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25262A - 音訊測試系統及待測裝置的音訊測試方法 - Google Patents
音訊測試系統及待測裝置的音訊測試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325262A TW201325262A TW100144637A TW100144637A TW201325262A TW 201325262 A TW201325262 A TW 201325262A TW 100144637 A TW100144637 A TW 100144637A TW 100144637 A TW100144637 A TW 100144637A TW 201325262 A TW201325262 A TW 201325262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test
- audio
- tested
- testing
- generat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4—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micropho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loudspeak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1—Input selection or mixing for amplifiers or loudspeak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4—Circuit arrangements, e.g. for selective connection of amplifier inputs/outputs to loudspeakers, for loudspeaker detection, or for adaptation of settings to personal preferences or hearing impairm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音訊測試系統及待測裝置的音訊測試方法。此音訊測試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透過測試裝置的測試發音端發送測試音訊。控制待測裝置透過收音端進行錄音,以產生待測音訊。在錄音完畢後,控制待測裝置從兩側發音端之其一播放待測音訊,以透過測試收音端進行錄音,並呼叫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第一測試結果。以及,控制待測裝置從兩側發音端之另一播放待測音訊,以透過測試收音端進行錄音,並呼叫該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第二測試結果。藉此,可利用此音訊測試方法執行自動化測試,以免除繁瑣的檢測步驟及細節。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測試技術,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音訊測試系統及待測裝置的音訊測試方法。
對於製造廠商而言,如何檢測在生產線上的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筆記型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音訊播放裝置)的音質,一直是一個重要的課題。製造廠商為了確保其產品的音訊品質,會對其產品的音訊(audio)迴路進行多種檢測,這些檢測包括量測音訊迴路的頻率響應(frequency response)、總諧波失真(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noise,簡稱THD+N)、訊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兩聲道音量平衡(2 channel ratio)、串音(corsstalk)、輸出波形(waveform)等,並利用上述的這些檢測,來檢驗其產品的音訊特性。
然而,以習知的技術來說,廠商需要購買許多複雜且昂貴的儀器,以對音訊播放裝置的音質進行測試。這不但會造成製造成本的上升,並且其操作過程繁雜費時,並不適合在生產線上執行。就目前的音訊檢測方式而言,由於部分的檢測內容需以檢測人員的人耳來加以判斷,加上生產線上的噪音吵雜,因而經常干擾到附近其他的檢測人員。因此,以人耳辨別音訊的方式,既沒有統一的標準,也容易產生相當大的誤差,並而難以避免檢測人員的判斷失誤。
本發明提供之音訊測試系統與待測裝置的測試方法,其在音訊測試過程中可自動化執行,不需以人耳來判斷音訊檢測的內容,免除繁瑣的檢測步驟及細節,減少人工的測試漏失,避免檢測人員判斷失誤。
