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7106A - 往復式泵浦及相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往復式泵浦及相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7106A
TW201337106A TW102101749A TW102101749A TW201337106A TW 201337106 A TW201337106 A TW 201337106A TW 102101749 A TW102101749 A TW 102101749A TW 102101749 A TW102101749 A TW 102101749A TW 201337106 A TW201337106 A TW 20133710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cement
pump
reciprocating
flui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1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40257B (zh
Inventor
John M Simmons
Tom M Simmons
David M Simmons
Kenji Allen Kingsford
Original Assignee
John M Simmons
Tom M Simmons
David M Simm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hn M Simmons, Tom M Simmons, David M Simmons filed Critical John M Simmons
Publication of TW201337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7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0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025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3/00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having flexible working members
    • F04B43/02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having flexible working members having plate-like flexible members, e.g. diaphrag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9/00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17/00
    • F04B19/20Other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B19/22Other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of reciprocating-pist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3/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B23/02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having reservoirs
    • F04B23/025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having reservoirs the pump being located directly adjacent the reservoir
    • F04B23/028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having reservoirs the pump being located directly adjacent the reservoir the pump being mounted on top of the reservo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0Valves; Arrangement of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4Pistons, piston-rods or piston-rod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6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liners o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9/00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 F04B9/08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the means being fluid
    • F04B9/12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the means being fluid the fluid being elastic, e.g. steam or air
    • F04B9/129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the means being fluid the fluid being elastic, e.g. steam or air having plural pumping chambers
    • F04B9/131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the means being fluid the fluid being elastic, e.g. steam or air having plural pumping chambers with two mechanically connected pumping mem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229Prime mover or fluid pump making
    • Y10T29/49236Fluid pump or compressor ma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往復式流體泵浦包含泵浦本體,在其中包含孔腔;柱塞,至少局部地位在該孔腔內;及移位罐總成,被設置在該孔腔內。該移位罐總成包含一密封表面,用於形成一抵靠著該泵浦本體之密封。藉由該密封表面及該泵浦本體間之密封所覆蓋的面積係比該移位罐總成的外部橫截面積之約百分之75較少。該移位罐總成可包含一移位罐及一附著至其上之移位罐蓋子,該移位罐蓋子包括該密封表面。往復式流體泵浦包含一移位罐、一至少局部地設置在該移位罐內之移位活塞、及一在該移位罐之與該移位活塞相反的縱向端部上附著至該移位罐之移位罐蓋子。方法包含形成此等往復式泵浦。

Description

往復式泵浦及相關方法
本申請案主張2012年3月15日提出、用於“往復式泵浦及相關方法”的美國專利申請案序號第13/420,978號之提交日期的利益。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大致上有關包含移動罐總成之往復式流體泵浦、供與此等泵浦一起使用之零組件、及形成此等往復式流體泵浦及零組件的方法。
往復式流體泵浦被使用於很多工業中。往復式流體泵浦大致上包含於泵浦本體中之二對象流體室。往復式活塞或軸桿係在該泵浦本體內被來回地驅動。一或多個柱塞(例如隔膜或波紋管)可被連接至該往復式活塞或軸桿。當該往復式活塞在一方向中移動時,該等柱塞之移動導致對象流體被吸入該二對象流體室之第一室及由該第二室排除。當該往復式活塞在該相反方向中移動時,該等柱塞之移動導致流體被由該第一室排除及被吸入該第二室。一流體入口及一流體出口可被提供成與該第一對象流體室之流體連通,且另一流體入口及另一流體出口可被提供成與該第二對象流體室流體連通。該等流體入口至該第一及第二對象流體室可為與共用之單一泵浦入口流體連通,且來自該等第一及第二對象流體室之流體出口可為與共用之單一泵浦出口流體連通,使得該對象流體可經過該泵浦入口由單一流體來源被吸入該泵浦,且對象流體可由該泵浦經過單一泵浦出口被排 除。止回閥可被設在該等流體入口及出口,以確保該流體可僅只經過該等流體入口流入該等對象流體室,且流體可僅只經過該等流體出口流出該等對象流體室。
傳統之往復式流體泵浦藉由在該泵浦本體內來回地移位該往復式活塞來操作。該往復式活塞由一方向移位至另一方向可藉由使用一換向閥所達成,該換向閥提供驅動流體(例如加壓空氣)至與第一柱塞有關聯之第一驅動室,且接著當該第一柱塞抵達一完全延伸的位置時,將該驅動流體移位至與第二柱塞有關聯的第二驅動室。該換向閥包含一捲軸,其由引導該驅動流體至該第一驅動室之第一位置移位至引導該驅動流體至該第二驅動室的第二位置。當每一柱塞被完全延伸時,該換向閥捲軸之移位可藉由在該驅動室及一移位導管之間提供流體連通而被達成,這能夠使該驅動流體加壓該移位導管,以由一位置至另一位置移位該換向閥捲軸。然而,於該泵吸衝程之其餘部份期間,至該移位導管之開口被保持由該驅動室密封,以保持該換向閥捲軸免於過早地移位,並改良該往復式流體泵浦之效率。
