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1264A - 具高升轉換比之電力轉換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具高升轉換比之電力轉換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1264A
TW201431264A TW102102209A TW102102209A TW201431264A TW 201431264 A TW201431264 A TW 201431264A TW 102102209 A TW102102209 A TW 102102209A TW 102102209 A TW102102209 A TW 102102209A TW 201431264 A TW201431264 A TW 20143126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voltage
switching element
side coil
coupl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2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77049B (zh
Inventor
Guo-Ying Hu
Zuo-Ren Peng
Original Assignee
Univ Nat Taipei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Nat Taipei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v Nat Taipei Technology
Priority to TW1021022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704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31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1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7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7049B/zh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一種具高升轉換比之電力轉換裝置,用於將一輸入電壓升壓,包含一儲能電感、一儲能電容、一第一二極體、一第二二極體、一第三二極體、一第一開關元件、一耦合電感、一靴帶電容及一第二開關元件;當第二開關元件不導通時,第一二極體和第三二極體導通及第二二極體和第一開關元件截止,儲能電感之跨壓為儲能電容之跨壓且儲能電感進行去磁;當第二開關元件導通時,儲能電感之跨壓為輸入電壓而進行激磁,第一二極體和第三二極體截止及第二二極體和第一開關元件導通,且輸入電壓加上儲能電容之跨壓與二次側線圈之跨壓對靴帶電容充電。

Description

具高升轉換比之電力轉換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升壓電路,特別是指一種具高升轉換比之電力轉換裝置。
已知的高升壓電路設計,像是利用串接升壓轉換器的方式來達到高升壓轉換,或是利用耦合電感(Coupling Inductor)、電荷幫浦(Charge Pump)等方式來進行電壓疊加以提高升壓比,甚至有的結合以上兩種方法來達到更高的升壓轉換。不過以上所提出的架構皆各有其缺點,如電路架構過於複雜,使用大量電感、電容及開關等被動元件,導致整體電路效率不佳;或是只能應用於低功率場合;或是輸出端為浮接式,即使有好的高升壓比,卻反而限制其應用的場合;還有些電路,開關元件為浮動式而非置於接地端,因此需要額外的隔離驅動器,不僅增加成本也提高了整個系統設計的複雜度。此外,許多電路架構為了提高升壓比而使用高階的控制器,不易控制。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具高升轉換比之電力轉換裝置。
於是,本發明具高升轉換比之電力轉換裝置適用於將一輸入電壓進行升壓,該電力轉換裝置包含一儲能電感、一儲能電容、一第一二極體、一第二二極體、一第三二極體、一耦合電感、一靴帶電容、一第一開關元件及一第二開關元件。
