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6745A - 具有可移動式內容器及隔熱外套筒之食物儲運容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移動式內容器及隔熱外套筒之食物儲運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6745A
TW201436745A TW103100042A TW103100042A TW201436745A TW 201436745 A TW201436745 A TW 201436745A TW 103100042 A TW103100042 A TW 103100042A TW 103100042 A TW103100042 A TW 103100042A TW 201436745 A TW201436745 A TW 20143674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sleeve
container
inner container
food storage
fo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0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38642B (zh
Inventor
Marvin Lane
Original Assignee
Crown Mfg Corp
Thermo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3/847,53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130248537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Crown Mfg Corp, Thermos Llc filed Critical Crown Mfg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36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6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8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8642B/zh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食物儲運容器,具有一可盛裝食物之內容器,以及一外套筒,該內容器恰可裝入該外套筒中。該內容器能以摩擦配合之方式,或由一旋轉卡合閂鎖元件(或其他緊固裝置)固持於該外套筒中。該內容器包括兩握把,以利使用者將該內容器從該外套筒中提起,或搬移整個容器。一具有墊圈之螺紋上蓋係緊固於該內容器上。該上蓋及該外套筒可具有隔熱效果。

Description

具有可移動式內容器及隔熱外套筒之食物儲運容器
本發明大致係關於一種用以儲存及運送食物之食物儲運容器,詳言之則係關於一種具有可移動式內容器及隔熱外套筒之食物儲運容器。
按,業界已開發出一種可供使用者以高於或低於環境溫度之溫度條件攜帶食物,且可維持此溫差之食物容器。學生或工人可將冷藏食物帶至學校或工作場所而無需擔心食物變質,待食用前再將食物加熱(例如以微波爐加熱)即可。舉辦「百樂餐(pot luck party)」(即,由每人提供一道料理供大家分食之聚會)或野餐時,參與者或需將溫或熱食攜至現場,並希望在運送熱食之過程中維持食物之熱度,但又不致碰觸高溫之食物容器。
本發明提供一種食物儲運容器,其具有可容納食物之內容器、可固定於該內容器之上蓋,以及可套設於該內容器之至少一部分之外套筒。該外套筒係一隔熱套筒,故可維持該內容器之內容物與外界環境間之溫差。該內容器可從該外套筒中取出,且可放入一諸如微波爐之加熱裝置中,藉以加熱該內容器之內容物。
本裝置之使用者可將冷藏食物儲存於該內容器中,或先將食物放入該內容器,再將該內容器放入一諸如冰箱之冷卻裝置中冷藏。該裝有冷藏食物之內容器可放入該隔熱外套筒中以方便運送,例如運送至學校或工作場所。使用者欲食用該食物時,須將該裝有冷藏食物之內容器從該外套筒中取出,然後將其放入一諸如微波爐之加熱裝置中。待該食物加熱 完畢後,使用者可直接食用該內容器中之食物,或將該食物移至盤或碗中以方便食用。
