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2190A - 光源模組 - Google Patents

光源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2190A
TW201412190A TW101132080A TW101132080A TW201412190A TW 201412190 A TW201412190 A TW 201412190A TW 101132080 A TW101132080 A TW 101132080A TW 101132080 A TW101132080 A TW 101132080A TW 201412190 A TW201412190 A TW 20141219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lectrode
illuminant
source module
spectr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2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h-Feng Sung
Original Assignee
Ultimate Imag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ltimate Image Corp filed Critical Ultimate Image Corp
Priority to TW101132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412190A/zh
Priority to CN201310190208.XA priority patent/CN103681750A/zh
Priority to US13/974,268 priority patent/US20140061611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412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219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4Anod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electrodes, e.g. ITO layer combined with metal lin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2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the areas of the RGB subpixels being differ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10K59/80516Anod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electrodes, e.g. ITO layer combined with metal li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種光源模組,包括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一發光體與第二發光體。第一發光體與第二發光體分別電連接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且分別因應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間之電壓信號之驅動而發光。其中第一發光體之第一發光面積不同於第二發光體之第二發光面積。且第一發光體發出具有第一頻譜的光,第二發光體發出具有第二頻譜的光。

Description

光源模組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源模組結構,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應用於照明裝置之白光有機發光二極體之光源模組結構。
傳統白光有機發光模組的膜層結構大致上分為三種,第一種係為將紅光110a、綠光120a及藍光130a等有機發光二極體薄膜堆疊於透明電極140上方而成之結構100a,如圖1A所示;第二種係為將多組紅光110a、110b/綠光120a、120b/藍光130a、130b等有機發光二極體薄膜層層堆疊於透明電極140上方而成之結構100b,如圖1B所示;第三種係為分別將紅光110a、綠光120a及藍光130a等有機發光二極體薄膜平行配置於透明電極140上方而成之結構100c,如圖1C所示。
上述第三種膜層結構所製成之具有白光有機發光模組之照明裝置具有較佳的發光效率。然而紅光、綠光及藍光等有機發光二極體,其個別的電壓-亮度特性不同。若要使白光有機發光模組發出所需之白光,則必須採用額外的驅動電路與積體電路元件以分別提供紅光、綠光及藍光有機發光二極體所需要的電壓。此外,亦須額外增加製程工序,以分別製作紅光、綠光及藍光有機發光二極體所需之不同的銦錫氧化物電極,如此將使得製造成本大幅增加。
