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20800A - 處理用於機器型態通訊之縮短的資源區塊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 Google Patents

處理用於機器型態通訊之縮短的資源區塊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20800A
TW201320800A TW101141607A TW101141607A TW201320800A TW 201320800 A TW201320800 A TW 201320800A TW 101141607 A TW101141607 A TW 101141607A TW 101141607 A TW101141607 A TW 101141607A TW 201320800 A TW201320800 A TW 20132080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
time sl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1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55422B (zh
Inventor
Chien-Min Lee
Original Assignee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 Tech Res Inst filed Critical Ind Tech Res Inst
Publication of TW201320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0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5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542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配置不具有一直流子載波之一縮短的資源區塊的方法,用於包含有一通訊裝置及一網路端之一無線通訊系統中,該方法包含有根據一組態,從包含有複數個可用的子載波之複數個資源區塊中選出一資源區塊,其中該資源區塊包含有複數個子載波;以及根據該組態,從該資源區塊之該複數個子載波中移除該直流子載波,以建立不具有該直流子載波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

Description

處理用於機器型態通訊之縮短的資源區塊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本發明關於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方法及其通訊裝置,尤指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用來處理用於機器型態通訊之縮短的資源區塊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為了改善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制定了具有較佳效能的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其支援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第八版本(3GPP Rel-8)標準及/或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第九版本(3GPP Rel-9)標準,以滿足使用者日益增加的需求。長期演進系統被視為提供高資料傳輸率、低潛伏時間、封包最佳化以及改善系統容量和覆蓋範圍的一種新無線介面及無線網路架構,包含有由複數個演進式基地台(evolved Node-Bs,eNBs)所組成之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其一方面與用戶端(user equipment,UE)進行通訊,另一方面與處理非存取層(Non Access Stratum,NAS)控制的核心網路進行通訊,而核心網路包含伺服閘道器(serving gateway)及行動管理單元(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等實體。
先進長期演進(LTE-advanced,LTE-A)系統為長期演進系統之進階版本,其包含有載波集成(carrier aggregation)、協調多點傳送/接收(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CoMP)以及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等先進技術,以延展頻寬、提供快速轉換功率狀態及提升細胞邊緣效能。為了使先進長期演進系統中之用戶端及演進式基地台能相互通訊,用戶端及演進式基地台必須支援為了先進長期演進系統所制定的標準,如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第十版本(3GPP Rel-10)標準或較新版本的標準。
機器型態通訊(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裝置可自動地執行預先設定的工作及回報執行結果至其他裝置、伺服器、基地台或演進式基地台,可用於安全、跟蹤及追蹤、付款、醫療保健、量測等各種領域。較佳地,機器型態通訊裝置可透過一無線鏈路來回報執行結果,以降低使用環境所造成的限制。然而,建立無線鏈路及配置無線鏈路所需的資源會提高使用及佈建機器型態通訊裝置的成本,較節省成本的方式係使用既有的基礎設施及無線通訊系統。因此,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所發展的通用行動電信系統、長期演進系統及先進長期演進系統成為提供機器型態通訊裝置進行通訊的最佳選擇。
然而,由於機器型態通訊裝置所能支援的頻寬(即存取頻寬) 通常係小於傳統用戶端(legacy UE)所支援之頻寬,直流(direct current,DC)子載波(subcarrier)的位置對機器型態通訊裝置及傳統用戶端而言是不同的,即不是對齊的。因此,當機器型態通訊裝置具有多個資源區塊(resource blocks,RBs)時,需要以不同的方法來處理直流子載波。此外,當資源區塊的配置改變時,參考訊號的配置也需對應地改變。
因此,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方法及其通訊裝置,用來處理用於機器型態通訊之縮短的資源區塊,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揭露一種配置不具有一直流(direct current,DC)子載波(subcarrier)之一縮短的資源區塊(resource block,RB)的方法,用於包含有一通訊裝置及一網路端之一無線通訊系統中,該方法包含有根據一組態,從包含有複數個可用的子載波之複數個資源區塊中選出一資源區塊,其中該資源區塊包含有複數個子載波;以及根據該組態,從該資源區塊之該複數個子載波中移除該直流子載波,以建立不具有該直流子載波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
本發明另揭露一無線通訊系統中一通訊裝置,用來處理不具有一直流(direct current,DC)子載波(subcarrier)之一縮短的資源區塊(resource block,RB),該通訊裝置包含有一裝置,用來根據一組態,從包含有複數個可用的子載波之複數個資源區塊中選出一 資源區塊,其中該資源區塊包含有複數個子載波;以及一裝置,用來根據該組態,從該資源區塊之該複數個子載波中移除該直流子載波,以建立不具有該直流子載波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
請參考第1圖,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無線通訊系統10之示意圖,其簡略地係由一網路端及複數個通訊裝置所組成。在第1圖中,網路端及通訊裝置係用來說明無線通訊系統10之架構。於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中,網路端可為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其包含有複數個基地台(Node-Bs,NBs),於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或先進長期演進(LTE-Advanced,LTE-A)系統中,網路端可為一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其可包含有複數個演進式基地台(evolved NBs,eNBs)及/或中繼站(relays)。
除此之外,網路端亦可同時包含有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及核心網路(如演進式封包核心(evolved packet core,EPC)網路),其中核心網路可包含有伺服閘道器(serving gateway)、行動管理單元(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DN gateway,P-GW)、本地閘道器(local gateway,L-GW)、自我組織網路(Self-Organizing Network,SON)及/或無線網路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等實體。換句話說,於網路端接收通訊裝置所傳送之資訊後,可由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來處理資訊及產生對應於該資訊之決策。或者,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可將資訊轉發至核心網路,由核心網路來產生對應於該資訊之決策。此外,亦可於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及核心網路在合作及協調後,共同處理該資訊,以產生決策。
