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7199A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7199A
TW201427199A TW101150655A TW101150655A TW201427199A TW 201427199 A TW201427199 A TW 201427199A TW 101150655 A TW101150655 A TW 101150655A TW 101150655 A TW101150655 A TW 101150655A TW 201427199 A TW201427199 A TW 20142719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onnector
differential signal
joint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50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3122B (zh
Inventor
Shin-Chun Wang
Original Assignee
Giga Byte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ga Byte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Giga Byte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150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1312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27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7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3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3122B/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電連接器,包括有第一接頭及第二接頭。第一接頭具有一第一接腳列,且第一接頭電性連接其中一電子裝置。第二接頭以可分離的結合手段與第一接頭相結合,且第二接頭具有一第二接腳列。當第二接頭與第一接頭相結合,第二接腳列電性耦接第一接腳列,令第一接頭和第二接頭構成電性通路,並且第二接頭電性連接另一電子裝置。當電子裝置移動的範圍已經大於電連接器的線路長度,第一接頭與第二接頭會分開,以避免電連接器的線路受損,或避免電子裝置因受制於電連接器的線路而自使用者處掉落的問題。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連接器,特別是一種兩接頭以可分離的結合手段相結合的電連接器。
在目前的生活中,電子裝置已經緊密的與人類的日常生活結合而密不可分,例如手機、相機或隨身聽等。通常地,電子裝置通常內部都會設有充電電池,以方便使用者可隨時隨地使用此些電子裝置。另外,此些電子裝置通常都可以與電腦相互傳遞資料,例如使用者使用相機拍攝了影片或照片可以傳輸到電腦內儲存,或是將電腦中的音樂檔案傳輸到隨身聽,就可隨時改變隨身聽內可收聽的音樂內容。
一般而言,當兩個電子裝置要相互傳輸檔案時,通常是透過電連接器來傳輸,例如用來傳輸檔案的傳輸線,抑或是在電子裝置需要充電時,將電子裝置以電源線電性連接到插座上。但是,在兩個電子裝置已經以傳輸線或電源線相互電性連接時,有時候使用者會因為不注意而移動其中之一電子裝置,致使傳輸線或電源線受力拉扯,並導致傳輸線或電源線受損。另外,在前述的情況下,當電子裝置移動的範圍已經大於傳輸線或電源線的線路長度,使用者在沒有注意的情況下而讓電子裝置因為受制於傳輸線或電源線而自使用者處掉落,導致電子裝置損壞。
鑒於以上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電連接器,藉以解決習用二個電子裝置透過電連接器在電性連接時,因為使用者的不注意,而使得電連接器受力拉扯而受損的問題,或是因為電子裝置移動的範圍已經大於傳輸線或電源線的線路長度時,且電子裝置又受制於電連接器之線路而自使用者處掉落,導致電子裝置損壞的問題。
本發明之電連接器,適於電性連接二電子裝置,電連接器包括有:一第一接頭,具有一第一接腳列,第一接頭電性連接其中一電子裝置;以及一第二接頭,以可分離的結合手段與第一接頭相結合,第二接頭具有一第二接腳列,當第二接頭與第一接頭相結合,第二接腳列電性耦接第一接腳列,令第一接頭和第二接頭構成電性通路,並且第二接頭電性連接另一電子裝置。
