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6971A - 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 - Google Patents

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6971A
TW201446971A TW103106985A TW103106985A TW201446971A TW 201446971 A TW201446971 A TW 201446971A TW 103106985 A TW103106985 A TW 103106985A TW 103106985 A TW103106985 A TW 103106985A TW 201446971 A TW201446971 A TW 20144697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iron
powder
binder
gree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6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o Zander
Dag Sjoeberg
Original Assignee
Ferrolegeringar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rrolegeringar Ab filed Critical Ferrolegeringar Ab
Publication of TW201446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697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5/00Master alloys for iron or ste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11/00Making pig-iron other than in blast furnaces
    • C21B11/06Making pig-iron other than in blast furnaces in rotary kil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13/00Making spongy iron or liquid steel, by direct processes
    • C21B13/0046Making spongy iron or liquid steel, by direct processes making metallised agglomerates or iron 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13/00Making spongy iron or liquid steel, by direct processes
    • C21B13/006Starting from ores containing non ferrous metallic 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13/00Making spongy iron or liquid steel, by direct processes
    • C21B13/08Making spongy iron or liquid steel, by direct processes in rotary furna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4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powder metallurgy
    • C22C1/045Alloys based on refractory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7/00Alloys based on rhenium or a refractory metal not mentioned in groups C22C14/00 or C22C16/00
    • C22C27/02Alloys based on vanadium, niobium, or tantal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3/00Making ferrous alloys
    • C22C33/04Making 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 C22C33/06Making 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using master allo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3/00Making ferrous alloys
    • C22C33/02Making ferrous alloys by powder metallurgy
    • C22C33/0235Starting from compounds, e.g. oxi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1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 Y02P10/134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by avoiding CO2, e.g. using hydroge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及一種製造該等黏聚物之方法。生坯黏聚物是由含鐵粉末、氧化鈮粉末及含碳粉末之混合物製備。在一較佳具體實例中,向該等黏聚物中添加碳酸鈉。可在1000至1500℃範圍內之溫度下還原該等生坯黏聚物。

