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4616A - 拉鍊 - Google Patents

拉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4616A
TW201424616A TW101149816A TW101149816A TW201424616A TW 201424616 A TW201424616 A TW 201424616A TW 101149816 A TW101149816 A TW 101149816A TW 101149816 A TW101149816 A TW 101149816A TW 201424616 A TW201424616 A TW 20142461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gaging
engaging member
zipper
chain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9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ung-Yuan Cheng
Original Assignee
Unitech Zipper &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tech Zipper &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tech Zipper &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1498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424616A/zh
Publication of TW201424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4616A/zh

Link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一種拉鍊,用以解決習知拉鍊結合不穩固的問題,該拉鍊包含:二個鍊布,分別具有一個紗蕊,該二紗蕊係相對設置;及數個鍊齒,並排且交錯設置於上述二鍊布之紗蕊,各該鍊齒分別具有一個第一嚙合件及一個第二嚙合件,該第一嚙合件於上述紗蕊之延伸方向上之二端部分別形成一凸出之嚙合凸部及一內凹之嚙合凹部,供二相鄰之第一嚙合件之間透過該嚙合凸部及該嚙合凹部相嚙合,該第二嚙合件藉由一支持部與該第一嚙合件共同夾持該鍊布,該第二嚙合件相對該支持部之一端設有一個卡扣部,該卡扣部及該支持部之間設有至少一個凹陷之卡合部,供二相鄰之第二嚙合件之間透過該卡扣部及該卡合部相嚙合。

Description

拉鍊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拉鍊,尤其是一種兼具良好嚙合強度以及美觀外型的拉鍊。
請參照第1、2及3圖所示,係中華民國公開第201233356號「拉鍊」專利申請案,揭示一種習知拉鍊9,由複數個鍊齒91及二鍊布92所構成,各該鍊齒91包含一表面部911、一背面部912及一槽913,該二鍊布92具有相對之紗蕊921。該複數個鍊齒91係排列設置於該二鍊布92相對之紗蕊921,且各該鍊布92之鍊齒91係形成錯位。為方便說明,以下僅利用其中一鍊齒91及其中一鍊布92進行說明。該鍊齒91透過該表面部911與該背面部912夾持該鍊布92,以固定於該鍊布92之紗蕊921,該槽913則供容納另一鍊布92之紗蕊921。其中,該鍊齒91之表面部911與背面部912係呈錯位設置,且該表面部911包含一嚙合凸部911a及一嚙合凹部911b,該背面部912亦包含一嚙合凸部912a及一嚙合凹部912b。該習知拉鍊9利用一鍊齒91之嚙合凸部911a、912a分別與鄰接之其它鍊齒91之嚙合凹部911b、912b進行嚙合,且該鍊齒91之嚙合凹部911b、912b亦分別與鄰接之其它鍊齒91之嚙合凸部911a、912a進行嚙合,使該習知拉鍊9呈現封閉狀態。藉此,可將該複數個鍊齒3於該鍊布92上配置成排列成一排,以獲得美觀之外觀。