通訊裝置可為機器型態通訊(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裝置,用來與網路端進行機器型態通訊。或者,通訊裝置可為行動電話、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電子書及可攜式電腦系統等裝置,其中機器型態通訊功能係被致能以與網路端進行機器型態通訊。通訊裝置亦可為通用行動電信系統、長期演進系統或先進長期演進系統中具有機器型態通訊功能之行動站台(mobile stations,MSs)或用戶端(user equipments,UEs)。此外,根據傳輸方向,可將網路端及通訊裝置分別視為傳送端或接收端。舉例來說,對於一上鏈路(uplink,UL),通訊裝置傳送端而網路端為接收端;對於一下鏈路(downlink,DL),網路端為傳送端而用戶端為接收端。
請參考第2圖,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通訊裝置20之示意圖。通訊裝置20可為第1圖中之通訊裝置或網路端,包含一處理裝置200、一儲存單元210以及一通訊介面單元220。處理裝置200 可為一微處理器或一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儲存單元210可為任一資料儲存裝置,用來儲存一程式碼214,處理裝置200可透過儲存單元210讀取及執行程式碼214。舉例來說,儲存單元210可為用戶識別模組(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唯讀式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Access Memory,RAM)、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DVD-ROM)、磁帶(magnetic tape)、硬碟(hard disk)及光學資料儲存裝置(optical data storage device)等,而不限於此。通訊介面單元220可為一無線收發器,其根據處理裝置200的處理結果,用來傳送及接收資訊(如訊息或封包)。
請參考第3圖,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30之流程圖。流程30用於第1圖之無線通訊系統10中,用來配置不具有直流(direct current,DC)子載波(subcarrier)之一縮短的資源區塊(resource block,RB)。流程30可被使用於網路端及/或通訊裝置中。流程30可被編譯成程式碼214,其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300:開始。
步驟302:根據一組態,從包含有複數個可用的子載波之複數個資源區塊中選出一資源區塊,其中該資源區塊包含有複數個子載波。
步驟304:根據該組態,從該資源區塊之該複數個子載波中移除該直流子載波,以建立不具有該直流子載波之該 縮短的資源區塊。
步驟306:結束。
根據流程30,於根據一組態,從包含有複數個可用的子載波之複數個資源區塊中選出一資源區塊後,其中該資源區塊包含有複數個子載波,網路端及/或通訊裝置可根據該組態,從該資源區塊之該複數個子載波中移除該直流子載波,以建立不具有該直流子載波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舉例來說,該組態可根據通訊裝置之一載波頻率及通訊裝置所支援之一最大頻寬(即存取頻寬)中至少一者來決定。一般而言,該最大頻寬僅為傳統用戶端所支援頻寬之一部分。此外,該組態亦可由網路端所決定,再透過一高層訊令,被傳送至通訊裝置。因此,根據以上所述及流程30,可解決移除直流子載波的問題。
舉例來說,當通訊裝置所支援之最大頻寬係1.4兆赫(MHz)、10兆赫及20兆赫中一頻寬時,該組態可包含有決定該資源區塊之最後一個子載波係直流子載波,其中1.4兆赫、10兆赫及20兆赫之頻寬分別對應於快速傅立葉轉換(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尺寸係128、1024及2048之正交分頻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元。較佳地,該資源區塊(即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之指標係由以下方程式所決定: k=reorder(k'), 其中k'係複數個可用的子載波(即通訊裝置及/或網路端準備處理之子載波)之指標(index),k DC 係直流子載波之指標,係複數個資源區塊之數量,係複數個資源區塊之每一資源區塊中子載波之數量,reorder(k')係一重新排序運作(reorder operation),用來以相同順序壓縮k',使k'係連續的以及從0開始,n PRB 係複數個資源區塊之指標,以及n PRB-Shortened 係縮短的資源區塊之指標。請參考第4圖,其為本發明實施例之資源區塊示意圖,用來說明上述方程式。當通訊裝置所支援之最大頻寬係1.4兆赫時,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快速傅立葉轉換尺寸係128,以及(可用的子載波之)子載波指標係{0,1,...,127}、=6、=12以及k DC =64。根據式1,可得k'={29,30,...,63,65,...99,100}以及k={0,1,...,69,70}。進一步地,可根據以下方程式獲得n PRB n PRB-Shortened n PRB-Shortened =2:(式2)也就是說,第三個資源區塊(n PRB-Shortened =2)係被決定為縮短的資源 區塊,以及第三個資源區塊中最後一個子載波係被決定為直流子載波,以及該最後一個子載波會被移除。
另一方面,當通訊裝置所支援之最大頻寬係1.4兆赫、10兆赫及20兆赫中一頻寬時,該組態可包含有決定該資源區塊之第一個子載波係直流子載波,其中1.4兆赫、10兆赫及20兆赫之頻寬分別對應於快速傅立葉轉換尺寸係128、1024及2048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較佳地,該資源區塊(即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之指標係由以下方程式所決定: k=reorder(k'), 其中k'係複數個可用的子載波之指標,k DC 係直流子載波之指標,係複數個資源區塊之數量,係複數個資源區塊之每一資源區塊中子載波之數量,reorder(k')係重新排序運作,用來以相同順序壓縮k',使k'係連續的以及從0開始,n PRB 係該複數個資源區塊之指標,以及n PRB-Shortened 係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之指標。請參考第5圖,其為本發明實施例之資源區塊示意圖,用來說明上述方程式。當通訊裝置所支援之最大頻寬係1.4兆赫時,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快速傅立葉轉換 尺寸係128,以及(可用的子載波之)子載波指標係{0,1,...,127}、=6、=12以及k DC =64。根據式3,可得k'={28,29,...,63,65,...,98,99}以及k={0,1,...,69,70}。進一步地,可根據以下方程式獲得n PRB n PRB-Shortened n PRB-Shortened =3:(式4)也就是說,第四個資源區塊(n PRB-Shortened =3)係被決定為縮短的資源區塊,以及第四個資源區塊中第一個子載波係被決定為直流子載波,以及該第一個子載波會被移除。
除此之外,當通訊裝置所支援之最大頻寬係3兆赫、5兆赫及15兆赫中一頻寬時,該組態包含有決定該資源區塊之一中間子載波係直流子載波,其中3兆赫、5兆赫及15兆赫之頻寬分別對應於快速傅立葉轉換尺寸係256、512及1536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較佳地,該資源區塊(即縮短的資源區塊)之指標係由以下方程式所決定: k=reorder(k'), 其中k'係複數個可用的子載波之指標,k DC 係直流子載波之指標,係複數個資源區塊之數量,係複數個資源區塊之每一資源區塊中子載波之數量,reorder(k')係重新排序運作,用來以相同順序壓縮k',使k'係連續的以及從0開始,n PRB 係複數個資源區塊之指標,以及n PRB-Shortened 係縮短的資源區塊之指標。請參考第6圖,其為本發明實施例之資源區塊示意圖,用來說明上述方程式。當通訊裝置所支援之最大頻寬係3兆赫時,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快速傅立葉轉換尺寸係256,以及(可用的子載波之)子載波指標係{0,1,...,255}、=15、=12以及k DC =128。根據式5,可得k'={39,40,...,127,129,...,217,218}以及k={0,1,...,177,178}。進一步地,可根據以下方程式獲得n PRB n PRB-Shortened n PRB-Shortened =7:(式6)也就是說,第八個資源區塊(n PRB-Shortened =7)係被決定為縮短的資源 區塊,以及第八個資源區塊中的中間子載波係被決定為直流子載波,以及該中間子載波會被移除。或者,式5中的k'可用以下方程式來表示: 據以獲得式7中的n PRB n PRB-Shortened ,其詳細計算方式可參考前述,於此不贅述。
