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9063A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9063A
TW201429063A TW102100634A TW102100634A TW201429063A TW 201429063 A TW201429063 A TW 201429063A TW 102100634 A TW102100634 A TW 102100634A TW 102100634 A TW102100634 A TW 102100634A TW 201429063 A TW201429063 A TW 20142906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nector
mounting
mounting portion
slot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0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ang-I Yu
hong-qi Dai
Chun-Hsien Wu
Hsiu-Mien Yang
Original Assignee
Allto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to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lto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1006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429063A/zh
Publication of TW201429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9063A/zh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連接器,安裝於電路板邊緣設置之開口槽內,包括:絕緣本體,前述絕緣本體上設置有對接空間;收容於前述絕緣本體內之複數導電端子,前述導電端子包括主體部以及自前述主體部前端向後彎折並傾斜延伸之彈性臂,前述彈性臂伸入前述對接空間內;其中,前述電連接器還包括至少一對安裝片,前述安裝片設置於前述絕緣本體兩側。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可提高與電路板電性連接穩定性之電連接器。
隨著消費者對於電子產品體積以及重量減低之需求,在筆記本型計算機之市場上開始推出了多款超薄型計算機,帶動整個筆記本型計算機之市場走向薄型化之趨勢。然而,爲了實現薄型化之外觀設計,一般標準型電連接器之高度往往成為安排內部結構時最大之問題點,因而出現了沉板型電連接器。
目前,沉板型RJ45連接器與電路板之整體固定一般係通過各導電端子與電路板之焊接實現的,RJ45連接器之絕緣殼體與電路板沒有直接連接關係。當對接連接器與RJ45連接器對接時,消費者所施加之力完全由導電端子與電路板之焊接處承擔,這樣就很容易對導電端子與電路板焊接處造成破壞,從而使RJ45連接器喪失功效。
有鑒於此,確有必要對現有之電連接器作進一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之側壁上設置有安装片,从而使得對接連接器與本發明電連接器對接時,消費者施加之力完全由前述安裝片承擔,保護了導電端子與電路板之焊接處,進而確保了前述電連接器與電路板之間之電性連接之穩定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連接器,安裝於電路板邊緣設置之開口槽內,包括:
絕緣本體,前述絕緣本體上設置有對接空間;
收容於前述絕緣本體內之複數導電端子,前述導電端子包括主體部以及自前述主體部前端向後彎折並傾斜延伸之彈性臂,前述彈性臂伸入前述對接空間內;其中,前述電連接器還包括至少一對安裝片,前述安裝片設置於前述絕緣本體兩側。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絕緣本體具有一對相對設置之側壁,前述安裝片安裝於前述側壁上。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安裝片具有本體安裝部、自前述本體安裝部之底部彎折延伸之過渡部以及自前述過渡部遠離前述本體安裝部之一側彎折延伸之板端安裝部,前述本體安裝部固持於前述側壁上。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本體安裝部與前述板端安裝部延伸方向平行,並分別位於前述過渡部兩側。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本體安裝部與前述板端安裝部延伸方向平行,並位於前述過渡部同側。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側壁上設置有安裝槽,前述安裝片之本體安裝部插置於前述安裝槽內。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安裝槽包括在上下方向貫穿前述側壁之貫穿槽以及一對位於前述貫穿槽兩側之卡槽,前述貫穿槽與前述卡槽相連通。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絕緣本體具有與前述側壁相垂直之頂壁以及連接前述側壁、前述頂壁之後壁,前述對接空間由前述頂壁、側壁以及後壁圍設而成,前述對接空間呈半開放式,同時朝至少兩個方向開口。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頂壁與前述後壁上開設有複數個用來收容前述導電端子之端子收容槽,前述端子收容槽沿對接方向延伸並向後貫穿前述後壁。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其中前述後壁之外側向外凸伸有位於兩側壁之間之固定板,前述固定板上設置有複數個用來導引前述導電端子之導引槽。
相較於現有技術,由於本發明電連接器之側壁上設置有安裝片,從而使得對接連接器與電連接器對接時,消費者施加之力完全由前述安裝片承擔,保護了導電端子與電路板之焊接處,進而確保了前述電連接器與電路板之間之電性連接之穩定性。
100...電連接器
110...絕緣本體
111...頂壁
112...側壁
113...後壁
114...對接空間
120...導電端子
121...第一導電端子
122...第二導電端子
130...安裝片
131...本體安裝部
132...過渡部
133...板端安裝部