〔習知〕
〔本發明〕
20、100‧‧‧食物儲運容器
22‧‧‧容器本體
24、102‧‧‧上蓋
26‧‧‧套環
28、106‧‧‧握把
30、110‧‧‧底座
32‧‧‧螺紋唇部
34‧‧‧廣口開口
36‧‧‧上邊緣
38‧‧‧下邊緣
40‧‧‧薄板
42、114‧‧‧內容器
44、108‧‧‧外套筒
46、120‧‧‧內部本體
48‧‧‧內部空間
50‧‧‧上唇部
52、70、126‧‧‧外壁
54、112‧‧‧墊圈
56‧‧‧外蓋
58‧‧‧圓頂形頂面
60‧‧‧圓形邊緣
62‧‧‧圓形凸緣
64‧‧‧內蓋
66‧‧‧中空內部空間
68、124‧‧‧內壁
72‧‧‧隔熱空間
74‧‧‧底端
104‧‧‧頂環
116‧‧‧中央突起部分
118‧‧‧隔熱室
122‧‧‧指尖空間
128‧‧‧旋轉卡合鎖
130‧‧‧突起物
132‧‧‧旋轉卡合槽孔
134‧‧‧凸部
136‧‧‧隆起周緣
138‧‧‧垂直部分
140‧‧‧水平部分
142‧‧‧支撐周緣
144、148‧‧‧空間
146‧‧‧凸肋
150‧‧‧螺紋
第1圖為本發明食物儲運容器之立體圖;第2圖為本發明食物儲運容器之一分解圖;第3圖為本發明食物儲運容器之另一分解圖;第4圖為該上蓋及墊圈之分解圖;第5圖為該食物儲運容器之俯視平面圖;第6圖為該食物儲運容器之剖面圖;第7圖為本發明食物儲運容器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圖;第8圖為本發明食物儲運容器第二實施例之剖面圖;第9圖為本發明食物儲運容器中一鎖固結構之局部放大圖;第10圖為第二實施例之外套筒之俯視立體圖;第11圖為第二實施例之內容器之仰視立體圖;第12圖為第二實施例之內容器之仰視平面圖;第13圖為本發明食物儲運容器第二實施例之側視剖面圖;第14圖為第二實施例之內容器之俯視立體圖;第15圖為第二實施例之上蓋之俯視立體分解圖;及第16圖為第二實施例之內容器鎖固於外套筒中之俯視立體圖。
請參閱第1圖所示之食物儲運容器20,該食物儲運容器20包括容器本體22、上蓋24及套環26。握把28係從套環26延伸而出,以利使用者藉由該等握把搬移該容器。容器本體22包括底座30。該食物儲運容器20為大致開闊之圓柱形。
請參閱第1及2圖所示,在第2圖中,上蓋24已自食物儲運容器20卸除。套環26之螺紋唇部32係從套環26向上延伸,並界定出該容器之廣口開口34。圓柱形之上蓋24具有對應之內螺紋,其可依使用者之選擇而與螺紋唇部32上之外螺紋結合。在圖示實施例中,該螺紋唇部32 上之螺紋為粗螺紋,使該上蓋24可輕易旋合於該等螺紋而不致滑牙。該廣口開口34可輕易接收燉菜、香辣肉醬(chili)或其他不易裝入窄口容器之食物。在圖示實施例中,底座30較容器本體22之上部為寬,故可增加穩定性,並防止該容器本體22內之食物意外溢出。底座30可以可彎曲之防滑材料製成,以防止該容器滑動。
各該握把28包括一上邊緣36、一下邊緣38及一薄板40,各該邊緣36、38係分別由對應之握把28的周緣處朝相反方向突出;該薄板40係由該握把28之該周緣延伸而出。使用者可抓取握把28,進而提起或搬移該食物儲運容器20而不使其內容物溢出。握把28僅從套環26向外延伸一小段距離,且具有一弧形外緣。因此,若將食物儲運容器20放入午餐袋或其他包圍體中,握把28並不會佔用非必要之空間。為提供易於清理之表面,該容器本體22及上蓋24之外表面大致平滑且無紋路。
請參閱第2及3圖所示,該容器本體22尚可分為一外套筒44及一內容器42,該內容器42能由該外套筒44中抬起至該外套筒44外。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外套筒44具有隔熱效果。內容器42包括螺紋唇部32、附有兩握把28之套環26,以及圓柱形之內部本體46,其中該內部本體46之尺寸及形狀係經過設計,使該內部本體46恰可裝入該外套筒44的一圓柱型內部空間48中,該內部本體46能界定出一食物容納空間。外套筒44之頂部對應於該內部空間48之位置形成有一開口,且對應於該開口之位置尚設有一上唇部50,該上唇部50具有一圓柱形外表面,該圓柱形外表面之直徑小於該外套筒44之該圓柱形外壁之直徑,意即,該上唇部50係從外套筒44之外壁52向內退縮。內容器42一旦到達外套筒44中之定位,套環26即套設於外套筒44之上唇部50上,以能露出至該食物儲運容器之外表面,且該套環26之圓柱形外表面能與該外套筒44之該圓柱形外壁相銜接。在圖示實施例中,內容器42之內部本體46可緊密裝入外套筒44中,使內容器42與外套筒44因彼此之摩擦配合而結為一體,但使用者仍可將內容器42從外套筒44中取出。套環26亦可以摩擦配合之方式套設於外套筒44之上唇部50上,但此並非必要之設計。