本發明之電連接器中,其中第一接頭更可包括有一凹件,且第二接頭更可包括有一凸件,與凹件相匹配,當第二接頭與第一接頭相結合,凸件嵌設至凹件內。
本發明之電連接器中,其中第一接頭更可包括有一磁吸件,且第二接頭更可包括有一導磁件,當第二接頭與第一接頭相結合,磁吸件與導磁件相互磁吸。
本發明之電連接器中,第一接頭更可凹設有一磁吸件,且第二接頭更可凸設有一導磁件,當第二接頭與第一接頭相結合,磁吸件與導磁件相互磁吸,且導磁件嵌設至磁吸件。較佳地,第二接頭更可包括一旋轉件,樞設於第二接頭中;一彈性件,分別連 接於旋轉件和第二接頭的壁面,並且彈性件常態拉動旋轉件保持在遠離第二接腳列的位置;以及一電刷,設於旋轉件上,並且電刷電性耦接另一電子裝置,其中,當磁吸件磁吸導磁件,導磁件產生一磁力,並且旋轉件受磁力吸引而樞轉,位於旋轉件上之電刷朝接近第二接腳列的位置位移,並與第二接腳列電性耦接。
又,本發明另揭露一種電連接器,適於電性連接二電子裝置,電連接器包括有:一第一接頭,具有一第一接腳列,第一接頭電性連接其中一電子裝置;一第二接頭,具有一第二接腳列,第二接腳列電性耦接第一接腳列,並且第二接腳列及第一接腳列具有相異的接腳數量,其中第二接頭電性連接另一電子裝置;以及一轉接器,以可分離的第一結合手段與第一接頭相耦合,且以可分離的第二結合手段與第二接頭相耦合,當轉接器同時耦合第一接頭及第二接頭,第二接腳列透過轉接器而電性耦接第一接腳列,令第一接頭和第二接頭構成電性通路。
本發明之電連接器中,其中第一接腳列更可包括一第一傳送差動訊號接腳、一第一接收差動訊號接腳、一第一電源接腳以及一第一接地接腳,第二接腳列更可包括一第二傳送差動訊號接腳、一第二接收差動訊號接腳、一第二電源接腳、一第二接地接腳以及一標識接腳,其中,轉接器更可包括:一傳送差動訊號接線,其兩端分別電性連接第一傳送差動訊號接腳及第二傳送差動訊號接腳;一接收差動訊號接線,其兩端分別電性連接第一接收差動訊號接腳及第二接收差動訊號接腳;一電源接線,其兩端分別電性連接第一電源接腳及第二電源接腳;一接地接線,其兩端 分別電性連接第一接地接腳及第二接地接腳;以及一標識接線,其兩端分別電性連接標識接腳及接地接線。
本發明之電連接器中,其中第一接腳列更可包括一第一傳送差動訊號接腳、一第一接收差動訊號接腳、一第一電源接腳以及一第一接地接腳,第二接腳列更可包括一第二傳送差動訊號接腳、一第二接收差動訊號接腳、一第二電源接腳、一第二接地接腳以及一標識接腳,其中,轉接器更可包括:一傳送差動訊號接線,其兩端分別電性連接第一傳送差動訊號接腳及第二傳送差動訊號接腳;一接收差動訊號接線,其兩端分別電性連接第一接收差動訊號接腳及第二接收差動訊號接腳;一電源接線,其兩端分別電性連接第一電源接腳及第二電源接腳;一接地接線,其兩端分別電性連接第一接地接腳及第二接地接腳;一標識接線,其一端電性連接標識接腳;以及一電阻,其兩端電性連接標識接線以及接地接線。
本發明之電連接器中,其中第一接頭更可包括有一第一凹件,且轉接頭之一側更可包括有一第一凸件,與第一凹件相匹配,當轉接頭與第一接頭相結合,第一凸件嵌設至第一凹件內,而且轉接頭之另一側更可包括有一第二凹件,且第二接頭更可包括有一第二凸件,與第二凹件相匹配,當第二接頭與轉接頭相結合,第二凸件嵌設至第二凹件內。
本發明之電連接器中,其中第一接頭更可包括有一第一磁吸件,且轉接頭之一側更可包括有一第一導磁件,當第一接頭與轉接頭相結合,第一磁吸件與第一導磁件相互磁吸,而且轉接頭之 另一側更可包括有一第二磁吸件,且第二接頭之另一側更包括有一第二導磁件,當轉接頭與第二接頭相結合,第二磁吸件與第二導磁件相互磁吸。
本發明之電連接器,其功效在於,利用以可分離的結合手段結合第一接頭與第二接頭,而達到當移動電子裝置時,第一接頭與第二接頭會互相分離,而避免了電連接器的線路被拉扯而損壞的問題,或是電子裝置受制於電連接器的線路長度而自使用者處掉落而造成電子裝置受損之問題。
有關本發明的特徵、實作與功效,茲配合圖式作最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第1a及1b圖所示之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電連接器之爆炸及結合圖。本發明之電連接器可用來電性連接二電子裝置,例如手機與插座透過電連接器電性連接,以充電手機中的充電電池,或是手機與電腦透過電連接器電性連接,以相互傳輸檔案。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電連接器包括有一第一接頭200以及一第二接頭300,其中第一接頭200具有一第一接腳列210,且第一接頭200電性連接其中一電子裝置。另外,第二接頭300電性連接另一電子裝置,且第二接頭300以可分離的結合手段與第一接頭200相結合。其中,第二接頭300具有一第二接腳列310,當第二接頭300與第一接頭相結合200,第二接腳列310電性耦接第一接腳列210,令第一接頭200和第二接頭300構成電性通路。
