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7649A -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7649A
TW201447649A TW102120372A TW102120372A TW201447649A TW 201447649 A TW201447649 A TW 201447649A TW 102120372 A TW102120372 A TW 102120372A TW 102120372 A TW102120372 A TW 102120372A TW 201447649 A TW201447649 A TW 20144764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trength
touch
signal
change
threshold val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0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Min Chang
Hsing-Lung Chung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TW1021203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447649A/zh
Publication of TW201447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7649A/zh

Links

Abstract

一種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所述觸控裝置包括觸控面板、主動式觸控筆、訊號偵測模組以及控制模組。主動式觸控筆發出載波訊號。訊號偵測模組耦接觸控面板,用以依據掃描頻率來偵測載波訊號。控制模組耦接訊號偵測模組,依據訊號偵測模組的偵測結果來判斷主動式觸控筆於觸控面板上的觸控操作。其中,控制模組依據訊號偵測模組所偵測到的載波訊號的訊號強度來調整掃描頻率。

Description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主動式觸控筆的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
使用者在操作傳統觸控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或是平板電腦)時,其觸控面板的掃描頻率(或稱取樣頻率)往往為固定的頻率。大致上而言,若是觸控面板的掃描頻率越高可使得觸控偵測的效能越好,使得觸控裝置得以更靈敏的反應於使用者的觸控操作而執行不同的功能或顯示相應的畫面。但是以較高掃描頻率來掃描觸控面板的缺點是會使觸控裝置耗電增加。相反地,若是觸控面板的掃描頻率越低,則可使得觸控裝置的耗電減少,但卻會造成觸控偵測的解析度下降。
然而,一般使用者在使用觸控裝置時,其會根據不同的操作環境,或是使用不同的應用程式(application program,AP)的操作狀況而使得掃描頻率需求有所不同。舉例來說,當使用者 在操作觸控裝置以閱讀文件時,其並不會頻繁的對觸控面板進行操控,因此觸控面板僅需低掃描頻率即可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又例如,當使用者在玩遊戲時(如格鬥類遊戲),通常此時觸控面板會需要較高的掃描頻率,以便讓使用者操作的響應更為流暢/即時。傳統上固定掃描頻率的設計必須要在解析度與功耗規格之間做出權衡,而難以兼顧兩者。
另一方面,對於使用觸控筆作為觸控媒介的觸控裝置而言,由於觸控筆不像是以手指作為觸控媒介般可利用不同手勢來定義對應的觸控事件,使用者在使用觸控筆來操控觸控裝置時,往往會面臨到許多功能要使用時僅能透過點選的方式來使用,或是必須改以手指來進行操作的情境,對使用者而言相當不便利。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其可藉由偵測主動式觸控筆的載波訊號的訊號強度來對觸控裝置操作及驅動進行控制,藉以降低觸控裝置整體的功率消耗,並且提高使用主動式觸控筆的操作便利性。
本發明的觸控裝置包括觸控面板、主動式觸控筆、訊號偵測模組以及控制模組。主動式觸控筆發出載波訊號。訊號偵測模組耦接觸控面板,用以依據掃描頻率來偵測載波訊號。控制模組耦接訊號偵測模組,依據訊號偵測模組的偵測結果來判斷主動式觸控筆於觸控面板上的觸控操作。其中,控制模組依據訊號偵 測模組所偵測到的載波訊號的訊號強度來調整掃描頻率。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判斷訊號強度的變化量是否大於門檻值,若訊號強度的變化量大於門檻值,控制模組依據訊號強度的增強或減弱而對應增加或減少掃描頻率,以及若訊號強度的變化量小於等於門檻值,控制模組維持原先的掃描頻率。
本發明的觸控偵測方法適於偵測主動式觸控筆在觸控面板上的觸控操作。所述觸控偵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依據掃描頻率偵測主動式觸控筆所發出的載波訊號;依據載波訊號的訊號強度調整掃描頻率;以及依據偵測載波訊號的偵測結果判斷主動式觸控筆於觸控面板上的觸控操作。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依據載波訊號的訊號強度調整掃描頻率的步驟包括:判斷訊號強度的變化量是否大於門檻值;若訊號強度的變化量大於門檻值,依據訊號強度的增強或減弱而對應增加或減少掃描頻率;以及若訊號強度的變化量小於等於門檻值,維持原先的掃描頻率。
