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2381A - 扳手 - Google Patents

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2381A
TW201422381A TW101146590A TW101146590A TW201422381A TW 201422381 A TW201422381 A TW 201422381A TW 101146590 A TW101146590 A TW 101146590A TW 101146590 A TW101146590 A TW 101146590A TW 201422381 A TW201422381 A TW 20142238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hole
head
coupling member
wal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6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ang-Chuan Lee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an Le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an Lee filed Critical Chang-Chuan Lee
Priority to TW101146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422381A/zh
Publication of TW201422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2381A/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扳手,包括一握柄、一頭部與一結合件。該握柄開設一軸孔。該頭部包括一第一驅動部與一第二驅動部,該頭部開設一貫孔,該貫孔位於該第一、第二驅動部之間。該結合件可移動地設於該頭部之貫孔與該握柄之軸孔。其中,該結合件可沿著該頭部之貫孔與該握柄之軸孔的軸線方向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當該結合件位於第一位置時,該結合件將該頭部固定於該握柄。藉此,該頭部可驅動工件轉動。當該結合件位於第二位置時,該頭部繞一軸線相對該握柄轉動,藉此達到替換第一、第二驅動部之功效。

Description

扳手
本發明係有關涉及一種手工具,尤指一種多用途之扳手。
扳手係一相當習用的手工具,目前坊間出現一種可變換驅動部之扳手,例如US5,557,992以及TW501512等專利案所揭示,使該些習知扳手具有多種用途。
然而,US5,557,992之扳手在操作上,必需用力推移頭部,令限位塊之珠體脫離長孔之卡槽,方可使限位塊滑移至圓孔中,以供旋轉頭部而變換驅動部,接著須再用力推移頭部,使珠體內縮,令限位塊可滑入於長孔中,並以珠體卡掣定位,方才完成變換驅動部之動作,故導致整個變換過程上相當費力,而上、下推移及旋轉頭部等動作更造成變換之不便與繁瑣,以致使用者無法簡便而迅速地變換驅動部。
TW501512係以棘輪、掣動塊與限位機構所組成之棘動機構來改善上述習知扳手的問題。惟TW501512之扳手存在有以下所列等諸多問題:
1.該二驅動部的轉換操作方式與棘輪換向的操作方式相同,都是讓掣動塊的二卡掣部交替咬合於棘輪,如此將造成使用者每次要轉換二驅動部或是要轉換棘輪方向時,都必須要先確認棘輪的轉向,才能知道該頭部要往哪一方向轉動,完全是憑感覺在操作。
2.因為二驅動部是受到不同卡掣部所影響,造成二驅動部轉換使用之後,二驅動部的驅動方向也跟著改變,使用者容易因此對不同驅動部在交替使用後對其驅動方向產生混淆不清,增加操作時的困擾。
3. TW501512的結構較US5,557,992複雜,組裝不易,使得其製造與組裝成本居高不下。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扳手,其結合件係以相對握柄及頭部垂直位移之方式來控制頭部選擇性地相對該握柄正、反轉或是固定於握柄,達到替換二驅動部以及使頭部固定作為扳手使用之功效。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扳手,二驅動部之驅動方向不會隨著頭部的轉動而改變其驅動方向。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扳手,其整體結構簡單且組裝容易,有效降低製造與組裝之成本。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扳手包括一握柄、一頭部與一結合件。
