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38336A - Diaphragm device, camera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Google Patents

Diaphragm device, camera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38336A
TW201238336A TW100143676A TW100143676A TW201238336A TW 201238336 A TW201238336 A TW 201238336A TW 100143676 A TW100143676 A TW 100143676A TW 100143676 A TW100143676 A TW 100143676A TW 201238336 A TW201238336 A TW 20123833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optical
magnet
rotating member
aper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3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aomichi Kohri
Shinji Takeuchi
Takashi Tomaru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Prec Inst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Prec Instr Inc filed Critical Japan Prec Instr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238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833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 G03B9/10Blade or disc rotating or pivoting about axis normal to its plane
    • G03B9/12Two relatively-adjustable aperture-defining members moving as a uni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06Filter hold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Diaphragms For Cameras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Description

201238336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調整入射光量之光圈裝置、與具備該光 圈裝置之攝影機及電子機器。 【先前技術】 於包含監視攝影機之各種攝影機中,組裝有調整自外部入 射之光之量(以下,記作「入射光量」)之光圈裝置。光圈裝 置係藉由改變於入射光之光路上所存在光圈開口之大小而 調整(優化)入射光量者。作為光圈裝置之結構,存在有藉 由光圈構件之移動而進行光量調整者。具體而言,作為光圈 構件之一例,周知的是使用有一對光圈葉片者(例如,參照 專利文獻1)。 又,於晝夜兼用之監視攝影機中,組裝有可進行彩色攝影 之攝像元件。此一監視攝影機於被攝體明亮之情形、及被攝 體昏暗之情形時,可切換攝影模式。具體而言,以如下方式 切換攝影模式:於被攝體明亮之白天等進行攝影時適用彩色 攝影模式,而於被攝體昏暗之夜間等進行攝影時適用單色攝 影模式。 