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4223A - 用於在一無線通信裝置中之無線子系統之共存的方法及設備 - Google Patents

用於在一無線通信裝置中之無線子系統之共存的方法及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4223A
TW201414223A TW102129562A TW102129562A TW201414223A TW 201414223 A TW201414223 A TW 201414223A TW 102129562 A TW102129562 A TW 102129562A TW 102129562 A TW102129562 A TW 102129562A TW 201414223 A TW201414223 A TW 20141422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subsystem
radio
wireless subsystem
coexiste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9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67939B (zh
Inventor
William S Burchill
Paul V Flynn
Vinay R Majjigi
xiao-wen Wang
Kee-Bong Song
Syed A Mujtaba
Wen Zhao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3/910,47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297697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414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4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7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793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減輕一無線通信裝置之多個無線子系統之間的干擾的方法與設備。一主機處理器獲取複數個無線子系統的組態,且評估該等無線子系統中之兩者或兩者以上之間是否存在潛在或實際的共存干擾。該主機處理器向至少兩個無線子系統提供組態資訊及鏈路品質報告參數,且自該至少兩個無線子系統獲取鏈路品質報告。當至少一無線子系統的鏈路品質未能滿足一組鏈路品質條件時,該主機處理器調整經由該等無線子系統中之一或多者而通信之應用程式的資料要求,及/或調整該等無線子系統中之一或多者的射頻操作條件,以減輕該等無線子系統之間的干擾。

Description

用於在一無線通信裝置中之無線子系統之共存的方法及設備
所描述之實施例大體係關於無線通信,且更確切而言,係關於促進無線通信裝置中之無線子系統之間的裝置中共存。
許多現代無線通信裝置包括多個無線子系統,該等子系統在本文中亦可稱為無線電。多個無線電可由一無線通信裝置用於經由多種無線通信技術同時通信。在許多情況下,由裝置使用之無線通信技術使用可彼此干擾之頻道頻帶。在此等情況下,來自由一種技術使用之頻帶的能量可洩漏至藉由另一技術使用之頻帶中。此能量洩漏可升高雜訊底限,且導致稱為「感度惡化(de-sense)」之問題。在許多情況下,感度惡化可對某些頻道頻帶之使用產生負面影響,且在嚴重狀況中,可致使某些頻道頻帶無法使用。因此,可導致感度惡化之干擾會對使用不同無線通信技術之多個無線電的裝置中共存造成問題。
尤為麻煩的感度惡化問題可導致以下情境:一無線電經由被稱為侵擾者無線通信技術或侵擾者技術之第一無線通信技術發射傳輸,同時另一無線電經由被稱為受擾者無線通信技術或受擾者技術之第二無線通信技術接收資料。經由受擾者技術之資料接收可受到侵擾者傳輸損害,尤其在使用侵擾者技術之無線電使用相對較高傳輸功率的情 況下。在此方面,可由侵擾者技術傳輸造成的干擾可導致使用受擾者技術接收器之無線電的接收封包錯誤,或甚至完全收不到所要信號。舉例而言,一裝置上之第一無線電在裝置上之第二無線電接收藍芽(BT)或無線區域網路(WLAN)信號時進行的蜂巢式信號之傳輸可使得第二無線電收不到所要信號,從而導致錯誤,且在一些狀況下導致中斷連接。
描述了減輕無線通信裝置之多個無線子系統之間的干擾的方法與設備。一主機處理器獲取複數個無線子系統的組態,且評估該等無線子系統中之兩者或兩者以上之間是否存在潛在或實際的共存干擾。該主機處理器向至少兩個無線子系統提供組態資訊及鏈路品質報告參數,且自該至少兩個無線子系統獲取鏈路品質報告。當至少一無線子系統的鏈路品質未能滿足一組鏈路品質條件時,該主機處理器調整經由該等無線子系統中之一或多者而通信之應用程式的資料要求,及/或調整該等無線子系統中之一或多者的射頻操作條件,以減輕該等無線子系統之間的干擾。
僅僅出於概述一些實例實施例,以便提供對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之基本理解的目的而提供本[發明內容]。因此,應瞭解,上文所描述之實例實施例僅僅為實例,且不應理解為以任何方式來縮小本發明之範疇或精神。其他實施例、態樣及優點將自結合隨附圖式而閱讀之以下詳細描述變得顯而易見,該等圖式藉由實例而說明所描述實施例之原理。
102‧‧‧LTE頻帶40
104‧‧‧LTE頻帶7
106‧‧‧2402-2480MHz頻帶
108‧‧‧2400-2483.5MHz頻帶
200‧‧‧無線通信裝置
210‧‧‧處理電路
212‧‧‧處理器
214‧‧‧記憶體
216‧‧‧共存情境管理器
218‧‧‧第一無線電
220‧‧‧第二無線電
222‧‧‧介面
224‧‧‧第一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
226‧‧‧第二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
300‧‧‧架構
302‧‧‧主機
304‧‧‧蜂巢式無線電
306‧‧‧GNSS無線電
308‧‧‧藍芽(BT)/Wi-Fi組合無線電
310‧‧‧共存情境管理器
312‧‧‧應用程式
314‧‧‧蜂巢式無線電管理器
316‧‧‧GNSS無線電管理器
318‧‧‧BT無線電管理器
320‧‧‧Wi-Fi無線電管理器
322‧‧‧即時共存管理器
324‧‧‧無線電量測
326‧‧‧即時介面
328‧‧‧即時共存管理器
330‧‧‧即時共存管理器
332‧‧‧無線電量測
338‧‧‧非即時介面/介面
400‧‧‧系統
402‧‧‧無線通信裝置
404‧‧‧基地台
406‧‧‧工業、科學及醫療(ISM)頻帶網路
408‧‧‧裝置
1000‧‧‧方塊圖
1002‧‧‧主機處理器
1004‧‧‧應用程式
1006‧‧‧主機共存管理器
1008‧‧‧無線管理器
1010‧‧‧無線子系統
1012‧‧‧無線共存管理器
1014‧‧‧無線電路
1016‧‧‧主機介面
1018‧‧‧無線射頻(RF)信號
1100‧‧‧代表性方法
1200‧‧‧狀態圖
1202‧‧‧「無無線共存」狀態
1204‧‧‧「無線共存」狀態
1300‧‧‧表
1400‧‧‧表
1500‧‧‧表
1600‧‧‧表
1700‧‧‧表
1800‧‧‧表
1900‧‧‧表
2000‧‧‧減輕無線通信裝置402之無線子系統1010之間的干擾的代表性方法
可藉由參考結合隨附圖式而閱讀之以下描述來最好地理解所描述實施例及其優點。此等圖式未必按比例繪製,且決不限制在不脫離所描述實施例之精神及範疇之情況下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對所描述實 施例進行的形式及細節之任何改變。
圖1說明可藉由一些實例實施例處理之相鄰頻道干擾的實例。
圖2說明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無線通信裝置的方塊圖。
圖3說明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用於促進無線電之間的裝置中共存之架構。
圖4說明實例系統,可在該實例系統中實施一些實例實施例以促進無線電之間的裝置中共存。
圖5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說明根據一實例方法的流程圖,該實例方法可由無線通信裝置執行以用於促進無線電之間的裝置中共存。
圖6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說明根據一實例方法的流程圖,該實例方法可由無線通信裝置之處理器執行以用於促進無線電之間的裝置中共存。
圖7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說明根據另一實例方法的流程圖,該實例方法可由無線通信裝置之處理器執行以用於促進無線電之間的裝置中共存。
圖8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說明根據一實例方法的流程圖,該實例方法可由無線電執行以用於促進無線電之間的裝置中共存。
圖9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說明根據另一實例方法的流程圖,該實例方法可由無線電執行以用於促進無線電之間的裝置中共存。
圖10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的無線通信裝置中之一組組件的代表性方塊圖。
圖11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一代表性方法,該方法可由無線通信裝置之組件執行,以減輕無線通信裝置之多個無線子系統之間的無線射頻信號的干擾。
圖12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可應用於無線通信裝置402中之無線子系統1010的狀態圖1200。
圖13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一表,該表概述主機處理器可在自「無無線共存」狀態轉變至「無線共存」狀態1204時發送至無線通信裝置之兩個不同無線子系統的一組訊息。
圖14與圖15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多個表,該等表概述主機處理器可採取以減輕無線通信裝置之無線子系統之間的干擾之一組動作。
圖16與圖17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多個表,該等表概述無線通信裝置之蜂巢式無線子系統可基於一或多個事件而採取以減輕無線通信裝置中之無線子系統之間的干擾之動作。
圖18與圖19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多個表,該等表概述無線通信裝置之WiFi-BT無線子系統可基於一或多個事件而採取以減輕無線通信裝置中之無線子系統之間的干擾之動作。
圖20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一代表性方法,該方法可由無線通信裝置之組件執行,以減輕無線通信裝置之多個無線子系統之間的無線射頻信號的干擾。
揭示了減輕無線通信裝置中之多個無線子系統之間的干擾的方法與設備。由於由第一無線子系統發射的射頻能量被第二無線子系統接收(例如,歸因於外溢、高階諧波、互調變失真,或其他因素),可導致不同無線子系統之間的干擾。與多個無線子系統相結合之無線通信裝置中的主機處理器可監視操作條件以偵測無線子系統之組態,該等組態可導致無線通信裝置中之多個無線子系統中的兩者或兩者以上之間發生潛在或實際的射頻干擾。主機處理器可基於偵測到無線干擾條件而起始多個無線子系統之一子集的無線共存操作。主機處理器可將關於無線子系統組態之資訊提供至一或多個無線子系統,確立用於多個無線子系統的鏈路品質報告參數,且自該多個無線子系統獲取鏈路品質報告。當第一無線子系統之鏈路品質未能滿足一組鏈路品質條 件時,主機處理器可將一或多個請求提供至第二無線子系統以調整設定,從而減輕第一無線子系統受到的干擾。待調整之代表性設定可包括傳輸功率位準、傳輸資料速率、傳輸時間週期、傳輸頻率、一或多個應用程式之資料要求、即時編碼及/或串流資料速率、跳頻遮罩(frequency hopping mask)、操作模式、傳輸時序、無線電資源請求、頻道品質指示符報告值,及/或緩衝狀態報告值。第一無線子系統及第二無線子系統可由即時通信介面互連,且無線子系統中之每一者可將資訊及/或請求提供至彼此,以便促進干擾減輕。無線子系統可回應於來自主機處理器及/或來自無線通信裝置中之另一無線子系統的一或多個請求而調整其自身操作。由無線子系統進行的操作之修改可以無線子系統之操作狀態及/或鏈路品質條件為條件。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無線子系統可相比另一無線子系統具有進行資料傳輸及/或資料接收的優先權。在一些實施例中,無線子系統可將其自身的傳輸或接收次序列為優先,以確保關鍵性操作期間的穩定性,及/或確保特定程序期間的資料或發信訊息之傳輸或接收。主機處理器可監視一或多個無線子系統是否遵守用以執行一或多個動作以便減輕干擾的請求,且主機處理器可在無線子系統未履行(honor)一或多個特定請求時採取額外動作以減輕干擾。
無線通信裝置之無線子系統可包括傳輸器與接收器,以提供對根據無線通信協定(例如,根據Wi-Fi無線通信協定、藍芽無線通信協定或蜂巢式無線通信協定)進行格式化之射頻無線信號的信號處理。在一些實施例中,無線子系統可包括諸如以下各者之組件:處理器及/或專用數位信號處理(DSP)電路,其用於實施諸如(但不限於)基頻信號處理、實體層處理、資料鏈路層處理,及/或其他功能性之功能性;一或多個數位轉類比轉換器(DAC),其用於將數位資料轉換成類比信號;一或多個類比轉數位轉換器(ADC),其用於將類比信號轉換 成數位資料;射頻(RF)電路(例如,一或多個放大器、混頻器、濾波器、鎖相迴路(PLL),及/或振盪器);及/或其他組件。無線子系統可在本文中稱為無線電,且可包括如上文所描述的一或多個組件。
一些實例實施例使用不同無線通信技術處理無線電之間的裝置中共存問題。在此方面,無線通信裝置常常包括共存於裝置上之多個無線電,該等無線電中之每一者可實施一或多個不同無線通信技術。舉例而言,諸如長期演進(LTE)無線電之蜂巢式無線電可與諸如藍芽無線電、WLAN(例如,Wi-Fi)無線電,及/或類似者之一或多個連接性無線電共存於一裝置上。在包括Wi-Fi無線電之實施例中,Wi-Fi無線電可實施美國電機暨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802.11技術,諸如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IEEE 802.11a;IEEE 802.11b;IEEE 802.11g;IEEE 802.11-2007;IEEE 802.11n;IEEE 802.11-2012;IEEE 802.11ac;或其他現有或將來開發之IEEE 802.11技術。連接性無線電可使用工業、科學及醫療(ISM)頻帶。舉例而言,藍芽可在2.4GHz ISM頻帶中操作,而WLAN無線電可在2.4GHz及/或5GHz ISM頻帶中操作。蜂巢式無線電及/或連接性無線電(S)可進一步與可在1.6GHz頻帶中操作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無線電共存,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無線電諸如全球定位系統(GPS)無線電、GLONASS無線電,及/或其他GNSS無線電。
多個無線電於一無線通信裝置上之同時操作可造成無線電之間的干擾。在此方面,當一無線電經由受擾者技術接收資料時,由使用侵擾者技術之一無線電發射的傳輸可造成干擾。在此等情形中,侵擾者技術傳輸可抑制經由受擾者技術之資料接收,此潛在地導致接收資料錯誤,或在極端狀況下,甚至導致受擾者技術接收器完全收不到所要信號。可由裝置上之同時無線電操作導致的若干副作用可造成此射頻(RF)干擾。
舉例而言,RF干擾可由相鄰頻道干擾(ACI)導致,在相鄰頻道干擾中傳輸能量外溢至相鄰頻帶中。圖1說明可藉由一些實例實施例處理之ACI的實例。在此方面,一或多個蜂巢式頻帶可相鄰於可由連接性無線電使用之ISM頻帶。在圖1之實例中,使用分時雙工(TDD)之LTE頻帶40 102可在2300-2400MHz頻帶範圍中操作,而使用針對上行鏈路(UL)通信之分頻雙工(FDD)的LTE頻帶7 104可在2500-2570MHz頻帶範圍中操作。LTE頻帶102與104可起侵擾者頻帶之作用,使得經由此等頻帶之傳輸可干擾經由在相鄰的2400GHz ISM頻帶中操作之連接性無線電的接收。舉例而言,如圖1中所說明,由於來自LTE頻帶102與104的傳輸能量可外溢至頻帶106與108中且可使藍芽及Wi-Fi無線電感度惡化,從而潛在地干擾由藍芽及Wi-Fi無線電進行的資料接收,故在2402-2480MHz頻帶106中操作之藍芽無線電與在2400-2483.5MHz頻帶108中操作之Wi-Fi無線電可成為由LTE頻帶102與104導致之相鄰頻道干擾的受擾者。
作為另一實例,互調變失真可導致可損害由無線電進行之接收的RF干擾。在此方面,當兩個或兩個以上傳輸頻率歸因於非線性而彼此「混合」時,可產生諧波。舉例而言,蜂巢式頻帶5及/或8可與2.4GHz ISM頻帶傳輸混合,而使GNSS接收頻帶感度惡化。作為又另一實例,RF干擾可由諧波失真產生,在諧波失真中可歸因於非線性而由單一傳輸頻率產生諧波。
舉例而言,當裝置經由蜂巢式通信與低功率通信技術(諸如IEEE 802.15無線個人區域網路(PAN)通信技術(例如,藍芽及/或其他無線PAN通信技術)或可(例如)利用ISM頻帶之WLAN技術)同時通信時,蜂巢式傳輸可防止經由低功率技術之資料接收。一些實例實施例藉由減輕此等裝置中干擾條件來促進無線通信技術之間的裝置中共存。
本文中所描述之若干實例實施例可藉由減輕此等RF干擾條件之 影響來促進無線電之間的裝置中共存。在此方面,一些實例實施例提供用於促進無線電之間的裝置中共存之架構及對應方法、設備及電腦程式產品。更確切而言,一些實例實施例提供一架構,其中主機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定義針對可實施於無線通信裝置上之兩個或兩個以上無線電(例如,蜂巢式無線電、連接性無線電、GNSS無線電及/或類似者)的共存原則。一些實例實施例之共存原則可在給定當前使用狀況內容脈絡的情況下定義無線電之間的優先次序,使得一無線電可基於給定使用狀況內容脈絡而優先於另一無線電。主機處理器可經由主機處理器與無線電之間的介面而將共存原則提供至無線電。