有鑑於此,有必要提出一種新的白光有機發光模組,以簡化製程,並達成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發明提出一種光源模組,利用調整不同發光體之發光面積,使光源模組發出特定之白光,以達成簡化製程與降低成本的目的。
為達上述優點或其他優點,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光源模組,包括第一電極、第二電極、第一發光體與第二發光體。上述第一發光體與第二發光體分別電連接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且分別因應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間之電壓信號之驅動而發光,其中第一發光體之第一發光面積不同於第二發光體之第二發光面積,且第一發光體發出具有第一頻譜的光,第二發光體發出具有第二頻譜的光。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一發光體與第二發光體分別為有機發光二極體。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一頻譜為藍光的發光頻譜,第二頻譜為黃光的發光頻譜,上述第一發光面積大於第二發光面積。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更包含至少一絕緣結構,配置於第一發光體與第二發光體之間,且配置於第一發光體所對應之第二電極與第二發光體所對應之第二電極之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更包含第三發光體,電連接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且因應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間之電壓信號之驅動而發光,其中第三發光體之第三發光面積不同於第一發光面積與第二發光面積,且第三發光體發出具有第三頻譜的光。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三發光體為有機發光二極 體。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一頻譜為藍光的發光頻譜,第二頻譜為綠光的發光頻譜,第三頻譜為紅光的發光頻譜,且上述第三發光面積大於第一發光面積,第一發光面積大於第二發光面積。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更包含複數個絕緣結構,分別配置於第一發光體與第二發光體之間,以及配置於第二發光體與第三發光體之間,且絕緣結構配置於第一發光體所對應之第二電極與第二發光體所對應之第二電極之間,以及配置於第二發光體所對應之第二電極與第三發光體所對應之第二電極之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一電極的材質包含銦錫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第二電極的材質包含低功函數金屬。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一電極為陽極,第二電極為陰極。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應用於照明裝置之光源模組,主要係利用調整紅光、綠光、藍光等有機發光二極體之發光面積,或是調整黃光、藍光等有機發光二極體之發光面積,並分別施加相同電壓信號以驅動同一光源模組中之有機發光二極體,使光源模組得以發出特定之白光。如此可以達成簡化製程與降低成本的目的,進而取代傳統之需要複雜的驅動電路與積體電路元件之白光有機發光二極體照明裝置。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2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光源模組的結構示意圖。請參照圖2,本發明之光源模組200包括第一電極210、第二電極222、224、第一發光體230、第二發光體240、至少一絕緣結構與輔助電極270。於本實施例中,則以絕緣結構262、264、266為解說範例。此外,上述第一發光體230與第二發光體240例如是有機發光二極體。
上述第一發光體230電連接於第一電極210與第二電極222之間,第二發光體240電連接於第一電極210與第二電極224之間。且第一發光體230與第二發光體240分別因應第一電極210與第二電極222、224間之相同的電壓信號之驅動而發出光線280。其中第一發光體230之第一發光面積A1不同於第二發光體240之第二發光面積A2。且第一發光體230例如發出具有第一頻譜的光,第二發光體240例如發出具有第二頻譜的光。上述第一頻譜例如是藍光的發光頻譜,其主要波長大約介於430~500奈米之間。第二頻譜例如是黃光的發光頻譜,其主要波長大約介於570~640奈米之間。且第一發光面積A1例如是大於第二發光面積A2。
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可依據所需要的白光光色,藉由調整第一發光體230之第一發光面積A1與第二發光體240之第二發光面積A2的相對比例,並將第一電極210與第二電極222、224連接於同一電源裝置,以施加相同的驅動電壓予第一發光體230與第二發光體240,使得光源模組200發出所需要的白光(即光線280)。如此可毋須為了因應各色有機發光二極體之不同的電壓-亮度特性,而額外增加驅動電路元件以及製程工序。因此本發明可達成簡化製程設計與降低成本的目 的。此外,本發明之光源模組200可應用於照明裝置中。
