以上5mm以下的範圍內。較佳為燃燒停止位置係設於3mm以上5mm以下的範圍內。因此,在第1方向D1,從燃燒停止位置至非點火端50Be的距離(第4圖所示之L3)係燃燒型熱源50插入於保持構件30的量。
在變更例2中,形成於燃燒型熱源50之側邊空洞52的數量並未特別限定,可為單數個,亦可為複數個。在此,在設有複數個側邊空洞52的情形下,至少設於最接近點火端50Ae之位置的側邊空洞52,係設於距離點火端50Ae為5mm以下的範圍,或者,設於最接近燃燒停 止位置之位置的側邊空洞52,係設於距離燃燒停止位置為5mm以下的範圍。
另外,應注意在變更例2中設有側邊空洞52的位置,係可與第1實施形態中設有側邊空洞52的位置並存。
另外,在變更例2中,形成於燃燒型熱源50之長形空洞51的數量,不需為單一個。亦即,形成於燃燒型熱源50之長形空洞51的數量亦可為複數個。再者,在此種情形下,側邊空洞52只要是與複數個長形空洞51的至少一個連通即可。
另外,應注意在變更例2中,側邊空洞52係構成為在第2方向D2可從保持構件30的外側同視。
[變更例3]
以下說明第1實施形態的變更例3。以下主要說明相對於第1實施形態的不同點。
在第1實施形態中雖未特別敘及,但在變更例3中,如第8圖及第9圖所示,香味吸嘗器係除保持構件30及燃燒型熱源50外,還具有導熱構件200及杯構件300。
導熱構件200係在保持構件30之支撐端部30A中設於保持構件30的內面。導熱構件200係以藉由導熱性優異的金屬材料所形成為佳,例如,藉由鋁所構成。在預定方向中,導熱構件200的長度係以至少較杯構件300的長度為長為佳。亦即,導熱構件200係較杯構件300更 往吸嘴側端部30B側突出。導熱構件200的長度亦可與保持構件30的長度相同。
杯構件300係具有杯狀,用以收容香味源32(在此係香味源),且用以保持燃燒型熱源50。杯構件300係構成為插入於保持構件30的支撐端部30A。詳而言之,杯構件300係藉由筒狀側壁310及底板320所構成,該底板320係用以封閉由側壁310所構成之一方的開口。香味源32(在此係香味源)及燃燒型熱源50係從藉由側壁310所構成之一方的開口插入於杯構件300內。底板320係具有用以流通空氣的複數個通氣孔320A。
在此,香味源32(在此係香味源)係例如由粉粒狀煙草葉所構成。在此種情形下,通氣孔320A的尺寸係較煙草葉的粒徑為小。
在變更例3中,側壁310的厚度係以0.1mm以下為佳。藉此,側壁310的熱容量變小,而燃燒型熱源50所發出的熱會有效率地傳遞至香味源。此外,側壁310係以藉由SUS(例如SUS430)所構成為佳。藉此,即使側壁310的厚度為0.1mm以下,也可獲得充分的強度作為側壁310的強度,而維持杯構件300的形狀。另外,底板320係以藉由與側壁310相同的構件(例如SUS430)構成為佳。
[實驗結果]
以下說明實驗結果。在以下所示的實驗中,係將包含100g的活性碳、90g的碳酸鈣、10g的CMC-Na、及含1g氯化鈉之270g水的混合物予以混勻,並將藉由經混勻之混 合物的擠壓成形所成形的成形物予以乾燥。之後,藉由將乾燥後的成形物切斷,而獲得具有長形空洞的燃燒型熱源,該長形空洞係在第1方向具有17mm的長度,且具有6.2mm的外徑,且具有2.5mm的直徑。接著,將此種燃燒型熱源插入於具有與燃燒型熱源之外徑大致相同內徑之大致不透氣性的紙管固持器大約5mm左右,而作成實驗所用的樣本。
(實驗結果)
在實驗結果1中,準備不具有側邊空洞的樣本作為比較例1,且準備在距點火端為4mm的距離具有側邊空洞的樣本作為比較例2。此外,準備在距點火端為1mm、1.5mm、2mm、2.5mm、3.0mm、3.5mm的距離具有側邊空洞的樣本作為實施例1至實施例6。茲使用該等樣本,測定從第2次抽吸之氣體從燃燒型熱源流入於紙管固持器的最高溫度。另外,實施例1至實施例6的樣本,係具有4個具有2mm直徑的側邊空洞。此外,在本實驗中,係保持電熱點火器之發熱部在距燃燒型熱源之點火端約1mm的位置,且在進行8秒的預備加熱後,以55mL的吸嘗容量進行2秒吸嘗(抽吸)而進行點火。在之後的抽吸中,除了以30秒間隔藉由點火器進行的點火操作以外,均重複進行與上述相同的吸嘗操作。
第10圖係顯示實驗結果1的圖。如第10圖所示,在實施例1至實施例6中,相較於比較例1及比較例2,確認了以第2次抽吸的最高溫度較高。亦即,從 點火端至側邊空洞的距離未達4mm時,確認了至少在第2次抽吸中,燃燒型熱源的燃燒位置到達側邊空洞,燃燒量增加,因此可增加供給熱量。
然而,在提升燃燒型熱源之燃燒狀態之同視性的觀點上,在第1方向D1,從點火端至側邊空洞的距離也可為5mm以下。亦即,應注意從點火端至側邊空洞的距離即使為4mm以上且5mm以下,側邊空洞也會變紅。
(實驗結果2)
在實驗結果2中,準備以上所述的比較例2、實施例1至實施例3的樣本,並使用該等樣本,測定第1次至第4次抽吸中氣體從燃燒型熱源流入至紙管固持器的最高溫度。另外,在本實驗中,以與實驗結果1相同方式使用電熱點火器進行燃燒型熱源的點火及吸嘗操作。
