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9491A - 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 - Google Patents

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9491A
TW201319491A TW101129493A TW101129493A TW201319491A TW 201319491 A TW201319491 A TW 201319491A TW 101129493 A TW101129493 A TW 101129493A TW 101129493 A TW101129493 A TW 101129493A TW 201319491 A TW201319491 A TW 20131949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outlet
heat exchange
temperature
pip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9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18904B (zh
Inventor
Tai-Her Yang
Original Assignee
Tai-Her Y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Her Yang filed Critical Tai-Her Yang
Publication of TW201319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9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89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890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F28D20/0052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using the ground body or aquifers as heat storage medi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TGEOTHERMAL COLLECTORS; GEOTHERMAL SYSTEMS
    • F24T10/00Geothermal collectors
    • F24T10/10Geothermal collectors with circulation of working fluids through underground channels, the working fluids not coming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grou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TGEOTHERMAL COLLECTORS; GEOTHERMAL SYSTEMS
    • F24T10/00Geothermal collectors
    • F24T10/30Geothermal collectors using underground reservoirs for accumulating working fluids or intermediate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VCOLLECTION, PRODUCTION OR USE OF HEA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V50/00Use of heat from natural sources, e.g. from the se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藉熱交換流體對外部溫差體輸送自然蓄溫體溫能之開路型均溫裝置,為具有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結構裝置,包括:(1)設置流體限制空間及引導結構201,由流體進出口4011釋出具溫能之流體,其中部份經流體進出口3012回流至致溫器101;(2)流路轉彎處具有呈向外擴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3)設置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4)設置輔助流體泵107;(5)設置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6)設置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7)設置電能控制裝置ECU200者。

Description

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
本發明為以自然蓄溫體100之溫能,對流經設置於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底部致溫器101中之熱交換流體104傳輸溫能,並藉均溫後熱交換流體104之冷降熱昇作用或藉輔助流體泵之泵送,以使致溫器101中之熱交換流體104,經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1作全方位或設定方向釋出,對擬接受熱交換流體104釋溫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01內部釋出溫能者。
傳統以自然蓄溫體之溫能藉熱交換流體為載體對外部溫差體輸送溫能之開路型均溫裝置,其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通常為開放型,而未設置熱交換流體104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01,而造成來自致溫器101之溫能離散流失者。
本發明藉在具有較大安定蓄溫容量之地層、地表、池塘、湖泊、河川、沙漠、冰山、海洋等固態或液態自然蓄溫體100中,設置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以藉自然蓄溫體之溫能,對流經設置於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底部致溫器101中之熱交換流體104傳輸溫能,其主要特徵為具有以下(1)~(7)其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特定結構裝置,包括:(1)於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1及管道結構301之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設置熱交換流體104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01,供由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1釋出具溫能之熱交換流體104,並使其中部分回流至管道結構301之流體進出口3012以回 流至致溫器101者;(2)於由致溫器101、管道結構301、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01、管道結構401所串設構成之開路型流路之一處或一處以上之轉彎處具有呈向外擴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暫存部分熱交換流體104及緩和具溫能之熱交換流體104之流速以降低流路對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動阻尼者;(3)設置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者;(4)設置輔助流體泵107者;(5)設置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6)設置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7)設置電能控制裝置ECU200者。
傳統以自然蓄溫體之溫能藉熱交換流體為載體對外部溫差體輸送溫能之開路型均溫裝置,其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通常為開放型,而未設置熱交換流體104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01,而造成來自致溫器101之溫能離散流失者;本發明為以自然蓄溫體100之溫能,對流經設置於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底部致溫器101中之熱交換流體104傳輸溫能,並藉均溫後熱交換流體104之冷降熱昇作用或藉輔助流體泵之泵送,以使致溫器101中之熱交換流體104,經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1作全方位或設定方向釋出,對擬接受熱交換流體104釋溫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01內部釋出溫能者,其主要特徵為具有以下(1)~(7)其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特定結構裝置,包括:(1)於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1及管道結構301之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設置熱交換流體104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01,供由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1釋出具溫能之熱交換流體104,並使其中部分回流至管道結構301之流體進出口3012以回流至致溫器101者;(2)於由 致溫器101、管道結構301、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01、管道結構401所串設構成之開路型流路之一處或一處以上之轉彎處具有呈向外擴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暫存部分熱交換流體104及緩和具溫能之熱交換流體104之流速以降低流路對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動阻尼者;(3)設置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者;(4)設置輔助流體泵107者;(5)設置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6)設置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7)設置電能控制裝置ECU200者。
茲依附圖實施例將本發明之結構特徵及其作用、目的詳細說明如下:圖1中所示為本發明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與致溫器101間設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呈傾斜向上型致溫器101及管道結構401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如圖1中所示,其中,致溫器101為供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自然蓄溫體100為由具有較大安定蓄溫容量之地層、地表、池塘、湖泊、河川、沙漠、冰山、海洋等固態或液態蓄溫體所構成者;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供經管道結構301通往流體進出口3012及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致溫器101之另一流體進出口1012,經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1及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以通往溫差體103,供將流經致溫器101之熱交換流體104,經管道結構301、401及溫差體103構成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而對溫差體103釋出溫能者;熱交換流體104含由蓄熱及熱傳特性之氣態或液態流體所構成者;溫差體103為由氣體或固體或液體所構成之特定功能空間或結構,供在系統運作中接受熱交換流體所釋放溫能者; 其主要構成之特徵如下:--致溫器101:為由良好熱傳材料所構成,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呈共構之流路結構;或由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呈共構之導管結構所構成,其流路結構斷面A-A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斷面之管狀結構,其內部或外部進一步可具有無妨於流體流動之導溫翼片,供呈傾斜向上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中者;致溫器101之流路兩端具有流體進出口1011、1012供分別聯結管道結構301及管道結構401之一端,以通往溫差體103而構成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致溫器101內部之流路以水平為準為呈傾斜向上,其位置較低側之流體進出口1011供流入相對較低溫熱交換流體104,其較高側之流體進出口1012供流出相對較高溫熱交換流體104,以配合熱交換流體104產生熱昇冷降作用者;--管道結構301: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之流體管道結構,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之管道結構,其管路結構斷面C-C,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管道結構301為由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方式所構成:(1)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之材料所構成;(2)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材料所構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熱體109;(3)由具有良好隔熱性質材料之管狀結構物或建築結構體所構成;管道結構301之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流體進出口3011,供與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相通;管道結構301另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呈共構之流體進出口3012,供通往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以傳輸熱交換流體104者;--管道結構401: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之流體管道結構,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之管道結構,其管路結構斷面D-D,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管道結構401為由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 方式所構成:(1)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之材料所構成;(2)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材料所構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熱體109(3)由具有良好隔熱性質材料之管狀結構物或建築結構體所構成;管道結構401之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流體進出口4012,供與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相通;管道結構401另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流體進出口4011,供通往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以傳輸熱交換流體104者;--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為於由致溫器101、管道結構301、溫差體103、管道結構401所串設構成之開路型流路之一處或一處以上之轉彎處,設置呈向外擴之弧狀窩形流路結構,供暫存部分熱交換流體104及緩和具溫能之熱交換流體104之流速以降低開路型流路對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動阻尼者;上述鄰近設置於致溫器101流體進出口端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所儲存流體體積相對較大,因此具有較大總熱容量,當致溫器101由其外部所接觸之溫差體導入之溫能,經流體向兩邊傳導時,致溫器101設置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一端流體溫差變化較小,未設置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另一端溫度變化較大,藉以在致溫器101進出口兩端形成溫差者;上述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包括由至少一個致溫器101、至少一個管道結構301、至少一個管道結構401,其致溫器101、管道結構301、管道結構401包括呈一體結構或由多件組合連接,其各連接處之尺寸及形狀間為呈漸變形狀之結構,而以平滑形狀減少流體動時之阻尼,以利於流體之循環流動者。
