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0620A - 電子裝置及其框架結構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及其框架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0620A
TW201440620A TW102113827A TW102113827A TW201440620A TW 201440620 A TW201440620 A TW 201440620A TW 102113827 A TW102113827 A TW 102113827A TW 102113827 A TW102113827 A TW 102113827A TW 201440620 A TW201440620 A TW 20144062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frame
electronic device
carrier plate
carrier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3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6197B (zh
Inventor
Zhao-Ping Fu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40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0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61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619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85Servers; Data center room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1488Cabinets therefor, e.g. chassis or racks or mechanical interfaces between blades and support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85Servers; Data center room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1488Cabinets therefor, e.g. chassis or racks or mechanical interfaces between blades and support structures
    • H05K7/1489Cabinets therefor, e.g. chassis or racks or mechanical interfaces between blades and support structures characterized by the mounting of blades therein, e.g. brackets, rails, tr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供容置複數電源供應單元。框架結構包括主框架、承載板及至少一彈片結構。承載板樞接於主框架,以相對於主框架旋轉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且承載板包括至少一固定部;各彈片結構之一端固定於主框架之內側,另一端包括卡固結構並與主框架保持間距,且當承載板位於第一位置時,各固定部位於各彈片結構與主框架之間。其中當電源供應單元被置入主框架之過程中,藉由電源供應單元推抵各彈片結構,使得各卡固結構穿過承載板之固定部及主框架,以固定位於第一位置之承載板。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及其框架結構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特別是一種供容置複數電源供應單元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
對於伺服器等大型電腦裝置而言,由於其需要儲存及處理之資料量較為龐大,裝置內部也因應設置有更多需供電之零組件;因此,裝置本身為了能供給足夠電量,必須設置多組電源供應單元以供應使用上需求。受到伺服器內部之空間限制,為了節省空間之使用,現行做法是將多組電源供應單元採用堆疊方式設置;在此種設計下,堆疊於較上層之電源供應單元便需要額外設置一個轉換電路板,來輔助執行電源之轉換。然而,轉換電路板通常會凸出於電源供應單元所設置之範圍外,而可能干擾到伺服器本體之主機板設置。例如,在伺服器之組裝過程中,必須依順序先組裝主機板後,才能設置電源供應單元及轉換 電路板;一旦主機板在組裝或使用上發生問題,勢必先將電源供應單元及轉換電路板整體移除後,才能接續進行主機板之更換或拆裝,對於伺服器之組裝或維修易造成困擾。
因此,如何能針對電源供應單元之設置進一步改良,使得電源供應單元不會干擾到主機板之組裝,又能節省空間之使用,實為一值得研究之課題。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供容置複數電源供應單元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
為達到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包括主框架、承載板及至少一彈片結構。主框架包括隔板,用以形成複數容置空間。承載板樞接於主框架,以相對於主框架旋轉至實質上平行於隔板之第一位置或實質上垂直於隔板之第二位置,且承載板包括至少一固定部。各彈片結構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固定於主框架之內側,第二端與主框架保持一間距,且第二端包括卡固結構;當承載板位於第一位置時,各固定部位於各第二端與主框架之間。其中當電源供應單元被置入主框架之過程中,藉由電源供應單元推抵各彈片結構之第二端,使得各卡固結構穿過位於第一位置之承載板之固定部及主框架,以固定承載板。
