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7257A - 用於治療神經退化性病症之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用於治療神經退化性病症之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7257A
TW201317257A TW101132586A TW101132586A TW201317257A TW 201317257 A TW201317257 A TW 201317257A TW 101132586 A TW101132586 A TW 101132586A TW 101132586 A TW101132586 A TW 101132586A TW 201317257 A TW201317257 A TW 20131725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group
groups
ring
nitroge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2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rian Scott Bronk
Wesley Francis Austin
Steffen Phillip Creaser
Nathan Oliver Fuller
Jed Lee Hubbs
Jeffrey Lee Ives
Rui-Chao Shen
Original Assignee
Satori Pharmaceutical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tori Pharmaceuticals Inc filed Critical Satori Pharmaceutical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317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725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JSTEROIDS
    • C07J71/00Steroids in which the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skeleton is condensed with a heterocyclic ring
    • C07J71/0005Oxygen-containing hetero 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f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g. nootropic agents, cognition enhancers, drugs for treating Alzheimer's disease or other forms of dementia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sychia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Having Oxygen Or Sulfu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Rx如本文所定義及所述,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Description

用於治療神經退化性病症之化合物
本發明係關於適用於治療神經退化性病症或減輕神經退化性病症之嚴重程度的醫藥學活性化合物。
相關申請案
本申請案主張2011年9月7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532,057號之權益,該申請案之揭示內容係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已藉由多種組織病理學研究、基因研究及生物化學研究確定了類澱粉β肽之長形式(特定言之是Aβ(1-42))在阿茲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中的重要作用。參見Selkoe,DJ,Physiol.Rev.2001,81:741-766,Alzheimer's disease:genes,proteins,and therapy;及Younkin SG,J.Physiol.Paris.1998,92:289-92,The role of A beta 42 in Alzheimer's disease。特定言之,已發現Aβ(1-42)於腦中沈積是所有形式阿茲海默氏病的早期且不變的特徵。實際上,此現象可能在診斷阿茲海默氏病之前及在Aβ的較短初級形式Aβ(1-40)沈積之前會發生。參見Parvathy S等人,Arch.Neurol.2001,58:2025-32,Correlation between Abetax-40-,Abetax-42-,and Abetax-43-containing amyloid plaques and cognitive decline。此外,疾病病源學中牽涉Aβ(1-42)來自於觀察到與阿茲海默氏病之早期發作家族形式相關之早老素(γ分泌酶)基因中之突變一律引起Aβ(1-42)含量增 加。參見Ishii K.等人,Neurosci.Lett.1997,228:17-20,Increased A beta 42(43)-plaque deposition in early-onset 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 brains with the deletion of exon 9 and the missense point mutation(H163R)in the PS-1 gene。類澱粉前驅蛋白質APP中之其他突變會使總Aβ上升且在一些情況下單獨使Aβ(1-42)上升。參見Kosaka T等人,Neurology,48:741-5,The beta APP717 Alzheimer mutation increases the percentage of plasma amyloid-beta protein ending at A beta42(43)。雖然各種APP突變可能影響沈積Aβ之類型、數量及位置,但已發現腦實質中所沈積之主要及初始物質為長Aβ(Mann)。參見Mann DM等人,Am.J.Pathol.1996,148:1257-66,「Predominant deposition of amyloid-beta 42(43)in plaques in case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hereditary cerebral hemorrhage associated with mutations in th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gene」。
在Aβ之早期沈積物中,當大部分沈積蛋白質呈無定形或分散斑塊形式時,實際上所有Aβ具有長形式。參見Gravina SA等人,J.Biol.Chem.,270:7013-6,Amyloid beta protein(A beta)in Alzheimer's disease brain.Biochemical and immunocytochemical analysis with antibodies specific for forms ending at A beta 40 or A beta 42(43);Iwatsubo T 等人,Am.J.Pathol.1996,149:1823-30,Full-length amyloid-beta(1-42(43))and amino-terminally modified and truncated amyloid-beta 42(43)deposit in diffuse plaques;及Roher AE等人,Proc.Natl.Acad.Sci.U S A.1993,90:10836-40,beta-Amyloid-(1-42)is a major component of cerebrovascular amyloid deposits:implications for the pathology of Alzheimer disease。Aβ(1-42)之此等初始沈積物接著能夠引起Aβ長形式及短形式兩者進一步沈積。參見Tamaoka A等人,Biochem.Biophys.Res.Commun.1994,205:834-42,Biochemical evidence for the long-tail form(A beta 1-42/43)of amyloid beta protein as a seed molecule in cerebral deposits of Alzheimer's disease。
在表現Aβ之轉殖基因動物中,沈積物與Aβ(1-42)之含量升具有高度相關性,且沈積模式類似於人類疾病中所見者,其中Aβ(1-42)在早期沈積,繼而為Aβ(1-40)沈積。參見Rockenstein E等人,J.Neurosci.Res.2001,66:573-82,Early formation of mature amyloid-beta protein deposits in a mutant APP transgenic model depends on levels of Abeta(1-42);及TeraiK等人,Neuroscience 2001,104:299-310,beta-Amyloid deposits in transgenic mice expressing human beta-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have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as those in Alzheimer's disease。在唐氏症候群(Down's syndrome)患者中可見相似沈積類型及時序,其中Aβ表現升高且沈積加速。參見Iwatsubo T.等人,Ann.Neurol.1995,37:294-9,Amyloid beta protein(A beta)deposition:A beta 42(43)precedes A beta 40 in Down syndrome。
因此,選擇性降低Aβ(1-42)因而作為疾病特異性策略出現,供用於降低所有形式Aβ之類澱粉形成可能性、減緩或停止新Aβ沈積物形成、抑制可溶性毒性Aβ寡聚物形成,且藉此減緩或停止神經退化的進展。
如本文所述,本發明提供適用於治療神經退化性病症或減輕神經退化性病症之嚴重程度的化合物。本發明亦提供治療該等病症或減輕該等病症之嚴重程度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患者投與本發明化合物或其組合物。該方法適用於治療例如阿茲海默氏病或減輕其嚴重程度。
某些本發明實施例之詳細描述 1.本發明化合物之一般描述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提供一種式I之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x為-L-環A或-L'-Ry;環A係選自: 各m獨立地為0、1、2、3或4;L 為共價鍵或者直鏈或分支鏈C1-5飽和或不飽和直鏈或分支鏈二價烴鏈;各R1獨立地為氫;直鏈或分支鏈C1-6烷基,其中該C1-6烷基視情況經1至4個R3基團取代;3至6員環烷基;或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6員飽和雜環基;或:R1及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視情況經取代之3至7員雜環;或:R1及不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視情況經取代之4至7員橋連雜環;L' 為直鏈或分支鏈C2-5飽和或不飽和直鏈或分支鏈二價烴鏈;Ry 為-N(R')2,其中各R'獨立地選自氫或視情況經1至2個獨立地選自鹵素、-OR或-N(R)2之基團取代的C1-6脂族基;或: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與該氮原子一起形成除該氮之外視情況具有一個選自氮、氧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8員飽和或部分不飽和雜環,其中該環視情 況經1至2個獨立地選自鹵素、-OR或-N(R)2之基團取代;各R2獨立地為氫、氘、C1-3烷基、-OH、側氧基;或:同一碳上之兩個R2基團一起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螺稠合3至7員飽和碳環或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或: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一起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3至7員飽和碳環或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或:非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4至7員橋連飽和碳環或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4至7員橋連雜環;各R3獨立地為鹵素、-C(O)N(R)2、-OH、-O(C1-4烷基)、視情況經1或2個-OH基團取代之C1-3烷基;或: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3至6員飽和碳環或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且各R獨立地為氫、C1-4脂族基;或: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4至8員飽和或部分不飽和環。
2.定義
本發明化合物包括上文一般描述者,且由本文所揭示之實施例、子實施例及物質進一步說明。除非另有指示,否 則如本文所用之以下定義應適用。為達成本發明之目的,根據Periodic Table of the Elements,CAS版本,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第75版鑑別化學元素。另外,有機化學之一般原理描述於「Organic Chemistry」,Thomas Sorrell,University Science Books,Sausalito:1999及「March's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第5版,Smith,M.B.及March,J.編,John Wiley & Sons,New York:2001中,該等文獻係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如本文所述,本發明之化合物可視情況經一或多個諸如上文一般說明或如由本發明之特定類別、亞類及種類所例示之取代基取代。應瞭解,片語「視情況經取代」與片語「經取代或未經取代」可互換使用。一般而言,術語「經取代」無論前面加上術語「視情況」與否均係指以所說明取代基置換既定結構中之氫基。除非另外指示,否則視情況經取代之基團可在該基團之各可取代位置具有取代基,且當任何既定結構中一個以上位置可經一個以上選自所說明基團之取代基取代時,每一位置之取代基可相同或不同。本發明所預想之取代基組合較佳為使得形成穩定或化學上可行之化合物的取代基組合。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穩定」係指在經受允許其製造、偵測且較佳允許其回收、純化及用於本文所揭示之一或多個目的之條件時實質上不發生改變之化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穩定化合物或化學上可行之化合物為在不存在水分或其他化學反應條件時在40℃或40℃以下之溫度下保持至少 一週時實質上不發生改變之化合物。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脂族」或「脂族基」意謂完全飽和或含有一或多個不飽和單元之直鏈(亦即未分支)或分支鏈、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烴鏈,或者完全飽和或含有一或多個不飽和單元但不為芳族之單環烴或雙環烴(本文中亦稱為「碳環」、「環脂族」或「環烷基」),其與分子其餘部分具有單一連接點。除非另外說明,否則脂族基含有1至20個脂族碳原子。在一些實施例中,脂族基含有1至6個脂族碳原子。在又其他實施例中,脂族基含有1至4個脂族碳原子。在一些實施例中,「環脂族」(或「碳環」或「環烷基」)係指完全飽和或含有一或多個不飽和單元但不為芳族之單環C3-C8烴或雙環C8-C12烴,其與分子其餘部分具有單一連接點,其中該雙環系統中之任何個別環具有3至7個成員。適合脂族基包括(但不限於)直鏈或分支鏈、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烯基、炔基及其混合物,諸如(環烷基)烷基、(環烯基)烷基或(環烷基)烯基。在其他實施例中,脂族基可具有兩個偕位氫原子經側氧基(二價羰基氧原子=O)或成環取代基,諸如-O-(直鏈或分支鏈伸烷基或伸烷基)-O-置換,以形成縮醛或縮酮。
在某些實施例中,例示性脂族基包括(但不限於)乙炔基、2-丙炔基、1-丙烯基、2-丁烯基、1,3-丁二烯基、2-戊烯基、乙烯基、烯丙基、異丙烯基、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二戊基、新戊基、第三戊基、環戊基、己基、異 己基、第二己基、環己基、2-甲基戊基、第三己基、2,3-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及2,3-二甲基丁-2-基。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雜環」、「雜環基」、「雜環脂族」或「雜環」意謂非芳族單環、雙環或三環環系統,其中一或多個環成員為獨立選擇之雜原子。在一些實施例中,「雜環」、「雜環基」、「雜環脂族」或「雜環」基團具有3至14個環成員,其中一或多個環成員為獨立地選自氧、硫、氮或磷之雜原子,且該系統中各環含有3至7個環成員。
雜環可在產生穩定結構之任何雜原子或碳原子處連接至其側基且當加以說明時,任何環原子均可視情況經取代。該等飽和或部分不飽和雜環基之實例包括(而不限於)四氫呋喃基、四氫噻吩基、吡咯啶基、哌啶基、吡咯啉基、四氫喹啉基、四氫異喹啉基、十氫喹啉基、噁唑啶基、哌嗪基、二氧雜環己烷基、二氧雜環戊烷基、二氮呯基、噁氮呯基、噻氮呯基、嗎啉基及啶基。
術語「雜原子」意謂氧、硫、氮、磷或矽中之一或多者(包括氮、硫、磷或矽之任何氧化形式;任何鹼性氮之四級銨化形式;或雜環之可取代氮,例如N(如在3,4-二氫-2H-吡咯基中)、NH(如在吡咯啶基中)或NR+(如在N經取代之吡咯啶基中))。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不飽和」意謂具有一或多個不飽和單元之部分。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部分不飽和」係指包括至少一個雙 鍵或參鍵之直鏈(亦即未分支)或分支鏈或環狀部分。術語「部分不飽和」欲涵蓋具有多個不飽和位點之直鏈(亦即未分支)或分支鏈或環,但不欲包括如本文所定義之芳基或雜芳基部分。
單獨或作為較大部分之一部分(如在「芳烷基」、「芳烷氧基」或「芳基氧基烷基」中)使用之術語「芳基」係指具有總計5至14個環成員之單環、雙環及三環系統,其中該系統中之一或多個環為芳族環且其中該系統中之各環含有3至7個環成員。術語「芳基」與術語「芳基環」可互換使用。術語「芳基」亦係指如下文所定義之雜芳基環系統。在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中,「芳基」係指芳族環系統,其包括(但不限於)苯基、聯苯、萘基、蒽基及其類似基團,其可攜帶一或多個取代基。如本文所用之術語「芳基」之範疇內亦包括芳族環稠合至一或多個非芳族環之基團,諸如茚滿基、鄰苯二甲醯亞胺基(phthalimidyl)、萘醯亞胺基(naphthimidyl)、啡啶基或四氫萘基及其類似基團。
單獨或作為較大部分之一部分(如在「雜芳烷基」或「雜芳烷氧基」中)使用之術語「雜芳基」係指具有總計5至14個環成員之單環、雙環及三環環系統,其中該系統中之一或多個環為芳族環,該系統中之一或多個環含有一或多個雜原子,且其中該系統中之各環含有3至7個環成員。術語「雜芳基」與術語「雜芳基環」或術語「雜芳族」可互換使用。雜芳基包括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咪唑基、吡唑基、三唑基、四唑基、噁唑基、異噁唑基、噁二 唑基、噻唑基、異噻唑基、噻二唑基、吡啶基、噠嗪基、嘧啶基、吡嗪基、吲嗪基、嘌呤基、啶基及喋啶基。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雜芳基」及「雜芳-」亦包括雜芳族環稠合至一或多個芳基、環脂族基或雜環基環的基團。例示性雜芳基環包括吲哚基、異吲哚基、苯并噻吩基、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吲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喹啉基、異喹啉基、啉基、酞嗪基、喹唑啉基、喹喏啉基、4H-喹嗪基、咔唑基、吖啶基、啡嗪基、啡噻嗪基、啡噁嗪基、四氫喹啉基、四氫異喹啉基及吡啶并[2,3-b]-1,4-噁嗪-3(4H)-酮。
如本文所述,本發明化合物可含有「視情況經取代」之部分。一般而言,術語「經取代」無論前面加上術語「視情況」與否均意謂指定部分之一或多個氫經適合取代基置換。除非另外指示,否則「視情況經取代」之基團可在該基團之各可取代位置具有適合取代基,且當任何既定結構中之一個以上位置可經一個以上選自所說明基團之取代基取代時,每一位置上之取代基可相同或不同。本發明所預想之取代基組合較佳為使得形成穩定或化學上可行之化合物的取代基組合。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穩定」係指在經受允許其製造、偵測且在某些實施例中允許其回收、純化及用於本文所揭示之一或多個目的之條件時實質上不發生改變之化合物。
「視情況經取代」之基團之可取代碳原子上之適合單價取代基獨立地為鹵素;-(CH2)0-4Ro;-(CH2)0-4ORo; -O(CH2)0-4Ro;-O-(CH2)0-4C(O)ORo;-(CH2)0-4CH(ORo)2;-(CH2)0-4SRo;-(CH2)0-4Ph,其可經Ro取代;-(CH2)0-4O(CH2)0-1Ph,其可經Ro取代;-CH=CHPh,其可經Ro取代;-(CH2)0-4O(CH2)0-1-吡啶基,其可經Ro取代;-NO2;-CN;-N3;-(CH2)0-4N(Ro)2;-(CH2)0-4N(Ro)C(O)Ro;-N(Ro)C(S)Ro;-(CH2)0-4N(Ro)C(O)NRo 2;-N(Ro)C(S)NRo 2;-(CH2)0-4N(Ro)C(O)ORo;-N(Ro)N(Ro)C(O)Ro;-N(Ro)N(Ro)C(O)NRo 2;-N(Ro)N(Ro)C(O)ORo;-(CH2)0-4C(O)Ro;-C(S)Ro;-(CH2)0-4C(O)ORo;-(CH2)0-4C(O)SRo;-(CH2)0-4C(O)OSiRo 3;-(CH2)0-4OC(O)Ro;-OC(O)(CH2)0-4SRo;SC(S)SRo;-(CH2)0-4SC(O)Ro;-(CH2)0-4C(O)NRo 2;-C(S)NRo 2;-C(S)SRo;-SC(S)SRo;-(CH2)0-4OC(O)NRo 2;-C(O)N(ORo)Ro;-C(O)C(O)Ro;-C(O)CH2C(O)Ro;-C(NORo)Ro;-(CH2)0-4SSRo;-(CH2)0-4S(O)2Ro;-(CH2)0-4S(O)2ORo;-(CH2)0-4OS(O)2Ro;-S(O)2NRo 2;-(CH2)0-4S(O)Ro;-N(Ro)S(O)2NRo 2;-N(Ro)S(O)2Ro;-N(ORo)Ro;-C(NH)NRo 2;-P(O)2Ro;-P(O)Ro 2;-OP(O)Ro 2;-OP(O)(ORo)2;SiRo 3;-(C1-4直鏈或分支鏈伸烷基)O-O-N(Ro)2;或-(C1-4直鏈或分支鏈伸烷基)C(O)O-N(Ro)2,其中各Ro可如下文所定義而經取代且獨立地為氫、C1-6脂族基、-CH2Ph、-O(CH2)0-1Ph、-CH2-(5至6員雜芳基環),或具有0至4個獨立地選自氮、氧或硫之雜原子的5至6員飽和、部分不飽和或芳基環,或者儘管有以上定義,兩個獨立出現之Ro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具有0至4個獨立地選自氮、氧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12員飽 和、部分不飽和或芳基單環或雙環,其可如下文所定義而經取代。
Ro(或由兩個獨立出現之Ro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之環)上之適合單價取代基獨立地為鹵素、-(CH2)0-2R˙、-(鹵代R˙)、-(CH2)0-2OH、-(CH2)0-2OR˙、-(CH2)0-2CH(OR˙)2、-O(鹵代R˙)、-CN、-N3、-(CH2)0-2C(O)R˙、-(CH2)0-2C(O)OH、-(CH2)0-2C(O)OR˙、-(CH2)0-2SR˙、-(CH2)0-2SH、-(CH2)0-2NH2、-(CH2)0-2NHR˙、-(CH2)0-2NR˙ 2、-NO2、-SiR˙ 3、-OSiR˙ 3、-C(O)SR˙、-(C1-4直鏈或分支鏈伸烷基)C(O)OR˙或-SSR˙,其中各R˙未經取代或其中前面加上「鹵代」者僅經一或多個鹵素取代,且獨立地選自C1-4脂族、-CH2Ph、-O(CH2)0-1Ph或具有0至4個獨立地選自氮、氧或硫之雜原子的5至6員飽和、部分不飽和或芳基環。Ro之飽和碳原子上之適合二價取代基包括=O及=S。
「視情況經取代」之基團之飽和碳原子上的適合二價取代基包括以下:=O、=S、=NNR* 2、=NNHC(O)R*、=NNHC(O)OR*、=NNHS(O)2R*、=NR*、=NOR*、-O(C(R* 2))2-3O-或-S(C(R* 2))2-3S-及=C(R*)2,其中各獨立出現之R*係選自氫、可如下文所定義而經取代之C1-6脂族基或具有0至4個獨立地選自氮、氧或硫之雜原子的未經取代之5至6員飽和、部分不飽和或芳基環。結合至「視情況經取代」之基團的鄰近可取代碳的適合二價取代基包括:-O(CR* 2)2-3O-,其中各獨立出現之R*係選自氫、可如下文所定義而經取代之C1-6脂族基或具有0至4個獨立地選自 氮、氧或硫之雜原子的未經取代之5至6員飽和、部分不飽和或芳基環。
R*之脂族基上的適合取代基包括鹵素、-R˙、-(鹵代R˙)、-OH、-OR˙、-O(鹵代R˙)、-CN、-C(O)OH、-C(O)OR˙、-NH2、-NHR˙、-NR˙ 2或-NO2,其中各R˙未經取代或其中前面加上「鹵代」為僅經一或多個鹵素取代,且獨立地為C1-4脂族基、-CH2Ph、-O(CH2)0-1Ph或具有0至4個獨立地選自氮、氧或硫之雜原子的5至6員飽和、部分不飽和或芳基環。