至該移位導管之開口可被密封,且在每一泵吸衝程之末端,未藉由使用所謂之“移位罐”由該驅動室被密封。該傳統之移位罐大致上為圓柱形,在其最接近至該移位導管的端部具有一密封表面。該密封表面端部係與該移位罐之側壁成為一體。該移位罐的內部係中空的,用於在其中設置移位活塞的一端部。移位罐蓋子使用譬如螺紋被附著至該移位罐之與該密封表面相反的端部。該移位罐蓋子包含一孔洞,而該移位活塞延伸經過該孔洞。該移位罐蓋子具有一內徑,該內徑係比該等移位罐側壁的內 徑較小。該移位活塞包含一放大端部,其具有一比該移位罐蓋子的內徑較大之直徑,以致當該柱塞接近一完全延伸位置時,該移位活塞緊鄰該移位罐蓋子,且拉動該移位罐,以拆封至該移位導管的開口。
往復式流體泵浦及其零組件之範例被揭示於譬如美國專利第5,370,507號,其在1994年12月6日發給鄧等人;美國專利第5,558,506號,其在1996年9月24日發給西蒙斯等人;美國專利第5,893,707號,其在1999年4月13日發給西蒙斯等人;美國專利第6,106,246號,其在2000年8月22日發給史泰克等人;美國專利第6,295,918號,其在2001年10月2日發給西蒙斯等人;美國專利第6,685,443號,其在2004年2月3日發給西蒙斯等人;美國專利第7,458,309號,其在2008年12月2日發給西蒙斯等人;及美國專利申請案公告第2010/0178184 A1號,其在2010年7月15日以西蒙斯等人之名字發表。
於傳統往復式泵浦中,拆封該移位導管之開口所需的力量經過該移位活塞、該移位罐蓋子、或該移位罐之破壞或變形造成該泵浦之磨損且甚至故障。該移位罐蓋子之位置需要該移位活塞直接地壓抵靠著最接近其用螺紋的連接之移位罐蓋子,其可造成該用螺紋的連接之變形、磨損、及故障。為避免此磨損或故障,該等往復式泵浦係在一減少之驅動流體壓力下驅動,以減少必需被克服之密封力量,以拆封至該移位導管之開口。然而,減少該驅動流體壓力限制該對象流體能被泵吸之速率。另外,傳統移位罐可包含縱向地延伸經過該等移位罐之側壁的鑽孔,用於在該驅動流體室及該密封表面端部之間提供流體連通,供引導充分之驅動流體至該移位導管,用於在一衝程之末端移位該換向閥。形成此等鑽孔需要時間及資 源,其增加該等往復式泵浦之製造成本。再者,該傳統移位罐的外表面及該周圍泵浦本體間之介面通常係遭受磨損,並造成增加的摩擦力,這可進一步加重上述之問題或促成故障之分開模式。據此,本發明家已認知對於改良的往復式泵浦及相關移位機件之需求。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本揭示內容包含用於泵吸對象流體之往復式泵浦,該往復式泵浦包含一泵浦本體,在其中具有至少一孔腔;至少一柱塞,至少局部地位在該至少一孔腔內;及至少一移位罐總成,被設置在該孔腔內。該至少一柱塞被建構成在一往復式作用中擴展及壓縮,以於該往復式泵浦之操作期間泵吸對象流體經過該至少一孔腔內之至少一對象流體室。該至少一移位罐總成包含一密封表面,其被建構成接觸該泵浦本體,以在該往復式泵浦之操作期間於該密封表面及該泵浦本體之間形成一密封。當於該往復式泵浦之操作期間被密封時,一藉由該密封表面及該泵浦本體間之接觸區域的外圍所圍繞之區域係比藉由該移位罐總成之橫截面的外圍所圍繞之區域少大約百分之75。
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本揭示內容包含用於泵吸對象流體之往復式泵浦,該往復式泵浦包含泵浦本體;移位導管;及移位罐總成,其在該泵浦本體內之驅動流體室內。該移位導管至少延伸於該泵浦本體的外部及該驅動流體室之間。該移位罐總成被建構成密封抵靠著該泵浦本體,以由該驅動流體室隔離該移位導管,用於該往復式泵浦之循環的一部份。遍及一由約60磅/平方英吋(414千帕斯卡)延伸至約100磅/平方英吋(689千帕斯卡)的操作驅動流體壓力範圍,克服該移位罐及該泵浦本體間之密封 所需要的移位力量係少於約50磅(222牛頓)。
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本揭示內容包含一往復式流體泵浦,其包含移位罐;移位活塞,至少局部地設置在該移位罐內;及移位罐蓋子,在該移位罐之與該移位活塞相反的縱向端部附著至該移位罐。
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本揭示內容包含一往復式流體泵浦,其包含泵浦本體;驅動流體室,其在該泵浦本體內;及移位罐總成,其在該驅動流體室內,用於在該往復式流體泵浦之操作期間移位該驅動流體之流動。該移位罐總成包含具有第一外部圓周之第一縱向部份、及具有第二外部圓周的第二縱向部份,該第二外部圓周係少於該第一外部圓周。
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本揭示內容包含用於形成往復式流體泵浦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將移位活塞之放大端部設置在移位罐內,並使該移位活塞之與該放大端部相反的另一端部通過該移位罐之縱向端部,以將該移位活塞耦接至該移位罐。該移位活塞之與該放大端部相反的另一端部係耦接至一柱塞。一移位罐蓋子係附著至該移位罐之與該縱向端部相反的端部,該移位活塞之另一端部係通過該縱向端部,該移位罐蓋子包括一密封表面。該移位活塞、移位罐、移位罐蓋子、及柱塞可被設置在泵浦本體之孔腔內。該移位罐可被形成,以具有實質上實心之側壁,而無一經過該處之縱向鑽孔,且該移位罐蓋子可被形成,以包含由其一側面延伸之至少一穿透孔,且包括至該移位罐蓋子之另一、相反側面的密封表面。
圖1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具體實施例的泵浦之概要說明橫截面視圖。
圖2係圖1之泵浦的零組件之局部放大橫截面視圖,並使其第一柱塞位於完全延伸之位置中。
圖3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具體實施例的圖1之泵浦的第一移位罐蓋子取自圖4沿著剖線3-3之橫截面視圖。
圖4係圖1之泵浦的第一移位罐蓋子取自圖3沿著剖線4-4之平面正視圖。
圖5係圖1之泵浦的第一移位罐蓋子之立體圖。
圖6係圖1之泵浦的零組件之局部放大橫截面視圖,類似於圖2,但使其第一柱塞位於完全壓縮之位置中。
圖7係一泵浦之零組件的局部放大橫截面視圖,該泵浦包含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具體實施例的移位罐蓋子。
圖8係一泵浦之零組件的局部放大橫截面視圖,該泵浦包含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的移位罐蓋子。
圖9係一泵浦之零組件的局部放大橫截面視圖,該泵浦包含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的移位罐蓋子。
圖10係一泵浦之零組件的局部放大橫截面視圖,該泵浦包含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的可替換底座及移位罐蓋子。
圖11係一泵浦之零組件的局部放大橫截面視圖,該泵浦包含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具體實施例的移位罐。
圖12係一流程圖,顯示用於形成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具體實施例的泵浦、諸如圖1之泵浦的方法。
於一些情況中,在此中所呈現之說明可能不是任何特別往復式流體泵浦或其零組件之實際視圖,但可僅只為理想化的表示,該等表示被採用來敘述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另外,圖面間之共用元件可制動相同之數字標示。
如在此中所使用,該“實質上”一詞在一定程度上意指一熟諳該技藝者將了解所給與之參數、特性、或條件係以小程度之變動所滿足,諸如在可接受的製造容差內。
如在此中所使用,為了清楚及方便,任何關係項、諸如“第一”、“第二”、“在...之上”、“在...之下”、“在...上”等被使用於了解該揭示內容及所附圖面,且不會暗示或依賴任何特定之優先選擇、定向、或順序,除了在此該上下文清楚地以別的方式指示以外。
圖1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具體實施例的泵浦100之概要說明橫截面視圖。於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諸如使用一加壓驅動流體、譬如壓縮氣體(例如空氣),該泵浦100被建構成諸如泵吸一對象流體、譬如液體(例如水、油、酸等)、氣體、或粉末物質。如此,於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泵浦100可包括氣動地操作之液體泵浦。
該泵浦100之泵浦本體102可包含二或更多零組件,該等零組件可被組裝在一起,以形成該泵浦本體102。譬如,該泵浦本體102可包含中心本體104;第一端部元件106,其可被附著至在其第一側面上的中心本體104;及第二端部元件108,其可被附著至在其相反、第二側面上的中心本體104。該泵浦本體102亦可選擇性地包含一或多個可替換的底座194(看圖10),其將會在下面被更為詳細地說明。
該泵浦本體102可在其中包含第一孔腔110及第二孔腔112。第一柱塞120可被設置在該第一孔腔110內,且第二柱塞122可被設置在該第二孔腔112內。於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柱塞120、122之每一者可為由彈性聚合物材料所形成,且包括彈性聚合物材料(例如彈性體或熱塑性材料)。如在下面進一步詳細討論者,當該泵浦100於其操作期間被循環時(亦即,由圖1之立體圖於該左及右水平方向中)時,該等柱塞120、122之每一者可包括譬如隔膜或波紋管,使得該等柱塞120、122可被縱向地延伸及壓縮。該第一柱塞120可將該第一孔腔110分開成在該第一柱塞120的第一側面上之第一對象流體室126、及在該第一柱塞120的相反、第二側面上之第一驅動流體室127。相同地,該第二柱塞122可將該第二孔腔112分開成在該第二柱塞122的第一側面上之第二對象流體室128、及在該第二柱塞122的相反、第二側面上之第二驅動流體室129。