於上述監視攝影機中,存在兼具攝影模式之切換功能、及 切換光學濾光片之功能者(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具體 而言,於彩色攝影模式下,透過紅外線截止濾光片進行攝 影,而於單色攝影模式下,不透過紅外線截止濾光片、或透 100143676 3 201238336 過其他光學遽W進行攝f彡。目此,於彩色攝 攝影之情形時,自外部入射之光會經由紅外線截止、$進行 到達攝像7C件。於單色攝影模式下進行 4片而 部入射之光則不會經由紅外線截止濾光片’^ _時’自外 光學遽光片而到達攝像元件。% $過上述其他 作為切換光學濾光魏置之機構(以下,稱 換機構」)’例如於專利文獻2中,揭示有如下技::光片切 =片支稽構件支撐光學渡光片,並藉由此據光片^播以據 ,使先學縣以目對於人射光路而進退。此處‘、件移 射光路係指欲通過光關口而人射之光之進路β迷之入 又,於上述專利文獻十揭示有如下技術:將 濾光片相鄰地排列安裝於共用之遽光片支撐構 固光學 光學遽光片之排列方向上使濾光片支撐構上於讀等 換。具體而言,於遽光片支撐構件上形成長孔多^進行切 驅動部之驅動力而旋轉之旋轉臂之前端部連結於且將接受 撐構件之長孔。而且,成為將旋轉f之輯師轉:光片支 片支樓構件之移動動作,藉此使2個光學遽光片與、、為藏光 撐構件一體地移動之結構。 慮光片支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3_34839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〇〇7_17594號公報 100143676 201238336 【發明内容】 (¾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技術(以下,稱為「第1先 刖技術」)與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技術(以下,稱為「第2先 則技術」)中,存在如下應解決之課題。 即’於第1先前技術中,為避開濾光片支撐構件與濾光片 刀換機構之干涉等,自遽光片支撐構件分開地設置滤光片切 換機構,且使旋轉臂之臂部分自該處延伸而連結於濾光片支 標構件之長孔。因此,為確保光學濾光片之切換所需滤光片 支撐構件之移動量’必須使旋轉臂之長度夠長。因此,必須 石衣保用以使旋轉臂進行旋轉動作之較大之空間。 另一方面,於第2先前技術中,存在有如下應解決之課 題。即,一般而言,使用於攝影機等之光學濾光片,係使用 玻璃基板等而構成。因此,與樹脂之模製產品等相比,光學 濾光片之質量變大。因此,例如於如第丨先前技術之使2 個光學濾光片安裝於共用之濾光片支撐構件上並進行移動 之情形時,為了該移動所需之驅動力會變大,而使動作之高 速性(輕便度)受損。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光學濾光片之切換 功能之光圈裝置,其可利用濾光片切換機構實現空間之節 省’並且可貫現光學濾'光片之切換所需驅動力之降低與切換 動作之高速化。 100143676 5 201238336 (解決問題之手段) 本發明之第1態樣係-種光_置,其特徵在於,包含有: 光圈構件,其形成使入射光通過之光圈開口; 第1旋轉構件; 第2旋轉構件’其根據上述第i旋轉構件之旋轉角度及旋 轉方向而旋轉,並且於從本身之旋轉中心軸分開之位置上具 有作動銷; 旋轉傳遞手段’其自上述第丨旋轉構件向上述第2旋轉構 件傳遞旋轉力,並且藉由該旋轉力之傳遞,使上述第2旋轉 構件以較上述第1旋轉構件大之角度旋轉; 2個光學濾光片; 濾光片支撐構件,其將上述2個光學濾光片平面地排列支 樓’並且具有與上述作動銷嵌合之長孔; 基座構件,其沿一軸方向移動自如地支撐上述據光片支斤 構件;及 # 濾光片切換手段,其係使用上述第1旋轉構件、上述第2 旋轉構件及上述旋轉傳遞手段而構成者,一面維持上述作動 銷與上述長孔之嵌合狀態,一面藉由上述第2旋轉構件之旋 轉而使上述濾光片支撐構件移動,並且使上述濾光片支撐構 件在將上述2個光學濾光片中之一個光學濾光片配置於入 射光路上之第1配置狀態、與將另一個光學濾光片配置於入 射光路上之第2配置狀態之間進行往返移動,藉此切換光學 •00143676 , 201238336 濾光片相對於入射光路之配置狀態; 相對於與上述第2旋轉構件之旋轉中心軸正交、且與上述 遽光片支撐構件之移動方向平行之虛擬基準轴,將上述2 個光學遽光片處於上述第1配置狀態及上述第2配置狀態時 之上述第2 %轉構件之上述作動銷之位置,均言找於自上述 虛擬基準軸朝―側偏移之位置且上述第2旋轉構件之旋轉 角度範圍未達180度之位置。 