「視情況經取代」之基團之可取代氮上的適合取代基包括-R、-NR 2、-C(O)R、-C(O)OR、-C(O)C(O)R、-C(O)CH2C(O)R、-S(O)2R、-S(O)2NR 2、-C(S)NR 2、-C(NH)NR 2或-N(R)S(O)2R;其中各R獨立地為氫、可如下文所定義而經取代之C1-6脂族基、未經取代之-OPh或具有0至4個獨立地選自氮、氧或硫之雜原子的未經取代之5至6員飽和、部分不飽和或芳基環,或儘管有以上定義,但兩個獨立出現之R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具有0至4個獨立地選自氮、氧或硫之雜原子的未經取代之3至12員飽和、部分不飽和或芳基單環或雙環。
R之脂族基上的適合取代基獨立地為鹵素、-R˙、-(鹵代R˙)、-OH、-OR˙、-O(鹵代R˙)、-CN、-C(O)OH、-C(O)OR˙、-NH2、-NHR˙、-NR˙ 2或-NO2,其中各R˙未經取代或其中前面加上「鹵代」為僅經一或多個鹵素取代,且獨立地為C1-4脂族基、-CH2Ph、-O(CH2)0-1Ph或具有0至4個獨立地選 自氮、氧或硫之雜原子的5至6員飽和、部分不飽和或芳基環。
除非另外陳述,否則本文所述之結構亦意謂包括該結構之所有異構形式(例如,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及幾何異構體(或構象異構體))形式,例如各不對稱中心之R及S構型,(Z)及(E)雙鍵異構體及(Z)及(E)構象異構體。因此,本發明化合物之單一立體化學異構體及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及幾何異構體(或構象異構體)混合物處於本發明範疇內。
除非另外陳述,否則本發明化合物之所有互變異構形式均在本發明範疇內。
此外,除非另外陳述,否則本文所述之結構亦意欲包括僅在一或多個同位素增濃原子之存在方面不同的化合物。舉例而言,除由氘或氚置換氫或由11C或13C或14C增濃碳置換碳之外具有本發明結構之化合物處於本發明範疇內。該等化合物適用作例如生物學分析中之分析工具或探針。
3.例示性化合物之描述
如以上一般描述,本發明提供一種式I之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各變數如上文所定義且如上文及本文之類別及亞類中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下式之化合物: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以下式I-a中所述之立體化學結構的式I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各變數如上文所定義且如上文及本文中關於式I化合物之類別及亞類中所描述。
如上文一般描述,本發明提供一種式I-i 之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各變數如上文所定義且如上文及本文之類別及亞類中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以下式I-i-a中所述之立體化學結構的式I-i 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L及環A各自如上文所定義且如上文及本文中關於式I化合物之類別及亞類所描述。
如上文一般描述,本發明提供一種式I-ii 之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各R'如上文所定義且如上文及本文之類別及亞類中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下式之化合物: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以下式I-ii-a中所述之立體化學結構的式I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各變數如上文所定義且如上文及本文中關於式I化合物之類別及亞類中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式I之化合物,其中Rx為-L-環A。
如上文一般定義,環A係選自: 其中m、R1及R2各自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環A係選自: 其中m、R1及R2各自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環A係選自: 其中m、R1及R2各自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環A係選自: 其中m、R1及R2各自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環A係選自: 其中m、R1及R2各自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環A係選自: 其中m、R1及R2各自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環A具有下式: 其中m、R1及R2各自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環A具有下式: 其中m、R1及R2各自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環A具有下式: 其中m、R1及R2各自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環A具有下式: 其中m、R1及R2各自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環A具有下式: 其中m、R1及R2各自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環A具有下式: 其中m、R1及R2各自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如上文及本文中一般定義,各m獨立地為0、1、2、3或4。在一些實施例中,各m獨立地為1至2。在一些實施例中,各m獨立地為1至3。在某些實施例中,各m獨立地為2或3。在一些實施例中,各m獨立地為1至4。在一些實施例中,各m為0。在一些實施例中,各m為1。
如上文及本文中一般定義,各R1獨立地為氫;直鏈或分支鏈C1-6烷基,其中該C1-6烷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R3基團取代;3至6員環烷基;或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6員飽和雜環基;或:R1及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或:R1及不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4至7員橋連雜環;其中R2及R3各自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氫且環A係選自: 其中m及R2各自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C1-6烷基,其中該C1-6烷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R3基團取代;3至6員環烷基;或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6員飽和雜環基;或:R1及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或:R1及不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4至7員橋連雜環;其中R2及R3各自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C1-6烷基,其中該C1-6烷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R3基團取代,其中各R3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C1-6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C1-5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C1-4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C1-3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己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戊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丁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丙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正戊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1-甲基丁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R)-1-甲基丁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S)-1-甲基丁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2-甲基丁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R)-2-甲基丁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S)-2-甲基丁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3-甲基丁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1,1-二甲基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2,2-二甲基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1-乙基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新戊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正丁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1-甲基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R)-1-甲基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S)-1-甲基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2-甲基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第三丁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正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異丙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乙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為甲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C1-6烷基,其中該C1-6烷基經一或多個R3基團取代,其中各R3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C1-6烷基,其中該C1-6烷基經1、2、3或4個R3基團取代,其中各R3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C1-6烷基,其中該C1-6烷基經1、2或3個R3基團取代,其中各R3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C1-6烷基,其中該C1-6烷基經1或2個R3基團取代,其中各R3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C1-6烷基,其中該C1-6烷基經4個R3基團取代,其中各R3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C1-6烷基,其中該C1-6烷基經3個R3基團取代,其中各R3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C1-6烷基,其中該C1-6烷基經2個R3基團取代,其中各R3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C1-6烷基,其中該C1-6烷基經1個R3基團取代,其中各R3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如上文及本文中一般定義,各R3獨立地為鹵素、-C(O)N(R)2、-OH、-O(C1-4烷基)、視情況經1或2個-OH基團取代之C1-3烷基;或: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3至6員飽和碳環或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 其中各R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獨立地為鹵素。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為-F。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為-Cl。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為-Br。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為-I。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為-OH。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獨立地為-C(O)N(R)2,其中各R獨立地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獨立地為-O(C1-4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獨立地為-O(C1-3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獨立地為-O(C1-2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為1-丁氧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為1-甲基丙氧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為(R)-1-甲基丙氧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為(S)-1-甲基丙氧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為2-甲基丙氧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為第三丁氧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為正丙氧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為異丙氧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為乙氧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為甲氧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獨立地為視情況經1或2個-OH基團取代之C1-3烷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獨立地為C1-3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獨立地為經1個-OH基團取代之C1-3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獨立地為視情況經2個-OH基團取代之C1-3烷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獨立地為視情況經1或2個-OH基團取代之C1-3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獨立地為視情況經1或2個-OH基團取代之C1-2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獨立地為視情況經1或2個-OH基團取代之C3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獨立地為視情況經1或2個-OH基團取代之C2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3獨立地為視情況經1或2個-OH基團取代之C1烷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3至6員飽和碳環或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3至6員飽和碳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3至5員飽和碳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3至4員飽和碳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6員飽和碳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5員飽和碳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4員飽和碳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3員飽和碳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6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 成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5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4員雜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7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6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5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4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員雜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個氧之3至7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個氧之3至6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個氧之3至5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個氧之3至4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氧雜環庚烷基、四氫-2H-哌喃基、四氫呋喃基或氧雜環丁烷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個氮之3至7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個氮之3至6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個氮之3至5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個氮之3至4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氮雜環庚烷基、哌啶基、吡咯啶基、氮雜環丁烷基或氮丙啶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個硫之3至7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個硫之3至6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個硫之3至5員雜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2個氧原子之3至7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2個氮原子之3至7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2個硫原子之3至7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個氧及1個氮之3至7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個氧及1個硫之3至7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具有1個硫及1個 氮之3至7員雜環。
下文描述由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形成之例示性雜原子環:
如上文及本文中一般定義,各R獨立地為氫、C1-4脂族基;或: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4至8員飽和或部分不飽和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獨立地為氫。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獨立地為C1-4脂族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C1-4烷基。在某些實 施例中,各R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C1-3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丁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獨立地為直鏈或分支鏈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為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為甲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4至8員飽和或部分不飽和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4至8員飽和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4至7員飽和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4至6員飽和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4至5員飽和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4員飽和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5員飽和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6員飽和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7員飽和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8員飽和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4至8員部分不飽和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4至7員部分不飽和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4至6員部分不飽和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4至5員部分不飽和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4員部分不飽和環。在某些實施例 中,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5員部分不飽和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6員部分不飽和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7員部分不飽和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8員部分不飽和環。
