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7536A - 結合機構及具有結合機構之電子產品 - Google Patents

結合機構及具有結合機構之電子產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7536A
TW201447536A TW102119613A TW102119613A TW201447536A TW 201447536 A TW201447536 A TW 201447536A TW 102119613 A TW102119613 A TW 102119613A TW 102119613 A TW102119613 A TW 102119613A TW 201447536 A TW201447536 A TW 20144753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electronic device
fixing member
base
magn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9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05071B (zh
Inventor
Chun-Liang Yeh
Kuo-Jung Hsu
Original Assignee
Pega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ga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Pegatron Corp
Priority to TW102119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0507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47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7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5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5071B/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結合機構,其用以利用磁鐵來結合並固定電子裝置與底座,並可在電子裝置結合底座後,讓使用者在翻轉電子裝置時,加強電子裝置與底座間之固定,避免使用者在翻轉時因施力過大而導致電子裝置脫離底座。

Description

結合機構及具有結合機構之電子產品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結合機構,特別是一種結合電子裝置與底座,且可在電子裝置相對底座翻轉時,加強對電子裝置固定之結合機構。
隨著科技快速發展,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已逐漸取代了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雖有輕薄等優點而便於攜帶,惟在實際使用上,兩者的操作由於需用手握持才能保持其顯示面直立或傾斜而利於使用者視線正視,因此較諸於過去可平放在桌面或膝上但仍可保持顯示面直立或斜立的傳統筆記型電腦而言,並不符合傳統一般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及人體工學。此外,目前多數使用者在進行文書處理時,還是習慣以實體鍵盤操作,因此,為了讓使用者能夠在長時間使用時更輕鬆,且便於進行文書處理,各種形式的支撐底座也因此相繼應運而生。
如圖1A所示,其表示一種現有的電子產品。電子產品90包含有電子裝置91及底座92,電子裝置91可與底座92拆卸式地結合。在先前技術中,此類產品為了使電子裝置91在結合底座92後,可保持直立或斜立的狀態,底座92上會設有高摩擦力的旋轉機構(hinge)。相對地,當使用者在翻轉電子裝置91時,即必須施予大於該摩擦力的力量,始能將電子裝置91翻轉。而由於摩擦力很大,因此導致電子裝置91在翻轉過程中容易因使用者施力過大而脫離底座92;故一般而言,此類產品通常在底座92上會設有卡勾923及用以移動卡勾的閂鎖924,以藉由卡勾923卡扣住電子裝置91。惟以前述方式進行固定時,當使用者欲將電子裝置91自底座92拔除,則必須先手動移動閂鎖924,使卡勾923不再卡扣電子裝置91(如圖1B所示),之後才能將電子裝置91自底座92拔除。這種不能以單手或單一動作完成分離的結構設計,對使用者而言,欠缺使用上的直覺性及立即性。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用以結合電子裝置與底座,且可在電子裝置相對底座翻轉時,加強對電子裝置固定之結合機構。
為達成本發明之主要目的,本發明 之結合機構係用以結合電子裝置及底座,其中電子裝置包括有至少一扣孔。本發明之結合機構包括有至少一固定件、支架、第一連桿以及至少一第二連桿。