此外上述絕緣結構264配置於第一發光體230與第二發光體240之間,且配置於第一發光體230所對應之第二電極222與第二發光體240所對應之第二電極224之間。因此,若第一發光面積A1大於第二發光面積A2,則第二電極222的面積亦大於第二電極224的面積。
此外上述輔助電極270配置於第一發光體230之遠離第二發光體240之一側,絕緣結構262配置於輔助電極270與第一發光體230之間,亦配置於輔助電極270與第二電極222之間。此外絕緣結構262更包含配置於輔助電極270之遠離第一電極210的一側,以及配置於輔助電極270之遠離第一發光體230的一側。而絕緣結構266則配置於第二發光體240之遠離第一發光體230之一側。
此外上述第一電極210的材質例如包含銦錫氧化物,第二電極222、224的材質例如包含低功函數金屬。且第一電極210例如是陽極,第二電極222、224例如是陰極。
圖3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光源模組之結構示意圖。本發明之光源模組300包括第一電極310、第二電極322、324、326、第一發光體330、第二發光體340、第三發光體350、複數個絕緣結構362、364、366、368與輔助電極370。此外,上述第一發光體330、第二發光體340與第三發光體350例如是有機發光二極體。
上述第一發光體330電連接於第一電極310與第二電極322之間,第二發光體340電連接於第一電極310與第二電極324之間,第三發光體350電連接於第一電極310與第二電極326之間。且第一發光體330、第二發光體340與第三發光體 350分別因應第一電極310與第二電極322、324、326間之相同的電壓信號之驅動而發出光線380。上述第一發光體330之第一發光面積B1、第二發光體340之第二發光面積B2,與第三發光體350之第三發光面積B3皆相互不同。第一發光體330例如發出具有第一頻譜的光,第二發光體340例如發出具有第二頻譜的光,第三發光體350例如發出具有第三頻譜的光。上述第一頻譜例如是藍光之發光頻譜,第二頻譜例如是綠光之發光頻譜,第三頻譜例如是紅光之發光頻譜;且第三發光面積B3例如是大於第一發光面積B1,第一發光面積B1例如是大於第二發光面積B2,亦即B3>B1>B2。本發明係藉由調整藍光之第一發光面積B1、綠光之第二發光面積B2與紅光之第三發光面積B3的相對比例,並施加相同的電壓於紅、綠、藍光等有機發光二極體,以使光源模組300發出所需要的白光(即光線380)。此外,本發明之光源模組300可應用於照明裝置中。
上述第一發光體330與第二電極322之相鄰於第二發光體340與第二電極324之一側配置有絕緣結構364,第二發光體340與第二電極324之相鄰於第三發光體350與第二電極326之一側配置有絕緣結構366。因此,若B3>B1>B2,則第二電極326的面積>第二電極322的面積>第二電極324的面積。
上述絕緣結構368則配置於第三發光體350之遠離第二發光體340之一側。此外,上述輔助電極370與絕緣結構362的配置位置相似於輔助電極270與絕緣結構262的配置位置,且光源模組300之第一電極310與第二電極322、324、326之材質與極性等同於光源模組200之第一電極210與第二電極222、224之材質與極性,因此於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應用於照明裝置之光源模組,主要係 利用調整紅光、綠光、藍光等有機發光二極體之發光面積,或是調整黃光、藍光等有機發光二極體之發光面積,並分別施加相同電壓信號以驅動同一光源模組中之各色有機發光二極體,使光源模組得以發出所需之白光。如此可以達成簡化製程與降低成本的目的,進而取代傳統之需要複雜的驅動電路與積體電路元件之白光有機發光二極體照明裝置。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a、100b、100c‧‧‧白光有機發光模組之膜層結構
110a、110b‧‧‧紅光有機發光二極體
120a、120b‧‧‧綠光有機發光二極體
130a、130b‧‧‧藍光有機發光二極體
200、300‧‧‧光源模組
210、310‧‧‧第一電極
222、224、322、324、326‧‧‧第二電極
230、330‧‧‧第一發光體
240、340‧‧‧第二發光體
262、264、266、362、364、366、368‧‧‧絕緣結構
270、370‧‧‧輔助電極
280、380‧‧‧光線
350‧‧‧第三發光體
A1、B1‧‧‧第一發光面積
A2、B2‧‧‧第二發光面積
B3‧‧‧第三發光面積
圖1A為習知之白光有機發光模組之第一種膜層結構示意圖。
圖1B為習知之白光有機發光模組之第二種膜層結構示意圖。
圖1C為習知之白光有機發光模組之第三種膜層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光源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光源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200‧‧‧光源模組
210‧‧‧第一電極
222、224‧‧‧第二電極
230‧‧‧第一發光體
240‧‧‧第二發光體
262、264、266‧‧‧絕緣結構
270‧‧‧輔助電極
280‧‧‧光線
A1‧‧‧第一發光面積
A2‧‧‧第二發光面積

