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0402A - 使用在快速連接/斷開接頭之快速斷開手工具 - Google Patents
使用在快速連接/斷開接頭之快速斷開手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410402A TW201410402A TW102120455A TW102120455A TW201410402A TW 201410402 A TW201410402 A TW 201410402A TW 102120455 A TW102120455 A TW 102120455A TW 102120455 A TW102120455 A TW 102120455A TW 201410402 A TW201410402 A TW 201410402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usher
- jaw
- movable
- jaws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02—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 B25B27/1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inserting fittings into hos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5/00—Clamps
- B25B5/06—Arrangements for positively actuating jaws
- B25B5/068—Arrangements for positively actuating jaws with at least one jaw sliding along a ba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7/00—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 B25B7/02—Jaw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7/00—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 B25B7/02—Jaws
- B25B7/04—Jaws adjustabl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15—Disassembl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15—Disassembling
- Y10T29/49822—Disassembling by applying forc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67—Coupling to condui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683—Spreading parts apart or separating them from face to face engagemen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796—Puller or pusher means, contained force multiplying operator
- Y10T29/53896—Puller or pusher means, contained force multiplying operator having lever operator
- Y10T29/539—Plier typ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 Tools For Fitting Together And Separating, Or Other Hand Tools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出連接器由管件移除之工具,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工具能夠從大的管件移除連接器,以及在另一實施例中將一個尺寸範圍之管件移除連接器。可移動和固定夾持與推動元件被固定到柄部使得管件牢固地夾持於可移動夾持鉗口與固定夾持鉗口之間,以及連接器藉由可移動推動器鉗口與固定推動器鉗口以防止移動。柄部能夠加以緊壓於樞軸點四週或滑移於棒條上。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可移動和固定的夾持及推動元件為可從工具本體移動。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工具,並且更具體地係關於用於快速斷開的快速連接/斷開接頭之手工具。
快速連接/斷開接頭是常用於連接管件和在許多管件領域中包括由汽車和卡車至陸上之管件。雖然容易地連接,但是斷開連接需要在連接器上的釋放環加以凹陷,同時在相反的方向移除導管。在連接器位於難以到達的區域時,這可能是一個問題。雖然許多剝除電線的兩端之設備已得到專利,例如Andre Laurencot之美國第4951529號專利,Isamu Tani之美國第475418號專利,其均沒有解決從導管移除快速接頭的問題。Darren Kady之美國第6314629號專利揭示出一個容易由導管移除快速斷開連接器之手工具,但這些手工具無法處理超過5/8"及以上之直徑。此外,他們無法處理許多管道工程行業新的超薄線條樣式之快速連接/斷開接頭。
本發明所揭示手工具握持和以相反方向由連接器上釋放環移動導管,其很容易地由導管移除大的連接器。
本發明揭示出一種由管件移除連接器之手工具,在一個實施例中能夠由大的管件移除連接器以及在另外一個實施例中由一個尺寸範圍之管件移除。手工具本體具有一個物體,其區分為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之夾持部份以及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之推動部份。一對柄部之第一柄部連接至夾持部份之第二端部以及第二柄部連接到推動部份之第二端部。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柄部以及連接推動元件是固定的;而在其他情況中兩個柄部以及推動部份和夾持元件是可移動的。
在夾持部份的第一端部為夾持元件,其包含圓弧形可移動的夾持鉗口和可選擇性圓弧形固定夾持鉗口。固定夾持鉗口和可移動夾持鉗口具有夾持表面,其平行於管件的圓周。可移動夾持鉗口以及可選擇性固定夾持鉗口之夾持表面優先地選具有被粗糙化表面,其藉由至少一個波浪形的,尖行,多個隨機放置金字塔,尖柱,天然的或合成的塗料達成。可移動夾持鉗口連接到連桿,其連接鉗口至第一柄部。
在一些實施例中,夾持部份和推動部分通過樞軸加以連接而可作為旋轉連接。連接到柄部的彈簧保持柄部為最大分離距離,從而保持夾持部份和推動部分之第一端部彼此相鄰。
推動部份在其第一端部具有一個推動部份元件,該元件包含的圓弧形固定推動器鉗口和圓弧形可移動推動器鉗口。固定推動器鉗口和可移動推動鉗口具有平的保持表面以及平行於管件的圓周。固定的推動器鉗口和可移動的推動器鉗口之外側表面在同一平面上,以便同時地及均勻地接觸連接器環,或連接器。固定推動器鉗口的保持表面是與固定鉗口在同一平面上,以防止管件連接器在移除過程中使管件傾斜。為了便於從管件中移除可移動推動器鉗口,推動器鉗口的前端優先地相對於管件為傾斜的。其角度應該使得管件並不觸及前端邊緣。
保持表面和夾持表面的硬度大於所述管件的硬度。
為了限制可移動推動部份之旋轉,使用具有彈簧之止動器,其使用於旋轉之推動器鉗口與推動部份之間以使旋轉之推動器鉗口返回到閉合位置。可移動推動器鉗口和推動器元件之間的連接點的尺寸將避免與連接器密封環接觸,並確保施加均勻的壓力。
在該工具設計作為更小的尺寸從1/8到3/8英吋範圍的管件,所述可移動推動器鉗口之圓弧狀保持表面的尺寸具有至少10%的圓弧狀保持表面接觸相鄰連接器之管件。同樣地,所述可移動夾持鉗口之圓弧狀夾持表面的尺寸具有至少具有10%夾持表面與管件接觸。
當柄部初步地被壓縮,可移動推動器鉗口和可移動夾持鉗口夾住管件於可移動鉗口與固定鉗口之間。柄部進一步壓縮導致夾持元件移動遠離推動器元件。
一個範例性連桿是E板,其固定在夾持部份內,其由於柄部壓縮而滑動。E板的第一端部在可移動夾持鉗口的一端承受夾持器之凸出物以及E板之的第二端部承受連接器至第一柄部。例如為軋輥或凸出物份之導引構件附接至夾持部份以防止E板扭曲。
在從大的例如一英吋及以上的管件移除連接器的工具中,優先地在可移動夾持鉗口上具有釋放構件。釋放構件與釋放構件承受區域相互作用以由閉合位置釋放可移動夾持器鉗口以及再鎖定鉗口為閉合位置。一個範例性釋放構件包括一個釋放按鈕,釋放塊和彈簧以保持釋放塊在一個位置以鎖定可移動夾持器鉗口。釋放按鈕之移動壓縮彈簧以及釋放可移動夾持器鉗口至敞開位置。