第11圖係顯示實驗結果2的圖。如第11圖所示,在實施例1中,相較於比較例2、實施例2及實施例3,確認了第1次至第4次抽吸(初期抽吸)中氣體從燃燒型熱源流入於紙管固持器的最高溫度的變動較小。亦即,從點火端至側邊空洞的距離為1mm以下時,在第2次之後的抽吸中燃燒型熱源的燃燒位置會越過側邊空洞,而使可供給穩定熱量的圓筒部會燃燒,因此確認了在點火後的數抽吸期間,可供給更為穩定的熱量。
(實驗結果3)
在實驗結果3中,準備了不具有側邊空洞的樣本作為比較例11及比較例12。此外,準備了從點火端流入空氣 的比例不同的複數個樣本作為實施例11至實施例15。詳而言之,實施例11的樣本係具有4個具有2.0mm直徑的側邊空洞(空氣流入比例=28%)。實施例12之樣本係具有2個具有2.5mm直徑的側邊空洞(空氣流入比例=33%)。實施例13之樣本係具有4個具有1.5mm直徑的側邊空洞(空氣流入比例=40%)。實施例14之樣本係具有4個具有1.0mm直徑的側邊空洞(空氣流入比例=60%)。實施例15之樣本係具有2個具有1.0mm直徑的側邊空洞(空氣流入比例=75%)。
在比較例11中,係以與實驗結果1、2相同方式使用電熱點火器對燃燒型熱源樣本點火,而在比較例12、實施例11至實施例15中,則使用氣體點火器點火。就藉由氣體點火器點火的具體方法而言,係在使氣體點火器的火焰接觸燃燒型熱源樣本的點火端,進行3秒的預備加熱之後,以55mL的吸嘗容量進行2秒的吸嘗。在比較例11、比較例12及實施例11至實施例15各者中,測量了上述點火時抽吸中氣體從燃燒型熱源流入於紙管固持器的最高溫度。
第12圖係顯示實驗結果3的圖。如第12圖所示,在實施例11至實施例15中,相較於比較例12,確認了可降低抽吸中氣體從燃燒型熱源流入於紙管固持器的最高溫度。亦即,空氣流入比例為75%以下時,已確認了即使藉由氣體點火器點火,也可抑制氣體點火器之火焰的流入,且可降低點火時之抽吸中來自燃燒型熱源之流入氣體的最高溫度。
尤其是在實施例11至實施例13中,已確認了可降低抽吸中之燃燒型熱源的最高溫度至與比較例11相同程度。亦即,空氣流入比例為40%以下時,己確認了即使藉由氣體點火器點火,也可將氣體點火器之火焰往紙管固持器的流入,抑制至與不產生火焰流入之藉由電熱點火器點火的情形相同程度,且可降低點火時之抽吸中來自燃燒型熱源之流入氣體的最高溫度。
[其他實施形態]
本發明雖已藉由以上所述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但進行該揭示之一部分的論述及圖式,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該行業業者從該揭示應可明瞭各種替代實施形態、實施例及運用技術。
在實施形態中,保持構件30係用以收容藉由具有通氣性的片材(sheet)包覆粉粒狀的煙草葉而成形為圓柱形狀的香味源32。然而,實施形態並不限定於此。保持構件30亦可收容內藏有收容薄荷醇(menthol)等之膠囊式容器(capsule)的濾心(以下稱膠囊式濾心)。膠囊式濾心係配置在較香味源32更靠吸嘴側。在此種情形中,固持器側空洞34係以在第2方向D2,設在膠囊式濾心之外側部分或較膠囊式濾心之外側部分更靠點火端50Ae側為佳。
在實施形態中,在燃燒型熱源50被保持構件30所保持的狀態下,燃燒型熱源50的點火端50Ae係從保持構件30突出,而側邊空洞52則從保持構件30露出。然而,實施形態並不限定於此。保持構件30亦可藉由透明 構件(玻璃等)所構成,而可透過保持構件30而同視側邊空洞52。
另外,日本專利申請第2013-048092號(2013年3月11日申請)、日本專利申請第2013-048093號(2013年3月11日申請)、及日本專利申請第2013-048094號(2013年3月11日申請)的所有內容,均已參照納入本案說明書中。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依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燃燒型熱源及香味吸嘗器,可謀求兼具從中間階段至後半所進行之抽吸中之穩定的熱量的供給、及點火後之數抽吸之供給熱量的增加。
50‧‧‧燃燒型熱源
50Ae‧‧‧點火端
50Be‧‧‧非點火端
51‧‧‧長形空洞
52‧‧‧側邊空洞
53‧‧‧外壁

Claims (24)

  1. 一種燃燒型熱源,係沿著從點火端朝向非點火端之第1方向延伸者,其特徵為具備:單一個長形空洞,沿著前述第1方向延伸;及側邊空洞,沿著與前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延伸,且與前述長形空洞連通;在前述第1方向,前述側邊空洞係設在較第2次吸嘗結束時點之燃燒位置更靠前述點火端側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燃燒型熱源,其中,在前述第1方向,從前述點火端至前述側邊空洞的距離係未達4mm。