以下描述例示性R3基團: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3至6員環烷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3至6員環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3至5員環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3至4員環烷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環己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環戊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環丁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環丙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6員飽和雜環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 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6員飽和雜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5員飽和雜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4員飽和雜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6員飽和雜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5員飽和雜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4員飽和雜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1至2固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員飽和雜環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1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6員飽和雜環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1個氧之3至6員飽和雜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1個氧之3至5員飽和雜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1個氧之3至4員飽和雜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四氫-2H-哌喃基、四氫呋喃基或氧雜環丁烷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1個氮之3至6員飽和雜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1個氮之3至5員飽和雜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1個氮之3至4員飽和雜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哌啶基、吡咯啶基、氮雜環丁烷基或氮丙啶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1個硫之3至6員飽 和雜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1個硫之3至5員飽和雜環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6員飽和雜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2個氧原子之3至6員飽和雜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2個氮原子之3至6員飽和雜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2個硫原子之3至6員飽和雜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1個氧及1個硫之3至6員飽和雜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1個氧及1個氮之3至6員飽和雜環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1獨立地為具有1個硫及1個氮之3至6員飽和雜環基。
以下描述例示性R1基團:
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6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5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4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4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5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6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 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7員雜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1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不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4至7員橋連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不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4至6員橋連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不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4至5員橋連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不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4員橋連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不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5員橋連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不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與其插入 原子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6員橋連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不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4至7員橋連雜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不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0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4至7員橋連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不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1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4至7員橋連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R1及不與R1相鄰之碳上的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具有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4至7員橋連雜環。
以下描述例示性環A基團,其中R1與R2一起形成環:
如上文及本文中一般定義,各R2獨立地為氫、氘、C1-3烷基、-OH、側氧基;或:同一碳上之兩個R2基團一起形成螺稠合3至7員飽和碳環或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或: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一起形成3至7員飽和碳環或 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或:非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4至7員橋連飽和碳環或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4至7員橋連雜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2獨立地為氫。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2獨立地為氘。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2獨立地為C1-3烷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2獨立地為甲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2獨立地為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2獨立地為正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2獨立地為異丙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2獨立地為-OH。
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2獨立地為側氧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上之兩個R2基團一起形成螺稠合3至7員飽和碳環或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上之兩個R2基團一起形成螺稠合3至7員飽和碳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上之兩個R2基團一起形成螺稠合3至6員飽和碳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上之兩個R2基團一起形成螺稠合3至5員飽和碳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上之兩個R2基團一起形成螺稠合3至4員飽和碳環。在某些實施例中,同一碳上之兩個R2基團一起形成螺稠合伸環丙基、伸環丁基、伸環戊基、伸環己基或伸環庚基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一起形成3至7員飽和碳環或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一起形成3至7員飽和碳環。在某些實施例中,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一起形成3至6員飽和碳環。在某些實施例中,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一起形成3至5員飽和碳環。在某些實施例中,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一起形成3至4員飽和碳環。在某些實施例中,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一起形成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或環庚基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非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4至7員橋連飽和碳環或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4至7員橋連雜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非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4至7員橋連飽和碳環。在某些實施例中,非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4至6員橋連飽和碳環。在某些實施例中,非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4至5員橋連飽和碳環。在某些實施例中,非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橋連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或環庚基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非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4至7員橋連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非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 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4至6員橋連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非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4至5員橋連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非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4員橋連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非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5員橋連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非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6員橋連雜環。在某些實施例中,非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7員橋連雜環。
以下描述例示性環A基團:
如上文一般定義,L為共價鍵或者直鏈或分支鏈C1-5伸烷 基鏈。
在某些實施例中,L為共價鍵且環A係選自: 其中m、R1及R2各自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L為共價鍵且本發明提供一種式II之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環A如上文所定義且在上文及本文所述之類別及亞類內。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以下式II-a中所述之立體化學結構的式II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環A如上文所定義且在上文及本文所述之類別及亞類內。
在某些實施例中,L為直鏈或分支鏈C1-5伸烷基鏈且環A 係選自: 其中m、R1及R2各自如上文所定義且如本文所描述。
在某些實施例中,L為共價鍵或者直鏈或分支鏈C1-5飽和或不飽和直鏈或分支鏈二價烴鏈。在某些實施例中,L為直鏈或分支鏈C1-5伸烷基鏈。在某些實施例中,L為直鏈或分支鏈C1-4伸烷基鏈。在某些實施例中,L為直鏈或分支鏈C1-3伸烷基鏈。在某些實施例中,L為直鏈或分支鏈C1-2伸烷基鏈。在某些實施例中,L為直鏈或分支鏈伸戊基。在某些實施例中,L為直鏈或分支鏈伸丁基。在某些實施例中,L為直鏈或分支鏈伸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L為直鏈或分支鏈伸乙基。在某些實施例中,L為亞甲基。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式III之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環A如上文所定義且在上文及本文所述之類別及亞類內。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以下式III-a中所 述之立體化學結構的式III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環A如上文所定義且在上文及本文所述之類別及亞類內。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式IV之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環A如上文所定義且在上文及本文所述之類別及亞類內。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以下式IV-a中所述之立體化學結構的式IV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環A如上文所定義且在上文及本文所述之類別及亞類內。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以下式IV-b中所述之立體化學結構的式IV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環A如上文所定義且在上文及本文所述之類別及亞類內。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式V之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環A如上文所定義且在上文及本文所述之類別及亞類內。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以下式V-a中所述之立體化學結構的式V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環A如上文所定義且在上 文及本文所述之類別及亞類內。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式VI之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環A如上文所定義且在上文及本文所述之類別及亞類內。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以下式VI-a中所述之立體化學結構的式VI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環A如上文所定義且在上文及本文所述之類別及亞類內。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式I之化合物,其中Rx為-L'-Ry,其中:L' 為直鏈或分支鏈C2-5伸烷基鏈;Ry 為-N(R')2,其中各R'獨立地選自氫或視情況經1至2個獨立地選自鹵素、-OR或-N(R)2之基團取代的C1-6脂族基;或: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與該氮原子一起形成除 該氮外具有1個選自氮、氧或硫之雜原子的視情況經取代之3至8員飽和或部分不飽和雜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式I之L'基團為飽和或不飽和、直鏈或分支鏈二價烴鏈。在某些實施例中,式I之L'基團為飽和或不飽和直鏈C2-4伸烷基鏈。在一些實施例中,L'為-CH2CH2-。
在某些實施例中,Ry為-N(R')2,其中各R'獨立地為氫或視情況經1至2個獨立地選自鹵素、-OR或-N(R)2之基團取代之C1-6脂族基。在一些實施例中,一個R'為氫且另一R'為視情況經1至2個獨立地選自鹵素、-OR或-N(R)2之基團取代之C1-6脂族基。在某些實施例中,各R'獨立地選自氫或視情況經1至2個獨立地選自鹵素、-OR或-N(R)2之基團取代之C1-4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各R'獨立地選自視情況經1至2個獨立地選自鹵素、-OR或-N(R)2之基團取代之C1-4烷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Ry為-N(R')2,其中兩個R'基團與氮原子一起形成除氮外視情況具有1個選自氮、氧或硫之雜原子的視情況經取代之3至8員飽和或部分不飽和雜環,其中該環視情況經1至2個獨立地選自鹵素、-OR或-N(R)2之基團取代。在某些實施例中,兩個R'基團與氮原子一起形成除氮外視情況具有1個選自氮、氧或硫之雜原子的視情況經取代之4至6員飽和雜環,其中該環視情況經1至2個獨立地選自鹵素、-OR或-N(R)2之基團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R'基團與氮一起形成視情況經鹵素、-OR或-N(R)2 取代之氮雜環丁烷-1-基或嗎啉-4-基。
例示性式I化合物陳述於以下表1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以上表1中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4.提供本發明化合物之一般方法
本發明化合物一般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關於類似化合物之合成及/或半合成方法及藉由本文實例中詳細描述之方法來製備或分離。本發明之方法及中間物適用於製備例如2011年3月3日以Bronk等人之名義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040,166號中所述之化合物,該申請案係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以下流程中,其中描述特定保護基、離去基或轉化條件,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其他保護基、離去基及轉化條件亦適合且涵蓋在內。該等基團及轉化詳細描述於以下文獻中:March's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Reactions,Mechanisms,and Structure,M.B.Smith及J.March,第5版,John Wiley & Sons,2001;Comprehensive Organic Transformations,R.C.Larock,第2版,John Wiley & Sons,1999;及Protecting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T.W.Greene及P.G.M.Wuts,第3版,John Wiley & Sons,1999,各文獻係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如本文所用之片語「氧保護基」包括例如羰基保護基、羥基保護基等。羥基保護基在此項技術中為熟知的且包括以下文獻中詳細描述者:Protecting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T.W.Greene及P.G.M.Wuts,第3版,John Wiley & Sons,1999,該文獻係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適合羥基保護基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酯、烯丙基 醚、醚、矽烷基醚、烷基醚、芳基烷基醚及烷氧基烷基醚。該等酯之實例包括甲酸酯、乙酸酯、碳酸酯及磺酸酯。特定實例包括甲酸酯、苯甲醯基甲酸酯、氯乙酸酯、三氟乙酸酯、甲氧基乙酸酯、三苯基甲氧基乙酸酯、對氯苯氧基乙酸酯、3-苯基丙酸酯、4-側氧基戊酸酯、4,4-(伸乙基二硫基)戊酸酯、特戊酸酯(三甲基乙醯基)、巴豆酸酯、4-甲氧基-巴豆酸酯、苯甲酸酯、對苯基苯甲酸酯、2,4,6-三甲基苯甲酸酯、碳酸酯,諸如甲基、9-茀基甲基、乙基、2,2,2-三氯乙基、2-(三甲基矽烷基)乙基、2-(苯磺醯基)乙基、乙烯基、烯丙基及對硝基苯甲基。該等矽烷基醚之實例包括三甲基矽烷基醚、三乙基矽烷基醚、第三丁基二甲基矽烷基醚、第三丁基二苯基矽烷基醚、三異丙基矽烷基醚及其他三烷基矽烷基醚。烷基醚包括甲基醚、苯甲基醚、對甲氧基苯甲基醚、3,4-二甲氧基苯甲基醚、三苯甲基醚、第三丁基醚、烯丙基醚及烯丙氧基羰基醚或衍生物。烷氧基烷基醚包括縮醛,諸如甲氧基甲基醚、甲硫基甲基醚、(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醚、苯甲氧基甲基醚、β-(三甲基矽烷基)乙氧基甲基醚及四氫哌喃基醚。芳基烷基醚之實例包括苯甲基、對甲氧基苯甲基(MPM)、3,4-二甲氧基苯甲基、鄰硝基苯甲基、對硝基苯甲基(O-nitrobenzyl)、對鹵代苯甲基、2,6-二氯苯甲基、對氰基苯甲基及2-吡啶甲基及4-吡啶甲基。
胺基保護基在此項技術中為熟知的,且包括Protecting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T.W.Greene及P.G.M. Wuts,第三版,John Wiley & Sons,1999中詳細描述之保護基,該文獻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適合胺基保護基包括(但不限於)芳烷基胺、胺基甲酸酯、環亞胺、烯丙胺、醯胺及其類似物。該等基團之實例包括第三丁氧基羰基(BOC)、乙氧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三氯乙氧基羰基、烯丙氧羰基(Alloc)、苯甲基側氧基羰基(CBZ)、烯丙基、鄰苯二甲醯亞胺、苯甲基(Bn)、茀基甲基羰基(Fmoc)、甲醯基、乙醯基、氯乙醯基、二氯乙醯基、三氯乙醯基、苯乙醯基、三氟乙醯基、苯甲醯基及其類似基團。在某些實施例中,R10部分之胺基保護基為鄰苯二甲醯亞胺基。在又其他實施例中,R10部分之胺基保護基為第三丁氧基羰基(BOC)。在某些實施例中,胺基保護基為碸(SO2R)。
自生物質中分離物質
