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4477A - 在長期演進中處理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 - Google Patents

在長期演進中處理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4477A
TW201334477A TW101150968A TW101150968A TW201334477A TW 201334477 A TW201334477 A TW 201334477A TW 101150968 A TW101150968 A TW 101150968A TW 101150968 A TW101150968 A TW 101150968A TW 201334477 A TW201334477 A TW 2013344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pdcch
virtual cell
cell
candidate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50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93940B (zh
Inventor
Wan-Shi Chen
Hao Xu
Peter Gaal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334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4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39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394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8Blind forma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28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 H04L25/03866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using scramb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無線通信之方法包括針對一使用者設備(UE)組態一虛擬小區識別符(ID)。該方法判定用於該UE的一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之一第一候選者。該方法亦判定該第一候選者之一第一虛擬小區ID。此外,該方法基於該第一虛擬小區ID對該ePDCCH拌碼,且使用該第一候選者將該拌碼之ePDCCH傳輸至該UE。

Description

在長期演進中處理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
本發明之態樣大體上係關於無線通信系統,且更明確而言,係關於基於虛擬小區ID處理增強之PDCCH(ePDCCH)。
本申請案依據35 U.S.C.§ 119(e)主張2011年12月29日申請之題為「PROCESSING ENHANCED PDCCH(EPDCCH)IN LTE」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581,487號及2012年9月28日申請之題為「PROCESSING ENHANCED PDCCH(EPDCCH)IN LTE」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707,705號之權利,該等申請案之揭示內容明確地被以引用的方式全部併入本文中。
廣泛佈署無線通信網路以提供各種通信服務,諸如,語音、視訊、封包資料、訊息傳遞、廣播等。此等無線網路可為能夠藉由共用可利用之網路資源來支援多個使用者之多重存取網路。無線通信網路可包括可支援許多使用者設備(UE)的通信的許多基地台。UE可經由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與基地台通信。下行鏈路(或前向鏈路)指自基地台至UE之通信鏈路,及上行鏈路(或反向鏈路)指自UE至基地台之通信鏈路。
基地台可在下行鏈路上將資料及控制資訊傳輸至UE及/或可在上行鏈路上自UE接收資料及控制資訊。在下行鏈路上,自基地台之傳輸可遇到歸因於自相鄰基地台或自其 他無線射頻(RF)傳輸器之傳輸的干擾。在上行鏈路上,自UE之傳輸可遇到來自與相鄰基地台通信之其他UE之上行鏈路傳輸或來自其他無線RF傳輸器的干擾。此干擾可使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兩者上的效能降級。
隨著對行動寬頻存取之需求繼續增加,隨著更多的UE存取長程無線通信網路及更多的短程無線系統佈署於社區中,干擾及網路堵塞之機率增長了。研究及開發繼續使UMTS技術進步,使其不僅符合對行動寬頻存取之增長的需求,且亦促進且增強使用者對行動通信之體驗。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一種無線通信之方法包括針對一使用者設備(UE)組態至少一虛擬小區識別符(ID)。該方法亦包括判定用於該UE的一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之一第一候選者。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判定該第一候選者之一第一虛擬小區ID。該方法再進一步包括基於該第一虛擬小區ID對該ePDCCH拌碼。該方法亦包括使用該第一候選者將該拌碼之ePDCCH傳輸至該UE。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呈現一種無線通信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判定一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之第一組解碼候選者。該方法亦包括判定該第一組解碼候選者之一第一虛擬小區識別符(ID)。該方法進一步包括至少部分基於該第一虛擬小區ID及該判定之第一組解碼候選者解碼該ePDCCH。
根據又一組態,呈現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該裝置 包括用於針對一使用者設備(UE)組態至少一虛擬小區識別符(ID)之一構件。該裝置亦包括用於判定用於該UE的一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之一第一候選者之一構件。該裝置進一步包括用於判定該第一候選者之一第一虛擬小區ID之一構件。該裝置再進一步包括用於基於該第一虛擬小區ID對該ePDCCH拌碼之一構件。該裝置亦包括用於使用該第一候選者將該拌碼之ePDCCH傳輸至該UE之一構件。
根據另一組態,呈現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判定一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之第一組解碼候選者之一構件。該裝置亦包括用於判定該第一組候選者之一第一虛擬小區識別符(ID)之一構件。該裝置進一步包括用於至少部分基於該第一虛擬小區ID及該判定之第一組解碼候選者解碼該ePDCCH之一構件。
根據又一組態,呈現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產品包括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具有記錄於其上之程式碼。該程式碼包括用以針對一使用者設備(UE)組態至少一虛擬小區識別符(ID)之程式碼。該程式碼亦包括用以判定用於該UE的一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之一第一候選者之程式碼。該程式碼進一步包括用以判定該第一候選者之一第一虛擬小區ID之程式碼。該程式碼再進一步包括用以基於該第一虛擬小區ID對該ePDCCH拌碼之程式碼。該程式碼亦包括用以使用該第一候選者將該拌碼之ePDCCH傳輸 至該UE之程式碼。
根據再一組態,呈現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產品包括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具有記錄於其上之程式碼。該程式碼包括用以判定一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之第一組解碼候選者之程式碼。該程式碼亦包括用以判定該第一組解碼候選者之一第一虛擬小區識別符(ID)之程式碼。該程式碼進一步包括用以至少部分基於該第一虛擬小區ID及該判定之第一組解碼候選者解碼該ePDCCH之程式碼。
根據另一組態,呈現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該程式碼包括一記憶體及耦接至該記憶體之一(或多個)處理器。該(等)處理器經組態以針對一使用者設備(UE)組態至少一虛擬小區識別符(ID)。該(等)處理器亦經組態以判定用於該UE的一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之一第一候選者。該(等)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該第一候選者之一第一虛擬小區ID。該(等)處理器再經組態以基於該第一虛擬小區ID對該ePDCCH拌碼。該(等)處理器又經組態以使用該第一候選者將該拌碼之ePDCCH傳輸至該UE。
根據另一組態,呈現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該程式碼包括一記憶體及耦接至該記憶體之一(或多個)處理器。該(等)處理器經組態以判定一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之第一組解碼候選者。該(等)處理器又經組態以判定該第一組解碼候選者之一第一虛擬小區識別符(ID)。 該(等)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至少部分基於該第一虛擬小區ID及該判定之第一組解碼候選者解碼該ePDCCH。