本發明提出一種音訊測試系統,其包括測試裝置以及待測裝置。測試裝置包括測試發音端及測試收音端。待測裝置則包括收音端以及兩側發音端。其中,測試裝置透過測試發音端發送測試音訊,並控制待測裝置透過收音端進行錄音以產生待測音訊。測試裝置在錄音完畢後控制待測裝置從兩側發音端之其一播放待測音訊,以使測試裝置透過測試收音端進行錄音,並呼叫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第一測試結果。並且,測試裝置控制待測裝置從兩側發音端之另一播放待測音訊,以使測試裝置透過測試收音端進行錄音,並呼叫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第二測試結果。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出一種待測裝置的音訊測試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驟。透過測試裝置的測試發音端發送測試音訊。控制待測裝置透過收音端進行錄音,以產生待測音訊。在錄音完畢後,控制待測裝置從兩側發音端之其一播放待測音訊,以透過測試裝置的測試收音端進行錄音,並呼叫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第一測試結果,以及控制待測裝置從兩側發音端之另一播放待測音訊,以透過測試收音端進行錄音,並呼叫該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第二測試結果。
基於上述,本發明提供一種音訊測試系統與待測裝置的測試方法。本實施例的測試裝置將會發送測試音訊,並且測試裝置可以控制待測裝置透過收音端進行錄音以產生待測音訊。待錄音完畢後,測試裝置可以控制待測裝置播放待測音訊,並且透過測試裝置的測試收音端來紀錄相應的應訊接收,然後透過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測試結果。藉此,此音訊測試系統及其方法可以在生產線上取代以人耳聆聽進行音訊檢測的方式,並利用其專用治具來避免生產線上的噪音干擾。如此一來,可以增進待測裝置的音訊測試效率,並減少測試時可能發生的錯誤判斷。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音訊測試系統1000的方塊圖。請參照圖1,本發明所提供的音訊測試系統1000包括測試裝置1100、待測裝置1200、治具1300及介面電路1600。測試裝置1100包括測試發音端1410及測試收音端1510。待測裝置1200包括收音端1420以及兩側發音端1520。介面電路1600包括測試開關1610以及通用序列匯流排(USB)介面1620。
於實施過程中,本實施例的音訊測試系統1000主要測試無法回應(loopback)音訊測試的待測裝置1200。由於待測裝置1200的作業平台上難以撰寫軟體程式來自行檢測其自身的音訊裝置,換句話說,待測裝置1200難以將其收音端(麥克風)與發音端(例如,揚聲器)相互連接,並利用軟體程式自行檢測。因此,本實施例之待測裝置1200例如是具有特殊作業平台的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或筆記型電腦。於本實施例中,待測裝置1200以平板電腦中最主要的電路裝置作為舉例。相對地,由於必須在測試裝置1100上執行符合本實施例精神的音訊測試方法,因此測試裝置1100可以是通用作業平台(例如,視窗作業系統、LINUX作業系統)的電腦裝置。
另一方面,為了提供隔音的偵測環境,本實施例特別研發專用於此音訊測試系統1000的專用治具1300,治具1300包括音箱1400、1500與介面電路1600,其中介面電路1600為整合USB介面1620及測試開關1610的電路裝置。因此,測試人員可以分別將測試裝置1100的測試發音端1410與測試收音端1510、以及待測裝置1200的收音端1420與兩側發音端1520,依照相對應的端點而配置於治具1300上,以進行音訊測試中的音訊傳遞。詳細而言,測試裝置1100的測試發音端1410與受測裝置1200的收音端1420配置於同一個音箱1400中,而測試裝置1100的測試收音端1510與受測裝置1200的兩側發音端1520則配置於另一個音箱1500中。此外,治具1300具有多數個端點N11~N19,藉以耦接測試裝置1100與待測裝置1200。
請參照圖1,測試裝置1100經由治具1300上的端點N11,耦接音箱1400中的測試發音端1410,而經由治具1300上的端點N12,耦接音箱1500中的測試收音端1510。測試發音端1410可發送測試音訊作為測試的音頻訊號,而測試收音端1510可進行待測音訊的錄音。本實施例之測試裝置1100(電腦)便可包括一個符合本實施例之音訊測試方法的測試程序,以及一個音訊分析程序。
其中,上述測試程序包括一個使用者介面,在音訊測試的過程中,使用者可經由使用者介面輸入音訊測試的參數,諸如指定的測試音頻等,以讓測試程序執行測試。亦即,測試程序會使測試裝置1100經由測試發音端1410發送測試的音頻訊號,以及控制待測裝置1200發送音頻訊號,使待測裝置1200所發送的音頻訊號從測試收音端1510進行錄音。當錄音完畢後,此測試程序會呼叫音訊分析程序產生測試結果,並經由使用者介面顯示測試結果的訊息,例如:『左聲道測試通過(L_PASS)』、『左聲道測試失敗(L_FAIL)』、『右聲道測試通過(R_PASS)』、『右聲道測試失敗(R_FAIL)』的警示訊息。
前述的音訊分析程序可以進行多種不同的音訊檢測流程,這些音訊檢測流程例如可以量測音訊迴路的頻率響應(frequency response)、輸出瓦特數(output power)、訊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等,據以得知待測系統的狀況。舉例來說,量測頻率響應是為了檢測音訊迴路之輸出訊號與輸入訊號的比值,也就是檢測音訊迴路對於各階段頻率所反應的能量大小,亦即檢測各個訊號之增益特性。因此,藉由測試裝置所提供的測試程序及音訊分析程序,可以取代人耳的音訊判斷以進行音訊測試,以及經由音訊分析程序可據以得知音訊迴路的最高工作頻率、最低工作頻率以及增益狀況等。