圖2中所示為本發明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與致溫器101 間設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呈垂直型致溫器101及管道結構401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如圖2中所示,其中,致溫器101為供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自然蓄溫體100為由具有較大安定蓄溫容量之地層、地表、池塘、湖泊、河川、沙漠、冰山、海洋等固態或液態蓄溫體所構成者;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供經管道結構301通往流體進出口3012及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致溫器101之另一流體進出口1012,經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1及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以通往溫差體103,供將流經致溫器101之熱交換流體104,經管道結構301、401及溫差體103構成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而對溫差體103釋出溫能者;熱交換流體104含由蓄熱及熱傳特性之氣態或液態流體所構成者;溫差體103為由氣體或固體或液體所構成之特定功能空間或結構,供在系統運作中接受熱交換流體所釋放溫能者;其主要構成之特徵如下:--致溫器101:為由良好熱傳材料所構成,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呈共構之流路結構;或由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呈共構之導管結構所構成,其流路結構斷面A-A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斷面之管狀結構,其內部或外部進一步可具有無妨於流體流動之導溫翼片,供呈垂直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中者;致溫器101之流路兩端具有流體進出口1011、1012供分別聯結管道結構301及管道結構401之一端,以通往溫差體103而構成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致溫器101內部之流路以水平為準為呈垂直設置,其位置較低側之流體進出口1011供流入相對較低溫熱交換流體104,其較高側之流體進出口1012供流出相對較高溫熱交換流體104,以配合熱交換流體104產生熱昇冷降作用者; --管道結構301: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之流體管道結構,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之管道結構,其管路結構斷面C-C,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管道結構301為由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方式所構成:(1)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之材料所構成;(2)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材料所構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熱體109;(3)由具有良好隔熱性質材料之管狀結構物或建築結構體所構成;管道結構301之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流體進出口3011,供與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相通;管道結構301另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呈共構之流體進出口3012,供通往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以傳輸熱交換流體104者;--管道結構401: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之流體管道結構,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之管道結構,其管路結構斷面D-D,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管道結構401為由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方式所構成:(1)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之材料所構成;(2)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材料所構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熱體109(3)由具有良好隔熱性質材料之管狀結構物或建築結構體所構成;管道結構401之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流體進出口4012,供與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相通;管道結構401另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流體進出口4011,供通往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以傳輸熱交換流體104者;--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為於由致溫器101、管道結構301、溫差體103、管道結構401所串設構成之開路型流路之一處或一處以上之轉彎處,設置呈向外擴之弧狀窩形流路結構,供暫存部分熱交換流體104及緩和具溫能之熱交換流體104之流速以降低開 路型流路對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動阻尼者;上述鄰近設置於致溫器101流體進出口端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所儲存流體體積相對較大,因此具有較大總熱容量,當致溫器101由其外部所接觸之溫差體導入之溫能,經流體向兩邊傳導時,致溫器101設置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一端流體溫差變化較小,未設置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另一端溫度變化較大,藉以在致溫器101進出口兩端形成溫差者;上述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包括由至少一個致溫器101、至少一個管道結構301、至少一個管道結構401,其致溫器101、管道結構301、管道結構401包括呈一體結構或由多件組合連接,其各連接處之尺寸及形狀間為呈漸變形狀之結構,而以平滑形狀減少流體動時之阻尼,以利於流體之循環流動者;圖3中所示為本發明呈圓弧狀之管道結構301與致溫器101間設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及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如圖3中所示,其中,致溫器101為供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自然蓄溫體100為由具有較大安定蓄溫容量之地層、地表、池塘、湖泊、河川、沙漠、冰山、海洋等固態或液態蓄溫體所構成者;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供經管道結構301通往流體進出口3012及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致溫器101之另一流體進出口1012,經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1及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以通往溫差體103,供將流經致溫器101之熱交換流體104,經管道結構301、401及溫差體103構成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而對溫差體103釋出溫能者;熱交換流體104含由蓄熱及熱傳特性之氣態或液態流體所構成者;溫 差體103為由氣體或固體或液體所構成之特定功能空間或結構,供在系統運作中接受熱交換流體所釋放溫能者;其主要構成之特徵如下:--致溫器101:為由良好熱傳材料所構成,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呈共構之流路結構;或由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呈共構之導管結構所構成,其流路結構斷面A-A其流路結構斷面A-A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斷面之管狀結構,其內部或外部進一步可具有無妨於流體流動之導溫翼片,供呈傾斜向上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中者;致溫器101之流路兩端具有流體進出口1011、1012供分別聯結管道結構301及管道結構401之一端,以通往溫差體103而構成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致溫器101內部之流路以水平為準為呈傾斜向上,其位置較低側之流體進出口1011供流入相對較低溫熱交換流體104,其較高側之流體進出口1012供流出相對較高溫熱交換流體104,以配合熱交換流體104產生熱昇冷降作用者;--管道結構301: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之流體管道結構,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之管道結構,其管路結構斷面C-C,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管道結構301為由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方式所構成:(1)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之材料所構成;(2)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材料所構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熱體109;(3)由具有良好隔熱性質材料之管狀結構物或建築結構體所構成;管道結構301之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流體進出口3011,供與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相通;管道結構301另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呈共構之流體進出口3012,供通往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以傳輸熱交換流體104者; --管道結構401: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之流體管道結構,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之管道結構,其管路結構斷面D-D,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管道結構401為由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方式所構成:(1)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之材料所構成;(2)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材料所構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熱體109(3)由具有良好隔熱性質材料之管狀結構物或建築結構體所構成;管道結構401之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流體進出口4012,供與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相通;管道結構401另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流體進出口4011,供通往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以傳輸熱交換流體104者;--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為於由致溫器101、管道結構301、溫差體103、管道結構401所串設構成之開路型流路之一處或一處以上之轉彎處,設置呈向外擴之弧狀窩形流路結構,供暫存部分熱交換流體104及緩和具溫能之熱交換流體104之流速以降低開路型流路對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動阻尼者;上述鄰近設置於致溫器101流體進出口端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所儲存流體體積相對較大,因此具有較大總熱容量,當致溫器101由其外部所接觸之溫差體導入之溫能,經流體向兩邊傳導時,致溫器101設置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一端流體溫差變化較小,未設置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另一端溫度變化較大,藉以在致溫器101進出口兩端形成溫差者;上述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包括由至少一個致溫器101、溫差體103、至少一個管道結構301、至少一個管道結構401構成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者,其致溫器101、管道結構301、管道結構401包括呈一體結構或由多件組合連接,其各 連接處之尺寸及形狀間為呈漸變形狀之結構,而以平滑形狀減少流體動時之阻尼,以利於流體之循環流動者;圖4所示為本發明具有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之側視結構示意圖;如圖4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
圖5所示為圖4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如圖5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 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以及對外交換流體者。
圖6所示為圖4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6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其中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為可操控開閉門使限制空間具有封閉式或半封閉式之運作功能者。
圖7中所示為本發明具有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以及由至少兩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之管道結構401呈交錯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每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中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 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7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以及由至少兩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之管道結構401呈交錯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每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中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
圖8中所示為圖7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8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以及由至少兩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之管道結構401呈交錯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每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 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以及對外交換流體者。
圖9中所示為圖7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9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以及由至少兩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之管道結構401呈交錯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每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其中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為可操控開閉門使限制空間具有封閉式或半封閉式之運作功能者。
圖10中所示為本發明圖7~圖9之地平線俯視剖面圖。
如圖10中所示,其中各組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致溫器101為呈交錯佈設於自然蓄溫體100中,而兩端經管道結構301及管道結構401,延伸至溫差體103中者。
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前述圖1實施 例,進一步可為呈共構結構,而具有共構之管道結構401,茲說明如下:圖11中所示為本發明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根部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301,其各根部之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個別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共用之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11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根部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301,其各根部之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個別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共用之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者。
圖12中所示為圖11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12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根部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301,其各根部之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個別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共用之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 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
圖13中所示為圖11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13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根部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301,其各根部之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個別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共用之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以及對外交換流體者。
圖14中所示為圖11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14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根部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301,其各根部之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個別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 進出口3011通往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共用之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其中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為可操控開閉門使限制空間具有封閉式或半封閉式之運作功能者。
圖15中所示為本發明圖11~圖14之地平線俯視剖面圖。
