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25766A - 打鏈工具 - Google Patents

打鏈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25766A
TW201325766A TW100146785A TW100146785A TW201325766A TW 201325766 A TW201325766 A TW 201325766A TW 100146785 A TW100146785 A TW 100146785A TW 100146785 A TW100146785 A TW 100146785A TW 201325766 A TW201325766 A TW 20132576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hole
abutting
tool
chai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6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61265B (zh
Inventor
shi-wen Zhuang
Original Assignee
Topea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eak Inc filed Critical Topeak Inc
Priority to TW1001467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25766A/zh
Publication of TW201325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5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1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1265B/zh

Links

Landscapes

  • Workshop Equipment, Work Benches, Supports, Or Storage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種打鏈工具,其包括有:一個殼體、一個本體、一個抵接件、一個打鏈件與一個蓋體。該本體、該抵接件與該打鏈件選擇性地收藏於該殼體內部,該蓋體蓋設於該殼體之一側。令該打鏈工具在非使用狀態時,該打鏈工具的體積小且外觀沒有突出物,且該本體、該抵接件與該打鏈件皆不外露,能夠讓使用者容易握持與收藏該打鏈工具。

Description

打鏈工具
本發明主要係揭示一種打鏈工具,尤其是指一種可收折的打鏈工具。
騎乘自行車的風氣越盛,自行車款的選擇也就越來越多樣化,對於追求速度的騎乘者而言,輕量自行車能夠在硬體上提供減重的功效,因此碳纖維車架因應而生。除此之外,自行車的其他部件也會在不影響結構強度下以輕量為優先考量。目前有一種空心的銷使用於鏈條,藉由銷將相鄰的鏈目節連接,而空心的銷也能夠減輕鏈條的重量。
參照圖十五與圖十六,為一種習用的打鏈工具之立體外觀圖,習用的打鏈工具包括一個握柄91、一個本體92、一個打鏈柄93與一個抵接件94。本體92位於握柄91的一端,打鏈柄93可轉動的穿設於本體92的一端,本體92設有一個放置區921,轉動打鏈柄93能夠令打鏈柄93在放置區921內移動。抵接件94樞接於放置區921遠離打鏈柄93的一端,抵接件94能夠依照使用需求而樞轉。
進行打鏈作業時,使用者將鏈條的鏈目掛置於放置區921,選擇性轉動抵接件94,再轉動打鏈柄93,令打鏈柄93推動鏈條的銷,而取出鏈條的銷。
這種習用的打鏈工具的整體外型具有多個突出部位,握柄91、打鏈柄93與抵接件94皆突出於本體92,習用的打鏈工具無法收納呈簡潔的外觀,使用者收藏時,突出於本體92的部位會讓習用的打鏈工具需要較大的收藏空間,且突出於本體92的部位也讓使用者握持習用的打鏈工具時,容易誤傷自己或他人,這種習用的打鏈工具確實有加以改良之必要。