本發明之電子裝置包括殼體、複數 電源供應單元及如前所述之框架結構,框架結構供容置複數電源供應單元且結合於殼體。
藉由本發明之設計,當需要組裝或更換電子裝置中位於框架結構週邊之零組件(例如主機板或功能模組等)時,僅需將框架結構之承載板自第一位置旋轉至第二位置後予以定位,即可避免承載板對其他零組件之干涉影響,更利於電子裝置之組裝或維修作業;而當承載板回復至第一位置後,藉由電源供應單元之直接裝設,即可穩定地固定住承載板,無需以其他工具或零件輔助固定承載板。
1‧‧‧電子裝置
10‧‧‧框架結構
11‧‧‧主框架
111‧‧‧隔板
112‧‧‧第一開口端
113‧‧‧第二開口端
114‧‧‧第一對應定位部
115‧‧‧第二對應定位部
116‧‧‧對應穿孔
12‧‧‧承載板
121‧‧‧樞接部
122‧‧‧固定部
122a‧‧‧穿孔
123‧‧‧第一定位部
124‧‧‧第二定位部
125‧‧‧第一延伸部
126‧‧‧第二延伸部
A1‧‧‧第一區域
A2‧‧‧第二區域
13‧‧‧彈片結構
131‧‧‧第一端
132‧‧‧第二端
132a‧‧‧卡固結構
20‧‧‧殼體
30‧‧‧電源供應單元
40‧‧‧轉換電路板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圖1係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之結構爆炸圖。
圖2係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之承載板位於第二位置之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之承載板位於第一位置之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之電子裝置設置框架結構之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於電源供應單元推抵各彈片結構前之示意圖。
圖6係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於電源供應單元推抵各彈片結構後之示意圖。
為能讓 貴審查委員能更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特舉出各項實施例說明如下。
請先參考圖1係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10之結構爆炸圖。如圖1所示,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可為伺服器等大型電腦裝置,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亦可應用於具有類似架構之電子裝置。本發明之電子裝置1包括殼體20、複數電源供應單元30及框架結構10,框架結構10結合於殼體20,且複數電源供應單元30可置入框架結構10中,並與設置於框架結構10上之轉換電路板40及設置於殼體20上之主機板(圖未示)電性連接,以供應電子裝置1內各零組件所需之電源。
如圖1所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10包括主框架11、承載板12及至少一彈片結構13。主框架11包括隔板111、第一開口端112及第二開口端113,主框架11可直接設置於殼體20上,而藉由隔板111將主框架11與殼體20間之內部空間區隔開以形成複數容置空間,每個容置空間可供容置單一電源供應單元30;在本實施例中,主框架11為一倒U字形結構,且主框架11藉由單一個隔板111隔出二個容置空間,且隔板111保持實質上水平設置,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而第一開口端112及第二開口端113為位於主框架11之相對兩側之開放開口。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主框架11更包括至少一第一對應定位部114、至少一第二對應定位部115及至少一對應穿孔116。至少一第一對應定位部114用以配合承載板12之對應結構,提供承載板12位於一第一位置P1(圖未示,請參考圖3)之定位功能,且至少一第一對應定位部114設置於主框架11之隔板111與第一開口端112之間。至少一第二對應定位部115用以配合承載板12之對應結構,提供承載板12位於一第二位置P2(圖未示,請參考圖2)之定位功能,且至少一第二對應定位部115設置於主框架11之第一開口端112之周緣部位。至少一對應穿孔116用以配合承載板12及至少一彈片結構13之對應結構,於電源供應單元之置入時提供承載板12位於第一位置P1之固定功能,且至少一對應穿孔116亦設置於主框架11之隔板111與第一開口端112之間。在本實施例中,至少一第一對應定位部114、至少一第二對應定位部115及至少一對應穿孔116均以結構對稱之成組設計,即採用2個第一對應定位部114、2個第二對應定位部115及2個對應穿孔116,以提供定位或固定時之穩定性。
承載板12供設置與位於上層容置空間之電源供應單元30電性連接之轉換電路板40。承載板12樞接於主框架11之第一開口端112,使得承載板12可相對於主框架11旋轉。承載板12包括一組樞接部121,此組樞接 部121所對應之軸線位於承載板12之中央或近中央部位,且將承載板12劃分為第一區域A1及第二區域A2;承載板12藉由此組樞接部121樞接於主框架11之第一開口端112,而當承載板12旋轉至第一位置P1時,承載板12之第一區域A1會完全位於主框架11之範圍內。承載板12更包括至少一固定部122,各固定部122設置於第一區域A1內,以提供承載板12位於第一位置時之固定效果。在本實施例中,各固定部122包括至少一穿孔122a,且各穿孔122a與各對應穿孔116具有相似之結構形式。在本實施例中,至少一固定部122採用結構對稱之成組設計,即採用2個固定部122,而各固定部122包括2個穿孔122a,以提供固定時之穩定性。