該第一柱塞120之周圍邊緣121可被附著至該泵浦本體102,且一不漏流體的密封可被提供於該泵浦本體102及該第一柱塞120之間,以分開該第一對象流體流體室126中之對象流體與該驅動流體室127中之驅動流體。相同地,該第二柱塞122之周圍邊緣123可被附著至該泵浦本體102,且一不漏流體的密封可被提供於該泵浦本體102及該第二柱塞122之間。該泵浦100可包含一主要對象流體入口114及一主要對象流體出口116。於該泵浦100之操作期間,對象流體可經過該主要對象流體入口114被吸入該泵浦100,且經過該主要對象流體出口116被由該泵浦100排出。
第一對象流體入口130可被提供於該泵浦本體102中,其由該主要對象流體入口114經過該泵浦本體102導通進入該第一對象流體室 126,且第一對象流體出口134可被提供於該泵浦本體102中,其由該第一對象流體室126經過該泵浦本體102導通至該主要對象流體出口116。相同地,第二對象流體入口132可被提供於該泵浦本體102中,其由該主要對象流體入口114經過該泵浦本體102導通進入該第二對象流體室128,且第二對象流體出口136可被提供於該泵浦本體102中,其由該第二對象流體室128經過該泵浦本體102導通至該主要對象流體出口116。
第一入口止回閥131可被提供成最接近該第一對象流體入口130,以確保該流體係能夠經過該第一對象流體入口130流動進入該第一對象流體室126,但不能夠由該第一對象流體室126經過該第一對象流體入口130流出、或限制由該第一對象流體室126經過該第一對象流體入口130流出。第一出口止回閥135可被提供成最接近該第一對象流體出口134,以確保該流體係能夠由第一對象流體室126經過該第一對象流體出口134流出,但不能夠經過該第一對象流體出口134流入該第一對象流體室126、或限制經過該第一對象流體出口134流入該第一對象流體室126。相同地,第二入口止回閥133可被提供成最接近該第二對象流體入口132,以確保該流體係能夠經過該第二對象流體入口132流入該第二對象流體室128,但不能夠由該第二對象流體室128經過該第二對象流體入口132流出、或限制由該第二對象流體室128經過該第二對象流體入口132流出。第二出口止回閥137可被提供成最接近該第二對象流體出口136,以確保該流體係能夠由該第二對象流體室128經過該第二對象流體出口136流出,但不能夠經過該第二對象流體出口136流入該第二對象流體室128、或限制經過該第二對象流體出口136流入該第二對象流體室128。
分別導通至該第一對象流體室126及該第二對象流體室128的對象流體入口130、132可為與該主要對象流體入口114流體連通,且分別導通離開該第一對象流體室126及該第二對象流體室128的對象流體出口134、136可為與該主要對象流體出口116流體連通,使得對象流體可經過該主要對象流體入口114由單一流體來源被吸入該泵浦100,且對象流體可由該泵浦100經過該主要對象流體出口116被排除。
於如上面所述之組構中,由圖1之立體圖,該第一柱塞120可為能夠在該向右方向中延伸,及於該向左方向中壓縮。相同地,由圖1之立體圖,該第二柱塞122可為能夠在該向左方向中延伸及於該向右方向中壓縮。該第一柱塞120及該第二柱塞122可被牢牢地耦接至一連接桿138,使得當該第二柱塞122壓縮時,該第一柱塞120延伸,且當該第二柱塞122延伸時,該第一柱塞120壓縮。該連接桿138可延伸經過該泵浦本體102的一部份。一不漏流體的密封可被提供於該連接桿138及該泵浦本體102之間,譬如,以一或多個O形環(未示出),以保持對象流體免於在該第一及第二對象流體室126、128之間經過環繞該連接桿138的泵浦本體102連通。
當該第一柱塞120延伸及該第二柱塞122壓縮時,該第一驅動流體室127之容積增加,該第一對象流體室126之容積減少,該第二對象流體室128之容積增加,且該第二驅動流體室129之容積減少。其結果是,對象流體可由第一對象流體室126經過該第一對象流體出口134被排除,且對象流體可經過該第二對象流體入口132被吸入該第二對象流體室128。藉由在該第一驅動流體室127內經過一或多個第一驅動流體管線140提供加壓驅動流體,該第一柱塞120可被延伸及該第二柱塞122可被壓縮,如將在下 面被更詳細地說明。經由範例及不是限制,二個第一驅動流體管線140被顯示在圖1中。至少於該泵浦100之循環的一部份期間,諸如當該第一柱塞120係完全地延伸至該右側時,當在圖1之立體圖中觀看時,第一移位導管144亦可為與該第一驅動流體室127流體連通,如將在下面被更詳細地說明。
相反地,當該第二柱塞122延伸及該第一柱塞120壓縮時,該第二驅動流體室129之容積增加,該第二對象流體室128之容積減少,該第一對象流體室126之容積增加,且該第一驅動流體室127之容積減少。其結果是,對象流體可由該第二對象流體室128經過該第二對象流體出口136被排除,且對象流體可經過該第一對象流體入口130被吸入該第一對象流體室126。藉由在該第二驅動流體室129內經過一或多個第二驅動流體管線142提供加壓驅動流體,該第二柱塞122可被延伸及該第一柱塞120可被壓縮,如將在下面被更詳細地說明。經由範例及不是限制,二個第二驅動流體管線142被顯示在圖1中。至少於該泵浦100之循環的一部份期間,諸如當該第二柱塞122係完全地延伸至該左側時,當在圖1之立體圖中觀看時,第二移位導管146亦可為與該第二驅動流體室129流體連通。
於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泵浦本體102及該泵浦100之其他零組件可為至少實質上由至少一聚合物材料所構成。經由範例及不是限制,此一聚合物材料可包括含氟聚合物、氯丁橡膠、丁腈橡膠、乙烯-丁二烯M-類(三元乙丙橡膠“EPDM”)、VITON®、聚胺酯、HYTREL®、SANTOPRENE®、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FEP)、全氟烷氧基(PFA)碳氟化合物樹脂、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尼龍、聚乙烯、聚偏氟乙烯(PVDF)、NORDELTM、聚四氟乙烯(PTFE)、三氟 氯乙烯(CTFE)、及腈之一或多個。
如上面所提及,於該泵浦100之操作期間,該第一驅動流體室127可被以經過該等第一驅動流體管線140的一或多個所供給之驅動流體加壓。該加壓驅動流體可將該第一柱塞120推至右側(由圖1之立體圖)。當該第一柱塞120移動至右側時,該第二驅動流體室129可被減壓,且該第二柱塞122可藉由該第一柱塞120經過該連接桿138被推至右側。藉由經過該等第二驅動流體管線142及該第二移位導管146之至少一者通氣至周圍環境或藉由在其中提供一減少之壓力,該第二驅動流體室129可被減壓。當該第一柱塞120及該第二柱塞122移動至右側(由圖1之立體圖)時,在該第一對象流體室126內之任何對象流體可由第一對象流體室126經過該第一對象流體出口134被排除,且對象流體將經過該第二對象流體入口132被吸入該第二對象流體室128。
當該第一柱塞120接近其完全延伸之位置(亦即,當在圖1之立體圖中觀看時至右側)時,剛才所敘述之操作可被顛倒。譬如,該第二驅動流體室129可被以經過該等第二驅動流體管線142的一或多個所供給之加壓驅動流體所加壓,其將該第二柱塞122推至左側(由圖1之立體圖)。當該第二柱塞122移至左側時,該第一驅動流體室127可被減壓(例如通氣至周圍環境,遭受一減少之壓力),且該第一柱塞120可藉由該第二柱塞122經過該連接桿138被推至左側。類似於上述該第二驅動流體室129之降壓,該第一驅動流體室127可經過該等第一驅動流體管線140及該第一移位導管144之至少一者被減壓。當該第一柱塞120及該第二柱塞122移至左側(由圖1之立體圖1)時,在該第二對象流體室128內之對象流體將由該第二對象流 體室128經過該第二對象流體出口136被排除,且對象流體將經過該第一對象流體入口130被吸入該第一對象流體室126。
如此,為驅動該泵浦100之泵吸作用,該第一驅動流體室127及該第二驅動流體室129可被以交替或循環的方式加壓,以造成該第一柱塞120及該第二柱塞122在該泵浦本體102內來回地往復移動,如上面所討論者。
圖2係圖1之泵浦100的零組件之局部放大橫截面視圖,並使該第一柱塞120於一完全延伸之位置中。參考圖1,會同圖2,該泵浦100可包括一移位機件,用於在該第一驅動流體室127及該第二驅動流體室129之間來回地移位加壓驅動流體的流動。該移位機件可包含譬如一或多個移位活塞150、152;一或多個移位罐總成158、168;及一換向閥(未示出)。經由範例及不是限制,適合供與該泵浦100一起使用之換向閥被揭示在2010年1月8日提出的美國專利申請案序號第12/684,528號中(其後為該“'528申請案”),標題為“具有一或多個螺旋狀延伸部件之波紋管柱塞、包含此波紋管柱塞的泵浦,及關係方法”。
第一移位罐總成158可包含第一移位罐160及第一移位罐蓋子162。第一移位活塞150可被耦接至該第一柱塞120,諸如藉由螺紋、黏接劑、壓入配合、機械式干涉等。當作範例,該第一移位活塞150可被以螺紋耦接至該第一柱塞120,且一縱向孔洞151可經過該第一移位活塞150的至少一部份及進入該第一柱塞120之至少一部份被形成(例如打孔)。一制動構件(例如栓銷)(未示出)可被插入該縱向孔洞151,以提供額外之機械式干涉,並相對該第一柱塞120將該第一移位活塞150鎖在適當位置中。當作 另一範例,該第一移位活塞150可為該第一柱塞120的一體式部份。該第一移位活塞150可包括一修長、大致上圓柱形的本體,其被定向成大致上平行於一軸線,該第一柱塞120沿著該軸線延伸及壓縮。當該泵浦100被組裝時,該第一移位活塞150可為至少局部地設置在該第一移位罐160內,以耦接(例如可滑動地耦接)該第一柱塞120至該第一移位罐160。該第一移位活塞150之第一端部153可包含一體式凸緣152(亦即,一放大部分),其當與該第一移位罐160組裝時被設置在該第一移位罐160內。該第一移位罐160可為大致上圓柱形及中空的。該第一移位罐160的一端部可包含一朝內地延伸之唇部161。該唇部161可為與該移位罐160之側壁一體成形(例如,當作該移位罐160的側壁之相同本體的一部份)。當該第一柱塞120接近一完全延伸位置時,該第一移位活塞150之凸緣152可被建構成嚙合抵靠著該第一移位罐160的唇部161,如圖2中所顯示。