以下將描述本發明之額外特徵及優勢。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本發明可易於用作修改或設計用於進行本發明之同樣用途之其他結構之基礎。熟習此項技術者亦應認識到,此等等效建構並不脫離如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闡明之本發明之教示。當結合附圖考慮時,自以下描述將更好地理解咸信為本揭示案所特有之新穎特徵(關於其組織及操作方法兩者)以及另外目標及優勢。然而應明確理解,僅為說明及描述之目的而提供該等圖中之每一者,且並不意欲作為本發明之限制的定義。
當結合圖式閱讀時,自以下闡明之實施方式,本發明之特徵、性質及優點將變得更顯而易見,貫穿全部圖式,相同參考字元對應地識別。
下文結合隨附圖式所闡明之實施方式意欲作為各種組態之描述且並不意欲僅表示可實踐本文中所描述之概念的組態。該實施方式包括為了提供對各種態樣之澈底理解之目的之具體細節。然而,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將顯而易見,可在無此等具體細節之情況下實踐此等概念。在一些個例中,按方塊圖形式展示熟知結構及組件以便避免使此等概念晦澀難懂。
本文中描述之技術可用於各種無線通信網路,諸如,分碼多重存取(CDMA)、分時多重存取(TDMA)、分頻多重存 取(FDMA)、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及其他網路。常可互換地使用術語「網路」與「系統」。CDMA網路可實施無線電技術,諸如,通用陸上無線電存取(UTRA)、電信工業協會(TIA)之CDMA2000®及類似者。UTRA技術包括寬頻CDMA(WCDMA)及CDMA之其他變型。CDMA2000®技術包括來自電子工業聯盟(EIA)及TIA之IS-2000、IS-95及IS-856標準。TDMA網路可實施諸如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之無線電技術。OFDMA網路可實施諸如演進型UTRA(E-UTRA)、超行動寬頻(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A及類似者之無線電技術。UTRA及E-UTRA技術為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之部分。3GPP長期演進(LTE)及進階LTE(LTE-A)為UMTS之使用E-UTRA的較新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及GSM描述於來自稱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之組織的文獻中。CDMA2000®及UMB描述於來自稱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2」(3GPP2)之組織的文獻中。本文中描述之技術可用於以上提到的無線網路及無線電存取技術以及其他無線網路及無線電存取技術。為了清晰起見,下文針對LTE或LTE-A(在替代例中一起被稱作「LTE/-A」)描述該等技術之某些態樣,且在以下大多數描述中使用LTE/-A術語。
圖1展示經組態以處理ePDCCH之一無線通信網路100,其可為LTE-A網路。無線網路100包括許多演進型節點 B(eNodeB)110及其他網路實體。eNodeB可為與UE通信之台,且亦可被稱作基地台、節點B、存取點及類似者。每一eNodeB 110可提供對一特定地理區之通信涵蓋。在3GPP中,術語「小區」可視使用該術語之上下文而定指eNodeB之此特定地理涵蓋區及/或伺服該涵蓋區之eNodeB子系統。
eNodeB可提供對巨型小區、微微小區、超微型小區及/或其他類型之小區的通信涵蓋。巨型小區通常涵蓋相對大的地理區(例如,半徑為若干公里),且可允許向網路提供者進行服務訂用之UE的不受限存取。微微小區將通常涵蓋相對較小的地理區,且可允許向網路提供者進行服務訂用之UE的不受限存取。超微型小區亦將通常涵蓋相對小的地理區(例如,家),且除了不受限存取之外,亦可提供具有與超微型小區之關聯性的UE(例如,在閉合用戶群(CSG)中之UE、用於家中之使用者的UE及類似者)之受限存取。用於巨型小區之eNodeB可被稱作巨型eNodeB。用於微微小區之eNodeB可被稱作微微eNodeB。且,用於超微型小區之eNodeB可被稱作超微型eNodeB或家用eNodeB。在圖1中展示之實例中,eNodeB 110a、110b及110c為分別用於巨型小區102a、102b及102c之巨型eNodeB。eNodeB 110x為用於微微小區102x之微微eNodeB。且,eNodeB 110y及110z為分別用於超微型小區102y及102z之超微型eNodeB。eNodeB可支援一或多個(例如,兩個、三個、四個及類似個)小區。
無線網路100亦可包括中繼台。中繼台為自上游台(例如,eNodeB、UE等)接收資料及/或其他資訊之傳輸及將資料及/或其他資訊之傳輸發送至下游台(例如,UE或eNodeB)的台。中繼台亦可為中繼針對其他UE之傳輸之UE。在圖1中展示之實例中,中繼台110r可與eNodeB 110a及UE 120r通信以便有助於eNodeB 110a與UE 120r之間的通信。中繼台亦可被稱作中繼eNodeB、中繼器等。
無線網路100可為包括不同類型之eNodeB(例如,巨型eNodeB、微微eNodeB、超微型eNodeB、中繼器等)的異質網路。此等不同類型之eNodeB可具有不同傳輸功率位準、不同涵蓋區,及對無線網路100中之干擾的不同影響。舉例而言,巨型eNodeB可具有高傳輸功率位準(例如,20瓦特),而微微eNodeB、超微型eNodeB及中繼器可具有較低傳輸功率位準(例如,1瓦特)。
無線網路100可支援同步或非同步操作。對於同步操作而言,eNodeB可具有類似訊框時序,且自不同eNodeB之傳輸可大致在時間上對準。對於非同步操作,由於ePDCCH及PDSCH係自同一小區發送,所以其在時間上對準。若CRS來自具有不同時序偏移的不同小區,則使用CRS之程序依賴於另一小區之時序(例如,經由第二FFT)。本文中描述之技術可用於同步或非同步操作。
在一態樣中,無線網路100可支援分頻雙工(FDD)或分時雙工(TDD)操作模式。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用於FDD或TDD操作模式。
網路控制器130可耦接至一組eNodeB 110且提供針對此等eNodeB 110之協調及控制。網路控制器130可經由回載與eNodeB 110通信。eNodeB 110亦可(例如)經由無線回載或有線回載直接或間接地彼此通信。
UE 120(例如,UE 120x、UE 120y等)分散於整個無線網路100上,且每一UE可為靜止或行動的。UE亦可被稱作終端機、使用者終端機、行動台、用戶單元、台或類似者。UE可為蜂巢式電話(例如,智慧型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DA)、無線數據機、無線通信器件、手持型器件、膝上型電腦、無線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台、平板電腦、迷你筆記型電腦、智慧書(smart book)或類似者。UE可能能夠與巨型eNodeB、微微eNB、超微型eNodeB、中繼器及類似者通信。在圖1中,具有雙箭頭之實線指示UE與伺服eNodeB之間的所要傳輸,該伺服eNodeB為經指定以在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上伺服UE之eNodeB。具有雙箭頭之虛線指示UE與eNodeB之間的干擾傳輸。
LTE在下行鏈路上利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且在上行鏈路上利用單載波分頻多工(SC-FDM)。OFDM及SC-FDM將系統頻寬分割為多個(K)正交副載波,其亦通常被稱作載頻調、區間(bin)或類似者。可藉由資料調變每一副載波。一般而言,在頻域中藉由OFDM發送調變符號及在時域中藉由SC-FDM發送調變符號。鄰近的副載波之間的間隔可為固定的,且副載波之總數(K)可視系統頻寬而定。
圖2展示在LTE中使用之一下行鏈路FDD訊框結構。可將 下行鏈路之傳輸時間線分割成無線電訊框單元。每一無線電訊框可具有預定持續時間(例如,10毫秒(ms))且可經分割為具有0至9之索引的10個子訊框。每一子訊框可包括兩個時槽。每一無線電訊框可因此包括具有0至19之索引的20個時槽。每一時槽可包括L個符號週期,例如,對於常規循環首碼,7個符號週期(如圖2中展示),或對於延長之循環首碼,6個符號週期。可對在每一子訊框中之2L個符號週期指派0至2L-1之索引。可將可利用之時間頻率資源分割為資源區塊。每一資源區塊可涵蓋一時槽中之N個副載波(例如,12個副載波)。
在LTE中,eNodeB可對於eNodeB中之每一小區發送主要同步信號(PSC或PSS)及次要同步信號(SSC或SSS)。對於FDD操作模式,可分別在具有常規循環首碼之每一無線電訊框之子訊框0及5中之每一者中的符號週期6及5中發送主要及次要同步信號,如圖2中展示。同步信號可由UE用於小區偵測及獲取。對於FDD操作模式而言,eNodeB可在子訊框0之時槽1中之符號週期0至3中發送實體廣播通道(PBCH)。PBCH可載運某些系統資訊。
eNodeB可在每一子訊框之第一符號週期中發送實體控制格式指示符通道(PCFICH),如在圖2中看出。PCFICH可傳送用於控制通道的符號週期之數目(M),其中M可等於1、2或3,且可因子訊框不同而改變。對於小系統頻寬,例如,在小於10個資源區塊之情況下,M亦可等於4。在圖2中展示之實例中,M=3。eNodeB可在每一子訊框之首 先的M個符號週期中發送實體HARQ指示符通道(PHICH)及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PDCCH及PHICH亦可包括於圖2中展示的實例中之首先三個符號週期中。PHICH可載運支援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之資訊。PDCCH可載運關於對於UE之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資源分配之資訊及用於下行鏈路通道之功率控制資訊。eNodeB可在每一子訊框之其餘符號週期中發送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PDSCH)。PDSCH可載運經排程用於在下行鏈路上之資料傳輸的用於UE之資料。