在本實施例中,承載板12更包括至少一第一定位部123及至少一第二定位部124。至少一第一定位部123之結構形式對應於主框架11之至少一第一對應定位部114(例如採用凸點與凹槽之搭配),且至少一第一定位部123位於第一區域A1內。至少一第二定位部124之結構形式亦對應於主框架11之至少一第二對應定位部115(如同前述採用凸點與凹槽之搭配),且至少一第二定位部124位於第二區域A2內,但其設置位置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中,至少一第一定位部123及至少一第二定位部124亦採用結構對稱之成組設計,即採用2個第一定位部123及2個第二定位部124, 以提供定位時之穩定性。
此外,承載板12更包括第一延伸部125及第二延伸部126,第一延伸部125於第一區域A1朝設置有樞接部121之反方向延伸,以提供承載板12與隔板111間之止擋效果;而第二延伸部126於第二區域A2沿承載板12所在平面方向朝外延伸,以提供承載板12與主框架11間之止擋效果。
各彈片結構13包括第一端131及第二端132,且各彈片結構13設置於電源供應單元30置入主框架11時所經過之路徑上。各彈片結構13之第一端131固定於主框架11之內側,第二端132與主框架11之內側表面保持一間距,且第二端132包括卡固結構132a。卡固結構132a為至少一凸起件(例如卡榫、凸柱等),其可對應穿過承載板12之各固定部122之穿孔122a及主框架11之對應穿孔116。
請一併參考圖2至圖4。圖2係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10之承載板12位於第二位置P2之側視圖;圖3係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10之承載板12位於第一位置P1之側視圖;圖4係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10之承載板12位於第一位置P1之立體圖。
承載板12可相對於主框架11旋轉至如圖3所示實質上平行於隔板111之第一位置P1,或如圖2所示實質上垂直於隔板111之第二位置P2。
如圖2所示,當承載板12受力而相對於主框架11沿著圖中之箭頭朝順時針方向旋轉,使得承載板12實質上垂直於主框架11之隔板111時,承載板12即位於第二位置P2。此時,承載板12藉由各第二定位部124配合主框架11之各第二對應定位部115彼此產生定位卡止效果,使得承載板12能暫維持在第二位置P2,在不受外力影響下不易移動。承載板12於此第二位置P2亦藉由第二延伸部126與主框架11相互抵接,以限制承載板12繼續沿圖2中之順時針旋轉方向之可旋轉角度。此時由於承載板12貼齊主框架11之第一開口端112,而不會沿實質上水平方向自主框架朝外延伸,因此不會干涉到框架結構10外之其他零組件之組裝或更換。
又如圖3及圖4所示,當承載板12受力而相對於主框架11沿著圖中之箭頭朝逆時針方向旋轉,使得承載板12實質上平行於主框架11之隔板111時,承載板12即位於第一位置P1。此時承載板12藉由各第一定位部123配合主框架11之各第一對應定位部114彼此產生定位卡止效果,使得承載板12能暫維持在第一位置P1,在不受外力影響下不易移動。承載板12於此第一位置P1亦藉由第一延伸部125與主框架11之隔板111相互抵接,以限制承載板12沿圖3中之逆時針旋轉方向之可旋轉角度。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中,承載板12之可旋轉角度僅侷限於第一位置P1至第二位 置P2間之90度。
而當承載板12位於第一位置P1時,承載板12之各固定部122位於彈片結構13之各第二端132與主框架11之間,且彈片結構13之第二端132之各卡固結構132a會對應承載板12之固定部122之各穿孔122a以及主框架11之各對應穿孔116之所在位置。
請一併參考圖5至圖6。圖5係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10於電源供應單元30推抵各彈片結構13前之示意圖;圖6係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10於電源供應單元30推抵各彈片結構13後之示意圖。
如圖1及圖5所示,當電源供應單元30被置入主框架11之過程中,電源供應單元30會自圖1中主框架11之第二開口端113進入主框架11對應之容置空間,並朝第一開口端112方向移動,直到電源供應單元30與承載板12上設置之轉換電路板40彼此電性連接;此時承載板12維持在前述第一位置P1。而在各彈片結構13之第二端132未受到外力推抵之狀態下,各彈片結構13之第二端132與主框架11保持一間距,且第二端132之卡固結構132a尚未穿過承載板12之固定部122之穿孔122a及主框架11之對應穿孔116。因此,承載板12此時仍處於可受外力而離開第一位置P1之狀態。
如圖6所示,當電源供應單元30繼續朝轉換電路板40移動,而推抵到各彈片結 構13之第二端132時,受外力之各彈片結構13之第二端132會朝實質上垂直電源供應單元30之移動方向之方向擺動,進而使得第二端132之各卡固結構132a對應穿過承載板12之固定部122之各穿孔122a及主框架11之各對應穿孔116;因此,承載板12會被各彈片結構13所固定,使得承載板12能穩固地保持在第一位置P1,不會因外力而影響電源供應單元30與轉換電路板40間之電性連接。
相反地,當電源供應單元30於退出主框架11之過程中,各彈片結構13之第二端132在失去電源供應單元30推抵之狀態下,可藉由本身之彈性恢復力回到如圖5所示之位置,使得第二端132之各卡固結構132a離開主框架11之各對應穿孔116及承載板12之固定部122之各穿孔122a,承載板12即可藉由外力旋轉至前述第二位置P2。
藉由本發明之設計,利用承載板之位置改變而減少框架結構對電子裝置內主機板或其他零組件之組裝干涉,並因應電源供應單元之置入與否,提供承載板之固定效果,有助於提高電子裝置之組裝或維修作業之便利性。
綜上所陳,本發明無論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在在均顯示其迥異於習知技術之特徵。惟須注意,上述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之範圍。任何熟於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技術原理及精神下,對實施例作修改 與變化。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述。
1‧‧‧電子裝置
10‧‧‧框架結構
11‧‧‧主框架
111‧‧‧隔板