此等實例實施例之無線電可經組態以經由無線電之間的單獨介面而交換狀態資訊。無線電之間的介面可為較高速介面,該較高速介面可促進無線電之間的狀態資訊之即時交換。狀態資訊可(例如)指示由無線電經歷之干擾條件、指示在給定時段期間無線電正在傳輸抑或接收資料的操作狀態資訊,及/或其類似者。因此,經由可促進無線電之間的相對較高速通信之介面,可在無線電之間交換可頻繁改變及/或要求低潛時通信(例如,即時)之狀態資訊。在此方面,一些實例實施例將可由無線電用以做出用於控制無線電操作以減輕裝置中干擾之決策的資訊分割成諸如共存原則的不相對頻繁改變之非即時資訊與共同定位的無線電的可隨時間頻繁改變之狀態資訊。可因此經由可藉以傳達其他資訊的較低速介面及/或共用介面在主機處理器與無線電之間傳達共存原則及/或可不頻繁改變之其他非即時資訊,而不阻塞無線電之間的較高速、直接介面。
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無線電可根據由主機處理器提供之共存原則,使用接收自另一無線電之狀態資訊控制無線電操作。在此方面,無線電可基於狀態資訊而得知由共同定位的無線電經歷的條件及/或正執行的活動,且可使用此認知來判定是否於給定時間根據共存 原則修改無線電操作,以減輕對共同定位的無線電的干擾。因此,例如,諸如蜂巢式無線電之侵擾者無線電可自狀態資訊得知諸如藍芽無線電之受擾者無線電是否正在給定時間接收資料,且,若受擾者無線電正在給定時間接收資料且基於共存原則而具有經定義的較高之優先權,則侵擾者無線電可採取諸如退減傳輸功率之動作,以減輕對由受擾者無線電進行之資料接收的干擾。然而,若受擾者無線電未正在給定時間接收資料,則侵擾者無線電可基於狀態資訊得知其可在彼時間點傳輸資料而不必考慮受擾者無線電,即使受擾者無線電基於共存原則而具有較高優先權亦然。
現參考圖2,圖2說明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無線通信裝置200的方塊圖。無線通信裝置200可為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共同定位的無線電的任一裝置,該等共同定位的無線電可使該裝置能夠經由多種無線通信技術通信。藉由非限制性實例,無線通信裝置200可為行動電話、平板計算裝置、膝上型電腦,或可包括多個無線電之其他計算裝置。應瞭解,下文在圖2中說明且關於圖2所描述之組件、裝置或元件可並非強制性的,且因此在某些實施例中可省略一些組件、裝置或元件。另外,一些實施例可包括除了圖2所說明且關於圖2所描述之組件、裝置或元件以外的另外或不同組件、裝置或元件。
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無線通信裝置200可包括可經組態以執行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一或多個實例實施例之動作的處理電路210。在此方面,處理電路210可經組態以執行根據各種實例實施例之無線通信裝置200之一或多個功能性及/或控制其效能,且因此可提供用於執行根據各種實例實施例之無線通信裝置200之功能性的構件。處理電路210可經組態以執行根據一或多個實例實施例之資料處理、應用程式執行及/或其他處理及管理服務。在一些實施例中,無線通信裝置200或其部分或組件(諸如,處理電路210)可包括一或多個晶片或一或 多個晶片組。因此,在一些情況下,無線通信裝置200之處理電路210及/或一或多個另外組件可經組態以在單一晶片或晶片組上實施一實施例。
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處理電路210可包括處理器212,且在諸如圖2所說明之實施例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進一步包括記憶體214。處理電路210可與共存情境管理器216及可實施於無線通信裝置200上之兩個或兩個以上無線電(包括第一無線電218與第二無線電220)通信,或以其他方式控制該共存情境管理器216及該兩個或兩個以上無線電。
處理器212可以多種形式予以體現。舉例而言,處理器212可被體現為各種基於硬體之處理構件,諸如,微處理器、共處理器、控制器,或包括諸如(例如)ASIC(特殊應用積體電路)、FPGA(場可程式化閘陣列)、其一些組合或其類似者之積體電路之各種其他計算或處理裝置。一些實例實施例之處理器212可為一主機處理器,該主機處理器經組態以充當用於控制或以其他方式促進諸如第一無線電218與第二無線電220之兩個或兩個以上裝置無線電之操作的主機。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處理器212可為一應用程式處理器。儘管處理器212被說明為單一處理器,應瞭解,處理器212可包含複數個處理器。該複數個處理器可彼此進行操作性通信,且可經共同地組態以執行如本文中所描述之無線通信裝置200之一或多個功能性。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處理器212可經組態以執行可儲存於記憶體214中或可以其他方式由處理器212存取之指令。因而,無論由硬體組態抑或由硬體及軟體之組合組態,處理器212皆能夠在經相應地組態的同時執行根據各種實施例之操作。
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記憶體214可包括一或多個記憶體裝置。記憶體214可包括固定及/或抽取式記憶體裝置。在一些實施例中,記憶體214可提供可儲存可由處理器212執行之電腦程式指令之穩定式電 腦可讀儲存媒體。在此方面,記憶體214可經組態以儲存用於使無線通信裝置200能夠實行根據一或多個實例實施例之各種功能之資訊、資料、應用程式、指令及/或其類似者。在一些實施例中,記憶體214可經由用於在無線通信裝置200之組件間傳遞資訊之匯流排而與處理器212、共存情境管理器216、第一無線電218或第二無線電220中之一或多者通信。
無線通信裝置200可進一步包括共存情境管理器216,該共存情境管理器可被體現為各種構件,諸如,電路、硬體、包含儲存可由處理裝置(例如,處理器212)執行之電腦可讀程式指令之電腦可讀媒體(例如,記憶體214)的電腦程式產品,或其某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212(或處理電路210)可包括或以其他方式控制共存情境管理器216。如將進一步於下文中描述的,共存情境管理器216可經組態以定義用於無線通信裝置200上之兩個或兩個以上無線電(諸如第一無線電218與第二無線電220)之共存原則,且可將該共存原則提供至該等無線電以供實施。
如所指出的,無線通信裝置200可包括複數個共同定位的無線電。兩個此等無線電--第一無線電218與第二無線電220--藉由實例於圖2中予以說明。然而,應瞭解,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無線通信裝置200可包括一或多個其他無線電。實施於無線通信裝置200上之無線電可各自實施任一各別無線通信技術,使得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無線通信技術可實施於無線通信裝置200上。舉例而言,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無線通信裝置200上之一或多個無線電(諸如第一無線電218或第二無線電220中之一或多者)可實施蜂巢式通信技術,諸如長期演進(LTE)蜂巢式通信技術、全球行動電信系統(UMTS)蜂巢式通信技術、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蜂巢式通信技術、分碼多重存取(CDMA)蜂巢式通信技術,或CDMA 2000蜂巢式通信技術,及/或其類 似者。作為又一實例,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無線通信裝置200上之一或多個無線電(諸如第一無線電218或第二無線電220中之一或多者)可為實施諸如藍芽、紫峰(Zigbee),及/或其他無線個人區域網路(PAN)技術;及/或Wi-Fi及/或其他無線區域網路(WLAN)通信技術之通信技術的連接性無線電。在第一無線電218或第二無線電220中之一或多者為連接性無線電的一些實例實施例中,該連接性無線電可使用ISM頻帶實施無線通信技術。作為又另一實例,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無線通信系統200可包括GNSS無線電。然而,應瞭解,因為各種實例實施例支援使用不同無線通信技術之任何兩個(或兩個以上)無線電之間的裝置中共存,因此前述實例無線電技術係以舉例而非限制的方式提供。
介面222可用以介接無線通信裝置200上之兩個或兩個以上無線電,諸如第一無線電218及第二無線電220。介面222可分離於處理器212與第一無線電218及第二無線電220之間的介面。介面222可為比無線電與處理器212之間的介面具有更高速度之介面,從而可提供低潛時(例如,微秒級)以允許在無線電之間傳達即時狀態資訊。一些實例實施例之介面222可為專用於在無線電之間交換資訊之介面,該介面可不用於向或自無線通信裝置200之非無線電組件傳達資訊。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介面222可為連結第一無線電218與第二無線電220(且,潛在地一或多個其他無線電)之直接介面。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介面222可為無線共存介面(WCI),諸如WCI-2介面、WCI-1介面,或其他類型之WCI。然而,應瞭解,WCI介面類型僅為可用以促進無線電之間的狀態資訊之通信之介面的一實例,且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除WCI介面之外或代替WCI介面,亦可使用可用以介接兩個或兩個以上無線電以支援無線電之間的狀態資訊交換的任一適當介面。
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實施於無線通信裝置200上之無線電可包 括各別共存管理控制器。舉例而言,第一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4可實施於第一無線電218上,且第二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6可實施於第二無線電220上。共存管理控制器(例如,第一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4與第二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6)可體現為各種構件,諸如,電路、硬體、包含可實施於無線電上且由可實施於無線電上之處理裝置執行的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上之電腦可讀程式指令的電腦程式產品,或其某組合。
共存情境管理器216可經組態以定義用於實施於無線通信裝置200上之無線電(諸如第一無線電218與第二無線電220)的共存原則。該共存原則可(例如)定義諸如蜂巢式、GNSS、藍芽、Wi-Fi,及/或類似者之裝置無線電間的優先級。在此方面,共存情境管理器216可維持對各種無線電間之優先級的「全域」觀點(global view)。可基於無線通信裝置200之當前使用狀況內容脈絡而定義共存原則。舉例而言,在蜂巢式電話之使用者正在作用中蜂巢式通話中時使用藍芽耳機的使用狀況內容脈絡中及使用者經由蜂巢式連接而進行作用中資料會話的使用狀況內容脈絡中可定義及實施不同的共存原則。因此,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的基於使用狀況內容脈絡之共存優先級可回應於事件觸發器而隨時間以非即時方式相對較慢地改變。
共存情境管理器216可進一步經組態以經由處理器212與裝置無線電之間的介面將共存原則下推至裝置無線電。處理器212與第一無線電218及第二無線電220之間的介面可為非即時介面。共存原則至無線電之傳達可主要為事件觸發的。在此方面,由於裝置之使用狀況內容脈絡隨時間改變(諸如回應於使用者活動),因此共存原則可回應於事件觸發器而改變。
共存原則之實施與執行可由無線電上之共存管理控制器基於無線電之間的經由介面222之協調而予以執行。在此方面,共存管理控 制器(例如,第一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4與第二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6)可經組態以執行量測且經由介面222於無線電之間交換狀態資訊。如將進一步於下文中描述的,狀態資訊可包括由無線電經歷之干擾條件的指示、無線電的操作狀態資訊,及/或可由共存管理控制器用以判定是否在給定時間根據共存原則修改無線電操作以減輕對另一無線電之干擾的其他資訊。
無線電上的共存管理控制器(諸如第一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4與第二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6)可基於由共存情境管理器216定義之共存原則,且基於可由共同定位的無線電提供的狀態資訊或可由無線電進行之量測中之一或多者,執行即時動作以控制無線電操作。在此方面,共存管理控制器可基於可由無線電進行之量測及/或可由共同定位的無線電提供的狀態資訊,而判定是否根據共存原則採取校正動作以減輕對共同定位的無線電的干擾。
因此,應瞭解,一些實例實施例將可由共存管理控制器(諸如第一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4與第二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6)用以做出用於控制無線電操作以減輕裝置中干擾之決策的資訊分割成諸如共存原則的不相對較頻繁改變之非即時資訊與共同定位的無線電的可隨時間頻繁改變之即時狀態資訊。因此處理器212可經由可藉以在裝置組件之間傳達其他資訊的較低速介面及/或共用介面(例如,共用匯流排)將共存原則及/或可不很經常地改變之其他非即時資訊傳達至第一無線電218與第二無線電220。可經由介面222傳達用於無線電之即時狀態資訊,該介面可提供較低潛時,以用於在無線電之間傳達可相對較頻繁(例如,即時)改變之狀態資訊,從而允許無線電之間的協調。由於非即時資訊可經由另一介面而提供至無線電,因此非即時資訊至裝置無線電之介面222佈建不會阻塞介面222或以其他方式對無線電之間的即時狀態資訊之通信造成延遲。
實施於無線電上之共存管理控制器(諸如第一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4與第二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6)可使用任一適當技術來在經判定為根據共存原則為適當時控制無線電操作以採取校正動作,以便減輕對共同定位的無線電的干擾。在此方面,共存管理控制器可使用用於降低干擾的一或多個基於硬體之技術及/或一或多個基於軟體之技術。
作為可使用的基於硬體之技術的一實例,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共存管理控制器可經組態以諸如藉由將更銳化濾波應用於侵擾者無線電傳輸來修改可應用於傳輸之濾波,以降低對受擾者無線電的相鄰頻道干擾。作為可由共存管理控制器用以減輕干擾的基於硬體之技術的另一實例,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共存管理控制器可經組態以諸如藉由適當地降低或增大線性來調整侵擾者無線電之RF組件的線性,以減輕互調變失真及/或諧波失真對受擾者無線電的干擾影響。
作為可使用的基於軟體之技術的一實例,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共存管理控制器可經組態以應用時域共用技術來減輕干擾影響。在此方面,若受擾者無線電相比侵擾者無線電具有較低優先權,則受擾者無線電上之共存管理控制器可避免在侵擾者無線電正在傳輸時接收資料。受擾者無線電上的共存管理控制器可基於可由侵擾者無線電(例如,經由介面222)提供之狀態資訊及/或基於可由受擾者無線電執行之量測而得知在給定時間侵擾者無線電是否正在傳輸。類似地,若受擾者無線電由共存原則定義為在特定時段期間相比侵擾者無線電具有較高優先權且正於該時段期間接收資料,則侵擾者無線電上之共存管理控制器可避免在受擾者無線電之高優先權接收時段期間傳輸資料。侵擾者無線電上的共存管理控制器可基於可由受擾者無線電(例如,經由介面222)提供之狀態資訊及/或基於可由侵擾者無線電執行之量測而得知在一時段期間受擾者無線電是否正在接收資料。
作為可使用的基於軟體之技術的另一實例,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共存管理控制器可經組態以應用頻域互斥技術來減輕對共同定位的無線電的干擾。舉例而言,若避免在受影響頻道上的接收係可能的,則受擾者無線電上之共存管理控制器可經組態以避免在受侵擾者無線電傳輸影響之頻道上的接收。受擾者無線電上之共存管理控制器可(例如)基於可由受擾者無線電執行之量測而得知受侵擾者無線電傳輸影響之頻道。受侵擾者傳輸影響之頻道可(例如)為緊鄰由侵擾者無線電使用之頻帶的由受擾者無線電使用之頻帶內的頻道。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受擾者無線電上之共存管理控制器可經組態以在受擾者無線電已知侵擾者無線電正在傳輸之時段期間應用頻域互斥技術。在此方面,受擾者無線電上的共存管理控制器可基於可由侵擾者無線電(例如,經由介面222)提供之狀態資訊及/或基於可由受擾者無線電執行之量測而得知在給定時間侵擾者無線電是否正在傳輸。
若避免頻道上之傳輸係可能的,則侵擾者無線電上之共存管理控制器可(例如)經組態以應用頻域互斥技術以避免在可對受擾者無線電產生更大損害之頻道上的傳輸。可對受擾者無線電產生更大損害之頻道可(例如)為緊鄰由受擾者無線電使用之頻帶的由侵擾者無線電使用之頻帶內的頻道。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侵擾者無線電上之共存管理控制器可經組態以在侵擾者無線電已知受擾者無線電正在接收資料之時段期間應用頻域互斥技術。在此方面,侵擾者無線電上的共存管理控制器可基於可由受擾者無線電(例如,經由介面222)提供之狀態資訊及/或基於可由侵擾者無線電執行之量測而得知在給定時間受擾者無線電是否正在接收。
作為可使用的基於軟體之技術的又一實例,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共存管理控制器可經組態以應用功率域互斥技術來減輕對共同定位的無線電的干擾。舉例而言,若一裝置上存在多個侵擾者無線電, 則第一侵擾者無線電上之共存管理控制器可避免與第二侵擾者無線電同時傳輸,以便限制由該裝置發射之總傳輸功率,及/或避免造成互調變失真,從而減輕對受擾者無線電之干擾。在此實例中,共存原則可將與第二侵擾者無線電及受擾者無線電相比較低的優先權給予第一侵擾者無線電,以使得第一侵擾者無線電上之共存管理控制器可退減且避免傳輸,藉此讓步於由第二侵擾者無線電進行之傳輸且減輕對受擾者無線電之干擾。第一侵擾者無線電上之共存管理控制器可基於對第二侵擾者無線電是否正在給定時間傳輸及/或受擾者無線電是否正在給定時間接收之認知而判定避免傳輸。在此方面,第一侵擾者無線電上的共存管理控制器可基於可由第二侵擾者無線電及/或由受擾者無線電(例如,經由介面222)提供之狀態資訊及/或基於可由第一侵擾者無線電執行之量測,而得知在給定時段期間第二侵擾者無線電是否正在傳輸及/或受擾者無線電是否正在接收。