基於上述,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一種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所述之觸控裝置可藉由判斷主動式觸控筆所發出的載波訊號的訊號強度來對應調整觸控面板的掃描頻率,藉以判斷觸控裝置是否處於被使用者操作的狀態,並且令觸控裝置在未被操作的情況下透過降低掃描頻率的方式來降低整體的功率消耗,進而達到省電的目的。此外,藉由判斷載波訊號的訊號強度的方式,本發明實施例還可實現根據主動式觸控筆與觸控面板之間的感測 距離而對應的執行不同觸控操作的觸控感測機制。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觸控裝置
110‧‧‧觸控面板
120‧‧‧主動式觸控筆
130‧‧‧訊號偵測模組
140‧‧‧控制模組
150‧‧‧功能偵測模組
160‧‧‧顯示模組
A1、A2、A3、A4、A5、AH、AL‧‧‧振幅
△A‧‧‧振幅變化量
f1、f2、f3‧‧‧掃描頻率
h1、h2‧‧‧感測距離
S1、S2‧‧‧畫筆尺寸/操作設定
S710~S750、S1010~S1040、S1130~S1170‧‧‧步驟
SC‧‧‧掃描訊號
S_AP‧‧‧載波訊號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的示意圖。
圖2A與2B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主動式觸控筆於不同感測距離下之載波訊號的波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的掃描頻率與載波訊號的訊號強度的對應關係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載波訊號的波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的操作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的操作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偵測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8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偵測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9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觸控偵測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10為依照圖9實施例之觸控偵測方法的一範例步驟流程圖。
圖11為依照圖9實施例之觸控偵測方法的另一範例步驟流程圖。
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一種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所述之觸控裝置可藉由判斷主動式觸控筆所發出的載波訊號的訊號強度來對應調整觸控面板的掃描頻率,藉以判斷觸控裝置是否處於被使用者操作的狀態,並且令觸控裝置在未被操作的情況下透過降低掃描頻率的方式來降低整體的功率消耗,進而達到省電的目的。此外,藉由判斷載波訊號的訊號強度的方式,本發明實施例還可實現根據主動式觸控筆與觸控面板之間的感測距離而對應的執行不同觸控操作的觸控感測機制。為了使本揭露之內容可以被更容易明瞭,以下特舉實施例作為本揭露確實能夠據以實施的範例。另外,凡可能之處,在圖式及實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標號的元件/構件/步驟,係代表相同或類似部件。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觸控裝置100包括觸控面板110、主動式觸控筆120、訊號偵測模組130、控制模組140、功能偵測模組150以及顯示模組160。觸控裝置100例如是平板型電腦(Tablet PC)、掌上型電腦(Pocket PC)、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慧型手機或其他具觸控功能之電子裝置等,在此並不限制其範圍。
觸控面板110可為具有多個以陣列排列的感測單元(未繪示)的觸控面板。主動式觸控筆120可根據設計而利用不同類型的傳輸介面(未繪示),例如無線保真(Wide Fidelity,WiFi) 介面、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介面、紅外線傳輸介面,或任何支援無線通訊的介面,來發出對應訊號類型的載波訊號S_AP,以使觸控面板110上之對應位置的感測單元反應於載波訊號S_AP而產生電性變化。
