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4255A - 個人化及/或裁剪服務介面系統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個人化及/或裁剪服務介面系統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4255A
TW201414255A TW102115259A TW102115259A TW201414255A TW 201414255 A TW201414255 A TW 201414255A TW 102115259 A TW102115259 A TW 102115259A TW 102115259 A TW102115259 A TW 102115259A TW 201414255 A TW201414255 A TW 20141425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application
network
name
ses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5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0429B (zh
Inventor
亞歷山大 瑞茨尼克
尤根德拉 夏
愛爾戴德 萊爾
拉比庫馬 普拉格達
貝拉吉 拉格塔曼
基藍 凡格努魯
葛列格里 史特恩貝格
維諾德 庫瑪爾 修伊
夏菲爾 法伊
Original Assignee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filed Critical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14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4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0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042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2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managing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security policies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2Managing session states for stateless protocols; Signalling session states; State transitions; Keeping-state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50Service provisioning or reconfig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公開了用於啟用接近服務以作為應用服務的一部分傳遞和/或給流提供裁減服務和/或差異化服務品質(QoS)的系統和方法。例如,在應用和諸如D2D伺服器的伺服器之間可以建立臨時服務名稱,以便UE和/或網路可以在之後的時間執行這種服務,而不再需要之後應用的參與和/或無需與網路交換應用的憑據,反之亦然。

Description

個人化及/或裁剪服務介面系統及方法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主張2012年4月27日提交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no.61/639,535、2012年7月19日提交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no.61/673,485、2012年10月17日提交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no.61/715,053的權益;這些申請的內容全部作為引用結合於此。
在過去五年,蜂巢式通訊的世界已經經歷了來自蜂巢式客戶或使用者的期望的變革。在歷史上,蜂巢式或行動通訊針對諸如語音呼叫和資料連接性的單一主要目的而被提供和演進,並且被視為優良的附加(add-on)。由此非語音服務被一起歸在“網際網路連接性”的保護傘下,服務品質(QoS)差異化往往不是問題,這是由於行動網路不擁有向在與蜂巢式客戶或使用者相關聯的設備處發起的資料服務的提供差異化QoS的顯著能力。
然而,今天,由於無線和行動服務日益成為主導,語音呼叫和資料連接性成為蜂巢式或行動通訊的主要目的。例如,蜂巢式客戶或使用者往往在其行動裝置上運行大量應用程式,這些應用可能利用包括由行動網路連接的第三方服務的各種服務間的服務差異化。這種應用可以包括運行在行動裝置上的交互遊戲、電子書閱讀器應用、心臟監控應用等等,並且可以使用服務差異化例如以啟用內容遞送和/或傳輸、排程或使用資源等等。此外,這種服務差異化可以與用於允許訂戶存取服務以跟蹤所使用的行動網路資源和用於對這種資源和/或服務收費的差異化方法相關聯。例如,服務提供方而非使用者可以對資料使用率(usage)收費。
這種在裝置上運行的應用程式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協定(IP)位址方式,通常藉由利用“套接字介面”應用程式介面(API)彼此通訊。當這種應用知道應用位址時,不幸的是應用往往不知道正在運行它們的裝置的物理環境。例如,應用可能不會知道與行動裝置關聯的MAC位址,可能不知道關於其他裝置到特定裝置的接近性的資訊,不知道所使用的底層的存取控制機制等等。
另一方面,行動網路可以知道正在運行這種應用程式的裝置,諸如裝置彼此的接近性和裝置的物理特性,但是很少知道有關客戶或使用者如何使用提供給他或她的IP連接性。例如,行動網路能夠將IP資料流區分成單獨的“應用流”,但是不知道應用識別、偏好、社會關係和與客戶或使用者以及他或她正在運行的應用程式相關聯的其他適當資訊。當前,這種資訊(例如裝置和/或應用程式資訊)可以預配置以用於這種行動網路和/或應用。由於預配置這種資訊可對諸如通用和/或混雜服務的一些服務起作用時,不幸地是預配置這種資訊往往不能用於諸如行動網路和/或應用程式的個人化和/或裁減(tailored)服務的其他服務,其中直到服務突然出現,服務才會被知曉,使得預配置是不可能的。
公開了用於發現裝置和/或啟用差異化服務以作為應用服務的一部分傳遞的系統、方法和/或技術。例如,可能對定義諸如包括諸如3GPP網路的網路中的接近服務的差異化服務的服務感興趣,使得一個裝置上的應用程式能夠知道運行類似應用程式的另一裝置的接近,體現感興趣的使用者或服務。為了使得裝置能夠發現彼此和/或建立或加入與裝置上的類似應用程式相關聯的會話,在應用程式和網路之間可以建立臨時服務名稱或臨時識別符,以便UE和/或網路可以在之後的時間執行這種服務,而可能不再需要應用程式的參與。此外,可以(例如由MNO)提供和/或使用(例如由開放ID(OpenID)定義的)居間識別,以便應用程式可以將使用者名稱轉譯成此居間識別。如果服務是接近服務,則這一識別可以在提供給網路的D2D請求中使用。
本發明內容被提供成以簡化的形式引進概念選擇,所述概念選擇還將在以下具體實施方式中描述。本發明內容不是為了識別要求保護主題的關鍵特徵或者必要特徵,也不是為了用來限制要求保護主題的範圍。此外,要求保護的主題不侷限於解決本發明的任何部分中提到的任一或者所有缺點的任何限制。
ANDSF...增強型存取網路發現和選擇功能
AP...存取點
API...應用程式介面
CM、209...連接管理器
CoS...可選的服務類別
D2D...裝置到裝置
GBA...通用自舉架構
ID...應用識別符
IP...網際網路協定
Iub、IuCS、IuPS、iur、S1、X2...介面
MNO...行動網路操作者
PISF...ProSe識別服務功能
ProSe...接近服務
R1、R3、R6、R8...參考點
UE、201...使用者設備
100...通訊系統
102、102a、102b、102c、102d...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
103、104、105...無線電存取網路(RAN)
106、107、109...核心網路
108...公共交換電話網路(PSTN)
110...網際網路
112...其他網路
114a、114b...基地台
115、116、117...空中介面
118...處理器
120...收發器
122...傳輸/接收元件
124...揚聲器/麥克風
126...鍵盤
128...顯示器/觸控板
130...不可移式記憶體
132...可移式記憶體
134...電源
136...全球定位系統(GPS)晶片
138...週邊設備
140a、140b、140c...節點B
142a、142b...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
144...媒體閘道(MGW)
146...行動交換中心(MSC)
148...服務GPRS支援節點(SGSN)
150...閘道GPRS支持節點(GGSN)
160a、160b、160c...e節點B
162...行動性管理實體(MME)
164...服務閘道
166...封包資料網路(PDN)閘道
180a、180b、180c...基地台
182...存取服務網路(ASN)閘道
184...行動IP本地代理(MIP-HA)
186...認證、授權、計費(AAA)伺服器
188...閘道
203...網路
205...應用伺服器
從以下描述中可以更詳細地理解本發明,這些描述是以實例方式給出的,並且可以結合附圖加以理解,其中:
第1A圖描述了可以在其中實施一個或多個所公開的實施方式的示例通訊系統的圖。
第1B圖描述了示例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的系統圖,其中所述WTRU可以在如第1A圖所示的通訊系統中使用。
第1C圖描述了可以在如第1A圖所示的通訊系統中使用的示例無線電存取網路和示例核心網路的系統圖。
第1D圖描述了可以在如第1A圖所示的通訊系統中使用的另一示例無線電存取網路和示例核心網路的系統圖。
第1E圖描述了可以在如第1A圖所示的通訊系統中使用的另一示例無線電存取網路和示例核心網路的系統圖。
第2圖描述了第三方服務存取方法、過程或程序的示例實施方式。
第3圖描述了政策拉動(pull)方法、過程或程序的示例實施方式。
第4圖描述了政策推送(push)方法、過程或程序的示例實施方式。
第5圖描述了ProSe識別功能的示例實施方式。
第6圖描述了操作者間D2D架構的示例實施方式。
第7圖描述了D2D服務註冊和存取的示例實施方式。
第8圖描述了可以被用於此處描述的ProSe的架構的示例實施方式。
第9圖描述了可以如此處描述使用的架構的示例實施方式。
第10圖描述了ProSe實施方式的初始啟動的示例實施方式。
第11圖描述了識別驗證程序或方法的示例實施方式。
第12圖描述了用於向ProSe註冊(例如登錄或者不登錄到應用)的程序或方法的示例實施方式。
第13圖描述了發現程序或方法的示例實施方式。
第14圖描述了應用喚醒通知程序或方法的示例實施方式。
第15圖描述了裝置到裝置(例如D2D)連接設置程序或方法的示例實施方式。
下面參考各種附圖對示例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雖然本發明提供了具體的示例實施方式,但應當理解的是這些細節意在示例性並且不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公開了用於使得諸如接近發現或D2D鏈路建立的接近服務能夠作為應用服務的一部分(例如代表應用)遞送的系統和/或方法(例如包括此處的各種實施方式)。例如,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在應用和諸如D2D伺服器的伺服器之間可以建立臨時服務名稱或臨時識別符,以便UE和/或網路可以在之後的時間執行這種服務,而可能不再需要來自應用或應用的參與。此外,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可以(例如由MNO)提供和/或使用居間識別(例如由OpenID定義),使得應用可以將使用者名稱轉譯成此中間識別並且可以使用可提供給網路的D2D請求中的識別。此外,這種系統和方法可以如此處描述向流提供差異化服務品質(QoS)。例如,服務可以包括或可以是所提供和/或使用的D2D網路服務或者裁減服務。基於所述服務,諸如應用QoS的QoS可以如此處表述的被差異化。
第1A圖描述了在其中可以實施一個或更多個實施方式的示例通訊系統的系統圖。通訊系統100可以是向多個使用者提供內容,例如語音、資料、視訊、消息發送、廣播等的多存取系統。通訊系統100可以使多個無線使用者經由系統資源分享(包括無線頻寬)存取這些內容。例如,通訊系統可以使用一種或多種頻道存取方法,例如分碼多重存取(CDMA),分時多重存取(TDMA),分頻多重存取(FDMA),正交FDMA(OFDMA),單載波FMDA(SC-FDMA)等。
如第1A圖所示,通訊系統100可以包括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102a、102b、102c、和/或102d(其通常或整體上被稱為WTRU),無線電存取網路(RAN)103、104、105,核心網路106、107、109,公共交換電話網路(PSTN)108、網際網路110和其他網路112。不過應該理解的是,公開的實施方式考慮到了任何數量的WTRU、基地台、網路和/或網路元件。WTRU 102a、102b、102c、和/或102d的每一個可以是配置為在無線環境中進行操作和/或通訊的任何類型的裝置。作為示例,可以將WTRU 102a、102b、102c、和/或102d配置為發送和/或接收無線信號,並可以包括使用者設備(UE)、基地台、固定或者行動使用者單元、傳呼器、蜂巢式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智慧型電話、膝上型電腦、隨身型易網機、個人電腦、無線感測器、消費電子產品等等。
通訊系統100還可以包括基地台114a和基地台114b。基地台114a、114b的每一個都可以是配置為與WTRU 102a、102b、102c、和/或102d中的至少一個形成無線介面以便於存取一個或者更多個通訊網路,例如核心網路106、107、109、網際網路110和/或網路112的任何裝置類型。作為示例,基地台114a、和/或114b可以是基地台收發站台(BTS)、節點B)、演進的節點B(e節點B)、家庭節點B、家庭eNB、站點控制器、存取點(AP)、無線路由器等等。雖然基地台114a、114b的每一個被描述為單獨的元件,但是應該理解的是,基地台114a、114b可以包括任何數量互連的基地台和/或網路元件。
基地台114a可以是RAN 103、104、105的一部分,RAN 104還可以包括其他基地台和/或網路元件(未顯示),例如基地台控制器(BSC)、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中繼節點等。可以將基地台114a和/或基地台114b配置為在特定地理區域之內發送和/或接收無線信號,該區域可以被稱為胞元(未顯示)。胞元還可以被劃分為胞元扇區。例如,與基地台114a關聯的胞元可以劃分為三個扇區。因此,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a可以包括三個收發器,即每一個用於胞元的一個扇區。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a可以使用多輸入多輸出(MIMO)技術,因此可以將多個收發器用於胞元的每一個扇區。
基地台114a、和/或114b可以經由空中介面115、116、117與WTRU 102a、102b、102c、和/或102d中的一個或者更多個通訊,該空中介面115、116、117可以是任何合適的無線通訊鏈路(例如,無線電頻率(RF)、微波、紅外光(IR)、紫外線(UV)、可見光等)。可以使用任何合適的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來建立空中介面116。
更具體地,如上所述,通訊系統100可以是多存取系統,並可以使用一種或者多種頻道存取方案,例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等等。例如,RAN 103、104、105中的基地台114a和WTRU 102a、102b、和/或102c可以使用例如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陸地無線電存取(UTRA)的無線電技術,其可以使用寬頻CDMA(WCDMA)來建立空中介面115、116、117。WCDMA可以包括例如高速封包存取(HSPA)和/或演進的HSPA(HSPA+)的通訊協議。HSPA可以包括高速下行鏈路封包存取(HSDPA)和/或高速上行鏈路封包存取(HSUPA)。
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a和WTRU 102a、102b、和/或102c可以使用例如演進的UMTS陸地無線電存取(E-UTRA)的無線電技術,其可以使用長期演進(LTE)和/或高級LTE(LTE-A)來建立空中介面115、116、117。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a和WTRU 102a、102b、和/或102c可以使用例如IEEE802.16(即,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iMAX))、CDMA2000、CDMA2000 1X、CDMA2000 EV-DO、暫行標準 2000(IS-2000)、暫行標準95(IS-95)、暫行標準856(IS-856)、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SM)、GSM演進的增強型資料速率(EDGE)、GSM EDGE(GERAN)等等的無線電技術。
第1A圖中的基地台114b可以是無線路由器、家庭節點B、家庭e節點B或者存取點,例如,並且可以使用任何適當的RAT以方便局部區域中的無線連接,例如商業場所、住宅、車輛、校園等等。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b和WTRU 102c、102d可以實施例如IEEE 802.11的無線電技術來建立無線區域網路(WLAN)。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b和WTRU 102c、102d可以使用例如IEEE 802.15的無線電技術來建立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b和WTRU 102c、102d可以使用基於胞元的RAT(例如,WCDMA,CDMA2000,GSM,LTE,LTE-A等)來建立微微胞元或毫微微胞元。如第1A圖所示,基地台114b可以具有到網際網路110的直接連接。因此,基地台114b可以不需要經由核心網路106、107、109而存取到網際網路110。
RAN 103、104、105可以與核心網路106、107、109通訊,所述核心網路106、107、109可以是被配置為向WTRU 102a、102b、102c、和/或102d中的一個或更多個提供語音、資料、應用和/或基於網際網路協定的語音(VoIP)服務等的任何類型的網路。例如,核心網路106、107、109可以提供呼叫控制、計費服務、基於行動位置的服務、預付費呼叫、網際網路連接、視訊分配等和/或執行高級安全功能,例如使用者認證。雖然第1A圖中未顯示,應該理解的是,RAN 103、104、105和/或核心網路106、107、109可以與使用和RAN 103、104、105相同的RAT或不同RAT的其他RAN進行直接或間接的通訊。例如,除了連接到正在使用E-UTRA無線電技術的RAN 103、104、105之外,核心網路106、107、109還可以與使用GSM無線電技術的另一個RAN(未顯示)通訊。
核心網路106、107、109還可以充當WTRU 102a、102b、102c、和/或102d存取到PSTN 108、網際網路110和/或其他網路112的閘道。PSTN 108可以包括提供普通老式電話服務(POTS)的電路交換電話網絡。網際網路110可以包括使用公共通訊協定的互聯電腦網路和裝置的全球系統,所述協定例如有TCP/IP網際網路協定組中的傳輸控制協定(TCP)、使用者資料報協定(UDP)和網際網路協定(IP)。網路112可以包括被其他服務提供商擁有和/或操作的有線或無線的通訊網路。例如,網路112可以包括連接到一個或更多個RAN的另一個核心網路,該RAN可以使用和RAN 103、104、105相同的RAT或不同的RAT。
通訊系統100中的WTRU 102a、102b、102c、和/或102d的某些或全部可以包括多模式能力,即WTRU 102a、102b、102c、和/或102d可以包括用於在不同無線鏈路上與不同無線網路進行通訊的多個收發器。例如,第1A圖中顯示的WTRU 102c可被配置為與基地台114a通訊,所述基地台114a可以使用基於蜂巢式的無線電技術,以及與基地台114b通訊,所述基地台114b可以使用IEEE 802無線電技術。
第1B圖描述了WTRU 102示例的系統圖。如第1B圖所示,WTRU 102可以包括處理器118、收發器120、傳輸/接收元件122、揚聲器/麥克風124、鍵盤126、顯示器/觸控板128、不可移式記憶體130、可移式記憶體132、電源134、全球定位系統(GPS)晶片組136和其他週邊設備138。應該理解的是,WTRU 102可以在保持與實施方式一致時,包括前述元件的任何子組合。而且,實施方式考慮了基地台114a和114b和/或基地台114a和114b可以表示的節點(諸如但不侷限於收發站台(BTS)、節點B、站點控制器、存取點(AP)、家庭節點B、演進型家庭節點B(e節點B)、家庭演進型節點B(HeNB)、家庭演進型節點B閘道和代理節點等)可以包括第1B圖所描繪和這裏描述的一些或所有元件。