在作為較大管件之工具上,可移動推動器鉗口的圓弧狀保持表面具有寬度在約27mm到約30.5mm的範圍內,優先地在28mm到29.5mm範圍內以及深度在約13.5mm至16.5mm的範圍內以及優先地在約14.5mm至15.5mm的範圍內。可移動夾持鉗口的圓弧形夾持表面具有寬度在約20mm至約23mm的範圍內以及優先地在21.5mm至22.5mm範圍內以及深度在約2mm至6mm範圍內以及優先地為約4mm。在此尺寸的工具中,至少23%之可移動推動器鉗口之圓弧狀夾持表面和可移動夾持器鉗口的圓弧狀保持表面接觸該管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夾持部份和推動器部份可以藉由桿件加以連接,其至少夾持部份沿著桿件為可移動的。工具還包括一個桿件連接,該桿件連接保持該夾持部份和推動部分可滑動地連接。在本實施例中,至少一個柄部具有壓縮構件以沿著桿件連接移動一個柄部朝向另一柄部以及釋放構件移動柄部遠離另一個柄部。
在另一實施例中,推動器及/或夾持器部分在第一端部中具有承受區域,其包括一個固定構件以固定可移除推動器及/或夾持器元件。
100...工具
102,104...柄部
106...彈簧
112...壓縮彈簧
120...夾持器部分
121...夾持部份
122...可移動夾持器鉗口
124...固定夾持器鉗囗
126...夾持器板狀物
130...推動器部分
131...推動器部份
132...可移動推動器鉗口
134...固定推動器鉗口
136...推動器板狀物
300...夾持工具
330...齒狀物
332...固定夾持器鉗口
334...可移動夾持器鉗囗
336...夾持表面
338...齒狀物
340...圓弧
342...固定推動器鉗口
336,338...夾持表面
342...固定推動器鉗囗
344...可移動推動器鉗囗
350...可移動推動器鉗囗前端
352...釋放按鈕
354...按鈕連接器
360...支撐
364...削減區域
370...圓弧
380...管線
382...連接器
384...連接器環狀物
390,392...外側表面
822...板
824...軸承
826...釋放塊
828...彈簧
830...凸出物
834...可移動夾持器鉗口
840...承受凹囗
850...固定夾持器鉗口
840,842,844,850,852,854...脊狀物
860...支撐板
862...凹部
864...承受洞孔
870...凸出物
880...E板
882...棒條
884...延伸物
886...延伸物
888...延伸物
889...可移動夾持器鉗囗
900...可移動推動器鉗囗
902...止動針銷
904...圓弧
910...可移動夾持器鉗口
912...夾持表面
922...固定夾持器鉗囗
920...夾持表面
914,924...齒狀物
1000...圓弧
1002...可移動夾持器鉗口
1004...表面
1500...工具
1504...可移動夾持器鉗囗
1506...固定夾持器鉗口
1508...可移動推動器鉗口
1510...圓弧
1550...工具
1554...可移動夾持器鉗囗
1556...固定夾持器鉗口
1658...樞軸
1558...可移動推動器鉗口
1560...圓弧
1562...圓弧
1600...工具
1602...推動器第一鉗囗
1604...第二推動器鉗囗
1606,1608...樞軸
1620...本體
1650...工具
1651...夾持器第一鉗口
1652...旋轉推動器鉗口
1654...止動針銷
1656...承受洞孔
1658...樞軸
1660...碟狀物
1670...後板
1672...彈簧
1674...承受洞孔
1676...承受洞孔
1678...圓弧
1700...工具
1712...後板
1730,1780...連接桿件
1732...導引
2000...推動器單元
2004...側板
2006...旋鈕
2008...後壁
2010...承受區域
2012...擱板
2014...夾持器側板
2030...可移除鉗口
2020...夾持器單元
2030...可移動鉗囗
2032...旋轉鉗囗
2040...樞軸
2034...旋轉推動器
2036...固定推動器
2038...固定基座
2042...腿肢
2048,2049...延伸部分
2050...可移動鉗口
2052...可移動推動器鉗囗
2054...固定推動器鉗口
2056...延伸物
3000...工具
3002...固定推動器鉗囗
3004...推動器本體
3006...可移動推動器鉗口
3008...滑動按鈕
3014...固定夾持器鉗囗
3016...可移動夾持器鉗口
3018...夾持器本體
3020...滑動按鈕
3030...滑動桿
3032...釋放桿件
3134...可移動夾持器鉗口
3042,3040...柄部
3142...可移動推動器鉗口
3180...管線
3164...延伸物
3182...連接器
3184...凹環
圖1是根據本發明快速釋放工具的前視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快速釋放工具的後視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大的快速釋放工具之夾持器鉗口側視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大的快速釋放工具之推動器鉗口側視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大的快速釋放工具之側視圖,其中夾持器鉗口為敞開的位置;
圖6是根據本發明的釋放工具之透視側視圖,其中在分離之前該釋放工具夾持管件和接頭;
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釋放工具的透視側視圖,其中在分離過程中釋放工具夾持管件和接頭;
圖8是根據本發明的快速釋放工具之夾持部份的透視側視圖,其具有夾持邊緣;
圖9是根據本發明的快速釋放工具之夾持部份的透視側視圖,其具有夾持齒狀物;
圖10是根據本發明的可移動推動器鉗口之透視側視圖;
圖11是根據本發明快速釋放工具的夾持部份之透視側視圖;
圖12是根據本發明的可移動夾持器鉗口之透視側視圖;
圖13是根據本發明的鎖定構件內部區域之透視側視圖;
圖14是根據本發明的快速釋放工具之透視分解側視圖;
圖15是根據本發明的E板之透視側視圖;
圖16是根據本發明的快速釋放工具之透視分解側視圖,其顯示出夾持器鉗口為閉合位置;
圖17是根據本發明的快速釋放工具之透視分解側視圖,其顯示出夾持器鉗口為敞開位置;
圖18是根據本發明在工具E托板內可移動夾持器鉗口之透視分解側視圖;
圖19是根據本發明的可移動推動器鉗口之透視圖;
圖20是根據本發明位於工具內E托板之透視圖;
圖21是根據本發明工具包含可移動夾持鉗口另外一個實施例之透視側視圖,其顯示並無可移動夾持鉗口;
圖22是根據本發明使用圖21工具的可移動鉗口之透視側視圖;
圖23是根據本發明圖21具有插入可移動鉗口的工具之透視側視圖;
圖24是根據本發明的另外一個可移動鉗口之透視側視圖;
圖25是根據本發明使用於中等尺寸管件的工具另外一個實施例之透視側視圖;
圖26A是根據本發明具有兩個移動鉗口另外一個工具的推動器部份之透視側視圖;
圖26B是根據本發明具有兩個移動鉗口另外一個工具的夾持器部份之透視側視圖;
圖27是根據本發明使用於較小管件的工具另外一個實施例之側視圖;
圖28是根據本發明工具的夾持器部份內部之透視圖;
圖29是根據本發明可移動推動器鉗口內部之切開透視圖;
圖30根據本發明工具另外一個實施例,其顯示出固定夾持器以及推動器鉗口;
所揭示的手工具是用來由管線,管件或其他導管移除接頭。這些快速連接/斷開接頭為商業化用於所有工業領域以連接管線,其中管線作為空氣,化學物質或液體輸送。
連接到各種管件材料的結構,操作方法,以及方法,在本技術領域是眾所周知的。快速連接/斷開接頭牢固地保持兩個流體及/或空氣之導管彼此緊密接合。該流體可以是水,油,燃料例如為汽油,或氣體例如為空氣,天然氣,丙烷,液壓流體或類似物。在手動的實施例中,柄部構件以手促動以及經由連桿例如為美國第4951529,4475418和2523936號專利中說明的促動夾持以及釋放構件。該工具可建立在電線剝除器例如為美國第4951529,4475418或2523936號專利所揭示的架構,其每一專利在此加入作為參考之用。
定義:
這裡所用的"最大分離距離"係指完全敞開位置,在該位置處一對柄部藉由某種形式的彈簧裝置加以保持。在最大分離距離情況下夾持部份第一端部以及推動器部份第一端部保持彼此相鄰的。
本文所用的術語"圓弧形"係指組件之週邊輪廓,其為圓形或其他或其它的曲線例如橢圓之部份。
本文所用的術語"彈簧"係指非彈性裝置或本體,例如為壓縮後恢復其形狀之鋼帶或鋼線,例如為板片彈簧以及螺旋彈簧。
製造快速釋放接頭以容易移除,並從較小的尺寸擴大到直徑較大的管件,例如為PVC, PEX,銅和導管。當管件的直徑增加時,增加夾持管線以及釋出連接器的難度。此外,這些較大的接頭經常使用在狹小的空間中,例如下水槽和大型設備內。所揭示設備能夠易於使用,手工具使用者能夠到達狹小的空間內,夾持管件之以及分離接頭。
術語"管線","圓柱狀物"和"管件"可以互換使用,本文中表示任何具有中空結構的圓柱形的外部以及由任何材料製造出適合作為端部用途。