圖3至5說明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具體實施例的泵浦100之第一移位罐蓋子162的各種視圖。會同圖1及2參考圖3至5,該第一移位罐蓋子162可被附著(例如藉由螺紋、以黏接劑、經由壓入配合、藉由機械式干涉等)至該第一移位罐160之與該唇部161相反的端部,以形成該第一移位罐總成158。該第一移位罐蓋子162可包含至少一穿透孔163,以由該第一移位罐蓋子162的一側面至其相反側面(亦即於該移位罐總成158的內部及外部之間)提供流體連通。如圖4及5中所顯示,於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複數穿透孔163可經過該第一移位罐蓋子162被形成。該第一移位罐蓋子162可包含一密封表面165,其被提供用於密封抵靠著該泵浦本體102,且其結果是,當被密封時,禁止驅動流體的流動於該第一驅動流體室127及 該第一移位導管144之間。選擇性地,該第一移位罐蓋子162可包含由其一密封側面局部地延伸進入該第一移位罐蓋子162之本體的至少一盲孔164,其在組裝該第一移位罐蓋子162與該第一移位罐160中可為有用的。譬如,於一具體實施例中,在此該第一移位罐蓋子162將經由螺紋被附著至該第一移位罐160,二個盲孔164可為與一工具之對應部件嚙合,而被使用於相對於該第一移位罐160旋轉該第一移位罐蓋子162及嚙合其螺紋。
如能於圖1中被看見,該泵浦100亦可包含被耦接至該第二柱塞122之第二移位活塞156,且第二移位罐總成168包含第二移位罐170及第二移位罐蓋子172。該第二移位活塞156及該第二移位罐總成168可為至少實質上分別與該第一移位活塞150及該第一移位罐總成158相同,且因此不分開地詳細敘述。
雖然在該等圖面中未示出,一換向閥可被操作地連接至該第一與第二驅動流體管線140、142及至該泵浦100的第一與第二移位導管144、146,用於在該第一及第二驅動流體室127、129之間交互地移位加壓驅動流體的流動。此等換向閥在往復式泵浦之技藝中係眾所周知的,且因此,不在本揭示內容中被詳細地顯示或敘述。如上面所述,可為適合供與本揭示內容之泵浦一起使用的示範穿換向閥被揭示在該,528申請案中。大致言之,該換向閥可包含一捲軸,其由第一位置移位至第二位置。於該第一位置中,加壓驅動流體係經過該換向閥供給及進入該等第一驅動流體管線140,且驅動流體被允許由該第二驅動流體室129經過該等第二驅動流體管線142及該第二移位導管146之至少一者排洩。如此,當在圖1之立體圖中觀看時,如上面所述,當該換向閥之捲軸係於該第一位置中時,該加壓驅 動流體強迫該第一及第二柱塞120、122至右側。於該第二位置中,加壓驅動流體係經過該換向閥供給及進入該第二驅動流體管線142,且驅動流體被允許由第一驅動流體室127經過該等第一驅動流體管線140及該第二移位導管144之至少一者排洩。如此,當在圖1之立體圖中觀看時,如上面所述,當該換向閥之捲軸係於該第二位置中時,該加壓驅動流體強迫該第一及第二柱塞120、122至左側。
為有利於該泵浦100及該相關移位機件之操作的完全理解,該泵浦100之整個泵吸循環(包含該等柱塞120、122之每一者的向右衝程與向左衝程)係在下面參考圖1及2被敘述。
一泵吸循環能以該泵浦100的內部零組件在圖1及2所示位置中開始。換句話說,於圖1及2之立體圖中,該第一柱塞120可被完全地壓縮,且該第二柱塞可被完全地延伸至左側。如上面所述,加壓驅動流體可經過該第一驅動流體管線140被導入該第一驅動流體室127,以強迫該第一及第二柱塞120、122至右側。
當該第一柱塞120接近其完全延伸位置時(亦即,至右側,當在圖1及2之立體圖中觀看時),該第一移位活塞150之凸緣152可緊鄰該第一移位罐160的唇部161(看圖2),其強迫(推動)該第一移位罐總成158至右側(當在圖1及2之立體圖中觀看時),以拆封該第一移位罐蓋子162免於抵靠著該泵浦本體102,且能夠使該驅動流體室127及該第一移位導管144之間流體連通。如藉由圖2中之箭頭所顯示,驅動流體可由環繞該第一移位活塞150的凸緣152之第一驅動流體室127流動,以抵達該第一移位罐160的內部。驅動流體可由該第一移位罐160的內部流動經過該第一移位罐 端蓋162中之至少一穿透孔163進入一區域,該區域最接近該第一移位導管144的內部開口。驅動流體可接著進入該第一移位導管144,且在其中之壓力可增加。於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及視該等被組裝的零組件間之間隙而定,藉由通過環繞該第一移位罐160之側壁及/或環繞該第一移位活塞150與該凸緣152,驅動流體亦可流動朝向該第一移位導管144。如此,當該第一柱塞120接近或係於一完全延伸之位置中時,於該第一驅動流體室127中之壓力可被導入該第一移位導管144。此壓力可強迫該換向閥之捲軸由該第一位置移位至該第二位置。
當該換向閥之捲軸由該第一位置移位至該第二位置時,驅動流體可被引導至該等第二驅動流體管線142,且該等第一驅動流體管線140可藉由譬如通氣至周圍環境、遭受減少的壓力等被減壓。如上面所述,驅動流體壓力之此移位可造成該等第一及第二柱塞120、122在該相反方向中移動(亦即,至左側,當在圖1之立體圖中觀看時),以延伸該第二柱塞122及壓縮該第一柱塞120。在該第一柱塞120壓縮一段短距離之後,該第一移位活塞150抵靠著該第一移位罐160之力量可被釋放。如此,該第一移位罐總成158可為自由地移動退入一位置,該第一移位罐蓋子162在該位置中緊鄰該泵浦本體102,以對譬如被導入該第一驅動流體室127之加壓驅動流體作出回應而環繞該第一移位導管144的內部開口形成一密封。
如在圖1中所顯示,當該第二柱塞122接近一完全延伸位置時,該第二移位活塞156與該第二移位罐170嚙合,且強迫(推動)該第二移位罐總成168至左側,以拆封該第二移位罐蓋子172免於抵靠著該泵浦本體102。其結果是,該第二移位導管146可被以一類似於上述參考該第一移位 導管144之方式暴露至來自該第二驅動流體室129的壓力。該換向閥之捲軸可對該第二移位導管146中之壓力作出回應而被移位退入該第一位置。在該換向閥的捲軸移位退入該第一位置之後,加壓驅動流體可再次被導入該第一驅動流體室127,且該等第二驅動流體管線142可被減壓,以減壓該第二驅動流體室129。在此點,該泵浦100係回至在圖1及2中所顯示之位置,其完成該泵浦100的一完整循環。此往復式作用可被重複,其至少可導致對象流體經過該泵浦100之實質上連續的流動,如上面所述。
圖6係圖1之泵浦100的零組件之局部放大橫截面視圖,其類似於圖2,但使該第一柱塞120位於完全壓縮位置中。參考圖1,會同圖6,當加壓驅動流體由於該換向閥之移位而被導入該第一驅動流體室127時,該加壓驅動流體能以一力量壓抵靠著該第一移位罐總成158,該力量與藉由該第一移位罐端蓋162的密封表面165所密封之面積成比例。該力量係藉由以下之方程式(1)所表達,而該驅動流體以該力量壓抵靠著該第一移位罐總成158:F=P x A (1)
在此F係藉由該加壓驅動流體所施加之力量,,P係該驅動流體之壓力,及A為當一密封係於該泵浦100之操作期間被形成時,藉由該密封表面165及該泵浦本體102間之接觸面積的外圍所涵括之面積。該面積A在此中亦被稱為該“密封面積A”。如此,當在給定之壓力P下移位(在此中亦被稱為“移位力量F”)時,克服該密封表面165及該泵浦本體102間之密封所必需的力量F係與該密封面積A成比例。
於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與先前習知之移位罐比較,該移位力 量F可藉由減少該密封面積A被減少。先前習知之密封區域可為對應移位罐的外部橫截面積之相當高部分、例如超過藉由於一平面中所取得的對應移位罐之橫截面的外圍所圍繞之面積的約百分之77,該平面於操作期間至少實質上垂直於該移位罐之移動的意欲方向。然而,本揭示內容的密封表面165及泵浦本體102間之密封面積A可為該移位罐160的外部橫截面積之相對較低部分。經由範例及不是限制,本揭示內容之密封面積A可為少於在一平面中所取得之移位罐160的外部橫截面積之約百分之75,該平面於操作期間至少實質上垂直於該移位罐總成之移動的意欲方向。於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譬如,該密封面積A可為比該移位罐160的外部橫截面積之約百分之50更少。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密封面積A可為譬如比該移位罐160的外部橫截面積之約百分之40更少。
於包含至少實質上圓形之密封表面165的具體實施例中、諸如那些被顯示在本揭示內容的圖面中之具體實施例,該密封面積A可根據以下之方程式(2)被表達為移位密封直徑Ds之函數:A=πx(Ds)2/4 (2)
組合這些二方程式(1)及(2),該力量F可於以下之方程式(3)中被表達為該壓力P及該移位密封直徑Ds之函數:F=Pxπx(Ds)2/4 (3)
如此,於包含實質上圓形之密封表面165的具體實施例中,在給定壓力P下之移位力量F係與該移位密封直徑Ds之平方成比例。
於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當與先前習知的密封直徑比較時,本揭示內容之移位密封直徑Ds可被減少,以減少在給定之驅動流體壓力下克 服該移位密封所必需的力量。譬如,先前習知的密封表面之直徑係幾乎等於一相關的移位罐之直徑,例如超過該相關移位罐的外徑之約百分之85。然而,本揭示內容之移位密封直徑Ds可為比該第一移位罐160的外徑較少。經由範例及不是限制,該移位密封直徑Ds可為比該第一移位罐160的外徑之約百分之85較少。於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移位密封直徑Ds可為比該移位罐160的外徑之約百分之70較少。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移位密封直徑Ds可為比該移位罐160的外徑之約百分之60較少。經由範例及不是限制,當該移位罐160的外徑係超過約0.95吋(2.41公分)時,該移位密封直徑Ds可為比約0.8吋(2.03公分)較少。於一特別具體實施例中,譬如,當該移位罐160的外徑係約0.95吋(2.41公分)時,該移位密封直徑Ds可為約0.65吋(1.65公分)。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當該移位罐的外徑係約1.12吋(2.84公分)時,該移位密封直徑Ds可為大約0.65吋(1.65公分)。
在根據本揭示內容的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遍及一由約60磅/平方英吋(414千帕斯卡)延伸至約100磅/平方英吋(689千帕斯卡)的操作驅動流體壓力範圍,該移位力量可為比約50磅(222牛頓)較少。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遍及該相同之操作驅動流體壓力範圍,該移位力量可為比約40磅(178牛頓)較少。在又進一步之具體實施例中,遍及該相同之操作驅動流體壓力範圍,該移位力量可為比約35磅(156牛頓)較少。