固定件用以固定電子裝置。支架係與底座連接。第一連桿係可活動地連接支架;當電子裝置朝至少一固定件方向移動,可使第一連桿由一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二位置。第二連桿係可活動地連接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包括有卡扣部;當第一連桿位於第一位置,卡扣部不卡入扣孔中,而當第一連桿移動到第二位置,第一連桿帶動第二連桿移動,以使卡扣部卡入扣孔中,以卡扣電子裝置。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本發明之結合機構更包括有至少一彈性元件。彈性元件係與第二連桿連接,彈性元件用以使卡扣部離開扣孔中。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電子裝置中設有一磁鐵,而本發明結合機構之固定件為一與該磁鐵磁極相異之磁鐵。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本發明之結合機構之固定件係與第一連桿連接。當固定件固定電子裝置,而電子裝置被朝固定件方向推移時,電子裝置可推動第一連桿由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本發明之 結合機構之固定件係與支架連接。當電子裝置之磁鐵靠近固定件,藉由磁力相吸作用,使得電子裝置朝固定件方向移動,以使電子裝置推動第一連桿由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本發明結合機構之第二連桿包括有導槽,而第一連桿包括有至少一凸柱。凸柱可活動地連接導槽,而導槽係用以當第一連桿朝一第一方向移動而由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時,使凸柱帶動第二連桿朝一第二方向移動,其中第二方向實質上與第一方向垂直。
本發明之電子產品包括具有扣孔之電子裝置、底座以及前述之結合機構。
1‧‧‧結合機構
10‧‧‧支架
11‧‧‧上滑塊
20‧‧‧第一連桿
21‧‧‧下滑塊
22‧‧‧凸柱
23‧‧‧開槽
30‧‧‧固定件
40‧‧‧第二連桿
41‧‧‧卡扣部
411‧‧‧導角
42‧‧‧導槽
50‧‧‧彈性元件
90‧‧‧電子產品
91‧‧‧電子裝置
911‧‧‧磁鐵
912‧‧‧扣孔
92‧‧‧底座
921‧‧‧旋轉機構
923‧‧‧卡勾
924‧‧‧閂鎖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圖1A係一種先前技術之電子產品,表示底座之卡勾卡入電子裝置之扣孔。
圖1B係一種先前技術之電子產品,表示底座之卡勾未卡入電子裝置之扣孔。
圖2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電子產品之局部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結合機構之分解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結合機構之透視圖,表示第一連桿位於第一位置。
圖5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結合機構之透 視圖,表示第一連桿位於第二位置。
圖6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結合機構之立體作動示意圖。
圖7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結合機構之分解示意圖。
圖8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電子產品之局部示意圖。
圖9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結合機構之透視圖,表示第一連桿位於第一位置。
圖10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結合機構之透視圖,表示第一連桿位於第二位置。
圖11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結合機構之立體作動示意圖。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本創作之具體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首先請先參考圖2及圖3關於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結合機構之結構示意。
如圖2所示,本發明之電子產品90包括有電子裝置91、底座92以及結合機構1。電子裝置91包括有一對磁鐵911及一對扣孔912。於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中,電子裝置91為平板電腦,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如圖2及3所示,底座92包括有一對旋轉機構921,旋轉機構921用以使電子裝置91在與底座92 結合固定後,可相對底座92旋轉,並支撐電子裝置91立起。
本發明之結合機構1設置在底座92中,結合機構1用以結合電子裝置91與底座92。如圖3所示,於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結合機構1包括有支架10、第一連桿20、一對固定件30、一對第二連桿40以及一對彈性元件50。
於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支架10係與旋轉機構921連接,其中支架10包括有一對上滑塊11。
於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第一連桿20包括有一對下滑塊21及一對凸柱22,其中下凸塊21用以與上滑塊11上下卡合,且卡合後下滑塊21可相對上滑塊11滑動,以使第一連桿20可活動地連接支架10。
於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固定件30係與第一連桿20連接,固定件30為一與磁鐵911磁極相異之磁鐵,藉以利用磁鐵磁極異性相吸之原理,吸附設於電子裝置91中之磁鐵911,以固定電子裝置91。