因此,本發明人有鑒於先前技術的缺失極力尋求解決之道。
本發明欲解決先前技術存在之缺失,而提供一種打鏈工具能夠解決先前技術之缺失。
本發明打鏈工具,其包括有:一個殼體、一個本體、一個抵接件、一個打鏈件與一個蓋體。該本體、該抵接件與該打鏈件選擇性地收藏於該殼體內部,該蓋體蓋設於該殼體之一側。令該打鏈工具在非使用狀態時,該打鏈工具的體積小且外觀沒有突出物,且該本體、該抵接件與該打鏈件皆不外露,能夠讓使用者容易握持與收藏該打鏈工具。
本發明主要改良的技術手段為,藉由蓋體與殼體簡單卡扣而能夠輕易的結合與分離,使用者能夠輕易的將手伸入該第二鏤空部而扳動該蓋體之拆胎部,令該蓋體的突部輕易的脫離該殼體的凹部,即能夠讓該蓋體與該殼體形成分離。
本發明次一要改良的技術手段為,藉由蓋體外露的一面為光滑的外表面,令該打鏈工具具有平滑的外觀,使用者能夠握持該打鏈工具的任何部位,而無須擔憂被外露的部位誤傷,且這樣簡潔的外觀能夠讓該打鏈工具容易的被收藏,不會增加收藏空間。
本發明另一要改良的技術手段為,蓋體能夠一物多用,該蓋體蓋設於該殼體時,該蓋體能夠封閉該殼體之第一鏤空部,令該殼體之第一鏤空部形成封閉而不外露。該蓋體也能夠當作工具使用,該蓋體之驅動部能夠當作外六角扳手使用,而驅動該打鏈件,該蓋體之拆胎部更能夠當作拆胎扳手使用。
本發明又一要改良的技術手段為,該打鏈工具能夠安裝鏈條的銷,也能夠拆卸鏈條的銷,而具有兩用功能。且該打鏈工具適用於空心狀的銷與實心狀的銷。
其他目的、優點和本發明的新穎特性將從以下詳細的描述與相關的附圖更加顯明。
有關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舉兩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述如後,此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並不受此種結構之限制。
參照圖一與圖二,為本發明打鏈工具之立體外觀圖與立體分解圖。本發明之打鏈工具1包括有:一個殼體10、一個本體20、一個抵接件30、一個打鏈件40與一個蓋體50。該本體20、該抵接件30與該打鏈件40可選擇性地收藏於該殼體10內部,該蓋體50蓋設於該殼體10之一側。令該打鏈工具1在非使用狀態時,該打鏈工具1的體積小且外觀沒有突出物,且該本體20、該抵接件30與該打鏈件40皆不外露,能夠讓使用者容易握持與收藏該打鏈工具1。
同時參照圖三圖四,為本發明打鏈工具之剖視圖。該殼體10提供使用者握持,該殼體10包括兩個側板11、一個背板12與一個底板13。該背板12連接該兩個側板11的一側,該底板13連接該兩個側板11的一端,該兩個側板11遠離該背板12的一端形成一個第一鏤空部14,該兩個側板11遠離該底板13的一端形成一個第二鏤空部15,該第二鏤空部15局部穿透該背板12。
該側板11包括一個穿孔111與兩個凹部112。該穿孔111位於該側板11的一端,該穿孔111呈穿透狀。該兩個凹部112位於遠離該穿孔111的一端,該兩個側板11之穿孔111與凹部112彼此相對。
該本體20包括一個第一端201與一個第二端202,該本體20第一端201設有一個第一孔21與一個容置部22,該第一孔21呈穿透狀,且該第一孔21連通該容置部22。該容置部22位於該本體20第一端201的一側。該本體20第二端202設有一個調整孔23,該調整孔23呈螺孔狀。該本體20的第一端201與第二端202之間形成一個抵靠部24與至少一個放置區25,該抵靠部24鄰近該本體20的第一端201,該抵靠部24呈U字型。該放置區25鄰近該本體20的第二端202,該放置區25呈U字型,該放置區25包括兩個插部251與一個抵部252,該抵部252位於該兩個插部251之間。
該本體20第一端201設有一組樞接裝置26樞接於該殼體10之穿孔111,該樞接裝置26令該本體20能夠相對該殼體10樞轉。
