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0823A - 跳帽 - Google Patents

跳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0823A
TW201310823A TW100130990A TW100130990A TW201310823A TW 201310823 A TW201310823 A TW 201310823A TW 100130990 A TW100130990 A TW 100130990A TW 100130990 A TW100130990 A TW 100130990A TW 201310823 A TW201310823 A TW 20131082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rotrusion
switching member
operating member
cap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0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ng Zhong
Jun Huang
Ji-Bao Chen
Si-Mou Xiao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10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0823A/zh

Links

Landscapes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種跳帽,用以控制連接器上兩針腳之間的連接,該跳帽包括一固定罩設於連接器上的罩體及一滑動裝設於罩體上的第一切換開關,按下第一切換開關,可導通兩針腳,再次按下第一切換開關,可斷開兩針腳。

Description

跳帽
本發明涉及一種跳帽,特別涉及一種用於控制電腦主機板上連接器的針腳間相互連接的跳帽。
電腦主機板上通常會有可供使用者設定的連接器,這類連接器包括設於主機板上的複數針腳和供使用者設定哪些針腳相互連接的跳帽。但是,習知跳帽與連接器係分離的,當連接器的位置週圍有其他電子元件時,此時取下後再插上跳帽係比較困難的,此外取下的跳帽由於體積較小也容易丟失,使用不方便。
鑒於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可方便電路板上連接器的針腳間相互連接的跳帽。
一種跳帽,用以控制連接器上兩針腳之間的連接,該跳帽包括一固定罩設於連接器上的罩體及一滑動裝設於罩體上的第一切換開關,按下第一切換開關,可導通兩針腳,再次按下第一切換開關,可斷開兩針腳。
相較習知技術,本發明跳帽利用第一切換開關來實現針腳之間的連接或者斷開,從而避免了習知技術中不同針腳連接過程中對跳帽的插拔操作,同時還可防止取下體積較小的跳帽造成的跳帽丟失。
請一併參考圖1和圖2,本發明跳帽200的較佳實施方式用於設置於一電路板100的連接器101上,該跳帽200包括一固定罩設於連接器101上的罩體10、一滑動裝設於罩體10上的第一切換開關20及一滑動裝設於罩體10上的第二切換開關30。連接器101上設置有第一針腳102、第二針腳103、第三針腳104。第二針腳103位於第一針腳102及第三針腳104之間。針腳103頂端設置一導片105。導片105由導電性材料製成。單獨按下第一切換開關20,可導通第一針腳102及第二針腳103;單獨按下第二切換開關30,可導通第二針腳103及第三針腳104;同時按下第一切換開關20及第二切換開關30,可導通第一針腳102、第二針腳103、第三針腳104。
請同時參閱圖3及圖4,罩體10為一側開口的方形盒體,其開口向下罩設於連接器101上。罩體10包括一遠離連接器101的頂蓋11。頂蓋11內側向下凸伸形成兩間隔的管狀的套筒12,每一套筒12中部設有貫通頂蓋11的通孔。每一套筒12的末端變細形成一套置部121。兩套筒12分別懸設於第一針腳102、第二針腳103以及第二針腳103、第三針腳104之間。
請一併參閱圖5,罩體10的每一套筒12沿內壁間隔地凸設第一突起122及第二突起123。第一突起122的末端設有傾斜部1221並於第一突起122的鄰近傾斜部1221的較低端的一側形成一容置槽1222。容置槽1222位於第一突起122與相鄰的第二突起123之間。第二突起123的末端設有傾斜部1231並於第二突起123的鄰近傾斜部1231的較低端的一側形成一擋部1232。擋部1232位於第一凸起122與相鄰的另一第二突起123之間。擋部1232相對於套筒12內壁的厚度小於第一突起122及第二突起123的厚度進而在第一突起122與第二突起123之間形成一收容槽1233。
第一切換開關20與第二切換開關30結構相同並分別活動裝設於兩套筒12內,以下僅對第一切換開關20的結構及工作原理進行說明。