可由侵擾者無線電之共存管理控制器實施之功率域互斥技術的另一實例為在受擾者無線電正在接收的情況下退減該侵擾者無線電之傳輸功率。在此方面,限制傳輸功率可降低對由受擾者無線電進行之接收的干擾位準。共存管理控制器可基於可由受擾者無線電(例如,經由介面222)提供之狀態資訊及/或基於可由侵擾者無線電執行之量測而得知在給定時段期間受擾者無線電是否正在接收。
圖3說明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用於促進無線電之間的裝置中共存之實例架構。架構可包括可體現為應用程式處理器之一主機302。主機302可(例如)為處理器212及/或處理電路210之一實施例。架構可進一步包括複數個無線電。在圖3之實例中,架構可包括蜂巢式無線電304、GNSS無線電306,及藍芽(BT)/Wi-Fi組合無線電308。然而,應瞭解,圖3中說明之無線電的組合係以舉例而非限制的方式說明。在此方面,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可省略蜂巢式無線電304、GNSS無 線電306,及BT/Wi-Fi組合無線電308中之一或多者。此外,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架構可包括除在圖3中說明且關於圖3所描述之無線電之外亦存在的或代替該等無線電的一或多個其他無線電。另外,BT/Wi-Fi組合無線電之使用係例示性的,且一些實例實施例可包括獨立藍芽無線電及/或獨立Wi-Fi無線電。因此,應瞭解,在圖3中說明且關於圖3所描述之架構結構及相應技術可在作必要修正的情況下應用於可實施於無線通信裝置上之無線電的任何組合。
主機302可包括共存情境管理器310,該共存情境管理器可負責定義用於裝置無線電之共存原則且將該等共存原則提供至該等裝置無線電。在此方面,共存情境管理器310可(例如)為共存情境管理器216之一實施例。可於主機302上執行一或多個應用程式312。共存情境管理器310可因此得知於給定時間在作用中之應用程式312。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共存情境管理器310可判定作用中應用程式之對應使用狀況狀態資訊。在此方面,共存情境管理器310可利用對應用程式312之狀態的認知來得出對裝置使用之全域觀點且判定裝置之當前使用狀況內容脈絡。共存情境管理器310可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基於當前使用狀況內容脈絡而定義用於裝置無線電之共存原則。共存原則可包括關於使用狀況內容脈絡的裝置無線電之間的一或多個優先權的定義。
共存情境管理器310可經組態以經由可實施於主機302上之各別無線電管理器媒介(intermediary)而將經定義之共存原則提供至裝置無線電。舉例而言,蜂巢式無線電管理器314可促進共存情境管理器310與蜂巢式無線電304之間的通信。GNSS無線電管理器316可促進共存情境管理器310與GNSS無線電306之間的通信。BT無線電管理器318可促進共存情境管理器310與BT/Wi-Fi組合無線電308之BT部分之間的通信。Wi-Fi無線電管理器320可促進共存情境管理器310與BT/Wi-Fi組合無線電308之Wi-Fi部分之間的通信。
共存情境管理器310可經組態以使用介面338將共存原則提供至無線電(例如,經由各別無線電管理器媒介314-320)。介面338可為非即時介面,該介面可用於大訊息傳送,且該介面可具有毫秒級之延遲。除主機302與無線電304-308之外,一些實例實施例之介面338亦可由無線通信裝置的其他組件共用,且除共存原則之外亦可用於其他資料及/或可於主機302與無線電304-308之間交換之其他資訊的通信。
蜂巢式無線電304可包括即時共存(coex)管理器322,該即時共存管理器可經組態以實施及執行由共存情境管理器310定義之共存原則。在此方面,即時共存管理器322可(例如)為關於圖2描述之共存管理控制器(例如,共存管理控制器224或共存管理控制器226)之一實施例。即時共存管理器322可經組態以使用可由蜂巢式無線電304進行之無線電量測324及/或經由即時介面326自GNSS無線電306及/或自BT/Wi-Fi組合無線電308接收之狀態資訊,根據共存原則做出用於控制蜂巢式無線電304的控制決策,以便減輕對GNSS無線電306及/或BT/Wi-Fi組合無線電308之干擾。
即時介面326可為提供低潛時(諸如微秒級之延遲)之介面,以允許在無線電之間傳達即時狀態資訊以促進根據由共存情境管理器310定義及傳遞下來之共存原則來在無線電之間進行協調。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即時介面326可為WCI介面,諸如WCI-2介面或WCI-1介面。一些實例實施例之即時介面326可為專用於在無線電之間交換資訊之介面,該介面可不用於向或自非無線電組件傳達資訊。
即時共存管理器322可進一步經組態以經由即時介面326將蜂巢式無線電304之狀態資訊提供至GNSS無線電306及/或提供至BT/Wi-Fi組合無線電308。狀態資訊可包括關於蜂巢式無線電304之狀態的任何資訊,該資訊可由GNSS無線電306及/或由BT/Wi-Fi組合無線電308用 以遵照由共存情境管理器310定義之共存原則而判定無線電操作控制。舉例而言,狀態資訊可包括指示在一或多個時段期間蜂巢式無線電304正在接收抑或傳輸資料之操作狀態資訊。另外或作為替代,狀態資訊可包括可由蜂巢式無線電304經歷之干擾條件的指示,諸如可由蜂巢式無線電304基於無線電量測324判定之干擾條件。
GNSS無線電306可包括即時共存管理器328,該即時共存管理器可經組態以實施及執行由共存情境管理器310定義之共存原則。在此方面,即時共存管理器328可(例如)為關於圖2描述之共存管理控制器(例如,共存管理控制器224或共存管理控制器226)之一實施例。即時共存管理器328可(例如)經組態以使用可由GNSS無線電306進行之量測及/或經由即時介面326自蜂巢式無線電304及/或自BT/Wi-Fi組合無線電308接收之狀態資訊,根據共存原則做出用於控制GNSS無線電306的控制決策,以便減輕對蜂巢式無線電304及/或BT/Wi-Fi組合無線電308之干擾。
即時共存管理器328可進一步經組態以經由即時介面326將GNSS無線電306之狀態資訊提供至蜂巢式無線電304及/或提供至BT/Wi-Fi組合無線電308。狀態資訊可包括關於GNSS無線電306之狀態的任何資訊,該資訊可由蜂巢式無線電304及/或由BT/Wi-Fi組合無線電308用以遵照由共存情境管理器310定義之共存原則而判定無線電操作控制。舉例而言,狀態資訊可包括指示在一或多個時段期間GNSS無線電306正在接收抑或傳輸資料之操作狀態資訊。另外或作為替代,狀態資訊可包括可由GNSS無線電306經歷之干擾條件的指示,諸如可基於可由GNSS無線電306進行之量測而判定之干擾條件。
BT/Wi-Fi組合無線電308可包括即時共存管理器330,該即時共存管理器可經組態以實施及執行由共存情境管理器310定義之共存原則。在此方面,即時共存管理器330可(例如)為關於圖2描述之共存管 理控制器(例如,共存管理控制器224或共存管理控制器226)之一實施例。即時共存管理器330可經組態以使用可由BT/Wi-Fi組合無線電308進行之無線電量測332及/或經由即時介面326自蜂巢式無線電304及/或自GNSS無線電306接收之狀態資訊,根據共存原則做出用於控制BT/Wi-Fi組合無線電308的控制決策,以便減輕對蜂巢式無線電304及/或GNSS無線電306之干擾。
即時共存管理器330可進一步經組態以經由即時介面326將BT/Wi-Fi組合無線電308之狀態資訊提供至蜂巢式無線電304及/或提供至GNSS無線電306。狀態資訊可包括關於BT/Wi-Fi組合無線電308之狀態的任何資訊,該資訊可由蜂巢式無線電304及/或由GNSS無線電306用以遵照由共存情境管理器310定義之共存原則而判定無線電操作控制。舉例而言,狀態資訊可包括指示在一或多個時段期間BT/Wi-Fi組合無線電308正在接收抑或傳輸資料之操作狀態資訊。另外或作為替代,狀態資訊可包括可由BT/Wi-Fi組合無線電308經歷之干擾條件的指示,諸如可由BT/Wi-Fi組合無線電308基於無線電量測332而判定之干擾條件。
圖4說明實例系統400,在該實例系統中可實施一些實例實施例以促進無線通信技術之間的裝置中共存。系統400可包括無線通信裝置402,該無線通信裝置可(例如)為無線通信裝置200之一實施例。無線通信裝置402可經組態以進行可由基地台402支援之蜂巢式通信。舉例而言,無線通信裝置402可經組態以經由以下技術進行通信:長期演進(LTE)蜂巢式通信技術、全球行動電信系統(UMTS)蜂巢式通信技術、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蜂巢式通信技術、分碼多重存取(CDMA)蜂巢式通信技術,或CDMA 2000蜂巢式通信技術,及/或其他蜂巢式通信技術。無線通信裝置402可進一步經組態以經由ISM頻帶技術進行通信。因此,舉例而言,無線通信裝置402可經由ISM頻帶 網路406而與裝置408進行無線通信。舉例而言,在ISM頻帶網路406為藍芽網路之實施例中,裝置408可為可與無線通信裝置介接之藍芽耳機或其他藍芽裝置。
在系統400之內容脈絡中,各種實施例可實施於無線通信裝置402上,以根據共存原則控制無線通信裝置402上之蜂巢式無線電及/或ISM頻帶無線電的操作以減輕裝置無線電之間的干擾,從而促進蜂巢式無線電與ISM頻帶無線電之間的裝置中共存。然而,應瞭解,系統400係僅僅以舉例方式提供的。在此方面,如先前所指出,一些實例實施例促進不同於蜂巢式與ISM頻帶無線電共存的裝置中無線電共存情境。
圖5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說明根據實例方法的流程圖,該實例方法可由無線通信裝置執行以用於促進無線電之間的裝置中共存。在此方面,圖5說明可由無線通信裝置200及/或由圖3中所說明之架構執行的操作。在圖5中說明且關於圖5所描述之操作可(例如)經執行以促進諸如在系統400之內容脈絡內的蜂巢式無線電與ISM頻帶無線電之間的裝置中無線電共存。
操作500可包括:共存情境管理器216定義用於第一無線電218與第二無線電220之共存原則。共存原則可(例如)定義第一無線電218與第二無線電220之間的優先次序。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可至少部分基於無線通信裝置之使用狀況內容脈絡而定義共存原則,使得可針對第一使用狀況內容脈絡與第二使用狀況內容脈絡定義不同的共存原則。
操作510可包括:共存情境管理器216將共存原則提供至第一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4與第二無線電管理控制器226。可經由處理器210與無線電之間的介面而將共存原則提供至第一無線電218與第二無線電220。
第一無線電218及/或第二無線電220可經由介面222交換狀態資訊,以促進由第一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4及第二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6實施共存原則。因此,舉例而言,操作520可包括:第二無線電220經由介面222將第二無線電220之狀態資訊提供至第一無線電218。狀態資訊可(例如)包括可由第二無線電220經歷之干擾條件的指示。另外或作為替代,狀態資訊可包括指示在一或多個時段期間第二無線電220正在接收抑或傳輸資料之操作狀態資訊。應瞭解,除操作520之外或代替操作520,方法亦可包括第一無線電218將此狀態資訊提供至第二無線電220。
操作530可包括:第一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4使用在操作520中接收之狀態資訊根據共存原則控制第一無線電218的操作,以減輕對第二無線電220之干擾。另外或作為替代,操作530可包括:第一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4使用可由第一無線電218進行之量測來控制第一無線電218之操作。舉例而言,若第一無線電218為諸如蜂巢式無線電之侵擾者無線電,且第二無線電220為諸如實施ISM頻帶無線通信技術之無線電的受擾者無線電,且共存原則定義在給定情境中第二無線電220優先於第一無線電218,則第一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4可控制由第一無線電218進行之資料傳輸以減輕對由第二無線電220進行之資料接收的干擾。在此方面,第一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4可使用用於減輕干擾的任何基於硬體及/或基於軟體之技術,諸如調整傳輸之濾波、調整RF組件的線性、時域共用技術、頻域互斥技術、功率域技術、其某組合或其類似者,以減輕對由第二無線電220進行之接收的干擾。然而,應瞭解,其他情境經考量為處於本發明之範疇內,包括:第一無線電218為受擾者無線電;第二無線電220為侵擾者無線電;第一無線電218使用不同於蜂巢式的無線通信技術;第二無線電220使用非ISM頻帶無線通信技術;第一無線電218優先於第二無 線電220;與一或多個其他共同定位的無線電進行協調;或其某組合。
應瞭解,除操作530之外或代替操作530,方法亦可包括:第二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6根據共存原則控制第二無線電220的操作。在此方面,第二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6可使用可經由介面222接收之第一無線電218的狀態資訊及/或可由第二無線電220進行之量測,以根據共存原則控制第二無線電220的操作。
圖6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說明根據實例方法的流程圖,該實例方法可由無線通信裝置之處理器執行以用於促進無線電之間的裝置中共存。在此方面,圖6說明可(例如)由處理電路210、處理器212、共存情境管理器216、主機302、共存情境管理器310、其某組合或其類似者執行的操作。
操作600可包括:處理器定義用於第一無線電218與第二無線電220之共存原則。共存原則可(例如)定義無線電之間的一或多個優先次序。應瞭解,在具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無線電之裝置中,操作600可包括定義包括額外無線電之共存原則。操作610可包括:處理器經由在處理器與無線電之間的介面而將共存原則提供至第一無線電218與第二無線電220。共存原則可組態無線電上的共存管理控制器(例如,第一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4、第二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6、即時共存管理器322、即時共存管理器328、即時共存管理器330,及/或其類似者),以至少部分基於可在無線電之間交換之狀態資訊而控制無線電之操作。
圖7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說明根據另一實例方法的流程圖,該實例方法可由無線通信裝置之處理器執行的用於促進無線電之間的裝置中共存。在此方面,圖7說明可至少部分基於無線通信裝置之當前使用狀況內容脈絡而定義共存原則的實例方法。處理電路210、處理器 212、共存情境管理器216、主機302、共存情境管理器310、其某組合或其類似者可(例如)提供用於執行在圖7中說明且關於圖7所描述之操作的構件。
操作700可包括:處理器判定無線通信裝置之使用狀況內容脈絡。可(例如)至少部分基於在裝置上在作用中之一組應用程式(例如,應用程式312)及/或一或多個此等作用中應用程式之使用狀態而判定使用狀況內容脈絡。操作710可包括:處理器至少部分基於經判定之使用狀況內容脈絡而定義用於第一無線電218與第二無線電220之共存原則。共存原則可(例如)定義無線電之間的一或多個優先次序。因此,舉例而言,在給定第一使用狀況內容脈絡的情況下,一無線電可優先,而在給定第二使用狀況內容脈絡的情況下,另一無線電可優先。應瞭解,在具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無線電之裝置中,操作710可包括定義包括額外無線電之共存原則。操作720可包括:處理器經由在處理器與無線電之間的介面而將共存原則提供至第一無線電218與第二無線電220。在此方面,操作720可對應於上文所描述之操作610。由於裝置之使用狀況內容脈絡隨時間改變,因此該方法可返回至操作700,且該方法可重複,以使得可回應於使用狀況內容脈絡之改變而定義新的共存原則。
圖8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說明根據實例方法的流程圖,該實例方法可由無線電執行以用於促進無線電之間的裝置中共存。在此方面,圖8說明可由第一無線電218、第二無線電220、蜂巢式無線電304、GNSS無線電306、BT/Wi-Fi組合無線電308,及/或可實施於無線通信裝置上之其他無線電執行的方法。共存管理控制器(例如,第一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4、第二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6、即時共存管理器322、即時共存管理器328、即時共存管理器330,及/或其類似者)可(例如)提供用於執行在圖8中說明且關於圖8所描述之操作中之一 或多者的構件。
操作800可包括:一無線電經由在該無線電與主機處理器(諸如處理器212、主機302,或其類似者)之間的介面而接收共存原則。該方法能可選地進一步包括操作810,該操作可包括:無線電執行量測。量測可(例如)包括執行對所觀測之干擾條件的量測,諸如資料接收中的任何所觀測之錯誤、自相鄰頻帶的洩漏、諧波,及/或可由共同定位的無線電之操作產生及可干擾無線電之操作的其他信號或頻率。操作820可包括無線電經由在該無線電與共同定位的無線電之間的介面(諸如介面222或介面326)而將該無線電之狀態資訊發送至該或該等共同定位的無線電。舉例而言,狀態資訊可包括指示在一或多個時段期間無線電正在接收抑或傳輸資料之操作狀態資訊。在包括操作810之實施例中,另外或作為替代,狀態資訊可包括由無線電經歷之干擾條件的指示(如可基於可由無線電進行之量測而定義者)。
圖9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說明根據另一實例方法的流程圖,該實例方法可由無線電執行以用於促進無線電之間的裝置中共存。在此方面,圖9說明可由第一無線電218、第二無線電220、蜂巢式無線電304、GNSS無線電306、BT/Wi-Fi組合無線電308,及/或可實施於無線通信裝置上之其他無線電執行的方法。共存管理控制器(例如,第一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4、第二無線電共存管理控制器226、即時共存管理器322、即時共存管理器328、即時共存管理器330,及/或其類似者)可(例如)提供用於執行在圖9中說明且關於圖9所描述之操作中之一或多者的構件。