夾持工具的製造材料是鋼或其他耐用材料製成,因為其中有實質應力施加於構件上。特定問題為齒狀物之可移動夾持器鉗口,實質上夾持被移除管件的齒狀物由該鉗口形成。為了夾持管件,形成齒狀物以及脊狀物之材料必需比被夾持材料更硬。使用特定的材料製造所需要材料硬度的測定可以藉由任何已知的硬度測試方法。例如,銅管Schore's Scleroscope規模將介於8.0和12.0 HS,並可以很容易地藉由使用任何鋼製造之工具加以夾持。但是,如果使用於鋼管件,工具的硬度必需大於管件的硬度。在大多數應用中,可使用適當熱處理過程熱處理鐵的合金例如非晶態金屬合金,鋅合金或不銹鋼。對於較為難以夾持以及因而容易出現打滑的材料例如為銅管件,熱處理至50RWC熱規格或相當情況之硬化鋼440提供最佳的結果。另外,由壓縮彈簧112產生的張力越大,如文中提到的,在分離之前夾持壓力越大以及與管件接觸越快速。端部用途的合適金屬的選擇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是顯而易見的。
在本發明所有實施例中,接觸管件之鉗口表面必需是在同一平面上,以便使鉗口整個曲率接觸管件的表面具有相等的壓力。用於導管的墊圈的厚度為約1/16英吋,管件和鉗口之間任何不均勻接觸的區域可能導致難以去除連接器或無法由接頭移除管件。
在所有的設計中,夾持器鉗口以及推動器鉗口移動之弧形必需在同一平面上,從而促使兩個固定鉗口和兩個可移動鉗口同時地接觸管件。此對移除0.75英吋和1英吋管件之工具尤其重要,但是用於所有尺寸的工具之性能會受到影響。
在所有實施例中,固定的和可移動的鉗口之外側以及內側表面應該在同一平面上。換句話說,可移動夾持器鉗口的外側與固定夾持器鉗口的外側表面必需在同一平面上或齊平。因而固定夾持器之內側表面(具有齒狀物一側)必需與固定推動器之內側表面在相同的平面上使得管件或導管並不會產生棘輪效應。這種棘輪效應將使推動器越過接頭之釋放環而導致無法斷開。可移動和固定夾持器鉗口的內側表面必需是彼此齊平,如同推動器鉗口。此能夠這使得在所有接觸面處管件上的壓力為均的。
本發明所揭示工具能夠使用於1/8-1英吋管件上,其決定於鉗口設計。工具的主要本體基本上保持不變,因此具有鉗口之工具本體只在圖1和2中說明,任何其他實施例單獨地加以說明。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明瞭如果工具之本體製造出為更大或更小的,所有的相互作用部分的尺寸必需相應地調整大小。
在此主要說明是從管件移除連接器。但是,能夠使用工具以放置管件進入連接器難以到達區域。藉由簡單地扭轉工具,夾持器部份當受壓時移動管件朝向連接器。當管件難以到達的地方由於柄部的設計提供使用者的手能夠延伸,這是極有價值的。
圖1是快速釋放工具100的前視圖,而圖2顯示出工具100的背面。該工具100包括一對柄部102和104,至少一個柄部相對於另一個移動,並且藉由彈簧106加以偏移,在並不使用過程中保持它們為散開元件之位置。
工具100的上端部分被分成的夾持部份121和推動部分131以及形成框架元件120和130的上端部份。框架元件120和130相對彼此保持為旋轉關係,其藉由使用一個樞軸或鉸鏈達成。
夾持部份120包括可移動夾持器鉗口122和固定夾持器鉗口124 。可移動夾持器鉗口122的移動必需是足以可靠地夾持管線(圖中未示出),而不產生損壞,以及防止沿著管件的長度移動。
推動器部份131運載可移動推動器鉗口132和固定推動器鉗口134。可移動推動器鉗口132和134必需牢固地接觸管件和環(如下文所揭示),同時啣接推動器鉗口132及134以沿著管件橫向移動。
固定推動器鉗口134和固定夾持器鉗口124分別地被附接至推動器板狀物136和夾持器板狀物126,其對工具提供支撐以及結構強度。優先地,它們經由焊接或鑄造加以附接,不過固定推動器鉗口134和固定夾持器鉗口124可以經由本領域中已知的其它方法例如螺絲釘,鉚釘等固定到其各自的板狀物。
當柄部102和104被壓縮時,在稱為第一階段中,可移動推動器鉗口132和可移動夾持器鉗口122被閉合以夾住可移動推動器鉗口122和固定鉗口124以及可移動推動器鉗口132和固定推動器鉗口134之間的管件。壓縮彈簧112施加張力以保持推動器部分130和夾持器部分120彼此相鄰,利用彈簧112壓縮首先轉變為如上文所述的鉗口夾持。柄部102及104額外的壓縮或第二階段壓縮,抵抗壓縮彈簧112阻力,緊緊地夾持管件以及推動器部份130移動遠離夾持部份120,連接器由管件分離。
壓縮彈簧112提供的壓力,其轉變為夾持部份120和推動部分130的運作,拉力越大,敞開更快速和更強大的夾持。為了容納較大直徑的管件,張力彈簧112應該有一個最低約0.05mm及最大約2mm範圍之計量值。由於張力彈簧112影響閉合柄部102和104所需要強度,和太大計量值範圍的彈簧會使工具難以操作。
雖然所顯示柄部與實施例相關,但人們應該了解能夠使用其他促動鉗口之方式,以及其他柄部設計。此外,施加壓力至工具的任何部分的彈簧可以用氣動裝置或其他裝置替代以施加壓力。
在圖3和圖4中顯示出1英吋的夾持工具300,其更清楚地示出可移動夾持器鉗口334和固定夾持器鉗口332之間的關係。為了牢固地夾持管線380,提供具有夾持表面336及338之可移動夾持器鉗口334和固定夾持器鉗口332。在圖3中可以看出,固定夾持器鉗口332被固定到夾持器板狀物126,其提供了剛性和支撐。釋放按鈕352鄰近於可移動夾持器鉗口334以及用來從它的閉合或存儲位置釋放可移動夾持器鉗口334,以承受在管件。下文中更詳細說明釋放按鈕352及其構件。
固定夾持器鉗口332之齒狀物330不得超越固定推動器鉗口342之圓弧340。兩者之間的不均勻性會導致固定推動器鉗口342跳出薄的連接器環狀物384(圖5),從而使得連接器更加困難或不可能移除。齒狀物338和圓弧340最外圍點的之間的變化誤差為約1/16英吋,以及優先地為更小。
在這些圖式中夾持表面336是些微地圓形化。這是夾持表面一個實施例,其與較軟的管例如為PVC運作。然而,如果該工具使用於金屬管線,優先地採用較為尖銳的表面例如為多個金字塔或尖的脊狀物,例如顯示為固定夾持器鉗口332。
可移動推動器鉗口344和固定推動器鉗口342也顯示為M固定推動器鉗口342連接至推動器板狀物136.或由其中延伸出。可移動推動器鉗口344尺寸承受相鄰連接器之管線。為了便於承受管線,可移動推動器鉗口344的前端350加以傾斜,從而防止管線380接觸於推動器鉗口344。
固定推動器鉗口342與固定夾持器鉗口332在此顯示出具有圓弧,然而應指出的是固定夾持器鉗口332可以是平的,凸出或內凹的,只要它有一個咬入點將夾持管線而不延伸超過固定推動器鉗口342的表面。如在此所說明工具本體,柄部和敞開係對圖1和圖2加以說明。
在圖5中釋放按鈕352被移動以釋放可移動夾持器鉗口334以承受管線380(圖6和7)。可移動推動器鉗口344藉由彈簧保持在適當位置(如下文所述)以及由於接觸壓力將其移動以承受管線380。
許多連接器382特別是較大的直徑提供具有環狀物384相鄰於管線380以提供更好的密封。該環狀物384必需以均勻壓力接觸以促使連接器382移除。
在圖6中固定夾持鉗口334和固定推動器鉗口332(未示出)被放置成與管線380,連接器382和環狀物384接觸,其位於相鄰連接器382。在初始位置,固定夾持鉗口332和可移動夾持鉗口334相鄰於可移動推動器鉗口344和固定推動器鉗口342。在圖7中,使用者擠壓柄部102和104,從而導致固定推動器鉗口342和可移動推動器鉗口344移動遠離固定夾持器鉗口332和可移動夾持器鉗口334。由於夾持表面336導致管線380不能移動,施加於連接器環狀物384和連接器382之壓力迫使連接器382和環狀物384的閉合端離開管線端部。
在圖中能夠看到釋放按鈕連接器354由釋放按鈕352延伸出通過夾持板狀物126。下文中詳細說明釋放按鈕352構件。
在圖8和圖9中顯示出夾持表面的兩個範例。在圖8中可移動夾持器鉗口834和固定夾持器鉗口850分別具有三個脊狀物840,842和844以及850,852和854。這些脊狀物840,842,844,850,852和854可以是任何形狀,這將使脊狀物840,842和844夾持以及咬入管線。脊狀物部840,842和844以及850,852和854形狀以及它們的製造材料取決於由管線之材料。在圖9中,可移動夾持器鉗口910之夾持表面912以及固定夾持器鉗口922之夾持表面920分別地具有有多個菱形或金字塔形齒狀物914和924。為了獲得最佳夾持,齒狀物應該在約0.5mm至1.25mm範圍內以及具有寬度在約5mm至約1.25mm的範圍內,其比例可加以變化。優先地,齒狀物914和924可以菱形圖案交替,沿著可移動夾持器鉗口910和固定夾持器鉗口922之夾持表面912和920交替。或者齒狀物可以被放置為兩列或多列,一般在每列中最多為六個齒狀物。對於脊狀物部,齒狀物必需能夠牢固地夾住管件表面以防止移動。此外,應該指出的是脊狀物和齒狀物可以加以混合,例如固定夾持器鉗口可以具有脊狀物,而可移動夾持器鉗口具有齒狀物,或反之亦然。
在一些應用中,夾持表面可以是天然或合成的物質,例如橡膠,環氧樹脂,或聚氨酯,其可以防止夾持器鉗口在管件上滑動。本領域技術人員了解根據最終用途採用適當的夾持表面。
