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7607A - 用於無線區域網路系統中之通道存取的方法及設備 - Google Patents

用於無線區域網路系統中之通道存取的方法及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7607A
TW201417607A TW102135096A TW102135096A TW201417607A TW 201417607 A TW201417607 A TW 201417607A TW 102135096 A TW102135096 A TW 102135096A TW 102135096 A TW102135096 A TW 102135096A TW 201417607 A TW201417607 A TW 20141760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a
frame
nav
value
terminal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5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95379B (zh
Inventor
Yong-Ho Seok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417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7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5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537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用於在WLAN系統中執行通道存取的方法及設備。一種用於在無線LAN(WLAN)系統中藉由站(STA)管理網路分配向量(NAV)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接收包括持續時間欄位的免競爭(CF)端訊框;若CF端訊框為第一類型CF端訊框,則重新設定NAV;及若CF端訊框為第二類型CF端訊框,則根據持續時間欄位的值及STA的NAV值之間的比較結果決定是否重新設定NAV。

Description

用於無線區域網路系統中之通道存取的方法及設備
本發明係關於無線通訊系統,及更特定而言係關於用於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AN;WLAN)系統中之通道存取的方法及設備。
隨著資訊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已經開發各種無線通訊技術系統。來自無線通訊技術的WLAN技術允許基於射頻(Radio Frequency;RF)技術使用諸如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膝上型電腦、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Portable Multimedia Player;PMP)等等的行動終端在家裡或在企業中或在特定服務提供區域中進行無線網際網路存取。
為了避免有限的通訊速率(WLAN的優點中之一者),近來的技術標準已經提出能夠增加網路的速率及可靠性同時延伸無線網路的覆蓋區域的進化的系統。舉例而言,IEEE 802.11n賦能資料處理速率以支援540Mbps的最大高通量(high throughput;HT)。此外,多輸入及多輸出(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MIMO)技術近來已經應用至發射 器及接收器兩者,以便最小化傳輸誤差以及最佳化資料傳送速率。
因此,本發明係針對一種用於傳輸及接收訊框的方法及設備,該訊框包括WLAN系統中的部分關聯識別符(partial association identifier;PAID),該方法及設備實質上避免由於相關技術的限制及缺點導致的一或更多個問題。已經將機器至機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訊技術作為下一代通訊技術而討論。用於支援IEEE 802.11 WLAN中的M2M通訊的技術標準已經發展為IEEE 802.11ah。M2M通訊有時可考慮能夠在包括大量裝置的環境中以低速率傳遞少量資料的情境。
本發明的目標為提供一種用於有效地管理網路分配向量(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NAV)以便增加通道存取之效率的新方法。
將理解藉由本發明達成的技術目標不受限於上述技術目標,及對於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的一般技術者而言,本文沒有提到的其他技術目標將從以下描述中顯而易見。
本發明的目標可藉由提供用於在無線LAN(WLAN)系統中由站(station;SAT)管理網路分配向量(NAV)的方法達成,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接收包括持續時間欄位的免競爭(Contention Free;CF)端訊框;若CF端訊框為第一類型CF端訊框,則重新設定NAV;及若CF端訊框為第二類型CF端訊 框,則根據持續時間欄位的值及STA的NAV值之間的比較結果決定是否重新設定NAV。
在本發明的另一態樣中,用於在無線LAN(WLAN)系統中管理網路分配向量(NAV)的站(STA)包括:收發器,及處理器;其中處理器經由收發器接收包括持續時間欄位的免競爭(CF)端訊框;若CF端訊框為第一類型CF端訊框,則重新設定NAV;及若CF端訊框為第二類型CF端訊框,則根據持續時間欄位的值及STA的NAV值之間的比較結果決定是否重新設定NAV。
以下描述可通常應用於本發明的實施例。
第一類型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可設定至零(0)。
第二類型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可設定至非零值。
若藉由第二類型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指示的值不同於STA的NAV值,則STA可丟棄CF端訊框。
若藉由第二類型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指示的值等同於STA的NAV值,則STA可重新設定NAV。
若藉由第二類型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指示的值等同於STA的NAV值,則STA可重新設定NAV及STA可試圖執行通道存取。
若藉由第二類型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指示的值不同於基於STA的NAV值的預定範圍之任何值,則STA可丟棄CF端訊框。
若藉由第二類型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指示的值 等同於基於STA的NAV值的預定範圍之任何值,則STA可重新設定NAV。
若藉由第二類型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指示的值等同於基於STA的NAV值的預定範圍之任何值,則STA可重新設定NAV及STA可試圖執行通道存取。
預定範圍的值可從NAV值-△至NAV值+△的範圍中選擇,其中△為自然數。
將理解,本發明的以上一般描述及以下詳細描述兩者為示例性的及解釋性的且意欲提供如所主張的本發明之進一步解釋。
如從以上描述顯而易見的,本發明之示例性實施例可提供用於有效管理網路分配向量(NAV)以便增加通道存取效率的新方法。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可以本發明達成的效應不受限於已經在上文特定描述的內容且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將結合隨附圖式從以下詳細描述更清楚地理解。
10‧‧‧STA1
11‧‧‧處理器
12‧‧‧記憶體
13‧‧‧收發器
20‧‧‧STA2
21‧‧‧處理器
22‧‧‧記憶體
23‧‧‧收發器
210‧‧‧AP
220‧‧‧STA 1
230‧‧‧STA 2
S211‧‧‧步驟
S212‧‧‧步驟
S213‧‧‧步驟
S214‧‧‧步驟
S215‧‧‧步驟
S216‧‧‧步驟
S221‧‧‧步驟
S221a‧‧‧步驟
S222‧‧‧步驟
S224‧‧‧步驟
S231‧‧‧步驟
S232‧‧‧步驟
S233‧‧‧步驟
S234‧‧‧步驟
S241‧‧‧步驟
S241a‧‧‧步驟
S510‧‧‧步驟
S520‧‧‧步驟
S530‧‧‧步驟
S540‧‧‧步驟
S2210‧‧‧步驟
S2220‧‧‧步驟
S2230‧‧‧步驟
S2240‧‧‧步驟
S2250‧‧‧步驟
包括在內以提供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的隨附圖式圖示本發明的實施例且連同描述一起用於解釋本發明的原理。
第1圖示例性地圖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IEEE 802.11系統。
第2圖示例性地圖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的IEEE 802.11系統。
第3圖示例性地圖示根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的IEEE 802.11系統。
第4圖為圖示WLAN系統的示意圖。
第5圖為圖示用於WLAN系統中之鏈路設置過程的流程圖。
第6圖為圖示後移過程的示意圖。
第7圖為圖示隱藏節點及暴露節點的示意圖。
第8圖為圖示請求發送(Request To Send;RTS)及清除發送(Clear To Send;CTS)的示意圖。
第9圖為圖示功率管理操作的示意圖。
第10圖至第12圖為圖示接收了訊務指示映射(Traffic Indication Map;TIM)之站(STA)的詳細操作的示意圖。
第13圖為圖示用於IEEE 802.11中的訊框結構的示意圖。
第14圖為圖示TXOP截斷的實例的示意圖。
第15圖為圖示基於群組的AID的示意圖。
第16圖為圖示基於群組的通道存取的示意圖。
第17圖為圖示RAW參數集合資訊元素(information element;IE)的示例性格式的示意圖。
第18圖為圖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的TXOP截斷方案的示意圖。
第19圖為圖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的TXOP截斷方案的示意圖。
第20圖為圖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的TXOP截斷方案的示意圖。
第21圖為圖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的TXOP截斷方案的示意圖。
第22圖為圖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實例的NAV管理方法的流程圖。
第23圖為圖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的射頻(RF)裝置的方塊圖。
【最佳模式】
現在將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參閱,較佳實施例的實例圖示在隨附圖式中。將參閱隨附圖式在下文給出的詳細描述意欲解釋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而非顯示可根據本發明實施的僅有實施例。以下詳細描述包括特定細節從而提供本發明的透徹理解。然而,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的是,可在無此類特定細節之情況下實踐本發明。
藉由根據預定的格式組合本發明的組成部件及特徵來提出以下實施例。在沒有額外說明的情況下,單獨的組成部件或特徵將被考慮為可選因素。若需要,則單獨的組成部件或特徵可不與其他部件或特徵組合。此外,一些組成部件及/或特徵可經組合以實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改變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待揭示的操作順序。任何實施例的一些部件或特徵亦可包括在其他實施例中或可根據需要以其他實施例的彼等部件或特徵替換。
將注意到,為了方便描述及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提出本發明中揭示的特定術語,及該等特定術語的使用可在本發明的技術範疇或精神內改變為其他格式。
在一些情況下,省略眾所周知的結構及裝置從而避免模糊本發明的概念,且結構及裝置的重要功能以方塊圖的形式圖示。在整個圖式中將使用相同元件符號以代表相同或類似部分。
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係藉由針對無線存取系統中的至少一者揭示的標準文件支援,該等無線存取系統包括電氣及電子工程師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系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系統、3GPP長期進化(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LTE高級(LTE-Advanced;LTE-A)系統及3GPP2系統。特定而言,沒有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描述以清楚顯示本發明的技術思想的步驟或部分可藉由以上文件支援。本文使用的所有術語可藉由上述文件中的至少一者支援。
本發明的以下實施例可應用於各種無線存取技術,例如,分碼多工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分頻多工存取(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分時多工存取(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單載波分頻多工存取(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等等。CDMA可經由諸 如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TRA)或CDMA2000的無線(或無線電)技術實施。TDMA可經由諸如行動通訊全球系統(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GSM進化的增強資料速率(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EDGE)的無線(或無線電)技術實施。OFDMA可經由諸如電氣及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及進化的UTRA(Evolved UTRA;E-UTRA)的無線(或無線電)技術實施。為了清楚起見,以下描述集中在IEEE 802.11系統上。然而,本發明的技術特徵不受限於此。
