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0008A - 種子育苗單元及使用該種子育苗單元之植物培育裝置 - Google Patents

種子育苗單元及使用該種子育苗單元之植物培育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00008A
TW201300008A TW100122455A TW100122455A TW201300008A TW 201300008 A TW201300008 A TW 201300008A TW 100122455 A TW100122455 A TW 100122455A TW 100122455 A TW100122455 A TW 100122455A TW 201300008 A TW201300008 A TW 20130000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p
container
side wall
plant growing
grow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2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ing-Pin Huang
Ching-Hsu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 Tech Res Inst filed Critical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to TW1001224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00008A/zh
Publication of TW201300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0008A/zh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一種種子育苗單元及植物培育裝置。種子育苗單元包括纖維構成之主體結構、膠體及植物種子。植物培育裝置包括容器、定位板及可分解栽種杯,該容器係用以放置植物栽種介質,該可分解栽種杯用以放置種子育苗單元。

Description

種子育苗單元及使用該種子育苗單元之植物培育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植物的育苗單元及培育裝置以及組合,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種子育苗單元及植物培育裝置。
現代人忙碌於生活,為了提昇生活品質,因此在追求無毒的生活環境和安全的食物之虞,也希望能享受親手栽種蔬菜的樂趣,以確保自己吃到的是親手栽種的且不含農藥與不使用化學肥料的安全蔬菜。
一般蔬菜需要進行育苗工作,多將植物種子於育苗盤培育,增加發芽率。等育苗完成後,再將幼苗移植與定位至含有肥料田園土壤或盆栽中;栽種過程中需適時地進行施肥、除蟲作業,以保持良好的成長環境,使得幼苗培育的過程甚為繁複,否則,抵抗力不足的幼苗極易死亡或不夠強壯,影響日後成株的體質。
就習知蔬菜育苗與移植工作而言,往往涉及專業的知識技術,就一般民眾而言,若缺乏專業人士的指導,單憑書上的知識,難以提供育苗與定植最佳的生長環境,往往不易完善其育苗與栽種工作,甚至可能對日後作物收成的品質、數量產生不良影響。
對有栽種經驗的人而言,可以利用植栽盆或育苗盤進行育苗作業,以在有限的空間內,藉由立體化的空間架構,進行大量的苗株培育工作。然而,由於植栽盆或育苗穴盤多為陶土燒成或塑膠成型,並無法自然分解,所以當苗株長成至可移植的階段時,需要將苗株取出移植。若是將苗株連同植栽盆直接移植,則植栽盆對苗株的根部生長空間形成了限制,且植栽盆埋入土中亦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危害。另外,一般民眾難以估算不同種類蔬菜的不同栽種密度,都是造成蔬菜無法順利成長收成的原因。
再者,習知一種方式是將含有蔬菜種子的紙膜與簡易培養箱結合,可於有機土或有機介質上方依序定位種子。等到紙膜腐爛,其內的蔬菜種子會自然地掉落於有機土壤中。然而,由於蔬菜種子僅存於培養介質(紙膜)的表面,因此容易因澆水而造成蔬菜種子的移位,改變蔬菜成長應有的空間。
本發明提供一種種子育苗單元及包含該種子育苗單元之植物培育裝置,係可提供植物從種子成長至收成所需環境之植物培育裝置。
為達上述或其他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種子育苗單元,包括多條纖維、一膠體以及多個植物種子,其中纖維為天然材質所製成,且纖維構成種子育苗單元的主體,而膠體用以連接該些纖維,植物種子分布於由纖維構成的主體結構內;於本發明之種子育苗單元中,亦可利用膠體將種子固定於主體結構內,使種子不會因為澆水而造成移位;另外,該種子育苗單元更可包含營養劑,以提供種子發芽成長之養分。
