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0031A - 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及方法與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及方法與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0031A
TW201340031A TW101111481A TW101111481A TW201340031A TW 201340031 A TW201340031 A TW 201340031A TW 101111481 A TW101111481 A TW 101111481A TW 101111481 A TW101111481 A TW 101111481A TW 201340031 A TW201340031 A TW 20134003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gital
analog
video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1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47671B (zh
Inventor
Chun-Yi Wu
Chung-Chien Wang
Ing-Tsai Huang
Hong-Yu Lee
Original Assignee
Aten I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ten I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ten Int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111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47671B/zh
Priority to CN201210226257.XA priority patent/CN10336542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40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0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7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7671B/zh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種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係耦接於至少一數位/類比顯示卡與至少一顯示設備之間且包含有連接介面、假負載電路及驅動模組。連接介面耦接數位/類比顯示卡。假負載電路耦接連接介面及至少一顯示設備。驅動模組耦接於連接介面與至少一顯示設備之間,並耦接假負載電路。當驅動模組關閉假負載電路並產生熱插拔偵測信號至數位/類比顯示卡時,驅動模組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數位視訊至顯示設備;當驅動模組啟動假負載電路時,驅動模組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類比視訊至顯示設備。

Description

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及方法與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係與視訊傳輸有關,特別是關於一種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及鍵盤/螢幕/滑鼠切換方法。
近年來,多媒體影音技術發展得相當迅速。舉例而言,能夠整合聲音及影像一起傳輸的高解析度多媒體介面(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或數位視訊介面(Digital Visual Interface,DVI),由於其係透過同一纜線傳遞無壓縮的音頻訊號及具有高分辨率的視頻訊號,不需進行類比訊號轉換成數位訊號(A/D)或是數位訊號轉換成類比訊號(D/A)之程序,故可達到無失真輸出之目標。
數位視訊介面(DVI)之接頭除了包含DVI標準所規定的數位信號腳位之外也可包含傳統類比訊號(VGA)的腳位,此設計是為了維持DVI的通用性以便不同形式的螢幕可以共用同一種連接線。隨著實作功能的不同,DVI接頭可被分成下列三種類型:
(1)DVI-D接頭:僅能連接數位顯示設備以及傳送數位視訊訊號。
(2)DVI-A接頭:僅能連接類比顯示設備以及傳送類比視訊訊號。
(3)DVI-I接頭:能夠連接數位顯示設備及類比顯示設備,並且能夠傳送數位視訊訊號及類比視訊訊號。
於實際應用中,由於DVI-I接頭除了能夠傳送數位視訊訊號至數位顯示設備之外,亦能傳送類比視訊訊號至傳統的類比顯示設備,故其運用得相當廣泛,例如電腦的DVI-I介面顯示卡可透過Y形的DVI-I分接頭連接至DVI數位顯示設備及VGA類比顯示設備。
然而,由於目前市面上常見的DVI-I介面顯示卡並無法自動切換輸出至DVI數位顯示設備或VGA類比顯示設備的數位視訊訊號或類比視訊訊號,導致使用者仍須透過手動插拔DVI數位顯示設備及VGA類比顯示設備的接頭,DVI數位顯示設備及VGA類比顯示設備才能夠正常輸出指定的畫面,對於使用者而言相當不便,也嚴重地削弱了DVI-I接頭之市場競爭力。
因此,本發明提出一種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及鍵盤/螢幕/滑鼠切換方法,以解決先前技術所遭遇到之上述種種問題。
本發明之一範疇在於提出一種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於一具體實施例中,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係耦接於至少一數位/類比顯示卡與至少一顯示設備之間。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包含連接介面、假負載電路及驅動模組。連接介面耦接數位/類比顯示卡。假負載電路耦接連接介面及至少一顯示設備。驅動模組耦接於連接介面與至少一顯示設備之間,並耦接假負載電路。當驅動模組關閉假負載電路並產生熱插拔偵測信號至數位/類比顯示卡時,驅動模組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數位視訊至顯示設備;當驅動模組啟動假負載電路時,驅動模組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類比視訊至顯示設備。
本發明之另一範疇在於提出一種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係應用於至少一數位/類比顯示卡與至少一顯示設備之間。該至少一數位/類比顯示卡及該至少一顯示設備耦接一假負載電路。該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驟:當假負載電路關閉且產生一熱插拔偵測信號至數位/類比顯示卡時,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一數位視訊至顯示設備;當假負載電路啟動時,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一類比視訊至顯示設備。
本發明之另一範疇在於提出一種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於一具體實施例中,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係耦接於至少一數位/類比顯示卡與至少一顯示設備之間。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包含連接介面、假負載電路、驅動模組及切換模組。連接介面耦接數位/類比顯示卡。假負載電路耦接連接介面及至少一顯示設備。驅動模組耦接於連接介面與至少一顯示設備之間,並耦接假負載電路。當驅動模組關閉假負載電路並產生熱插拔偵測信號至數位/類比顯示卡時,驅動模組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數位視訊至顯示設備;當驅動模組啟動假負載電路時,驅動模組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類比視訊至顯示設備。切換模組係耦接至驅動模組,用以供使用者於複數個數位/類比顯示卡中選擇某一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數位視訊或類比視訊。