在一實施例中,內容器42之內部本體46乃設有凸脊,使該 內容器42可輕易滑入及滑出該外套筒44。該等凸脊不僅可減少相關構件間之表面接觸面積,並因此降低摩擦力,更可提供氣流凹槽,以免空氣壓力差妨礙內容器42之置入及移動。
該內容器42與該外套筒44可改以其他方式結合,該等方式均涵蓋在本發明之範圍內。
套環26及握把28形成內容器42之一部分。使用者將食物放入內容器42內之一食物容納空間後,可將該食物從隔熱之外套筒44中取出而不需接觸該食物。使用者可利用握把28抬起該食物及內容器42,並加以搬運。內容器42係以諸如可加熱之材料製成。在一實施例中,外套筒44係以金屬或其他堅固材料製成,俾便承受移動及運送過程中可能出現之碰撞;該外套筒44亦可為一隔熱套筒。在一實施例中,內容器42係以塑膠或其他可微波加熱之材料製成,其中該材料不但可耐受加熱食物所需之高溫,亦可於加熱後冷卻至可觸碰之程度,以利使用者藉由握把28握持內容器42。內容器42之材料或可抵抗特定食物所造成之染色現象,尤其是食物加熱過程中所產生之染色現象。
使用者可從外套筒44中取出內容器42,然後將食物裝入該內容器42中,接著將上蓋24附著於內容器42之螺紋唇部32,最後再將內容器42放入冰箱(舉例而言),直到出門工作或上課為止。使用者於出門工作或上課前,再將內容器42放入隔熱外套筒44中以便攜帶。隔熱外套筒44可為該食物保冷。用餐時,使用者將內容器42從外套筒44中取出,並在移開或旋鬆上蓋24後,以微波爐加熱該內容器42及其內之食物。使用者可利用握把28提起裝有已加熱食物之內容器42。使用者可直接食用內容器42中溫熱之食物,或將內容器42放回外套筒44中,俾為該已加熱之食物保溫,同時避免碰觸該可能甚熱之容器。若有需要,內容器42可從外套筒44中取出並單獨加以清洗。
請參閱第3及4圖所示,係繪示可螺合於內容器42所述唇部之上蓋24。較佳者,不僅內容器42具有液密之設計,上蓋24固定於內容器42後亦具有液密之效果。墊圈54可於內容器42與上蓋24之間提供液密密封。墊圈54為環形,且可於上蓋24之內側與螺紋唇部32之上緣之 間形成密封。墊圈54可確保液體或食材不致從由容器中漏出。若欲形成液密密封,僅單一密封元件即可達成此目的,無需於該上蓋24與該外套筒44之間形成密封或使該兩者相互連接。
如第3及5圖所示,無論該上蓋24已蓋上或已移開,且無論該內容器42係位於該外套筒44內或該外套筒44外,使用者均可透過握把28拿取食物儲運容器20。握把28之構形小巧,故不致於使用時大量佔用午餐袋(舉例而言)內之空間,非使用時亦不致大量佔用櫥櫃內之空間。由於食物儲運容器20為圓形,微波加熱其內容物時亦可使用較少之熱點。握把28係位於內容器42頂側唇部之下方,因此,當使用者攪拌內容器42之內容物時,或以進食用具或上菜用具取用該內容物時,或將食物儲運容器20置於餐盤晾乾托架上時,握把28均不致有所妨礙。
參見第6圖,吾人可由食物儲運容器20之沿著剖面線A-A之剖面圖得知,上蓋24包括兩部分:外蓋56具有圓頂形頂面58、且具有內螺紋之圓形邊緣60,以及位於圓形邊緣60內側之圓形凸緣62;內蓋64則固定於圓形凸緣62。外蓋56及內蓋64形成一中空內部空間66,此空間可將該食物儲運容器20之內部與外界環境隔離。上蓋24之中空內部空間66內可注入空氣或中性氣體,或使其部分真空,或裝入隔熱材料。墊圈54即固持於該內、外蓋64、56間之圓形空間中,且該墊圈54可以矽或其他無味之耐熱材料製成。
該內容器42之螺紋唇部32可與上蓋24圓形邊緣60之內側螺合。螺紋唇部32係向內退縮,亦即外徑較小,俾使上蓋24與套環26形成大致連續之表面。外套筒44之上唇部50同樣向內退縮,亦即直徑較小,俾使套環26之外表面與外套筒44之外表面形成大致連續之表面。上蓋24、內容器42及外套筒44於組裝完成後,可形成側壁大致平滑之食物儲運容器20。此圖中亦可見該等具有隆起上、下邊緣36、38及中央薄板40之握把28,其中該薄板40係延伸於該握把28之該周緣與該內容器42之內部本體46之間;套環26係能延伸並覆蓋外套筒44之上唇部50;換言之,上唇部50係延伸進入套環26之內部空間。
內容器42之內部本體46延伸進入外套筒44之內部空間 48。外套筒44內部空間48之形狀大致配合內容器42之形狀。外套筒44具有內壁68及外壁70,並於該內、外壁68、70之間界定出隔熱空間72。隔熱空間72內可注入空氣或中性氣體,或為部分真空,或裝入隔熱材料。隔熱空間72可為該食物儲運容器20內之熱食保溫,或為冷食保冷。