本發明方法中所用之某些化合物係自黑升麻根,亦稱為總狀花升麻(cimicifuga racemosa)或總狀升麻(actaea racemosa)中分離。黑升麻根之市售萃取物、粉末及膠囊可用於治療多種更年期及婦科病症。然而,已意外發現黑升麻根中所存在之某些化合物適用於調節及/或抑制類澱粉β肽產生。詳言之,已自黑升麻根中分離並鑑別某些化合物,其中此等化合物適用作可用於調節及/或抑制類澱粉β肽產生且尤其是類澱粉β肽(1-42)之化合物合成途徑中之前驅物。此等化合物可以實質上不含正常情況下可見於該根部中之其他化合物的形式分離且加以利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製備式II化合物之本發明方法使用可見於黑升麻及相關升麻屬(無論自此等植物之根部及根莖或是氣生部分中)萃取物中之化合物。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應認識到,合成前驅物可獲自一或多種升麻屬,包括(但不限於)總狀花升麻、興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西升麻(Cimicifuga foetida)、大三葉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日本升麻(Cimicifuga japonica)、大葉升麻(Cimicifuga acerina)、小升麻(Cimicifuga acerima)、單穗升麻(Cimicifuga simplex)及遠東升麻(Cimicifuga elata)、單葉升麻(Cimicifuga calthaefolia)、冷升麻(Cimicifuga frigida)、裂葉升麻(Cimicifuga laciniata)、美麗升麻(Cimicifuga mairei)、紅葉升麻(Cimicifuga rubifolia)、升麻草(Cimicifuga americana)、三葉升麻(Cimicifuga biternata)及兩裂升麻(Cimicifuga bifida)或其變種。此舉可藉由所分離化合物或萃取部分或化合物混合物之化學或生物轉化來實現。化學轉化可藉由(但不限於)操控溫度、pH值及/或用各種溶劑處理來實現。生物轉化可藉由(但不限於)用植物組織、植物組織萃取物、其他微生物學生物體或來自任何生物體之分離酶處理所分離化合物或萃取部分或化合物混合物來實現。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以下流程I中所述自生物質樣本中萃取前驅化合物,獲得式A之化合物。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生物質」係指如上文及本文中所述之升麻屬植物之根部、根莖及/或氣生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自生物質中獲得式A化合物之製程包含預處理生物質之步驟。在一些實施例中,預處理步驟包含乾燥步驟。在某些實施例中,乾燥步驟包含使用一或多種適合方法來提供具有所要乾燥程度之生物質。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真空來乾燥生物質。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熱來乾燥生物質。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噴霧乾燥器或轉鼓乾燥器來乾燥生物質。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上述方法中之兩種或兩種以上來乾燥生物質。
在一些實施例中,預處理步驟包含研磨步驟。在某些實施例中,研磨步驟包含使生物質樣品通過切碎機或研磨機,持續適合提供具有所要粒度之生物質的時間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將生物質乾燥,接著研磨至適合粒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適合粒度範圍為約0.1 mm3至約1.0 mm3。在一些實施例中,適合粒度範圍為約0.2 mm3至約1.0 mm3。在一些實施例中,適合粒度範圍為約0.3 mm3至約1.0 mm3。在一些實施例中,適合粒度範圍為約0.4 mm3至約1.0 mm3。在一些實施例中,適合粒度範圍為約0.5 mm3至約1.0 mm3。在一些實施例中,適合粒度範圍為約0.6 mm3至約1.0 mm3。在一些實施例中,適合粒度範圍為約0.7 mm3至約1.0 mm3。在一些實施例中,適合粒度範圍為約0.8 mm3至約1.0 mm3。在一些實施例中,適合粒度範圍為約0.9 mm3至約1.0 mm3
在一些實施例中,適合粒度範圍在約0.1 mm3至約0.9 mm3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適合粒度範圍在約0.1 mm3至約0.8 mm3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適合粒度範圍在約0.1 mm3至約0.7 mm3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適合粒度範圍在約0.1 mm3至約0.6 mm3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適合粒度範圍在約0.1 mm3至約0.5 mm3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適合粒度範圍在約0.1 mm3至約0.4 mm3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適合粒度範圍在約0.1 mm3至約0.3 mm3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適合粒度範圍在約0.1 mm3至約0.2 mm3範圍內。
在一些實施例中,將生物質乾燥並研磨,接著萃取。如本文所用之術語「萃取」係指獲得式A化合物之通用製程,該製程包含在適合條件下將生物質曝露於一或多種適合溶劑持續適量時間以便自生物質中萃取式A化合物的步驟。在一些實施例中,萃取包含攪拌並加熱包含生物質及一或多種適合溶劑之漿液。在某些實施例中,一或多種適合溶劑包含一或多種醇及視情況存在之水。適合醇包括(但不限於)甲醇、乙醇、異丙醇及其類似物。在某些實施例中,醇為甲醇。在某些實施例中,醇為乙醇。在一些實 施例中,將漿液加熱至約25℃、30℃、35℃、40℃、45℃、50℃、55℃、60℃、65℃及70℃之溫度。在一些實施例中,高溫為高於約70℃之溫度。在某些實施例中,將漿液加熱至約50℃。在某些實施例中,將漿液保持在環境溫度下。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適合條件下將生物質曝露於一或多種適合溶劑,持續約0.1小時至約48小時範圍內之時間量。在一些實施例中,時間量在約0.1小時至約36小時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時間量在約0.1小時至約24小時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時間量在約0.5小時至約24小時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時間量在約1小時至約24小時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時間量在約2小時至約24小時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時間量在約2小時至約22小時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時間量在約2小時至約20小時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時間量在約2小時至約4小時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時間量在約20小時至約24小時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時間量為約2小時。在一些實施例中,時間量為約22小時。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旦將生物質漿液加熱及/或攪拌適量時間,使漿液通過例如矽藻土進行過濾並且濃縮以減少體積,獲得粗萃取物。在某些實施例中,用例如5% KCl水溶液之鹽水溶液進一步處理粗萃取物,且冷卻至約2℃至約10℃之溫度。供用於鹽水溶液中之例示性其他鹽包括(但不限於)(NH4)SO4、K2SO4、NaCl等。在一些實施例 中,鹽水溶液具有約1%至約50%之濃度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鹽水溶液具有約3%至約30%之濃度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鹽水溶液具有約5%至約10%之濃度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鹽水溶液具有約10%至約20%之濃度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鹽水溶液具有約20%至約30%之濃度範圍。在某些實施例中,將粗萃取物冷卻至約2℃至約6℃之溫度。在某些實施例中,將粗萃取物冷卻至約4℃之溫度。在一些實施例中,將粗萃取物冷卻約1、2、3、4或5小時。在某些實施例中,將粗萃取物冷卻約2小時。在一些實施例中,將粗萃取物冷卻約5小時以上。在某些實施例中,將粗萃取物冷卻約5小時至約10小時。在某些實施例中,將粗萃取物冷卻約10小時至約15小時。在某些實施例中,將粗萃取物冷卻約15小時至約20小時。在某些實施例中,將粗萃取物冷卻約20小時至約25小時。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將粗萃取物冷卻適量時間後,將漿液離心且收集所得固體並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任何一或多種方法進行乾燥。
在一些實施例中,步驟S-1提供純度為約3%至15%的化合物A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獲得式A化合物之方法。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自生物質中獲得式A化合物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在適合條件下使生物質與一或多種適合溶劑接觸適量時間以獲得式A化合物之步驟。
如流程II之步驟S-2中所述,用適合酸處理化合物A以獲得羰基化合物B,其在步驟S-3中在多元醇部分處氧化裂解,得到二醛C。在某些實施例中,適合酸為路易斯酸(Lewis acid)或白蛋白酸。在某些實施例中,適合酸為路易斯酸。利用二醛C之本發明化合物之例示性合成大體上描述於下文且提供於本文之實例部分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步驟S-4中之二醛C之還原胺化提供嗎啉D-ii,如以下流程III中所說明。在步驟S-5中,將嗎啉D-ii之羰基還原成相應羥基以提供醇E-ii。在步驟S-6中,在不需要保護步驟S-5中所提供之羥基的情況下脫除乙醯基的保護,接著在步驟S-7中進行氧改質,獲得式II化合物。
V.用途、調配及投藥 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其中此等組合物包含任何如本文所述之化合物且視情況包含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佐劑或媒劑。在某些實施例中,此等組合物視情況進一步包含一或多種其他治療劑。
亦應瞭解,某些本發明化合物可以用於治療之游離形式或在適當時呈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形式存在。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係指在合理醫學判斷之範疇內適用於與人類及低等動物之組織接觸而 無不當毒性、刺激、過敏反應及其類似情況且配合合理利益/風險比的鹽。「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意謂本發明化合物之任何無毒鹽或其酯之鹽,其在投與接受者後能夠直接或間接提供本發明化合物或其醫藥學活性代謝物或殘餘物。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其醫藥學活性代謝物或殘餘物」意謂其代謝物或殘餘物亦為根據本發明之醫藥學活性化合物。
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在此項技術中為熟知的。舉例而言,S.M.Berge等人在J.Pharmaceutical Sciences,1977,66,1-19中詳細描述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該文獻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本發明化合物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包括衍生自適合無機及有機酸及鹼之鹽。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無毒酸加成鹽之實例為胺基與無機酸(諸如鹽酸、氫溴酸、磷酸、硫酸及過氯酸)或有機酸(諸如乙酸、草酸、順丁烯二酸、酒石酸、檸檬酸、丁二酸或丙二酸)形成之鹽或藉由使用此項技術中所用之其他方法(諸如離子交換)形成之鹽。其他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包括己二酸鹽、海藻酸鹽、抗壞血酸鹽、天冬胺酸鹽、苯磺酸鹽、苯甲酸鹽、硫酸氫鹽、硼酸鹽、丁酸鹽、樟腦酸鹽、樟腦磺酸鹽、檸檬酸鹽、環戊烷丙酸鹽、二葡糖酸鹽、十二烷基硫酸鹽、乙烷磺酸鹽、甲酸鹽、反丁烯二酸鹽、葡庚糖酸鹽、甘油磷酸鹽、葡糖酸鹽、半硫酸鹽、庚酸鹽、己酸鹽、氫碘酸鹽、2-羥基-乙烷磺酸鹽、乳糖酸鹽、乳酸鹽、月桂酸鹽、月桂基硫酸鹽、蘋果酸鹽、順丁烯二酸鹽、丙二酸鹽、甲 烷磺酸鹽、2-萘磺酸鹽、菸鹼酸鹽、硝酸鹽、油酸鹽、草酸鹽、棕櫚酸鹽、雙羥萘酸鹽、果膠酸鹽、過氧硫酸鹽、3-苯基丙酸鹽、磷酸鹽、苦味酸鹽、特戊酸鹽、丙酸鹽、硬脂酸鹽、丁二酸鹽、硫酸鹽、酒石酸鹽、硫氰酸鹽、對甲苯磺酸鹽、十一烷酸鹽、戊酸鹽及其類似物。衍生自適當鹼之鹽包括鹼金屬、鹼土金屬、銨及N+(C1-4烷基)4鹽。本發明亦預見本文所揭示化合物之任何鹼性含氮基團之四級銨化。可藉由該季銨化獲得水溶性或油溶性或可分散性產物。代表性鹼金屬或鹼土金屬鹽包括鈉、鋰、鉀、鈣、鎂及其類似物。其他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在適當時包括使用諸如鹵離子、氫氧根、羧酸根、硫酸根、磷酸根、硝酸根、低碳烷基磺酸根及芳基磺酸根之相對離子形成的無毒銨、四級銨及胺陽離子。
在有些情況下,本發明化合物可含有一或多種酸性官能基,且因此能夠與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鹼形成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術語「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在此等情況下係指本發明化合物之相對無毒之無機及有機鹼加成鹽。此等鹽同樣可在投與媒劑或劑型製造過程中現場製備,或藉由使經純化化合物以其游離酸形式與適合鹼(諸如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金屬陽離子之氫氧化物、碳酸鹽或碳酸氫鹽)、與氨或與醫藥學上可接受之有機一級、二級或三級胺獨立地反應來製備。代表性鹼金屬鹽或鹼土金屬鹽包括鋰、鈉、鉀、鈣、鎂及鋁鹽及其類似鹽。適用於形成鹼加成鹽之代表性有機胺包括乙胺、二乙胺、乙二胺、乙醇胺、二乙醇 胺、哌嗪及其類似物。參見例如Berge等人,同上。
本發明組合物可另外包含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佐劑或媒劑,如本文所使用,其包括適於所要特定劑型之任何及所有溶劑、稀釋劑或其他液體媒劑、分散或懸浮助劑、表面活性劑、等張劑、增稠劑或乳化劑、防腐劑、固體黏合劑、潤滑劑及其類似物。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第16版,E.W.Martin(Mack Publishing Co.,Easton,Pa.,1980)揭示用於調配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的各種載劑及用於製備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之已知技術。除非任何習知載劑介質與本發明化合物不相容(諸如藉由產生任何不合需要之生物學效應或以有害方式與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之任何其他組分相互作用),否則其之使用均涵蓋在本發明之範疇內。可充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之物質的一些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離子交換劑;氧化鋁;硬脂酸鋁;卵磷脂;血清蛋白,諸如人血清白蛋白;緩衝物質,諸如磷酸鹽、甘胺酸、山梨酸或山梨酸鉀;飽和植物脂肪酸之偏甘油酯混合物;水;鹽或電解質,諸如硫酸魚精蛋白、磷酸氫二鈉、磷酸氫鉀、氯化鈉、鋅鹽、膠狀二氧化矽、三矽酸鎂;聚乙烯吡咯啶酮;聚丙烯酸酯;蠟;聚乙烯-聚氧化丙烯嵌段聚合物;羊毛脂;糖,諸如乳糖、葡萄糖及蔗糖;澱粉,諸如玉米澱粉及馬鈴薯澱粉;纖維素及其衍生物,諸如羧甲基纖維素鈉、乙基纖維素及醋酸纖維素;粉末狀黃耆膠;麥芽;明膠;滑石;賦形劑,諸如可可脂及栓劑蠟;油劑,諸如花 生油、棉籽油、紅花油、芝麻油、橄欖油、玉米油及大豆油;二醇,諸如丙二醇或聚乙二醇;酯,諸如油酸乙酯及月桂酸乙酯;瓊脂;緩衝劑,諸如氫氧化鎂及氫氧化鋁;褐藻酸;無熱原質之水;等張生理食鹽水;林格氏溶液(Ringer's solution);乙醇及磷酸鹽緩衝溶液;以及其他無毒相容性潤滑劑,諸如月桂基硫酸鈉及硬脂酸鎂;以及著色劑;釋放劑;塗層劑;甜味劑;調味劑及芳香劑,根據配方設計師之判斷,防腐劑及抗氧化劑亦可存在於組合物中。
本發明所提供之組合物可用於組合療法,意謂本發明組合物可與一或多種其他所要治療劑或醫學程序同時、在一或多種其他所要治療劑或醫學程序之前或之後投與。用於組合方案之特定療法(治療劑或程序)組合將考慮所要治療劑及/或程序之相容性及欲達成之所要治療效果。亦應瞭解,所用療法對同一病症可達成所要效果(例如本文所述之化合物可與另一治療劑同時投與以治療同一病症),或其可達成不同效果(例如控制任何不良效果)。
舉例而言,適用於治療神經退化性病症之已知藥劑可與本發明組合物組合來治療神經退化性病症,諸如阿茲海默氏病。該等適用於治療神經退化性病症之已知藥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阿茲海默氏病治療劑,諸如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包括冬尼培唑(donepezil)、Exelon®及其他;美金剛(memantine)(及相關化合物,如NMDA抑制劑);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治療劑,諸如L-DOPA/卡比多巴 (carbidopa)、恩他卡朋(entacapone)、羅吡尼洛(ropinrole)、普拉克索(pramipexole)、溴麥角環肽(bromocriptine)、培高利特(pergolide)、三己芬迪(trihexephendyl)及金剛烷胺;用於治療多發性硬化症(MS)之藥劑,諸如β干擾素(例如Avonex®及Rebif®)、Copaxone®及米托蒽醌;利魯唑(riluzole)及抗帕金森氏病藥劑。關於適用於治療神經退化性病症之最新療法之更為綜合的論述,參見http://www.fda.gov及The Merck Manual,第17版,1999中之FDA批准藥物清單,其全部內容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該等適用於治療神經退化性病症之已知藥劑之其他實例包括(但不限於)β分泌酶抑制劑/調節劑;γ分泌酶抑制劑/調節劑;HMG-CoA還原酶抑制劑;NSAID,包括布洛芬;維他命E;抗類澱粉抗體,包括人類化單株抗體;τ磷酸化之抑制劑/調節劑(諸如GSK3或CDK抑制劑/調節劑)及/或聚集之抑制劑/調節劑;CB受體拮抗劑或CB受體反向促效劑;抗生素,諸如多西環素(doxycycline)及利福平(rifampin);N-甲基-D-天冬胺酸(NMDA)受體拮抗劑,諸如米曼亭(mematine);膽鹼酯酶抑制劑,諸如加蘭他敏(galantamine)、雷斯替明(rivastigmnine)、冬尼培唑(donepezil)及他克林(tacrine);生長激素促泌素,諸如伊布莫侖(ibutamoren)、甲磺酸伊布莫侖及卡普瑞林(capromorelin);組織胺H3拮抗劑;AMPA促效劑;PDE-IV、PDE-V、PDE-VII、PDE-VIII及PDE-IX抑制劑; GABAA反向促效劑;及神經元菸鹼酸促效劑及部分促效劑;血清素受體拮抗劑。
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與適用於治療神經退化性病症(諸如阿茲海默氏病)之其他藥劑組合,其中該等藥劑包括β分泌酶抑制劑/調節劑、γ分泌酶抑制劑/調節劑、抗類澱粉抗體(包括人類化單株抗體)聚集抑制劑、金屬螯合劑、抗氧化劑及神經保護劑及τ磷酸化之抑制劑/調節劑(諸如GSK3或CDK抑制劑/調節劑)及/或聚集之抑制劑/調節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與γ分泌酶調節劑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為γ分泌酶調節劑與γ分泌酶調節劑之組合。例示性該等γ分泌酶調節劑包括某些NSAID及其類似物(參見WO 01/78721及US 2002/0128319及Weggen等人,Nature,414(2001)212-16;Morihara等人,J.Neurochem.,83(2002),1009-12;及Takahashi等人,J.Biol.Chem.,278(2003),18644-70)。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組合」及相關術語係指同時或依序投與根據本發明之治療劑。舉例而言,本發明化合物可與另一治療劑以獨立單位劑型形式同時或依序投與或以單一單位劑型形式一起投與。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單一單位劑型,其包含所提供之化合物、其他治療劑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佐劑或媒劑。
亦可與本發明化合物組合之藥劑之其他實例包括(而不限於):哮喘治療劑,諸如舒喘寧(albuterol)及Singulair®; 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之藥劑,諸如再普樂(zyprexa)、利瑞司哌(risperdal)、思瑞康(seroquel)及氟哌啶醇;消炎劑,諸如皮質類固醇、TNF阻斷劑、IL-1 RA、硫唑嘌呤(azathioprine)、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及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免疫調節及免疫抑制劑,諸如環孢菌素(cyclosporin)、他克莫司(tacrolimus)、雷帕黴素(rapamycin)、黴酚酸嗎啉乙酯(mycophenolate mofetil)、干擾素、皮質類固醇、環磷醯胺、硫唑嘌呤及柳氮磺吡啶;神經營養因子,諸如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MAO抑制劑、干擾素、抗驚厥劑、離子通道阻斷劑;用於治療心血管疾病之藥劑,諸如β阻斷劑、ACE抑制劑、利尿劑、硝酸鹽、鈣通道阻斷劑及斯他汀(statins);用於治療肝病之藥劑,諸如皮質類固醇、消膽胺(cholestyramine)、干擾素及抗病毒劑;用於治療血液病症之藥劑,諸如皮質類固醇、抗白血病藥及生長因子;及用於治療免疫缺陷症之藥劑,諸如γ球蛋白。
本發明組合物中所存在之其他治療劑之量將不超過包含該治療劑作為唯一活性劑之組合物中正常投與之量。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組合物中之其他治療劑之量將在包含該藥劑作為唯一治療活性劑之組合物中正常存在之量的約50%至100%範圍內。
在一個替代實施例中,利用不含其他治療劑之組合物的本發明方法包含獨立地向該患者投與其他治療劑之額外步驟。當獨立地投與此等額外治療劑時,其可在投與本發明 組合物之前、與本發明組合物依序或在本發明組合物之後投與患者。
醫藥學上可接受之本發明組合物可經口、經直腸、非經腸、經腦池內、經陰道內、經腹膜內、局部(如由散劑、軟膏或滴劑)、經頰、呈口腔或鼻噴霧或其類似物形式投與人類及其他動物,視欲治療之病症的嚴重程度而定。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可以每日每公斤個體體重約0.01 mg至約50 mg且較佳約1 mg至約25 mg之劑量濃度,每日一或多次經口或非經腸投與,以獲得所要治療效果。
用於經口投藥之液體劑型包括(但不限於)醫藥學上可接受之乳液、微乳液、溶液、懸浮液、糖漿及酏劑。除活性化合物外,液體劑型可含有此項技術中常用之惰性稀釋劑,諸如,水或其他溶劑、增溶劑及乳化劑,諸如乙醇、異丙醇、碳酸乙酯、乙酸乙酯、苯甲醇、苯甲酸苯甲酯、丙二醇、1,3-丁二醇、二甲基甲醯胺、油(尤其棉籽油、落花生油、玉米油、胚芽油、橄欖油、蓖麻油及芝麻油)、甘油、四氫糠醇、聚乙二醇及脫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及其混合物。除惰性稀釋劑外,經口組合物亦可包括佐劑,諸如潤濕劑、乳化劑及懸浮劑、甜味劑、調味劑及芳香劑。
可根據已知技術使用適合分散劑或潤濕劑及懸浮劑來調配可注射製劑,例如無菌可注射水性或油質懸浮液。無菌可注射製劑亦可為於無毒非經腸可接受之稀釋劑或溶劑中之無菌可注射溶液、懸浮液或乳液,例如於1,3-丁二醇中 之溶液。在可接受之媒劑及溶劑中,可使用者為水、林格氏溶液、U.S.P.及等張氯化鈉溶液。此外,無菌不揮發性油習用作溶劑或懸浮介質。為達成本發明之目的,可採用任何無刺激性不揮發性油,包括合成單酸甘油酯或二酸甘油酯。此外,在製備注射劑時使用脂肪酸,諸如油酸。
可對可注射調配物進行滅菌,例如,藉由通過細菌截留過濾器進行過濾,或藉由併入呈無菌固體組合物形式之滅菌劑,該等滅菌劑可在使用前溶解或分散於無菌水或其他無菌可注射介質中。
為延長本發明化合物之效應,通常需要減緩來自皮下或肌肉內注射之化合物的吸收。此目標可藉由使用具有不良水溶解度之結晶或非晶形物質之液體懸浮液來實現。化合物之吸收速率則視其溶解速率而定,溶解速率又可視晶體大小及晶形而定。或者,藉由將化合物溶解或懸浮於油性媒劑中來延遲非經腸投與之化合物形式的吸收。藉由形成化合物於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諸如聚乳酸交酯-聚乙交酯)中之微膠囊基質來製造可注射積存形式。視化合物與聚合物之比率及所採用之特定聚合物之性質而定,可控制化合物之釋放速率。其他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之實例包括聚(原酸酯)及聚(酸酐)。亦藉由將化合物覆埋於與身體組織相容之脂質體或微乳液中來製備積存可注射調配物。
用於經直腸或經陰道投與之組合物較佳為栓劑,其可藉由將本發明化合物與在環境溫度下為固體但在體溫下為液體且因此在直腸或陰道腔中熔融並釋放活性化合物之適合 非刺激性賦形劑或載劑(諸如可可脂、聚乙二醇或栓劑蠟)混合來製備。