另一方面,於資源區塊被縮短為縮短的資源區塊後,資源區塊中參考訊號(reference signals)之位置需要被改善。舉例來說,當正常(normal)循環前置碼(cyclic prefix,CP)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even-numbered)時槽(slot)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第一天線埠(antenna port)之第一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第三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第四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第七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縮短的資源區塊中第一個子載波、第六個子載波及第十一個子載波上。當第二天線埠亦被使用時,用於第二天線埠之第二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第三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第四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第七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縮短的資源區塊中第一個子載波、第六個子載波及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詳細來說,請參考第7圖,其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縮短的資源區塊示意圖。如第7圖所示,參考訊號R1及R2係分別透過天線埠ATP1及ATP2傳送出去。進一步地,參考訊號R1及R2可被配置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但不限於此。為便於說明,僅繪示一偶數編號的時槽於第7圖中。此外,為了簡化陳述,當一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正交分頻多工符元1之子載波0(即第二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第一個子載波)上時,稱該參考訊號被配置於(1,0)上,該簡化亦使用於以下多個實施例中。如第7圖所示,參考訊號R1係被配置於偶數編號的時槽之(2,0)、(2,5)、(2,10)、(3,0)、(3,5)、(3,10)、(5,0)、(5,5)、(5,10)、(6,0)、(6,5)及(6,10)上,以及參考訊號R2係被配置於偶數編號的時槽之(2,0)、(2,5)、(2,10)、(3,0)、(3,5)、(3,10)、(5,0)、(5,5)、(5,10)、(6,0)、(6,5)及(6,10)上。當參考訊號R1及參考訊號R2會於相同時間點被傳送時,可以分碼多工(code-division multiplexing,CDM)來複合(multiplex)參考訊號R1及參考訊號R2。較佳地,可將上述實施例使用於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標準中特殊子訊框組態(special subframe configurations)1、2、6及/或7。
或者,當正常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odd-numbered)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第一天線埠之第一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第三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第四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縮短的資源區塊中第一 個子載波、第六個子載波及第十一個子載波上。當第二天線埠亦被使用時,用於第二天線埠之第二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第三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第四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縮短的資源區塊中第一個子載波、第六個子載波及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詳細來說,請參考第8圖,其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縮短的資源區塊示意圖。如第8圖所示,參考訊號R1及R2係分別透過天線埠ATP1及ATP2傳送出去。進一步地,參考訊號R1及R2可被配置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但不限於此。為便於說明,僅繪示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一奇數編號的時槽於第8圖中。如第8圖所示,參考訊號R1係被配置於偶數編號的時槽及奇數編號的時槽之(2,0)、(2,5)、(2,10)、(3,0)、(3,5)及(3,10)上,以及參考訊號R2係被配置於偶數編號的時槽及奇數編號的時槽之(2,0)、(2,5)、(2,10)、(3,0)、(3,5)及(3,10)上。當參考訊號R1及參考訊號R2會於相同時間點被傳送時,可以分碼多工來複合參考訊號R1及參考訊號R2。較佳地,可將上述實施例使用於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標準中特殊子訊框組態3、4及/或8。
於另一實施例中,當正常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第一天線埠之第一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第七個正交分 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縮短的資源區塊中第一個子載波、第六個子載波及第十一個子載波上。當第二天線埠亦被使用時,用於第二天線埠之第二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第七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縮短的資源區塊中第一個子載波、第六個子載波及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詳細來說,請參考第9圖,其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縮短的資源區塊示意圖。如第9圖所示,參考訊號R1及R2係分別透過天線埠ATP1及ATP2傳送出去。進一步地,參考訊號R1及R2可被配置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但不限於此。為便於說明,僅繪示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一奇數編號的時槽於第9圖中。如第9圖所示,參考訊號R1係被配置於偶數編號的時槽及奇數編號的時槽之(5,0)、(5,5)、(5,10)、(6,0)、(6,5)及(6,10)上,以及參考訊號R2係被配置於偶數編號的時槽及奇數編號的時槽之(5,0)、(5,5)、(5,10)、(6,0)、(6,5)及(6,10)上。當參考訊號R1及參考訊號R2會於相同時間點被傳送時,可以分碼多工來複合參考訊號R1及參考訊號R2。較佳地,可將上述實施例使用於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標準中(所有)下鏈路子訊框組態。
以上所述是以正常循環前置碼為例,說明配置參考訊號之方式。當使用延伸的(extended)循環前置碼時,可以不同的方式來配置參考訊號。
舉例來說,當延伸的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第一天線埠之第一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縮短的資源區塊中第二個子載波、第五個子載波、第八個子載波及第十一個子載波上。當第二天線埠亦被使用時,用於第二天線埠之第二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縮短的資源區塊中第二個子載波、第五個子載波、第八個子載波及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詳細來說,請參考第10圖,其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縮短的資源區塊示意圖。如第10圖所示,參考訊號R1及R2係分別透過天線埠ATP1及ATP2傳送出去。進一步地,參考訊號R1及R2可被配置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但不限於此。為便於說明,僅繪示一偶數編號的時槽於第10圖中。如第10圖所示,參考訊號R1係被配置於偶數編號的時槽之(4,1)、(4,4)、(4,7)、(4,10)、(5,1)、(5,4)、(5,7)及(5,10)上,以及參考訊號R2係被配置於偶數編號的時槽之(4,1)、(4,4)、(4,7)、(4,10)、(5,1)、(5,4)、(5,7)及(5,10)上。當參考訊號R1及參考訊號R2會於相同時間點被傳送時,可以分碼多工來複合參考訊號R1及參考訊號R2。較佳地,可將上述實施例使用於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標準中特殊子訊框組態1、2、3、5 及/或6。
或者,當延伸的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第一天線埠之第一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縮短的資源區塊中第一個子載波、第四個子載波、第七個子載波及第十個子載波上。當第二天線埠亦被使用時,用於第二天線埠之第二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縮短的資源區塊中第一個子載波、第四個子載波、第七個子載波及第十個子載波上。
詳細來說,請參考第11圖,其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縮短的資源區塊示意圖。如第11圖所示,參考訊號R1及R2係分別透過天線埠ATP1及ATP2傳送出去。進一步地,參考訊號R1及R2可被配置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但不限於此。為便於說明,僅繪示一偶數編號的時槽於第11圖中。如第11圖所示,參考訊號R1係被配置於偶數編號的時槽之(4,0)、(4,3)、(4,6)、(4,9)、(5,0)、(5,3)、(5,6)及(5,9)上,以及參考訊號R2係被配置於偶數編號的時槽之(4,0)、(4,3)、(4,6)、(4,9)、(5,0)、(5,3)、(5,6)及(5,9)上。當參考訊號R1及參考訊號R2會於相同時間點被傳送時,可以分碼多工來複合參考訊號R1及參考訊號R2。較佳地,可將上述實施例使用於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標準中特殊子訊框組態1、2、3、5及/ 或6。