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燃燒型熱源,其中,在前述第1方向,從前述點火端至前述側邊空洞的距離係1mm以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燃燒型熱源,其中,在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之剖面之前述長形空洞的面積係1.77mm2以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燃燒型熱源,其中,在前述點火端從前述長形空洞流入之空氣的量,係在前述非點火端從前述長形空洞流出之空氣的量的40%以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燃燒型熱源,其中,前述燃燒型熱源係具有沿著前述第1方向延伸的圓筒狀; 前述燃燒型熱源的外徑係3mm以上且15mm以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燃燒型熱源,其中,在前述第1方向,前述燃燒型熱源的長度係5mm以上且30mm以下。
  8. 一種香味吸嘗器,係具有:燃燒型熱源,沿著從點火端朝向非點火端之第1方向延伸;及保持構件,用以保持前述燃燒型熱源,其中,前述燃燒型熱源係具備:單一個長形空洞,沿著前述第1方向延伸;及側邊空洞,沿著與前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延伸,且與前述長形空洞連通;在前述第1方向,前述側邊空洞係設在較第2次吸嘗結束之時點之燃燒位置更靠前述點火端側。
  9. 一種香味吸嘗器,係具有:燃燒型熱源,沿著從點火端朝向非點火端之第1方向延伸;及保持構件,用以保持前述燃燒型熱源,其中,前述燃燒型熱源係具備:長形空洞,沿著前述第1方向延伸;及側邊空洞,沿著與前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延伸,且與前述長形空洞連通;前述側邊空洞係構成為在前述第2方向可從前述保持構件的外側同視。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香味吸嘗器,其中,前述燃燒型熱源之前述點火端係從前述保持構件突出;前述側邊空洞係從前述保持構件露出。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或第10項所述之香味吸嘗器, 其中,在前述第1方向,從前述點火端至前述側邊空洞的距離係5mm以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至第11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香味吸嘗器,其中,在前述燃燒型熱源中,係在前述第1方向較前述側邊空洞更靠前述非點火端側設有燃燒停止位置;在前述第1方向,從前述側邊空洞至前述燃燒停止位置的距離係5mm以下。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至第1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香味吸嘗器,其中,在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之剖面之前述長形空洞的面積,係較在與前述第2方向正交之剖面之前述側邊空洞的面積為大。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香味吸嘗器,其中,在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之剖面之前述長形空洞的面積係1.77mm2以上。
  15. 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至第1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香味吸嘗器,其中,前述燃燒型熱源係具有沿著前述第1方向延伸的圓筒狀;前述燃燒型熱源的外徑係3mm以上且15mm以下。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至第1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香味吸嘗器,其中,在前述第1方向,前述燃燒型熱源的長度係5mm以上且30mm以下。