本發明之第2態樣係如上述第i態樣之光圈裝置,其中, 上述屬光片切換手&包含與上述第丨旋轉構件—體旋轉之 磁鐵、及與該磁鐵之外周面對向而設置之錄體,且將上述 ==性體之位置關係設定為:當上述磁鐵旋轉至上 述先子从片之切換所需要的旋轉角度半時,作用 =鐵之各磁極與上述磁性體之間之磁別力彼此相等 本發明之第3態樣係如上述第i 卜 藉由上述濾光片支撐構件支樓上述2個光學渡光片,並且一 個先學纽片m賴讀光片,另1光學濾光片係虛 擬濾光片。 包含有: 本發明之第4態樣係一種攝影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第1至第3態樣中任一者之光圈裴置;及 而入射之光轉換為 光電轉換元件’其將通過上述光圈開口 電信號。 100143676 7 201238336 本發明之第5態樣係一種電 上述第4態樣之攝影機;及 子機器’其特徵在於,包含有: 影機所輸出之影像信號。 影像處理部,其處理自上述攝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於具有光學據光片之切換功能之光圈裝置 中’可節省空間地實現濾、光片切換機構,並且可實現光學滤 先片之切換所需之驅動力之降低與切換動作之高速化。 【實施方式】 面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詳細地進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 行說明。 首先,針對攝影機之構成進行說明。 圖1係麵本發明所應簡影機之構成例者,目1(A)係 攝影機整體之外觀圖,1(B)係鏡筒内部之概略圖。圖示 之,影機100係例如以防止犯罪為目的而設置於建築物之 =花板部分(或牆壁等)之監視攝影機。此攝影機刪具備有 安裝基座101及攝影機本體102。安裝基座1〇1例如成為利 用螺絲固定於建築物天花板部分之構造。 攝〜機本體102包含有鏡筒部及物鏡。於鏡筒部 103之内部,组裝有包含物鏡1〇4之光學系統。物鏡刚安 裝於鏡筒部103之前端。又’於攝影機本體1〇2組裝有光圈 裝置1與攝像元件105作為光學系統之一功能部。關於光圈 裝置1將於後段詳細說明。 100143676 8
S 201238336 攝像元件105係可進行彩色攝影之攝像元件,由例如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電荷輕合元件)攝像元件、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補金 屬氧化物半導體)攝像元件等所構成。攝像元件l〇5含有例 如將複數(多數)個像素以行列狀配置而成之攝像面。攝像元 件105係作為將通過光圈裝置1之光圈開口而入射至上述攝 像面之光轉換為電信號之光電轉換元件之一例而組裝。 再者’本發明並不限於此處所例示之攝影機1〇〇,亦可應 用於具備光圈裝置1之其他構成之攝影機。又,作為光學系 統之構成’亦可進行透鏡之種類、片數、配置或光圈裝置1 之配置等各種變更。 接著’針對光圈裝置之構成進行說明。 (整體構成) 圖2係表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光圈裝置整體之構成例的 立體圖’圖3係其分解立體圖。圖示之光圈裝置1大體而言, 為包含光圈基板2、一對(2個)光圈葉片3、4、濾光片單元 5、光圈驅動部6及濾光片驅動部7之構成。 光圈基板2係作為基座構件之一例而設置者。於此光圈基 板2上安裝有構成光圈裝置1之各構成構件。一對之光圈葉 片3、4係作為形成使入射光通過之光圈開口之光圈構件之 一例而設置者。一對之光圈葉片3、4於彼此疊合之狀態下 形成光圈開口(下述)。