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00245A - 棘輪扳手結構 - Google Patents

棘輪扳手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00245A
TW201400245A TW101122299A TW101122299A TW201400245A TW 201400245 A TW201400245 A TW 201400245A TW 101122299 A TW101122299 A TW 101122299A TW 101122299 A TW101122299 A TW 101122299A TW 201400245 A TW201400245 A TW 20140024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ring
ratchet
elastic member
brake blo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2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36862B (zh
Inventor
Yi-Fu Chen
Original Assignee
Yi-Fu C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Fu Chen filed Critical Yi-Fu Chen
Priority to TW101122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3686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00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0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68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6862B/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旨在揭示一種棘輪扳手結構,其係包括有一扳體、一驅動組件、一封蓋件以及一控向組件,其中:該扳體頭端係設有一貫穿頭端之穿孔,而穿孔內壁凹設有一置納槽,而置納槽槽底朝扳體末端凹設有一供控向件裝設之組裝槽,又該組裝槽槽底設有一內凹之定位槽;該驅動組件包括有一棘環及一制動塊,且棘環外周側環設有一環齒部,而制動塊兩側各具有一與置納槽槽壁相互貼抵之貼合面,而制動塊對應棘環設有與環齒部相互嚙合且相鄰之二咬合齒;該封蓋件係蓋合穿孔與置納槽,而封蓋件對應棘環位置設有一穿套棘環之組裝口;據此,當扳體內的棘環相對螺絲做鎖設或拆卸的作動時,環齒部會與制動塊做跳齒後嚙合的循環作動,而制動塊藉由貼抵置納槽槽壁,以分散棘環在作動時所產生的作用力,且防止環齒部與制動塊的嚙合不確實或脫齒而壞損。

Description

棘輪扳手結構
本發明一種棘輪扳手結構,詳而言之係為能減少扳手作動時,在其內的制動塊所承受的作用力,以及降低需時常汰換內部元或整體扳手的成本。
按,現今施工、維修、拆卸或組裝上所需使用的手工具中,普遍性是以棘輪扳手為使用率最高的手工具之一,而一般搭配棘輪扳手的元件是以螺絲與螺套為主,在其拆卸、組裝螺鎖上都極為方便也最容易上手使用,然而,一般市面上的棘輪扳手種類樣式眾多,可是,習用棘輪扳手係於一端設有一頭端,該頭端則安裝有一棘輪機構,該棘輪機構則設有一能供套筒或螺絲組合之驅動部,以便使用者透過握持棘輪扳手施予往復力,令棘輪機構單向旋動驅動部,用以達到快速鬆弛或鎖緊螺栓之功能。