WLAN系統結構
第1圖示例性地圖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IEEE 802.11系統。
IEEE 802.11系統的結構可包括複數個部件。支援用於較高層的透通STA行動性的WLAN可藉由部件的相互操作提供。基本服務集合(Basic Service Set;BSS)可對應於IEEE 802.11 LAN中的基本組成區塊。在第1圖中,圖示兩個BSS(BSS1及BSS2)且兩個STA係包括在BSS的每一者中(亦即,STA1及STA2包括在BSS1中及STA3及STA4包括在BSS2中)。第1圖中指示BSS的橢圓形可理解為覆蓋區域,在該覆蓋區域中包括在相對應的BSS中的STA保持通訊。此區域可稱為基本服務區域(Basic Service Area;BSA)。若STA移出BSA,則STA不能與相對應的BSA中的其他STA直接 通訊。
在IEEE 802.11 LAN中,BSS的最基本類型為獨立的BSS(Independent BSS;IBSS)。舉例而言,IBSS可具有由僅兩個STA組成的最簡形式。第1圖的BSS(BSS1或BSS2)可對應於IBSS的典型實例,該BSS為最簡單的形式及在該BSS中省略其他部件。當STA可直接彼此通訊時此配置為可能的。此類型的LAN並非預先計劃的且當LAN為必需的時可配置此類型的LAN。此網路可稱為特定網路(ad-hoc network)。
當關閉或打開STA或STA進入或離開BSS區域時,BSS中之STA的隸屬可動態地改變。STA可使用同步過程以加入BSS。為了存取BSS基礎結構的所有服務,STA將與BSS相關。可動態地配置此關聯及此關聯可包括使用分配系統服務(Distribution System Service;DSS)。
第2圖為圖示IEEE 802.11系統的另一示例性結構的圖,本發明適用於該示例性結構。在第2圖中,將諸如分配系統(Distribution System;DS)、分配系統媒體(Distribution System Medium;DSM)及存取點(Access Point;AP)的部件添加至第1圖的結構。
LAN中直接的STA至STA距離可藉由實體層(Physical Layer;PHY)效能限制。在一些情況下,距離的此限制對通訊可為足夠的。然而,在其他情況下,經由長距離的在STA之間的通訊可為必需的。DS可配置為支援延伸的覆蓋。
DS代表其中BSS彼此連接的結構。具體而言,BSS可配置為由複數個BSS組成的網路的延伸形式之部件,而非如第1圖所圖示的獨立配置。
DS為邏輯概念及DS可藉由DSM的特徵指定。關於此,無線媒體(Wireless Medium;WM)及DSM在IEEE 802.11中在邏輯上區別。分別的邏輯媒體用於不同目的及藉由不同部件使用。在IEEE 802.11的定義中,此媒體不受限於相同或不同媒體。IEEE 802.11 LAN架構(DS架構或其他網路架構)的彈性可得以解釋之原因在於複數個媒體在邏輯上不同。亦即,IEEE 802.11 LAN架構可不同地實施及可獨立地藉由每一實施的實體特徵指定。
DS可藉由提供多個BSS的無縫整合及提供處理至目的地的位址所必需的邏輯服務來支援行動裝置。
AP代表實體,該實體賦能相關的STA經由WM存取DS且該實體具有STA功能。資料可在BSS及DS之間經由AP移動。舉例而言,第2圖所圖示的STA2及STA3具有STA功能及提供引起相關的STA(STA1及STA4)存取DS的功能。此外,因為所有AP基本上對應於STA,故所有AP為可定址的實體。針對WM上的通訊之AP使用的位址不需要總是等同於針對DSM上的通訊之AP使用的位址。
從相關於AP的STA中的一者傳輸至AP的STA位址的資料可總是藉由不受控制的埠接收及該資料可藉由IEEE 802.1X埠存取實體處理。若認證受控制的埠,則傳輸資料(或訊框)可傳輸至DS。
第3圖為圖示IEEE 802.11系統的又一示例性結構的圖,本發明適用於該示例性結構。除第2圖的結構之外,第3圖概念地圖示用於提供寬覆蓋的延伸服務集合(Extended Service Set;ESS)。
具有任意尺寸及複雜性的無線網路可由DS及BSS組成。在IEEE 802.11系統中,此類型的網路被稱為ESS網路。ESS可對應於連接至一DS的一組BSS。然而,ESS不包括DS。ESS網路的特徵在於ESS網路表現為邏輯鏈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LLC)層中的IBSS網路。包括在ESS中的STA可彼此通訊,且行動STA為可透通地在LLC中從一BSS移動至另一BSS(在相同ESS內部)。
在IEEE 802.11中,不假定第3圖中的BSS的相對實體位置,且以下形式皆為可能的。BSS可部分地重疊,且此形式一般用於提供連續覆蓋。BSS可不實體連接,且介於BSS之間的邏輯距離沒有限制。BSS可位於相同實體位置處,且此形式可用於提供冗餘。一或更多個IBSS或ESS網路可作為一或更多個ESS網路實體位於相同空間中。此可對應於以下情況中的ESS網路形式:在該情況中特定網路在存在ESS網路之位置中操作,在該情況中不同組織的IEEE 802.11網路實體重疊,或在該情況中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存取及安全策略在相同位置中為必需的。
第4圖為圖示WLAN系統的示例性結構的圖。在第4圖中,圖示包括DS的基礎結構BSS的實例。
在第4圖的實例中,BSS1及BSS2組成ESS。在WLAN 系統中,STA為根據IEEE 802.11的MAC/PHY規則操作的裝置。STA包括AP STA及非AP STA。非AP STA對應於諸如膝上型電腦或行動電話的使用者直接持有的裝置。在第4圖中,STA1、STA3及STA4對應於非AP STA且STA2及STA5對應於AP STA。
在以下描述中,非AP STA可稱為終端、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WTRU)、使用者裝備(User Equipment;UE)、行動站(Mobile Station;MS)、行動終端或行動用戶站(Mobile Subscriber Station;MSS)。在其他無線通訊領域中,AP為對應於基站(Base Station;BS)、節點B、進化節點B(evolved Node-B;e-NB)、基地收發器系統(Base Transceiver System;BTS)或毫微微BS的概念。
鏈路設置過程
第5圖為解釋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一般鏈路設置過程的流程圖。
為了允許STA在網路上建立鏈路設置以及經由網路傳輸/接收資料,STA必須經由網路探索、認證及關聯過程執行此鏈路設置,及STA必須建立關聯及執行安全認證。鏈路設置過程亦可稱為通信期啟動過程或通信期設置過程。此外,關聯步驟為針對鏈路設置過程的探索、認證、關聯及安全設置步驟的一般術語。
參閱第5圖描述鏈路設置過程。
在步驟S510中,STA可執行網路探索動作。網路探索動作可包括STA掃描動作。亦即,STA必須搜尋可用的網 路以便存取網路。在參與無線網路之前,STA必須識別相容的網路。此處,用於識別包含於特定區域中的網路的過程被稱為掃描過程。
掃描方案分類為主動掃描及被動掃描。
第5圖為圖示包括主動掃描過程的網路探索動作的流程圖。在主動掃描情況中,配置為執行掃描的STA傳輸探查請求訊框及等待對探查請求訊框的回應,使得STA可在通道之間移動及STA同時可決定哪個AP(存取點)存在於周圍區域中。回應器傳輸探查回應訊框(作為對探查請求訊框的回應)至傳輸了探查請求訊框的STA。在此情況中,回應器可為STA,該STA最終傳輸了掃描通道的BSS中的信標訊框。在BSS中,因為AP傳輸信標訊框,故AP作為回應器操作。在IBSS中,因為IBSS的STA依序傳輸信標訊框,故回應器不是恆定的。舉例而言,在通道#1處傳輸了探查請求訊框及在通道#1處接收了探查回應訊框的STA儲存接收的探查回應訊框中包含的BSS相關的資訊,及移動至下一個通道(例如,通道#2),使得STA可使用相同方法執行掃描(亦即,在通道#2處的探查請求/回應傳輸/接收)。
儘管在第5圖未圖示,然而亦可使用被動掃描進行掃描動作。配置為在被動掃描模式中執行掃描的STA等待信標訊框,同時從一個通道移動至另一通道。信標訊框為IEEE 802.11中的管理訊框中之一者、指示無線網路的存在、賦能STA執行掃描以搜尋無線網路及週期地以STA可參與無線網路的方式傳輸。在BSS中,AP配置為週期地傳輸信標訊框。 在IBSS中,IBSS的STA經配置為依序傳輸信標訊框。若用於掃描的每一STA接收信標訊框,則STA儲存信標訊框中包含的BSS資訊,且STA移動至另一通道及在每一通道處記錄信標訊框資訊。接收了信標訊框的STA儲存接收的信標訊框中包含的BSS相關的資訊、移動至下一個通道及因此使用相同方法執行掃描。
在主動掃描及被動掃描之間的比較中,在延遲及功率消耗方面主動掃描比被動掃描更有利。
在STA發現網路之後,在步驟S520中,STA可執行認證過程。認證過程可稱為第一認證過程,以此方式認證過程可清楚地與步驟S540的安全設置過程區別。
認證過程可包括以下步驟:藉由STA傳輸認證請求訊框至AP,及回應於認證請求訊框藉由AP傳輸認證回應訊框至STA。用於認證請求/回應之認證訊框可對應於管理訊框。
認證訊框可包括認證演算法數字、認證交易序號、狀態碼、挑戰文本、強健安全網路(Robust Security Network;RSN)、有限循環群(Finite Cyclic Group;FCG)等等。認證訊框中包含的上述資訊可對應於能夠包含在認證請求/回應訊框中之資訊的某些部分,認證訊框中包含的上述資訊可以其他資訊替換,或可包括額外資訊。
STA可傳送認證請求訊框至AP。AP可基於接收的認證請求訊框中包含的資訊決定是否認證相對應的STA。AP可經由認證回應訊框提供認證結果至STA。
已經成功地認證STA之後,可在步驟S530中進行關 聯過程。關聯過程可包括以下步驟:藉由STA傳輸關聯請求訊框至AP,及回應於關聯請求訊框藉由AP傳輸關聯回應訊框至STA。
舉例而言,關聯請求訊框可包括相關於各種能力、信標傾聽間隔、服務集合識別符(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支援的速率、支援的通道、RSN、行動性域、支援的操作類別、TIM(訊務指示映射)廣播請求、交互工作服務能力等等的資訊。
舉例而言,關聯回應訊框可包括相關於各種能力、狀態碼、關聯ID(Association ID;AID)、支援速率、增強分散通道存取(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EDCA)參數集合、接收通道功率指示器(Received Channel Power Indicator;RCPI)、接收訊雜比指示器(Received Signal to Noise Indicator;RSNI)、行動性域、逾時間隔(關聯復原時間)、重疊BSS掃描參數、TIM廣播回應、QoS映射等等的資訊。
上述資訊可對應於能夠包含在關聯請求/回應訊框中的資訊的一些部分,上述資訊可以其他資訊替換,或上述資訊可包括額外資訊。
在STA已經成功地相關於網路之後,可在步驟S540中進行安全設置過程。步驟S540的安全設置過程可稱為基於強健安全網路關聯(RSNA)請求/回應的認證過程。步驟S520的認證過程可稱為第一認證過程,及步驟S540的安全設置過程亦可僅稱為認證過程。
舉例而言,步驟S540的安全設置過程可包括基於 LAN的可延伸認證協定(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over LAN;EAPOL)訊框的經由4路交握的私鑰設置過程。此外,安全設置過程亦可根據IEEE 802.11標準中沒有定義的其他安全方案進行。
WLAN進化
為了避免WLAN通訊速率中的限制,最近建立了IEEE 802.11n作為通訊標準。IEEE 802.11n旨在增加網路速率及可靠性以及延伸無線網路之覆蓋區域。更詳細而言,IEEE 802.11n支援最大540Mbps的高通量(HT)及基於MIMO技術,在該MIMO技術中多個天線安裝至發射器及接收器的每一者。
隨著WLAN技術的廣泛使用及WLAN應用的多樣化,存在發展新的WLAN系統的需要,該新的WLAN系統能夠支援比IEEE 802.11n支援的資料處理速率更高的HT。用於支援極高通量(Very High Throughput;VHT)的下一代WLAN系統為IEEE 802.11n WLAN系統的下一個版本(例如,IEEE 802.11ac),及該下一代WLAN系統為最近提出在媒體存取控制服務存取點(Medium Access Control Service Access Point;MAC SAP)支援1Gbps或1Gbps以上的資料處理速率的IEEE 802.11 WLAN系統中的一者。
為了有效地使用射頻(RF)通道,下一代WLAN系統支援多使用者多輸入多輸出(Multi 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U MIMO)傳輸,在該傳輸中複數個STA可同時存取通道。根據MU-MIMO傳輸方案,AP可同時傳輸封 包至至少一個MIMO成對的STA。
此外,最近討論用於支援空白空間中WLAN系統操作的技術。舉例而言,已經在IEEE 802.11af標準下討論用於將WLAN系統引入諸如因為轉變至數位電視留下的閒置頻帶(例如,54MHz至698MHz頻帶)的空白空間(TV WS)中的技術。然而,上述資訊僅出於說明性目的而揭示,及空白空間可為能夠主要僅藉由授權的使用者使用的授權的頻帶。授權的使用者可為具有使用授權的頻帶之權限的使用者及授權的使用者亦可稱為授權的裝置、主要使用者、現任使用者等等。
舉例而言,空白空間(WS)中操作的AP及/或STA必須提供保護授權的使用者的功能。舉例而言,假定諸如麥克風的授權的使用者已經使用特定WS通道,該特定WS通道作為以從WS頻帶佔據特定帶寬的方式調整劃分的頻帶,則AP及/或STA不能使用對應於相應的WS通道的頻帶以便保護授權的使用者。此外,AP及/或STA必須在授權的使用者使用用於傳輸及/或接收當前訊框的頻帶的條件下停止使用相對應的頻帶。
因此,AP及/或STA必須決定是否使用WS頻帶的特定頻帶。換言之,AP及/或STA必須決定頻帶中存在或不存在現任使用者或授權的使用者。用於決定特定頻帶中存在或不存在現任使用者的方案被稱為光譜感測方案。能量偵測方案、簽名偵測方案等等可用作光譜感測機制。若接收的訊號的強度超過預定值,或當偵測到DTV前序信號時,AP及/或 STA可決定頻帶正由現任使用者使用。