該抵接件30包括一個第一部位31與一個第二部位32,該第一部位31呈圓柱狀,其設有一個第二孔33,該第二孔33呈穿透狀,該第一部位31樞接於該本體20第一端201,該第一部位31容置於該本體20之容置部22。該第二部位32沿著該第一部位31的外周緣向外突伸,該第二部位32包括一個抵靠緣321與一個抵接面322,該抵靠緣321呈弧形,該抵接面322呈平整狀,該抵靠緣321與該抵接面322鄰接,該抵靠緣321能夠抵設於該本體20之抵靠部24。
該樞接裝置26樞接於該穿孔111、該第一孔21與該第二孔33。該樞接裝置26包括一個第一軸件261與一個第二軸件262,該第一軸件261設有一個內螺紋孔2611。該第二軸件262設有一個外螺紋部2621,該第二軸件262設為一個螺栓。該第一軸件261穿設於該兩個側板11其中之一的穿孔111、該抵接件30之第二孔33、該本體20之第一孔21與該另外一個側板11的穿孔111。該第二軸件262穿設於該兩個側板11其中之一的穿孔111,該第二軸件262與該第一軸件261形成對接,該第二軸件262之外螺紋部2621螺鎖於該第一軸件261之內螺紋孔2611,令該第一軸件261與該第二軸件262螺鎖在一起,並防止該本體20與該抵接件30脫離該殼體10。
該打鏈件40設於該本體20之調整孔23,該打鏈件40包括一個驅動孔41、一個調整部42與一個打鏈突部43。該驅動孔41、該調整部42與該打鏈突部43位於同一軸線上,該驅動孔41設為內六角孔狀,該調整部42設為外螺紋狀,其螺設於該調整孔23,該調整部42能夠相對該調整孔23旋轉,該調整部42位於該驅動孔41與該打鏈突部43之間,該打鏈突部43呈突柱狀。
該蓋體50包括一個驅動部51、一個拆胎部52與四個突部53。該驅動部51與該拆胎部52分別位於該蓋體50相反的兩端,該驅動部51呈外六角形,該驅動部51穿設於該驅動孔41,且該蓋體50藉由該驅動部51能夠驅動該打鏈件40。該拆胎部52位於該蓋體50一端的端面,該拆胎部52能夠拆卸輪胎。該突部53位於該蓋體50相對的兩個外表面,且該突部53與該驅動部51位於不同的外表面,該突部53能夠與該殼體10的凹部112形成凹凸配合,令該蓋體50蓋設於該殼體10。
參照圖五,為本發明之打鏈工具之拆卸蓋體之示意圖。該蓋體50與該殼體10藉由簡單卡扣而能夠輕易的結合與分離,請同時參照圖二,使用者能夠輕易的將手伸入該第二鏤空部15而扳動該蓋體50之拆胎部52,令該蓋體50的突部53輕易的脫離該殼體10的凹部112,即能夠讓該蓋體50與該殼體10形成分離。
而當使用者欲裝設該蓋體50至該殼體10時,令該驅動部51朝向該殼體10之背板12,並推動該蓋體50,即能夠令該蓋體50的突部53卡設於該殼體10的凹部112,該蓋體50蓋設於該殼體10,該蓋體50外露的一面為光滑的外表面,令該打鏈工具1具有平滑的外觀,使用者能夠握持該打鏈工具1的任何部位,而無須擔憂被外露的部位誤傷,且這樣簡潔的外觀能夠讓該打鏈工具1容易的被收藏,不會增加收藏空間。
該蓋體50能夠一物多用,該蓋體50蓋設於該殼體10時,該蓋體50能夠封閉該殼體10之第一鏤空部14,令該殼體10之第一鏤空部14形成封閉而不外露。該蓋體50也能夠當作工具使用,該蓋體50之驅動部51能夠當作外六角扳手使用,而驅動該打鏈件40。該蓋體50之拆胎部52更能夠當作拆胎扳手使用。
參照圖六、圖七與圖八,為本發明之打鏈工具之本體位於使用位置之示意圖。該本體20能夠在收藏位置與使用位置之間切換改變,該本體20位於收藏位置時,該本體20被該殼體10包覆,該本體20完全收藏於該第一鏤空部14之內,此時,該殼體10之外周緣形成平面狀的外觀而沒有任何突出的部件令使用者在握持或操作時不會誤傷自己或他人。
該本體20位於使用位置時,令該本體20相對該殼體10樞轉,使用者能夠容易的樞轉該本體20,令該本體20越過該第一鏤空部14與該第二鏤空部15,且該本體20與該殼體10形成垂直,該本體20並抵設於該殼體10之背板12的端部。此時,該本體20外露於該殼體10,使用者能夠自行判斷是否同步樞轉該抵接件30,令該本體20能夠選擇搭配該抵接件30而與該打鏈件40進行打鏈作業。