處理器118可以是通用處理器、專用處理器、常規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多個微處理器、與DSP核相關聯的一個或更多個微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專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電路、任何其他類型的積體電路(IC)、狀態器等等。處理器118可執行信號編碼、資料處理、功率控制、輸入/輸出處理和/或使WTRU 102運行於無線環境中的任何其他功能。處理器118可以耦合到收發器120,所述收發器120可耦合到傳輸/接收組件122。雖然第1B圖描述了處理器118和收發器120是單獨的部件,但是應該理解的是,處理器118和收發器120可以一起集成在電子封裝或晶片中。
傳輸/接收元件122可以被配置為經由空中介面115、116、117將信號發送到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14a),或從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14a)接收信號。例如,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傳輸/接收元件122可以是被配置為發送和/或接收RF信號的天線。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傳輸/接收元件122可以是被配置為發送和/或接收例如IR、UV或可見光信號的傳輸器/偵測器。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傳輸/接收元件122可以被配置為發送和接收RF和光信號兩者。應當理解,傳輸/接收元件122可以被配置為發送和/或接收無線信號的任何組合。
另外,雖然傳輸/接收元件122在圖1B中描述為單獨的元件,但是WTRU 102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傳輸/接收元件122。更具體的,WTRU 102可以使用例如MIMO技術。因此,在一種實施方式中,WTRU 102可以包括用於經由空中介面115、116、117發送和接收無線信號的兩個或更多個傳輸/接收元件122(例如,多個天線)。
收發器120可以被配置為調製要由傳輸/接收元件122發送的信號和/或解調由傳輸/接收元件122接收的信號。如上面提到的,WTRU 102可以具有多模式能力。因此收發器120可以包括使WTRU 102經由多個例如UTRA和IEEE 802.11的RAT通訊的多個收發器。
WTRU 102的處理器118可以耦合到下述設備,並且可以從下述設備中接收使用者輸入資料:揚聲器/麥克風124、鍵盤126和/或顯示器/觸控板128(例如,液晶顯示器(LCD)顯示單元或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單元)。處理器118還可以輸出使用者資料到揚聲器/麥克風124、鍵盤126和/或顯示/觸控板128。另外,處理器118可以從任何類型的適當的記憶體存取資訊,並且可以儲存資料到任何類型的適當的記憶體中,例如不可移式記憶體130和/或可移式記憶體132。不可移式記憶體130可以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硬碟或任何其他類型的記憶體設備。可移式記憶體132可以包括使用者識別模組(SIM)卡、記憶卡、安全數位(SD)記憶卡等等。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處理器118可以從在物理位置上沒有位於WTRU 102上,例如位於伺服器或家用電腦(未顯示)上的記憶體存取資訊,並且可以將資料儲存在該記憶體中。
處理器118可以從電源134接收電能,並且可以被配置為分配和/或控制到WTRU 102中的其他部件的電能。電源134可以是給WTRU 102供電的任何適當的裝置。例如,電源134可以包括一個或更多個乾電池(例如,鎳鎘(NiCd)、鎳鋅(NiZn)、鎳氫(NiMH)、鋰離子(Li-ion)等等),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等等。
處理器118還可以耦合到GPS晶片組136,所述GPS晶片組136可以被配置為提供關於WTRU 102當前位置的位置資訊(例如,經度和緯度)。另外,除來自GPS晶片組136的資訊或作為其替代,WTRU 102可以經由空中介面115、116、117從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14a、114b)接收位置資訊和/或基於從兩個或更多個鄰近基地台接收的信號的定時來確定其位置。應當理解,WTRU 102在保持實施方式的一致性時,可以通過任何適當的位置確定方法獲得位置資訊。
處理器118可以耦合到其他週邊設備138,所述週邊設備138可以包括一個或更多個提供附加特性、功能和/或有線或無線連接的軟體和/或硬體模組。例如,週邊設備138可以包括加速計、電子羅盤、衛星收發器、數位相機(用於照片或視訊)、通用串列匯流排(USB)埠、振動設備、電視收發器、免持耳機、藍芽(BluetoothR)模組、調頻(FM)無線電單元、數位音樂播放器、媒體播放器、電視遊樂器模組、網際網路瀏覽器等等。
第1C圖描述了根據實施方式的RAN 103和核心網路106a的系統圖。如上面提到的,RAN 103可使用UTRA無線電技術經由空中介面115與WTRU 102a、102b和102c通訊。RAN 103還可以與核心網路106a通訊。如第1C圖所示,RAN 103可以包括節點B 140a、140b、和/或140c,節點B 140a、140b、和/或140c的每一個包括一個或更多個用於經由空中介面115與WTRU 102a、102b、102c、和/或102d通訊的收發器。節點B 140a、140b、和/或140c的每一個可以與RAN 103內的特定胞元(未顯示)關聯。RAN 103還可以包括RNC 142a、142b。應當理解的是,RAN 103在保持實施方式的一致性時,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節點B和RNC。
如第1C圖所示,節點B 140a、140b可以與RNC 142a通訊。此外,節點B 140c可以與RNC 142b通訊。節點B 140a、140b、和/或140c可以經由Iub介面分別與RNC 142a、142b通訊。RNC 142a、142b可以經由Iur介面相互通訊。RNC 142a、142b的每一個可以被配置以控制其連接的各個節點B 140a、140b、和/或140c。另外,RNC 142a、142b的每一個可以被配置以執行或支援其他功能,例如外環功率控制、負載控制、准許控制、封包排程、切換控制、巨集分集、安全功能、資料加密等等。
第1C圖中所示的核心網路106可以包括媒體閘道(MGW)144、行動交換中心(MSC)146、服務GPRS支援節點(SGSN)148、和/或閘道GPRS支持節點(GGSN)。儘管前述元件的每一個被描述為核心網路106的部分,應當理解的是,這些元件中的任何一個可以被不是核心網路操作者的實體擁有或操作。
RAN 103中的RNC 142a可以經由IuCS介面連接至核心網路106中的MSC 146。MSC 146可以連接至MGW 144。MSC 146和MGW 144可以向WTRU 102a、102b、和/或102c提供到電路交換網路(例如PSTN 108)的存取,以便於WTRU 102a、102b、102c和傳統陸地線路通訊裝置之間的通訊。
RAN 103中RNC 142a還可以經由IuPS介面連接至核心網路106中的SGSN 148。SGSN 148可以連接至GGSN 150。SGSN 148和GGSN 150可以向WTRU 102a、102b、和/或102c提供到封包交換網路(例如網際網路110)的存取,以便於WTRU 102a、102b、和/或102c和IP使能裝置之間的通訊。
如上所述,核心網路106還可以連接至網路112,網路112可以包括由其他服務提供商擁有或操作的其他有線或無線網路。
第1D圖描述了根據實施方式的RAN 104和核心網路107的系統圖。如上面提到的,RAN 104可使用E-UTRA無線電技術經由空中介面116與WTRU 102a、102b、和/或102c通訊。RAN 104還可以與核心網路107通訊。
RAN 104可包括e節點B 160a、160b、和/或160c,但可以理解的是,RAN 104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e節點B而保持與各種實施方式的一致性。eNB 160a、160b、和/或160c的每一個可包括一個或更多個用於經由空中介面116與WTRU 102a、102b、和/或102c通訊的收發器。在一種實施方式中,e節點B 160a、160b、和/或160c可以使用MIMO技術。因此,e節點B 160a例如可以使用多個天線來向WTRU 102a發送無線信號和/或從其接收無線信號。
e節點B 160a、160b、和/或160c的每一個可以與特定胞元關聯(未顯示),並可以被配置為處理無線資源管理決策、切換決策、在上行鏈路和/或下行鏈路中的使用者排程等等。如第1D圖所示,e節點B 160a、160b、和/或160c可以經由X2介面相互通訊。
第1D圖中所示的核心網路107可以包括行動性管理實體(MME)162、服務閘道164和/或封包資料網路(PDN)閘道166。雖然前述單元的每一個被描述為核心網路107的一部分,應當理解的是,這些單元中的任意一個可以由除了核心網路操作者之外的實體擁有和/或操作。
MME 162可以經由S1介面連接到RAN 104中的e節點B 160a、160b、和/或160c的每一個,並可以作為控制節點。例如,MME 162可以負責WTRU 102a、102b、和/或102c的使用者認證、承載啟動/去啟動、在WTRU 102a、102b、和/或102c的初始附著期間選擇特定服務閘道等等。MME 162還可以提供控制平面功能,用於在RAN 104和使用例如GSM或者WCDMA的其他無線電技術的其他RAN(未顯示)之間切換。
服務閘道164可以經由S1介面連接到RAN 104中的eNB 160a、160b、和/或160c的每一個。服務閘道164通常可以向/從WTRU 102a、102b、和/或102c路由和轉發使用者資料封包。服務閘道164還可以執行其他功能,例如在eNB間切換期間錨定使用者平面、當下行鏈路資料對於WTRU 102a、102b、和/或102c可用時觸發傳呼、管理和儲存WTRU 102a、102b、和/或102c的上下文(context)等等。
服務閘道164還可以連接到PDN閘道166,PDN閘道166可以向WTRU 102a、102b、和/或102c提供到封包交換網路(例如網際網路110)的存取,以便於WTRU 102a、102b、和/或102c與IP使能裝置之間的通訊。
核心網路107可以便於與其他網路的通訊。例如,核心網路107可以向WTRU 102a、102b、和/或102c提供到電路交換網路(例如PSTN 108)的存取,以便於WTRU 102a、102b、和/或102c與傳統陸地線路通訊裝置之間的通訊。例如,核心網路107可以包括IP閘道(例如IP多媒體子系統(IMS)伺服器),或者與之通訊,該IP閘道作為核心網路107與PSTN 108之間的介面。另外,核心網路107可以向WTRU 102a、102b、和/或102c提供到網路112的存取,該網路112可以包括被其他服務提供商擁有和/或操作的其他有線或無線網路。
第1E圖描述了根據實施方式的RAN 105和核心網路109的系統圖。RAN 105可以是使用IEEE 802.16無線電技術經由空中介面117與WTRU 102a、102b、和/或102c進行通訊的存取服務網路(ASN)。如下面進一步討論的,WTRU 102a、102b、和/或102c,RAN 105和核心網路109的不同功能實體之間的鏈路可以被定義為參考點。
如第1E圖所示,RAN 105可以包括基地台180a、180b、和/或180c和ASN閘道182,但應當理解的是,RAN 105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基地台和ASN閘道而與實施方式保持一致。基地台180a、180b、和/或180c的每一個可以與RAN 105中特定胞元(未顯示)關聯並可以包括一個或更多個經由空中介面117與WTRU 102a、102b、和/或102c通訊的收發器。在一個示例中,基地台180a、180b、和/或180c可以使用MIMO技術。因此,基地台140g例如使用多個天線來向WTRU 102a發送無線信號,或從其接收無線信號。基地台180a、180b、和/或180c可以提供行動性管理功能,例如呼叫切換(handoff)觸發、隧道建立、無線電資源管理,訊務分類、服務品質政策執行等等。ASN閘道182可以充當訊務聚集點,並且負責傳呼、高速存取使用者資料(profile)、路由到核心網路109等等。
WTRU 102a、102b、和/或102c和RAN 105之間的空中介面117可以被定義為使用802.16規範的R1參考點。另外,WTRU 102a、102b、和/或102c的每一個可以與核心網路109建立邏輯介面(未顯示)。WTRU 102a、102b、和/或102c和核心網路 109之間的邏輯介面可以定義為R2參考點,其可以用於認證、授權、IP主機(host)配置管理和/或行動性管理。
基地台180a、180b、和/或180c的每一個之間的通訊鏈路可以定義為包括便於WTRU切換和基地台間轉移資料的協定的R8參考點。基地台180a、180b、和/或180c和ASN閘道182之間的通訊鏈路可以定義為R6參考點。R6參考點可以包括用於促進基於與WTRU 102a、102b、和/或102c的每一個關聯的行動性事件的行動性管理的協議。
如第1E圖所示,RAN 105可以連接至核心網路109。RAN 105和核心網路109之間的通訊鏈路可以定義為包括例如便於資料轉移和行動性管理能力的協議的R3參考點。核心網路109可以包括行動IP本地代理(MIP-HA)184,認證、授權、計費(AAA)伺服器186和閘道188。儘管前述的每個元件被描述為核心網路109的部分,應當理解的是,這些元件中的任意一個可以由不是核心網路操作者的實體擁有或操作。
MIP-HA可以負責IP位址管理,並可以使WTRU 102a、102b、和/或102c在不同ASN和/或不同核心網路之間漫遊。MIP-HA 184可以向WTRU 102a、102b、和/或102c提供封包交換網路(例如網際網路110)的存取,以促進WTRU 102a、102b、和/或102c和IP使能裝置之間的通訊。AAA伺服器186可以負責使用者認證和支援使用者服務。閘道188可促進與其他網路互通。例如,閘道可以向WTRU 102a、102b、和/或102c提供電路交換網路(例如PSTN 108)的存取,以促進WTRU 102a、102b、和/或102c和傳統陸地線路通訊裝置之間的通訊。此外,閘道188可以向WTRU 102a、102b、和/或102c提供網路112,其可以包括由其他服務提供者擁有或操作的其他有線或無線網路。
儘管未在第1E圖中顯示,應當、可以和/或將理解的是,RAN 105可以連接至其他ASN,並且核心網路109可以連接至其他核心網路。RAN 105和其他ASN之間的通訊鏈路可以定義為R4參考點,其可以包括協調RAN 105和其他ASN之間的WTRU 102a、102b、和/或102c的行動性的協議。核心網路109和其他核心網路之間的通訊鏈路可以定義為R5參考點,其可以包括促進本地核心網路和被存取核心網之間的互通的協議。
如以上描述,在過去五年,蜂巢式通訊的世界已經經歷了來自蜂巢客戶或使用者的期望的變革。例如,在歷史上,典型地針對包括語音資料和呼叫連接性的單一目的而演進的蜂巢式或行動通訊被視為優良的追加性。此外,非語音服務被一起歸在“網際網路連接性”的保護傘下,服務品質(QoS)差異化往往不是問題,和/或行動網路往往不擁有向起源於WTRU或使用者設備(UE)的資料服務的提供差異化QoS的顯著能力。
然而,今天,無線和行動服務趨向主導。舉例來說,使用者往往在其行動設備上運行大量應用程式,這些應用程式可能利用包各種服務和/或服務差異化。例如,這種應用程式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使用這些玩家之間的最佳化的點對點連接性或者從最佳化的點對點連接性中受益的一小組玩家間的互動遊戲(例如在這些玩家實體上彼此接近以最佳化性能和資源使用率時,這尤其正確);使用者從電子閱讀器服務下載諸如書的內容,這可能需要快速完成(例如在登上離場飛機之前),並且由此可能請求針對這一買賣的“跟催遞送”,這導致對於與使用者相關聯的裝置的最佳化的內容遞送;與使用者相關聯的心臟監控器,可以偵測異常使得高優先順序的報告可被轉發到實體上接近與使用者相關聯的目前位置的健康監控中心。在一種實施方式中,這種服務可以是具有特定使用者的另一應用可以接收和/或發送到具有其他潛在使用者的應用的資訊,包括這種資訊如何被發送和/或接收。此外,這種服務可以包括對包含用於發現(例如針對服務發現自身的能力和/或無能力)的接近性或位置資訊的資訊傳遞。
此外,行動網路已經演進或者當前正在演進到具有可啟用有效的服務差異化的特徵。這種針對服務差異化的演進的示例可以包括以下的一者或多者:不同於僅大批卸載,針對QoS最佳化使用WiFi的能力;在彼此範圍內的UE之間設定直接裝置到裝置(D2D)連接的能力;基於諸如位置、一天的時間等等的環境資訊客製化服務(例如目的地端點)的能力等等。在示例實施方式中,應用可以區分這些服務,使得網路可以針對應用使用的網路資源計費和/或收費。
這種發展會指向一種未來,其中行動網路遞送到應用的QoS取決於(大部分或特定程度)應用本身、使用者對行動服務和/或應用服務的預定、“線上”以及實體上接近使用者的使用者“朋友”的存在或不存在、和/或各種其他環境因素。為了啟動這種依賴於環境經驗的特定應用,在可支援應用可遞送的特定服務的應用服務提供方和可以遞送實際的連接性的行動服務提供方之間可以使用一種新的類型的互動。這裏描述了這種互動的屬性。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可以由使用者遞送和/或使用的這種服務和/或互動可以根據若干特性分類。第一個這種的特性可以關於誰可能使用服務。在這一實施方式中,服務可以被封包成三個大類,包括以下的一者或多者:諸如綁定(tethering)網際網路存取(或者與覆蓋擴展密切相關的概念)目的之類的可用於任何人的混雜或者一種類型的服務;封閉群組或者典型地定義好的、經常是可共用諸如互動遊戲和/或線上協作之類的相同服務並且可以預定義(例如預先存在的公司名+圈子)或者由使用者在服務設定時間藉由規定其希望與哪些其他使用者共用服務來定義的一小組使用者;使用者特定或對於特定使用者的服務特定,諸如健康監控,對購買的線上內容的“加速”下載,以及可以被視為封閉群組服務的特定情況的服務類型等等,其中封閉群組可以限於單個使用者。如此處描述,“封閉群組”服務可以包括“使用者特定”服務。
這種服務和/或交互的第二個特性可以是與其相關聯的裁減化等級。在這種實施方式中,服務可以被區分為通用或裁減(例如個性化)。通用可包括每個會話廣義上可與一個或多個其他會話具有相同或類似特性的服務。例如電子書瀏覽和購買會話(例如亞馬遜的Kindle)對於啟動這種會話並且保留這種對話很長一段時間的使用者具有大致相同的目的地(例如Kindle伺服器群)和QoS使用率(例如需求)。
裁減服務可以包括每個會話不同的服務。例如,互動端對端遊戲的每個會話可以涉及不同位置的不同玩家並且可以使用不同類型的最佳化來建立連接性。這種類型的服務可以是裁減服務(例如可以稱作裁減)。另一示例可以是當使用者請求所購買圖書的加速下載時。由於下載必須針對使用者的環境(例如已付費用、位置、可用、網路、內容大小等等)被最佳化,電子書下載可以是裁減服務(例如可以被稱作裁減)。
裁減服務的兩個特徵為這種服務通常往往是封閉群組和/或短暫存在。例如,通用“電子書”服務和“被指定以允許簡·杜在JFK國際機場的終端1中在她的當前位置處在接下來的2分鐘內獲得戰爭與和平的複製本的電子書下載”包括各種差別。前者在很長一段時間在多個位置處對於許多使用者實質上保持相同。由此,這對於應用提供方和網路操作者“預先協商”此服務離線時可如何處理以及將政策和程序預先程式化到網路設備和使用者裝置中是可能的。後一服務,對於在特定位置使用它的特定使用者,在服務被使用時的小範圍的時間界限之外是無意義的。預先設定這種服務的嘗試會失敗。由此,可以使用應用服務和網路操作者之間的一些自發和即時線上協商。此處描述這種類型的協商。
在一種示例中,對於應用服務提供方和行動網路操作者之間的協商的裁減服務設定可以在此處描述的封閉群組裁減服務中和/或在混雜或通用服務中定義和/或應用。
此外,如此處描述,與應用服務相關聯的行動網路服務可以被即時建立和管理。當規劃此處描述的實施方式時,關於行動網路和推定存在的應用伺服器之間的互動可以提供和/或使用各種互動、假設或特徵。例如,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可以提供應用伺服器(AppSe)和行動網路之間的合理互動。這種互動可以使用存在或假設存在的已建立的商業關係。此外,在一種實施方式中,當UE或行動裝置存取與其具有服務協定的應用伺服器時,行動網路(MN)可能不會存取這種應用伺服器,例如由於缺乏行動操作者和應用伺服器(例如應用實體伺服器)的操作者之間的關係(例如諸如商業關係和/或缺乏對於已被另一個所知的MN和/或應用伺服器的憑據)。這種關係的缺乏引發了可以被用於提供相同功能性(例如可以啟用MN和應用伺服器之間的存取並且可以標準化或不被標準化)的實施方式和功能性(例如此處描述的)。
如以上描述,應用(例如,諸如可以通過IP位址,例如使用“socket介面”(例如應用程式化介面(API))彼此通訊的應用)可不被指定知道正運行他們的裝置的物理環境。例如,應用可能不知道與裝置關聯的MAC位址,可能不知道關於其他裝置到特定裝置的接近性的資訊,可能不知道使用或提供的潛在的存取控制機制等等。另一方面,行動網路可能知道網路中的裝置和其物理特徵(例如裝置的物理接近性可以是行動網路自然擁有的資訊類型)。行動網路也可以負責分配IP位址給裝置並且在例如設備行動時確保無縫連接和同時穩定IP位址。然而,行動網路可能很少知道使用者如何使用提供給使用者的IP連接。由此,當行動網路能夠將IP資料流區分成單獨的“應用流”時,行動網路可能不知道與使用者相關聯的應用識別、偏好、社會關係等等。