eNodeB可在由eNodeB使用之系統頻寬的中心1.08 MHz中發送PSC、SSC及PBCH。eNodeB可在發送PCFICH及PHICH之每一符號週期中在整個系統頻寬上發送此等通道。eNodeB可在系統頻寬之某些部分中將PDCCH發送至UE之群組。eNodeB可在系統頻寬之特定部分中將PDSCH發送至UE之群組。eNodeB可以廣播方式將PSC、SSC、PBCH、PCFICH及PHICH發送至所有UE,可以單播方式將PDCCH發送至特定UE,且亦可以單播方式將PDSCH發送至特定UE。
在每一符號週期中,若干資源要素可為可利用的。每一資源要素可涵蓋一個符號週期中之一個副載波,且可用以發送一個調變符號(其可為實值或複值)。對於用於控制通道之符號,可將在每一符號週期中未用於參考信號之資源要素配置為資源要素群組(REG)。每一REG可包括一符號週期中之四個資源要素。PCFICH可佔據符號週期0中之四 個REG,其可在頻率上大致等距間隔。PHICH可佔據一或多個可組態符號週期中之三個REG,其可在頻率上散佈開。舉例而言,用於PHICH之三個REG可皆屬於符號週期0,或可散佈於符號週期0、1及2中。PDCCH可佔據首先的M個符號週期中之9、18、36或72個REG,其可選自可利用之REG。對於PDCCH,僅可允許REG之某些組合。
UE可知曉用於PHICH及PCFICH之特定REG。UE可搜尋REG之不同組合以找到PDCCH。搜尋的組合之數目通常小於PDCCH中的所有UE之所允許組合之數目。eNodeB可在UE將搜尋的組合中之任何者中將PDCCH發送至UE。
UE可處於多個eNodeB之涵蓋內。可選擇此等eNodeB中之一者伺服UE。可基於諸如接收之功率、路徑損耗、信雜比(SNR)等之各種準則選擇伺服eNodeB。
圖3為概念性說明上行鏈路長期演進(LTE)通信中之一例示性FDD及TDD(僅非特殊子訊框)子訊框結構之方塊圖。用於上行鏈路的可利用之資源區塊(RB)可被分割成資料段及控制段。控制段可形成於系統頻寬之兩個邊緣處,且可具有可組態大小。可將控制段中之資源區塊指派至UE以用於控制資訊之傳輸。資料段可包括不包括於控制段中之所有資源區塊。圖3中之設計導致包括相鄰副載波之資料段,其可允許對單一UE指派資料段中之所有相鄰副載波。
可對UE指派控制段中之資源區塊以將控制資訊傳輸至eNodeB。亦可對UE指派資料段中之資源區塊以將資料傳 輸至eNodeB。UE可在控制段中之所指派資源區塊上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中傳輸控制資訊。UE可在資料段中之所指派資源區塊上在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通道(PUSCH)中僅傳輸資料或傳輸資料及控制資訊兩者。上行鏈路傳輸可跨越子訊框之兩個時槽,且可跨頻率跳頻(如圖3中展示)。根據一態樣,在寬鬆的單載波操作中,可在UL資源上傳輸平行通道。舉例而言,可由UE傳輸控制及資料通道、平行控制通道及平行資料通道。
PSC(主要同步載波)、SSC(次要同步載波)、CRS(共同參考信號)、PBCH、PUCCH、PUSCH及LTE/-A中所使用之其他此等信號及通道描述於公開可得的名為「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之3GPP TS 36.211中。
圖4展示基地台/eNodeB 110及UE 120之設計之方塊圖,基地台/eNodeB 110及UE 120可為圖1中的基地台/eNodeB中之一者及UE中之一者。舉例而言,基地台110可為圖1中之巨型eNodeB 110c,且UE 120可為UE 120y。基地台110亦可為某一其他類型之基地台。基地台110可裝備有天線434a至434t,且UE 120可裝備有天線452a至452r。
在基地台110處,傳輸處理器420可接收來自資料源412之資料及來自控制器/處理器440之控制資訊。控制資訊可針對PBCH、PCFICH、PHICH、PDCCH等。資料可針對PDSCH等。處理器420可處理(例如,編碼及符號映射)資料及控制資訊以分別獲得資料符號及控制符號。處理器 420亦可產生參考符號,例如,針對PSS、SSS及小區特定參考信號。傳輸(TX)多輸入多輸出(MIMO)處理器430可對資料符號、控制符號及/或參考符號執行空間處理(例如,預編碼)(若可適用),且可將輸出符號串流提供至調變器(MOD)432a至432t。每一調變器432可處理一各別輸出符號串流(例如,對於OFDM等)以獲得一輸出樣本串流。每一調變器432可進一步處理(例如,轉換至類比、放大、濾波及增頻轉換)輸出樣本串流以獲得下行鏈路信號。可分別經由天線434a至434t傳輸來自調變器432a至432t之下行鏈路信號。
在UE 120處,天線452a至452r可自基地台110接收下行鏈路信號,且可分別將接收之信號提供至解調變器(DEMOD)454a至454r。每一解調變器454可調節(例如,濾波、放大、降頻轉換及數位化)各別接收之信號以獲得輸入樣本。每一解調變器454可進一步處理輸入樣本(例如,對於OFDM等)以獲得接收之符號。MIMO偵測器456可自所有解調變器454a至454r獲得接收之符號,對接收之符號執行MIMO偵測(若可適用),且提供偵測之符號。接收處理器458可處理(例如,解調變、解交錯及解碼)偵測之符號,將用於UE 120的解碼之資料提供至資料儲集器460,且將解碼之控制資訊提供至控制器/處理器480。
在上行鏈路上,在UE 120處,傳輸處理器464可接收且處理來自資料源462之資料(例如,用於PUSCH)及來自控制器/處理器480之控制資訊(例如,用於PUCCH)。處理器 464亦可產生用於參考信號之參考符號。來自傳輸處理器464之符號可由TX MIMO處理器466預編碼(若可適用),進一步由調變器454a至454r處理(例如,對於SC-FDM等),且傳輸至基地台110。在基地台110處,來自UE 120之上行鏈路信號可由天線434接收、由解調變器432處理、由MIMO偵測器436偵測(若可適用)且進一步由接收處理器438處理以獲得由UE 120發送的經解碼之資料及控制資訊。處理器438可將經解碼之資料提供至資料儲集器439及將經解碼之控制資訊提供至控制器/處理器440。基地台110可將訊息發送至其他基地台,例如,經由X2介面441。
控制器/處理器440及480可分別指導在基地台110及UE 120處之操作。處理器440/480及/或在基地台110/UE 120處之其他處理器及模組可執行或指導方法流程圖圖6中說明的功能區塊及/或用於本文中描述之技術的其他程序之執行。記憶體442及482可分別儲存用於基地台110及UE 120之資料及程式碼。排程器444可排程UE以用於在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上之資料傳輸。
用於LTE中之增強PDCCH(ePDCCH)的小區切換
在LTE版本8/9/10中,諸如實體下載控制通道(PDCCH)之控制通道位於子訊框中之首先的若干個符號中,且分佈於整個系統頻寬中。諸如PDCCH之控制通道係與共用通道(諸如,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PDSCH))分時多工以將子訊框劃分成一控制區域及一資料區域。
LTE版本11(Rel-11)包括一增強實體下載控制通道 (ePDCCH),其經組態以佔據資料區域。亦即,諸如ePDCCH之增強控制通道係與共用通道分頻多工,因此,增強控制通道佔據子訊框之資料區域。在一些組態中,增強控制通道亦可經組態以增加控制通道容量,支援頻域干擾協調及消除(ICIC),達成控制通道資源的改良之空間重用,支援波束成形及/或分集,在新的載波類型上及在MBSFN子訊框中操作,及/或在與舊版UE相同之載波上共存。
在版本11中,支援協調之多點傳輸(CoMP)方案。CoMP方案提供用於改良總體通信效能之干擾減輕技術。亦即,藉由CoMP,諸如eNodeB之多個基地台合作以在下行鏈路上將資料傳輸至一或多個UE。此外,藉由CoMP,多個基地台可在上行鏈路上自一或多個UE接收。可針對一UE分開來或共同地啟用下行鏈路CoMP及上行鏈路CoMP。
在一CoMP組態中,對於下行鏈路CoMP,多個eNodeB可傳輸意欲用於一特定UE之相同資料。在另一CoMP組態中,對於上行鏈路CoMP,多個eNodeB可自一特定UE接收相同資料。在又一CoMP組態中,對於協調之波束成形,eNodeB使用經選擇以減小對相鄰小區中之UE的干擾之波束而向所伺服之UE傳輸。在再一CoMP組態中,對於動態點選擇,資料傳輸中涉及之小區可在子訊框間不同。CoMP可存在於同質網路及/或異質網路(HetNet)中。CoMP中涉及之節點之間的連接可為X2、光纖或另一介面。在異質網路CoMP中,低功率節點可包括遠端無線電裝置前端 (RRH)。
圖5說明包括諸如eNodeB之巨型基地台510之網路500,其具有由小區512界定之涵蓋區。該網路亦包括遠端無線電裝置前端520a-520d,其具有由各別小區522a-522d界定之涵蓋區。UE(UE1-UE7)與各種eNB/RRH通信。如圖5中所示,UE1自RRH1 520a接收控制及資料傳訊,UE5自RRH2 520b接收控制及資料傳訊,UE2、UE4及UE7自eNB1 510接收控制及資料傳訊兩者。然而,UE3自巨型基地台510接收控制傳訊,同時自RRH4 520d接收資料傳訊。
傳統上,諸如PDSCH之共用通道與傳輸小區之實體小區ID(PCI)相關聯。舉例而言,可藉由基於傳輸小區之實體小區ID之種子起始共用通道之拌碼序列。對於各種CoMP情形,可使用虛擬小區ID傳輸共用通道。舉例而言,可藉由基於虛擬小區ID之種子起始一小區中的共用通道及控制通道之拌碼序列。虛擬小區ID可或可不與小區ID相同。可針對CoMP及MIMO操作,諸如,動態點切換、去耦之控制及資料、小區中的多使用者MIMO(MU-MIMO)指定虛擬小區ID。
在一些情況下,當共用通道由第一小區(例如,小區522b)而非由第二小區(例如,小區512)伺服時,亦自第一小區(例如,小區522b)傳輸對應的控制通道。此外,在一些情況下,可在小區間分裂控制傳輸及資料傳輸。舉例而言,在異質網路中,小區卸載為伺服來自第一小區(例如,小區522b)之共用通道而非伺服來自第二小區(例如, 小區512)之共用通道的一個原因。特定言之,雖然第二小區可具有最強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但歸因於小區卸載,共用通道經卸載至第一小區。同樣的小區卸載亦可適用於控制通道。來自不同小區之控制及資料暗示控制及資料之接收時序可能不對準,但仍然可藉由對準控制與資料通道傳輸之時序來減輕不對準。