參照圖九至圖十一,為本發明之打鏈工具安裝新的銷之示意圖。使用者將新的銷62插置於鏈目掛61,新的銷62一端為一個突緣端621,另一端為一個平直端622,令銷62的突緣端621朝向該抵接件30的抵接面322。鏈條60的鏈目掛61置於該放置區25之插部251與抵部252,該打鏈突部43朝向銷62的平直端622。
當安裝新的銷62呈空心狀時,使用者樞轉該抵接件30,令該抵接件30之第二部位32的抵靠緣321抵靠於該抵靠部24,且該第二部位32的抵接面322抵設於鏈條60的銷62的突緣端621。使用者藉由該蓋體50驅動該打鏈件40,令該打鏈件40之調整部42相對該本體20之調整孔23轉動,該打鏈突部43能夠抵設於鏈條60的銷62的平直端622內,該打鏈突部43推動銷62的平直端622,令銷62的平直端622形成突緣狀,令銷62無法脫離鏈目掛61。
當安裝新的銷62呈實心狀時,使用者能夠無須使用該抵接件30,而直接將銷62置於該放置區25之插部251與抵部252,使用者藉由該蓋體50驅動該打鏈件40,令該打鏈件40之調整部42相對該本體20之調整孔23轉動,該打鏈突部43能夠抵設於鏈條60的銷62,該打鏈突部43推動銷62,令銷62安裝於鏈目掛61。
同時參照圖十二,為本發明之打鏈工具進行打鏈作業之示意圖。使用者撥動該抵接件30,令該第二部位32脫離該抵靠部24。此時,使用者將鏈條60的鏈目掛61置於該放置區25之插部251與抵部252,該打鏈突部43對應鏈條60的銷62。使用者再持續藉由該蓋體50驅動該打鏈件40,令該打鏈件40之調整部42相對該本體20之調整孔23轉動,該打鏈突部43抵設於銷62的一端,且打鏈突部43推動銷62,令銷62移動於鏈目掛61的凹槽63內,該打鏈突部43並伸入鏈目掛61的凹槽63內,而完成拆卸鏈條60的銷62之打鏈作業。
參照圖十三與圖十四,為本發明之打鏈工具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本發明之打鏈工具之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之差異僅在於該本體20a的第一端201a,該本體20a第一端201a設有一個第一孔21a與一個容置部22a,該第一孔21a穿透該容置部22a。該本體20a的第一端201a的容置部22a位於該本體20a第一端201a的中間部位,該容置部22a徑向穿透該本體20a的第一端201a,該容置部22a令該本體20a的第一端201a形成兩個部件。
就以上所述可以歸納出本發明具有以下之優點:
1.本發明打鏈工具,其包括有:一個殼體、一個本體、一個抵接件、一個打鏈件與一個蓋體。該本體、該抵接件與該打鏈件收藏於該殼體內部,該蓋體蓋設於該殼體之一側。令該打鏈工具在非使用狀態時,該打鏈工具的體積小且外觀沒有突出物,且該本體、該抵接件與該打鏈件皆不外露,能夠讓使用者容易握持與收藏該打鏈工具。
2.本發明打鏈工具,其蓋體與殼體藉由簡單卡扣而能夠輕易的結合與分離,使用者能夠輕易的將手伸入該第二鏤空部而扳動該蓋體之拆胎部,令該蓋體的突部輕易的脫離該殼體的凹部,即能夠讓該蓋體與該殼體形成分離。
3.本發明打鏈工具,其蓋體外露的一面為光滑的外表面,令該打鏈工具具有平滑的外觀,使用者能夠握持該打鏈工具的任何部位,而無須擔憂被外露的部位誤傷,且這樣簡潔的外觀能夠讓該打鏈工具容易的被收藏,不會增加收藏空間。
4.本發明打鏈工具,其蓋體能夠一物多用,該蓋體蓋設於該殼體時,該蓋體能夠封閉該殼體之第一鏤空部,令該殼體之第一鏤空部形成封閉而不外露。該蓋體也能夠當作工具使用,該蓋體之驅動部能夠當作外六角扳手使用,而驅動該打鏈件。該蓋體之拆胎部更能夠當作拆胎扳手使用。
5.本發明打鏈工具,其能夠安裝鏈條的銷,也能夠拆卸鏈條的銷,而具有兩用功能。且該打鏈工具適用於空心狀的銷與實心狀的銷。
惟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故舉凡數值之變更或等效元件之置換,或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疇。
(先前技術)
91...握柄
92...本體
921...放置區
93...打鏈柄
94...抵接件
(本案)
1...打鏈工具
10...殼體
11...側板
111...穿孔
112...凹部
