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7478A - 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多媒體傳送裝置及多媒體接收裝置 - Google Patents

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多媒體傳送裝置及多媒體接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7478A
TW201507478A TW102127783A TW102127783A TW201507478A TW 201507478 A TW201507478 A TW 201507478A TW 102127783 A TW102127783 A TW 102127783A TW 102127783 A TW102127783 A TW 102127783A TW 201507478 A TW201507478 A TW 20150747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media
signal
module
transmission
pa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7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48279B (zh
Inventor
Chao-Hsuan Hsueh
Original Assignee
Aten I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ten I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ten Int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1277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8279B/zh
Priority to CN201410030460.9A priority patent/CN104349075A/zh
Publication of TW201507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74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8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8279B/zh

Links

Landscapes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包含一種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包含多媒體傳送裝置及多媒體接收裝置。多媒體傳送裝置轉換處理多媒體訊號為適用於與多媒體傳送裝置外端之輸出介面耦接之至少一第一對訊號線傳輸之至少一差動訊號。多媒體接收裝置與多媒體傳送裝置耦接以經由至少一第一對訊號傳輸線接收至少一差動訊號,多媒體接收裝置轉換處理至少一差動訊號為射頻多媒體訊號。

Description

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多媒體傳送裝置及多媒體接收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訊號傳輸技術,特別是指一種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多媒體傳送裝置及多媒體接收裝置。
在現行生活中,通常一個家庭會有至少2台以上的顯示裝置,且各顯示裝置耦接於一多媒體訊號源。值得注意的是,多媒體訊號源係透過習知影像傳送裝置傳送多媒體資料至各顯示裝置,且習知影像傳送裝置係透過同軸電纜線傳送多媒體資料。然而,同軸電纜線的價格昂貴,其價格正比於纜線長度。一旦同軸電纜線之長度長達500公尺,造成的成本相當可觀。在實際情況中,同軸電纜線的重量較重,常常導致工人進行拉線施工之不便。
廠商為解決成本問題,嘗試將有線傳輸(同軸電纜線)改良為無線傳輸,其中無線傳輸包含射頻傳輸。然而,一般而言,各顯示裝置係設置於不同之空間,且該些空間係以水泥牆或其他遮蔽物隔開。在實際情況中,在進行射頻傳輸時,射頻訊號容易被水泥牆阻擋,使得顯示裝置所接收之射頻訊號不良。
有鑑於上述先前技術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能夠有效減少昂貴同軸線材使用量以降低線材成本或避免無線 受到障礙物遮蔽,進而延伸訊號傳輸距離的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多媒體傳送裝置及多媒體接收裝置。
於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透過纜線中之一對絞線傳輸低頻率控制資料之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以達到控制遠端接收裝置之效果。