外套筒44之底座30乃包圍外套筒44之底端74,並於該食物容器之底部界定出另一隔熱空間。
本文至此已說明並圖示一具有可移動式內容器之食物容器,該內容器42可將食物密封其中,且可在內部裝有該食物且不使用該外套筒44之情況下接受加熱或冷卻。該外套筒44可視需要而為該食物保溫或保冷。若欲進一步加熱或冷卻該食物,僅需移動該外套筒44,而不需將該食物從該內容器42內移至盤或碗中。
第7圖繪示本發明食物儲運容器之第二實施例100,該食物儲運容器100於圖中已組裝完成。食物儲運容器100包括一內容器、固定於該內容器頂環104上之上蓋102、一對以相反方向延伸自該內容器頂環104之握把106,以及外套筒108,其中該內容器恰可裝入該外套筒108中。底座110係設於外套筒108上。較佳者,上蓋102、該內容器及底座110係以塑膠製成,而外套筒108則為鋼製,且為一真空隔熱容器。
在第7及8圖中,上蓋102已螺合至內容器114之頂環104,並藉由螺紋固定其位置。上蓋102內之墊圈112可將上蓋102及內容器114密封成一體,以防止食物或飲料從該內容器114中漏出。上蓋102包括中央突起部分116,其所形成之氣室或隔熱室118可在內容器114之內部與外界環境之間提供隔熱效果。
內容器114之內部本體120係延伸進入外套筒108之內部。內容器114之內部本體120為中空狀,可用於盛裝需保溫或保冷之食物。當然亦可將其他物品儲存於內容器114中。內容器114之握把106係延伸自該頂環104部分之相反側,以方便使用者利用該等握把將內容器114提起。握把106可為任一形狀。在此實施例中,該等握把106之構型為一向下彎曲之突起物,意即,該握把106能朝該內容器114之封閉端方向延伸,以在其底側形成一指尖空間122,以免食物儲運容器100於使用者將其抬起 時出現滑手之現象。
外套筒108係套設於並包圍內容器114之內部本體120。外套筒108具有內壁124及外壁126,該兩壁124、126之間為部分真空,俾為該內容器114中之食物或其他物品隔熱。外套筒108之內壁124之輪廓可緊密配合內容器114之外表面。底座110係裝設於外套筒108之底部。內容器114及外套筒108係由一鎖固結構緊固為一體,其中該鎖固結構係採用旋轉卡合鎖128之形式。旋轉卡合鎖128包括一對延伸自外套筒108內側頂部表面之突起物130,該等突起物130可結合於內容器114外表面上之旋轉卡合槽孔132中。在圖示實施例中,該等鎖固結構係分別位於該等握把106下方,以方便使用者將該等旋轉卡合部分相互對準。
請參閱第8及9圖所示,其中第9圖為旋轉卡合鎖128之放大剖面圖。外套筒108內壁上之突起物130為圓弧形,且其形狀可為一球體之一部分;當然亦可改用其他形狀。內容器114旋轉卡合槽孔132之尺寸及形狀係配合突起物130而設計,較佳者係於旋轉卡合槽孔132與突起物130之間留有裕度。旋轉卡合槽孔132內設有凸部134,且突起物130必須越過該凸部134方能使該鎖固結構進入鎖固位置。
第10圖繪示位於外套筒108內面之突起物130。該外套筒108內面之相對側則設有另一突起物(圖中未示)。所述突起物在圖中呈圓形,但亦可改用其他形狀。
請參閱第10及11圖所示,第11圖為內容器114之仰視圖。握把106下方為一L形凹部或旋轉卡合槽孔132,此凹部或槽孔係形成於內容器114之隆起周緣136中。凹部或旋轉卡合槽孔132具有垂直部分138,此垂直部分138之延伸方向大致平行於食物儲運容器之一軸線,且該垂直部分138係延伸至隆起周緣136之邊緣,使外套筒108之突起物130可經由該垂直部分進入旋轉卡合槽孔132。旋轉卡合槽孔132尚具有水平部分140,此水平部分140大致沿著該食物儲運容器圓周之一部分延伸,並形成該L形凹部之第二支部,以將該凸部134鎖固至靠近水平部分140之末端,且當突起物130位於鎖固位置時,該水平部分140末端之空間足可容納該突起物130。
內容器114之握把支撐周緣142係朝該內容器114之封閉端延伸,並與隆起周緣136保持距離,因而界定出大致呈環形之空間144。將內容器114組裝於外套筒108內時,外套筒108之頂緣適可裝入該大致呈環形之空間144中。待外套筒108之頂緣定位於握把支撐周緣142與內容器114間之空間144後,外套筒108之上緣即到達定位,使突起物130可與旋轉卡合槽孔132結合。該內容器相反側另一握把106下方設有一第二旋轉卡合槽孔。