然而,習知技術上雖然能有效助使用者操作,並達到拆卸、組裝等作動,可是,在其內部構造上,一般習用棘輪扳手內的制動塊設計上,為了不使棘環在作動時發生轉動不順暢,或是轉動吃力的情況發生,在內部與齒環相互嚙合的制動塊設計上,無非是以能嚙合齒環且不受到扳手本體的卡抵,所以在制動塊的設置上皆以不碰觸到扳體為主要技術,可是,如此一來即存在有一問題,在制動塊與棘環的齒環嚙 合的部份,因使用狀態下的制動塊嚙合齒環只利用了一端部分的齒去嚙合齒環,當在拆卸或組裝螺鎖螺絲作動時,制動塊與扳體之間具有間隙,所以制動塊嚙合齒環的一端必須承受所有的作用力,所以,在長時間累積使用下,容易加速制動塊的齒與棘環的齒環壞損,而必須更換元件,或替換整組棘輪扳手,故,習知技術上尚待需加以改善,以符合普遍大眾所使用。
現再例舉另一型態之棘輪扳手說明,請參閱中華民國專利公告號I333880「雙向棘輪扳手結構改良」,係關於一種雙向棘輪扳手結構改良,其係包括:一本體具一容置孔、第一容槽、扣環槽、第一抵緣,該容置孔一側設一容置槽,該近容置槽處設一控制槽及珠槽;一棘輪設有套合部,該棘輪外周緣係設有環狀排列之咬合齒,該棘輪係樞設於容置孔內;一制齒一側設可與咬合齒相嚙合之卡制齒,該制齒另側設圓弧狀之凹弧面,該凹弧面之左右兩側係為凸緣,該制齒係容置於容置槽內;控制結構係包括:該控制元件設有一容孔,該容孔二側係設有頂面,該頂面係頂抵於凸緣上,該控制元件係樞設於控制槽內;該前抵帽及彈性元件係容設於容孔內,該前抵帽係頂抵於凹弧面上;該抵帽及彈性體係容設於珠槽內,該抵帽係因彈性體之彈力而抵於控制元件之凹緣上。
上述「雙向棘輪扳手結構改良」與習知技術相同,皆可方便使用者操作使用,但是,「雙向棘輪扳手結構改良」在其缺失上也與習知技術相同,單只利用一邊的卡制齒咬合棘輪,使制齒所承受的作用力較大,長期使用下,容易造成制齒的齒與棘輪的齒壞損或耗磨,進一步造成棘輪無法轉動或無法單方向咬合定位,導致需耗費多餘的開銷替換元件或是整組的更換。故,「雙向棘輪扳手結構改良」需再加以改良,以適合大眾所使用。
有鑑於此,本發明人為了改善前述『雙向棘輪扳手結構改良』以及以往習知技術上,棘輪扳手內部的制動塊無法有效穩固與棘環的齒環嚙合,而造成齒環與制動塊的耗損磨或壞損,進一步需耗費多餘的開銷替換元件或更換整組棘輪扳手等缺失,因此,利用許多時間投入研究相關知識與方式,並加以比較各項優劣,且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究與開發,並歷經多次實驗與測試,而終於發明出一種「棘輪扳手結構」,其在於改善「雙向棘輪扳手結構改良」和習知技術,使制動塊能穩固嚙合棘環的齒環,以分散制動塊所承受的作用力,並降低齒環與制動塊的齒快速磨耗。
本發明主要目的係使扳手在其作動時,因制動塊的兩側貼靠於置納槽槽壁,以分散制動塊所承受的作用力,其可改 善習知技術上,制動塊因所需承受的作用力較大,且制動塊單只依靠單端嚙合棘環的齒環,長時間的使用下,容易造成制動塊與齒環耗磨加快,而造成咬合不確實或有脫齒的情況發生,進一步導致需耗費多餘開銷與成本更換元件等缺失。
為達成前述創作之目的與功效,本發明一種棘輪扳手結構,其係包括有一扳體、一驅動組件、一封蓋件以及一控向組件,其中:該扳體頭端係設有一貫穿頭端之穿孔,又位於穿孔內壁朝扳體末端凹設有一置納槽,且該置納槽兩側槽壁的其中一側係向外開通形成一通口,而置納槽槽底朝扳體末端凹設有一供控向件裝設之組裝槽,又該組裝槽槽底設有一內凹之定位槽;該驅動組件包括有一棘環及一制動塊,該棘環裝設於穿孔內,且棘環外周側環設有一環齒部,而該制動塊裝設於置納槽內,且制動塊兩側各具有一與置納槽槽壁相互貼抵之貼合面,而制動塊對應棘環設有與環齒部相互嚙合且相鄰之二咬合齒;該封蓋件係蓋合穿孔與置納槽的通口,而封蓋件對應棘環位置設有一穿套棘環之組裝口;該控向組件包括有一調撥件、一第一彈性件以及一第二 彈性件,該調撥件樞設於組裝槽,而調撥件對應定位槽設有二相鄰之凹口,該第一彈性件組設於定位槽內並彈抵調撥件的其中一凹口,而該第二彈性件組設於調撥件設有凹口的相反端並彈抵制動塊;據此,當裝設於扳體的棘環對應螺絲做鎖設或拆卸的作動時,環齒部會與制動塊做跳齒後嚙合的循環作動,而制動塊藉由貼抵置納槽槽壁,以分散棘環在作動時所產生的作用力。
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進一步包括有下列技術特徵:
1.該制動塊對應第二彈性件設有一撥槽,該第二彈性件藉由調撥件的切換以控制制動塊的切換。
2.該調撥件組設有第二彈性件的一端設有一凹槽,而第二彈性件的一端彈抵於凹槽槽底,另一端則靠抵於制動塊的撥槽內,藉由該凹槽的設置,以防止第二彈性件的脫離。