於另一實施例中,當延伸的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第一天線埠之第一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縮短的資源區塊中第一個子載波、第四個子載波、第七個子載波及第十個子載波上,以及被配置於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縮短的資源區塊中第二個子載波、第五個子載波、第八個子載波及第十一個子載波上。當第二天線埠亦被使用時,用於第二天線埠之第二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縮短的資源區塊中第一個子載波、第四個子載波、第七個子載波及第十個子載波上,以及被配置於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縮短的資源區塊中第二個子載波、第五個子載波、第八個子載波及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詳細來說,請參考第12圖,其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縮短的資源區塊示意圖。如第12圖所示,參考訊號R1及R2係分別透過天線埠ATP1及ATP2傳送出去。進一步地,參考訊號R1及R2可被配置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但不限於 此。為便於說明,僅繪示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一奇數編號的時槽於第12圖中。如第12圖所示,參考訊號R1係被配置於偶數編號的時槽之(4,0)、(4,3)、(4,6)、(4,9)、(5,0)、(5,3)、(5,6)及(5,9)及奇數編號的時槽之(4,1)、(4,4)、(4,7)、(4,10)、(5,1)、(5,4)、(5,7)及(5,10)上;參考訊號R2係被配置於偶數編號的時槽之(4,0)、(4,3)、(4,6)、(4,9)、(5,0)、(5,3)、(5,6)及(5,9)及奇數編號的時槽之(4,1)、(4,4)、(4,7)、(4,10)、(5,1)、(5,4)、(5,7)及(5,10)上。當參考訊號R1及參考訊號R2會於相同時間點被傳送時,可以分碼多工來複合參考訊號R1及參考訊號R2。較佳地,可將上述實施例使用於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標準中(所有)下鏈路子訊框組態。
於另一實施例中,當延伸的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第一天線埠之第一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縮短的資源區塊中第二個子載波、第五個子載波、第八個子載波及第十一個子載波上,以及被配置於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縮短的資源區塊中第一個子載波、第四個子載波、第七個子載波及第十個子載波上。當第二天線埠亦被使用時,用於第二天線埠之第二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 交分頻多工符元之縮短的資源區塊中第二個子載波、第五個子載波、第八個子載波及第十一個子載波上,以及被配置於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縮短的資源區塊中第一個子載波、第四個子載波、第七個子載波及第十個子載波上。
詳細來說,請參考第13圖,其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縮短的資源區塊示意圖。如第13圖所示,參考訊號R1及R2係分別透過天線埠ATP1及ATP2傳送出去。進一步地,參考訊號R1及R2可被配置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但不限於此。為便於說明,僅繪示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一奇數編號的時槽於第13圖中。如第13圖所示,參考訊號R1係被配置於偶數編號的時槽之(4,1)、(4,4)、(4,7)、(4,10)、(5,1)、(5,4)、(5,7)及(5,10)及奇數編號的時槽之(4,0)、(4,3)、(4,6)、(4,9)、(5,0)、(5,3)、(5,6)及(5,9)上;參考訊號R2係被配置於偶數編號的時槽之(4,1)、(4,4)、(4,7)、(4,10)、(5,1)、(5,4)、(5,7)及(5,10)及奇數編號的時槽之(4,0)、(4,3)、(4,6)、(4,9)、(5,0)、(5,3)、(5,6)及(5,9)上。當參考訊號R1及參考訊號R2會於相同時間點被傳送時,可以分碼多工來複合參考訊號R1及參考訊號R2。較佳地,可將上述實施例使用於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標準中(所有)下鏈路子訊框組態。
需注意的是,當僅有一個天線埠(如天線埠ATP1)被使用來傳 送參考訊號時,僅有參考訊號R1會被傳送,此時將不再需要第7~13圖右半邊所繪示之參考訊號配置,也不再需要複合參考訊號所需的分碼多工。此外,上述實施例是以移除最後一個子載波為例,即保留子載波0~11。當第一個子載波移除時,即保留子載波11~12,應據以修改上述實施例,即增加一正整數1至第7~13圖中之子載波指標。
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當可依本發明之精神加以結合、修飾或變化以上所述之實施例,而不限於此。前述之所有流程之步驟(包含建議步驟)可透過裝置實現,裝置可為硬體、韌體(為硬體裝置與電腦指令與資料的結合,且電腦指令與資料屬於硬體裝置上的唯讀軟體)或電子系統。硬體可為類比微電腦電路、數位微電腦電路、混合式微電腦電路、微電腦晶片或矽晶片。電子系統可為系統單晶片(system on chip,SOC)、系統級封裝(system in package,SiP)、嵌入式電腦(computer on module,COM)及通訊裝置20。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方法,用來處理用於通訊裝置(如機器型態通訊裝置)之縮短的資源區塊,以解決直流子載波的不對齊問題。除此之外,本發明亦提供對應於縮短的資源區塊之參考訊號配置,使該通訊裝置可正常地處理通訊裝置。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無線通訊系統
20‧‧‧通訊裝置
200‧‧‧處理裝置
210‧‧‧儲存單元
214‧‧‧程式碼
220‧‧‧通訊介面單元
30‧‧‧流程
300、302、304、306‧‧‧步驟
ATP1、ATP2‧‧‧天線埠
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無線通訊系統之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通訊裝置之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之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資源區塊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資源區塊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資源區塊示意圖。
第7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縮短的資源區塊示意圖。
第8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縮短的資源區塊示意圖。
第9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縮短的資源區塊示意圖。
第10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縮短的資源區塊示意圖。
第1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縮短的資源區塊示意圖。
第1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縮短的資源區塊示意圖。
第1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縮短的資源區塊示意圖。
30‧‧‧流程
300、302、304、306‧‧‧步驟

Claims (48)

  1. 一種配置不具有一直流(direct current,DC)子載波(subcarrier)之一縮短的資源區塊(resource block,RB)的方法,用於包含有一通訊裝置及一網路端之一無線通訊系統中,該方法包含有:根據一組態,從包含有複數個可用的子載波之複數個資源區塊中選出一資源區塊,其中該資源區塊包含有複數個子載波;以及根據該組態,從該資源區塊之該複數個子載波中移除該直流子載波,以建立不具有該直流子載波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通訊裝置係一機器型態通訊(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裝置。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組態係根據該通訊裝置之一載波頻率及該通訊裝置所支援之一最大頻寬中至少一者來決定。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組態係由該網路端所決定,以及透過一高層訊令,被傳送至該通訊裝置。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通訊裝置所支援之一最大頻寬係1.4兆赫(MHz)、10兆赫及20兆赫中一頻寬時,該組態包含有決定該資源區塊之最後一個子載波係該直流子載波,其中1.4兆赫、10兆赫及20兆赫之頻寬分別對應於快速傅立葉轉 換(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尺寸係128、1024及2048之正交分頻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元。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之一指標係由以下方程式所決定: k=reorder(k'), 其中k'係該複數個可用的子載波之指標,k DC 係該直流子載波之一指標,係該複數個資源區塊之一數量,係該複數個資源區塊之每一資源區塊中子載波之一數量,reorder(k')係一重新排序運作,用來以相同順序壓縮k',使k'係連續的以及從0開始,n PRB 係該複數個資源區塊之指標,以及n PRB-Shortened 係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之一指標。