請再參照第2圖所示,上述習知拉鍊9係透過上述相鄰接之鍊齒91之嚙合凸部911a、912a與嚙合凹部911b、912b相互嚙合,以彼此結合固定,由於缺乏位於上述二鍊布92之紗蕊921間之卡扣結構可提供卡合力,使得該習知拉鍊9封閉時之嚙合強度不佳。更詳言之,當該習知拉鍊9受到外部對該二鍊布92之紗蕊921所施加之橫向拉力F時,全仰賴該嚙合凸部911a、912a與嚙合凹部911b、912b間所形成之點接觸或線接觸結構,維持該鍊齒91間的嚙合關係,由於點接觸或線接觸結構之結合力量相較面接觸結構明顯較弱,造成該鍊齒91間的嚙合關係容易鬆脫,甚至發生該鍊布92之紗蕊921自該鍊齒91之槽913中脫出的情形,因此該習知拉鍊9封閉時之嚙合強度不足。
此外,上述複數個鍊齒92利用上述嚙合凸部911a、912a與嚙合凹部911b、912b相互嚙合以彼此結合,由於該嚙合凸部911a及該嚙合凹部911b之嚙合結構與嚙合方向,係與該嚙合凸部912a及該嚙合凹部912b之嚙合結構與嚙合方向均相同,因此上述每一鍊齒92之表面部911與背面部912需要錯位設置。藉此,當上述習知拉鍊9受到上述鍊布92之背面或者表面方向之外部施力時,該複數個鍊齒92彼此間較不容易脫離。
然而,該鍊齒91係透過該表面部911與該背面部912夾持固定於該鍊布92之紗蕊921,因此該表面部911與該背面部912夾持該紗蕊921之表面積將左右該鍊齒91固定於該鍊布92之強度。如第3圖所示,係為該習知 拉鍊9之鍊齒91固著於鍊布92上之狀態之剖面圖,若該表面部911與背面部912對位設置時,該表面部911與背面部912夾持該鍊布92之長度,應為該表面部911或該背面部912本身之鍊齒長度y,惟,由於該鍊齒92之表面部911與背面部912需要錯位設置,使得該表面部911與背面部912夾持該鍊布92之夾持長度x,相較該鍊齒長度y為短,因此該鍊齒91夾持該鍊布92之表面積,相較該表面部911與背面部912對位設置時的情形有所降低,產生該鍊齒91之強度較差的疑慮。
綜上所述,上述習知拉鍊9結構具有「嚙合強度不佳」與「鍊齒強度較差」等問題,亟需進一步改良,以提升其實用性。
本發明目的乃解決習知技術之缺點,以提供一種拉鍊,係具有穩固之嚙合結構及良好之外觀設計,以達到提升嚙合強度、鍊齒強度且兼具有美觀之外型者。
為達到前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所運用之技術內容包含有:一種拉鍊,係包含:二個鍊布,分別具有一個紗蕊,該二紗蕊係相對設置;及數個鍊齒,並排且交錯設置於上述二鍊布之紗蕊,各該鍊齒分別具有一個第一嚙合件及一個第二嚙合件,該第一嚙合件係藉由一個第一支持部設置於上述鍊布,且該第一嚙合件相對該第一支持部之一端設有一個容置部,該第一嚙合件於上述紗蕊之延伸方向上 之二端部分別形成一凸出之嚙合凸部及一內凹之嚙合凹部,供二相鄰之第一嚙合件之間透過該嚙合凸部及該嚙合凹部相嚙合,該第二嚙合件係藉由一個第二支持部設置於上述鍊布,且與該第一嚙合件共同夾持上述鍊布,該第二嚙合件相對該第二支持部之一端設有一個卡扣部,該卡扣部及該第二支持部之間設有至少一個凹陷之卡合部,供二相鄰之第二嚙合件之間透過該卡扣部及該卡合部相嚙合,其中,上述第一嚙合件之容置部及上述第二嚙合件之卡扣部間形成一容置空間,供置上述鍊部之紗蕊。
本發明之之拉鍊,其中上述至少一卡合部之數量係為二個,且形成於該第二嚙合件於上述紗蕊之延伸方向上之二端部。
本發明之之拉鍊,其中上述第一嚙合件之外觀形狀係為心形。
本發明之之拉鍊,其中上述第一嚙合件之外觀形狀係為星形。
本發明之之拉鍊,其中上述第一嚙合件之外觀形狀係為V字形。
本發明之之拉鍊,其中上述第一嚙合件另包含一裝飾件,該裝飾件設置於該第一嚙合件之一表面。
本發明之之拉鍊,其中上述裝飾件設置於該第一嚙合件背向上述第二嚙合件之一表面。
本發明之之拉鍊,其中上述裝飾件係凸出該表面。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請參照第4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拉鍊,可以應用於外套、褲子或雨衣等各式衣物,亦可以應用於衣物之口袋、背包、手提袋或行李箱等結構。該拉鍊係由二鍊布1、複數個鍊齒2及一滑件3所構成,該二鍊布1係相對設置,該複數個鍊齒2係交錯排列設置於該二鍊布1互相相對之一側緣。此外,其中一鍊布1之各該鍊齒2可以嚙合於另一鍊布1之二相鄰的鍊齒2。該滑件3分別結合該二鍊布1,供迫使該複數個鍊齒2相互嚙合或者分離。為清楚說明本發明拉鍊之結構特徵,以下僅利用其中一鍊布1及其中一鍊齒2為例進行說明。