12...背板
13...底板
14...第一鏤空部
15...第二鏤空部
20...本體
201...第一端
202...第二端
21...第一孔
22...容置部
23...調整孔
24...抵靠部
25...放置區
251...插部
252...抵部
26...樞接裝置
261...第一軸件
2611...內螺紋孔
262...第二軸件
2621...外螺紋部
30...抵接件
31...第一部位
32...第二部位
321...抵靠緣
322...抵接面
33...第二孔
40...打鏈件
41...驅動孔
42...調整部
43...打鏈突部
50...蓋體
51...驅動部
52...拆胎部
53...突部
20a...本體
201a...第一端
21a...第一孔
22a...容置部
60...鏈條
61...鏈目掛
62...銷
621...突緣端
622...平直端
63...凹槽
圖一:為本發明打鏈工具之立體外觀圖。
圖二:為本發明打鏈工具之立體分解圖。
圖三:為本發明打鏈工具之剖視圖,表本體、抵接件與打鏈件位於殼體與蓋體之間。
圖四:為本發明打鏈工具之剖視圖,表抵接件設於該本體之示意圖。
圖五:為本發明之打鏈工具之拆卸蓋體之示意圖。
圖六:為本發明之打鏈工具之本體樞轉之示意圖。
圖七:為本發明之打鏈工具之本體位於使用位置之立體外觀圖。
圖八:為本發明之打鏈工具之本體位於使用位置之示意圖。
圖九:為本發明之打鏈工具進行打鏈作業之立體外觀圖。
圖十:為本發明之打鏈工具進行打鏈作業之示意圖,表抵接件抵設於鏈條。
圖十一:為本發明之打鏈工具進行打鏈作業之示意圖,表打鏈件推動鏈條的銷。
圖十二:為本發明之打鏈工具進行打鏈作業之示意圖,表抵接件遠離鏈條,且打鏈件完成拆卸鏈條的銷之打鏈作業。
圖十三:為本發明之打鏈工具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圖十四:為本發明之打鏈工具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十五:為習用的打鏈工具之立體外觀圖。
圖十六:為習用的打鏈工具之另一立體外觀圖。
1...打鏈工具
10...殼體
11...側板
111...穿孔
112...凹部
13...底板
14...第一鏤空部
15...第二鏤空部
20...本體
201...第一端
202...第二端
21...第一孔
22...容置部
23...調整孔
24...抵靠部
25...放置區
26...樞接裝置
261...第一軸件
262...第二軸件
2621...外螺紋部
30...抵接件
31...第一部位
32...第二部位
321...抵靠緣
322...抵接面
33...第二孔
40...打鏈件
42...調整部
43...打鏈突部
50...蓋體
51...驅動部
52...拆胎部
53...突部

Claims (10)

  1. 一種打鏈工具,其包含有:一個殼體;一個本體,該本體包括一個第一端與一個第二端,該本體第一端樞接於該殼體,該本體第二端設有一個調整孔,該本體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形成一個抵靠部與至少一個放置區,該抵靠部鄰近該本體的第一端,該放置區鄰近該本體的第二端,該放置區供鏈條的鏈目掛置放;一個抵接件,該抵接件包括一個第一部位與一個第二部位,該第一部位樞接於該本體第一端,該第二部位能夠抵設於該本體之抵靠部,該第二部位能夠抵設於鏈條的銷;一個打鏈件,其設於該本體之調整孔,該打鏈件相對該本體之調整孔轉動而能夠進行打鏈作業;一個蓋體,其蓋設於該殼體,該蓋體與該殼體能夠輕易的結合與分離,該蓋體外露的一面為光滑的外表面,令該打鏈工具具有平滑的外觀,該蓋體也能夠當作工具使用,該蓋體能夠驅動該打鏈件;該本體能夠在收藏位置與使用位置之間切換改變,該本體位於收藏位置時,該本體被該殼體包覆,該本體位於使用位置時,該本體能夠相對該殼體樞轉,該本體外露於該殼體,該本體、該抵接件與該打鏈件能夠進行打鏈作業。