於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第二連桿40各包括有一卡扣部41及一導槽42。卡扣部41用以卡入電子裝置91之扣孔912中,以加強結合機構1對電子裝置91之固定,其中卡扣部41上設有導角411。第一連桿20之凸柱 22用以穿設於導槽42中,並可在導槽42中移動,以使第一連桿20與第二連桿40可活動地相互連接。於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中,導槽42之形狀為長方形,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彈性元件50係與第二連桿40連接,彈性元件50用以施予第二連桿40一彈力。於本發明之具體實施立中,彈性元件50為伸縮彈簧,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接著請一併參考圖4至圖6關於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結合機構之作動示意,並請繼續一併參考圖3。
如圖3及圖4所示,電子裝置91可透過結合機構1之固定件30的磁力吸附而與底座92結合固定,且在電子裝置91未受力時,第一連桿20會位於第一位置P1。當第一連桿20位於第一位置P1,兩第二連桿40的卡扣部41並不會卡入電子裝置91之扣孔912中。
如圖5及圖6所示,當使用者欲掀開電子裝置91或者是電子裝置91已經掀開而欲將其翻轉時,使用者只要將電子裝置91朝固定件30方向施力移動約2毫米(mm),便可透過電子裝置91的推移,而使原先位在第一位置P1的第一連桿20朝第一方向(如箭頭F1所示)移動來到第二位置P2,亦即表示,第一位置P1至第二位置P2的距離實質上為2毫米。而 在第一連桿20移動過程中,由於導槽42長邊的延伸方向並非與第一方向平行,且越接近固定件30,導槽42與旋轉機構921之距離越小,因此,在第一連桿20已被限制只能朝第一方向移動的情況下,導槽42的設計會使凸柱22在第一連桿20移動過程中帶動第二連桿40朝第二方向(如箭頭F2或F3所示)位移,使得卡扣部41卡入電子裝置91之扣孔912中,藉以使卡扣部41可卡扣電子裝置91。接著在持續施力當中翻轉電子裝置91,便可讓電子裝置91在有卡扣部41卡扣的情況下翻轉。
當使用者不再對電子裝置91施予推移的力量時,第二連桿40便會在彈性元件50的彈力帶動下,朝旋轉機構921方向位移,而使卡扣部41離開扣孔912中。
接著請參考圖7及圖8關於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結合機構之結構示意。
如圖7所示,於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中,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是,固定件30係連接於支架10上,且第一連桿20上設有一對開槽23。開槽23用以使第一連桿20在連接於支架10時,避免將固定件30遮蔽(如圖8所示)。
最後請一併參考圖9至圖11關於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結合機構之作動示意,並請繼續一併參考圖7。
於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中,當電子裝置91未與底座92結合時,第一連桿20會因為彈性元件50的彈力作用而位在第一位置P1。當電子裝置91內設置的磁鐵911靠近底座92之固定件30一定距離時,電子裝置91便會因為磁鐵磁力相吸的作用而往固定件30方向移動;在被固定件30吸附前的移動過程中,電子裝置91會推移第一連桿20朝相同方向(如箭頭F1所示)移動約2毫米,而使第一連桿20移動到第二位置P2。而第一連桿20在移動過程中,會分別帶動兩第二連桿40朝箭頭F2以及F3所指方向移動,使得卡扣部41卡入電子裝置91之扣孔912中,藉以利用卡扣部41來卡扣電子裝置91。也因此,在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中,一旦固定件30將電子裝置91固定而使其與底座92結合後,卡扣部41便會自動卡入扣孔912中,無待使用者的推移。
經由以上說明可知,本發明之電子產品1之底座92上之結合機構1主要是透過磁力吸附的方式並輔以卡勾卡扣的方式來結合固定電子裝置91。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在電子裝置91與底座92結合後,由於二者間之結合固定僅是透過磁鐵的吸附,因此使用者欲將電子裝置91自底座92拔除時,只需以單手施予大於磁力的力量,便可拔除電子裝置91。而在使用者翻轉電子裝置91時,藉由前述提到 的機制,可使卡扣部41在電子裝置91被翻轉時卡入其扣孔911中,以加強電子裝置91與底座92間之固定,避免翻轉時因施力過大而導致電子裝置91脫離底座92。在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中,雖然電子裝置91在與底座92結合後,卡扣部41便自動卡入了扣孔911中,但由於在本發明中,卡扣部41設有導角411,其僅是作為輔助固定之用,因此卡扣部41在卡入扣孔911後並不會將電子裝置91卡死;使用者只須施予大於磁力加上卡扣部41卡扣電子裝置91之卡合力的力量,便可將電子裝置91自底座92拔除,同樣可以單一動作完成電子裝置91與底座92的分離。
綜上所陳,本發明無論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在在均顯示其迥異於習知技術之特徵,為一大突破,懇請 貴審查委員明察,早日賜准專利,俾嘉惠社會,實感德便。惟須注意,上述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之範圍。任何熟於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技術原理及精神下,對實施例作修改與變化。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述。
1‧‧‧結合機構
10‧‧‧支架
11‧‧‧上滑塊
20‧‧‧第一連桿
21‧‧‧下滑塊
22‧‧‧凸柱
30‧‧‧固定件
40‧‧‧第二連桿
41‧‧‧卡扣部
411‧‧‧導角
42‧‧‧導槽
50‧‧‧彈性元件
921‧‧‧旋轉機構