請參照第4、5及6圖所示,其中,第5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拉鍊的俯視圖,第6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拉鍊的仰視圖。上述鍊布1較佳使用藉由合成纖維或天然纖維梭織或者針織而成之帶狀材料製成。該鍊布1之一側緣設有一紗蕊11,且該二鍊布1之紗蕊11係相對設置。該紗蕊11係沿上述複數個鍊齒2之排列方向延伸,且該紗蕊11之斷面形狀可以概呈圓形或楕圓形,用以供該數個鍊齒2結合。又,該鍊布1具有相對之一第一表面12及一第二表面13,且該第一表面12及第二表面13即為如第5圖所示之鍊布1的上表面、下表面。
上述鍊齒2較佳以樹脂、金屬或塑膠等製成。該鍊齒2係由一第一嚙合件21及一第二嚙合件22組成,該第 一嚙合件21係結合於上述鍊布1之第一表面12,而該第二嚙合件22則結合於該鍊布2之第二表面13,且該第一及第二嚙合件21、22可以共同夾持該鍊布1之紗蕊11;藉此,該二鍊布1之各該第一嚙合件21係可以互相嚙合,且該二鍊布1之各該第二嚙合件22亦可以互相嚙合。值得注意的是,熟悉該項技藝者可以理解,該鍊齒2可以利用射出成型等方式直接於該鍊布1之紗蕊11形成該第一及第二嚙合件21、22。為清楚描述該第一及第二嚙合件21、22之細部結構,在本實施例中,該複數個鍊齒2之排列方向,係為該紗蕊11延伸之方向,以下係簡稱〝縱向〞,而正交該〝縱向〞之方向,以下係簡稱為〝橫向〞。
上述第一嚙合件21係藉由一第一支持部211設置於上述鍊布1之第一表面12,且該第一嚙合件21相對該第一支持部211之另一端係形成一容置部212。於該第一嚙合件21沿該〝縱向〞之兩端部另分別形成一凸出之嚙合凸部213及一內凹之嚙合凹部214;藉此,請配合參照第7圖所示,當其中一鍊布1之一第一嚙合件21嚙合於另一鍊布1之二相鄰的第一嚙合件21時,該嚙合凸部213係可以嚙合於相鄰之一嚙合凹部214,而該嚙合凹部214則可以嚙合於相鄰之一嚙合凸部213。
更詳言之,該第一嚙合件21可以於該嚙合凹部214之位置形成具有適當弧度之凹陷結構,且該嚙合凸部213之外形輪廓可以形成相對應該嚙合凹部214之弧度,以使該嚙合凸部213可以順利滑入或滑出相鄰之一嚙合凹部 214。再者,該嚙合凸部213較佳設置於該第一嚙合件21使上述複數個鍊齒2嚙合之方向之端部,亦即該第一嚙合件21位於上述滑件3沿該〝縱向〞滑動以令本發明拉鍊封閉之方向之端部;相反地,該嚙合凹部214較佳設置於該第一嚙合件21使該複數個鍊齒2分離之方向之端部,亦即該第一嚙合件21位於該滑件3沿該〝縱向〞滑動以令本發明拉鍊開啟之方向之端部。藉此,該嚙合凸部213、嚙合凹部214及該滑件3之位置關係如第4圖所示,可使該滑件3更順暢地嚙合以及分離該複數個鍊齒2。
上述第二嚙合件22係藉由一第二支持部221設置於上述鍊布1之第二表面13,且該第二嚙合件22相對該第二支持部221之另一端係形成一卡扣部222。其中,該第二嚙合件22係於該卡扣部222及支持部221之間形成至少一凹陷之扣合部223,在本實施例當中,於該第二嚙合件22沿該〝縱向〞之兩端部分別形成一扣合部223。藉此,請配合參照第7圖所示,當其中一鍊布1之第二嚙合件22嚙合於另一鍊布1之二相鄰的第二嚙合件22時,該卡扣部222係可以嚙合於相鄰之二扣合部223。
更詳言之,該卡扣部222及第二支持部221之間係形成縮徑結構,以構成該二扣合部223,該第二嚙合件22可以於該扣合部223之位置形成具有適當弧度之凹陷結構,且該卡扣部222之外周緣可以形成相對應之圓弧狀,使該卡扣部222可以順利滑入或滑出相鄰之二扣合部223,以將該卡扣部222嚙合於相鄰之該二扣合部223, 形成卡扣結構。藉此,當該二鍊布1之各該第二嚙合件22互相嚙合時,各該卡扣部222與各該扣合部223亦相互嚙合,係於該二鍊布1之紗蕊11間形成連續之卡扣結構。