所謂光圈開口係指位於入射至攝影機 100143676 9 201238336 之光之光路(入射光路)上,且限制通過該處之光之量的開 口。因此,若光圈開口之尺寸相對變大,則通過該處之光之 量(入射光量)會相對增大’右光圈開口之尺寸相對變小,則 通過該處之光之量就會相對減少。濾光片單元5係對入射光 具有光學濾光片功能者。 光圈驅動部6係為調整光圈開口之尺寸而使一對光圈葉 片3、4進行相對移動者。濾光片驅動部7係為切換光學濾 光片(下述)相對於入射光路之配置狀態而使濾光片單元5動 作者。 (光圈基板) 光圈基板2使用例如樹脂所構成。光圈基板2主要一體地 包含有3個基板部分11、12、丨3。基板部分11係安裝有一 對光圈葉片3、4及濾光片單元5之部分。基板部分12係搭 載有光圈驅動部6之部分’基板部分13係搭載有濾光片驅 動部7之部分。其中,於基板部分11上一體地形成有開口 部14。又,於基板部分12上一體地形成有凹部15,並於基 板部分13上一體地形成有凹部16。 (光圈葉片) 一對之光圈葉片3、4使用例如以碳膜覆蓋包含聚對笨二 甲酸乙二g旨(PET)之板狀素材之表面者而構成。各光圈葉片 3、4整體形成為薄板狀。 於一個光圈葉片3上,設置有1個孔部17、3個導槽18a、 100143676 201238336 18b、18c及1個卡合孔19。孔部17形成正圓或與其相近之 圓形狀’且具有將此圓形狀之一部分切成V字形之形態之 平面形狀。於孔部17之一部分(V字形之切口部分)上,安 裝有ND(NeutraI Density ;中性密度)據光片20。3個導槽 18a、18b、18c沿光圈葉片3之長度方向彼此平行地形成。 3個導槽18a、18b、18c中’ 2個導槽18b、18c形成於同一 直線上。而且,相對於此等2個導槽18b、18c,於隔著孔 部17之相反側之緣部’形成有剩餘之1個導槽i8a。卡合 孔19形成於上述2個導槽18b、18c之延長線上。又,卡合 孔19沿光圈葉片3之短邊方向形成為俯視長孔狀。 於另一個光圈葉片4上,設置有1個孔部21、3個導槽 22a、22b、22c及1個卡合孔23。孔部21形成正圓或與其 相近之圓形狀’且具有將此圓形狀之一部分切成V字形之 形恶之平面形狀。於孔部21之一部分(V字形之切口部分) 上,安裝有ND濾光片24。孔部21,藉由其與上述孔部17 之重疊而形成光圈開口。3個導槽22a、22b、22c沿光圈葉 片4之長度方向彼此平行地形成。3個導槽22a、22b、22c 中’ 2個導槽22a、22b形成於同一直線上。而且’相對於 此等2個導槽22a、22b,於隔著孔部21之相反側之緣部, 形成有剩餘之1個導槽22c。卡合孔23形成於上述2個導 槽22a、22b之延長線上。又,卡合孔23沿光圈葉片4之短 邊方向形成為俯視長孔狀。 100)43676 201238336 (濾、光片單元) 濾光片單元5係使用如下構件所構成:2個光學濾光片 26、27 ;將此等2個光學濾光片26、27平面排列地支撐之 濾光片支撐構件28 ;及將光學濾光片26、27卡固於此濾光 片支撐構件28之卡扣29。 2個光學濾光片26、27例如係由如下濾光片所構成。即, 一個光學濾光片26由紅外線截止濾光片所構成,另一個光 學濾光片27由虛擬濾光片所構成。紅外線截止濾光片例如 係具有藉由吸收紅外線而阻斷該紅外線通過之特性之光學 濾光片。虛擬濾光片係具有至少可透過紅外線之特性之光學 濾光片。光學濾光片26、27均以透明之玻璃基板為基座所 構成。又,構成光學濾光片26、27之各玻璃基板係成為光 之折射率彼此相等者。而且,作為具體構成上之不同點,例 如成為如下構成:於構成一個光學濾光片26之玻璃基板之 主面上,形成有町透過可見光且吸收紅外線之膜,於構成另 一個光學濾光片27之玻璃基板之主面上未形成有該膜。 於濾光片單元5設置紅外線截止濾光片與虛擬濾光片之 理由在於,在切換光學濾光片之配置狀態時,為不於該切換 之前後產生焦距(光學系統之自主點至焦點為止之距離)之 偏移。更詳細而言,於不存在虛擬濾光片之情形時,在將紅 外線截止濾光片配置於入射光路上之狀態與未配置之狀態 下,因通過入射光路之光之折射率之差而產生焦距之偏移。 100143676 12 201238336 相對於此,若以代替紅外線截止濾光片之形式將虛擬濾光片 配置於入射光路上,則可消除因光之折射率差所導致焦距之 偏移。