如圖15中所示,其中個別呈輻射狀垂直分佈與共用之管道結構401周圍之管道結構301,其個別底部通往個別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再由個別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傾斜向上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經分流歧管經共用之管道結構401通往流體進出口4011者。
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前述圖1實施例,進一步可為呈共構結構,而具有共構之管道結構301,茲說明如下:圖16中所示為本發明具有共用之管道結構301,其根部之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個別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兩個或兩個以上根部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16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共用之管道 結構301,其根部之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個別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兩個或兩個以上根部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者。
圖17中所示為圖16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17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共用之管道結構301,其根部之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個別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兩個或兩個以上根部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
圖18中所示圖16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18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具有共用之管道結構301,其根部之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個別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 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兩個或兩個以上根部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以及對外交換流體者。
圖19中所示為圖16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19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共用之管道結構301,其根部之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個別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兩個或兩個以上根部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其中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為可操控開閉門使限制空間具有封閉式或半封閉式之運作功能者。
圖20中所示為本發明圖16~圖19之地平線俯視剖面圖。
如圖20中所示,其中個別流體進出口3011由共用之管道結構301底部所設置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經個別分流歧管呈 輻射狀徑向經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個別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個別經呈垂直之管道結構301通往個別之流體進出口3012者。
圖21中所示為本發明具有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垂直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21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垂直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
圖22中所示為圖21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22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 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垂直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以及對外交換流體者。
圖23中所示為圖21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23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垂直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其中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為可操控開閉門使限制空間具有封閉式或半封閉式之運作功能者。
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前述圖2實施例,進一步可為呈共構結構,而具有共構之管道結構401及致溫器101,茲說明如下:圖24中所示為本發明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根部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301,其各根部之底部共同通往外擴弧狀流體 窩室108,再由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作為共用之呈垂直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共用之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共用之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24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根部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301,其各根部之底部共同通往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再由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作為共用之呈垂直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共用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共用之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者。
圖25中所示為圖24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25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根部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301,其各根部之底部共同通往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再由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作為共用之呈垂直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共用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共用之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
圖26中所示為圖24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 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26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根部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301,其各根部之底部共同通往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再由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作為共用之呈垂直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共用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共用之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以及對外交換流體者。
圖27中所示為圖24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27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根部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301,其各根部之底部共同通往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再由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作為共用之呈垂直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共用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共用之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 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其中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為可操控開閉門使限制空間具有封閉式或半封閉式之運作功能者。
圖28中所示為本發明圖24~圖27之地平線俯視剖面圖。
如圖28中所示,其中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301,其個別根部之底部通往共用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再由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向上通往共用之致溫器101,再向上經共用之管道結構401通往流體進出口4011者。
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前述圖2實施例,進一步可為呈共構結構,而具有共構之管道結構301,茲說明如下:圖29中所示為本發明具有共用之管道結構301,管道結構301之底部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個別之分流歧管,個別通往所聯結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再由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垂直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29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共用之管道結構301,管道結構301之底部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個別之分流歧管,個別通往所聯結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再由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垂直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者。
圖30中所示為圖29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 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30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共用之管道結構301,管道結構301之底部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個別之分流歧管,個別通往所聯結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再由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垂直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
圖31中所示為圖29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31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共用之管道結構301,管道結構301之底部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個別之分流歧管,個別通往所聯結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再由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垂直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 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以及對外交換流體者。
圖32中所示為圖29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32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共用之管道結構301,管道結構301之底部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個別之分流歧管,個別通往所聯結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再由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垂直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其中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為可操控開閉門使限制空間具有封閉式或半封閉式之運作功能者。
圖33中所示為本發明圖29~圖32之地平線俯視剖面圖。
如圖33中所示,其中共同之管道結構301之底部具有呈輻射狀徑向擴展之個別分流歧管,供個別通往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再由個別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通往呈垂直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經呈垂直之管道結構401通往流體進出口4011者。
圖34中所示為本發明具有呈圓弧狀之管道結構301,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34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呈圓弧狀之管道結構301,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
圖35中所示為圖34實施例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35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呈圓弧狀之管道結構301,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 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以及對外交換流體者。
圖36中所示為圖34實施例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36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呈圓弧狀之管道結構301,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其中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為可操控開閉門使限制空間具有封閉式或半封閉式之運作功能者。
圖37中所示為本發明具有呈圓弧狀之管道結構301,以及由至少兩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之管道結構301呈交錯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每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 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37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呈圓弧狀之管道結構301,以及由至少兩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之管道結構301呈交錯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每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
圖38中所示為圖37實施例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38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呈圓弧狀之管道結構301,以及由至少兩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之管道結構301呈交錯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每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以供容納溫 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以及對外交換流體者。
圖39中所示為圖37實施例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39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呈圓弧狀之管道結構301,以及由至少兩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之管道結構301呈交錯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每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其中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為可操控開閉門使限制空間具有封閉式或半封閉式之運作功能者。
圖40中所示為本發明圖37~圖39之地平線俯視剖面圖。
如圖40中所示,其中各組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致溫器101為呈交錯佈設於自然蓄溫體100中,而兩端經管道結構301及管道結構401,延伸至溫差體103中者。