請續參照第4及5圖所示,一上述鍊齒2結合於一上述鍊布1之紗蕊11時,該鍊齒2之第一嚙合件21之容置部212及第二嚙合件22之卡扣部222間,係形成一容置空間A,供容置另一鍊布1之紗蕊11。利用上述複數個鍊齒2並排且交錯設置於上述二鍊布1之紗蕊11,且上述滑件3分別結合該二鍊布1,使用者將該滑件3沿著該〝縱向〞滑動,能夠迫使該二鍊布1之鍊齒2互相脫離,使本發明之拉鍊呈現開啟之狀態;或迫使該二鍊布1之鍊齒2互相嚙合,該容置空間A即供容置該二鍊布1之紗蕊11,以將該複數個鍊齒2於該鍊布1上配置成排列成一排,使本發明之拉鍊呈現封閉之狀態。
本發明之拉鍊選用經設計之外型作為上述第一嚙合件21之俯視外觀,在本實施例當中,該第一嚙合件21之俯視外觀以心形為例。如第7圖所示,係揭示本發明之拉鍊封閉時之俯視圖,其中一鍊布1之每一第一嚙合件21均嚙合於另一鍊布1之二相鄰的第一嚙合件21,由該嚙合凸部213嚙合於相鄰之一嚙合凹部214,該嚙合凹部214則嚙合於相鄰之一嚙合凸部213;該鍊布1之每一第二嚙合件22均嚙合於另一鍊布1之二相鄰的第二嚙合件22,由該卡扣部222嚙合於相鄰之二扣合部223。藉此,利用各該第一嚙合件21互相嚙合之關係,以及該第一嚙 合件21之外型,使本發明拉鍊之俯視外觀呈連續嚙合之心形形狀。此外,利用各該第二嚙合件22互相嚙合之關係,該卡扣部222與該扣合部223相互嚙合,於該二鍊布1間形成連續之卡扣結構,使本發明拉鍊封閉的同時,於該二鍊布1之間具有卡合力。更詳言之,當該二鍊布1受到外部沿該〝橫向〞所施加之拉力時,透過該卡扣部222與該扣合部223之間所形成之面接觸結構,可供維持該第二嚙合件22間的嚙合關係,因此該鍊齒2間的嚙合關係不會發生鬆脫的情形。
請參照第8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拉鍊的俯視圖,與第一實施例相異處在於,上述鍊齒2之第一嚙合件21另設有一裝飾件215,在本實施例當中,該裝飾件215為一多邊形寶石或一多邊形水鑽,惟本發明不以此為限。該裝飾件215設置於該第一嚙合件21之一表面,且較佳設置於背向上述第二嚙合件22之一表面,並凸出該表面。該裝飾件215與該第一嚙合件21可透過黏合、嵌入、鉚合或卡固等方式結合。藉此,可增添該第一嚙合件21之俯視外觀的變化性,進一步提昇本發明拉鍊之美觀程度。
本發明拉鍊的主要技術特徵在於:本發明拉鍊係由上述第一及第二嚙合件21、22共同構成雙齒結構之鍊齒2,而本發明之拉鍊呈現封閉狀態時,外觀係呈現連續嚙合之該第一嚙合件21,藉由選用經設計之外型作為該第一嚙合件21之俯視外觀,例如心形、星形、V字形、不對稱形狀或鑲置裝飾件之表面,具有提升本發明拉鍊之外 形美觀程度之功效。
再者,本發明之拉鍊透過將上述各第一嚙合件21互相嚙合,及上述各第二嚙合件22互相嚙合,使本發明之拉鍊呈現封閉狀態,其中,藉由各該第二嚙合件22之卡扣部222嚙合於相鄰之二扣合部223,形成連續之卡扣結構,可產生卡合力於上述二鍊布1之間,因此當該二鍊布1受到外部沿該〝橫向〞所施加之拉力時,透過該卡扣部222與該扣合部223之間所形成之面接觸結構,供維持該第二嚙合件22間的嚙合關係,使得上述鍊齒2間的嚙合關係不會發生鬆脫的情形,具有增加嚙合強度之功效。
此外,本發明之拉鍊透過將上述第一嚙合件21之嚙合凸部213與嚙合凹部214相互嚙合,以及上述第二嚙合件22之卡扣部222與扣合部223相互嚙合,以使上述複數個鍊齒2嚙合。其中該第一嚙合件21與該第二嚙合件22所使用之嚙合結構與嚙合方向並不相同,因此該第一嚙合件21與該第二嚙合件22不須錯位設置。據此,該第一嚙合件21與該第二嚙合件22係可完整夾持該鍊布1,不會因錯位設置導致該第一嚙合件21與該第二嚙合件22夾持該鍊布1之表面積縮減,而產生該鍊齒2之強度較差的問題,達成提升該鍊齒2強度之功效。
綜上所述,本發明拉鍊及其鍊齒,由於該鍊齒設計由不同形狀且不必錯位設置之第一嚙合件及第二嚙合件所構成,且藉由該第一及第二嚙合件之細部結構的相對關係,使得本發明可以達到提升嚙合強度、鍊齒強度且兼具有美觀之外型等諸多功效。
雖然本發明已利用上述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之內,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更動與修改仍屬本發明所保護之技術範疇,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本發明〕