已經將M2M(機器至機器)通訊技術作為下一代通訊技術討論。用於支援M2M通訊的技術標準已經發展為IEEE 802.11 WLAN系統中的IEEE 802.11ah。M2M通訊代表包括一或更多個機器的通訊方案或M2M通訊亦可被稱為機器類型通訊(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或機器至機器(M2M)通訊。在此情況下,機器可為不要求使用者的直接處置或介入的實體。舉例而言,不僅是包括RF模組的計量器或販賣機而且是能夠藉由自動存取網路而無需使用者介入/處置的使用者裝備(UE)(諸如智慧型電話)均可為此類機器的實例。M2M通訊可包括裝置至裝置(Device-to-Device;D2D)通訊及裝置及應用伺服器之間的通訊等等。作為裝置及應用伺服器之間的示例性通訊,販賣機及應用伺服器之間的通訊、銷售點(Point of Sale;POS)裝置及應用伺服器之間的通訊及電錶、煤氣表或水錶及應用伺服器之間的通訊。基於M2M的通訊應用可包括安全、運輸、保健等等。在考慮上述應用實例的情況中,M2M通訊不得不支援用於有時以低速率在包括大量裝置的環境下傳輸/接收少量資料的方法。
更詳細而言,M2M通訊必須支援大量STA。儘管當前WLAN系統假定一個AP相關於最多2007個STA,然而最近在M2M通訊中討論用於支援其他情況的各種方法,在該等其他情況中更多的STA(例如,大約6000個STA)相關於一個AP。此外,期望用於支援/請求低傳送率的許多應用存在於M2M通訊中。為了順利地支援許多STA,WLAN系統可基於 TIM(訊務指示映射)辨識存在或不存在待傳輸至STA的資料,及最近討論了用於減少TIM的位元映射尺寸的各種方法。此外,期望具有極長的傳輸/接收間隔的許多訊務資料存在於M2M通訊中。舉例而言,在M2M通訊中,非常少量的資料(例如,電/煤氣/水計量)需要以長的間隔(例如,每月)輸出。因此,儘管相關於一AP的STA的數量在WLAN系統中增加,但是許多開發者及公司正在對WLAN系統進行深入研究,該WLAN系統可有效地支援存在非常少量的STA的情況,STA的每一者具有在一信標週期期間待從AP接收的資料訊框。
如上所述,WLAN技術正在飛快地發展,且不僅上述示例性技術而且諸如直接鏈路設置、媒體串流通量改良、大規模初始通信期設置的高速率及/或支援及延伸的帶寬及操作頻率的支援的其他技術均正在廣泛發展。
媒體存取機制
在基於IEEE 802.11的WLAN系統中,MAC(媒體存取控制)的基本存取機制為具有避免碰撞的載波感測多重存取(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CSMA/CA)機制。CSMA/CA機制被稱為IEEE 802.11 MAC的分散式協調功能(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DCF)及CSMA/CA機制基本上包括「先聽候送」存取機制。根據上述存取機制,AP及/或STA可執行淨通道評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用於在資料傳輸之前,在預定的時間間隔[例如,DCF訊框間間隔(DCF Inter-Frame Space;DIFS)]期間 感測RF通道或媒體。若決定媒體處於閒置狀態,則開始經由相對應媒體的訊框傳輸。另一方面,若決定媒體處於佔據狀態,則相對應的AP及/或STA不開始自己本身的傳輸,建立針對媒體存取的延遲時間(例如,隨機後移週期)及試圖在等待預定時間之後開始訊框傳輸。經由應用隨機後移週期,期望多個STA將試圖在等待不同時間之後開始訊框傳輸,產生最少的碰撞。
此外,IEEE 802.11 MAC協定提供混合協調功能(Hybrid Coordination Function;HCF)。HCF基於DCF及點協調功能(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PCF)。PCF代表基於輪詢的同步存取方案,在該存取方案中以所有接收(reception;Rx)AP及/或STA可接收資料訊框的方式執行週期的輪詢。此外,HCF包括增強分散通道存取(EDCA)及HCF受控通道存取(HCF Controlled Channel Access;HCCA)。當從供應者提供至複數個使用者的存取方案為基於競爭的時,達成EDCA。基於輪詢機制藉由基於免競爭的通道存取方案達成HCCA。此外,HCF包括用於改良WLAN的服務品質(Quality of Service;QoS)的媒體存取機制及HCF可在競爭週期(Contention Period;CP)及免競爭週期(Contention Free Period;CFP)兩者中傳輸QoS資料。
第6圖為圖示後移過程的示意圖。
以下將參閱第6圖描述基於隨機後移週期的操作。若佔據或忙碌狀態媒體轉為閒置狀態,則數個STA可試圖傳輸資料(或訊框)。作為用於實施最少數量碰撞的方法,每一 STA選擇隨機後移計數、等待對應於選擇的後移計數的時槽時間及隨後試圖開始資料傳輸。隨機後移計數具有封包號(Packet Number;PN)的值及隨機後移計數可設定至0至CW值中的一者。在此情況下,CW代表競爭視窗參數值。儘管CW參數的初始值係藉由CWmin表示,然而在傳輸故障的情況下(例如,在不接收傳輸訊框的ACK的情況下)初始值可加倍。若CW參數值係藉由CWmax表示,則維持CWmax直至資料傳輸成功及同時有可能試圖開始資料傳輸。若資料傳輸成功,則重新設定CW參數值至CWmin。較佳地,CW、CWmin及CWmax設定至2n-1(其中n=0、1、2……)。
若隨機後移過程開始操作,則當回應於決定的後移計數值倒數後移時槽時,STA連續監視媒體。若媒體經監視為佔據狀態,則倒數停止及等待預定時間。若媒體處於閒置狀態,則重新開始剩餘的倒數。
如第6圖的實例中所圖示,若待傳輸至STA3的MAC的封包到達STA3,則STA3決定是否媒體在DIFS期間處於閒置狀態且可直接開始訊框傳輸。同時,剩餘的STA監視是否媒體處於忙碌狀態,且剩餘的STA等待預定時間。在預定時間期間,待傳輸的資料可出現在STA1、STA2及STA5的每一者中。若媒體處於閒置狀態,則每一STA等待DIFS時間,且每一STA隨後回應於每一STA選擇的隨機後移計數值執行後移時槽的倒數。第6圖的實例圖示STA2選擇最低後移計數值及STA1選擇最高後移計數值。亦即,在STA2結束後移計數之後,在訊框傳輸開始時間處的STA5的剩餘後移時間 比STA1的剩餘後移時間更短。當STA2佔據媒體時STA1及STA5的每一者暫時停止倒數,且等待預定時間。若完成STA2的佔據且媒體再進入閒置狀態,則STA1及STA5中的每一者等待預定時間DIFS且重新開始後移計數。亦即,在倒數與剩餘後移時間一樣長的剩餘後移時槽之後,訊框傳輸可開始操作。因為STA5的剩餘後移時間比STA1的剩餘後移時間更短,故STA5開始訊框傳輸。同時,當STA2佔據媒體時,待傳輸的資料可出現在STA4中。在此情況下,若媒體處於閒置狀態,則STA4等待DIFS時間,回應於STA4選擇的隨機後移計數值執行倒數及隨後開始訊框傳輸。第6圖示例性地圖示STA5的剩餘後移時間偶然等同於STA4的隨機後移計數值的情況。在此情況下,意外的碰撞可發生在STA4及STA5之間。若碰撞發生於STA4及STA5之間,則STA4及STA5中每一者不接收ACK,引起資料傳輸出現故障。在此情況下,STA4及STA5中的每一者將CW值增加兩倍,且STA4或STA5可選擇隨機後移計數值且隨後執行倒數。同時,當由於STA4及STA5的傳輸媒體處於佔據狀態時,STA1等待預定時間。在此情況下,若媒體處於閒置狀態,則STA1等待DIFS時間且隨後在剩餘後移時間經過之後開始訊框傳輸。
STA感測操作
如上所述,CSMA/CA機制不僅包括實體載波感測機制(在該實體載波感測機制中AP及/或STA可直接感測媒體)而且包括虛擬載波感測機制。虛擬載波感測機制可解決媒體存取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諸如隱藏節點問題)。對於虛擬載 波感測,WLAN系統的MAC可使用網路分配向量(NAV)。更詳細而言,藉由NAV值,AP及/或STA(AP及/或STA中的每一者當前使用媒體或具有使用媒體的權限)可通知另一AP及/或另一STA媒體可用的剩餘時間。因此,NAV值可對應於保留的時間,在該保留時間中媒體將由配置為傳輸相對應訊框的AP及/或STA使用。在相對應的保留時間期間接收NAV值的STA可阻止媒體存取(或通道存取)。舉例而言,NAV可根據訊框的MAC頭標的「持續時間」欄位值設定。此外,NAV的值以微秒單位計算/決定。
已經提出強健的碰撞偵測機制以減少此碰撞的概率,及同樣地強健的碰撞偵測機制的詳細描述以下將參閱第7圖及第8圖描述。儘管實際載波感測範圍不同於傳輸範圍,然而為了方便描述及更好地理解本發明,假定實際載波感測範圍等同於傳輸範圍。
第7圖為圖示隱藏節點及暴露節點的示意圖。
第7(a)圖示例性地圖示隱藏節點。在第7(a)圖中,STA A與STA B通訊,且STA C具有待傳輸的資訊。在第7(a)圖中,在STA A傳輸資訊至STA B的條件下,在將資料傳輸至STA B之前執行載波感測時,STA C可決定媒體處於閒置狀態。因為STA A的傳輸(例如,佔據的媒體)可能在STA C的位置處偵測不到,故決定媒體處於閒置狀態。在此情況下,STA B同時接收STA A的資訊及STA C的資訊,引起出現碰撞。此處,STA A可被視為STA C的隱藏節點。
第7(b)圖示例性地圖示暴露節點。在第7(b)圖中,在 STA B傳輸資料至STA A的條件下,STA C具有待傳輸至STA D的資訊。若STA C執行載波感測,則決定媒體由於STA B的傳輸被佔據。因此,儘管STA C具有待傳輸至STA D的資訊,然而感測到媒體的佔據狀態,使得STA C必須等待預定時間(亦即,備用模式)直至媒體處於閒置狀態。然而,因為STA A事實上位於STA C的傳輸範圍之外,故從STA A的觀點來看,來自STA C的傳輸可能不與來自STA B的傳輸碰撞,使得STA C不必要地進入備用模式直至STA B終止傳輸。此處,STA C被稱為STA B的暴露節點。
第8圖為圖示RTS(請求發送)及CTS(清除發送)的示意圖。
為了有效地在第7圖的以上情況下使用碰撞避免機制,有可能使用諸如RTS(請求發送)及CTS(清除發送)的短的訊號封包。兩個STA之間的RTS/CTS可藉由一或多個周圍的STA串擾,使得一或多個周圍的STA可考慮是否在兩個STA之間傳遞資訊。舉例而言,若待用於資料傳輸的STA傳輸RTS訊框至接收了資料的STA,則接收了資料的STA傳輸CTS訊框至周圍STA且可通知周圍STA,STA將要接收資料。
第8(a)圖示例性地圖示用於解決隱藏節點問題的方法。在第8(a)圖中,假定STA A及STA C中每一者準備傳輸資料至STA B。若STA A傳輸RTS至STA B,則STA B傳輸CTS至位於STA B附近的STA A及STA C中的每一者。因此,STA C必須等待預定時間直至STA A及STA B停止資料傳 輸,使得阻止碰撞發生。
第8(b)圖示例性地圖示用於解決暴露節點問題的方法。STA C執行STA A與STA B之間的RTS/CTS傳輸的串擾,使得STA C可決定沒有碰撞,儘管STA C傳輸資料至另一STA(舉例而言,STA D)。亦即,STA B傳輸RTS至所有周圍STA,且僅具有待實際傳輸的資料的STA A可傳輸CTS。STA C僅接收RTS但不接收STA A的CTS,使得可辨識到STA A位於STA C的載波感測範圍之外。
功率管理
如上所述,在STA執行資料傳輸/接收之前,WLAN系統不得不執行通道感測。總是感測通道的操作引起STA持續的功率消耗。接收(Rx)狀態及傳輸(Tx)狀態之間沒有很多功率消耗差異。Rx狀態的連續維持可引起大的負載至功率限制的STA(亦即,藉由電池操作的STA)。因此,若STA維持Rx備用模式以便持續地感測通道,則在WLAN通量方面沒有特別優點的情況下無效率地消耗功率。為了解決以上問題,WLAN系統支援STA的功率管理(power management;PM)模式。
STA的PM模式分類為主動模式及功率節省(Power Save;PS)模式。STA基本上在主動模式中操作。在主動模式中操作的STA維持喚醒狀態。若STA處於喚醒狀態,則STA可正常地操作使得STA可執行訊框傳輸/接收、通道掃描等等。另一方面,PS模式中操作的STA經配置為從休眠狀態切換至喚醒狀態或反之亦然。睡眠狀態中操作的STA以最小功 率操作,且STA不執行訊框傳輸/接收及通道掃描。
功率消耗量的減少與STA保持在睡眠狀態的特定時間成比例,使得STA操作時間回應於減少的功率消耗而增加。然而,不可能在睡眠狀態傳輸或接收訊框,使得STA不能長期強制操作。若存在待傳輸至AP的訊框,則睡眠狀態中操作的STA切換至喚醒狀態,使得STA可在喚醒狀態傳輸/接收訊框。另一方面,若AP具有待傳輸至STA的訊框,則睡眠狀態的STA無法接收訊框且不能辨識待接收的訊框的存在。因此,STA可能需要根據特定週期切換至喚醒狀態以便辨識待傳輸至STA的訊框的存在或不存在(或以便在決定待以便至STA的訊框存在的假定下接收指示訊框存在的訊號)。
第9圖為圖示功率管理(PM)操作的示意圖。
參閱第9圖,AP 210在步驟(S211、S212、S213、S214、S215、S216)中以預定時間週期間隔傳輸信標訊框至存在於BSS中的STA。信標訊框包括TIM資訊元素。TIM資訊元素包括關於相關於AP 210的STA的緩衝訊務,且TIM資訊元素包括指示待傳輸訊框的特定資訊。TIM資訊元素包括用於指示單播訊框的TIM及用於指示多播或廣播訊框的傳遞訊務指示映射(Delivery Traffic Indication Map;DTIM)。
每當傳輸信標訊框三次時,AP 210可傳輸DTIM一次。STA1 220及STA2 222中的每一者在PS模式中操作。STA1 220及STA2 222中的每一者以每個喚醒間隔從睡眠狀態切換至喚醒狀態,以使得STA1 220及STA2 222可配置為接收藉由AP 210傳輸的TIM資訊元素。每一STA可計算切換開始 時間,在該切換開始時間處,每一STA可在自身局部時鐘基礎上開始切換至喚醒狀態。在第9圖中,假定STA的時鐘等同於AP的時鐘。
舉例而言,預定的喚醒間隔可以STA1 220可在每個信標間隔切換至喚醒狀態以接收TIM元素的方式配置。因此,當AP 210在步驟S211中第一次傳輸信標訊框時,STA1 220可在步驟S221中切換至喚醒狀態。STA1 220接收信標訊框及獲得TIM資訊元素。若獲得的TIM元素指示待傳輸至STA1 220的訊框的存在,則在步驟S221a中STA1 220可傳輸功率節省輪詢(Power Save-Poll;PS-Poll)訊框至AP 210,該PS-Poll訊框請求AP 210傳輸訊框。在步驟S231中,AP 210可回應於PS-Poll訊框傳輸訊框至STA 1 220。接收了訊框的STA1 220再切換至睡眠狀態及在睡眠狀態中操作。
當AP 210第二次傳輸信標訊框時,獲得忙碌的媒體狀態,在該忙碌的媒體狀態中由另一裝置存取媒體,在步驟S212中,AP 210可能不以精確的信標間隔傳輸信標訊框且可能在延遲時間處傳輸信標訊框。在此情況下,儘管STA1 220回應於信標間隔切換至喚醒狀態,然而STA1 220不接收延遲傳輸的信標訊框,使得在步驟S222中STA1 220再進入睡眠狀態。
當AP 210第三次傳輸信標訊框時,相對應的信標訊框可包括藉由DTIM表示的TIM元素。然而,因為給出忙碌的媒體狀態,故在步驟S213中AP 210在延遲時間處傳輸信標訊框。回應於信標間隔,STA1 220切換至喚醒狀態,且STA1 220可經由藉由AP 210傳輸的信標訊框獲得DTIM。假定藉由STA1 220獲得的DTIM不具有待傳輸至STA1 220的訊框及存在針對另一STA的訊框。在此情況下,STA1 220確定STA1 220中不存在待接收的訊框,且STA1 220再進入睡眠狀態,使得STA1 220可在睡眠狀態中操作。在AP 210傳輸信標訊框之後,在步驟S232中,AP 210傳輸訊框至相對應的STA。
