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2718A - 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 - Google Patents

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2718A
TW201332718A TW101104598A TW101104598A TW201332718A TW 201332718 A TW201332718 A TW 201332718A TW 101104598 A TW101104598 A TW 101104598A TW 101104598 A TW101104598 A TW 101104598A TW 201332718 A TW201332718 A TW 2013327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wrench
clamp
wrench body
idl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4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54344B (zh
Inventor
you-min Wang
Original Assignee
you-min W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min Wang filed Critical you-min Wang
Priority to TW1011045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32718A/zh
Publication of TW201332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27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4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4344B/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種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其係於扳手本體設有工具端,該工具端設有具抵掣面之二夾顎,於一夾顎之抵掣面上設有內凹部,且於該內凹部開設有具擋緣之容槽,並於該擋緣之偏心位置設有穿槽,另於該容槽內穿設一輔助夾顎,該輔助夾顎之前端設有抵掣部,後端則於偏心位置連結一穿伸出該穿槽之定位桿,再以彈性元件頂推輔助夾顎,使輔助夾顎之抵掣部彈性凸伸出一夾顎之內凹部,且以限位件防止輔助夾顎脫離扳手本體之容槽,而以該輔助夾顎之抵掣部與另一夾顎之抵掣面夾抵拆裝栓具,並提供反向空轉復位之功效;藉此,利用輔助夾顎與定位桿之偏心定位方式,即可防止輔助夾顎轉動偏移,使輔助夾顎正確夾抵栓具,進而達到提昇工具使用便利性及確保定位輔助夾顎之實用效益。

Description

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利利用輔助夾顎與定位桿之偏心定位方式,即可防止輔助夾顎轉動偏移,使輔助夾顎正確夾抵栓具,並提昇工具使用便利性及確保定位輔助夾顎之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
按,為了使如開口扳手或活動扳手等扳手工具易於空間受限的情況下使用,一般係於扳手工具之夾顎上裝設可彈性伸縮之輔助夾顎,而利用輔助夾顎之彈性伸縮作動,以提供反向空轉復位功效。
請參閱第1圖所示,係台灣公告第I 355990號「開口快速扳手」發明專利案,該開口快速扳手1係於握柄H之一端設有開口驅動部100,該開口驅動部100設有具第一抵靠壁114之第一夾顎110、具第二抵靠壁124之第二夾顎120,以及位於第一、二夾顎110、120間之繫件室160,該第一夾顎110之第一抵靠壁114上形成有內凹部112,以於空轉回拉之操作過程中,供容納工作物W之突出角部,該第二夾顎120之第二抵靠壁124向內側延伸一內壁126,而於第二抵靠壁124之延伸線與該內壁126間形成一繫件退讓室128,於該內壁126另設有一與該繫件退讓室128鄰接之輔助顎退讓孔130,以供裝設一輔助顎140及彈簧S,該輔助顎140之一端係設有抵靠面143及一推壓面144,並於環面設有限位槽148,且於第二夾顎120穿設與該限位槽148耦合之輔助顎限位件150,以限制該輔助顎140可彈性移動於一未受偏壓之第一位置與一受偏壓之第二位置間;請參閱第2圖所示,於操作該開口快速扳手1扳動工作物W時,該輔助顎140係位於未受偏壓之第