用於經口投藥之固體劑型包括膠囊劑、錠劑、丸劑、散劑及顆粒劑。在該等固體劑型中,活性化合物可與一或多種惰性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或載劑(例如檸檬酸鈉或磷酸二鈣)及/或以下各物混合:a)填充劑或增效劑,諸如澱粉、乳糖、蔗糖、葡萄糖、甘露糖醇及矽酸;b)黏合劑,諸如羧甲基纖維素、褐藻酸鹽、明膠、聚乙烯吡咯啶酮、蔗糖及阿拉伯膠;c)保濕劑,諸如甘油;d)崩解劑,諸如瓊脂-瓊脂,碳酸鈣、馬鈴薯或木薯澱粉、褐藻酸、某些矽酸鹽及碳酸鈉;e)阻溶劑,諸如石蠟;f)吸收促進劑,諸如四級銨化合物;g)潤濕劑,諸如十六醇及單硬脂酸甘油酯;h)吸收劑,諸如高嶺土及膨潤土;及i)潤滑劑,諸如滑石、硬脂酸鈣、硬脂酸鎂、固體聚乙二醇、月桂基硫酸鈉;及其混合物。在膠囊、錠劑及丸劑之情況下,劑型亦可包含緩衝劑。
相似類型之固體組合物亦可用作使用如乳糖以及高分子量聚乙二醇及其類似物之賦形劑的軟填充及硬填充明膠膠囊中之填充劑。可用包衣劑及結殼劑,諸如腸溶衣及醫藥調配技術中熟知的其他包衣劑,來製備錠劑、糖衣藥丸、膠囊劑、丸劑及顆粒劑之固體劑型。其可視情況含有遮光劑,且亦可具有僅在或優先在腸道某一部分視情況以延遲方式釋放活性成分的組合物。可使用之包埋組合物之實例包括聚合物質及蠟。相似類型之固體組合物亦可用作使用 如乳糖以及高分子量聚乙二醇及其類似物之賦形劑之軟填充明膠膠囊及硬填充明膠膠囊中的填充劑。
活性化合物亦可與一或多種上述賦形劑一起呈微膠囊形式。可使用包衣劑及結殼劑,諸如腸溶衣、釋放控制包衣劑及醫藥調配技術中熟知的其他包衣劑,來製備錠劑、糖衣藥丸、膠囊、丸劑及顆粒劑之固體劑型。在該等固體劑型中,活性化合物可與一或多種惰性稀釋劑混合,諸如蔗糖、乳糖或澱粉。在正常實務中,該等劑型亦可包含除惰性稀釋劑以外之其他物質,例如製錠潤滑劑以及其他製錠助劑,諸如硬脂酸鎂及微晶纖維素。在膠囊、錠劑及丸劑之情況下,劑型亦可包含緩衝劑。其可視情況含有遮光劑,且亦可具有僅在或優先在腸道某一部分視情況以延遲方式釋放活性成分之組合物。可使用之包埋組合物之實例包括聚合物質及蠟。
用於局部或經皮投與本發明化合物之劑型包括軟膏、糊劑、乳膏、洗劑、凝膠、散劑、溶液、噴霧、吸入劑或貼片。在無菌條件下,將活性組分與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及任何所需防腐劑或緩衝劑按要求混合。眼用調配物、滴耳劑及滴眼劑亦涵蓋在本發明範疇內。此外,本發明涵蓋使用經皮貼片,經皮貼片具有向身體控制遞送化合物之附加優勢。該等劑型可藉由在適當介質中溶解或分配化合物來製備。亦可使用吸收增強劑來增加化合物透過皮膚之通量。可藉由提供速率控制膜或將化合物分散在聚合物基質或凝膠中來控制速率。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以約1重量%至約99重量%之量含有所提供之化合物的組合物。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組合物含有所提供之化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含有相對於HPLC層析圖之總面積不超過約10.0面積% HPLC之其他黑升麻根組分。在其他實施例中,含有所提供化合物之組合物含有相對於HPLC層析圖之總面積不超過約8.0面積% HPLC之其他黑升麻根組分,且在又其他實施例中,不超過約3面積%。
化合物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的用途
據信阿茲海默氏病(AD)係由一定量之肽類澱粉β(「Aβ」)在腦內沈積導致。此肽係由類澱粉蛋白前驅物(「APP」)蛋白之酶促裂解產生。Aβ之C末端係由稱為γ分泌酶之酶產生。裂解發生在APP上超過一個位點,從而產生不同長度之Aβ肽,其中一些更易於沈積,諸如Aβ 42。據信,腦中異常產生Aβ 42引起AD。由類澱粉前驅蛋白(APP)之蛋白水解裂解產生的具有37至43個胺基酸之肽Aβ為類澱粉斑塊之主要組分。APP在大部分細胞中表現且組成性分解代謝。APP具有較短半衰期且沿兩種路徑快速代謝。在一種路徑中,在APP仍呈反式高爾基分泌隔室(trans-Golgi secretory compartment)形式時,由稱為α分泌酶之酶裂解。此由α分泌酶裂解發生在APP之Aβ部分內,因而阻礙形成Aβ。
與涉及上述α分泌酶之此非類澱粉激導性路徑相反,β分泌酶進行之APP蛋白水解處理曝露Aβ之N端,由此在可變 C末端處之γ分泌酶裂解之後釋放Aβ。具有40或42個胺基酸長度之肽(分別為Aβ 1-40及Aβ 1-42)在由γ分泌酶產生之C末端中佔優勢,然而,最近有報導提出1-38為腦脊液中之主要物質。Aβ 1-42與Aβ 1-40相比更易於聚集,為類澱粉斑塊之主要組分且其產生與阿茲海默氏病之發展密切相關。由γ分泌酶裂解之鍵看似位於APP之跨膜域內。在類澱粉激導性路徑中,APP由β分泌酶裂解以釋放sAPPβ及CTFβ,該CTFβ接著由γ分泌酶裂解以釋放有害之Aβ肽。
雖然有充足證據表明Aβ之細胞外積聚及沈積為AD病源學中之重要事件,但最近研究亦提出Aβ或含C末端片段之類澱粉之細胞內積聚增加可能在AD之病理生理學方面起作用。舉例而言,帶有導致家族性阿茲海默氏病(AD)之突變的APP之過度表現引起神經元培養物中之CTFβ及HEK293細胞中之Aβ 42的細胞內積聚增加。
Aβ 42為42個胺基酸長之Aβ形式,據信其在形成類澱粉斑塊方面與較短Aβ形式相比更有效。此外,有證據表明細胞內及細胞外Aβ形成於海馬神經元中之不同細胞池中,且與兩種類型APP家族性AD突變(「瑞典」及「倫敦」)相關之常見特徵為Aβ 42之細胞內積聚增加。
不希望受理論束縛,據信γ分泌酶裂解之位置在此Aβ產生路徑中具有重要意義。若γ分泌酶蛋白水解切點在殘基711-712處或在711-712之前,則產生較短Aβ(Aβ 40或更短);若蛋白水解切點在殘基713之後,則產生長Aβ(Aβ 42)。因此,γ分泌酶處理對產生40或42個胺基酸長度之Aβ 肽(分別為Aβ 40及Aβ 42)非常重要。關於論述APP及其處理之綜述,參見Selkoe,1998,Trends Cell.Biol.8:447-453;Selkoe,1994,Ann.Rev.Cell Biol.10:373-403。亦參見Esch等人,1994,Science 248:1122。
可用許多適宜方式偵測APP裂解,包括偵測由蛋白水解產生之多肽或肽片段。可藉由任何適宜手段偵測該等片段,諸如抗體結合。用於偵測蛋白水解裂解之另一適宜方法為藉由使用色原β分泌酶受質,藉此裂解受質釋放色原體,例如彩色或螢光產物。可執行更詳細之分析,包括質譜分析。
許多關注聚焦於抑制類澱粉斑塊發展作為預防或改善阿茲海默氏病症狀之手段的可能性。為此,一種有前景之策略為抑制β及/或γ分泌酶之活性,該兩種酶一起負責產生Aβ。此策略具有吸引力係因為若由於Aβ沈積所致之類澱粉斑塊形成是阿茲海默氏病之病因,則抑制該兩種分泌酶其中之一或兩者之活性將可在晚期事件(諸如發生炎症或細胞凋亡)之前對疾病過程進行早期干預。
γ分泌酶調節劑可以多種方式起作用。其可完全阻斷γ分泌酶,或其可改變該酶之活性以便產生較少Aβ 42,而產生更多替代性可溶性Aβ形式,諸如Aβ 37、38或39。該等調節劑可藉此延遲或逆轉AD之發展。
已知諸如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布洛芬(ibuprofen)及舒林酸硫化物之化合物,其會抑制Aβ 42之產量,同時增加Aβ 38之產量,並且保持Aβ 40之產量恆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為適用的γ分泌酶調節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可調節γ分泌酶之作用以使患者體內之類澱粉β(1-42)肽產量減少。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可調節γ分泌酶之作用以便選擇性地減少患者體內之類澱粉β(1-42)肽產量。在一些實施例中,此種選擇性減少會發生但未顯著降低總Aβ庫或特定較短鏈同功異型類澱粉β(1-40)肽之產量。在一些實施例中,此種選擇性減少會引起類澱粉β分泌,類澱粉β不太傾向於自聚集且會形成不溶性沈積物,更容易自腦中清除,及/或具有較小神經毒性。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調節γ分泌酶之能力的益處在於,由於例如對其他γ分泌酶控制之信號傳導路徑之破壞極小而降低治療副作用之風險。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為適用於治療罹患AD、大腦類澱粉血管病變、HCHWA-D、多梗塞性癡呆、拳擊員癡呆或創傷性腦損傷及/或唐氏症候群之患者的γ分泌酶調節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向罹患輕度認知障礙或年齡相關之認知衰退或前驅症狀AD或者前驅期或癡呆前期AD之患者投與一或多種本發明化合物(Dubois等人The Lancet Neurology 10(2010)70223-4)。該治療之一個有利結果為預防AD或延遲AD發作。年齡相關之認知衰退及輕度認知障礙(MCI)為存在記憶缺失但不存在癡呆之其他診斷標準的病狀(Santacruz及Swagerty,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63(2001),703-13)。如本文所用之「年齡相關之認知衰 退」暗示以下各項中至少一者之至少6個月持續時間之衰退:記憶及學習、注意力及集中、思考、語言及視覺空間功能,以及在標準化神經心理學測試(諸如MMSE)中超過一項標準偏差之評分低於標準值。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適用於調節及/或抑制患者體內之類澱粉β(1-42)肽產量。因此,本發明化合物適用於治療與患者體內類澱粉β(1-42)肽產量相關之病症或減輕該等病症之嚴重程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適用於調節及/或抑制患者體內之類澱粉β(1-40)肽產量。因此,本發明化合物適用於治療與患者體內類澱粉β(1-40)肽產量相關之病症或減輕該等病症之嚴重程度。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不調節及/或抑制患者體內之類澱粉β(1-40)肽產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適用於調節及/或抑制患者體內之類澱粉β(1-38)肽產量。因此,本發明化合物適用於治療與患者體內類澱粉β(1-38)肽產量相關之病症或減輕該等病症之嚴重程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適用於減少類澱粉β(1-42)及類澱粉β(1-38)兩者。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適用於減少類澱粉β(1-42)且升高類澱粉β(1-38)。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可使用可有效治療神經退化性病症或減輕其嚴重程度之任何量及任何投藥途徑投與該等化合物、萃取物及組合物。所需之準確量將隨個體不同而變化,視個體物種、年齡及一般狀況、感染嚴重程度、特定 藥劑、其投藥模式及其類似因素而定。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調節及/或抑制患者體內類澱粉β(1-42)肽產量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包含該化合物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選擇性地調節及/或抑制患者體內之類澱粉β(1-42)肽產量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在又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降低患者體內之類澱粉β(1-42)肽含量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降低細胞中之類澱粉β(1-42)肽含量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使該細胞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接觸。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降低細胞中之類澱粉β(1-42)而實質上不降低該細胞中之類澱粉β(1-40)肽含量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使該細胞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接觸。又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降低細胞中之類澱粉β(1-42)且增加該細胞中之類澱粉β(1-37)及類澱粉β(1-39)中一或多者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使該細胞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接觸。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降低」係指藉由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來達成類澱粉β之量與未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時該類澱粉β之量相比相對降低。舉例而言,降低類澱粉β(1-42)意謂存在所提供之化合物時類澱粉β(1-42)之量低於不存在所提供之化合物時類澱粉β(1-42)之量。
在又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選擇性地降低患者 體內之類澱粉β(1-42)肽含量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降低患者體內之類澱粉β(1-42)肽含量而實質上不降低類澱粉β(1-40)肽含量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降低患者體內之類澱粉β(1-42)肽含量且增加類澱粉β(1-37)及類澱粉β(1-39)中一或多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降低患者體內之類澱粉β(1-42)肽含量且增加類澱粉β(1-38)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降低患者體內之類澱粉β(1-42)肽含量且降低類澱粉β(1-38)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
如本文關於類澱粉β之量所用之術語「增加」係指藉由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使細胞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接觸)來達成類澱粉β之量與未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未使細胞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接觸)時該類澱粉β之量相比相對上升。舉例而言,增加類澱粉β(1-37)意謂存在所提供之化合物時類澱粉β(1-37)之量高於不存在所提供之化合物時類澱粉β(1-37)之量。舉例而言,類澱粉β(1-37)及類澱粉β(1-39)中任 一者之相對量均可藉由增加類澱粉β(1-37)及類澱粉β(1-39)中任一者之產量或藉由降低較長類澱粉β肽(例如類澱粉β(1-40)及/或類澱粉β(1-42))之產量來增加。另外,應瞭解如本文關於類澱粉β之量所用之術語「增加」係指藉由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來達成類澱粉β之量絕對上升。因此,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增加類澱粉β(1-37)及類澱粉β(1-39)中一或多者之絕對含量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增加類澱粉β(1-37)及類澱粉β(1-39)中一或多者之含量的方法,其中該增加係相對於較長類澱粉β肽,例如類澱粉β(1-40)及/或類澱粉β(1-42),或總類澱粉β之量,其中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
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類澱粉β肽之總比率具有重要意義,其中選擇性降低類澱粉β(1-42)尤其有利。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降低類澱粉β(1-42)肽相對於類澱粉β(1-40)肽之總比率。因此,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降低患者體內類澱粉β(1-42)肽相對於類澱粉β(1-40)肽之比率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在某些實施例中,類澱粉β(1-42)肽相對於類澱粉β(1-40)肽之比率自約0.1至約0.4之範圍降至約0.05至約0.08之範圍。
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降低細胞中類澱 粉β(1-42)肽相對於類澱粉β(1-40)肽之比率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使該細胞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接觸。在某些實施例中,類澱粉β(1-42)肽相對於類澱粉β(1-40)肽之比率自約0.1至約0.4之範圍降至約0.05至約0.08之範圍。
根據一個態樣,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治療與類澱粉β(1-42)肽相關之病症或減輕其嚴重程度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該等病症包括神經退化性病症,諸如阿茲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及唐氏症候群。
該等病症亦包括包涵體肌炎(Aβ沈積於周邊肌肉中,引起周邊神經病)、大腦類澱粉血管病變(類澱粉處於腦血管中)及輕度認知障礙,以及前驅症狀、前驅期或癡呆前期AD。
「高Aβ 42」為症狀性疾病之前的可量測病狀,尤其在家族性患者中,基於血漿、CSF量測及/或基因篩選或腦成像。此原理類似於膽固醇升高與心臟病之間的關係。因此,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預防與類澱粉β(1-42)肽升高相關之病症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
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治療疾病之方法,在該疾病中Aβ澱粉樣變性病可為潛伏態樣或共存及惡化因素,其中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
在又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患者之病症的 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且其中該病症為路易體性癡呆(與α-突觸核蛋白沈積至認知神經元中之路易體中相關;α-突觸核蛋白更通常與運動神經元中之沈積物及帕金森氏病之病因相關)、帕金森氏病、白內障(其中Aβ聚集於眼晶狀體中)、年齡相關之黃斑部變性、滔蛋白病變(例如額顳葉型癡呆)、亨廷頓氏病(Huntington's disease)、ALS/盧伽雷病(Lou Gerhig's disease)、2型糖尿病(IAPP聚集於胰島中,在尺寸及序列上與Aβ相似,且患有2型糖尿病將增加癡呆風險)、甲狀腺素轉運蛋白類澱粉病(TTR,此疾病之一個實例見於心肌中,從而引起心肌症)、普立昂病(包括庫茲德-賈克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格斯特曼-斯脫司勒-史茵格氏症候群(Gerstmann-Sträussler-Scheinker syndrome)、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及庫魯症(kuru))及CJD。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患者之病症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且其中該病症為輕度認知障礙、前驅症狀AD、前驅期或癡呆前期AD、第21對染色體三體症(唐氏症候群)、大腦類澱粉血管病變、退化性癡呆、伴隨荷蘭型澱粉樣變性之遺傳性腦出血(Hereditary Cerebral Hemorrhage with Amyloidosis of the Dutch-Type;HCHWA-D)、庫茲德-賈克氏病、普立昂病、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進行性核上麻痺、頭部外傷、中風、唐氏症候群、胰臟炎、包涵體肌炎、其他周邊類澱粉變性病、糖尿病及動 脈粥樣硬化、大腦類澱粉血管病變、HCHWA-D、多梗塞性癡呆及/或拳擊員癡呆,或創傷性腦損傷。
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患者之阿茲海默氏病或減輕其嚴重程度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
不希望受任何特定理論束縛,據信,本發明化合物為γ分泌酶調節劑,其選擇性地降低類澱粉β(1-42)之含量。因此,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調節患者體內之γ分泌酶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為γ分泌酶抑制劑。該方法適用於治療與γ分泌酶相關之任何病症或減輕其嚴重程度。該等病症包括(而不限於)神經退化性病症,例如阿茲海默氏病。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病症包括大腦類澱粉血管病變、HCHWA-D、多梗塞性癡呆、拳擊員癡呆、創傷性腦損傷及/或唐氏症候群。
洛奇(Notch)/δ信號傳導路徑在各物種之間高度保守且在脊椎動物及無脊椎動物發育期間廣泛用於調節發育胚中之細胞命運。參見Gaiano及Fishell,「The Role of Notch in Promoting Glial and Neural Stem Cell Fates」Annu.Rev.Neurosci.2002,25:471-90。洛奇與γ分泌酶複合物相互作用且與多種其他蛋白質及信號傳導路徑相互作用。洛奇1與類澱粉前驅蛋白質競爭γ分泌酶,且洛奇信號傳導路徑之活化將下調PS-1基因表現。參見Lleo等人,「Notch1 Competes with th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for γ- Secretase and Down-regulates Presenilin-1 Gene Expression」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3,48:47370-47375。洛奇受體由與T細胞受體信號傳導協同作用之γ分泌酶處理,且藉此維持周邊T細胞活化。洛奇1可藉由Tbx21啟動子上所形成之複合物直接調節Tbx21。參見Minter等人,「Inhibitors of γ-secretase block in vivo and in vitro T helper type 1 polarization by preventing Notch upregulation of Tbx21,」Nature Immunology 2005,7:680-688。在活體外,γ分泌酶抑制劑壓制洛奇、干擾素γ及Tbx21在TH1極化CD4+細胞中之表現。在活體內,投與γ分泌酶抑制劑在多發性硬化症小鼠實驗性自體免疫腦脊髓炎模型中實質上阻礙TH1介導之疾病進展,表明使用該等化合物用於治療TH1介導之自體免疫性的可能性。參見上文。抑制γ分泌酶可改變淋巴組織生成及腸道細胞分化(Wong等人,「Chronic Treatment with the γ-Secretase Inhibitor LY-411,575 Inhibits β-Amyloid Peptide Production and Alters Lymphopoiesis and Intestinal Cell Differentiation」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4,26:12876-12882),包括誘導杯狀細胞化生。參見Milano等人,「Modulation of Notch Processing by g-Secretase Inhibitors Causes Intestinal Goblet Cell Metaplasia and Induction of Genes Known to Specify Gut Secretory Lineage Differentiation」Toxicological Sciences 2004,82:341-358。
可改變類澱粉前驅蛋白(「APP」)處理且降低病原性類 澱粉β形式之產量而不影響洛奇處理的策略高度合乎需要。此外,如上文所述,抑制γ分泌酶已顯示在活體外及活體內抑制Th細胞極化且因此適用於治療與Th1細胞相關之病症。Th1細胞涉及多種器官特異性自體免疫病症之發病,例如克羅恩氏病(Crohn's disease)、幽門螺旋桿菌誘導之消化性潰瘍、急性腎臟同種異體移植排斥反應及無法解釋之反覆流產,僅舉數例。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抑制患者體內Th1細胞形成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本發明化合物或包含該化合物之組合物的步驟。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治療一或多種自體免疫病症之方法,該等病症包括腸激躁症、克羅恩氏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牛皮癬、幽門螺旋桿菌誘導之消化性潰瘍、急性腎臟同種異體移植排斥反應、多發性硬化症或全身性紅斑狼瘡,其中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根據本發明方法製備之所提供化合物或包含該化合物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調節及/或抑制患者體內類澱粉β肽產量而不影響洛奇細胞內結構域(NICD)在洛奇處理後的釋放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包含該化合物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Wanngren,J.等人,Second generation gamma secretase modulators exhibit different modulation of Notch beta and amyloid beta production,J.Biol.Chem.2012,文章已付印;Okochi,M.等人,Secretion of the Notch-1 amyloid beta-like peptide during Notch signaling,J.Biol.Chem.2006,281,7890-7898)。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抑制患者體內之類澱粉β(1-42)肽產量而不影響洛奇細胞內結構域(NICD)在洛奇處理後的釋放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包含該化合物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降低患者體內之類澱粉β(1-42)肽含量且增加類澱粉β(1-37)及類澱粉β(1-39)中之一或多者而不影響洛奇細胞內結構域(NICD)在洛奇處理後的釋放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