用於下行鏈路傳輸之應答/否定應答(ACK/NAK)資源隨舊版控制通道而變,且在一態樣中,亦可隨增強控制通道而變。舉例而言,在一組態中,來自相同小區之控制及資料通道有助於對同一小區之ACK/NAK資源管理。
此外,在一些組態中,可分裂控制及資料傳輸以與舊版控制通道之功率控制(其可經歷來自共用通道之干擾)相比實現增強控制通道的改良之功率控制。控制及資料傳輸之分裂亦可改良增強控制通道之預編碼操作。
本發明之一態樣係有關啟用與共用通道(諸如,PDSCH)切換一起的增強控制通道(諸如,ePDCCH)切換。如上所述,控制通道可與傳輸小區之實體小區ID相關聯。拌碼序列及資源映射之排列皆隨傳輸小區之實體小區ID而變。
詳言之,在一組態中,eNodeB自具有第一實體小區ID之第一小區(諸如,小區522b)傳輸增強控制通道,其中基於第二小區之第二實體小區ID對增強控制通道拌碼。第一實體小區ID不與第二實體小區ID相同。增強控制通道由UE參考信號(RS)解調變。拌碼序列亦基於第二實體小區ID。第一小區使用由第二實體小區ID組態的增強控制通道 解碼候選者中之一者傳輸增強控制通道。亦即,與增強控制通道相關聯之區域由第二實體小區ID界定。
另外,可按分頻多工(FDM)方式將增強控制通道與第一小區中之其他通道正交化。另外,當不存在顯著效能降級時,可在同一資源區塊中將增強控制通道與第一小區中之其他通道多工。
在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中,可為增強控制通道(諸如,ePDCCH)界定虛擬小區ID(例如,虛擬實體小區ID)。在一態樣中,增強控制通道之該組虛擬小區ID與共用通道之該組虛擬小區ID相同。或者,增強控制通道之該組虛擬小區ID可與共用通道之該組虛擬小區ID分開來組態。當增強控制通道之該組虛擬小區ID被分開來組態時,像UE傳訊增強控制通道之該組虛擬小區ID。該組虛擬小區ID之傳訊可與其他傳訊分開。在一實例中,經由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傳訊將虛擬小區ID傳訊至UE。使用中之虛擬小區ID可適用於增強控制通道傳輸以及與增強控制通道傳輸相關聯之參考信號。
在一組態中,可針對UE之增強控制通道界定一個以上虛擬小區ID。當界定了一個以上虛擬小區ID時,UE必須基於多個虛擬小區ID尋找增強控制通道。換言之,當其他條件保持相同時,盲解碼之最大數目增大。
在一組態中,可藉由在小區(及虛擬小區ID)間分裂解碼候選者、聚集等級、搜尋空間及/或時間資源來維持盲解碼之最大數目。亦即,可將解碼候選者、聚集等級等指派 至不同虛擬小區ID。
舉例而言,若解碼候選者之數目原先為K,且虛擬小區ID之數目為二,則兩個虛擬小區ID之解碼候選者可分別為K1及K2,使得K1+K2=K。根據本實例,在一組態中,K1個解碼候選者可與子訊框中之第一虛擬小區ID相關聯,且K2個解碼候選者可與同一子訊框中之第二虛擬小區ID相關聯。根據本實例,在另一組態中,對於奇數子訊框中之第一虛擬小區ID,兩個虛擬小區ID之解碼候選者可為K,且對於偶數子訊框中之第二虛擬小區ID,兩個虛擬小區ID之解碼候選者可為K。在一組態中,經由RRC傳訊將分裂傳訊至UE。K1可具有與K2相同的數目個解碼候選者,或解碼候選者之數目可不同。在另一組態中,小區可將一組解碼候選者與虛擬小區ID之間的對應性傳輸至UE。
在一組態中,一UE可組態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增強控制通道資源集合,且可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增強控制通道資源集合間分裂針對一UE之增強控制通道解碼候選者。可藉由使每一增強控制通道資源集合與一虛擬小區ID相關聯來維持盲解碼之最大數目。
在另一態樣中,UE針對增強控制通道監視之每一實體資源區塊(PRB)對可與一虛擬小區ID相關聯,使得盲解碼之最大數目不增加。在此情況下,若解碼候選者跨越兩個或兩個以上實體資源區塊對,則一特定增強控制通道解碼候選者可與兩個或兩個以上虛擬小區ID相關聯。
亦可能有虛擬小區ID關聯之不同資源精細度。作為一實 例,UE針對增強控制通道監視之每一增強控制通道元素(eCCE)對可與一虛擬小區ID相關聯。作為另一實例,每一預編碼資源區塊群(PRG)可與一虛擬小區ID相關聯。
增強控制通道元素(eCCE)可具有兩個模式。在一局部化模式中,傳輸用於一UE之增強控制通道元素之小區與傳輸舊版控制通道之小區相同。在此情況下,該UE可經組態以監視舊版控制通道及增強控制通道兩者。局部化模式有助於利用波束成形增益。在分散式模式中,小區可使用分佈資源來傳輸增強控制通道以獲得改良之頻率分集。局部化模式更有功率效率,此係因為舊版控制通道小區有可能由具有最大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之UE接收到。因此,增強控制通道傳輸小區可進一步視增強控制通道模式而定。在一組態中,每一模式可與單獨的虛擬小區ID相關聯,使得盲解碼之最大數目不增加。
在另一組態中,可自兩個或兩個以上小區傳輸一增強控制通道。舉例而言,在一下行鏈路CoMP組態中,可自多個小區傳輸增強控制通道。舉例而言,當自兩個或兩個以上小區傳輸共用通道時,可自多個小區傳輸增強控制通道。
圖6說明用於處理一網路中之ePDDCH之方法600。在區塊602中,eNodeB組態用於一UE之至少一虛擬小區ID。在區塊604中,eNodeB判定ePDCCH之第一候選者。此外,在區塊606中,eNodeB判定該第一候選者之第一虛擬小區ID。另外,在區塊608中,eNodeB基於第一虛擬小區ID對 ePDCCH拌碼。最後,在區塊610中,eNodeB使用第一候選者傳輸拌碼之ePDCCH。拌碼之ePDCCH被傳輸至UE。
圖7為說明使用處理系統714之裝置700的硬體實施之一實例之圖。處理系統714可藉由匯流排架構(大體由匯流排724表示)實施。視處理系統714之具體應用及總體設計約束而定,匯流排724可包括任何數目個互連匯流排及橋接器。匯流排724將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及/或硬體模組(由處理器722、模組702、704、706及電腦可讀媒體726表示)之各種電路鏈接在一起。匯流排724亦可鏈接各種其他電路,諸如,時序源、周邊裝置、電壓調節器及功率管理電路,其為此項技術中所熟知,且因此將不作任何進一步的描述。
該裝置包括耦接至收發器730之一處理系統714。收發器730耦接至一或多個天線720。收發器730致能經由傳輸媒體與各種其他裝置之通信。處理系統714包括耦接至電腦可讀媒體726之一處理器722。處理器722負責一般處理,包括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726上的軟體之執行。軟體當由處理器722執行時使處理系統714執行針對任一特定裝置描述之各種功能。電腦可讀媒體726亦可用於儲存當執行軟體時由處理器722操縱之資料。
處理系統714包括一組態模組702,其用於組態用於UE之至少一虛擬小區ID。處理系統714亦包括一判定模組704,其用於判定ePDCCH之第一候選者。判定模組704亦可判定該第一候選者之第一虛擬小區ID。處理系統714可 更進一步包括一拌碼模組706,其用於基於第一虛擬小區ID對ePDCCH拌碼。處理系統714可更進一步包括一傳輸模組708,其用於將經拌碼之第一ePDCCH傳輸至UE。該等模組可為在處理器722中執行、駐留/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726中之軟體模組;耦接至處理器722之一或多個硬體模組;或其某一組合。處理系統714可為eNodeB 110之一組件,且可包括記憶體442及/或控制器/處理器440。
在一組態中,eNodeB 110經組態用於無線通信,其包括用於拌碼之構件、用於判定之構件及用於組態之構件。在一態樣中,拌碼構件及/或組態構件可為經組態以執行由拌碼構件、判定構件及/或組態構件敍述之功能的控制器/處理器440、記憶體442、組態模組702、判定模組704及/或拌碼模組706。eNodeB 110亦經組態以包括用於傳輸之構件。在一態樣中,傳輸構件可為經組態以執行由傳輸構件敍述之功能的控制器/處理器440、記憶體442、傳輸處理器420、調變器432a-t、天線434a-t及/或傳輸模組708。在另一態樣中,前述構件可為經組態以執行由前述構件敍述之功能的模組或任何裝置。
在一組態中,UE 120經組態用於無線通信,其包括用於判定之構件及用於解碼之構件。在一態樣中,判定構件及/或解碼構件可為經組態以執行由判定構件及/或解碼構件敍述之功能的控制器/處理器480、記憶體482、解調變器454及接收處理器458。在另一態樣中,前述構件可為模組或任何裝置。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進一步瞭解,結合本文中之揭示內容所描述之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組、電路及演算法步驟可實施為電子硬體、電腦軟體或兩者之組合。為了清晰地說明硬體與軟體之此可互換性,各種說明性組件、區塊、模組、電路及步驟已在上文大體按其功能性加以了描述。將此功能性實施為硬體或是軟體視特定應用及強加於整個系統之設計約束而定。熟習此項技術者可以不同方式針對每一特定應用實施所描述之功能性,但是此等實施決策不應被解釋為會造成脫離本發明之範疇。
可藉由通用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化邏輯器件、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組件或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之其任何組合來實施或執行結合本文中之揭示內容所描述之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組及電路。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處理器可為任一習知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亦可實施為計算器件之組合,例如,DSP與微處理器之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結合DSP核心之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組態。