40...電路板
41...上表面
42...開口槽
43...固定孔
151...端子收容槽
161...安裝槽
162...卡槽
163...貫穿槽
172...固定板
173...第一導引槽
174...第二導引槽
181...主體部
182...彈性臂
183...固定部
184...焊腳
191...倒刺
200...電連接器
210...絕緣本體
230...安裝片
231...本體安裝部
233...板端安裝部
261...安裝槽
300...電連接器
310...絕緣本體
330...安裝片
331...本體安裝部
332...過渡部
333...板端安裝部
361...安裝槽
第一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電連接器之使用狀態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電連接器與電路板之分解示意圖。
第三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電連接器之立體示意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電連接器之另一視角之立體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電連接器之絕緣本體之立體示意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電連接器之絕緣本體之另一視角之立體示意圖。
第七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電連接器之導電端子之立體示意圖。
第八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電連接器之安裝片之立體示意圖。
第九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電連接器之立體示意圖。
第十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電連接器之使用狀態圖。
第十一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電連接器之安裝片之立體示意圖。
第十二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電連接器之立體示意圖。
第十三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電連接器之使用狀態圖。
第十四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電連接器之安裝片之立體示意圖。
請一併參閱第一圖與第二圖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電連接器100安裝在電路板40上,其包括絕緣本體110、收容於前述絕緣本體110內之導電端子120以及安裝於前述絕緣本體110兩側之安裝片130。
請參閱第三圖至第六圖所示,前述絕緣本體110具有頂壁111、與前述頂壁111相垂直之一對側壁112以及連接前述頂壁111、側壁112之後壁113,前述頂壁111、側壁112以及後壁113圍設而成用來收容對接連接器之對接空間114。前述對接空間114為半開放式空間,即同時朝向對接連接器插入方向與電路板方向曝露於空氣中。前述頂壁111與後壁113上開設有複數個用來收容前述導電端子120之端子收容槽151。前述兩個側壁112上分別開設有一對安裝槽161,前述安裝槽161包括兩個卡槽162以及一個在上下方向貫穿前述側壁112之貫穿槽163,前述貫穿槽163位於前述兩個卡槽162之間。前述卡槽162、前述貫穿槽163相互連通。前述端子收容槽151沿對接方向延伸並向後貫穿前述後壁113。前述後壁113之外側向外凸伸有位於兩側壁112之間之固定板172,前述固定板172上設置有間隔設置之複數個用來導引前述導電端子120之第一導引槽173以及第二導引槽174,前述第一導引槽173在水平方向上長於前述第二導引槽174。
請參閱第七圖所示,前述導電端子120包括第一導電端子121和第二導電端子122,前述第一導電端子121和前述第二導電端子122間隔設置。前述第一導電端子121、第二導電端子122都包括收容於前述端子收容槽151內之主體部181、自前述主體部181之前端向後彎折並傾斜延伸之彈性臂182、自前述主體部181之後端向後彎折形成L型之固定部183以及自前述固定部183後端彎折延伸形成之焊腳184。在水平方向上,前述第一導電端子121之固定部183長於前述第二導電端子122之固定部183。前述彈性臂182伸入前述對接空間114內,且其前端抵止於後壁113端子收容槽151之內壁上藉以定位前述彈性臂182。前述固定部183分別收容於前述第一、第二導引槽173、174。前述焊腳184焊接於前述電路板40上。
請參閱第八圖所示,前述安裝片130包括本體安裝部131、自前述本體安裝部131之底部向下彎折延伸之過渡部132以及自前述過渡部132遠離前述本體安裝部131之一側彎折延伸之板端安裝部133。在第一實施例中,前述本體安裝部131與前述板端安裝部133延伸方向平行,並分別位於前述過渡部132之兩側。前述本體安裝部131之兩側緣設置有倒刺191。當將前述本體安裝部131自上而下插入前述安裝槽161後,前述倒刺191與前述卡槽162進行硬幹涉,從而將前述安裝片130固定在前述安裝槽161裡。
請參閱第一圖並結合第二圖所示,前述電路板40上開設有開口槽42以及固定孔43。前述電連接器100部份位於前述開口槽42內,並且前述電連接器100之底表面低於前述電路板40之上表面41。前述安裝片130之板端安裝部133自上而下插入前述固定孔43內,從而將前述電連接器100固定在前述電路板100上。
請參閱第九圖、第十圖以及第十一圖所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電連接器200之結構與第一實施例電連接器100之結構大體相同,相同部份之結構在此不做重複描述。另外,本實施例安裝片230之本體安裝部231自下而上插入前述絕緣本體210之安裝槽261內,前述板端安裝部233自下而上插入電路板40之固定孔43。
請參閱第十二圖、第十三圖以及第十四圖所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電連接器300之結構與第一實施例電連接器100之結構大體相同,相同部份之結構在此不做重複描述。另外,本實施例安裝片330之本體安裝部331與板端安裝部333延伸方向平行,並且位於過渡部332之同一側。本體安裝部331自上而下插入絕緣本體310之安裝槽361,板端安裝部333自下而上插入電路板40之固定孔43。