如上面所簡短地討論,至少局部地由於克服該移位密封所必需之力量,包含移位罐的先前習知之泵浦具有諸限制。本揭示內容之減少的移位密封直徑Ds賦予在給定之驅動流體壓力下拆封該第一移位導管144的開口所必需之減少的力量之能力、或賦予該泵浦100將在較高的驅動流 體壓力運轉以增加其泵吸速率之能力、或兩者,而沒有該泵浦100之零組件的機械式故障。如此,先前習知泵浦之至少部份該等限制係藉由本揭示內容之相對較小移位密封直徑Ds所克服或減少。
此外,如上面所述,先前習知泵浦包含一移位罐蓋子,其係位在該移位罐相向於該等密封表面的一側面上。因此,於每一泵吸衝程期間,該移位活塞以克服該移位密封所必需之力量直接地壓抵靠著最接近其螺紋之移位罐蓋子,其已被觀察到造成變形、磨損、且甚至其故障。於對比下,本揭示內容之第一移位罐蓋子162可為位在該第一移位罐總成158的一密封側面上,且該第一移位罐蓋子162及該第一移位罐160間之耦接部(例如螺紋)可為相當遠離該移位力量被施加之位置。該移位力量可被施加在該移位罐160的唇部161上,該唇部161可與該移位罐160之側壁為一體的。此一組構可提供一較強之本體,當施加該移位力量時,該第一移位活塞150之凸緣152壓抵靠著該本體,這可避免或減少通常在力量施加之對應位置或靠近力量施加的對應位置所觀察到之變形、磨損、及故障。
再者,先前習知之移位罐包含縱向延伸經過其側壁的一或多個鑽孔,以在該驅動流體室及該移位罐最接近該移位密封的端部之間提供流體連通。形成此等鑽孔增加先前習知往復式泵浦的製造成本。然而,本揭示內容之第一移位罐蓋子162包含該至少一穿透孔163,代替穿過該移位罐之側壁的鑽孔,使得該移位罐之側壁可為實質上實心的。由於該移位密封徑向地延伸至該移位罐之大約全寬,幾乎沒有或未留下待經過其一縱向端部以不會妥協該密封之方式形成的穿透孔用之空間,於該先前習知移位罐之密封端部中形成穿透孔可為困難或不可能的。根據本揭示內容製造該 穿透孔163可為更容易、更快速,且其結果是,比穿過該移位罐之側壁形成該先前習知鑽孔較便宜。因此,當與先前習知泵浦比較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泵浦100可減少與在該第一驅動流體室127及該第一移位導管144之間提供流體連通有關聯的製造成本。
圖7至10係泵浦之零組件的局部放大橫截面視圖,包含根據本揭示內容之移位罐蓋子162A、162B、162C、及162D的各種具體實施例。為了清楚及方便,該移位活塞150已被由圖7至10之視圖移去,雖然其將被了解該該移位活塞150將被包含在一完全組裝之泵浦中。
參考圖7,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具體實施例的移位罐蓋子162A可為類似於參考圖1至6所敘述之第一移位罐蓋子162,其中該移位罐蓋子162A可被建構成將在其最接近該第一移位導管144之縱向端部附著至該第一移位罐160。此外,至少一穿透孔163可延伸經過圖7之移位罐蓋子162A,用於在該第一移位罐160的內部及最接近該第一移位導管144的內部開口之容積之間提供流體連通。然而,該移位罐蓋子162A可與上述之第一移位罐蓋子162不同,其中該移位罐蓋子162A可包含一被建構成提供實質上平坦面積之密封表面165A,環狀密封構件180(例如O形環)可密封抵靠著該平坦面積。於此一組構中,該泵浦本體102可包含一形成環繞該第一移位導管144的內部開口之環狀凹部182,用於定位及承接該環狀密封構件180的至少一部份,如於圖7中所顯示。當被密封時,該移位罐蓋子162A的密封表面165A可緊鄰該環狀密封構件180,該密封表面165A可被建構成實質上係與該移位罐160之縱向端部表面齊平。於其他具體實施例(未示出)中,該移位罐蓋子162A可包含一突出部份,使得該密封表面165A係比該移位罐160 之縱向端部表面較接近該泵浦本體102。如在圖7中所顯示,於此具體實施例中之移位密封直徑Ds可對應於該環狀密封構件180的直徑。
參考圖8,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的移位罐蓋子162B可為類似於上面參考圖1至6所敘述之第一移位罐蓋子162,其中該移位罐蓋子162B可被建構成在其最接近該第一移位導管144的縱向端部附著至該第一移位罐160。此外,至少一穿透孔163可延伸經過圖8之移位罐蓋子162B,用於在該第一移位罐160的內部及一容積之間提供流體連通,該容積最接近該第一移位導管144的內部開口。然而,該移位罐蓋子162B可與上面所敘述之第一移位罐蓋子162不同,其中該移位罐蓋子162B可包含一形成在其最接近該第一移位導管144的內部開口之表面中的環狀凹部184。該環狀凹部184可被建構成定位及承接該環狀密封構件181的至少一部份。當被定位在其中之環狀密封構件181係密封抵靠著該泵浦本體102時,該環狀凹部184可被建構成外接該第一移位導管144的內部開口。如在圖8中所顯示,於此具體實施例中之移位密封直徑Ds對應於該環狀密封構件181之直徑。
參考圖9,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的移位罐蓋子162C可為類似於上面參考圖1至6所敘述之第一移位罐蓋子162,其中該移位罐蓋子162C可被建構成在其最接近該第一移位導管144的縱向端部附著至該第一移位罐160。此外,至少一穿透孔163可延伸經過圖9之移位罐蓋子162C,用於在該第一移位罐160的內部及一容積之間提供流體連通,該容積最接近該第一移位導管144的內部開口。然而,該移位罐蓋子162C可與上面所敘述之第一移位罐蓋子162不同,其中該移位罐蓋子162C可包含 一在其密封側面上之突出部份186,該突出部份186可被建構成密封抵靠著該第一移位導管144的內部開口。當密封時,該突出部份186之尺寸可被設計及建構成在該第一移位導管144的內部開口內於其最少一部份設置。經由範例及不是限制,該突出部份186可具有一實質上為圓錐形、截頭錐形(如在圖9中所顯示)、或半球形的形狀。如在圖9中所顯示,於此具體實施例中之移位密封直徑Ds可對應於該第一移位導管144的內部開口之直徑,該突出部份186當被密封時可抵靠著該內部開口。
圖10係一泵浦之零組件的局部放大橫截面視圖,該泵浦包含根據本揭示內容的另一具體實施例之可替換的底座194及移位罐蓋子162D。該移位罐蓋子162D實質上可為類似於如先前所述的移位罐蓋子162、162A、162B、162C之任一者,除了在圖10中所顯示之移位罐蓋子162D可包含一實質上環狀突出部份166以外,該環狀突出部份166可被建構成緊鄰該第一移位罐160之縱向端部。如此,於該移位罐蓋子162D與該第一移位罐160之組裝期間,該移位罐蓋子162D可相對於該移位罐160被定位(例如旋緊、插入、壓入配合等),直至該環狀突出部份166緊鄰該第一移位罐160之縱向端部。再者,一普通熟諳該技藝者將認知上面所敘述之移位罐蓋子162、162A、162B、及162C的任一者亦可包含該環狀突出部份166。
雖然在圖7至10之視圖中未示出,該等移位罐蓋子162A、162B、162C、及162D之任一者可包含一或多個盲孔,以輔助與該第一移位罐160之組裝,該等盲孔類似於上面參考該第一移位罐蓋子162所敘述之至少一個盲孔164。再者,雖然圖7至10已參考用於耦接至該第一移位罐160的移位罐蓋子162A、162B、162C、及162D之各種具體實施例被敘述,一 普通熟諳該技藝將認知該等移位罐蓋子162A、162B、162C、及162D亦可被使用來代替用於耦接至該第二移位罐170的第二移位罐蓋子172(圖1)。
再次參考圖10,該泵浦本體102可包含至少一可替換的底座194。雖然該可替換的底座194係僅只被顯示在圖10中,其將被了解圖1、2及6至9之任一者的具體實施例亦可被修改,以包含該可替換的底座194。該可替換的底座194可經由譬如用螺紋的連接、機械式干涉、壓入配合等被附著至該泵浦本體102的第一端部元件106。該可替換的底座194可包括該第一移位導管144的至少一部份。另一選擇係,該可替換的底座194可包括一母的連接部(例如母螺紋、壓入配合開口等),該移位導管144可被附著至該母的連接部。該可替換的底座194能包含一密封底座表面195,於操作期間,該移位罐蓋子160D(或在圖1至9中所顯示之移位罐蓋子162、162A、162B、162C、或172的任一者)之密封表面165可抵靠著該密封底座表面195形成一密封。
選擇性地,該可替換的底座194可包含一環狀突出部份196,以於該可替換的底座194及該第一端部元件106之間提供額外的表面積,用於形成一不漏流體的密封,以禁止驅動流體之由在該泵浦本體1內移動至環繞該可替換的底座194之泵浦本體102的外部。該第一端部元件106可包含一與該環狀突出部份196互補的溝槽,該環狀突出部份196可為至少局部地設置在該溝槽內,以形成所謂之“舌槽式'”連接198。然而,於一些具體實施例中,一充分不漏流體的密封可被提供於該可替換的底座194及該第一端部元件106之間,而沒有該環狀突出部份196,使得該環狀突出部份196於此等具體實施例中可被省略。再者,對於一普通熟諳該技藝者 將變得明顯的是,如果該環狀突出部份196被包含,該環狀突出部份196可被定位在該可替換的底座194於該往復式流體泵浦的外部之側面上,而非在其內部側面上(如在圖10中所顯示)。
雖然該可替換的底座194被顯示在圖10中,如大致上係比該內部鑽孔徑向地較小,而該移位罐160被設置在該內部鑽孔中,本揭示內容未如此受限制。譬如,於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可替換的底座194可具有一大約係與該內部鑽孔相同尺寸之直徑。於其他具體實施例中,該可替換的底座194可具有一大於該內部鑽孔的直徑。如此,該可替換的底座194及該第一端部元件106之各種組構可被使用於本揭示內容之具體實施例中,如將被一普通熟諳該技藝者所了解。
由於上面所述泵浦之往復式作用,該密封表面165可與該密封底座表面195再三地嚙合及脫離,這可在該密封底座表面195中導致磨損。此磨損可造成該密封表面165及該密封底座表面195之間所形成的密封至少局部地故障,且因此,形成一漏縫,而至少一些驅動流體可經過該漏縫通入該第一移位導管144。如果此一漏縫發展,該泵浦之效率可被減少,或該泵浦甚至可能無法操作。該可替換的底座194可被定期地替換,以防止此一故障,或可在此一故障之後被替換,以減少整修或替換該泵浦之成本。