操作900可包括:無線電經由在該無線電與主機處理器(諸如處理器212、主機302,或其類似者)之間的介面而接收共存原則。操作920可包括無線電經由在該無線電與共同定位的無線電之間的介面(諸如介面222或介面326)而接收該共同定位的無線電之狀態資訊。因此, 舉例而言,操作920可包括:無線電接收可由共同定位的無線電根據由共同定位的無線電執行之操作820而提供之狀態資訊。
操作930可包括:無線電使用共同定位的無線電之狀態資訊根據共存原則控制無線電的操作,以減輕對該共同定位的無線電的干擾。應瞭解,無線電可使用用於減輕干擾的任何基於硬體及/或基於軟體之技術,諸如調整傳輸之濾波、調整RF組件的線性、時域共用技術、頻域互斥技術、功率域技術、其某組合或其類似者,以減輕對共同定位的無線電的干擾。
本文中揭示之一些實施例提供用於促進無線電之間的裝置中共存之架構及對應方法、設備及電腦程式產品。舉例而言,一些實例實施例促進蜂巢式無線電與連接性無線電(諸如使用工業、科學及醫療(ISM)頻帶之連接性無線電)之間的共存。更確切而言,一些實例實施例提供一架構,其中主機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定義用於可實施於無線通信裝置上之兩個或兩個以上無線電的共存原則。一些實例實施例之共存原則可在給定當前使用狀況內容脈絡的情況下定義無線電之間的優先次序,使得一無線電可基於給定使用狀況內容脈絡而優先於另一無線電。主機處理器可經由在主機處理器與無線電之間的介面而將共存原則提供至無線電。
無線電可經組態以經由無線電之間的單獨介面來交換狀態資訊。無線電之間的介面可為較高速介面,該較高速介面可促進無線電之間的即時狀態資訊交換。狀態資訊可(例如)指示由無線電經歷之干擾條件、指示在給定時段期間無線電正在傳輸抑或接收資料的操作狀態資訊,及/或其類似者。在此方面,可經由可促進無線電之間的相對較高速通信之介面而在無線電之間交換可頻繁(例如,即時)改變之狀態資訊。在此方面,一些實例實施例將可由無線電用以做出用於控制無線電操作以減輕裝置中干擾之決策的資訊分割成諸如共存原則的 不相對較頻繁改變之非即時資訊與共同定位的無線電的可隨時間頻繁改變之狀態資訊。可因此經由藉以傳達其他資訊的較低速介面及/或共用介面在主機處理器與無線電之間傳達共存原則及/或可不很經常地改變之其他非即時資訊,而不阻塞無線電之間的較高速、直接介面。
根據一些實例實施例之無線電可使用接收自另一無線電之狀態資訊根據由主機處理器提供之共存原則控制無線電操作。在此方面,無線電可基於狀態資訊而得知由共同定位的無線電經歷的條件及/或執行的活動,且可使用此認知來判定是否於給定時間根據共存原則修改無線電操作,以減輕對共同定位的無線電的干擾。
干擾減輕之管理可被分割成基於「即時」資訊之「即時」控制(例如,以處理快速變化的操作條件),及基於「非即時」資訊之「非即時」控制(例如,以處理緩慢變化的操作條件)。主機處理器(例如,應用程式處理器302)可知曉可影響無線通信裝置402中之多個無線子系統的「高層級」優先權。主機處理器可基於已知高層級優先權(例如,無線無線電子系統的信號傳輸及/或接收將優先於其他無線無線電子系統)且基於其他「非即時」資訊(例如,對各種無線子系統之組態的觀測,及在無線通信裝置上在作用中且經由不同無線子系統通信之多組應用程式的「使用狀況」)而制訂高層級原則並將該高層級原則傳達至無線子系統中之每一者。每一無線子系統可即時監視其自身的射頻信號,以及經由即時通信介面自無線通信裝置中之其他無線子系統接收即時資訊。一無線子系統可回應於來自主機處理器之請求或命令,及/或回應於來自另一無線子系統之請求,基於即時量測而採取動作以減輕干擾。在一些實施例中,無線子系統中之共存管理器可實施干擾減輕策略,以調整由該無線子系統發射及/或接收之射頻信號的傳輸及/或接收性質。該無線子系統中之共存管理器可基於以下 項中之一或多者而控制包含於無線子系統中的無線電路:來自主機處理器之共存原則、來自主機處理器之請求及/或命令、來自無線子系統的經量測射頻條件、提供自其他無線子系統之即時射頻資訊,及來自其他無線子系統之請求。代表性射頻資訊可包括信號功率、干擾位準、錯誤率、封包錯誤、解碼錯誤、頻道、頻寬、頻帶,等等。每一無線子系統可包含於單獨的積體電路裝置(晶片)中,或若干無線子系統可在單一積體電路裝置中分組在一起。在代表性實施例中,無線通信裝置包括一蜂巢式無線晶片及一單獨的組合式無線區域網路及無線個人區域網路晶片,例如蜂巢式LTE/3G晶片及WiFi-BT晶片。由於不同晶片可由不同時脈源供應時脈,因此每一晶片之時序可不同,且因此兩個不同無線子系統之間的即時介面可得益於校準資訊,以將由一晶片進行的接收與自另一晶片之訊息傳達對準。主機處理器可將校準資訊提供至每一無線子系統,以將其即時通信介面通信對準。主機處理器中之共存管理器可監視多個無線子系統的組態、經由多個無線子系統通信之應用程式的使用,及由多個無線子系統提供之效能量測報告(例如,鏈路品質、效能特性等等),以判定在何時將無線子系統中的一或多者自「無無線共存」狀態轉變至「無線共存」狀態。當在「無線共存」狀態中時,無線子系統可執行一組共存演算法,以減輕由該無線子系統發射及/或接收之信號的干擾。如本文中進一步描述的,由主機處理器及/或無線子系統監視的事件可導致由主機處理器及/或由無線子系統中之一或多者採取及/或請求及/或命令的各種動作。主機處理器可針對每一無線子系統確立一組鏈路品質監視條件,且當無線子系統的鏈路品質未能滿足一組鏈路品質條件時,主機處理器可採取動作以減輕可影響受影響的無線子系統之鏈路品質之效能的干擾。另一無線子系統可被視為對於經歷鏈路品質故障之「受擾者」無線子系統的「侵擾者」。(應注意,鏈路品質故障可指示相對於由主 機處理器傳達之一或多個臨限值之效能變化,且無需指代無線電鏈路故障。)主機處理器可請求及/或命令進行動作,以減少由「侵擾者」無線子系統產生之干擾,例如,方法為直接(例如,藉由改變RF傳輸參數)及/或間接(例如,藉由改變資料要求及/或無線電資源請求)地改變若干不同射頻性質中之任一者。主機處理器亦可(例如)藉由改變用於信號接收之射頻性質及/或用於經由「受擾者」無線子系統通信之資料要求,而請求及/或命令由「受擾者」無線子系統進行之動作。每一無線子系統可基於可用於該無線子系統之資訊(例如,操作條件、鏈路品質、作用中程序、操作狀態、狀態改變等等),對請求及/或命令做出反應以更改其射頻性質及/或資料要求。一無線子系統可設法相對於該無線子系統自身的鏈路品質及穩定性而平衡對其他無線子系統的干擾之減輕,例如,以確保由該無線子系統及/或經由該無線子系統進行之程序的穩定性及正常完成。每一無線子系統即時(或近乎即時)地監視其自身條件,且具有更多關於其自身條件的即時可用之資訊。無線子系統可通知主機處理器(或對來自主機處理器之請求做出回應)該無線子系統是否遵守請求及/或命令以調整射頻傳輸及/或接收。無線子系統可忽略及/或延遲對射頻傳輸及/或接收之改變,以便確保由無線子系統進行之通信的無線電鏈路故障不受影響,例如,當無線電鏈路具有高路徑損耗時,無線子系統可繼續使用較高傳輸功率位準,以確保對無線電鏈路之使用。無線子系統亦可忽略及/或延遲傳輸功率降低(或其他射頻變化),以(例如)在關鍵的處理狀態或程序(諸如無線電資源控制(RRC)或隨機存取頻道(RACH)程序,或可影響無線電鏈路之其他發信程序)期間維持鏈路穩定性。下文中進一步描述用於減輕包括多個無線子系統之無線通信裝置中之干擾的方法與設備之額外細節。
圖10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的無線通信裝置402中之一組組件的代 表性方塊圖1000。在一些實施例中,圖10中所說明之該組組件可包含圖3中所說明的架構300。無線通信裝置402可包括主機處理器1002及複數個無線子系統1010。主機處理器1002可經由一或多個主機介面1016耦接至複數個無線子系統1010。代表性主機介面1016可包括上文所描述之非即時介面338,該非即時介面將在主機處理器1002中操作之複數個無線電管理器314-320耦接至複數個無線子系統(無線電)304-308。在一些實施例中,主機處理器可執行無線通信裝置402中之應用程式處理器的操作,例如,在其上執行一或多個應用程式1004。應用程式1004可產生發信命令與資料封包,以使用無線子系統1010中之一或多者經由一或多個無線網路通信。應用程式1004亦可(例如)自主機共存管理器1006或自在主機處理器1002中操作之其他控制功能接收發信命令,並取用經由一或多個無線子系統1010接收的資料封包。主機處理器1002中之主機共存管理器1006可獲取一或多個無線子系統1010之組態,且可評估該等組態是否指示無線子系統1010中之兩者或兩者以上之間的潛在或實際共存干擾條件。在一些實施例中,主機共存管理器1006可判定對無線子系統1010中之一或多者之組態的一或多個參數之修改,以減輕該等無線子系統之間的干擾。與在主機處理器1002中可操作之一或多個無線管理器1008協作的主機共存管理器1006可將組態參數提供至一或多個無線子系統1010,以便監視鏈路品質及/或管理無線子系統1010中之每一者之間的干擾。在複數個無線子系統1010中可操作的一或多個無線共存管理器1012可(例如)經由無線管理器1008自主機共存管理器1006接收資訊、請求及/或命令,且可調整其各別無線子系統1010中之無線電路1014的操作參數,以平衡經由該等無線子系統1010進行之通信的鏈路品質。在一些實施例中,主機處理器定義被提供至無線子系統1010之包括共存參數的共存原則。無線子系統1010與主機處理器1002之間的主機介面1016可相對於由無線子 系統1010之無線電路1014傳輸與接收之無線射頻(RF)信號1018的變化之操作條件而「非即時」操作。在一些實施例中,無線子系統1010經由一或多個「即時」介面彼此互連(或與彼此的子集互連),該等「即時」介面可針對由無線子系統1010接收之無線RF信號1018而將關於操作狀態及/或鏈路品質條件之資訊「即時」提供至無線子系統1010中之每一者。在一些實施例中,無線子系統1010(例如)基於由主機處理器1002提供之鏈路品質參數而監視由無線子系統1010即時接收之無線RF信號1018,且可將關於鏈路品質之資訊「非即時」地提供至主機處理器1002,以及「即時」地提供至其他無線子系統1010。因此,無線子系統1010可在彼此之間交換即時無線射頻信號及組態資訊,且可將「概述」資訊非即時地提供至主機處理器。無線子系統1010中之每一者可採取各種動作來減輕由無線子系統1010傳輸之可由無線通信裝置402中之其他無線子系統1010接收的無線RF信號1018的干擾。無線子系統1010可自主機處理器1002(例如,經由無線管理器1008自主機共存管理器1006)及自另一無線子系統1010(例如,自其中的另一無線共存管理器1012)接收修改無線RF信號1018的請求。接收請求之無線子系統1010可判定有待採取之一組適當動作,該組適當動作為該無線子系統平衡無線RF信號1018之通信的鏈路品質、效能,及/或穩定性,且減輕無線通信裝置402之其他無線子系統1010受到的干擾。
圖11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代表性方法1100,該方法可由無線通信裝置402之組件(例如,由主機處理器1002)執行,以減輕無線通信裝置402之多個無線子系統1010之間的無線RF信號1018的干擾。在步驟1102中,主機處理器1002可偵測無線共存情境,在該無線共存情境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無線子系統1010之組態可潛在或實際地造成自該等無線子系統傳達之無線RF信號1018的無線RF干擾。無線共存情境可包含針對無線通信裝置402之複數個無線子系統1010的一組無線子 系統組態。如上文所描述,由一無線子系統1010傳輸的無線RF信號1018可(例如)歸因於高階諧波、歸因於天線隔離程度之不足(及/或不實用)、歸因於無線RF接收器之改良的敏感性及/或其他無線RF操作條件而干擾由另一無線子系統1010接收的無線RF信號1018。在步驟1104中,主機處理器1002可將關於無線子系統1010中之一或多者之組態的資訊提供至無線通信裝置402之多個無線子系統1010中的其他無線子系統。在代表性實施例中,無線通信裝置402包括兩個不同無線子系統1010,且主機處理器1002將組態資訊提供至每一無線子系統1010,以向該等無線子系統通知無線通信裝置402中之對應其他無線子系統1010的組態。在一些實施例中,無線子系統1010之組態可包括由無線子系統1010使用之一或多個不同無線RF組態參數,例如,RF頻帶、RF頻道、RF頻寬、FDD及/或TDD組態、訊框格式等等。在一些實施例中,無線子系統1010藉由即時通信介面而彼此互連。在步驟1106中,主機處理器1002可提供用於無線子系統1010之間的即時通信介面的校準資訊。在代表性實施例中,校準資訊包括用於經由即時通信介面在無線子系統1010之間傳達之訊息的偏移及/或抖動設定。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至每一無線子系統1010之校準資訊係特定針對自另一特定無線子系統1010經由即時通信介面接收信號。在步驟1108中,主機處理器1002(例如)藉由將鏈路品質報告參數提供至一或多個無線子系統1010來組態由一或多個無線子系統1010進行之鏈路品質報告。在一些實施例中,鏈路品質報告參數至少部分判定無線子系統1010在何條件下量測鏈路品質且將該鏈路品質報告給主機處理器1002及/或另一無線子系統1010。在步驟1110中,主機處理器1002判定無線子系統中之至少一者的鏈路品質是否未能滿足一組鏈路品質條件。當無線子系統皆滿足該組鏈路品質條件時,方法1100結束。當無線子系統中之至少一者未能滿足該組鏈路品質條件時,方法在步驟112中 繼續,且主機處理器1002調整無線通信裝置402之一或多個應用程式的資料要求。在一些實施例中,主機處理器1002判定第一無線子系統1010之無線RF信號1018干擾由第二無線子系統1010進行之無線RF信號1018的接收,且主機處理器1002調整經由第一無線子系統1010傳達資料封包之一或多個應用程式的資料要求,例如,以減少由第一無線子系統1010發射之無線RF信號1018的傳輸位準及/或傳輸時間週期。主機處理器1002亦可調整經由第二無線子系統1010接收資料封包之一或多個應用程式的資料要求。在步驟1114中,主機處理器1002將請求及/或命令提供至一或多個無線子系統1010,以調整傳輸及/或接收操作狀態,以便減輕無線通信裝置402之無線子系統1010之間的干擾。在一些實施例中,請求及/或命令可判定由無線子系統1010進行之無線RF信號1018之傳輸或接收發生於何頻率、頻帶、傳輸功率位準及/或時間週期。
圖12說明可應用於無線通信裝置402中之無線子系統1010的狀態圖1200。在無線通信裝置402電力開啟時,每一無線子系統1010可初始化為「無無線共存」狀態1202,在該狀態中由特定無線子系統1010進行之無線RF信號1018的傳輸及/或接收可根據該特定無線子系統1010之要求而操作。每一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其操作狀態之組態資訊(例如,初始組態及在組態改變時的更新)提供至主機處理器1002。主機處理器1002可監視各種無線子系統1010之操作組態的集合,以判定是否可存在共存情境,例如,潛在或實際干擾條件是否可存在於無線子系統1010中之兩者之間。主機處理器1002可藉由將一或多個命令發送至無線子系統1010以使無線子系統1010之狀態自「無無線共存」狀態1202轉變至「無線共存」狀態1204而啟用無線子系統1010之共存狀態。轉變係由圖12中之狀態改變1208指示。當處於「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無線子系統1010可自主機處理器1002及/或另一無線子系 統1010接收可設法減輕無線子系統1010之間的干擾的請求及/或命令。無線子系統1010可基於自主機處理器1002及/或另一無線子系統1010接收之一或多個請求及/或命令來調整其無線操作狀態(如轉變1214所指示)。無線子系統1010亦可每當在發生組態改變時將關於其組態之資訊提供至主機處理器1002,如轉變1212所指示。無線子系統1010可保持於「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直至自主機處理器1002提供命令以停用無線共存為止,隨後,無線子系統1010可轉變至「無無線共存」狀態1202,如狀態轉變1210所指示。當處於「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無線子系統1010可與主機處理器1002及另一無線子系統1010通信,以便監視無線RF鏈路品質及/或效能且調整操作狀態及/或參數,以便減輕無線子系統之間的無線RF信號1018的干擾。無線子系統1010可相對於無線通信裝置402中的一或多個其他無線子系統1010之無線RF效能的要求而平衡自身的無線RF效能。主機處理器402及該組無線子系統1010可協同操作以執行無線共存演算法,以便平衡無線通信裝置402之無線子系統1010的總體效能。
圖13說明表1300,其概述在自「無無線共存」狀態1202轉變至「無線共存」狀態1204時主機處理器1002可發送至無線通信裝置402之兩個不同無線子系統1010的一組訊息(例如,請求及/或命令)。在代表性實施例中,無線通信裝置402包括:根據無線蜂巢式協定操作之第一無線子系統1010;及根據無線區域網路(WLAN)協定(例如,WiFi協定)與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協定(例如,藍芽(BT)協定)之組合而操作的第二無線子系統1010。在一些實施例中,無線通信裝置402包括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與組合式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主機處理器1002可自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與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獲取組態,且基於所獲取之組態,主機處理器1002可判定無線子系統1010的蜂巢式組態與WiFi-BT組態之特定組合可造成無線RF共存問題,例 如,無線子系統1010之間的干擾。主機處理器1002可將一或多個訊息發送至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與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中之每一者,以將無線子系統1010初始化為各別的「無線共存」狀態1204。主機處理器1002可指導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轉變至「無線共存」狀態1204,且可發送訊息以組態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的「無線共存」狀態1204之參數。組態參數可包括用於「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之一組臨限值,及一組傳輸功率限制。在一些實施例中,臨限值包括RF鏈路品質、RF鏈路路徑損耗,及若干無線電承載中之一或多者的值。在一些實施例中,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使用臨限值來判定何時及/或是否調整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傳輸及或接收操作狀態。主機處理器1002亦可提供將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耦接至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即時通信介面的校準參數。在一些實施例中,校準參數可包括用於由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經由即時通信介面之訊息接收的偏移及/或抖動設定。主機處理器1002亦可傳達一組參數,該組參數可用於由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進行之蜂巢式鏈路品質監視及報告的組態。