  17. 一種香味吸嘗器,係具有:燃燒型熱源,沿著從點火端朝向非點火端之第1方向延伸;及保持構件,用以 保持前述燃燒型熱源,其中,前述燃燒型熱源係具有筒狀形狀,該筒狀形狀係具有形成沿著前述第1方向延伸之單一個長形空洞的外壁;在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的剖面,前述長形空洞的面積係1.77mm2以上;在前述點火端從前述長形空洞流入之空氣的量,係從前述香味吸嘗器之吸嘴流出之空氣之量的75%以下。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香味吸嘗器,其中,在前述點火端從前述長形空洞流入之空氣的量,係從前述香味吸嘗器之吸嘴流出之空氣之量的40%以下。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或第18項所述之香味吸嘗器,其中,前述燃燒型熱源係沿著與前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延伸,且具有與前述長形空洞連通之側邊空洞。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至第1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香味吸嘗器,其中,前述保持構件係具有朝向與前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開口的固持器側空洞。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香味吸嘗器,其中,前述保持構件係收容香味源;前述固持器側空洞係在前述第2方向設在前述香味源之外側部分或較前述香味源之外側部分更靠前述點火端側處。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香味吸嘗器,其中,前述保持構件係收容膠囊式濾心;前述固持器側空洞係在前述第2方向設在前述膠囊式濾心之外側部分或較前述膠囊式濾心之外側部分更靠前述點火端側處。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至第2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香味吸嘗器,其中,前述燃燒型熱源係具有沿著前述第1方向延伸的圓筒狀;前述燃燒型熱源的外徑係3mm以上且15mm以下。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至第2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香味吸嘗器,其中,在前述第1方向,前述燃燒型熱源的長度係5mm以上且30mm以下。
TW103108335A 2013-03-11 2014-03-11 燃燒型熱源及香味吸嘗器 TW2015076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48093 2013-03-11
JP2013048092 2013-03-11
JP2013048094 2013-03-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7635A true TW201507635A (zh) 2015-03-01

Family

ID=51536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8335A TW201507635A (zh) 2013-03-11 2014-03-11 燃燒型熱源及香味吸嘗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24506B2 (zh)
EP (3) EP3446581A1 (zh)
JP (1) JP6076461B2 (zh)
TW (1) TW201507635A (zh)
WO (1) WO201414207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1985A (zh) * 2016-07-01 2021-06-11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香味吸入器及燃烧式热源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56437A1 (en) * 2015-03-31 2016-10-06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Smoking article comprising a wrapper with a plurality of projections provided on an inner surface thereof
ITUB20154987A1 (it) 2015-10-19 2017-04-19 Gd Spa Dispositivo saldatore e metodo per la sua realizzazione.
ITUB20154735A1 (it) 2015-10-19 2017-04-19 Gd Spa Dispositivo saldatore e metodo per la sua realizzazione.
ITUB20155067A1 (it) * 2015-10-19 2017-04-19 Gd Spa Dispositivo saldatore e metodo per la sua realizzazione.
