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01915A - 下行鏈路協調的多點無線通訊之發信控制 - Google Patents

下行鏈路協調的多點無線通訊之發信控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01915A
TW201401915A TW102109642A TW102109642A TW201401915A TW 201401915 A TW201401915 A TW 201401915A TW 102109642 A TW102109642 A TW 102109642A TW 102109642 A TW102109642 A TW 102109642A TW 201401915 A TW201401915 A TW 20140191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data transmission
starting point
downlink data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9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n Zhang
Matthew P J Baker
Fang-Chen Cheng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Usa Inc
Alcatel Luc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Usa Inc, Alcatel Lucent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Usa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401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191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所主張主題之實施例提出一種協調下行鏈路多點傳輸的方法和設備。方法的其一實施例包括從一第一基地台傳送第一資訊,其指示對藉由第一基地台或一或更多第二基地台的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一起始位置的一第一限制。方法的此實施例亦包括從第一基地台傳送包括一位元的第二資訊。位元和第一資訊的組合指示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起始位置。

Description

下行鏈路協調的多點無線通訊之發信控制
本申請書一般有關通訊系統,且更特別地是關於無線通訊系統。
無線通訊系統使用互連存取節點或基地台之網路來提供無線連接性以存取終端。根據各種議定的標準及/或協定而發生透過在存取終端與基地台間之空氣介面的通訊。例如,第三代夥伴計畫(3GPP、3GPP2)已規範了稱為長期演進(LTE)之封包交換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組標準。LTE標準使用正交頻率多重分割(OFDM)來支援下行鏈路傳輸。存取端(例如基地台或eNodeB)能透過藉由分配不同組之非重疊傅立葉係數或副載波中的符元所形成的控制和資料通道同時與多個使用者通訊。LTE標準也使用傳送器及/或接收器中採用的多個天線來支援透過空氣介面的多重輸入/多重輸出(MIMO)通訊。LTE所支援的載波頻寬約為20MHz,其能支援約100Mbps的下行鏈路峰 值資料速率以及約50Mbps之上行鏈路的峰值資料速率。
LTE標準還支援包括動態點選擇(DPS)或聯合傳輸(JT)的協調多點(CoMP)傳輸技術。使用者設備之協調的多點傳輸係藉由使用者設備的服務細胞使用服務細胞與參與協調傳輸之其他鄰近細胞之間傳遞的資訊來協調。服務細胞能接著排程下行鏈路傳輸給使用者設備,例如,基於使用者設備、服務細胞、和鄰近細胞之間的通道條件。在動態點選擇中,服務細胞能一次一個細胞地藉由不同副訊框的鄰近細胞來排程傳輸。在聯合傳輸中,服務細胞藉由可能或可能不包括服務細胞的多個細胞來排程同時發生的傳輸。
所揭露主題係關於解決以上提出之一或更多問題的影響。下面提出了所揭露主題的簡化摘要以提供對所揭露主題之一些態樣的基本了解。此摘要並非所揭露主題之詳盡的概要。其並非預期用來識別所揭露主題的關鍵或重要元件或用來勾勒出所揭露主題的範圍。它的唯一目的係為以簡化形式來提出一些概念作為後面討論之更詳細說明的前奏。
在一實施例中,提出一種協調下行鏈路多點傳輸的方法。方法的其一實施例包括從一第一基地台傳送第一資訊,其指示對藉由第一基地台或一或更多第二基地台的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一起始位置的一第一限制。方法的此實 施例亦包括從第一基地台傳送包括一位元的第二資訊。位元和第一資訊的組合指示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起始位置。
100‧‧‧無線通訊系統
105‧‧‧基地台
110‧‧‧使用者設備
115‧‧‧關聯細胞
120‧‧‧空氣介面
200‧‧‧下行鏈路元件載波
205‧‧‧資源網格
300‧‧‧無線通訊系統
305(1)‧‧‧基地台
305(2)‧‧‧基地台
305(3)‧‧‧基地台
310‧‧‧使用者設備
315(1)‧‧‧副訊框
315(2)‧‧‧副訊框
315(3)‧‧‧副訊框
400‧‧‧無線通訊系統
405‧‧‧基地台
407‧‧‧基地台
410‧‧‧使用者設備
415‧‧‧天線陣列
420‧‧‧天線元件
425‧‧‧排程器
430‧‧‧介面
435‧‧‧無線電資源控制層
440‧‧‧實體層
445‧‧‧實體層
450‧‧‧RRC層
455‧‧‧結合器
500‧‧‧方法
505-540‧‧‧步驟
600‧‧‧通訊裝置
605‧‧‧處理器
610‧‧‧資料儲存器
615‧‧‧輸入/輸出介面
所揭露主題可藉由參考下列結合附圖的說明來了解,其中相同參考數字與相同元件一致,且其中:第1圖概念上繪示無線通訊系統的第一示範實施例;第2圖描繪下行鏈路元件載波的一個示範下行鏈路時間槽Tslot;第3圖概念上繪示無線通訊系統的第二示範實施例;第4圖概念上繪示無線通訊系統的第三示範實施例;第5圖概念上繪示用於在一或更多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支援協調的多點下行鏈路傳輸之方法的一個示範實施例;及第6圖概念上繪示通訊裝置的一個示範實施例。
儘管所揭露主題容易受到各種修改和其他形式的影響,但其特定實施例已在圖中透過實例來顯示且在本文中被詳細說明。然而,應了解本文中特定實施例的說明不打算用來將所揭露主題限制為所揭露之特定形式,而相反地,打算涵蓋落在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內的所有修改、等效範圍、及替代範圍。
下面描述了說明性實施例。為了清楚起見,在本說明 書中並非說明實際實作的所有特徵。當然,將了解在任何上述實際實施例的開發中,應作出許多實作特定的決定以實現開發者的具體目標,例如符合系統相關和商業相關的限制,這將從一個實作變化成另一個實作。此外,將了解上述開發工作可能是複雜且耗時的,但對於具有本揭露之利益的本領域之通常技術人員而言可能會是例行的任務。說明和附圖僅繪示出所主張主題的原理。由此將了解本領域之熟知技術者也許能夠設計出儘管本文中未明確描述或顯示,但具體化本文所述之原理,且可包括在所主張主題之範圍內的各種配置。再者,本文所述的所有實例主要預期用於教導目的,以幫助讀者了解所主張主題的原理和發明人所貢獻的概念以促進本技術,且被認為不限於上述具體描述的實例和條件。