本發明之另一範疇在於提出一種鍵盤/螢幕/滑鼠切換方法。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鍵盤/螢幕/滑鼠切換方法係應用於至少一數位/類比顯示卡與至少一顯示設備之間。該至少一數位/類比顯示卡及該至少一顯示設備耦接一假負載電路。該鍵盤/螢幕/滑鼠切換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驟:使用者於該至少一數位/類比顯示卡中選出一數位/類比顯示卡;當假負載電路關閉且產生一熱插拔偵測信號至數位/類比顯示卡時,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一數位視訊至顯示設備;當假負載電路啟動時,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一類比視訊至顯示設備。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能夠透過判斷插入的顯示螢幕之種類或偵測顯示卡所輸出的視訊種類,以及模擬重新插拔數位顯示螢幕之動作的方式達到自動切換數位視訊訊號或類比視訊訊號輸出至DVI數位顯示螢幕或VGA類比顯示螢幕之功能。因此,使用者不需透過手動插拔DVI數位顯示螢幕及VGA類比顯示螢幕的接頭,DVI數位顯示螢幕及VGA類比顯示螢幕即能夠正常輸出指定的畫面,對於使用者而言相當方便且人性化,也大幅提昇了DVI-I接頭的應用範圍及市場競爭力。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本發明係提出一種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及鍵盤/螢幕/滑鼠切換方法,可分別應用於不同的使用情境下。舉例而言,上述切換裝置及方法可分別應用於單一電腦(顯示卡)及至少兩個顯示螢幕(包含數位顯示螢幕及類比顯示螢幕)之使用情境下、多電腦(顯示卡)及單一顯示螢幕(數位顯示螢幕或類比顯示螢幕)之使用情境下、或是多電腦(顯示卡)及至少兩個顯示螢幕(包含數位顯示螢幕及類比顯示螢幕)之使用情境下。接下來,即透過下列不同實施例就應用於不同的使用情境下的上述切換裝置及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為一種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需說明的是,此實施例所揭露的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係應用於單一電腦(數位/類比顯示卡)以及雙顯示螢幕之使用情境下,故不需於多台電腦之間進行切換動作。請參照第1A圖至第1C圖,第1A圖至第1C圖係繪示此實施例之該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的流程圖。如第1A圖所示,於步驟S10中,使用者係將數位顯示螢幕及類比顯示螢幕均連接上,並設定視訊輸出順序係以數位視訊或類比視訊為優先。於步驟S12中,該方法分別自數位顯示螢幕及類比顯示螢幕擷取關於數位顯示螢幕及類比顯示螢幕的延伸顯示辨識資料(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EDID)。於步驟S14中,當電腦之數位/類比顯示卡連接後,數位/類比顯示卡將會發出初始視訊(可以是數位視訊或類比視訊)。於步驟S16中,該方法偵測數位/類比顯示卡所發出之初始視訊為數位視訊或類比視訊。
如第1B圖所示,若步驟S16所偵測到之初始視訊為數位視訊,且步驟S10所設定之視訊輸出順序係以數位視訊為優先,該方法執行步驟S18,關閉假負載電路並產生熱插拔偵測信號至數位/類比顯示卡。接著,該方法執行步驟S20,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數位視訊至數位顯示螢幕,以供數位顯示螢幕顯示數位視訊。此外,該方法於步驟S16後也可不作動作(不執行步驟S18及S20)而結束。實際上,熱插拔偵測信號可以是電壓準位變化(例如由低準位變為高準位),但不以此為限。
若步驟S16所偵測到之初始視訊為數位視訊,但步驟S10所設定之視訊輸出順序係以類比視訊為優先,該方法執行步驟S22,啟動假負載電路。接著,該方法執行步驟S24,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類比視訊至類比顯示螢幕,以供類比顯示螢幕顯示類比視訊。
需說明的是,步驟S18執行關閉假負載電路並產生熱插拔偵測信號至數位/類比顯示卡之用意即在於模擬將數位顯示螢幕接上數位/類比顯示卡之行為,數位/類比顯示卡將會因此輸出數位視訊至數位顯示螢幕;而步驟S22執行啟動假負載電路之用意即在於模擬將類比顯示螢幕接上數位/類比顯示卡之行為,類比視訊將會辨認到假負載,數位/類比顯示卡將會因此輸出類比視訊至類比顯示螢幕。
如第1C圖所示,若步驟S16所偵測到之初始視訊為類比視訊,且步驟S10所設定之視訊輸出順序係以類比視訊為優先,該方法執行步驟S26,啟動假負載電路。接著,該方法執行步驟S28,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類比視訊至類比顯示螢幕,以供類比顯示螢幕顯示類比視訊。此外,該方法於步驟S16後也可不作動作(不執行步驟S26及S28)而結束。
若步驟S16所偵測到之初始視訊為類比視訊,但步驟S10所設定之視訊輸出順序係以數位視訊為優先,該方法執行步驟S30,關閉假負載電路並產生熱插拔偵測信號至數位/類比顯示卡。接著,該方法執行步驟S32,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數位視訊至數位顯示螢幕,以供數位顯示螢幕顯示數位視訊。
至於其相對應的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之示意圖則請參照第2圖。如第2圖所示,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係透過顯示卡連接介面24耦接於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以及透過顯示螢幕連接介面(圖未示)與類比顯示螢幕3及數位顯示螢幕4相耦接,亦即此實施例所揭露的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係應用於單一電腦(數位/類比顯示卡)及雙顯示螢幕之使用情境下。其中,類比顯示螢幕3可具有VGA規格,數位顯示螢幕4可具有DVI規格,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則為DVI-I介面顯示卡,具有輸出數位視訊及類比視訊之功能,例如為獨立顯示卡或主機板內建(onboard)顯示卡等,且不侷限於卡(card)的形式。
於此實施例中,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包含有處理器PR、設定模組23、連接介面24、假負載電路27、切換模組28及偵測模組29。其中,連接介面24耦接至數位/類比顯示卡1;處理器PR耦接至類比顯示螢幕3、數位顯示螢幕4及連接介面24;假負載電路27係耦接連接介面24、類比顯示螢幕3及數位顯示螢幕4;切換模組28耦接於連接介面24與類比顯示螢幕3及數位顯示螢幕4之間;偵測模組29係耦接於連接介面24與處理器PR之間。處理器PR可包含有擷取模組20、驅動模組22、儲存模組26等元件,抑或擷取模組20、驅動模組22及儲存模組26等元件可各自獨立設置,不以此為限,此外,偵測模組29亦可被包含於處理器PR內。實際上,處理器PR可以是中央處理器或微控制器等;儲存模組26可以是任意型式儲存裝置,例如記憶體、硬碟等,亦可設置於處理器PR之外;擷取模組20與類比顯示螢幕3及數位顯示螢幕4之間可透過內部積體電路介面耦接,但均不以此為限。假負載電路27例如由電晶體所構成,對電晶體動作即可啟動(on)/關閉(off)假負載電路27(在此可把電晶體當作一個開關),於實際應用上,假負載電路27可掛載於視訊之R、G、B訊號上,但不以此為限。連接介面24實際上可為DVI-I接頭,透過纜線與數位/類比顯示卡1相連接。
由於使用者已將類比顯示螢幕3及數位顯示螢幕4均耦接至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此時,使用者即可透過設定模組23(例如螢幕顯示選單(OSD)、觸控螢幕(touch panel)或熱鍵(hot key))設定視訊傳輸順序係以數位視訊為優先或以類比視訊為優先。