圖41中所示為本發明具有呈圓弧狀之管道結構301,以及由至少兩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之管道結構401呈交錯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每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 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41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呈圓弧狀之管道結構301,以及由至少兩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之管道結構401呈交錯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每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
圖42中所示為圖41實施例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42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呈圓弧狀之管道結構301,以及由至少兩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之管道結構401呈交錯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每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 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以及對外交換流體者。
圖43中所示為圖41實施例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43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呈圓弧狀之管道結構301,以及由至少兩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之管道結構401呈交錯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每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其中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為可操控開閉門使限制空間具有封閉式或半封閉式之運作功能者。
圖44中所示為本發明圖41~圖43之地平線俯視剖面圖。
如圖44中所示,其中各組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致溫器101為呈交錯佈設於自然蓄溫體100中,而兩端經管道結構301及管道結構401,延伸至溫差體103中者。
圖45中所示為本發明設有維修入口250及維修梯道251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如圖45中所示,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於大型化時,基於考量人員進入維修,可進一步設置維修入口250及維修梯道251以供維修人員及器材進出者;--維修入口250:為供設置於管道結構301或管道結構401兩者或其中之一並具有可開啟閉合之門或蓋;--維修梯道251:為供沿管道結構301或管道結構401兩者管壁內部,以及供跨越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梯道結構,以供人員攀爬行走者。
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進一步可同時在由致溫器101、管道結構301、管道結構401所構成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串設輔助流體泵107以主動操控輔助流體泵107作正向泵動或反向泵動或停止運轉者。
圖46中所示,為本發明於致溫器101、管道結構401所構成流路段之內部設置輔助流體泵107之實施例側視結構斷面圖例。
如圖46中所示,其中:--輔助流體泵107:為藉電源線118由外部導入電能驅動馬達所驅動之流體泵或自然力驅動之流體泵,供串設於上述開路型流路,以供泵送熱交換流體104者;輔助流體泵107包括固定作單方向泵動之運作,或可選擇其泵動運作之方向,以及可作開機、關機、變速、泵動流量之操控者;其運作功能包括:輔助流體泵107不運作,而由熱交換流體104依冷降熱昇作循環者;或主動操控輔助流體泵107作正向泵 動,而與熱交換流體104之冷降熱昇流向作同流向之助動泵動者;或主動操控輔助流體泵107作反向泵動,而與熱交換流體104之冷降熱昇流向作不同流向之反向泵動者,供泵送熱交換流體104反向作熱降冷昇之運作者;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進一步可設置一個或一個以上之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以增加釋溫器201對溫差體103所傳導之溫能者。
圖47中所示,為本發明於致溫器101、管道結構401所構成流路段之內部或外部設置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之實施例側視結構斷面圖例。
如圖47中所示,其中:--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為由來自電源線116之電能所驅動,包括由電能轉熱能之電熱裝置所構成;或由將電能轉熱能或將電能轉冷能之溫度調節裝置所構成;或由將電能轉熱能或轉致冷之半導體晶片所構成者,供設置於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之流路中,位於能產生協助熱交換流體104作熱昇冷降流動之動能,且相對較無礙熱交換流體104流動之位置,其設置方式含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之方式:(1)固定設置於開路型流路中(2)隨機置入管道結構401、致溫器101之中者(3)圍繞或局部設置於由導熱材料構成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之外部,以間接對流路內部之熱交換流體104加溫或致冷者;圖48中所示,為本發明於致溫器101、管道結構401所構成流路段之內部設置輔助流體泵107,以及於內部或外部設置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之實施例側視結構斷面圖例。
如圖48中所示,其中:--輔助流體泵107:為藉電源線118由外部導入電能驅動馬達所 驅動之流體泵或自然力驅動之流體泵,供串設於上述開路型流路,以供泵送熱交換流體104者;輔助流體泵107包括固定作單方向泵動之運作,或可選擇其泵動運作之方向,以及可作開機、關機、變速、泵動流量之操控者;其運作功能包括:輔助流體泵107不運作,而由熱交換流體104依冷降熱昇作循環者;或主動操控輔助流體泵107作正向泵動,而與熱交換流體104之冷降熱昇流向作同流向之助動泵動者;或主動操控輔助流體泵107作反向泵動,而與熱交換流體104之冷降熱昇流向作不同流向之反向泵動者,供泵送熱交換流體104反向作熱降冷昇之運作者;--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為由來自電源線116之電能所驅動,包括由電能轉熱能之電熱裝置所構成;或由將電能轉熱能或將電能轉冷能之溫度調節裝置所構成;或由將電能轉熱能或轉致冷之半導體晶片所構成者,供設置於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之流路中,位於能產生協助熱交換流體104作熱昇冷降流動之動能,且相對較無礙熱交換流體104流動之位置,其設置方式含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之方式:(1)固定設置於開路型流路中(2)隨機置入管道結構401、致溫器101之中者(3)圍繞或局部設置於由導熱材料構成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之外部,以間接對流路內部之熱交換流體104加溫或致冷者;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進一步可供設置輔助流體泵107、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兩者或其中之一,以及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兩者或其中之一,其中輔助流體泵107、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可藉人工讀取或作送電狀態之運轉操控,或藉設置電能控制裝置 ECU200作送電狀態之運轉操控者。
圖49所示為本發明設置電能控制裝置ECU200及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以操控輔助流體泵107之實施例示意圖。
如圖49中所示,其中:為藉由設置於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上之一個或一個以上之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並藉傳輸信號線120傳輸熱交換流體之溫度檢測值至電能控制裝置ECU200,及設置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並藉傳輸信號線120將溫度檢測信號回授至電能控制裝置ECU200,而由電能控制裝置ECU200參照內部設定及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及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之回授信號,以操控輔助流體泵107之送電運轉時機及泵送流量大小及泵送流向者;其中:--電能控制裝置ECU200:為由機電元件或電子電路元件或微處理器及相關軟體所構成,內部具有設定運作參數以參照來自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之信號,對輔助流體泵107作送電運轉時機及泵送流量大小及泵送流向之操控者;--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為由一個或一個以上可將溫度變化轉為類比或數位電能信號之溫度檢測裝置所構成,供設於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選定之溫度檢測點,或環境溫度檢測點以經傳輸信號線120將信號傳送至電能控制裝置ECU200者;上述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可依需要選擇設置或不設置者。
圖50所示為本發明設置電能控制裝置ECU200及熱交換流體 溫度檢測裝置TS201、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以操控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之實施例示意圖。
如圖50中所示,其中:為藉由設置於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上之一個或一個以上之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並藉傳輸信號線120傳輸熱交換流體之溫度檢測值至電能控制裝置ECU200,及設置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並藉傳輸信號線120將溫度檢測信號回授至電能控制裝置ECU200,而由電能控制裝置ECU200參照內部設定及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及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之回授信號,以操控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作送電發熱時機及發熱值之操控者;其中:--電能控制裝置ECU200:為由機電元件或電子電路元件或微處理器及相關軟體所構成,內部具有設定運作參數以參照來自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之信號對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之送電發熱時機及發熱值者之操控者;--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為由一個或一個以上可將溫度變化轉為類比或數位電能信號之溫度檢測裝置所構成,供設於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選定之溫度檢測點,或環境溫度檢測點以經傳輸信號線120將信號傳送至電能控制裝置ECU200者;上述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可依需要選擇設置或不設置者。
圖51所示為本發明設置電能控制裝置ECU200及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以操控輔助流體泵107及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之實施例示意圖。
如圖51中所示,其中: 為藉由設置於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上之一個或一個以上之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並藉傳輸信號線120傳輸熱交換流體之溫度檢測值至電能控制裝置ECU200,及設置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並藉傳輸信號線120將溫度檢測信號回授至電能控制裝置ECU200,而由電能控制裝置ECU200參照內部設定及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及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之回授信號,以操控輔助流體泵107之送電運轉時機及泵送流量大小及泵送流向,以及操控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之送電發熱時機及發熱值者;其中:--電能控制裝置ECU200:為由機電元件或電子電路元件或微處理器及相關軟體所構成,內部具有設定運作參數以參照來自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之信號,對輔助流體泵107作送電運轉時機及泵送流量大小及泵送流向之操控,以及對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作送電發熱時機及發熱值之操控者;--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為由一個或一個以上可將溫度變化轉為類比或數位電能信號之溫度檢測裝置所構成,供設於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選定之溫度檢測點,或環境溫度檢測點以經傳輸信號線120將信號傳送至電能控制裝置ECU200者;上述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可依需要選擇設置或不設置者。
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包括應用於對固態、或氣態、或液態之釋溫標的釋能者,其中: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所包覆溫差體 103含固態之路面、建築物之屋頂、牆壁、地板;或氣態之溫差體103如溫室內部空氣、或房舍內部空氣,或液態之溫差體103,如池中或槽中、或容器內之液體、或擬加溫或擬抗寒防凍之設施或結構體者。
(100)‧‧‧自然蓄溫體
(101)‧‧‧致溫器
(103)‧‧‧溫差體
(104)‧‧‧熱交換流體
(107)‧‧‧輔助流體泵
(108)‧‧‧外擴弧狀流體窩室
(109)‧‧‧隔熱體
(115)‧‧‧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
(116)、(118)‧‧‧電源線
(120)‧‧‧傳輸信號線
(1010)‧‧‧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
(1011)、(1012)、(3011)、(3012)、(4011)、(4012)‧‧‧流體進出口
(ECU200)‧‧‧電能控制裝置
(TS201)‧‧‧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
(TS202)‧‧‧環境溫度檢測裝置
(201)‧‧‧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
(211)‧‧‧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
(212)‧‧‧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
(213)‧‧‧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
(250)‧‧‧維修入口
(251)‧‧‧維修梯道
(301)、(401)‧‧‧管道結構
圖1中所示為本發明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與致溫器101間設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呈傾斜向上型致溫器101及管道結構401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中所示為本發明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與致溫器101間設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呈垂直型致溫器101及管道結構401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3中所示為本發明呈圓弧狀之管道結構301與致溫器101間設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及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4所示為本發明具有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5所示為圖4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6所示為圖4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7中所示為本發明具有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為由至 少兩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之管道結構401呈交錯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每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中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8中所示為圖7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9中所示為圖7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10中所示為本發明圖7~圖9之地平線俯視剖面圖。
圖11中所示為本發明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根部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301,其各根部之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個別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共用之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12中所示為圖11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之側 視結構示意圖。
圖13中所示為圖11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14中所示為圖11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15中所示為本發明圖11~圖14之地平線俯視剖面圖。