該儲能電感具有一接收該輸入電壓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儲能電容具有一與該儲能電感之第一端耦接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二極體具有一與該儲能電感之第二端耦接的陽極及一與該儲能電容之第二端耦接的陰極;該第二二極體具有一與該儲能電容之第二端耦接的陽極及一陰極;該耦合電感具有一一次側線圈及一二次側線圈,該二次側線圈及該一次側線圈的匝數比n,該一次側線圈具有一與該第二二極體的陰極耦接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二次側線圈具有一與該第二二極體的陰極及該一次側線圈的第一端耦接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三二極體具有一與該一次側線圈之第二端耦接的陽極及一陰極。
該靴帶電容具有一與該二次側線圈之第二端耦接的第一端及一與該第一二極體的陽極耦接的第二端;該第一開關元件與該靴帶電容之第二端耦接且受外部控制導通與否;該第二開關元件與該一次側線圈之第二端及該第三二極體之陽極耦接且受外部控制導通與否。
當該第一開關元件不導通及該第二開關元件不導通時,該第一二極體導通、該第三二極體導通及該第二二極體截止,該儲能電感之跨壓為該儲能電容之跨壓且該儲能電感進行去磁;當該第一開關元件導通及該第二開關元件導通時,該儲能電感之跨壓為該輸入電壓而進行激磁,該第一二極體截止、該第三二極體截止及該第二二極體導通,且該輸入電壓加上該儲能電容之跨壓與該二次側線圈之跨壓對該靴帶電容充電,令該二次側線圈上跨壓為n倍該一次側線圈 上之跨壓。
較佳的,該第一開關元件及該第二開關元件皆為一接地的非浮動式開關元件。
較佳的,該靴帶電容的電容值足以使得其跨壓於穩態時保持在(1+n)倍的該輸入電壓加上(1+n)倍的該儲能電容之跨壓。
本發明具高升轉換比之電力轉換裝置之功效在於:設計者可以利用二次側線圈及一次側線圈的匝數比n來調整其升壓比以增加其設計彈性,且所使用之開關元件為非浮動式,整體驅動方式簡單以及實用。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參閱圖1,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中,一種具高升轉換比之電力轉換裝置100適用於將一輸入電壓vi進行升壓,該電力轉換裝置100包含一儲能電感L1、一儲能電容C1、一第一二極體D1、一第二二極體D2、一第三二極體D3、一第一開關元件S1、一耦合電感15、一靴帶電容C2、一第二開關元件S2、一輸出電容Co及一輸出電阻Ro
儲能電感L1具有一接收輸入電壓vi的第一端111及一第二端112;儲能電容C1具有一與儲能電感L1之第一端111耦接的第一端121及一第二端122;第一二極體D1具有一與儲能電感L1之第二端耦接的陽極131及一與儲能電容C1 之第二端122耦接的陰極132;第二二極體D2具有一與儲能電容C1之第二端122耦接的陽極141及一陰極142。
耦合電感15具有一一次側線圈N1及一二次側線圈N2,二次側線圈N2及一次側線圈N1的匝數比n,一次側線圈N1具有一與第二二極體D2的陰極142耦接的第一端151(非打點端)及一第二端(打點端)152,二次側線圈N2具有一與第二二極體D2的陰極142及一次側線圈N1的第一端151耦接的第一端(打點端)161及一第二端(非打點端)162;第三二極體D3具有一與一次側線圈N1之第二端152耦接的陽極171及一與輸出電容Co之一端及輸出電阻Ro之一端耦接的陰極172,輸出電容Co之另一端及輸出電阻Ro之另一端則接地。
靴帶電容C2具有一與二次側線圈N2之第二端162耦接的第一端181及一與該第一二極體D1的陽極耦接的第二端182。靴帶電容C2的電容值足以使得其跨壓於穩態時保持在(1+n)倍的輸入電壓加上(1+n)倍的儲能電容C1之跨壓。
該第一開關元件S1與該靴帶電容C2之第二端182耦接;該第二開關元件S2與該一次側線圈N1之第二端162及該第三二極體D3之陽極172耦接;較佳的,第一開關元件S1及第二開關元件S1均為接地的非浮動式開關元件,如:n通道金氧半場效電晶體具有一用來控制導通與否的閘極(G)、一源極(S)及一汲極(D),各開關的閘極(G)做為控制端,第一開關元件S1的第一端201為源極(S)耦接靴帶電容C2之第二端182及第二開關元件S2的第一端301為源極(S)耦 接二次側線圈N2的第二端152,第二開關元件S2的第二端202為汲極(D)及第二開關元件S2的第一端302為汲極(D)且皆為接地。
參閱圖2,vi為輸入電壓、vo為輸出電壓、ii為輸入電流,iDS1為第一開關元件S1上之電流、iDS2為第二開關元件S2上之電流、iD1為第一二極體D1上之電流、iD2為第二二極體D2上之電流、iD3為第三二極體D3上之電流、iC1為儲能電容C1上之電流、iL1為儲能電感L1上之電流、i1為一次側線圈N1之電流、i2為二次側線圈N2之電流及流經靴帶電容C2上之電流、iLm為激磁電感Lm上之電流、i3為一次側線圈N1之電流。
vgS1為第一開關元件S1之閘極驅動訊號、vgS2為第二開關元件S2之閘極驅動訊號、vDS1為第一開關元件S1之跨壓、vDS2為第二開關元件S2之跨壓、vL1為儲能電感L1之跨壓、vN1為一次側線圈N1或激磁電感Lm之跨壓、vN2為二次側線圈N2之跨壓、vC1為儲能電容C1之跨壓、vC2為靴帶電容C2之跨壓。