因此,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降低患者體內類澱粉β(1-42)肽相對於類澱粉β(1-40)肽之比率而不影響洛奇細胞內結構域(NICD)在洛奇處理後的釋放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在某些實施例中,類澱粉β(1-42)肽相對於類澱粉β(1-40)肽之比率自約0.1至約0.4之範圍降至約0.05至約0.08之範圍。
本發明化合物較佳以劑量單位形式調配以便於劑量之投藥及均一性。如本文所用之表述「劑量單位形式」係指適於欲治療患者之藥劑的物理個別單位。然而,應瞭解,本發明化合物及組合物之每日總用量將由主治醫師在合理醫學判斷範疇內來決定。用於任何特定患者或有機體之特定 有效劑量濃度將視多種因素而定,包括欲治療之病症及病症之嚴重程度;所採用之特定化合物之活性;所採用之特定組合物;患者之年齡、體重、一般健康狀況、性別及飲食;所採用之特定化合物之投藥時間、投藥途徑及排泄速率;治療持續時間;與所採用之特定化合物組合使用或一致的藥物;及醫學技術中熟知之類似因素。如本文所用之術語「患者」意謂動物,較佳為哺乳動物,且最佳為人類。
根據下文所述之實例,將更充分地理解本發明之此等及其他實施例之各種功能及優勢。以下實例意欲說明本發明之益處,但不例示本發明之整個範疇。
例示
以下實驗描述用於本發明方法之化合物之分離。熔點未加以校正。1H NMR及13C NMR光譜係在400 MHz及100 MHz下分別在CDCl3、CD3OD或吡啶-d5中量測。化學位移為來自作為內標物之三甲基矽烷(TMS)之低磁場,且J值以赫茲表示。質譜係在API-2000或Hewlett Parkard系列1100 MSD上利用ESI技術獲得。所使用之所有溶劑均為試劑級。黑升麻萃取物係以定製訂單方式獲自Hauser Pharmaceuticals、Naturex、Indena及Avoca或類似供應商。此萃取物實質上相當於黑升麻萃取物之USP製劑,其中使用約50%乙醇水溶液來萃取粉末根部,接著濃縮至接近乾燥。其他縮寫包括:Ac2O(乙酸酐)、DMAP(二甲胺基吡啶)、PhI(OAc)2(二乙酸氧碘苯)、PDC(重鉻酸吡錠)、 TFAA(三氟乙酸)、DMDO(二甲基二環氧乙烷)、DIPEA(N,N-二異丙基乙胺)、RB(圓底)、TLC(薄層層析法)、MeOH(甲醇)、MeOD(甲醇d-4)、/-PrOH(異丙醇)、TBDMS(第三丁基二甲基矽烷基-)、TBS(第三丁基二甲基矽烷基-)、DHEA(去氫表雄固酮)、TBHP(氫過氧化第三丁基)、DMSO(二甲亞碸)、KOt-Bu(第三丁醇鉀)、MS(質譜)、Mom-Cl(氯甲基甲基醚)、EtOAc(乙酸乙酯)、M.P.(熔點)、EtPPh3I(乙基三苯基碘化鏻)、Et3N(三乙胺)、mCPBA(間[α]-氯過苯甲酸)、BF3.OEt2(醚合三氟硼烷)、EtOH(乙醇)、HPLC(高效液相層析法)、LCMS(液相層析質譜)、NMR(核磁共振)。
一般程序:試劑係獲自市面且不經進一步純化即使用,除非有所指示。使用具有電噴霧電離之Agilent MSD及具有Zorbax C-18管柱(2.1×30 mm,3.5微米粒度)之Agilent 1100系列LC獲取LC/MS光譜。標準LC條件利用含0.1%甲酸之CH3CN作為有機相且利用0.1%甲酸之水作為水相,且如下進行:流速1.000 mL/min;0至1.80分鐘,2%至98%有機物水溶液;1.80至3.75分鐘,98%有機物水溶液;3.75至3.76分鐘,98%至2%有機物水溶液;3.76至4.25分鐘,2%有機物水溶液。除非另外說明,否則此處包括之LC/MS樣品為經預處理之反應混合物。此處包括對整個非背景信號進行自動積分,且人工添加針對個別區域之所選關鍵質量。NMR光譜係使用Varian 400 MHz儀器獲取且係在CDCl3中獲取。
實例1.
下文所述之方案中所利用之黑升麻萃取物係使用以下萃取方案獲得。
首先乾燥黑升麻生物質且研磨至適合粒度,通常在約0.1 mm3至約1.0 mm3範圍內。此舉可藉由通過切碎機或研磨機來實現。在50℃下用工業級甲醇(9.4 L)將經研磨之生物質(1.88 kg)萃取2小時。應注意,可替代地使用其他醇(例如95%乙醇)來萃取經研磨之生物質,且萃取可在環境溫度下進行約22小時。使用籃式離心機,使萃取物溶液通過矽藻土進行過濾。用工業級甲醇沖洗濾餅並且合併濾液及甲醇沖洗液。在真空下,在所達到之最高溫度為33℃的情況下濃縮透明均質稀甲醇萃取物,由此獲得1.3 L濃溶液,其中可見懸浮固體。將經濃縮之萃取物緩慢添加至5% KCl水溶液(5.2 L)中,且將所得混合物冷卻至4℃並保持2小時。亦可使用其他鹽,包括但不限於(NH4)2SO4、K2SO4、NaCl等。鹽水溶液之濃度可在約3%至約30%範圍內。保持時間可在約2小時至約24小時範圍內。形成含化合物A之沈澱物,使用離心機加以收集且用水沖洗。亦可使用鹽水溶液沖洗固體,包括但不限於約0%至30%(NH4)2SO4、K2SO4、KCl、NaCl等。在一些情況下,添加 矽藻土作為過濾助劑以便有助於過濾。將所收集之固體轉移至乾燥器(例如噴霧乾燥器、轉鼓乾燥器等)中,獲得71 g乾固體。
將以上固體溶解於210 mL CH2Cl2中,且在室溫下將所獲得之漿液攪拌1小時,接著添加268 mL 10% NaCl。收集有機相且再用70 mL CH2Cl2萃取水層。將所合併之有機相蒸發至乾燥,得到56.7 g固體,藉由HPLC-ELSD分析發現其含有13% A
HPLC分析條件: 管柱:Phenomenex Luna C18(2),3 μm,4.6 mm×150 mm
流速:1.0 mL/min
偵測器:ELSD,溫度:55℃,增益11
A1(木糖苷)之滯留時間=7.9 min
A2(阿拉伯糖苷)之滯留時間=7.2 min
方法A:
在20℃下,經1小時向獲自S-1之固體(20.3 g,13% A)於 CH2Cl2(162 mL)中之溶液中分三份添加ZrCl4(1.32 g)。在20℃下將混合物再攪拌35分鐘且添加矽藻土(7.1 g),接著在5至15分鐘內添加Et3N(5 mL)。濾出固體且用CH2Cl2(100 ml)洗滌。合併濾液且用半飽和NaHCO3(100 mL)洗滌。用CH2Cl2(25 ml)反萃取水層。合併所有有機層且蒸發至乾燥,由此得到粗產物B(19.16 g)。在SiO2(100 g)上以0至7% MeOH/CH2Cl2純化粗產物,獲得B(4.07 g),基於HPLC-ELSD分析之純度為58%。在5℃下,使固體在EtOH/水(41 mL/49 mL)中沈澱,獲得加濃化合物B(2.4 g),藉由HPLC-ELSD分析得到純度為83.3%。HPLC-ELSD條件:參見上文。
HPLC-ELSD條件:參見上文
B1(木糖苷)之Rt=7.2 min
B2(阿拉伯糖苷)之Rt=6.7 min
方法B:
或者,將獲自S-1之固體(32 g,13% A)溶解於DMSO(70 mL)中,通過矽藻土過濾且藉由逆相層析法用C-18管柱(40至63 μm,18.2 cm×45 cm)使用60%至70% MeOH/水作為溶離劑進行純化。使用上述分析型HPLC條件分析溶離份。合併所選溶離份並濃縮至約一半原始體積(1.1 L)。添加NaCl(143 g)且用CH2Cl2(2×340 mL)萃取所得混合物。將所合併之有機相濃縮至乾燥。在真空中進一步乾燥,獲得4.0 g固體A,藉由HPLC-ELSD分析得到純度為62.3%。
HPLC-ELSD條件:參見上文。
步驟S-2
在20℃下向以上固體(62.3% A,4.0 g)於CH2Cl2(8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ZrCl4(200 mg)。在20℃下將混合物攪拌75分鐘且添加矽藻土(4.0 g),接著在5至15分鐘內添加Et3N(0.83 mL)。濾出固體且用CH2Cl2(51 ml)洗滌。合併濾液且在30℃至40℃下藉由蒸餾移除大部分溶劑。使殘餘物與EtOH一起共沸以移除其餘CH2Cl2。使殘餘物在EtOH/H2O(9/11)中沈澱,獲得化合物B(1.2 g),藉由HPLC-ELSD分析得到純度為96%。HPLC-ELSD條件:參見上文。B-i(木糖苷)之Rt=7.2 min;B-ii(阿拉伯糖苷)之Rt=6.7 min。
在1 L圓底燒瓶中,將化合物B(50 g,75.4 mmol)溶解於 THF(600 mL)及H2O(200 mL)中,用NaIO4(64.4 g,301.7 mmol)處理,且將所得混合物加熱至50℃並強烈攪拌(>1000 rpm)17小時。藉由LC/MS追蹤反應進展直至不再觀察到單氧化裂解產物[M+1,661],接著冷卻至室溫並且在真空中移除THF。用CH2Cl2(300 mL)及H2O(300 mL)稀釋殘餘物且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接著使混合物分配在CH2Cl2(800 mL)與H2O(800 mL)之間。添加鹽酸水溶液(1.0 M,300 mL)且分離各層。用CH2Cl2(1 L,2×500 mL)萃取水層,且用10% NaOAc(300 mL)洗滌所合併之有機層,經Na2SO4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濃縮。獲得呈粗製黃色固體形式之二醛化合物C(51.5 g)且不經進一步純化即繼續進行下一步驟,呈定量產率。(圖1)
向1-Boc-3-(胺基甲基)-氮雜環丁烷(15.5 g,82.9 mmol)於EtOH(250 mL)中之溶液中緩慢添加鹽酸水溶液(1.0 M,83 mL)。在38℃下,在真空中移除溶劑,獲得呈白色固體狀之胺鹽酸鹽(18.0 g)。
將二醛C(75.4 mmol)於絕對EtOH(450 mL)中之溶液用1-Boc-3-(胺基甲基)-氮雜環丁烷鹽酸鹽(18.0 g,82.9 mmol)及AcOH(50 mL)處理。在室溫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0分鐘,接著添加NaBH(OAc)3(48 g,226 mmol)。在室溫下攪拌反應物且藉由LC/MS進行監測。1小時後,起始物質完全耗盡,且所觀察到之主要產物為所要嗎啉E-1(m/z M+1,785)。接著使反應混合物分配在CH2Cl2(750 mL)與H2O(750 mL)之間,並且收集有機層。用CH2Cl2(500 mL,400 mL)萃取水層,且使所合併之有機層經Na2SO4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濃縮。使殘餘物與甲苯一起共沸以完全移除AcOH,且在高真空下乾燥,獲得黃色粉末狀E-1(64 g),其繼續進行下一步驟,呈定量產率。(圖2)
在1 L圓底燒瓶中,在室溫下將NaBH4(3766 mg,99.6 mmol)於絕對EtOH(60 mL)中之漿液攪拌10分鐘。經3分鐘添加酮E-1(90.5 mmol)於EtOAc(600 mL)中之溶液。在室溫下攪拌反應物且藉由LC/MS進行監測。30分鐘後,起始物質完全耗盡,且所觀察到之主要產物為所要醇E-2(m/z M+1,787)。用AcOH(17.1 mL,0.3 mol,3.3當量)小心地淬滅反應物(注意:氣體逸出),接著分配在CH2Cl2(650 mL)與H2O(650 mL)之間。分離各層且用CH2Cl2(400 mL,300 mL)萃取水層。使所合併之有機層經Na2SO4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濃縮。使殘餘物與甲苯一起共沸以完全移除AcOH,且在高真空下乾燥,獲得粗製黃色粉末。在750 G矽膠管柱上,以50%至100% EtOAc/己烷純化殘餘物,獲得淡黃色固體狀化合物E-2(22.4 g,3個步驟之產率為31%)。(圖3至圖5)
注意:此反應所需之Et3SiCl之量視化合物E-2之純度而變化。在一些情況下,必需存在過量Et3SiCl以達成完全轉化。為研究上文所獲得之E-2所需之Et3SiCl之準確量,以亞公克規模進行試運作。此舉有助於避免形成某些不合需要之副產物。
向化合物E-2(393 mg,0.5 mmol)於DMF(2.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咪唑(75 mg,1.1 mmol)及Et3SiCl(83 mg,0.55 mmol,92 μL,1.1當量)。在室溫下攪拌反應溶液且藉由TLC進行監測。(注意:為藉由TLC監測反應,獲取等分試樣且分配在少量甲基第三丁基醚/水中。將有機相用於TLC)。1小時後,TLC顯示存在大量E-2且停止反應。因此添加Et3SiCl(83 mg,0.55 mmol,92 μL,1.1當量)。再過30分鐘後,TLC顯示轉化率有所提高但未完成。添加咪唑(38 mg,0.55 mmol)及Et3SiCl(46 μL,0.55當量)。再過30分鐘後,TLC顯示反應完成。用水淬滅混合物且用甲基第三丁基醚萃取(2×)。合併有機層,經Na2SO4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濃縮。在25 G矽膠管柱上,以25%至50% EtOAc/己烷純化殘餘物,獲得白色固體狀化合物E-3(305 mg,68%產率)。
基於上述試運作,確定需要2.75當量Et3SiCl以達成此批 次E-2之完全轉化。向化合物E-2(21.5 g,27.4 mmol)於DMF(10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咪唑(6.15 g,90.4 mmol)及Et3SiCl(12.7 mL,75.4 mmol)。在室溫下將反應溶液攪拌20分鐘,此時TLC指示反應完成。使反應混合物分配在甲基第三丁基醚(400 mL)與H2O(200 mL)之間。分離各層且用甲基第三丁基醚(200 mL,100 mL)萃取水層。使所合併之有機層經Na2SO4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濃縮。在340 G矽膠管柱上,以25%至50% EtOAc/己烷純化殘餘物,獲得白色固體狀化合物E-3(16.4 g,67%產率)。(圖6a及圖6b)
將化合物E-3(16.4 g,18.3 mmol)於CH2Cl2(61 mL)及MeOH(61 mL)中之溶液用K2CO3(17.7 g,128.1 mmol)處理。在室溫下攪拌反應物且藉由LC/MS進行監測。(注意:為藉由LC/MS監測反應,獲取等分試樣且用MeOH稀釋。添加2滴10% HCl以移除TES基團。所得溶液用於LC/MS。參見附件)。4小時後,起始物質完全耗盡,且所觀察到之主要產物為所要醇E-4(m/z M+1,745)。接著用CH2Cl2(300 mL)及H2O(300 mL)稀釋反應物且在室溫下攪拌20分鐘。分離各層,且用CH2Cl2(100 mL;2×50 mL)萃取水層。使所合併之有機層經Na2SO4乾燥,過濾,濃縮且 在高真空下乾燥隔夜。獲得白色固體狀二醇E-4(15 g,96%產率),且不經純化即用於下一步驟。(圖7a及圖7b)
將二醇E-4(15 g,17.5 mmol)於DMF(87 mL)中之溶液冷卻至0℃且用NaH(3.49 g,於礦物油中之60%分散液,87.3 mmol)逐份處理(注意:氣體逸出)。在0℃下將溶液攪拌5分鐘,接著逐滴添加EtI(3.5 mL,43.8 mmol)。藉由LC/MS密切監測反應(注意:為藉由LC/MS監測反應,獲取等分試樣且用MeOH稀釋。添加2滴10% HCl以移除TES基團。所得溶液用於LC/MS。參見附件)。35分鐘後,LC/MS分析顯示反應完成,此後在0℃下用飽和NH4Cl水溶液(100 mL)小心地淬滅反應物(注意:氣體逸出),且轉移至裝有甲基第三丁基醚(200 mL)之500 mL分液漏斗。移除有機層,用H2O(2×50 mL)洗滌並收集。合併水層且用甲基第三丁基醚(2×50 mL)萃取。合併所有有機層,經Na2SO4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濃縮。在340 G矽膠管柱上,以25% EtOAc/己烷純化殘餘物,獲得白色固體狀化合物E-5(11.7 g,76%產率)。(圖8a及圖8b)
向胺基甲酸酯E-5(519 mg,0.59 mmol)於MeOH(3.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鹽酸水溶液(2.0 M,3.0mL,6 mmol)。在50℃下攪拌所得溶液且藉由LC/MS進行監測。2.5小時後,LC/MS分析顯示起始物質完全裂解成所要產物(M+1,673)。用CH2Cl2(50 mL)稀釋混合物,且用NaOH水溶液(5 M,6 mL)洗滌。用CH2Cl2(10 mL)萃取水層。使所合併之有機層經Na2SO4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濃縮。獲得白色固體狀化合物E-6(游離鹼,440 mg)且不經純化即用於下一步驟。(圖9a及圖9b)
向胺E-6(8.4 g,12.5 mmol)於MeOH(83 mL)中之溶液中依序添加37%甲醛水溶液(1.46 mL,18.8 mmol)及NaBH(OAc)3(3.44 g,16.3 mmol)。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20分鐘,此後LC/MS分析顯示起始物質完全轉化(M+1,673)成所要產物(M+1,687)。接著在真空中將混合物濃縮至約20 mL,用CH2Cl2(300 mL)稀釋,轉移至1 L分液漏斗中且用1 N NaOH水溶液(32.5 mL,32.5 mmol)洗滌。收集有機層,且用CH2Cl2(150 mL,50 mL)萃取水層。使所合併之有機 層經Na2SO4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濃縮。在C-18管柱(120 G)上以25% MeCN/H2O(0.1%甲酸)純化殘餘物,獲得呈甲酸鹽形式之化合物E-7(7.1 g)。將固體溶解於CH2Cl2(200 mL)中且用1 M KOH(50 mL)洗滌。收集有機層,且用CH2Cl2(2×50 mL)萃取水層。使所合併之有機層經Na2SO4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濃縮,獲得白色固體狀游離鹼E-7(7.0 g,82%產率)。(圖10a及圖10b)
實例2
在1 L單頸圓底燒瓶中裝入B(60.97 g,92 mmol,約90%(藉由ELSD))、THF(600 mL)、水(200 mL)及卵形磁性攪拌器(1-1/4"×5/8")且在保持於50℃之油浴中在強烈攪拌(1000 rpm)下加熱直至所有物質溶解。添加NaIO4(78.69 g,368 mmol,4當量)且繼續攪拌直至LC/MS指示15小時後由單氧化裂解產生之中間物(m/z=661)消失。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濃縮,直至已移除約600 mL溶劑。30分鐘後,將殘餘漿液轉移至含二氯甲烷(300 mL)及水(300 mL)之2 L單頸圓底燒瓶中,且在室溫下攪拌直至所有固體均懸浮且精細分散。將兩相混合物轉移至含有二氯甲烷(800 mL)及水(800 mL)之分液漏斗中,添加1.0 M HCl(300 mL),使各相均質化且允許分離。用二氯甲烷(2×w/1000 mL;接著1×w/500 mL)萃取水相,且用10% w/v NaOAc水溶液(300 mL)洗滌所合併之有機相。用二氯甲烷(300 mL)反萃取水相且使所合併之有機相經Na2SO4乾燥,過濾且在減壓下濃縮,產生橘色發泡體狀粗產物二醛C,其不經進一步純化即使用,呈定量產率。
在1 L單頸圓底燒瓶中裝入1-Boc-3-(胺基)氮雜環丁烷(16.633 g,97 mmol,1.05當量)及試劑醇(約90% EtOH,其餘為iPrOH、MeOH,500 mL)且在室溫下攪拌,同時快速逐滴添加1 M HCl(96 mL,96 mmol,1.04當量)。在減壓下濃縮所得溶液,產生20.155 g白色粉末狀鹽酸鹽。添加二醛C(呈約92 mmol)於EtOH(540 mL)及AcOH(60 mL)中之溶液,且在室溫下攪拌所得混合物,同時添加1份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58.48 g,276 mmol,3.0當量)。攪拌反應物直至LC/MS指示60分鐘後起始物質(m/z=631)完全消失(藉由LC/MS)且形成具有所要質量之新產物(m/z=771)。使混合物分配在二氯甲烷(1 L)與水(1 L)之間,用二氯甲烷(500 mL)將水相萃取兩次,且使所合併之有機相經Na2SO4乾燥,過濾並濃縮。將橘色黏性油殘餘物自甲苯(500 mL)中濃縮兩次以移除殘餘AcOH且獲得70.873 g橘色發泡體狀粗 產物嗎啉E-8,其不經進一步純化即使用,呈定量產率。(圖11)
將1 L單頸圓底燒瓶烘乾且用氮氣沖洗,接著裝入硼氫化鈉(3.828 g,101 mmol,1.1當量)及EtOH(61 mL),且在室溫下將所得混合物攪拌10分鐘(大部分硼氫化物溶解,但並非所有)。經1分鐘添加酮E-8(呈約92 mmol)於EtOAc(610 mL)中之溶液(注意:氣體逸出),且攪拌混合物直至LC/MS指示20分鐘後起始物質(m/z=771)完全耗盡且形成所要產物(m/z=773)。在0℃下冷卻所得混合物,且經20分鐘逐滴添加AcOH(17.4 mL,18.3 g,304 mmol,3.3當量)(注意:強烈氣體逸出!),攪拌5分鐘,接著分配在二氯甲烷(1 L)與水(1 L)之間。用二氯甲烷將水相萃取3次(每次0.5 L),接著使所合併之有機相經Na2SO4乾燥,過濾且在減壓下濃縮。使殘餘物自甲苯(500 mL)中濃縮兩次,獲得橘色發泡體。將粗產物溶解於二氯甲烷(200 mL)中且施用至750 g矽膠管柱(Biotage SNAP XL,CV=990 mL)之頂部並且溶離(1倍CV之25% EtOAc-己烷;8倍CV之25%至100% EtOAc-己烷;3倍CV之100% EtOAc;收集到4.25 L初溶離份(forerun),接著為50 mL溶離份)。合併溶離份38至150並濃縮,獲得34.577 g淺黃色固體狀所要醇E-9(三個步驟 之產率為49%,NMR顯示約90%純)。(圖12a及圖12b)
將500 mL單頸圓底燒瓶烘乾且用氮氣沖洗,接著裝入C15醇E-9(34.577 g,45 mmol)及DMF(179 mL)且在室溫下攪拌,同時添加咪唑(7.31 g,108 mmol,2.4當量)。將反應物攪拌5分鐘,接著經10分鐘逐滴添加氯三乙基矽烷(9.0 mL,8.1 g,54 mmol,1.2當量)。藉由TLC監測反應(1:1 EtOAc:己烷,起始物質Rf=0.11;所要產物Rf=0.65;C-15,C-25 O-矽烷化產物Rf=0.85)。1小時後,觀察到部分轉化,但在2小時後,未觀察到進一步轉化,因此再添加咪唑(0.73 g,11 mmol,0.24當量)及氯三乙基矽烷(0.90 mL,0.81 g,5.4 mmol,0.12當量)。攪拌反應物30分鐘,(TLC指示痕量起始物質,存在雙矽烷基醚)接著分配在MTBE(1.5 L)與半飽和NaHCO3水溶液(400 mL)之間且分離各層。用飽和NaHCO3水溶液(300 mL)、水(兩次,每次300 mL)及鹽水(300 mL)洗滌有機相,接著經Na2SO4乾燥,過濾並濃縮。將粗產物溶解於二氯甲烷(50 mL)中且施用至340 g矽膠管柱(Biotage SNAP,CV=510 mL)之頂部並溶離(5倍CV之15% EtOAc-己烷;5倍CV之15%至45% EtOAc-己烷;4倍CV之45% EtOAc-己烷;收集1.5 L初溶離份,接著為20 mL溶離份)。合併溶離份98至228並濃縮,獲得 29.8465 g淺黃色固體狀矽烷基醚E-10(75%)。(圖13)
在500 mL單頸圓底燒瓶中裝入C24乙酸酯E-10(29.847 g,34 mmol)、二氯甲烷(110 mL)及MeOH(110 mL)且在室溫下攪拌混合物,同時添加碳酸鉀(23.26 g,168 mmol,5當量)。在室溫下攪拌反應物直至LC/MS(用二氯甲烷稀釋10 μL反應物等分試樣且用1滴濃鹽酸處理;起始物質m/z=773;產物m/z=731)指示110分鐘後起始物質完全耗盡。使反應混合物分配在二氯甲烷(500 mL)與飽和NaHCO3水溶液(500 mL)之間。用二氯甲烷(250 mL)萃取水相且用鹽水(500 mL)洗滌所合併之有機相,經Na2SO4乾燥,過濾並濃縮。在真空(<1 mmHg)下乾燥殘餘物隔夜,獲得28.432 g白色粉末狀二醇E-11,其不經進一步純化即使用。(圖14a及圖14b)
在500 mL單頸圓底燒瓶中裝入C24,C25-二醇E-11(28.0943 g,33 mmol)及甲苯(250 mL),且在減壓下濃縮以移除痕量水,並且用氮氣回填燒瓶。將殘餘物溶解於DMF (277 mL)中且將混合物冷卻至0℃,並且添加氫化鈉(6.65 g,於礦物油中之60%分散液,166 mmol,5當量)。將混合物攪拌5分鐘,接著添加碘乙烷(6.6 mL,12.87 g,82.5 mmol,2.5當量)且攪拌反應物,同時緩慢升溫直至LC/MS(用二氯甲烷稀釋10 μL反應物等分試樣且用1滴濃鹽酸處理;SM m/z=731;產物m/z=759;C15,C24 OEt m/z=787)指示90分鐘後大部分起始物質已消耗且觀察到存在二醚。使混合物分配在MTBE(2 L)與飽和氯化銨水溶液(600 mL)之間。依序用水(300 mL)及鹽水(300 mL)將有機相洗滌兩次,經Na2SO4乾燥,過濾並濃縮,獲得黃色固體。將殘餘物溶解於二氯甲烷(50 mL)中且施用至340 g矽膠管柱(Biotage SNAP,CV=510 mL)之頂部並溶離(10倍CV之15% EtOAc-己烷;5倍CV之15%至40% EtOAc-己烷;5倍CV之40% EtOAc-己烷;收集1.5 L初溶離份,接著為50 mL溶離份)。合併溶離份36至125並濃縮,獲得18.919 g白色粉末狀乙醚E-12(兩個步驟之產率為65%)。(圖15a及圖15b)
在500 mL單頸圓底燒瓶中裝入N-Boc胺基甲酸酯E-12(18.919 g,22 mmol)及MeOH(163 mL),且添加HCl於1:1 MeOH:H2O中之1.0 M溶液(217 mL,217 mmol,10當量)。在50℃下加熱所得混合物直至LC/MS指示9小時後無N-Boc 胺基甲酸酯剩餘(NBoc m/z=759;NH m/z=659)。允許反應物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濃縮,直至移除約200 mL溶劑。用二氯甲烷(1.5 L)稀釋殘餘物,且添加氫氧化鈉溶液(6.1 M,178 mL,1085 mmol,50當量)。用二氯甲烷將水相萃取4次(每次500 mL),且由LC/MS證實不存在所要產物,接著使所合併之有機相經Na2SO4乾燥,過濾並濃縮,獲得15.207 g白色粉末狀E-13。(圖16a及圖16b)