一位置,而以輔助顎140之抵靠面143與第一夾顎110共同夾持工作物W,並對工作物W扳動施力;請參閱第3圖所示,於操作空轉回拉時,係將開口快速扳手1反向旋轉,該輔助顎140之推壓面144即受到工作物W之邊緣WS的反作用力,使輔助顎140由第一位置撤回至輔助顎退讓孔130內之第二位置,進而使開口快速扳手1可反向空轉回拉;惟,該開口快速扳手1於製作第二夾顎120上之輔助顎退讓孔130及輔助顎140時,為使輔助顎退讓孔130易於加工,一般係以鑽孔方式於第二夾顎120上加工出呈圓筒狀之輔助顎退讓孔130,再以呈圓柱狀之輔助顎140搭配呈圓筒狀之輔助顎退讓孔130,而該輔助顎140搭配裝設於輔助顎退讓孔130內時,該呈圓柱狀之輔助顎140係可於輔助顎退讓孔130內任意轉動,將使得輔助顎140之抵靠面143無法完全接觸工作物W之邊緣WS,因此,該輔助顎140係於環面另開設限位槽148,且於第二夾顎120穿設與該限位槽148耦合之輔助顎限位件150,其除了主要可以限制輔助顎140之直線移動位置外,並兼具防止輔助顎140轉動,使輔助顎140之抵靠面143可保持定位於正確位置,然而,該輔助顎140之限位槽148與輔助顎限位件150之定位方式,由於為了使輔助顎140可平順的直線移動,其必須使該輔助顎140之限位槽148槽壁與輔助顎限位件150之環面保持適當之間隙,而該間隙將使圓柱狀之輔助顎140仍可於輔助顎退讓孔130內作微幅的轉動偏移,而使得輔助顎140之抵靠面143無法正確夾抵工作物W之邊緣WS,進而無法確保定位輔助顎140之抵靠面143;另其雖可提高輔助顎140之限位槽148、輔助顎限位件150等組件之加工精準度,使輔助顎140之限位槽148與輔助顎限位件150精準配合,惟,該方式係僅能減少輔助顎140之轉動幅度,仍無法確保定位輔助顎140之抵靠面143。
有鑑於此,本發明人遂以其多年從事相關行業的研發與製作經驗,針對目前所面臨之問題深入研究,經過長期努力之研究與試作,終究研創出一種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並藉以改善習式之缺弊,此即為本發明之設計宗旨。
本發明之目的一,係提供一種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其係於扳手本體設有工具端,該工具端設有具抵掣面之二夾顎,於一夾顎之抵掣面上設有內凹部,且於該內凹部開設有具擋緣之容槽,並於該擋緣之偏心位置設有穿槽,另於該容槽內穿設一輔助夾顎,該輔助夾顎之前端設有抵掣部,後端則於偏心位置連結一穿伸出該穿槽之定位桿,再以彈性元件頂推輔助夾顎,使輔助夾顎之抵掣部彈性凸伸出一夾顎之內凹部,且以限位件防止輔助夾顎脫離扳手本體之容槽,而以該輔助夾顎之抵掣部與另一夾顎之抵掣面夾抵拆裝栓具,並提供反向空轉復位之功效,而達到提昇工具使用便利性之實用目的。
本發明之目的二,係提供一種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其係於扳手本體之擋緣偏心位置設有穿槽,於該容槽內穿設一輔助夾顎,該輔助夾顎之前端設有抵掣部,後端則於偏心位置連結一穿伸出該穿槽之定位桿,再以彈性元件頂推輔助夾顎,使輔助夾顎之抵掣部彈性凸伸出一夾顎之內凹部,且以限位件防止輔助夾顎脫離扳手本體之容槽,而利用輔助夾顎與定位桿之偏心定位方式,即可防止輔助夾顎轉動偏移,使輔助夾顎正確夾抵栓具,進而達到確保定位輔助夾顎之實用目的。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發明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茲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述如后:請參閱第4、5、6圖所示,本發明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其係包含有一為開口扳手之扳手本體20、輔助夾顎21、定位桿22及彈性元件23;該扳手本體20係於至少一端部設有具第一夾顎201及第二夾顎202之工具端,該第一夾顎201之內側設有第一抵掣面201a,且近擋緣處設有第一內凹部201b,而該第二夾顎202之內側則設有與第一夾顎201之第一抵掣面201a相對之第二抵掣面202a,且於該第一夾顎201之第一抵掣面201a與第二夾顎202之第二抵掣面202a間設有套合部203,以供套置栓具;另於該第二夾顎202之第二抵掣面202a上設有第二內凹部202b,並於該第二內凹部202b處開設有具擋緣205之容槽204,且於該擋緣205之偏心位置開設一穿槽206,以及連通至第二夾顎202外部之槽孔207;於本實施例中,該容槽204係呈圓筒狀,且該容槽204之軸向與第二夾顎202之第二抵掣面202a間係具有適當之傾斜角度;另於扳手本體20之容槽204內穿設呈圓柱狀之輔助夾顎21,該輔助夾顎21之前端設有抵掣部211,以供夾抵栓具,以及於端