在步驟S214中,AP 210第四次傳輸信標訊框。然而,STA1 220不可能經由二次接收TIM元素獲得關於相關於STA1 220的緩衝訊務的存在的資訊,使得STA1 220可調整用於接收TIM元素的喚醒間隔。替代地,假如用於STA1 220的喚醒間隔值的協調的訊號資訊包含在藉由AP 210傳輸的信標訊框中,則可調整STA1 220的喚醒間隔值。在此實例中,已經切換從而以每個信標間隔接收TIM元素的STA1 220可切換至另一操作狀態,在該操作狀態中STA1 220可每三個信標間隔從睡眠狀態中醒來一次。因此,當在步驟S214中AP 210在步驟S214中傳輸第四個信標訊框及在步驟S215中傳輸第五個信標訊框時,STA1 220維持睡眠狀態使得STA1 220不能獲得相對應的TIM元素。
當在步驟S216中AP 210第六次傳輸信標訊框時,STA1 220切換至喚醒狀態及在喚醒狀態中操作,使得在步驟S224中STA1 220不能獲得包含於信標訊框中的TIM元素。TIM元素為指示廣播訊框的存在的DTIM,使得STA1 220不傳輸PS-Poll訊框至AP 210且在步驟S234中STA1 220可接 收藉由AP 210傳輸的廣播訊框。同時,STA2 230的喚醒間隔可比STA1 220的喚醒間隔更長。因此,STA2 230在特定時間S215進入喚醒狀態,在該特定時間S215,AP 210第五次傳輸信標訊框,使得在步驟S241中STA2 230可接收TIM元素。在步驟S241a中,STA2 230經由TIM元素辨識待傳輸至STA2 230的訊框的存在及傳輸PS-Poll訊框至AP 210以便請求訊框傳輸。在步驟S233中,回應於PS-Poll訊框,AP 210可傳輸訊框至STA2 230。
為了操作/管理第9圖圖示的功率節省(PS)模式,TIM元素可包括指示待傳輸至STA的訊框的存在或不存在的TIM或指示廣播/多播訊框的存在或不存在的DTIM。DTIM可經由TIM元素的欄位設定實施。
第10圖至第12圖為圖示接收了訊務指示映射(TIM)的STA的詳細操作的示意圖。
參閱第10圖,STA從睡眠狀態切換至喚醒狀態以便從AP接收包括TIM的信標訊框。STA解譯接收的TIM元素使得STA可辨識待傳輸至STA的緩衝訊務的存在或不存在。在STA與其他STA競爭以存取用於PS-Poll訊框傳輸的媒體之後,STA可傳輸用於請求資料訊框傳輸之PS-Poll訊框至AP。接收了藉由STA傳輸的PS-Poll訊框的AP可傳輸訊框至STA。STA可接收資料訊框及隨後回應於接收的資料訊框傳輸ACK訊框至AP。之後,STA可再進入睡眠狀態。
如從第10圖可見,AP可根據立即回應方案操作,使得AP從STA接收PS-Poll訊框及在預定時間經過[例如,短 訊框間間隔(Short Inter-Frame Space;SIFS)]之後傳輸資料訊框。相反地,在SIFS時間期間,接收了PS-Poll訊框的AP不準備待傳輸至STA的資料訊框,使得AP可根據延遲的回應方案操作,及同樣地延遲的回應方案的詳細描述將在以下參閱第11圖描述。
第11圖的STA操作等同於第10圖的彼等操作,在該等STA操作中STA從睡眠狀態切換至喚醒狀態、從AP接收TIM及經由競爭傳輸PS-Poll訊框至AP。若在SIFS時間期間接收了PS-Poll訊框的AP不準備資料訊框,則AP可傳輸ACK訊框至STA,而不是傳輸資料訊框。若在ACK訊框的傳輸之後準備資料訊框,則完成此競爭之後AP可傳輸資料訊框至STA。STA可傳輸指示資料訊框的成功接收的ACK訊框至AP及可轉換至睡眠狀態。
第12圖圖示示例性情況,在該情況中AP傳輸DTIM。STA可從睡眠狀態切換至喚醒狀態以便從AP接收包括DTIM元素的信標訊框。STA可辨識將經由接收的DTIM傳輸一或多個多播/廣播訊框。在包括DTIM的信標訊框的傳輸之後,AP可在不傳輸/接收PS-Poll訊框之情況下直接傳輸資料(亦即,多播/廣播訊框)。當在包括DTIM的信標訊框的接收之後STA持續維持喚醒狀態時,STA可接收資料及隨後在完成資料接收之後可切換至睡眠狀態。
訊框結構
第13圖為用於解釋在802.11系統中使用的示例性訊框格式的圖。
實體層收斂協定(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tocol;PLCP)封包資料單元(PLCP Packet Data Unit;PPDU)訊框格式可包括短訓練欄位(Short Training Field;STF)、長訓練欄位(Long Training Field;LTF)、訊號(signal;SIG)欄位及資料欄位。最基本(例如,非HT)PPDU訊框格式可由舊有STF(Legacy-STF;L-STF)欄位、舊有LTF(Legacy-LTF;L-LTF)欄位、SIG欄位及資料欄位組成。此外,最基本的PPDU訊框格式根據PPDU訊框格式類型(例如,HT混合格式PPDU、HT新設格式PPDU、VHT PPDU等等)可進一步包括SIG欄位及資料欄位之間的額外欄位(亦即,STF、LTF及SIG欄位)。
STF為用於訊號偵測、自動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多樣性選擇、精確時間同步等等的訊號。LTF為用於通道估計、頻率誤差估計等等的訊號。STF及LTF的總和可稱為PCLP前序信號。PLCP前序信號可稱為用於OFDM實體層的同步及通道估計的訊號。
SIG欄位可包括速率欄位、長度欄位等等。速率欄位可包括關於資料調制及編碼速率的資訊。長度欄位可包括關於資料長度的資訊。此外,SIG欄位可包括同位欄位、SIG尾部位元等等。
資料欄位可包括服務欄位、PLCP服務資料單元(PLCP Service Data Unit;PSDU)及PPDU尾部位元。若有必要,資料欄位可進一步包括填充位元。服務欄位的一些位元可用於同步接收器的解擾碼器。PSDU可對應於MAC層中定義的MAC PDU,且PSDU可包括較高的層中產生/使用的資料。PPDU 尾部位元可允許編碼器回到零(0)狀態。填充位元可用於根據預定單位調整資料欄位的長度。
MAC PDU可根據各種MAC訊框格式定義,且基本MAC訊框係由MAC頭標、訊框主體及訊框檢查序列組成。MAC訊框係由MAC PDU組成,使得MAC訊框可經由PPDU訊框格式的資料部分的PSDU傳輸/接收。
MAC頭標可包括訊框控制欄位、持續時間/ID欄位、位址欄位等等。訊框控制欄位可包括訊框傳輸/接收所必需的控制資訊。持續時間/ID欄位可經建立作為用於傳輸相對應的訊框等等的特定時間。MAC頭標的序列控制、QoS控制及HT控制子欄位的詳細描述可參閱IEEE 802.11-2012標準文件。
MAC頭標的訊框控制欄位可包括協定版本、類型、子類型、至DS、自DS、更多片段、重試、功率管理、更多資料、保護的訊框及順序子欄位。訊框控制欄位的單獨子欄位的詳細描述可參閱IEEE 802.11-2012標準文件。
另一方面,空資料封包(null-data packet;NDP)訊框格式可指示沒有資料封包的訊框格式。亦即,NDP訊框包括一般PPDU格式的PLCP頭標部分(亦即,STF、LTF及SIG欄位),然而NDP訊框不包括剩餘部分(亦即,資料欄位)。NDP訊框可稱為短訊框格式。
TXOP截斷
若能夠存取通道的STA可使用EDCA清空自己的傳輸序列,剩餘持續時間足夠訊框傳輸,則可傳輸免競爭(CF)端訊框。藉由CF端訊框的傳輸,相對應的STA可明確地代 表CF端訊框的傳輸時機(Transmission Opportunity;TXOP)的結束。在此情況下,TXOP被定義為時間間隔,針對該時間間隔,特定STA有權啟動無線電媒體上的訊框交換,且時間間隔可藉由開始時序點及最大間隔值建立。
配置為傳輸CF端訊框的TXOP支持器將不會啟動當前TXOP內部的額外訊框交換序列。
非AP STA而不是TXOP支持器不可以傳輸CF端訊框。
接收了CF端訊框的STA可解譯CF端訊框為NAV重新設定。亦即,相對應的STA可在包括CF端訊框的資料單元(例如,PPDU)的結束時間處重新設定NAV計時器至零。
若AP接收具有等同於AP的BSSID的BSSID的CF端訊框,則在SIFS時間經過之後AP傳送CF端訊框以便回答CF端訊框。
藉由TXOP支持器的單個CF端訊框的傳輸可重新設定能夠傾聽相對應的TXOP支持器的傳輸的STA的NAV。鑒於STA不能傾聽引起NAV重新設定之CF端訊框,可存在能夠傾聽配置為重新設定NAV的TXOP回應器的傳輸的其他STA。(舉例而言,隱藏節點的情況)。STA可在初始NAV保留過期之前阻止媒體中的競爭。
第14圖為圖示TXOP截斷的實例的示意圖。
STA可使用EDCA通道存取來存取媒體。之後,STA可傳輸NAV設定序列(例如,RTS/CTS)。在SIFS時間經 過之後,STA傳輸啟動器序列,使得複數個PPDU的傳輸/接收可在TXOP支持器及TXOP回應器之間進行。在PPDU傳輸/接收序列的結束時間處,若TXOP支持器不具有適合於相對應的TXOP內部的傳輸的資料,則TXOP支持器STA傳輸CF端訊框以便截斷TXOP操作。
接收了CF端訊框的STA可重新設定STA的NAV,且該等STA可因此在不引起額外的延遲之情況下啟動媒體中的競爭。
如上所述,若獲得了TXOP的STA不再具有待傳輸的資料,則TXOP支持器(或TXOP所有者)可藉由廣播CF端訊框截斷TXOP操作。接收了CF端訊框的每一者可重新設定NAV及可在CF端訊框經過之後啟動通道存取(或通道中的競爭)。
TIM結構
在基於第9圖至第12圖圖示的TIM(或DTIM)協定的功率節省(PS)模式的操作及管理方法中,STA可經由TIM元素中包含的STA識別資訊決定針對STA的待傳輸的資料訊框的存在或不存在。當STA相關於AP時,STA識別資訊可為待分配的相關於關聯識別符(AID)的特定資訊。
AID被用作一個BSS內部的每一STA的獨特ID。舉例而言,在當前WLAN系統中使用的AID可分配給1至2007個中的一者。就當前WLAN系統而言,針對AID的14個位元可分配給藉由AP及/或STA傳輸的訊框。儘管AID值可分配最大值16383,然而2008至16383的值經設定至保留值。
根據舊有定義的TIM元素不適用於M2M應用的應用,經由M2M應用許多STA(例如,至少2007個STA)相關於一個AP。若無需任何變化延伸習知的TIM結構,則TIM位元映射尺寸過度增加,使得不可能使用舊有的訊框格式支援延伸的TIM結構,且延伸的TIM結構不適用於M2M通訊,在M2M通訊中考慮低傳輸率的應用。此外,期待存在極少數量的STA,每一STA在一信標週期期間具有Rx資料訊框。因此,根據上述M2M通訊的示例性應用,期望增加TIM位元映射尺寸及最高有效位元設定為零(0),使得需要能夠有效壓縮此位元映射的技術。
在舊有位元映射壓縮技術中,從位元映射的首部分省略0的連續值(連續值的每一者設定至零),且省略的結果可定義為偏移(或開始點)值。然而,儘管包括緩衝訊框的STA每一者數量為少的,然而若分別的STA的AID值之間存在高差異,則壓縮效率不高。舉例而言,假定緩衝待傳輸至僅具有10的AID的第一STA及具有2000的AID的第二STA的訊框,壓縮位元映射的長度經設定至1990,除了兩個邊緣部分之外的剩餘部分分配零(0)。若相關於一個AP的STA的數量為少的,則位元映射壓縮的低效率不引起嚴重問題。然而,若相關於一個AP的STA的數量增加,則此低效率可損害整個系統通量。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AID被劃分為複數個群組使得可使用AID更有效地傳輸資料。指定的群組ID(designated group ID;GID)分配給每一群組。以下將參閱第13圖描述基於此群 組分配的AID。
第15(a)圖為圖示基於群組的AID的示意圖。在第13(a)圖中,位於AID位元映射的前部的一些位元可用於指示群組ID(GID)。舉例而言,有可能使用AID位元映射的頭兩個位元指定四個GID。若AID位元映射的總長度藉由N個位元表示,則頭兩個位元(B1及B2)可代表相對應的AID的GID。
第15(b)圖為圖示基於群組的AID的示意圖。在第15(b)圖中,可根據AID的位置分配GID。在此情況下,具有相同GID的AID可藉由偏移及長度值代表。舉例而言,若GID 1藉由偏移A及長度B表示,則此意指位元映射上的AID(A至A+B-1)分別設定至GID 1。舉例而言,第15(b)圖假定AID(1至N4)被劃分為四個群組。在此情況下,GID 1中包含的AID係藉由1至N1表示及此群組中包含的AID可藉由偏移1及長度N1代表。GID 2中包含的AID可藉由偏移(N1+1)及長度(N2-N1+1)代表,GID 3中包含的AID可藉由偏移(N2+1)及長度(N3-N2+1)代表及GID 4中包含的AID可藉由偏移(N3+1)及長度(N4-N3+1)代表。
在使用上述基於群組的AID的情況中,根據單獨的GID在不同的時間間隔中允許通道存取,可解決相較於大量STA的不足數量的TIM元素引起的問題且同時可有效地傳輸/接收資料。舉例而言,在特定時間間隔期間,僅針對對應於特定群組的一或多個STA允許通道存取,且可不允許對一或多個剩餘STA的通道存取。預定時間間隔(在該預定時間間 隔中僅允許對一或多個特定STA的存取)亦可被稱為限制存取訊窗(Restricted Access Window;RAW)。
以下將參閱第15(c)圖描述基於GID的通道存取。若AID劃分為三個群組,則根據信標間隔的通道存取機制示例性地在第15(c)圖中圖示。第一信標間隔(或第一RAW)為特定間隔,在該特定間隔中允許對應於GID 1中包含的AID的STA的通道存取且不允許其他GID中包含的STA的通道存取。對於上述結構的實施,僅針對對應於GID 1的AID使用的TIM元素包含在第一信標訊框中。僅針對對應於GID 2的AID使用的TIM元素包含在第二信標訊框中。因此,在第二信標間隔(或第二RAW)期間在第二信標間隔(或第二RAW)期間允許僅對應於GID 2中包含的AID的STA的通道存取。僅針對具有GID 3的AID使用的TIM元素包含於第三信標訊框中,使得允許使用第三信標間隔(或第三RAW)對對應於GID 3中包含的AID的STA的通道存取。僅針對每一者具有GID 1的AID使用的TIM元素包含於第四信標訊框中,使得允許使用第四信標間隔(或第四RAW)對對應於GID 1中包含的AID的STA的通道存取。之後,在第五信標間隔之後的信標間隔的每一者中(或在第五RAW之後的RAW的每一者中),可允許僅對應於藉由相對應的信標訊框中包含的TIM指示的特定群組的STA的通道存取。
儘管第15(c)圖示例性地圖示根據信標間隔允許的GID的順序為週期的或循環的,然而本發明的範疇或精神不受限於此。亦即,僅一或多個特定GID中包含的一或多個AID 可包含於TIM元素中,使得在特定時間間隔(例如,特定RAW)期間允許對應於一或多個特定AID的一或多個STA的通道存取及不允許對一或多個剩餘STA的通道存取。
第16圖為圖示基於群組的通道存取的示意圖。
如上所述,當基於AID配置至少一個群組及至少一個群組允許在時間間隔期間針對每一群組的通道存取時,可建立特定時間間隔(亦即,所有通道存取的時間間隔),所有STA的通道存取在該時間間隔中。替代地,在所有通道存取的時間間隔期間,僅不相關於AP的STA可在無限制之情況下經由通道存取傳輸訊框至AP。
若在信標間隔的單元中建立時間間隔,在該時間間隔中允許包含於特定群組中的STA的通道存取,如第16(a)圖所圖示,則特定信標間隔可設定至全部通道存取間隔。
一個信標間隔中包含的一些時間間隔可設定至所有通道存取時間間隔,如第16(b)圖所圖示,且其他一些部分時間間隔可設定至特定群組中包含的STA的允許通道存取的時間間隔。
第16(c)圖所圖示的基於群組的通道存取時間間隔可藉由將一個信標間隔劃分為數個部分來建立。舉例而言,假定AID分類為三個群組,則一個信標間隔可劃分為四個時間間隔。在此情況下,四個時間間隔中的一者可設定至全部通道存取時間間隔且剩餘的三個時間間隔可分別分配給單獨的群組。
