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2182A - 球帶狀密封體 - Google Patents

球帶狀密封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2182A
TW201432182A TW102148262A TW102148262A TW201432182A TW 201432182 A TW201432182 A TW 201432182A TW 102148262 A TW102148262 A TW 102148262A TW 102148262 A TW102148262 A TW 102148262A TW 201432182 A TW201432182 A TW 20143218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edge
spherical
diameter side
metal mes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8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31743B (zh
Inventor
Hiroaki Wada
Original Assignee
Oile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ile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iles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32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2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1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174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18Construction facilitating manufacture,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 F01N13/1805Fixing exhaust manifolds, exhaust pipes or pipe sections to each other, to engine or to vehicle body
    • F01N13/1811Fixing exhaust manifolds, exhaust pipes or pipe sections to each other, to engine or to vehicle body with means permitting relative movement, e.g. compensation of thermal expansion or vib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18Construction facilitating manufacture,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 F01N13/1805Fixing exhaust manifolds, exhaust pipes or pipe sections to each other, to engine or to vehicle body
    • F01N13/1827Sea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haust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16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0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 F16J15/08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exclusively metal packing
    • F16J15/080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exclusively metal packing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surface treatment
    • F16J15/081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exclusively metal packing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surface treatment with a braided or knitted bod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0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 F16J15/10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non-metallic packing
    • F16J15/1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non-metallic packing with metal reinforcement or covering
    • F16J15/121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non-metallic packing with metal reinforcement or covering with metal reinforcement
    • F16J15/12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non-metallic packing with metal reinforcement or covering with metal reinforcement consisting of additions, e.g. metallic fibres, metallic powders, randomly dispersed in the pack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310/00Selection of sound absorbing or insulating material
    • F01N2310/14Wire mesh fabric, woven glass cloth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asket Seals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用於排氣管接頭之球帶狀密封體35包含球帶狀基體33,該球帶狀基體33由劃分形成有貫通孔28之圓筒內表面29、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及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之大徑側及小徑側之環狀端面31及32所規定。

Description

球帶狀密封體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汽車排氣管之球面管接頭之球帶狀密封體。
汽車用引擎之排出氣體係經由排氣管被釋放至大氣中,但該排氣管會因引擎之側傾行為及振動等而受到重複應力,結果有導致排氣管之疲勞破壞之虞,又,亦存在引擎之振動使排氣管共振而使車室內之安靜性變差之情形。為了解決此種問題,而想出了於使用排氣管之部位配置球面管接頭以吸收應力等方法。
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提出有如下之球帶狀密封體,即,於中央部具有規定貫通孔之圓筒內表面,外表面形成為部分凸球面狀,於該外表面之大徑側及小徑側具有環狀之端面,且於該球帶狀密封體之自圓筒內表面至部分凸球面狀之外表面之內部包含:補強材料,其包含經壓縮之金屬網片;及耐熱材料,其填充該補強材料之金屬網片之網眼,且與該補強材料之金屬網片混合存在並一體化並且包含經壓縮之膨脹石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10-231934公報