此外,當行動網路識別特定應用流並且將其與一些應用服務相關聯時,行動網路可能不知道提供給這種流的不同QoS(如果有)。如以上描述,這種資訊可以被預配置。然而,預配置這種資訊對於裁減服務無用(或者失敗),在裁減服務中,由於關於服務一無所知,直到服務突然到來,因此預配置是不可能的。因此,在這種實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種方法、技術或過程(例如如此處描述)。
此處描述的實施方式使諸如接近性發現或者D2D鏈路建立之類的接近性服務能夠作為應用服務的一部分而(例如代表應用)遞送。
例如,在一實施方式(例如第一方法或程序)中,可以提供架構和關聯程序以使得能夠在應用和諸如D2D伺服器的網路或伺服器之間建立臨時服務名稱。這種實施方式可以使得UE和網路在可能沒有應用的直接參與的情況下能夠稍後執行這種服務。
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例如第二方法或程序)中,應用可以在D2D服務執行期間仍然參與。在這種實施方式中,不使用臨時服務名稱。而是,可以提供或使用MNO提供的中間識別(例如啟動程式Id(B-TID或Open ID))。在這一實施方式中,應用可以將使用者名稱轉譯成這一中間識別並且可以隨後在發送到網路的D2D請求中使用這種識別。此外,根據這一實施方式,如果中間識別已經提供給了UE上的應用,則應用可能在發現期間不需要參與。
此外,兩種實施方式可以是互補的。例如,應用可以獨立(例如在第一方法或程序中)於D2D操作,啟用UE驅動模型,而同時啟用應用中接近性服務的更深整合(例如在第二方法或程序中)。此外,兩種實施方式具有各種益處。例如,第一方法或程序使得使用者能夠在不登錄到應用的情況下加入ProSe,這可以減少電池消耗以及傳傳訊中的網路訊務並且保持有效消息。第二方法或程序可以使得能夠對應用進行即時控制,包括其如何對ProSe服務收費(例如多少),並且可以針對例如嘗試發現、成功發現等等特定事件收費。
在第一方法或程序中,諸如D2D網路服務的服務可以被用於QoS差異化。這種服務可以被用於區別應用QoS。此外,在一實施方式中,示例應用可以包括在使用者群組(或人)之間玩的互動遊戲(例如遊戲名稱)。在這種應用或互動遊戲中,群組可以執行和/或實施諸如建立和/或維持(例如作為目標)中世紀城市狀態之類的目標或目的,並且可以保護其免於遊戲伺服器模擬的攻擊。此外,城市可以與參與者的封閉群組關聯,並且所述群組可以不互動。在一實施方式中,當群組的單個玩家可能上線且正在玩,與城市關聯的會話可以是活動的。由此,遊戲可以使用玩家之間的高資料速率和低延遲的高QoS連接,並且如果玩家可以建立直接空中(D2D)鏈路,可以啟用特定特徵。
在一實施方式中(例如當執行第一方法或程序時),可以提供和/或使用(可以存在)行動網路(NN)至應用伺服器(AppSE)介面。在這一實施方式中,可以按以下提供即時服務協商。應用伺服器可能知曉或者通常知道以下:允許使用可由每個應用使用者使用的識別和服務以涉及或聯繫其他應用使用者的使用者列表;服務的QoS請求或希望,包括環境特定資訊(例如位置限制)等等;用於由行動網路提供方提供服務的可應用商業條款(例如誰可能被收費)等等。
此外,應用伺服器可以向行動網路通知請求或希望(例如需要)以建立新服務。在如此做時,應用伺服器可以協商服務的參數(例如QoS差異化希望(或請求)和方式、位置限制等等)。此外,應用伺服器也可以使得網路知曉哪個/哪些使用者被允許使用服務。例如,應用伺服器可以通知網路新的應用或遊戲會話(諸如遊戲名稱會話)已經開始並且這一特定會話可以在D2D鏈路上運行(例如其可以是遊戲的D2D特徵的會話(例如僅D2D特徵))。
在一實施方式中(例如除非服務是混雜的),使用者識別(例如特定使用者的)可以被使用或者必須被使用(例如當MN至AppSe介面存在時)。例如,應用伺服器必須通知網路哪個/哪些使用者可以參與發起的會話。由此,由應用使用的使用者ID可以與網路使用的使用者ID關聯。例如,應用伺服器和網路提供方可以產生和/或將由網路提供方使用的ID與永久應用識別(例如此處描述的應用伺服器上的使用者識別)相關聯。此外,可以使用應用和行動網路均信任的第三方識別提供方。OpenID協定是支援這種聯合識別管理服務的協定的示例。在一實施方式中,網路提供方使用的識別也可以在多於一個網路提供方上可用。例如,群組中的一個使用者可以由一個MNO提供應用服務,相同群組中的另一使用者可以由另一MNO提供應用服務,並且識別可以在MNO間協調而且可以追溯回單個唯一識別,例如在應用伺服器處。此外,在實施方式中,這種識別即使對於開放(例如混雜)發現也是有用的。例如,這種識別可以被用於可由UE或使用者發現但仍然使用和需要識別符的商業廣告。
一旦應用服務和網路提供方已經協商建立新服務,針對與給定網路提供方相關聯的服務可以建立臨時服務名稱。應用提供方可以提供這一服務名稱給利用這一特定網路操作者的每個使用者。在一實施方式中,在這點上,應用提供方的角色會變得受限。例如,當會話需要改變時(例如使用者上線或者離開使得會話QoS被重新協商或終止),應用提供方可以被調用或使用。否則新建立的服務會被網路視為具有預先協商的QoS的通用“命名的”服務(例如預先協商的QoS請求、希望或需要),並且網路可以負責針對服務的連接性管理。
如此處描述,在一實施方式中,應用識別符(ID)和網路ID之間的映射可以是一對一的。替換地,在一實施方式中,可以提供和/或使用單個網路識別和多個應用識別之間的一對多映射。這可以節省被用於維持和更新識別的網路傳訊。利用這一類型的映射發生的發現可能不能唯一識別哪個應用發現已經發生的上下文。由此,在程序和/或方法中的發現之後需要提供額外動作。例如,應用可以聯繫他們各自的應用伺服器來確定這種伺服器或應用中的哪個應當採取進一步動作。此外,在一實施方式中,UE可以建立安全通訊頻道(例如當開始和/或加入服務的會話時)並且可以隨後在彼此之間交換應用識別(例如對於可能沒有模糊的應用識別)。
網路操作者可以在UE和其他網路設備遵循的政策和/或程序中使用服務名稱。例如,在一實施方式中,啟用D2D裝置可以涉及由UE針對使用D2D的流使用IP位址的特定集。在這一實施方式中,網路可以指示UE例如由與特定會話關聯的應用(例如遊戲名稱應用)發起的流可以使用D2D使能IP位址和源IP。
在另一示例實施方式中(例如當執行第一方法或程序時),可以不提供和/或使用MN至應用伺服器(AppSe)介面(例如可能不存在)。在這一實施方式中,可以按如下提供服務協商(例如即時)。應用伺服器知曉或者通常知道例如以下參數或資訊:被允許使用服務的使用者列表和他們的識別;服務的QoS請求或希望,包括環境特定資訊(例如位置限制)等等;用於由行動網路提供方提供此一服務的可應用商業條款包括計費等等。
根據實施方式,諸如可以註冊到其行動網路操作者(MNO)的UE、WTRU等等的行動裝置可以安全存取AppSe並且可以與其(例如AppSe)建立以上描述的參數。在建立這些參數後,參數可以被後續儲存在裝置上。
此外,對與應用相關的服務感興趣的UE可以聯繫網路或MNO並且請求新的服務。可以提供和/或使用諸如服務類型和參數之類的一個或多個參數(例如用以請求新的服務)。在示例實施方式中,服務參數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針對服務交換的資料屬性(例如“盡力而為”)、鏈路類型(例如ProSe)、針對想要服務的單個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的指定符、UE希望或想要加入的現有服務的臨時名稱等等。
如此處描述,在實施方式中,可以提供和/或使用諸如特定使用者識別的使用者識別(例如當MN至AppSe介面不存在時)。例如應用伺服器必須在UE上儲存哪些使用者可以加入發起的會話。由此,由應用使用的使用者ID可以與網路使用的使用者ID關聯。例如,應用伺服器和網路提供方或MNO可以產生由網路提供方使用的ID和/或將由網路提供方使用的ID與永久應用識別相關聯。此外,在實施方式中,可以使用應用和行動網路均信任的第三方識別提供方。根據示例實施方式,與由網路使用的ID一起或者除了由網路使用的ID,存在可由UE傳送而被發現的第二ID。兩個ID之間的映射例如可以是一對一的並且對網路已知。在實施方式中,臨時識別(例如臨時服務名稱)可以由應用自身提供,即應用伺服器除了其作為應用提供方的角色還可以承擔識別提供方的功能。在這種實施方式中在操作者網路和應用伺服器之間仍遵循Open-ID協定。
此外,如以上描述,OpenID協定可以是支援這種聯合識別管理服務的協定的示例(例如當MN至AppSe介面不存在)。在實施方式中,網路提供方使用的識別可以使得他們在多於一個網路提供方上可用。例如,群組中的一個使用者可以由一個MNO提供應用服務,相同群組中的另一使用者可以由另一MNO提供應用服務,並且識別可以在MNO間協調而且可以追溯回應用伺服器處的單個唯一識別。
在示例實施方式中,MNO可能不知道應用的屬性,但可能在存取由UE(例如直接)請求的應用和相關服務參數時知道唯一識別符,。不同應用伺服器上的唯一應用識別符可以根據以下的一者或多者建立:利用在服務目錄中註冊的應用名稱;使用長隨機識別符(例如可能留下混淆的低可能性,其中如果應用ID可用於發現並且UE ID不從中推斷出,則這種混淆的影響可能不嚴重);利用從第三方即時接收或獲取的應用和/或服務識別(例如Open ID可能在與當其驗證UE訂戶識別的相同時刻)。
此外,識別符可以使用以下的一者或多者創建:在一實施方式中,應用名稱可以以標準化方式註冊,類似於URL位址,例如app-sub-type.app-type@company.type-of-app。例如棋類應用可以註冊以下:fast-chess.chess-online@chess-is-us.games,其可以是應用的唯一參考或識別符。此外,隨機應用識別符可以由應用產生並且附加到使用者ID。這種隨機識別符可以減少應用間使用者ID混淆的可能性,並且可能引起較長使用者ID。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為了使得操作者能夠安全向應用提供方收費,應用可以從若干來源的任何一個或者組合中獲取密碼安全識別符。這些密碼安全識別符不能被偽裝或複製,並且可以作為付費的證明。例如這些識別符可以包括第三方商業實體(例如信用卡公司和通知付費的ID)和/或行動操作者,使得ID可以通過與行動網路的互動和/或在這種互動之外提供。一旦UE和網路提供方已經協商建立新的服務(例如,即使當在MN和AppSe之間不存在介面時),可以如此處描述針對服務建立臨時服務名稱。可以如此處表述提供和/或使用服務識別。從第三方接收或獲取的服務識別是固有唯一的,因此可以在網路提供方間使用。此外,可以提供和/或使用其他服務識別並且在網路提供方內是唯一的。UE可能知道臨時服務名稱並且可以將其(和/或其他UE的其他臨時服務名稱)提供給AppSe。
應用提供方可以提供這一服務名稱給一個或多個使用者,以便這些使用者加入會話或互動或服務。如此處描述,在這點上,應用提供方的角色是受限的。例如,其可以在會話改變(例如使用者上線或離開,會話QoS被再協商,會話被終止等等)時包括或使用。否則,新建立的服務可能由網路視為具有預先協商的QoS的通用“命名”服務,並且網路可以承擔這一服務的連接管理。
網路操作者和其MN可以在UE和其他網路設備遵循的政策和程序中使用服務名稱。例如,在實施方式中,啟用D2D服務可能造成由UE針對使用D2D的流使用IP位址的特定集。在這一實施方式中,網路可以指示UE例如由與特定會話關聯的應用(例如遊戲名稱應用)發起的流可以使用D2D使能IP位址和源IP。網路還可以核對和協調來自多個UE的資訊,所述資訊可以是相同服務的一部分並且可以管理使用者列表、政策等中的差異。
第2圖描述了可以被用於發現裝置的第三方服務存取方法、程序或過程的示例實施方式,所述發現設備例如想要參與使用網路的應用提供的的會話。如第2圖所示,在實施方式中,UE處預先存在的網際網路協議(IP)連接性可以由網路管理。例如,在202處,在諸如UE 201或WTRU 102a-d的UE和諸如網路203或如第1A圖至第1E圖描述的網路之類的網路之間設定IP承載。UE和網路或其網路提供方之間的交換也可以在這種IP連接上使用應用層協定。此外,對於網路操作者和服務提供方之間的通訊可以使用協定。這種協定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現有協議,諸如HTTP、HTML、XML-SOAP和/或任何其他適當協議。如此處描述,可以定義交換的上下文,包括網路和應用伺服器之間的互動。
如第2圖所示,UE可以後續聯繫應用伺服器,諸如應用伺服器205和其服務提供方。例如,在一實施方式中,在204處,UE可以向應用伺服器發送請求以開始或加入互動遊戲的會話。請求可以提供或包括給應用伺服器的指示,該指示表明UE可用並且想要參與應用伺服器提供的會話或服務。請求還提供關於UE和/或其想加入的服務或會話的合適資訊。例如請求中對於服務提供方可用的資訊可以包括由UE使用的網路操作者。在實施方式中,在接收請求後,應用伺服器的服務提供方或應用提供方可以驗證其是否具有與網路和網路操作者(例如MNO)的關係,以便支援所述服務,並且所述請求可以在關係存在時完成。為了執行這種驗證,服務或應用提供方可以檢查與其具有關係的操作者列表關於在204接收到的請求中的資訊,並且如果資訊與列表中的操作者符合,可以將這識別為一個這種操作者。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即使在沒有關係存在也可以支援服務並且通過類似D2D的選項支援的增強型QoS可被用於提供或啟用網路操作者和服務提供方之間的協作。
如此處描述,在206處,(例如當MN至AppSe介面存在時)可以執行服務發起和協商程序。例如,在一實施方式中,如果服務提供方將UE識別為將加入諸如遊戲會話的會話、互動或服務的來自網路提供方的第一UE,則在208處服務提供方可以發送請求到網路以發起或啟動針對網路的使用者的新的服務。例如,回應於在204處由應用伺服器接收到的用以加入會話的UE請求,如果會話未開始,則在208處UE可以請求提供方發起新的服務。
在210處隨後跟隨網路和服務提供方之間的服務協商。在服務協商中,會話和/或服務的參數可以在應用伺服器和網路之間交換。此外,應用伺服器可以向網路指示或傳訊請求已被接收(例如在204)的UE如何加入會話或服務。在示例實施方式中,服務協商可以包括建立或產生關於以下服務參數中一者或多者的協議:服務名稱(例如臨時服務名稱);使用者和/或UE識別;可以被用於對與服務關聯的資料通訊恰當地計費和/或收費的計費和/或收費參考;服務安全性參數(例如資料必須保證安全、認證到何種程度等等);服務QoS需求,包括特定網路連接性需求,例如:D2D使用率:<必需;較佳;無偏好;當可能時避免;限制>;WLAN使用率:<必需;較佳;無偏好;當可能時避免;限制>等等;定位參數,諸如全球,侷限到預定義區域,網路子集,侷限到發起服務的特定存取區域等等;時間限制,諸如服務開始時間,結束時間等等(例如服務可能活動和/或在不使用後期滿所在的時間區間)和/或任何其他適當參數。
根據示例實施方式,如果已經針對由應用伺服器或其提供方提供的服務開始了會話(例如UE可能已經發起會話),210處的服務協商可能不需要針對希望加入會話的後續UE再次執行。而是,後續UE可以如以上描述的在204處向應用伺服器發送請求以加入會話,應用伺服器可以確定後續UE是否被授權加入會話而不是執行服務協商。
在執行服務協商之後和/或在服務協商期間,可以產生服務名稱並且在212處從網路發送到應用伺服器。在一實施方式中,服務的命名是唯一的。此外,在一實施方式中,服務名稱可以獨立於使用者名稱或者與應用伺服器提供的應用相關聯的憑據和/或獨立於與此處描述的UE和/或網路關聯的網路識別符。例如,網路和/或應用伺服器可以使用服務名稱發起會話或服務而不交換使用者使用的實際憑據來登錄到應用伺服器或UE從而存取網路。
例如,選擇的名稱(或者近來已經)對於與網路操作者和應用提供方為活動的大量其他服務是唯一的。此外,在實施方式中,在名稱中也可以提供和/或使用識別社交網路元素,發起服務的應用、使用者群組等等。例如,假設新的遊戲名稱遊戲會話與一組使用者關聯(例如CompName+圈子,其中圈子中的成員為玩家)。結果會話可以被命名為公司名稱.遊戲名稱.公司名稱群組XYZ.應用_abc,其中公司名稱可以是提供服務的社交網路服務名稱,遊戲名稱可以是對於接近性服務的唯一名稱;公司名稱群組XYZ可以為代表封閉使用者存取群組的公司名稱+圈子的名稱;應用_abc可以為應用會話的名稱。在實施方式中,“應用_abc”可以代表隨機生成的字串。這種隨機生成的字串可以在建立和銷毀會話名稱時用來確保會話名稱的唯一性。隨機生成的字串也可以足夠長,使得衝突的可能性足夠低。替換地,服務(例如應用)提供方和網路提供方(例如“服務網路ID”)之間的唯一識別符可以作為長期關係的一部分在網路和應用伺服器之間協商。此外,裁減的、臨時的會話可以藉由將隨機生成的字串附加到用於這種會話的識別符(例如從而建立足夠長以避免衝突的識別符)而被識別,和/或序列號可以被使用以允許足夠地增長以避免定義的時間週期內的重複。此外,也可使用保證有意義和唯一的服務名稱和/或識別符的其他替換方式。也可以使用以上的一個或多個適當變體(例如為了格式中的特異性折衷描述的緊湊性),只要唯一的名稱被建立以識別如此處(例如下面)描述的特定服務會話。
在實施方式中,可以建構臨時服務名稱和其記錄以確保每個名稱在應用中是唯一的。例如,如以上描述,名稱可以使用URL慣例或格式來建構,例如藉由規定諸如A.B@C.D的位址格式。在這一實施方式中,“D”為表示應用類型的頂層功能變數名稱,例如“.遊戲”、“.日期”、“.會議”或“.機械”。這些可由產業同意以具有固定的意義或可以是任意的。“C”為公司使用的功能變數名稱,即公司決定使用(還未被使用的)任意名稱並且註冊它。一旦註冊,名稱不由另一應用使用。此外,“A”和“B”是可選的,可以特定於應用,可以不必註冊,並且可以被用於定義“子”類型。此外,諸如(http://xxx.xx/zhtjk)的短URL形式可以是用於應用的短URL(公司名稱. 遊戲名稱. 公司名稱圈子xyz.應用_abc)。這種短URL可以在域內註冊並且可以在操作範圍內局部地和/或全球地在給定功能變數名稱內是唯一的。在實施方式中,這種唯一性可以藉由檢查已經分配的所儲存的應用識別來提供。作為變化,唯一性可以被加密地提供,其中應用識別可以部分地使用以下來導出:
隨機應用Id = KDF(固定種子, “公司名稱.遊戲名稱.公司名稱圈子xyz.應用_abc”)
應用Id = 公司名稱.遊戲名稱.隨機應用Id
在生成服務名稱之後,在214處UE服務存取可以在網路和應用伺服器之間交換,並且在216處服務名稱和其他識別符可以從應用伺服器發送到UE使得UE可以使用服務名稱來加入會話(例如UE可以給定針對與特定使用者的特定會話的識別符)。如此處描述,在D2D中,UE可以進一步對網路上的其他UE廣告:其處於具有特定服務名稱或識別符的特定會話中,以及其對於其他UE可用。此外,如果想要加入服務的會話的後續UE可以被授權作此,在216處那些後續UE可以被提供服務名稱(例如在216處服務名稱可以被發送到那些UE)使得那些後續UE可以加入用於服務的會話。
例如,一旦服務名稱被定義(或者如果已經存在),服務提供方和網路提供方可以使用214處的任何適當協定來協商UE對服務的存取。由於諸如存取控制和/或授權之類的其他途徑可能被提供,單點登錄方案,諸如OpenID或通用自舉架構(GBA)(例如在3GPP中)可以被使用。一旦或者當這種過程完成時,服務提供方可以在216處利用對應於期望服務會話的網路服務名稱對UE進行回應。
隨後UE和行動網路可以使用服務名稱和關聯參數來管理針對特定服務的通訊(例如,在218處)。在實施方式中(例如為了使用服務名稱和關聯參數來管理針對特定服務的通訊),可以使用增強型存取網路發現和選擇功能(ANDSF)及其概念。ANDSF可以是一種政策框架,其中網路可以指示UE使用哪個存取網路用於通訊。例如,ANDSF可以提供系統間路由政策(ISRP)。已經存在於ANDSF中的ISRP及其概念可以啟用或允許此規定在可以與特定IP 5元組(tuples)關聯的政策意義上是IP流特定的。此ANDSF和/或ISPR及其概念可以啟用或允許政策由應用名稱、目的功能變數名稱等等規定。因此,例如,當定義新的裁減服務時,ANDSF政策更新可以提供給使用這種服務的UE。在實施方式中,更新可能要求或者需要UE例如經由名稱或目的功能變數識別關聯應用,並且將適當的政策應用到IP流。在這種實施方式中,應用可以是由使用者針對將被提供的應用服務而使用的應用。此外,政策可以反映按照由網路協商的與服務相關聯的QoS規定。提供政策給UE可以經由拉動方法或推送方法發生,其中在拉動方法中,UE可以請求針對特定服務名稱的政策更新,在推送方法中網路可以將更新推送到使用它的一組UE中。在實施方式中,不使用特定服務的UE可以簡單地忽略與特定服務關聯的政策。
此外,如此處所述,可以提供和/或使用服務協商(例如210),其中MN至AppSe介面不存在。例如,在實施方式中,其中在網路和應用提供方之間不存在或不提供正式商業協議,UE可以執行與應用的服務協商並且同意服務參數的初始集,包括服務名稱、使用者識別、QoS、時間限制等等。UE隨後給網路提供這些協商後的參數。根據服務名稱,網路可以認知或確定UE是否正在發起新的服務或者其是否正在加入現有服務。網路隨後將UE提供的服務特徵(例如需求)與其政策協調,以及也與服務參數的現有集協調(例如在現有服務的情況下)。根據示例實施方式,網路可以是針對服務的存取參數的最終裁決方並且可以提供相同的給UE。UE隨後將服務參數中的修改通知給應用伺服器。應用例如經由UE與網路協商服務參數的能力取決於網路對UE得到的針對服務參數的請求的支援。
如此處描述還可以提供和/或使用政策管理。第3圖中顯示出可以使用的政策拉動過程或方法的示例。在實施方式中,第3圖可以從第2圖離開或結束(例如在216處利用從應用伺服器到UE的包括服務名稱的回應和/或在218處當網路服務存取被管理)處開始。如第3圖所示,諸如UE 201的UE可以包括諸如應用207的應用(例如作為程序運行)以及諸如連接管理器(CM)CM 209的。
CM可以是被設計成自動操作和管理UE的通訊需要或希望的一般使用實體。例如,CM可以被用於選擇用於通訊的空中介面(例如蜂巢式或WiFi)。它還可以被用於自動操作登錄過程、收集空中介面品質測量結果和其他任務。由此,CM可以是針對政策使用者端的天然位置,所述政策使用者端諸如被定位在那的ANDSF使用者。
因此,當UE上的應用從應用伺服器接收到裁減服務的名稱時(例如在216處),在220處應用可以向CM通知(例如註冊)226所述名稱。在222處,CM可以檢查(例如確定)其當前是否具有與這種服務名稱關聯的諸如限制、許可、參數等等(例如此處描述的對於特定流的限制等等)的政策。如果CM不具有政策(例如在具有新的裁減服務的情況下),在224處其可以聯繫應用伺服器(或者甚至網路)來請求針對給定服務的政策。如以上討論,ANDSF可以被用作用於傳送和編碼政策的協定,其中CM可以是ANDSF政策的執行點。在226處應用伺服器可以回應(例如發送)適當的政策(例如基於其與應用伺服器的早期互動)以用於CM來儲存。應用隨後在228處開始。當(例如在稍後時間)應用打開與這種服務關聯的IP流時(例如典型地經由插座(socket)介面),在230處CM可以偵測這種流並且應用適當的政策。流偵測可以經由許多不同的方法或技術執行,這些方法或技術可以偵測流和/或子流,並且適當的政策可以包括基於正被偵測的流或諸如頻寬、流特性、偵測級別等等其他參數的合適的標準或政策。