3.該第一彈性件與第二彈性件各具有一彈性部以及一定位部,該第一彈性件的彈性部一端彈抵於定位槽槽底,另一端則彈抵第一彈性件的定位部,而該第一彈性件的定位部受彈簧部的彈抵而卡抵於二凹口其中一個,而第二彈性件的彈簧部一端彈抵凹槽槽底,另一端則彈抵第二彈性件的定位部,又該第二彈性件的定位部受彈簧部的彈抵而靠抵於制動 塊的撥槽內。
4.該置納槽的槽壁為弧凹狀,而制動塊貼抵的兩側相對置納槽槽壁係為弧凸狀。
5.該封蓋件的組裝口周緣凹設有一定位環槽。
6.該扳體的穿孔孔壁對應定位環槽另設有一限位環溝,而另設有一夾扣環夾固於定位環槽,且該夾扣環外周側嵌卡於限位環溝內。
因此本發明可說是一種相當具有實用性及進步性之創作,相當值得產業界來推廣,並公諸於社會大眾,使其社會更進步。
為了達成上述穩固扳手內部的制動塊,且分散制動塊所承受的作用力,並改善習知技術上因單只靠制動塊嚙合棘環而所承受的作用力過大,在長期使用下,容易導致制動塊與棘環之間的磨耗加快,進一步導致制動塊與棘環之間的咬合不確實,或是有脫齒的情況產生等缺失。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棘輪扳手結構」,有關其功效及特點,以下搭配相關圖式作一簡單實施例說明。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三圖所示,本發明係一種棘輪扳手結 構,其係包括有一扳體1、一驅動組件2、一封蓋件3以及一控向組件4,其中:該扳體1頭端係設有一貫穿頭端之穿孔11,又位於穿孔11內壁朝扳體1末端凹設有一置納槽12,且該置納槽12兩側槽壁的其中一側係向外開通形成一通口121,而置納槽12槽底朝扳體1末端凹設有一供控向組件4裝設之組裝槽13,又該組裝槽13槽底設有一內凹之定位槽14;該驅動組件2包括有一棘環21及一制動塊22,該棘環21裝設於穿孔11內,且棘環21外周側環設有一環齒部210,而該制動塊22裝設於置納槽12內,且制動塊22兩側各具有一與置納槽12槽壁相互貼抵之貼合面220,而制動塊22對應棘環21設有與環齒部210相互嚙合且相鄰之二咬合齒221;該封蓋件3係蓋合穿孔11與置納槽12的通口121,而封蓋件3對應棘環21位置設有一穿套棘環21之組裝口31;該控向組件4包括有一調撥件41、一第一彈性件42以及一第二彈性件43,該調撥件41樞設於組裝槽13,而調撥件41對應定位槽14設有二相鄰之凹口410,該第一彈性件42組設於定位槽14內並彈抵調撥件41的其中一凹口410,而該第二彈性件43組設於調撥件41設有凹口410的相反端 並彈抵制動塊22;據此,當裝設於扳體1的棘環21對應螺絲做鎖設或拆卸的作動時,環齒部210會與制動塊22做跳齒後嚙合的循環作動,而制動塊22藉由貼靠於置納槽12槽壁,以分散棘環21在作動時所產生的作用力,且防止環齒部210與制動塊22的嚙合不確實或脫齒而導致壞損(本發明以第一圖至第三圖為本發明主要實施例,但應知本發明第一圖至第三圖所示已具有可實施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必要技術特徵,而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是為對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內容的詳述或附加技術特徵,而非用以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界定範圍,應知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必要一定包含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
請參閱第四圖至第五圖所示,並以第二圖為輔助且說明其操控作動,當使用者利用扳體1鎖設螺絲時,先將扳體1的棘環21套設並卡抵螺絲,進一步操作扳體1的末端使其來回擺動,而扳體1內的制動塊22因扳體1的作動,使其制動塊22一端的咬合齒221與棘環21的環齒部210做跳齒後嚙合的循環作動,達到鎖設螺絲之功效;反之,當要反方向操作以卸除螺絲時,先切換調撥件41 以改變制動塊22原本嚙合環齒部210的咬合齒221脫離嚙合狀態,並使另一端咬合齒221嚙合環齒部210,而制動塊22兩邊的貼合面220因調撥件41的切換而沿著置納槽12的槽壁位移,所以,藉由制動塊22切換並改變與環齒部210嚙合的部位,進一步達到卸除螺絲的功效。