在500 mL單頸圓底燒瓶中裝入胺E-13(15.206 g,22 mmol)、EtOH(28 mL)及二氯甲烷(185 mL)且在室溫下攪拌,同時依序添加環丁酮(4.0 mL,3.75 g,54 mmol,2.5當量)及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13.78 g,65 mmol,3當量)。攪拌混合物直至LC/MS顯示30分鐘後無起始物質剩餘(起始物質m/z=659;產物起始物質=713),接著分配在二氯甲烷(1.5 L)與飽和NaHCO3水溶液(400 mL)之間。用飽和NaHCO3水溶液(300 mL)洗滌有機相,且用二氯甲烷(400 mL)萃取所合併之水相。使所合併之有機相經Na2SO4乾燥,過濾並濃縮,接著將殘餘物溶解於50 mL MeOH中且施用至400 g C18管柱(Biotage,CV=510 mL)之頂部並溶離(1倍CV之15% MeCN-H2O+0.1%甲酸;10倍CV之15%至55% MeCN-H2O+0.1%甲酸;3倍CV之55% MeCN-H2O+ 0.1%甲酸;收集1.5 L初溶離份,接著為50 mL溶離份)。收集溶離份31至49並且藉助於試劑醇濃縮至約500 mL之體積,且添加NaOH溶液(14.5 mL,3 M,43.5 mmol,2當量)。用二氯甲烷(1.5 L)萃取混合物且用二氯甲烷(0.5 L)將水相萃取4次。用鹽水(350 mL)洗滌所合併之有機相,經Na2SO4乾燥,過濾且濃縮,產生9.749 g白色固體狀E-14(兩個步驟之產率為63%)。8個步驟之總產率為14.8%。(圖17a至圖17c)。
實例3
E-15(100 mg,0.166 mmol)於CH2Cl2(0.6 mL)及MeOH(0.3 mL)中之溶液用1-Boc-氮雜環丁烷-3-甲醛(34 μL,0.20 mmol)及AcOH(190 μL,0.33 mmol)處理。在室溫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5分鐘,接著添加NaBH(OAc)3(52.8 mg,0.25 mmol)。在室溫下攪拌反應物且藉由LC/MS進行監測。30分鐘後,用飽和NaHCO3淬滅反應混合物且用CH2Cl2(3×)萃取。使所合併之有機層經Na2SO4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濃縮。在SiO2上以5% MeOH/CH2Cl2純化殘餘物,獲得白色固體狀化合物E-16(114 mg,89%產率)。LC/MS[M+1]773.5。
E-16(97 mg,0.13 mmol)於MeOH(0.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鹽酸水溶液(2.0 M,0.5 mL,1.0 mmol)。在50℃下攪拌所得溶液且藉由LC/MS進行監測。1.5小時後,LC/MS分析顯示起始物質完全轉化成所要產物(M+1,673.5)。用CH2Cl2(2 mL)稀釋混合物,且用KOH水溶液(5 M,1.3 mL)洗滌。用CH2Cl2(3×)萃取水層。使所合併之有機層經Na2SO4乾燥,過濾且在真空中濃縮。獲得白色固體狀化合物E-17(游離鹼,90 mg)且不經純化即用於下一步驟。參見例如以上實例2之步驟S-10。
實例4
在50 mL圓底燒瓶中裝入4 Å分子篩(1.18 g),該等分子篩在真空下由火焰乾燥活化。在燒瓶中裝入E-15(1.007 g,1.67 mmol),將其溶解於CH2Cl2(10 mL)中且用N-Boc-氮雜環丁烷-3-酮(0.572 g,3.17 mmol)及AcOH(0.20 mL,3.34 mmol)處理。在室溫下將反應物攪拌2小時,此後添加NaBH(OAc)3(0.700 g,3.17 mmol)且繼續攪拌,同時藉由 LC/MS監測反應進展。2.5小時後,反應完成,如LC/MS所指示(產物m/z[M+H]=759;E-15 m/z[M+H]=604)。將溶液傾入CH2Cl2/飽和NaHCO3(水溶液)中且分離各層。用鹽水洗滌有機層,乾燥(Na2SO4),過濾並濃縮,獲得白色固體狀所要二胺E-18。粗產物不經進一步純化即繼續使用,呈定量產率。
E-18於CH2Cl2(5 mL)中之溶液用三氟乙酸(TFA)(1 mL)處理且在室溫下攪拌反應物,藉由LC/MS監測進展(產物m/z[M+H]=659;起始物質m/z[M+H]=759)。30分鐘後,反應尚未完成,因此添加額外量之TFA(0.5 mL)。再過1小時後,反應看似已停止,因此添加CH2Cl2(3 mL)與TFA(1 mL)之混合物,且在多於1小時後,再添加一份TFA(0.5 mL)以推進反應完成。1小時後,觀察到起始物質完全耗盡,因此將反應物傾入CH2Cl2/1 M NaOH中,且分離各層。用鹽水洗滌有機層,乾燥(Na2SO4),過濾並濃縮,獲得褐色固體狀E-13。粗產物不經進一步純化即繼續使用。
在500 mL單頸圓底燒瓶中裝入E-13(15.206 g,22 mmol)、EtOH(28 mL)及二氯甲烷(185 mL)且在室溫下攪拌,同時依序添加環丁酮(4.0 mL,3.75 g,54 mmol,2.5當量)及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13.78 g,65 mmol,3當量)。攪拌混合物直至LC/MS顯示30分鐘後無起始物質剩餘(起始物質m/z[M+H]=659;產物m/z[M+H]=713),接著分配在二氯甲烷(1.5 L)與飽和NaHCO3水溶液(400 mL)之間。用飽和NaHCO3水溶液(300 mL)洗滌有機相,且用二氯甲烷(400 mL)萃取所合併之水相。使所合併之有機相經Na2SO4乾燥,過濾並濃縮,接著將殘餘物溶解於50 mL MeOH中且施用至400 g C18管柱(Biotage,CV=510 mL)之頂部並溶離(1倍CV之15% MeCN-H2O+0.1%甲酸;10倍CV之15%至55% MeCN-H2O+0.1%甲酸;3倍CV之55% MeCN-H2O+0.1%甲酸;收集1.5 L初溶離份,接著為50 mL溶離份)。收集溶離份31至49並且藉助於試劑醇濃縮至約500 mL之體積,且添加NaOH溶液(14.5 mL,3 M,43.5 mmol,2當量)。用二氯甲烷(1.5 L)萃取混合物且用二氯甲烷(0.5 L)將水相萃取4次。用鹽水(350 mL)洗滌所合併之有機相,經Na2SO4乾燥,過濾且濃縮,產生9.749 g白色固體狀E-14(兩個步驟之產率為63%)。
實例5
在室溫下向E-17(4.10 g,6.40 mmol)於CH2CH2-MeOH混合物(1:1,10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乙醛酸乙酯(3.90 g,50%甲苯溶液,19.2 mmol)及乙酸(0.77 g,0.73 mL,12.8 mmoL)。將反應混合物攪拌約10分鐘,接著添加NaB(CN)H3(0.48 g,7.68 mmol)。1.5小時後,LC/MS顯示幾乎所有起始物質消失。藉由NaHCO3(飽和溶液,20 mL)淬滅反應物。藉由CH2Cl2(250 ml,2×100 ml)萃取所要產物。使所合併之萃取物經Na2SO4乾燥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用MeOH/CH2Cl2(0:100)至MeOH/CH2Cl2(15:85)溶劑梯度溶離之矽膠管柱層析法(100 g矽膠管柱)純化所得殘餘物,獲得所要產物E-19(4.00 g,82%)。LCMS(m/z):[M+H]+759.5
在0℃下向E-19(4.00 g,5.28 mmol)於THF(8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MeMgCl(10.5 ml,3.0 m THF溶液,31.5 mmol)。在0℃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小時,接著LC/MS顯示所有起始物質耗盡。藉由NaHCO3(飽和,30 mL)淬滅反應混合物。藉由CH2Cl2(300 mL,2×200 mL)萃取所要產物。使所合併之萃取物經Na2SO4乾燥,接著在減壓下濃縮。對所得殘餘物進行用H2O/CH3CN(95:5)至H2O/CH3CN(50:50)溶劑梯度溶離之逆相急驟層析法(Biotage,120 g C18塗佈管柱),獲得呈甲酸鹽形式之所要產物。將固體溶解於 CH2Cl2(100 ml)中且添加NaOH(1 N,25 mL)。強烈攪拌後,分離有機層。用CH2Cl2(3×100 mL)萃取水層。使所合併之有機層經Na2SO4乾燥且在減壓下濃縮,獲得2.52 g(64%)游離鹼E-20。(m/z):[M+H]+745.6
實例6
B混合物(10.00 g,15.08 mmol)於THF(120 mL)及H2O(40 mL)中之強烈攪拌溶液用NaIO4(12.88 g,60.22 mmol,4當量)處理,接著將反應物加熱至50℃且攪拌16小時。16小時後,將反應物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THF,接著向殘餘物中添加100 mL CH2Cl2及100 mL H2O,將混合物攪拌15分鐘,接著傾入200 mL CH2Cl2/200 mL H2O中。振盪後,用60 mL 1 M HCl(水溶液)處理混合物,振盪,且分離各層。用CH2Cl2(3×200 mL)萃取水層,接著用10% NaOAc(水溶液)(100 mL)洗滌所合併之有機層。用CH2Cl2(100 mL)反萃取水層,接著乾燥所合併之有機層(Na2SO4),過濾且在減壓下濃縮,得到C(9.51 g,粗產物)。
將粗產物C(9.51 g,15.08 mmol)溶解於9:1 EtOH:AcOH(100 mL)中,且依序用苯甲胺鹽酸鹽(2.28 g,15.88 mmol,1.05當量)及NaBH(OAc)3(9.620 g,45.39 mmol,3當量)處理溶液。在室溫下攪拌溶液,經由LC/MS監測反應進展。1小時後,根據LC/MS,反應完成,因此傾入400 mL CH2Cl2/400 mL H2O中,且分離各層。用CH2Cl2(2×400 mL)萃取水層,且乾燥所合併之有機層(Na2SO4),過濾且在減壓下濃縮,得到E-21。向殘餘物中添加甲苯(50 mL),接著再濃縮混合物以有助於共沸除去任何殘餘AcOH。粗產物紅褐色固體不經進一步純化即繼續使用,呈定量產率。
將NaBH4(0.6278 g,16.59 mmol,1.1當量)於EtOH(10 mL)中之漿液攪拌10分鐘,接著添加粗產物E-21(10.6 g,15.08 mmol)於EtOAc(100 mL)中之溶液,且在室溫下攪拌反應物,藉由LC/MS進行監測。10分鐘後,LC/MS顯示完全反應,因此藉由添加AcOH(2.8 mL,相對於NaBH4為3當量)來淬滅NaBH4,起初緩慢且逐滴添加,因為發生強烈鼓泡。攪拌5分鐘後,將反應混合物傾入400 mL CH2Cl2/400 mL H2O中,振盪且分離各層。用CH2Cl2(3×400 mL)萃取水層,乾燥所合併之有機層(Na2SO4),過濾且在真空中濃 縮,得到粗產物E-22,藉由層析進行純化(3.5 g,33%)。
在室溫下向E-22(3.5 g,4.94 mmol)、Boc2O(1.6 g,7.41 mmol)及Et3N(998 mg,9.88 mmol)於i-PrOH(50 mL)中之混合物中添加Pd(OH)2(700 mg)。在H2下將混合物攪拌18小時。過濾混合物。濃縮濾液。藉由管柱純化殘餘物,得到E-23(3.3 g,93%)。
E-23(3.3 g,4.6 mmol)於DCM(20 mL)中之溶液用咪唑(938 mg,13.8 mmol)及Et3SiCl(1.04 g,6.9 mmol)處理。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2小時。添加水(50 mL)以淬滅反應物,且用MTBE(3×30 mL)萃取混合物。用鹽水(50 mL)洗滌所合併之有機層,經Na2SO4乾燥並濃縮。藉由管柱純化殘餘物,得到E-24,藉由層析加以純化(2.6 g,68%)。
在室溫下向E-24(2.6 g,3.13 mmol)於MeOH(10 mL)及CH2Cl2(1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K2CO3(4.22 g,31 mmol)。接著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6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傾入CH2Cl2/飽和NaHCO3(水溶液)(50 mL/50 mL)中且分離各層。接著用CH2Cl2(2×30 mL)萃取水層。用鹽水洗滌所合併之有機層,經Na2SO4乾燥並濃縮,得到產物E-25(2.43 mg,98%)。
將化合物E-25(2.43 g,3.08 mmol)溶解於DMF(50 mL)中且將溶液冷卻至0℃。接著用NaH(493 mg,12.32 mmol)處理混合物,接著快速逐滴添加EtI(3.84 g,24.64 mmol)。接著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2小時。添加水(100 mL)以淬滅反應物。用MTBE(3×50 mL)萃取水層。使有機層經Na2SO4乾燥且濃縮,得到E-26,藉由層析加以純化(1.56 g,63%)。
在室溫下將E-26(1.56 g,1.93 mmol)於TFA/CH2Cl2(15 mL)中之混合物攪拌1小時。用NaHCO3溶液及鹽水洗滌混合物,經Na2SO4乾燥且濃縮,得到粗產物E-27(1.25 g,粗 產物)。
E-27(100 mg,0.166 mmol)於DCM(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側氧基乙酸乙酯(34 mg,0.33 mmol)。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後,添加NaBH(OAc)3(70 mg,0.33 mmol)。接著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2小時。TLC顯示反應完成。添加水(30 mL)以淬滅反應物且分離各層。接著用CH2Cl2(2×30 mL)萃取水層。用鹽水洗滌所合併之有機層,經Na2SO4乾燥並濃縮,得到E-28,藉由層析加以純化(80 mg,70%)。
在0℃下向E-28(80 mg,0.116 mmol)於MeOH(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NaOH(0.15 mL,0.232 mmol)。接著在50℃至60℃下將混合物攪拌2小時。TLC顯示反應完成。添加水(30 mL)以淬滅反應物且分離各層。接著用CH2Cl2(2×30 mL)萃取水層。用鹽水洗滌所合併之有機層,經Na2SO4乾燥並濃縮,得到E-29(90 mg,粗產物)。
E-29(90 mg,0.136 mmol)及Et3N(41 mg,0.408 mmol) 於DCM(2 mL)中之溶液中添加氮雜環丁烷(39 mg,0.68 mmol)及HATU(103 mg,0.272 mmol)。接著在室溫下將混合物攪拌12小時。LC-MS顯示反應完成。添加水(30 mL)以淬滅反應物且分離各層。接著用CH2Cl2(2×30 mL)萃取水層。用鹽水洗滌所合併之有機層,經Na2SO4乾燥並濃縮,得到E-30,藉由HPLC加以純化(19.61 mg,21%)。LCMS(m/z):[M+H]+701
E-30(60 mg,0.0857 mmol)於無水THF(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LiAlH4(33 mg,0.857 mmol)。接著在50℃至60℃下將混合物攪拌12小時。LC-MS顯示反應完成。添加1滴水及NaOH(1 N)以淬滅反應物。濾出固體且在真空中移除溶劑,得到I-57,藉由HPLC加以純化(13.61 mg,23%)。LCMS(m/z):[M+H]+687。
在0℃下向E-31(89 mg,0.12 mmol)於無水THF(3 mL)中之混合物中添加BH3/THF(1.2 mL,1.2 mmol)。接著在50℃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且用MeOH(20 mL)淬滅。在回流下將混合物攪拌隔夜。在減壓 下濃縮混合物,得到I-64,藉由製備型HPLC加以純化(16.12 mg,18%)。LCMS(m/z):[M+H]+723。
實例7
向以上反應混合物中添加1-異丙基氮雜環丁烷-3-胺二鹽酸鹽(1.2當量)及乙醇(0.33 M)。在20℃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且經60分鐘添加NaBH3(CN)(1.2當量)並且再繼續攪拌50分鐘。15小時後,HPLC顯示起始物質完全轉化,獲得E-32
在20℃下經60分鐘向以上反應混合物中添加NaBH4(2.0當量),且再繼續攪拌70分鐘。在20℃下,再經15分鐘添加NaBH4(1.0當量),且再繼續攪拌45分鐘。在20℃下,再經25分鐘添加NaBH4(0.91當量),且繼續攪拌13小時。
經5分鐘向以上反應混合物中添加二乙醇胺(5.0當量)且在攪拌1小時後,經10分鐘添加NaOH(30% NaOH水溶液,5.3當量)。在21℃下繼續攪拌5小時。向反應物中添加水及TBME並萃取。用TBME再萃取水相。用水洗滌所合併之有機層,接著再用先前經萃取之水相進行洗滌。用5.6% NaCl洗滌所合併之有機相,且在50℃下在真空下濃縮所得有機層。用DCM沖洗殘餘物且在減壓下蒸發,獲得粗產物E-34
藉由栓塞層析[DCM/(MeOH/25% NH3水溶液9:1)95:5]純化粗產物,接著使用[DCM/(MeOH/25% NH3水溶液9:1)90:10]再次純化。在真空下,在40℃至60℃/600毫巴至33毫巴下濃縮溶離份,得到E-34,接著將其溶解於丙酮中且加熱至50℃。在50℃下經40分鐘添加水。經3小時將懸浮液冷卻至18℃且攪拌。再過11小時後,過濾固體且用丙酮:水2:1洗滌濾餅並且在真空下乾燥,獲得純E-34
藉由在減壓下自甲苯中濃縮將E-34共沸乾燥。將此製程重複兩次,接著將物質溶解於5:1甲苯:DMF(0.2 M)中。將反應物冷卻至-1℃且添加NaOtBu(5當量)。將反應物冷卻至-20℃且經15分鐘添加硫酸二乙酯(2當量)。將反應物攪拌3小時15分鐘,且經15分鐘自-20℃至3℃用水淬滅。添加TBME且使混合物升溫至40℃。在40℃下用甲苯(3×)再萃取水層,且在40℃下用飽和鹽水(3×)洗滌有機層。在真空下濃縮有機層(44℃至60℃),獲得粗產物I-6
藉由栓塞層析[正庚烷/EtOAc 7:3],接著為[正庚烷/EtOAc 6:4],接著為[正庚烷/EtOAc 4:6],接著為EtOAc來純化粗產物I-6。在真空下在60℃下濃縮溶離份,得到經純化I-6。接著將I-6溶解於TBME(10體積)及甲苯(2.7體積)中且加熱至回流。添加水(0.05體積),且將溶液種晶,接著經120分鐘冷卻至10℃。在10℃下將懸浮液攪拌12小時且過濾。用TBME(2體積)洗滌濾餅,且在60℃下在真空(5毫巴)下乾燥24小時,接著在70℃下在真空(5毫巴)下乾燥24小時,接著在20℃下在真空(5毫巴)下乾燥36小時,獲得純I-6(79.9%)。
實例8
在燒瓶中裝入1-Boc-3-(胺基)氮雜環丁烷(1當量)、乙醇(0.4 M)、DCM(1.6 M)、丙酮(3當量)及NaBH(OAc)3(3當 量),且在20℃下攪拌18小時。向反應物中添加丙酮(0.5當量)及NaBH(OAc)3(0.5當量),且攪拌2小時。萃取反應混合物且蒸餾以移除一些乙醇。在50℃下向有機層中添加於iPrOH中之5 M HCl(7當量)。在48℃下經45分鐘添加TBME,且經60分鐘冷卻至20℃。將反應物再攪拌60分鐘,過濾且用TBME洗滌濾餅。乾燥有機層,獲得1-異丙基氮雜環丁烷-3-胺二鹽酸鹽。
實例9
向以上反應混合物中添加1-(2-甲氧基乙基)-3-(甲基胺基)-氮雜環丁烷二鹽酸鹽(1.2當量)及乙醇(0.33 M)。在20℃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且經60分鐘添加NaBH3(CN)(1.2當量)並且再繼續攪拌50分鐘。15小時後,HPLC顯示起始物質完全轉化,獲得E-35
在20℃下經60分鐘向以上反應混合物中添加NaBH4(2.0當量),且再繼續攪拌70分鐘。在20℃下,再經15分鐘添加NaBH4(1.0當量),且再繼續攪拌45分鐘。在20℃下,再經25分鐘添加NaBH4(0.91當量),且繼續攪拌13小時。
經5分鐘向以上反應混合物中添加二乙醇胺(5.0當量)且在攪拌1小時後,經10分鐘添加NaOH(30% NaOH水溶液,5.3當量)。在21℃下繼續攪拌5小時。向反應物中添加水及TBME並萃取。用TBME再萃取水相。用水洗滌所合併之有機層,接著再用先前經萃取之水相進行洗滌。用5.6% NaCl洗滌所合併之有機相,且在50℃下在真空下濃縮所得有機層。用DCM沖洗殘餘物且在減壓下蒸發,獲得粗產物E-37
藉由在減壓下自甲苯中濃縮將E-37共沸乾燥。將此製程重複兩次,接著將物質溶解於5:1甲苯:DMF(0.2 M)中。將反應物冷卻至-1℃且添加NaOtBu(5當量)。將反應物冷卻至-20℃且經15分鐘添加硫酸二乙酯(2當量)。將反應物攪拌3小時15分鐘,且經15分鐘自-20℃至3℃用水淬滅。添加TBME且使混合物升溫至40℃。在40℃下用甲苯(3×)再萃取水層,且在40℃下用飽和鹽水(3×)洗滌有機層。在真空下濃縮有機層(44℃至60℃),獲得粗產物I-20
藉由栓塞層析[正庚烷:EtOAc 7:3],接著為[正庚烷:EtOAc 6:4],接著為[正庚烷:EtOAc 4:6],接著為EtOAc 來純化粗產物I-20。在真空下在60℃下濃縮溶離份,得到經純化I-20。接著將I-20溶解於TBME(10體積)及甲苯(2.7體積)中且加熱至回流。添加水(0.05體積),且將溶液種晶,接著經120分鐘冷卻至10℃。在10℃下將懸浮液攪拌12小時且過濾。用TBME(2體積)洗滌濾餅,且在60℃下在真空(5毫巴)下乾燥24小時,接著在70℃下在真空(5毫巴)下乾燥24小時,接著在20℃下在真空(5毫巴)下乾燥36小時,獲得純I-20(79.9%)。
實例10
在燒瓶中裝入甲氧基二甲醇縮乙醛(1.2當量)、三氟乙酸(1.3當量)及水(與TFA體積相等),且在50℃下將混合物攪拌10分鐘。接著自加熱浴中移出反應混合物且依序添加TEA(1.3當量)、3-(N-Boc-胺基甲基)-氮雜環丁烷(1當量)於EtOH及DCM中之溶液及NaBH(OAc)3(3當量)。在20℃下將反應物攪拌12小時。萃取反應混合物且蒸餾以移除一些乙醇。在50℃下向有機層中添加於iPrOH中之5 M HCl(7當量)。在48℃下經45分鐘添加TBME,且經60分鐘冷卻至20℃。將反應物再攪拌60分鐘,過濾且用TBME洗滌濾餅。乾燥有機層,獲得1-(2-甲氧基乙基)-3-(甲基胺基)-氮雜環丁烷二鹽酸鹽。
實例11
向以上反應混合物中添加1-氧雜環丁烷-4-胺基-哌啶二鹽酸鹽(1.2當量)及乙醇(0.33 M)。在20℃下將混合物攪拌1小時,且經60分鐘添加NaBH3(CN)(1.2當量)並且再繼續攪拌50分鐘。15小時後,HPLC顯示起始物質完全轉化,獲得E-38
在20℃下經60分鐘向以上反應混合物中添加NaBH4(2.0當量),且再繼續攪拌70分鐘。在20℃下,再經15分鐘添加NaBH4(1.0當量),且再繼續攪拌45分鐘。在20℃下,再經25分鐘添加NaBH4(0.91當量),且繼續攪拌13小時。
經5分鐘向以上反應混合物中添加二乙醇胺(5.0當量)且在攪拌1小時後,經10分鐘添加NaOH(30% NaOH水溶液,5.3當量)。在21℃下繼續攪拌5小時。向反應物中添加水及TBME並萃取。用TBME再萃取水相。用水洗滌所合併之有機層,接著再用先前經萃取之水相進行洗滌。用5.6% NaCl洗滌所合併之有機相,且在50℃下在真空下濃縮所得有機層。用DCM沖洗殘餘物且在減壓下蒸發,獲得粗產物E-40
藉由在減壓下自甲苯中濃縮將E-40共沸乾燥。將此製程重複兩次,接著將物質溶解於5:1甲苯:DMF(0.2 M)中。將反應物冷卻至-1℃且添加NaOtBu(5當量)。將反應物冷卻至-20℃且經15分鐘添加硫酸二乙酯(2當量)。將反應物攪拌3小時15分鐘,且經15分鐘自-20℃至3℃用水淬滅。添加TBME且使混合物升溫至40℃。在40℃下用甲苯(3×)再萃取水層,且在40℃下用飽和鹽水(3×)洗滌有機層。在真空下濃縮有機層(44℃至60℃),獲得粗產物I-35
藉由栓塞層析[正庚烷/EtOAc 7:3],接著為[正庚烷/EtOAc 6:4],接著為[正庚烷/EtOAc 4:6],接著為EtOAc來純化粗產物I-35。在真空下在60℃下濃縮溶離份,得到經純化I-35。接著將I-35溶解於TBME(10體積)及甲苯(2.7體積)中且加熱至回流。添加水(0.05體積),且將溶液種晶,接著經120分鐘冷卻至10℃。在10℃下將懸浮液攪拌12小時且過濾。用TBME(2體積)洗滌濾餅,且在60℃下在真空(5毫巴)乾燥24小時,接著在70℃下在真空(5毫巴)下乾燥24小時,接著在20℃下在真空(5毫巴)下乾燥36小時,獲得 純I-35(79.9%)。
實例12
將4-N-Boc-胺基-哌啶(1當量)於DCM中之溶液依序用活化4 Å分子篩以及AcOH(2當量)及3-氧雜環丁烷酮(2當量)處理。將反應物攪拌10分鐘,接著添加NaBH(OAc)3(3.5當量)。在室溫下繼續攪拌16小時,此後過濾反應物以移除分子篩,接著分配在DCM與飽和NaHCO3水溶液之間,且分離各層。用DCM萃取,接著在減壓下濃縮。在50℃下向殘餘物中添加於iPrOH中之5 M HCl(7當量)。在48℃下經45分鐘添加TBME,且經60分鐘冷卻至20℃。將反應物再攪拌60分鐘,過濾且用TBME洗滌濾餅。乾燥有機層,獲得1-氧雜環丁烷-4-胺基-哌啶二鹽酸鹽。
本發明之其他化合物係藉由本文所述之方法來製備。該等化合物之表徵資料闡述於以下表2中:
實例12.生物學分析:Aβ-42、Aβ-40及Aβ-38
進行分析以測定式I化合物調節Aβ-42Aβ-40Aβ-38之能力。
程序:
μ ELISA培養盤: 人類(6E10)Ab 3-PLEX ELISA套組係購自Meso Scale Discovery Labs(9328 Gaither Road,Gaithersburg,MD 20877)(目錄號K15148E-3)。在室溫下用150 μL製造商之阻斷試劑將含捕捉抗體之培養盤阻斷1至2小時。
條件培養基: - 在每孔含250 μL培養基之96孔培養盤中培養2B7細胞直至匯合;- 在DMSO中以100×最終所要濃度製備化合物之連續稀釋液;- 用250 μL培養基將含2B7細胞之孔洗滌1次;- 將DMSO儲備液1:100稀釋於培養基中;- 在37℃下向含2B7細胞之孔中添加250 μL含化合物之培養基(1% DMSO)後維持5小時。
ELISA樣品製備: - 稀釋條件培養基:1份含1% DMSO之培養基及1份阻斷緩衝液;- 使用250 μL條件培養基中之150 μL。
標準曲線樣品製備: 根據製造商之方案製備(參見上文)。
- 製備含有Aβ-42Aβ-40Aβ-38之七點標準曲線樣品。Aβ-42Aβ-38之最高濃度為3,000 pg/mL,且Aβ-40之最高濃度為10,000 pg/mL。隨後進行1:3連續稀釋且各樣品之最終組成為1份阻斷緩衝液及1份含1% DMSO之細胞培養基。
隔夜樣品培育: - 用含培養盤洗滌劑之MSD洗滌緩衝液將經阻斷之培養盤洗滌5次;- 添加於MSD阻斷溶液中之25 μL偵測抗體及阻斷劑G試劑;- 接著添加25 μL樣品(1份含1% DMSO之條件培養基及1份MSD阻斷緩衝液);- 將培養盤在4℃下培育隔夜或在室溫下培育2小時。
最後洗滌並讀數: - 用MSD洗滌緩衝液將各孔洗滌5次;- 添加150 μL 2×MSD讀數緩衝液;- 用MSD成像器讀數。
緩衝液: 所有試劑均呈套組形式。
資料分析: 使用具有MSD 2400成像儀之MSD軟體根據標準曲線計算各肽之肽含量。接著計算各化合物劑量之百分比媒劑值且擬合為四參數曲線,從而產生IC50值。
細胞生存力: 向組織培養盤中之剩餘100 μL條件培養基中添加100 μL得自Promega之Cell Titer-Glo試劑。將培養盤置於在500 rpm下操作之軌道旋轉器上維持2分鐘。使培養盤靜止10分鐘,接著將150 μL溶胞物轉移至白色培養盤中且在光度計中讀數。
生物學活性資料(表3):具有指定為「A」之活性的化合物提供<100 nM之IC50;具有指定為「B」之活性的化合物 提供100 nM至500 nM之IC50;具有指定為「C」之活性的化合物提供501 nM至1000 nM之IC50;具有指定為「D」之活性的化合物提供1001 nM至5000 nM之IC50;且具有指定為「E」之活性的化合物提供>5000 nM之IC50
Aβ分析方案