另外,於使用該球帶狀密封體作為排氣管接頭之情形時,在將該球帶狀密封體組裝於排氣管時排氣管被壓入至球帶狀密封體之貫通孔,並且於組裝後之使用中形成於部分凸球面狀之外表面相對於對象材料反覆滑動而移動,故而期望於壓入時及滑動接觸時,以圓筒狀補強材料不會產生位置偏移之程度將圓筒狀補強材料與包含經壓縮之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結合。又,即便於將該球帶狀密封體組裝於排氣管時,在將排氣管壓入球帶狀密封體之貫通孔後必須自球帶狀密封體之貫通孔拔出排氣管之情形時,亦期望以圓筒狀補強材料不會相對於包含經壓縮之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產生位置偏移之程度將圓筒狀補強材料與該耐熱材料結合。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各方面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將包含金屬網片之補強材料牢固地與包含經壓縮之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結合而成之球帶狀密封體。
用於排氣管接頭之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包含球帶狀基體,該球帶狀基體由劃分形成有貫通孔之圓筒內表面、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及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之大徑側及小徑側之環狀端面規定,球帶狀基體具有包含經壓縮之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及包含被捲繞且經壓縮之金屬網片之補強材料,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填充經壓縮之金屬網片之網眼且與該金屬網片混合存在並一體化,沿著大徑側及小徑側之環狀端面中之至少一個環狀端面延伸且於該一環狀端面部分地且離散地露出於外部之金屬網片包含沿著圓筒內表面延伸之最內周之金屬網片之彎折延長部。
根據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由於沿著大徑側及小徑側之環狀端面中之至少一個環狀端面延伸且於該一環狀端面部分地且離散地露 出於外部之金屬網片包含沿著圓筒內表面延伸之最內周之金屬網片之彎折延長部,故而於將排氣管壓入球帶狀密封體之貫通孔及自球帶狀密封體之貫通孔拔出排氣管時,該彎折延長部作為阻擋部發揮作用,該阻擋部對抗沿著圓筒內表面延伸之最內周之金屬網片相對於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之摩擦移動,而可將包含金屬網片之補強材料與包含經壓縮之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牢固地結合,而且,可防止最內周之金屬網片與該最內周之金屬網片之周圍之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間的位置偏移。
於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中,彎折延長部可延伸至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之大徑側之圓環狀端緣之近前,又,亦可取代其或者與其同時地,延伸至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之小徑側之圓環狀端緣之近前。
用於排氣管接頭之本發明之另一球帶狀密封體包含球帶狀基體,該球帶狀基體由劃分形成有貫通孔之圓筒內表面、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及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之大徑側及小徑側之環狀端面規定,球帶狀基體具有包含經壓縮之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及包含被捲繞且經壓縮之金屬網片之補強材料,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填充經壓縮之金屬網片之網眼且與該金屬網片混合存在並一體化,沿著大徑側及小徑側之環狀端面中之至少一個環狀端面延伸且於該一環狀端面部分地且離散地露出於外部之金屬網片包含沿著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延伸之最外周之金屬網片之彎折延長部。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球帶狀密封體,由於沿著大徑側及小徑側之環狀端面中之至少一個環狀端面延伸且於該一環狀端面部分地且離散地露出於外部之金屬網片包含沿著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延伸之最外周之金屬網片之彎折延長部,故而於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相對於對象材料之滑動中,該彎折延長部作為阻擋部發揮作用,該阻擋部對抗沿著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延伸之最外周之金屬網片相對於包含膨脹石墨之 耐熱材料之摩擦移動,而可將包含金屬網片之補強材料與包含經壓縮之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牢固地結合,而且,可防止最外周之金屬網片與該最外周之金屬網片之周圍之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間的位置偏移。
於本發明之另一球帶狀密封體中,彎折延長部可於大徑側之環狀端面延伸至圓筒內表面之軸向之一端緣之近前,又,亦可取代其或與其同時地,於小徑側之環狀端面延伸至圓筒內表面之軸向之另一端緣之近前。
本發明之任一球帶狀密封體均為,大徑側之環狀端面可包含圓環狀平坦端面,該圓環狀平坦端面係於圓環狀之大徑緣連接於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之大徑側之圓環狀端緣並且於圓環狀之小徑緣連接於圓筒內表面之軸向之圓環狀之一端緣;又,亦可取代其或者與其同時包含:圓環狀平坦端面部,其於圓環狀之大徑緣連接於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之大徑側之圓環狀端緣;及圓環狀之凹狀端面部,其於大徑緣連接於該圓環狀平坦端面部之圓環狀之小徑緣並且於小徑緣連接於圓筒內表面之軸向之圓環狀之一端緣;又,亦可取代其等或者與其等同時包含:圓環狀平坦端面部,其於圓環狀之小徑緣連接於圓筒內表面之軸向之圓環狀之一端緣;及圓環狀之凹狀端面部,其於小徑緣連接於該圓環狀平坦端面部之圓環狀之大徑緣並且於大徑緣連接於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之大徑側之圓環狀端緣;進而,又,大徑側之環狀端面亦可取代其等或者與其等同時包含:圓環狀之凹狀端面部,其於大徑緣連接於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之大徑側之圓環狀端緣;圓環狀平坦端面部,其於大徑緣連接於該凹狀端面部之小徑緣;及圓環狀之凹狀端面部,其於大徑緣連接於該圓環狀平坦端面部之圓環狀之小徑緣並且於小徑緣連接於圓筒內表面之軸向之圓環狀之一端緣。
於本發明之任一球帶狀密封體中,球帶狀本體均可包含球帶狀 基體本體、及形成於該球帶狀基體本體之外周側之外層,於此情形時,外層較佳為將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包含至少含有六方晶氮化硼及氧化鋁水合物之潤滑組合物之固體潤滑劑、及包含金屬網片之補強材料壓縮而將固體潤滑劑及耐熱材料填充於補強材料之網眼從而使該固體潤滑劑及耐熱材料與補強材料混合存在並一體化而成,該外層之外表面形成上述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形成為包含補強材料之面與包含固體潤滑劑之面混合存在之平滑之面或包含固體潤滑劑之平滑之面。
根據該球帶狀密封體,可避免固體潤滑劑自球帶狀基體本體之外表面脫落,結果與對象材料於固體潤滑劑與補強材料混合存在之平滑之面即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滑動,故而可極力防止產生摩擦異常聲。
於固體潤滑劑中,六方晶氮化硼發揮尤其於高溫區域優異之潤滑性,又,成分中之氧化鋁水合物雖其本身並非顯示任何潤滑性,但發揮如下作用:改善固體潤滑劑對耐熱材料表面之黏附性,對形成牢固之黏附層發揮效果並且促進六方晶氮化硼之板狀結晶之層間之滑動而引出六方晶氮化硼之潤滑性。