在圖10中,可移動夾持器鉗口1002之圓弧1000必需使得至少10%,優先地至少50%之夾持表面1004與管件接觸。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圓弧1000從近端點F延伸至遠端點E。近端點F與遠端點E之間的距離約為20mm至23mm,以及優先地在約21.5-22.5mm範圍內。當線段B繪製於近端點F和頂端點E之間,由線段B至圓弧1000最小深度在約2mm至約6mm範圍內,優先地為4mm。沿著圓弧1000最小深度A的位置是由沿嵌線C離夾持器鉗口1002之遠端點G量測14mm或自遠端E至A量測10.5至11mm決定出。可以改變上述最佳測量最多高達50%,但是優先地為25%或較小,由於偏離優先尺寸的偏差就越大,可靠性降低越大。
優先地夾持表面1004之寬度完全地接觸管線以提供適當夾持於管件上,這是沒有必要的。重要的是有足夠的夾持表面1004接觸管線以牢固地保持管線以及防止滑動。為了達到最佳的夾持,在夾持側M上最小深度A與在相對夾持側N(並未顯示出)為相同。換句話說,可移動夾持器鉗口的每一側優先地與相對側為相同的,使得夾持器側M和夾持器側N間兩個邊緣以及夾持表面1004,或到達側邊過渡點之圓弧,同時地接觸管線之表面。
為了防止扭轉以及獲得最佳的結果,可移動夾持器鉗口,固定夾持器鉗口,可移動推動器鉗口和固定推動器鉗口之側邊為如上所述。
在大多數用途中,遠端點E和最小深度和最小深度A以及近端點F和最小深度A之間的圓弧1000之間通常是相等的,但它是沒有必要為對稱的。在一些應用中,具有明顯不同的圓弧為有利的以及為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圓弧1000最好具有足夠的接觸以促使接觸表面1004牢牢地夾持管線。
為了確保連接器382可靠地去除和消除對環狀物384損壞,如圖11所顯示之可移動推動器鉗口344的支撐360具有圓弧或削減區域364,其尺寸將清除環狀物384。可移動推動器鉗口344的圓弧370施加均勻的壓力至環狀物384上以平順地移除。如果支撐360沒有削減足夠量以避免接觸管線,其將施加不均勻的壓力,有可能導致可移動推動器鉗口344躍過環狀物384和連接器382而可能不會加以移除。支撐360可加以傾斜或圓弧形化以避免任何與環狀物384接觸以及設計優先考慮將取決於製造商。
除了具有圓弧370之可移動推動器鉗口344接觸管線同時位於相鄰環狀物384,該圓弧370為至少10%(優先地至少50%)之可移動推動器鉗口344,可移動推動器鉗口344之外側表面390必需與固定推動器鉗口344之外側表面392在相同的平面上。如果390和392的兩個面是不對齊,環狀物384將不均勻地接觸以及連接器382不會被移除。
與可移動夾持器鉗口的1002一樣,優先地可移動側推動器鉗口344之前沿和後沿同時接觸管件。然而,該連接器將仍可以容易地移除,只要外側表面390均勻地接觸連接器環狀物。然而,如果可移動推動器鉗口344之內緣(圖中未示出)接觸管線於外側表面390接觸管線之前,外側表面將不接觸邊緣處連接器環狀物以及因而將很可能無法移除連接器。
為了施加所需要均勻的壓力至連接器環狀物,在近端點G的和遠端點H之間可移動推動器鉗口344的圓弧370在27mm至30.5mm範圍內以及優先地在28mm至29.5mm範圍內以及深度D在13.5mm至16.5mm範圍內以及優先地在14.5mm至15.5mm範圍內,如圖12所示。這對本領域技術人員為明顯的,如果管件的大小增加或減少至可移動推動器鉗口344之圓弧370無法允許均勻壓力施加於連接器環狀物而接觸管線,圓弧尺寸必需相應地加以改變。可移動推動器鉗口344可自由地向後移動以承受管線,其經由使用圖18所示的針銷902而防止連續向後。
如圖所示,使用釋放按鈕352以釋放可移動推動器鉗口334以促使其在管件周圍延伸。釋放按鈕352連接至軸承824,該軸承經由細縫(並未顯示出)延伸通過板822以啣接釋放塊826如圖13所示。釋放塊826與彈簧828啣接,彈簧在固定狀態向上推移組塊為鎖定位置。彈簧828的尺寸需要施加足夠的壓力於釋放塊826上以保持鎖定凸出物830於可移動推動器鉗口承受凹口840內(圖16和17)。彈簧828的長度在約7mm至約12mm範圍內以及直徑在約1.5至3mm的範圍內。當釋放按鈕352被按下時,彈簧828被壓縮,使鎖定凸出物830由凹口840移動。
長度和直徑確切尺寸以及拉伸強度取決於所使用管線的尺寸和類型以及為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知。
為了使板822保持牢固地附接在只分離E支撐880深度的支撐板860,在支撐板860的凹部862的深度足夠地承受彈簧828和釋放塊826。此外,承受洞孔864位於支撐板860內以承受彈簧828之端部。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明顯地了解凹部862的深度必需容納釋放塊826以及不同釋放塊826的深度需要不同的凹部862深度。應當指出,雖然是使用彈簧構件以釋放可移動夾持器鉗口,可使用任何類型的釋放和再鎖定構件以及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了解的替代設計。
如圖14,18,20和28和圖15所顯示工具內E板880的尺寸將承受夾持器凸出物870。夾持器凸出物870按裝在上部延伸物884與中間延伸物886之間的E板880內。底部條狀延伸物888經由連接器1730連接到柄部104,如圖28所示。在圖20中,連接器1780連接到板1782,該板連接到底部條狀延伸物(在圖20中未示出)。當傾斜柄部102和104時,連接構件1730和1780不需要導引而以一角度拉引底部條狀延伸物888。為了使E板880直接地向下拉引,納入導引以使連接直接位於與E板880同一線上。在圖20和圖28中可最清楚看得導引1732。雖然移動時本文中說明只有一個柄部104,但應該指出的是可移動兩個柄部。然而,E板880將繼續與任何柄部正在控制之可移動夾持器鉗口相互作用。
導引是一個溝槽,球軸承,凸出物或其他構件以防止E板880扭曲。連接構件1002可以是一條電線或棒狀物以及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知的。
E板880的上方棒條882的長度在約10mm至17mm範圍內,優先長度為約14mm。上方棒條延伸物884,以及中間棒條延伸物886長度在約8mm至約12mm的範圍內,優先地為9mm。上方棒條延伸物884與中間棒條延伸物886之間的距離在約8mm至18mm範圍內,優先的距離約為10mm。E板880的脊狀物889的長度約42mm至約48mm範圍內,優先地為46mm,底部延伸物888至少為6mm,優先地為約10mm。底部延伸物888作為柄部102和104以及夾持器和推動器鉗口之間連接的連接點。
為了閉合可移動夾持器鉗口889,一旦移除連接器,使用者擠壓柄部102和104,從而鎖定可移動夾持器鉗口889為閉合位置的。
可移動推動器鉗口900在推動器部份130內自由旋轉,如在圖19中所示及在此所述。為了防止可移動推動器鉗口900旋轉直到其接觸推動部分130本體,可使用止動針銷902。所顯示止動針銷902接觸工具內經由設計之止動器,其啣接止動針銷902。在其它實施例中,止動針銷902位於將接觸工具外側之止動器。另一止動器範例為可移動推動器上唇狀物或突出物,其接觸固定推動器於某一點處以及作為停止旋轉。其他停止可移動推動器的其它方法對本領域技術人員是顯而易見的。可移動推動器鉗口900的圓弧904如同可移動夾持器鉗口圓弧,為移除連接器的一個因素。優先地圓弧904端部至端部具有寬度M約14.5至15.5mm以及深度N約15mm。可移動推動器鉗口900的總長度O約為28mm至29.5mm。
在圖21-24中,推動器單元2000具有可移除鉗口2030(圖22)和2005(圖24)。夾持器單元2020包括可移動夾持器鉗口和固定夾持器鉗口,如在此所說明。推動器承受單元2000具有後壁2008,其是工具的後壁的延續。旋鈕2006位於側板2004外側以及連接軸承,其延伸穿過側板2004到承受區域2010。承受區域2010藉由擱板2012隔開夾持器側板2014。
可移動鉗口2030具有一個旋轉鉗口2032,其在樞軸2040處旋轉,以由固定推動器2036分離旋轉推動器2034。固定推動器2036為固定基座2038之一部分,其配置為適配於推動器單元200內。可移動鉗口2030的周邊應該形成一個緊密配合位於承受區域2010,擱板2012以及背板2008的內部。可移動鉗口2030的腿肢2042的尺寸應是在承受區域2010內為摩擦地適配,以使當旋鈕2006被擰緊時軸承啣接迫使腿肢緊緊地靠在擱板2012。
在本實施例中,固定推動器2036有一個延伸部分2048以及旋轉推動器2034具有對稱延伸部分2049。延伸部分2048及2049尺寸適合於適當的最終用途。一項先前所提及實施例用途之範例為釋放彈簧進入所設計之燃料過濾器中,其中燃料管線藉由凹下保持彈簧鎖定,其位置在燃料過濾器上。這種設計在燃料過濾器領域中為人所熟知的。另外一個用途為進入凹下釋出環狀物連接器設計,如在歐洲所使用。歐洲具有兩種型式連接器,一種為沿著外邊緣具有延長物以及一種具有凹下釋放環狀物。在這兩種設計中,釋放連接器需要施加壓力於連接之凹下部份,其經由使用所揭示的工具立即地可加以達成。
人們亦了解延伸物能夠加入於工具上如圖1-20所說明以及顯示於圖32中,其中所顯示工具具有可移動夾持器鉗口3134以及可移動推動器鉗口3142,其夾持管線3180。延伸物3164尺寸將接觸凹環3184於連接器3182內。