Description

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製造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的方法及藉由該方法製得之黏聚物。
鈮鐵為具有約60-70%之鈮含量的鐵鈮合金。鈮開採自燒綠石沈積物且隨後轉型成五氧化鈮Nb2O5。此氧化物與鋁鐵碎屑及/或氧化鐵混合且在電弧爐中在鋁熱反應中還原成鈮及鐵。
液態鈮鐵澆鑄至模型中且固化錠隨後壓碎成較小部分,該等部分篩分成多種塊度分佈。鈮鐵塊具有約8g/cm3之密度。
此等塊由若干相組成且此等相之熔點不同,產生約1550℃至超過1800℃之熔化範圍。因此,當添加至鋼熔體時,鈮鐵不熔化,而是溶解。
由於鋼殼在進入熔體之後在塊周圍固化,因此溶解時間受到影響。在此鋼殼內,加熱塊,隨後再熔化鋼殼且最後進行鈮鐵之溶解。
較小塊的溶解時間比較大塊短。溶解時間隨塊尺寸及熔體溫度而變化。對於1400℃之熔體中的5mm塊,溶解時間可典型地為約5分鐘,對於10mm塊為10-15分鐘,且對於30mm塊為30-40分鐘。由於鈮 鐵之高比重,較大塊可下沉至澆桶底部。對於較精細塊,可發生粉塵損失且截留於熔渣中之風險增加。一種解決後一問題之方式為藉由包芯線饋入精細鈮鐵。
亦可藉由兩階段巴爾克法(Balke process)製備鈮,在該方法中,第一階段包括在真空爐中對五氧化鈮進行碳熱還原以製造碳化鈮。在第二階段中,碳化鈮與五氧化鈮反應。
本發明之目標
本發明之一目標為提供一種適用於在熔化行業(例如鋼、鑄造及超合金行業)中添加鈮的新穎含鐵及鈮之材料,及一種以同等節約成本方式製造該材料之方法。
另一目標為提供一種在鋼熔體中具有同等快速溶解時間的新穎含鐵及鈮之材料。
另一目標為提供一種碳含量低(較佳小於5重量%)且Nb含量高(較佳至少75重量%)之新穎含鐵及鈮之材料,及一種以同等節約成本方式製造該材料之方法。
藉由製造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的方法至少一定程度上實現上述目標中之至少一者。黏聚物較佳為丸粒或團塊。
該製造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混合含鐵粉末、含氧化鈮粉末、含碳粉末、液體及視情況存在之黏合劑及/或熔渣形成劑及/或含碳酸鈉粉末b)由混合物形成複數個生坯黏聚物。
術語生坯黏聚物意謂在還原過程中未被還原之粉末的黏聚物。
當黏聚物為丸粒時,製造含有鐵及鈮之丸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c)混合含鐵粉末、含氧化鈮粉末、含碳粉末、液體及視情況存在之黏合劑及/或熔渣形成劑及/或含碳酸鈉粉末d)向混合物中添加液體且粒化提供複數個生坯丸粒。
當黏聚物為團塊時,製造含有鐵及鈮之團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混合含鐵粉末、含氧化鈮粉末、含碳粉末、液體及視情況存在之黏合劑或潤滑劑及/或熔渣形成劑及/或含碳酸鈉粉末,及b)製團以提供複數個生坯團塊。
在製團時,可視情況向混合物中添加液體。
該方法可另外包括以下步驟中之至少一者:c)乾燥生坯黏聚物以使水分含量降低至小於10重量%、更佳小於5重量%、較佳小於3重量%;d)在1000-1500℃、較佳1100-1350℃範圍內之溫度下還原生坯黏聚物;e)在非氧化氛圍(例如還原或惰性)中將經還原黏聚物冷卻至低於200℃之溫度以避免黏聚物再氧化,更佳在惰性氛圍中冷卻至低於150℃;f)壓碎及/或研磨黏聚物;g)篩分經壓碎及/或研磨之黏聚物。
乾物質係指乾燥標本之組成,亦即排除生坯黏聚物中存在 之任何水分的組成。水分含量定義為除結晶水之外,生坯黏聚物中存在之水。水分含量可根據ASTM D2216-10藉由乾燥失重(loss on drying,LOD)分析測定。
在一個具體實例中,生坯黏聚物(例如丸粒或團塊)之乾物質包含(以重量%計):1-40 含鐵粉末;5-40 含碳粉末;視情況存在之1-20 含碳酸鈉粉末;1-10 黏合劑及/或熔渣形成劑;其餘至少50含氧化鈮粉末。
在一個具體實例中,經還原之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具有以下組成(以重量%計):2-50 Fe;<10、較佳<5、更佳<3 O;<15、較佳<5、更佳<3 C;視情況存在之1-15 Na<15之其他元素,較佳<5之其他元素,及其餘至少50 Nb。
黏聚物為多孔的且具有在1.0-8.0g/cm3範圍內之幾何密度。已發現其多孔結構使得在鋼熔體中能夠快速溶解。溶解速率與粉末之包芯線注射相當。然而,生產成本比鈮鐵包芯線產品低得多。
圖1為製造本發明之含有鐵及鈮之丸粒之方法的概述示意圖,且圖2為製造本發明之含有鐵及鈮之團塊之方法的概述示意圖。
圖1顯示製造本發明之含有鐵及鈮之丸粒之方法的概述示意圖。此外,圖2顯示製造本發明之含有鐵及鈮之團塊之對應方法的概述示意圖。
首先參看圖1,在混合站3中,藉由混合含鐵粉末、含氧化鈮粉末及含碳粉末製備粉末混合物。
可添加以混合物之乾重計1-40%、較佳以混合物之乾重計1-30%、更佳以混合物之乾重計2-15%、最佳以混合物之乾重計至多10%之量的含鐵粉末。在一個具體實例中,添加5-30重量%之含鐵粉末。在另一具體實例中,添加10-20重量%之含鐵粉末。含鐵粉末具有強化丸粒(例如充當黏合劑)之驚人效果且亦可用於平衡最終產物中Fe及Nb之所需量。添加以混合物之乾重計50-94%、較佳以混合物之乾重計60-90%、更佳以混合物之乾重計65-90%、最佳以混合物之乾重計70-85%之量的氧化鈮粉末。添加以混合物之乾重計5-40%、較佳以混合物之乾重計10-35%、更佳以混合物之乾重計15-30%之量的含碳粉末。
在一個具體實例中,當以混合物之乾重計1-20重量%、較佳1-10重量%、更佳2-7重量%之量混合時,添加碳酸鈉。當添加碳酸鈉時,含碳粉末較佳在以混合物之乾重計5-25%、較佳以混合物之乾重計10-25%、 更佳以混合物之乾重計13-22%範圍內。