1‧‧‧鍊布
11‧‧‧紗蕊
12‧‧‧第一表面
13‧‧‧第二表面
2‧‧‧鍊齒
21‧‧‧第一嚙合件
211‧‧‧第一支持部
212‧‧‧容置部
213‧‧‧嚙合凸部
214‧‧‧嚙合凹部
215‧‧‧裝飾件
22‧‧‧第二嚙合件
221‧‧‧第二支持部
222‧‧‧卡扣部
223‧‧‧扣合部
A‧‧‧容置空間
〔習知〕
9‧‧‧習知拉鍊
91‧‧‧鍊齒
911‧‧‧表面部
911a‧‧‧嚙合凸部
912b‧‧‧嚙合凹部
912‧‧‧背面部
912a‧‧‧嚙合凸部
913‧‧‧槽
92‧‧‧鍊布
921‧‧‧紗蕊
y‧‧‧鍊齒長度
x‧‧‧夾持長度
第1圖:中華民國專利公開第201233356號「拉鍊」之一種習知拉鍊的立體圖。
第2圖:中華民國專利公開第201233356號「拉鍊」之一種習知拉鍊的使用情形俯視圖。
第3圖:中華民國專利公開第201233356號「拉鍊」之一種習知拉鍊之鍊齒固著於鍊布上之狀態之剖面圖。
第4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拉鍊的外觀圖。
第5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拉鍊的俯視圖。
第6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拉鍊的仰視圖。
第7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拉鍊的使用情形俯視圖。
第8圖: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拉鍊的俯視圖。
1‧‧‧鍊布
11‧‧‧紗蕊
12‧‧‧第一表面
13‧‧‧第二表面
2‧‧‧鍊齒
21‧‧‧第一嚙合件
211‧‧‧第一支持部
212‧‧‧容置部
213‧‧‧嚙合凸部
214‧‧‧嚙合凹部
22‧‧‧第二嚙合件
221‧‧‧第二支持部
222‧‧‧卡扣部
223‧‧‧扣合部
A‧‧‧容置空間

Claims (8)

  1. 一種拉鍊,包含:二個鍊布,分別具有一個紗蕊,該二紗蕊係相對設置;及數個鍊齒,並排且交錯設置於上述二鍊布之紗蕊,各該鍊齒分別具有一個第一嚙合件及一個第二嚙合件,該第一嚙合件係藉由一個第一支持部設置於上述鍊布,且該第一嚙合件相對該第一支持部之一端設有一個容置部,該第一嚙合件於上述紗蕊之延伸方向上之二端部分別形成一凸出之嚙合凸部及一內凹之嚙合凹部,供二相鄰之第一嚙合件之間透過該嚙合凸部及該嚙合凹部相嚙合,該第二嚙合件係藉由一個第二支持部設置於上述鍊布,且與該第一嚙合件共同夾持上述鍊布,該第二嚙合件相對該第二支持部之一端設有一個卡扣部,該卡扣部及該第二支持部之間設有至少一個凹陷之卡合部,供二相鄰之第二嚙合件之間透過該卡扣部及該卡合部相嚙合;其中,上述第一嚙合件之容置部及上述第二嚙合件之卡扣部間形成一容置空間,供置上述鍊部之紗蕊。
  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拉鍊,其中上述至少一卡合部之數量係為二個,且形成於該第二嚙合件於上述紗蕊之延伸方向上之二端部。
  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拉鍊,其中上述第一嚙合件之外觀形狀係為心形。
  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拉鍊,其中上述第一嚙合件之外觀形狀係為星形。
  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拉鍊,其中上述第一嚙合件之外觀形狀係為V字形。
  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拉鍊,其中上述第一嚙合件另包含一裝飾件,該裝飾件設置於該第一嚙合件之一表面。
  7.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拉鍊,其中上述裝飾件設置於該第一嚙合件背向上述第二嚙合件之一表面。