於潤滑組合物中可含有四氟化乙烯樹脂,四氟化乙烯樹脂係其自身具有低摩擦性者,藉由於潤滑組合物中含有四氟化乙烯樹脂,使潤滑組合物之低摩擦性提高,而對包含潤滑組合物之固體潤滑劑賦予低摩擦性,從而於與對象材料之摩擦中,不產生黏著滑動(附著-滑動)而可極力避免產生摩擦異常聲,並對潤滑組合物賦予提高壓縮成形時之潤滑組合物之延展性之作用,結果可形成較薄之黏附層。
氧化鋁水合物係以組成式Al2O3.nH2O(組成式中,0<n<3)表示之化合物。於本組成式中,n通常為超過0(零)且未達3之數,較佳為0.5~2,進而較佳為0.7~1.5左右。作為氧化鋁水合物,例如可列舉 軟水鋁石(Al2O3.H2O)或水鋁石(Al2O3.H2O)等氧化鋁一水合物(氫氧化氧化鋁)、三水鋁石(Al2O3.3H2O)或α-三水鋁石(bayerite)(Al2O3.3H2O)等氧化鋁三水合物、假勃姆石等,較佳為使用該等中之至少一種。
於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中,可於球帶狀基體本體及外層中,以40~65重量%之比率含有包含金屬網片之補強材料、並以35~60重量%之比率含有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及固體潤滑劑,較佳為球帶狀基體本體及外層中之耐熱材料及固體潤滑劑具有1.20~2.00Mg/m3之密度,又,於外層中,較佳為以60~75重量%之比率含有包含金屬網片之補強材料、並以25~40重量%之比率含有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及固體潤滑劑。
於球帶狀基體本體及外層中,若以多於65重量%之比率含有補強材料、並以少於35重量%之比率含有耐熱材料,則耐熱材料對於產生於補強材料之周圍之多數個微小通路(間隙)之密封(填充)不完全,結果引起排出氣體之初始洩漏,即便偶爾完全密封微小通路,該密封亦會因高溫下之耐熱材料之氧化消耗等而提前消失,而且,排出氣體提前產生洩漏,另一方面,若含有少於40重量%之補強材料、且多於60重量%之耐熱材料,則於外層及外層之附近補強材料變得極少,從而無法較佳地形成對於外層及外層之附近之耐熱材料之補強,而明顯產生耐熱材料之剝離(脫落),並且難以期待補強材料發揮之補強效果。
又,於球帶狀基體本體及外層中之耐熱材料及固體潤滑劑中,若耐熱材料之密度小於1.20Mg/m3,則於長期之使用中會引起排出氣體之洩漏,另一方面,若耐熱材料之密度大於2.00Mg/m3,則於與對象材料之摩擦中,常易產生摩擦異常聲。
於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中,外層具有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該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包含由包含補強材料之面與包含固體潤滑劑之面混合存在之露出面構成之外表面,故而可確保與接觸(滑動)於該部 分凸球面狀滑動面之對象材料之更加平滑之滑動,又,能以包含補強材料之面保持該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中之包含固體潤滑劑之面,並且可適當進行固體潤滑劑自該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向對象材料之表面之移動接著及刮取向對象材料之表面移動接著之過量之固體潤滑劑,結果可確保長期平滑之滑動,於與對象材料之滑動中不會產生摩擦異常聲。
於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中,耐熱材料亦可包含0.05~5.0重量%之五氧化磷及1.0~16.0重量%之磷酸鹽中之至少一者作為抗氧化劑、及膨脹石墨。
包含五氧化磷及磷酸鹽之至少一者作為抗氧化劑以及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可提高球帶狀密封體本身之耐熱性及耐氧化消耗性,而可於高溫區域使用球帶狀密封體。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將圓筒狀補強材料牢固地結合於球帶狀基體本體而成之球帶狀密封體。
1‧‧‧圓筒狀編織金屬網
2‧‧‧輥
3‧‧‧輥
4‧‧‧金屬網片
5‧‧‧補強材料
6‧‧‧耐熱材料
6a‧‧‧端緣
6b‧‧‧端緣
7‧‧‧端緣
8‧‧‧端緣
9‧‧‧端緣
10‧‧‧端緣
11‧‧‧端緣
12‧‧‧重合體
13‧‧‧筒狀母材
14‧‧‧被覆層
15‧‧‧圓筒輥
16‧‧‧圓筒輥
17‧‧‧面
18‧‧‧面
19‧‧‧外層形成構件
20‧‧‧備用圓筒成形體
21‧‧‧圓筒壁面
22‧‧‧部分凹球面狀壁面
23‧‧‧貫通孔
24‧‧‧附階部之芯棒
25‧‧‧中空圓筒部
26‧‧‧球帶狀中空部
27‧‧‧模具
28‧‧‧貫通孔
29‧‧‧圓筒內表面
30‧‧‧部分凸球面狀面
31、32‧‧‧環狀端面
33‧‧‧球帶狀基體
34‧‧‧外層
35‧‧‧球帶狀密封體
36‧‧‧外表面
37‧‧‧面
38‧‧‧面
39‧‧‧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
46‧‧‧圓筒外表面
51‧‧‧大徑緣
52‧‧‧圓環狀端緣
53‧‧‧圓環狀平坦端面部
54‧‧‧小徑緣
55‧‧‧大徑緣
56‧‧‧小徑緣
57‧‧‧端緣
58‧‧‧凹狀端面部
59‧‧‧端緣
61‧‧‧球帶狀基體本體
62‧‧‧彎折延長部
65‧‧‧圓環狀端緣
71‧‧‧小徑緣
72‧‧‧大徑緣
73‧‧‧凹狀端面部
100‧‧‧上游側排氣管
101‧‧‧管端部
200‧‧‧凸緣
300‧‧‧下游側排氣管
301‧‧‧直徑擴大部
302‧‧‧凹球面部
303‧‧‧凸緣部
304‧‧‧內表面
400‧‧‧螺栓
500‧‧‧螺旋彈簧
d‧‧‧寬度
D‧‧‧寬度
l‧‧‧長度
L‧‧‧長度
O‧‧‧軸心
X‧‧‧軸向
△1‧‧‧間隙
δ1‧‧‧伸出量
δ2‧‧‧伸出量
δ3‧‧‧伸出量
δ4‧‧‧伸出量
δ5‧‧‧伸出量
圖1(a)及(b)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例之說明圖。
圖2係圖1所示之球帶狀密封體之局部放大說明圖。
圖3係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之製造步驟中之補強材料之形成方法的說明圖。
圖4係表示補強材料之金屬網片之網眼之俯視圖。
圖5係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之製造步驟中之耐熱材料的立體圖。
圖6係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之製造步驟中之重合體的立體圖。
圖7係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之製造步驟中之筒狀母材的俯視圖。
圖8係圖7所示之筒狀母材之縱剖面圖。
圖9係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之製造步驟中之耐熱材料的立體圖。
圖10係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之製造步驟中之包含固體潤滑劑之被覆層之耐熱材料的剖面圖。
圖11係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之製造步驟中之外層形成構件之第一形成方法的說明圖。
圖12係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之製造步驟中之外層形成構件之第一形成方法的說明圖。
圖13係利用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之製造步驟中之第一形成方法而獲得之外層形成構件的縱剖面圖。
圖14係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之製造步驟中之外層形成構件之第二形成方法的說明圖。
圖15係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之製造步驟中之外層形成構件之第二形成方法的說明圖。
圖16係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之製造步驟中之備用圓筒成形體的俯視圖。
圖17係表示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之製造步驟中之在模具中插入有備用圓筒成形體之狀態的剖面圖。
圖18係組裝有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之排氣管球面接頭之縱剖面圖。