吾人可從該L形旋轉卡合槽孔之第二或水平部分140中看見鎖固突起物或凸部134。當使用者使分居內、外側之凸部134與鎖固突起物130相對轉動時,凸部134將於接觸鎖固突起物130時遭受阻力。此時僅需提高施予內容器114與外套筒108間之轉動力,即可克服該阻力,使突起物130越過鎖固凸部134並到達L形旋轉卡合槽孔132之末端。外套筒108上之突起物130將因而卡陷於旋轉卡合槽孔132之末端,使內容器114與外套筒108保持結合狀態,但該兩者仍可視需要而分離。舉例而言,該等構件不會在運送至工作場所或學校之過程中自行分離,但可由使用者輕易將其分開,以便以微波爐(舉例而言)加熱內容器114中之食物。待該食物加熱完畢後,可將內容器114重新插入外套筒108中,俾將該已加熱之食物送至桌面或使用者之書桌上。
參見第10及11圖,內容器114之隆起周緣136亦將接觸外套筒108頂緣之凸肋146或其他結構,使該等分居內、外側之構件可透過摩擦力相互結合。
請參閱第8及11圖所示,其中第12圖繪示握把106及內容器114。L形旋轉卡合凹部之垂直部分138係位於握把106下方,並偏離該等握把106之中線,以便容置外套筒108上之突起物130。使用者握持該等握把106時,可以該等握把106為導引件,因而將該等突起物130輕易對準該等旋轉卡合槽孔132。
請參閱第8、11及13圖所示,第13圖係沿第12圖之剖面線D-D之側視剖面圖,且為清楚顯示L形旋轉卡合槽孔132之形狀及位置,已略去該等握把106。該旋轉卡合槽孔132用以容置突起物130之第一部分 或垂直部分138係位於隆起周緣136之下緣,並通往該L形旋轉卡合槽孔132之第二或水平部分140。鎖固凸部134係延伸跨越該凹部之第二或水平部分140,並與該旋轉卡合槽孔132之末端保持足夠之距離,因而形成卡陷空間148。當凸部134與外套筒108之突起物130鎖固為一體時,突起物130即固持於該卡陷空間148中。
將內容器114鎖固於外套筒108內之方式如下:將內容器114之下部插入外套筒108中,直到外套筒108上之突起物130接觸隆起周緣136為止。將內容器114滑入外套筒108中後,使內容器114與外套筒108相對轉動,直到突起物130到達旋轉卡合槽孔132為止,然後將突起物130滑入該等凹部之垂直部分138中。令內容器114與外套筒108相對轉動,致使突起物130沿著該旋轉卡合槽孔132之水平部分140移動。當該等外套筒突起物130接觸凸部134時將產生阻力。施力克服此一阻力即可繼續轉動,使突起物130越過凸部134,並結合於旋轉卡合槽孔132封閉末端之空間148中。在此狀態下,除非使用者施力解除鎖固,否則內容器114及外套筒108將受制於凸部134而無法轉離鎖固位置。依此方式即可將上述構件固定成一體。
若欲將內容器114閂鎖於外套筒108,可透過單一突起物及單一旋轉卡合凹部達成此目的,或透過複數個突起物及複數個凹部達成此目的。旋轉卡合凹部之數量若多於突起物之數量,則可將內容器114及外套筒108鎖固於多個旋轉位置。此外尚可提供其他可將該等構件固定成一體之閂鎖裝置。
內容器114與外套筒108解除鎖固之方式如下:以一扭轉力或轉動力克服鎖固阻力,使外套筒突起物130越過凸部134。於外套筒108中持續轉動內容器114,俾將突起物130移至水平部分140之開放端,然後便可以垂直移動之方式使外套筒108與內容器114彼此分離。使用者可以上述方式取出原已鎖固之內容器114以便加熱或清洗,或將該內容器114鎖固於該外套筒108中以便運送及隔熱。
如圖所示,上蓋結合螺紋150係位於內容器114之上緣。上蓋102則設有可與之合作之螺紋。
請參閱第12~14圖所示,其中第14圖係該內容器114已裝入並鎖固於外套筒108中。此時可將食物放入內容器114中儲存,或加以運送,並因而在該食物與外界環境之間產生隔熱效果,俾為該食物保溫或保冷。旋轉卡合槽孔132係位於各握把106下方,以利使用者以該等握把106為導引件,進而將鎖固突起物130對準鎖固旋轉卡合槽孔132。使用者可以目視方式,將位於內容器114相反側之握把106對準外套筒108內側之突起物130,從而輕易完成內容器114與外套筒108之閂鎖,而不需大幅轉動該等構件以尋找旋轉卡合槽孔132。
請參閱第14及15圖所示,第15圖繪示上蓋102及上蓋墊圈112,該兩者係以螺紋連接之方式連附於該內容器之口緣。在一實施例中,墊圈112係以矽製成,但亦可改用其他材料。在一實施例中,上蓋102係以塑膠製成,但亦可改用其他材料。上蓋墊圈112恰可裝入上蓋102之凹部,並於使用過程中固定於該處。墊圈112可於上蓋102之內面與內容器114口緣之邊緣之間形成密封。使用者無需將上蓋102從內容器114上移開,即可將內容器114從外套筒108中取出或將其插入外套筒108中。因此,上蓋102可固定於原位,以免湯類或其他類食物於使用者取出該內容器114時溢出。以微波爐(舉例而言)加熱該內容器114中之食物時,則須移開該內容器114之上蓋102。