根據上述操作作動說明,現於下列舉說明本發明之優點:
1.根據本發明主要技術特徵所述,制動塊22兩側的貼合面220貼靠於置納槽12的槽壁,用以分散並減輕棘環21在作動時制動塊22所承受的作用力,而使環齒部210與制動塊22的咬合齒221能順暢做嚙合後跳齒的循環作動,以穩固並加強制動塊22與環齒部210的嚙合,減少制動塊22與環齒部210之間的磨耗。
2.根據上述所說之優點,並與習知技術相互比較下,本發明棘環21的環齒部210以及制動塊22的咬合齒221設置,並藉由制動塊22的貼合面220貼抵置納槽12槽壁,以穩固本發明在作動時穩定性,以避免習知技術利用單邊嚙合導致元件的壽命降低,且本創作進一步降低更換元件的成本與工時,或是避免整組替換而產生多餘開銷的花費。
請參閱第二圖、第四圖與第五圖所示,在該制動塊22兩側的貼合面220以及置納槽12的設置方面,為了能有效 達到上述所說明之優點,本發明該置納槽12的槽壁為弧凹狀,而制動塊22兩側的貼合面220相對置納槽12槽壁係為弧凸狀,藉由置納槽12槽壁以及制動塊22兩側貼合面220的設置,使制動塊22能沿著置納槽12槽壁擺動,進一步使制動塊22作動時能順暢擺動,並確實嚙合環齒部210(本發明是以置納槽12槽壁為弧凹狀以及制動塊22兩側貼合面220為弧凸狀為最佳實施型態,但並非用以限定其他可實施之型態)。
現與下列詳細說明各項元件所其功效與設置方式:
1.請參閱第二圖、第四圖與第五圖所示,為了使調撥件41在切換同時,能順暢帶動制動塊22的擺動,在制動塊22對應第二彈性件43的一端設有一撥槽222,該第二彈性件43藉由調撥件41的切換,以控制制動塊22的切換,並穩固制動塊22的咬合齒221與環齒部210的嚙合。
2.請參閱第二圖至第五圖所示,該調撥件41組設有第二彈性件43的一端設有一凹槽411,而第二彈性件43的一端彈抵於凹槽411槽底,另一端則靠抵於制動塊22的撥槽222內,以控制制動塊22的擺動,且穩固調撥件41在切換並帶動制動塊22的擺動同時,第二彈性件43受調撥件41切換後的作動。
3.根據本發明主要技術特徵以及上述兩項之說明,進一步詳加說明第一彈性件42以及第二彈性件43的結構,請參閱第二圖至第五圖所示,該第一彈性件42與第二彈性件43各具有一彈性部421、431以及一定位部422、432,該第一彈性件42的彈性部421一端彈抵於定位槽14槽底,另一端則彈抵第一彈性件42的定位部422,而該第一彈性件42的定位部422受彈簧部421的彈抵而卡抵於二凹口410其中一個,而第二彈性件43的彈性部431一端彈抵凹槽411槽底,另一端則彈抵第二彈性件43的定位部432,又該第二彈性件43的定位部432受彈性部431的彈抵而靠抵於制動塊22的撥槽222內,藉由第一彈性件42與第二彈性件43的結構設置方式,以穩固控制且固定調撥件41與制動塊22切換後的定位。
4.請參閱第二圖所示,該封蓋件3的組裝口31周緣凹設有一定位環槽32,而該扳體1的穿孔11孔壁對應定位環槽32另設有一限位環溝110,進一步另有一夾扣環33夾固於定位環槽32,且該夾扣環33外周側嵌卡於限位環溝110內,以固定且防止夾扣環33的脫離,而藉由夾扣環33的裝設,可防止封蓋件3的脫落,進一步避免扳體1內的驅動組件2脫離掉落而壞損。
由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 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發明精神下所做有關本發明之任何修飾或變更者,為其他可據以實施之型態且具有相同效果者,皆仍應包括在本發明意圖保護之範疇內。
綜上所述,本發明「棘輪扳手結構」,其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確實是完全符合產業上發展所需,且所揭露之結構創作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所以其具有「新穎性」應無疑慮,又本發明可較習用之結構更具功效之增進,因此亦具有「進步性」,其完全符合我國專利法有關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的規定,乃依法提起專利申請,並敬請 鈞局早日審查,並給予肯定。