可移動鉗口2050與可移動鉗口2030為相同的設計,其不同處為可移動推動器鉗口2052之延伸物2056以及固定推動器鉗口2054之延伸物2058的直徑。關於其他實施例以及前面說明,推動器鉗口2054之表面必需為滿的,平坦的表面接觸管線以及夾持器鉗口之齒狀物必需不延伸超過推動器鉗口。
如上所述,在圖22-圖24中所顯示的實施例具有延伸物以進入凹下環狀物,然而可以設計出可移動鉗口2050及2030而並無先前實施例所提及延伸物。
如先前所說明,工具的柄部和本體可以保持不變,而鉗口加以改變。如圖25所示,在工具1500中管線移除部份包含可移動夾持器鉗口1504,固定夾持器鉗口1506,可移動推動器鉗口1508以及推動器固定鉗口(圖中未示出)。工具1500具有所說明工具的基本結構,但是由於圓弧1510為3/8至3/4英吋夾持管線以移除接頭以及並不需要釋放按鈕,此由於較小尺寸所致。在可移動夾持器鉗口1504上圓弧1510深度被要求促使單一工具使用於該大範圍的管件尺寸以及應該具有深度約2mm至約6mm,優先地為約4mm。圓弧1510的長度,R和S之間的距離,需要足夠延伸於最大管線的任一側,而在適用的使用範圍內。例如,在工具1500中,使用的尺寸範圍為3/8與3/4英吋。例如在工具1500中,使用尺寸範圍在3/8與3/4英吋之間,可移動夾持器鉗口的1504與管線之間適當的接觸為所使用3/8,1/2,及3/4英吋之10%。
在圖25中實施例的深度尺寸能夠加以變化高達約30%,但太大的變化無法處理更大範圍管件尺寸。
在圖27中,所揭示實施例中最小情況,工具1550包括可移動夾持器鉗口1554,固定夾持器鉗口1556,可移動推動器鉗口1558和固定的推動器鉗口(圖中未示出)。如在此可看出,移動夾持臂1554之圓弧1560和可移動推動器鉗口1558之圓弧1562比先前的實施例中淺得多。工具1550使用於導管直徑在1/8和3/8英吋之間。可移動鉗口1554的圓弧1560深度為平坦至約3mm,大於3mm的深度將阻止可移動夾持器鉗口1554接觸1/8英吋管線。對圓弧1510所討論的情況必需是足以跨越適用範圍內所使用之最大管件,在本實施例為3/8英吋。
在圖28中工具1700夾持側的內部能夠處理1英吋管線,如圖所示。應該指出的是,雖然一些元件例如釋放構件826和彈簧828並不需要為所有的尺寸,只要為基本構造以及能夠傳移力量。
在該圖中,可移動夾持鉗口334處於閉合位置。可以看出,彈簧828向上推移釋放塊826以保持凸出物842在承受凸出物凹口840中。由於鎖定按鈕釋放,可移動夾持鉗口334向後擺動,持續到凸出物870接觸頂部長條延伸物884。
如先前所提到的,用於所有大小工具的E板880當柄部被擠壓時經由連接器桿件1730以約45角度受力。由於角度所致E板880的底部延伸部分888被拉出,其角度與連接器桿件1730相匹配。最終可以彎曲的E板880和導致工具無法作用。為了防止E板880彎曲,導引1732被放置接近於主要底部延伸物888。由於柄部受壓,向下拉引連接器桿件1730,E板880向下滑動於導引1732和後板1712之間,從而防止E板880彎曲。
雖然在本實施例中所顯示導引1732是軋輥,任何其他構件可以加以使用以固定E板880。重要的特徵是導引1732以稍微大於E板880的厚度與背面板1712隔開。此可以防止E板880任何彎曲,因為它完全支撐於兩側,同時促使E板880滑動。另外一個溝槽可以使用在本體內以防止E板扭曲。其他保持構件和方法將是顯而易見的,只要E板防止扭曲同時允許滑動。
旋轉推動器鉗口1652,如先前所提到的,其在所有實施例中自由地旋轉。在圖28中說明的E板,在圖29中說明的旋轉推動器鉗口1652,在較小的尺寸中能夠消除一些元件。
旋轉推動器鉗口1652具有碟狀物1660,從旋轉推動器鉗口1652的內表面延伸出。從碟狀物1660延伸的樞軸1658大致在中央點處。在碟狀物1660的一個邊緣處為推動器承受洞孔1656以承受彈簧1672的端部。
在工具1650中圓弧1678可以是模造的或研磨加工以及尺寸適於承受旋轉推動器鉗口1652之碟狀物1660。工具1650的後板1670包含一個承受洞孔1674,其尺寸將承受樞軸1658。彈簧1672一端固定在彈簧承受洞孔1676中而另一端位於推動器承受洞孔1656中。彈簧1672為固定狀態,保持旋轉推動器鉗口1652為閉合位置。然而,張力不能太大,使得旋轉推動器鉗口1652位於靠在管線時難以打開。
為了限制旋轉推動器鉗口1652的擺動,止動針銷1654位於接觸工具的主體1650處。止動針銷1654的位置可加以變化,其根據工具的大小以及為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知的。或者,其他類型的止動構件可以加以使用,例如從推動器鉗口底部延伸出與推動器部份背部相互作用之凸出物,或防止可移動推動器鉗口旋轉之推動器部份上的凸出物。
在所有實施例中上部和下部夾持鉗口之間的相對移動促使工具夾持到管件或導管上,其不論是一個或兩個鉗口移動或是上鉗口或下鉗口是否可移動的。能夠以本領域中已知的任何一種方法達成一個或兩個鉗口的移動。
具有兩個鉗口移動的工具1600和1650之範例顯示於圖26A和26B。在圖26A中,推動器第一鉗口1602繞著樞軸點1606旋轉以及第二推動器鉗口1604繞著樞軸1608旋轉,樞軸1606和1608被固定到本體1620。在圖26B中夾持器第一鉗口1651繞著樞軸點1656旋轉以及第二推動鉗口1654繞著樞軸1658旋轉,樞軸1656和1658固定至本體1670。能夠使用雙重鉗口旋轉於推動器或夾持器或兩者上。
在圖30和31中顯示出連接器釋放工具3000之另一實施例。工具3000是一個範例,其顯示本體和柄部改變情況。本體設計的其他變化在閱數所揭示內容後,對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將是顯而易見的。
圖30顯示出工具3000的背面,其顯示固定推動器鉗口3002和固定夾持器鉗口3014。固定推動器鉗口3002如同先前實施例,其剛性地連接到推動器本體3004。同樣地,固定夾持器鉗口3014連接到夾持器本體3018。推動器本體3004和夾持器本體3018是獨立的單元,其經由滑動桿3030連接。推動器本體3004在滑動桿3030上保持固定的,然而夾持器本體3004藉由擠壓柄部3042及3040沿著滑動桿3030移動離開推動器本體3004。釋放桿件3032釋除張力以及促使夾持器本體向後朝著推動器本體3004移動。
在圖31中,可移動夾持器鉗口3016以及可移動推動器鉗口3006在閉合位置。可移動推動器鉗口3006和可移動夾持器鉗口3016被釋放出,以及鎖定為閉合位置,其經由使用滑動按鈕3008和3020達成。這些按鈕3008和3020具有內部凸出物,其與可移動推動器鉗口3006和可移動夾持器鉗口3016相互作用。另外,可移動夾持器鉗口3016經由緊壓柄部3040和3042以及經由使用釋放桿件3032釋放可鎖定在適當位置。
在桿件上亦含有可移動本體之固定本體在夾持技術中是已知的以及含蓋於美國第5009134,4926722,5222420和5022137號專利中。不過夾鉗具有向內的櫬墊以及當柄部被擠壓時,兩個櫬墊靠近在一起以相互接觸。如果該部分反過來,固定和可移動本體移動離開,可移動本體上櫬墊由固定本體上櫬墊面對地離開。因此必需作內部修改之設計以適應可移動鉗口。可移動本體的移動以及鎖定在適當位置之基本內部設計在前述專利中可看到。可使用其他移動和鎖定可移動鉗口之方式,例如齒狀物桿件以及齒輪以及業界所熟知之方式。
雖然前述說明顯示出優先實施例,應該注意的是釋放元件和夾持構件中所用的圓弧是選擇性的。任何一個實施例可以使用全部圓弧形表面,全部平坦表面或它們的組合。優先地,上述夾持構件具有齒狀物,例如為鉗子,或一些防止導管滑動之非滑動塗膜型式。在一些情況下,使用齒狀物及橡膠塗膜為有益的以及一個或其他或其組合之明顯的用途對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是顯而易見的。
應當要指出,雖然以三個特定階段說明手工具的動作,在實際使用中移動是平順的以及相當快足以消除任何單獨特定的階段。在此所顯示使用來將柄部移動轉變為夾持頭部移動的構件為一種示範性方法以及柄部移動轉變為頭部移動之不同機制方法是顯而易見的。本發明新穎性在於夾持和推動器的動作,而不是如何達成此動作以及從柄部轉變為氣動工具的移動對本領域技術人員為顯而易見的。
100...工具
102,104...柄部
106...彈簧
112...壓縮彈簧
120...夾持器部分
121...夾持部份
122...可移動夾持器鉗口
130...推動器部分
131...推動器部份
132...可移動推動器鉗囗
Claims (1)
1.一種用於由管件移除連接器的工具,該工具具有本體,該本體包括:
夾持部份,該夾持部份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及
推動器部份,該推動器部份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及相對於夾持部份為固定的;
樞軸連接,該樞軸連接保持夾持部份以及推動器部份旋轉地彼此連接;
一對柄部,第一柄部連接到夾持部份的第二端部以及第二柄部連接到推動器部份的第二端部,該第二柄部非移動性地固定到該本體部分;
柄部彈簧,該柄部彈簧被固定到一對柄部之每一柄部以保持該對柄部為最大分離距離,該最大分離距離保持夾持部份的第一端部和推動器部份的第一端部彼此相鄰;