主機處理器1002亦可組態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以進入「無線共存」狀態1204。主機處理器1002可將關於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組態的資訊傳達至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在一些實施例中,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組態可包括由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使用之頻帶、頻道、頻寬、FDD及/或TDD組態、上行鏈路/下行鏈路組態、訊框格式,及/或特殊子訊框格式。在一些實施例中,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使用所提供之關於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組態的資訊,以修改無線RF信號1018之傳輸及/或接收,以便減輕對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的干擾。主機處理器1002亦可提供將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耦接至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即時通信介面的校準參數。在一些實 施例中,校準參數可包括用於由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經由即時通信介面之訊息接收的偏移及/或抖動設定。主機處理器1002亦可傳達一組參數,該組參數可用於由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進行的監視及向主機處理器1002報告WiFi及/或BT無線RF鏈路之RF鏈路品質的組態。主機處理器1002可將BT適應性跳頻(AFH)遮罩提供至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且在一些實施例中,該BT AFH遮罩可基於無線蜂巢式子系統1010之特定組態。舉例而言,基於對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組態之認知,該BT AFH遮罩可考慮到無線RF信號1018之無線干擾。
圖14說明表1400,其概述主機處理器1002可採取以減輕無線通信裝置402之無線子系統1010之間的干擾之一組動作。表1400概括當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被識別為「侵擾者」且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被識別為「受擾者」時主機處理器1002的動作。主機處理器1002可(例如)在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處於「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接收關於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無線RF鏈路之鏈路品質的資訊。主機處理器1002可(例如)基於由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提供至主機處理器1002之量測報告,判定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無線RF鏈路的鏈路品質何時未能滿足一組鏈路品質條件。在一實施例中,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RF無線鏈路的鏈路品質度量可降至鏈路品質臨限值之下。當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鏈路品質未能滿足該組鏈路品質條件時,主機處理器1002可採取動作以改良鏈路品質,例如,藉由減輕來自「侵擾者」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無線RF信號1018對「受擾者」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的干擾。主機處理器1002可(例如)藉由降低一或多個應用程式之即時編碼解碼器速率,藉由降低由一或多個應用程式使用之串流傳送速率而調整經由無線RF鏈路通信的一或多個應用程式的資料要求。藉由降低編碼解碼器速率及/或串流傳送速率,主機處理器1002可降低由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進行之傳輸 的資料要求,及/或降低由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進行之接收的資料要求。在一些實施例中,主機處理器1002可調整在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上傳達資料封包的一或多個應用程式之資料速率,由此降低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作用中資料速率。在一些實施例中,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資料速率的降低可降低功率量、傳輸頻率、作用中傳輸時間週期的量,或可導致來自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無線RF信號1018對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的較少干擾的其他無線RF傳輸性質。主機處理器1002可(例如)藉由節流由一或多個應用程式提供至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上行鏈路(UL)資料訊務,來直接或間接地降低由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傳輸之蜂巢式UL資料訊務的量。在一些實施例中,主機處理器1002將一或多個請求傳達至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以調整UL傳輸,例如,改變上行鏈路資料速率、UL傳輸之時間週期、UL無線電資源請求的數目,及/或由蜂巢式無線子系統傳達至對應存取網路子系統的緩衝狀態報告的值。在一些實施例中,主機處理器1002將一或多個請求傳達至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以調整UL傳輸功率,(例如)以減小傳輸功率位準及/或作用中傳輸功率時間週期。在一些實施例中,主機處理器1002組態無線蜂巢式子系統1010,以週期性地將鏈路品質度量資訊報告至主機處理器1002,(例如)以提供對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無線RF鏈路的效能的監視。當無線蜂巢式UL鏈路品質改變時,主機處理器1002可藉由(直接或間接地)調整UL傳輸(例如,傳輸功率位準)來對提供於蜂巢式無線系統1010鏈路品質報告中之資訊做出回應。因此,主機處理器1002可監視對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調整的影響,以便使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無線RF鏈路的效能與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無線RF鏈路的效能平衡。主機處理器1002亦可監視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是否實際上回應於來自主機處理器1002之請求及/或命令而限制其UL傳輸功率。當主機處理器 1002判定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實際上限制其UL傳輸功率時,主機處理器1002可組態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以起始對主機處理器1002的週期性蜂巢式無線鏈路品質報告,以便在UL傳輸功率受限制時監視UL鏈路品質。主機處理器1002可適應性地調整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 UL傳輸功率,以使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 RF無線鏈路之效能與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 RF無線鏈路之效能平衡。主機處理器1002亦可判定:蜂巢式無線子系統並未回應於由主機處理器1002發出之用以限制UL傳輸功率的請求及/或命令而限制UL傳輸功率。在一些實施例中,作為回應,主機處理器1002可調整一或多個應用程式之資料要求(例如,如上文中所描述的)。主機處理器1002可節流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UL資料訊務,及/或請求蜂巢式無線子系統發送減小之緩衝狀態報告(BSR)值,(例如)以請求較少UL無線電資源以減少UL資料傳輸。無線通信裝置402之無線子系統1010中的每一者可將組態資訊傳達至主機處理器1002,且當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與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特定組合並不指示潛在或實際的無線共存問題時,主機處理器1002可將訊息發送至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與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以停用「無線共存」狀態1204,且藉此返回至「無無線共存」狀態1202。
圖15說明表1500,其概述主機處理器1002可採取以減輕無線通信裝置402之無線子系統1010之間的干擾之一組動作。表1500概括當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被識別為「侵擾者」且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被識別為「受擾者」時主機處理器1002的動作。主機處理器1002可(例如)在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處於「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接收關於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無線RF鏈路之鏈路品質的資訊。主機處理器1002可(例如)基於由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提供至主機處理器1002之量測報告,判定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無線RF鏈路的鏈 路品質何時未能滿足一組鏈路品質條件。在一實施例中,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RF無線鏈路的鏈路品質度量可降至鏈路品質臨限值之下。當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鏈路品質未能滿足該組鏈路品質條件時,主機處理器1002可採取動作來改良鏈路品質,例如,藉由減輕來自「侵擾者」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無線RF信號1018對「受擾者」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的干擾。主機處理器1002可(例如)藉由降低一或多個應用程式之即時編碼解碼器速率,藉由降低一或多個應用程式所使用之串流傳送速率來調整經由無線RF鏈路通信的一或多個應用程式的資料要求。藉由降低編碼解碼器速率及/或串流傳送速率,主機處理器1002可降低由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進行之傳輸的資料要求,及/或降低由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進行之接收的資料要求。在一些實施例中,主機處理器1002可調整在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上傳達資料封包的一或多個應用程式之資料速率,藉此降低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作用中資料速率。在一些實施例中,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資料速率的降低可降低功率量、傳輸頻率、作用中傳輸時間週期的量,或可導致來自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無線RF信號1018對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的較少干擾的其他無線RF傳輸性質。在一些實施例中,主機處理器1002將一或多個請求傳達至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以調整傳輸功率,(例如)以減小傳輸功率位準及/或作用中傳輸功率時間週期。在一些實施例中,主機處理器1002請求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BT收發器使用新的(或調適現存的)AFH遮罩。在一些實施例中,主機處理器1002請求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WiFi收發器(例如)在於同級間(P2P)或存取點(AP)模式中操作時改變WiFi收發器操作於之RF頻道。在一些實施例中,主機處理器1002組態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以週期性地將鏈路品質度量資訊報告至主機處理器1002,(例如)以提供對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 之無線RF鏈路的效能的監視。當無線WiFi-BT鏈路品質改變時,主機處理器1002可藉由(直接或間接地)調整傳輸(例如,傳輸功率位準)來對提供於WiFi-BT無線系統1010鏈路品質報告中之資訊做出回應。因此,主機處理器1002可監視對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調整的影響,以便使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無線RF鏈路的效能與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無線RF鏈路的效能平衡。主機處理器1002亦可監視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是否實際上回應於來自主機處理器1002之請求及/或命令而限制其傳輸功率。當主機處理器1002判定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實際上限制其傳輸功率時,主機處理器1002可組態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以起始對主機處理器1002的週期性WiFi-BT鏈路品質報告,以便在傳輸功率受限制時監視鏈路品質。主機處理器1002可適應性地調整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傳輸功率,以使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 RF無線鏈路之效能與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 RF無線鏈路之效能平衡。主機處理器1002亦可判定:WiFi-BT無線子系統並未回應於由主機處理器1002發出之用以限制傳輸功率的請求及/或命令而限制傳輸功率。在一些實施例中,作為回應,主機處理器1002可調整經由WiFi-BT無線RF鏈路通信之一或多個應用程式的資料要求(例如,如上文中所描述的)。主機處理器1002可降低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WiFi-BT資料訊務。當處於「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組態資訊傳達至主機處理器1002。當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組態改變時,例如,當WiFi操作模式自「站台」模式變成「同級間」及/或「存取點」模式時,主機處理器可請求WiFi-BT無線子系統改變用於WiFi傳輸之頻道。類似地,當BT操作模式自「從屬」模式變成「主控」模式時,主機處理器1002可請求WiFi-BT無線子系統基於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分時雙工(TDD)組態而調整BT時序以對準傳輸。因此,BT傳輸可經排程以減少對TDD蜂巢式接收 之接收的干擾。無線通信裝置402之無線子系統1010中的每一者可將組態資訊傳達至主機處理器1002,且當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與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一特定組合並不指示潛在或實際的無線共存問題時,主機處理器1002可將訊息發送至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與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以停用「無線共存」狀態1204,且藉此返回至「無無線共存」狀態1202。