第4圖顯示出一種方法或程序的示例實施方式,其中政策,例如經由廣播(例如到大量的UE)或經由直接推送給UE從伺服器被推送給UE。所述方法或程序類似於拉動方法或程序(例如第3圖中所示),除了CM不請求來自應用伺服器的政策更新。而是,在232處CM可以接收來自應用伺服器的政策推送。在接收到政策推送時,在234處其(例如CM)可以儲存政策更新。如此做,CM可以例如應用濾波器儲存針對其可能知道的服務的政策。由此,在這種實施方式中,應用仍然可以向CM預註冊服務以確保服務特定政策存在(例如當需要時)。
如此處描述還可以提供和/或使用安全性考慮。例如,應用(和/或AppSe)和網路之間的通訊(反之亦然)可以(例如最少)被完整保護和/或(例如可選地)加密。此外,在使用者和/或訂戶與屬於傳訊和控制的應用之間發生的通訊可以經由TLS保護或者一些應用層保護的形式保護。在實施方式中(例如可選地),通訊可以被綁定到諸如TLS的頻道以消除中間人、假扮和偽裝攻擊。
使用者和/或訂戶可以被配置成(例如可選地)提供顯式或隱式授權。隱式鑒權可以經由擁有會話的證據或簽名密鑰來提供,而顯式鑒權可以經由使用者輸入的特定密碼/PIN/口令短語,經由諸如生物或智力/心理特性之類的使用者特性等等來提供。
在實施方式中,可以提供和/或使用隱私考慮。例如,可被提供和/或考慮的另一方面的通訊可以是隱私的,諸如UE、使用者識別和服務隱私。根據實施方式,使用者想要或希望維護其識別、位置、物理接近性、服務可用性和來自其他使用者的需求或請求的隱私性。如果在存取層被廣告的服務容易被關聯或鏈結到服務提供方的服務,UE可能無意中在存取層廣播其希望保持隱私的資訊。例如,使用者希望對其他人保密其存在。同時,UE識別也可以對其他UE隱私。例如,在“朋友”在其附近時,UE可能不想或不希望在沒有首先被諮詢的情況下被其他UE發現。由此,UE想要或希望保持其存在資訊隱私直到其想要或希望與諸如其附近的CompName+圈的朋友圈通訊的時間。由此,識別模糊資訊被通訊到應用伺服器,其中應用伺服器將識別與特定UE關聯並且維持UE的隱私設定。
解決隱私性的一種方式是對服務或UE識別使用可以確保唯一性和隱私性的隨機識別符。例如,唯一隨機識別符可以以多種方式生成,包括從提供的列表中隨機選擇,對應用服務名稱或UE識別的加密散列,和/或以任何其他合適方式。為了進一步模糊識別,識別可以頻繁調換或更新以阻止經過對通訊的記錄和長期觀察來識別。在任何這種實施方式中,名稱包括臨時和/或即時動態定義的唯一服務名稱或UE識別。
作為在服務廣告期間維持隱私性的一種方式,臨時服務名稱可以被使用和循環,以便實際服務名稱除了也預定到相同服務的其他UE之外不會被發現。例如,服務名稱(例如公司名稱.遊戲名稱.公司名稱組XYZ.應用_abc)可以被用作秘密名稱或者可對其附加秘密“主要服務密鑰”字串或者針對這一服務獨立傳送。每個UE可以接收這種字串,並且可以使用諸如安全散列的安全導出方法導出臨時服務廣告。這種臨時服務廣告可以由UE(和預訂到相同服務的其他UE)廣播。也預訂到這一服務的另一UE能夠藉由將廣告的字串與其自身廣告的字串匹配來推導出實際服務名稱。然而,未預訂到所述服務的UE不能推導出實際服務名稱。
為了進一步改善安全性,臨時廣播服務名稱可以隨時間改變到新的服務名稱,例如通過由應用伺服器散列所述時間或臨時廣播與強壯秘密一起以“刷新”所述臨時廣播服務名稱。當預訂到服務的UE能夠藉由將廣播字串與他們能夠本地導出的那些匹配來將多個不同臨時服務名稱與相同的潛在服務關聯時,未預訂到服務和未擁有“主要服務密鑰”的UE不能這麼做——即不能將兩個臨時服務名稱與相同服務關聯,由此提供隱私性。
一種用於導出臨時識別(例如服務名稱或臨時服務名稱和/或臨時UE識別)的系統和/或方法(例如機制)被提供和/或使用並且可以基於密鑰導出功能,例如KDF形式(密鑰,字串)。密鑰可以是UE和網路之間的共用密鑰,而字串可以代表可以在其中使用密鑰導出功能(KDF)的上下文。字串包括(例如最少由以下組成)UE的識別(例如永久識別)(例如IMSI)和在協商或授權期間已被使用的隨機變數等等。此外,字串可以包括(例如由以下組成)描述使用(或使用率)的上下文的參數,例如“ProSe”。
在示例實施方式中,KDF可以採用:UE臨時= HMAC-SHA256 (密鑰N, IMSI| 臨時數MNO|UTF-8編碼(“ProSe”)的形式,導出的臨時值或識別可以是KDF的輸出的前32位元。密鑰N可以是UE和MNO/操作者或ProSe伺服器之間的共用秘密。IMSI是UE的識別。其他導出的或永久識別,諸如T-IMSI,B-TID也可以替代IMSI使用。臨時數MNO是由MNO或UE(臨時數UE)或者使用兩者生成的隨機值,可具有變化的長度,但具有很好的隨機屬性。諸如形式“ProSe”的字串可選的被用於推導出UE臨時。UE臨時可以藉由僅使用諸如臨時數和密鑰N兩個參數而不使用其他參數來導出。在實施方式中,臨時數MNO或者臨時數UE可以作為針對UE臨時識別建立過程的參數。此外,臨時識別的大小是可變的(例如可以留到實現)並且具有合適的長度以確保臨時識別的唯一性。針對UE導出的臨時識別可以隨後採用形式:UEtempID =(Temp)基礎64@prose.MNO.com。
類似地,用於訂戶/使用者的臨時應用識別可以按以下導出:使用者臨時= KDF(KA,臨時數,UTF-8編碼(使用者識別|”公司名稱.遊戲名稱.公司名稱組XYZ.應用_abc”),並且由此導出的臨時使用者/訂戶識別可以採用形式:使用者臨時ID=(使用者臨時)基礎64@應用abc.公司名稱組XYZ.遊戲名稱.公司名稱.com或者形式:http/應用abc.公司名稱組XYZ.遊戲名稱.公司名稱.com/(使用者臨時)基礎64。KA是UE和應用之間的共用秘密。臨時數可以是臨時數應用或臨時數使用者或臨時數使用者和臨時數應用的組合。臨時數應用可以是由應用生成的隨機值。使用者識別可以是與應用關聯的使用者識別。應用名稱還可以作為用於導出使用者臨時的參數而被包括。由使用者生成的臨時數使用者還可選地作為使用者臨時生成過程的一部分而被包括。使用者識別和應用名稱(公司名稱.遊戲名稱.公司名稱圈子xyz.應用_abc,CompName.GameName.CompNameCirclexyz.Application_abc)是可選參數。在實施方式中,臨時數使用者或臨時數應用均可以作為臨時識別生成過程的一部分被包括。臨時數使用者和臨時數應用可兩者作為臨時識別建立過程的一部分被包括。在另一實施方式中,使用者臨時ID 和UE臨時ID可以由UE和網路或應用使用時間組成(例如日期、時間等等)週期性地自我生成。週期可以在註冊過程期間達成一致。這避免了UE和網路或應用兩者在實體之間通訊臨時數的需要,由此節省了資源和改善了延遲。可替換地,臨時數可以在臨時識別的初始生成期間使用,並且此後臨時識別可以在每個實體處使用時間組成建立而不通訊臨時數,或者不經常使用臨時數,而更頻繁使用時間組成。示例實施方式可以為臨時識別每天藉由臨時數和/或時間組成的方式建立,並且此後每小時臨時識別可以僅使用時間組成在每個實體處建立。新的臨時數可以在隔天生成,並且基於該臨時數以及時間組成的新的臨時識別可以隔天每一小時生成。也可以使用如此處描述的類似的實施方式和/或變化。
在示例實施方式中,臨時識別可以被用於網路和應用之間的通訊。應用可以使用使用者臨時ID與網路通訊,而網路可以使用UE臨時ID與應用通訊。UE臨時ID可以取代IMSI作為UE的識別由UE使用,以廣告或發現其他UE以用於D2D或用於接近服務(ProSe)。應用和網路可以隨後執行兩個臨時識別的映射。替換地,臨時識別可以被用作輸入以導出唯一臨時識別,該唯一臨時識別可以以加密方式(例如臨時ID(域2)=KDF(Key, 臨時ID(域1))連結兩個域(例如應用和網路)(例如被用於UE間通訊的那些可以經由空中廣告這些臨時識別)。
根據一種實施方式,ProSe識別服務功能(PISF)可以提供用於臨時識別生成和映射的服務。這些服務可以被綁定到MNO或者提供作為第三方服務提供。ProSe臨時Id(ProSeID)可以針對這種服務建立,或者如果PISF位於MNO中,則UE臨時ID可以被用作ProSeID。UE可以從PISF請求ProSeID,或者替換地,ProSeID可以由PISF推送到UE。
基於隱私性需求。ProSe識別可以為具有關聯生命週期的臨時識別。新的ProSeID可能必須在與舊的ProSeID關聯的生命週期期滿之前被重新生成。舊的和新的ProSeID可能在有限量時間中映射,由此可能在發現過程期間不存在同步問題。使用拉動或推送方法,UE或者請求新的ProSeID或者以新的ProSeID被推送。
第5圖描述了ProSe識別功能的示例實施方式。如第5圖所示,在消息1a中,UE1可以請求ProSeID,並且PISF可以發送新近生成的ProSeID,如消息1b所示。替換地,PISF可以在ProSeID生命週期期滿之前生成新的ProSeID,並且使用消息1b將新的ProSeID發送到UE而無需接收請求消息1a。實施方式可以用於PISF生成對於生成臨時ProSeID的生成需要的播種材料並且僅發送播種材料到UE,如消息2a所示。臨時數Prose可以由PISF回應於請求發送或者被推送到UE,隨後由UE和PISF使用來生成ProSeID,其中ProSeID = 密鑰ProSe, 臨時數ProSe),其中密鑰ProSe可以是UE和PISF之間的共用秘密。替換地,UE可以發送播種材料到PISF以生成ProSeID或者來自UE和PISF的播種材料,播種材料可以在每端生成並且彼此通訊並且隨後由兩個實體使用以生成ProSeID。替換地,ProSeID可以由UE和PISF兩者週期性地使用時間組分(諸如日期、時間等等)自行生成。週期性可以在註冊過程期間達成一致。這可以使得UE和PISF兩者均避免在實體之間通訊臨時數,由此節省了資源和改善了延遲。可替換地,臨時數可以在ProSeID的初始生成期間使用,並且此後臨時識別可以在UE和PISF處使用時間組成建立而不通訊臨時數,或者不經常使用臨時數,而更頻繁使用時間組成。示例實施方式可以為ProSeID每天早晨六點由臨時數和/或時間組成產生,並且此後每小時ProSeID可以僅使用時間組成在每個實體處產生。新的臨時數可以在隔天生成,並且基於該臨時數的新的ProSeID可被生成,然後僅使用時間組成的ProSeID可以每一小時被生成。也可以使用如此處描述的類似的實施方式或變體或實施方式或變體的組合。
ProSe發現和/或廣告消息3b可以攜帶UE1的ProSeID(ProSeID_1),類似的,UE2可以在消息3a中廣告ProSeID_2作為其ProSe識別。除了攜帶ProSe識別,每個發現和/或廣告消息可選地也可以攜帶與ProSe識別關聯的服務類別(CS)。此外,UE可以與多於一個ProSeID關聯,其中每個ProSeID與應用或服務類別關聯。遊戲是服務類別的示例,類似地,社交網路可以是也具有不同安全性和隱私需求的服務類別。UE具有用於遊戲的ProSeID和用於社交網路的另一ProSeID。
PISF也可以實現發現功能,其協助將ProSeID映射到適當的應用和各個臨時應用識別。PISF可以充當映射到相同但是唯一的ProSeID(例如將公司名稱.遊戲名稱.公司名稱xyz.應用_abc.使用者臨時ID1映射到ProSeID1等等)的多個應用的管理者。此外,PISF可以充當連接對具有發現和附著功能的公共ProSe連接性感興趣的兩個使用者的實體。PISF還可以針對ProSe使用者執行濾波和資料選擇,並且可以將這種資訊報告給應用伺服器。PISF還可以維護由每個UE發現的ProSeID的資料庫,並且還可以提供ProSeID刷新功能以提供隱私保護。而且,PISF可以啟用新的和舊的ProSeID的鏈結,包括對發現資料進行濾波時。在實施方式中,PISF還可以將其功能中的一些代理給UE(例如在諸如公司名稱. 遊戲名稱. 公司名稱xyz.應用_abc.使用者臨時ID1應用服務名稱的級別處濾波)。PISF可以使用識別映射表,該識別映射表將UE的臨時ProSeID映射到使用者已經預訂的臨時應用實體。如第5圖所示,映射表可以包括具有關聯的ProSeID_1的UE1與關聯的應用臨時識別的映射:使用者臨時ID1_應用1和使用者臨時ID2_應用3。類似地,具有ProSeID_2的UE2可以與應用識別關聯:使用者臨時ID2_應用1及使用者臨時ID1_應用2。如可以觀察到的,UE1和UE2兩者與應用應用1具有關聯。與ProSeID_1關聯的UE1可以從UE2接收包括UE2的ProSeID(ProSeID_2)和可選的服務類別(CoS)指示的ProSe發現消息,消息3a。類似地,UE2可以從UE1接收包括UE的ProSeID_2和可選的CoS指示的發現和/或廣告消息。UE可以在接收到的發現和/或廣告消息上執行一些形式的濾波,並且另外偵測和收集對於每個偵測到的ProSeID的測量結果,可以以規律基礎或時間間隔執行掃描和偵測並且濾波發現資料,從而避免假警報和假觸發和暫態條件。例如,如果特定ProSeID在x個連續掃描上被發現,隨後其可以被視為偵測到。類似地,對於丟失偵測和報告,所偵測到的中的變化可以被發送到PISF功能,以便限制通訊頻寬(例如當發現或丟失新的ProSeID時,資訊可以被發送到PISF)。
在實施方式中,在接收到發現消息之後UE1可以發送應用發現請求消息4b到PISF的發現功能,以發現應用識別和待調用的應用,以便與UE2通訊。消息4a可以包括ProSeID_2並且還可以具有UE1從UE2接收到的關聯的CoS。來自UE2的包括UE2已從UE1接收到的ProSeID_1的類似請求以及還有關聯的CoS可以在消息4b中被發送到PISF的發現功能。儘管其足以接收消息4a或4b,但若PISF從涉及的兩方接收到應用發現請求消息而不是從UE中的一者接收,其能夠使用關於請求的某一更高程度的確信進行驗證。發現功能隨後可以推斷UE1和UE2兩者均正在基於Id映射查找表的查表彼此請求ProSe服務。消息4c可以由發現功能使用以獲取UE1和UE2兩者的應用識別,其中他們的ProSeID以及還有可選地與每個UE關聯的CoS可以被發送。作為消息4c的結果(例如回應於消息4c),可以執行查找,其中兩個UE的ProSeID可以針對其預訂的應用來比較,並且可選地可以比較他們屬於的CoS。如果兩個UE均關聯或預訂相同的應用或應用類別或服務類別,則可獲取各個應用識別。發現功能還可以發現UE1和UE2兩者均預訂應用1。使用消息4d,發現功能可以發送使用者臨時ID2_應用1到UE1,並且使用消息4e發送使用者臨時ID1_應用1到UE2。替換的,PISF可以使用消息4h直接與應用1通訊以發起使用者臨時ID1_應用1和使用者臨時ID2_應用1之間的服務。消息4d和4e是可選的,消息4h可以被實施。替換地,消息4f可以被實施,隨後應用1可以使用消息4i向使用應用識別使用者臨時ID2_應用1的UE2發起服務和授權請求。此外,消息4g可以在應用1使用消息4i向使用應用識別使用者臨時ID1_應用1的UE1發起服務和授權請求的情況下實施。替換地,消息4d,4e,4f和4g可以被跳過並且僅消息4g可由PISF/發現功能發送。隨後使用UE的應用識別的應用1可以藉由使用消息4i發送授權請求到兩個UE來發起兩個UE之間的服務。替換地,如果由於ProSeID是一對多應用Id映射,PISF不能發現正確的應用,則PISF可以發送兩個UE均已預訂的應用的請求到UE,以便決定UE想要使用哪個應用。PISF還可以調用對於UE1和UE1共有的所有應用,並且給每個應用提供UE的關聯應用識別。作為消息4d和消息4e的一部分,UE1和UE2可以接收目標UE的多個應用識別,其可以由UE用來選擇與哪個連接。PISF可以基於與各個應用的協議對UE選擇的應用進行優先順序排序。
根據一種實施方式,UE可以維護感興趣的其他UE或使用者/訂戶的臨時識別列表,以便在活動發現場景中,跟蹤和發現量以及由此對UE資源的影響可以被減少。類似地,網路可以將感興趣的或者以統一方式的關於UE的資訊通訊至應用,由此減少對網路的負荷。
此外,每個UE能夠將其自身UE識別符資訊(諸如IMSI或其他識別符)包括在廣播服務名稱中,以便每個UE可以廣播完全不同的臨時服務名稱。屬於相同服務的其他UE可以使用其他UE的已知臨時ID與“主要服務密鑰”的組合以本地導出臨時服務字串列表,這種UE可以廣告和檢查廣告字串以用於匹配。未預訂服務的UE不能執行這種程序,並且由此甚至不能理解由不同UE廣播的不同服務識別符事實上是廣告相同服務。
根據一種實施方式,可以提供和/或使用(例如可以最佳化)針對發現和管理的跨層通訊。為了經由應用伺服器提供基於服務的存在,UE可以廣告其識別和服務請求或可用性。由於應用伺服器是管理存在服務的端點,由UE收集的資訊可以向應用伺服器通訊。然而,信息量可能在感測到資訊時指數級增長,通訊頻率、參與的UE數量等等可被考慮或者重視。為了減少通訊,資訊可以在UE處本地濾波,並且濾波後的資訊可以被上行串流通訊到應用伺服器。根據實施方式,此處描述用於識別特定服務會話的分層可以被用作濾波功能的基礎。此外,這種屬性可以透過在UE中提供的政策來提供在UE本地的濾波,以便減少與應用伺服器的通訊。這些政策可以是反映網路級政策的代理政策並且以可信方式在UE上如實執行(例如經由合適的安全、保護和可信政策執行)。在實施方式中,隨機臨時ID或人類可讀ID可以被用於分層濾波。在前一情況中,從臨時識別中生成的短字串可以被用於在UE處利用經由直接UE-UE鏈路或通過應用伺服器驗證的較長字串的初始濾波。在後者中,所謂的慣例暗示使用者的分層集合,其中每個是其上級的嚴格子集。
例如,以上描述的公司名稱.遊戲名稱.公司名稱組XYZ.應用abc的命名示例被用於藉由本地濾波提供逐漸減少的訊務。在這種實施方式中,“公司名稱”級提供最低級的濾波,在UE處隔離除了例如由公司名稱提供的那些之外的服務發現資訊。“公司名稱. 遊戲名稱”級可以提供下一級的濾波,在UE處隔離除了例如針對遊戲名稱應用服務由公司名稱提供的那些之外的服務發現消息。“公司名稱.遊戲名稱.公司名稱組XYZ”級可以提供下一級濾波,在UE處隔離除了例如由公司名稱提供的針對特定公司名稱+ 公司名稱組XYZ圈組的遊戲名稱應用服務的那些之外的服務發現消息。“公司名稱.遊戲名稱.公司名稱組XYZ.應用abc”級可以提供最高級的濾波,在UE處隔離除了例如針對特定公司名稱+ 公司名稱組XYZ組和應用abc應用會話的遊戲名稱應用服務由公司名稱提供的那些之外的服務發現消息。
此外,發現資訊可以被進一步裁減,類似於用於切換操作和QoS管理的無線電測量結果。例如,執行測量的頻率和這些測量多久一次報告給應用伺服器可以提供被用於管理訊務的進一步的手段和資訊。
根據對於各種應用服務的設定,在UE上提供的政策還允許到應用伺服器的對發現資訊訊務的裁減和精確調諧,以及由此能夠最佳化通訊,而同時仍然提供高品質服務。
根據另一實施方式,可以提供和/或使用與D2D服務的服務存取。例如,可以提供和/或使用針對特定情況的裝置到裝置通訊的網路和應用伺服器服務之間的互動,發現和註冊。在這種實施方式中,這種消息流可以被視為以上描述的過程的特定示例,如第1圖所示,其中D2D伺服器可以被引入作為負責管理網路中的D2D相關資訊的新的核心網路節點和/或功能。D2D伺服器可以是與應用伺服器互動以協商針對使用或從直接D2D鏈路受益的服務和/或應用的服務存取的核心網路實體。
在實施方式中(例如其中與應用伺服器沒有介面),D2D伺服器可以與UE互動以如上描述接收D2D相關資訊並且確定服務參數。
與D2D伺服器(例如操作者間D2D架構)的EPC架構(例如在3GPP中)的示例實施方式在第6圖中描述。在這種架構中,D2D伺服器可以是一個操作者(例如PLMN A)的域,但是可以存取到另一操作者(例如PLMN B)的節點。此外,可以提供和/或使用D2D伺服器和EPC中各種現存實體(諸如MME, HSS, PCRF和ANDSF)之間的新的介面。在實施方式中,資料平面在這種架構中保持不受影響,並且新的介面可以被用於控制平面。
第7圖提供了描述當其加入與另一UE的D2D會話從UE附著到網路(例如3GPP網路)的事件順序的呼叫流的示例實施方式。如第7圖所示,流可以分為三。在第一階段中,UE可以將其自身附著到網路(例如3GPP網路)。作為附著過程的一部分,UE也可能獲得他們的D2D裝置識別符,他們可能廣告這些識別符由此其他UE可以使用設備發現程序定位他們。在附著過程最後,使用者可能已經被與網路認證,該網路可能已經驗證了相應的使用者可被允許獲得D2D服務。 D2D伺服器也可能與PCRF和/或ANDSF交換傳訊。
在第二階段中(例如服務註冊程序),使用者可以根據他們可能會使用或需要的服務向一個或多個應用伺服器註冊自己。作為服務請求的一部分,使用者可發送OpenID,GBA,SSO或與之相關的其他識別。此外,在一實施方式中,作為該請求的一部分,使用者也可以發送蜂巢式網路相關的其他參數和/或PLMN ID。這可以啟用應用伺服器,以利用使用者可能已經在網路(例如3GPP網路)中進行認證、並可能使其能夠聯繫相關D2D伺服器的事實。應用伺服器和D2D伺服器可以首先使用OpenID、SSO或其他協議對使用者進行認證。服務請求也可以將UE是否正在請求單播還是多播服務通知給應用伺服器。
然後,應用的伺服器將正由使用者請求的服務所支援的D2D配置發送到D2D伺服器。 D2D配置包括(例如但不限於)對於使用服務是強制性的D2D操作,可選的D2D操作(例如UE可能參與應用,不論他們是否處於D2D或基線胞元模式),在特定服務中不被允許的D2D操作等等。
此外,在一實施方式中,D2D伺服器可以作為應用伺服器和網路(例如3GPP網路)之間的控制介面,甚至當D2D服務無法使用時。
D2D伺服器也可以從應用伺服器接收QoS方面的服務要求等等,並且可以藉由與HSS互動確認特定UE是否被允許獲得這些服務。
D2D伺服器還可以從應用伺服器接收D2D服務的具體政策要求,並且可以例如藉由與PCRF UE互動而確認UE是否能夠滿足這些政策要求。
在一實施方式中,確認可以被提供給應用伺服器。應用伺服器然後可以向D2D伺服器提供臨時服務名稱,該臨時服務名稱可以是被用於在網路(例如3GPP網路)中識別這種服務的名稱。也可以提供目前註冊到服務的其他使用者的名單(例如,朋友的列表)。 D2D的伺服器可以被提供這些(例如列表)以及服務識別與其可由UE用於裝置發現的相應裝置識別之間的映射。然後,(例如,作為服務註冊過程中的最後一部分),UE可以發送確認到應用伺服器。
在執行服務註冊之後,第7圖中的最後一個序列或階段顯示了在UE1和UE2之間初始D2D服務(例如,在兩個UE可能已經經歷了以上描述的附著和註冊程序之後)。在這個階段,D2D EPS和無線電承載可以被建立。 D2D伺服器通過提供目標MME識別符資訊(如IP位址)到源MME,並且在協調UE的能力等之後達到可接受的配置,可以在這裏扮演特定的角色。