可在混合時視情況添加黏合劑及/或熔渣形成劑。視情況存在之黏合劑可為有機或無機黏合劑。該等黏合劑可為例如部分替換含碳粉末之含碳黏合劑。其他黏合劑可為例如膨潤土及/或糊精及/或矽酸鈉及/或石灰。視情況存在之熔渣形成劑可為石灰石、白雲石及/或橄欖石。視情況存在之黏合劑及/或視情況存在之熔渣形成劑之總量可為以混合物之乾重計1-10%、更佳以混合物之乾重計小於5重量%。黏合劑為視情況存在的,因為含鐵粉末可提供足夠堅固之丸粒。顯然,在本申請案之情況下,術語黏合劑不包括含鐵粉末或含碳酸鈉粉末。較佳地,既不使用黏合劑亦不使用熔渣形成劑。
可在乾燥條件下,亦即在混合期間不添加液體之情況下混合粉末,但較佳在混合站3中藉由添加液體(較佳水)在潤濕條件下進行混合。較佳地,在混合期間添加5-15重量%之水。藉由在混合期間添加水使起塵問題降至最低。
在添加至混合站3之前,可在棒磨機1中研磨粉末中之每一者。當然,可使用其他碾磨機、研磨機或破碎機將各別粉末崩解為較小粒子。亦可共同研磨及/或碾磨及/或壓碎不同粉末。特定言之,含氧化鈮粉末可在與鐵粉混合之前與含碳粉末及/或碳酸鈉共同混合及研磨。可在篩2中篩分經研磨及/或碾磨及/或壓碎之粒子以提供所需粒子分佈。
可使用分批法執行混合站3中之混合或連續執行混合站3中之混合。
將製備之粉末混合物自混合站3轉移至粒化機4。在粒化機 4中,使粉末混合物粒化,提供複數個生坯丸粒。若粉末在混合站3中乾式混合,則在粒化時供應液體。若粉末在混合站3中濕式混合,則在粒化時視情況供應額外液體。粒化機4較佳為圓盤粒化機或轉筒粒化機。然而,可使用其他種類之粒化機或製粒機。
在混合及粒化期間,所添加液體之量總計為以混合物計約5-25重量%、更佳10-20重量%,例如在混合期間添加10重量%且在粒化期間添加5重量%。
自粒化機4製造之丸粒在本文中稱為生坯丸粒。生坯丸粒之形狀典型地為球形、類球形或橢球形。
為降低水分含量,將生坯丸粒轉移至乾燥器5,例如旋轉乾燥器。當然可使用許多其他種類之工業乾燥器。較佳藉由氣體蒸發或藉由真空移除水蒸汽。乾燥丸粒直至達到所需水分含量。較佳地,將生坯丸粒乾燥至小於10重量%、更佳小於5重量%、最佳小於3重量%之水分含量。較佳地,在50-250℃、更佳80-200℃、最佳100-150℃範圍內之溫度下乾燥生坯丸粒。為改良加工經濟性,乾燥時間較佳在10-120分鐘、更佳20-60分鐘範圍內。但較長乾燥時間當然亦可行。此外,亦可在無主動加熱的情況下,例如在環境空氣溫度下乾燥生坯丸粒。乾燥後,生坯丸粒具有10重量%之最大水分含量。下文中稱為乾燥生坯丸粒。可在無氮氣之氛圍中乾燥生坯丸粒以避免氮吸收乾燥。
降低水分含量具有若干優勢。一個優勢在於使還原爐6中之破裂風險降至最低。在高溫下加熱時,生坯丸粒可由於丸粒中之剩餘液體快速蒸發而破裂。另外,在乾燥之後,乾燥生坯丸粒變得驚人地堅固且 因此在還原之前、期間或之後,根本不需要將其壓實。當在潤濕條件下混合時,含鐵粉末用作黏合劑。視情況添加碳酸鈉進一步強化丸粒以及降低所需碳之量。因此,在混合期間添加黏合劑為視情況存在之步驟(術語黏合劑排除含鐵粉末及含碳粉末)。乾燥生坯丸粒可達到在100-1000牛頓/丸粒範圍內之抗壓強度,抗壓強度較佳為200-800牛頓/丸粒。此抗壓強度足以有效處理丸粒,包括在旋轉窯中還原。可藉由添加黏合劑製備較堅固丸粒。
非還原性乾燥生坯丸粒可視情況在鐵及鋼製造中用作合金添加劑。生坯丸粒之強度及形狀使其容易輸送及處理,具有較低撕碎損失。
較佳地,乾燥生坯丸粒可在還原爐,諸如旋轉窯爐6中還原。在旋轉窯爐6中,生坯丸粒在1000-1500℃、較佳1100-1350℃範圍內之爐溫下還原。較佳地,還原為至少10分鐘且至多10小時、更佳至少20分鐘且至多2小時、最佳至少30分鐘至1.5小時。藉由監測CO/CO2之形成,可確定何時完成還原加工。混合鐵
在由鐵粉、氧化鈮粉末及含碳粉末組成之生坯丸粒中,氧化鈮可還原成碳化鈮。該等丸粒含有5%至小於15%。氧可控制為小於5重量%、較佳小於旋轉1重量%、更佳小於0.5重量%。
藉由添加碳酸鈉及降低生坯丸粒中之含碳粉末之量,還原丸粒中之碳含量可小於5重量%、較佳小於3重量%、最佳小於1重量%。氧含量可小於5重量%、較佳小於3重量%、最佳小於1重量%。
用於還原步驟之適合爐類型為例如旋轉窯、轉膛爐、豎爐、篦式迴轉窯、移動篦式迴轉窯、隧道爐或分批式爐。亦可採用用於使金屬氧化物固態直接還原之其他種類之爐。
在一個具體實例中,使用旋轉窯還原丸粒。在旋轉窯爐中,將來自步驟c)之生坯丸粒饋入至在略微傾斜的水平軸上旋轉之旋轉窯中,且當窯繞其軸旋轉時,自窯入口向窯出口傳播。
較佳藉由在爐之一端供應惰性氣體或還原氣體(較佳弱還原氣體,例如H2/N2(以體積計5:95))且在相反端抽空氣體(例如反應氣體(例如CO、CO2及H2O)及所供應之氣體),更佳在爐6之出口側8供應惰性氣體或還原氣體逆流且在爐6之入口側7抽空氣體,控制爐6中之氛圍。亦即較佳以逆流形式供應惰性氣體或還原氣體。
供應之氣體可包括氬氣、N2、H2、CO或其任何混合物。舉例而言,H2/N2具有諸如以體積計5:95、20:80、40:60、80:20及95:5之關係。在一個具體實例中,氛圍包含20-60體積%之H2且其餘為N2。相比於例如H2/N2(5:95),該氛圍可減少N2吸收,且其可增加還原丸粒之密度。亦可用例如來自燃燒天然氣之CO供應該氛圍。當然,可向爐中供應呈惰性或還原性的其他氣體混合物。
較佳地,在0.1-5 atm、較佳0.8-2 atm範圍內之壓力下、更佳1.0-1.5 atm、最佳1.05-1.2 atm範圍內之壓力下操作爐。
在一替代具體實例中,為降低所需外部熱量之量,可在預加熱區中提供氧氣或空氣以與形成的一氧化碳反應,形成二氧化碳氣體。若使用空氣,則可增加丸粒之氮吸收。使用氧氣,在加熱及還原步驟期間之氮吸收可降至最低。
在還原爐之出口8處,將丸粒轉移至冷卻區9,提供步驟e):在非氧化氛圍(例如還原或惰性)中將還原之丸粒冷卻至低於200℃之 溫度以避免丸粒再氧化,更佳在惰性氛圍中冷卻至低於150℃。該氛圍可為例如95體積% N2及5體積% H2之氛圍。為使氮吸收降至最低,較佳在無氮氣之氛圍(諸如氬氣氛圍)中冷卻丸粒。
所製造之丸粒可進一步進行額外加工步驟,包括:f)壓碎及/或研磨丸粒;g)篩分經壓碎及/或研磨之丸粒;h)在250-1000℃、較佳400-800℃範圍內之溫度下,且更佳在兩個反向旋轉之輥之間進行熱製團h)將丸粒聚結為包含2-300顆丸粒之丸粒黏聚物。
圖2中顯示根據本發明自含有氧化鈮之粉末混合物製造含有鐵及鈮之團塊的對應加工之概述示意圖。在此加工中,形成團塊而非丸粒。在如上文針對丸粒製造所述之對應方式中,向混合站31中添加在棒磨機11中研磨之粉末,但在圖2中,將所製備之粉末混合物自該混合站31轉移至製團機41而非粒化機4。在製團機41中,粉末混合物經製團以提供複數個生坯團塊。