本發明提出之植物培育裝置,包括一容器、一定位板以及至少一可分解栽種杯,該容器具有一底部、環繞底部的一側壁以及由底部及側壁共構的一容置槽,其中容置槽用於放置植物栽種介質,該可分解栽種杯用於放置種子育苗單元。定位板具有多個開口,其中定位板固定於容器的側壁,並位於容置槽的相對上方以與底部相隔一距離,且開口與容置槽連通。可分解栽種杯對應配置於開口,而種子育苗單元適於放置於可分解栽種杯內,且可分解栽種杯於植物種子的培育過程中自然分解。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植物培育裝置的示意圖、圖2為圖1之植物培育裝置的種子育苗單元的示意圖,而圖3為圖1之植物培育裝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圖2及圖3,植物培育裝置100包括種子育苗單元200以及植物培育箱300,其中植物培育裝置100用以提供種子育苗單元200內的植物種子240自發芽、育苗至收成的環境。
承上述,種子育苗單元200包括一膠體210、多條纖維220以及上述的多個植物種子240,其中纖維220構成種子育苗單元200的主體結構,而植物種子240分布於纖維220所構成的主體結構內,膠體210用以連接纖維220以構成主體結構,亦可用於固定種子240於主體結構中。此外,種子育苗單元200更包括分散於纖維220所構成的主體結構內的營養劑230。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種子育苗單元200,可以將纖維220、營養劑230及植物種子240混和,並與液狀的膠體210攪拌,然後壓製並且乾燥成型。
詳細而言,纖維220是由天然材質所製成,且這些天然材質為植物所製成,例如竹子、樹木或甘蔗等,所以纖維220可在種子育苗單元200澆水而濕潤後,自然分解並且將養分提供給植物種子240。另外,營養劑230係提供種子發芽及育苗初期時所需的足夠養分,營養劑230可為鈣、鎂及鉀肥或其他營養素。膠體210的材質為阿拉伯膠,其亦是由天然的物質製作而成,不但具有黏性,亦同時具有可分解的特性。膠體230也可以用以固定植物種子240,使對種子育苗單元200澆水時,可以保持植物種子240的位置,不會移位。
圖4A~4C為圖3之植物培育箱的分解示意圖,其中圖4A為容器、圖4B為定位板,而圖4C為可分解栽種杯。請同時參考圖3及圖4A~4C,用於容納種子育苗單元200(如圖2示)以使植物種子240從育苗至收成的植物培育箱300包括一容器310、一定位板320以及至少一可分解栽種杯330。容器310具有一底部312、環繞底部312的一側壁314以及由底部312及側壁314共構的一容置槽316。於本實施例中,容器310可以是由多孔性材料,例如不織布,製作而成。藉由多孔性材料的特性,可以在植物的培育過程中,將容器310內多餘的水分排出。或者,容器310的底部312或環繞底部312的側壁314的至少其中一上設置多個洩孔(未繪示),以將容器310內多餘的水分藉由洩孔排出。另外,容器310可更具有兩個第一握把318,設置在側壁314的相對兩側,以方便栽種人員握提握把318以移動容器310。
承上述,定位板320具有多個開口322,其中定位板320置入容器310的容置槽316中,並且經由容器310的側壁314固定,且開口322與容置槽316連通,而定位板320位於容置槽316的相對上方且與底部312相隔一距離d(如圖5示),此距離d(如圖5示)用以提供植物生長時其根部有足夠的空間以可以向下生長。另外,可分解栽種杯330是由紙漿製作而成,且可分解栽種杯330對應配置於開口322,而上述之種子育苗單元200即是放置於此可分解栽種杯330內,且可分解栽種杯330會於植物種子240的生長過程中會自然地崩壞及分解。
詳細而言,可分解栽種杯330包括一杯底332以及一杯側壁334,杯底332具有一個以上的孔洞332a,孔洞332a用於讓設置於可分解栽種杯330中的種子育苗單元200內的植物種子240發芽且生長時,植物的根部可經由孔洞332a往容置槽316內生長。杯側壁334環繞杯底332設置,且杯側壁334相對遠離杯底332處具有一杯口334a。杯側壁334的直徑沿著自杯口334a朝向杯底332的方向漸小,因此大致上呈現上大下小的錐形。更進一步來說,杯側壁334之杯口334a的直徑d1大於杯底332的直徑d2,而定位板320之開口322的直徑d3介於杯側壁334之杯口334a的直徑d1及杯底332的直徑d2之間。如此,可分解栽種杯330便可以置放並卡住於定位板320的開口322。
特別的是,因應不同的植物種類,各種類別植物生長所需的間距也不同,可使用定位板320使任兩相鄰的栽種杯330之間保有足夠的植物生長的間距,該定位板之任兩相鄰之開口322的中心距離可介於5公分至15公分。
請同時參考圖3及圖4A,容器310的截面積為由上往下漸小,藉由此上大下小的設計,可經由定義定位板320的尺寸,讓定位板320良好地固定在容器310的側壁314。此外,由於容器310具有兩個第一握把318,相對應地可使定位板320也具有兩個第二握把324(如圖4B示)以方便提取,且當定位板320固定於容器310的側壁314時,第一握把318及第二握把324重合。如此,栽種人員在握持容器310的兩個第一握把318時,才不會因為定位板320的兩個第二握把324未與第一握把318重合而不方便拿取。
特別的是,可使第一握把318及第二握把324具有磁力,例如於第一握把318及第二握把324中設置磁鐵,如此更可使第一握把318及第二握把324互相磁吸,不但使定位板320更為穩固地固定於容器310的側壁314,且第一握把318及第二握把324更可以經由磁吸來對位重合。