訊號偵測模組130耦接觸控面板,其可依據特定的掃描頻率來掃描觸控面板110,藉以偵測主動式觸控筆120所發出的載波訊號S_AP。更具體地說,訊號偵測模組130可發出具有特定的掃描頻率的掃描訊號SC來依序致能觸控面板110上的每一列/行感測單元(未繪示)(亦即以特定的掃描頻率來掃描觸控面板110),藉以偵測觸控面板110中之每一列/行感測單元的電性變化,並且將偵測的結果回傳至控制模組140。此外,相較於傳統的訊號偵測模組而言,本實施例之訊號偵測模組130還可基於時間軸來偵測載波訊號S_AP的訊號強度變化,例如載波訊號S_AP的訊號強度是由小變大或是由大變小,藉以令控制模組140可更進一步地依據載波訊號S_AP的訊號強度變化來實現不同的控制機制。
控制模組140耦接訊號偵測模組130,用以依據訊號偵測模組130的偵測結果來判斷主動式觸控筆120於觸控面板110上的觸控操作,並且據以控制觸控裝置100的運作。舉例來說,控制模組140可透過判斷各感測單元的電性變化量來得到觸控面板110上對應於主動式觸控筆的筆端最接近的位置(即訊號強度最強的位置),並且將之定義為主動式觸控筆120的觸控點。基此,控 制模組140即可依據所述觸控點的位置來執行對應的功能(例如啟用/關閉應用程式或啟用/關閉應用程式中的操作功能),或者依據多個觸控點所建立之觸控軌跡來執行對應的操作(例如依據觸控軌跡判讀對應的文字或依據觸控軌跡來繪示對應的圖樣)。
功能偵測模組150耦接控制模組140,用以偵測觸控裝置100所執行的應用程式及其操作功能,以使控制模組140可反應於使用者在觸控面板110上的觸控操作來控制執行中之應用程式的操作功能。
顯示模組160耦接控制模組140,用以依據控制模組140的控制而顯示相應的畫面。在本實施例中,顯示模組160可與觸控面板110整合成為一觸控顯示面板(touch display panel),或者與觸控面板110分離設置,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40會依據訊號偵測模組130所偵測到的載波訊號S_AP的訊號強度來控制訊號偵測模組130,藉以調整訊號偵測模組130所輸出的掃描訊號SC的掃描頻率(亦即調整觸控面板110的掃描頻率)。其中,訊號偵測模組130所偵測到的載波訊號S_AP的訊號強度又會與主動式觸控筆120和觸控面板110之間的感測距離有所關聯。換言之,在本實施例中,當主動式觸控筆120與觸控面板110之間的感測距離產生變化時,控制模組140會控制訊號偵測模組130依據不同掃描頻率來掃描觸控面板110。
具體而言,在一般的操作狀況下,若使用者欲以主動式 觸控筆120作為觸控媒介來操控觸控裝置100,使用者勢必會將主動式觸控筆120靠近/接觸觸控面板110,以使載波訊號S_AP能夠正確地被訊號偵測模組130所偵測;反之,若使用者不欲以主動式觸控筆120操作觸控裝置100時,主動式觸控筆120則通常會被關閉或遠離觸控面板110,使得訊號偵測模組130不會偵測到主動式觸控筆120所發出的載波訊號S_AP。
基於上述操作習慣上的特性,本發明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0可藉由偵測載波訊號S_AP的訊號強度來判斷主動式觸控筆120與觸控面板110之間的感測距離,並且據以判定使用者是否正在操作觸控裝置。當使用者正在操作觸控裝置100時,控制模組140會提升掃描頻率以令觸控裝置100以利用較高的感測解析度來偵測觸控面板110上的觸控操作。相反地,當使用者並未操作觸控裝置100時,控制模組140則會對應地降低掃描訊號的掃描頻率,藉以降低整體觸控裝置100的功率消耗。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圖2A與2B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主動式觸控筆於不同感測距離下之載波訊號的波形示意圖。
請同時參照圖1、圖2A及2B,在此係以主動式觸控筆120與觸控面板110之間的感測距離分別為h1與h2為例進行說明,其中感測距離h1小於感測距離h2。
當主動式觸控筆120與觸控面板110之間的感測距離為h1時,訊號偵測模組130會偵測到具有振幅A1的載波訊號S_AP。 另一方面,當主動式觸控筆120與觸控面板110之間的感測距離為h2時,訊號偵測模組130則會偵測到具有振幅A2的載波訊號S_AP,其中振幅A2小於振幅A1。換言之,當主動式觸控筆120與觸控面板110之間的感測距離越小,則訊號偵測模組130所偵測到的載波訊號S_AP的振幅越大(也就是載波訊號的訊號強度越強);反之,當主動式觸控筆120與觸控面板110之間的感測距離越大,則訊號偵測模組130所偵測到的載波訊號S_AP的振幅越小(也就是載波訊號的訊號強度越強)。
因此,控制模組140即可基於上述特性而對應的調整掃描訊號SC的掃描頻率來實現上述之降低功率消耗的功效,如圖3所示,其中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的掃描頻率與載波訊號的訊號強度的對應關係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具有振幅A3、A4及A5的載波訊號S_AP分別對應於不同的感測距離。從圖3中可明顯地看出,當訊號偵測模組130所偵測到的載波訊號S_AP的訊號強度逐漸增強時(振幅由A3逐漸提升至A5),控制模組140會對應調整訊號偵測模組130所輸出的掃描訊號SC的掃描頻率,以使掃描訊號SC的掃描頻率對應的逐漸提升(掃描頻率由f1逐漸提升至f3)。