圖16說明表1600,其概述在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為「侵擾者」且WiFi-BT無線子系統為「受擾者」時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基於一或多個事件而採取之動作。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射頻(RF)組態更新提供至主機處理器1002。RF組態改變包括對由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使用之無線電存取技術(RAT)的更新(例如,繼RAT間交遞之後),對一組使用中之射頻、TDD組態,及/或可影響RF傳輸性質且因此影響對共同定位之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無線RF干擾的其他RF參數的改變。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無線組態更新提供至處於「無無線共存」狀態1202抑或「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之主機處理器1002。主機處理器1102可將一或多個訊息發送至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以進入「無線共存」狀態1204。作為回應,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自主機處理器1002獲取當處於「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將使用之一或多個組態參數。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組態其自身以用於監視及向主機處理器1002報告鏈路品質度量。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例如)基於由主機處理器1002提供之一或多個校準參數(偏移、抖動)而校準耦接至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即時通信介面。當處於「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考慮到自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及/或主機處理器1002接收之接收優先權(「RX優先權」)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RX優先權」信號可指示由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進行之接收相對於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的優先權。 在一些實施例中,「RX優先權」信號可指示使由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進行之接收優先於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的時段。當處於「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自主機處理器1002及/或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接收請求。代表性請求可包括對調整資料速率、調整傳輸功率,開始及/或停止鏈路品質報告的請求。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回應於來自主機處理器1002及/或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請求而有條件地採取某些動作。由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進行的一些動作可取決於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鏈路狀態及/或操作狀態。在一些實施例中,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判定由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使用之一或多個RF鏈路的鏈路品質,且可基於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鏈路品質及/或狀態而採取所請求之動作中的全部、一部分及/或不採取任何所請求之動作。在一些實施例中,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在UL鏈路品質容許時限制傳輸功率及/或限制UL傳輸。在一些實施例中,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鏈路品質、鏈路路徑損耗值,及/或作用中無線電承載之數目與一組臨限值進行比較,以判定是否調整UL傳輸功率位準及/或限制UL傳輸。在一些實施例中,當路徑損耗小於特定臨限值(其可由主機處理器1002提供),且作用中無線電承載之數目大於另一特定臨限值(其亦可由主機處理器1002提供)時,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在由主機處理器1002及/或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請求時調整UL傳輸功率位準及/或限制UL傳輸。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使用鏈路品質、鏈路路徑損耗,及/或作用中無線電承載之數目的量測,來評估蜂巢式鏈路效能,以便估計UL傳輸性質(例如,傳輸功率位準)的變化是否可影響UL效能。在一些實施例中,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延遲及/或減少蜂巢式UL資料資源請求,(例如)方法為改變一或多個緩衝狀態報告中的值,及/或限制被提供至該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連接至及/或關聯於的蜂巢式無 線網路之無線存取子系統的排程請求。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亦可監視其自身的狀態及/或作用中程序,且可基於當前狀態及/或基於當前作用中之程序而判定是否履行用於限制資料及/或功率的請求。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在無線電資源控制(RRC)狀態改變期間及/或在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傳輸或接收狀態改變期間延遲及/或拒絕對傳輸功率及/或資料速率的改變。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設法確保不會由於採取任何無線共存動作而使其自身連接中斷及/或品質受到影響。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延遲某些動作直至某些程序完成之後為止,例如,直至RRC及/或Tx/Rx狀態改變完成之後。基於由主機處理器1002進行的組態,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例如)基於一或多個報告事件及/或基於對週期性報告之請求而量測且向主機處理器1002報告蜂巢式鏈路品質度量。無線蜂巢式子系統1010可(例如)在蜂巢式狀態改變時,將關於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狀態及/或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活動之資訊提供至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因此,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關於其自身組態的資訊直接傳達至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在一些實施例中,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傳輸及/或接收時序資訊傳達至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在一些實施例中,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傳輸模式(例如,睡眠、動態接收、閒置)傳達至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在一些實施例中,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關於「可安全接收」及/或「不可安全接收」時段之資訊提供至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無線蜂巢式子系統1010可藉由即時通信介面而互連至WiFi-BT無線子系統。一代表性介面為WCI2標準化介面,且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經由WCI2通信介面將一或多個標準WCI2訊息傳達至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代表性訊息包括0型Tx/Rx狀態訊息及3型蜂巢式活動訊息。額外訊息可包括供應商特定之WCI2訊息,例如,用以先於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傳輸而通知WiFi-BT無 線子系統1010的訊息。在一些實施例中,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使用由訊息提供的資訊以延遲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對WiFi及/或BT信號之接收,從而避免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發射之蜂巢式傳輸所造成的同時干擾。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自主機處理器1002接收訊息,以自「無線共存」狀態1204轉變至「無無線共存」狀態1202,且作為回應,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重新組態對主機處理器1002的鏈路品質報告。舉例而言,相比於在「無無線共存」狀態1202中,當處於「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可更頻繁地發生鏈路品質量測與報告。
圖17說明表1700,其概述在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為「侵擾者」且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為「受擾者」時,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基於一或多個事件而採取之動作。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射頻(RF)組態更新提供至主機處理器1002。RF組態改變包括對由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使用之無線電存取技術(RAT)的更新(例如,繼RAT間交遞之後),對一組使用中之射頻、TDD組態,及/或可影響RF傳輸性質且因此影響對共同定位之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無線RF干擾的其他RF參數的改變。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無線組態更新提供至處於「無無線共存」狀態1202抑或「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之主機處理器1002。主機處理器1102可將一或多個訊息發送至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以進入「無線共存」狀態1204。作為回應,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自主機處理器1002獲取當處於「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將使用之一或多個組態參數。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組態其自身以用於監視及向主機處理器1002報告鏈路品質度量。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例如)基於由主機處理器1002提供之一或多個校準參數(偏移、抖動)而校準耦接至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之即時通信介面。雖然處於「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但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自主機 處理器1002及/或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接收請求。代表性請求可包括延遲資料之接收、調整頻道品質指示符(CQI)報告值,及開始、停止及/或重新組態鏈路品質報告的請求。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及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藉由即時通信介面(例如,WCI2介面)互連。在一些實施例中,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請求提供至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例如,標準0型Tx/Rx狀態訊息及/或請求延遲蜂巢式接收以避免干擾的供應商特定訊息。在一些實施例中,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指示一或多個減小的CQI值之CQI報告發送至該蜂巢式無線子系統連接至或關聯於的蜂巢式無線網路的無線存取子系統。不良CQI報告可導致無線電資源被分配至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的較低機率,且因此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不大可能在與干擾的WiFi-BT傳輸重疊之時段期間接收資料。藉由調整CQI報告,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例如)回應於自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經由即時介面提供之資訊,間接地影響向無線通信裝置402之蜂巢式下行鏈路傳輸,以避免某些時段期間的接收。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例如)基於所採取之某些活動、作用中程序,及/或由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進行的鏈路品質量測,將狀態改變資訊提供至主機處理器1002及/或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在一些實施例中,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關鍵性活動(例如,小區搜尋過程、隨機存取頻道(RACH)程序、無線電資源控制(RRC)程序,或時序提前(TA)命令之接收)之指示提供至主機處理器1002及/或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亦可將關於蜂巢式鏈路品質之資訊提供至主機處理器1002及/或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尤其在蜂巢式鏈路品質降級的情況下)。在一些實施例中,蜂巢式子系統1010可請求WiFi-BT無線子系統限制傳輸功率及/或傳輸時間週期,以提供由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進行之接收的改良。在一些實施例中,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請求關於 WiFi及/或BT傳輸時段之資訊,例如,以便在「安靜」時段期間排程蜂巢式RF鏈路信號之接收。在一些實施例中,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請求來自WiFi-BT無線子系統的WiFi及/或BT傳輸的提前通知。回應於來自主機處理器1002的將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自「無線共存」狀態1204轉變至「無無線共存」狀態1202的訊息,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重新組態鏈路品質報告,例如自週期性報告重新組態為基於事件之報告。