在第16圖中,內容器114係位於外套筒108內,而上蓋則已移開。內容器114係以旋轉卡合之連接方式固定於外套筒108。內容器114上具有下伸外緣之外突凸緣(即握把支撐周緣)142係延伸覆蓋該外套筒108之口緣。此結構除可使各構件於組裝完成後更具整體性,更可防止食物卡於不同構件之間。內容器114係以塑膠製成,較佳者則係以可與其所盛裝之食物一同微波加熱之材料製成。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外套筒108係以不銹鋼製成,而底座110則為塑膠製。在以微波爐加熱內容器114內之食物後,可將該內容器114滑入外套筒108中,使該已加熱之食物與相對低溫之外界環境隔離。亦可將內容器114放入冰箱內或放置於其他涼爽處以冷卻該食物,之後再將內容器114連同其內已冷卻之食物一同滑入該外套筒中保冷。
內容器114及外套筒108可透過摩擦力、或透過一閂鎖結構(本文即提供其一範例),或同時透過摩擦力及一閂鎖結構而結為一體。
發明人之本意係於本發明之專利權範圍內具體說明可合理並適當反映發明人對此項技藝之貢獻之所有變化及修改方式,但熟習此項技藝者仍可以其他方式加以修改及變化。
26‧‧‧套環
28‧‧‧握把
30‧‧‧底座
32‧‧‧螺紋唇部
42‧‧‧內容器
44‧‧‧外套筒
46‧‧‧內部本體
48‧‧‧內部空間
50‧‧‧上唇部
52‧‧‧外壁

Claims (14)

  1. 一種具有可移動式內容器及隔熱外套筒之食物儲運容器,包含:一外套筒,其具有一外壁及一內壁,並於該內壁及外壁之間界定出一隔熱空間,該外套筒尚設有一內部空間及通往該內部空間之一開口;該外套筒之一上唇部,該上唇部係位於該外套筒上對應於該開口之位置;一內容器,其具有一內部本體,該內部本體恰可裝入該外套筒之該內部空間內,該內部本體內界定有一食物容納腔;一套環,其位於該內容器上,當該內部本體位於該外套筒之該內部空間內的情況下,該套環係套設於該外套筒之該上唇部上,該套環能露出至該食物儲運容器之一外表面;至少一握把,其由該套環延伸而出;及一上蓋,該上蓋能選擇性地以密封結合之方式緊固於該套環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食物儲運容器,尚包含:一鎖固結構,其能將該內容器與該外套筒緊固為一體。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食物儲運容器,其中該握把的數量至少為兩個,且各該握把係位於該內容器之相反側。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食物儲運容器,其中各該握把包括一上邊緣、一下邊緣及一薄板,各該邊緣係分別由對應之握把的周緣處朝相反方向突出;該薄板係延伸於該握把之該周緣與該內容器之一內部本體之間。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食物儲運容器,其中各該握把能朝該內容器之一封閉端彎曲,以形成一指尖空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食物儲運容器,其中該上蓋包括一內蓋及一外蓋,該內 蓋及外蓋係彼此連附,以在該內蓋及外蓋間界定出一隔熱空間。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食物儲運容器,其中:該外套筒包括一圓柱形外壁;該外套筒之該上唇部具有一圓柱形外表面,該圓柱形外表面之直徑小於該外套筒之該圓柱形外壁之直徑;及該套環具有一圓柱形外表面,該套環之該圓柱形外表面能與該外套筒之該圓柱形外壁相銜接。
  8. 一種具有可移動式內容器及隔熱外套筒之食物儲運容器,包含:一外套筒,其具有一圓柱形外壁,並界定出一內部空間,該外套筒具有一上唇部,該上唇部之外徑小於該圓柱形外壁之外徑;一內容器,其具有一內部本體,該內部本體之尺寸及形狀係經過設計,使該內部本體恰可裝入該外套筒之該內部空間中,該內部本體能界定出一食物容納空間;一套環,其係延伸自該內部本體,並於該套環與該內部本體之間界定出一口緣接收空間,當該內容器之該內部本體位於該外套筒之該內部空間內時,該外套筒之該上唇部恰可裝入該口緣接收空間中;第一與第二握把,係分別由該套環之相反側延伸而出;一螺紋圓柱形部分,其係延伸自該套環,該螺紋圓柱形部分包括一外螺紋圓柱形表面,該外螺紋圓柱形表面之直徑小於該套環之一直徑;及一上蓋,其具有一內螺紋部分,該內螺紋部分能與該螺紋圓柱形部分之該外螺紋圓柱形表面相結合,當該上蓋位於該螺紋圓柱形部分且形成一密封狀態時,該上蓋即封閉該食物容納空間,且無論該內容器係位於該 外套筒中或被移動至該外套筒外,該上蓋均可維持該密封狀態。