此外,為了進一步地提升上述觸控偵測機制的正確性與穩定性,控制模組140可藉由判斷載波訊號S_AP的訊號強度的變化量是否大於門檻值的方式來判斷感測距離是否確實發生變化。
以圖4所繪示之具有振幅AL與AH的載波訊號S_AP為 例,控制模組140會判斷載波訊號S_AP的振幅變化量△A(即載波訊號S_AP之訊號強度的變化量)是否大於設定的門檻值。若控制模組140判斷振幅變化量△A大於門檻值,則控制模組140會依據載波訊號S_AP的訊號強度的增強或減弱而對應的增加或減少掃描訊號SC的掃描頻率。舉例來說,若是控制模組140判斷載波訊號S_AP由振幅AL改變為振幅AH,則控制模組140將會對應的增加掃描訊號SC的掃描頻率;反之,若是控制模組140判斷載波訊號S_AP由振幅AH改變為振幅AL,則控制模組140將會對應的降低掃描訊號SC的掃描頻率。
相反地,若是控制模組140判斷振幅變化量△A小於等於門檻值,則無論所偵測到的載波訊號S_AP是由小變大或是由大變小,控制模組140皆不會依據訊號強度的大小變化而調整掃描訊號SC的掃描頻率。換言之,當載波訊號S_AP的訊號強度的變化量小於等於門檻值時,控制模組140將會使掃描訊號SC的掃描頻率維持於原先的掃描頻率。
除了上述依據載波訊號S_AP的訊號強度而調整掃描頻率的觸控偵測機制外,本發明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0更可依據所偵測到載波訊號S_AP的訊號強度而在不同類型的應用程式中執行對應的操作功能,藉以提升使用者的操作便利性。
詳細而言,在一範例實施例中,設計者可將”載波訊號S_AP之訊號強度的變化量在一預設期間內是否小於等於門檻值”設定為一觸控偵測的判斷條件(在此以第一判斷條件稱之),使 得控制模組140可藉由判斷上述判斷條件成立與否而決定是否執行對應的操作功能。換言之,使用者可以透過將主動式觸控筆120停留在觸控面板110上方(可為接觸觸控面板110或不接觸觸控面板110)一段預設時間的方式來觸發所述判斷條件,並且在所述判斷條件成立時控制觸控裝置100執行對應的操作功能。
在一般傳統的觸控裝置中,若使用者要執行換行的功能,則通常必須藉由點選換行鍵的方式來進行換行。在本實施例中,以圖5A所示之執行記事本類型之應用程式的觸控裝置100為例,控制模組140可依據第一判斷條件(載波訊號S_AP的訊號強度是否在預設時間內小於等於門檻值)的成立與否而決定是否執行換行的操作功能。此外,控制模組140還可在第一判斷條件成立時(即訊號強度的變化量在預設期間內小於等於門檻值),根據主動式觸控筆120的筆端位置而執行換行功能,以將游標移動至觸控面板110上對應的位置。因此,使用者可不需透過多次點選換行鍵的方式亦可執行多行的換行動作。
在另一範例實施例中,設計者可將”載波訊號S_AP之訊號強度的變化量是否大於門檻值”設定為另一觸控偵測的判斷條件(在此以第二判斷條件稱之),使得控制模組140可藉由判斷第二判斷條件成立與否,而決定是否在特定的操作功能中依據載波訊號S_AP之訊號強度的增強或減弱來選取不同的操作設定。換言之,使用者可以透過將主動式觸控筆120靠進或遠離觸控面板110的方式來觸發所述判斷條件,並且在第二判斷條件成立時控制觸 控裝置100選取對應的操作設定。
在一般傳統的觸控裝置中,若使用者要在繪圖類型之應用程式中執行變更畫筆、塗鴉或橡皮擦等操作功能的操作設定時(如畫筆或橡皮擦的尺寸大小、塗鴉的面積大小),通常僅能透過點選操作設定的方式來進行。在本實施例中,以圖6所示之執行繪圖類型之應用程式的觸控裝置100為例,控制模組140可依據第二判斷條件(載波訊號S_AP之訊號強度的變化量是否大於門檻值)的成立與否而決定是否調整畫筆尺寸/橡皮擦尺寸/塗鴉面積等的操作設定,並且在第二判斷條件成立時,進一步依據載波訊號S_AP之訊號強度是增強還是減弱來選取對應的操作設定。
此外,上述之調整操作設定的觸控偵測機制還可結合前述的第一判斷條件以作為選定操作設定的依據。更具體地說,在本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40在經過第一判斷條件的判斷後,還可接續地判斷第二判斷條件是否成立來決定是否將使用中之操作設定調整為所選取的操作設定。
舉例來說,同樣以觸控裝置100在執行畫筆的操作功能為例,若控制模組140判斷載波訊號S_AP之訊號強度增強且符合第二判斷條件時,其會選取畫筆尺寸S1。接著,控制模組140會進一步地判斷第一判斷條件是否成立。若此時第一判斷條件成立(即主動式觸控筆120在觸控面板110上方停留超過預設期間),則控制模組140會進一步地將所選取的畫筆尺寸S1設定為使用中的畫筆尺寸。反之,若控制模組140判斷第一判斷條件不成立, 也就是載波訊號S_AP2的訊號強度在預設期間內又發生大於門檻值的變動時,控制模組140則會再次根據載波訊號S_AP之訊號強度的增強或減弱而選取對應的操作設定,例如改為選取畫筆尺寸S2,或者其他更大的畫筆尺寸。
在又一範例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40還可依據上述第二判斷條件的成立與否來決定是否令顯示模組160調整所顯示的畫面。舉例來說,若控制模組140判斷第二判斷條件成立,且載波訊號S_AP的訊號強度為增強時,控制模組140會控制顯示模組160基於主動式觸控筆120的筆端位置而對應的放大所顯示的畫面。反之,若控制模組140判斷第二判斷條件成立,且載波訊號S_AP的訊號強度為減弱時,控制模組140則會控制顯示模組160基於主動式觸控筆120的筆端位置而對應的縮小所顯示的畫面。因此,使用者僅需藉由將主動式觸控筆120靠近或遠離觸控面板110,即可令顯示模組160所顯示的畫面進行縮放,而不需再透過點選或是利用特定手勢才能執行畫面縮放的功能。