於另一方面,本發明更提供一種能夠過纜線中之一對絞線傳輸電力至遠端接收裝置之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以減少接收裝置體積,以及不需要額外增加變壓器供應電力之效果。
本發明之一方面在於提供一種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包含多媒體傳送裝置及多媒體接收裝置。在一實施例中,多媒體傳送裝置轉換處理多媒體訊號為適用於與多媒體傳送裝置外端之輸出介面耦接之至少一第一對訊號線傳輸之至少一差動訊號。此外,多媒體接收裝置與多媒體傳送裝置耦接以經由第一對訊號傳輸線接收該至少一差動訊號,多媒體接收裝置轉換處理該至少一差動訊號為射頻多媒體訊號。
本發明之另一方面在於提供一種多媒體傳送裝置,包含多媒體輸入介面、輸出介面及多媒體調變模組。在一實施例中,多媒體輸入介面接收多媒體訊號,且輸出介面適用於耦接具有複數對訊號線之纜線。值得注意的是,多媒體調變模組耦接多媒體輸入介面並轉換多媒體訊號為至少一差動訊號,而載至複數對訊號線中之至少一第一對訊號線。
本發明之另一方面在於提供一種多媒體接收裝置,包含輸入介面及多媒體混頻模組。在一實施例中,輸入介面適用於耦接具有複數對訊號線之纜線,其中之至少一第一對訊號線載入有至少一差動訊號。此外,多媒體混頻模組耦接於纜線並接收至少一差動訊號,並將至少一差動訊號載至射頻訊號上以形成射頻多媒體訊號。
相較於先前技術,根據本發明之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多媒體傳送裝置及多媒體接收裝置係藉由多媒體調變 模組轉換多媒體訊號為至少一差動訊號,進而傳輸中頻訊號至顯示裝置。在實際情況中,至少一對差動訊號可藉由具有多對雙絞線之纜線,例如5類傳輸線(CAT-5 Cable)或6類傳輸線(CAT-6)或其相等效果之纜線來進行傳輸,其中,5類雙絞線係為價格低廉、重量輕省且利於施工之材料,能夠大幅降低成本並不減訊號品質。換句話說,本發明之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可有效解決長距離傳輸及高成本之問題,且能夠直接適用現行顯示裝置以顯示多媒體畫面。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本發明]
1、1A‧‧‧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
10、10A、10B‧‧‧多媒體傳送裝置
20‧‧‧纜線
30、30A、30B‧‧‧多媒體接收裝置
80‧‧‧多媒體訊號源
90‧‧‧顯示裝置
100‧‧‧多媒體輸入介面
110‧‧‧訊號增強模組
120‧‧‧電源轉換模組
130‧‧‧傳送控制模組
140、140A‧‧‧多媒體調變模組
141‧‧‧解碼單元
142‧‧‧壓縮單元
143‧‧‧調變單元
150‧‧‧輸出介面
210‧‧‧第一對訊號線
220‧‧‧第二對訊號線
230‧‧‧第三對訊號線
310‧‧‧訊號補償模組
320‧‧‧穩壓模組
330‧‧‧接收控制模組
340‧‧‧多媒體混頻模組
350‧‧‧輸入介面
900‧‧‧解碼模組
S1‧‧‧多媒體訊號
S2‧‧‧差動訊號
S3‧‧‧射頻多媒體訊號
圖1係為本發明之多媒體傳送裝置之實施例示意圖。
圖2係為本發明之多媒體接收裝置之實施例示意圖。
圖3係為本發明之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之實施例示意圖。
圖4係為本發明之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提供一種多媒體傳輸裝置;具體而論,本發明之多媒體傳輸裝置可轉換多媒體訊號為中頻訊號,再經由多對雙絞線所構成之傳輸線傳輸至播放端以達到延伸傳輸中頻訊號減少昂貴同軸纜線使用之功效。
請參照圖1,圖1係為本發明之多媒體傳送裝置之實施例示意圖。如圖1所示,多媒體傳送裝置10包含多媒體輸入介面100、輸出介面150及多媒體調變模組140。在實際情況中,多媒體輸入介面100接收多媒體訊號S1,其中多媒體訊號S1包含影像訊號、影音訊號或聲音訊號,且影音訊 號包含影像資料及聲音資料,並無特定之限制。在此實施例中,多媒體訊號S1較佳為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訊號(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signal,HDMI signal或數位視訊介面(Digital Visual Interface,DVI)等,但不以此例為限。
此外,輸出介面150適用於耦接具有複數對訊號線之纜線,例如:CAT-5或CAT-6等類傳輸線。在此實施例中,傳輸線為CAT-5傳輸線,其係具有四對訊號線,每一對訊號線為雙絞線(twisted-pair)。值得注意的是,多媒體調變模組140耦接多媒體輸入介面10並轉換多媒體訊號S1為至少一對差動訊號S2,而載至複數對訊號線中之第一對訊號線210。該至少一對差動訊號可以為一對中頻(intermediate frequency)差動訊號(IF±)或者是為一對同相((in phase)差動訊號(I±)以及一對正交(quadrature)差動訊號(Q±)之組合,在此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對差動訊號S2係為一對中頻差動訊號(IF±),以下簡稱中頻訊號,來進行說明。