在一個具體實例中,在同等低製團壓力下,較佳採用在80-1000kg/cm2、更佳100-500kg/cm2範圍內之製團壓力將粉末混合物製團。已發現低製團壓力會改良所製造之生坯團塊的品質。
在另一具體實例中,在較高壓力,例如1000-10000kg/cm2下操作製團機。較高壓力可用於增加生坯團塊之幾何密度。
較佳地,製團機41為輥壓機。然而,可使用其他種類之製團機。
在一個具體實例中,在250-1000℃、較佳400-800℃範圍內之溫度下,且更佳在兩個反向旋轉輥之間,最佳在每公分主動輥寬度60-200kN範圍內之壓緊力下對粉末混合物進行熱製團。適合熱製團機例如由Maschinenfabrik Köppern有限公司出售。可視情況在熱製團步驟中添加黏合劑。
較佳在還原爐61中還原由粉末混合物製造之生坯團塊。或者,非還原性生坯團塊可在鐵及鋼製造中用作合金添加劑。
在將生坯團塊轉移至還原爐61之前,視情況對其進行乾燥。可使用許多不同種類之工業乾燥器51。亦可在不主動加熱的情況下,例如在環境空氣溫度下乾燥團塊。在乾燥器中,可藉由氣體蒸發或藉由真空移除水蒸汽。可乾燥生坯團塊直至已達到所需水分含量。生坯團塊可乾燥至小於10重量%、更佳小於5重量%、最佳小於3重量%之水分含量。可在50-250℃、更佳80-200℃、最佳100-150℃範圍內之溫度下乾燥生坯團塊。為改良加工經濟性,乾燥時間較佳在10-120分鐘、更佳20-60分鐘範圍內。但較長乾燥時間當然亦可行。
較佳在還原爐61中還原生坯團塊。還原爐較佳為連續式爐,但亦可為分批式爐。連續式爐61具有入口71及出口81,且團塊在還原期間自入口71輸送至出口81。在一較佳具體實例中,使用帶式爐。
在1000-1500℃、較佳1100-1350℃範圍內之溫度下還原生坯團塊。較佳地,還原為至少10分鐘且至多10小時、更佳至少20分鐘且至多2小時、最佳至少30分鐘至1.5小時。藉由監測CO/CO2之形成,可確定還原過程何時完成。視還原時間、還原溫度及團塊中碳與可還原氧化物之 間的關係而定,可部分還原或完全還原團塊之可還原氧化物。
生坯團塊視情況在還原之前於較低溫度下進行熱處理。較佳地,在200-800℃、更佳400-700℃範圍內之溫度下對生坯團塊進行熱處理。較佳地,視情況存在之較低溫度下的熱處理進行10分鐘至小於2小時、較佳小於1小時。藉由較低溫度下之熱處理,可以控制方式燃燒除去使視情況存在之潤滑劑。可在與還原相同之爐中在200-800℃下進行視情況存在之熱處理。亦可組合視情況存在之熱處理及視情況存在之乾燥。
在還原期間,可自與團塊中之碳源及可還原氧化物之反應形成CO及CO2。另外,可蒸發剩餘的水分。可藉由量測CO及CO2;特定言之CO之形成(因為CO2主要在還原的開始幾分鐘期間形成,此後CO形成占主導地位直至碳源消耗完或全部可還原氧化物已還原)使還原時間最佳化。
還原反應為吸熱反應且需要熱。較佳藉由不影響爐內氛圍之加熱方式產生熱,更佳藉由電加熱產生熱。
爐61內之氛圍及壓力條件與針對圖1之爐6所述相同。
在還原爐61之出口81處,團塊轉移至冷卻區91,團塊在該區中以與針對圖1之冷卻區9所述相同之方式及相同之條件下進行冷卻。
含氧化鈮粉末
氧化鈮粉末較佳包括至少80重量%之Nb2O5、更佳至少90重量%之Nb2O5、最佳至少95重量%之Nb2O5
較佳地,至少90重量%之氧化鈮粉末粒子通過具有300μm之標稱孔徑尺寸之測試篩,且至少50重量%之氧化鈮粉末粒子通過具有 125μm之標稱孔徑尺寸之測試篩。更佳地,至少90重量%之氧化鈮粉末粒子通過具有125μm之標稱孔徑尺寸之測試篩,且至少50重量%之氧化鈮粉末粒子通過具有45μm之標稱孔徑尺寸之測試篩。本申請案中之標稱孔徑尺寸是根據ISO 565:1990且其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含鐵粉末
含鐵粉末較佳為含有至少80重量% Fe、較佳至少90重量% Fe、更佳至少95重量% Fe、最佳至少99重量% Fe之鐵粉。鐵粉可為鐵海綿粉末及/或水霧化鐵粉及/或氣霧化鐵粉及/或鐵濾塵及/或鐵污泥粉末。舉例而言,來自Höganäs AB,Sweden之濾塵X-RFS40為適合粉末。
較佳地,至少90重量%之含鐵粉末粒子通過具有300μm之標稱孔徑尺寸之測試篩,且至少50重量%之含鐵粉末粒子通過具有125μm之標稱孔徑尺寸之測試篩。更佳地,至少90重量%之含鐵粉末粒子通過具有125μm之標稱孔徑尺寸之測試篩,且至少50重量%之含鐵粉末粒子通過具有45μm之標稱孔徑尺寸之測試篩。
在一個具體實例中,至少90重量%,更佳至少99重量%之含鐵粉末粒子通過具有125μm、更佳45μm之標稱孔徑尺寸之測試篩。在一個實例中,至少90重量%、更佳至少99重量%之含鐵粉末粒子通過具有20μm之標稱孔徑尺寸之測試篩。
可藉由氧化鐵粉末部分或完全替換鐵粉,例如(但不限於):由來自FeO、Fe2O3、Fe3O4、FeO(OH)、(Fe2O3*H2O)之群的一或多者組成的粉末。氧化鐵粉末可例如為鐵銹屑。在一個具體實例中,含鐵粉末含有至少50重量%之金屬鐵、更佳至少80重量%之金屬Fe、最佳至少90重 量%之金屬Fe。
含碳粉末
含碳粉末較佳選自以下之群:次煙煤、煙煤、褐煤、無煙煤、焦煤、石油焦及生物碳(諸如木炭),或自此等資源加工之含碳粉末。含碳粉末可例如為煙灰、碳黑、活性碳、飛灰。含碳粉末亦可為不同含碳粉末之混合物。
關於含碳粉末之選擇,需要高反應性。舉例而言,德國褐煤(褐煤)通常比石油焦在更低溫度下反應,且因此由於其在低溫下具有同等高反應性而適合。木炭、煙煤及次煙煤亦可展現同等高反應性。特定適合之實例為煙灰、碳黑及活性碳。
較佳地,含碳粉末含有至少80重量%、較佳至少90重量%、更佳至少95重量%、最佳至少99重量%之C。
較佳地,至少90重量%、更佳至少99重量%含碳粉末粒子通過具有125μm之標稱孔徑尺寸之測試篩,且至少50重量%之含碳粉末粒子通過具有45μm之標稱孔徑尺寸之測試篩。
在一個具體實例中,至少90重量%、更佳至少99重量%之含碳粉末粒子通過具有45μm之標稱孔徑尺寸之測試篩,且至少50重量%之含碳粉末粒子通過具有20μm之標稱孔徑尺寸之測試篩。在一個實例中,至少90重量%、更佳至少99重量%之含碳粉末粒子通過具有20μm之標稱孔徑尺寸之測試篩。