結合本文中之揭示內容所描述之方法或演算法的步驟可直接體現於硬體中、由處理器執行之軟體模組中或兩者之組合中。軟體模組可駐存於RAM記憶體、快閃記憶體、ROM記憶體、EPROM記憶體、EEPROM記憶體、暫存器、硬碟、抽取式碟片、CD-ROM或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一其 他形式的儲存媒體中。將例示性儲存媒體耦接至處理器,使得處理器可自儲存媒體讀取資訊及將資訊寫入至儲存媒體。在替代方案中,儲存媒體可整合至處理器。處理器及儲存媒體可駐留於ASIC中。ASIC可駐留於使用者終端機中。在替代方案中,處理器及儲存媒體可作為離散組件駐留於使用者終端機中。
在一或多個例示性設計中,所描述之功能可實施於硬體、軟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中。若實施於軟體中,則可將該等功能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碼而儲存於一電腦可讀媒體上或經由一電腦可讀媒體來傳輸。電腦可讀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及通信媒體(包括有助於將電腦程式自一處傳送至另一處的任何媒體)。儲存媒體可為可由通用或專用電腦存取之任何可用媒體。以實例說明(而非限制),此等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器、磁碟儲存器或其他磁性儲存器件,或可用於以指令或資料結構之形式攜載或儲存所要程式碼構件且可由通用或專用電腦或通用或專用處理器存取的任何其他媒體。又,將任何連接恰當地稱為電腦可讀媒體。舉例而言,若使用同軸電纜、光纜、雙絞線、數位用戶線(DSL)或無線技術(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而自一網站、伺服器或其他遠端源傳輸軟體,則同軸電纜、光纜、雙絞線、DSL或無線技術(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包括於媒體之定義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CD)、雷射光碟、光碟、數位影音光碟 (DVD)、軟性磁碟及藍光光碟,其中磁碟通常以磁性之方式再生資料,而光碟藉由雷射以光學之方式再生資料。以上之組合亦應包括於電腦可讀媒體之範疇內。
提供本發明的先前描述,以使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製造或使用本發明。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對本發明之各種修改將易於顯而易見,且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或範疇的情況下,本文中界定之一般原理可適用於其他變化。因此,本發明並不意欲限於本文中描述之實例及設計,而應符合與本文中揭示之原理及新穎特徵相一致之最廣泛範疇。
100‧‧‧無線通信網路
102a‧‧‧巨型小區
102b‧‧‧巨型小區
102c‧‧‧巨型小區
102x‧‧‧微微小區
102y‧‧‧超微型小區
102z‧‧‧超微型小區
110‧‧‧演進型節點B(eNodeB)
110a‧‧‧eNodeB
110b‧‧‧eNodeB
110c‧‧‧eNodeB
110r‧‧‧中繼台
110x‧‧‧eNodeB
110y‧‧‧eNodeB
110z‧‧‧eNodeB
120‧‧‧使用者設備(UE)
120r‧‧‧UE
120x‧‧‧UE
120y‧‧‧UE
130‧‧‧網路控制器
412‧‧‧資料源
420‧‧‧傳輸處理器
430‧‧‧傳輸(TX)多輸入多輸出(MIMO)處理器
432a‧‧‧調變器
432t‧‧‧調變器
434a‧‧‧天線
434t‧‧‧天線
436‧‧‧MIMO偵測器
438‧‧‧接收處理器
439‧‧‧資料儲集器
440‧‧‧控制器/處理器
441‧‧‧X2介面
442‧‧‧記憶體
444‧‧‧排程器
452a‧‧‧天線
452r‧‧‧天線
454a‧‧‧解調變器(DEMOD)
454r‧‧‧解調變器(DEMOD)
456‧‧‧MIMO偵測器
458‧‧‧接收處理器
460‧‧‧資料儲集器
462‧‧‧資料源
464‧‧‧傳輸處理器
466‧‧‧TX MIMO處理器
480‧‧‧控制器/處理器
482‧‧‧記憶體
500‧‧‧網路
510‧‧‧巨型基地台
512‧‧‧小區
520a‧‧‧遠端無線電裝置前端/RRH1
520b‧‧‧遠端無線電裝置前端/RRH2
520c‧‧‧遠端無線電裝置前端/RRH3
520d‧‧‧遠端無線電裝置前端/RRH4
522a‧‧‧小區
522b‧‧‧小區
522c‧‧‧小區
522d‧‧‧小區
600‧‧‧用於處理一網路中之ePDDCH之方法
700‧‧‧裝置
702‧‧‧組態模組
704‧‧‧判定模組
706‧‧‧拌碼模組
708‧‧‧傳輸模組
714‧‧‧處理系統
720‧‧‧天線
722‧‧‧處理器
724‧‧‧匯流排
726‧‧‧電腦可讀媒體
730‧‧‧收發器
UE1‧‧‧使用者設備(UE)
UE2‧‧‧UE
UE3‧‧‧UE
UE4‧‧‧UE
UE5‧‧‧UE
UE6‧‧‧UE
UE7‧‧‧UE
圖1為概念性說明一電信系統之一實例之方塊圖。
圖2為概念性說明電信系統中的下行鏈路訊框結構之一實例之圖。
圖3為概念性說明在上行鏈路通信中之一實例訊框結構之方塊圖。
圖4為概念性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組態的基地台/eNodeB及UE之一設計之方塊圖。
圖5為概念性說明包括遠端無線電裝置前端之網路之方塊圖。
圖6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的用於處理ePDCCH之方法之方塊圖。
圖7為說明在一例示性裝置中的不同組件之方塊圖。
500‧‧‧網路
510‧‧‧巨型基地台
512‧‧‧小區
520a‧‧‧遠端無線電裝置前端/RRH1
520b‧‧‧遠端無線電裝置前端/RRH2
520c‧‧‧遠端無線電裝置前端/RRH3
520d‧‧‧遠端無線電裝置前端/RRH4
522a‧‧‧小區
522b‧‧‧小區
522c‧‧‧小區
522d‧‧‧小區
UE1‧‧‧使用者設備(UE)
UE2‧‧‧使用者設備(UE)
UE3‧‧‧使用者設備(UE)
UE4‧‧‧使用者設備(UE)
UE5‧‧‧使用者設備(UE)
UE6‧‧‧使用者設備(UE)
UE7‧‧‧使用者設備(UE)

Claims (56)

  1. 一種無線通信之方法,其包含:針對一使用者設備(UE)組態至少一虛擬小區識別符(ID);判定用於該UE的一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之一第一候選者;判定該第一候選者之一第一虛擬小區ID;基於該第一虛擬小區ID對該ePDCCH拌碼;及使用該第一候選者將該拌碼之ePDCCH傳輸至該UE。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使該ePDCCH與其他通道進行分頻多工。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組態包含將該至少一虛擬小區ID組態為與一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PDSCH)之至少一虛擬小區ID相同。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組態包含與一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PDSCH)之至少一虛擬小區ID分開來組態該至少一虛擬小區ID。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將該至少一組態之虛擬小區ID傳訊至該UE。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使該第一虛擬小區ID與傳輸之參考信號相關聯。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該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之一第二候選者; 當該至少一虛擬小區ID為複數個虛擬小區ID時,自該第二候選者之該至少一組態之虛擬小區ID判定一第二虛擬小區ID;基於該第二虛擬小區ID對該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拌碼;及使用該第二候選者傳輸該拌碼之ePDCCH。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使該第一候選者與一局部化之ePDCCH傳輸相關聯,及使該第二候選者與一分散式ePDCCH傳輸相關聯。
  9.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使該第一候選者與一第一組態之ePDCCH資源集合相關聯,及使該第二候選者與一第二組態之ePDCCH資源集合相關聯。
  10.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自一第一小區傳輸該第一候選者,且自一第二小區傳輸該第二候選者。
  11.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組態複數個ePDCCH資源集合;及使一虛擬小區ID與每一ePDCCH資源集合相關聯。
  1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自複數個小區傳輸該拌碼之第一ePDCCH。
  1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組態之虛擬小區ID中的至少一者不同於與該UE相關聯的一小區之一實體小區ID。
  14. 一種無線通信之方法,其包含:判定一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之第一組 解碼候選者;判定該第一組解碼候選者之一第一虛擬小區識別符(ID);及至少部分基於該第一虛擬小區ID及該判定之第一組解碼候選者解碼該ePDCCH。
  15.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至少部分基於該第一虛擬小區ID對該ePDCCH拌碼。