額外的時間間隔可在一個信標間隔中建立,如第16(d) 圖所圖示。舉例而言,假定AID分類為三個群組,則一個信標間隔可劃分為6個時間間隔。6個時間間隔中的三個時間間隔可分別分配給單獨的群組,且剩餘的3個間隔可分配給所有通道存取時間間隔。儘管第16(d)圖替代地圖示分配給每一群組的時間間隔及所有通道存取時間間隔,然而本發明的範疇或精神不受限於此及可在無變化之情況下應用至其他實例。
上述基於群組的AID分配方案亦可被稱為TIM的階層式結構。亦即,總的AID間隔被劃分成複數個區塊,且可允許對應於具有除「0」以外的剩餘值中任一者的特定區塊的一或多個STA(亦即,特定群組的一或多個STA)的通道存取。因此,大尺寸的TIM被劃分為小尺寸的區塊/群組,STA可容易地維持TIM資訊且根據分類、QoS或STA的使用率可容易地管理區塊/群組。儘管第15圖示例性地圖示2位準層,然而可配置兩個或兩個以上位準組成的階層式TIM結構。舉例而言,總的AID間隔可劃分為複數個頁面群組,每一頁面群組可劃分為複數個區塊,且每一區塊可劃分為複數個子區塊。在此情況下,根據第15(a)圖的延伸版本,AID位元映射的頭N1個位元可代表頁面ID(亦即,PID),接下來的N2個位元可代表區塊ID,接下來的N3個位元可代表子區塊ID及剩餘的位元可代表子區塊中包含的STA位元的位置。
在本發明的實例中,用於劃分STA(或分配給分別的STA的AID)為預定的階層式群組單元及管理劃分的結果的各種方案可應用於實施例,然而,基於群組的AID分配方案 不受限於以上實例。
RAW中的TXOP截斷
如第15圖及第16圖所圖示,假定通道存取時間間隔分類為第一時間間隔(例如,分配給特定群組的RAW)及第二時間間隔(例如,所有通道存取時間間隔),在該第一時間間隔中限制性地允許僅特定群組中包含的STA,在該第二時間間隔中允許不相關於AP的所有STA或一個STA的使用,則需要保護STA的通道存取,在該STA的通道存取中允許針對每一通道存取時間間隔的相對應的間隔的使用。
特定時間間隔被稱為限制存取訊窗(RAW),在該特定時間間隔中限制性地允許特定群組中包含的針對STA的通道存取。不允許針對除了一些STA(在該等STA中允許針對特定RAW的通道存取)以外的其他STA的通道存取。其他一或多個STA必須針對對應於RAW的特定時間建立網路分配向量(NAV)。因此,其他一或多個STA可能不會試圖在對應於RAW的特定時間期間執行通道存取。
第17圖為圖示RAW參數集合資訊元素(IE)的示例性格式的示意圖。
在第17圖中,元素ID欄位可設定至特定值,該特定值指示相對應的資訊元素(IE)為RAQ參數集合(RAQ parameter set;RPS)IE。
長度欄位可設定至指示隨後欄位的長度的特定值。
GID欄位可設定至指示STA的特定值,在該等STA中允許針對藉由限制存取訊窗開始偏移及限制存取訊窗持續 時間表示的時間間隔的通道存取。
限制存取訊框開始偏移欄位可設定至指示RAW的開始點的特定值。舉例而言,信標訊框的終止時間可設定至RAW時間偏移值。
限制存取訊窗持續時間欄位可設定至指示RAW持續時間的特定值。
AP可經由信標訊框等等傳輸RAW參數集合(RPS)IE至STA,如第17圖所圖示。允許針對僅來自接收了RPS IE的複數個STA中的一些STA(或包含在相對應的GID中)的通道存取,且在RAW期間不分配給相對應的RAW的STA(或不包含於相對應的GID中)可建立NAV。
STA可試圖經由EDCA後移執行通道存取,在該STA中針對RAW時間允許通道存取。舉例而言,若通道在仲裁訊框間間隔(Arbitration Inter-Frame Space;AIFS)時間期間處於閒置模式,則在對應於競爭訊窗的特定時間期間STA執行載波感測。若通道處於閒置模式,則STA可傳輸訊框。
在此情況下,控制訊框(例如,RTS、CTS或ACK訊框等等)、資料訊框、管理訊框等等的每一者可包括持續時間欄位。來自接收了以上訊框的複數個STA的除了相對應訊框的目的地STA的其他STA可基於持續時間欄位值建立NAV及隨後延遲通道存取。經由以上NAV配置過程,隱藏節點中包含的STA可能不試圖在實體載波感測所得通道(或媒體)處於閒置狀態及NAV建立的條件下執行通道存取,使得不中斷進行的訊框交換。
經由EDCA機制,經由EDCA機製成功地執行了通道存取的STA在TXOP時間期間可傳輸一或更多個訊框。在此情況下,STA的TXOP保護可經由其他一或多個STA的NAV配置經由傳輸訊框中包含的持續時間欄位的值達成。
一般而言,TXOP可在對應於TXOP限制的預定時間期間建立NAV,不論UE的實際傳輸時間如何。若不再存在待傳輸的訊框,則傳輸諸如CF端的訊框使得其他STA可辨識訊框的不存在及可執行NAV的重新設定。某一STA的NAV重新設定可指示相對應的STA可試圖執行通道存取(亦即,相對應的STA可開始競爭媒體而無進一步的延遲)。
分配給特定RAW的STA經由EDCA機制執行通道存取之後,相對應的STA可假定相對應的STA傳輸CF端訊框以執行相對應的STA的TXOP的截斷。當RAW中包含的其他STA辨識用作TXOP支持器的STA的TXOP截斷及試圖執行通道存取時使用CF端訊框。然而,根據習知的TXOP截斷機制,重新設定接收了CF端訊框的所有其他STA的NAV。亦即,藉由在特定RAW的持續時間仍未終止的條件下從某一STA傳輸的CF端訊框,可重新設定沒有分配給特定RAW的其他STA的NAV。在此情況下,儘管其他STA沒有分配給特定的RAW,然而由於NAV的重新設定,通道存取嘗試可能發生於特定RAW中。
根據實施例,假定建立預定時間間隔,在該預定時間間隔中限制性地允許僅一或多個特定STA的通道存取,則預定時間間隔中執行的TXOP截斷可僅針對一或多個特定STA 執行。
在本發明的以下實例中,預定時間間隔示例性地藉由「RAW」表示,及本發明的TXOP截斷方法可被稱為「RAW中的TXOP截斷」。然而,本發明的範疇或精神不受限於此,且本發明亦可應用至用於在任意時間間隔內執行TXOP截斷的方法,在該任意時間間隔中僅一或多個特定STA經由EDCA機制執行通道存取。
根據本發明的「RAW中的TXOP截斷」方法的一個實例,在建立RAW之後,儘管不包含於分配給RAW的群組中的一或多個STA在RAW部分期間接收CF端訊框,然而一或多個STA可能忽略或丟棄接收的CF端訊框。忽略或丟棄CF端訊框可能指示在CF端訊框的接收期間沒有重新設定NAV(亦即,維持以前建立的NAV及不試圖通道存取)。同時,包含於分配給RAW的群組中的一或多個STA當在RAW部分期間接收CF端訊框時可重新設定NAV(亦即,可試圖通道存取)。
根據本發明的實例,可簡單植入TXOP截斷操作的規則且可保護分配給RAW的STA。同時,假定分配給RAW的STA不再具有待傳輸的訊框或待接收的訊框,則在RAW部分期間禁止另一STA的通道存取,使得可能出現無人使用通道的情況。在此情況下,不可能減少對應於RAW的時間部分及早期終止對應於RAW的時間間隔,由於通道使用效率的減少,系統通量可降低。
根據本發明的「RAW中的TXOP截斷」的額外實例, 本發明提出用於定義兩個不同CF端訊框的方法。
第一類型CF端訊框可以接收了相對應的CF端訊框的所有STA可執行NAV重新設定的方式配置。亦即,分配給RAW的一個STA及未分配給RAW的另一STA彼此未區分,且指示接收了CF端訊框的所有STA必須執行NAV重新設定的特定資訊可包含於相對應的CF端訊框中。
第二類型CF端訊框可被稱為限制的CF端訊框(亦即,RCF端訊框)。RCF端訊框可允許特定時間(諸如RAW)期間僅特定群組中包含的STA執行NAV重新設定,在該特定時間中允許僅特定群組中包含的STA的通道存取。儘管不包含於特定群組中的一或多個其他STA接收RCF端訊框,然而一或多個其他STA可以不重新設定NAV的方式操作。指示僅特定群組的STA必須執行NAV重新設定的特定資訊可包含於相對應的CF端訊框(亦即,RCF端訊框)中。
第18圖為圖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TXOP截斷方案的示意圖。
在第18圖中,假定AP經由信標訊框建立針對GID1的RAW。在GID1的RAW時間期間,在經由EDCA機制完成後移操作之後,GID1群組中包含的STA1及STA2可傳輸訊框。不包含於GID1群組中的STA3可能藉由在GID1 RAW時間期間建立NAV來延遲通道存取。亦即,分配給STA3的NAV值可對應於RAW的時間長度。
假定來自STA1及STA2中的STA1首先經由EDCA機制獲得TXOP。因此,STA1可執行RTS傳輸及CTS接收, 及STA2可經由RTS/CTS訊框中包含的持續時間欄位建立NAV。STA2建立的NAV可對應於TXOP限制。
STA1可傳輸資料訊框至A及從AP接收ACK訊框。若待傳輸的訊框不再存在,則STA1可傳輸RCF端訊框(例如,本發明的實例中顯示的第二類型CF端訊框)。接收了RCF端訊框的STA2可執行NAV重新設定。亦即,最初在STA2中建立的NAV值可對應於TXOP限制,且重建特定值以在RCF端訊框的接收結束時間處執行NAV截斷。
當STA3從STA1接收RCF端訊框時,STA3可能不執行NAV重新設定。亦即,接收了RCF端訊框的STA可僅在特定條件中執行NAV重新設定(例如,僅在特定時間間隔中使用的限制的STA可執行NAV重新設定,在該特定時間間隔中允許僅限制的STA的通道存取。
相關於NAV重新設定的STA2可經由EDCA機制獲得TXOP,執行RTS傳輸的CTS接收及傳輸資料訊框。根據STA2的RTS傳輸及CTS接收,可建立STA1的NAV。STA2可傳輸資料訊框至AP及可從AP接收ACK訊框。隨後,AP傳輸CF端訊框以執行RAW截斷。從AP傳輸的CF端訊框可能不在特定GID及分配給特定RAW的STA之間區別,且該CF端訊框去往所有STA(例如,本發明的以上實例中顯示的第一類型CF端訊框)。因此,從AP接收了CF端訊框的所有STA可執行NAV重新設定。
用於觸發不同操作的CF端訊框(例如,第一類型CF端訊框或第二類型CF端訊框(或RCF端訊框))可藉由分 配不同值至訊框類型欄位或訊框控制(frame control;FC)欄位的子類型欄位來識別。替代地,儘管使用相同訊框格式,然而CF端訊框中未使用的特定訊框(例如,持續時間欄位)可再次使用或以可區別用於觸發不同操作的CF端訊框的方式重新定義。
舉例而言,配置為傳輸CF端訊框的STA可分配零「0」或非零值至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為了允許接收了CF端訊框的所有STA執行NAV重新設定(亦即,為了指示第一類型CF端訊框),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可設定至0。相反地,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可以配置為滿足特定條件的STA(例如,在相對應的RAW中允許通道存取的STA)執行NAV重新設定及其他不滿足特定條件的STA可不執行NAV重新設定(亦即,為了指示第二類型CF端訊框)的方式設定至非零值,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可設定至非零值。
接收了CF端訊框的STA可如下定義。所有接收了包括0的持續時間欄位的CF端訊框的STA可執行NAV重新設定。相反地,當滿足特定條件時,接收了包括分配給非零值的持續時間欄位的CF端訊框的STA可執行NAV重新設定。若接收了包括分配給非零值的持續時間欄位的CF端訊框的STA不滿足特定條件,則相對應的STA可能不執行NAV重新設定且可忽略或丟棄接收的CF端訊框。
根據本發明的額外建議,當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設定至非零值時,持續時間欄位可設定至對應於待重新設定的NAV值的非零值,而不是分配任意非零值至持續時間欄 位。在此情況下,當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的值等於或小於當前分配給STA的NAV值時,接收了CF端訊框的STA可減少NAV值(亦即,重新設定NAV)。相反地,若STA接收的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的值高於NAV值,則不減少NAV值(亦即,不重新設定NAV)。亦即,CF端訊框(或以上實例中顯示的RCF端訊框)中使用的特定條件可指示藉由持續時間欄位表示的值等於或小於分配給接收了CF端訊框的STA的NAV值,在該CF端訊框(或以上實例中顯示的RCF端訊框)中,僅滿足特定條件的STA執行NAV重新設定。
第18圖所圖示的CF端訊框(或R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可設定至指示STA1啟動的TXOP的剩餘時間的特定值。亦即,由於從STA1傳輸的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等於或小於分配給STA2的NAV值,故STA2可執行NAV重新設定。相反地,分配給STA3的NAV值可對應於RAW部分的時間長度。因此,從STA1接收了CF端訊框的STA3可能不執行NAV重新設定,因為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的值高於STA3的NAV值。若STA3從AP接收CF端訊框(亦即,持續時間欄位值設定至零的CF端訊框),則STA3執行NAV重新設定。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額外建議,根據其中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設定至非零值的實例,持續時間欄位可設定至對應於待重新設定的NAV值的非零值,而不是分配任意非零值至持續時間欄位。此處,接收了CF端訊框的STA比較 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的值與分配給STA的當前NAV值。若兩個值彼此相等,則減少NAV值(亦即,重新設定NAV)。相反地,若STA接收的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的值不同於NAV值,則不減少NAV值(亦即,不重新設定NAV)。亦即,CF端訊框(或以上實例中顯示的RCF端訊框)中使用的特定條件可指示藉由持續時間欄位指定的值等於分配給接收了CF端訊框的STA的NAV值,在該CF端訊框(或以上實例中顯示的RCF端訊框)中,僅滿足特定條件的STA執行NAV重新設定。
第18圖所圖示的從STA1傳輸的CF端訊框(或R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可設定至指示STA1啟動的TXOP的剩餘時間的特定值。亦即,從STA1傳輸的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的值等同於分配給STA2的NAV值。因此,接收了藉由STA1傳輸的CF端訊框的STA2比較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的值與STA2的NAV值,且兩個值彼此相同,使得可重新設定STA2的NAV值。相反地,分配給STA3的NAV值可對應於RAW部分的時間長度。因此,接收了從STA1傳輸的CF端訊框的STA3比較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的值與STA1的NAV值。此處,兩個值彼此不同,STA3可能不重新設定自己的NAV。若STA3從AP接收CF端訊框(亦即,其中零分配給持續時間欄位的CF端訊框),則STA3執行NAV重新設定。