面處設有壓掣部212,以供栓具壓推內縮,後端則於偏心位置連結設有定位桿22,並使該定位桿22穿伸出扳手本體20之穿槽206,以供定位輔助夾顎21之抵掣部211;於本實施例中,該輔助夾顎21之後端係於對應扳手本體20穿槽206處之偏心位置設有一螺孔213,該定位桿22之前端設有與輔助夾顎21之螺孔213相互鎖固之螺紋段221,後端則穿伸於扳手本體20之穿槽206內,而利用輔助夾顎21與定位桿之22偏心定位方式,即可防止輔助夾顎21轉動偏移,以確保定位輔助夾顎21;另以一可為彈簧之彈性元件23頂推輔助夾顎21,使輔助夾顎21之抵掣部211彈性凸伸出第二夾顎202之第二內凹部202b,且以一限位件222防止輔助夾顎21脫離扳手本體20之容槽204;於本實施例中,該彈性元件23係套設於定位桿22上,且使彈性元件23之一端抵接於輔助夾顎21之後端,另端則抵接於容槽204之擋緣205,而以彈性元件23之彈力頂推輔助夾顎21,另該限位件222係固設於定位桿22穿伸出扳手本體20穿槽206之後端,且以扳手本體20之擋緣205擋止限位定位桿22之限位件222,以防止輔助夾顎21脫離容槽204,並使輔助夾顎21之抵掣部211彈性凸伸出第二夾顎202之第二內凹部202b,而與第一夾顎201之第一抵掣面201a夾抵栓具,以進行栓具之拆裝作業。
請參閱第7圖所示,本發明於進行拆裝作業時,以扳轉鎖緊一具複數個側邊301之栓具30為例,其係以扳手本體20之套合部203套置栓具30,且以輔助夾顎21之抵掣部211與第一夾顎201之第一抵掣面201a夾抵栓具30之側邊301,接著將扳手本體20往順時針方向扳轉,而利用輔助夾顎21之抵掣部211與第一夾顎201之第一抵掣面201a夾抵栓具30之側邊301掣動栓具30轉動,以鎖緊栓具30;請參閱第8圖所示,當扳手本體20之扳轉空間受到限制時,可將扳手本體20往反向扳轉,而利用第一夾顎201之第一內凹部201b及第二夾顎202之第二內凹部202b提供補償空間,使扳手本體20可往反向扳轉,且於持續反向扳轉扳手本體20時,該輔助夾顎21之抵掣部211即逐漸脫離夾抵栓具30之二側邊301,且使栓具30之端角302接抵輔助夾顎21之壓掣部212,而以栓具30之端角302壓推輔助夾顎21壓掣部212,使輔助夾顎21內縮位移;請參閱第9圖所示,持續反向扳轉扳手本體20,當輔助夾顎21之壓掣部212越過栓具30之端角302後,該栓具30之端角302即脫離壓抵輔助夾顎21之壓掣部212,而利用彈性元件23之彈力頂推輔助夾顎21,使輔助夾顎21之抵掣部211凸伸復位,而與第一夾顎201之第一抵掣面201a夾抵栓具30之另二側邊301a,即可再將扳手本體20往順時針方向扳轉鎖緊栓具30,進而利用輔助夾顎21之彈性伸縮位移,以提供反向空轉復位之功效,而達到提昇工具使用便利性之實用目的。
請參閱第10、11、12圖所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其係包含有一為開口扳手之扳手本體40、輔助夾顎41、定位桿42及彈性元件43;該扳手本體40係於至少一端部設有具第一夾顎401及第二夾顎402之工具端,該第一夾顎401之內側設有第一抵掣面401a,且近擋緣處設有第一內凹部401b,而該第二夾顎402之內側則設有與第一夾顎401之第一抵掣面401a相對之第二抵掣面402a,且於該第一夾顎401之第一抵掣面401a與第二夾顎402之第二抵掣面402a間設有套合部403,以供套置栓具;另於該第二夾顎402之第二抵掣面402a上設有第二內凹部402b,並於該第二內凹部402b處開設有具擋緣405之容槽404,且於該擋緣405之偏心位置開設一穿槽406,以及連通至第二夾顎402外部之槽孔407;於本實施例中,該容槽404係呈圓筒狀,且該容槽404之軸向與第二夾顎402之第二抵掣面402a間係具有適當之傾斜角度;另於扳手本體40之容槽404內穿設呈圓柱狀之輔助夾顎41,該輔助夾顎41之前端設有抵掣部411,以供夾抵栓具,以及於端面處設有壓掣部412,以供栓具壓推內縮,後端則於偏心位置連結設有定位桿42,並使該定位桿42穿伸出扳手本體40之穿槽406,以供定位輔助夾顎41之抵掣部411;於本實施例中,該輔助夾顎41之後端係於對應扳手本體40穿槽406處之偏心位置於偏心位置凸設定位桿42,後端則穿伸於扳手本體40之穿槽406內,而利用輔助夾顎41與定位桿之42偏心定位方式,即可防止輔助夾顎41轉動偏移,以確保定位輔助夾顎41;另以一可為彈簧之彈性元件43頂推輔助夾顎41,使輔助夾顎41之抵掣部411彈性凸伸出第二夾顎402之第二內凹部402b,且以一限位件422防止輔助夾顎41脫離扳手本體40之容槽404;於本實施例中,該彈性元件43係套設於定位桿42上,且使彈性元件43之一端抵接於輔助夾顎41之後端,另端則抵接於容槽404之擋緣405,而以彈性元件43之彈力頂推輔助夾顎41,另該定位桿42穿伸出扳手本體40穿槽406之後端設有螺紋段421,以供鎖固可為螺母之限位件422,且以扳手本體40之擋緣405擋止限位定位桿42之限位件422,以防止輔助夾顎41脫離容槽404,並使輔助夾顎41之抵掣部411彈性凸伸出第二夾顎402之第二內凹部402b,而與第一夾顎401之第一抵掣面401a夾抵栓具,以進行栓具之拆裝作業,且利用輔助夾顎41之彈性伸縮位移,以提供反向空轉復位之功效,而達到提昇工具使用便利性之實用目的。