該握柄開設一軸孔。
該頭部包括一第一驅動部與一第二驅動部,該頭部開設一貫孔,該貫孔位於該第一、第二驅動部之間。
該結合件可移動地設於該頭部之貫孔與該握柄之軸孔。
其中,該結合件可沿著該頭部之貫孔與該握柄之軸孔的軸 線方向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當該結合件位於第一位置時,該結合件將該頭部固定於該握柄,當該結合件位於第二位置時,該頭部繞一軸線相對該握柄轉動。
藉此,本發明之扳手係藉由結合件相對握柄及頭部垂直位移之方式來控制頭部選擇性地相對該握柄正、反轉或是固定於握柄,達到替換第一、第二驅動部以及使頭部固定而可驅動工件轉動之功效。再者,各第一、第二驅動部之驅動方向不會隨著頭部的轉動而有所改變。此外,該扳手之結構簡潔且容易組裝,有效降低製造與組裝之成本。
以下將以較佳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結構特徵及其預期達成之功效,然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所欲保護之範疇,合先敘明。
請參考圖1,本發明之扳手包含一握柄10、二頭部20、20'、一結合件30與二擋件41、41'。
該握柄10開設一軸孔11,該軸孔11具有一內壁面111,該軸孔11之內壁面111係呈非圓形,較佳者,該軸孔11之內壁面111係環設複數齒塊而呈多角狀。
該二頭部20、20'分別設於該握柄10之頂、底兩側,各頭部20、20'包括一第一驅動部21、21'與一第二驅動部22、22',該二第一驅動部21、21'與該二第二驅動部22、22'在本實施例中分別為四個不同尺寸之多角孔,可分別對應四種不同尺寸之螺帽等工件,如圖1所示。在其他實施例中,可能有的第一驅 動部或第二驅動部是一開口扳手之二顎部,或是一套筒扳手之套筒,或是一活動扳手之活動顎與固定顎,或是一棘輪扳手之棘輪頭等任何可直接或間接驅動工件轉動之手工具之驅動裝置者。各頭部20、20'開設一貫孔23、23',各貫孔23、23'位於各頭部20、20'之第一、第二驅動部21、21'、22、22'之間,各貫孔23、23'具有一內壁面231、231',各貫孔23、23'之內壁面呈非圓形,較佳者,各貫孔23、23'之內壁面231、231'環設複數齒塊而呈多角狀。
該結合件30可移動地設於該二頭部20、20'之貫孔23、23'與該握柄10之軸孔11,該結合件30可沿著該二頭部20、20'之貫孔23、23'與該握柄10之軸孔11的軸線方向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換言之,該結合件30之移動方向垂直於該握柄之長度方向,而該握柄10之軸孔11與該二頭部20、20'之貫孔23、23'同軸。具體而言,該結合件30包括二嚙合部31、31'、一桿部32與一限位裝置,該二嚙合部31、31'分別設於該桿部32之兩端,各嚙合部31、31'具有一外周面311、311',各嚙合部31、31'之外周面311、311'的形狀對應於該軸孔11與二貫孔23、23',較佳者,各嚙合部之外周面311、311'環設複數齒塊而呈多角狀。該桿部32之外徑小於該軸孔11之最小內徑,且該桿部32之長度不小於該軸孔11之延伸距離,較佳者,該桿部32之長度等於該軸孔11之延伸距離。此外,該桿部32徑向凹設一容槽321,該限位裝置包括一彈 性件331與一凸塊332,該彈性件331設於該容槽321,該凸塊332一端抵靠於該彈性件331,另端凸出於該容槽321並抵靠於該軸孔之內壁面111,如圖3所示。較佳者,該凸塊321係一珠體。
該二擋件41、41'分別設於該二嚙合部31、31'遠離該握柄10之一端且分別外露於二頭部20、20'之貫孔23、23'之外,該二擋件41、41'之外徑分別大於對應之頭部20、20'之貫孔23、23'的內徑。請參考圖1與圖3,在本實施例中,該二擋件41、41'係分別為二緊固件40、40'之頭端,二緊固件40、40'之固定端係分別可拆卸地鎖固於該二嚙合部31、31'遠離該握柄10之一端,藉此,該結合件30在移動地過程中不會從握柄10與二頭部20、20'脫離。