現在將參考附圖來說明所揭露主題。僅為了說明之目的,在圖示中示意性描繪出各種結構、系統和裝置以不致模糊具有本領域之熟知技術者熟知之細節的說明。然而,附圖被包括以描述和說明所揭露主題的說明性實例。本文使用的字詞和片語應被了解且解釋為具有符合相關技術之熟知技術者所了解之字詞和片語的意義。沒有術語或片語的特殊定義(亦即,不同於如本領域之熟知技術者所了解之通常和慣用意義的定義)係預期用來由本文中的術語或片語所隱含。為了到達預期術語或片語具有特殊意義(亦即,有別於熟知技術者所了解的意義)的程度,上述特殊定義將以直接且明確地提供術語或片語之特殊定義的定義 方式在說明書中明確地被提出。另外,如本文使用的「或」之詞係指非排他「或」,除非另有說明(例如,「否則」或「或另一種選擇」)。而且,本文所描述的各種實施例不一定是互斥的,因為一些實施例能與一或更多其他實施例相結合以形成新的實施例。
在根據使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之標準及/或協定而操作之通訊系統中實作的基地台通常具有一種為控制通道發信保留一些符元的訊框結構。例如,LTE或LTE進階標準定義出一種可包括7個時間間隔(例如,符元)和許多副載波的副訊框結構。副訊框中的每個資源元件對應一個副載波上的一個時間間隔。實作LTE或LTE進階標準的基地台可保留多達三個符元的資源元件用於控制通道發信。所保留符元通常係為副訊框中的第一符元且資料流量被限制為使用在副訊框中所保留符元之後的符元。鄰近基地台不被限制成為其控制通道之傳輸保留相同的符元組。
協調多點(CoMP)技術能用以藉由相同資源元件中的多個基地台來排程資料傳輸,例如,針對聯合傳輸。然而,當鄰近基地台使用不同號碼之保留符元用於控制發信時可能發生資料與控制流量之間的碰撞。例如,若服務基地台只保留第一符元用於控制發信,則服務基地台可從第二符元開始排程資料傳輸。所排程資料傳輸可藉由為控制發信保留第二符元的鄰近基地台與控制發信相碰撞。對於協調具有不同細胞識別符之基地台的預期LTE CoMP情況 而言,由於實體下行共享通道(PDSCH)的不同起始點所造成之傳輸點間的衝突是不可避免地,因為PDSCH起始點係由個別細胞單獨排程的。
能對為其資料通道共享相同起始點的基地台限制聯合傳輸。然而,這種限制將顯著地限制CoMP之實作且還可顯著地降低潛在增益,其能藉由減少可用於聯合傳輸的基地台和符元數量,在動態環境中使用聯合傳輸來實現。另一種方法係為將聯合傳輸限制為在聯合傳輸中合作之所有基地台可用的符元。資料傳輸的起始點可接著使用如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層發信的較高層發信被半靜態地發信(例如,每10-20ms)。在這種方法中,略過了在一些基地台中可用於資料傳輸,但在其他基地台中與所保留符元相衝突的資源元件。於是,對此方法所施用之可用資源元件的限制降低了可使用聯合傳輸來實現的潛在增益。另一種方法係為在每個副訊框中傳送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的數個(例如,3個)位元以指示每個基地台的起始點。此方法會不必要的消耗顯著的負擔,因為為每個基地台之控制發信所保留的符元數量通常不預期在對應於個別副訊框的相對短時間軸上發生變化。
至少部分地解決這些缺點,本申請書說明了使用第一和第二指標之組合來發信如資料通道的起始時間或資料通道傳輸點識別符之資料通道特性的技術之實施例。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指標可以是在與資料通道相同的副訊框中之控制通道上發信的位元(例如被添加到DCI的額外位 元)。第一指標可因此在相對短的時間軸上傳送,例如,在每個副訊框中或一段選擇數量之副訊框一次。在一實施例中,第二指標可使用如RRC層發信的較高層發信來傳送。第二指標可因此在相對長的時間軸上傳送,例如,每隔10-20ms一次。結合能在短時間軸上傳送的第一指標與能在相對長時間軸上傳送的第二指標可使系統能平衡用來以副訊框接著副訊框為基礎地動態發信改變與降低由下行鏈路CoMP發信所消耗之副訊框負擔的總量。
第1圖概念上繪示無線通訊系統100的第一示範實施例。無線通訊系統100包括提供無線連接性給位於關聯細胞115中之使用者設備110的基地台105。如本文所使用,「基地台」之術語係指用以產生、傳送、接收、解碼、解調、或進行與透過空氣介面傳送的信號相關聯之其他操作的硬體、韌體、或軟體。「細胞」之術語係指由基地台服務的地理區域。「扇區」之術語可用以指由基地台服務之地理區域的子集,例如,由不同組之實體、電磁、或通訊地耦接基地台的天線服務之地理區域的一部分。「細胞」和「扇區」之術語可因此係為同義詞且指可分成多個扇區的相同地理區域或細胞。基地台105或其相關聯細胞115可使用細胞識別符來識別且每個基地台105可傳送共同參考信號至關聯細胞115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扇區可由如被傳送至扇區中的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之扇區特定的參考信號識別。「傳輸點」之術語取決於於其中使用此術語的上下文可指基地台、細胞、 或扇區。
在所示之實施例中,無線通訊系統100根據第三代夥伴計畫(3GPP)所議定的LTE標準及/或協定來操作。例如,無線通訊系統100支援下行鏈路傳輸的正交分頻多工(OFDM)。OFDM系統將可用頻寬分成複數個窄帶副載波,其係用以在基地台105與使用者設備110之間透過如空氣介面120的空氣介面來傳送符元。每個副載波可取決於信號品質地使用不同級的QAM調變來調變,例如,QPSK、QAM、64QAM或可能更高序位。在一實施例中,可用頻寬支援一或更多元件載波。例如,下行鏈路元件載波可用於透過空氣介面120來通訊。下行鏈路元件載波可依時分成訊框,其進一步依時分成副訊框。每個副訊框包括兩個時間槽。
第2圖描繪下行鏈路元件載波200的一個示範下行鏈路時間槽Tslot。每個槽中所傳送的信號係由副載波和符元之一或數個資源網格205所描述。數量取決於細胞中所配置且在符合3GPP標準之實施例中的下行鏈路傳輸頻寬,數量滿足條件: 其中=6且=110分別是最小和最大的下行鏈路頻寬,由目前的說明書版本所支援。槽中的OFDM符元數量可取決於較高層參數DL-CyclicPrefixLength所配置的循環前置長度。
資源網格205中的每個元件可被稱為資源元件且能由 時間槽中的指數對(k,l)唯一定義,其中k=0,...,-1和l=0,...,-1分別是頻域和時域中的指數。天線埠p上的資源元件(k,l)對應複合值。當沒有混淆的風險、或沒有指定任何特定天線埠時,指數p可能會下降。對應於未用於槽中之實體通道或實體信號的傳輸之資源元件的數量可設成零。實體資源區塊可被定義為時域中的連續OFDM符元和頻域中的連續副載波。的示範值係由表格1所給予。在所示之實施例中,下行鏈路中的實體資源區塊係由對應於時域中的一個槽和頻域中的180kHz之×資源元件所組成。
頻域中的實體資源區塊數n PRB與槽中的資源元件(k,l)之間的關係可由下列公式指定:
回去參考第1圖,在基地台105與使用者設備110之間的通訊能由排程器協調。在一實施例中,每個基地台105實作能用以為其本身和為一或更多其他基地台105排程下行鏈路傳輸給使用者設備110的排程功能。排程功能可在媒體存取控制(MAC)層實作。例如,基地台105(1) 可當作使用者設備110的服務基地台且可因此當作與使用者設備110通訊的主基地台。基地台105(2-3)可當作在基地台105與使用者設備110之間協調的多點通訊的從基地台。基地台105(1)可由此協調基地台105之操作以藉由多個基地台105在一或副訊框之相同資源元件中進行聯合傳輸。基地台105(1)也可協調基地台105之操作以進行動態點選擇(DSP),使得一個動態選擇的基地台105在所選資源元件或資源元件組中傳送符元。基地台105(1)可例如基於通道條件或通道狀態資訊來動態地選擇在不同資源元件中下行鏈路傳輸的不同基地台105。在基地台105之間的發信可透過如LTE標準所定義之X2介面的介面來實行。