請參閱第13、14、15圖所示,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其係包含有一為活動扳手之扳手本體50、輔助夾顎51、定位桿52及彈性元件53;該扳手本體50係於至少一端部設有具第一夾顎501及第二夾顎502之工具端,該第一夾顎501之內側設有第一抵掣面501a,且近擋緣處設有第一內凹部501b,而該第二夾顎502之內側則設有與第一夾顎501之第一抵掣面501a相對之第二抵掣面502a,且於該第一夾顎501之第一抵掣面501a與第二夾顎502之第二抵掣面502a間設有套合部503,以供套置栓具;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夾顎501係可調整位移,並變換第一夾顎501之第一抵掣面501a與第二夾顎502之第二抵掣面502a之間距,以套置不同規格尺寸之栓具;另於該第二夾顎502之第二抵掣面502a上設有第二內凹部502b,並於該第二內凹部502b處開設有具擋緣505之容槽504,且於該擋緣505之偏心位置開設一穿槽506,以及連通至第二夾顎502外部之槽孔507;於本實施例中,該容槽504係呈圓筒狀,且該容槽504之軸向與第二夾顎502之第二抵掣面502a間係具有適當之傾斜角度;另於扳手本體50之容槽504內穿設呈圓柱狀之輔助夾顎51,該輔助夾顎51之前端設有抵掣部511,以供夾抵栓具,以及於端面處設有壓掣部512,以供栓具壓推內縮,後端則於偏心位置連結設有定位桿52,並使該定位桿52穿伸出扳手本體50之穿槽506,以供定位輔助夾顎51之抵掣部511;於本實施例中,該輔助夾顎51之後端係於對應扳手本體50穿槽506處之偏心位置設有一螺孔513,該定位桿52之前端設有與輔助夾顎51之螺孔513相互鎖固之螺紋段521,後端則穿伸於扳手本體50之穿槽506內,而利用輔助夾顎51與定位桿之52偏心定位方式,即可防止輔助夾顎51轉動偏移,以確保定位輔助夾顎51;另以一可為彈簧之彈性元件53頂推輔助夾顎51,使輔助夾顎51之抵掣部511彈性凸伸出第二夾顎502之第二內凹部502b,且以一限位件522防止輔助夾顎51脫離扳手本體50之容槽504;於本實施例中,該彈性元件53係套設於定位桿52上,且使彈性元件53之一端抵接於輔助夾顎51之後端,另端則抵接於容槽504之擋緣505,而以彈性元件53之彈力頂推輔助夾顎51,另該限位件522係固設於定位桿52穿伸出扳手本體50穿槽506之後端,且以扳手本體50之擋緣505擋止限位定位桿52之限位件522,以防止輔助夾顎51脫離容槽504,並使輔助夾顎51之抵掣部511彈性凸伸出第二夾顎502之第二內凹部502b,而與第一夾顎501之第一抵掣面501a夾抵栓具,以進行栓具之拆裝作業,且利用輔助夾顎51之彈性伸縮位移,以提供反向空轉復位之功效,而達到提昇工具使用便利性之實用目的。
據此,本發明實為一深具實用性及進步性之設計,然未見有相同之產品及刊物公開,從而允符發明專利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習知部份:
1...開口快速扳手
100...開口驅動部
110...第一夾顎
112...內凹部
114...第一抵靠壁
150...第二夾顎
124...第二抵靠壁
126...內壁
128...繫件退讓室
130...輔助顎退讓孔
140...輔助顎
143...抵靠面
144...推壓面
148...限位槽
150...輔助顎限位件
160...繫件室
H...握柄
S...彈簧
W...工作物
WS...邊緣
本發明部份:
20...扳手本體
201...第一夾顎
201a...第一抵掣面
201b...第一內凹部
202...第二夾顎
202a...第二抵掣面
202b...第二內凹部
203...套合部
204...容槽
205...擋緣
206...穿槽
207...槽孔
21...輔助夾顎
211...抵掣部
212...壓掣部
213...螺孔
22...定位桿
221...螺紋段
222...限位件
23...彈性元件
30...栓具
301...側邊
301a...側邊
302...端角
40...扳手本體
401...第一夾顎
401a...第一抵掣面
401b...第一內凹部
402...第二夾顎
402a...第二抵掣面
402b...第二內凹部
403...套合部
404...容槽
405...擋緣
406...穿槽
407...槽孔
41...輔助夾顎
411...抵掣部
412...壓掣部
42...定位桿
421...螺紋段
422...限位件