根據另一實施方式中(例如,在第二實施方式),ProSe控制介面操作,例如,基於操作者提供的識別。在這種實施方式中,ProSe伺服器可以等同於D2D伺服器(例如,第一實施方式)。此處可使用的ProSe架構的概述示於第8圖。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MN操作者提供的識別(例如,此處所描述的OPI縮寫詞)可以用作蜂巢式網路UE識別(例如,TMSI,MSISDN)和使用者的應用層使用者識別之間識別的中間層。根據一實施方式,OpenID(例如從OpenID協議導出的OPI)是這種OPI的主要示例。然而,在另外的實施方式中,作為替代可以使用另一種技術,如自由聯盟識別聯合框架(例如,只要它可以與PLMN認證系統(例如GBA)整合和其中“OPI識別”相對於“應用層使用者識別“(如Facebook登錄處理)可以被使用和/或提供)。
如果多個應用識別被映射到單一的OPI,發現事件本身可能是模糊的,在這個意義上,並非由它自己確定哪個應用引起的。然後可以提供和/或執行一個額外的階段,其可以包括例如以下操作之一。在一實施方式中,組中的每個應用與他們的應用伺服器聯繫,以驗證哪個應用或伺服器可能導致發現。在另一實施方式中,UE可以建立安全頻道,並交換他們的應用ID以查看哪些應用匹配。安全頻道密鑰可以基於ProSe ID。這種方法可以減少網路負載。在另一實施方式中,UE可以基於應用ID建立安全頻道,但是應用ID不能從中重新建構,並且可以使用這種頻道來驗證哪個應用已經調用發現。如果應用ID不匹配頻道可能無法工作,從而發現資訊對於合法的應用可用。在一實施方式中,這種方法也可使用應用導出的ID。
可以被實現的接近服務可由接近伺服器(在本實施方式中的ProSe伺服器)支援。ProSe伺服器基於HTTP,SIP或其他協定提供到UE和應用(諸如API)的介面。此外,ProSe伺服器和所述UE之間的介面可以透過NAS傳訊(例如,可確保UE適當的保密性和認證)。為了啟用ProSe服務,UE可以向ProSe伺服器註冊,指定OPI識別,應用ID,並可能添加應用特定的配置。然後,使用者可以登錄應用X並且使用ProSe服務來發現和與其他應用的訂戶進行裝置到裝置(D2D)通訊。根據一實施方式,使用者也不能立即登入應用,但仍可能由其他應用使用者發現。
在識別方面,ProSe伺服器可維持OPI識別和蜂巢式網路識別(例如,目前與服務註冊的使用者)之間的映射,並且應用可針對維持OPI識別和用於應用的訂戶的應用層使用者識別(如使用者名稱)之間的映射(如使用者名)。
在實施方式中描述的ProSe特徵包括D2D通訊,接近發現,應用喚醒通知(例如,可以在其中使用者註冊ProSe服務,但不登錄到應用的情況下使用)等等。額外的支援程序也可包括OPI識別驗證。
ProSe伺服器也可以支援針對ProSe操作和D2D通訊向應用提供方收費,例如,通過現有贊助商的資料連接特徵的較小使用率擴展。
在一實施方式中,使用者可以決定使用應用,可以連接於它,可以建立具有使用者名稱的帳戶,並且可以另外輸入OPI識別以識別ProSe服務的使用者(例如愛麗絲@ mno-y.com可由MNO Y提供,進一步告訴應用其與哪個MNO通信)。應用也可以獲得和/或驗證OPI識別,從這點開始,愛麗絲可以使用通過這個應用提供的ProSe服務。根據示例性實施方式,愛麗絲可能向ProSe伺服器註冊,並包括這一OPI識別,用以啟動這一應用ProSe服務的一些應用特定配置和應用名稱,應用ProSe服務可以在任何時間執行(例如,即使當愛麗絲不登入應用時)。應用在它的使用者之一註冊ProSe服務時,可能會被通知和/或可能獲取使用者的應用特定配置。例如,愛麗絲可以指定一組特定的朋友可以起始她的發現,以及她目前的裝置可能有視訊或其他能力。
第 9圖描繪了基於如此處描述的OPI提供和/或使用ProSe控制介面操作的實施方式的網路架構概況。例如,AP X可以與MNO Y具有ProSe合作協定,由此使得APX和MNO Y已經同意將ProSe服務提供給AP X的一組訂戶。這樣的協議可以直接用於AS-X1/3或間接用於如AS-X2的情況,其中AS-X2可能正在與諸如擴展OneAPI閘道的API閘道合作(如其中API閘道可能正在調解AS和ProSe伺服器之間的互連)。
此外,這種實施方式的變體可用於啟用其中在應用和ProSe伺服器之間沒有介面的情況,這種實施方式的變體可在UE在覆蓋範圍之外時促使D2D通訊,和/或擴展到如此處描述的(例如下文)涉及多個ProSe伺服器或MNO的覆蓋情況下。
根據一實施方式,可提供和/或使用OpenID識別,例如,作為中間識別層。例如,MNO提供的OpenID識別可以作為UE,ProSe伺服器和應用之間的中間識別被提供和/或使用。此外,在實施方式中,使用與MN集成(例如,自由聯盟(Liberty Alliance))其他的認證方案導出的識別也可以被使用。
如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UE可以提供MSISDN或依賴方(例如,典型地實現為AS的一部分實現的RP)的化名,由此NAF / OP(例如,可以是在0中描述的CN中的GBA / OpenID節點的一部分)可能會認知這一資訊並將其與3GPP識別資訊相關聯。此外,在實施方式中,NAF / OP可以接收可被儲存在USS(例如,可被提供、定義和/或使用的使用者安全性設定或GBA USS)中的 IMPI、MSISDN或其他識別符。USS可以包括如名.姓@示例.com或我的.化名@示例.com的使用者ID(UID)。因此,GBA與OpenID的當前整合可以使得幾個OpenID識別對於終端使用者可用。
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操作者可以提供技術以建立新的ID,包括人工產生或機器產生的化名(例如,通過門戶網站或通過當UE使用OpenID存取新的應用時在UE上自動觸發的區域應用,其中使用者可以選擇現有的OpenID或為應用建立一個新的OpenID)。在本實施方式中,區域應用可以連接由MNO提供的服務,諸如可建立並返回新的ID並且可以在HSS中在使用者簡檔的USS中儲存ID的OpenID識別管理器服務。
根據一實施方式,使用MNO提供的識別作為中間識別是有益的,因此ProSe伺服器可以驗證這個識別有效地屬於訂戶(例如,通過與HSS核對)。此外,中間識別可能是使得使用者能夠在不登錄應用的情況下打開ProSe偵測能力的長期存在的識別。
與應用相關而設定的使用者識別的一個例子如下,或可以包括下列中的一個或多個:愛麗絲.史密斯@ mno1.com可以是她選擇的針對若干工作相關或政府相關應用使用的識別; <MSISDN> @ mno1.com可以是她選擇的針對若干電話相干應用使用的識別; abc123ab12@mno1.com(如由MNO1按需求產生),她可以用它來登錄線上檔案託管服務; 567abc12dc@mno1.com和 789cde34ed@mno1.com,可以是她用來登入公司名稱郵件、公司名稱會話和其他公司名稱應用使用的不同ID(例如,其中公司名稱可能不知道這些帳戶可能來自相同物理人)等。
在實施方式中,一些應用提供方具有阻止使用者具有一個以上帳戶(例如,可能會阻止使用者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帳戶)的政策。此處所公開的實施方式可以支援這種類型的政策,因為每個蜂巢式使用者中提供的OPI識別和應用層使用者識別是正交的,並通過在應用中的映射相關。
此外(如便於利用與隱私),為了最小化使用者的參與,使用者可以對服務使用單一的OPI識別。這可能使得或有可能使第三方將這一使用者的參與與不同應用關聯。可以提供和/或使用數個等級的化名識別(例如一個用於工作,一個用於遊戲等)(例如,它可能有點或稍微更安全)。此外,使用者可以選擇每個應用使用一個或多個單獨的識別。
根據一實施方式,UE-ProSe控制介面(例如用於服務註冊)可以被提供和/或使用。例如,希望或想要受益於與應用X相關的ProSe服務(例如接近發現和裝置到裝置通訊)的使用者可能使用適當的OPI識別(如在應用X具有的與UE使用者的應用識別關聯的OPI識別)來向ProSe伺服器註冊。在一實施方式中(例如,典型的),NAS傳訊可被用於UE和ProSe伺服器之間,由此UE可以被認證並且ProSe伺服器可以與HSS通訊以確保提供的OPI識別確實屬於使用者(例如其被列在訂戶的簡檔的USS中)。替換實施方式可包括使用UE與ProSe伺服器之間的應用傳訊(例如HTTPS)。在本實施方式中,GBA / OpenID的集成程序可被用於恰當地認證使用者。根據示例性實施方式,NAS傳訊可被提供和/或使用,因為它是安全的和認證的,從而確保ProSe伺服器知道諸如UE的3GPP識別之類的識別(例如,因此,可從HSS獲得訂戶簡檔)。在替換實施方式中,ProSe伺服器查詢HSS以獲取與給定的OPI識別有關的訂戶簡檔。如果ProSe伺服器是EPS的一部分,則NAS傳訊也可以被提供和/或使用。由於ProSe伺服器在EPC中可以與若干其他實體形成介面,則根據一實施方式其可以被視為EPC的一部分,而不是其外部的。
顯式註冊的接近服務特徵(例如其益處)可以使使用者細粒度控制ProSe服務。例如,使用者可能希望或想要退出任何接近服務(例如,以節省電池電力),即使在登錄應用的情況下。使用者可以選擇它想要或希望針對哪個應用使用接近服務。即使在一個應用中,使用者可能想要或希望在使用一個應用識別時使用接近服務,而不與另一個使用。此外,預定到若干合作應用的使用者可能受益於對每個這些應用使用相同識別。例如,諸如D2D視訊應用之類的應用可能會利用在同一地區操作的不同PLMN工作,並可能決定啟用他們的使用者之間的互通ProSe特徵。
一旦UE可以與ProSe伺服器進行驗證,它可能會發送這一註冊的一個或多個參數,例如包括以下中的一個或多個。例如,UE可以包括或發送所接受應用的識別,如應用-名稱@應用-域.com,它是應用在使用ProSe API時識別自身使用的名稱。與應用ID一起,UE可能也包括此應用的鑒權ProSe功能的列表(例如發現,應用通知等)。
此外,應用特定配置可以被包括或發送(例如,由UE)。例如,應用特定配置對於ProSe伺服器是不透明的資料,並且例如可以包括或可以是XML檔案。為了確保網路MNO無法存取此資訊,在實施方式中應用特定配置可以使用應用所提供的公開密鑰進行加密以進行保密。此外,應用可以從ProSe伺服器獲得配置(例如,經由來自ProSe伺服器的通知)。一個使用率示例為限制其他應用訂戶的受限集(如社交網路應用中的朋友或圈子)的可發現性。另一個使用率示例是提供裝置的能力描述(如裝置是否具有視訊能力和/或其他能力)。
在實施方式中,由於UE-ProSe伺服器通訊可以(例如,典型地)通過NAS傳訊,則ProSe伺服器可以具有該裝置的識別(例如,TMSI),並且由此可以知道該裝置可以被註冊給定的識別。此外,除了諸如支持可經由上述應用特定的配置轉送的視訊之類的應用相關的能力之外,該應用可能不知道並且可能不關心它(例如裝置和/或給定的識別)。當ProSe伺服器收到提及OPI識別的請求時,它可能會檢查裝置是否當前正在利用OPI識別登錄或登入。因此,ProSe伺服器可以將OPI識別與使用者進行映射(比如愛麗絲由在USIM上她的訂戶識別代表),並且也與目前已註冊這一識別的裝置進行映射,這可以啟用接近服務(如裝置到裝置通訊,接近偵測等)。
如此處所述在UE-應用介面上的使用者識別也可以提供和/或使用。例如,在實施方式中,UE可以針對應用被認證例如兩次(例如,一次利用OPI識別,一次利用應用層的使用者識別)。這些級別的認證可以被整合,或者如此處描述至少最小化對使用者的影響。
例如,在一實施方式中(如情況1),應用提供方使用其自己的應用層認證計畫(如社交網路應用登入)。為了能夠經由這一應用使用ProSe服務,使用者將被請求在其應用簡檔中額外輸入OPI識別。從這點上應用可以映射應用ID和OPI識別。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如情況2),應用提供方選擇經由她的OPI識別對使用者進行認證。在這一實施方式中,應用層的使用者識別和OPI識別相同,並且不使用或提供任何映射。
此外,在實施方式中(如情況3),應用提供方經由應用層使用者識別或OPI識別認證使用者。例如,諸如臉書之類的服務普遍接受應用層登入,但也可以接受來自特定OpenID提供方(諸如提供ProSe服務的MNO)的OpenID識別。UE上的使用者端應用或代理由此可以使用選定的OPI識別登入到應用中。在一實施方式中,應用可以(如第一次)建議使用者登入現有帳戶並且可以記錄應用ID和OPI識別之間的映射。因此,下次或存取嘗試,應用可以使得使用者自動登入這個帳戶。
根據示例性實施方式,如此處描述應用-ProSe控制介面可以被提供和/或使用(例如,針對服務請求)。例如,應用-ProSe伺服器控制介面可以是直接介面或者作為替代經由API閘道(例如擴展的OneAPI閘道)存在。使用這個介面是為了傳達接近服務請求。這樣的請求可以包括下列中的一個或多個:D2D通訊,接近偵測,應用喚醒通知等(例如,此處所描述的)。可以通過這一介面啟用附加功能,諸如當UE啟動ProSe特徵時通知的OPI識別驗證和/或註冊。根據示例實施方式,在這種請求中由應用提供給ProSe伺服器的資訊可以包括下列中的一個或多個:應用ID(例如,由AP或MNO提供並且作為ProSe服務合作協定的一部分達成一致的識別符);請求類型(例如D2D通訊,接近偵測,應用喚醒通知等);主要使用者的OPI識別(如:發起這一請求的使用者);其他使用者的OPI識別(如D2D通訊的對等端,接近偵測的一組朋友,沒有用於申請喚醒通知等);可以識別經由D2D通訊的訊務流的一些訊務篩檢程式等。
此外,在一實施方式中,應用-ProSe控制介面可以被實現為安全的Web服務。例如,如果可以提供和/或使用閘道,則在閘道兩側可以提供和/或使用不同的協定。
如此處描述收費也可被提供和/或使用。在一實施方式中,接近伺服器可以與收費系統互聯(例如,離線OFCS,典型地經由Rf/Mf,或線上OCS,典型地經由Ro/Mo,其中Mo/Mf可以是當前提供和/或使用Ro/Rf的等價介面,並且可以基於具有諸如額外的安全層之類的附加特徵的RO/Rf)。
在一實施方式中,對於接近服務收費,應用提供方可以對服務進行收費或者已經對服務進行了收費。為了啟用這樣的模型,現有的贊助(sponsoring)資料連接特徵(例如,目前被定義和/或提供包括資訊概述)可能會被擴展。今天,它可以經由AF與PCRF之間的Rx介面啟用。PCRF可以隨後與PCEF/BBERF(例如PDN閘道)通訊以設置或更新承載。PDN閘道可以與收費系統通訊。例如,它可以經由Rf發送記帳記錄到離線收費系統或者通過Ro發送記錄的使用率資料到線上收費系統。 Ro/Rf介面可支援在贊助識別AVP(為Rx定義的相同AVP)中設定贊助商識別。替換地,特定的收費密鑰可以由收費系統使用以將收費記錄與應用提供方關聯。
根據示例實施方式,ProSe伺服器可以經由Ro/Rf或Mo/Mf將應用提供方識別作為贊助商和/或可以使用與特定應用提供方相關的特定收費密鑰。這種實施方式可能不使用傳訊變化,但可能包括現有傳訊的新用途(例如,由於這一新的贊助特徵可以用於資料連接以及收費事件,並且由於除了PCEF或BBERF以外的另一實體可利用所述特徵)。
另外,當ProSe伺服器例如經由Rx將D2D政策傳送到PCRF時,其也可以設定贊助商識別(例如,使用上面所討論的AVP),假設本次會話由AP支付。
因此,在實施方式中,針對ProSe操作向應用提供方收費可以經由使得ProSe伺服器在一側使用擴展的“贊助資料連接”PCC特徵(例如針對ProSe服務自身收費)來啟用,並且在另一側使用現有的“贊助資料連接”PCC特徵(例如針對經由D2D連接的訊務收費)。
如此處描述,安全特徵和/或方面也可以被提供和/或使用。例如,在一實施方式中,UE對ProSe伺服器使用假的OPI識別的風險可以得到緩解。如此處所述,UE和ProSe伺服器之間的通訊的方法可以經由或經由NAS傳訊。這可以確保UE被認證,以及通訊被保護。ProSe伺服器由此知道UE的蜂巢式網路識別(例如TMSI)。然後ProSe伺服器從HSS獲取訂戶簡檔,並驗證OPI識別確實是在這一簡檔的USS部分中列出。
在實施方式中,UE-ProSe伺服器的通訊可以在應用層(例如,HTTPS),UE可以使用GBA-自由聯盟的OpenID和/或其他整合程序與ProSe伺服器進行認證,由此UE不使用假的OPI識別,因為它的MNO保證使用的OPI識別和UE識別(如UE 3GPP識別)之間的鏈路。ProSe伺服器可以通過使用查詢(如新的查詢)從HSS獲取訂戶簡檔,從而獲得包括給定的OPI識別的訂戶簡檔。
此外,在一些實施方式中,UE對應用使用假的OPI識別會被緩解。例如,UE對應用使用假的OPI識別的風險可能藉由使用OpenID認證過程來緩解,如此處所述。在一實施方式中(如情況1),UE可以使用GBA-自由聯盟,OpenID和/或其他集成程序與應用伺服器進行認證。這種實施方式可以在應用供應方具有與MNO的服務合作時使用。另外,在這一實施方式中,MNO可以確保這一UE確實持有這個識別。
根據另一實施方式(例如情況2),應用可以使用其他認證方案(如來自第三方識別提供方的OAuth或OpenID或應用層認證)。為了使用接近服務,應用隨後為使用者提供輸入她的OPI識別的方式(例如,Web形式)。所述應用可以執行認證過程(例如,使用集成的GBA或OpenID程序),以驗證OPI識別可以有效地屬於終端使用者。在實施方式中,應用不知道可以使用GBA/OpenID過程。例如,應用知道識別提供方是提供ProSe服務的MNO。
應用對ProSe伺服器使用假的UE OPI識別的風險也可以得到緩解。例如,MNO不會盲目相信AP可以使用其自身使用者的OpenID。因此,在一實施方式中,ProSe應用API可以包括“使用者_id_驗證(OPI識別)”函數,由此應用可以利用驗證的OPI識別(例如涉及未經驗證的OPI識別的請求可能被拒絕)。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例如MNO和AP是相同的實體),這(例如功能)也可以省略。
驗證API涉及UE(例如,此時登入到應用和ProSe服務兩者的UE)以及應用。在此過程中,的ProSe驗證由應用給定的OPI識別是否確實登入到應用。例如,ProSe伺服器可以發送隨機權杖給應用。應用將其傳送給UE(例如,經由應用傳訊)。此外,UE可以經由ProSe伺服器-UE API函數“使用者_id_驗證_權杖(未加密_權杖)”發送權杖以通知ProSe伺服器。在一實施方式中,UE可以進行向ProSe伺服器進行認證,由此ProSe伺服器可以知道與給定的OPI識別相關聯的UE確實是在與應用進行通訊(例如,因為,UE可以經由UE和ProSe伺服器之間的安全、認證的應用會話傳送這一資訊)。 OPI驗證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是有效的和/或程序可能會由應用定期重新運行,以考慮到離開應用的使用者。識別驗證程序可能會在下面更詳細描述。
根據一實施方式,應用使用假的應用ID向另一個應用提供方收費的風險可以得到緩解。例如,應用X當與ProSe伺服器通訊時可以使用應用Y的ID,以復位向到另一個應用提供方的使用率成本。為了避免出現這種問題,在應用和ProSe伺服器之間的安全連接可以被提供和/或使用。此外,作為AP和MNO之間的ProSe協議的一部分,AP可以將其識別(例如功能變數名稱)傳送到MNO或可以從MNO(如帳號)獲得它。這種識別可以在互聯建立期間被安全傳送(例如,它可能由通過受信任的第三方(證書授權方)遞送的公共密鑰證書確保)。
在實施方式中,不斷增長的使用者安全設置(USS)的風險可以被緩解。例如,在使用GBA或OpenID集成的情況中,OpenID識別可以被儲存在訂戶簡檔的USS中。在這一實施方式中,一個潛在的問題包括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累積各種識別,從而導致USS的大小不斷增加。為了減少這樣的缺點,MNO典型地可以限制識別的數量。例如,一些長期識別(如<MSISDN> mno.com)可以由MNO使用者建立並且不會由使用者改變。此外,使用者可以選擇一些識別(例如第一.最後 @ mno.com),由此不存在多於固定最大數量的這些項和/或建立新的識別,使用者然後可以刪除舊的識別。
在實施方式中,MNO也可以按需產生識別(例如,與一個特定的應用使用)。這些項與作為識別的一部分的建立日期或單調號碼相關聯(例如<隨機> -12 @ mno.com <另一-隨機> -13 @ mno.com等)或者與識別一起被儲存。此外,當達到最大數量的識別時,最舊產生的識別可能被刪除。替換地,在一實施方式中,如果最後使用率的日期與識別一起被儲存,作為替代最近最少使用的識別可能會被刪除。在這樣的實施方式中,使用者可能會希望重新使用不存在或不再使用的舊的識別。也可能會產生新的OPI識別。因此,應用可以支援改變與特定應用識別相關的OPI識別。
如此處描述,當在應用和ProSe伺服器之間不存在介面時,支援可以被提供。例如,此處公開的實施方式的一個特性是接近服務可通過應用啟用。這種嵌入或模型不會阻止PLMN使用者(例如,與第三方應用關聯,該第三方應用與ProSe伺服器沒有介面)存取通用接近服務。例如,通用接近偵測和D2D音頻/視訊連接服務可以由操作者部署,其中在本實施方式中MNO可以部署應用(例如非IMS AS),諸如MNO-ProSe應用。 MNO-ProSe應用可以與ProSe伺服器合作或者實現為ProSe伺服器的一部分。其他外部提供的應用可與MNO有關係,但沒有到EPC的介面。
從收費立場,即使該應用沒有與ProSe伺服器的介面,應用可以與MNO具有或不具有協議。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應用可以被收費,例如,UE可以將應用識別遞送到ProSe伺服器,MNO可以執行驗證(如對來自第三方CA的應用識別;來自應用伺服器的授權;檢查來自在HSS和/或ProSe伺服器中的內部PLMN的配置的授權等)。在實施方式中,終端使用者可針對服務被收費。
此外,在實施方式中,該機制的基本原理是,UE發送請求到應用,該應用可以回復(例如,如果被接受)從請求的各個動作者的應用層識別映射的OPI識別列表。該應用還可以添加其他資訊,如識別D2D通訊的訊務的濾波器。然後,UE可以發送諸如此處描述的請求(如上述)之類的請求到MNO-ProSe應用的要求。
因此,支援沒有應用-CN介面的實施方式是本文中描述的第二實施方式的主要變化的特定情況,其中應用可以由MNO部署(例如可能作為ProSe伺服器本身的一部分)。主要的區別可以是第三方應用(例如,它沒有與CN的介面)能與他們的OPI識別映射使用者名稱,並可以在提供這些OPI識別給在請求的使用者。在一實施方式中,如果第三方應用的使用者名稱是OPI識別,則不使用映射。否則,第三方應用可能需要支援如本文所述的使用者名稱/ OPI識別映射。
在UE處於覆蓋之外的實施方式也可以提供支援。例如,當UE中的一個或多個處於蜂巢式網路覆蓋之外時,裝置到裝置通訊也可以被啟用。在本實施方式中,每個UE知道可用於發現的其他識別以及D2D能力。此外,UE具有相容的D2D偵測的配置(例如,一個UE處於偵聽操作,其他的UE發起信標傳輸)。