圖4D為盛水盤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3及圖4D,植物培育箱300更包括配置於容器310下的一盛水盤340,其中盛水盤340的截面積也為由上往下漸小。藉由此上大下小的結構,盛水盤340與容器310能夠良好地卡合在一起。
圖4E為支撐架與容器的分解示意圖,而圖4F為支撐架與容器的組裝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4E及4F,植物培育箱300更包括固定於容器310的側壁314內的一支撐架350,用以增加容器310的結構強度,此支撐架350的材質可為瓦楞紙、塑膠或是相對較硬的材質製作而成。
請參考圖3和圖4A,容器310之容置槽316係用以放置植物栽種介質360,該植物栽種介質360可以為培養土或生態竹材複合肥料,其用於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養分。
圖6A~6E為使用本發明之植物培育裝置培育植物的步驟流程圖。如圖6C及圖6D示,將種子育苗單元200(如圖2示)置入可分解栽種杯330中,然後可分解栽種杯330置於定位板320的開口322中,該定位板320的開口322的間距可相對應依植物種子之種類而改變。
之後如圖6E,定期澆水灌溉,然後依照植物生長的各個時程給予所需的照顧。
詳細而言,當植物種子240發芽前,灌溉種子育苗單元200,水會讓種子育苗單元200濕潤及膨脹,而植物種子240便在此富含纖維220及營養劑230的環境中發芽及生長。隨著灌溉及植物的生長,膠體210會逐漸被溶解,營養劑230會被吸收,而纖維220會逐漸腐爛以提供發芽之後的植物不同的成長素,而在種植初期(發芽至育苗)植物的根可經由可分解栽種杯330之底部332的孔洞332a往容器310的容置槽316生長。植物育成依段時間後,可分解栽種杯330也跟著腐爛並且分解,所以植物的生長並不會受限於可分解栽種杯330的大小,而植物的根更深入至位於容器310的容置槽316的植物栽種介質360中。
附帶一提,容器310可藉由其製作材質的多孔性質或是其底部312或側壁314上有洩孔,可以將灌溉時多餘的水從容器310中排出,避免多餘的水留在容置槽316造成植物的根部腐爛;而盛水盤340可以盛裝這些從容器310滲出的多餘的水,以讓植物的生長環境保持濕潤,避免植物乾枯。
特別的是,本實施例的植物培育裝置100提供植物自種子至收成的生長過程,都可以在該培育箱300中完成,不需要經過移苗的程序。
圖7為另一實施例之植物培育裝置的示意圖。請參考圖7,在此實施例中,植物培育箱300'的可分解栽種杯330'的杯側壁334'具有一上部334b、一承靠部334c以及一下部334d,且上部334b的直徑d1'大於下部334d的直徑d2'。上部334b及下部334d共軸線,而承靠部334c垂直軸線並連接於上部334b及下部334d之間,且定位板320之開口322的直徑d3(如圖4B示)介於承靠部334c的外直徑及內直徑之間。當可分解栽種杯330'放置於定位板320的開口322時,承靠部334c承靠於開口322的邊緣,且改變承靠部334c於可分解栽種杯330'的杯側壁334'的位置,可以改變可分解栽種杯330'的擺放深度。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植物培育裝置
200...種子育苗單元
210...膠體
220...纖維
230...營養劑
240...植物種子
300、300’...植物培育箱
310...容器
312...底部
314...側壁
316...容置槽
318...第一握把
320...定位板
322...開口
324...第二握把
330、330'...可分解栽種杯
332...杯底
332a...孔洞
334、334'...杯側壁
334a...杯口
334b...上部
334c...承靠部
334d...下部
340...盛水盤
350...支撐架
360...植物栽種介質
d...距離
d1、d2、d3、d1'、d2'...直徑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植物培育裝置的示意圖。
圖2為圖1之植物培育裝置的種子育苗單元的示意圖。
圖3為圖1之植物培育裝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圖。
圖4A為容器的示意圖。
圖4B為定位板的示意圖。
圖4C為可分解栽種杯的示意圖。
圖4D為盛水盤的示意圖。
圖4E為支撐架與容器的分解示意圖。
圖4F為支撐架與容器的組裝示意圖。
圖5為圖3之植物培育裝置的側視圖。
圖6A~6E為使用本發明之植物培育裝置培育植物的步驟流程圖。
圖7為另一實施例之植物培育裝置的示意圖。
200...種子育苗單元
310...容器
320...定位板
330...可分解栽種杯
340...盛水盤

Claims (21)