於使用時,首先請參考圖2與圖3,該結合件係位於第一位置,此時,該結合件之其中一嚙合部31之外周面311同時嚙合於該軸孔之內壁面111與其中一貫孔之內壁面231,該結合件固定於該握柄10而不可相對該握柄10轉動,而該結合部也固定於二頭部20、20',故該二頭部20、20'藉由該結合件而固定於該握柄10而不可相對該握柄10轉動,藉此,該二頭部20、20'之第一驅動部21、21'或第二驅動部22、22'可驅動一工件正轉或反轉,而且此時另一嚙合部31'凸出於另一頭部20'之貫孔。
請參考圖4、圖4A、圖4B與圖5,使用者欲轉動二頭部 20、20'交換二頭部20、20'之第一、第二驅動部21、21'、22、22'時,首先按壓該凸出於頭部20'之貫孔的嚙合部31',使該結合件位移至第二位置。當該結合件位於第二位置時,該嚙合部31之外周面311脫離該握柄10之軸孔之內壁面111,但該嚙合部31之外周面311仍嚙合於該頭部20之貫孔之內壁面231,而另一嚙合部31'之外周面311'也還是嚙合於另一頭部20'之貫孔之內壁面231',但不會嚙合於該握柄10之軸孔之內壁面111,如圖4所示,藉此,該結合件不受限於該握柄10之軸孔而可相對該握柄10轉動,該二頭部20、20'與該結合件一同繞一軸線相對該握柄10正、反轉,達到轉換二頭部20、20'之第一、第二驅動部21、21'、22、22'之功效。此時,兩個嚙合部31、31'皆略微凸出於相對應之頭部20、20'之貫孔。
待該二頭部20、20'之第一、第二驅動部21、21'、22、22'完成交換之後,使用者可按壓該嚙合部31,使該結合件30位移至第一位置,或是按壓該嚙合部31',使該結合件30位移至一第三位置,皆可使二嚙合部31、31'其中一者之外周面311、311'同時嚙合於該軸孔之內壁面111與其中一貫孔之內壁面231、231',使該二頭部20、20'再次藉由該結合件30固定於該握柄10。
藉此,本發明之扳手可藉由推移該結合件30沿著該二頭部20、20'之貫孔23、23'與該握柄10之軸孔11的軸線方向於第一、第二與第三位置之間移動,控制二頭部20、20'固定於 握柄10而可驅動工件轉動或是相對該握柄10正、反轉而使二頭部20、20'之第一、第二驅動部21、21'、22、22'達到交替使用之目的,操作方式十分簡單且省力。
其次,使用者可從結合件30之位置正確判斷出二頭部20、20'是與握柄10固定或是可相對握柄10正、反轉,改善先前技術需憑感覺操作的問題。
再者,各第一驅動部21、21'及各第二驅動部22、22'之驅動方向不會隨著二頭部20、20'的轉動而有所改變,改善先前技術讓使用者對不同驅動部在交替使用後發生對其驅動方向混淆不清的問題。
此外,本發明亦可在該握柄10上開設多個軸孔11,以及包括多個頭部20、20'與結合件30,如圖1所示,藉此,本發明成為一具有多種不同用途之第一、第二驅動部21、21'、22、22'之扳手者。
由上可知,本發明之扳手不僅結構創新,且僅藉由該結合件30相對握柄10與頭部20、20'垂直位移來控制頭部20、20'選擇性地相對該握柄10正、反轉或是固定於握柄10,即可達成上述各項進步功效,使本發明之扳手的結構可更為簡潔且容易組裝,有效降低製造與組裝之成本,相當具進步性,符合專利法相關規定,爰依法提起專利申請,鑑請 鈞局早日核予專利,實感德便。
10‧‧‧握柄
11‧‧‧軸孔
111、231、231'‧‧‧內壁面
20、20'‧‧‧頭部
21、21'‧‧‧第一驅動部
22、22'‧‧‧第二驅動部
23、23'‧‧‧貫孔
30‧‧‧結合件
31、31'‧‧‧嚙合部
311、311'‧‧‧外周面
32‧‧‧桿部
321‧‧‧容槽
331‧‧‧彈性件
332‧‧‧凸塊
40、40'‧‧‧緊固件
41、41'‧‧‧擋件
圖1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圖。
圖2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3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結合件位於第一位置之側面剖視圖。
圖4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結合件位於第二位置之側面剖視圖。
圖4A是圖4之AA剖視圖。
圖4B是圖4之BB剖視圖。
圖5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頭部與結合件一同相對握柄轉動之示意圖。
10‧‧‧握柄
20、20'‧‧‧頭部
21‧‧‧第一驅動部
22、22'‧‧‧第二驅動部
30‧‧‧結合件
41‧‧‧擋件