43...彈性元件
30...栓具
301...側邊
302...端角
50...扳手本體
501...第一夾顎
501a...第一抵掣面
501b...第一內凹部
502...第二夾顎
502a...第二抵掣面
502b...第二內凹部
503...套合部
504...容槽
505...擋緣
506...穿槽
507...槽孔
51...輔助夾顎
511...抵掣部
512...壓掣部
513...螺孔
52...定位桿
521...螺紋段
522...限位件
53...彈性元件
第1圖:係台灣公告第I 355990號專利案之分解示意圖。
第2圖:係台灣公告第I 355990號專利案之使用示意圖(一)。
第3圖:係台灣公告第I 355990號專利案之使用示意圖(二)。
第4圖:本發明之分解示意圖。
第5圖:本發明之組合示意圖。
第6圖:本發明之組合剖視圖。
第7圖:本發明之使用示意圖(一)。
第8圖:本發明之使用示意圖(二)。
第9圖:本發明之使用示意圖(三)。
第10圖: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
第11圖: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組合示意圖。
第12圖: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組合剖視圖。
第13圖: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
第14圖: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組合示意圖。
第15圖: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組合剖視圖。
20...扳手本體
201...第一夾顎
201a...第一抵掣面
201b...第一內凹部
202...第二夾顎
202a...第二抵掣面
202b...第二內凹部
203...套合部
204...容槽
205...擋緣
206...穿槽
207...槽孔
21...輔助夾顎
211...抵掣部
212...壓掣部
213...螺孔
22...定位桿
221...螺紋段
222...限位件
23...彈性元件

Claims (10)

  1. 一種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其係包含有:扳手本體:係於至少一端部設有工具端,該工具端設有具抵掣面之二夾顎,於至少一夾顎之抵掣面上設有內凹部,該內凹部並開設有具擋緣之容槽,且於該擋緣之偏心位置設有穿槽;輔助夾顎:係穿設於扳手本體一夾顎之容槽內,且於前端設有抵掣部;定位桿:其前端係連結於輔助夾顎之後端偏心位置,後端則穿伸出扳手本體之穿槽,且以限位件防止輔助夾顎脫離扳手本體之容槽;彈性元件:係供頂推輔助夾顎,使該輔助夾顎之抵掣部彈性凸伸出扳手本體一夾顎之內凹部。
  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其中,該扳手本體係於至少一端部設有具第一夾顎及第二夾顎之工具端,該第一夾顎之內側設有第一抵掣面而該第二夾顎之內側則設有與第一夾顎之第一抵掣面相對之第二抵掣面,且於該第一夾顎之第一抵掣面與第二夾顎之第二抵掣面間設有供套置栓具之套合部。
  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其中,該扳手本體係於第一夾顎之第一抵掣面設有第一內凹部,第二夾顎之第二抵掣面則設有第二內凹部。
  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其中,該扳手本體容槽之軸向與第二夾顎之第二抵掣面間係具有傾斜角度。
  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其中,該輔助夾顎係於端面處設有供栓具壓推內縮之壓掣部。
  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其中,該輔助夾顎之後端係於對應扳手本體穿槽處之偏心位置設有螺孔,該定位桿之前端則設有與輔助夾顎之螺孔相互鎖固之螺紋段,後端則穿伸於扳手本體之穿槽內。
  7.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其中,該定位桿係於穿伸出扳手本體穿槽之後端設有限位件,且以扳手本體之擋緣擋止限位定位桿之限位件。
  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其中,該定位桿係於穿伸出扳手本體穿槽之後端設有螺紋段,以供鎖固可為螺母之限位件,且以扳手本體之擋緣擋止限位定位桿之限位件。