可藉由分析含氧化鈮粉末及視情況存在之含鐵粉末中之氧含量,使碳源(例如含碳粉末及視情況選用之碳酸鈉粉末)之量最佳化。 若添加碳酸鈉,則亦應考慮其影響。可藉由氧量測裝置,諸如LECO® TC400分析氧含量。較佳地,選擇碳源之量,以與含氧化鈮粉末及含鐵粉末中之可還原金屬氧化物之量化學計算量匹配或略微超過該量。然而,碳源之量亦可為亞化學計算量的。
可另外藉由量測所製造黏聚物中碳含量及氧含量使碳源之量最佳化(例如藉由在實驗室爐中製造黏聚物且量測碳含量及氧含量)。基於量測,可使碳源之量最佳化,在所製造之黏聚物中達到所需碳含量及氧含量。
碳酸鈉粉末
較佳地,含碳酸鈉粉末含有至少80重量%、較佳至少90重量%、更佳至少95重量%、最佳至少99重量%之Na2CO3
較佳地,至少90重量%之含鐵粉末粒子通過具有300μm之標稱孔徑尺寸之測試篩,且至少50重量%之含鐵粉末粒子通過具有125μm之標稱孔徑尺寸之測試篩。
含有鐵及鈮之生坯黏聚物
在一具體實例中,含有鐵及鈮之生坯黏聚物具有以下乾物質組成(以重量%計):1-40、較佳1-15、更佳1.5-10 Fe;10-35、較佳15-30 O;10-40、較佳15-25 C;視情況存在之0.5-10 Na,較佳1-5 Na;<10之其他元素,較佳<5之其他元素,及 其餘至少20、較佳至少30、更佳至少40 Nb。
其他元素(亦即除Nb、Fe、C、O、Na之外)較佳小於5重量%、更佳小於2重量%。該等元素可來自含氧化鈮粉末、含鐵粉末、含碳粉末、視情況存在之含碳酸鈉粉末及視情況存在之黏合劑及/或熔渣形成劑中之雜質。
包含碳酸鈉之生坯黏聚物中之Na較佳在0.5-10重量%、較佳1-5重量%範圍內。對於不具有視情況添加之碳酸鈉的黏聚物,Na較佳僅以雜質形式存在。
在一個具體實例中,含鐵及鈮之生坯黏聚物具有以下乾物質組成(以重量%計):20-40 Fe;10-35 O;10-40 C;視情況存在之0.5-10 Na;<10之其他元素,較佳<5之其他元素,及其餘20-60 Nb。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生坯丸粒可由其包含之粉末定義。
在一具體實例中,生坯黏聚物之乾物質包含(以重量%計):1-40 含鐵粉末;5-40 含碳粉末;視情況存在之1-20 含碳酸鈉粉末; 1-10 黏合劑及/或熔渣形成劑;其餘至少50含氧化鈮粉末。
氧化鈮粉末中其餘鈮較佳為60-90重量%、更佳65-95重量%、最佳地70-85重量%。
含鐵粉末可為1-30重量%、較佳1-15重量%。為改良黏聚物之強度,鐵粉可為至少2重量%、較佳至少3重量%。在一些應用中,需要高鐵含量,例如含鐵粉末之至少10重量%或至少20重量%。
含碳粉末較佳為10-35重量%、更佳15-30重量%。
若使用,則碳酸鈉可為1-10重量%、更佳2-7重量%。
在一具體實例中,生坯黏聚物之乾物質包含(以重量%計):1-15 含鐵粉末;10-40 含碳粉末;視情況存在之1-20 含碳酸鈉粉末;1-10 黏合劑及/或熔渣形成劑;其餘至少50含氧化鈮粉末。
在一具體實例中,生坯黏聚物之乾物質包含(以重量%計):1-10 含鐵粉末,10-25 含碳粉末;1-10 含碳酸鈉粉末;其餘至少50含氧化鈮粉末。
黏聚物較佳為丸粒或團塊。黏聚物亦可為壓縮濾餅。
呈丸粒形式之生坯黏聚物
對於呈丸粒形式之黏聚物;生坯丸粒之平均直徑較佳在3-35mm、較佳5-25mm範圍內。過大丸粒可延長所需還原時間,而過小丸粒可能難以處理。
生坯丸粒可具有在1.0-4.0g/cm3、較佳1.2-3.5g/cm3範圍內之幾何密度。較低幾何密度導致較高孔隙率,咸信其產生丸粒之較短溶解時間。可根據ASTM 962-08量測幾何(包封)密度。
生坯丸粒之形狀典型地為球形、類球形或橢球形。當處理時,相比於壓縮團塊形式,此形式降低撕碎風險。此外,流動特性相比於團塊較佳。
生坯丸粒較佳經乾燥以具有小於10重量%、較佳小於5重量%之含水率。
呈生坯團塊形式之生坯黏聚物
可藉由製團期間之壓縮壓力修正生坯團塊之密度。生坯團塊可具有在1.0-7.0g/cm3、較佳1.5-6g/cm3範圍內之幾何密度。生坯團塊之密度可小於4.0g/cm3。密度可控制為小於3.5g/cm3。較低幾何密度導致較高孔隙率,咸信其產生團塊之較短溶解時間。可根據ASTM 962-08量測幾何(包封)密度。
經還原之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
藉由提出之加工,可製造具有以下組成(以重量%計)之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2-50、較佳2-30 Fe; <10、較佳<5、更佳<3 O;<15、較佳<5、更佳<3 C;視情況存在之1-15 Na<15之其他元素,較佳<5之其他元素,及其餘至少50、較佳至少60 Nb。
小於80重量%之鈮以碳化鈮形式存在,甚至低於50重量%之鈮可以碳化鈮形式存在。
為與商品級固體鈮鐵之含量匹配,Fe之約束可為20-50重量%、較佳20-40重量%。對於該應用,鈮含量宜在50-80重量%、較佳60-80重量%範圍內。
為使鈮之產率較高,鈮含量較佳為至少75重量%、更佳至少80重量%、最佳在85-97重量%範圍內。該應用
在氧化鈮還原為碳化鈮之黏聚物中可含有5至小於15重量%之C,而氧可控制為小於5重量%、較佳小於1重量%、更佳小於0.5重量%。
在氧化鈮還原成Nb之黏聚物中,碳含量可小於5重量%、較佳小於3重量%、最佳小於1重量%。氧含量可小於5重量%、較佳小於3重量%、最佳小於1重量%。
碳酸鈉促進還原。由包含碳酸鈉之生坯黏聚物製造之黏聚物可含有(以重量%計)1-15 Na、較佳1.5-10 Na、更佳2-7。若黏聚物中存在鈉亦不成問題。當使用黏聚物作為合金添加劑時,任何存在之鈉將自熔體蒸發。視還原溫度而定,鈉亦可在還原期間蒸發。
其他元素(亦即除Fe、Nb、C、O或Na之外的元素)較佳小於10重量%、更佳小於5重量%、最佳小於3重量%。其他元素較佳僅以雜質形式存在。該等元素可來自含氧化鈮粉末、含鐵粉末、含碳粉末、視情況存在之含碳酸鈉粉末及視情況存在之黏合劑及/或熔渣形成劑中之雜質。
氮含量可受乾燥、還原及冷卻黏聚物期間之氛圍影響。藉由控制此等步驟中之氛圍,可使氮含量低於3重量%、較佳低於1重量%、更佳低於0.5重量%。其他剩餘元素各自較佳為最大1重量%、更佳最大0.5重量%、最佳最大0.1重量%。