Claims (14)

  1. 一種結合結構,用以結合一電子裝置及一底座,其中該電子裝置包括至少一扣孔,該結合結構包括:至少一固定件,用以固定該電子裝置;一支架,係連接該底座;一第一連桿,係可活動地連接該支架,當該電子裝置朝該至少一固定件方向移動,可使該第一連桿由一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二位置;以及至少一第二連桿,係可活動地連接該第一連桿,該至少一第二連桿包括一卡扣部,當該第一連桿位於該第一位置,該卡扣部不卡入該扣孔中,當該第一連桿移動到該第二位置,該第一連桿帶動該至少一第二連桿移動,以使該卡扣部卡入該扣孔中以卡扣該電子裝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結合機構,其中該電子裝置中設有一磁鐵,該至少一固定件為一與該磁鐵磁極相異之磁鐵。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結合機構,其中該至少一固定件係與該第一連桿連接,當該至少一固定件固定該電子裝置,而該電子裝置朝該至少一固定件方向推移時,該電子裝置推動該第一連桿由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結合機構,其中該至少一固定件係與該支架連接,當該電 子裝置之該磁鐵靠近該至少一固定件,藉由磁力相吸作用,使得該電子裝置朝該至少一固定件方向移動,以使該電子裝置推動該第一連桿由該第一位置移至該第二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所述之結合機構,更包括至少一彈性元件,該至少一彈性元件係與該至少一第二連桿連接,用以使該卡扣部離開該扣孔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所述之結合機構,其中該至少一第二連桿包括一導槽,該第一連桿包括至少一凸柱,該至少一凸柱可活動地連接該導槽,該導槽用以當該第一連桿朝一第一方向移動而由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使該凸柱帶動該至少一第二連桿朝一第二方向移動,該第二方向實質上與該第一方向垂直。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所述之結合機構,其中該第一位置至該第二位置之距離實質上為2毫米。
  8. 一種電子產品,包括:一電子裝置,包括至少一扣孔;一底座;以及一結合結構,用以結合該電子裝置與該底座,該結合結構包括:至少一固定件,用以固定該電子裝置;一支架,係連接該底座;一第一連桿,係可活動地連接該支架,當該電子裝置朝該至少一固定件方向移動,可使該第一連桿由一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 二位置;以及至少一第二連桿,係可活動地連接該第一連桿,該至少一第二連桿包括一卡扣部,當該第一連桿位於該第一位置,該卡扣部不卡入該扣孔中,當該第一連桿移動到該第二位置,該第一連桿帶動該至少一第二連桿移動,以使該卡扣部卡入該扣孔中,以卡扣該電子裝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子產品,其中該電子裝置中設有一磁鐵,該至少一固定件為一與該磁鐵磁極相異之磁鐵。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子產品,其中該至少一固定件係與該第一連桿連接,當該至少一固定件固定該電子裝置,而該電子裝置朝該至少一固定件方向推移時,該電子裝置推動該第一連桿由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產品,其中該至少一固定件係與該支架連接,當該電子裝置之該磁鐵靠近該至少一固定件,藉由磁力相吸作用,使得該電子裝置朝該至少一固定件方向移動,以使該電子裝置推動該第一連桿由該第一位置移至該第二位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之電子產品,其中該結合機構更包括至少一彈性元件,該至少一彈性元件係與該至少一第二連桿連接,用以使該卡扣部離開該扣孔中。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之電子產品,其中該至少一第二連桿包括一導槽,該 第一連桿包括至少一凸柱,該至少一凸柱可活動地連接該導槽,該導槽用以當該第一連桿朝一第一方向移動而由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使該凸柱帶動該至少一第二連桿朝一第二方向移動,該第二方向實質上與該第一方向垂直。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之電子產品,其中該第一位置至該第二位置之距離實質上為2毫米。
TW102119613A 2013-06-03 2013-06-03 結合機構及具有結合機構之電子產品 TWI5050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9613A TWI505071B (zh) 2013-06-03 2013-06-03 結合機構及具有結合機構之電子產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9613A TWI505071B (zh) 2013-06-03 2013-06-03 結合機構及具有結合機構之電子產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7536A true TW201447536A (zh) 2014-12-16
TWI505071B TWI505071B (zh) 2015-10-21

Family

ID=52707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9613A TWI505071B (zh) 2013-06-03 2013-06-03 結合機構及具有結合機構之電子產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050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4685B (zh) 2016-04-29 2017-08-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80420B2 (en) * 2003-06-09 2005-12-27 Acer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docking unit
US8172282B2 (en) * 2008-01-14 2012-05-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puting device latching assembly
TWM439836U (en) * 2012-06-04 2012-10-21 Pegatron Corp Docking station and portable apparatus
TWM454569U (zh) * 2012-12-28 2013-06-01 Quanta Comp Inc 平板電腦
CN203202524U (zh) * 2013-03-25 2013-09-18 中山孟昌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快拆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05071B (zh)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5362B (zh) 連接組件及具有此連接組件的電子裝置
TWI498708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滑軌裝置
TWI519924B (zh) 可攜式電腦
TWI612871B (zh) 電子裝置
TW201405283A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TW201430522A (zh) 電子裝置
TW201523201A (zh) 可分離之觸控式筆記型電腦
US2021002640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handle
TWM446354U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TW201642068A (zh) 承載基座及電腦系統
US20150349830A1 (en) Sliding stand assembly
TWI519932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擴充平台
TW201422097A (zh) 具有鍵盤的保護殼
TW201442604A (zh) 可樞轉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505071B (zh) 結合機構及具有結合機構之電子產品
TWI557538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M496919U (zh) 卡合模組
TWI578878B (zh) 電子裝置及其裝置固定結構
TWI616742B (zh) 擴充基座與應用其之電子組件
TWI516899B (zh) 結合機構及具有結合機構之電子產品
TW201416824A (zh) 易於拆裝之組裝機構及其電子裝置
TWI496050B (zh) 外掛式觸控裝置
TWI535357B (zh) 連接裝置與應用其之電子設備
TW201328485A (zh) 具有多角度限位功能之滑蓋裝置
CN112346513B (zh) 具有把手的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