較佳地,第一接頭200及第二接頭300中還可分別設置有無線傳輸單元及無線接收單元(圖中未示),當第一接頭200及第二接頭300分開時,仍可使二電子裝置之間以無線傳輸的方式傳輸資料。然,上述的無線傳輸/接收單元的技術手段已是無線通訊技術領域中常見的技術方案,因此申請人不在此多加贅述。
具體而言,在第一實施例中,其可分離的結合手段是在第一接頭200與第二接頭300分別各設有一凹件220以及一凸件320,且凸件320與凹件220相匹配。當第二接頭300與第一接頭200相結合時,凸件320會嵌設至凹件220內。凹件220可以設置在第一接腳列210之相對下方,並且凸件320也對應設置在第二接腳列310之相對下方,因此當凸件320嵌設至凹件220內時,第二接腳列310就會電性耦接第一接腳列210,使第一接頭200與第二接頭300構成電性通路,因此只要第一接頭200與第二接頭300結合時,就會是電性通路的狀態,而無須考慮結合方向。同理地,凹件220及凸件320可以分別對應的設置在第一接腳列210及第二接腳列310之相對上方、左方或右方等相同方向,並不以本實施例所揭露的設置位置為限。
除此之外,前述的凹件220及凸件320結構中,較佳地,凹件220與凸件320之間可以是非完全緊密配合,其中,此處的非完全緊密配合可以是凸件320嵌設至凹件220內時,凸件320的周壁僅有部分接觸到凹件220,或是凸件320的大小略小於凹件220,也就是凹件220與凸件320主要是用來作為第一接腳列210與第二接腳列310相互電性連接之定位件。以二電子裝置分別為 手機及電腦為例,手機可電性連接到第一接頭200,而第二接頭300電性連接至電腦,當使用者聽到手機鈴響時,通常是會拿起手機接聽電話,此時,若是手機的移動範圍大於本發明之電連接器的線路長度時,由於第一接頭200與第二接頭300之間的凹件220與凸件320並非完全緊密配合,因此本發明的第一接頭200與第二接頭300之間不需克服太大的結合力即可順利的分離,從而避免了習知技術的問題。
請參閱第2a及2b圖所示之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電連接器之爆炸及結合圖。在第二實施例類似於第一實施例,其不同點在於:可分離的結合手段是透過在第一接頭200上設置一磁吸件221,而第二接頭300更設有一導磁件321。當第二接頭300與第一接頭200相結合,磁吸件221與導磁件321相互磁吸。其中,磁吸件221與導磁件321亦可分別設置於第一接腳列210與第二接腳列310之相對同側,以使第二接腳列310就會電性耦接第一接腳列210,並使第一接頭200與第二接頭300構成電性通路。其中,磁吸件221可以是磁鐵等具有磁力之物質,導磁件可以是被磁力吸引的物質,例如為導磁熟鐵、矽鋼、銅合金或鎳合金等。
另外,特別提到的是,在第二實施例中,由於磁力本身的物理性質,第一接頭200在與第二接頭300結合時,磁吸件221與導磁件321相互磁吸,而使第一接頭200與第二接頭300之間能保持一定的結合力,而不會因為微小的外力碰撞而使得第一接頭200與第二接頭300分開,也就是第二接腳列310與第一接腳列210之間不會因為此微小的外力碰撞而電性斷路。
但是,在如前開段落所述之實施例中,可以選擇具有較小磁力的磁吸件221,也就是磁吸件221所產生對於導磁件321的吸引力可小於一般使用者手持手機移動的力量,因此當手機的移動範圍大於本發明之電連接器的線路長度時,磁吸件221與導磁件321之間會因為使用者拉扯而無法繼續以吸引力相互結合,造成第一接頭200與第二接頭300得以輕易的分離,藉以避免了習知技術的問題。
此外,請參閱第3a及3b圖所示之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電連接器之爆炸及結合圖。其中,第三實施例類似於第二實施例,其技術差異在於:第一接頭200凹設有一磁吸件221,且第二接頭300凸設有一導磁件321,較佳地,第一接頭200可設有一凹槽,並在凹槽內壁設置磁吸件221。當第二接頭300與第一接頭200相結合時,磁吸件221與導磁件321相互磁吸,且導磁件321嵌設至磁吸件221。換言之,第三實施例同時可具有定位,以使第二接腳列310電性耦接第一接腳列210之效果外,更兼具以磁力吸附結合第二接頭300及第一接頭200的優點。