當數位/類比顯示卡1連接至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的連接介面24後,數位/類比顯示卡1將會發出初始視訊(可以是數位視訊或類比視訊)。此時,偵測模組29將會透過連接介面24偵測數位/類比顯示卡1所發出之初始視訊係為數位視訊或類比視訊。
若偵測模組29偵測到數位/類比顯示卡1所發出之初始視訊為數位視訊,但使用者透過設定模組23所設定的視訊輸出順序係以類比視訊為優先,驅動模組22即會啟動假負載電路27,並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1輸出類比視訊至類比顯示螢幕3。
若偵測模組29偵測到數位/類比顯示卡1所發出之初始視訊為類比視訊,但使用者透過設定模組23所設定之視訊輸出順序係以數位視訊為優先,驅動模組22即會關閉假負載電路27並產生熱插拔偵測信號至數位/類比顯示卡1,以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1輸出數位視訊至數位顯示螢幕4。
需說明的是,驅動模組22關閉假負載電路27並產生熱插拔偵測信號至數位/類比顯示卡1之用意即在於模擬將數位顯示螢幕4接上數位/類比顯示卡1之行為,數位/類比顯示卡1將會因此輸出數位視訊至數位顯示螢幕4;而驅動模組22啟動假負載電路27之用意即在於模擬將類比顯示螢幕3接上數位/類比顯示卡1之行為,類比視訊將會辨認到假負載,數位/類比顯示卡1將會因此輸出類比視訊至類比顯示螢幕3。
此外,使用者可透過例如設置於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上的螢幕顯示選單、觸控螢幕或熱鍵等來選擇係由類比顯示螢幕3或數位顯示螢幕4接收數位/類比顯示卡1所輸出的類比或數位視訊。
於一實施例中,切換模組28可包括一個顯示卡側埠及兩個顯示設備側埠(圖未示),顯示卡側埠係對應或連接至數位/類比顯示卡1,兩個顯示設備側埠則分別對應或連接至類比顯示螢幕3與數位顯示螢幕4,顯示卡側埠與兩個顯示設備側埠之間可以選擇性地電性連接與切斷。
切換模組28根據使用者於類比顯示螢幕3與數位顯示螢幕4兩者之間選擇其中之一接收數位視訊或類比視訊,而對應地電性連接顯示卡側埠與兩個顯示設備側埠的其中之一且切斷顯示卡側埠與另一顯示設備側埠間的連接。例如使用者選擇類比顯示螢幕3(或數位顯示螢幕4)接收類比視訊(或數位視訊),則切換模組28電性連接顯示卡側埠與第一顯示設備側埠(或第二顯示設備側埠)且切斷顯示卡側埠與第二顯示設備側埠(或第一顯示設備側埠)間的連接。
當對應於數位/類比顯示卡1之顯示卡側埠與對應於類比顯示螢幕3之第一顯示設備側埠電性連接上時,數位/類比顯示卡1與類比顯示螢幕3亦彼此電性連接上,且數位/類比顯示卡1將傳輸視訊至類比顯示螢幕3。
當對應於數位/類比顯示卡1之顯示卡側埠與對應於數位顯示螢幕4之第二顯示設備側埠電性連接上時,數位/類比顯示卡1與數位顯示螢幕4亦彼此電性連接上,且數位/類比顯示卡1將傳輸視訊至數位顯示螢幕4。
更進一步,若原始狀態為數位/類比顯示卡1輸出類比視訊至類比顯示螢幕3,由類比顯示螢幕3顯示畫面,接著使用者欲改由數位顯示螢幕4顯示畫面時,使用者透過切換模組28切換顯示卡側埠及兩個顯示設備側埠間之電性連接關係使得數位顯示螢幕4來接收數位/類比顯示卡1所輸出的視訊,驅動模組22亦將根據使用者的切換選擇關閉假負載電路27並產生熱插拔偵測信號至數位/類比顯示卡1,以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1輸出數位視訊至數位顯示螢幕4,進而改變原來的視訊輸出及接收之對應關係。
若原始狀態為數位/類比顯示卡1輸出數位視訊至數位顯示螢幕4,由數位顯示螢幕4顯示畫面,接著使用者欲改由類比顯示螢幕3顯示畫面時,使用者透過切換模組28切換顯示卡側埠及顯示設備側埠間之電性連接關係使得類比顯示螢幕3來接收數位/類比顯示卡1所輸出的視訊,驅動模組22亦將根據使用者的切換選擇啟動假負載電路27,以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1輸出類比視訊至類比顯示螢幕3,進而改變原來的視訊輸出及接收之對應關係。
儲存模組26用於儲存擷取模組20所取得之延伸顯示辨識資料,後續數位/類比顯示卡1可至儲存模組26抓取延伸顯示辨識資料,以供其了解顯示螢幕之解析度等資料以調整其輸出之視訊。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為一種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需說明的是,此實施例所揭露的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係應用於多台電腦(數位/類比顯示卡)以及單一顯示螢幕之使用情境下,故可於多台電腦之間進行切換動作。因此,此實施例亦可應用於本發明所提出之一種鍵盤/螢幕/滑鼠切換方法中,不另行贅述。請參照第3圖,第3圖係繪示此實施例之該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的流程圖。
如第3圖所示,首先,於步驟S40中,使用者係將單一顯示螢幕連接上。接著,於步驟S42中,該方法自單一顯示螢幕擷取關於該顯示螢幕的延伸顯示辨識資料。然後,該方法執行步驟S50,使用者於多台電腦之間進行切換。當使用者切換至某台電腦之數位/類比顯示卡時(即使用者選擇該某台電腦之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視訊),該方法執行步驟S52,偵測該台電腦之數位/類比顯示卡所輸出的初始視訊是數位視訊或類比視訊。
若步驟S52的偵測結果為該台電腦之數位/類比顯示卡所輸出的初始視訊是類比視訊,而所連接上的是數位顯示螢幕,該方法執行步驟S54,關閉假負載電路並產生一熱插拔偵測信號至數位/類比顯示卡。之後,該方法執行步驟S56,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數位視訊至數位顯示螢幕,以供數位顯示螢幕顯示數位視訊。
另一方面,若步驟S52的偵測結果為該台電腦之數位/類比顯示卡所輸出的初始視訊是數位視訊,而所連接上的是類比顯示螢幕,該方法執行步驟S58,啟動假負載電路。接著,該方法執行步驟S60,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類比視訊至類比顯示螢幕,以供類比顯示螢幕顯示類比視訊。
同理,當使用者切換至其他台電腦之數位/類比顯示卡時,該方法亦會對其他台電腦之數位/類比顯示卡重新執行上述步驟S52~S60,以達到數位/類比視訊切換之功效,於此不另行贅述。
至於其相對應的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之示意圖請參照第4圖。需說明的是,此實施例所揭露的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係應用於多台電腦(數位/類比顯示卡)及單一顯示螢幕之使用情境下,故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可於多台電腦之間進行切換動作。使用者可透過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於複數個數位/類比顯示卡中選擇某一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數位視訊或類比視訊。因此,此實施例亦可應用於本發明所提出之一種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中,不另行贅述。
於此實施例中,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包含有處理器PR’、設定模組23’、連接介面24’、假負載電路27’、切換模組28’及偵測模組29’。其中,連接介面24’耦接至數位/類比顯示卡1及數位/類比顯示卡1’;處理器PR’耦接至顯示螢幕K及連接介面24’;假負載電路27’係耦接連接介面24’與顯示螢幕K;切換模組28’耦接於連接介面24’與顯示螢幕K之間;偵測模組29’係耦接於連接介面24’與處理器PR’之間。處理器PR’可包含有擷取模組20’、驅動模組22’、儲存模組26’等元件,抑或擷取模組20’、驅動模組22’及儲存模組26’等元件可各自獨立設置,不以此為限,此外,偵測模組29’亦可被包含於處理器PR’內。實際上,處理器PR’可以是中央處理器或微控制器等;儲存模組26’可以是任意型式儲存裝置,例如記憶體、硬碟等,亦可設置於處理器PR’之外;擷取模組20’與顯示螢幕K之間可透過內部積體電路介面耦接,但均不以此為限。假負載電路27’例如由電晶體所構成,對電晶體動作即可啟動(on)/關閉(off)假負載電路27’(在此可把電晶體當作一個開關),於實際應用上,假負載電路27’可掛載於視訊之R、G、B訊號上,但不以此為限。連接介面24’實際上可為DVI-I接頭,透過纜線與顯示卡相連接。數位/類比顯示卡1及1’則為DVI-I介面顯示卡,具有輸出數位視訊及類比視訊之功能,例如為獨立顯示卡或主機板內建(onboard)顯示卡等,且不侷限於卡(card)的形式。