上述待測裝置1200的收音端1420可以包括平板電腦內建的預設麥克風1421以及外接式麥克風1422。待測裝置1200的兩側發音端1520則可以包括平板電腦內建的預設揚聲器1521及外接式揚聲器1522,而預設揚聲器1521則包括左聲道揚聲器1521L及右聲道揚聲器1521R。由於待測裝置1200內建的預設麥克風1421以及外接式麥克風1422所接收的音訊迴路可能互不相同,同樣地,待測裝置1200內建的預設揚聲器1521及外接式揚聲器1522也可能具有互不相同的音訊迴路,因此皆需進行本實施例所述的音訊測試方法。本實施例將預設麥克風1421及預設揚聲器1521同時檢測,因此將上述兩者稱為預設音訊系統。另一方面,本實施例將外接式麥克風1422及外接式揚聲器1522同時檢測,因此將之稱為外接式音訊系統。因此,本實施例之音訊測試系統1000會對待測裝置1200進行兩種不同狀態的音訊測試,分別為預設音訊系統及外接式音訊系統的音訊測試。
更詳述地,待測裝置1200經由治具1300上的端點N13及N17分別耦接於音箱1400中的收音端1420,亦即,分別耦接於預設收音端1420的預設麥克風1421及外接式麥克風1422,使待測裝置1200可以將測試裝置1100發送的測試音訊,在治具1300上的音箱1400中進行錄音以產生待測音訊。此外,待測裝置1200經由治具1300上的端點N14~N16以耦接音箱1500中的兩側發音端1520。更詳述地,待測裝置1200經由端點N15與端點N16分別耦接於預設揚聲器1521的左聲道揚聲器1521L與右聲道揚聲器1521R,而待測裝置1200經由N14耦接於外接式揚聲器1522,如此的耦接方式可使待測裝置1200在音箱1500中播放由待測裝置1200經收音端1420所錄音的待測音訊。
此外,本實施例的待測裝置1200亦包括一待測端程序,其與上述測試程序進行溝通並受到測試程序的控制。藉此,測試程序透過待測端程序來控制待測裝置1200兩側發音端1520的播放次數,待測端程序也會發送待測裝置1200的音訊狀態到測試程序。舉例而言,待測裝置1200可發送訊息,例如是『AutoLoopbackExternalTest begin』、『AutoLoopbackIn ternalTest begin』、『Start playing left channel』、『Start playing left channel』等訊息給測試裝置1100的待測端程序。
測試開關1610配置於治具1300中,本實施例的測試開關1610例如是繼電器。此外,測試裝置1140可藉由USB介面1620來遠端控制測試開關1610的狀態,測試開關1610及USB介面1620經由治具1300上的端點N18電性連接於待測裝置1200。此外,測試開關1610可藉由電壓大小的設定,得以控制測試開關1610內部電路的導通而具有開關切換的功能,並且,測試開關1610透過其端點C、治具1300的端點N19而連接到待測裝置1200。
由於待測裝置1200的音訊測試包括兩種不同狀態的音訊測試(預設音訊系統及外接式音訊系統),因此,測試開關1610的開關切換可以控制待測裝置1200的預設音訊系統及外接式音訊系統之測試狀態的切換。也就是說,在音訊測試的過程中,測試開關1610可模擬待測裝置1200是否偵測到外接式麥克風1422及外接式揚聲器1522,待測裝置1200從而切換其之預設音訊系統或是外接式音訊系統,藉以依序測試預設麥克風1421、預設揚聲器1521、外接式麥克風1422及外接式揚聲器1522。
舉例而言,當測試開關1610為第一狀態時,例如,模擬待測裝置1200並沒有偵測到外接式揚聲器1522的時候,音訊測試系統1000因而得以測試待測裝置1200的預設音訊系統。相對地,而當測試開關1610為第二狀態時,例如,模擬待測裝置1200已偵測到外接式麥克風1422及外接式揚聲器1522的時候,可以使音訊測試系統1000測試待測裝置1200的外接式音訊系統。因此,本實施例之音訊測試系統1000藉由測試開關1610,可以使測試裝置1100經由測試程序,自動化地控制預設音訊系統及外接式音訊系統之測試狀態的切換,藉以避免人工操作測試狀態的切換,從而減少測試流程的時間和增進測試的效率。
底下即搭配上述音訊測試系統1000來說明音訊測試方法各步驟。圖2是依照本發明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音訊測試的方法流程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音訊測試系統1000的示意圖。本實施例將依照圖2的步驟流程依序進行待測裝置1200的預設音訊系統及外接式音訊系統的音訊測試。
請同時參照圖2與圖3,假設音訊測試系統1000中的測試開關1610為第一狀態(如箭頭1610-1所示),也就是說,此時音訊測試系統1000用以測試待測裝置1200的預設音訊系統。在步驟S210中,測試裝置1100中的測試程序會依據使用者所輸入或指定的音訊測試參數以執行音訊測試,並且使測試裝置1100透過測試發音端1410發送測試音訊。於步驟S220,測試程序控制待測裝置1200的待測端程序,藉以透過待測裝置1200的預設麥克風1421進行錄音,以產生內部待測音訊。換言之,圖3繪示的虛線箭頭1430a意指測試音訊傳遞的方向,亦即,由測試發音端1410發送測試音訊,並由預設麥克風1421接收測試音訊以進行錄音而產生內部待測音訊。