多媒體調變模組140,用以將多媒體訊號S1經由相應該多媒體訊號格式的實體層進行轉換,再透過影像壓縮處理,進而調變轉換為差動訊號S2。該多媒體調變模組140之架構,在本實施例中,係為符合地面數位視訊廣播(DVB-T,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Terrestrial)標準的調變模組,其內部結構與將多媒體訊號轉換成中頻訊號(IF)或者是I/Q訊號之方式,為本領域技術之人所熟知,在此不作贅述。如圖1所示,第一對訊號線210係用以傳輸差動訊號S2,其中該差動訊號S2係包含影音資料,該差動訊號S2之頻率範圍約介於0MHz至30MHz之間,但不以此為限。此外,要說明的是,如果該至少一對差動訊號為I±/Q±之組合,則透過兩對雙絞線來進行傳輸。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提供一種多媒體接收裝置;具體而論,本發明之多媒體接收裝置可轉換處理由遠經由至少一對絞線所傳輸的差動訊號,例如:中頻差動 訊號或者是同相差動訊號(I±)以及一對正交差動訊號(Q±)的組合,進而將差動訊號載至射頻訊號經由無線或有線的方式傳給外接或內建機上盒(set-top box)之顯示裝置。請參照圖2,圖2係為本發明之多媒體接收裝置之實施例示意圖。如圖2所示,多媒體接收裝置30包含輸入介面350及多媒體混頻模組340。在此實施例中,輸入介面350適用於耦接具有複數對訊號線之纜線,例如CAT-5或CAT-6等類的纜線,其中之第一對訊號線210載入有差動訊號S2。舉例而言,多媒體接收裝置30可藉由第一對訊號線210連接於圖1之多媒體傳送裝置10,使得差動訊號S2自多媒體傳送裝置10傳送至多媒體接收裝置30。換句話說,本發明藉由多媒體傳送裝置10轉換多媒體訊號S1為差動訊號S2,並使用多媒體接收裝置30接收處理差動訊號S2,進而傳送至其他裝置。
如圖2所示,多媒體混頻模組340耦接於纜線210並接收差動訊號S2,並將差動訊號S2載至射頻訊號(RF signal,radio-frequency signal)上以形成射頻多媒體訊號S3,並輸出射頻多媒體訊號S3至顯示裝置(圖未示)。值得注意的是,現行顯示裝置可以透過內建或外接具有能夠接收處理射頻多媒體訊號S3之模組,例如:機上盒,以將射頻多媒體訊號S3還原為壓縮影像訊號,再對該壓縮影像訊號進行解壓縮處理,以得到影音訊號、聲音訊號或者是影像訊號,進而提供給顯示裝置輸出。要說明的是,從多媒體混頻模組340輸出之射頻多媒體訊號S3可以透過無線傳輸的方式傳給顯示裝置內建或外接的機上盒,或者是透過有線傳輸,例如透過同軸纜線輸出多媒體訊號S3給顯示裝置內建或外接的機上盒連接。
根據圖1與圖2的架構,要說明的是,傳統上,多媒體訊號S1通常包含有高頻率的影像訊號,又因為高頻訊號在傳輸時更容易衰減,因此具有高頻率的多媒體訊號S1(如HDMI或DVI訊號)往往超過5類傳輸線負荷傳輸的頻寬(大約100MH),或6類傳輸線之頻寬(250MHz),因此,如果多媒體 訊號S1沒有經過處理的話,是難以透過5類或6類傳輸線進行長距離傳輸。然而,透過本發明之多媒體傳送裝置10先利用多媒體調變模組140將多媒體訊號S1轉換為頻率小於等於30MHz的差動訊號S2,本實施例係為中頻訊號,使得差動訊號S2可適用於5類或6類的傳輸線來傳輸,由於中頻訊號在傳送裝置側並不先載至射頻訊號上,而先用成本低的5類或6類傳輸線傳輸,等到靠近顯示裝置側時,在透過接收裝置將中頻訊號轉換成射頻訊號,如此就好像中頻訊號經過長距離的同軸纜線傳輸一般,因此可以達到減少高成本纜線,例如同軸纜線的使用,以降低佈線的成本。要說明的是,前述30MHz係為一實施例之頻率值,並不以該數值為限制。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提供一種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請參照圖3,圖3係為本發明之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之實施例示意圖。如圖3所示,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1包含多媒體傳送裝置10A及多媒體接收裝置30A。多媒體傳送裝置10A更藉由多媒體輸入介面100以及與其相接的訊號傳輸線和多媒體訊號源80相耦接。多媒體訊號源80將多媒體訊號S1,例如:HDMI或DVI等訊號,經由傳輸線以及該多媒體輸入介面100傳送至多媒體傳送裝置10A。在實際情況中,多媒體輸入介面100可以為HDMI接口或者是DVI接口,而多媒體訊號源80可以為多媒體播放器、具有多媒體輸出之多媒體互動裝置或其他多媒體訊號輸出裝置,或者是可輸出影音資訊的電腦等,但並無特定之限制。多媒體傳送裝置10A係透過輸出介面150與一條纜線20,例如:CAT-5或CAT-6纜線,與多媒體接收裝置30A連接。本實施例中,該輸出介面為RJ45接口,而纜線20為CAT-5纜線。