在上述各範例實施例中,僅係例示性地說明數個基於本發明實施例之觸控偵測機制可的可行實施方式,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依據上述範例實施例而自行推知藉由”偵測載波訊號的訊號強度變化來控制觸控裝置”之觸控偵測機制的其他實施態樣,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圖7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偵測方法的步驟流程圖。本實施例之觸控偵測方法適用於如圖1所述之觸控裝置100,且特 別是適於偵測主動式觸控筆(如120)在觸控面板(110)上的觸控操作。請參照圖7,首先,依據掃描頻率掃描觸控面板,藉以偵測主動式觸控筆所發出的載波訊號(步驟S710)。接著,依據載波訊號的訊號強度調整掃描頻率(步驟S720),並且依據偵測載波訊號的偵測結果來判斷主動式觸控筆於觸控面板上的觸控操作(步驟S730)。以下分別以圖8與圖9實施例來對調整掃描頻率以及執行操作功能的步驟流程進行說明。
圖8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偵測方法的步驟流程圖。請參照圖8,在本實施例的步驟S720中,首先會判斷是否偵測到載波訊號(步驟S722)。若判斷有偵測到載波訊號,則再進一步判斷載波訊號之訊號強度的變化量是否大於門檻值(步驟S724)。在判斷載波訊號之訊號強度的變化量大於門檻值的情況下,依據訊號強度的增強或減弱而對應增加或減少掃描頻率(步驟S726)。相反地,在判斷載波訊號之訊號強度的變化量小於等於門檻值的情況下,則維持原先的掃描頻率(步驟S728)。
圖9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觸控偵測方法的步驟流程圖。請參照圖9,在判斷主動式觸控筆於觸控面板上的觸控操作的步驟(步驟S730)之後,本實施例之步驟流程更進一步偵測執行中的應用程式及其操作功能(步驟S740),以反應於觸控操作而控制應用程式的操作功能,並且顯示相應的畫面(步驟S750)。
圖9之步驟S740與S750的一具體步驟流程範例如圖10所示。請參照圖10,在本實施例中,其可先判斷是否偵測到載波 訊號(步驟S1010)。若是,則取得執行中的應用程式及其操作功能(步驟S1020)。接著,判斷在第一預設期間內載波訊號之訊號強度的變化量是否小於等於門檻值(步驟S1030)。若是,則依據主動式觸控筆的位置而於應用程式中執行對應的操作功能(步驟S1040)。若否,則重新回到上述判斷訊號強度的變化量是否小於等於門檻值的步驟。此範例步驟流程的具體實施方式可參照前述圖5實施例,於此不再贅述。
圖9之步驟S740與S750的另一具體步驟流程範例如圖11所示。請參照圖11,在本實施例中,其同樣會先判斷是否偵測到載波訊號(步驟S1010),並且在偵測到載波訊號時取得執行中的應用程式及其操作功能(步驟S1020)。接著,其可在操作功能被執行時,判斷載波訊號之訊號強度的變化量是否大於門檻值(步驟S1130)。若是,則依據訊號強度的增強或減弱而在所述操作功能中選取第一操作設定或第二操作設定(步驟S1140)。若否,則將操作功能的操作設定維持在原先的設定(步驟S1150)。在步驟S1140完成後,進一步判斷載波訊號之訊號強度的變化量在第二預設期間內是否小於等於門檻值(步驟S1160)。若是,則將操作功能的操作設定調整為所選取的第一或第二操作設定(步驟S1170)。若否,則重新回到步驟S1130以判斷載波訊號之訊號強度的變化量是否大於門檻值。此範例步驟流程的具體實施方式可參照前述圖6實施例,於此不再贅述。
此外,在圖9之又一具體實施範例中,步驟S750還可藉 由以下的具體步驟流程來實現:判斷訊號強度的變化量是否大於門檻值;以及若訊號強度的變化量大於門檻值,基於主動式觸控筆的位置,依據訊號強度的增強或減弱而對應的放大或縮小畫面。
應注意的是,在圖8到圖11實施例中,相同或相近的步驟可整合為同一步驟進行,例如圖8實施例之步驟S722可與圖10、圖11實施例之步驟S1010整合為同一步驟,以及圖8實施例之步驟S724可與圖11實施例之步驟S1130整合為同一步驟,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附帶一提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之觸控裝置並不限定於僅能利用主動式觸控筆來實現觸控操作的功能,其亦可藉由手指、被動式觸控筆或其他觸控媒介來實現觸控操作。但上述之依據載波訊號的訊號強度來對應調整觸控面板的掃描頻率的觸控偵測機制僅會在使用主動式觸控筆作為觸控媒介時被啟用。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一種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所述之觸控裝置可藉由判斷主動式觸控筆所發出的載波訊號的訊號強度來對應調整觸控面板的掃描頻率,藉以判斷觸控裝置是否處於被使用者操作的狀態,並且令觸控裝置在未被操作的情況下透過降低掃描頻率的方式來降低整體的功率消耗,進而達到省電的目的。此外,藉由判斷載波訊號的訊號強度的方式,本發明實施例還可實現根據主動式觸控筆與觸控面板之間的感測距離而對應的執行不同觸控操作的觸控感測機制。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 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觸控裝置