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通訊裝置所支援之一最大頻寬係1.4兆赫、10兆赫及20兆赫中一頻寬時,該組態包含有決定該資源區塊之第一個子載波係該直流子載波,其中1.4兆赫、 10兆赫及20兆赫之頻寬分別對應於快速傅立葉轉換尺寸係128、1024及2048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之一指標係由以下方程式所決定: k=reorder(k'), 其中k'係該複數個可用的子載波之指標,k DC 係該直流子載波之一指標,係該複數個資源區塊之一數量,係該複數個資源區塊之每一資源區塊中子載波之一數量,reorder(k')係一重新排序運作,用來以相同順序壓縮k',使k'係連續的以及從0開始,n PRB 係該複數個資源區塊之指標,以及n PRB-Shortened 係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之一指標。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通訊裝置所支援之一最大頻寬係3兆赫、5兆赫及15兆赫中一頻寬時,該組態包含有決定該資源區塊之一中間子載波係該直流子載波,其中3兆赫、5兆赫及15兆赫之頻寬分別對應於快速傅立葉轉換尺寸係256、 512及1536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之一指標係由以下方程式所決定: k=reorder(k'), 其中k'係該複數個可用的子載波之指標,k DC 係該直流子載波之一指標,係該複數個資源區塊之一數量,係該複數個資源區塊之每一資源區塊中子載波之一數量,reorder(k')係一重新排序運作,用來以相同順序壓縮k',使k'係連續的以及從0開始,n PRB 係該複數個資源區塊之指標,以及n PRB-Shortened 係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之一指標。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當一正常循環前置碼(cyclic prefix,CP)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even-numbered)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一天線埠之一第一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三個正交 分頻多工符元、該第四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七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六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正常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二天線埠之一第二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三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該第四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七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六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當一正常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odd-numbered)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一天線埠之一第一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三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四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六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正常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 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二天線埠之一第二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三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四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六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當一正常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一天線埠之一第一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七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六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正常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二天線埠之一第二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七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六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1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當一延伸的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 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一天線埠之一第一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二個子載波、該第五個子載波、該第八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延伸的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二天線埠之一第二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二個子載波、該第五個子載波、該第八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1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當一延伸的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一天線埠之一第一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四個子載波、該第七個子載波及該第十個子載波上。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延伸的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 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二天線埠之一第二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四個子載波、該第七個子載波及該第十個子載波上。
  2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當一延伸的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一天線埠之一第一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四個子載波、該第七個子載波及該第十個子載波上,以及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二個子載波、該第五個子載波、該第八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22. 如請求項21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延伸的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二天線埠之一第二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 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四個子載波、該第七個子載波及該第十個子載波上,以及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二個子載波、該第五個子載波、該第八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2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當一延伸的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一天線埠之一第一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二個子載波、該第五個子載波、該第八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以及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四個子載波、該第七個子載波及該第十個子載波上。