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打鏈工具,其中該殼體包括兩個側板、一個背板與一個底板,該背板連接該兩個側板的一側,該底板連接該兩個側板的一端,該兩個側板遠離該背板的一端形成一個第一鏤空部,該兩個側板遠離該底板的一端形成一個第二鏤空部,該第二鏤空部並局部穿透該背板,該蓋體能夠封閉該殼體之第一鏤空部,令該殼體之第一鏤空部形成封閉而不外露,使用者能夠輕易的將手伸入該第二鏤空部而扳動該蓋體,令蓋體與該殼體形成分離,該本體相對該殼體樞轉時,該本體越過該第一鏤空部與該第二鏤空部,且該本體與該殼體形成垂直,該本體抵設於該殼體之背板的端部,該本體外露於該殼體,該本體能夠搭配該抵接件與該打鏈件進行打鏈作業。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打鏈工具,其中該側板包括一個穿孔,該穿孔位於該側板的一端,該穿孔呈穿透狀,該本體第一端設有一組樞接裝置樞接於該殼體之穿孔。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打鏈工具,其中該本體第一端設有一個第一孔與一個容置部,該第一孔呈穿透狀,且該第一孔連通該容置部,該第一部位呈圓柱狀,其設有一個第二孔,該第二孔呈穿透狀,該樞接裝置樞接於該穿孔、該第一孔與該第二孔,該第一部位能夠容置於該本體之容置部。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打鏈工具,其中該樞接裝置包括一個第一軸件與一個第二軸件,該第一軸件設有一個內螺紋孔,該第二軸件設有一個外螺紋部,該第一軸件穿設於該兩個側板其中之一的穿孔、該抵接件之第二孔、該本體之第一孔與該另外一個側板的穿孔,該第二軸件穿設於該兩個側板其中之一的穿孔,該第二軸件與該第一軸件形成對接,該第二軸件之外螺紋部螺鎖於該第一軸件之內螺紋孔,令該第一軸件與該第二軸件螺鎖在一起,並防止該本體與該抵接件脫離該殼體。
  6. 如請求項2所述之打鏈工具,其中該側板包括兩個凹部,該蓋體包括四個突部,該突部位於該蓋體相對的兩個外表面,該突部能夠與該殼體的凹部形成凹凸配合,令該蓋體蓋設於該殼體。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打鏈工具,其中該抵靠部呈U字型,該第二部位包括一個抵靠緣與一個抵接面,該抵靠緣呈弧形,該抵接面呈平整狀,該抵靠緣與該抵接面鄰接,該抵靠緣能夠抵設於該本體之抵靠部,當安裝新的銷呈空心狀時,該抵接面抵設於鏈條的銷的突緣端。
  8. 如請求項4所述之打鏈工具,其中該打鏈件包括一個驅動孔、一個調整部與一個打鏈突部,該驅動孔、該調整部與該打鏈突部位於同一軸線上,該驅動孔設為內六角孔狀,該調整部設為外螺紋狀,其螺設於該調整孔,該調整部能夠相對該調整孔旋轉,該調整部位於該驅動孔與該打鏈突部之間,該打鏈突部呈突柱狀,該蓋體包括一個驅動部、一個拆胎部與四個突部,該驅動部與該拆胎部分別位於該蓋體相反的兩端,該驅動部呈外六角形,該驅動部設於該驅動孔,該蓋體藉由該驅動部能夠驅動該打鏈件,該打鏈突部能夠推動鏈條的銷,該拆胎部位於蓋體一端的端面,該拆胎部能夠拆卸輪胎。
  9. 如請求項4所述之打鏈工具,其中該容置部位於該本體第一端的一側。
  10. 如請求項4所述之打鏈工具,其中該容置部位於該本體第一端的中間部位,該容置部徑向穿透該本體的第一端,該容置部令該本體的第一端形成兩個部件。
TW100146785A 2011-12-16 2011-12-16 打鏈工具 TW2013257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6785A TW201325766A (zh) 2011-12-16 2011-12-16 打鏈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6785A TW201325766A (zh) 2011-12-16 2011-12-16 打鏈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5766A true TW201325766A (zh) 2013-07-01