資源元件的一部分可被保留用於控制發信。在一實施例中,可保留關聯於一或更多符元的副載波以傳送如實體下行控制通道(PDCCH)、實體控制格式指標通道(PCFICH)、或其他控制通道的控制發信。例如,關聯於副訊框中前兩個符元的副載波可被保留用於控制通道發信。被保留用於控制通道發信的符元數量可能因不同基地台105而不同,且特定基地台105所保留的符元數量可能會隨時間而改變。例如,基地台105用於控制通道發信所保留的符元數量可回應於在對應細胞110內使用者到達的增加而增加,且可回應於使用者從對應細胞110偏離的增加而減少。在一實施例中,被保留用於控制發信的符元數量可能會在0和3之間變化。
資料傳輸可使用未被保留用於控制發信的符元來進行。基地台105因此可配置以發信一起始點,例如,未被保留用於控制發信且可用於資料傳輸之第一符元的索引,使得使用者設備105也許能夠決定何時開始監控資料傳輸的下行鏈路通道。起始點可以是如藉由多個基地台105使用相同資源元件的聯合傳輸或藉由主基地台105使用動態點選擇(DSP)所選擇之一個基地台105的傳輸之協調的多點傳輸之起始點。協調聯合傳輸或DSP傳輸之操作的服務基地台105可選擇傳輸的起始點以避免或防止所排程資料傳輸與所保留控制通道之間的衝突。服務基地台105也可選擇起始點以使用盡可能多的符元。
在一實施例中,服務基地台105(1)使用第一指標和第二指標的組合在副訊框中發信資料通道的特性。特性可以是副訊框中資料通道的起始時間或用來傳送資料通道之一或更多傳輸點的身分。例如,可針對副訊框中符元的索引指示資料通道的起始時間。第一指標可在與資料通道相同之副訊框中的第一控制通道上傳送。例如,第一指標可以是一種在資料通道的起始點之前在副訊框之第一部分中傳送的位元。在一實施例中,第二指標可在資料通道的起始點之前在副訊框之第一部分中的第二控制通道上傳送。替代地,第二指標可使用較高層發信來傳送。使用較高層發信來傳送的指標可比透過控制通道傳送的指標更少傳送且可為多個副訊框保持有效。如本文所論述,在一些實施例中,資料通道可從被動態選擇的單一傳輸點傳送,例如, 新的傳輸點可從複數個傳輸點中副訊框接著副訊框地選出。在其他實施例中,資料通道可從複數個傳輸點同時或同步地傳送。特定副訊框的第一控制通道也可因此傳達傳送此副訊框中資料通道的傳輸點之身分的指標。
第3圖概念上繪示無線通訊系統300的第二示範實施例。在所示之實施例中,基地台305係配置以在示範副訊框315期間使用透過下行鏈路的OFDM傳輸來提供無線連接性給使用者設備310。基地台305(1)未保留在副訊框315(1)中的任何符元以供控制發信。基地台305(2)已保留副訊框315(2)的第一符元以供控制發信,而基地台305(3)已保留副訊框315(3)之前兩個符元以供控制發信。如本文所論述,由每個基地台305保留用於控制發信的符元可能會隨時間而改變。
資料傳輸的起始點可取決於哪個基地台305被排程為聯合傳輸的傳輸點或哪個基地台305已被選擇作為DPS傳輸的傳輸點。例如,當只選擇基地台305(1)用於資料傳輸給使用者設備310時,才可使用整個副訊框315(1)。針對另一實例,當已選擇基地台305(3)用於DPS傳輸給使用者設備310或當基地台305(3)係為參與聯合傳輸的其中一個基地台305時,只有符元3-7可用於資料傳輸。基地台305和使用者設備310可因此配置以傳送和接收用以通知使用者設備310哪個符元可用於資料傳輸(例如,在協調的多點傳輸期間)的第一和第二發信資訊。
第4圖概念上繪示無線通訊系統400的第三示範實施 例。在所示之實施例中,無線通訊系統400包括根據LTE標準而操作且支援向使用者設備410之OFDM下行鏈路傳輸的基地台405、407。下行鏈路副訊框可包括如PCFICH或PDCCH的一或更多控制通道和如實體下行共享通道(PDSCH)的資料通道。基地台405係為使用者設備410的服務基地台而由此可藉由基地台405和從基地台407,以及可參與協調的多點傳輸之其他基地台來協調下行鏈路傳輸。在所示之實施例中,可從使用者設備410的角度將服務基地台定義為使用者設備410可從中接收和解碼如PCFICH和PDCCH之控制通道的基地台。然而,無線通訊系統400之其他實施例可使用不同準則來定義或識別服務基地台。
基地台405係實體、電磁、或通訊地耦接包括複數個天線元件420的天線陣列415。天線陣列415可用於傳送下行鏈路信號和接收上行鏈路信號。基地台405也包括用於排程下行鏈路傳輸給使用者設備410的排程器425。在所示之實施例中,基地台405可透過介面430與如鄰近基地台407的其他基地台通訊。例如,介面430可以是LTE標準所定義的X2介面。排程器425可使用透過介面430而交換的資訊來支援排程協調的多點傳輸,如本文所論述。基地台405的其他功能可在層中被實作,例如,根據開放系統互連(OSI)模型。在所示之實施例中,基地台405包括可包括用於支援從來源到目的地之資料序列的傳輸之功能的無線電資源控制層435和提供用於透過空氣介 面來傳送或接收位元之方法的實體層440。基地台405還可包括用以支援其他層的功能,但為了清楚起見,在第4圖中未描繪出這些層。具有本揭露之利益的本領域之通常技藝者應了解基地台405的功能可實作成硬體、韌體、軟體、或以上之組合。
使用者設備410包括可針對如OSI層之層實作的功能。在所示之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410包括提供用於透過空氣介面來傳送或接收位元之方法的實體層445、用於支援資料序列之傳輸的RRC層450,而為了清楚起見,在第4圖中未描繪出其他層。使用者設備410也可包括用以結合從基地台405收到之不同組資訊的結合器455以在協調的多點下行鏈路傳輸期間決定資料傳輸的起始點(或傳輸點),如本文所論述。具有本揭露之利益的本領域之通常技藝者應了解使用者設備410的功能可實作成硬體、韌體、軟體、或以上之組合。
排程器415可排程透過從被保留用於控制通道之符元之後的第一符元開始的服務基地台405之資料通道的傳輸。使用者設備410可被通知所保留控制通道及資料通道的起始點,例如,使用由服務基地台405透過PCFICH所傳送的資訊。然而,在服務基地台405中的排程器415亦可負責在協調的多點傳輸期間排程來自其他基地台407的下行鏈路傳輸。其他基地台407之資料傳輸的起始點可能不同於由服務基地台405傳送之PCFICH中所指示的起始點。例如,若只有鄰近基地台407提供下行鏈路資料傳輸 (如在DPS的情況下)或若一個以上的基地台同時提供下行鏈路傳輸(在JT的情況下),則PDSCH的起始位置可能不同於服務基地台405的PDSCH起始位置。在JT的情況下,起始位置將在參與聯合傳輸的任一基地台之最長PDCCH結束之後。在一些實施例中,在DPS中傳送PDSCH的基地台或同時傳送PDSCH之在JT中的基地台可能不包括服務基地台405。
服務基地台405係配置以傳送指示如在協調的多點操作期間之資料傳輸的資料傳輸之起始點的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服務基地台405亦可配置以傳送指示在協調的多點傳輸期間當作傳輸點的基地台之身分的資訊。指示資料傳輸之起始點的資訊可分成兩個不同組合的資訊。在一實施例中,服務基地台405傳送第一資訊,指示對藉由服務基地台405、其他基地台407、或以上之組合的資料傳輸之起始位置的第一限制。服務基地台405還傳送能用來結合第一資訊的位元以指示資料傳輸的起始位置。例如,使用者設備410中的結合器455可配置以使用位元之值和第一資訊的邏輯組合來決定資料傳輸的起始位置。