圖11係一泵浦之零組件的局部放大橫截面視圖,該泵浦包含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的移位罐160A,該移位罐160A可被使用來代替該泵浦100之第一及第二移位罐160、170的一者或兩者(圖1)。為了清楚及方便,該移位活塞已被由圖10之視圖移去。該移位罐160A可 包含具有第一外部圓周的第一縱向部份190、及具有第二外部圓周之第二縱向部份192,該第二外部圓周係比該第一外部圓周較少。於包含實質上圓形之移位罐160A的具體實施例中、諸如在圖11中所顯示者,該第一縱向部份190可具有第一外徑D1,且該第二縱向部份192可具有第二外徑D2,該第二外徑D2係比該第一外徑D1較少。如在圖11中所顯示,該第一縱向部份190係位於比該第二縱向部份192較接近該第一移位導管144。經由範例及不是限制,該第一外徑D1及該第二外徑D2間之差值可為於約0.020吋(0.5毫米)及約0.040吋(1.0毫米)之間。由於該第一及第二外徑D1及D2中之差值的結果,該移位罐160A之第一縱向部份190及該泵浦本體102的周圍部份間之第一間隙X1的厚度,可為比該移位罐160A之第二縱向部份192及該泵浦本體102的周圍部份間之第二間隙X2的厚度較小。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譬如,該第一間隙X1之厚度可為約0.007吋(0.18毫米),且該第二間隙X2之厚度可為約0.017吋(0.43毫米)。
雖然該移位罐160A的第一縱向部份190及第二縱向部份192間之過渡在圖11中被顯示為一階梯狀過渡部份,本揭示內容係不如此受限制。譬如,該第一與第二縱向部份190、192間之過渡部份可為單一階梯狀、多數階梯狀、彎曲的、及錐形之至少一者。再者,該移位罐160A可與該等移位罐蓋子162、162A、162B、162C、162D、或172任一者被使用,如上面所述。
當比較於使移位罐具有大致上均勻的外徑之具體實施例時,藉由在該移位罐160A的第二縱向部份192及該泵浦本體102之間提供一較大的間隙,該移位罐160A之組構可減少該移位罐160A及該周圍泵浦 本體102間之摩擦及磨損。該相對較大的第二間隙X2可為能夠使該移位罐160A縱向地移動(亦即,當在圖10之立體圖中觀看時至左側及右側),而具有沿著該第二縱向部份192的至少一部份減少抵靠著該周圍泵浦本體102的磨擦之可能性。
本揭示內容包含形成一泵浦之方法。圖12係一流程圖,顯示一用於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具體實施例形成泵浦、諸如圖1之泵浦100的方法500。該方法500的一項操作502包含將一移位活塞150耦接(例如可滑動地耦接)至一移位罐160、160A。譬如,該移位活塞150的一放大端部可被設置在該移位罐160、160A內,且該移位活塞之與其放大端部相反的另一端部150可通過該移位罐160、160A之縱向端部。如在操作504所顯示,該移位活塞150之另一端部可被耦接至柱塞120、諸如藉由螺紋、機械式干涉、黏接劑、壓入配合等之至少一者。在操作506,移位罐蓋子162、162A、162B、162C、162D可被附著至該移位罐160、160A,諸如藉由螺紋、機械式干涉、黏接劑、壓入配合等之至少一者。該移位罐蓋子162、162A、162B、162C、162D可被附著在該移位罐160、160A之與該縱向端部相反的端部,該移位活塞150之另一端部係通過與該縱向端部相反的端部。該移位罐蓋子162、162A、162B、162C、162D可包含一密封表面。
於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方法500可包含另一操作(未示出),其中該移位活塞150、該移位罐160、160A、該移位罐蓋子162、162A、162B、162C、160D、及該柱塞120可被設置在泵浦本體之孔腔內。譬如,該柱塞120可被設置在該孔腔內,以在該柱塞120的一側面上界定一對象流體室,且在該柱塞120之另一、相反側面上界定一驅動流體室。該移位活 塞150、該移位罐160、160A、及該移位罐蓋子162、162A、162B、162C、162D可被至少局部地設置在該驅動流體室內。
於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方法500可包含另一操作(未示出),其中該移位罐160、160A及該移位罐蓋子162、162A、162B、162C、162D被形成。譬如,該移位罐160、160A可被形成為具有實質上實心之側壁,該等側壁無穿過至該處之縱向鑽孔,且該移位罐蓋子162、162A、162B、162C、162D可被形成,以包含至少一穿透孔。該至少一穿透孔可由包括該密封表面之移位罐蓋子162、162A、162B、162C、162D的一側面延伸至該移位罐蓋子162、162A、162B、162C、162D之另一、相反側面。形成該泵浦之方法500亦可包含其他操作,其對於一普通熟諳該技藝者在以整體而言考慮本揭示內容時將變得明顯。
額外之非限制性示範具體實施例係在下面被提出:
具體實施例1:用於泵吸一對象流體之往復式泵浦,該往復式泵浦包括:泵浦本體,在其中包含至少一孔腔;至少一柱塞,至少局部地位在該泵浦本體之至少一孔腔內,該至少一柱塞被建構成在一往復式作用中擴展及壓縮,以於該往復式泵浦之操作期間泵吸對象流體經過在該至少一孔腔內之至少一對象流體室;及至少一移位罐總成,被設置在該至少一孔腔內,該至少一移位罐總成包含一密封表面,其被建構成接觸該泵浦本體,以在該往復式泵浦之操作期間於該密封表面及該泵浦本體之間形成一密封,其中當於該往復式泵浦之操作期間被密封時,一藉由該密封表面及該泵浦本體間之接觸區域的外圍所圍繞之區域,係比藉由在一平面中所取得的移位罐總成之橫截面的外圍所圍繞之區域少約百分之75,該平面於 操作期間至少實質上垂直於該移位罐總成之移動的意欲方向。
具體實施例2:具體實施例1之往復式泵浦,其中該至少一移位罐總成在外部橫截面中至少實質上為圓形的,且該密封表面至少實質上為圓形的。
具體實施例3:具體實施例1及2之任一者的往復式泵浦,其中該密封表面包含一實質上圓形之密封表面,具有比約0.8吋(2.03公分)較少的直徑。
具體實施例4:具體實施例1至3之任一者的往復式泵浦,另包含在該泵浦本體之至少一孔腔內的至少一驅動流體室,該至少一柱塞分開該至少一驅動流體室與在該至少一孔腔內之至少一對象流體室。
具體實施例5:具體實施例4之往復式泵浦,另包含至少延伸於該泵浦本體的外部及該至少一驅動流體室間之移位導管,當該移位導管承接來自該至少一驅動流體室內之加壓驅動流體時,該移位導管用於移位該至少一柱塞之移動的方向。
具體實施例6:具體實施例5之往復式泵浦,其中該密封表面被建構成接觸該泵浦本體,以環繞該移位導管之開口形成一密封,以在該往復式泵浦之循環的一部分期間,禁止該驅動流體室及該至少一移位導管間之驅動流體的流動。
具體實施例7:具體實施例1至6之任一者的往復式泵浦,其中包含該密封表面之至少一移位罐總成包括一移位罐蓋子及一移位罐。
具體實施例8:具體實施例7之往復式泵浦,其中該移位罐蓋子包括該至少一移位罐總成之密封表面。
具體實施例9:具體實施例7及8之任一者的往復式泵浦,其中該移位罐蓋子係藉由螺紋、黏著劑、壓入配合、及機械式干涉之至少一者被附著至該移位罐。
具體實施例10:具體實施例7至9之任一者的往復式泵浦,其中該移位罐蓋子包括延伸越過其厚度之至少一穿透孔,定位該穿透孔,以於該移位罐總成的內部與該移位罐總成的外部之間提供流體連通。
具體實施例11:具體實施例1至10之任一者的往復式泵浦,另包括一至少局部地定位在環狀凹部之環狀密封構件,該環狀凹部被形成在該泵浦本體及該至少一移位罐總成之密封表面的其中一者中。
具體實施例12:具體實施例1至11之任一者的往復式泵浦,其中該移位罐總成包括一突出部份,該突出部份包括該密封表面,該突出部份具有圓錐形、截頭錐形、或半球形的形狀。
具體實施例13:具體實施例1至12之任一者的往復式泵浦,其中該移位罐總成包括具有第一外徑之第一縱向部份及具有第二外徑的第二縱向部份,該第二外徑係比該第一外徑更少。
具體實施例14:具體實施例1至13之任一者的往復式泵浦,其中該泵浦本體的一部份包括一可替換的底座,該至少一移位罐總成之密封表面係與該泵浦本體的該部份被建構,以於該往復式泵浦之操作期間形成該密封。
具體實施例15:具體實施例1至14之任一者的往復式泵浦,其中當於該往復式泵浦之操作期間被密封時,一藉由該密封表面及該泵浦本體間之接觸區域的外圍所圍繞之區域,係比藉由在一平面中所取得的該 移位罐總成之橫截面的外圍所圍繞之區域少約百分之50,該平面於操作期間至少實質上垂直於該移位罐總成之移動的意欲方向。
具體實施例16:用於泵吸對象流體之往復式泵浦,該往復式泵浦包括:泵浦本體;移位導管,至少延伸於該泵浦本體的外部及在該泵浦本體內的驅動流體室之間;及移位罐總成,其在該驅動流體室內被建構成形成一密封,以為該往復式泵浦之操作循環的一部份隔離該驅動流體室與該移位導管,其中遍及一由約60磅/平方英吋(414千帕斯卡)延伸至約100磅/平方英吋(689千帕斯卡)的操作驅動流體壓力範圍,克服該密封所需之移位力量係比約50磅(222牛頓)較少。
具體實施例17:具體實施例16之往復式泵浦,其中遍及由約60磅/平方英吋(414千帕斯卡)延伸至約100磅/平方英吋(689千帕斯卡)的操作驅動流體壓力範圍,該移位力量係比約40磅(178牛頓)較少。
具體實施例18:具體實施例16及17之任一者的往復式泵浦,其中遍及由約60磅/平方英吋(414千帕斯卡)延伸至約100磅/平方英吋(689千帕斯卡)的操作驅動流體壓力範圍,該移位力量係比約35磅(156牛頓)較少。
具體實施例19:具體實施例7至10及16至18之任一者的往復式泵浦,其中該泵浦本體及該移位罐之每一者係至少實質上由至少一聚合物材料所構成。
具體實施例20:具體實施例16至19之任一者的往復式泵浦,另包括一附著至該泵浦本體之可替換的底座,該移位罐總成被建構成抵靠著該可替換的底座,以形成一密封。
具體實施例21:具體實施例20之往復式泵浦,其中該可替換的底座包括一環狀突出部份,以在該可替換的底座及該泵浦本體之間提供額外的表面積,用於在其間形成一不漏流體的密封。
具體實施例22:具體實施例21之往復式泵浦,其中該環狀突出部份被定位在該可替換的底座之一側面上,該側面係在該往復式流體泵浦的內部。
具體實施例23:一往復式流體泵浦,包括:移位罐;移位活塞,至少局部地設置在該移位罐內;及移位罐蓋子,在該移位罐之與該移位活塞相反的縱向端部上附著至該移位罐。
具體實施例24:具體實施例23之往復式流體泵浦,其中該移位罐蓋子包含一密封表面,用於抵靠著該往復式流體泵浦之泵浦本體提供一不漏流體的密封。