110‧‧‧觸控面板
120‧‧‧主動式觸控筆
130‧‧‧訊號偵測模組
140‧‧‧控制模組
150‧‧‧功能偵測模組
160‧‧‧顯示模組
SC‧‧‧掃描訊號
S_AP‧‧‧載波訊號

Claims (10)

  1. 一種觸控裝置,包括:一觸控面板;一主動式觸控筆,適於發出一載波訊號;一訊號偵測模組,耦接該觸控面板,用以依據一掃描頻率掃描該觸控面板,藉以偵測該載波訊號;以及一控制模組,耦接該訊號偵測模組,依據該訊號偵測模組的偵測結果來判斷該主動式觸控筆於該觸控面板上的一觸控操作,其中該控制模組依據該訊號偵測模組所偵測到的該載波訊號的一訊號強度來調整該掃描頻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控制模組判斷該訊號強度的變化量是否大於一門檻值,若該訊號強度的變化量大於該門檻值,該控制模組依據該訊號強度的增強或減弱而對應增加或減少該掃描頻率,以及若該訊號強度的變化量小於等於該門檻值,該控制模組維持原先的該掃描頻率。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控制模組判斷在一第一預設期間內該訊號強度的變化量是否小於等於一門檻值,若該訊號強度的變化量在該第一預設期間內小於等於該門檻值,該控制模組依據該主動式觸控筆的位置而處理該觸控操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當一操作功能被執行時,該控制模組判斷該訊號強度的變化量是否大於一門檻值,若該訊號強度的變化量大於該門檻值,該控制模組依據該 訊號強度的增強或減弱而在該操作功能中選取一第一操作設定或一第二操作設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控制模組更判斷在一第二預設期間內該訊號強度的變化量是否小於等於該門檻值,若該訊號強度的變化量在該第二預設期間內小於等於該門檻值,該控制模組將該操作功能的操作設定調整為所選取的該第一或該第二操作設定。
  6. 一種觸控偵測方法,包括:依據一掃描頻率掃描一觸控面板,藉以偵測一主動式觸控筆所發出的一載波訊號;依據該載波訊號的一訊號強度調整該掃描頻率;以及依據偵測該載波訊號的一偵測結果判斷該主動式觸控筆於該觸控面板上的一觸控操作。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觸控偵測方法,其中依據該載波訊號的該訊號強度調整該掃描頻率的步驟包括:判斷該訊號強度的變化量是否大於一門檻值;若該訊號強度的變化量大於該門檻值,依據該訊號強度的增強或減弱而對應增加或減少該掃描頻率;以及若該訊號強度的變化量小於等於該門檻值,維持原先的該掃描頻率。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觸控偵測方法,更包括:判斷在一第一預設期間內該訊號強度的變化量是否小於等於 一門檻值;以及若該訊號強度的變化量在該第一預設期間內小於等於該門檻值,依據該主動式觸控筆的位置而於該應用程式中執行對應的操作功能。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觸控偵測方法,更包括:當一操作功能被執行時,判斷該訊號強度的變化量是否大於一門檻值;以及若該訊號強度的變化量大於該門檻值,依據該訊號強度的增強或減弱而在該操作功能中選取一第一操作設定或一第二操作設定。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觸控偵測方法,其中反應於該觸控操作控制該應用程式的操作功能的步驟更包括:判斷在一第二預設期間內該訊號強度的變化量是否小於等於該門檻值;以及若該訊號強度的變化量在該第二預設期間內小於等於該門檻值,將該操作功能的操作設定調整為所選取的該第一或該第二操作設定。
TW102120372A 2013-06-07 2013-06-07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 TW2014476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0372A TW201447649A (zh) 2013-06-07 2013-06-07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0372A TW201447649A (zh) 2013-06-07 2013-06-07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7649A true TW201447649A (zh) 2014-12-16

Family