請一併參閱圖3及圖4,第一切換開關20包括一導板21、一軸套22、一彈簧23、一切換件24、一操作件25以及一固定件26。導板21為一方形的彈性金屬板,其上凸設一連接桿211,連接桿211鄰近頂端的位置橫向開設一穿孔212。軸套22為一圓柱形空心管,其底部221開設一較小的通孔222可供連接桿211穿過,其頂部設有一較大的開口,軸套22內側壁靠近該開口設有一臺階進而形成一直徑較大的套設部223。彈簧23的內徑適於套設於連接桿211,彈簧23的外徑適於收容於軸套22內。切換件24包括一第一桿部241及形成於第一桿部241一端的一圓柱狀的第二桿部242,第二桿部242的直徑大於第一桿部241的直徑,第二桿部242鄰近第一桿部241的一端形成一環形的鋸齒部243,鋸齒部243包括複數間隔設置的齒峰244和齒谷245。第二桿部242的外側週緣沿軸向凸設複數凸棱246,每一凸棱246的端部設有斜面2461。操作件25包括一空心的圓筒251,圓筒251的一端設有一環形的鋸齒部252,鋸齒部252包括複數間隔設置的齒峰253和齒谷254。圓筒251的一端於週緣沿軸向間隔凸設複數凸塊255。其中操作件25的齒峰253的數量與切換件24的齒峰244的數量不同。
請一併參閱圖6及圖7,組裝時,連接桿211穿過軸套22的通孔222使軸套22套設於連接桿211,將彈簧23套設於連接桿211上並容置於軸套22內,將固定件26穿設於穿孔212內,使彈簧23的兩端分別抵頂於固定件26以及軸套22的底部221。將操作件25置於罩體10的套筒12內,再將切換件24的第一桿部241置入操作件25的圓筒251內,使切換件24的鋸齒部243與操作件25的鋸齒部252相抵。將軸套22的套設部223套設於套筒12的套置部121上。套設部223與套置部121之間係緊配合或者係螺紋配合使其不至於相互脫落。操作件25的凸塊255可分別容置於收容槽1233或者容置槽1222內防止操作件25相對於套筒12旋轉以及自套筒12的頂蓋11一側脫落,操作件25的齒峰253正對切換件24的齒峰244與齒谷245之間的斜面。
請一併參閱圖8與圖9,按壓操作件25時,操作件25的鋸齒部252抵頂切換件24的鋸齒部243以壓下切換件24,切換件24藉由彈簧23抵壓固定件26以推動連接桿211使導板21下移,彈簧23被壓縮,至導板21的兩端分別抵接住針腳104及導片105後,導板21的中部向下發生彈性變形直至操作件25達到最大行程。在此過程中,操作件25的齒峰253對應抵壓切換件24的齒峰244與齒谷245之間的斜面使切換件24發生旋轉。當操作件25按壓到最大行程時,切換件24的凸棱246的斜面2461越過第二突起123的末端並對應於傾斜部1231(見圖5),釋放操作件25,彈簧23復原抵頂固定件26並帶動連接桿211及導板21上移,連接桿211抵頂切換件24上移,切換件24的斜面2461沿傾斜部1231滑動至凸棱246進入第一突起122與第二突起123之間並與擋部1232相抵。此時,導板21的中部稍向上變形,但其兩端依然與針腳104及導片105相抵接。
再次按壓操作件25時,操作件25的鋸齒部252抵頂切換件24的鋸齒部243以壓下切換件24,切換件24抵壓連接桿211使導板21下移,彈簧23被壓縮,直至操作件25達到最大行程。操作件25在壓下切換件24的同時,操作件25的齒峰253對應抵壓切換件24的齒峰244與齒谷245之間的斜面使切換件24發生旋轉。當操作件25按壓到最大行程時,切換件24旋轉到使切換件24的凸棱246的斜面2461越過第一突起122的末端並對應於傾斜部1221(見圖5),釋放操作件25,彈簧23復原抵頂固定件26並帶動連接桿211及導板21上移,連接桿211抵頂切換件24上移,切換件24的斜面2461沿傾斜部1221滑動至凸棱246進入第一突起122與相鄰的另一第二突起123之間的容置槽1222內。此時,導板21與針腳104及導片105斷開。本發明跳帽利用第一切換開關20與第二切換開關30來實現第一針腳102、第二針腳103、第三針腳104之間的連接或者斷開,避免了用戶在設置連接器時經常插拔跳帽的操作,同時也避免了跳帽丟失。本發明跳帽不僅限於以上實施方式中的結構形式,還可根據具體應用的連接器的針腳數目進行相應的改變。
綜上所述,本發明符合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方式,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在爰依本發明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電路板
200...跳帽
101、120...連接器
102、103、104...針腳
105...導片
10...罩體
11...頂蓋
12...套筒
121...套置部
122...第一突起
1221、1231...傾斜部
1222...容置槽
123...第二突起
1232...擋部
1233...收容槽
20...第一切換開關
30...第二切換開關
21...導板
211...連接桿
212...穿孔
22...軸套
221...底部
222...通孔
223...套設部
23...彈簧
24...切換件
241...第一桿部
242...第二桿部
243...鋸齒部
244、253...齒峰
245、254...齒谷
246...凸棱
2461...斜面
25...操作件
251...圓筒
252...鋸齒部
255...凸塊
26...固定件
圖1為本發明跳帽較佳實施方式與一電路板的立體圖。
圖2為圖1的II-II方向的剖視圖,本發明跳帽包括一罩體及結構相同的一第一切換開關及一第二切換開關。
圖3為本發明跳帽較佳實施方式的第一切換開關及罩體的立體分解圖。
圖4為圖3的另一視角的視圖。
圖5為圖4中罩體的剖視圖。
圖6為第一切換開關與罩體的組裝剖視圖。
圖7為第一切換開關與罩體的立體組裝剖視圖。
圖8為按壓第一切換開關時的動作狀態圖。
圖9為本發明跳帽的第一切換開關閉合時的狀態圖。
101...連接器
102、103、104...針腳
105...導片
10...罩體
11...頂蓋
12...套筒
20...第一切換開關
30...第二切換開關
200...跳帽

Claims (10)