壓縮彈簧,該壓縮彈簧提供張力以保持推動器部份相鄰於夾持部份;
夾持元件,該夾持元件被固定到夾持部份以及具有:
固定夾持鉗口,該固定夾持鉗口具有夾持表面,該夾持表面被構造成為接觸管件;
可移動夾持鉗口,該可移動夾持鉗口具有圓弧狀的夾持表面,該圓弧形夾持表面構造成接觸和夾持至少10%的管件表面,該可移動夾持器鉗口連接到可移動夾持鉗口與第一柄部之間的連桿;
推動器元件,該推動器元件被固定到推動器部份的第一端部,以及具有:
固定推動器鉗口,該固定推動器鉗口具有固定鉗口之外側表面,以及保持表面,該保持表面的外側表面被配置於推動器鉗口之外側表面以接觸連接器環狀物以及在同一平面上作為固定夾持鉗口之夾持表面,
可移動推動器鉗口,該可移動推動器鉗口具有圓弧形的保持表面以及成角度的端部,該圓弧形的夾持面被配置成與至少10%的管件表面以及可移動鉗口的外側表面接觸,該可移動鉗口外側表面與固定鉗口外側表面在同一平面上以及配置為接觸連接器之環狀物,
連接點,其位於可移動推動器鉗口以及推動器元件之間,其尺寸將避免與連接器之密封環接觸,使得可移動推動器鉗口以及固定推動器鉗口施加均勻的壓力於密封環以及連接器;
其中至少可移動夾持器鉗口之保持表面以及可移動夾持鉗口之夾持表面的硬度大於管件之硬度,夾持元件以及推動器元件在柄部初始壓縮以夾持管件過程中位於可移動夾持鉗口與固定夾持鉗口之間以及可移動推動器鉗口以及固定推動器鉗口與柄部輔助壓縮促使夾持元件由推動器元件移動離開,從而在夾持元件與推動元件之間產生距離,由壓縮彈簧的壓縮產生之張力越大,可移動夾持器鉗口以及固定推動器夾持該管件越為快速,因而在推動器元件與夾持器元件分離之前增加在管件上之壓力。
2.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工具,其中至少一個可移動夾持器鉗口之夾持表面以及固定夾持器鉗口之夾持表面具有粗糙化表面,該粗糙化表面包括由波浪形的,尖行,多個隨機放置金字塔,尖柱,天然的或合成的塗料中至少一項選取出。
3.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工具,其中固定夾持器鉗口具有致動配置。
4.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工具,其中更進一步包括釋放構件,該釋放構件與釋放構件承受區域相互作用以由閉合位置釋放可移動夾持器鉗口以及再鎖定可移動夾持器鉗口為閉合位置。
5.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工具,其中釋放構件包括釋放按鈕,釋放塊以及彈簧,該彈簧保持釋放塊之位置將鎖定可移動夾持器鉗口於鎖定位置中以及由於彈簧壓縮將使可移動夾持器鉗口由鎖定位置釋出。
6.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的工具,其中可移動夾持器鉗口更進一步包括夾持器凸出物,該夾持器凸出物與連桿為可移動的接觸。
7.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工具,其中連桿包括E板,E板被固定夾持部份內,由於一對柄部受到壓縮而滑動,E板第一端部承受夾持器凸出物以及E板第二端部承受連接器連接到第一柄部以及導引構件,該導引構件以可滑動地接觸E板以防止E板扭曲。
8.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工具,其中導引構件為軋輥。
9.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工具,其中可移動推動器鉗口更進一步地包括止動器,該止動器限制推動器鉗口旋轉。
10.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工具,其中至少50%的可移動夾持器鉗口之夾持表面以及至少50%的可移動推動器之保持表面接觸該管件。
11.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工具,其中可移動推動器鉗口之圓弧保持表面具有寬度在約27mm至30.5mm範圍內以及優先地在28mm至29.5mm範圍內以及深度在約13.5mm至16.5mm範圍內以及優先地在14.5mm至15.5mm範圍內以及圓弧夾持表面之長度約為20mm至23mm,優先地在約21.5-22.5mm範圍內以及深度在約2mm至6mm範圍內,優先地為4mm。
12.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工具,其中測量值可加以變化約為50%。
13.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工具,其中可移動夾持鉗口之圓弧形夾持表面具有長度在約20mm至約23mm範圍內以及優先地在21.5mm至22.5mm範圍內以及深度在約2mm至6mm範圍內以及優先地為約4mm以及可移動推動器鉗口之圓弧形保持表面的寬度稍微大於管件的直徑以及深度約2mm至約6mm以及優先地為約4mm。
14.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的工具,其中圓弧形保持表面深度可以加以變化高達約30%。
15.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工具,其中推動器元件進一步包括固定推動器鉗口延伸物以及可移動推動器鉗口延伸物,該固定推動器鉗口延伸物以及可移動推動器鉗口延伸物以直角角度地從固定推動器鉗口延伸物以及可移動推動器鉗口延伸出以及其尺寸將接觸連接器中連接環,其中連接環凹進連接器內。
16.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工具,其中推動器元件為可移除地固定到推動器部份以及推動器部份第一端部更進一步包含承受區域以及鎖定構件,該承受區域尺寸將承受推動器元件以及鎖定構件,其固定推動元件於承受區域內。
17.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工具,其中推動器元件進一步包括固定推動器鉗口延伸物以及可移動推動器鉗口延伸物,該固定推動器鉗口延伸物以及可移動推動器鉗口延伸物以直角角度地從固定推動器鉗口延伸物以及可移動推動器鉗口延伸出以及其尺寸將接觸連接器中連接環,其中連接環凹進連接器內。
18.一種由管件移除連接器之方法,其使用具有本體之工具,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a.放置管件於固定夾持鉗口與可移動夾持鉗口以及固定推動器鉗口與可移動推動器鉗口之間, b.緊壓一對柄部至第一點,從而閉合夾持鉗口以及可移動夾持鉗口,以及固定推動器鉗口與可移動推動器鉗口圍繞該管件, c.壓縮該對柄部至第二點,從而促使固定推動鉗口及可移動推動器鉗口移動遠離固定夾持鉗口及可移動夾持鉗口, d.對連接器按壓固定推動器鉗口及可移動推動器鉗口,從而促使連接器滑動離開管件。
19.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的方法,其中工具的配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中所界定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3/493,140 US8978226B2 (en) | 2012-06-11 | 2012-06-11 | Hand tool for use in the quick disconnection of quick connect/disconnect coupling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10402A true TW201410402A (zh) | 2014-03-16 |
TWI600507B TWI600507B (zh) | 2017-10-01 |
Family
ID=49714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20455A TWI600507B (zh) | 2012-06-11 | 2013-06-10 | 使用在快速連接/斷開接頭之快速斷開手工具及由管件移除連接器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978226B2 (zh) |
EP (1) | EP2888079B1 (zh) |
CN (1) | CN104540643B (zh) |
AU (1) | AU2013274485B2 (zh) |
CA (1) | CA2878443C (zh) |
DK (1) | DK2888079T3 (zh) |
ES (1) | ES2822297T3 (zh) |
SA (1) | SA113340631B1 (zh) |
TW (1) | TWI600507B (zh) |
WO (1) | WO201318835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375371A1 (en) * | 2014-01-16 | 2015-12-31 | Channellock, Inc. | Torque grip slip force pliers |