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食物儲運容器,尚包含:一鎖固結構,其位於該內容器與該外套筒之間,俾將該內容器以可釋放之方式鎖固於該外套筒。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食物儲運容器,其中該鎖固結構包括二旋轉卡合鎖,各該旋轉卡合鎖係分別對準該第一與第二握把。
  11. 如請求項8所述之食物儲運容器,其中該外套筒及該上蓋可隔熱。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食物儲運容器,其中該外套筒具有真空隔熱效果。
  13. 如請求項8所述之食物儲運容器,其中該內容器、該套環及該等握把係以具有微波加熱安全性之材料一體成型。
  14. 如請求項8所述之食物儲運容器,其中當該內部本體位於該外套筒之該內部空間內時,該內容器及該外套筒係以摩擦配合之方式結為一體。
TW103100042A 2013-03-20 2014-01-02 具有可移動式內容器及隔熱外套筒之食物儲運容器 TWI5386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847,536 US20130248537A1 (en) 2012-03-22 2013-03-20 Food transport and storage container having removable inner container and insulating outer sleev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6745A true TW201436745A (zh) 2014-10-01
TWI538642B TWI538642B (zh) 2016-06-21

Family

ID=51546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0042A TWI538642B (zh) 2013-03-20 2014-01-02 具有可移動式內容器及隔熱外套筒之食物儲運容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58177A (zh)
HK (1) HK1200793A1 (zh)
TW (1) TWI5386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990494A1 (en) * 2015-03-27 2016-10-06 Arrola Ag Vessel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providing a food pre paration
CN105882702A (zh) * 2016-05-30 2016-08-24 宋晓玲 一种食品运输车
CN107790030A (zh) * 2017-10-31 2018-03-13 南京新侨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成粉煤灰保温材料的保温浆体搅拌机
FR3081449B1 (fr) * 2018-05-28 2021-04-30 Roquette Freres Emballage comprenant un recipient plastique avec pas d'empilage constant
CN108670030A (zh) * 2018-07-27 2018-10-19 东莞市世胜硅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漂浮式硅胶煮蛋器及其生产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38789B1 (en) * 1990-01-25 1995-11-22 McDonald, Derek A closure device
DE9317521U1 (de) * 1993-11-16 1994-01-27 Bramlage Gmbh Cremedose