在一具體實例中,經還原之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具有以下組成(以重量%計):2-30 Fe;<10、較佳<5、更佳<3 O;<15、較佳<5、更佳<3 C;視情況存在之1-15 Na<15之其他元素,較佳<5之其他元素,及其餘至少60、較佳至少80 Nb。
在一具體實例中,經還原之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具有以下組成(以重量%計):2-20 Fe、較佳3-15 Fe<5、較佳<3 O;<5、較佳<3 C; 1.5-10、較佳2-7 Na;<15之其他元素,較佳<5之其他元素,及其餘至少75、較佳至少90 Nb。
黏聚物較佳為丸粒或團塊。黏聚物亦可為壓縮濾餅。
呈還原丸粒形式之黏聚物
對於呈丸粒形式之黏聚物;丸粒之平均直徑較佳在2-30mm、較佳3-20mm範圍內。過大丸粒可延長所需還原時間,而過小丸粒可能難以處理。
丸粒具有在1.0-5.0g/cm3、較佳1.3-4.0g/cm3、更佳1.5-3.5g/cm3範圍內之幾何密度。較低密度導致較高孔隙率,咸信其產生丸粒之較短溶解時間。密度根據ASTM 962-08量測。
丸粒較佳具有在100-1000牛頓/丸粒範圍內之抗壓強度。抗壓強度亦可限制於200-800牛頓/丸粒範圍內。
丸粒形狀典型地為球形、類球形或橢球形。當處理時,此形式相比於壓縮團塊形式降低撕碎風險,該壓縮團塊形式典型地具有尖銳邊緣。此外,流動特性相比於團塊較佳。此外,其可以較低成本製造,因為無需製團步驟。
在一些應用中,可能需要具有除了球形、類球形或橢球形之外的其他形狀。舉例而言,視輸送帶如何組態而定,在輸送帶上傳輸之丸粒可能在帶上滾動。
包含2-300顆丸粒之丸粒黏聚物較不可能自輸送帶滾落。丸粒可藉助於諸如膠水之黏合劑聚結。較佳地,該等黏聚物含有2-20顆丸粒、 更佳5-15顆丸粒。
亦可藉由用丸粒填充塑膠袋,且較佳圍繞丸粒熱收縮塑膠及/或真空收縮形成丸粒黏聚物。該等黏聚物較佳含有30-300顆丸粒、更佳50-200顆丸粒、最佳75-150顆丸粒。
避免問題之另一方式為用丸粒填充諸如金屬罐之容器。該容器較佳具有在100-125000cm3範圍內之內部體積。
當然,亦可以上述方式聚結生坯丸粒或將其置於容器中。
丸粒可進一步在250-1000℃、較佳400-800℃範圍內之溫度下,且更佳在兩個反向旋轉輥之間,最佳在每公分主動輥寬度60-200kN範圍內之壓緊力下進行熱製團。適合熱製團機例如由Maschinenfabrik Köppern有限公司出售。可視情況在熱製團步驟中添加黏合劑。團塊之體積較佳為15至200cm3。當然,生坯丸粒亦可經熱製團。此等團塊可具有在2.0-8.0g/cm3、較佳3.0-7.0g/cm3範圍內之幾何密度。
呈還原團塊形式之黏聚物
可藉由製團期間之壓縮壓力修正團塊密度。在還原期間,密度可增加。可根據ASTM 962-08量測幾何(包封)密度。團塊可具有至多8.0g/cm3、較佳至多7g/cm3、更佳至多6.0g/cm3之幾何密度。幾何密度可小於4.0g/cm3,或甚至小於3.5g/cm3。幾何密度較佳為至少1.0g/cm3、更佳至少2.0g/cm3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幾何密度為3.0-4.5g/cm3。較低幾何密度導致較高孔隙率,咸信其產生較短溶解時間。然而,密度愈低,傳輸及儲存相同量之鈮所需得空間愈多。
團塊體積較佳為15至200cm3
實施例1
藉由混合五氧化鈮粉末(高純度,>98.5% Nb2O5,來自CBMM之HP311)、碳粉末(<20μm,Carbon Black)及細粒狀鐵粉(<40μm,>99重量% Fe,來自Höganäs AB之X-RSF40)製備三個樣品(A、B、C)。樣品資料顯示於表1中。如可見,樣品中之兩者(B、C)亦包括碳酸鈉粉末(Na2CO3,<150μm)。向混合物中添加水且在圓盤粒化機中製造生坯丸粒。如使用LOD根據ASTM D2216-10量測,丸粒具有約10重量%之水分含量。其後在室溫下乾燥丸粒至水分為2重量%。
生坯丸粒在氬氣氛圍中,在1300℃之溫度下,在管式爐中還原4小時之時段。其後使丸粒冷卻至約100℃之溫度,隨後將氛圍抽真空且自爐中移除。將經還原之丸粒研磨成粉末且分析氧及碳。結果顯示隨著添加Na2CO3,碳量顯著降低。此等丸粒亦較堅固。
實施例2
製備與實施例1中之生坯丸粒具有相同組成之生坯團塊。團塊藉由400kg/cm2之製團壓力形成。在1300℃之溫度下,在實驗室爐中還原生坯團塊。經還原團塊經目測具有足夠品質。
1‧‧‧棒磨機
2‧‧‧篩
3‧‧‧混合站
4‧‧‧粒化機
5‧‧‧乾燥器
6‧‧‧還原爐
7‧‧‧入口側
8‧‧‧出口側
9‧‧‧冷卻區

Claims (20)

  1. 一種製造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a)混合含鐵粉末、含氧化鈮粉末、含碳粉末、液體及視情況存在之黏合劑及/或熔渣形成劑及/或含碳酸鈉粉末b)形成混合物以提供複數個生坯黏聚物。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製造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之方法,其中該等生坯黏聚物之乾物質以重量%計包含:1-40 含鐵粉末;5-40 含碳粉末;視情況存在之1-20 含碳酸鈉粉末;1-10 黏合劑及/或熔渣形成劑;其餘至少50含氧化鈮粉末。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製造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之方法,其中該等生坯黏聚物之該乾物質以重量%計包含:1-15 含鐵粉末;10-40 含碳粉末;視情況存在之1-20 含碳酸鈉粉末;1-10 黏合劑及/或熔渣形成劑;其餘至少50含氧化鈮粉末。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製造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之方法,其中該等生 坯黏聚物之該乾物質以重量%計包含:1-10 含鐵粉末,10-25 含碳粉末;1-10 含碳酸鈉粉末;其餘至少50含氧化鈮粉末。