另外,請參閱第4a及4b圖所示之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電連接器之第一接頭與第二接頭分開剖面及結合剖面圖。在第四實施例中,除了包括有第三實施例中的第一接頭200、第二接頭300、第一接腳列210、第二接腳列310、吸磁件221及導磁件321之外,第二接頭300更包括一旋轉件320、一彈性件330以及一電刷340。其中,旋轉件320樞設於第二接頭300中,彈性件330分別連接於旋轉件320和第二接頭200的壁面,並且彈性件330常態 拉動旋轉件320保持在遠離第二接腳列310的位置。
本實施例的電刷340設於旋轉件320上,並且電刷340電性耦接另一電子裝置,在磁吸件221磁吸導磁件321時,導磁件321產生一磁力,並且旋轉件320受磁力吸引而樞轉,位於旋轉件320上之電刷340朝接近第二接腳列310的位置位移,並與第二接腳列310電性耦接。
另外,本實施例所揭露的電刷340可再與一銅片350電性連接,並經由銅片350向另一電子裝置電性連接。換言之,第四實施例在第一接頭200以及第二接頭300結合時,由於導磁件310產生的磁力而吸引了旋轉件320,進而帶動了電刷340,而使得第一接腳列210與第二接腳列310電性耦接;同理地,若是在第一接頭200以及第二接頭300分開時,旋轉件320會因為彈性件330拉動,而使得電刷340無法與第二接腳列310電性耦接,進而保護第二接頭300的第二接腳列310。
另,請參閱第5a至5b圖所示之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電連接器之爆炸及結合圖。在第五實施例中,電連接器適於電性連接二電子裝置,且電連接器包括有一第一接頭200、一第二接頭300以及一轉接器400。其中,第一接頭200具有一第一接腳列210,且第一接頭200電性連接其中一電子裝置。第二接頭300具有一第二接腳列310,第二接腳列310電性耦接第一接腳列210,並且第二接腳列310及第一接腳列210具有相異的接腳數量,其中第二接頭300電性連接另一電子裝置。
另外,轉接器以可分離的一第一結合手段與第一接頭200相 耦合,且以可分離的一第二結合手段與第二接頭300相耦合,當轉接器400同時耦合第一接頭200及第二接頭300,第二接腳列310透過轉接器400而電性耦接第一接腳列210,令第一接頭200和第二接頭300構成電性通路。換言之,轉接器400可用來電性耦接具有不同的接腳數量的第一接腳列210以及第二接腳列310。
其中,第一結合手段可以是在第一接頭200設置有一第一凹件222,且轉接頭400之一側更設置有一第一凸件421,與第一凹件222相匹配,當轉接頭400與第一接頭200相結合,第一凸件421嵌設至第一凹件222內。另外,第二結合手段也可以類似第一結合手段,也就是在轉接頭400之另一側更包括有一第二凹件422,且第二接頭300更包括有一第二凸件322,與第二凹件422相匹配。當第二接頭300與轉接頭400相結合,第二凸件322嵌設至第二凹件422內。簡言之,此處的第一結合手段與第二結合手段類似於第一實施例的結合手段,且其技術手段及效果相類似,故不再贅述。
另外,第一結合手段與第二結合手段亦可以類似第二實施例或第三實施例的結合手段,也就是將前述的第一凹件222、第一凸件421、第二凹件422及第二凸件322分別置換成第一磁吸件、第一導磁件、第二磁吸件與第二導磁件,利用磁力的方式使轉接頭400的兩側與第一接頭200及第二接頭300相互磁吸而結合。
除此之外,轉接器400至少可包括兩種樣態。首先,請參閱第5c圖所示之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電連接器之第一種樣態的電路圖。在第一種樣態下,第一接腳列210可包括一第一傳送差動 訊號接腳211、一第一接收差動訊號接腳212、一第一電源接腳213以及一第一接地接腳214,第二接腳列300可包括一第二傳送差動訊號接腳311、一第二接收差動訊號接腳312、一第二電源接腳313、一第二接地接腳314以及一標識接腳315。
另外,轉接器400包括:一傳送差動訊號接線411、一接收差動訊號接線412、一電源接線413、一接地接線414以及一標識接線415所形成的接線列410。其中,傳送差動訊號接線411之兩端分別電性連接第一傳送差動訊號接腳211及第二傳送差動訊號接腳311,且接收差動訊號接線412之兩端分別電性連接第一接收差動訊號接腳212及第二接收差動訊號接腳312,且電源接線413之兩端分別電性連接第一電源接腳213及第二電源接腳313,且接地接線414之兩端分別電性連接第一接地接腳214及第二接地接腳314,並且標識接線415之兩端分別電性連接標識接腳315及接地接線414。換言之,在第一種樣態下主要是用在通用序列匯流排(USB)的資料傳遞上。
接著,請參閱第5d圖所示之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電連接器之第二種樣態的電路圖。在第二種樣態下,第一接腳列210可包括一第一傳送差動訊號接腳211、一第一接收差動訊號接腳212、一第一電源接腳213以及一第一接地接腳214,第二接腳列300可包括一第二傳送差動訊號接腳311、一第二接收差動訊號接腳312、一第二電源接腳313、一第二接地接腳314以及一標識接腳315。