這些發信技術的實施例可因此使基地台405能動態地發信如PDSCH起始位置的資料傳輸起始點以使盡可能多的傳輸資源可用於每個副訊框中的資料通道,同時也考量到在可被選擇用於PDSCH傳輸之不同細胞中的每個副訊框之開始處之控制發信區域的不同尺寸所施加的限制。使用PDCCH(或ePDCCH)來發信PDSCH的所有可能起始 位置會導致過多的發信負擔,例如,將需要每個傳輸點兩個位元以指示所有傳輸點的所有可能起始位置(LTE實施例中的符元1-3)。本文所述之技術的實施例可透過利用用於發信起始點的其他方法來降低發信負擔。例如,現有的PCFICH(這可由實體層440傳送且這指示服務基地台405所傳送之PDSCH的起始位置)可用以指示有限數量的可能起始位置。針對另一實例,RRC層435可提供RRC發信(這不與PCFICH一樣頻繁被更新)以指示PDSCH之有限數量的可能起始位置。在一實施例中,一個發信位元能被添加到PDCCH上的下行控制資訊(DCI)。此發信位元的值能用以從其他資訊所指示之有限數量的可能起始位置當中選擇PDSCH起始位置。
在一實施例中,資料通道的起始時間係為OFDM符元的索引,其中資料通道開始,資料通道是PDSCH,且指示起始時間的第一資訊係透過第一控制通道而傳達,第一控制通道可以是在PDSCH的起始位置之前之副訊框之第一OFDM符元中傳送的PDCCH或在與PDSCH相同的副訊框中傳送的ePDCCH。在第二起始位置指標在資料通道的起始位置之前之副訊框的第一部分中之第二控制通道上傳送的實施例中,第二控制通道可以是PCFICH。例如,PCFICH可指示資料通道PDSCH的起始位置作為副訊框中的OFDM符元號碼1、2或3之其一者,其中OFDM符元的索引在本實例中係從零開始。符元號碼指示從服務基地台405進行之傳輸的PDSCH之起始位置。在第二指標 係藉由較高層發信來發信的實施例中,RRC層435可使用RRC發信來產生並傳送第二控制資訊。
在第一示範實施例中,RRC層435所提供的RRC發信係用以基於考量在參與協調的下行鏈路傳輸之基地台中排程決定來配置CoMP的兩個可能PDSCH起始位置。RRC發信指示兩個候選起始位置給使用者設備410且包含1位元DCI資訊的額外資訊能被動態地發信給使用者設備410以指示PDSCH起始位置。在表格1中舉出一個實例:
在表格1所示的第一示範實施例中,d_0和d_1的值係由RRC半靜態地發信所指示,例如,在大約10-20ms的時間軸上。使用者設備410在實體層445和發信RRC層450的RRC接收DCI位元。結合器455能接著結合這 兩個資訊以決定起始位置。例如,PDSCH起始位置能表示為邏輯表達式:max(d_0,PCFICH)或max(d_1,PDFICH),這裡max的操作給定數值組合的最大值。在第一示範實施例中,限制可用PDSCH資源元件,如此CoMP的PDSCH區域不應與服務基地台405的PDCCH區域相衝突。這項限制係由RRC發信指示給使用者設備410。
在表格2所示之第二示範實施例中,RRC發信係用以基於考量以與第一示範實施例相同方式在基地台中排程決定來配置兩個可能PDSCH起始位置,除了在第二示範實施例中,PDSCH起始位置可獨立於PCFICH所指示的值之外,如表格2所示:
依據新DCI位元的值,第二示範實施例中所指示的 PDSCH起始位置會是d_0或d_1且可獨立於PCFICH的值。在第二示範實施例中,可限制可用PDSCH資源元件,如此PDSCH起始點在參與CoMP傳輸的任一基地台之最長PDCCH結束之後發生。
在當PDSCH不從傳送PCFICH和PDCCH之傳輸點傳送的情況下,可實作第二示範實施例。例如,若服務基地台405所指示之PCFICH的值是3,但新DCI位元之值是0,且RRC層435所發信的值d_0是1,則對於PDCCH的指示資源分配可能與服務基地台405的PDCCH相衝突。在這種情況下,協調的多點下行鏈路傳輸之PDSCH起始位置與位於OFDM符元2和3之服務基地台405的PDCCH區域碰撞。使用JT或DPS之協調的多點傳輸仍然是可行的,只要下行鏈路傳輸不包含服務基地台405即可。從使用者設備410的角度來看,控制通道和資料通道在來自服務基地台405和可參與協調的傳輸之如基地台407的其他基地台之聯合傳輸期間被空間地多工。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410可使用如連續干擾消除的干擾消除技術,以使基地台405的PDCCH和來自其他傳輸點的PDSCH兩者能被解碼。
在第三示範實施例中,RRC發信係用以基於考量排程排程器425所作的決定來配置一個可能PDSCH起始位置。RRC層435能傳達指示可能起始位置的資訊給使用者設備410。實體層440能接著為使用者設備410傳送1位元DCI資訊以指示PDSCH起始位置。在第三示範實施例 中,位元的值藉由選擇PCFICH的值或RRC發信所指示的值來指示PDSCH。表格三中舉出實例:
依據新DCI位元的值,在協調的下行鏈路傳輸期間之PDSCH的起始位置可以是PCFICH的值或RRC發信所指示之d_0的值。因此將包含在協調的傳輸中的可用PDSCH資源元件限制為PCFICH的值或d_0的值。若指示DCI位元的第一值,則PDSCH起始位置是PCFICH的值且不應與來自服務基地台405的PDCCH區域相衝突。若指示新DCI位元的第二值,則PDSCH起始位置是d_0的值且不應與參與協調的PDSCH傳輸的任一基地台之最長PDCCH相衝突,其可能或可能不包含服務基地台405。
在一實施例中,服務基地台405也可在協調的多點下 行鏈路傳輸期間傳送指示資料通道傳輸點之身分的資訊。例如,排程器425可在一或更多副訊框期間選擇下行鏈路傳輸的一組傳輸點。傳輸點可包括具有個別基地台識別符的基地台、具有對應傳輸點的個別識別符之細胞內的傳輸點、由如相關聯CSI-RS資源配置之相關聯參考信號識別的傳輸點、或其他類型的傳輸點。這組可能傳輸點可例如使用RRC層435所提供的發信被傳達給使用者設備410。實體層440可傳送如DCI中之少量位元的第二資訊以指示這組可能傳輸點中的哪個傳輸點係用於PDSCH的傳輸。在一實施例中,指示傳輸點的資訊也可提供使用者設備410關於如用於資料傳輸和共同參考信號(CRS)配置之拌碼之參數的資訊。
例如,若傳輸點A、B和C係由RRC發信所指示,則DCI中的3位元可能指示哪個傳輸點在相關聯副訊框期間是實際上用於協調的傳輸。替代地,若RRC發信包括可用於下行鏈路傳輸之傳輸點數量的指示,則少量位元可能設置在DCI中。例如,若RRC發信指示將只有使用1個傳輸點(例如,DPS),則DCI中的兩位元將足以指示使用4個預配置傳輸點中的哪一個。關於另一實例,若RRC發信指示將使用2個點,或將使用2或3個點,或將使用2個點或服務點(例如,A點),則DCI中的2位元將足以指示實際組合(例如,{(A,B);(A,C);(B,C)},或{(A,B);(A,C);(B,C),(A,B,C)},或{(A,B);(A,C);(B,C), (A)})。
第5圖概念上繪示用於在一或更多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支援協調的多點下行鏈路傳輸之方法500的一個示範實施例。在所示之實施例中,為如PDSCH的下行鏈路資料通道決定(在505中)一組可能起始點。服務基地台中的排程器可使用藉由服務基地台和亦可參與協調傳輸之一或更多鄰近基地台被保留用於控制通道之符元的資訊來決定(在505中)可能起始點。符元保留資訊亦可透過基地台之間的介面來交換,如本文所論述。服務基地台可接著傳送(在510中)指示可能起始點的第一資訊。在一實施例中,第一資訊可在資料傳輸之前使用副訊框中的符元透過控制通道來傳送(在510中)。替代地,RRC發信可用以傳送(在510中)指示可能起始點的資訊。
接著可排程(在515中)資料傳輸且可向使用者設備傳送(在520中)指示資料傳輸之起始點的資訊。在一實施例中,可傳送(在520中)服務基地台之實體層中所產生的位元以指示可能起始點中的哪一個是所排程資料傳輸的起始點。具有本揭露之利益的本領域之通常技藝者應了解特定序列的步驟(505、510、515、520)係用來說明地。在其他實施例中,步驟(505、510、515、520)可以其他順序來進行或一些步驟可同時進行。