如圖3所示,多媒體傳送裝置10A藉由多媒體調變模組140轉換處理多媒體訊號S1為至少一對差動訊號,例如:中頻差動訊號(IF±)或者是同相差動訊號以及一對正交差動訊號(I±/Q±)的組合。在本實施例中,該多媒體調變模組140 為DVB-T調變模組,該差動訊號係為中頻差動訊號,以下簡稱差動訊號。多媒體傳送裝置10A輸出之差動訊號S2會被載至該纜線20內之第一對絞線210。同理,如果該多媒體傳送裝置10A輸出兩對差動訊號I±/Q±,則該兩對差動訊號I±/Q±會被分別載至兩對絞線上進行傳輸。
多媒體接收裝置30A內具有多媒體混頻模組340以將接收的差動訊號S2載至具有特定頻段之射頻訊號上以形成射頻多媒體訊號S3。多媒體接收裝置30A更耦接有顯示裝置90,其內具有一解碼模組900,用以接收射頻多媒體訊號S3,並將射頻多媒體訊號S3解碼還原成顯示裝置90可以接受之影音訊號、影像訊號或聲音訊號。在本實施例中,解碼模組900係藉由同軸纜線與多媒體接收裝置30A相連接。在另一實施例中,該解碼模組900也可以採用無線的方式接收由該多媒體接收裝置30A所輸出的射頻多媒體訊號S3。此外,雖然本實施例中的解碼模組900為內建在顯示裝置90內部,在另一實施例中,該解碼模組900也可以為外接的結構設計,透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與多媒體接收裝置30A相連接。另外,要說明的是,如果是外接的解碼模組900則可以透過有線連接的方式將還原成的資訊傳輸給顯示裝置90。
請參照圖4,圖4係為本發明之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如圖4所示,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1A包含多媒體傳送裝置10B及多媒體接收裝置30B。此外,多媒體傳送裝置10B具有一輸出介面150,係藉由一條纜線20耦接於多媒體接收裝置30B,其中該纜線20包含複數對訊號線,在本實施例中,該纜線20為CAT-5纜線,其係具有四對訊號線,每一對訊號線為雙絞線。
相對於圖3之多媒體傳送裝置10A,本實施例之多媒體傳送裝置10B更包含多媒體調變模組140A、訊號增強模組110、電源轉換模組120及傳送控制模組130。此外,相對於圖3之多媒體接收裝置30A,多媒體接收裝置30B包含 訊號補償模組310、穩壓模組320、接收控制模組330以及多媒體混頻模組340。
如圖4所示,多媒體調變模組140A包含解碼單元141、壓縮單元142及調變單元143,其中解碼單元141耦接多媒體輸入介面100,壓縮單元142耦接解碼單元141,調變單元143耦接壓縮單元142。在此實施例中,解碼單元141自多媒體輸入介面100接收多媒體訊號S1並將多媒體訊號S1解碼以產生解碼多媒體訊號。本實施例中,該多媒體訊號S1為HDMI訊號,而解碼單元141則具有HDMI實體層。此外,解碼單元141傳送解碼多媒體訊號至壓縮單元142,且壓縮單元142壓縮解碼多媒體訊號為壓縮多媒體訊號,在本實施例中,該壓縮的格式係為MPEG-2的視訊與音訊壓縮標準,但不以此為限制。壓縮單元142傳送壓縮多媒體訊號至調變單元143,且調變單元143調變壓縮多媒體訊號為至少一對差動訊號,本實施例為一對中頻差動訊號,以下簡稱差動訊號S2。在另一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對差動訊號也可以為兩對差動訊號I±/Q±。換言之,多媒體調變模組140A係轉換處理多媒體訊號S1之格式及頻率,進而輸出差動訊號S2。在此實施例中,差動訊號S2,僅使用一對訊號線(第一對訊號線210)傳輸。在其他實施例中,如果是I±/Q±訊號,則可以透過2對訊號線進行傳輸,並不以此例為限。
此外,訊號增強模組110與多媒體調變模組140耦接,用以增加差動訊號S2之訊號強度,並載至該纜線內所具有之第一對訊號線210上。具體而論,訊號增強模組110係經由輸出介面150將增強後之差動訊號S2載至第一對訊號線210。藉由訊號增強模組110可以增加該差動訊號S2的訊號強度,有增強其電流推動力與改善頻率響應的功效,以避免在長距離傳輸後訊號衰減的現象,進而延伸該差動訊號S2的傳輸距離。
如圖4所示,多媒體接收裝置30B之訊號補償模 組310接收並補償差動訊號S2在長距離傳輸所造成的損失。避免差動訊號S2產生失真,並將補償後之差動訊號S2傳輸至多媒體混頻模組340。多媒體混頻模組340耦接於訊號補償模組310,用以接收補償後之差動訊號S2,並將差動訊號S2載至射頻訊號上以形成射頻多媒體訊號S3。在此實施例中,射頻多媒體訊號S3之頻率範圍約為100MHz至800MHz之間,但不以此為限。
如圖4所示,電源轉換模組120及傳送控制模組130設置在多媒體傳送裝置10B內。在此實施例中,電源轉換模組120用以將具有第一電壓位準之第一電壓訊號轉換為具有第二電壓位準之第二電壓訊號,並將第二電壓訊號載至該複數對訊號線中之第二對訊號線220上輸出至多媒體接收裝置30B,以提供多媒體接收裝置30B之用電。藉由電源轉換模組120將電力載至第二對訊號線,可以讓遠端多媒體接收裝置30B不需要增設額外的電力提供裝置,例如變壓器插頭,因此可以更進一步縮小多媒體接收裝置30B之體積。