在此情況下,當藉由比較當前NAV值與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的值決定是否執行STA的NAV重新設定時, 需要考慮STA的時序同步功能(Timing Synchronization Function;TSF)的準確度。舉例而言,若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指示50ms(或50,000μs),則此意指終止相對應的訊框及50ms經過之後必須重新設定NAV。在使用STA(在該STA中基於從TXOP支持器傳輸的訊框包含的持續時間欄位的值配置正常NAV)的情況中,TXOP支持器的TSF及STATSF可具有計時器誤差。在此情況下,儘管第9圖圖示的STA1分配指示TXOP剩餘時間的特定值至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然而此值可不同於STA2的當前NAV值(亦即,儘管根據STA1的初衷假定STA2決定的NAV值等同於指示TXOP剩餘時間的特定值,然而TSF誤差可存在於STA1及STA2中,使得兩個值彼此不同)。如上所述,因為根據TSF計時器準確度可能出現誤差,故預定的範圍內的差異值(亦即,+/-△)必須被視為相同值,使得所得的值可更適當地用於初始TXOP截斷及RAW中包含的另一STA的通道存取。此處,以微秒為單位計算/決定NAV,且可考慮TSF計時器誤差將△設定至自然數(例如,數個微秒)。
因此,假定某一STA接收的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的非零值等同於基於STA NAV值的預定範圍(例如,「NAV值-△」至「NAV值+△」)的任何值,則重新設定NAV且可開始媒體競爭(或可試圖通道存取)。相反地,假定某一STA接收的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的非零值不同於基於STA NAV值的預定範圍(例如,「NAV值-△」至「NAV值+△」)的任何值,則不重新設定NAV且可忽略或丟棄CF端 訊框。
第19圖為圖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TXOP截斷方案的示意圖。
在第19圖中,假定建立RAW,則STA1及STA2可授予至RAW的通道存取,且存在第三方STA,在該第三方STA中不授予RAW的通道存取。
在獲得了RAW中的TXOP的授予的STA1(亦即,TXOP支持器)傳輸一或多個資料訊框及從AP接收ACK訊框之後,假定待傳輸的訊框不再存在,則授予的STA1可傳輸CF端訊框。此處,從授予的STA1傳輸的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可設定至STA1根據TXOP支持器的觀點(例如,在資料訊框的傳輸之前可經由RTS傳輸及CTS接收建立TXOP時間間隔)決定的TXOP時間間隔的剩餘時間值。接收了從STA1傳輸的CF端訊框的授予的STA2可比較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的值與STA2的NAV值。若根據比較結果,兩個值等同於彼此(或若持續時間欄位的值包含在範圍「NAV值+/-△」中),則STA2可執行NAV重新設定。
與第三方STA相關,在該第三方STA中沒有授予針對RAW的通道存取,可經由信標訊框等等建立對應於RAW部分的NAV。因此,若第三方STA接收從授予的STA1傳輸的CF端訊框,則第三方STA比較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的值與第三方STA的NAV值。若根據比較結果,兩個值不同於彼此(或若持續時間欄位的值不包含在範圍「NAV值+/-△」中),則第三方STA可能不重新設定NAV或可能丟棄 CF端訊框。
若授予的STA2(該授予的STA2確定從授予的STA1傳輸的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值及執行NAV重新設定)試圖執行通道存取(例如,經由後移),則授予的STA2傳輸RTS、接收CTS及傳輸資料訊框至AP。回應於資料訊框的傳輸,STA2可從AP接收ACK訊框。之後,AP可傳輸CF端訊框以便終止RAW。
此處,從AP傳輸的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可設定至對應於剩餘RAW部分的長度的特定值。若第三方STA從AP接收CF端訊框,則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的值可與第三方STA的NAV值比較。若根據比較結果,兩個值等同於彼此(或若持續時間欄位的值不包含在範圍「NAV值+/-△」中),則第三方STA可執行NAV重新設定及試圖執行通道存取。同時,STA1及STA2可能不試圖執行通道存取,因為沒有建立NAV且沒有更多待傳輸的資料存在於RAW部分中。因此,儘管STA1及STA2從AP接收CF端訊框,然而STA1及STA2可忽略或丟棄持續時間欄位的值,因為持續時間欄位的值不同於NAV值。
替代地,從AP接收的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可分配零,及所有接收了持續時間欄位值的STA(例如,STA1、STA2及第三方STA)可執行NAV重新設定。
第20圖為圖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TXOP截斷方案的示意圖。
回應於WLAN(例如,用於提供1km或更長的WLAN 系統)提供的增加的覆蓋,隱藏節點情況可經常出現。在隱藏節點情況下,另一STA(亦即,停留在相關於TXOP支持器的隱藏節點的關係中的STA)可能不傾聽從TXOP支持器傳輸的CF端訊框。因此,即使當TXOP截斷因為TXOP支持器傳輸CF端訊框而出現時,其他STA的一些部分不辨識TXOP截斷,等候當前建立的TXOP的截斷及隨後延遲STA的傳輸。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從TXOP支持器接收了CF端訊框的AP再一次廣播相對應的CF端訊框,且AP可通知不傾聽CF端訊框的其他STA TXOP截斷。有可能通知其他STA TXOP截斷,該等其他STA不傾聽從TXOP支持器接收的CF端訊框。因此,用作關於TXOP支持器的隱藏節點的STA可執行NAV重新設定及試圖執行通道存取。
在第20圖中,假定建立RAW,則STA1、STA2及STA3配置為授予以上RAW中的通道存取。此處,假定授予的STA1作為授予的STA3的隱藏節點操作且授予的STA3作為授予的STA1的隱藏節點操作。因此,STA2傾聽從STA1接收的RTS訊框且STA2根據持續時間值建立NAV,而STA3傾聽AP的CTS訊框且STA3根據持續時間值建立NAV。
在獲得了RAW中的TXOP的授予的STA1(亦即,TXOP支持器)傳輸一或多個資料訊框及從AP接收ACK訊框之後,假定待傳輸的訊框不再存在,則授予的STA1可傳輸CF端訊框。此處,從授予的STA1傳輸的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可設定至STA1根據TXOP支持器的觀點(例如,在資料訊框的傳輸之前可經由RTS傳輸及CTS接收建立TXOP 時間間隔)決定的TXOP時間間隔的剩餘時間值。接收了從STA1傳輸的CF端訊框的授予的STA2可比較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的值與STA2的NAV值。若根據比較結果,兩個值等同於彼此(或若持續時間欄位的值包含在範圍「NAV值+/-△」中),則STA2可執行NAV重新設定。
因為授予的STA3作為授予的STA1的隱藏節點操作,故授予的STA3可能不從授予的STA1接收CF端訊框。同時,從授予的STA1接收了CF端訊框的AP可廣播相對應的CF端訊框。因此,授予的STA3可接收藉由AP廣播的CF端訊框。
此處,藉由AP廣播的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可設定至特定值,該特定值指示與從STA1接收的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的時序相同的時序。因為STA1的CF端訊框的傳輸開始時間不同於CF端訊框的傳輸開始時間,故單個持續時間欄位可設定至相同值。換言之,假定來自由用作TXOP支持器的STA1建立的TXOP時間間隔的剩餘時間值藉由「A」表示(例如,在資料訊框傳輸之前藉由RTS傳輸及CTS接收建立TXOP時間間隔),則藉由STA1傳輸的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設定為A。同時,藉由AP廣播的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可設定至值「A-TxTime(CF-END)-SIFS」。此處,TxTime(CF-END)可對應於CF端訊框的傳輸消耗的時間長度。
配置為從AP接收CF端訊框的授予的STA3可比較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的值與STA3的NAV值。若根據比 較結果,兩個值等同於彼此(或若持續時間欄位的值包含在範圍「NAV值+/-△」中),則STA3可能執行NAV重新設定。因此,STA3可試圖執行通道存取。
第21圖為圖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TXOP截斷方案的示意圖。
第21圖示例性地圖示一個RAW包含於複數個時槽(時槽0、時槽1……)中。假定包含於一個RAW中的多個時槽具有相同長度。
STA1、STA2、STA3及STA4配置為授予RAW中的通道存取,授予的STA1及授予的STA2分配給時槽0,且授予的STA3及授予的STA4分配給時槽1。因此,STA1及STA2可試圖在時槽0處執行通道存取,且STA3及STA4必須試圖在時槽1處執行通道存取。出於此目的,對應於時槽持續時間的特定時間可分配給針對STA3及STA4的RAW存取延遲時間值。因此,在RAW存取延遲時間經過之後,STA3及STA4可試圖執行通道存取。此外,假定在RAW存取延遲時間期間STA3及STA4處於休眠狀態,以便達成功率節省。此外,假定存在STA(非授予的STA),在該STA中不授予RAW中的通道存取。
在第21圖中,假定STA1及STA2試圖在時槽0處執行通道存取,根據EDCA機制執行後移操作,且STA1配置為首先獲得TXOP。
在獲得了RAW中的TXOP的授予的STA1(亦即,TXOP支持器)傳輸一或多個資料訊框及從AP接收ACK訊 框之後,假定待傳輸的訊框不再存在,則授予的STA1可傳輸CF端訊框。此處,從授予的STA1傳輸的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可設定至STA1根據TXOP支持器的觀點(例如,在資料訊框的傳輸之前可經由RTS傳輸及CTS接收建立TXOP時間間隔)決定的TXOP時間間隔的剩餘時間值。接收了從STA1傳輸的CF端訊框的授予的STA2可比較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的值與STA2的NAV值。若根據比較結果\兩個值等同於彼此(或若持續時間欄位的值包含在範圍「NAV值+/-△」中),則STA2可執行NAV重新設定。
在完成NAV重新設定之後,STA2試圖執行通道存取(例如,完成後移之後STA2執行RTS訊框傳輸及CTS訊框接收),傳輸資料訊框至AP及從AP接收ACK訊框。
同時,儘管在時槽0處非授予的STA從STA1接收CF端訊框,然而非授予的STA可能不執行NAV重新設定。若非授予的STA從授予的STA1接收CF端訊框,則非授予的STA可比較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的值與非授予的STA的NAV值。若根據比較結果,兩個值不同於彼此(或若持續時間欄位的值不包含在範圍「NAV值+/-△」中),則非授予的STA可能不執行NAV重新設定且可丟棄CF端訊框。藉由非授予的STA建立的NAV值不藉由從RAW中的另一STA或AP傳輸的訊框更新,且該NAV值不同於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值,使得非授予的STA可能不執行NAV重新設定且可丟棄CF端訊框。替代地,非授予的STA接收的CF端訊框不等同於指示所有STA的NAV重新設定的CF端訊框(例如, 包括持續時間欄位零的CF端訊框)。
在第21圖中,RAW存取延遲時間經過之後STA3及STA4可試圖在時槽1處執行通道存取,且STA3根據EDCA機制執行後移操作使得STA3首先獲得TXOP。
RAW的時槽1 STA3及STA4操作類似於時槽0 STA1及STA2操作。舉例而言,在完成資料傳輸之後,首先獲得了TXOP的STA3可傳輸CF端訊框。STA2確定從STA1傳輸的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的值。若確定的值等同於STA2的NAV值,則STA2可執行NAV重新設定且STA2可試圖執行通道存取。
時槽1時間期間STA1及STA2處於休眠狀態以便達成功率節省。
同時,儘管時槽1時間期間非授予的STA從STA3接收CF端訊框,但可重新設定NAV且可丟棄CF端訊框。藉由非授予的STA建立的NAV值不藉由RAW中的另一STA或AP傳輸的訊框更新,且該NAV值不同於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值,使得非授予的STA可能不執行NAV重新設定且可丟棄CF端訊框。替代地,非授予的STA接收的CF端訊框不等同於指示所有STA的NAV重新設定的CF端訊框(例如,包括持續時間欄位零的CF端訊框)。
第22圖為圖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例的NAV管理方法的流程圖。
參閱第22圖,在步驟S2210中,STA可從另一STA或AP接收CF端訊框。CF端訊框可包括持續時間欄位。從配 置為傳輸CF端訊框的STA或AP的觀點看,零或非零值可分配給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
接收在持續時間欄位設定至零時獲得的CF端訊框之後,STA可基於第一類型CF端訊框的接收。換言之,在步驟S2220中,可重新設定NAV(亦即,STA不比較STA的NAV值與持續時間欄位值)。
接收在持續時間欄位設定至非零值時獲得的CF端訊框之後,STA可基於第二類型CF端訊框的接收。亦即,根據如步驟S2230中顯示的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值與NAV值比較時獲得的比較結果,決定是否執行NAV重新設定。
假定在步驟S2240中STA執行NAV重新設定,則持續時間欄位值等同於STA NAV值(或持續時間欄位值等同於基於考慮TSF誤差的STA NAV值的預定範圍(例如,「NAV值-△」至「NAV值+△」)的任何值)。在此情況下,STA可重新設定NAV且可試圖執行通道存取。
若在步驟S2250中丟棄STA接收的CF端訊框及若持續時間欄位值不同於STA NAV值(或持續時間欄位值不同於基於考慮到TSF誤差的STA NAV值的預定範圍(例如,「NAV值-△」至「NAV值+△」)的任何值)。在此情況下,STA可在無變化之情況下維持習知的NAV值。