基於以上理由而於濾光片單元5設置虛擬濾光片。但 設置2個光學濾光片26、27之理由亦可為除此以外之理由。 (光圈驅動部) 光圈驅動部6係使用光圈作動部31、線軸組裝體32、磁 軛33、中繼基板34、磁性體(未圖示)及線圈(未圖示)所構成。 光圈作動部31具備有磁鐵(永久磁石)35及臂構件36。磁 鐵35形成為圓柱形。磁鐵35係將圓形剖面之一個半圓部分 作為N極侧、且將另一個半圓部分作為S極側而磁化。於 磁鐵3 5之中心軸上,沿該中心軸形成有未圖示之軸孔,於 此轴孔中插入有臂構件36之軸37。 臂構件36係例如藉由樹脂之一體成型而獲得者。臂構件 36除上述軸37之外,一體地包含有基部38與臂部39a、 39b。基部38以與磁鐵35之外形對應之形狀而形成為板狀。 上述轴37係以自基部38之中心垂直立起之狀態所形成。臂 部39a、39b係以自基部38向一方及另一方延伸之方式形 成。臂構件36使用例如接著劑等而固定於磁鐵35上。藉此, 成為使磁鐵35與臂構件36以轴37為中心一體旋轉之構 成。又,一對之臂部39a、39b分別形成為曲柄形狀。於一 臂部39a之前端部形成有爪部40a,於另一臂部39b之前端 部亦形成有爪部40b。 100143676 13 201238336 =組係收容上述光圈作動部 =:T要為基部38)者,且例如使用樹脂: 緣材科而形成。於線軸組裝體 之狀態下,此錢物卩作動部3丨 不)女褒於線轴組裳體32 上,而上述線圈(未圖示)纏繞於線轴組裝體幻上。 磁輛33係抑制磁力線茂漏至外部者。磁輕幻 形,33係收容組財上述光_部31、磁性體= 圖不)及線圈(未圖示)之狀態之線轴組裝體32者。 中繼基板34係電性連接賴於線軸組裝體% 圖示)與光圈控制部Γ夫闾土, 裏圈(未 "(未D者。光圈㈣料於滿;^預先所 〆、疋“時’藉由對纏繞於線軸組裝體32之線圈通電而 ㈣Ζ動部31旋轉動作者。中繼基板34係由與磁輕33 /心之圓形之印刷佈線基板所構成。中繼基板34具 ,置於線轴組I體32之一端部之複數個(圖例中為4個) &子銷41對應之複數個端子部42、及與該複數個端子部42 對應之複數個端早Λβ ^ 响丁 I w 43。纏繞於線軸組裝體32之線圈(未 圖示)連接於複數個端子銷41,而且各端子銷4 繼基板34之各沪工μ Τ 而千邛42。中繼基板34配置於磁軛33之一 端部。又,於令繼 之導線(未S、 各端子部43,連接有各自對應 之導線(未圖不)。導線(未圖示)係電性連接 圈控制部(未圖示)者。 ,、光 100143676
S 14 201238336 (濾光片驅動部) 濾光片驅動部7係使用濾光片作動部4 6、線轴組裂體4 7、 磁軛48、中繼基板49、線圈(下述)及磁性體(下述)所構成 濾、光片驅動部7係與下述撥桿構件均為構成濾先片切換 手段者。此慮光片切換手段係指藉由濾光片單元之移動而切 換光學濾、光片相對於通過先圈構件之光圈開口之入射先光 路之配置狀態的手段。 以下,針對濾光片切換手段之構成進行說明。 渡光片作動部46具備有磁鐵(永久磁石)㈤及臂構件51。 磁鐵50形成為圓柱形。磁鐵50係將圓形剖面之一個半圓部 分作為N極側,並將另-個半圓部分作為s極側而磁化。 於磁鐵5。之中心軸上’沿該中心軸形成有未圖示之車由孔, 於該軸孔中插入有臂構件51之車由52。 臂構件51係作為第1旋轉構件之-例而設置者。臂構件 51例如係藉_旨之—體成心麟者。臂構件Μ除上述 轴52之外,一體地包含基部53與臂部54。基部53以與磁 ,鐵50之外形對應之形狀而形成為板狀。上述抽㈣以自基 部53之中心垂直立起之狀態所形成。臂部54係以自基部 53朝一方延伸之方式所形成。臂構件Η例如係使用接著劑 等固定於磁鐵5G。藉此,成為叫52為中心而使磁鐵% 與臂構件51 一體旋轉之構成。又,臂部54形成為L字形。 料部54之前端部’設置有齒輪部55。齒輪部%形成為 100143676 15 201238336 在人臂構件5!之轴52 _之虛 狀。窗輪部55成為如下構造:於以轴52為中^之圓弧 之極化座標系統中,以未達9Q度之 =座標原點) Γ該⑽增_爾= 51 ::二47::構:51,5。㈣構件 戈馮基邛53)者,其使用例如 料所形成。