這種實施方式的方法可以提前(例如當UE在網路覆蓋下並且連接到應用和ProSe伺服器時)針對操作啟用對UE的預配置。在一實施方式中,一個使用者可以發起與應用的預配置。該應用可以傳送請求到ProSe伺服器。ProSe伺服器可以傳送請求到UE(例如在想要UE以適當的識別向ProSe伺服器註冊的從OPI識別到UE識別映射之後)。與這一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典型發現或D2D連接相反,ProSe伺服器將這些請求標記為“延遲”。此外,一個或多個觸發類型可以在特定時間或事件(例如“覆蓋之外”事件)與諸如“使用者發起”之類的這些請求關聯。
在與第一實施方式類似的方式中,應用和ProSe伺服器可以建立用於操作的臨時服務名稱,並且將參數關聯到它,諸如此處描述的(如時間限制,QoS需求等等)。因此,支援覆蓋之外的情況可以作為第一實施方式的擴展而被使用或提供。
第10圖顯示出用於ProSe特徵的初始啟動的程序或方法。例如,第10圖顯示的消息流說明了當使用者登錄到應用並且在這一應用中打開接近服務時可以被執行的程序或方法。在這個例子中,應用可以同時支援應用層登入和OpenID登入。實施方式(例如,情況1和情況2)以及其他實施方式(例如情況),也可以被支援。
此外,第11圖顯示出識別驗證過程或方法。第12圖顯示出在登入和沒有登入到應用的情況下向ProSe註冊的程序或方法,和/或第13圖顯示出發現程序或方法。第12圖中所示的方法或程序描述了基於UE的發現。然而,在一實施方式中,可以提供和/或使用基於網路的發現,其中MME可以從UE收集接近更新,並根據此資訊偵測接近性。第14圖顯示出應用喚醒通知方法或程序,第15圖顯示出裝置到裝置連接設置程序或方法。
如此處所述,一個或多個擴展可以被提供和/或使用。例如,可以由MNO針對負載平衡和回退部署多個ProSe伺服器。在本實施方式中,一旦UE可以向ProSe伺服器註冊,此ProSe伺服器可以使用DNS系統或另一映射系統將其自身綁定到可以由UE使用的特定OPI識別。如果ProSe服務針對由不同的ProSe伺服器處理的UE被請求,則這些伺服器會可以合作。例如,ProSe伺服器是由應用(例如“動作的ProSe伺服器”)初始聯繫的,該應用使用DNS來定位處理不知道的識別的其他ProSe伺服器,然後從這些ProSe伺服器請求UE識別,如3GPP UE識別(例如,使用ProSe伺服器-ProSe伺服器消息,如獲取_使用者_簡檔(OPI識別,AP-X)。在示例實施方式中,如果請求的應用在向其ProSe伺服器註冊時已經由終端使用者授權,這些ProSe伺服器可以提供UE識別,如3GPP UE識別。
類似地,由不同的MNO部署的ProSe伺服器可以合作以交換3GPP UE識別由此動作的ProSe伺服器與不同的核心網路節點互動,從而啟用ProSe服務。
多ProSe擴展(例如,同一PLMN內,或在不同的PLMN中)可包括以下中的一個或多個。例如,在一實施方式中(例如,擴展),2個ProSe伺服器之間的介面被啟用。這個介面可能是一個MNO內部的,例如,如果MNO可以部署超過1個ProSe伺服器用於負載均衡。此外,這個介面可能存在兩個MNO之間,例如,如果這兩個MNO具有ProSe合作協議。
在一實施方式(例如擴展)中,如獲取識別符的ProSe伺服器到ProSe伺服器消息(例如,新的消息)可以被提供和/或使用。這樣的消息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參數,包括OPI識別,請求的應用的名稱等等。此外,當從對等方接收這種請求或消息時,ProSe伺服器可以在當前註冊的UE中搜索OPI識別,並返回以下資訊中的一個或多個:與OPI識別相關的3GPP識別(例如TMSI,MSISDN ),ProSe能力等。在這一實施方式中,應用與MNO 1和MNO 2兩者具有ProSe協議。因此,該應用可能已被通知,諸如UE2的UE可在例如PLMN2的特定PLMN中註冊。此通知可包括應用特定配置,由此該應用在經由MNO1請求操作時可以考慮此配置。
根據實施方式(例如,擴展),ProSe伺服器和OPI識別之間的DNS或ENUM映射以及其方法可以被提供和/或使用。例如,當UE向ProSe伺服器註冊OPI識別時,ProSe伺服器上傳DNS或ENUM系統中的映射資訊(例如,對於愛麗絲@mno1.com,DNS CNAME項可以定義愛麗絲.prose.mno1.com作為ProSe伺服器ProSe-server-1.mno1.com的別名)。
另外,當ProSe伺服器接收包括當前未登入到這一ProSe伺服器中的至少一個OPI識別(如鮑勃@mno1.com或鮑勃@mno2.com)的請求時,伺服器可以執行以下中的一個或多個(例如程序或方法或動作)。例如,如果識別提供方與部署ProSe伺服器的那個是相同的MNO和/或如果這一MNO可以部署多個ProSe伺服器,則DNS系統可以針對鮑勃.prose.mno1.com被查詢。如果存在回答,來自ProSe伺服器的鮑勃的3GPP識別可能在返回的IP位址處被請求(使用獲取識別符())。如果不存在回答,這一OPI識別不被註冊,並且根據區域政策,ProSe伺服器拒絕原來的請求或如果可能的話繼續部分處理。此外,如果存在由MNO伺服器部署的單一的ProSe伺服器,這一OPI識別不會被註冊(例如,如上所述,可能會被拒絕或部分的處理可以繼續)。在一實施方式中,如果識別提供方是與MNO 1具有ProSe合作協議的另一MNO 2,DNS系統可能針對鮑勃.prose.mno2.com被查詢,並且如上文所述,回應可以被處理。
根據一實施方式,一旦動作的ProSe服務器具有相關UE的3GPP識別和能力,它可能會繼續和發起諸如裝置發現程序或其他程序或方法的操作。
雖然本文使用了術語UE或WTRU,使用者,或UE/使用者,可以理解的是這樣的術語可以互換使用的,並因此不作為區分。
此外,這裏所用的ProSe涉及表示地理和/或物理接近的UE之間的資訊交換和/或發現的接近服務。相同名稱可由3GPP用於描述類似的但不一定是相同的功能。此外,儘管本文中使用了術語D2D和ProSe,可以理解的是這些術語的使用可被互換使用,因此不作為區分。例如,D2D伺服器可以代表ProSe伺服器或相反和/或實現其他功能的子集。此外,雖然本文中使用術語臨時服務名稱和臨時識別符ProSe,可以理解的是這些術語的使用可被互換使用,因此不作為區分。
雖然本發明的特徵和元素以特定的結合在以上進行了描述,但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每個特徵或元素可以在沒有其他特徵和元素的情況下單獨使用,或在與本發明的任何其他特徵和元素結合的各種情況下使用。此外,本發明提供的實施方式可以在由電腦或處理器執行的電腦程式、軟體或韌體中實施,其中所述電腦程式、軟體或韌體被包含在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中。電腦可讀取媒體的實例包括電子信號(通過有線或者無線連接而傳送)和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的示例包括但不侷限於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暫存器、緩衝記憶體、半導體儲存設備、磁介質(例如,內部硬碟或可行動磁片)、磁光介質以及CD-ROM光碟和數位多功能光碟(DVD)之類的光介質。與軟體有關的處理器可以被用於實施在WTRU、UE、終端、基地台、RNC或者任何主電腦中使用的無線電頻率收發器。
D2D...裝置到裝置
IP...網際網路協定
UE、201...使用者設備
203...網路
205...應用伺服器

Claims (1)

1、一種用於發現裝置以啟用與一應用伺服器的一會話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從一第一裝置接收用以開始由所述應用伺服器提供的一服務的會話的一請求;
回應於所述請求,與網路協商所述服務的會話的複數個參數,包括該會話的一臨時服務名稱;以及
回應於協商後的參數將所述臨時服務名稱至少發送到請求所述會話的該第一裝置,所述臨時服務名稱由所述第一裝置使用以經由所述網路開始由所述應用伺服器提供的該服務的該會話。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回應於所述請求來協商所述服務的會話的參數還包括:
將開始該會話的請求發送到該網路;
與該網路建立針對包括該臨時服務名稱的該複數個參數的一協定;以及
接收該臨時服務名稱。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臨時服務名稱從以下至少其中之一接收:該網路、一接近服務(ProSe)伺服器、以及一裝置到裝置(D2D)伺服器。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針對該複數個參數的協議還包括以下至少其中之一:使用者或裝置識別;記帳或收費參考;服務安全性參數;服務的服務品質(QoS)需求;裝置到裝置(D2D)使用率;無線區域存取網路(WLAN)使用率;本地化參數;時間限制;針對該服務交換的資料屬性;包括裝置到裝置(D2D)或(ProSe)的鏈路或介面類型;以及針對該服務的單獨使用者或使用者組的指定符。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該方法還包括:
接收來自一第二裝置的用以加入該會話的請求;
確定該第二裝置是否被授權加入該會話;以及
將該臨時服務名稱發送到該第二裝置,以便當該第二裝置被授權加入該會話時,該第二裝置能夠加入與該第一裝置的會話。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該方法還包括:
接收對與該臨時服務名稱相關聯的一政策的請求;以及
回應於對該政策的請求而發送與該臨時服務名稱相關聯的政策。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該方法還包括:經由推送將與該臨時服務名稱相關聯的政策發送到該第一裝置。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會話的臨時服務名稱包括以下至少其中之一:經由裝置到裝置(D2D)介面或接近服務(ProSe)介面管理的開放識別符(OpenID)。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會話的該臨時服務名稱包括一服務名稱、一使用者存取組名稱以及該服務和使用者存取組的會話名稱的組合。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臨時服務名稱經由以下至少其中之一在該複數個參數的協商中產生:散列和密鑰導出功能。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服務包括裝置到裝置(D2D)服務或接近服務(ProSe)服務。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臨時服務名稱被映射到與該應用相關聯的多個識別符。
13、一種用於經由一網路啟用與一應用伺服器的一會話的無線傳輸和接收單元(WTRU),該WTRU被配置成:
發送用以加入由該應用伺服器提供的一服務的會話的請求;
回應於該請求,接收一臨時服務名稱;以及
基於該臨時服務名稱來經由該網路加入由該應用伺服器提供的該服務的會話。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無線傳輸和接收單元(WTRU),其中該WTRU還被配置成與該網路建立一網際網路協定(IP)承載。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無線傳輸和接收單元(WTRU),其中該WTRU還被配置成與該網路建立裝置到裝置(D2D)網路服務存取。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無線傳輸和接收單元(WTRU),其中該WTRU還被配置成註冊該臨時服務名稱以加入該會話。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無線傳輸和接收單元(WTRU),其中該WTRU還被配置成:
基於所註冊的臨時服務名稱確定該WTRU是否包括針對該服務的一政策;
當該WTRU不包括該政策時發送對該政策的請求;以及
回應於對該政策的請求,從該應用伺服器接收該政策;以及
在該WTRU中儲存該政策。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無線傳輸和接收單元(WTRU),其中該WTRU還被配置成:
從該應用伺服器經由一推送基於所註冊的臨時服務名稱接收針對該服務的一政策;以及
在該WTRU中儲存該政策。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無線傳輸和接收單元(WTRU),其中該WTRU還被配置成基於所註冊的臨時服務名稱啟動與該服務相關聯的應用以加入該服務的該會話。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無線傳輸和接收單元(WTRU),其中該WTRU還被配置成:
在該會話期間偵測與該服務相關聯的一流;以及
將該政策應用到該流。
2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無線傳輸和接收單元(WTRU),其中一會話的該臨時服務名稱包括一服務名稱、一使用者存取組名稱以及該服務和使用者存取組的會話名稱的一組合。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無線傳輸和接收單元(WTRU),其中該臨時服務名稱是基於以下中的至少其中之一:散列和密鑰導出功能。
23、一種用於經由一網路發現裝置以啟用與一應用伺服器的一會話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從該應用伺服器接收用以啟動由該應用伺服器提供的一服務的一請求;
回應於該請求,與該應用提供方協商該服務的複數個參數,該複數個參數包括該服務的一臨時服務名稱;以及
回應於協商後的參數將該臨時服務名稱發送到該應用伺服器,該應用伺服器被配置成將該臨時設備名稱廣播到該網路上的一個或多個裝置以經由該網路加入與由該應用伺服器提供的該服務相關聯的一會話。
2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會話的該臨時服務名稱包括以下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經由一裝置到裝置(D2D)介面或一接近服務(ProSe)介面管理的開放識別符(OpenID)。
2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會話的該臨時服務名稱包括一服務名稱、一使用者存取組名稱以及該服務和使用者存取組的會話名稱的組合。
2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臨時服務名稱經由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在該複數個參數的協商中產生:散列和密鑰導出功能。
2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回應於該請求來協商該服務的該會話的該複數個參數還包括:
從該應用伺服器接收用以啟動該會話的一請求;
與該應用伺服器建立針對包括該臨時服務名稱的該複數個參數的一協定;以及
將該臨時服務名稱發送到該伺服器。
2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針對該複數個參數的協議還包括以下中的至少其中之一:一使用者或裝置識別;一記帳或收費參考;服務安全性參數;服務的服務品質(QoS)需求;裝置到裝置(D2D)使用率;無線區域存取網路(WLAN)使用率;區域化參數;時間限制;針對該服務交換的資料屬性;包括裝置到裝置(D2D)或ProSe的鏈路或介面類型;以及針對該服務的單獨使用者或使用者組的指定符。
TW102115259A 2012-04-27 2013-04-29 個人化及/或裁剪服務介面系統及方法 TWI6204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39535P 2012-04-27 2012-04-27
US61/639,535 2012-04-27
US201261673485P 2012-07-19 2012-07-19
US61/673,485 2012-07-19
US201261715053P 2012-10-17 2012-10-17
US61/715,053 2012-10-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4255A true TW201414255A (zh) 2014-04-01
TWI620429B TWI620429B (zh) 2018-04-01

Family

ID=48289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5259A TWI620429B (zh) 2012-04-27 2013-04-29 個人化及/或裁剪服務介面系統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65383B2 (zh)
EP (2) EP2842288A1 (zh)
JP (3) JP2015521406A (zh)
TW (1) TWI620429B (zh)
WO (1) WO201316363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6613B (zh) * 2017-07-05 2021-01-2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伺服器事件警報傳遞方法
CN115189957A (zh) * 2022-07-18 2022-10-14 浙江大学 一种工业控制系统主动可加载的访问控制引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06609A1 (en) 2007-07-03 2009-01-08 Eingot Llc Records access and management
US10231077B2 (en) 2007-07-03 2019-03-12 Eingot Llc Records access and management
WO2013163634A1 (en) * 2012-04-27 2013-10-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sonalizing and/or tailoring a service interface
TWI626855B (zh) 2012-04-27 2018-06-1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最佳化鄰近資料路徑設置方法及裝置
TWI631871B (zh) 2012-04-27 2018-08-0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支援鄰近發現程序方法及裝置
EP2856836B1 (en) 2012-05-31 2019-02-2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d2d, mobility in wireless systems
CN103533531B (zh) * 2012-07-06 2016-12-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用于接近感知功能的配置方法、网络与终端设备及系统
WO2014011151A1 (en) * 2012-07-10 2014-01-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Home network information
US9036603B2 (en) * 2012-08-03 2015-05-19 Intel Corporation Network assistance for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EP2898708B1 (en) * 2012-09-24 2022-06-2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roximity service charging
WO2014070434A1 (en) * 2012-11-01 2014-05-08 Intel Corporation Network assisted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for peer-to-peer applications
US9532224B2 (en) * 2012-11-05 2016-12-2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20140134974A1 (en) * 2012-11-12 2014-05-15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charging information of direct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R2998127A1 (fr) * 2012-11-12 2014-05-16 France Telecom Procede de resolution d'un numero de telephone porte en un identifiant de ressource reseau
US20140153486A1 (en) * 2012-11-30 2014-06-05 Airsense Wireless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discovery and management and associated e-commerce