Claims (10)

  1. 一種光源模組,包括:一第一電極;一第二電極;以及一第一發光體與一第二發光體,分別電連接於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之間,且分別因應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間之一電壓信號之驅動而發光,其中該第一發光體之一第一發光面積不同於該第二發光體之一第二發光面積,且該第一發光體發出具有一第一頻譜的光,該第二發光體發出具有一第二頻譜的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一發光體與該第二發光體分別為一有機發光二極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一頻譜為一藍光的發光頻譜,該第二頻譜為一黃光的發光頻譜,該第一發光面積大於該第二發光面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源模組,更包含至少一絕緣結構,配置於該第一發光體與該第二發光體之間,且配置於該第一發光體所對應之該第二電極與該第二發光體所對應之該第二電極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源模組,更包含一第三發光體,電連接於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之間,且因應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間之該電壓信號之驅動而發光,該第 三發光體之一第三發光面積不同於該第一發光面積與該第二發光面積,且該第三發光體發出具有一第三頻譜的光。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三發光體為一有機發光二極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一頻譜為一藍光的發光頻譜,該第二頻譜為一綠光的發光頻譜,該第三頻譜為一紅光的發光頻譜,該第三發光面積大於該第一發光面積,該第一發光面積大於該第二發光面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光源模組,更包含複數個絕緣結構,分別配置於該第一發光體與該第二發光體之間,以及配置於該第二發光體與該第三發光體之間,且該絕緣結構配置於該第一發光體所對應之該第二電極與該第二發光體所對應之該第二電極之間,以及配置於該第二發光體所對應之該第二電極與該第三發光體所對應之該第二電極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一電極的材質包含銦錫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該第二電極的材質包含一低功函數金屬。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一電極為一陽極,該第二電極為一陰極。
TW101132080A 2012-09-03 2012-09-03 光源模組 TW2014121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2080A TW201412190A (zh) 2012-09-03 2012-09-03 光源模組
CN201310190208.XA CN103681750A (zh) 2012-09-03 2013-05-21 光源模组
US13/974,268 US20140061611A1 (en) 2012-09-03 2013-08-23 Light source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2080A TW201412190A (zh) 2012-09-03 2012-09-03 光源模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2190A true TW201412190A (zh) 2014-03-16

Family

ID=50186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2080A TW201412190A (zh) 2012-09-03 2012-09-03 光源模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61611A1 (zh)
CN (1) CN103681750A (zh)
TW (1) TW20141219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2269B (zh) * 2014-04-29 2017-01-11 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光色可变oled照明面板
TWI800538B (zh) * 2018-10-08 2023-05-01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元件
TWI830637B (zh) * 2018-10-08 2024-01-21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元件及其顯示模組
WO2020199083A1 (zh) * 2019-04-01 2020-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12096B1 (ko) * 2004-02-19 2007-04-2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JP4939809B2 (ja) * 2005-01-21 2012-05-30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
US8390008B2 (en) * 2008-05-29 2013-03-05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LED device structure to improve light output
EP2366753B1 (en) * 2010-03-02 2015-06-1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Light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61611A1 (en) 2014-03-06
CN103681750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09051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1512265B1 (ko) 유기발광장치
JP2013515366A5 (zh)
TW200637898A (en) Light-emitting component
JP2012527011A (ja) 追加の原色及び調整可能な白色点を有する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ディスプレイ
WO2015056525A1 (ja) 発光装置
DE602006020729D1 (de) Elektrolumineszente lichtquelle
KR20140083488A (ko) 반도체 발광 소자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9064541A1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EP2182563A3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8937333B2 (en)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CN103996792A (zh) 有机发光器件及制造方法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JP2012009684A (ja) 半導体発光装置
TW201412190A (zh) 光源模組
JP2011035087A (ja) 有機elパネル
KR101877195B1 (ko) 유기 일렉트로루미네센스 소자의 구동 방법
TWI440802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白光光源
JP2004127602A (ja) 発光素子
JP2007095444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US20190051852A1 (en)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evice
JP2004158469A (ja) El素子
KR20160084282A (ko) 탠덤형 유기발광소자
TW201517328A (zh) 發光二極體結構
JP2006338910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KR102115567B1 (ko) 유기 el 소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