在錄音完畢後,進行步驟S230,測試程序控制待測裝置1200從左聲道揚聲器1521L中播放內部待測音訊的左聲道部分,以透過測試收音端1510進行錄音,並呼叫測試裝置1100中的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第一測試結果。如圖3中所示之虛線箭頭1530a意指內部待測音訊之左聲道部分傳遞的方向。亦即,待測裝置1200的內部待測音訊之左聲道部分是由左聲道揚聲器1521L所播放,並由測試收音端1510接收以進行錄音,並且透過測試裝置1100中的音訊分析程序來分析待測裝置1200透過左聲道回路所發出的內部預設音訊,以產生第一測試結果。更詳述地,測試程序在接收到音訊分析程序所產生的第一測試結果後,可依據此第一測試結果來顯示『左聲道測試通過(L_PASS)』或『左聲道測試失敗(L_FAIL)』的訊息。並且,若測試結果為『左聲道測試失敗(L_FAIL)』,待測裝置1200可根據待測端程序以重複播放內部待測音訊,直到出現『左聲道測試通過(L_PASS)』的測試結果,或是當到達預設播放的迴圈次數後,測試程序會自動終止而顯示此次的測試結果為失敗。
接著,類似於步驟S230,測試程序在步驟S240中控制待測裝置1200從右聲道揚聲器1521R中播放內部待測音訊的右聲道部分,以透過測試收音端1510進行錄音,並呼叫測試裝置1100中的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第二測試結果。圖3繪示的虛線箭頭1530b意指內部待測音訊之右聲道部分傳遞的方向,亦即,待測裝置1200的內部待測音訊之右聲道部分是由右聲道揚聲器1521R所播放,以及由測試收音端1510接收以進行錄音,並且透過測試裝置1100中的音訊分析程序來分析內部待測音訊之右聲道部份,也就是檢測待測裝置1200的右聲道迴路,以產生第二測試結果。待測裝置1200可根據待測端程序以重複播放內部待測音訊,直到出現『右聲道測試通過(R_PASS)』的測試結果,或是當到達預設播放的迴圈次數後自動終止,並顯示此次的測試結果為失敗。
於步驟S250中,若音訊分析程序所生的第一測試結果及第二測試結果皆為通過,使用者介面將顯示通過訊息,例如『通過(PASS)』。然而,若音訊分析程序所生的第一測試結果或第二測試結果其中之一為失敗,使用者介面將顯示失敗訊息,例如『失敗(FAIL)』。
圖4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音訊測試系統1000的方塊圖。請同時參照圖2與圖4,假設音訊測試系統1000中的測試開關1610為第二狀態(如箭頭1610-2所示),也就是說,此時音訊測試系統1000用以測試進行待測裝置1200的外接式音訊系統測試。由於測試待測裝置1200的外接式音訊系統之步驟流程類似於測試預設音訊系統的步驟流程,皆可統整為步驟S210~S250,因此本實施例於此處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而不再重複贅述。
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於:在步驟S220中,測試裝置1100中的測試程序控制待測裝置1200的待測端程序,藉以透過待測裝置1200的外接式麥克風1422進行錄音,以產生外部待測音訊。換言之,如圖4繪示的虛線箭頭1430b意指測試音訊傳遞的方向,亦即,由測試發音端1410發送測試音訊,並由外接式麥克風1422接收以進行錄音。在錄音完畢後,進行步驟S230,測試程序控制待測裝置1200從外接式揚聲器1522的左聲道部分播放外部待測音訊,以透過測試收音端1510進行錄音,並呼叫測試裝置1100中的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第一測試結果。如圖4中所示之虛線箭頭1530c意指外部待測音訊之左聲道部分傳遞的方向,亦即,待測裝置1200的外部待測音訊之左聲道部分是由外接式揚聲器1522所播放,並由測試收音端1510接收以進行錄音,並且透過測試裝置1100中的音訊分析程序來分析外部待測音訊之左聲道部,也就是檢測待測裝置1200的外接式音訊系統之左聲道迴路,以產生第一測試結果。接著,類似於步驟S230,測試程序在步驟S240中控制待測裝置1200從外接式揚聲器1522中播放外部待測音訊的右聲道部分,以透過測試收音端1510進行錄音,並呼叫測試裝置1100中的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第二測試結果。換言之,由於外接式揚聲器1522可切換左/右聲道播放的功能,因此如圖4中繪示的虛線箭頭1530c意指外部待測音訊之右聲道部分傳遞的方向,亦即,待測裝置1200的外部待測音訊之右聲道部分是由外接式揚聲器1522所播放,以及由測試收音端1510接收以進行錄音,並且透過測試裝置1100中的音訊分析程序來分析外部待測音訊之右聲道部份,也就是檢測待測裝置1200的右聲道迴路,以產生第二測試結果。於步驟S250中,若音訊分析程序所生的第一測試結果及第二測試結果皆為通過,使用者介面將顯示通過訊息,以表示待測裝置1200之外接式音訊系統通過測試,若音訊分析程序所生的第一測試結果或第二測試結果其中之一為失敗,使用者介面將顯示失敗訊息,以表示待測裝置1200之外接式音訊系統不通過測試。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音訊測試系統與與待測裝置的測試方法,可以透過一個測試裝置來發送測試音訊以執行每一音訊測試,以免除音訊測試過程中的繁瑣檢測步驟及細節,並且可以經由測試程序,自動化地控制待測裝置的預設音訊系統及外接式音訊系統之測試狀態的切換。藉此,此音訊測試系統及其方法可以在生產線上取代以人耳聆聽進行音訊檢測的方式,並利用其專用治具來避免生產線上的噪音干擾。如此一來,可以增進待測裝置的音訊測試效率,並減少測試時可能發生的錯誤判斷。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0...音訊測試系統