具體實施例25:具體實施例23及24之任一者的往復式流體泵浦,其中該移位活塞包括具有一放大端部之修長本體,該放大端部被設置在該移位罐內。
具體實施例26:具體實施例25之往復式流體泵浦,其中該移位罐包括一唇部,於該往復式流體泵浦之操作的至少一部份期間,該唇部朝內延伸及被建構成嚙合抵靠著該移位活塞之放大端部。
具體實施例27:具體實施例26之往復式流體泵浦,其中該唇部係與該移位罐之側壁一體成形。
具體實施例28:具體實施例23至27之任一者的往復式流體泵浦,其中該移位活塞包含一穿透孔,該穿透孔建構成在該往復式流體 泵浦之室及該移位罐的內部之間提供流體連通。
具體實施例29:一往復式流體泵浦,包括:泵浦本體;驅動流體室,其在該泵浦本體內;及移位罐總成,其在該驅動流體室內,用於在該往復式流體泵浦之操作期間移位該驅動流體之流動,該移位罐總成包括具有第一外部圓周之第一縱向部份、及具有第二外部圓周的第二縱向部份,該第二外部圓周係少於該第一外部圓周。
具體實施例30:具體實施例29之往復式流體泵浦,其中該移位罐總成包括一移位罐,該移位罐包括該第一縱向部份及該第二縱向部份;及一移位罐蓋子,在其一密封端部被附著至該移位罐。
具體實施例31:具體實施例29及30之任一者的往復式流體泵浦,其中該第一縱向部份具有第一外徑,及該第二縱向部份具有比該第一外徑較小之第二直徑,且該第一外徑及該第二外徑間之差值係於約0.020吋(0.5毫米)及約0.040吋(1.0毫米)之間。
具體實施例32:一用於形成往復式流體泵浦之方法,包括將移位活塞之放大端部設置在移位罐內,並使該移位活塞之與該放大端部相反的另一端部通過該移位罐之縱向端部,以將該移位活塞耦接至該移位罐;將該移位活塞之與該放大端部相反的另一端部耦接至一柱塞;及將移位罐蓋子附著至該移位罐之與該縱向端部相反的另一縱向端部,該移位活塞之另一端部係通過該另一縱向端部,該移位罐蓋子包括一密封表面。
具體實施例33:具體實施例32之方法,另包括將該移位活塞、移位罐、移位罐蓋子、及柱塞設置在泵浦本體之孔腔內。
具體實施例34:具體實施例32及33之任一者的方法,另 包括:形成該移位罐,以具有實質上實心之側壁,而無經過該處之縱向鑽孔;及形成該移位罐蓋子,以包含至少一穿透孔,該穿透孔由包括該密封表面之移位罐蓋子的一側面延伸至該移位罐蓋子之另一、相反側面。
具體實施例35:一用於形成往復式流體泵浦之方法,該方法包括根據具體實施例1至31之任一者的形成一往復式流體泵浦。
雖然某些具體實施例已在所附圖面中被敘述及顯示,此等具體實施例僅只為本揭示內容之範圍的說明性及非限制性者。既然對所敘述之具體實施例的各種其他增加及修改、及由所敘述之具體實施例刪除對於一普通熟諳該技藝者將變得明顯,本揭示內容不被限制於所顯示及敘述之特定結構及配置。譬如,關於一具體實施例所敘述之元件或部件可被實施進入其他具體實施例,而未由本揭示內容之範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係僅只藉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法律上之同等項所限制。

Claims (20)

  1. 一種用於泵吸一對象流體之往復式泵浦,該往復式泵浦包括:泵浦本體,在其中包含至少一孔腔;至少一柱塞,至少局部地位在該泵浦本體之至少一孔腔內,該至少一柱塞被建構成在一往復式作用中擴展及壓縮,以於該往復式泵浦之操作期間泵吸對象流體經過在該至少一孔腔內之至少一對象流體室;及至少一移位罐總成,被設置在該至少一孔腔內,該至少一移位罐總成包含一密封表面,其被建構成接觸該泵浦本體,以在該往復式泵浦的操作期間於該密封表面及該泵浦本體之間形成一密封,其中當於該往復式泵浦之操作期間被密封時,一藉由該密封表面及該泵浦本體間之接觸區域的外圍所圍繞之區域,係比藉由在一平面中所取得的移位罐總成之橫截面的外圍所圍繞之區域少約百分之75,該平面於操作期間至少實質上垂直於該移位罐總成的所需移動方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往復式泵浦,其中該至少一移位罐總成在外部橫截面中至少實質上為圓形的,且該密封表面至少實質上為圓形的。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往復式泵浦,其中該密封表面包括一實質上圓形之密封表面,具有比小於約0.8吋(2.03公分)的直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往復式泵浦,另包括一至少局部地被定位在一環狀凹部中之環狀密封構件,該環狀凹部被形成在該泵浦本體及該至少一移位罐總成之密封表面的其中一者中。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往復式泵浦,其中該移位罐總成包括一突出部份,該突出部份包括該密封表面,該突出部份具有圓錐形、截頭錐形、 或半球形的形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往復式泵浦,其中該移位罐總成包括具有第一外徑之第一縱向部份及具有第二外徑的第二縱向部份,該第二外徑小於該第一外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往復式泵浦,其中當於該往復式泵浦之操作期間被密封時,藉由該密封表面及該泵浦本體間之接觸區域的外圍所圍繞之區域,係比藉由在一平面中所取得的該移位罐總成之橫截面的外圍所圍繞之區域少約百分之50,該平面於操作期間至少實質上垂直於該移位罐總成之所需的移動方向。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任一項之往復式泵浦,另包含在該泵浦本體之至少一孔腔內的至少一驅動流體室,該至少一柱塞分開該至少一驅動流體室與在該至少一孔腔內之至少一對象流體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往復式泵浦,另包括至少延伸於該泵浦本體的外部與該至少一驅動流體室之間之移位導管,當該移位導管承接來自該至少一驅動流體室內之加壓驅動流體時,該移位導管用於移位該至少一柱塞之移動方向。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往復式泵浦,其中該移位罐總成被設置在該驅動流體室內,且被建構來形成一密封,以為該往復式泵浦之操作循環的一部份隔離該移位導管與該驅動流體室,其中遍及一由約60磅/平方英吋(414千帕斯卡)延伸至約100磅/平方英吋(689千帕斯卡)的操作驅動流體壓力範圍,克服該密封所需之移位力量係小於約50磅(222牛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往復式泵浦,其中該泵浦本體及該移位罐 之每一者係至少實質上包含至少一聚合物材料。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任一項之往復式泵浦,其中該至少一移位罐總成包括一附著至移位罐之移位罐蓋子,該移位罐蓋子包括該至少一移位罐總成之密封表面。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往復式流體泵浦,另包括一至少局部地被設置在該移位罐內之移位活塞,其中該移位罐蓋子係在該移位罐之與該移位活塞相反的縱向端部上附著至該移位罐。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往復式流體泵浦,其中該移位活塞包括具有一放大端部之修長本體,該放大端部被設置在該移位罐內,該移位罐另包括一唇部,於該往復式流體泵浦之操作的至少一部份期間,該唇部朝內延伸及被建構成嚙合抵靠著該移位活塞之放大端部。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往復式流體泵浦,其中該唇部係與該移位罐之側壁一體成形。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任一項之往復式泵浦,其中該泵浦本體的一部份包括一可替換的底座,該至少一移位罐總成之密封表面係與該泵浦本體的該部份被建構,以於該往復式泵浦之操作期間形成該密封。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用於泵吸一對象流體之往復式泵浦,其中該可替換的底座包括一環狀突出部份,以在該可替換的底座及該泵浦本體之間提供額外的表面積,用於在其間形成一不漏流體的密封,該環狀突出部份被定位在該可替換的底座之一側面上,該側面係在該往復式流體泵浦的內部。
  18. 一種用於形成往復式流體泵浦之方法,該方法包括: 將移位活塞之放大端部設置在移位罐內,並使該移位活塞之與該放大端部相反的另一端部通過該移位罐之縱向端部,以將該移位活塞耦接至該移位罐;將該移位活塞之與該放大端部相反的另一端部耦接至一柱塞;及將移位罐蓋子附著至該移位罐之與該縱向端部相反的另一縱向端部,該移位活塞之另一端部係通過該另一縱向端部,該移位罐蓋子包括一密封表面。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用於形成往復式流體泵浦之方法,另包括將該移位活塞、移位罐、移位罐蓋子、及柱塞設置在泵浦本體之孔腔內。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或19項用於形成往復式流體泵浦之方法,另包括:形成該移位罐,以具有實質上實心之側壁,而無經過該處之縱向鑽孔;及形成該移位罐蓋子,以包含至少一穿透孔,該穿透孔由包括該密封表面之移位罐蓋子的一側面延伸至該移位罐蓋子之另一、相反側面。
TW102101749A 2012-03-15 2013-01-17 往復式泵浦及相關方法 TWI5402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420,978 US9360000B2 (en) 2012-03-15 2012-03-15 Reciprocating pumps and related metho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7106A true TW201337106A (zh) 2013-09-16
TWI540257B TWI540257B (zh) 2016-07-01

Family