1‧‧‧扳體
11‧‧‧穿孔
110‧‧‧限位環溝
12‧‧‧置納槽
13‧‧‧組裝槽
14‧‧‧定位槽
2‧‧‧驅動組件
21‧‧‧棘環
210‧‧‧環齒部
22‧‧‧制動塊
220‧‧‧貼合面
221‧‧‧咬合齒
222‧‧‧撥槽
3‧‧‧封蓋件
31‧‧‧組裝口
32‧‧‧定位環槽
33‧‧‧夾扣環
4‧‧‧控向組件
41‧‧‧調撥件
410‧‧‧凹口
411‧‧‧凹槽
42‧‧‧第一彈性件
421‧‧‧彈性部
422‧‧‧定位部
43‧‧‧第二彈性件
431‧‧‧彈性部
432‧‧‧定位部
第一圖係本發明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元件分解立體示意圖。
第三圖係本發明第一圖AA線段剖面示意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第一圖BB線段剖面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調撥件切換後剖面示意圖。
1‧‧‧扳體
21‧‧‧棘環
41‧‧‧調撥件

Claims (7)

  1. 一種棘輪扳手結構,其係包括有一扳體、一驅動組件、一封蓋件以及一控向組件,其中:該扳體頭端係設有一貫穿頭端之穿孔,又位於穿孔內壁朝扳體末端凹設有一置納槽,且該置納槽兩側槽壁的其中一側係向外開通形成一通口,而置納槽槽底朝扳體末端凹設有一供控向件裝設之組裝槽,又該組裝槽槽底設有一內凹之定位槽;該驅動組件包括有一棘環及一制動塊,該棘環裝設於穿孔內,且棘環外周側環設有一環齒部,而該制動塊裝設於置納槽內,且制動塊兩側各具有一與置納槽槽壁相互貼抵之貼合面,而制動塊對應棘環設有與環齒部相互嚙合且相鄰之二咬合齒;該封蓋件係蓋合穿孔與置納槽的通口,而封蓋件對應棘環位置設有一穿套棘環之組裝口;該控向組件包括有一調撥件、一第一彈性件以及一第二彈性件,該調撥件樞設於組裝槽,而調撥件對應定位槽設有二相鄰之凹口,該第一彈性件組設於定位槽內並彈抵調撥件的其中一凹口,而該第二彈性件組設於調撥件設有凹口的相反端並彈抵制動塊;據此,當裝設於扳體的棘環對應螺絲做鎖設或拆卸的作動時,環齒部會與制動塊做跳齒後嚙合的循環作動,而制動塊藉由貼抵置納槽槽壁,以分散棘環在作動時所產生的作用力。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制動塊對應第二彈性件設有一撥槽,該第二彈性件藉由調撥件的切換以控制制動塊的切換。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 該調撥件組設有第二彈性件的一端設有一凹槽,而第二彈性件的一端彈抵於凹槽槽底,另一端則靠抵於制動塊的撥槽內,以控制制動塊的擺動。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第一彈性件與第二彈性件各具有一彈性部以及一定位部,該第一彈性件的彈性部一端彈抵於定位槽槽底,另一端則彈抵第一彈性件的定位部,而該第一彈性件的定位部受彈簧部的彈抵而卡抵於二凹口其中一個,而第二彈性件的彈簧部一端彈抵凹槽槽底,另一端則彈抵第二彈性件的定位部,又該第二彈性件的定位部受彈簧部的彈抵而靠抵於制動塊的撥槽內。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置納槽的槽壁為弧凹狀設置,而制動塊貼抵的兩側相對置納槽槽壁係為弧凸狀。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封蓋件的組裝口周緣凹設有一定位環槽。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棘輪扳手結構,其中,該扳體的穿孔孔壁對應定位環槽另設有一限位環溝,而另有一夾扣環夾固於定位環槽,且該夾扣環外周側嵌卡於限位環溝內。