圖18說明表1800,其概述在WiFi-BT無線子系統為「受擾者」且蜂巢式無線子系統為「侵擾者」時,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基於一或多個事件而採取之動作。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組態更新提供至主機處理器1002。組態更新可包括對由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使用之一組射頻頻道、特定WiFi頻道、WiFi操作模式、BT操作模式(例如,從屬對主控)的改變,及/或BT設定檔改變(例如,同步對非同步通信模式)。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無線組態更新提供至處於「無無線共存」狀態1202抑或「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之主機處理器1002。主機處理器1102可將一或多個訊息發送至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以進入「無線共存」狀態1204。作為回應,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自主機處理器1002獲取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一或多個組態參數,以通知當處於「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採取之動作的決策。主機處理器1002可提供關於蜂巢式組態,例如,所使用之頻帶、所使用之頻道、頻道頻寬、時域雙工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設定、訊框格式等等的資訊。當在「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組態其自身以用於監視及向主機處理器1002報告鏈路品質度量。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例如)基於由主機處理器1002提供之一或多個校準參數(偏移、抖動),校準耦接至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即時通信介面。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自主機處理器 1002獲取當在「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將使用之BT AFH遮罩。在一些實施例中,主機處理器1002可至少部分基於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組態而調整BT AFH遮罩1002。當處於「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自主機處理器1002及/或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接收請求。在一些實施例中,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基於操作狀態及/或由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執行之一或多個操作活動,有條件地對自主機處理器1002及/或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接收之請求作出行動。舉例而言,WiFi-BT無線子系統可考慮到「關鍵性」狀態及/或「關鍵性」活動,以確保對WiFi RF鏈路及/或BT RF鏈路之改變可適應所請求的改變。關鍵性狀態及/或活動可包括: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中的BT收發器進行傳呼或查詢操作;及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中的WiFi收發器進行掃描或關聯操作。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在關鍵性狀態及/或關鍵性活動期間延遲或拒絕無線RF傳輸性質之改變,以確保正常操作。在一些實施例中,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在關鍵性狀態及/或關鍵性活動時段期間請求來自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的「協助」。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採取之動作可包括在可行時調整BT時序,例如,基於蜂巢式傳輸而對準BT接收,以在蜂巢式傳輸時段期間避免BT接收。作為代表性實例,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根據藍芽4.1無線通信協定操作,且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根據長期演進(LTE)分時雙工(TDD)無線協定操作。在一實施例中,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至少基於所提供的關於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傳輸及接收時間的資訊來調整BT時序、重新組態BT AFH遮罩,及/或排程BT接收(例如,針對非同步鏈路)。在一實施例中,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調整BT AFH遮罩,以避免可出現干擾的某些頻率。在一實施例中,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一指示提供至所連接的WiFi存取點以排程在特定時段期間向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的 傳輸,(例如)藉由提供資訊以使該無線存取點在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並不傳輸的時段期間傳輸至無線通信裝置402。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在於存取點或同級間模式中操作時改變WiFi收發器正在使用的頻道。頻道可經選擇以受到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的較少干擾。當處於「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亦可被主機處理器1002請求計算且向主機處理器1002報告鏈路品質度量。在一些實施例中,鏈路品質度量報告可為基於事件的及/或週期性的。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活動及/或狀態資訊提供至主機處理器1002及/或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在一些實施例中,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請求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調整傳輸性質(例如,傳輸時間週期、傳輸頻率、傳輸功率位準,等等),以便協助(例如)在關鍵性BT或WiFi活動期間由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進行的信號之接收及/或程序之完成。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自主機處理器1002接收訊息,以自「無線共存」狀態1204轉變至「無無線共存」狀態1202,且作為回應,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重新組態向主機處理器1002的鏈路品質報告。舉例而言,相比於在「無無線共存」狀態1202中,當處於「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可更頻繁地發生鏈路品質量測與報告。
圖19說明表1900,其概述在WiFi-BT無線子系統為「侵擾者」且蜂巢式無線子系統為「受擾者」時,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基於一或多個事件而採取之動作。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組態更新提供至主機處理器1002。組態更新可包括對由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使用之一組射頻頻道、特定WiFi頻道、WiFi操作模式、BT操作模式(例如,從屬對主控),及/或BT設定檔改變(例如,同步對非同步通信模式)的改變。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無線組態更新提供至處於「無無線共存」狀態1202抑或「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之主機處 理器1002。主機處理器1102可將一或多個訊息發送至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以進入「無線共存」狀態1204。作為回應,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自主機處理器1002獲取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一或多個組態參數,以通知當處於「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所採取之動作的決策。主機處理器1002可提供關於蜂巢式組態,例如,所使用之頻帶、所使用之頻道、頻道頻寬、時域雙工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設定、訊框格式等等的資訊。當在「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組態其自身以用於監視及向主機處理器1002報告鏈路品質度量。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例如)基於由主機處理器1002提供之一或多個校準參數(偏移、抖動),校準耦接至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即時通信介面。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自主機處理器1002獲取當在「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將使用之BT AFH遮罩。在一些實施例中,主機處理器可至少部分基於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之組態而調整BT AFH遮罩1002。當處於「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自主機處理器1002及/或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接收請求。在一些實施例中,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基於操作狀態及/或由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執行之一或多個操作活動而有條件地對自主機處理器1002及/或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接收之請求作出行動。舉例而言,WiFi-BT無線子系統可考慮到「關鍵性」狀態及/或「關鍵性」活動,以確保對WiFi RF鏈路及/或BT RF鏈路之改變可適應所請求的改變。關鍵性狀態及/或活動可包括: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中的BT收發器進行傳呼或查詢操作;及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中的WiFi收發器進行掃描或關聯操作。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在關鍵性狀態及/或關鍵性活動期間延遲或拒絕無線RF傳輸性質之改變,以確保正常操作。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採取之動作可包括在可行時調整BT時序,例如,基於蜂巢式接收而對準BT傳輸,以 在蜂巢式接收時段期間避免BT傳輸。作為代表性實例,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根據藍芽4.1無線通信協定操作,且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根據長期演進(LTE)分時雙工(TDD)無線協定操作。在一實施例中,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至少部分基於所提供的關於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傳輸及接收時間的資訊,調整BT時序、重新組態BT AFH遮罩,及/或排程BT傳輸(例如,針對非同步鏈路)。在一實施例中,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調整BT AFH遮罩,以避免可出現干擾的某些頻率。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在於存取點或同級間模式中操作時改變WiFi收發器正在使用的頻道。可選擇頻道以對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造成較少干擾。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例如)至少部分基於所提供的關於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傳輸及接收時間的資訊,在某些時段期間在可行時拒絕BT傳輸(例如,針對同步鏈路)。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在由主機處理器1002及/或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請求時延遲WiFi傳輸、限制WiFi傳輸功率及/或限制BT傳輸功率。然而,對傳輸功率之改變可取決於操作狀態、正在進行之作用中程序,及/或鏈路品質,以確保對現存WiFi及/或BT連接及/或關聯之最小影響。當處於「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亦可由主機處理器1002請求以計算且向主機處理器1002報告鏈路品質度量。在一些實施例中,鏈路品質度量報告可為基於事件的及/或週期性的。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活動及/或狀態資訊提供至主機處理器1002及/或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WiFi-BT狀態及/或活動訊息提供至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例如,以向蜂巢式無線子系統通知WiFi及/或BT收發器之傳輸時間及/或傳輸性質,以便蜂巢式無線子系統1010可將信號接收延遲及/或重新排程至不大可能遭遇干擾的時段。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自主機處理器1002接收訊息,以自「無線共存」狀態1204轉變至「無無線 共存」狀態1202,且作為回應,WiFi-BT無線子系統1010可重新組態向主機處理器1002的鏈路品質報告。舉例而言,相比於在「無無線共存」狀態1202中,當處於「無線共存」狀態1204中時,可更頻繁地發生鏈路品質量測與報告。
圖20說明減輕無線通信裝置402之無線子系統1010之間的干擾的代表性方法2000。可由無線通信裝置之無線子系統1010執行代表性方法2000。無線子系統1010可耦接至主機處理器1002及無線通信裝置402中之額外無線子系統1010。在步驟2002中,無線子系統1010可自主機處理器1002獲取關於無線通信裝置402中之額外無線子系統1010之組態的組態資訊。在步驟2004中,無線子系統1010可自主機處理器1002獲取針對將無線子系統1010耦接至無線通信裝置402中之額外無線子系統1010之介面的校準資訊。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介面為即時介面。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介面根據藍芽(BT)無線通信介面2(WCI2)通信協定操作。在步驟2006中,無線子系統1010根據接收自主機處理器1002之參數而組態鏈路品質量測報告。在步驟2008中,無線子系統1010量測且報告由無線子系統1010接收之射頻通信的鏈路品質度量。在步驟2010中,無線子系統1010自主機處理器1002或自額外無線子系統1010獲取共存請求。在步驟2012中,回應於共存請求,無線子系統1010調整無線子系統1010之一或多個傳輸參數,以降低無線子系統1010之無線射頻傳輸對額外無線子系統1010的干擾。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調整係至少部分基於由無線子系統接收之射頻通信的所量測之鏈路品質,及/或基於無線子系統的操作狀態。
所描述實施例之各種態樣、實施例、實施或特徵可被分離地使用或以任何組合使用。所描述之實施例的各種態樣可由軟體、硬體或軟體與硬體之組合來實施。所描述之實施例亦可體現為電腦可讀媒體上的用於控制製造操作之電腦可讀程式碼,或體現為電腦可讀媒體上 的用於控制製造生產線之電腦可讀程式碼。電腦可讀媒體為可儲存資料之任何資料儲存裝置,該資料此後可由電腦系統讀取。電腦可讀媒體之實例包括唯讀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CD-ROM、HDD、DVD、磁帶及光學資料儲存裝置。電腦可讀媒體亦可分佈於網路耦接之電腦系統上,使得分散式地儲存及執行電腦可讀程式碼。
在前述詳細描述中,參看隨附圖式,該等圖式形成該描述之部分且該等圖式中藉由說明而展示根據所描述實施例之特定實施例。儘管足夠詳細地描述此等實施例以使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實踐所描述實施例,但應理解,此等實例並非限制性的,使得可使用其他實施例,且可在不脫離所描述實施例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進行改變。