US5401937A (en) * 1994-01-18 1995-03-28 Sakaguchi Dennetsu Kabushiki Kaisha Sheathed heater
US5765715A (en) * 1997-03-19 1998-06-16 The First Years Inc. Drinking cup and cup holder
JP2991429B1 (ja) * 1999-01-11 1999-12-20 正治 三宅 真空吸引密閉容器
US6672473B2 (en) * 2001-04-12 2004-01-06 General Mills, Inc. Microwavable food container with reinforcing flange and sidewall
US20080006643A1 (en) * 2006-07-07 2008-01-10 Gene Ma Insulated contai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8177A (zh) 2014-09-24
TWI538642B (zh) 2016-06-21
HK1200793A1 (zh) 2015-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41840B1 (en) Food transport and storage container having removable inner container and insulating outer sleeve
TWI538642B (zh) 具有可移動式內容器及隔熱外套筒之食物儲運容器
US8967414B2 (en) Beverage container system with latch to manage lid position
CA2872795C (en) Thermal container
US9538881B2 (en) Kitchen applianc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20150284138A1 (en) Hinged dual chamber storage container
US20140091097A1 (en) Insulated food jar with campfire or stove heatable inner container
US20140103033A1 (en) Food container
TWI725411B (zh) 食品罐
US20130111726A1 (en) Modular insulated container system
US20110259777A1 (en) Composite microwave and oven safe food container system
US5102000A (en) Drink Mug
US3245565A (en) Container for foods or the like
US8201705B2 (en) Portable safety dish
KR200470531Y1 (ko) 반찬냉장고
US20220106102A1 (en) Vacuum insulated storage containers
KR101467669B1 (ko) 분리 가능한 내측 용기와 단열 외측 슬리브를 가지는 음식물 운반 저장 용기
US20120228161A1 (en) Portable safety dish
US20170081080A1 (en) Food storage container and organizing container system
TWI544886B (zh) 具有能以營火或爐具加熱之內容器之隔熱食物容器
KR200486123Y1 (ko) 전자레인지용 용기
EP2749506B1 (en) Food container
DK9700304U3 (da) Stempelkaffekande til brygning af kaffe i små mængder
US20220160167A1 (en) Cookware for use in a microwave oven
KR20100001756U (ko) 음식물 밀폐용기의 뚜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