CN104948836A (zh) * | 2015-05-12 | 2015-09-30 | 禹伟 | 一种金属固定管锁架 |
US10971857B2 (en) * | 2015-10-15 | 2021-04-06 |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 Cable extraction tool |
US9573259B1 (en) | 2015-11-04 | 2017-02-2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Quick-connect coupling and decoupling tool |
CN209793605U (zh) | 2016-09-20 | 2019-12-17 | 奈爱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安装缆线套管的系统、电缆端保护器及电缆套管系统 |
US10414032B2 (en) | 2017-03-15 | 2019-09-17 | Conbraco Industries, Inc. | Push-to-connect fitting removal tool |
CN107678730B (zh) * | 2017-09-26 | 2020-07-10 | 浙江横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电路测试用随机抽取装置 |
CN107803777B (zh) * | 2017-12-04 | 2024-08-23 | 温州市三星通用机具厂 | 一种管件联接件拆卸工具 |
CN109435154B (zh) * | 2018-10-11 | 2020-10-16 | 浙江蓝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油管接头辅助拆装器 |
CN109742595A (zh) * | 2019-02-15 | 2019-05-10 | 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 线束接头及插拔工具 |
EP3953107A4 (en) * | 2019-04-12 | 2023-01-11 | Oetiker Tool Corporation | TOOL FOR DISASSEMBLING CONNECTORS |
CN110926923B (zh) * | 2019-11-25 | 2021-10-29 | 青海大学 | 一种测试螺栓扭拉特性的载荷可卸式试验系统 |
PL3871840T3 (pl) * | 2020-02-28 | 2022-05-30 | Ovh | Narzędzie zwalniające do stosowania z zaworem typu push-fit |
US11865681B2 (en) * | 2020-07-21 | 2024-01-09 | Merck Sharp & Dohme Llc | Sterile line clip separation tool |
TWM606264U (zh) * | 2020-10-06 | 2021-01-01 | 永益年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連接器拆卸工具 |
CN112193030B (zh) * | 2020-10-19 | 2023-01-06 | 浙江威格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汽车后挡风玻璃固定辅具及后挡风玻璃装配方法 |
CN112171695B (zh) * | 2020-10-21 | 2022-02-18 | 天津泰正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间距可调的夹持机械手的操作方法 |
CN112171702B (zh) * | 2020-10-21 | 2021-12-28 | 天津泰正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间距可调的夹持机械手 |
US11554509B1 (en) | 2021-07-13 | 2023-01-17 | Lowell Dean Feil | Drip irrigation feeder pipe slicer tool and method of detaching barbed fittings and devices using the same |
CN114165672A (zh) * | 2021-10-20 | 2022-03-11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低压金属管道试压免焊接封堵装置 |
CN117260623A (zh) * | 2023-11-23 | 2023-12-22 | 天津瀚海蓝帆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主水下航行器水密线缆拆卸工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523936A (en) | 1948-08-30 | 1950-09-26 | Ideal Ind | Wire stripper |
US3845538A (en) | 1973-06-26 | 1974-11-05 | Amp Inc | Hand tool |
US4257135A (en) * | 1977-12-01 | 1981-03-24 | Hackforth Gmbh & Co. Kg | Assembly tool for tube fittings |
DE2851282A1 (de) * | 1977-12-01 | 1979-06-07 | Kurt Otto Moebius | Montagewerkzeug fuer rohrverbindungsstuecke |
US4174560A (en) | 1978-03-17 | 1979-11-20 | Cooper Industries, Inc. | Tool for applying connectors to flexible cable |
US4416045A (en) | 1980-01-30 | 1983-11-22 | Helen Donaldson | Snap ring removal tool |
JPS57126215A (en) | 1981-01-24 | 1982-08-05 | Nagoya Bouki Seisakusho Kk | Wire stripper |
US4571808A (en) * | 1984-03-05 | 1986-02-25 | Lisle Corporation | Radiator hose separator pliers construction |
US4785694A (en) | 1986-04-16 | 1988-11-22 | Platte River Welding-Tool Division | Spring clip extractor |
US4757588A (en) * | 1987-05-15 | 1988-07-19 | Ljudo Churchich | Push-on hose pliers |
US4926722A (en) | 1988-08-19 | 1990-05-22 | Petersen Manufacturing Co., Inc. | Quick-action bar clamp |
US5022137A (en) | 1988-08-19 | 1991-06-11 | Petersen Manufacturing Co., Inc. | Method of operating a quick-action bar clamp |
US5222420A (en) | 1988-08-19 | 1993-06-29 | Petersen Manufacturing Co., Inc. | Quick action bar clamp |
US4951529A (en) | 1989-09-29 | 1990-08-28 | Andre Laurencot | Combined tool for cutting and stripping the ends of electrical wires covered with an insulating sheath |
CN2100048U (zh) * | 1991-09-05 | 1992-03-25 | 彭爱国 | 接线钳 |
CN2112898U (zh) * | 1991-12-28 | 1992-08-12 | 孙殿成 | 电线剥皮钳 |
US5671520A (en) * | 1995-02-21 | 1997-09-30 | Patent Consultants & Services, Inc. | Combination tool for quick tube joint disassembly |