此外,出於解釋之目的,前述描述使用特定命名法以提供對所描述實施例之透徹理解。然而,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無需特定細節以便實踐所描述實施例。因此,出於說明及描述之目的而呈現特定實施例之前述說明。僅僅為了添加內容脈絡及幫助理解所描述的實施例而提供前述描述中所呈現之實施例的描述及關於前述描述中所呈現之實施例而揭示之實例。該描述不意欲為詳盡的或將所描述之實施例限於所揭示之精確形式。對於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有鑒於以上教示,許多修改、替代性應用及變化係可能的。在此方面,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中之一些或全部的情況下實踐所描述之實施例。此外,在一些情況下,尚未詳細地描述熟知的程序步驟,以便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所描述實施例。
400‧‧‧系統
402‧‧‧無線通信裝置
404‧‧‧基地台
406‧‧‧工業、科學及醫療(ISM)頻帶網路
408‧‧‧裝置

Claims (20)

  1. 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一處理器;一第一無線子系統,其耦接至該處理器;及一第二無線子系統,其耦接至該處理器且耦接至該第一無線子系統,其中該處理器經組態以:獲取分別針對該第一無線子系統及該第二無線子系統的一第一無線子系統組態及一第二無線子系統組態;評估該第一無線子系統組態及該第二無線子系統組態是否指示該第一無線子系統與該第二無線子系統之間的潛在或實際的共存干擾;且當該第一無線子系統組態及該第二無線子系統組態指示該第一無線子系統與該第二無線子系統之間的潛在或實際的共存干擾時:將該第一無線子系統組態之資訊提供至該第二無線子系統;將該第二無線子系統組態之資訊提供至該第一無線子系統;將鏈路品質報告參數提供至該第一無線子系統及該第二無線子系統;自該第一無線子系統及該第二無線子系統獲取鏈路品質報告;且當該第二無線子系統之一鏈路品質未能滿足一組鏈路品質條件時,調整產生或消耗使用該第一無線子系統傳達之資料封包的一或多個應用程式的資料要求。
  2. 如請求項1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第二無線子系統經組態以經由該第一無線子系統與該第二無線子系統之間的一介面,將該第二無線子系統之狀態資訊提供至該第一無線子系統;且該第一無線子系統之一第一共存管理控制器經組態以使用該狀態資訊控制該第一無線子系統之操作,以減輕對該第二無線子系統的干擾。
  3. 如請求項1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第一無線子系統根據一無線蜂巢式通信協定操作,且該第二無線子系統根據以下項中之一或多者操作:一無線區域網路協定及一無線個人區域網路協定。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當該第二無線子系統之該鏈路品質未能滿足該組鏈路品質條件時,該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將一請求提供至該第一無線子系統以調整一傳輸功率位準,從而減輕對該第二無線子系統之干擾。
  5. 如請求項4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當該第一無線子系統回應於該請求而調整該傳輸功率位準時,該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組態該第一無線子系統以週期性地量測鏈路品質且向該處理器報告該鏈路品質;且當該第一無線子系統未回應於該請求而調整該傳輸功率位準時,該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將一第二請求提供至該第一無線子系統,以降低該第一無線子系統之傳輸資料速率。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將針對該第一無線子系統與該第二無線子系統之間的一通信介面之校準資訊提供至該第一無線子系統及該第二無線 子系統,其中該校準資訊包含一偏移及一抖動設定中的一或多者。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處理器經組態以藉由降低該一或多個應用程式中的至少一應用程式的一即時編碼解碼器速率或藉由降低該一或多個應用程式中的該至少一應用程式的一串流傳送速率,來調整該一或多個應用程式的該等資料要求。
  8. 如請求項3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第一無線子系統組態包含一頻帶、一頻道,及一頻寬中之一或多者,且其中該第二無線子系統組態包含一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分時雙工組態。
  9. 如請求項4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回應於調整該傳輸功率位準之該請求,該第一無線子系統有條件地基於該第一無線子系統之一鏈路狀態而調整該傳輸功率位準,其中該鏈路狀態包含以下項中之一或多者:一鏈路品質、作用中無線電承載之一數目,及用於經由該第一無線子系統之通信的一組作用中程序。
  10. 一種促進一無線通信裝置中之複數個互連無線子系統之共存的方法,該無線通信裝置包括一處理器、一第一無線子系統,及一第二無線子系統,該方法包含:在該處理器處:評估一第一無線子系統組態及一第二無線子系統組態是否指示該第一無線子系統與該第二無線子系統之間的潛在或實際的共存干擾;當該第一無線子系統組態及該第二無線子系統組態指示該第一無線子系統與該第二無線子系統之間的潛在或實際的共存干擾時:將鏈路品質報告參數提供至該第一無線子系統及該第二 無線子系統;獲取該第一無線子系統及該第二無線子系統的鏈路品質報告;且當該第二無線子系統之一鏈路品質未能滿足一組鏈路品質條件時,將一請求提供至該第一無線子系統以調整該第一無線子系統組態的一或多個設定,從而減輕對該第二無線子系統的干擾。
  1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子系統組態的該一或多個設定包含以下項中之一或多者:一傳輸功率位準、一傳輸資料速率、一傳輸時間週期及一傳輸頻率,以降低該第一無線子系統之無線射頻傳輸對該第二無線子系統的干擾。
  12.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子系統根據一無線蜂巢式通信協定操作,且該第二無線子系統根據以下項中之一或多者操作:一無線區域網路協定及一無線個人區域網路協定。
  13. 如請求項10至12中任一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該無線通信裝置中之該處理器調整產生或消耗經由該第一無線子系統傳達之資料封包的一或多個應用程式的資料要求。
  14. 如請求項10至12中任一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該無線通信裝置中之該處理器調整產生或消耗經由該第二無線子系統傳達之資料封包的一或多個應用程式的資料要求。
  15. 如請求項10至1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將該請求提供至該第一無線子系統以調整該第一無線子系統組態之該一或多個設定包含將一請求提供至該第一無線子系統以降低該第一無線子系統之一傳輸功率位準;且進一步包含:在該處理器處:當該第一無線子系統未回應於該請求而降低該傳輸功率位準 時,降低接收經由該第二無線子系統傳達之資料封包的一或多個應用程式之資料速率要求。
  16. 如請求項10至1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子系統根據一無線個人區域網路協定操作,且其中提供至該第一無線子系統以調整該第一無線子系統組態之一或多個設定的該請求包含至少部分基於該第二無線子系統組態而使用一經調整之適應性跳頻遮罩。
  17. 如請求項10至1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子系統根據一無線區域網路協定操作,且其中提供至該第一無線子系統以調整該第一無線子系統組態之一或多個設定的該請求包含:當該第一無線子系統在一同級間模式或一存取點模式中操作時,改變由該第一無線子系統用於傳輸的一頻道。
  18. 如請求項10至1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子系統根據一無線個人區域網路協定操作,且該第二無線子系統在一分時模式中根據一無線蜂巢式協定操作,且其中提供至該第一無線子系統以調整該第一無線子系統組態之一或多個設定的該請求包含:相對於該第二無線子系統之該分時模式的一接收時序對準該第一無線子系統之一傳輸時序。
  19. 如請求項10至1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該無線通信裝置中之該處理器藉由降低一或多個應用程式中的至少一應用程式的一即時編碼解碼器速率或降低該一或多個應用程式中的該至少一應用程式的一串流傳送速率,來調整該一或多個應用程式的資料要求。
  20. 一種促進一無線通信裝置中之複數個互連無線子系統之共存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在該複數個互連無線子系統中之一第一無線子系統處: 獲取該複數個互連無線子系統中之一第二無線子系統之一組態的資訊;獲取針對該第一無線子系統與該第二無線子系統之間的一通信介面的校準資訊;根據由該無線通信裝置中之一主機處理器提供之參數,組態鏈路品質報告;量測由該第一無線子系統接收之射頻通信的鏈路品質;向該主機處理器報告鏈路品質量測;自該主機處理器或自該第二無線子系統獲取一共存請求;且回應於該共存請求,調整該第一無線子系統之一或多個傳輸參數,該調整至少部分基於由第一無線子系統接收之射頻通信的該經量測之鏈路品質與該第一無線子系統之一操作狀態中的一或多者。
TW102129562A 2012-08-16 2013-08-16 用於在一無線通信裝置中之無線子系統之共存的方法及設備 TWI4679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84115P 2012-08-16 2012-08-16
US13/910,471 US9297697B2 (en) 2012-06-05 2013-06-05 In-device coexistence between radio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4223A true TW201414223A (zh) 2014-04-01
TWI467939B TWI467939B (zh) 2015-01-01

Family

ID=50101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9562A TWI467939B (zh) 2012-08-16 2013-08-16 用於在一無線通信裝置中之無線子系統之共存的方法及設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I467939B (zh)
WO (1) WO201402880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0672A (zh) * 2016-06-01 2016-11-16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49689B1 (ko) 2014-06-24 2021-05-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 무선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시스템
US20160360559A1 (en) * 2015-06-02 2016-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among wireless devices using peer-to-peer signaling
FR3055765B1 (fr) * 2016-09-05 2018-08-17 Sagemcom Broadband Sas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gestion des interfaces radio et physique(s) d'un equipement communicant, par determination de cartographie(s) de qualite
US11832241B2 (en) * 2018-11-14 2023-11-28 Sonova Ag Operating more than on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 with a coexistence window
CN113453366B (zh) * 2021-06-01 2023-06-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85718B2 (en) * 2009-06-29 2015-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ntralized coexistence manager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multiple radios
US8451776B2 (en) * 2010-03-31 2013-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EP2471301B1 (en) * 2010-06-18 2018-08-08 MediaTek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multiple radio transceivers within the same device platform
WO2012061765A1 (en) * 2010-11-05 2012-05-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Wtru measurements handling to mitigate in-device interference
US20120155437A1 (en) * 2010-12-16 2012-06-21 Richard Lee-Chee Ku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195298A1 (en) * 2011-02-01 2012-08-02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avoid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0672A (zh) * 2016-06-01 2016-11-16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67939B (zh) 2015-01-01
WO2014028802A1 (en) 201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3165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existence of wireless subsystem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948414B2 (en) WTRU measurements handling to mitigate in-device interference
TWI508598B (zh) 用於偵測及減緩裝置內共存現象之方法與設備
US10993277B2 (en) Enhanced PDCP duplication handling and RLC failure handling
JP6046823B2 (ja) ユーザ機器、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その中の方法
JP6313275B2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アウェアの複数ワイヤレス無線アクセス技術の共存ソリューション、及び、デバイス内共存のための複数無線アクセス技術間での時間共用
TWI467939B (zh) 用於在一無線通信裝置中之無線子系統之共存的方法及設備
US10462805B2 (en) LAA/WiFi Coexistence for 5GHz antenna sharing
KR101528693B1 (ko) Lte 및 bt 구성 상의 간섭 식별 방법 및 장치
TWI477090B (zh) 協調多重無線收發器之裝置及方法
JP5735143B2 (ja) 装置内共存干渉回避をサポートするための通信方法
CN114762261A (zh) 管理5g nr中热冲击的智能机制
EP2737766B1 (en) Enhancement of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avoidance
US912521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interference among multiple radios
JP2014509493A (ja) 端末、基地局、測定報告を送信する方法、および測定報告を受信する方法
CN109716848B (zh) 用于5GHz天线共享的LAA/Wi-Fi共存
US11895602B2 (en) Cellular reporting techniques for synchronization state changes
US11558158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ynamically avoiding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KR102669434B1 (ko) 5 ㎓ 안테나 공유를 위한 LAA/Wi-Fi 공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