112‧‧‧第一開口端
113‧‧‧第二開口端
114‧‧‧第一對應定位部
115‧‧‧第二對應定位部
116‧‧‧對應穿孔
12‧‧‧承載板
121‧‧‧樞接部
122‧‧‧固定部
122a‧‧‧穿孔
123‧‧‧第一定位部
124‧‧‧第二定位部
125‧‧‧第一延伸部
126‧‧‧第二延伸部
A1‧‧‧第一區域
A2‧‧‧第二區域
13‧‧‧彈片結構
131‧‧‧第一端
132‧‧‧第二端
132a‧‧‧卡固結構
20‧‧‧殼體
30‧‧‧電源供應單元
40‧‧‧轉換電路板

Claims (16)

  1. 一種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供容置複數電源供應單元,該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包括:一主框架,包括一隔板,用以形成複數容置空間;一承載板,樞接於該主框架,該承載板可相對於該主框架旋轉至實質上平行於該隔板之一第一位置或實質上垂直於該隔板之一第二位置;該承載板包括至少一固定部;以及至少一彈片結構,各該彈片結構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固定於該主框架之一內側,該第二端與該主框架保持一間距,且該第二端包括一卡固結構;當該承載板位於該第一位置時,各該固定部位於各該第二端與該主框架之間;其中當該電源供應單元置入該主框架之過程中,藉由該電源供應單元推抵各該彈片結構之該第二端,使得各該卡固結構穿過位於該第一位置之該承載板之該固定部及該主框架,以固定該承載板。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其中該承載板更包括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且該主框架包括至少一第一對應定位 部,該承載板藉由至少一第一定位部配合該至少一第一對應定位部以被定位於該第一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其中該承載板更包括至少一第二定位部,且該主框架包括至少一第二對應定位部,該承載板藉由該至少一第二定位部配合該至少一第二對應定位部以被定位於該第二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其中各該彈片結構之該第二端之該卡固結構為至少一凸起件,該承載板之各該固定部包括至少一穿孔,而該主框架包括至少一對應穿孔,該至少一凸起件可對應穿過該至少一穿孔及該至少一對應穿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其中該承載板更包括一第一延伸部,當該承載板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藉由該第一延伸部與該隔板相互抵接,以限制該承載板沿一旋轉方向之可旋轉角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其中該承載板更包括一第二延伸部,當該承載板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藉由該 第二延伸部與該主框架相互抵接,以限制該承載板沿相反於該旋轉方向之可旋轉角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其中該主框架更包括一第一開口端及一第二開口端,該承載板樞接於該第一開口端,而該電源供應單元自該第二開口端置入該主框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之框架結構,其中被推抵之各該彈片結構之該第二端朝實質上垂直該電源供應單元之移動方向之一方向擺動。
  9.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殼體;複數電源供應單元,用以供應電源;一框架結構,供容置該複數電源供應單元且結合於該殼體,該框架結構包括:一主框架,包括一隔板,用以形成複數容置空間;一承載板,樞接於該主框架,該承載板可相對於該主框架旋轉至實質上平行於該隔板之一第一位置或實質上垂直於該隔板之一第二位置;該承載板包括至少一固定部;以及 至少一彈片結構,各該彈片結構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固定於該主框架之一內側,該第二端與該主框架保持一間距,且該第二端包括一卡固結構;當該承載板位於該第一位置時,各該固定部位於各該第二端與該主框架之間;其中當該電源供應單元置入該主框架之過程中,藉由該電源供應單元推抵各該彈片結構之該第二端,使得各該卡固結構穿過位於該第一位置之該承載板之該固定部及該主框架,以固定該承載板。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承載板更包括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且該主框架包括至少一第一對應定位部,該承載板藉由至少一第一定位部配合該至少一第一對應定位部以被定位於該第一位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承載板更包括至少一第二定位部,且該主框架包括至少一第二對應定位部,該承載板藉由該至少一第二定位部配合該至少一第二對應定位部以被定位於該第二位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各該彈片結構之該第二端之該卡固結構為至少一凸起件,該承載板之各該固定部包 括至少一穿孔,而該主框架包括至少一對應穿孔,該至少一凸起件可對應穿過該至少一穿孔及該至少一對應穿孔。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承載板更包括一第一延伸部,當該承載板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藉由該第一延伸部與該隔板相互抵接,以限制該承載板沿一旋轉方向之可旋轉角度。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承載板更包括一第二延伸部,當該承載板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藉由該第二延伸部與該主框架相互抵接,以限制該承載板沿相反於該旋轉方向之可旋轉角度。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主框架更包括一第一開口端及一第二開口端,該承載板樞接於該第一開口端,而該電源供應單元自該第二開口端置入該主框架。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被推抵之各該彈片結構之該第二端朝實質上垂直該電源供應單元之移動方向之一方向擺動。