  2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當一延伸的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二天線埠之一第二組參考訊號係被配 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二個子載波、該第五個子載波、該第八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以及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四個子載波、該第七個子載波及該第十個子載波上。
  25. 一無線通訊系統中一通訊裝置,用來處理不具有一直流(direct current,DC)子載波(subcarrier)之一縮短的資源區塊(resource block,RB),該通訊裝置包含有:一裝置,用來根據一組態,從包含有複數個可用的子載波之複數個資源區塊中選出一資源區塊,其中該資源區塊包含有複數個子載波;以及一裝置,用來根據該組態,從該資源區塊之該複數個子載波中移除該直流子載波,以建立不具有該直流子載波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
  26. 如請求項2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通訊裝置係一機器型態通訊(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裝置或該無線通訊系統之一網路端。
  27. 如請求項2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組態係根據該通訊裝置之一載波頻率及該通訊裝置所支援之一最大頻寬中至少一者來決定。
  28. 如請求項2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組態係由該無線通訊系統之一網路端所決定,以及透過一高層訊令,被傳送至該通訊裝置。
  29. 如請求項2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當該通訊裝置所支援之一最大頻寬係1.4兆赫(MHz)、10兆赫及20兆赫中一頻寬時,該組態包含有決定該資源區塊之最後一個子載波係該直流子載波,其中1.4兆赫、10兆赫及20兆赫之頻寬分別對應於快速傅立葉轉換(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尺寸係128、1024及2048之正交分頻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元。
  30. 如請求項29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之一指標係由以下方程式所決定: k=reorder(k'), 其中k'係該複數個可用的子載波之指標,k DC 係該直流子載波之一指標,係該複數個資源區塊之一數量,係該複數個資源區塊之每一資源區塊中子載波之一數量,reorder(k')係一重新排序運作,用來以相同順序壓縮k',使k'係連續的以及從0開始,n PRB 係該複數個資源區塊之指標,以及n PRB-Shortened 係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之一指標。
  31. 如請求項2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當該通訊裝置所支援之一最大頻寬係1.4兆赫、10兆赫及20兆赫中一頻寬時,該組態包含有決定該資源區塊之第一個子載波係該直流子載波,其中1.4兆赫、10兆赫及20兆赫之頻寬分別對應於快速傅立葉轉換尺寸係128、1024及2048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
  32. 如請求項31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之一指標係由以下方程式所決定: k=reorder(k'), 其中k'係該複數個可用的子載波之指標,k DC 係該直流子載波之一指標,係該複數個資源區塊之一數量,係該複數個資源區塊之每一資源區塊中子載波之一數量,reorder(k')係一重新排序運作,用來以相同順序壓縮k',使k'係連續的以及從0開始,n PRB 係該複數個資源區塊之指標,以及n PRB-Shortened 係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之一指標。
  33. 如請求項2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當該通訊裝置所支援之一最大頻寬係3兆赫、5兆赫及15兆赫中一頻寬時,該組態包含有決定該資源區塊之一中間子載波係該直流子載波,其中3兆赫、5兆赫及15兆赫之頻寬分別對應於快速傅立葉轉換尺寸係256、512及1536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
  34. 如請求項33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之一指標係由以下方程式所決定: k=reorder(k'), 其中k'係該複數個可用的子載波之指標,k DC 係該直流子載波之一指標,係該複數個資源區塊之一數量,係該複數個資源區塊之每一資源區塊中子載波之一數量,reorder(k')係一重新排序運作,用來以相同順序壓縮k',使k'係連續的以及從0開始,n PRB 係該複數個資源區塊之指標,以及n PRB-Shortened 係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之一指標。
  35. 如請求項2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當一正常循環前置碼(cyclic prefix,CP)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even-numbered)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一天線埠之一第一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三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該第四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七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六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36. 如請求項3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當該正常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二天線埠之一第二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三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該第四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七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六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37. 如請求項2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當一正常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odd-numbered)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一天線埠之一第一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三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四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六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38. 如請求項37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當該正常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二天線埠之一第二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三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四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六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39. 如請求項2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當一正常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一天線埠之一第一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七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 該第六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40. 如請求項39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當該正常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二天線埠之一第二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七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六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41. 如請求項2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當一延伸的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一天線埠之一第一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二個子載波、該第五個子載波、該第八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42. 如請求項41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當該延伸的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二天線埠之一第二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 二個子載波、該第五個子載波、該第八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43. 如請求項2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當一延伸的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一天線埠之一第一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四個子載波、該第七個子載波及該第十個子載波上。