在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電壓訊號之第一電壓位準之範圍約為3伏特至7伏特之間,但不以此為限。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電壓位準係為5伏特。此外,第二電壓訊號之第二電壓位準之範圍約為10伏特至14伏特,但不以此為限。在此實施例中,第二電壓位準係為12伏特。拉升第二電壓訊號之用意在於避免電壓訊號經過長距離傳輸之後而衰減。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此實施例中,第二對訊號線220均用以傳輸第二電壓訊號。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電源轉換模組120更可耦接於另一對接地訊號線以傳送具有接地位準之接地訊號至多媒體接收裝置,並無特定之限制。在實際情況中,電源轉換模組120係為位準轉換器(level shifter),可調整電壓訊號之位準,並經由第二對訊號線220傳送第二電壓訊號至穩壓模組320。
此外,穩壓模組320設置在多媒體接收裝置30B 內以接收第二電壓訊號,且穩壓模組320根據第二電壓訊號輸出第三電壓訊號以供應多媒體接收裝置30B之用電。至於第三電壓訊號之電壓位準大小,可依據多媒體接收裝置30B之實際用電量決定。要補充說明的是,該電源轉換模組120與穩壓模組320並非本發明之必要元件,可以視多媒體接收裝置30B之供電設計方式而定。
在一些使用情況下,需要控制遠端的多媒體接收裝置30B,例如:控制多媒體接收裝置30B內的多媒體混頻模組340將差動訊號載至設頻訊號的波段,該波段係對應特定的頻道。因此,為了因應這樣的需求,本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在一實施例中,調變單元143產生控制訊號給該多媒體傳送裝置10B之傳送控制模組130,其係以特定之通訊協定將控制訊號載至該複數對訊號線中之第三對訊號線230而傳輸至多媒體接收裝置30B。多媒體接收裝置30B之接收控制模組330與第三對訊號線230耦接以接收控制訊號,並根據控制訊號控制多媒體混頻模組340。換言之,本發明係藉由傳送控制模組130傳輸控制訊號以控制多媒體接收模組30B之多媒體混頻模組340,進而控制差動訊號S2之調頻。在此實施例中,通訊協定包含RS485或內部整合電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但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中,傳送控制模組130及接收控制模組330可以係為RS485之微控制器(MCU,microcontroller),具有體積小、價格低廉及控制訊號傳輸之功效。換句話說,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1A能夠傳輸差動訊號S2,且多媒體傳送裝置10B及多媒體接收裝置30B之成本不高,進而達到維持訊號品質及降低成本之功效。要說明的是,傳送控制模組130與接收控制模組330係為根據使用需求而定,並非本發明之必要元件。
在一實施例中,多媒體接收裝置30B可以做成轉接頭的型式,且藉由短距(short length)之同軸電纜線耦接於顯示裝置90,但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多媒體接收裝 置並非以實體線材耦接於顯示裝置,而是透過天線透過無線射頻傳輸將射頻多媒體訊號S3,進而傳輸資料至內建或外接顯示裝置90之解碼模組。解碼模組能夠解調處理射頻多媒體訊號S3為可讀資料,進而讓顯示裝置90輸出多媒體影像、聲音或影音。在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90適用於DVB-T標準,故具有能夠處理射頻多媒體訊號S3之模組,進而輸出多媒體畫面。
相較於先前技術,根據本發明之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多媒體傳送裝置及多媒體接收裝置係藉由多媒體調變模組轉換多媒體訊號為差動訊號,進而傳輸中頻訊號至顯示裝置。在一實施例中,差動訊號可藉由5類雙絞線(CAT-5 Cable)進行傳輸,且5類雙絞線係為價格低廉、重量輕省且利於施工之材料,能夠大幅降低成本並不減訊號品質。換句話說,本發明之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可有效解決長距離傳輸及高成本之問題,且能夠直接適用現行顯示裝置以顯示多媒體畫面。
此外,以DVB-T訊號傳輸為例,由於本發明之多媒體接收裝置,如圖2至圖4所示的設計,可以使本發明之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不但可以延長DVB-T訊號的距離,而且對於DVB-T解調的架構並不需要進行任何變更設計,使得任何DVB-T架構下的顯示或輸出裝置都可以與本發明之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結合使用,增加了傳統DVB-T架構下的顯示或輸出裝置在延長DVB-T訊號傳輸距離解決方案的擴充性。此外,雖然前述以DVB-T為例,但本領域技術之人可以根據本發明之精神,應用在不同的訊號傳輸。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1‧‧‧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
10A‧‧‧多媒體傳送裝置
20‧‧‧纜線
30A‧‧‧多媒體接收裝置
80‧‧‧多媒體訊號源
90‧‧‧顯示裝置
100‧‧‧多媒體輸入介面
140‧‧‧多媒體調變模組
150‧‧‧輸出介面