圖19係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之製造步驟中之另一筒狀母材的俯視圖。
圖20係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之製造步驟中之又一筒狀母材的俯視圖。
圖21係本發明之球帶狀密封體之製造步驟中之又一筒狀母材的 俯視圖。
圖22(a)及(b)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另一例之說明圖。
其次,基於圖示之較佳之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再者,本發明並不受該等例任何限定。
於圖1及圖2中,用於本例之排氣管接頭之球帶狀密封體35包含球帶狀基體33,該球帶狀基體33由劃分形成有貫通孔28之圓筒內表面29、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及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之大徑側及小徑側之環狀端面31及32所規定。
球帶狀基體33包含:補強材料5,其包含被捲繞且經壓縮之金屬網片4;及耐熱材料6,其填充經壓縮之金屬網片4之網眼且與金屬網片4混合存在並一體化並且包含經壓縮之膨脹石墨;該球帶狀基體33包含:球帶狀基體本體61,其係圓筒狀並且於外周側具有部分凸球面狀面30;及外層34,其一體地形成於球帶狀基體本體61之部分凸球面狀面30。
為了不與被插入之上游側排氣管100之管端部101(參照圖18)之圓筒外表面46之間產生間隙,具有軸心O之圓筒內表面29具有與圓筒外表面46之外徑實質上相同之內徑。
環狀端面31包含:圓環狀平坦端面部53,其於圓環狀之大徑緣51連接於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之大徑側之圓環狀端緣52;及圓環狀之凹狀端面部58,其於大徑緣55連接於圓環狀平坦端面部53之圓環狀之小徑緣54並且於小徑緣56連接於圓筒內表面29之軸向X之圓環狀之端緣57。
沿著環狀端面31延伸且於該環狀端面31部分地且離散地露出於外部之金屬網片4包含沿著圓筒內表面29延伸之最內周之金屬網片4之彎折延長部62,彎折延長部62延伸至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之圓環狀 端緣52之近前。
以下,對球帶狀密封體35中之構成材料及球帶狀密封體35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關於耐熱材料用之耐熱片材I>
一面攪拌濃度為98%之濃硫酸,一面添加過氧化氫之60%水溶液作為氧化劑,將其作為反應液。將該反應液冷卻並保持於10℃之溫度,於其中添加粒度為30~80目之鱗片狀天然石墨粉末並進行30分鐘反應。反應後,將經抽氣過濾之酸處理石墨粉末分離,將該酸處理石墨粉末於水中攪拌10分鐘並抽氣過濾,重複進行2次該清洗作業,而自酸處理石墨粉末充分去除硫酸成分。然後,利用保持於110℃之溫度之乾燥爐對經充分去除硫酸成分之酸處理石墨粉末進行3小時乾燥,並將其作為酸處理石墨粉末。
於950~1200℃之溫度下對該酸處理石墨粉末實施1~10秒鐘之加熱(膨脹)處理而使其產生分解氣體,藉由其氣壓擴張石墨層間而形成被膨脹後之膨脹石墨粒子(膨脹倍率240~300倍)。將該膨脹石墨粒子供給至調整為所需輥間隙之雙輥裝置進行輥壓成形,從而製作所需厚度之膨脹石墨片,將該膨脹石墨片作為耐熱片材I。
<關於耐熱材料用之耐熱片材II及III>
一面攪拌上述酸處理石墨粉末,一面將以甲醇稀釋作為磷酸之濃度84%之正磷酸水溶液及作為磷酸鹽之濃度50%之磷酸二氫鋁水溶液中之至少一者而成之溶液以噴霧狀調配至該酸處理石墨粉末中,並均勻地攪拌從而製作具有濕潤性之混合物。利用保持於120℃之溫度之乾燥爐對該具有濕潤性之混合物進行2小時乾燥。然後,於950~1200℃之溫度下對其進行1~10秒鐘之加熱(膨脹)處理而使其產生分解氣體,藉由其氣壓擴張石墨層間而形成被膨脹後之膨脹石墨粒子(膨脹倍率240~300倍)。於該膨脹處理步驟中,成分中之正磷酸發生 脫水反應而生成五氧化磷,磷酸二氫鋁之結構式中之水脫離。將該膨脹石墨粒子供給至調整為所需輥間隙之雙輥裝置進行輥壓成形,從而製作所需厚度之膨脹石墨片,將該膨脹石墨片作為耐熱片材II及III。
於以此方式製作而成之耐熱片材II中含有五氧化磷或磷酸二氫鋁,於該耐熱片材III中含有五氧化磷及磷酸二氫鋁。含有該磷酸及磷酸鹽中之至少一者之膨脹石墨可使膨脹石墨本身之耐熱性提高並且被賦予抗氧化作用,故而可於例如500℃或超過500℃之高溫區域中使用。
作為可使用之磷酸,除了正磷酸以外,可列舉偏磷酸、聚磷酸、聚偏磷酸等,又,作為磷酸鹽,除了磷酸二氫鋁以外,可列舉磷酸二氫鋰、磷酸氫二鋰、磷酸二氫鈣、磷酸氫二鈣、磷酸氫二鋁等。
於球帶狀密封體35之製造中,耐熱片材較佳為使用密度為1.0~1.15Mg/m3左右、且厚度為0.3~0.6mm左右之片材。
<關於補強材料>
補強材料使用如下之金屬網片,即,使用1根或2根以上之包含作為鐵系之沃斯田鐵系之SUS304、SUS310S、SUS316、肥粒鐵系之SUS430等不鏽鋼線或鐵線(JISG3532)或鍍鋅鐵線(JISG3547)、或者作為銅系之銅-鎳合金(銅鎳合金)線、銅-鎳-鋅合金(鎳銀)線、黃銅線、鈹銅線之金屬細線,並將其等織或編而形成。
形成金屬網片之金屬細線使用線徑為0.28~3.2mm左右者,較佳為使用由該線徑之金屬細線形成之球帶狀基體之金屬網片之網眼的網格寬度(參照表示編織金屬網片之圖4)為縱4~6mm、橫3~5mm左右者,較佳為使用外層用之金屬網片之網眼之網格寬度(參照圖4)為縱2.5~3.5mm、橫1.5~5mm左右者。
<關於固體潤滑劑>
於本例中,固體潤滑劑含有70~85重量%之六方晶氮化硼(以下 簡稱為「h-BN」)、0.1~10重量%之氧化硼及5~20重量%之氧化鋁水合物,或以相對於該潤滑組合物100重量份為200重量份以下、較佳為50~150重量份之比率含有四氟化乙烯樹脂(以下簡稱為「PTFE」)粉末。
於該固體潤滑劑中,可含有氧化硼,該氧化硼藉由含在h-BN中而引出該氮化硼所具有之潤滑性,尤其有助於降低高溫區域中之摩擦,亦可不含有氧化硼,於該情形時,固體潤滑劑之構成成分中之氧化鋁水合物亦發揮如下作用:改善固體潤滑劑對耐熱材料表面之黏附性,對形成牢固之黏附層發揮效果並且促進h-BN之板狀結晶之層間之滑動而引出h-BN之潤滑性。
該固體潤滑劑於製造過程中係以如下之水性分散液之形態被使用,即,於在作為分散介質之含有酸之水中分散含有氧化鋁水合物粒子且氫離子濃度(pH)呈2~3之氧化鋁溶膠中分散含有h-BN粉末及氧化硼粉末而成,且分散含有30~50重量%之包含70~85重量%之h-BN粉末與0.1~10重量%之氧化硼及5~20重量%之氧化鋁水合物之潤滑組合物作為固形物成分。又,該水性分散液亦可為如下者,即,分散含有30~50重量%之如下之潤滑組合物作為固形物成分,即,於包含70~85重量%之h-BN、0.1~10重量%之氧化硼及5~20重量%之氧化鋁水合物之潤滑組合物中,以相對於該潤滑組合物100重量份為200重量份以下、較佳為50~150重量份之比率分散含有PTFE。形成水性分散液之h-BN、氧化硼及PTFE較佳為儘可能為細粉末,其等較佳為使用平均粒徑為10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5μm以下之細粉末。
水性分散液中之作為氧化鋁溶膠之分散介質之水中含有之酸係作為用以使氧化鋁溶膠穩定化之解膠劑而發揮作用者。而且,作為酸,可列舉鹽酸、硝酸、硫酸、胺基磺酸等無機酸,但尤其較佳為硝酸。
水性分散液中之形成氧化鋁溶膠之氧化鋁水合物係以組成式Al2O3.nH2O(組成式中,0<n<3)所表示之化合物。於該組成式中,n通常為超過0(零)且未達3之數,較佳為0.5~2,進而較佳為0.7~1.5左右。作為氧化鋁水合物,例如可列舉軟水鋁石(Al2O3.H2O)或水鋁石(Al2O3.H2O)等氧化鋁一水合物(氫氧化氧化鋁)、三水鋁石(Al2O3.3H2O)或α-三水鋁石(Al2O3.3H2O)等氧化鋁三水合物、假勃姆石等。
其次,基於圖式對包含上述構成材料之球帶狀密封體35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第一步驟)
如圖3所示,將線徑為0.28~0.32mm之金屬細線編成圓筒狀而形成網眼之網格寬度為縱4~6mm及橫3~5mm左右(參照圖4)的圓筒狀編織金屬網1,使該圓筒狀編織金屬網1通過輥2及3間,而製作具有寬度D之帶狀之金屬網片4,並將金屬網片4切斷成特定之長度L。
(第二步驟)
如圖5所示,準備片狀之耐熱材料(包含膨脹石墨或含有磷酸及磷酸鹽中之至少一者之膨脹石墨的耐熱材料)6,該片狀之耐熱材料6之寬度與金屬網片4之寬度D為相同或略微小於寬度D,並具有相對於金屬網片4之長度L為1.30×L至2.70×L之長度l,其密度為1~1.15Mg/m3且厚度為0.3~0.6mm。
(第三步驟)