  16.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虛擬小區ID與一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PDSCH)之至少一虛擬小區ID相同。
  17.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虛擬小區ID與一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PDSCH)之至少一虛擬小區ID不同。
  18.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該ePDCCH之第二組解碼候選者;判定該第二組解碼候選者之一第二虛擬小區ID;及至少部分基於該第二虛擬小區ID及該判定之第二組解碼候選者解碼該ePDCCH。
  19.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組解碼候選者之該ePDCCH為一局部化之ePDCCH傳輸,且該第二組解碼候選者之該ePDCCH為一分散式ePDCCH傳輸。
  20.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自一第一小區接收該第一組候選者之該ePDCCH,且自一第二小區接收該第二組候選者之該ePDCCH。
  21.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該ePDCCH由該第一虛擬小區ID拌碼。
  22.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使該第一組解碼候選者與一第一組態之ePDCCH資源集合相關聯,及使該第二組解碼候選者與一第二組態之ePDCCH資源集合相關聯。
  23.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自複數個小區接收該ePDCCH。
  24.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接收複數個ePDCCH資源集合之一組態;及使一虛擬小區ID與每一ePDCCH資源集合相關聯。
  25.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接收至少一組態之虛擬小區ID;及至少部分基於該接收之至少一組態之虛擬小區ID判定該第一虛擬小區ID。
  26. 如請求項25之方法,其中該(等)組態之虛擬小區ID中的至少一者不同於與一使用者設備(UE)相關聯的一小區之一實體小區ID。
  27.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用於針對一使用者設備(UE)組態至少一虛擬小區識別符(ID)之構件;用於判定用於該UE的一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之一第一候選者之構件;用於判定該第一候選者之一第一虛擬小區ID之構件;用於基於該第一虛擬小區ID對該ePDCCH拌碼之構件;及 用於使用該第一候選者將該拌碼之ePDCCH傳輸至該UE之構件。
  28.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用於判定一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之第一組解碼候選者之構件;用於判定該第一組解碼候選者之一第一虛擬小區識別符(ID)之構件;及用於至少部分基於該第一虛擬小區ID及該判定之第一組解碼候選者解碼該ePDCCH之構件。
  29.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產品包含: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具有記錄於其上之程式碼,該程式碼包含:用以針對一使用者設備(UE)組態至少一虛擬小區識別符(ID)之程式碼;用以判定用於該UE的一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之一第一候選者之程式碼;用以判定該第一候選者之一第一虛擬小區ID之程式碼;用以基於該第一虛擬小區ID對該ePDCCH拌碼之程式碼;及用以使用該第一候選者將該拌碼之ePDCCH傳輸至該UE之程式碼。
  30.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產品包 含: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具有記錄於其上之程式碼,該程式碼包含:用以判定一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之第一組解碼候選者之程式碼;用以判定該第一組解碼候選者之一第一虛擬小區識別符(ID)之程式碼;及用以至少部分基於該第一虛擬小區ID及該判定之第一組解碼候選者解碼該ePDCCH之程式碼。
  31.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一記憶體;及至少一處理器,其耦接至該記憶體,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以:針對一使用者設備(UE)組態至少一虛擬小區識別符(ID);判定用於該UE的一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之一第一候選者;判定該第一候選者之一第一虛擬小區ID;基於該第一虛擬小區ID對該ePDCCH拌碼;及使用該第一候選者將該拌碼之ePDCCH傳輸至該UE。
  32. 如請求項31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使該ePDCCH與其他通道進行分頻多工。
  33. 如請求項31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將該至少一虛擬小區ID組態為與一實體下行鏈路共用 通道(PDSCH)之至少一虛擬小區ID相同。
  34. 如請求項31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與一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PDSCH)之至少一虛擬小區ID分開來組態該至少一虛擬小區ID。
  35. 如請求項31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將該至少一組態之虛擬小區ID傳訊至該UE。
  36. 如請求項31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使該第一虛擬小區ID與傳輸之參考信號相關聯。
  37. 如請求項31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該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之一第二候選者;當該至少一虛擬小區ID為複數個虛擬小區ID時,自該第二候選者之該至少一組態之虛擬小區ID判定一第二虛擬小區ID;基於該第二虛擬小區ID對該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拌碼;及使用該第二候選者傳輸該拌碼之ePDCCH。
  38. 如請求項37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使該第一候選者與一局部化之ePDCCH傳輸相關聯;及使該第二候選者與一分散式ePDCCH傳輸相關聯。
  39. 如請求項37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 使該第一候選者與一第一組態之ePDCCH資源集合相關聯;及使該第二候選者與一第二組態之ePDCCH資源集合相關聯。
  40. 如請求項37之裝置,其中自一第一小區傳輸該第一候選者,且自一第二小區傳輸該第二候選者。
  41. 如請求項31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組態複數個ePDCCH資源集合;及使一虛擬小區ID與每一ePDCCH資源集合相關聯。
  42. 如請求項31之裝置,其中自複數個小區傳輸該拌碼之第一ePDCCH。
  43. 如請求項31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組態之虛擬小區ID中的至少一者不同於與該UE相關聯的一小區之一實體小區ID。
  44.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一記憶體;及至少一處理器,其耦接至該記憶體,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以:判定一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之第一組解碼候選者;判定該第一組解碼候選者之一第一虛擬小區識別符(ID);及至少部分基於該第一虛擬小區ID及該判定之第一組解 碼候選者解碼該ePDCCH。
  45. 如請求項44之裝置,其中該ePDCCH由該第一虛擬小區ID拌碼。
  46. 如請求項44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虛擬小區ID與一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PDSCH)之至少一虛擬小區ID相同。
  47. 如請求項44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虛擬小區ID與一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PDSCH)之至少一虛擬小區ID不同。
  48. 如請求項44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該ePDCCH之第二組解碼候選者;判定該第二組解碼候選者之一第二虛擬小區ID;及至少部分基於該第二虛擬小區ID及該判定之第二組解碼候選者解碼該ePDCCH。
  49. 如請求項48之裝置,其中該第一組解碼候選者之該ePDCCH為一局部化之ePDCCH傳輸,且該第二組候選者之該ePDCCH為一分散式ePDCCH傳輸。