為了方便分析,設定條件如下:當切換週期為T s 時,則第一開關元件S1及第二開關元件S2之導通時間為DT s ,而第一開關元件S1及第二開關元件S2之截止時間為(1-D)T s 。第第一開關元件S1、二開關元件S2、第一二極體D1、第二二極體D2及第三二極體D3均視為理想元件,即開關切換時間、導通電阻、二極體反向恢復時間與順向導通壓降均忽略不計。儲能電感L1、耦合電感15、儲能電容C1與靴帶電容 C2均不考慮寄生電阻,且靴帶電容C2足夠大,使其跨壓於穩態時會保持在(1+n)倍的輸入電壓vi加上(1+n)倍的儲能電容C1上之跨壓vC1。耦合電感15之耦合係數為一,整體電路操作於連續導通模式下。
參閱圖3,是如圖2基於上述各元件的電流波形及電壓波形的時序圖,以下將配合圖4及圖5介紹本發明的兩種控制模式。
參閱圖4,第一模式為時間區間t 0 t t 1,此時的第一開關元件S1導通及第二開關元件S2導通,儲能電感L1兩端之跨壓為vi,故儲能電感L1進行激磁。同時,第一二極體D1截止和第三二極體D3截止,第二二極體D2導通,激磁電感Lm上跨壓為輸入電源vi加上儲能電容C1上之跨壓vC1,令激磁電感Lm進行激磁。
另外,輸入電源vi加上儲能電容C1上之跨壓vC1與二次側線圈N2之跨壓vN2對靴帶電容C2充電,此時二次側線圈N2上跨壓為n倍的一次側線圈N1上之跨壓vN1。其相關之微分方程式如公式1。
由於匝數比n如公式2。
根據公式2可得知一次側線圈N1之電流i1和二次側線圈N2之電流i2之關係及一次側線圈N1之跨壓vN1和二次側線圈N2之跨壓vN2之關係如下述公式3及公式4。
i 1=n×i 2 公式3
v N2=n×v N1 公式4
將公式3帶入公式1,經整理後,可得公式5。
另外,靴帶電容C2之跨壓vC2可表示為公式6。
v C2=v N1+v N2=(1+n)×(v i +v C1) 公式6
參閱圖5,第二模式為時間區間t 1 t t 0+T s ,此時的第一開關元件S1截止及第二開關元件S2截止,第二二極體D2截止,第一二極體D1導通和第三二極體D3導通,儲能電感 L1兩端之跨壓為-vC1,故儲能電感L1進行去磁,並對輸出電容Co進行充電,而激磁電感Lm兩端之跨壓為vi+vC1+vC2-vN2-vo,故激磁電感Lm進行去磁,其相關的微分方程式如公式7。
第二模式中,一次側線圈N1之電流i1、二次側線圈N2之電流i2和激磁電感Lm上之電流iLm關係如公式8。
i 2=-i 1-i Lm 公式8
將公式3帶入公式8,可將二次側線圈N2之電流i2改寫為公式9。
另外,由公式7可得一次側線圈N1之跨壓vN1如公式10。
v N1=-v N2+v C2+v C1+v i -v o 公式10
將公式4帶入公式10,可將一次側線圈N1之跨壓vN1 改寫成
將公式3、公式6、公式9和公式11帶入公式7,可得公式12。
若〈x〉代表變數x的平均值,其中,x可為電壓或電流,則如公式13。
故可由公式5與公式12得知其平均方程式如公式14。
其中,d為用以驅動第一開關元件S1及第二開關元件S2之閘極控制訊號的責任週期。
由於先前以假設靴帶電容C2夠大,大到可以維持一個穩定的電壓,因此可以根據安培-秒平衡,使得〈i2〉可用〈iLm〉來表示,如公式15。
因此,將公式15代入公式14,整理後可得公式16。
為了得到此轉換器之小訊號模型,對公式16進行擾動和線性化。首先將〈x〉以直流穩態值X加上一交流擾動量來表示,這個交流擾動量是遠小於穩態直流值,如公式 17。
將公式17代入公式16,可得公式18。
將公式18捨去直流項與小擾動之高階項,則可得公式19。
根據公式19可得其小訊號模型,如圖6所示。同理,將公式18捨去交流項與小擾動之高階項,則可得公式20。
參閱圖7,將電感視為短路及電容視為開路,則可得到大訊號模型,根據此大訊號模型可得公式21。
故可得此轉換器之電壓轉換比如公式22。
參閱圖8,電力轉換裝置100採用一回授控制系統3,回授控制系統3的規格如表1所示。
回授控制系統3用以驅動第一開關元件S1及第二開關元件S2的導通與否,回授控制系統3包括一分壓電路(Voltage Divider)30、一比較器31、一誤差放大器(Error Amplifier)32、一脈波寬度調變器(Pulse-Width Modulator)33和閘極驅動器(Gate Drivers)34組合而成,除此之外,vref為參考電壓。
參閱圖9,為100%額定負載且輸入電壓vi=24伏時,第一開關元件S1之閘極驅動訊號vgS1的波形、第二開關元件S2之閘極驅動訊號vgS2的波形、流經儲能電感L1之電流i L1的波形。
參閱圖10,為100%額定負載且輸入電壓vi=24伏時,第一開關元件S1之閘極驅動訊號vgS1的波形、第二開關元件S2之閘極驅動訊號vgS2的波形、流經耦合電感15的一次側線圈N1之電流i3的波形、流經耦合電感15的二次側線 圈N2之電流i2的波形。
參閱圖11,為100%額定負載且輸入電壓vi=24伏時,第一開關元件S1之閘極驅動訊號vgS1的波形、第二開關元件S2之閘極驅動訊號vgS2的波形、流經第一開關元件S1上之電流iDS1、流經第二開關元件S2上之電流iDS2的波形。