使用者設備依據服務基地台如何傳送這項資訊,使用實體層或RRC層功能來接收(在525中)指示資料傳輸之可能起始點的第一資訊。使用者設備還接收(在530 中)指示所排程資料傳輸之實際起始點的位元。具有本揭露之利益的本領域之通常技藝者應了解特定序列的步驟(525和530)係用來說明地。在其他實施例中,步驟(525和530)可以其他順序來進行或它們可同時進行。使用者設備結合(在535中)位元和指示可能起始點的第一資訊以決定所排程資料傳輸的實際起始點。使用者設備能接著配置(在540中)以接收從所決定起始點開始的資料傳輸,例如,藉由接收透過PDSCH的資料傳輸。
第6圖概念上繪示可用以實作實體層功能、RRC層功能、或用於支援協調的下行鏈路多點傳輸之其他功能的通訊裝置600之一個示範實施例。在所示之實施例中,通訊裝置600包括處理器605、資料儲存器610、及輸入/輸出(I/O)介面615。處理器605係配置以例如使用儲存在資料儲存器610或其他位置中的資料或指令來控制通訊裝置600的操作。在不同實施例中,通訊裝置600可以是基地台或使用者設備的一部分。本文中結合第1-5圖來說明可由通訊裝置600進行之操作的實施例。在一實施例中,資料儲存器610儲存表示實體層功能的資訊620、表示RRC層功能的資訊625、或表示如排程功能或結合功能之其他功能的資訊630。當處理器可執行程式在處理器605上實作時,程式碼段與處理器605相結合以提供操作類似於特定邏輯電路的特有裝置。
針對電腦記憶體內資料位元上之操作的軟體、演算法和符號表示來提出所揭露主題的部分及對應之詳細說明。 這些說明和表示係由本領域之通常技藝者有效地傳達其工作的本質給本領域之其他通常技藝者。如這裡使用且一般使用之術語的演算法被設想為導致所欲結果之自相一致序列的步驟。這些步驟係為需要物理量之物理處理的步驟。通常,雖然不一定,但這些量係採取能夠被儲存、傳送、結合、比較、或以其他方式處理之光、電、或磁信號的形式。主要由於共同使用的緣故,有時已證明將這些信號稱為位元、值、元件、符元、符號、術語、數字或之類係方便地。
然而,應當牢記所有這些和類似術語係與適當物理量相關聯且僅僅是施用於這些量的方便標記。除非特別聲明,或從討論可知,否則如「處理」或「估計」或「計算」或「決定」或「顯示」或之類的詞係指電腦系統、或類似電子計算裝置的行動和程序,其將表示為電腦系統之暫存器內物理、電子量的資料處理、轉換成同樣表示為電腦系統記憶體或暫存器或其他上述資訊儲存器、傳輸或顯示裝置內物理量的其他資料。
也請注意所揭露主題的軟體實作態樣通常係編碼在某種形式的程式儲存媒體上或透過某種類型的傳輸媒體來實作。程式儲存媒體可以是磁性的(例如,軟碟或硬碟機)或光學的(例如,光碟唯獨記憶體、或「CD ROM」),且可以是唯讀或隨機存取的。同樣地,傳輸媒體可以是絞合線對、同軸電纜、光纖、或本技術已知的一些其他適當傳輸媒體。所揭露主題並不限於任何給定實作的這些態 樣。
以上所揭露之特定實施例僅僅是說明性地,因為所揭露主題可以具有本文中教學之利益的本領域之熟知技術者顯而易見的不同但等效方式來修改和實行。此外,預期對本文所示的構造或設計之細節沒有任何限制,除了對下面的申請專利範圍所描述的以外。因此,很顯然以上所揭露之特定實施例可能被改變或修改,且所有上述變化被認為係在所揭露主題的範圍內。由此,下面的申請專利範圍中提出了本文所尋求的保護。
100‧‧‧無線通訊系統
105‧‧‧基地台
110‧‧‧使用者設備
115‧‧‧關聯細胞
120‧‧‧空氣介面

Claims (16)

  1. 一種方法,包含:從一第一基地台傳送第一資訊,其指示對藉由該第一基地台或至少一第二基地台之至少一者的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一起始位置的一第一限制;及從該第一基地台傳送包含一位元的第二資訊,其中該位元和該第一資訊的組合指示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該起始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傳送該第一資訊包含傳送指出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第一和第二可能起始點的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層資訊,且其中該位元之值指示該第一可能起始點或該第二可能起始點是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起始符元。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包含傳送一控制格式指標通道,其指示在該第一基地台之控制通道保留所決定的一第一可能起始點,且其中傳送該RRC層資訊包含傳送指示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一第二可能起始點的RRC層資訊,且其中該位元之值指示該第一可能起始點或該第二可能起始點是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起始點。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傳送該第二資訊包含在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起始點之前且在與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起始點相同的副訊框中在一控制通道上傳送該第二資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包含基於從 在協調多點傳輸期間合作的一組基地台中的至少一鄰近基地台中收到的資訊來產生該第一資訊或該第二資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包含從該第一基地台傳送RRC層信號,其指示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一些傳輸點及至少一位元,其中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該至少一傳輸點係由該RRC層信號和該至少一位元的組合來指示。
  7. 一種基地台,可配置以:傳送第一資訊,其指示對藉由第一基地台或至少一第二基地台之至少一者的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一起始位置的一第一限制;及傳送包含一位元的第二資訊,其中該位元和該第一資訊的組合指示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該起始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可配置以傳送指出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第一和第二可能起始點的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層資訊,且其中該位元之值指示該第一可能起始點或該第二可能起始點是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起始點。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可配置以傳送一控制格式指標通道,其指示在該第一基地台之控制通道保留所決定的一第一可能起始點,且其中該基地台可配置以傳送指示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一第二可能起始點的RRC層資訊,其中該位元之值指示該第一可能起始點或該第二可能起始點是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 的起始點。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可配置以在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起始點之前且在與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起始點相同的副訊框中在一控制通道上傳送該第二資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可配置以傳送RRC層信號,其指示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一些傳輸點及至少一位元,其中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該至少一傳輸點係由該RRC層信號和該至少一位元的組合來指示。