  9.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其中,該彈性元件係套設於定位桿上,且使彈性元件之一端抵接於輔助夾顎之後端,後端則抵接於容槽之擋緣,以供頂推輔助夾顎,使輔助夾顎之抵掣部彈性凸伸出夾顎之內凹部。
  10.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其中,該彈性元件係為彈簧。
TW101104598A 2012-02-13 2012-02-13 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 TW2013327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4598A TW201332718A (zh) 2012-02-13 2012-02-13 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4598A TW201332718A (zh) 2012-02-13 2012-02-13 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2718A true TW201332718A (zh) 2013-08-16
TWI454344B TWI454344B (zh) 2014-10-01

Family

ID=49479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4598A TW201332718A (zh) 2012-02-13 2012-02-13 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332718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67377B1 (ko) * 2003-05-06 2006-04-07 김광무 자동조절 유니버살 스패너
TWM392039U (en) * 2010-05-21 2010-11-11 jin-shun Zheng structure of opening wren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54344B (zh) 2014-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272236A1 (en) Ratchetable open-ended wrench
US8347764B2 (en) Ratchetable open-ended wrench
US8402866B2 (en) Open end wrench capable of fast driving
JP4799915B2 (ja) 加工用クランプ
US7159288B2 (en) Clamping assembly
US8556243B2 (en) Bar clamp with device for fastening slide bar of another bar clamp
KR101555332B1 (ko) 바이스의 급속클램핑장치
TWM465245U (zh) 具多重功能的手工具
US20090196700A1 (en) Rotary tool system with centering member
JP2014226770A (ja) ワーク固定爪、バイス及びワーククランプ方法
TW201332718A (zh) 扳手工具之空轉復位裝置
EP2248631B1 (en) Ratchetable open-ended wrench
US20210402572A1 (en) Adjustable Torque Clamping Fixture
US8925428B2 (en) Returning device of a wrench tool
US20160039074A1 (en) Moving Structure of a Movable Jaw for an Adjustable Wrench
JP4996020B2 (ja) 手持ち式電動工具用のロック装置
TWI635932B (zh) 高韌性高使用壽命之快速開口扳手
TWM481100U (zh) 快轉扳手之驅動結構
JP2005169607A (ja) ラチェット式モンキーレンチ
TWI508828B (zh) 承接工具
JP3183689U (ja) 多種寸法のボックスレンチ
TWI673141B (zh) 棘輪套筒扳手結構
AU2010101188A4 (en) Quick clamping and quick release system
US298029A (en) Nelson sawyer
TWI661895B (zh) 加工機之複合夾持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