參閱圖12,為100%額定負載且輸入電壓vi=24伏時,第一開關元件S1之閘極驅動訊號vgS1的波形、第二開關元件S2之閘極驅動訊號vgS2的波形、儲能電容C1之跨壓vC1的波形、靴帶電容C2之跨壓vC2的波形。
參閱圖13,為100%額定負載且輸入電壓vi=24伏時,第一開關元件S1之閘極驅動訊號vgS1的波形、第一二極體D1上之電壓vD1的波形、第二二極體D2上之電壓vD2的波形,及第三二極體D3上之電壓vD3的波形。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高升轉換比之電力轉換裝置100之功效在於:設計者可以利用二次側線圈N2及一次側線圈N1的匝數比n來調整其升壓比以增加其設計彈性,且所使用之第二開關元件S2為非浮動式,整體驅動方式簡單以及實用,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0‧‧‧電力轉換裝置
111‧‧‧儲能電感的第一端
112‧‧‧儲能電感的第二端
121‧‧‧儲能電容的第一端
122‧‧‧儲能電容的第二端
131‧‧‧第一二極體的陽極
132‧‧‧第一二極體的陰極
141‧‧‧第二二極體的陽極
142‧‧‧第二二極體的陰極
15‧‧‧耦合電感
151‧‧‧一次側線圈的第一端
152‧‧‧一次側線圈的第二端
161‧‧‧二次側線圈的第一端
162‧‧‧二次側線圈的第二端
171‧‧‧第三二極體的陽極
172‧‧‧第三二極體的陰極
181‧‧‧靴帶電容的第一端
182‧‧‧靴帶電容的第二端
201‧‧‧第一開關元件的第一端
202‧‧‧第一開關元件的第二端
301‧‧‧第二開關元件的第一端
302‧‧‧第二開關元件的第二端
C1‧‧‧儲能電容
C2‧‧‧靴帶電容
Co‧‧‧輸出電容
D1‧‧‧第一二極體
D2‧‧‧第二二極體
D3‧‧‧第三二極體
L1‧‧‧儲能電感
Ro‧‧‧輸出電阻
S1‧‧‧第一開關元件
S2‧‧‧第二開關元件
vi‧‧‧輸入電壓
vo‧‧‧輸出電壓
圖1是一電路圖,說明本發明具高升轉換比之電力轉換 裝置之較佳實施例;圖2是一電路圖,說明本發明具高升轉換比之電力轉換裝置標示各元件對應的電流及電壓;圖3是一波形時序圖,說明如圖2各元件的電流波形及電壓波形;圖4是一電路示意圖,說明本發明具高升轉換比之電力轉換裝置於第一模式的導通路徑;圖5是一電路示意圖,說明本發明具高升轉換比之電力轉換裝置於第二模式的導通路徑;圖6是一電路示意圖,說明本發明具高升轉換比之電力轉換裝置的小訊號模型;圖7是一電路示意圖,說明本發明具高升轉換比之電力轉換裝置的大訊號模型;圖8是一電路方塊圖,說明本發明具高升轉換比之電力轉換裝置之較佳實施例採用的回授控制系統;及圖9至圖13是波形圖,說明本發明具高升轉換比之電力轉換裝置的模擬結果。
100‧‧‧電力轉換裝置
111‧‧‧儲能電感的第一端
112‧‧‧儲能電感的第二端
121‧‧‧儲能電容的第一端
122‧‧‧儲能電容的第二端
131‧‧‧第一二極體的陽極
132‧‧‧第一二極體的陰極
141‧‧‧第二二極體的陽極
142‧‧‧第二二極體的陰極
15‧‧‧耦合電感
151‧‧‧一次側線圈的第一端
152‧‧‧一次側線圈的第二端
161‧‧‧二次側線圈的第一端
162‧‧‧二次側線圈的第二端
171‧‧‧第三二極體的陽極
172‧‧‧第三二極體的陰極
181‧‧‧靴帶電容的第一端
182‧‧‧靴帶電容的第二端
201‧‧‧第一開關元件的第一端
202‧‧‧第一開關元件的第二端
301‧‧‧第二開關元件的第一端
302‧‧‧第二開關元件的第二端
C1‧‧‧儲能電容
C2‧‧‧靴帶電容
Co‧‧‧輸出電容
D1‧‧‧第一二極體
D2‧‧‧第二二極體
D3‧‧‧第三二極體
S1‧‧‧第一開關元件
L1‧‧‧儲能電感
Ro‧‧‧輸出電阻
S2‧‧‧第二開關元件
vi‧‧‧輸入電壓
vo‧‧‧輸出電壓

Claims (3)

  1. 一種具高升轉換比之電力轉換裝置,適用於將一輸入電壓進行升壓,該電力轉換裝置包含:一儲能電感,具有一接收該輸入電壓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一儲能電容,具有一與該儲能電感之第一端耦接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一第一二極體,具有一與該儲能電感之第二端耦接的陽極及一與該儲能電容之第二端耦接的陰極;一第二二極體,具有一與該儲能電容之第二端耦接的陽極及一陰極;一耦合電感,具有一一次側線圈及一二次側線圈,該二次側線圈及該一次側線圈的匝數比n,該一次側線圈具有一與該第二二極體的陰極耦接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二次側線圈具有一與該第二二極體的陰極及該一次側線圈的第一端耦接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一第三二極體,具有一與該一次側線圈之第二端耦接的陽極及一陰極;一靴帶電容,具有一與該二次側線圈之第二端耦接的第一端及一與該第一二極體的陽極耦接的第二端;一第一開關元件,與該靴帶電容之第二端耦接且受外部控制導通與否;及一第二開關元件,與該一次側線圈之第二端及該第三二極體之陽極耦接且受外部控制導通與否; 當該第一開關元件不導通及該第二開關元件不導通時,該第一二極體導通、該第三二極體導通及該第二二極體截止,該儲能電感之跨壓為該儲能電容之跨壓且該儲能電感進行去磁;當該第一開關元件導通及該第二開關元件導通時,該儲能電感之跨壓為該輸入電壓而進行激磁,該第一二極體截止、該第三二極體截止及該第二二極體導通,且該輸入電壓加上該儲能電容之跨壓與該二次側線圈之跨壓對該靴帶電容充電,令該二次側線圈上跨壓為n倍該一次側線圈上之跨壓。