另外,轉接器400包括:一傳送差動訊號接線411、一接收 差動訊號接線412、一電源接線413、一接地接線414、一標識接線415以及一電阻416。其中,傳送差動訊號接線411之兩端分別電性連接第一傳送差動訊號接腳211及第二傳送差動訊號接腳311,且接收差動訊號接線412之兩端分別電性連接第一接收差動訊號接腳212及第二接收差動訊號接腳312,且電源接線413之兩端分別電性連接第一電源接腳213及第二電源接腳313,且接地接線414之兩端分別電性連接第一接地接腳214及第二接地接腳314,且標識接線415之一端電性連接標識接腳315,並且一電阻416之兩端電性連接標識接線415以及接地接線414。其中,電阻416之電阻值可為100千歐姆。
換言之,在第二種樣態下主要是用在通用序列匯流排的On-the-go(OTG)之標準,藉以使兩個電子裝置之間可以切換主從(Master/Slave)之地位。
本發明之電連接器,並不以本實施例所揭露的型態為限,熟悉此項技術者,可根據實際設計需求或是使用需求而對應改變本發明的電連接器。
上述本發明之電連接器,主要是利用第一接頭、轉接頭及第二接頭以可分離的結合手段結合,藉以避免因使用者不小心而使得電連接器的線路被拉扯而損壞的問題,或是電子裝置受制於電連接器的線路長度,自使用者處掉落而使電子裝置受損之問題。
雖然本發明之實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舉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數量當可做些許 之變更,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0‧‧‧第一接頭
210‧‧‧第一接腳列
211‧‧‧第一傳送差動訊號接腳
212‧‧‧第一接收差動訊號接腳
213‧‧‧第一電源接腳
214‧‧‧第一接地接腳
220‧‧‧凹件
221‧‧‧磁吸件
222‧‧‧第一凹件
300‧‧‧第二接頭
310‧‧‧第二接腳列
311‧‧‧第二傳送差動訊號接腳
312‧‧‧第二接收差動訊號接腳
313‧‧‧第二電源接腳
314‧‧‧第二接地接腳
315‧‧‧標識接腳
320‧‧‧凸件
321‧‧‧導磁件
322‧‧‧第二凸件
330‧‧‧彈性件
340‧‧‧電刷
350‧‧‧銅片
400‧‧‧轉接頭
410‧‧‧接線列
411‧‧‧傳送差動訊號接線
412‧‧‧接收差動訊號接線
413‧‧‧電源接線
414‧‧‧接地接線
415‧‧‧標識接線
416‧‧‧電阻
421‧‧‧第一凸件
422‧‧‧第二凹件
第1a及1b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電連接器之爆炸及結合圖。
第2a及2b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電連接器之爆炸及結合圖。
第3a及3b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電連接器之爆炸及結合圖。
第4a及4b圖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電連接器之第一接頭與第二接頭分開剖面及結合剖面圖。
第5a至5b圖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電連接器之爆炸及結合圖。
第5c圖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電連接器之第一種樣態之電路圖。
第5d圖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電連接器之第二種樣態之電路圖。
200‧‧‧第一接頭
210‧‧‧第一接腳列
220‧‧‧凹件
300‧‧‧第二接頭
310‧‧‧第二接腳列
320‧‧‧凸件

Claims (10)

  1. 一種電連接器,適於電性連接二電子裝置,該電連接器包括有:一第一接頭,具有一第一接腳列,該第一接頭電性連接其中一該電子裝置;以及一第二接頭,以可分離的結合手段與該第一接頭相結合,該第二接頭具有一第二接腳列,當該第二接頭與該第一接頭相結合,該第二接腳列電性耦接該第一接腳列,令該第一接頭和該第二接頭構成電性通路,並且該第二接頭電性連接另一該電子裝置。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接頭包括有一凹件,且該第二接頭包括有一凸件,與該凹件相匹配,當該第二接頭與該第一接頭相結合,該凸件嵌設至該凹件內。