  44. 如請求項43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當該延伸的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二天線埠之一第二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四個子載波、該第七個子載波及該第十個子載波上。
  45. 如請求項2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當一延伸的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一天線埠之一第一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 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四個子載波、該第七個子載波及該第十個子載波上,以及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二個子載波、該第五個子載波、該第八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46. 如請求項4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當該延伸的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二天線埠之一第二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四個子載波、該第七個子載波及該第十個子載波上,以及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二個子載波、該第五個子載波、該第八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
  47. 如請求項2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當一延伸的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一天線埠之一第一組參考訊號係 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二個子載波、該第五個子載波、該第八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以及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四個子載波、該第七個子載波及該第十個子載波上。
  48. 如請求項25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當一延伸的循環前置碼被使用於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及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時,用於一第二天線埠之一第二組參考訊號係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偶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二個子載波、該第五個子載波、該第八個子載波及該第十一個子載波上,以及被配置於該至少一奇數編號的時槽中該第五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及該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中每個正交分頻多工符元之該縮短的資源區塊中該第一個子載波、該第四個子載波、該第七個子載波及該第十個子載波上。
TW101141607A 2011-11-08 2012-11-08 處理用於機器型態通訊之縮短的資源區塊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TWI5554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56841P 2011-11-08 2011-11-08
US201161566019P 2011-12-02 2011-12-02
US13/670,464 US9166754B2 (en) 2011-11-08 2012-11-07 Method of handling shortened resource block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0800A true TW201320800A (zh) 2013-05-16
TWI555422B TWI555422B (zh) 2016-10-21

Family

ID=47257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1607A TWI555422B (zh) 2011-11-08 2012-11-08 處理用於機器型態通訊之縮短的資源區塊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66754B2 (zh)
EP (1) EP2592778B1 (zh)
CN (1) CN103139130B (zh)
TW (1) TWI5554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6069B2 (en) * 2011-11-04 2017-03-14 Intel Corporation Narrow bandwidth device in a broadband network
US9198056B2 (en) * 2012-10-22 2015-11-24 CenturyLink Itellectual Property LLC Optimized distribution of wireless broadband in a building
US9838181B2 (en) * 2013-06-26 2017-12-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027400A1 (zh) 2013-08-27 2015-03-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类型通信下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US9301083B2 (en) * 2014-01-06 2016-03-29 Intel IP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service capability server and interworking function for device trigger recall/replace
US10440710B2 (en) * 2014-09-09 2019-10-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source structure and indication for Rel-13 MTC UE
US10064181B2 (en) * 2014-10-03 2018-08-28 Intel IP Corporation Sub-band allocation techniques for reduced-bandwidth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MTC) devices
US10200872B2 (en) * 2014-10-08 2019-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C subcarrier handling in narrowband devices
KR101956978B1 (ko) 2015-05-18 2019-03-1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시스템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17043801A1 (ko) * 2015-09-11 2017-03-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US10355743B2 (en) * 2017-01-27 2019-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hopping design for large bandwidth allocations in eMTC