  1. 一種跳帽,用以控制連接器上兩針腳之間的連接,跳帽包括一固定罩設於連接器上的罩體及一滑動裝設於罩體上的第一切換開關,按下第一切換開關,可導通兩針腳,再次按下第一切換開關,可斷開兩針腳。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跳帽,其中罩體包括一頂蓋,頂蓋內側向下凸伸形成一套筒,套筒中部設有貫通頂蓋的通孔,第一切換開關滑動裝設於套筒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跳帽,其中第一切換開關包括一導板、一軸套、一彈簧、一切換件、一操作件以及一固定件,套筒的末端形成一套置部,軸套內側壁設有一臺階進而形成一套設部,軸套的套設部固定套設於套筒的套置部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跳帽,其中導板為一方形的彈性金屬板,導板上凸設一連接桿,連接桿鄰近頂端的位置橫向開設一穿孔,軸套為一圓柱形空心管,軸套底部開設一通孔供連接桿穿過,彈簧套設於連接桿上並容置於軸套內,固定件穿設於穿孔內,使彈簧的兩端分別抵頂於固定件以及軸套的底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跳帽,其中操作件包括一空心的圓筒,操作件置於罩體的套筒內,操作件的圓筒部分伸出於罩體的頂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跳帽,其中切換件包括一第一桿部及形成於第一桿部一端的一圓柱狀的第二桿部,切換件的第一桿部置於操作件的圓筒內,切換件的第二桿部抵頂於連接桿。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跳帽,其中切換件的第二桿部的直徑大於第一桿部的直徑,第二桿部鄰近第一桿部的一端形成一鋸齒部,操作件的一端設有一鋸齒部與切換件的鋸齒部相抵頂。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跳帽,其中切換件的第二桿部的鋸齒部包括複數間隔設置的齒峰和齒谷,操作件的鋸齒部包括複數間隔設置的齒峰和齒谷,操作件的齒峰的數量與切換件的齒峰的數量不同,進而在按壓操作件抵壓切換件時,操作件的齒峰對應抵壓切換件的齒峰與齒谷之間的斜面可使切換件發生旋轉。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跳帽,其中罩體的套筒沿內壁間隔地凸設複數第一突起及第二突起,第一突起的末端設有傾斜部並於第一突起的鄰近傾斜部的較低端的一側形成一容置槽,容置槽位於第一突起與相鄰的第二突起之間,第二突起的末端設有傾斜部並於第二突起的鄰近傾斜部的較低端的一側形成一擋部,擋部位於第一凸起與相鄰的另一第二突起之間,切換件的第二桿部的外側週緣沿軸向凸設複數凸棱,每一凸棱的端部設有斜面,凸棱可選擇地收容於第一突起與相鄰的第二突起之間的容置槽或者抵擋於第一突起與相鄰的另一第二突起之間的擋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跳帽,其中擋部相對於套筒內壁的厚度小於第一突起及第二突起的厚度進而在第一突起與第二突起之間形成一收容槽,操作件的一端於週緣沿軸向間隔凸設複數凸塊,凸塊分別容置於收容槽或者容置槽內防止操作件相對於套筒旋轉以及自套筒的頂蓋一側脫落。
TW100130990A 2011-08-25 2011-08-30 跳帽 TW2013108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46448 CN102957072A (zh) 2011-08-25 2011-08-25 跳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0823A true TW201310823A (zh) 2013-03-01

Family

ID=47765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0990A TW201310823A (zh) 2011-08-25 2011-08-30 跳帽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57072A (zh)
TW (1) TW20131082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6629B (zh) * 2018-11-15 2024-04-0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固定针脚连接器
CN113871974B (zh) * 2021-08-20 2023-09-26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短路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7072A (zh) 2013-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68605B2 (en) Soldering assembly for detachable tip
US711839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eplaceable plug
US20100041265A1 (en) Usb locking structure
TW201245605A (en) A fixing devic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9627900B2 (en) Power adapter
TWM545383U (zh) 固定裝置
TWI651169B (zh) 具有導向功能的螺絲釋放裝置
TW201310823A (zh) 跳帽
US20080057772A1 (en) Detaching apparatus for connector
EP2383628A2 (en) Latch and ejection mechanism for hard disk
TWM512073U (zh) 固定裝置
TWM529775U (zh) 固定裝置
KR101417704B1 (ko) 커넥터 감합 지그 및 저삽입력 커넥터
CN107359468B (zh) 插头、插座及空调器
CN205194899U (zh) 一种按压式插座
TW201427519A (zh) 鉚合裝置
US10686265B2 (en) Terminal stand
KR100666036B1 (ko) 플러그 이탈장치가 구비된 콘센트
WO2020024124A1 (zh) 插座结构
TWI578638B (zh) 端子頭固定裝置
CN109286103A (zh) 一种连接牢固的弯头储能连接器
KR20090008886U (ko) 하드디스크 드라이버 트레이
TWM470176U (zh) 固定裝置
KR200397548Y1 (ko) 플러그 이탈장치가 구비된 콘센트
TWM484820U (zh) 固定裝置及具有固定裝置之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