如第4圖所示,假設使用者連接單一顯示螢幕K至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擷取模組20’將會自單一顯示螢幕K擷取關於單一顯示螢幕K的延伸顯示辨識資料,以辨別單一顯示螢幕K係為數位顯示螢幕或類比顯示螢幕。當使用者透過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的切換模組28’從第一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切換至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時,偵測模組29’將會偵測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所輸出的初始視訊是數位視訊或類比視訊。
若偵測模組29’偵測到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所輸出的初始視訊是類比視訊,且連接至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的單一顯示螢幕K是數位顯示螢幕,驅動模組22’將會關閉假負載電路並產生熱插拔偵測信號至數位/類比顯示卡1’,以驅動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輸出數位視訊至數位顯示螢幕K。
若偵測模組29’偵測到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所輸出的初始視訊是數位視訊,但連接至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的單一顯示螢幕K是類比顯示螢幕,驅動模組22’將會啟動假負載電路27’並驅動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輸出類比視訊至類比顯示螢幕K。
使用者亦可透過設定模組23’設定驅動模組22’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1及1’輸出數位或類比視訊,但是,若顯示螢幕K係為數位顯示螢幕,使用者透過設定模組23’設定數位/類比顯示卡1或1’輸出類比視訊,驅動模組22’將不理會由設定模組23’輸入之設定值,且關閉假負載電路27’並產生熱插拔偵測信號至數位/類比顯示卡1或1’,以驅動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或1’輸出數位視訊至數位顯示螢幕K;若顯示螢幕K係為類比顯示螢幕,使用者透過設定模組23’設定數位/類比顯示卡1或1’輸出數位視訊,驅動模組22’將不理會由設定模組23’輸入之設定值,且啟動假負載電路,以驅動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或1’輸出類比視訊至類比顯示螢幕K。
於實際應用中,由於本發明之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可設置於鍵盤/螢幕/滑鼠切換器(KVM)內,而數位/類比顯示卡1可設置於鍵盤/螢幕/滑鼠切換器所耦接並控制的某台受控電腦中。
根據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為一種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需說明的是,此實施例所揭露的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係應用於多台電腦(數位/類比顯示卡)及雙顯示螢幕之使用情境下,故可於多台電腦與雙螢幕之間進行切換動作。因此,此實施例亦可應用於本發明所提出之一種鍵盤/螢幕/滑鼠切換方法中,於此不另行贅述。
請參照第5圖,第5圖係繪示此實施例之該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的流程圖。如第5圖所示,首先,於步驟S80中,使用者係將數位顯示螢幕及類比顯示螢幕均連接上。接著,於步驟S82中,該方法係會分別自數位顯示螢幕及類比顯示螢幕擷取關於數位顯示螢幕及類比顯示螢幕的延伸顯示辨識資料。
於步驟S84中,使用者透過螢幕顯示選單、觸控螢幕或熱鍵等設定第一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預設輸出類比視訊且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預設輸出數位視訊。實際上,使用者亦可透過螢幕顯示選單或熱鍵設定第一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預設輸出數位視訊且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預設輸出類比視訊,或均輸出數位視訊,或均輸出類比視訊,並無特定之限制。
接著,於步驟S86中,當使用者切換至預設輸出類比視訊的第一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時,該方法啟動假負載電路。然後,於步驟S88中,該方法驅動第一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類比視訊至類比顯示螢幕。
於步驟S90中,當使用者由第一電腦切換至預設為輸出數位視訊的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時,該方法關閉假負載電路並產生熱插拔偵測信號至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然後,於步驟S92中,該方法驅動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數位視訊。
同理,當使用者切換至其他電腦之數位/類比顯示卡時,該方法亦會對其他電腦之數位/類比顯示卡重新執行上述步驟S86~S92,以達到數位/類比視訊切換之功效,於此不另行贅述。實際上,該方法亦可先由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再切換至第一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亦無特定之限制。
至於其相對應的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之示意圖則請參照第6圖。此實施例之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亦可應用於本發明所提出之一種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中,於此不另行贅述。如第6圖所示,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係耦接於第一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及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與類比顯示螢幕3及數位顯示螢幕4之間,亦即此實施例所揭露的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係應用於多台電腦(數位/類比顯示卡)及雙顯示螢幕之使用情境下,故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可於多台電腦(數位/類比顯示卡)與雙顯示螢幕之間進行切換動作,本實施利之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亦可應用於多台電腦(數位/類比顯示卡)及多顯示螢幕(包括數位及類比顯示螢幕)之使用情境下。其中,類比顯示螢幕3可具有VGA規格,數位顯示螢幕4可具有DVI規格,第一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及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則為DVI-I介面顯示卡,具有輸出數位視訊及類比視訊之功能,例如為獨立顯示卡或主機板內建顯示卡等,且不侷限於卡的形式。