圖16中所示為本發明具有共用之管道結構301,其根部之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個別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兩個或兩個以上根部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17中所示為圖16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18中所示為圖16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19中所示為圖16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 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0中所示為本發明圖16~圖19之地平線俯視剖面圖。
圖21中所示為本發明具有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垂直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2中所示為圖21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3中所示為圖21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4中所示為本發明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根部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301,其各根部之底部共同通往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再由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作為共用之呈垂直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共用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共用之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5中所示為圖24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 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6中所示為圖24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7中所示為圖24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8中所示為本發明圖24~圖27之地平線俯視剖面圖。
圖29中所示為本發明具有共用之管道結構301,管道結構301之底部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個別之分流歧管,個別通往所聯結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再由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垂直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0中所示為圖29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1中所示為圖29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2中所示為圖29實施例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 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3中所示為本發明圖29~圖32之地平線俯視剖面圖。
圖34中所示為本發明具有呈圓弧狀之管道結構301,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5中所示為圖34實施例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6中所示為圖34實施例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7中所示為本發明具有呈圓弧狀之管道結構301,以及由至少兩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之管道結構301呈交錯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每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 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8中所示為圖37實施例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9中所示為圖37實施例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0中所示為本發明圖37~圖39之地平線俯視剖面圖。
圖41中所示為本發明具有呈圓弧狀之管道結構301,以及由至少兩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之管道結構401呈交錯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每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2中所示為圖41實施例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3中所示為圖41實施例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 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4中所示為本發明圖41~圖43之地平線俯視剖面圖。
圖45中所示為本發明設有維修入口250及維修梯道251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46中所示,為本發明於致溫器101、管道結構401所構成流路段之內部設置輔助流體泵107之實施例側視結構斷面圖例。
圖47中所示,為本發明於致溫器101、管道結構401所構成流路段之內部或外部設置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之實施例側視結構斷面圖例。
圖48中所示,為本發明於致溫器101、管道結構401所構成流路段之內部設置輔助流體泵107,以及於內部或外部設置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之實施例側視結構斷面圖例。
圖49所示為本發明設置電能控制裝置ECU200及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以操控輔助流體泵107之實施例示意圖。
圖50所示為本發明設置電能控制裝置ECU200及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以操控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之實施例示意圖。
圖51所示為本發明設置電能控制裝置ECU200及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以操控輔助流體泵107及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之實施例示意圖。
(100)‧‧‧自然蓄溫體
(101)‧‧‧致溫器
(103)‧‧‧溫差體
(104)‧‧‧熱交換流體
(108)‧‧‧外擴弧狀流體窩室
(109)‧‧‧隔熱體
(1010)‧‧‧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
(1011)、(1012)、(3011)、(3012)、(4011)、(4012)‧‧‧流體進出口
(301)、(401)‧‧‧管道結構

Claims (15)

  1. 一種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為以自然蓄溫體(100)之溫能,對流經設置於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底部致溫器(101)中之熱交換流體(104)傳輸溫能,並藉均溫後熱交換流體(104)之冷降熱昇作用或藉輔助流體泵之泵送,以使致溫器(101)中之熱交換流體(104),經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1)作全方位或設定方向釋出,對擬接受熱交換流體(104)釋溫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01)內部釋出溫能者,其主要特徵為具有以下(一)~(七)其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特定結構裝置,包括:(一)於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1)及管道結構(301)之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設置熱交換流體(104)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01),供由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1)釋出具溫能之熱交換流體(104),並使其中部分回流至管道結構(301)之流體進出口(3012)以回流至致溫器(101)者;(二)於由致溫器(101)、管道結構(301)、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01)、管道結構(401)所串設構成之開路型流路之一處或一處以上之轉彎處具有呈向外擴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暫存部分熱交換流體(104)及緩和具溫能之熱交換流體(104)之流速以降低流路對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動阻尼者;(三)設置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者;(四)設置輔助流體泵(107)者;(五)設置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六)設置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七)設置電能控制裝置(ECU200)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包括由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與致溫器(101)間設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呈傾斜向上型致溫器(101)及管道結構(401)所構成,其中,致溫器(101)為供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自然蓄溫體(100)為由具有較大安定蓄溫容量之地層、地表、池塘、湖泊、河川、沙漠、冰山、海洋等固態或液態蓄溫體所構成者; 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供經管道結構(301)通往流體進出口(3012)及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致溫器(101)之另一流體進出口(1012),經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1)及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以通往溫差體(103),供將流經致溫器(101)之熱交換流體(104),經管道結構(301)、(401)及溫差體(103)構成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而對溫差體(103)釋出溫能者;熱交換流體(104)含由蓄熱及熱傳特性之氣態或液態流體所構成者;溫差體(103)為由氣體或固體或液體所構成之特定功能空間或結構,供在系統運作中接受熱交換流體所釋放溫能者;其主要構成之特徵如下:致溫器(101):為由良好熱傳材料所構成,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呈共構之流路結構;或由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呈共構之導管結構所構成,其流路結構斷面A-A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斷面之管狀結構,其內部或外部進一步可具有無妨於流體流動之導溫翼片,供呈傾斜向上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中者;致溫器(101)之流路兩端具有流體進出口(1011)、(1012)供分別聯結管道結構(301)及管道結構(401)之一端,以通往溫差體(103)而構成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致溫器(101)內部之流路以水平為準為呈傾斜向上,其位置較低側之流體進出口(1011)供流入相對較低溫熱交換流體(104),其較高側之流體進出口(1012)供流出相對較高溫熱交換流體(104),以配合熱交換流體(104)產生熱昇冷降作用者;管道結構(301):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之流體管道結構,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之管道結構,其管路結構斷面C-C,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管道結構(301)為由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方式所構成:(一)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之材料所構成;(二)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材料所構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熱體(109);(三)由具有 良好隔熱性質材料之管狀結構物或建築結構體所構成;管道結構(301)之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流體進出口(3011),供與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相通;管道結構(301)另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呈共構之流體進出口(3012),供通往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以傳輸熱交換流體(104)者;管道結構(401):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之流體管道結構,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之管道結構,其管路結構斷面D-D,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管道結構(401)為由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方式所構成:(一)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之材料所構成;(二)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材料所構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熱體(109)(三)由具有良好隔熱性質材料之管狀結構物或建築結構體所構成;管道結構(401)之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流體進出口(4012),供與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相通;管道結構(401)另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流體進出口(4011),供通往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以傳輸熱交換流體(104)者;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為於由致溫器(101)、管道結構(301)、溫差體(103)、管道結構(401)所串設構成之開路型流路之一處或一處以上之轉彎處,設置呈向外擴之弧狀窩形流路結構,供暫存部分熱交換流體(104)及緩和具溫能之熱交換流體(104)之流速以降低開路型流路對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動阻尼者;上述鄰近設置於致溫器(101)流體進出口端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所儲存流體體積相對較大,因此具有較大總熱容量,當致溫器(101)由其外部所接觸之溫差體導入之溫能,經流體向兩邊傳導時,致溫器(101)設置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一端流體溫差變化較小,未設置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另一端溫度變化較大,藉以在致溫器(101)進出口兩端形成溫差者; 上述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包括由至少一個致溫器(101)、至少一個管道結構(301)、至少一個管道結構(401),其致溫器(101)、管道結構(301)、管道結構(401)包括呈一體結構或由多件組合連接,其各連接處之尺寸及形狀間為呈漸變形狀之結構,而以平滑形狀減少流體動時之阻尼,以利於流體之循環流動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包括由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與致溫器(101)間設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呈垂直型致溫器(101)及管道結構(401)所構成,其中,致溫器(101)為供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自然蓄溫體(100)為由具有較大安定蓄溫容量之地層、地表、池塘、湖泊、河川、沙漠、冰山、海洋等固態或液態蓄溫體所構成者;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供經管道結構(301)通往流體進出口(3012)及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致溫器(101)之另一流體進出口(1012),經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1)及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以通往溫差體(103),供將流經致溫器(101)之熱交換流體(104),經管道結構(301)、(401)及溫差體(103)構成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而對溫差體(103)釋出溫能者;熱交換流體(104)含由蓄熱及熱傳特性之氣態或液態流體所構成者;溫差體(103)為由氣體或固體或液體所構成之特定功能空間或結構,供在系統運作中接受熱交換流體所釋放溫能者;其主要構成之特徵如下:致溫器(101):為由良好熱傳材料所構成,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呈共構之流路結構;或由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呈共構之導管結構所構成,其流路結構斷面A-A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斷面之管狀結構,其內部或外部進一步可具有無妨於流體流動之導溫翼片,供呈垂直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中者;致溫器(101)之流路兩端具有流體進出口 (1011)、(1012)供分別聯結管道結構(301)及管道結構(401)之一端,以通往溫差體(103)而構成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致溫器(101)內部之流路以水平為準為呈垂直設置,其位置較低側之流體進出口(1011)供流入相對較低溫熱交換流體(104),其較高側之流體進出口(1012)供流出相對較高溫熱交換流體(104),以配合熱交換流體(104)產生熱昇冷降作用者;管道結構(301):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之流體管道結構,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之管道結構,其管路結構斷面C-C,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管道結構(301)為由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方式所構成:(一)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之材料所構成;(二)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材料所構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熱體(109);(三)由具有良好隔熱性質材料之管狀結構物或建築結構體所構成;管道結構(301)之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流體進出口(3011),供與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相通;管道結構(301)另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呈共構之流體進出口(3012),供通往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以傳輸熱交換流體(104)者;管道結構(401):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之流體管道結構,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之管道結構,其管路結構斷面D-D,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管道結構(401)為由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方式所構成:(一)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之材料所構成;(二)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材料所構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熱體(109)(三)由具有良好隔熱性質材料之管狀結構物或建築結構體所構成;管道結構(401)之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流體進出口(4012),供與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相通;管道結構(401)另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流體進出口(4011),供通往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以傳輸熱交換流體(104)者; 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為於由致溫器(101)、管道結構(301)、溫差體(103)、管道結構(401)所串設構成之開路型流路之一處或一處以上之轉彎處,設置呈向外擴之弧狀窩形流路結構,供暫存部分熱交換流體(104)及緩和具溫能之熱交換流體(104)之流速以降低開路型流路對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動阻尼者;上述鄰近設置於致溫器(101)流體進出口端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所儲存流體體積相對較大,因此具有較大總熱容量,當致溫器(101)由其外部所接觸之溫差體導入之溫能,經流體向兩邊傳導時,致溫器(101)設置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一端流體溫差變化較小,未設置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另一端溫度變化較大,藉以在致溫器(101)進出口兩端形成溫差者;上述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包括由至少一個致溫器(101)、至少一個管道結構(301)、至少一個管道結構(401),其致溫器(101)、管道結構(301)、管道結構(401)包括呈一體結構或由多件組合連接,其各連接處之尺寸及形狀間為呈漸變形狀之結構,而以平滑形狀減少流體動時之阻尼,以利於流體之循環流動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包括由呈圓弧狀之管道結構(301)與致溫器(101)間設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及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所構成,其中,致溫器(101)為供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自然蓄溫體(100)為由具有較大安定蓄溫容量之地層、地表、池塘、湖泊、河川、沙漠、冰山、海洋等固態或液態蓄溫體所構成者;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供經管道結構(301)通往流體進出口(3012)及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致溫器(101)之另一流體進出口(1012),經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1)及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以通往溫差體(103),供將流經致溫器(101) 之熱交換流體(104),經管道結構(301)、(401)及溫差體(103)構成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而對溫差體(103)釋出溫能者;熱交換流體(104)含由蓄熱及熱傳特性之氣態或液態流體所構成者;溫差體(103)為由氣體或固體或液體所構成之特定功能空間或結構,供在系統運作中接受熱交換流體所釋放溫能者;其主要構成之特徵如下:致溫器(101):為由良好熱傳材料所構成,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呈共構之流路結構;或由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呈共構之導管結構所構成,其流路結構斷面A-A其流路結構斷面A-A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斷面之管狀結構,其內部或外部進一步可具有無妨於流體流動之導溫翼片,供呈傾斜向上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中者;致溫器(101)之流路兩端具有流體進出口(1011)、(1012)供分別聯結管道結構(301)及管道結構(401)之一端,以通往溫差體(103)而構成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致溫器(101)內部之流路以水平為準為呈傾斜向上,其位置較低側之流體進出口(1011)供流入相對較低溫熱交換流體(104),其較高側之流體進出口(1012)供流出相對較高溫熱交換流體(104),以配合熱交換流體(104)產生熱昇冷降作用者;管道結構(301):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之流體管道結構,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之管道結構,其管路結構斷面C-C,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管道結構(301)為由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方式所構成:(一)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之材料所構成;(二)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材料所構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熱體(109);(三)由具有良好隔熱性質材料之管狀結構物或建築結構體所構成;管道結構(301)另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呈共構之流體進出口(3012),供通往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以傳輸熱交換流體(104)者;管道結構(401):為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之流體管道結構,為呈 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之管道結構,其管路結構斷面D-D,為呈圓形或其他幾何形狀,管道結構(401)為由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方式所構成:(一)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之材料所構成;(二)由具良好熱傳導特性材料所構成,而在其全部或部分管路段外部包覆隔熱體(109)(三)由具有良好隔熱性質材料之管狀結構物或建築結構體所構成;管道結構(401)之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流體進出口(4012),供與具有一路或一路以上流路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相通;管道結構(401)另一端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之流體進出口(4011),供通往流體進出口護網及護蓋裝置(1010)以傳輸熱交換流體(104)者;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為於由致溫器(101)、管道結構(301)、溫差體(103)、管道結構(401)所串設構成之開路型流路之一處或一處以上之轉彎處,設置呈向外擴之弧狀窩形流路結構,供暫存部分熱交換流體(104)及緩和具溫能之熱交換流體(104)之流速以降低開路型流路對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動阻尼者;上述鄰近設置於致溫器(101)流體進出口端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所儲存流體體積相對較大,因此具有較大總熱容量,當致溫器(101)由其外部所接觸之溫差體導入之溫能,經流體向兩邊傳導時,致溫器(101)設置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一端流體溫差變化較小,未設置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另一端溫度變化較大,藉以在致溫器(101)進出口兩端形成溫差者;上述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包括由至少一個致溫器(101)、溫差體(103)、至少一個管道結構(301)、至少一個管道結構(401)構成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者,其致溫器(101)、管道結構(301)、管道結構(401)包括呈一體結構或由多件組合連接,其各連接處之尺寸及形狀間為呈漸變形狀之結構,而以平滑形狀減少流體動時之阻尼,以利於流體之循環流動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以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包括:(一)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或(二)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以及對外交換流體者;或(三)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其中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為可操控開閉門使限制空間具有封閉式或半封閉式之運作功能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包括具有呈直線狀之管道結構(301),以及由至少兩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之管道結構(401)呈交錯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每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中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以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包括:(一)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或(二)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以及對外交換流體者;或(三)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其中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為可操控開閉 門使限制空間具有封閉式或半封閉式之運作功能者。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進一步可為呈共構結構,而具有共構之管道結構(401),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根部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301),其各根部之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個別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共用之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者,其中個別呈輻射狀垂直分佈與共用之管道結構(401)周圍之管道結構(301),其個別底部通往個別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再由個別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傾斜向上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經分流歧管經共用之管道結構(401)通往流體進出口(4011)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進一步可為呈共構結構,而具有共構之管道結構(301),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共用之管道結構(301),其根部之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個別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兩個或兩個以上根部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者,其中個別流體進出口(3011)由共用之管道結構(301)底部所設置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經個別分流歧管呈輻射狀徑向經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個別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 之流體進出口(1012)個別經呈垂直之管道結構(301)通往個別之流體進出口(3012)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進一步可為呈共構結構,而具有共構之管道結構(401)及致溫器(101),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根部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301),其各根部之底部共同通往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再由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作為共用之呈垂直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共用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共用之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者,其中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管道結構(301),其個別根部之底部通往共用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再由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向上通往共用之致溫器(101),再向上經共用之管道結構(401)通往流體進出口(4011)者。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進一步可為呈共構結構,而具有共構之管道結構(301),其主要構成如下: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具有共用之管道結構(301),管道結構(301)之底部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呈輻射狀徑向展開之個別之分流歧管,個別通往所聯結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再由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之流體進出口(3011)通往呈垂直型之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者,其中共同之管道結構(301)之底部具有呈輻射狀徑向擴展之個別分流歧管,供個別通往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再由個別之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通往呈垂直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經呈垂直之管道結構(401)通往流體進出 口(4011)者。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8、9或第10項所述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進一步具有以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包括:(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或(二)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以及對外交換流體者;或(三)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其中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為可操控開閉門使限制空間具有封閉式或半封閉式之運作功能者。