如圖6所示,以自耐熱材料6之寬度方向之一端緣6a至補強材料5之寬度方向之一端緣7之長度成為δ1(伸出量δ1)之方式使補強材料5自耐熱材料6沿寬度方向伸出,並以自補強材料5之寬度方向之另一端緣8至耐熱材料6之寬度方向之另一端緣6b之長度成為δ2(伸出量δ2)之方式使耐熱材料6自補強材料5沿寬度方向伸出,且使耐熱材料6自補強材料5之長度方向之一端緣9沿長度方向最大伸出0.3×L至1.7×L,而 且,使補強材料5之長度方向之另一端緣10與對應於該端緣10之耐熱材料6之長度方向之端緣11吻合,從而獲得將該耐熱材料6與補強材料5相互重合而成之重合體12。
(第四步驟)
將重合體12以如圖7所示般將耐熱材料6作為內側而呈螺旋狀且耐熱材料6被多捲1圈之方式捲繞,從而形成耐熱材料6露出於內周側及外周側之兩側之筒狀母材13。作為耐熱材料6,預先準備如下者,即,具有相對於補強材料5之長度L為1.30×L至2.70×L之長度l,以使筒狀母材13中之耐熱材料6之捲繞圈數多於補強材料5之捲繞圈數。於筒狀母材13中,如圖8所示,補強材料5於其寬度方向之一端緣7側自耐熱材料6之一端緣6a向寬度方向伸出δ1,另一方面,耐熱材料6於其寬度方向之另一端緣6b側自補強材料5之另一端緣8向寬度方向伸出δ2。
(第五步驟)
另外準備如圖9所示之耐熱材料6,其雖與上述耐熱材料6相同,但具有寬度d並且具有可將筒狀母材13捲繞1圈之程度之長度l+α。
(第六步驟)
準備如下水性分散液,即,於在含有作為解膠劑發揮作用之硝酸之作為分散介質之水中分散含有氧化鋁水合物且氫離子濃度(pH)呈2~3之氧化鋁溶膠中,分散含有h-BN粉末及氧化硼粉末而成,且分散含有30~50重量%之包含70~85重量%之h-BN、0.1~10重量%之氧化硼及5~20重量%之氧化鋁水合物之潤滑組合物作為固形物成分,或者分散含有30~50重量%之如下之潤滑組合物作為固形物成分,即,於包含70~85重量%之h-BN、0.1~10重量%之氧化硼及5~20重量%之氧化鋁水合物之潤滑組合物中,含有相對於該潤滑組合物100重量份為200重量份以下、較佳為50~150重量份之PTFE粉末。
於圖9所示之耐熱材料6之一表面,利用刷塗、輥塗、噴霧等方法被覆水性分散液(h-BN21~25.5重量%、氧化硼0.03~3重量%、氧化鋁水合物1.5~6重量%及水分70重量%),並使其乾燥從而形成如圖10所示之包含該潤滑組合物之固體潤滑劑之被覆層14,該水性分散液係分散含有30重量%之包含70~85重量%之h-BN、0.1~10重量%之氧化硼及5~20重量%之氧化鋁水合物之潤滑組合物作為固形物成分。
又,於圖9所示之耐熱材料6之一表面,利用刷塗、輥塗、噴霧等方法被覆水性分散液(h-BN7~17重量%、氧化硼0.009~2重量%、氧化鋁水合物0.5~4重量%、PTFE10~20重量%、水分70重量%),並使其乾燥從而形成如圖10所示之包含該潤滑組合物之固體潤滑劑之被覆層14,該水性分散液係分散含有30重量%之如下之潤滑組合物作為固形物成分,即,於包含70~85重量%之h-BN、0.1~10重量%之氧化硼及5~20重量%之氧化鋁水合物之潤滑組合物中以相對於該潤滑組合物100重量份為200重量份以下、較佳為50~150重量份之比率分散含有PTFE粉末之潤滑組合物,即含有23.3~56.7重量%之h-BN、0.03~6.7重量%之氧化硼、1.7~13.3重量%之氧化鋁水合物及33.3~66.7重量%之PTFE。
(第七步驟) <第一方法>
如圖11至圖13所示,將具有固體潤滑劑之被覆層14之耐熱材料6連續地插入(參照圖11)至利用編織機(未圖示)連續地編織線徑為0.28~0.32mm之金屬細線而獲得之圓筒狀編織金屬網1之內部,將插入有耐熱材料6之圓筒狀編織金屬網1自其插入開始端側供給至具有平滑之圓筒狀之外周面之一對圓筒輥15及16間的間隙△1並於耐熱材料6之厚度方向加壓(參照圖12)而使其等一體化,將耐熱材料6及形成於耐熱材料6之表面之固體潤滑劑之被覆層14填充於外層用之補強材料5之金 屬網片4之網眼,從而製作包含外層用之補強材料5之面17與包含固體潤滑劑之面18混合存在而露出於表面的扁平狀之外層形成構件19(參照圖13)。
<第二方法>
另外準備包含第一步驟中所說明之金屬網片4之補強材料5,如圖14所示,將具有固體潤滑劑之被覆層14之耐熱材料6插入至包含金屬網片4之外層用之補強材料5內並且將其等如圖15所示般供給至圓筒輥15及16間之間隙△1並於耐熱材料6之厚度方向上加壓而使其等一體化,將耐熱材料6及形成於耐熱材料6之表面之固體潤滑劑之被覆層14填充於外層用之補強材料5之金屬網片4之網眼,從而製作包含外層用之補強材料5之面17與包含固體潤滑劑之面18混合存在而露出於表面的扁平狀之外層形成構件19。
<第三方法>
準備平紋之金屬網片4作為編織線徑為0.28~0.32mm之金屬細線而形成之編織金屬網片,將包含該平紋之金屬網片4之外層用之補強材料5切斷成特定之長度及寬度,並準備2片補強材料5。將具有固體潤滑劑之被覆層14之耐熱材料6插入至2片外層用之補強材料5間並且供給至一對圓筒輥15及16間之間隙△1並於耐熱材料6之厚度方向上加壓而使其等一體化,將耐熱材料6及形成於耐熱材料6之表面之固體潤滑劑之被覆層14填充於外層用之補強材料5之金屬網片4之網眼,從而製作包含外層用之補強材料5之面17與包含固體潤滑劑之面18混合存在而露出於表面的扁平狀之外層形成構件19。
於上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方法中,一對圓筒輥間之間隙△1較適當為0.4~0.6mm左右。
(第八步驟)
將以此方式獲得之外層形成構件19以將被覆層14作為外側之方 式捲繞於筒狀母材13之外周面,從而製作如圖16所示之備用圓筒成形體20。
(第九步驟)
準備如圖17所示之模具27,該模具27於內表面具有圓筒壁面21、與圓筒壁面21相連之部分凹球面狀壁面22及與部分凹球面狀壁面22相連之貫通孔23,且藉由將附階部之芯棒24嵌插於貫通孔23而於內部形成有中空圓筒部25及與中空圓筒部25相連之球帶狀中空部26;並將經如下操作後之備用圓筒成形體20插入至模具27之附階部之芯棒24,即,將備用圓筒成形體20之補強材料5中自耐熱材料6之寬度方向之一端緣6a沿軸向X以伸出量δ1伸出之金屬網片4之部分如圖17所示般沿直徑方向朝向外側彎折。
以98~294N/mm2(1~3噸/cm2)之壓力將配置於模具27之中空圓筒部25及球帶狀中空部26之備用圓筒成形體20向芯軸方向壓縮成形,製作如圖1及圖2所示之包含球帶狀基體33之球帶狀密封體35,該球帶狀基體33由劃分形成有貫通孔28之圓筒內表面29、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及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之大徑側及小徑側之環狀端面31及32規定,且包含球帶狀基體本體61、及一體地形成於球帶狀基體本體61之部分凸球面狀面30之外層34。
藉由該壓縮成形,球帶狀基體33包含:球帶狀基體本體61,其係圓筒狀並且於外周側具有部分凸球面狀面30;及外層34,其係一體地形成於球帶狀基體本體61之部分凸球面狀面30;並且,球帶狀基體33包含:補強材料5,其包含被捲繞且經壓縮之金屬網片4;及耐熱材料6,其填充經壓縮之金屬網片4之網眼且與金屬網片4混合存在並一體化並且包含經壓縮之膨脹石墨;球帶狀基體本體61係以將耐熱材料6與補強材料5之金屬網片4相互壓縮,相互纏繞而具有構造一體性之方式構成,外層34係將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6、包含含有h-BN及 氧化鋁水合物或於該等中進而含有PTFE之潤滑組合物之固體潤滑劑、及包含金屬網片4之補強材料5壓縮而將固體潤滑劑及耐熱材料6填充於補強材料5之金屬網片4之網眼從而將該固體潤滑劑及耐熱材料6與補強材料5混合存在並一體化而成,外層34之外表面36形成作為包含補強材料5之面37與包含固體潤滑劑之面38混合存在之平滑之面的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沿著環狀端面31延伸且於該環狀端面31部分地且離散地露出於外部之金屬網片4包含沿著圓筒內表面29延伸之最內周之金屬網片4之彎折延長部62,彎折延長部62延伸至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之圓環狀端緣52之近前,該彎折延長部62與筒狀母材13中自耐熱材料6之寬度方向之一端緣6a沿軸向X以伸出量δ1伸出之最內周之金屬網片4之部分即於將備用圓筒成形體20插入模具27之附階部之芯棒24時彎折之部分相對應。
所製作之球帶狀密封體35之球帶狀基體本體61及外層34係以40~65重量%之比率含有包含金屬網片4之補強材料5並且以35~60重量%之比率含有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6及固體潤滑劑,且球帶狀基體本體61及外層34中之耐熱材料6及固體潤滑劑具有1.20~2.00Mg/m3之密度。
又,若僅著眼於外層34,則外層34係以60~75重量%之比率含有包含金屬網片4之補強材料5、並以25~40重量%之比率含有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6及固體潤滑劑。