ID=49157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1749A TWI540257B (zh) 2012-03-15 2013-01-17 往復式泵浦及相關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360000B2 (zh)
JP (1) JP6157581B2 (zh)
KR (1) KR101706442B1 (zh)
TW (1) TWI540257B (zh)
WO (1) WO20131379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2802B (zh) 2008-10-22 2014-06-11 格瑞克明尼苏达有限公司 便携式无空气喷雾器
US9360000B2 (en) 2012-03-15 2016-06-07 Graco Fluid Handling (A) Inc. Reciprocating pumps and related methods
US9856865B2 (en) * 2012-11-21 2018-01-02 White Knight Fluid Handling Inc. Pneumatic reciprocating fluid pump with reinforced shaft
US9638185B2 (en) 2014-02-07 2017-05-02 Graco Minnesota Inc. Pulseless 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 and method of pulselessly displacing fluid
CA2888028A1 (en) * 2014-04-16 2015-10-16 Bp Corporation North America, Inc. Reciprocating pumps for downhole deliquification systems and pistons for reciprocating pumps
US10215047B2 (en) 2015-12-28 2019-02-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ctuation system utilizing MEMS technology
US11007545B2 (en) 2017-01-15 2021-05-18 Graco Minnesota Inc. Handheld airless paint sprayer repair
GB2568477A (en) * 2017-11-15 2019-05-22 Stpape Co Ltd Double-acting pneumatic pump
US11022106B2 (en) 2018-01-09 2021-06-01 Graco Minnesota Inc. High-pressure positive displacement plunger pump
US20220234062A1 (en) 2019-05-31 2022-07-28 Graco Minnesota Inc. Handheld fluid sprayer
AU2021246059A1 (en) 2020-03-31 2022-10-06 Graco Minnesota Inc. Electrically operated displacement pump
CN112412732A (zh) * 2020-11-18 2021-02-26 崔海龙 风囊泵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8604A (ja) * 1974-07-11 1976-01-23 Daikin Ind Ltd Kanketsukyuyuhonpusochi
US4716924A (en) * 1977-11-21 1988-01-05 Partek Corporation Of Houston Valve assembly for reciprocating plunger pump
US4483665A (en) * 1982-01-19 1984-11-20 Tritec Industries, Inc. Bellows-type pump and metering system
US4566867A (en) 1984-07-02 1986-01-28 Alberto Bazan Dual diaphragm pump
US5370507A (en) 1993-01-25 1994-12-06 Trebor Incorporated Reciprocating chemical pumps
WO1995023924A1 (en) 1994-03-03 1995-09-08 Simmons John M Pneumatically shifted reciprocating pump
US5893707A (en) * 1994-03-03 1999-04-13 Simmons; John M. Pneumatically shifted reciprocating pump
US6106246A (en) 1998-10-05 2000-08-22 Trebor International, Inc. Free-diaphragm pump
US6295918B1 (en) 1999-10-15 2001-10-02 John M. Simmons Suspended diaphragm
JP4354592B2 (ja) 1999-11-11 2009-10-28 インテグリス・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流体圧駆動ポンプ
JP3568866B2 (ja) 2000-02-23 2004-09-22 株式会社ケイ・ジー・ケイ 往復動型ポンプ
US6685443B2 (en) 2001-07-11 2004-02-03 John M. Simmons Pneumatic reciprocating pump
JP4330323B2 (ja) 2001-10-24 2009-09-16 株式会社タクミナ 往復動ポンプ
JP3574641B2 (ja) 2002-04-19 2004-10-06 株式会社イワキ ポンプシステム
EP1803937B1 (en) 2002-10-09 2008-12-03 Tacmina Corporation Reciprocating diaphragm pump and check valve
US7458309B2 (en) 2006-05-18 2008-12-02 Simmons Tom M Reciprocating pump, system or reciprocating pumps, and method of driving reciprocating pumps
US8196893B2 (en) * 2008-04-09 2012-06-12 Mks Instruments, Inc. Isolation valve with corrosion protected and heat transfer enhanced valve actuator and clos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636484B2 (en) 2009-01-09 2014-01-28 Tom M. Simmons Bellows plungers having one or more helically extending features, pumps including such bellows plungers, and related methods
US9360000B2 (en) 2012-03-15 2016-06-07 Graco Fluid Handling (A) Inc. Reciprocating pumps and related meth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81692A1 (en) 2016-09-29
TWI540257B (zh) 2016-07-01
JP2015510985A (ja) 2015-04-13
KR101706442B1 (ko) 2017-02-27
US9360000B2 (en) 2016-06-07
US10253761B2 (en) 2019-04-09
KR20140145125A (ko) 2014-12-22
WO2013137976A1 (en) 2013-09-19
JP6157581B2 (ja) 2017-07-05
US20130243630A1 (en) 201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0257B (zh) 往復式泵浦及相關方法
JP6503027B2 (ja) 流体ポン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002642B (zh) 具有应力分布接合部的流体气缸体
TWI593885B (zh) 具有改良的止回閥總成的氣動往復式流體泵及相關方法
US8636484B2 (en) Bellows plungers having one or more helically extending features, pumps including such bellows plungers, and related methods
TWI435000B (zh) 具有一或更多螺旋延伸特徵的風箱柱塞,包含此風箱柱塞的泵及相關方法
US9856865B2 (en) Pneumatic reciprocating fluid pump with reinforced shaft
Simmons Simmons
CN110725792B (zh) 一种液压隔膜泵及组合式筒状隔膜组件
CN110748480B (zh) 一种泵用液力端及结构改进的多通道单向阀组件
WO2015054598A1 (en) Scalable pumping mechanism utilizing anti-synchronized poly-diaphragm stack
KR20190142740A (ko) 유체 펌프 및 관련 시스템 및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