  3.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接頭更包括有一磁吸件,且該第二接頭更包括有一導磁件,當該第二接頭與該第一接頭相結合,該磁吸件與該導磁件相互磁吸。
  4.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接頭凹設有一磁吸件,且該第二接頭凸設有一導磁件,當該第二接頭與該第一接頭相結合,該磁吸件與該導磁件相互磁吸,且該導磁件嵌設至該磁吸件。
  5. 如請求項第4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二接頭更包括:一旋轉件,樞設於該第二接頭中;一彈性件,分別連接於該旋轉件和該第二接頭的壁面,並且該彈性件常態拉動該旋轉件保持在遠離該第二接腳列的位 置;以及一電刷,設於該旋轉件上,並且該電刷電性耦接另一該電子裝置,其中,當該磁吸件磁吸該導磁件,該導磁件產生一磁力,並且該旋轉件受該磁力吸引而樞轉,位於該旋轉件上之該電刷朝接近該第二接腳列的位置位移,並與該第二接腳列電性耦接。
  6. 一種電連接器,適於電性連接二電子裝置,該電連接器包括有:一第一接頭,具有一第一接腳列,該第一接頭電性連接其中一該電子裝置;一第二接頭,具有一第二接腳列,該第二接腳列電性耦接該第一接腳列,並且該第二接腳列及該第一接腳列具有相異的接腳數量,其中該第二接頭電性連接另一該電子裝置;以及一轉接器,以可分離的一第一結合手段與該第一接頭相耦合,且以可分離的一第二結合手段與該第二接頭相耦合,當該轉接器同時耦合該第一接頭及該第二接頭,該第二接腳列透過該轉接器而電性耦接該第一接腳列,令該第一接頭和該第二接頭構成電性通路。
  7. 如請求項第6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接腳列包括一第一傳送差動訊號接腳、一第一接收差動訊號接腳、一第一電源接腳以及一第一接地接腳,該第二接腳列包括一第二傳送差動訊號接腳、一第二接收差動訊號接腳、一第二電源接腳、一第二接地接腳以及一標識接腳,其中,該轉接器包括: 一傳送差動訊號接線,其兩端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一傳送差動訊號接腳及該第二傳送差動訊號接腳;一接收差動訊號接線,其兩端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一接收差動訊號接腳及該第二接收差動訊號接腳;一電源接線,其兩端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源接腳及該第二電源接腳;一接地接線,其兩端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一接地接腳及該第二接地接腳;以及一標識接線,其兩端分別電性連接該標識接腳及該接地接線。
  8. 如請求項第6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接腳列包括一第一傳送差動訊號接腳、一第一接收差動訊號接腳、一第一電源接腳以及一第一接地接腳,該第二接腳列包括一第二傳送差動訊號接腳、一第二接收差動訊號接腳、一第二電源接腳、一第二接地接腳以及一標識接腳,其中,該轉接器包括:一傳送差動訊號接線,其兩端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一傳送差動訊號接腳及該第二傳送差動訊號接腳;一接收差動訊號接線,其兩端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一接收差動訊號接腳及該第二接收差動訊號接腳;一電源接線,其兩端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源接腳及該第二電源接腳;一接地接線,其兩端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一接地接腳及該第二接地接腳; 一標識接線,其一端電性連接該標識接腳;以及一電阻,其兩端電性連接該標識接線以及該接地接線。
  9. 如請求項第6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接頭包括有一第一凹件,且該轉接頭之一側更包括有一第一凸件,與該第一凹件相匹配,當該轉接頭與該第一接頭相結合,該第一凸件嵌設至該第一凹件內,而且該轉接頭之另一側更包括有一第二凹件,且該第二接頭更包括有一第二凸件,與該第二凹件相匹配,當該第二接頭與該轉接頭相結合,該第二凸件嵌設至該第二凹件內。