210‧‧‧第一對訊號線
340‧‧‧多媒體混頻模組
900‧‧‧解碼模組
S1‧‧‧多媒體訊號
S2‧‧‧差動訊號
S3‧‧‧射頻多媒體訊號

Claims (17)

  1. 一種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包含:一多媒體傳送裝置,轉換處理一多媒體訊號為至少一差動訊號,其係適用於與該多媒體傳送裝置外端之一輸出介面耦接之至少一第一對訊號線傳輸;以及一多媒體接收裝置,與該多媒體傳送裝置耦接以經由該至少一第一對訊號線接收該至少一差動訊號,該多媒體接收裝置轉換處理該至少一差動訊號為一射頻多媒體訊號。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其中該多媒體傳送裝置包含:一訊號增強模組,用以增加該至少一差動訊號之一訊號強度,並載至該至少一第一對訊號線上。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其中該多媒體接收裝置包含:一訊號補償模組,經由該至少一第一對訊號線接收該至少一差動訊號,以對該至少一差動訊號進行補償。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其中該多媒體接收裝置進一步包含:一多媒體混頻模組,耦接於該訊號補償模組,用以接收補償後之該至少一差動訊號,並將該至少一差動訊號載至一射頻訊號上以形成該射頻多媒體訊號。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更包含: 一電源轉換模組,設置在該多媒體傳送裝置內,用以將具有一第一電壓位準之一第一電壓訊號轉換為具有一第二電壓位準之一第二電壓訊號,並輸出至一第二對訊號線上以傳至該多媒體接收裝置;以及一穩壓模組,設置在該多媒體接收裝置內以接收該第二電壓訊號,該穩壓模組根據該第二電壓訊號輸出一第三電壓訊號以供應該多媒體接收裝置之用電。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其中該多媒體傳送裝置進一步包含:一多媒體輸入介面,接收該多媒體訊號;以及一多媒體調變模組,包含:一解碼單元,耦接該多媒體輸入介面並將該多媒體訊號解碼以產生一解碼多媒體訊號;一壓縮單元,耦接該解碼單元並壓縮該解碼多媒體訊號為一壓縮多媒體訊號;以及一調變單元,耦接該壓縮單元,其中該調變單元調變該壓縮多媒體訊號為該至少一差動訊號。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其中該多媒體接收裝置更耦接有一顯示裝置,用以接收該射頻多媒體訊號,並將該射頻多媒體訊號解碼還原成該多媒體訊號,其中該顯示裝置係藉由同軸電纜或無線通訊的方式與該多媒體接收裝置耦接。
  8. 如請求項4所述之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其係更包括: 一傳送控制模組,設置於該多媒體傳送裝置,其中該傳送控制模組係以一通訊協定將一控制訊號載至一第三對訊號線而傳輸至該多媒體接收裝置;以及一接收控制模組,與該第三對訊號線耦接以接收該控制訊號,並根據該控制訊號控制該多媒體混頻模組。
  9. 一種多媒體傳送裝置,包含:一多媒體輸入介面,接收一多媒體訊號;一輸出介面,適用於耦接具有複數對訊號線之一纜線;以及一多媒體調變模組,耦接該多媒體輸入介面並轉換該多媒體訊號為至少一差動訊號,而載至該複數對訊號線中之至少一第一對訊號線。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多媒體傳送裝置,更包含:一訊號增強模組,與該多媒體調變模組耦接,用以增加該至少一差動訊號之一訊號強度並經由該輸出介面將該增強後之至少一差動訊號載至該至少一第一對訊號線。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多媒體傳送裝置,更包含:一電源轉換模組,設置在該多媒體傳送裝置內,用以將具有一第一電壓位準之一電壓訊號轉換為具有一第二電壓位準之一第二電壓訊號,並將該第二電壓訊號載至該複數對訊號線中之一第二對訊號線上輸出。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多媒體傳送裝置,其中該多媒體調變模組更進一步包含:一解碼單元,耦接該多媒體輸入介面並將該多媒體訊號解碼以產生一解碼多媒體訊號;一壓縮單元,耦接該解碼單元並壓縮該解碼多媒體訊號為一壓縮多媒體訊號;一調變單元,耦接該壓縮單元與該訊號增強模組之間,其中該調變單元調變該壓縮多媒體訊號為該至少一差動訊號。
  13. 如請求項9所述之多媒體傳送裝置,其係更包括:一傳送控制模組,其係以一通訊協定將一控制訊號載至該複數對訊號線中之一第三對訊號線。
  14. 一種多媒體接收裝置,包含:一輸入介面,適用於耦接具有複數對訊號線之一纜線,其中之至少一第一對訊號線載入有至少一差動訊號;以及一多媒體混頻模組,耦接於該纜線並接收該至少一差動訊號,並將該至少一差動訊號載至一射頻訊號上以形成一射頻多媒體訊號。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多媒體接收裝置,更進一步包含:一訊號補償模組,接收並補償該至少一差動訊號,並將該補償後之該至少一差動訊號傳輸至該多媒體混頻模組以轉換成該射頻多媒體訊號。