TWI461265B TWI461265B (zh) 2014-11-21

Family

ID=49224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6785A TW201325766A (zh) 2011-12-16 2011-12-16 打鏈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32576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0495B (zh) * 2015-01-23 2017-05-01 With the anti-off effect of the storage can be folded folding tool
TWI682835B (zh) * 2019-04-23 2020-01-21 極點股份有限公司 弧形打鏈器
TWI752731B (zh) * 2020-11-18 2022-01-11 極點股份有限公司 可適用多種寬度鏈條之打鏈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1819B2 (en) * 2001-10-22 2004-06-22 Louis Chuang Tool assembly with a tire repairing wrench
CN1709649A (zh) * 2005-06-03 2005-12-21 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 具有可当成把手之外壳的断链器
TW201119808A (en) * 2009-12-04 2011-06-16 Crops Co Ltd Structure of bicycle tool s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61265B (zh) 2014-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97835B2 (en) Multiple chuck hand tool
USD572484S1 (en) Portion of a handle for a bag
TW201325766A (zh) 打鏈工具
TWI335292B (zh)
TW201436961A (zh) 可收納斷鏈器之折疊工具組成
WO2020216336A1 (zh) 一种多功能侧手柄
TWI568621B (zh) It can be installed in a bicycle device
TWM435970U (en) Improved structure of socket tool
TWM293132U (en) Tool set
CN202391885U (zh) 一种家具连接扣件
JP2005349565A5 (zh)
WO2019178849A1 (zh) 手柄快拆结构及拍摄设备
WO2016000270A1 (zh) 具有批头存储功能的可调力矩式拆装工具
TWM273431U (en) Tool set
CN216453194U (zh) 一种爆米花机挂钩简易拆卸装置及具有其的爆米花机
CN215433526U (zh) 一种组合工具
TWM575788U (zh) 自行車之快拆防盜結構
CN207707446U (zh) 一种翻盖收纳盒
CN206426049U (zh) 一种多功能刀
TW201908192A (zh) 曲柄快拆機構
TW201827170A (zh) 扭力起子工具
TW200838760A (en) Quick-release structure of bicycle hub
CN201194517Y (zh) 一种钳式启开器
JP3061951U (ja) 多機能手工具
TWM279461U (en) Rotary bar structure for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