  1. 一種種子育苗單元,包括:多條纖維構成之主體結構,該些纖維係由天然材質所製成;一膠體,用以連接該多條纖維;以及多個植物種子,分布於該些纖維構成之主體結構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種子育苗單元,更包括一營養劑,分散於該主體結構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種子育苗單元,其中該膠體的材質為阿拉伯膠。
  4. 一種植物培育裝置,包括:一容器,具有一底部、環繞該底部的一側壁以及由該底部及該側壁共構的一容置槽,該容置槽用以放置一植物栽種介質;一定位板,具有多個開口,其中該定位板固定於該容器的該側壁,並位於該容置槽的相對上方以與該底部相隔一距離,且該些開口與該容置槽連通;以及至少一可分解栽種杯,對應配置於該些開口的至少其中之一,該分解栽種杯用以放置一種子育苗單元,其中該可分解栽種杯於該植物種子的培育過程中自然分解。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植物培育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可分解栽種杯包括:一杯底,具有一個以上之孔洞;以及一杯側壁,環繞該杯底設置,且該杯側壁相對遠離該杯底處具有一杯口。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植物培育裝置,其中該杯側壁的直徑沿著自該杯口朝向該杯底的方向漸小,而該定位板之該些開口的直徑介於該杯側壁之該杯口的直徑及該杯底的直徑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植物培育裝置,其中該杯側壁具有一上部、一承靠部以及一下部,該上部的直徑大於該下部的直徑,該上部及該下部共軸線,而該承靠部垂直該軸線並連接於該上部及該下部之間,且該定位板之該些開口的直徑介於該承靠部的外直徑及內直徑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植物培育裝置,其中該定位板之兩相鄰之該些開口的距離介於5公分至15公分。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植物培育裝置,其中該容器更具有兩第一握把,而該定位板具有兩第二握把,且當該定位板固定於該容器的該側壁時,該些第一握把及該些第二握把重合,該些第一握把及該些第二握把具有磁力,且互相磁吸以固定。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植物培育裝置,其中該容器的該底部及該側壁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至少一洩孔,或者該容器是由多孔性材料製作而成。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植物培育裝置,更包括一盛水盤,配置於該容器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植物培育裝置,更包括一支撐架,固定於該容器的該側壁,以增加該容器的結構強度。
  13. 一種植物培育裝置,包括:一植物培育裝置,包括:一容器,具有一底部、環繞該底部的一側壁以及由該底部及該側壁共構的一容置槽,該容置槽用以放置一植物栽種介質;一定位板,具有多個開口,其中該定位板固定於該容器的該側壁,並位於該容置槽的相對上方以與該底部相隔一距離,且該些開口與該容置槽連通;至少一可分解栽種杯,對應配置於該些開口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種子育苗單元,配置於該至少一可分解栽種杯內,其中該可分解栽種杯於該植物種子的培育過程中自然分解。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植物培育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可分解栽種杯包括:一杯底,具有一個以上之孔洞;以及一杯側壁,環繞該杯底設置,且該杯側壁相對遠離該杯底處具有一杯口。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植物培育裝置,其中該杯側壁的直徑沿著自該杯口朝向該杯底的方向漸小,而該定位板之該些開口的直徑介於該杯側壁之該杯口的直徑及該杯底的直徑之間。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植物培育裝置,其中該杯側壁具有一上部、一承靠部以及一下部,該上部的直徑大於該下部的直徑,該上部及該下部共軸線,而該承靠部垂直該軸線並連接於該上部及該下部之間,且該定位板之該些開口的直徑介於該承靠部的外直徑及內直徑之間。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植物培育裝置,其中該定位板之任兩相鄰之該些開口的距離介於5公分至15公分。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植物培育裝置,其中該植物培育裝置的該容器更具有兩第一握把,而該定位板具有兩第二握把,且當該定位板固定於該容器的該側壁時,該些第一握把及該些第二握把重合,該些第一握把及該些第二握把具有磁力,且互相磁吸以固定。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植物培育裝置,其中該容器的該底部及該側壁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至少一洩孔,或者該容器是由多孔性材料製作而成。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植物培育裝置,該植物培育裝置更包括一盛水盤,配置於該容器下。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植物培育裝置,該植物培育裝置更包括一支撐架,固定於該容器的該側壁,以增加該容器的結構強度。