1100...測試裝置
1200...待測裝置
1300...治具
1400、1500...音箱
1410...測試發音端
1420...收音端
1421...預設麥克風
1422...外接式麥克風
1510...測試收音端
1520...兩側發音端
1521...預設揚聲器
1521L...左聲道揚聲器
1521R...右聲道揚聲器
1522...外接式揚聲器
1600...介面電路
1610...測試開關
1610-1、1610-2...箭頭
1620...USB介面
N11~N19...端點
1430a、1430b、1530a、1530b、1530c...虛線箭頭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音訊測試系統的方塊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音訊測試的方法流程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音訊測試系統的方塊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音訊測試系統的方塊圖。
1000...音訊測試系統
1100...測試裝置
1200...待測裝置
1300...治具
1400、1500...音箱
1410...測試發音端
1420...收音端
1421...預設麥克風
1422...外接式麥克風
1510...測試收音端
1520...兩側發音端
1521...預設揚聲器
1521L...左聲道揚聲器
1521R...右聲道揚聲器
1522...外接式揚聲器
1600...介面電路
1610...測試開關
1620...USB介面
N11~N19...端點
Claims (10)
- 一種音訊測試系統,包括:一測試裝置,包括一測試發音端及一測試收音端;以及一待測裝置,包括一收音端以及兩側發音端,其中,該測試裝置透過該測試發音端發送一測試音訊,並控制該待測裝置透過該收音端進行錄音以產生一待測音訊,該測試裝置在錄音完畢後控制該待測裝置從兩側發音端之其一播放該待測音訊,以使該測試裝置透過該測試收音端進行錄音,並呼叫一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一第一測試結果,並且,該測試裝置控制該待測裝置從兩側發音端之另一播放該待測音訊,以使該測試裝置透過該測試收音端進行錄音,並呼叫該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一第二測試結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音訊測試系統,其中該待測裝置為一平板電腦、一智慧型手機或一筆記型電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音訊測試系統,其中該待測裝置的該收音端包括一預設麥克風以及一外接式麥克風,兩側發音端包括一預設揚聲器以及一外接式揚聲器,並且,該音訊測試系統更包括:一測試開關,以模擬該待測裝置是否偵測到該外接式揚聲器,從而切換該待測裝置的該收音端及兩側發音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音訊測試系統,其中該測試裝置設定該測試開關為一第一狀態,透過該測試發音端發送該測試音訊,並控制該待測裝置透過該預設麥克風進行錄音以產生一內部待測音訊,在錄音完畢後,該測試裝置控制該待測裝置從該預設揚聲器播放該內部待測音訊的左聲道部分,以使該測試裝置透過該測試收音端進行錄音,並呼叫該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該第一測試結果;以及該測試裝置控制該待測裝置從該預設揚聲器播放該內部待測音訊的右聲道部分,以使該測試裝置透過該測試收音端進行錄音,並呼叫該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該第二測試結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音訊測試系統,其中該測試裝置設定該測試開關為一第二狀態,透過該測試發音端發送該測試音訊,並控制該待測裝置透過該外接式麥克風進行錄音以產生一外部待測音訊,在錄音完畢後,該測試裝置控制該待測裝置從該外接式揚聲器的左聲道部分播放該內部待測音訊的左聲道部分,以使該測試裝置透過該測試收音端進行錄音,並呼叫該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該第一測試結果;以及該測試裝置控制該待測裝置從該外接式揚聲器的右聲道部分播放該內部待測音訊的右聲道部分,以使該測試裝置透過該測試收音端進行錄音,並呼叫該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該第二測試結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音訊測試系統,其中當該第一測試結果及該第二測試結果皆為通過時,該測試裝置顯示一通過訊息,且當該第一測試結果或該第二測試結果其中之一為失敗時,該測試裝置顯示一失敗訊息。