於組裝使用有球帶狀密封體35之例如圖18所示之排氣管球面接頭中,於連結於引擎側之上游側排氣管100之外周面保留管端部101亦立設有凸緣200,於管端部101,將球帶狀密封體35壓入、嵌合於劃分形成有貫通孔28之圓筒內表面29,於大徑側之環狀端面31將球帶狀密封體35抵接於凸緣200而使其得以支撐,於與上游側排氣管100在軸向X對向配置並且連結於消音器側之下游側排氣管300,固定有一體地 包括凹球面部302及連接於凹球面部302之凸緣部303之直徑擴大部301,凹球面部302之內表面304滑動自如地接觸於球帶狀密封體35之外層34之外表面36中的包含補強材料5之面37與包含固體潤滑劑之面38混合存在之平滑之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藉由一端固定於凸緣200而另一端插通直徑擴大部301之凸緣部303地配置之一對螺栓400、與配置於螺栓400之龐大頭部及凸緣部303之間之一對螺旋彈簧500,而始終對下游側排氣管300向上游側排氣管100方向施加彈力。
圖18所示之排氣管球面接頭中,藉由作為球帶狀密封體35之外層34之滑動面的平滑之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與形成於下游側排氣管300之端部之直徑擴大部301之凹球面部302的內表面304之滑動接觸,而容許產生於上、下游側排氣管100、300之相對角移位。
本例之球帶狀密封體35包含球帶狀基體33,該球帶狀基體33由劃分形成有貫通孔28之圓筒內表面29、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及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之大徑側及小徑側之環狀端面31及32規定,球帶狀基體33具有包含被捲繞且經壓縮之金屬網片4之補強材料5、及填充經壓縮之金屬網片4之網眼且與金屬網片4混合存在並一體化並且包含經壓縮之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6,沿著環狀端面31延伸且於該環狀端面31部分地且離散地露出於外部之金屬網片4包含沿著圓筒內表面29延伸之最內周之金屬網片4之彎折延長部62,由於彎折延長部62延伸至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之圓環狀端緣52之近前,故而於將上游側排氣管100之管端部101壓入球帶狀密封體35之貫通孔28時,該彎折延長部62作為阻擋部發揮作用,該阻擋部對抗沿著圓筒內表面29延伸之最內周之金屬網片4相對於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6之摩擦移動,而可將包含金屬網片4之補強材料5與包含經壓縮之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6牢固地結合,而且,可防止最內周之金屬網片4與該最內周之金屬網片4之周圍之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6間的位置偏移,從而可將球帶狀 密封體35較佳地組裝於排氣管球面接頭。
球帶狀密封體35包含形成於球帶狀基體本體61之外周側之外層34,外層34係將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6、包含至少含有h-BN及氧化鋁水合物之潤滑組合物之固體潤滑劑、及包含金屬網片4之補強材料5壓縮而將固體潤滑劑及耐熱材料6填充於補強材料5之網眼從而將該固體潤滑劑及耐熱材料6與補強材料5混合存在並一體化而成,外層34之外表面36形成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由於該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形成為包含補強材料5之面37與包含固體潤滑劑之面38混合存在之平滑之面,故而可避免固體潤滑劑之脫落,結果與對象材料於固體潤滑劑與補強材料5混合存在之平滑之面即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滑動,故而可極力防止產生摩擦異常聲。
於球帶狀密封體35中,使包含沿著圓筒內表面29延伸之最內周之金屬網片4之彎折延長部62的金屬網片4沿著環狀端面31延伸且於該環狀端面31與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6混合存在並與該耐熱材料6一併部分地且離散地露出於外部,但亦可取代其或者與其同時地,例如,如圖19所示般形成筒狀母材13,該筒狀母材13包含於寬度方向之一端緣7側自耐熱材料6之一端緣6a沿寬度方向伸出δ1並且亦於寬度方向之另一端緣8側自耐熱材料6之另一端緣6b沿寬度方向伸出δ3之補強材料5,對於由該圖19所示之筒狀母材13形成之備用圓筒成形體20,與上述同樣地,將補強材料5中分別自耐熱材料6之寬度方向之一端緣6a及另一端緣6b沿軸向X以伸出量δ1及δ3伸出之金屬網片4之部分向直徑方向之外側彎折而插入至模具27之附階部之芯棒24並壓縮成形,藉此形成球帶狀密封體35,使包含沿著圓筒內表面29延伸之最內周之金屬網片4之端緣8側之彎折延長部的金屬網片4沿著環狀端面32延伸至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之小徑側之圓環狀端緣65之近前,且於該環狀端面32與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6混合存在並與該耐熱材料6一併部 分地且離散地露出於外部,於該例之情形時,在再調整時之自球帶狀密封體35之貫通孔28拔出上游側排氣管100之管端部101時,該彎折延長部作為阻擋部發揮作用,該阻擋部對抗沿著圓筒內表面29延伸之最內周之金屬網片4相對於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6之摩擦移動,而可將包含金屬網片4之補強材料5與包含經壓縮之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6牢固地結合,而且,可防止最內周之金屬網片4與該最內周之金屬網片4之周圍之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6間的位置偏移,從而可於再調整時將球帶狀密封體35較佳地組裝於排氣管球面接頭。
於上述球帶狀密封體35中,使包含沿著圓筒內表面29延伸之最內周之金屬網片4之彎折延長部62的金屬網片4沿著環狀端面31及環狀端面32中之至少一者延伸,且於該環狀端面31及環狀端面32中之至少一者中與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6混合存在並與該耐熱材料6一併部分地且離散地露出於外部,但亦可取代其或者與其同時地,例如,如圖20所示般,對於包含在寬度方向之兩端自耐熱材料6之各端緣沿寬度方向伸出δ4及δ5之補強材料5且具有外表面層形成構件19的備用圓筒成形體20,與上述同樣地,將補強材料5中分別沿軸向X以伸出量δ4及δ5伸出之金屬網片4之部分向直徑方向之內側彎折而形成彎折延長部,並插入至模具27之附階部之芯棒24進行壓縮成形,藉此形成球帶狀密封體35,使包含沿著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0延伸之最外周之金屬網片4之彎折延長部的金屬網片4沿著大徑側及小徑側之環狀端面31及32延伸至大徑側及小徑側之環狀端面31及32中圓筒內表面29之軸向之端緣57及59的近前,且於環狀端面31及32之各者與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6混合存在並與該耐熱材料6一併部分地且離散地露出於外部,於該例之情形時,在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相對於對象材料之滑動中,該彎折延長部作為阻擋部發揮作用,該阻擋部對抗沿著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0延伸之最外周之金屬網片4相對於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 材料6之摩擦移動,而可將包含金屬網片4之補強材料5與包含經壓縮之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6牢固地結合,而且,可防止最外周之金屬網片4與該最外周之金屬網片4之周圍之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6間的位置偏移,從而可將球帶狀密封體35較佳地組入於排氣管球面接頭。