於此實施例中,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包含有處理器PR”、設定模組23”、連接介面24”、假負載電路27”、切換模組28”及偵測模組29”。其中,連接介面24”耦接至數位/類比顯示卡1及1’;處理器PR”耦接至類比顯示螢幕3、數位顯示螢幕4及連接介面24”;假負載電路27”係耦接連接介面24”、類比顯示螢幕3及數位顯示螢幕4;切換模組28”係耦接於類比顯示螢幕3、數位顯示螢幕4與連接介面24”之間。處理器PR”可包含有擷取模組20”、驅動模組22”及儲存模組26”等元件,抑或擷取模組20”、驅動模組22”及儲存模組26”等元件可各自獨立設置,但不以此為限。偵測模組29”亦可設置於處理器PR”內。實際上,處理器PR”可以是中央處理器或微控制器等;儲存模組26”可以是任意型式儲存裝置,例如記憶體、硬碟等,亦可設置於處理器PR”之外;擷取模組20”與數位顯示螢幕4之間可透過內部積體電路介面耦接,但均不以此為限。假負載電路27”例如由電晶體所構成,對電晶體動作即可啟動(on)/關閉(off)假負載電路27”(在此可把電晶體當作一個開關),於實際應用上,假負載電路27”可掛載於視訊之R、G、B訊號上,但不以此為限。連接介面24”實際上可為DVI-I接頭,透過纜線與顯示卡相連接。
由於使用者已將類比顯示螢幕3及數位顯示螢幕4均耦接至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擷取模組20”將會分別自類比顯示螢幕3及數位顯示螢幕4擷取關於類比顯示螢幕3及數位顯示螢幕4的延伸顯示辨識資料。此時,使用者可透過設定模組23”(例如螢幕顯示選單、觸控螢幕或熱鍵)設定第一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及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之視訊傳輸順序係以數位視訊為優先或以類比視訊為優先。
於此實施例中,假設第一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係設定為以類比視訊傳輸為優先且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係設定為以數位視訊傳輸為優先。實際上,亦可設定第一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以數位視訊傳輸為優先且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以類比視訊傳輸為優先,並無特定之限制。若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先連接的是第一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由於第一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係以類比視訊傳輸為優先,因此,驅動模組22”將會啟動假負載電路27”並驅動第一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輸出類比視訊至類比顯示螢幕3,以供類比顯示螢幕3顯示類比視訊。
接著,若使用者透過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之切換模組28”從第一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切換至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由於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係以數位視訊傳輸為優先,因此,驅動模組22”將會關閉假負載電路27”並產生一熱插拔偵測信號至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以驅動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輸出數位視訊至數位顯示螢幕4,以供數位顯示螢幕4顯示數位視訊。至於當使用者透過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之切換模組28”從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切換至第一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時,其中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2’的運作情形,可由上述推知,於此不另行贅述。
更進一步,若原本係由第一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輸出數位視訊至數位顯示螢幕4,接著,使用者透過切換模組28”由數位顯示螢幕4切換至類比顯示螢幕3,也就是使用者由原本的數位顯示螢幕4改為選擇類比顯示螢幕3接收第一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所輸出的視訊,切換模組28”根據使用者之選擇而電性連接數位/類比顯示卡1與類比顯示螢幕3,接著,驅動模組22”啟動假負載電路27”以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1輸出類比視訊至類比顯示螢幕3。
若原本係由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輸出類比視訊至類比顯示螢幕3,接著,使用者透過切換模組28”由類比顯示螢幕3切換至數位顯示螢幕4,也就是使用者由原本的類比顯示螢幕3改為選擇數位顯示螢幕4接收數位/類比顯示卡1’所輸出的視訊,切換模組28”根據使用者之選擇而電性連接數位/類比顯示卡1’與數位顯示螢幕4,接著驅動模組22”關閉假負載電路27”並產生熱插拔偵測信號至數位/類比顯示卡1’,以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1’輸出數位視訊至數位顯示螢幕4。
使用者透過切換模組28”進行切換時,亦可同時切換數位/類比顯示卡與顯示螢幕,於一實施例中,若原本係由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輸出數位視訊至數位顯示螢幕4,接著,使用者透過切換模組28”由數位顯示螢幕4切換至類比顯示螢幕3,同時由第二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切換至第一電腦的數位/類比顯示卡1,切換模組28”將根據使用者之選擇而電性連接數位/類比顯示卡1與類比顯示螢幕3並切斷數位/類比顯示卡1’與數位顯示螢幕4之間的電性連接,接著驅動模組22”啟動假負載電路27”並驅動數位/類比顯示卡1輸出類比視訊至類比顯示螢幕3。實際上並不拘泥於以上之切換關係,不同數位/類比顯示卡與數位及類比顯示螢幕之間亦可任意組合進行切換,其切換方式亦可由上述內容推知,於此不另行贅述。
相較於先前技術,根據本發明之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及方法能夠透過判斷插入的顯示螢幕之種類、依據使用者的設定或偵測顯示卡所輸出的視訊種類,以及模擬重新插拔數位顯示螢幕之動作的方式達到切換數位視訊訊號或類比視訊訊號輸出至DVI數位顯示螢幕或VGA類比顯示螢幕之功能,使用者不需透過手動插拔DVI數位顯示螢幕及VGA類比顯示螢幕的接頭,DVI數位顯示螢幕及VGA類比顯示螢幕即能夠正常輸出指定的畫面,對於使用者而言相當方便且人性化,也大幅提昇了DVI-I接頭的應用範圍及市場競爭力。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S10~S92...流程步驟
1、1’...數位/類比顯示卡
2、2’、2”...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
3...類比顯示螢幕
4...數位顯示螢幕
PR、PR’、PR”...處理器
23、23’、23”...設定模組
27、27’、27”...假負載電路
20、20’、20”...擷取模組
28、28’、28”...切換模組
22、22’、22”...驅動模組
26、26’、26”...儲存模組
29、29’、29”...偵測模組
24、24’、24”...連接介面
K...顯示螢幕