- 一種待測裝置的音訊測試方法,包括:透過一測試發音端發送一測試音訊;控制該待測裝置透過一收音端進行錄音,以產生一待測音訊;在錄音完畢後,控制該待測裝置從兩側發音端之其一播放該待測音訊,以透過一測試收音端進行錄音,並呼叫一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一第一測試結果;以及控制該待測裝置從兩側發音端之另一播放該待測音訊,以透過該測試收音端進行錄音,並呼叫該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一第二測試結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音訊測試方法,其中該待測裝置的該收音端包括一預設麥克風以及一外接式麥克風,兩側發音端包括一預設揚聲器以及一外接式揚聲器,並且,該音訊測試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驟:透過一測試開關以模擬該待測裝置是否偵測到該外接式揚聲器,從而切換該待測裝置的該收音端及兩側發音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音訊測試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驟:設定該測試開關為一第一狀態;透過該測試發音端發送該測試音訊;控制該待測裝置透過該預設麥克風進行錄音,以產生一內部待測音訊;在錄音完畢後,控制該待測裝置從該預設揚聲器播放該內部待測音訊的左聲道部分,以透過該測試收音端進行錄音,並呼叫該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該第一測試結果;以及控制該待測裝置從該預設揚聲器播放該內部待測音訊的右聲道部分,以透過該測試收音端進行錄音,並呼叫該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該第二測試結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音訊測試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驟:設定該測試開關為一第二狀態;透過該測試發音端發送該測試音訊;控制該待測裝置透過該外接式麥克風進行錄音,以產生一外部待測音訊;在錄音完畢後,控制該待測裝置從該外接式揚聲器的左聲道部分播放該外部待測音訊的左聲道部分,以透過該測試收音端進行錄音,並呼叫該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該第一測試結果;以及控制該待測裝置從該外接式揚聲器的右聲道部分播放該外部待測音訊的右聲道部分,以透過該測試收音端進行錄音,並呼叫該音訊分析程序以產生該第二測試結果。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0144637A TWI469648B (zh) | 2011-12-05 | 2011-12-05 | 音訊測試系統及待測裝置的音訊測試方法 |
US13/343,229 US8879744B2 (en) | 2011-12-05 | 2012-01-04 | Audio testing system and audio testing method for device under test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0144637A TWI469648B (zh) | 2011-12-05 | 2011-12-05 | 音訊測試系統及待測裝置的音訊測試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25262A true TW201325262A (zh) | 2013-06-16 |
TWI469648B TWI469648B (zh) | 2015-01-11 |
Family
ID=48524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44637A TWI469648B (zh) | 2011-12-05 | 2011-12-05 | 音訊測試系統及待測裝置的音訊測試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79744B2 (zh) |
TW (1) | TWI469648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82686B (zh) * | 2016-03-28 | 2017-05-1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裝置、檢測裝置和耳機播放設定方法 |
CN107277656A (zh) * | 2016-04-06 | 2017-10-20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检测装置和耳机播放设定方法 |
TWI698650B (zh) * | 2019-05-22 | 2020-07-11 |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測試音訊的產生方法及分析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32695A (zh) * | 2012-08-29 | 2014-03-1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US20150003224A1 (en) * | 2013-06-28 | 2015-01-01 |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 Test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