可實施第22圖圖示的NAV管理方法及相關的通道存取方法,使得可獨立地應用本發明的上述各種實施例或可同時應用本發明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實施例。
第23圖為圖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射頻(RF) 裝置的方塊圖。
參閱第23圖,STA1 10可包括處理器11、記憶體12及收發器13。STA2 20可包括處理器21、記憶體22及收發器23。收發器13及收發器23可傳輸/接收射頻(RF)訊號及可根據IEEE 802系統實施實體層。處理器11及處理器21分別連接至收發器13及收發器21,且處理器11及處理器21可根據IEEE 802系統實施實體層及/或MAC層。處理器11及處理器21可配置為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各種實施例操作。用於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各種實施例實施STA1及STA2操作的模組儲存在記憶體12及記憶體22中,且該等模組可藉由處理器11及處理器21實施。記憶體12及記憶體22可包括在處理器11及處理器21中或記憶體12及記憶體22可安裝在處理器11及處理器21的外部以藉由已知手段連接至處理器11及處理器21。
第23圖圖示的STA1 10可執行NAV管理以便執行通道存取。處理器11可配置為經由收發器13接收包括持續時間欄位的CF端訊框。此外,若接收的CF端訊框設定至第一類型CF端訊框(例如,當持續時間欄位具有零時獲得的CF端訊框),則處理器11可配置為重新設定NAV。若接收的CF端訊框設定至第二類型CF端訊框(例如,當持續時間欄位具有非零值時獲得的CF端訊框),則處理器11可根據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值與STA1 10的NAV值之間的比較結果決定是否執行NAV重新設定。
第23圖圖示的STA2 20可配置CF端訊框及傳輸配 置的CF端訊框。若能夠存取通道的STA2 20可使用EDCA清空自己的傳輸佇列,及若剩餘時間間隔對於訊框傳輸為足夠的,則處理器21控制待經由收發器23傳輸的CF端訊框。此外,處理器21可分配零(0)或非零值至待傳輸的CF端訊框的持續時間欄位。STA2 20可作為非AP STA操作或可作為AP STA操作。
可實施第23圖圖示的STA1 10及STA2 20的總體配置,使得可獨立地應用本發明的上述各種實施例,或可同時應用本發明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實施例,且出於清晰目的省略重複描述。
可藉由各種手段(例如,藉由硬體、韌體、軟體或以上各者的組合)實施上述實施例。
在硬體配置中,可藉由一或更多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數位訊號處理裝置(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DSPD)、可程式邏輯裝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現場可程式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微處理器實施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方法。
在韌體或軟體配置中,可以執行上述功能或操作的模組、程序、功能等等的形式實施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方法。軟體代碼可儲存在記憶體單元中及藉由處理器執行。記憶體單元可位於處理器的內部或外部且記憶體單元可經由各種已知手段傳輸資料至處理器及從處理器接收資料。
已經給予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以使得熟習此項技術者實施及實踐本發明。儘管已參閱較佳實施例描述本發明,然而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可在本發明中進行各種修改及變化而不脫離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描述的本發明的精神或範疇。因此,本發明將不受限於本文描述的特定實施例,但是將與符合本文揭示的原理及新穎特徵的最寬廣範疇一致。
【工業適用性】
儘管已經基於IEEE 802.11系統描述本發明的上述各種實施例,然而可以相同方式將實施例應用至各種行動通訊系統。

Claims (11)

  1. 一種用於在一無線LAN(WLAN)系統中藉由一站(STA)管理一網路分配向量(NAV)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接收包括一持續時間欄位的一免競爭(CF)端訊框;若該CF端訊框為一第一類型CF端訊框,則重新設定該NAV;以及若該CF端訊框為一第二類型CF端訊框,則根據該持續時間欄位的一值及該STA的一NAV值之間的一比較結果決定是否重新設定該NAV。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類型CF端訊框的該持續時間欄位設定至零(0)。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類型CF端訊框的該持續時間欄位設定至一非零值。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若藉由該第二類型CF端訊框的該持續時間欄位指示的一值不同於該STA的該NAV值,則該STA丟棄該CF端訊框。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若藉由該第二類型CF端訊框的該持續時間欄位指示的一值等同於該STA的該NAV值,則該STA重新設定該NAV。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若藉由該第二類型CF端訊框的該持續時間欄位指示的一值等同於該STA的該NAV值,則該STA重新設定該NAV及試圖執行通道存取。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若藉由該第二類型CF端訊框的該持續時間欄位指示的一值不同於基於該STA的該NAV值的一預定範圍的任何值,則該STA丟棄該CF端訊框。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若藉由該第二類型CF端訊框的該持續時間欄位指示的一值等同於基於該STA的該NAV值的一預定範圍的任何值,則該STA重新設定該NAV。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若藉由該第二類型CF端訊框的該持續時間欄位指示的一值等同於基於該STA的該NAV值的一預定範圍的任何值,則該STA重新設定該NAV及試圖執行通道存取。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預定的範圍的該值係選自從NAV值-△至NAV值+△的該範圍,其中該△為一自然數。
  11. 一種用於在一無線LAN(WLAN)系統中管理一網路分配向量(NAV)的站(STA),該站包含:一收發器;以及一處理器,其中該處理器經由該收發器接收包括一持續時間欄位的一免競爭(CF)端訊框;若該CF端訊框為一第一類型CF端訊框,則重新設定該NAV;以及若該CF端訊框為一第二類型CF端訊框,則根據該持續時間欄位的一值及該STA的一NAV值之間的一比較結果決定是否重新設定該NAV。
TW102135096A 2012-10-18 2013-09-27 用於無線區域網路系統中之通道存取的方法及設備 TWI4953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715310P 2012-10-18 2012-10-18
US201261717115P 2012-10-23 2012-10-23
US201261721029P 2012-11-01 2012-11-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7607A true TW201417607A (zh) 2014-05-01
TWI495379B TWI495379B (zh) 2015-08-01

Family

ID=50485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5096A TWI495379B (zh) 2012-10-18 2013-09-27 用於無線區域網路系統中之通道存取的方法及設備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2) US9144088B2 (zh)
EP (1) EP2910078B1 (zh)
JP (1) JP6262752B2 (zh)
KR (1) KR20150070122A (zh)
CN (1) CN104756585B (zh)
AU (1) AU2013332687B2 (zh)
CA (1) CA2887647C (zh)
IN (1) IN2015MN00855A (zh)
MX (1) MX347159B (zh)
RU (1) RU2609068C2 (zh)
TW (1) TWI495379B (zh)
WO (1) WO201406192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6911B (zh) * 2020-11-10 2022-03-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WiFi STA分組方法和相關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98571B2 (en) 2010-10-01 2018-06-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Legacy-compatible control frames
US9544848B2 (en) 2012-10-24 2017-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short paging messag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801157B2 (en) * 2012-10-31 2017-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identifying a lower power paging mode
US20140169247A1 (en) * 2012-12-12 2014-06-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communication o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40335871A1 (en) * 2013-05-13 2014-11-1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nabling nav protection for restricted access window
US10834754B2 (en) * 2013-10-29 2020-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in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networks
US9661634B2 (en) 2013-11-01 2017-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in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networks
CN105874847B (zh) * 2013-12-25 2019-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EP3101937A4 (en) 2014-01-30 2017-09-06 Nec Corporation Machine-to-machine (m2m) terminal, base st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EP3136807A4 (en) * 2014-04-21 2017-12-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tegrated circuit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EP3136804B1 (en) 2014-04-21 2021-09-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Base station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s
US10104620B2 (en) * 2014-06-02 2018-10-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eration based on power save mode in WLAN
EP3226641B1 (en) * 2014-11-19 2023-08-09 Atlas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ppdu based on bbs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in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lan
US20160255653A1 (en) * 2015-02-27 2016-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 contention in a mix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690641B2 (ja) * 2015-05-08 2020-04-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10631334B2 (en) * 2015-06-10 2020-04-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managing NAV in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US10045299B2 (en) * 2015-07-16 2018-08-07 Ali Atefi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ES2968739T3 (es) 2015-07-17 2024-05-13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para establecer NAV e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y dispositivo relacionado