  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拉鍊,其中上述裝飾件係凸出該表面。
TW101149816A 2012-12-25 2012-12-25 拉鍊 TW2014246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9816A TW201424616A (zh) 2012-12-25 2012-12-25 拉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9816A TW201424616A (zh) 2012-12-25 2012-12-25 拉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4616A true TW201424616A (zh) 2014-07-01

Family

ID=51724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9816A TW201424616A (zh) 2012-12-25 2012-12-25 拉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4246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2237A (zh) * 2016-08-23 2018-03-06 吉田拉链(深圳)有限公司 链牙、链带及拉链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2237A (zh) * 2016-08-23 2018-03-06 吉田拉链(深圳)有限公司 链牙、链带及拉链
CN107752237B (zh) * 2016-08-23 2024-03-08 Ykk株式会社 链牙、链带及拉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85695B (zh) 防水拉链
TWI317266B (en) Slide fastener chain
TWI309157B (en) Waterproof slide fastener
TWI590776B (zh) Zipper-attached items and Zipper-attached items
TWI417061B (zh) 拉鏈
US8448304B2 (en) Zipper tooth structure and the zipper composed thereof
JPWO2011039868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TWI472306B (zh) zipper
TWI440438B (zh) zipper
TWI641334B (zh) zipper
CN105979815B (zh) 合成树脂拉链
TW201424616A (zh) 拉鍊
CN110025092B (zh) 轻滑式拉链及其所应用的制品
KR101350647B1 (ko) 후크 겸용 컨실드 지퍼
CN210130444U (zh) 拉链牙链带
TWI675782B (zh) 夾鏈帶
KR101273862B1 (ko) 프로텍티브테이프로 소잉스레드를 보호하는 지퍼
CN107853821B (zh) 一种拉链
TWI662915B (zh) zipper
JP2008154615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トリンガー
US6393674B1 (en) Closure device for clothing, footwear and luggage items and the like
CN205512738U (zh) 金属颗粒牙拉链
CN215270945U (zh) 一种拉链
EP3501322B1 (en) Easy-slide zipper and articles using the same
CN105996318A (zh) 造价低廉的金属拉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