CN104640049B (zh) * | 2013-11-08 | 2017-12-22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区分是否支持语音输入功能的耳机的方法和系统 |
CN103747408A (zh) * | 2013-12-30 | 2014-04-23 | 深圳市广和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音频性能测试系统和方法 |
TWI558154B (zh) * | 2014-01-09 | 2016-11-11 |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音訊檢測方法及裝置 |
CN104503322A (zh) * | 2014-12-18 | 2015-04-08 | 姜斯平 | 一种音频信号切换装置 |
CN106303877B (zh) * | 2015-05-21 | 2020-10-16 | 广西三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Windows平板电脑的音频测试方法及系统 |
CN109348393A (zh) * | 2018-10-17 | 2019-02-15 | 杭州兆华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行车记录仪音频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
US10664227B1 (en) * | 2018-12-06 | 2020-05-26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Smart audio path routing |
CN109547910B (zh) * | 2019-01-03 | 2021-12-28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声学组件性能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050265B (zh) * | 2019-11-27 | 2021-09-14 | 深圳易科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音频链路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
US11967337B2 (en) | 2020-01-23 | 2024-04-23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Determination of noise presence in recorded sounds |
US11166118B1 (en) * | 2020-04-23 | 2021-11-02 | Dell Products L.P. | Mobile aware intermodal assistant |
CN113347548B (zh) * | 2021-05-31 | 2022-10-04 | 深圳市视美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音频系统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产品及存储介质 |
US12046253B2 (en) * | 2021-08-13 | 2024-07-23 |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44884B2 (en) * | 2004-05-24 | 2012-03-27 | Cochlear Limited | Stand-alone microphone test system for a hearing device |
DE102006026721B4 (de) * | 2006-06-08 | 2008-09-11 | Siemens Audiologische Technik Gmbh | Vorrichtung zum Testen eines Hörgerätes |
TWI417556B (zh) * | 2007-09-14 | 2013-12-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多路電子開關及具有該多路電子開關的測試裝置 |
US8358787B2 (en) * | 2007-11-07 | 2013-01-22 | Apple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oustics testing of a personal mobile device |
CN101592693B (zh) * | 2008-05-30 | 2013-11-0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音频测试系统及方法 |