US5845393A (en) | 1996-12-06 | 1998-12-08 | Daniels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 Connector assembly tool |
US5979032A (en) * | 1998-06-11 | 1999-11-09 | Chrysler Corporation | Tool for inserting a fitting into a hose |
EA004366B1 (ru) * | 1999-05-26 | 2004-04-29 | Дэвид Ли Синье Шоувалтер | Ручной инструмент для отсоединения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х муфт |
US6378909B1 (en) * | 2000-06-28 | 2002-04-30 | Dover Capital Formation Corporation | Disconnect/reconnect tool for a hose coupling |
EP1225288A3 (en) * | 2001-01-23 | 2004-05-12 | Erico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Reinforcing bar tool and method |
US6941626B2 (en) * | 2002-07-11 | 2005-09-13 | Ronald L. Johnson, Jr. | Tool for connecting and disconnecting couplings |
EP1560310B1 (de) * | 2004-02-02 | 2015-03-04 |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 Abisolierzange |
US7628212B2 (en) | 2006-10-26 | 2009-12-08 | Tt Technologies, Inc. | Drill stem connection and method |
FR2911296B1 (fr) | 2007-01-12 | 2009-04-17 | Facom Sa | Outil ameliore de montage et de demontage de collier elastique |
US20080314205A1 (en) | 2007-06-23 | 2008-12-25 | Carlos Feliciano | Quick release pliers for push-fit couplers |
RU2388588C2 (ru) * | 2008-04-25 | 2010-05-10 | МАТРИЗЕ Ханделс-ГмбХ | Гаечный ключ раздвижной и захватный механизм гаечного ключа раздвижного |
US8341816B1 (en) * | 2009-02-23 | 2013-01-01 | Swinford Eric R | Tool for disconnecting an air-hose coupler |
TWM390207U (en) * | 2010-01-26 | 2010-10-11 | Yung Chi Industry Co Ltd | Pipe clamping hand tool |
-
2012
- 2012-06-11 US US13/493,140 patent/US8978226B2/en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6-10 TW TW102120455A patent/TWI600507B/zh active
- 2013-06-11 WO PCT/US2013/045102 patent/WO2013188353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6-11 AU AU2013274485A patent/AU2013274485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6-11 DK DK13804671.9T patent/DK2888079T3/da active
- 2013-06-11 CA CA2878443A patent/CA2878443C/en active Active
- 2013-06-11 CN CN201380041703.2A patent/CN104540643B/zh active Active
- 2013-06-11 EP EP13804671.9A patent/EP2888079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6-11 SA SA113340631A patent/SA113340631B1/ar unknown
- 2013-06-11 ES ES13804671T patent/ES2822297T3/es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K2888079T3 (da) | 2020-10-12 |
EP2888079A4 (en) | 2016-06-29 |
CA2878443C (en) | 2018-07-10 |
ES2822297T3 (es) | 2021-04-30 |
TWI600507B (zh) | 2017-10-01 |
EP2888079A1 (en) | 2015-07-01 |
US20130326854A1 (en) | 2013-12-12 |
SA113340631B1 (ar) | 2016-01-18 |
CN104540643B (zh) | 2017-09-12 |
AU2013274485B2 (en) | 2016-11-17 |
CA2878443A1 (en) | 2013-12-19 |
CN104540643A (zh) | 2015-04-22 |
AU2013274485A1 (en) | 2015-01-22 |
EP2888079B1 (en) | 2020-07-08 |
US8978226B2 (en) | 2015-03-17 |
WO2013188353A1 (en) | 2013-1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00507B (zh) | 使用在快速連接/斷開接頭之快速斷開手工具及由管件移除連接器之方法 | |
US3845538A (en) | Hand tool | |
TWI300368B (en) | Tubing bender and method | |
TWI386294B (zh) | 切管器 | |
TW200914224A (en) | Ratcheting hand tool with easily replaceable cutting blade | |
US6314629B1 (en) | Hand tool for use in the quick disconnection of quick connect/disconnect couplings | |
US10414032B2 (en) | Push-to-connect fitting removal tool | |
US10112287B2 (en) | Tube clamping hand tool | |
US20070289353A1 (en) | Clamping Tool | |
US7954356B1 (en) | PEX crimping tool | |
US6463780B1 (en) | Tube bender and process | |
US2209988A (en) | Pipe tongs | |
TW201318787A (zh) | 管或抽水幫浦用的鉗 | |
JP7575455B2 (ja) | バンドクランプ用切断工具 | |
RU2784461C2 (ru) | Пресс-клещи | |
US20240342881A1 (en) | Hose clamp pliers | |
TW201603966A (zh) | 快速調整夾持力道之夾持裝置 | |
TWI477365B (zh) | clamp | |
TWM573682U (zh) | Adjustable water pipe wrench | |
CN105215905A (zh) | 一种管子钳 | |
AT10371U1 (de) | Vorrichtung zur drehfesten abstützung der anschlussenden von kunststoffrohren unterschiedlicher nenndurchmess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