US9883388B2 (en) * 2012-12-12 2018-01-30 Intel Corporation Ephemeral identity for device and service discovery
EP2938131B1 (en) * 2012-12-31 2018-11-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apability exposure system, gateway, proxy, and method of wireless network
EP2946610B1 (en) * 2013-01-17 2018-12-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rminal,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enabling access to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160044726A1 (en) * 2013-04-02 2016-02-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ntrol device
CN104185208B (zh) * 2013-05-20 2017-06-2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接近业务授权方法及装置、系统
US9585178B2 (en) * 2013-05-21 2017-02-28 Ht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handling proximity-based service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5284166B (zh) 2013-06-28 2021-03-23 苹果公司 针对对等应用的网络辅助的设备对设备发现
BR112015031654A2 (pt) * 2013-07-09 2017-07-2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erviço de proximidade
CN105706474B (zh) * 2013-10-30 2019-12-1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基于邻近的服务中的安全直接通信所用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KR102119247B1 (ko) * 2013-11-01 2020-06-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2 단계 탐색 절차
WO2015066864A1 (en) * 2013-11-06 2015-05-14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2d discovery process
US10178092B2 (en) * 2013-11-18 2019-0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ivate service identifiers in neighborhood aware networks
US10891155B2 (en) 2014-01-03 2021-01-12 Mcafee, Llc Wearable device task offloading to conserve processing resources
US20150326998A1 (en) * 2014-01-30 2015-11-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re-Configuration of Devices Supporting National Security and Public Safety Communications
KR20160114585A (ko) * 2014-01-31 2016-10-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D2d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아이디 충돌을 해결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160125482A (ko) * 2014-02-23 2016-10-31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인지적 및 정서적 인간 기계 인터페이스
CN106134232B (zh) 2014-03-21 2019-11-2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发现中的认证
CN104980912B (zh) * 2014-04-11 2019-10-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roSe临时标识的通知与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05338508B (zh) * 2014-06-27 2019-03-29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邻近服务的用户设备间发现与通信的方法与装置
CN105228241A (zh) * 2014-06-27 2016-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距离的业务ProSe应用的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05379322B (zh) 2014-06-30 2017-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oSe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及通信设备
CN106575427B (zh) 2014-08-12 2020-12-08 艾高特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零知识环境的社交网络引擎
CN111918204A (zh) * 2014-10-03 2020-11-1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限制直接发现的方法
US10594548B2 (en) 2014-10-27 2020-03-17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Home network information
DE102015201680A1 (de) * 2015-01-30 2016-08-1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Schutz der Privatsphäre bei Suchdiensten in drahtlosen Netzwerken
CN106465238A (zh) * 2015-02-17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临近感知网络nan中进行服务发现的方法及装置
US9755837B2 (en) * 2015-03-17 2017-09-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ponsored connectivity to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application-specific network access credentials
US9928377B2 (en) * 2015-03-19 2018-03-27 Netskop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tored on a cloud computing service (CCS)
US20160285630A1 (en) * 2015-03-23 2016-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ivate service identifiers in neighborhood aware networks
WO2016151182A1 (en) * 2015-03-24 2016-09-2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ervice anonymity
AU2016246699A1 (en) * 2015-04-06 2017-11-0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directed to proximity services (ProSe) direct discovery
US10231157B2 (en) * 2015-04-08 2019-03-12 Lg Electronics Inc. Selective prioritization method of frequency executed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method
EP3286936B1 (en) * 2015-04-23 2021-02-17 Convida Wireless, LLC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ding a service
CN106470380A (zh) * 2015-08-14 2017-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标识冲突的解决方法、设备到设备用户设备
JP6553304B2 (ja) * 2015-10-26 2019-07-31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交渉相手を選択する方法、ディスカバリメッセージに応答する方法及び関連する装置
US10341833B2 (en) 2015-11-10 2019-07-02 At&T Mobility Ii Llc Automatic proximity discovery area technique
CN106909811B (zh) * 2015-12-23 2020-07-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标识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US11403418B2 (en) 2018-08-30 2022-08-02 Netskope, Inc. Enriching document metadata using contextual information
KR20190002435A (ko) * 2016-05-11 2019-01-08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D2d 통신 방법 및 d2d 기기
US20170347311A1 (en) * 2016-05-25 2017-1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dentification and/or profiling of stationary users and mobile users
US10375562B2 (en) 2016-08-31 2019-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Exchanging a recommendation of a set of D2D rat types for a proximity-based service and searching for a binary code that identifies a proximity-based service on at least one D2D rat type in accordance with a D2D rat sequence
US10601776B1 (en) * 2017-04-21 2020-03-24 Palo Alto Networks, Inc. Security platform for service provider network environments
US10594734B1 (en) 2017-04-21 2020-03-17 Palo Alto Networks, Inc. Dynamic per subscriber policy enablement for security platforms within service provider network environments
US10601960B2 (en) 2018-02-14 2020-03-24 Eingot Llc Zero-knowledge environment based networking engine
CN110475296B (zh) * 2018-05-09 2022-05-10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服务质量协商方法及装置
CN111107589B (zh) * 2018-11-12 2021-1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配置参数协商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US11416641B2 (en) 2019-01-24 2022-08-16 Netskope, Inc. Incident-driven introspection for data loss prevention
US10841399B2 (en) * 2019-01-24 2020-11-17 Tambora Systems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guaranteeing quality of experience of a user in an online environment by implementing a required change in the mobile network based on quality of experience requirements and received quality of experience parameters
CN111770455A (zh) * 2019-04-01 2020-10-1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推送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71829A (zh) * 2019-10-12 2020-07-03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终端、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IL294222A (en) * 2020-01-02 2022-08-01 Gabriel Lavi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use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a local area network
CN111447236B (zh) * 2020-04-03 2023-02-10 安康鸿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通信鉴权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944661B1 (en) 2020-07-24 2023-07-12 Fujitsu Limited A method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and methods therein
US11588862B2 (en) * 2020-10-28 2023-02-2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for providing voice service to roaming wireless users
US11637819B2 (en) * 2020-11-25 2023-04-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stablishing connectivity between user devices
US11475158B1 (en) 2021-07-26 2022-10-18 Netskope, Inc. Customized deep learning classifier for detecting organization sensitive data in images on premi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6996A1 (en) * 2000-03-29 2004-09-23 Gibbs Benjamin K. Unique digital signature
DE60035348T2 (de) * 2000-10-13 2008-03-20 Sun Microsystems, Inc., Santa Clara Verlängerbarer Bereitstellungsmechanismus für einen Diensten-gateway
CA2365441C (en) * 2001-12-19 2010-02-16 Diversinet Corp. Method of establishing secure communications in a digital network using pseudonymic digital identifiers
JP4270888B2 (ja) * 2003-01-14 2009-06-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Wlan相互接続におけるサービス及びアドレス管理方法
DE60301198T2 (de) * 2003-03-28 2006-06-01 Nortel Networks Ltd., St. Laurent Einfügen eines hash-codierten Dienstbezeichners in eine Funkrufnachricht für einen Dienst-Gruppenruf
EP1609325B1 (en) * 2003-04-03 2013-01-02 Nokia Corporation Network servi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ediating networked services
US20050076369A1 (en) * 2003-10-06 2005-04-07 Zhijun Ca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temporary mobile group identity in a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FI20041377A0 (fi) * 2004-10-25 2004-10-25 Nokia Corp Palvelujen tarjonta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ssä
JP4598494B2 (ja) * 2004-11-26 2010-12-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利用者仮識別子を用いる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FR2879385A1 (fr) * 2004-12-09 2006-06-16 Thomson Licensing Sa Methode d'agregation de decouverte de service dans un reseau local et appareil implementant la methode
FR2880716A1 (fr) * 2005-01-13 2006-07-14 Gemplus Sa Personnalisation de service dans un dispositif terminal
GB2425682A (en) 2005-04-22 2006-11-01 Nec Technologies Location-based telephone directory
EP1727377B1 (en) * 2005-05-25 2006-12-06 Alcatel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EP1753199B1 (en) * 2005-08-11 2015-10-28 Swisscom AG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bscribing a user to a service