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進一步具有以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包括:(一)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或(二)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以及對外交換流體者;或(三)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 (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其中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為可操控開閉門使限制空間具有封閉式或半封閉式之運作功能者。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進一步為具有呈圓弧狀之管道結構(301),以及由至少兩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之管道結構(301)或(401)呈交錯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每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底部具有外擴弧狀流體窩室(108),供通往設置於自然蓄溫體(100)呈傾斜向上型之致溫器(101),再由致溫器(101)之流體進出口(1012)聯結管道結構(401)之流體進出口(4012),以及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其中各組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其致溫器(101)為呈交錯佈設於自然蓄溫體(100)中,而兩端經管道結構(301)及管道結構(401),延伸至溫差體(103)中者,以及進一步具有以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包括:(一)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1),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或(二)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半封閉式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2),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以及對外交換流體者;或(三)於呈圓弧狀管道結構(401)之熱交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4011),與管道結構(301)之熱交 換流體(104)流體進出口(3012)之間,具有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以供容納溫差體(103)及引導熱交換流體(104)之流向者;其中具可操控開閉門之限制空間及流向引導結構(213),為可操控開閉門使限制空間具有封閉式或半封閉式之運作功能者。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進一步於致溫器(101)、管道結構(401)所構成流路段之內部設置輔助流體泵(107),以及於內部或外部,設置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兩者或其中之一,其中:輔助流體泵(107):為藉電源線(118)由外部導入電能驅動馬達所驅動之流體泵或自然力驅動之流體泵,供串設於上述開路型流路,以供泵送熱交換流體(104)者;輔助流體泵(107)包括固定作單方向泵動之運作,或可選擇其泵動運作之方向,以及可作開機、關機、變速、泵動流量之操控者;其運作功能包括:輔助流體泵(107)不運作,而由熱交換流體(104)依冷降熱昇作循環者;或主動操控輔助流體泵(107)作正向泵動,而與熱交換流體(104)之冷降熱昇流向作同流向之助動泵動者;或主動操控輔助流體泵(107)作反向泵動,而與熱交換流體(104)之冷降熱昇流向作不同流向之反向泵動者,供泵送熱交換流體(104)反向作熱降冷昇之運作者;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為由來自電源線(116)之電能所驅動,包括由電能轉熱能之電熱裝置所構成;或由將電能轉熱能或將電能轉冷能之溫度調節裝置所構成;或由將電能轉熱能或轉致冷之半導體晶片所構成者,供設置於此項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之流路中,位於能產生協助熱交換流體(104)作熱昇冷降流動之動能,且相對較無礙熱交換流體(104)流動之位置,其設置方式含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之方式:(一)固定設置於開路型流路中(二)隨機置入管道結構 (401)、致溫器(101)之中者(三)圍繞或局部設置於由導熱材料構成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之外部,以間接對流路內部之熱交換流體(104)加溫或致冷者。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進一步可供設置輔助流體泵(107)、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兩者或其中之一,以及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兩者或其中之一,其中輔助流體泵(107)、輔助加熱或致冷裝置(115)、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可藉人工讀取或作送電狀態之運轉操控,或藉設置電能控制裝置(ECU200)作送電狀態之運轉操控者,其中:為藉由設置於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上之一個或一個以上之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並藉傳輸信號線(120)傳輸熱交換流體之溫度檢測值至電能控制裝置(ECU200),及設置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並藉傳輸信號線(120)將溫度檢測信號回授至電能控制裝置(ECU200),而由電能控制裝置(ECU200)參照內部設定及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及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之回授信號,以操控輔助流體泵(107)之送電運轉時機及泵送流量大小及泵送流向者;其中:電能控制裝置(ECU200):為由機電元件或電子電路元件或微處理器及相關軟體所構成,內部具有設定運作參數以參照來自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之信號,對輔助流體泵(107)作送電運轉時機及泵送流量大小及泵送流向之操控者;熱交換流體溫度檢測裝置(TS201)、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為由一個或一個以上可將溫度變化轉為類比或數位電能信號之溫度檢測裝置所構成,供設於部分回流之開路型流路選定之溫度檢測點,或環境溫度檢測點以經傳輸信號線(120)將信號傳送至電能控制裝置 (ECU200)者;上述環境溫度檢測裝置(TS202)可依需要選擇設置或不設置者。
TW101129493A 2011-08-15 2012-08-15 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 TWI6189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13209571A 2011-08-15 2011-08-15
US13/209,571 2011-08-15
US13/216,462 2011-08-24
US13/216,462 US20130042997A1 (en) 2011-08-15 2011-08-24 Open-loopnatural thermal energy releasing system wtih partialreflux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9491A true TW201319491A (zh) 2013-05-16
TWI618904B TWI618904B (zh) 2018-03-21

Family

ID=4668272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9493A TWI618904B (zh) 2011-08-15 2012-08-15 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
TW101215692U TWM463824U (zh) 2011-08-15 2012-08-15 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15692U TWM463824U (zh) 2011-08-15 2012-08-15 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20130042997A1 (zh)
EP (1) EP2559957A3 (zh)
JP (1) JP6694228B2 (zh)
CN (2) CN102954613B (zh)
AU (1) AU2012213961B2 (zh)
TW (2) TWI61890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0872B (zh) * 2014-10-28 2017-10-01 龍華科技大學 降低海面水溫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42997A1 (en) * 2011-08-15 2013-02-21 Tai-Her Yang Open-loopnatural thermal energy releasing system wtih partialreflux
US9109398B2 (en) * 2011-10-28 2015-08-18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ncepts, Inc. Method for forming a geothermal well
CN106196540A (zh) * 2015-05-08 2016-12-07 奇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气体回流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空调装置
KR101894147B1 (ko) * 2016-10-21 2018-08-31 진한솔 온실형 건조 시스템
IT201900006817A1 (it) * 2019-05-14 2020-11-14 Turboden Spa Circuito di scambio termico per impianto geotermico
US11708818B1 (en) * 2022-10-17 2023-07-25 Roda Energy Corporation Systems for generating energy from geothermal source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and construct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48767A (en) * 1967-07-26 1972-03-14 Thermo Dynamics Inc Temperature control tube
US3590761A (en) * 1968-11-21 1971-07-06 Grevis Hardie Parkes Underwater generation of gas
US3990502A (en) * 1971-02-04 1976-11-09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Arrangement to control heat flow between a member and its environment
US3948313A (en) * 1971-02-04 1976-04-06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Arrangement to control heat flow between a member and its environment
US3768547A (en) * 1971-02-04 1973-10-30 Dow Chemical Co Arrangement to control heat flow between a member and its environment
US3840068A (en) * 1971-08-25 1974-10-08 Mc Donnell Douglas Corp Permafrost structural support with heat pipe stabilization
US3788389A (en) * 1971-08-25 1974-01-29 Mc Donnell Douglas Corp Permafrost structural support with heat pipe stabilization
US3935900A (en) * 1971-08-25 1976-02-03 Mcdonnell Douglas Corporation Permafrost structural support with integral heat pipe means
US3823769A (en) * 1972-11-02 1974-07-16 Mc Donnell Douglas Corp Separable heat pipe assembly
US4036285A (en) * 1973-02-09 1977-07-19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Arrangement to control heat flow between a member and its environment
US3857244A (en) * 1973-11-02 1974-12-31 R Faucette Energy recovery and conversion system
US3898851A (en) * 1974-08-12 1975-08-12 Dresser Ind Method of packing heat pipes within a pipe pile involving the vibration of the packing material
DE2517921A1 (de) * 1975-04-23 1976-11-04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Latentwaermespeicher
US4040480A (en) * 1976-04-15 1977-08-09 Atlantic Richfield Company Storage of radioactive material
US4138995A (en) * 1976-08-25 1979-02-13 Yuan Shao W Solar energy storage and utilization
US4042012A (en) * 1976-08-27 1977-08-16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Heat pump system with improved heat transfer
US4050509A (en) * 1976-10-28 1977-09-27 Dynatherm Corporation Down-pumping heat pipes
US4099556A (en) * 1977-05-23 1978-07-11 Roberts Jr Charles C Variable thermal conductance reflux heat pipe
US4162394A (en) * 1977-07-12 1979-07-24 Faccini Ernest C Auxiliary evaporator for dual mode heat pipes
US4194856A (en) * 1978-08-31 1980-03-25 Exxon Production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for reducing frost heave of refrigerated gas pipelines
US4240268A (en) * 1978-10-13 1980-12-23 Yuan Shao W Ground cold storage and utilization
US4346569A (en) * 1978-10-13 1982-08-31 Yuan Shao W Natural ice for cooling energy
US4577679A (en) * 1978-10-25 1986-03-25 Hibshman Henry J Storage systems for heat or cold including aquifers
US4269539A (en) * 1978-12-07 1981-05-26 Exxon Production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for preventing damage to a refrigerated gas pipeline due to excessive frost heaving
US4339929A (en) * 1978-12-22 1982-07-20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Heat pipe bag system
US4258780A (en) * 1978-12-22 1981-03-31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Dual cycle heat pipe-method and apparatus
US4279294A (en) * 1978-12-22 1981-07-21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Heat pipe bag system
US4271681A (en) * 1979-05-08 1981-06-0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Long-term ice storage for cooling applications
DE3016251A1 (de) * 1980-04-26 1981-11-05 Linde Ag, 6200 Wiesbaden Verfahren zur regelung einer absorptions-heizanlage
JPS56151824A (en) * 1980-04-26 1981-11-25 Hitoshi Miyauchi Constant temperature ventilating apparatus
US4566527A (en) * 1980-09-15 1986-01-28 Pell Kynric M Isothermal heat pipe system
US4355522A (en) * 1980-09-29 1982-10-2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Passive ice freezing-releasing heat pipe
US4448237A (en) * 1980-11-17 1984-05-15 William Riley System for efficiently exchanging heat with ground water in an aquifer
US4412426A (en) * 1980-12-22 1983-11-01 Yuan Shao W Wiser cooling system
US4408657A (en) * 1981-01-19 1983-10-11 Pugh Paul F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low temperature heat long distances
US4444249A (en) * 1981-08-20 1984-04-24 Mcdonnell Douglas Corporation Three-way heat pipe
JPS5883015U (ja) * 1981-11-30 1983-06-04 ナショナル住宅産業株式会社 地中温度を利用する空調装置
US4375157A (en) * 1981-12-23 1983-03-01 Borg-Warner Corporation Downhole thermoelectric refrigerator
DE3475926D1 (en) * 1983-01-06 1989-02-09 Paul Persohn Apparatu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freezing in water meters and water taps