JP6449114B2 (ja) * 2015-07-21 2019-01-0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7039377A1 (ko) * 2015-09-02 2017-03-09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네트워크 얼로케이션 벡터를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단말
CN106559906B (zh) * 2015-09-21 2021-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0257857B2 (en) * 2015-09-28 2019-04-09 Newracom,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XOP duration field in PHY header
JP6785453B2 (ja) * 2015-11-05 2020-11-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049000B2 (en) * 2015-12-28 2018-08-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tial packet recovery during WLAN scanning
EP3402292B1 (en) 2016-01-06 2021-09-15 Sony Group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8702654B (zh) * 2016-01-14 202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Wlan中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A3013707A1 (en) * 2016-04-13 2017-10-19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07659964A (zh) * 2016-07-26 2018-0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分配矢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US10567986B2 (en) * 2016-09-06 2020-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off mechanisms for fair joint access of unlicensed sidelink
US11438188B2 (en) * 2016-09-21 2022-09-06 Apple Inc. Multicast packets for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10863539B2 (en) * 2016-09-22 2020-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truncation
CN106973442B (zh) * 2017-05-09 2019-06-2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竞争窗口最小值的自适应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9219109A (zh) * 2017-07-06 2019-01-15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08429609B (zh) * 2018-02-27 2020-09-1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自组织网络下基于nc-ofdm的免握手信道接入方法
US10966252B2 (en) 2018-04-13 2021-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st-loop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cedure
US11044753B2 (en) 2019-02-12 2021-06-22 Qts Holdings, Llc Method for collision avoidance in transfer of network packets
WO2023038878A1 (en) * 2021-09-07 2023-03-16 Ofinno, Llc Quiet interval termin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439697C (en) * 2001-03-02 2007-11-13 At&T Corp.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methods for 802.11
US7161951B1 (en) * 2001-06-12 2007-01-09 At&T Corp. Mechanism for implementing virtual carrier sense
EP1759496A1 (en) * 2004-06-09 2007-03-07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use as a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6025680A1 (en) * 2004-08-31 2006-03-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wireless lan, access point device and station device
KR100608006B1 (ko) * 2004-08-31 2006-08-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랜상에서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액세스 포인트장치 및 스테이션 장치
US7864796B1 (en) * 2005-04-04 2011-01-04 Avaya Inc. Start-to-finish reservations in distributed MAC protocols for wireless LANs
US8031661B2 (en) * 2005-11-08 2011-10-04 Intellectual Ventures I Llc Symmetric transmit opportunity (TXOP) truncation
US8144653B2 (en) * 2005-11-17 2012-03-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dium acces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a plurality of station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from colliding with one another
CN1996908B (zh) * 2005-12-31 2010-05-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中信道占用结束时刻更新及其状态检测的方法
US8014818B2 (en) * 2006-01-04 2011-09-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efficient operation of multiple modes in a WLAN system
TWI419533B (zh) * 2006-01-04 2013-12-1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Wlan系統中提供多模式有效率操作方法及系統
KR100728039B1 (ko) * 2006-01-05 2007-06-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랜에서 히든노드에게 제어 프레임을 전달하는 방법 및장치
CN101401334B (zh) * 2006-01-10 2013-03-13 高智发明第一有限责任公司 对称传输机会(txop)截断
EP2011277A2 (en) * 2006-04-24 2009-01-0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ignaling procedure for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usage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WO2010064766A1 (en) * 2008-12-01 2010-06-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truncation
US8619808B2 (en) * 2010-09-14 2013-12-31 Stmicroelectronics, Inc. Mechanism to update a NAV tim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6911B (zh) * 2020-11-10 2022-03-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WiFi STA分組方法和相關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070122A (ko) 2015-06-24
JP2016500223A (ja) 2016-01-07
MX2015004481A (es) 2015-07-14
AU2013332687A1 (en) 2015-04-16
RU2609068C2 (ru) 2017-01-30
US9144088B2 (en) 2015-09-22
CN104756585B (zh) 2018-11-02
EP2910078A4 (en) 2016-06-01
MX347159B (es) 2017-04-18
IN2015MN00855A (zh) 2015-07-31
TWI495379B (zh) 2015-08-01
AU2013332687B2 (en) 2016-01-28
CN104756585A (zh) 2015-07-01
WO2014061926A1 (en) 2014-04-24
CA2887647A1 (en) 2014-04-24
US20150365943A1 (en) 2015-12-17
RU2015118361A (ru) 2016-12-10
EP2910078A1 (en) 2015-08-26
EP2910078B1 (en) 2018-02-21
CA2887647C (en) 2017-10-10
JP6262752B2 (ja) 2018-01-17
US20140112266A1 (en) 2014-04-24
US9894652B2 (en) 2018-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5379B (zh) 用於無線區域網路系統中之通道存取的方法及設備
JP6204558B2 (ja) 無線lan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バックオフを行う方法及び装置
US987727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wer save-polling frame and response frame in wireless LAN system
TWI523548B (zh) 用於無線區域網路系統中之間槽式通道存取後移的方法及設備
US97566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access via null data packet frame in wireless LAN system
EP286369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channel access in wireless lan system
EP281428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channel in wlan system
KR101984599B1 (ko)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US97493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sting/broadcasting in relay network of wireless LAN system
CA287148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channel in wlan system
KR20150013481A (ko)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액세스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20150105333A (ko)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개선된 스캐닝 방법 방법 및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