第1A圖~第1C圖、第3圖及第5圖係分別繪示本發明之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的不同實施例之流程圖。
第2圖、第4圖及第6圖係分別繪示本發明之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的不同實施例之功能方塊圖。
S10~S16...流程步驟

Claims (28)

  1. 一種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係耦接於至少一數位/類比顯示卡與至少一顯示設備之間,該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至少包含:一連接介面,耦接該數位/類比顯示卡;一假負載(dummy load)電路,耦接該連接介面及該至少一顯示設備;以及一驅動模組,耦接於該連接介面與該至少一顯示設備之間,並耦接該假負載電路,當該驅動模組關閉(off)該假負載電路並產生一熱插拔偵測(hot plug detection)信號至該數位/類比顯示卡時,該驅動模組驅動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一數位視訊至該顯示設備;當該驅動模組啟動(on)該假負載電路時,該驅動模組驅動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一類比視訊至該顯示設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進一步包含:一擷取模組,耦接至該驅動模組,用以自該顯示設備擷取關於該顯示設備之一顯示識別資訊,以判斷該顯示設備係為一數位顯示設備或一類比顯示設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其中該驅動模組係依據該顯示設備為一數位顯示設備或一類比顯示設備,而相對應地驅動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進一步包含:一切換模組,耦接於該連接介面與該顯示設備之間,該切換模組係依據使用者於該至少一數位/類比顯示卡中選擇一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而相對應地連接所選擇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與該顯示設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其中該驅動模組係依據該顯示設備為一數位顯示設備或一類比顯示設備,而相對應地驅動使用者所選擇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進一步包含:一切換模組,耦接於該連接介面與該顯示設備之間,該切換模組係依據使用者於該至少一顯示設備中選擇一該顯示設備接收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而相對應地連接所選擇之該顯示設備與該數位/類比顯示卡。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其中當使用者所選擇之該顯示設備為一數位顯示設備或一類比顯示設備時,該驅動模組驅動該數位/類比顯示卡相對應地輸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進一步包含:一設定模組,耦接至該驅動模組,用以供使用者設定該驅動模組驅動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至該顯示設備之視訊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其中若使用者係設定驅動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而對應該顯示設備係為一類比顯示設備或一數位顯示設備,則該驅動模組驅動該數位/類比顯示卡對應輸出該類比視訊或該數位視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進一步包含:一偵測模組,耦接至該驅動模組及該連接介面,用以偵測該數位/類比顯示卡初始所輸出者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若該偵測模組所偵測到者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且對應該顯示設備為一類比顯示設備或一數位顯示設備,則該驅動模組相對應地驅動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該類比視訊或該數位視訊。
  11. 一種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係應用於至少一數位/類比顯示卡與至少一顯示設備之間,該至少一數位/類比顯示卡及該至少一顯示設備耦接一假負載(dummy load)電路,該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驟:自該顯示設備擷取關於該顯示設備之一顯示識別資訊,以判斷該顯示設備係為一數位顯示設備或一類比顯示設備;當該假負載電路關閉且該數位/類比顯示卡接收到一熱插拔偵測信號時,驅動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一數位視訊至該顯示設備;以及當該假負載電路啟動時,驅動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一類比視訊至該顯示設備。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使用者於該至少一數位/類比顯示卡中選擇一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依據該顯示設備為該數位顯示設備或該類比顯示設備,相對應地驅動使用者所選擇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使用者於該至少一顯示設備中選擇一該顯示設備接收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以及當使用者所選擇之該顯示設備為該數位顯示設備或該類比顯示設備時,驅動該數位/類比顯示卡相對應地輸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使用者設定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至該顯示設備之視訊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以及若使用者係設定驅動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而對應該顯示設備係為該類比顯示設備或該數位顯示設備時,則驅動該數位/類比顯示卡相對應地輸出該類比視訊或該數位視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數位/類比視訊切換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偵測該數位/類比顯示卡初始所輸出者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以及若偵測到的是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且對應該顯示設備為該類比顯示設備或該數位顯示設備時,則相對應地驅動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該類比視訊或該數位視訊。