USD832498S1 (en) * 2017-04-18 2018-10-30 Shenzhen Transpring Enterprise Ltd. Vaporizer pen
EP3858174A1 (en) * 2020-01-30 2021-08-04 Nerudia Limited Aerosol delivery system
KR20230093779A (ko) * 2021-12-20 2023-06-27 주식회사 케이티앤지 기류홀이 형성된 가연성 열원을 포함하는 흡연 물품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3768A (en) * 1879-04-01 Improvement in fire-kindlers
US3389705A (en) * 1966-04-29 1968-06-25 Levavi David Cigarette smoke filter device
US3774622A (en) * 1971-11-16 1973-11-27 K Steigerwald Device,particularly a cigarette,for smoking a cord of smokable material
US4340072A (en) * 1979-11-16 1982-07-20 Imperial Group Limited Smokeable device
US5020548A (en) * 1985-08-26 1991-06-04 R. 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Smoking article with improved fuel element
US4854331A (en) * 1984-09-14 1989-08-08 R. 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Smoking article
US5076297A (en) * 1986-03-14 1991-12-31 R. 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Method for preparing carbon fuel for smoking articles and product produced thereby
US4924883A (en) * 1987-03-06 1990-05-15 R. 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Smoking article
US4962773A (en) * 1987-08-13 1990-10-16 R. 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tobacco rods containing expanded tobacco material
US5129409A (en) * 1989-06-29 1992-07-14 R. 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Extruded cigarette
US5042510A (en) * 1990-01-08 1991-08-27 Curtiss Philip F Simulated cigarette
US5183062A (en) * 1990-02-27 1993-02-02 R. 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Cigarette
US5099861A (en) * 1990-02-27 1992-03-31 R. 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Aerosol delivery article
US5247947A (en) * 1990-02-27 1993-09-28 R. 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Cigarette
US5396911A (en) * 1990-08-15 1995-03-14 R. 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Substrate material for smoking articles
US5345955A (en) * 1992-09-17 1994-09-13 R. 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Composite fuel element for smoking articles
DE789740T1 (de) * 1994-11-02 1998-01-15 Advanced Natural Fuels Ltd Fester brennstoff
AU2002360023A1 (en) * 2001-12-28 2003-07-24 Japan Tobacco Inc. Smoking implement
ATE400192T1 (de) 2001-12-28 2008-07-15 Japan Tobacco Inc Rauchvorrichtung
CA2649319C (en) * 2006-04-11 2013-07-16 Japan Tobacco, Inc. Carbonaceous heat source composition for non-combustion type smoking article and non-combustion type smoking article
US8353298B2 (en) * 2006-07-12 2013-01-15 Philip Morris Usa Inc. Smoking article with impaction filter segment
ES2440916T3 (es) * 2007-08-10 2014-01-31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Artículo para fumar basado en destilación
CN102458165A (zh) 2009-06-18 2012-05-16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具备碳质热源的非燃烧型吸烟物品
US8464726B2 (en) * 2009-08-24 2013-06-18 R.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Segmented smoking article with insulation mat
US8475544B2 (en) * 2009-11-30 2013-07-02 Richard Guy Blackmore Combustible article
US9149072B2 (en) * 2010-05-06 2015-10-06 R.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Segmented smoking article with substrate cavity
JP5459813B2 (ja) * 2010-07-30 2014-04-02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無煙型香味吸引具
UA112440C2 (uk) * 2011-06-02 2016-09-12 Філіп Морріс Продактс С.А. Спалиме джерело тепла для курильного виробу
WO2013146951A2 (ja) 2012-03-30 2013-10-03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炭素熱源及び香味吸引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1985A (zh) * 2016-07-01 2021-06-11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香味吸入器及燃烧式热源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74606A1 (en) 2016-01-20
EP3446581A1 (en) 2019-02-27
JPWO2014142079A1 (ja) 2017-02-16
EP3300616B1 (en) 2021-11-24
US20150374041A1 (en) 2015-12-31
JP6076461B2 (ja) 2017-02-08
EP2974606B1 (en) 2020-11-11
EP3300616A1 (en) 2018-04-04
US10524506B2 (en) 2020-01-07
WO2014142079A1 (ja) 2014-09-18
EP2974606A4 (en) 2017-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507635A (zh) 燃燒型熱源及香味吸嘗器
TWI507220B (zh) 無煙型香味吸取具
JP2928388B2 (ja) 喫煙品
KR102230512B1 (ko) 향미 흡인기, 연소형 열원
US11160302B2 (en) Flavor inhaler and cup
CN109152420B (zh) 香味吸入器
US9877506B2 (en) Flavor inhaler
JP6275776B2 (ja) 燃焼型熱源、香味吸引器及び燃焼型熱源の製造方法
CN112998313A (zh) 杯部件
TW201400040A (zh) 香味吸嘗具及碳熱源
WO2015046384A1 (ja) 香味吸引具
TWI682726B (zh) 香味吸嚐器、燃燒型熱源
TW201804919A (zh) 香味吸嚐器及燃燒型熱源的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