  12. 使用者設備,可配置以:接收第一資訊,其指示對藉由至少一基地台的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一起始位置的一第一限制;接收包含一位元的第二資訊;及結合該位元和該第一資訊以決定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該起始位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使用者設備可配置以接收指出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第一和第二可能起始點的RRC層資訊,且其中該位元之值指示該第一可能起始點或該第二可能起始點是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起始點。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使用者設備可配置以接收一控制格式指標通道,其指示在該第一基地台之控制通道保留所決定的一第一可能起 始點,且其中該使用者設備可配置以接收指示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一第二可能起始點的RRC層資訊,其中該位元之值指示該第一可能起始點或該第二可能起始點是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起始點。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使用者設備可配置以在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起始點之前且在與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起始點相同的副訊框中在一控制通道上接收該第二資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使用者設備可配置以接收RRC層信號,其指示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一些傳輸點及至少一位元,其中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該至少一傳輸點係由該RRC層信號和該至少一位元的組合來指示。
TW102109642A 2012-03-23 2013-03-19 下行鏈路協調的多點無線通訊之發信控制 TW2014019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428,503 US9178680B2 (en) 2012-03-23 2012-03-23 Control signaling for down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1915A true TW201401915A (zh) 2014-01-01

Family

ID=47843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9642A TW201401915A (zh) 2012-03-23 2013-03-19 下行鏈路協調的多點無線通訊之發信控制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178680B2 (zh)
EP (1) EP2828980A1 (zh)
JP (1) JP6158292B2 (zh)
KR (1) KR101601585B1 (zh)
CN (1) CN104396150A (zh)
RU (1) RU2014142573A (zh)
TW (1) TW201401915A (zh)
WO (1) WO201314201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4623B (zh) * 2014-09-26 2017-05-21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一種在非授權頻段上的資料傳輸方法及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82527B2 (en) 2011-07-01 2013-11-1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US8369280B2 (en) 2011-07-01 2013-02-05 Ofinno Techologies, LLC Control channels in multicarrier OFDM transmission
EP2564611B1 (en) 2011-07-01 2015-02-18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control messages in multicarrier OFDM
US9414373B2 (en) * 2011-07-28 2016-08-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therefor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CN102932921B (zh) * 2011-08-10 2016-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的分配方法、设备及用户设备
US8842637B2 (en) 2011-12-04 2014-09-2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Carrie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o wireless devices
US9198071B2 (en) * 2012-03-19 2015-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ing and reporting for a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scheme