  16.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多媒體接收裝置,其中該複數對訊號線中之一第二對訊號線傳輸一第二電壓訊號,且該多媒體接收裝置進一步包含:一穩壓模組,用以接收該第二電壓訊號,該穩壓模組根據該第二電壓訊號輸出一第三電壓訊號以供應該多媒體接收裝置之用電。
  17.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多媒體接收裝置,其中該複數對訊號線中之一第三對訊號線傳輸有一控制訊號,該多媒體接收裝置更進一步包含:一接收控制模組,與該第三對訊號線耦接以接收該控制訊號,並根據該控制訊號控制該多媒體混頻模組。
TW102127783A 2013-08-02 2013-08-02 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多媒體傳送裝置及多媒體接收裝置 TWI5482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7783A TWI548279B (zh) 2013-08-02 2013-08-02 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多媒體傳送裝置及多媒體接收裝置
CN201410030460.9A CN104349075A (zh) 2013-08-02 2014-01-22 多媒体传输接收系统、多媒体传送装置及多媒体接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7783A TWI548279B (zh) 2013-08-02 2013-08-02 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多媒體傳送裝置及多媒體接收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7478A true TW201507478A (zh) 2015-02-16
TWI548279B TWI548279B (zh) 2016-09-01

Family

ID=52503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7783A TWI548279B (zh) 2013-08-02 2013-08-02 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多媒體傳送裝置及多媒體接收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49075A (zh)
TW (1) TWI5482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3773B (en) * 2015-12-01 2016-12-21 Asian Power Devices Inc Automatically switching auxiliary winding power supply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3921B (zh) * 2006-11-07 2011-09-07 索尼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发送器、接收器和通信方法
US8462759B2 (en) * 2007-02-16 2013-06-11 Semtech Canada Corporation Multi-media digital interface systems and methods
JP5240491B2 (ja) * 2007-06-26 2013-07-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US8098690B2 (en) * 2008-03-18 2012-01-17 Transwitch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signals over four twisted-pairs
JP5275074B2 (ja) * 2009-02-12 2013-08-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2196226B (zh) * 2010-03-12 2015-12-16 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送器、接收器及讯号延伸器系统
JP5500679B2 (ja) * 2010-03-19 2014-05-21 シリコンライブラリ株式会社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られる無線送信機、無線受信機、無線送信方法、無線受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1931468B (zh) * 2010-09-23 2013-06-12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传输以太网信号和移动通信信号的接入系统和方法