TW100122455A 2011-06-27 2011-06-27 種子育苗單元及使用該種子育苗單元之植物培育裝置 TW2013000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2455A TW201300008A (zh) 2011-06-27 2011-06-27 種子育苗單元及使用該種子育苗單元之植物培育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2455A TW201300008A (zh) 2011-06-27 2011-06-27 種子育苗單元及使用該種子育苗單元之植物培育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0008A true TW201300008A (zh) 2013-01-01

Family

ID=48137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2455A TW201300008A (zh) 2011-06-27 2011-06-27 種子育苗單元及使用該種子育苗單元之植物培育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30000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2705B (zh) * 2013-01-17 2015-07-21 Aqua Fairg Biotechnology Co Ltd 可用於栽種植物之載體之製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2705B (zh) * 2013-01-17 2015-07-21 Aqua Fairg Biotechnology Co Ltd 可用於栽種植物之載體之製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2010009910A (es) Contenedor para cultivo de planta, metodo para el cultivo y metodo de produccion de semillero de esqueje.
CN207284383U (zh) 一种林业树苗培育装置
KR20140068414A (ko) 스크류형 모종포트
CN1147215C (zh) 空气整根育苗方法及其育苗盘或容器装置
KR20120032335A (ko) 삽목용 화분
EP1121013B1 (en) Device for promoting growth from seed to plant
CN215122467U (zh) 一种机械育秧插秧盘
CN214430856U (zh) 一种新型育苗盘
KR101360222B1 (ko) 수경재배용 연결포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육묘방법
TW201300008A (zh) 種子育苗單元及使用該種子育苗單元之植物培育裝置
CN210868958U (zh) 一种适用于花卉育苗的育苗盆
CN210987267U (zh) 一种用于茶籽苗繁育的育苗钵
CN107494041A (zh) 培育油樟袋苗的新型育苗钵
CN209732117U (zh) 一种新型林业用育苗设备
CN206851479U (zh) 逆重力栽培装置
KR101161581B1 (ko) 뱅커플랜트 재배세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뱅커플랜트 재배방법
KR102045705B1 (ko) 생육활성화가 가능한 이식용 식물재배관리기
KR20150117421A (ko) 격자형 셀이 형성된 육묘 상자 및 블록매트형 상토를 포함하는 육묘 장치
CN209660044U (zh) 一种组培苗繁殖用营养钵
CN107278672A (zh) 逆重力栽培装置以及逆重力栽培植物的方法
CN208317596U (zh) 一种树木育苗容器
CN2925075Y (zh) 一种植物土培兼水培的种植器
JP2000262154A (ja) 育苗装置
KR200273611Y1 (ko) 배지셀을 이용한 셀성목 재배관리기
KR20230016115A (ko) 지피포트를 이용한 저면관수식 육묘방법 및 저면관수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