  10. 如請求項第6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接頭更包括有一第一磁吸件,且該轉接頭之一側更包括有一第一導磁件,當該第一接頭與該轉接頭相結合,該第一磁吸件與該第一導磁件相互磁吸,而且該轉接頭之另一側更包括有一第二磁吸件,且該第二接頭更包括有一第二導磁件,當該轉接頭與該第二接頭相結合,該第二磁吸件與該第二導磁件相互磁吸。
TW101150655A 2012-12-27 2012-12-27 電連接器 TWI5131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50655A TWI513122B (zh) 2012-12-27 2012-12-27 電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50655A TWI513122B (zh) 2012-12-27 2012-12-27 電連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7199A true TW201427199A (zh) 2014-07-01
TWI513122B TWI513122B (zh) 2015-12-11

Family

ID=51725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50655A TWI513122B (zh) 2012-12-27 2012-12-27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131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69081S1 (en) 2020-05-29 2022-11-08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2613B (zh) * 2009-05-04 2013-0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電連接器
TWM411055U (en) * 2011-01-27 2011-09-01 Tennrich Int Corp Power adapter
TWM433671U (en) * 2012-01-04 2012-07-11 Jie-Han Wang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13122B (zh) 2015-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4000B (zh) 具有整體式殼體之磁性連接器
CN206574937U (zh) 磁性致动连接器和附属设备
US9559456B2 (en) Magnetic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00144164A1 (en) Power cord assembly
CN102437490A (zh) 微型通用串行总线适配器
WO2018028710A1 (zh) 正反双面电连接器
US7824211B1 (en) Power adapter cable
CN108448347A (zh) 一种磁吸连接器
WO2019000844A1 (zh) 一种转接器、转接装置及充电设备
TW201541762A (zh) Usb電連接器之轉接裝置
CN103944013A (zh) 电连接器
US10199784B2 (en) Electronic connector
TWI513122B (zh) 電連接器
US20170365952A1 (en) Smart switching charger and power connection device thereof
CN218887589U (zh) 一种连接器及数据线
TWM529970U (zh) 一種充電線
CN209730310U (zh) 端子组件、连接器、数据线及连接器组件
CN204706725U (zh) 一种充电数据线
TWM548914U (zh) 無線充電組件
CN220774866U (zh) 一种数码设备的外置附件连接结构
TWM578035U (zh) USB transmission line improved structure
CN210468258U (zh) 一种多功能连接头
CN219717316U (zh) 一种连接器、连接组件及电子设备
TWM514126U (zh) 磁吸式接頭
TW201405970A (zh) 應用於傳送訊號及/或電源之彈簧針型式連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