  50. 如請求項48之裝置,其中自一第一小區接收該第一組候選者之該ePDCCH,且自一第二小區接收該第二組候選者之該ePDCCH。
  51. 如請求項48之裝置,其中該ePDCCH由該第二虛擬小區ID拌碼。
  52. 如請求項48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使該第一組候選者與一第一組態之ePDCCH資源集合相關聯,及使該第二組候選者與一第二組態之ePDCCH 資源集合相關聯。
  53. 如請求項44之裝置,其中自複數個小區接收該ePDCCH。
  54. 如請求項44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接收複數個ePDCCH資源集合之一組態;及使一虛擬小區ID與每一ePDCCH資源集合相關聯。
  55. 如請求項44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接收至少一組態之虛擬小區ID;及至少部分基於該接收之至少一組態之虛擬小區ID判定該第一虛擬小區ID。
  56. 如請求項55之裝置,其中該(等)組態之虛擬小區ID中的該至少一者不同於與一使用者設備(UE)相關聯的一小區之一實體小區ID。
TW101150968A 2011-12-29 2012-12-28 在長期演進中處理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 TWI4939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81487P 2011-12-29 2011-12-29
US201261707705P 2012-09-28 2012-09-28
US13/723,089 US9084252B2 (en) 2011-12-29 2012-12-20 Processing enhanced PDCCH (ePDCCH) in LT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4477A true TW201334477A (zh) 2013-08-16
TWI493940B TWI493940B (zh) 2015-07-21

Family

ID=48694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50968A TWI493940B (zh) 2011-12-29 2012-12-28 在長期演進中處理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9084252B2 (zh)
EP (1) EP2798892B1 (zh)
JP (1) JP5893757B2 (zh)
KR (1) KR101631002B1 (zh)
CN (1) CN104115539B (zh)
BR (1) BR112014016002B1 (zh)
ES (1) ES2828500T3 (zh)
IN (1) IN2014CN04285A (zh)
TW (1) TWI493940B (zh)
WO (1) WO201310175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4828B (zh) * 2015-09-23 2021-11-01 美商高通公司 用於車輛到車輛通訊的基於位置和先聽後排程的資源配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5424B (zh) * 2011-10-27 2016-04-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CN103200684B (zh) 2012-01-09 2016-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接收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CN106788929B (zh) * 2012-01-09 2020-0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JP5886639B2 (ja) * 2012-01-27 2016-03-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3114419A1 (en) 2012-01-30 2013-08-08 Ne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9509461B2 (en) * 2012-02-20 2016-11-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30108931A (ko) * 2012-03-26 2013-10-07 주식회사 팬택 하이브리드 arq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하이브리드 arq 정보 수신 방법
US9854570B2 (en) * 2012-06-07 2017-1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of virtual cell ID
MY181856A (en) 2012-08-03 2021-01-11 Apple Inc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crambling an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generation
US9155089B2 (en) * 2012-08-10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 ID and antenna port configurations for EPDCCH
US9839020B2 (en) * 2012-10-31 2017-12-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509162B (en) * 2012-12-21 2018-09-26 Sony Corp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5706520B (zh) * 2013-11-05 2019-12-31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具有双连接性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9860890B2 (en) * 2013-12-18 2018-01-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receiving bundle of EPDCCHs
US9820205B2 (en) 2014-07-29 2017-1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virtual cell ID sets
WO2016056808A1 (ko) * 2014-10-05 2016-04-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에서 단일 자원 단위를 기반으로 무선 자원을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5764100B (zh) * 2016-01-29 2019-06-0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面向密集小站部署的基于虚拟小区设计的移动性增强方案
US10862639B2 (en) * 2016-11-04 2020-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coupling of synchronization raster and channel raster
EP3503612A4 (en) * 2016-12-23 2019-08-1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10523476B2 (en) * 2017-01-11 2019-12-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 scrambling sequence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3568945A1 (en) 2017-01-13 2019-11-20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directed to phase-continuous frequency selective precoding
US11140614B2 (en) * 2017-03-15 2021-10-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bined layer 3 an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signaling of virtual cell id
CN110832804B (zh) 2017-05-05 2023-03-3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短传输时间间隔的搜索空间和配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42801C (en) * 2008-11-04 2016-07-2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Providing a downlink control structure in a first carrier to indicate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second, different carrier