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高升轉換比之電力轉換裝置,其中,該第一開關元件及該第二開關元件皆為一接地的非浮動式開關元件。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高升轉換比之電力轉換裝置,其中,該靴帶電容的電容值足以使得其跨壓於穩態時保持在(1+n)倍的該輸入電壓加上(1+n)倍的該儲能電容之跨壓。
TW102102209A 2013-01-21 2013-01-21 A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with a high conversion ratio TWI4770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2209A TWI477049B (zh) 2013-01-21 2013-01-21 A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with a high conversion ratio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2209A TWI477049B (zh) 2013-01-21 2013-01-21 A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with a high conversion ratio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1264A true TW201431264A (zh) 2014-08-01
TWI477049B TWI477049B (zh) 2015-03-11

Family

ID=51797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2209A TWI477049B (zh) 2013-01-21 2013-01-21 A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with a high conversion ratio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7704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4014B (zh) * 2015-06-01 2016-10-11 遠東科技大學 高升壓比直流電源轉換器
TWI750016B (zh) * 2020-12-02 2021-12-11 大陸商艾科微電子(深圳)有限公司 返馳式轉換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7220501A (zh) * 2023-09-15 2023-12-12 君翰玺(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义齿加工设备的电源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5207B (zh) * 2016-01-19 2017-01-0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隔離型高升壓直流-直流轉換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7181B (zh) * 2006-12-30 2012-08-29 先进模拟科技公司 Dc/dc电压转换器
TW200937153A (en) * 2008-02-18 2009-09-01 Univ Nat Taipei Technology Boost converting system capable of increasing boost ratio
TW201025808A (en) * 2008-12-17 2010-07-01 Univ Nat Taipei Technology High boost converter