  17. 一種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係耦接於至少一數位/類比顯示卡與至少一顯示設備之間,該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至少包含:一連接介面,耦接該至少一數位/類比顯示卡;一假負載電路,耦接該連接介面及該至少一顯示設備;一切換模組,耦接該連接介面及該至少一顯示設備,該切換模組係依據使用者於該至少一數位/類比顯示卡中選出一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而相對應地連接所選出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與該顯示設備;以及一驅動模組,耦接該假負載電路與該至少一顯示設備之間,當該驅動模組關閉該假負載電路並產生一熱插拔偵測信號至使用者所選出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時,該驅動模組驅動使用者所選出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該數位視訊至該顯示設備;當該驅動模組啟動該假負載電路時,該驅動模組驅動使用者所選出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該類比視訊至該顯示設備。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進一步包含:一擷取模組,耦接至該驅動模組,用以自該顯示設備擷取關於該顯示設備之一顯示識別資訊,以判斷該顯示設備係為一數位顯示設備或一類比顯示設備。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其中該驅動模組係依據該顯示設備為一數位顯示設備或一類比顯示設備,相對應地驅動使用者所選擇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其中該切換模組更用以依據使用者於該至少一顯示設備中選出一該顯示設備接收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而對應地連接所選出之該顯示設備與所選出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其中當使用者所選出之該顯示設備為一數位顯示設備或一類比顯示設備時,該驅動模組驅動使用者所選出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相對應地輸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進一步包含:一設定模組,耦接至該驅動模組,用以供使用者設定該驅動模組驅動使用者所選出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至該顯示設備之視訊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若使用者係設定驅動使用者所選出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而對應該顯示設備係為一類比顯示設備或一數位顯示設備時,則該驅動模組驅動使用者所選出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相對應地輸出該類比視訊或該數位視訊。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進一步包含:一偵測模組,耦接至該驅動模組,用以偵測該數位/類比顯示卡初始所輸出者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若該偵測模組所偵測到者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且對應該顯示設備為一類比顯示設備或一數位顯示設備,則該驅動模組相對應地驅動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該類比視訊或該數位視訊。
  23. 一種鍵盤/螢幕/滑鼠切換方法,係應用於至少一數位/類比顯示卡與至少一顯示設備之間,該至少一數位/類比顯示卡及該至少一顯示設備耦接一假負載電路,該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驟:使用者於該至少一數位/類比顯示卡中選出一數位/類比顯示卡;當該假負載電路關閉且使用者所選出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接收到一熱插拔偵測信號時,驅動使用者所選出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一數位視訊至該顯示設備;以及當該假負載電路啟動時,驅動使用者所選出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一類比視訊至該顯示設備。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鍵盤/螢幕/滑鼠切換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自該顯示設備擷取關於該顯示設備之一顯示識別資訊,以判斷該顯示設備係為一數位顯示設備或一類比顯示設備。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鍵盤/螢幕/滑鼠切換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依據該顯示設備係為一數位顯示設備或一類比顯示設備,相對應地驅動使用者所選出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鍵盤/螢幕/滑鼠切換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使用者於該至少一顯示設備中選出一該顯示設備接收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以及當使用者所選出之該顯示設備為一數位顯示設備或一類比顯示設備時,驅動使用者所選擇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相對應地輸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鍵盤/螢幕/滑鼠切換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使用者設定驅動使用者所選出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至該顯示設備之視訊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以及若使用者係設定驅動使用者所選出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而對應該顯示設備係為一類比顯示設備或一數位顯示設備時,則驅動使用者所選出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相對應地輸出該類比視訊或該數位視訊。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鍵盤/螢幕/滑鼠切換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偵測該數位/類比顯示卡初始所輸出者為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以及若偵測到的是該數位視訊或該類比視訊,且對應該顯示設備為一類比顯示設備或一數位顯示設備時,則相對應地驅動使用者所選出之該數位/類比顯示卡輸出該類比視訊或該數位視訊。
TW101111481A 2012-03-30 2012-03-30 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及方法與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及方法 TWI4476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1481A TWI447671B (zh) 2012-03-30 2012-03-30 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及方法與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及方法
CN201210226257.XA CN103365422B (zh) 2012-03-30 2012-07-03 数字/模拟视讯切换装置及方法与键盘/屏幕/鼠标切换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1481A TWI447671B (zh) 2012-03-30 2012-03-30 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及方法與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0031A true TW201340031A (zh) 2013-10-01