CA2747974C (en) * 2008-12-26 2015-03-1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1772028A (zh) * 2009-01-05 201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管理的方法、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及系统
US8300587B2 (en) 2009-08-17 2012-10-30 Nokia Corporation Initialization of reference signal scrambling
CN102026298B (zh) * 2009-09-22 2014-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除多点协作中不同小区用户间srs干扰的方法与系统
JP5511105B2 (ja) * 2009-09-28 2014-06-04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物理ダウンリンク制御チャンネルの拡張
US8923905B2 (en) * 2009-09-30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rambling sequence initialization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s
US8804586B2 (en) 2010-01-11 2014-08-12 Blackberry Limited Control channe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extended PDCCH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
KR101684867B1 (ko) * 2010-04-07 2016-12-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간 다중화 이득을 이용한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WO2011137383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ownlink control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KR20110138073A (ko) 2010-06-18 2011-1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채널 자원 그룹핑 방법 및 장치
KR102585652B1 (ko) 2011-01-07 2023-10-05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다중 송신 포인트의 채널 상태 정보(csi) 전달
US8842622B2 (en) 2011-01-07 2014-09-2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reception in cooperative multipoint transmissions
WO2012108912A1 (en) * 2011-02-07 2012-08-16 Intel Corporation Co-phasing of transmissions from multiple infrastructure nodes
CN106877991B (zh) * 2011-02-11 2020-06-2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增强型控制信道的系统和方法
GB2488533B (en) 2011-02-18 2013-09-04 Sca Ipla Holdings Inc Communication unit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channel change notification in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US10178605B2 (en) * 2011-04-01 2019-01-08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ed node B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PDCCHs) in a LTE-A system
ES2911637T3 (es) * 2011-06-07 2022-05-20 Electronics & Telecommunications Res Inst Método para recibir información de control de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móvil
US8665811B2 (en) * 2011-08-15 2014-03-04 Motorola Mobility Llc Reference signal for a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5703398B2 (ja) * 2011-10-18 2015-04-15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制御チャネルを復調するためのプライマリセル指示方法及び装置
US10079658B2 (en) * 2011-11-04 2018-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arch space design for e-PDC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4828B (zh) * 2015-09-23 2021-11-01 美商高通公司 用於車輛到車輛通訊的基於位置和先聽後排程的資源配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4016002A8 (pt) 2017-07-04
BR112014016002B1 (pt) 2022-06-07
CN104115539B (zh) 2018-07-10
WO2013101757A1 (en) 2013-07-04
CN104115539A (zh) 2014-10-22
US20130170449A1 (en) 2013-07-04
EP2798892A1 (en) 2014-11-05
BR112014016002A2 (pt) 2017-06-13
JP2015503867A (ja) 2015-02-02
US9084252B2 (en) 2015-07-14
ES2828500T3 (es) 2021-05-26
KR101631002B1 (ko) 2016-06-15
TWI493940B (zh) 2015-07-21
KR20140114847A (ko) 2014-09-29
IN2014CN04285A (zh) 2015-07-31
EP2798892B1 (en) 2020-08-05
JP5893757B2 (ja) 201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3940B (zh) 在長期演進中處理增強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
JP5964468B2 (ja) マルチ・ビットack/nakのための制御チャネル・リソース
JP6297328B2 (ja) クロス・サブフレーム割当を用いた電力制御
RU2566814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конфигурирования удаленных радиостанций
EP3595389B1 (en) Techniques for allocating user equipment processing capability among multiple access nodes
JP2013536604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チャネルおよび制御チャネルのためのレート・マッチング
EP2596655B1 (en)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short range wireless systems with a mobile wireless broadband system
JP2013528003A (ja) Tddにおける効率的なリソース利用
WO2012021772A1 (en) Backward compatible lte system design for asymmetric uplink/downlink frequency spectrum
JP2013531920A (ja) アドバンスドテレ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電力制御モードの調整
KR20130103780A (ko) 블라인드 디코딩을 이용한 업링크 제어 경로의 결정
US9516520B2 (en) Enabling coexistence of differently-capable user equipment
WO2015119751A1 (en) User equipment (ue) autonomous switching of simultaneous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an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trans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