相較於先前技術,由於本發明電連接器100、200、300之側壁上設置有安裝片130、230、330,從而使得對接連接器與電連接器100、200、300對接時,消費者施加之力完全由前述安裝片130、230、330承擔,保護了導電端子120、220、320與電路板40之焊接處,進而確保了前述電連接器100、200、300與電路板40之間之電性連接之穩定性。
特別需要指出,對於本領域之普通技藝人員來說,在本發明之教導下所作之針對本發明之等效變化,仍應包含在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主張之範圍中。
100...電連接器
110...絕緣本體
111...頂壁
112...側壁
113...後壁
120...導電端子
130...安裝片
131...本體安裝部
132...過渡部
133...板端安裝部

Claims (10)

  1. 一種電連接器,安裝於電路板邊緣設置之開口槽內,包括:絕緣本體,前述絕緣本體上設置有對接空間;收容於前述絕緣本體內之複數導電端子,前述導電端子包括主體部以及自前述主體部前端向後彎折並傾斜延伸之彈性臂,前述彈性臂伸入前述對接空間內;其中,前述電連接器還包括至少一對安裝片,前述安裝片設置於前述絕緣本體兩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絕緣本體具有一對相對設置之側壁,前述安裝片安裝於前述側壁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安裝片具有本體安裝部、自前述本體安裝部之底部彎折延伸之過渡部以及自前述過渡部遠離前述本體安裝部之一側彎折延伸之板端安裝部,前述本體安裝部固持於前述側壁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本體安裝部與前述板端安裝部延伸方向平行,並分別位於前述過渡部兩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本體安裝部與前述板端安裝部延伸方向平行,並位於前述過渡部同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側壁上設置有安裝槽,前述安裝片之本體安裝部插置於前述安裝槽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安裝槽包括在上下方向貫穿前述側壁之貫穿槽以及一對位於前述貫穿槽兩側之卡槽,前述貫穿槽與前述卡槽相連通。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絕緣本體具有與前述側壁相垂直之頂壁以及連接前述側壁、前述頂壁之後壁,前述對接空間由前述頂壁、側壁以及後壁圍設而成,前述對接空間呈半開放式,同時朝至少兩個方向開口。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頂壁與前述後壁上開設有複數個用來收容前述導電端子之端子收容槽,前述端子收容槽沿對接方向延伸並向後貫穿前述後壁。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後壁之外側向外凸伸有位於兩側壁之間之固定板,前述固定板上設置有複數個用來導引前述導電端子之導引槽。
TW102100634A 2013-01-08 2013-01-08 電連接器 TW2014290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0634A TW201429063A (zh) 2013-01-08 2013-01-08 電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0634A TW201429063A (zh) 2013-01-08 2013-01-08 電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9063A true TW201429063A (zh) 2014-07-16

Family

ID=51726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0634A TW201429063A (zh) 2013-01-08 2013-01-08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4290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62414B1 (en) Connector
TWI583074B (zh) 電連接器
US8961236B2 (en) Connector preventin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WO2015196994A1 (zh) 一种线缆电连接器、板端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TWM502992U (zh) 插頭連接器及其連接器殼體
TWM578033U (zh) 電連接器
TWM491273U (zh) 電連接器
TWM513476U (zh) 插座電連接器
US8678853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reliable connection
TWM506398U (zh) 插頭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US8574009B2 (en) Comp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491283U (zh) 具有遮蔽殼體的電連接器
TWM481507U (zh) 插座及其電連接器組合
TW201429063A (zh) 電連接器
CN209544697U (zh) 连接器
TWI672875B (zh) 電連接器及具有該電連接器的電連接器組合
TWM452487U (zh) 插座連接器
CN211017475U (zh) 柔性电路板连接器
TWI412185B (zh) 卡緣連接器及其組合
TWI573347B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I484706B (zh) 電連接器
TWM449373U (zh) 電連接器
TWM452493U (zh) 電連接器
TWM414742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422195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