於使用圖20所示之備用圓筒成形體20之情形時,沿著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0延伸之最外周之金屬網片4之軸向之兩側的彎折延長部之各者沿著對應之大徑側及小徑側之環狀端面31及32之各者延伸且於該環狀端面31及32之各者部分地且離散地露出於外部,但亦可使用包含僅自耐熱材料6之一端緣沿寬度方向以δ4或δ5伸出之補強材料5且具有外層形成構件19的備用圓筒成形體20,於此情形時,沿著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0延伸之最外周之金屬網片4之對應於伸出量δ4或δ5之彎折延長部沿著對應之大徑側及小徑側之環狀端面31或32延伸且於該環狀端面31或32部分地且離散地露出於外部。
進而,於以上之例中,使用自耐熱材料6之端緣沿寬度方向伸出之補強材料5,但亦可取代其,使用未自耐熱材料6之端緣沿寬度方向伸出而與耐熱材料6之寬度方向之寬度為相同寬度之補強材料5,亦可藉由利用模具27之備用圓筒成形體20之壓縮成形,使沿著大徑側及小徑側之環狀端面31及32中之至少一環狀端面延伸且於該一環狀端面部分地且離散地露出於外部之金屬網片4,成為沿著圓筒內表面29延伸之最內周之金屬網片4之彎折延長部及沿著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延伸之最外周之金屬網片4之彎折延長部中的至少一個彎折延長部。
又,球帶狀密封體35亦可包含例如於圓環狀之大徑緣51連接於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之大徑側之圓環狀端緣52並且於圓環狀之小徑緣54連接於圓筒內表面29之軸向X之圓環狀之端緣57的圓環狀平坦端面,以取代包含圓環狀平坦端面部53及凹狀端面部58之環狀端面31,進而,球帶狀密封體35亦可取代上述構成或者除此以外,還包含如圖 22(a)及(b)所示般於小徑緣71連接於大徑緣51並且於大徑緣72連接於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39之圓環狀端面52的圓環狀之凹狀端面部73,於該情形時,圓環狀平坦端面部53之小徑緣54可介隔凹狀端面部58或直接地連接於圓筒內表面29之端緣57。
進而,球帶狀密封體35亦可包括具有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6及固體潤滑劑中之至少一者以及補強材料5之球帶狀基體本體61即補強材料5之金屬網片4暴露於表面者或埋設有金屬網片4者。
4‧‧‧金屬網片
5‧‧‧補強材料
6‧‧‧耐熱材料
28‧‧‧貫通孔
29‧‧‧圓筒內表面
30‧‧‧部分凸球面狀面
31、32‧‧‧環狀端面
33‧‧‧球帶狀基體
34‧‧‧外層
35‧‧‧球帶狀密封體
36‧‧‧外表面
39‧‧‧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
51‧‧‧大徑緣
52‧‧‧圓環狀端緣
53‧‧‧圓環狀平坦端面部
54‧‧‧小徑緣
55‧‧‧大徑緣
56‧‧‧小徑緣
57‧‧‧端緣
58‧‧‧凹狀端面部
59‧‧‧端緣
61‧‧‧球帶狀基體本體
62‧‧‧彎折延長部
65‧‧‧圓環狀端緣
O‧‧‧軸心
X‧‧‧軸向

Claims (13)

  1. 一種球帶狀密封體,其用於排氣管接頭,並且包含由劃分形成有貫通孔之圓筒內表面、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及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之大徑側及小徑側之環狀端面所規定之球帶狀基體,球帶狀基體具有包含經壓縮之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及包含被捲繞且經壓縮之金屬網片之補強材料,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填充經壓縮之金屬網片之網眼且與該金屬網片混合存在並一體化,沿著大徑側及小徑側之環狀端面中之至少一個環狀端面延伸且於該一環狀端面部分地且離散地露出於外部之金屬網片係包含沿著圓筒內表面延伸之最內周之金屬網片之彎折延長部。
  2. 如請求項1之球帶狀密封體,其中彎折延長部延伸至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之大徑側之圓環狀端緣之近前。
  3. 如請求項1或2之球帶狀密封體,其中彎折延長部延伸至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之小徑側之圓環狀端緣之近前。
  4. 一種球帶狀密封體,其用於排氣管接頭,並且包含由劃分形成有貫通孔之圓筒內表面、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及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之大徑側及小徑側之環狀端面所規定之球帶狀基體,球帶狀基體具有包含經壓縮之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及包含被捲繞且經壓縮之金屬網片之補強材料,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填充經壓縮之金屬網片之網眼且與該金屬網片混合存在並一體化,沿著大徑側及小徑側之環狀端面中之至少一個環狀端面延伸且於該一環狀端面部分地且離散地露出於外部之金屬網片係包含沿著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延伸之最外周之金屬網片之彎折延長部。
  5. 如請求項4之球帶狀密封體,其中彎折延長部延伸至大徑側之環 狀端面中圓筒內表面之軸向之一端緣之近前。
  6. 如請求項4或5之球帶狀密封體,其中彎折延長部延伸至小徑側之環狀端面中圓筒內表面之軸向之另一端緣之近前。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球帶狀密封體,其中大徑側之環狀端面包含圓環狀平坦端面,該圓環狀平坦端面於圓環狀之大徑緣連接於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之大徑側之圓環狀端緣並且於圓環狀之小徑緣連接於圓筒內表面之軸向之圓環狀之一端緣。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球帶狀密封體,其中大徑側之環狀端面包含:圓環狀平坦端面部,其於圓環狀之大徑緣連接於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之大徑側之圓環狀端緣;及圓環狀之凹狀端面部,其於大徑緣連接於該圓環狀平坦端面部之圓環狀之小徑緣並且於小徑緣連接於圓筒內表面之軸向之圓環狀之一端緣。
  9.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球帶狀密封體,其中大徑側之環狀端面包含:圓環狀平坦端面部,其於圓環狀之小徑緣連接於圓筒內表面之軸向之圓環狀之一端緣;及圓環狀之凹狀端面部,其於小徑緣連接於該圓環狀平坦端面部之圓環狀之大徑緣並且於大徑緣連接於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之大徑側之圓環狀端緣。
  10.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球帶狀密封體,其中大徑側之環狀端面包含:圓環狀之凹狀端面部,其於大徑緣連接於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之大徑側之圓環狀端緣;圓環狀平坦端面部,其於大徑緣連接於該凹狀端面部之小徑緣;及圓環狀之凹狀端面部,其於大徑緣連接於該圓環狀平坦端面部之圓環狀之小徑緣並且於小徑緣連接於圓筒內表面之軸向之圓環狀之一端緣。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球帶狀密封體,其中球帶狀本體包含球帶狀基體本體、及形成於該球帶狀基體本體之外周側之外層,外層係將包含膨脹石墨之耐熱材料、包含至少含有六方晶 氮化硼及氧化鋁水合物之潤滑組合物之固體潤滑劑、及包含金屬網片之補強材料壓縮而將固體潤滑劑及耐熱材料填充於補強材料之網眼從而將該固體潤滑劑及耐熱材料與補強材料混合存在並一體化而成,該外層之外表面形成上述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且部分凸球面狀滑動面形成為包含補強材料之面與包含固體潤滑劑之面混合存在之平滑之面或包含固體潤滑劑之平滑之面。
  12. 如請求項11之球帶狀密封體,其係於潤滑組合物中含有四氟化乙烯樹脂而成。
  13. 如請求項11或12之球帶狀密封體,其中氧化鋁水合物係選自氧化鋁一水合物、氧化鋁三水合物及假勃姆石。
TW102148262A 2012-12-27 2013-12-25 球帶狀密封體 TWI5317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85403A JP5978989B2 (ja) 2012-12-27 2012-12-27 球帯状シール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2182A true TW201432182A (zh) 2014-08-16