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之製造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的方法,其中該等黏聚物為丸粒且該形成步驟b)包括:向該混合物中添加液體且經粒化以提供複數個生坯丸粒。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之製造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之方法,其中該等黏聚物為團塊且該形成步驟b)包括:製團以提供複數個生坯團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之製造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之方法,其中該含氧化鈮粉末包括至少80重量%之Nb2O5、較佳至少90重量%之Nb2O5、更佳至少95重量%之Nb2O5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含鐵粉末含有至少80重量%、較佳至少90重量%、更佳至少95重量%、最佳至少99重量%之Fe。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中任一項之製程,其中該含碳酸鈉粉末含有至少80重量%、較佳至少90重量%、更佳至少95重量%、最佳至少99重量%之Na2CO3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中之至少一者: c)乾燥該等生坯黏聚物以使水分含量降低至小於10重量%、更佳小於5重量%、較佳小於3重量%;d)在1000-1500℃、較佳1100-1350℃範圍內之溫度下還原該等生坯黏聚物;e)在非氧化氛圍(例如還原或惰性)中將該等經還原黏聚物冷卻至低於200℃之溫度以避免該等黏聚物再氧化,更佳在惰性氛圍中冷卻至低於150℃。
  11. 一種含有鐵及鈮之生坯黏聚物,其包含:含鐵粉末;含碳粉末;含氧化鈮粉末;視情況存在之含碳酸鈉粉末;黏合劑及/或熔渣形成劑。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含有鐵及鈮之生坯黏聚物,其具有以重量%計之以下乾物質組成:1-40含鐵粉末;5-40含碳粉末;視情況存在之1-20含碳酸鈉粉末;1-10黏合劑及/或熔渣形成劑;其餘至少50含氧化鈮粉末。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含有鐵及鈮之生坯黏聚物,其具有以重量%計之以下乾物質組成:1-40、較佳1-15、更佳1.5-10 Fe;10-35、較佳15-30 O;10-40、較佳15-25 C;視情況存在之0.5-10 Na,較佳1-5 Na;<10之其他元素,較佳<5之其他元素,及其餘至少20、較佳至少30、更佳至少40 Nb。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之含有鐵及鈮之生坯黏聚物,其中該等黏聚物為滿足以下條件中之至少一者的生坯丸粒:小於10重量%、較佳小於5重量%之含水率;在100-1000牛頓/丸粒範圍內、較佳在200-800牛頓/丸粒範圍內之抗壓強度;在1.0-4.0g/cm3、較佳1.2-3.5g/cm3範圍內之幾何密度;及在3-35mm範圍內、較佳在5-25mm範圍內之直徑。
  15. 一種經還原之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其具有以重量%計之以下組成:2-50 Fe;<10、較佳<5、更佳<3 O;<15、較佳<5、更佳<3 C;視情況存在之1-15 Na<15之其他元素,較佳<5之其他元素,及其餘至少50 Nb。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經還原之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其包含20-40重量% Fe。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經還原之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其包含:2-30 Fe;<10、較佳<5、更佳<3 O;<15、較佳<5、更佳<3 C;視情況存在之1-15 Na<15之其他元素,較佳<5之其他元素,及其餘至少60、較佳至少80 Nb。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經還原黏聚物,其包含以重量%計:2-20 Fe、較佳3-15 Fe<5、較佳<3 O;<5、較佳<3 C;1.5-10、較佳2-7 Na;<15之其他元素,較佳<5之其他元素,及其餘至少75、較佳至少90 Nb。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至第18項中任一項之經還原黏聚物,其中該等黏聚物為滿足以下條件中之至少一者的經還原丸粒:在100-1000牛頓/丸粒範圍內、較佳在200-800牛頓/丸粒範圍內之抗壓強度;在1.0-5.0g/cm3、較佳1.3-4.0g/cm3、更佳1.5-3.5g/cm3範圍內之幾何密度在2-30mm範圍內、較佳在3-20mm範圍內之直徑。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至第18項中任一項之經還原黏聚物,其中該等黏聚物為具有在1.0-7.0g/cm3、較佳2.0-6.0g/cm3、更佳3.0-4.5g/cm3範圍內之幾何密度的經還原團塊。
TW103106985A 2013-03-01 2014-03-03 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 TW2014469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1300161 2013-03-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6971A true TW201446971A (zh) 2014-12-16