TW102113827A 2013-04-11 2013-04-18 電子裝置及其框架結構 TWI5161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25640.0A CN104102279B (zh) 2013-04-11 2013-04-11 电子装置的框架结构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0620A true TW201440620A (zh) 2014-10-16
TWI516197B TWI516197B (zh) 2016-01-01

Family

ID=51670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3827A TWI516197B (zh) 2013-04-11 2013-04-18 電子裝置及其框架結構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55218B2 (zh)
CN (1) CN104102279B (zh)
TW (1) TWI5161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2605B (zh) 2016-05-20 2019-11-12 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 可提供电路板快拆功能的机壳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09885143B (zh) * 2019-04-08 2024-04-0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托盘止位的中间隔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13663B2 (ja) * 1993-04-28 2003-06-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装置
JP4536358B2 (ja) * 2002-12-04 2010-09-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7856192B2 (en) * 2006-12-28 2010-12-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344394B1 (en) * 2007-10-16 2008-03-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ple location latch mechanism with single actuation
CN102445973A (zh) * 2010-10-13 2012-05-09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板固定机构
CN102981572A (zh) * 2011-09-02 2013-03-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壳体
CN103002706B (zh) * 2011-09-09 2015-08-26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单元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16197B (zh) 2016-01-01
CN104102279A (zh) 2014-10-15
US9155218B2 (en) 2015-10-06
US20140307387A1 (en) 2014-10-16
CN104102279B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30673B2 (en) Server
US20190217939A1 (en) Frame assembly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and uav having the same
JP2012128935A (ja) データ記憶装置用の固定装置
US20140139998A1 (en) Server rack
TWI516197B (zh) 電子裝置及其框架結構
JP2014006955A (ja) ハードディスク固定装置
TW201310204A (zh) 擴展卡固定裝置
TWI707625B (zh) 電子裝置
TW201321930A (zh) 電子裝置及其雙層電路板模組
US9055692B2 (en) Server and partition thereof
TWI517146B (zh) 固定支架
JP2016146461A (ja) 保護ケース
TW201328493A (zh) 電子裝置殼體
TW201325379A (zh) 鎖固裝置及裝有該鎖固裝置的機箱
TW201315305A (zh) 電子設備及其雙層電路板模組
TWM580786U (zh) 電子裝置
TWI764753B (zh) 伺服器
TWI672581B (zh) 固定架組件
TWI518481B (zh) 伺服器
TWI688856B (zh) 具冗餘供電架構的atx規格電源供應器
TW201328533A (zh) 主板固定裝置
TWI643501B (zh) 影像裝置
TW201419988A (zh) 固定結構
TWI430733B (zh) 資料儲存盒架構
TW201528902A (zh) 電子裝置殼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