JPS59157443A (ja) * 1983-02-22 1984-09-06 Air Cycle Sangyo Kk 地中熱取出しシステム
US4505326A (en) * 1983-05-13 1985-03-19 Northwest Alaskan Pipeline Company Heat pipes with shrouded fins and fan
JPS60191148A (ja) * 1984-03-12 1985-09-28 Takeharu Iimori 地熱暖房装置
GB2160306B (en) * 1984-06-14 1987-12-09 Total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Method of geothermal energy recovery
DE3532542A1 (de) * 1985-09-12 1987-03-19 Daimler Benz Ag Erdwaermegespeiste fahrbahn-heizungsanlage
US4793146A (en) * 1986-07-08 1988-12-27 Shimizu Construction Co., Ltd. Cold storage structure
US4836275A (en) * 1987-03-11 1989-06-06 Fujikura Ltd. Corrugated heat pipe
WO1988007159A1 (fr) * 1987-03-18 1988-09-22 Messner Caspar O H Installation de recuperation de chaleur atmospherique et terrestre
US5029633A (en) * 1988-01-04 1991-07-09 Mann Technology Limited Partnership Cooling pond enhancement
US4930572A (en) * 1988-09-14 1990-06-05 Doshier John R Heat pipe and aqua-thaw animal waterer
US4995450A (en) * 1989-08-18 1991-02-26 G.P. Industries, Inc. Heat pipe
US5054297A (en) * 1989-09-22 1991-10-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ld storage system
GB2275766B (en) * 1993-03-02 1997-09-10 Yang Tai Her An open-cycle air supply and temperature regulation system
US5477703A (en) * 1994-04-04 1995-12-26 Hanchar; Peter Geothermal cell and recovery system
GB2317222B (en) * 1996-09-04 1998-11-25 Babcock & Wilcox Co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s for subsea pipelines
US20020036076A1 (en) * 2000-01-10 2002-03-28 Eastman G. Yale Loop heat pipe for equipment cooling
JP2002305992A (ja) * 2001-04-06 2002-10-22 Nepon Inc 高温型熱風加温機を用いる施設園芸用温室の暖房方法と装置
US6450247B1 (en) * 2001-04-25 2002-09-17 Samuel Raf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tilizing earth cooling
US6802360B1 (en) * 2002-08-13 2004-10-12 Envirosolve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for the evaporation of water from pond liquid and method therefor
US6769487B2 (en) * 2002-12-11 2004-08-03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tively cooling instrumentation in a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US7004231B2 (en) * 2003-04-07 2006-02-28 Tai-Her Yang Natural thermo carrier fluid exchange system for heat reclaim
US7062911B2 (en) * 2003-04-15 2006-06-20 Tai-Her Yang Natural thermo-carrier heat release system
JP2005283007A (ja) * 2004-03-30 2005-10-13 Kazuo Uetake 空調システム
JP4903988B2 (ja) * 2004-03-30 2012-03-28 泰和 楊 自然サーモキャリアの熱作動で対流する放熱システム
US7363769B2 (en) * 2005-03-09 2008-04-29 Kelix Heat Transfer Systems, Llc Electromagnetic signal transmission/reception tower and accompanying base station employing system of coaxial-flow heat exchanging structures installed in well bores to thermally control the environment hous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within the base station
CA2530560A1 (en) * 2005-11-14 2007-05-14 Free Energy Solutions Inc. Geothermal cooling device
US8100172B2 (en) * 2006-05-26 2012-01-24 Tai-Her Yang Installation adapted with temperature equalization system
US20080028761A1 (en) * 2006-05-30 2008-02-07 Tai-Her Yang Temperature equilibrating methodology & installation with water supply system
JP2008076015A (ja) * 2006-09-25 2008-04-03 Sugiyama Shoji Kk 地熱利用による建築物空調システム
US11098926B2 (en) * 2007-06-28 2021-08-24 Nikola Lakic Self-contained in-ground geothermal generator and heat exchanger with in-line pump used in several alternative applications including the restoration of the salton sea
CN101918772A (zh) * 2007-11-07 2010-12-15 犹他州立大学研究基金会 用于加热和空气调节应用的大地耦合热交换
US20090277602A1 (en) * 2008-05-12 2009-11-12 Tai-Her Yang Temperature equalization air supply system of natural thermal energy with intermediate thermal storage
US20100018679A1 (en) * 2008-07-22 2010-01-28 Tai-Her Yang Isothermal method and device using periodic direction-change utility water flow
JP5107169B2 (ja) * 2008-07-30 2012-12-26 文彦 鎌田 温度調節システムおよび温度調節システムの施工方法
US20100025008A1 (en) * 2008-07-31 2010-02-04 Walford Technologies, Inc. Geothermal Heating, Ventil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US8297343B2 (en) * 2008-10-15 2012-10-30 Tai-Her Yang Heat absorbing or dissipating device with multi-pipe reversely transported temperature difference fluids
JP5483051B2 (ja) * 2009-03-03 2014-05-07 学校法人金沢工業大学 住宅換気システム
US9103603B2 (en) * 2009-10-28 2015-08-11 Tai-Her Yang Thermal conductive cylinder installed with U-type core piping and loop piping
US9777969B2 (en) * 2009-10-28 2017-10-03 Tai-Her Yang Pipe member equipped with heat insulation core pipeline and U-shaped annularly-distributed pipeline
US9587890B2 (en) * 2009-11-05 2017-03-07 Tai-Her Yang Vertical fluid heat exchanger installed within natural thermal energy body
US10422587B2 (en) * 2009-11-05 2019-09-24 Tai-Her Yang Vertical fluid heat exchanger installed within natural thermal energy body
US8305178B2 (en) * 2010-10-22 2012-11-06 Tai-Her Yang Electric equipment in which heat being dissipated through superficial temperature maintaining member and exchanging fluid
US8757504B2 (en) * 2010-10-22 2014-06-24 Tai-Her Yang Temperature unifying and heat storing system of semiconductor heat loss through natural temperature maintaining member
US9127858B2 (en) 2010-11-24 2015-09-08 David Wayne McKeown Multi-circuit manifold and method for a geothermal energy system
US9038408B2 (en) 2011-02-18 2015-05-26 AK Industries, Inc. Wastewater effluent to geothermal heating
WO2012125974A1 (en) * 2011-03-16 2012-09-20 Seasonal Ener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oring seasonal environmental energy
US20130025819A1 (en) * 2011-07-25 2013-01-31 Tai-Her Yang Close-loop temperature equalization device having single-flowpath heat releasing device
US20130025820A1 (en) * 2011-07-25 2013-01-31 Tai-Her Yang Close-loop temperature equalization device having single-flowpathheat releasing device
US9291372B2 (en) * 2011-07-25 2016-03-22 Tai-Her Yang Closed-loop temperature equalization device having a heat releasing device and multiple flowpaths
US9200850B2 (en) * 2011-07-25 2015-12-01 Tai-Her Yang Closed-loop temperature equalization device having a heat releasing system structured by multiple flowpaths
US20130042997A1 (en) * 2011-08-15 2013-02-21 Tai-Her Yang Open-loopnatural thermal energy releasing system wtih partialreflux
CN103292517B (zh) * 2012-03-05 2015-12-09 北京兆阳光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地源冷却装置
US20140096860A1 (en) * 2012-10-09 2014-04-10 Tai-Her Yang Pipe Member Equipped With Heat Insulation Core Pipeline, Auxiliary Heat Conduction Structure And U-Shaped Annularly-Distributed Pipeline
SE537413C2 (sv) * 2012-12-06 2015-04-21 Triopipe Geotherm Ab Koaxial borrhålsvärmeväxlare samt förfarande för framställning därav
US10443949B2 (en) * 2013-06-26 2019-10-15 Tai-Her Yang Heat-dissipating structure having embedded support tube to form internally recycling heat transfer fluid and application apparatus
US9970687B2 (en) * 2013-06-26 2018-05-15 Tai-Her Yang Heat-dissipating structure having embedded support tube to form internally recycling heat transfer fluid and application apparatus
US10420288B2 (en) * 2014-04-14 2019-09-24 Shawn LaBounty Crop irrigation and thermal-protection system
US11555658B2 (en) * 2014-11-19 2023-01-17 University of Alaska Anchorage Methods and systems to convert passive cooling to active cooling
WO2019178447A1 (en) * 2018-03-16 2019-09-19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Security, Llc Multi-fluid, earth battery energy systems and methods
CA3044153C (en) * 2018-07-04 2020-09-15 Eavor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forming high efficiency geothermal wellbor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0872B (zh) * 2014-10-28 2017-10-01 龍華科技大學 降低海面水溫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18904B (zh) 2018-03-21
CN102954613B (zh) 2016-10-05
TWM463824U (zh) 2013-10-21
JP6694228B2 (ja) 2020-05-13
EP2559957A2 (en) 2013-02-20
US20130042997A1 (en) 2013-02-21
US20160216008A1 (en) 2016-07-28
US20190212036A1 (en) 2019-07-11
JP2013040758A (ja) 2013-02-28
US11448425B2 (en) 2022-09-20
CN102954613A (zh) 2013-03-06
EP2559957A3 (en) 2014-02-26
AU2012213961B2 (en) 2017-09-28
CN202757336U (zh) 2013-02-27
AU2012213961A1 (en) 201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319491A (zh) 部分回流之開路型自然溫能釋溫系統
TWI534401B (zh) 置於自然溫能體之立式流體熱交換器
ES2784185T3 (es) Dispositivo de absorción o disipación de calor con fluidos con diferencia de temperatura transportados de manera inversa en múltiples tuberías
TW201139949A (en) Heat driven liquid self-circulating devices and the system employ same
TW201101979A (en) Semiconductor application installation adapted with a temperature equalization system
TWI616635B (zh) 閉路型均溫裝置
TWM454522U (zh) 半導體熱損藉自然蓄溫體均溫儲熱系統
US8851066B1 (en) Therm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TW201013141A (en) Isothermal method and device using thermal energy of utility water flow
RU265127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огрева почвы
JP2010088378A (ja) 温室内温度制御装置、及び温室内温度制御システム
US9200850B2 (en) Closed-loop temperature equalization device having a heat releasing system structured by multiple flowpaths
JP2010043849A (ja) 均温システム
CN110030857B (zh) 一种药物熏洗治疗功能的蒸汽发生器
JP2011523021A (ja) 熱負荷体の温度の変更
TWI618902B (zh) 流體致溫及泵動二次流體作回流之建物
CN202364102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变压器冷却系统
US9291372B2 (en) Closed-loop temperature equalization device having a heat releasing device and multiple flowpaths
KR101273359B1 (ko) 버퍼영역을 구비하는 열풍기
ITUA20164514A1 (it) Palo per telecomunicazioni provvisto di un dispositivo per il condizionamento passivo o semipassivo
CN206656421U (zh) 一种蓄能式室内电暖气
US20130025820A1 (en) Close-loop temperature equalization device having single-flowpathheat releasing device
US20130025819A1 (en) Close-loop temperature equalization device having single-flowpath heat releasing device
ES2685451T3 (es) Calentador
KR20100008917A (ko) 열원공급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