TW101122299A 2012-06-21 2012-06-21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TWI4368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2299A TWI436862B (zh) 2012-06-21 2012-06-21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2299A TWI436862B (zh) 2012-06-21 2012-06-21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0245A true TW201400245A (zh) 2014-01-01
TWI436862B TWI436862B (zh) 2014-05-11

Family

ID=50344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2299A TWI436862B (zh) 2012-06-21 2012-06-21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3686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0205B (zh) * 2018-04-03 2019-02-11 陳怡富 棘輪扳手之撥動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3550B (zh) * 2014-09-05 2015-12-21 Stanley Chiro Int Ltd 棘輪扳手
TWI806060B (zh) * 2021-06-03 2023-06-21 林琮淂 具有雙頭抵頂式換向制動裝置之棘輪工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0205B (zh) * 2018-04-03 2019-02-11 陳怡富 棘輪扳手之撥動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36862B (zh) 2014-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6862B (zh)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TWI628050B (zh) 包括固定環的棘輪工具
TW201341126A (zh) 可更小角度轉動之棘輪扳手
CN201283551Y (zh) 棘轮螺丝刀及其棘轮装置
TWI690393B (zh) 具有用於棘輪齒輪的輪轂的工具
TWI526282B (zh) Replace the ratchet wrench
TW201630690A (zh) 用於提高遠端扳手的效率的方法和系統
TW201527052A (zh) 易裝配之棘輪扳手
TWI595977B (zh) Wrench fastening device
TW201414583A (zh) 開放式棘動扳手
TWI412437B (zh) 扳手結構
TWM447816U (zh) 棘輪扳手
CN104354131A (zh) 三档定位棘轮工具
TWI397459B (zh) Folding tool group
US20100101376A1 (en) Ratchet Open End Wrench
TWM514382U (zh) 扳手扣固裝置
TWM473278U (zh) 工具之轉動固定裝置
GB2465547A (en) Open-ended ratchet wrench
TWI613052B (zh) 工具外延部及其組裝方法
JP3149884U (ja) ラチェットアダプター
TWI494197B (zh) Ratchet engagement device for ratchet tool
TWM530729U (zh) 棘輪扳手快脫裝置
TWI615250B (zh) 複合式工具
KR101847218B1 (ko) 연마장치
TWM444246U (zh) 穿透式套筒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