US9497756B2 (en) 2012-03-25 2016-11-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Base statio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US9949265B2 (en) 2012-05-04 2018-04-17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033772A1 (ja) * 2012-08-27 2014-03-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送信局、および受信局
US9521664B2 (en) * 2012-11-02 2016-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PDCCH resource and quasi-co-location management in LTE
US9407302B2 (en) * 2012-12-03 2016-08-02 Intel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mobile terminal, method for requesting information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KR20140077603A (ko) * 2012-12-14 2014-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동성을 관리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9236982B2 (en) * 2012-12-21 2016-01-12 Intel Corporation PDSCH resource element mapping for three-cell joint transmission
WO2014107883A1 (en) * 2013-01-11 2014-07-17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Elimnating crossed timeslots interference
JP6380312B2 (ja) * 2015-09-24 2018-08-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無線通信装置
CN107181577B (zh) * 2016-03-09 2022-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2629352B1 (ko) 2016-05-13 2024-01-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및 제어신호 전송 타이밍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8282880B (zh) * 2017-01-06 2019-11-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起始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US11122586B2 (en) * 2019-12-31 2021-09-14 Dish Network L.L.C.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radio technologies in a shared frequency ban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3110C (zh) * 2000-10-11 2005-12-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控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天线阵列的装置和方法
KR101443641B1 (ko) * 2007-12-12 2014-09-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물리 제어 포맷 지시 채널 매핑 방법
US8787273B2 (en) * 2008-08-11 2014-07-22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O2010060467A1 (en) * 2008-11-26 2010-06-0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Transmission mode selection based on radio link quality and radio load on the air interface
US8442566B2 (en) * 2009-01-07 2013-05-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joint transmission using channel information feedback and higher rank dedicated beam-forming
WO2010085127A2 (ko) * 2009-01-26 2010-07-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전송 지점을 포함하는 협력 멀티 포인트(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WO2011100673A1 (en) * 2010-02-12 2011-08-1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cell-edge user performance and signaling radio link failure conditions via downlink cooperative component carriers
CN102422559B (zh) * 2009-05-08 2015-10-14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从基站接收信号的中继节点和方法
KR101629317B1 (ko) * 2009-06-17 2016-06-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의 효율적인 스캐닝 수행 방법
CN102714562B (zh) * 2010-01-08 2020-11-2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8305987B2 (en) * 2010-02-12 2012-11-0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Reference signal for a coordinated multi-point network implementation
CN102196504A (zh) * 2010-03-12 2011-09-2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协作集配置方法及装置
EP2661819B1 (en) * 2011-01-07 2018-07-2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reception in cooperative multipoint transmissions