CN110138534B (zh) * 2017-09-08 2020-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04243B (zh) * 2018-01-19 2023-04-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网络切片标识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52746A1 (ja) 2005-11-04 2007-05-10 Ntt Docomo, Inc. 伝送制御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EP1819069B1 (en) 2006-02-11 2018-05-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broadcast channels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s supporting scalable bandwidth
US8509323B2 (en) 2006-08-22 2013-08-13 Motorola Mobility Llc Resource allocation including a DC sub-carri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27829B2 (en) * 2008-04-21 2013-09-03 Apple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ARQ protocols
GB2459504B (en) * 2008-04-25 2010-06-16 Ipwireles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 and method for channel estimation
JP5412426B2 (ja) 2008-04-28 2014-02-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接続処理方法並び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端末
JP5168015B2 (ja) * 2008-07-31 2013-03-21 富士通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移動無線端末装置
KR101478028B1 (ko) 2008-09-23 2014-12-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확장성 대역폭을 지원하는 셀룰러 무선통신시스템을 위한 하향링크채널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1611271B1 (ko) 2008-10-29 2016-04-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결합 환경에서의 업링크 임의 접속 방법
US8228862B2 (en) * 2008-12-03 2012-07-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ference signal pattern design
CN101771646A (zh) * 2009-01-07 201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法
JP5450838B2 (ja) 2010-02-12 2014-03-26 アルカテル−ルーセント マシン・タイプ通信のための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EP2554008B1 (en) 2010-04-01 2020-02-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nhanced random access mechanis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Y161528A (en) 2010-04-02 2017-04-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Group procedure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8929306B2 (en) 2010-05-26 2015-01-06 Lg Electronics Inc. NAS-based signaling protocol for overload protection of random access in 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US20110310854A1 (en) 2010-06-17 2011-12-22 Jialin Zou Method of determining access tim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8831119B2 (en) * 2010-06-28 2014-09-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multi-node system
MY159366A (en) 2010-10-01 2016-12-3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obile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methods therein
US9408231B2 (en) 2011-05-09 2016-08-0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Extended access barring mechanism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US8830828B2 (en) 2011-05-31 2014-09-09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event RAN (radio access network) overload for legacy network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92778B1 (en) 2019-05-01
EP2592778A3 (en) 2014-10-15
EP2592778A2 (en) 2013-05-15
CN103139130A (zh) 2013-06-05
US9166754B2 (en) 2015-10-20
TWI555422B (zh) 2016-10-21
US20130114393A1 (en) 2013-05-09
CN103139130B (zh)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5422B (zh) 處理用於機器型態通訊之縮短的資源區塊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US11122555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system
US9516535B2 (en) User equipment carrier activation
TWI492559B (zh) 處理下鏈路控制資訊的方法
US20180254868A1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2823488A (zh) 多发射/接收点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97284B (zh) 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通信的演进节点b、用户设备和方法
US11381356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JP6844854B2 (ja) 端末、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1160114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949613B2 (en) Scheduling for new radio in unlicensed spectrum (NR-U)
TW201320801A (zh) 處理用於機器型態通訊之資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JPWO2018021204A1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20120041143A (ko) 다중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272492B2 (en) TDD configuration and use of special subframes for feNB-IoTs
TWI500303B (zh) 指示下鏈路控制通道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US20140204863A1 (en) Method of Reducing Reference Signal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of
WO2020030290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20230105918A1 (en) Compact data and reference signal representation with modulation compression
WO2022029901A1 (ja) 端末
KR20240076785A (ko) 변조 압축을 사용한 컴팩트 데이터 및 참조 신호 표현
WO2020033730A1 (en) Wi-fi compatible new radio preamble
WO2013102308A1 (en) Shared enhanced-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e-pdcch) format indication for various bandwidth-capable de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