EP1770915A1 (en) 2005-09-29 2007-04-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olicy control in the evolved system architecture
EP1949574A4 (en) * 2005-10-14 2013-01-23 Nokia Corp TERMINAL SUPPLY DECLARATION WITH A SERVICE GUIDE
CN1976246A (zh) * 2005-11-28 2007-06-0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允许移动设备预订和获取服务的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EP1804434B1 (en) * 2005-12-13 2007-11-21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interworking between a 3GPP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 WIMAX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operating according to the IEEE 802.16 standard
US7966648B2 (en) 2006-05-01 2011-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quality of service pre-authoriz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environment
US20080104661A1 (en) * 2006-10-27 2008-05-01 Joseph Levin Managing Policy Settings for Remote Clients
CA2571891C (en) * 2006-12-21 2015-11-24 Bce Inc. Device authentication and secure channel management for peer-to-peer initiated communications
US7903574B2 (en) * 2007-03-15 2011-03-08 Nokia Corporation Service discovery mechanism in broadcast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330449B (zh) * 2007-07-02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业务交互的实现方法
EP2015535A1 (en) 2007-07-10 2009-01-14 Panasonic Corporation Detection of mobility functions implemented in a mobile node
US20090030931A1 (en) * 2007-07-24 2009-01-29 Amit Khivesara Multi-source multi-network electronic service guide
US9398453B2 (en) * 2007-08-17 2016-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 hoc service provider's ability to provide service for a wireless network
KR100953095B1 (ko) * 2007-12-18 2010-04-1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슈퍼 피어 기반 p2p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이를 위한 피어인증 방법
US20090185526A1 (en) * 2008-01-18 2009-07-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Dynamic Create/Change of Service Flows
JP4932751B2 (ja) 2008-01-25 2012-05-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通信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記録媒体
US8279851B2 (en) * 2008-08-15 2012-10-02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local connectivity settings
CN102710872B (zh) * 2008-08-15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收和下发媒体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及终端、服务器
WO2010024130A1 (ja) * 2008-08-28 2010-03-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サービス移動方法、移動管理サーバ、端末、サービスサーバ、サービス移動プログラム、サービス移動システム
US8054780B1 (en) * 2008-12-09 2011-11-08 Sprint Spectrum L.P. Transparent application data notification during IMS registrations
US8683574B2 (en) * 2008-12-15 2014-03-25 Novell, Inc. Identity driven peer-to-peer (P2P)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
US8761099B2 (en) 2009-01-16 2014-06-24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cheduling resource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US8612610B2 (en) * 2009-02-10 2013-12-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P multimedia service provision
JP5375156B2 (ja) * 2009-02-13 2013-12-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中継装置、末端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875232B2 (en) * 2009-02-18 2014-10-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User authentication
CN101815264A (zh) * 2009-02-24 2010-08-2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手机共享服务管理系统及方法
US20100235523A1 (en) * 2009-03-16 2010-09-16 Robert Garcia Framework for supporting multi-device collaboration
CN101527836B (zh) * 2009-04-07 2011-10-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持续业务复用配置信息的终端、系统及方法
US8478820B2 (en) * 2009-08-26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rvice discovery management in peer-to-peer networks
US8666403B2 (en) * 2009-10-23 2014-03-0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facilitating device-to-device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US8411604B2 (en) * 2009-12-21 2013-04-0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facilitating access to aggregator service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vi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8392562B2 (en) * 2009-12-23 2013-03-05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preferred client connectivity to servers via multi-core system
US8554594B2 (en) * 2010-01-15 2013-10-08 Hat Trick Software Limited Automated process assembler
US8332525B2 (en) * 2010-02-05 2012-1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ynamic service groups based on session attributes
KR101797497B1 (ko) * 2010-04-04 2017-1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로 전송되는 비실시간 방송 서비스 및 콘텐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US20110265151A1 (en) * 2010-04-22 2011-10-27 John Furlan Method of adding a client device or service to a wireless network
US8973125B2 (en) * 2010-05-28 2015-03-03 Alcatel Lucent Application layer authentication in packet networks
WO2012004071A1 (en) * 2010-07-09 2012-01-1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node discovering
US8977276B2 (en) 2010-07-15 2015-03-10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initiated offloading to unlicensed bands
US9107142B2 (en) * 2010-08-18 2015-08-11 Blackberry Limited Network selec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with use of a master service management module and a prioritized list of multiple aggregator service profiles
DK2617258T3 (da) 2010-09-14 2019-05-27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ocedurer for d2d-kommunikation: brug af radiofyr; radiotransmission; konfliktløsning
US8516039B2 (en) * 2010-10-01 2013-08-2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obile device servers
EP2838230A3 (en) 2010-10-27 2015-03-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calable policy-controlled packet insp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vanced application interface
WO2012061993A1 (en) * 2010-11-12 2012-05-1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US8478753B2 (en) * 2011-03-03 2013-07-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ioritizing search for non-exact matching service description in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 service registry system with advanced search capability
CN105163398B (zh) * 2011-11-22 2019-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建立方法和用户设备
US8656180B2 (en) * 2011-12-06 2014-02-18 Wwpass Corporation Token activation
US9521644B2 (en) * 2012-01-31 2016-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network-assisted end-to-end paging between LTE devices
EP2829084B1 (en) * 2012-03-22 2021-05-05 Io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achine-to-machine caching at a service capability layer
WO2013156056A1 (en) * 2012-04-17 2013-10-2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evice-to-device transmission in communications
TWI626855B (zh) * 2012-04-27 2018-06-1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最佳化鄰近資料路徑設置方法及裝置
TWI631871B (zh) * 2012-04-27 2018-08-0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支援鄰近發現程序方法及裝置
WO2013163634A1 (en) * 2012-04-27 2013-10-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sonalizing and/or tailoring a service interface
EP2842238A4 (en) * 2012-04-27 2015-12-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DEVICE DEVICE CONN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Y178196A (en) * 2012-09-14 2020-10-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 enhancements for enabling non-3gpp offload in 3gpp
US20150289125A1 (en) * 2012-10-31 2015-10-0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iscovery of Proximity Services in Cellular System
US9532400B2 (en) * 2013-02-28 2016-12-27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cellular wide area radio base station
CN104105155B (zh) * 2013-04-01 2019-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收设备发现信息、发送设备发现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KR102043134B1 (ko) * 2013-04-30 2019-1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D2d 디스커버리에서 우선순위를 다루기 위한 기법
US10206233B2 (en) * 2014-03-04 2019-02-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switching between devices
US10292191B2 (en) * 2014-03-25 2019-05-1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plane for D2D communications
US9882990B2 (en) * 2014-06-02 2018-01-3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nhanced discovery for ad-hoc meeting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6613B (zh) * 2017-07-05 2021-01-2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伺服器事件警報傳遞方法
CN115189957A (zh) * 2022-07-18 2022-10-14 浙江大学 一种工业控制系统主动可加载的访问控制引擎
CN115189957B (zh) * 2022-07-18 2023-09-29 浙江大学 一种工业控制系统主动可加载的访问控制引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62020B2 (ja) 2022-05-02
TWI620429B (zh) 2018-04-01
EP3681131A1 (en) 2020-07-15
JP2020054011A (ja) 2020-04-02
US11265383B2 (en) 2022-03-01
JP2015521406A (ja) 2015-07-27
WO2013163634A1 (en) 2013-10-31
JP2017153150A (ja) 2017-08-31
US20150142986A1 (en) 2015-05-21
EP2842288A1 (en) 2015-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62020B2 (ja) サービス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を個人化および/または調整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119792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roximity discovery procedures
US11812499B2 (en) Methods for restricted direct discovery
JP6401150B2 (ja) セルラー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データ共有を可能にするシステムレベル手続きおよび方法
TWI584668B (zh) 致能存取與客籍網路整合之應用方法及裝置
US20150172269A1 (en) Automated negotiation and selection of authentication protocols
TW201406178A (zh) 最佳化鄰近資料路徑設置方法及裝置
US20130230036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e-association discovery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