Family

ID=51428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6985A TW201446971A (zh) 2013-03-01 2014-03-03 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961856A4 (zh)
TW (1) TW201446971A (zh)
WO (1) WO20141334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57993B2 (en) 2015-02-20 2017-05-23 Gestion Mcmarland Inc. Solid agglomerate of fine metal particles comprising a liquid oily lubricant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43788A (en) * 1961-01-10 1964-08-11 Union Carbide Corp Columbium addition agent
GB943364A (en) * 1961-01-10 1963-12-04 Union Carbide Corp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columbium-containing addition agents
DE1294676B (de) * 1964-04-30 1969-05-08 Union Carbide Corp Niob enthaltendes Vormaterial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GB1069561A (en) * 1964-04-30 1967-05-17 Union Carbide Corp Columbium addition agent
BE693867A (zh) * 1966-02-15 1967-08-09
US3591367A (en) * 1968-07-23 1971-07-06 Reading Alloys Additive agent for ferrous alloys
US3982924A (en) * 1971-05-26 1976-09-28 Reading Alloys, Inc. Process for producing carbide addition agents
US3801308A (en) * 1972-09-05 1974-04-02 R Gustison Method for the addition of metals to steel
BR9102470A (pt) * 1991-06-14 1993-01-12 Cbmm Sa Ferro-liga de nobio e material para adicao de nobio em acos,ferros,fundidos ou outras ligas metalica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61856A4 (en) 2016-09-07
EP2961856A1 (en) 2016-01-06
WO2014133447A1 (en) 2014-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03071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ного металла и прессовка, содержащая углеродсодержащий материал
TWI412602B (zh)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agglomerate,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reduced metal, and the separation method of zinc or lead
CA2456188C (en) Iron ore briquetting
CA2977450C (en) Method for smelting saprolite ore
US8419824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briquette, method for producing reduced metal,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zinc or lead
US20140326108A1 (en) Iron and molybdenum containing pellets
JP4627236B2 (ja) 炭材内装塊成化物の製造方法
US9540707B2 (en) Iron and molybdenum containing agglomerates
JP5512205B2 (ja) 塊成化状高炉用原料の強度改善方法
JP4600102B2 (ja) 還元鉄の製造方法
TW201501840A (zh) 含鐵及鉬之粉壓坯
TW201446971A (zh) 含有鐵及鈮之黏聚物
CA2423166C (en) Method for making reduced iron
WO2014037385A1 (en) Iron and tungsten containing pellets and iron, tungsten and molybdenum containing pellets
JP5554481B2 (ja) ブリケットの製造方法、還元鉄の製造方法、及び亜鉛もしくは鉛の分離方法
TW201334889A (zh) 含有鐵及鉬之丸粒
SE1250996A1 (sv) Järn- och volframinnehållande pell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