ID=52707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0372A TW201447649A (zh) 2013-06-07 2013-06-07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4476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5522A1 (zh) * 2015-04-15 2016-10-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方法及装置、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5522A1 (zh) * 2015-04-15 2016-10-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方法及装置、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34282B1 (ko) 포터블 디바이스의 사용자 입력 방법 및 상기 사용자 입력 방법이 수행되는 포터블 디바이스
KR102519800B1 (ko) 전자 장치
US883664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967189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having touch screen with varying sensitivity regions
US10331242B2 (en) Stylus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portions configured to transmit synchronized signals
US8508494B2 (en) Using pressure differences with a touch-sensitive display screen
US8587542B2 (en) Using pressure differences with a touch-sensitive display screen
US20120113044A1 (en) Multi-Sensor Device
US2010018835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20090153527A1 (en) User interface for selecting and controlling plurality of parameter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nd controlling plurality of parameters
US10067666B2 (en)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596655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KR20190100339A (ko) 애플리케이션 스위칭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그래픽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JP2010086230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150019352A (ko) 전자장치에서 그립상태를 인지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727147B2 (en) Unlock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897480B (zh) 播放进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6011709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ing image by using scroll bar
JP5713180B2 (ja) 検知領域がディスプレイの表示領域よりも小さくても同等時のように動作する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KR20120082819A (ko) 위치 정보 보정 장치, 터치 센서, 위치 정보 보정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US20140015791A1 (en) Touch panel driving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9983700B2 (en) Input device,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program for reliable designation of icons
WO2020248527A1 (zh) 视频文件播放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WO2017084469A1 (zh) 触摸控制方法、用户设备、输入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TW201447649A (zh)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