TWI418130B (zh) * 2011-05-19 2013-12-01 Univ Nat Taipei Technology Step-up conversion circuit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4014B (zh) * 2015-06-01 2016-10-11 遠東科技大學 高升壓比直流電源轉換器
TWI750016B (zh) * 2020-12-02 2021-12-11 大陸商艾科微電子(深圳)有限公司 返馳式轉換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7220501A (zh) * 2023-09-15 2023-12-12 君翰玺(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义齿加工设备的电源系统
CN117220501B (zh) * 2023-09-15 2024-03-12 君翰玺(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义齿加工设备的电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77049B (zh) 2015-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63528B2 (en) Resonant converter with adaptive switching frequency and the method thereof
US9997988B2 (en) Zero-crossing detection circuit
US8837174B2 (en) Switching power-supply apparatus including switching elements having a low threshold voltage
US9698690B2 (en)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circuit for four-switch buck-boost converter
TWI404317B (zh) 雙極性雙輸出同步升壓變換器及其操作方法
US8710905B2 (en) Bias voltage generating circuit and switching power supply thereof
US20170117796A1 (en) Ripple filter circuit and ripple filter method
US20130207626A1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CN105515378A (zh) 滞后控制dc/dc转换器设备和其操作方法
TWI477049B (zh) A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with a high conversion ratio
EP3324707B1 (en) Isolated single-ended primary inductor converter with voltage clamp circuit
TWI514730B (zh) 低降壓轉換器
WO2013173160A2 (en) Switched mode power converter for high voltage applications
US9876439B2 (en) Ultra high voltage regulator
TWI580166B (zh) 交錯式升壓轉換器
US20170126125A1 (en) Interleaved buck converter
Pop-Călimanu et al. A new hybrid Boost-L converter
CN104270009A (zh) 多输出的电源电路和空调器
TWI477043B (zh)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with high boost gain
TWI501525B (zh) 基於多繞組耦合電感及電荷幫浦電容之高升壓轉換器
TWI455465B (zh) High pressurization device
KR100994953B1 (ko) 비절연형 직류 전력변환 회로
TW201519562A (zh) 具靴帶電容及耦合電感之升壓轉換裝置
CN202759380U (zh) 电源电路、led背光驱动电源及电视机
TWI600264B (zh) Single-switch double-group flyback converter with leakage inductance energy recovery fun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