TWI531743B TWI531743B (zh) 2016-05-01

Family

ID=51020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8262A TWI531743B (zh) 2012-12-27 2013-12-25 球帶狀密封體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212596B1 (zh)
EP (1) EP2940352B1 (zh)
JP (1) JP5978989B2 (zh)
KR (1) KR101679258B1 (zh)
CN (1) CN104903633B (zh)
BR (1) BR112015014101B8 (zh)
TW (1) TWI531743B (zh)
WO (1) WO201410324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7851A (en) * 1977-11-30 1986-08-26 Metex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composite wire mesh seal
JPS62220770A (ja) * 1986-03-20 1987-09-28 Nippon Reinz Co Ltd 排気管継手部のシ−ル用部材の製造方法
US5040805A (en) * 1989-11-02 1991-08-20 Oiles Corporation Spherical sealing body used for exhaust pipe joi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5065493A (en) * 1989-11-02 1991-11-19 Oil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a spherical sealing body used for exhaust pipe joint
JP3139179B2 (ja) * 1992-10-12 2001-02-26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球帯状シール体
JP3430594B2 (ja) * 1993-11-15 2003-07-28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球帯状シール体
US6129362A (en) * 1997-02-10 2000-10-10 Oiles Corporation Spherical annular seal mem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3812036B2 (ja) 1997-02-10 2006-08-23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球帯状シール体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3259903B2 (ja) 1997-07-14 2002-02-25 大同メタル工業株式会社 筒形パッキ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17521B2 (ja) * 1999-09-28 2011-01-26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球帯状シール体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097718A (ja) * 2001-09-21 2003-04-03 Oiles Ind Co Ltd 球帯状シール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550821B1 (en) * 2002-10-08 2010-04-14 Oiles Corporation Spherical zone seal body
JP4617658B2 (ja) * 2003-10-22 2011-01-26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球帯状シール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排気管継手装置
JP5120995B2 (ja) * 2004-07-12 2013-01-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球帯状シール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53222B2 (ja) * 2005-05-20 2012-06-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球帯状シール体
US8602420B2 (en) * 2007-12-05 2013-12-10 Oiles Corporation Spherical annular seal mem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903690B (zh) * 2007-12-17 2013-10-30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球形环密封件及其制造方法
JP5771945B2 (ja) 2010-10-19 2015-09-02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球帯状シール体
JP2014514618A (ja) 2011-04-11 2014-06-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ータ管理方法及び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JP5691772B2 (ja) * 2011-04-13 2015-04-01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球帯状シール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31743B (zh) 2016-05-01
EP2940352B1 (en) 2018-03-14
EP2940352A4 (en) 2016-08-03
KR20150088863A (ko) 2015-08-03
JP2014126187A (ja) 2014-07-07
BR112015014101B8 (pt) 2021-01-26
KR101679258B1 (ko) 2016-11-24
EP2940352A1 (en) 2015-11-04
US20150354434A1 (en) 2015-12-10
US9212596B1 (en) 2015-12-15
WO2014103249A1 (ja) 2014-07-03
BR112015014101B1 (pt) 2021-01-12
BR112015014101A2 (pt) 2020-02-04
CN104903633B (zh) 2017-02-22
CN104903633A (zh) 2015-09-09
JP5978989B2 (ja)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16570B1 (en) Spherical annular seal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EP2789890B1 (en) Spherical band-shaped seal body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CA2831131C (en) Spherical annular seal mem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2803882B1 (en) Spherical exhaust pipe joint
WO2014147949A1 (ja) 球帯状シール体
KR101687738B1 (ko) 구띠형 시일체
TWI531743B (zh) 球帶狀密封體
CA2807118C (en) Spherical annular seal me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