TWI457000B (zh) * 2010-10-05 2014-10-11 Aten Int Co Ltd 訊號延伸器系統及其訊號延伸器以及其傳送與接收模組
TWI532374B (zh) * 2011-03-15 2016-05-01 宏正自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訊號傳輸裝置及其傳送器與接收器
TWI449434B (zh) * 2011-09-30 2014-08-11 Aten Int Co Ltd 訊號傳輸裝置及其傳送器與接收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3773B (en) * 2015-12-01 2016-12-21 Asian Power Devices Inc Automatically switching auxiliary winding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9075A (zh) 2015-02-11
TWI548279B (zh) 2016-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6028B (zh) 分體式電視及用於所述分體式電視的控制盒
US8090030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nd facilitating mobile 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TWM465740U (zh) 分體式電視及用於所述分體式電視的控制盒
US20110292295A1 (en) Transmitter device, receiver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method, and transmitter/receiver device
US20150015078A1 (en) Cable and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high speed signal and delivering power
CN210670381U (zh) 一种音视频数据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传输系统
US20170324589A1 (en)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Signals Over Twisted Pair Cabling Using Common Mode of Transformer
JP2019075824A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US20120054806A1 (en) Methods circuits & systems for wireless video transmission
TWI548279B (zh) 多媒體傳輸接收系統、多媒體傳送裝置及多媒體接收裝置
JP2013518471A (ja) ホワイトスペースデバイスをホストデバイスと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1984656A (zh) 无线卫星电视收发器
CN202026420U (zh) 无线影音传输模块、传输装置、影音产生装置及播放装置
US2013025926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udio processing circuit
TW201902197A (zh) 一種晶片、數位視訊信號傳輸系統
TW200929919A (en) Display signal extender and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isplay signal by using the same
US20080022326A1 (en) Wireless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es to transmit audio and visual signals to television and device thereof
CN102638726B (zh) 一种基于太赫兹无线通信的多媒体流传输方法及系统
CN209748698U (zh) 一种hdmi、控制信号和以太网信号网线传输器
TWM451641U (zh) 分體式電視的總線
TW201413576A (zh) 分體式電視的總線
US20120233647A1 (en) Digital wireless transmitter and system thereof
CN210491049U (zh) 一种hdmi分配延长器
KR20140106885A (ko) 에이치디엠아이 신호의 전송방식 변환 전송장치
CN105721815B (zh) 一种hdmi转换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