在處理5小時後收集來自2B7細胞(Mayo)之條件培養基且用1倍體積之Meso Scale Discovery(MSD,Gaithersburg MD)阻斷緩衝液(含1% BSA之MSD洗滌緩衝液)進行稀釋。對於總Aβ量測,在4℃下用未經標記之4G8捕捉抗體(Covance,Princeton,NJ)塗佈標準物結合多陣列單光點96孔MSD ELISA培養盤後隔夜,接著在室溫下在迴轉式振盪下用含5% BSA之MSD洗滌緩衝液阻斷1小時。將經稀釋之2B7條件培養基添加至含SULFO-TAG 6E10抗體(MSD)之經阻斷內部總Aβ MSD培養盤中。對於Aβ 38、40及42量測,將經稀釋之2B7條件培養基添加至經阻斷之人類(6E10)Aβ 3-Plex培養盤(MSD)中。在室溫下,在迴轉式振盪下將總 Aβ及Aβ 3-Plex培養盤培育2小時,接著洗滌並根據製造商之說明書進行讀數(SECTOR®成像儀2400,MSD)。將Aβ濃度轉化成百分比媒劑值且用於構建劑量反應曲線,使用Windows用GraphPad Prism 5.00版(GraphPad Software,San Diego California,USA)將劑量反應曲線擬合為三參數曲線。
洛奇分析方案
用於此分析之方法分解為兩部分:1)生長、投配及溶解細胞;2)量測洛奇處理(NICD外觀)及資料操作。亦描述細胞生存力(CTG)。
SUP-T1細胞
在T75燒瓶中,在37℃下,在5% CO2氛圍中,在補充10% FBS及青黴素/鏈黴素之RPMI培養基(Mediatech 10-041-CV)中培養SUP-T1細胞。在藥物處理前1小時,在6孔培養盤中接種1.5 mL以1.0×106個細胞/毫升之密度含有細胞之培養基。在含細胞之培養基中將DMSO連續稀釋液直接稀釋100倍,且在37℃下培育18小時。處理後,利用Promega Cell Titer Glo分析系統來分析100 μL經處理細胞之生存力。將其餘細胞在PBS中洗滌2次,接著在4℃下用含有完全蛋白酶抑制劑混合液(Roche 04 693 116 011)之1×Promega報導子溶解緩衝液(E397A)溶解1小時。將溶胞物在5,000 RPM下旋轉5分鐘,且收集上清液並分析NICD含量。
NICD處理
量測細胞溶胞物之總蛋白含量且使用Thermo Scientific之BCA分析(23221/23224)以BSA標準曲線調節至0.5 μg/uL。接著用1份含BME(BioRad 161-0739)之凝膠負載緩衝液(BioRad 161-0739)稀釋溶胞物,且在200 V下,在4%至20%聚丙烯醯胺Tris/甘胺酸凝膠(BioRad 345-0065)上分離1小時。接著在轉移緩衝液(含20%甲醇之Tris-甘胺酸緩衝液,BioRad 161-0734)中使凝膠平衡且在100 V下轉移至槽式轉移系統中之0.45微米硝化纖維(Whatman 10 401196)上維持45分鐘。使經轉移之膜在水中平衡且在含5%無脂牛乳之TBS-T(含0.1% Tween 20之Tris緩衝生理鹽水)中阻斷1小時。利用於含5% BSA之TBS-T中的裂解洛奇單株抗體(1:1,600稀釋液,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4147)及α微管蛋白單株抗體(1:20,000稀釋液,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2125)將經阻斷之膜培育隔夜。接著在室溫下對膜進行洗滌,且利用於含5%牛乳之TBS-T中的帶HRP標籤的抗兔二級抗體(1:20,000稀釋液,Rockland 811-1322)探測1小時。接著對膜進行洗滌,且利用HRP化學發光受質(BioRad 170-5070)及二極體陣列攝影機(BioRad ChemiDoc XRS+)觀察偵測譜帶。使用得自BioRad Image Lab軟體之譜帶強度來定量NICD譜帶及α微管蛋白譜帶兩者。為解決負載差異,針對該孔中之α微管蛋白譜帶校正各NICD譜帶。接著針對媒劑含量校正此等值且用於繪製劑量反應曲線。使用可得自Prism GraphPad繪圖套件內的四參數擬合法自劑量反應曲線獲得IC50值。
針對媒劑對照校正得自Promega Cell Titre Glo分析系統的發光資料且與NICD含量一起繪成曲線圖。將保留小於80%之細胞生存力信號的處理組自IC50分析中排除。
生物學活性資料(表4):具有指定為「A」之活性的化合物提供<100 nM之IC50;具有指定為「B」之活性的化合物提供100 nM至500 nM之IC50;具有指定為「C」之活性的化合物提供501 nM至1000 nM之IC50;具有指定為「D」之活性的化合物提供1001 nM至5000 nM之IC50;且具有指定為「E」之活性的化合物提供>5000 nM之IC50。對於百分比抑制,A為0%至25%之範圍,B為26%至50%之範圍,C為51%至75%之範圍,且D為76%至100%之範圍。
生物學活性資料(表5):具有指定為「A」之活性的化合物提供低於15%之% 42降低;具有指定為「B」之活性的化合物提供15%至20%之% 42降低;具有指定為「C」之活 性的化合物提供21%至25%之% 42降低;具有指定為「D」之活性的化合物提供26%至30%之% 42降低;且具有指定為「E」之活性的化合物提供大於31%之% 42降低。對於40/42選擇性,「F」係指10至15倍選擇性,「G」係指16至20倍選擇性,「H」係指21至25倍選擇性,且「J」係指超過25倍選擇性。
150 mg/kg下之結果。a100 mg/kg下之結果。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認識到或能夠僅使用常規實驗來確定本文所述之本發明特定實施例之許多等效方案。以下申請專利範圍意欲涵蓋該等等效方案。
圖1化合物C之LC-MS。
圖2 E-1之LC-MS。
圖3化合物E-21H NMR。
圖4化合物E-21H NMR。
圖5化合物E-2之LC-MS。
圖6 a)化合物E-31H NMR;b)化合物E-31H NMR(放大)。
圖7 a)化合物E-41H NMR;b)化合物E-41H NMR(放大)。
圖8 a)化合物E-51H NMR;b)化合物E-51H NMR(放大)。
圖9 a)化合物E-61H NMR;b)化合物E-61H NMR(放大)。
圖10 a)化合物E-71H NMR;b)化合物E-71H NMR(放大)。
圖11化合物E-8之LC-MS。
圖12 a)化合物E-9之LC-MS;b)化合物E-91H NMR。
圖13化合物E-10之LC-MS。
圖14 a)化合物E-11之LC-MS;b)化合物E-111H NMR。
圖15 a)化合物E-12之LC-MS;b)化合物E-121H NMR。
圖16 a)化合物E-13之LC-MS;b)化合物E-131H NMR。
圖17 a)化合物E-14之LC-MS;b)化合物E-141H NMR。
圖18例示性合成。
圖19例示性合成。
圖20例示性合成。
圖21例示性合成。

Claims (62)

  1. 一種式I之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x為-L-環A或-L'-Ry;環A係選自: 各m獨立地為0、1、2、3或4;L 為共價鍵,或直鏈或分支鏈C1-5飽和或不飽和、直鏈或分支鏈二價烴鏈;各R1獨立地為氫;直鏈或分支鏈C1-6烷基,其中該C1-6烷基視情況經1至4個R3基團取代;3至6員環烷基;或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6員飽和雜環基;或:R1及與R1相鄰碳上的R2基團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另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視情況經取代之3至7員雜環;或: R1及與R1非相鄰碳上的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另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視情況經取代之4至7員橋連雜環;L' 為直鏈或分支鏈C2-5飽和或不飽和、直鏈或分支鏈二價烴鏈;Ry 為-N(R')2,其中各R'係獨立地選自氫或視情況經1至2個獨立地選自鹵素、-OR或-N(R)2基團取代的C1-6脂族基;或: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與該氮原子一起形成除該氮外,另視情況具有1個選自氮、氧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8員飽和或部分不飽和雜環,其中該環視情況經1至2個獨立地選自鹵素、-OR或-N(R)2基團取代;各R2獨立地為氫、氘、C1-3烷基、-OH、側氧基;或:同一碳上之兩個R2基團一起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螺稠合3至7員飽和碳環或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或: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一起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3至7員飽和碳環或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或:非相鄰碳原子上之兩個R2基團與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4至7員橋連飽和碳環或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4至7員 橋連雜環;各R3獨立地為鹵素、-C(O)N(R)2、-OH、-O(C1-4烷基)、視情況經1或2個-OH基團取代之C1-3烷基;或:同一碳原子上之兩個R3基團一起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3至6員飽和碳環或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且各R獨立地為氫、C1-4脂族基;或:同一氮原子上之兩個R基團一起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4至8員飽和或部分不飽和環。
  2.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Rx為-L-環A,且環A係選自:
  3. 如請求項2之化合物,其中環A係選自:
  4.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R1為H。
  5.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R1為直鏈或分支鏈C1-6烷基,其中該C1-6烷基視情況經1至4個R3基團取代。
  6. 如請求項4之化合物,其中R1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2,2-二甲基丙基、2-甲基丙基、第三丁基,其中各R1基團視情況經1至2個R3基團取代。
  7.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R1為3至6員環烷基。
  8. 如請求項7之化合物,其中R1為環己基、環戊基、環丁基或環丙基。
  9.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R1係選自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6員飽和雜環基。
  10. 如請求項9之化合物,其中R1係選自:
  11.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R1及與R1相鄰碳上的R2基團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另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
  12. 如請求項11之化合物,其中該3至7員雜環係選自:
  13.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具有式II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環A係選自:
  14. 如請求項13之化合物,其中環A為:
  15. 如請求項13之化合物,其中環A為:
  16. 如請求項13之化合物,其中環A為:
  17. 如請求項13之化合物,其中R1為直鏈或分支鏈C1-6烷基,其中該C1-6烷基視情況經1至4個R3基團取代。
  18. 如請求項17之化合物,其中R1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2,2-二甲基丙基、2-甲基丙基、第三丁基,其中各R1基團視情況經1至2個R3基團取代。
  19. 如請求項13之化合物,其中R1為3至6員環烷基。
  20. 如請求項19之化合物,其中R1為環己基、環戊基、環丁基或環丙基。
  21. 如請求項13之化合物,其中R1係選自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6員飽和雜環基。
  22. 如請求項21之化合物,其中R1係選自:
  23. 如請求項13之化合物,其中R1及與R1相鄰碳上的R2基團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另具有0至2個獨立地 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
  24. 如請求項23之化合物,其中該3至7員雜環係選自:
  25.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具有式III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環A係選自:
  26. 如請求項25之化合物,其中環A為:
  27. 如請求項25之化合物,其中環A為:
  28. 如請求項25之化合物,其中環A為:
  29. 如請求項25之化合物,其中R1為直鏈或分支鏈C1-6烷基,其中該C1-6烷基視情況經1至4個R3基團取代。
  30. 如請求項29之化合物,其中R1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2,2-二甲基丙基、2-甲基丙基、第三丁基,其中各R1基團視情況經1至2個R3基團取代。
  31. 如請求項25之化合物,其中R1為3至6員環烷基。
  32. 如請求項31之化合物,其中R1為環己基、環戊基、環丁基或環丙基。
  33. 如請求項25之化合物,其中R1係選自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6員飽和雜環基。
  34. 如請求項33之化合物,其中R1係選自:
  35. 如請求項25之化合物,其中R1及與R1相鄰碳上的R2基團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另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
  36. 如請求項35之化合物,其中該3至7員雜環係選自:
  37.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具有式VI: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環A係選自:
  38. 如請求項37之化合物,其中環A為:
  39. 如請求項37之化合物,其中環A為:
  40. 如請求項37之化合物,其中環A為:
  41. 如請求項37之化合物,其中R1為直鏈或分支鏈C1-6烷基,其中該C1-6烷基視情況經1至4個R3基團取代。
  42. 如請求項41之化合物,其中R1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2,2-二甲基丙基、2-甲基丙基、第三丁基,其中各R1基團視情況經1至2個R3基團取代。
  43. 如請求項37之化合物,其中R1為3至6員環烷基。
  44. 如請求項43之化合物,其中R1為環己基、環戊基、環丁基或環丙基。
  45. 如請求項37之化合物,其中R1係選自具有1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6員飽和雜環基。
  46. 如請求項45之化合物,其中R1係選自:
  47. 如請求項37之化合物,其中R1及與R1相鄰碳上的R2基團一起形成除R1所連接之氮原子外,另具有0至2個獨立地選自氧、氮或硫之雜原子的3至7員雜環。
  48. 如請求項47之化合物,其中該3至7員雜環係選自:
  49.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具有式I-ii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50. 如請求項49之化合物,其中一個R'為氫。
  51. 如請求項49之化合物,其中一個R'獨立地為氫,且另一R'為視情況經1至2個獨立地選自鹵素、-OR或-N(R)2基團取代之C1-6脂族基。
  52. 如請求項49之化合物,其中各R'係獨立地選自視情況經1至2個獨立地選自鹵素、-OR或-N(R)2基團取代之C1-4烷基。
  53. 如請求項49之化合物,其中兩個R'基團與氮原子一起形 成除氮外,另視情況具有1個選自氮、氧或硫之雜原子的視情況經取代之3至8員飽和或部分不飽和雜環,其中該環視情況經1至2個獨立地選自鹵素、-OR或-N(R)2基團取代。
  54. 一種式I之化合物,其係選自下列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55. 一種組合物,其包含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佐劑或媒劑。
  56. 一種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的用途,其用於製造供調節γ-分泌酶的藥劑。
  57. 一種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的用途,其用於製造用以抑制一或多種類澱粉β(1-42)肽產量、類澱粉β(1-40)肽產量、類澱粉β(1-38)肽產量的藥劑。
  58. 一種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的用途,其用於製造供治療與γ-分泌酶相關之疾病或病症的藥劑。
  59. 如請求項58之用途,其中該疾病或病症為神經退化性病症。
  60. 一種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的用途,其用於治療疾病或病症,其中該疾病或病症為阿茲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腦類澱粉血管病變、伴有荷蘭型澱粉樣變性之遺傳性腦出血(Hereditary Cerebral Hemorrhage with Amyloidosis of the Dutch-Type;HCHWA-D)、多梗塞性癡呆、拳擊員癡呆、創傷性腦損傷、唐氏症候群(Down's syndrome)、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輕度認知障礙、年齡相關之認知衰退、前驅症狀AD、前驅期或癡呆前期AD、路易體性癡呆、白內障(其中Aβ聚集於眼晶狀體中)、年齡相關之黃斑部變性、滔蛋白病變、亨廷頓氏病、ALS/盧伽雷病(Lou Gerhig's disease)、2型糖尿病(IAPP聚集於胰島中,尺寸及序列上與Aβ相似,且患有2型糖尿病將增加癡呆風險)、甲狀腺素轉運蛋白類澱粉病(TTR,此疾病之一個實例見於心肌中,從而引起心肌症)、普立昂病(prion disease)、格斯特曼-斯 脫司勒-史茵格氏症候群(Gerstmann-Sträussler-Scheinker syndrome)、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庫魯症(kuru)、CJD、退化性癡呆、庫茲德-賈克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進行性核上麻痺、頭部外傷、中風、胰臟炎、包涵體肌炎、其他周邊澱粉樣變性病、糖尿病或動脈粥樣硬化。
  61. 一種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的用途,其用於製造供治療自體免疫疾病或病症的藥劑。
  62. 如請求項61之用途,其中該疾病或病症為腸激躁症、克羅恩氏病(Crohn's disease)、類風濕性關節炎、牛皮癬、幽門螺旋桿菌誘導之消化性潰瘍、急性腎臟同種異體移植排斥反應、多發性硬化症或全身性狼瘡。
TW101132586A 2011-09-07 2012-09-06 用於治療神經退化性病症之化合物 TW2013172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32057P 2011-09-07 2011-09-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7257A true TW201317257A (zh) 2013-05-01

Family

ID=47753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2586A TW201317257A (zh) 2011-09-07 2012-09-06 用於治療神經退化性病症之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60020A1 (zh)
AR (1) AR088438A1 (zh)
TW (1) TW201317257A (zh)
WO (1) WO201303666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49491A1 (en) * 2005-05-17 2007-06-28 Findeis Mark A Compounds useful f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FR2945807B1 (fr) * 2009-05-20 2015-11-20 Pf Medicament Nouveaux composes anticancereux
RU2012135118A (ru) * 2010-03-03 2014-04-10 Сатори Фармасьютикалз, Инк. Соединения, подходящие для лечения нейродегенеративных нарушени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R088438A1 (es) 2014-06-11
WO2013036669A1 (en) 2013-03-14
US20130060020A1 (en) 201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58372B2 (en) Amorphous solid form of a BET protein inhibitor
CA3140972A1 (en) Combinations comprising benzodioxol as glp-1r agonists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nash/nafld and related diseases
KR20210005222A (ko) Rip1 억제 화합물 및 이를 제조하고 사용하는 방법
BRPI0608819B1 (pt) formas cristalinas de um derivado de imidazol
CA2957898C (en) Pyrrolopyrimidine derivatives as nr2b nmda receptor antagonists
US11634432B2 (en) mTORC1 modulators and uses thereof
US20240189320A1 (en) Highly active sting protein agonist compound
US11136320B2 (en) Fused ring derivative used as FGFR4 inhibitor
EP2507225B1 (en) L -dihydro-2-oxoquinoline compounds as 5-ht4 receptor ligands
JPH11511482A (ja) 免疫抑制活性を有するトリテルペン誘導体
CA2885828A1 (en) Ureido-thiophenyl derivatives, compositions thereof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ng, treating and/or protecting against sensory hair cell death
EA002271B1 (ru) ТРИЦИКЛИЧЕСКИЕ СОЕДИНЕНИЯ, ОБЛАДАЮЩИЕ АКТИВНОСТЬЮ В ОТНОШЕНИИ ИНТЕГРИНОВ, В ЧАСТНОСТИ В ОТНОШЕНИИ ИНТЕГРИНА АЛЬФАvБЕТА 3, СПОСОБ ИХ ПОЛУЧЕНИЯ И ПРОМЕЖУТОЧНЫЕ СОЕДИНЕНИЯ, ИСПОЛЬЗУЕМЫЕ В ЭТОМ СПОСОБЕ, ИХ ПРИМЕНЕНИЕ В КАЧЕСТВЕ МЕДИКАМЕНТОВ И СОДЕРЖАЩИЕ ИХ 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ИЕ КОМПОЗИЦИИ
CA3233201A1 (en) Benzimidazole carboxylic acids as glp-1r agonists
EP1648882A1 (en) 3-fluoro-piperidines as nmda/nr2b antagonists
US20130060023A1 (en) Compounds useful f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JPH11514648A (ja) 免疫抑制活性をもつトリテルペン誘導体
TW201317257A (zh) 用於治療神經退化性病症之化合物
CA3094481A1 (en) Phenothiazine derivatives and uses thereof
JP5840143B2 (ja) ニコチン性アセチルコリン受容体モジュレーター
US20130060024A1 (en) Compounds useful f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WO2020128514A1 (en) 2-fluorinated bile acids for the treatment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US20130060022A1 (en) Compounds useful f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CN110698411A (zh) 一类4-(胺烷基)酞嗪-1-酮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20130060021A1 (en) Compounds useful f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EP2860176B1 (en) Heterocyclic group contained amino-methanol derivative, and salt, synthetic method and use ther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