CN103181197B (zh) * | 2010-10-22 | 2016-05-18 | 索诺瓦公司 | 用于测试听音设备的方法以及用于测试听音设备的装置 |
-
2011
- 2011-12-05 TW TW100144637A patent/TWI469648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2
- 2012-01-04 US US13/343,229 patent/US887974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82686B (zh) * | 2016-03-28 | 2017-05-1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裝置、檢測裝置和耳機播放設定方法 |
CN107277656A (zh) * | 2016-04-06 | 2017-10-20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检测装置和耳机播放设定方法 |
CN107277656B (zh) * | 2016-04-06 | 2019-11-05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检测装置和耳机播放设定方法 |
TWI698650B (zh) * | 2019-05-22 | 2020-07-11 |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測試音訊的產生方法及分析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879744B2 (en) | 2014-11-04 |
US20130142346A1 (en) | 2013-06-06 |
TWI469648B (zh) | 2015-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69648B (zh) | 音訊測試系統及待測裝置的音訊測試方法 | |
CN103167391B (zh) | 音频测试系统及待测装置的音频测试方法 | |
TWI558154B (zh) | 音訊檢測方法及裝置 | |
KR20130055410A (ko) | 음질 평가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JPH05199593A (ja) | スピーカの測定装置 | |
CN108307284A (zh) | 一种自动检测扬声器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5979462A (zh) | 一种基于麦克风的测试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3179496A (zh) | 移动终端的耳机麦克风和扬声器的音频测试系统及方法 | |
CN111276160A (zh) | 一种音频检测方法和装置 | |
US20090080668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sting sound input and output of sound card | |
CN103581819A (zh) | 麦克风检测方法 | |
CN107231597B (zh) | 扬声器谐波失真值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 |
CN107438221B (zh) | 一种在线扬声器声压检测器及检测方法 | |
CN111988722B (zh) | 测试音频的产生方法及分析方法 | |
CN112995882B (zh) | 一种智能设备音频开环测试方法 | |
CN114173269A (zh) | 一种耳机底噪量化测量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
KR20130073069A (ko) | 오디오 이상 유무 자가 진단 가능한 음원 재생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CN111031464A (zh) | 麦克风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16165056A1 (zh) | 单板测试的方法、单板及系统 | |
KR100339974B1 (ko) |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통화 품질 측정 시스템 | |
JP2003283407A (ja) | 移動体通信電界状況測定システム及び移動通信端末の性能検査方法。 | |
TW201242331A (en) | Device for testing function of telephone exchange | |
TWI383692B (zh) | 電子裝置之麥克風測試方法與系統 | |
Selokar et al. | Bluetooth Profile Testing Using Packet Tracing in Automotive Domain | |
JP5652223B2 (ja) | エコーキャンセラ評価装置及びエコーキャンセラ評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