Claims (9)

  1. 一種扳手,包括:一握柄,開設一軸孔;一頭部,包括一第一驅動部與一第二驅動部,該頭部開設一貫孔,該貫孔位於該第一、第二驅動部之間;一結合件,可移動地設於該頭部之貫孔與該握柄之軸孔;其中,該結合件可沿著該頭部之貫孔與該握柄之軸孔的軸線方向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當該結合件位於第一位置時,該結合件將該頭部固定於該握柄,當該結合件位於第二位置時,該頭部繞一軸線相對該握柄轉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其中該握柄之軸孔具有一內壁面,該頭部之貫孔具有一內壁面,該軸孔之內壁面與該貫孔之內壁面皆呈非圓形,該結合件包括一嚙合部,該嚙合部具有一外周面,該嚙合部之外周面的形狀對應於該軸孔與該貫孔,當該結合件位於第一位置時,該嚙合部同時嚙合於該軸孔之內壁面與該貫孔之內壁面,使該頭部固定於該握柄,當該結合件位於第二位置時,該嚙合部之外周面脫離該握柄之軸孔之內壁面,但仍嚙合於該頭部之貫孔之內壁面,令該頭部與該結合件一同繞該軸線相對該握柄轉動。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扳手,其中該軸孔之內壁面環設複數齒塊,該貫孔之內壁面環設複數齒塊,該結合件之嚙合部之外周面環設複數齒塊。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扳手,其中該結合件包括一桿部與一限位裝置,該桿部之外徑小於該軸孔之最小內徑,該桿部徑向凹設一容槽,該限位裝置包括一彈性件與一凸塊,該彈性件設於該容槽,該凸塊一端抵靠於該彈性件,另端凸出於該容槽並抵靠於該軸孔之內壁面。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更包括一擋件,該擋件設於該結合部遠離該握柄之一端且外露於該頭部之貫孔之外,該擋件之外徑大於該頭部之貫孔之內徑。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其中該結合件位於第二位置時,該結合件之一端凸出於該頭部之貫孔。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扳手,更包括另一頭部,該二頭部分別設於該握柄之兩側,該結合件可移動地設於該二貫孔與該軸孔,當該結合件位於第一位置時,該結合件將該二頭部固定於該握柄,當該結合件位於第二位置時,該二頭部繞該軸線相對該握柄轉動。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扳手,其中該握柄之軸孔具有一內壁面,該頭部之貫孔具有一內壁面,該結合件包括二嚙合部與一桿部,該二嚙合部分別設於該桿部之兩端,當該結合件位於第一位置時,其中一嚙合部同時嚙合於該軸孔之內壁面與其中一貫孔之內壁面,使該二頭部固定於該握柄,當該結合件位於第二位置時,二嚙合部之外周面皆脫離該握柄之軸孔之內壁面,但仍分別嚙合於該二頭部之貫孔之內壁面,令該二頭部繞該軸線相對 該握柄轉動。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扳手,其中該桿部之長度不小於該軸孔之延伸距離。
TW101146590A 2012-12-11 2012-12-11 扳手 TW2014223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6590A TW201422381A (zh) 2012-12-11 2012-12-11 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6590A TW201422381A (zh) 2012-12-11 2012-12-11 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2381A true TW201422381A (zh) 2014-06-16

Family

ID=51393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6590A TW201422381A (zh) 2012-12-11 2012-12-11 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42238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7349B (zh) * 2015-07-10 2016-09-01 Transmission tool structur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7349B (zh) * 2015-07-10 2016-09-01 Transmission tool structur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8049B (zh) 用於可換向的滾子離合器棘輪的偏置和換向方法及機構
TWI643709B (zh) 套筒
JP3203711U (ja) レンチと受け装置のコンビネーション
TWI600505B (zh) Electric quick change wrench and its use
EP2476515B1 (en) Ratchet wrench with a reduced head
TW201436953A (zh) 棘輪裝置
TW201531383A (zh) 微小扭力工具
TW201422381A (zh) 扳手
TWM549676U (zh) 高扭力棘輪扳手
US9868195B2 (en) Hand tool assembly
JP6224732B2 (ja) 双方向レンチ
US8375829B2 (en) Wrench for providing two operative modes
TWI602659B (zh) 扳手
US9643297B2 (en) Bi-directional wrench
TWI627027B (zh) 具有一棘輪機構之扳手
JP5393430B2 (ja) ソケットレンチ
US20140041982A1 (en) Ratchet tool
US8931374B2 (en) Socket wrench
CN102490146A (zh) 一种双头扳手
TW202031433A (zh) 具有雙板簧的工具
JP6461274B2 (ja) 双方向レンチ
TW201702014A (zh) 扳手結構
TW201338927A (zh) 可調整驅動頭角度之棘輪扳手
TWI472408B (zh) A wrench tool with a catcher
JP5957371B2 (ja) 両口ラチェットレン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