TWI447671B TWI447671B (zh) 2014-08-01

Family

ID=49366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1481A TWI447671B (zh) 2012-03-30 2012-03-30 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及方法與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5422B (zh)
TW (1) TWI4476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5162B (zh) * 2015-07-20 2017-01-0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於數位視訊介面的控制電路及相關的控制方法
CN106470324A (zh) * 2015-08-20 2017-03-01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数字视频接口的控制电路及相关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15314B (en) * 2001-08-08 2006-05-03 Adder Tech Ltd Video switch
US7123248B1 (en) * 2002-07-30 2006-10-17 Matrox Electronic Systems Ltd. Analog multi-display using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KR100667748B1 (ko) * 2002-10-08 2007-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커넥터 타입에 따른 디스플레이 인식 정보 출력 장치 및방법
CN1667568A (zh) * 2004-03-09 2005-09-14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接口装置和显示卡
TWI253555B (en) * 2004-11-30 2006-04-21 Aten Int Co Ltd A keyboard-mouse-video switch with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TWI271646B (en) * 2005-04-20 2007-01-21 Asustek Comp Inc An image processing card with a digital input/output module
US20070220150A1 (en) * 2006-03-01 2007-09-20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 Source Switching Method for Multimedia Interface
US20090189863A1 (en) * 2008-01-28 2009-07-30 Aten International Co., Ltd. Combination console module for kvm switch
CN101957733B (zh) * 2009-07-16 2015-02-25 赛恩倍吉科技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电脑系统
TW201109935A (en) * 2009-09-03 2011-03-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omputer system
CN102213974A (zh) * 2010-04-12 2011-10-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脑主板
CN202041946U (zh) * 2011-02-15 2011-11-16 精英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电路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5422A (zh) 2013-10-23
CN103365422B (zh) 2016-04-13
TWI447671B (zh) 2014-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5531B (zh) 電子裝置及其視頻資料接收方法
US20080018789A1 (en) Portable device integrated with external video signal display function
US9904633B2 (en) Display system and operation optimization method
US993418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nnector for video signal interface
US9070321B2 (en) Tablet compu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10866915B2 (en)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compatibility of displayport
US8176228B2 (en) Quick port-switching method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CN107529025A (zh) 一种带画面分割显示功能的显示器
EP1887794A2 (en) Portable device integrated with external video signal display function
TWI447671B (zh) 數位/類比視訊切換裝置及方法與鍵盤/螢幕/滑鼠切換裝置及方法
US20150081930A1 (en) Tablet computer
US10659727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video signals, and system for playing video signals
TW201505022A (zh) 整合式計算機、計算機系統及用於該整合式計算機之輸出輸入信號自動偵測方法
TWI603622B (zh) 電子裝置
US10430358B2 (en) 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apparatus capable of communication with slave/master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HDMI por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8509591B2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8205512B (zh) 高解析多媒体界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TWI611697B (zh) 高解析多媒體介面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TWI590655B (zh) 轉接盒
US11115606B2 (en) Motherboard and operating system capable of outputting image data
TWM523897U (zh) 多電腦切換器及其系統
TWM478188U (zh) 顯示卡的擴充模組及多視訊輸出的處理系統
TWM444553U (zh) 具支援高解析度多媒體介面(hdmi)與行動高畫質連接技術(mhl)之影像傳輸介面之電腦切換器
US20080129890A1 (en) Method of Detecting an Image Display Device in an Electronic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