US8599711B2 (en) * 2011-04-08 2013-12-0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Reference signal port discovery involving transmission points
US8605668B2 (en) * 2011-04-28 2013-12-10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Common channel configuration for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US20130039291A1 (en) * 2011-08-12 2013-02-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esign on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for Wireless System
CN103959730B (zh) * 2011-09-30 2018-07-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GB2496198B (en) * 2011-11-07 2014-03-19 Broadcom Corp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EP2615765B1 (en) * 2012-01-11 2021-10-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ownlink data channel signal 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in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cooperative multi-point schem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4623B (zh) * 2014-09-26 2017-05-21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一種在非授權頻段上的資料傳輸方法及裝置
US10257820B2 (en) 2014-09-26 2019-04-09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unauthorized frequency ban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01585B1 (ko) 2016-03-08
EP2828980A1 (en) 2015-01-28
JP6158292B2 (ja) 2017-07-05
RU2014142573A (ru) 2016-05-20
KR20140139027A (ko) 2014-12-04
WO2013142013A1 (en) 2013-09-26
US20130250864A1 (en) 2013-09-26
JP2015516730A (ja) 2015-06-11
US9178680B2 (en) 2015-11-03
CN104396150A (zh) 2015-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58292B2 (ja) ダウンリンクの協調マルチポイント・ワイヤレス通信のための制御信号
US1166569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US1196253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uting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quiring channel state using same
CN108633061B9 (zh) 传输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KR102164434B1 (ko) Enodeb간 comp를 지원하는 방법들
JP6339211B2 (ja) セルラ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256qamのための効率的なtbsテーブル設計を利用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9274476B (zh)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接收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TWI486006B (z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based on multiuser MIMO transmission
CN108111281B (zh) 数据信道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
TWI717440B (zh) 通訊裝置及通訊方法
CA2975892A1 (en) Design on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for wireless system
JP2015501620A (ja) 制御情報の伝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7734665B (zh) 资源指示、确定方法及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移动通信终端
KR101823339B1 (ko) 제어 채널 간섭의 완화
US2012023831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ource configuration
KR20190013557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KR20170095401A (ko) 협력형 멀티-포인트 송신 및 수신(CoMP)을 위한 시그널링
JP2016531501A (ja) キャリア設定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装置
JP2017513298A (ja) 情報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情報を受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3107267A1 (zh) 一种上行解调导频控制信令的通知方法及系统
KR20080090709A (ko) Ofdma기반의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맵 구성 방법 및이를 이용한 프레임 전송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