於線輕組㈣47中崎錢光片作動^絕緣材 態下’此濾光片作動部私以上述軸52為中心46之狀 受到支撐。又,上述磁性體(未圖示)安裝於線^^如地 而上述線圈(未圖示)纏繞於線軸組裝體47。 47 ’ 磁輛48係抑制磁力線茂漏至外部者。磁柄 形。磁扼48係收容組裝有均慮光片作動部46=為圓筒 圖不)及線圈(未圖示)之狀態之線軸組裝體Ο者。生體(未 中繼基板49係電性連接纏繞於線轴組農體 圖示則光片控制部(未圖示)者。遽光片控制部^圈(未 先所決定之條件時,藉由對纏繞於線轴組裝體47之線^ 電而使渡光片作動部46旋轉動作者。中繼基板49係由與= 輛48之餘對應之圓形之印刷佈線基板所構成。中繼基板 49包^有與设置於線軸組裝體47之一端部之複數個(圖例 中為4個)端子銷56對應之複數個端子部57、及與該複數 個端子部57對應之複數個端子部58。纏繞於線軸組裝體47 100143676
S 16 201238336 之線圈(未圖示)連接於複數個端子銷56,而且各山, 連接於中繼基板49之各端子部57。中 子、诗 — 中、板49配置於磁 軛48之一細邛。又,於中繼基板49 、 谷知子部58,連接 有各自對應之導線(未圖示)。導線(未圖 八节^•性連接中繼 基板49與濾光片控制部(未圖示)者。 :且’設置有撥桿構件61作為附屬於濾 構件。撥桿構件61係作為第2旋 動^ 7之 撥桿構件61 之例而設置者。 例如係藉由樹脂之一體成型而獲得I 件61 —體妯^ ^ 〜侍者。撥桿構 艰也包含有齒輪部62、樞軸部63、^ 動銷撥桿部64及作 t才干構件61以枢軸部63之 轉中心輛而旋轉。 作為本身之旋 =輪部62係與上述臂構件51之齒輪部μ — 傳遞機構者。L 起構成齒輪 &輪傳遞機齡作為動力傳_ + & 置者。齒輪卹Μ 1 i 、卞奴之一例而設 輪冲62成為以180度或與其 數個齒連續、之角度範圍將複 $地排列成圓弧狀之構造。齒輪# 輪部55嘴人* μ… 62係與上述齒 # ’同疋轉者。旋轉時,於兩齒_門, 部55向播奸μ ^輪間’自齒輪 料構件6"專遞動力(以下,亦 因此,且古此丄 丹句疑轉力」)。 一有齒輪部55之臂構件51係成 件,而具有庐 战為主動側之旋轉構 、有问輪部62之撥桿構件61係成 苒 件。又,撥X马攸動側之旋轉構 撥才干構件61根據臂構件51之旋鮭☆ 再 而旋轉。齒轉角度及旋轉方向 *徑。因::62之節圓直徑設定為短於齒輪部55之節: ; ,在齒輪部55與齒輪部62喝合之部分傳遞旋轉 17 201238336 力之情形時,齒輪部62之旋轉角度會大於齒輪部55之旋轉 角度。因此,在齒輪部55與齒輪部62之間,將與旋轉力之 傳遞-併地進行旋轉角度之放大。 齒輪部62與撥桿部64形成於大致同一平面内。又,齒輪 部62形成為位於撥桿部64之基端部附近。柩車由部幻形成 之圓柱狀。榧軸部63之中心轴與齒輪部62 二 t圓)之中心一致。即’樞軸部63形成為與齒輪 1-角^卜㈣應之節圓呈同^狀。撥桿部64形成為俯視大 致二_。撥桿部64之寬度尺寸於撥桿部64之長向 撥f部64之基端部至前端部之部跟連續她Γ,最寬幅 於撥桿部64之靠基端部。上述樞軸部63設置於此 猶干。M4之基端部。作動㈣設置於撥桿部Q之前端部。 因此,框車由部63虚你力、丄 ,'乍動銷65,配置成以與撥桿部64之長 紅寸對應之距離分開之狀態。又,作動銷65設置於自撥 才干構件61之旋轉中心轴沿撥桿部料之長度方向分開之位 置。樞軸部63朝撥桿部64厚度方向之—方突出,作動銷 65朝撥桿部64厚度方向之另一方突出。 接著,針對光圈基板2與一對光圈葉片3、4及光圈驅動 部6之關係進行說明。 圖4係表示於光圈基板上安裝有一對光圈葉片與光圈驅 動部之狀態之立體圖。圖4中,於光圈基板2之—面側將一 對光圈葉片3、4以彼此疊合之狀態安裝,於成為其相反側 100143676 18 201238336 之光圈基板2之另一面側(圖3所示之凹部15)安裝有光圈驅 動部6。光圈葉片3、4各自藉由設置於光圈基板2之一面 側之複數個導引銷66而沿一軸方向移動自如(滑動自如)地 安裝。所謂一軸方向係指與1條直線軸平行之方向。各導引 銷66分別嵌入至對應之光圈葉片3、4之導槽18a〜18c、 22a〜22c中。又,光圈葉片3、4以彼此隔開適當之間隙而 相對之方式重疊,且沿基板部分11之長度方向(圖中X方向) 移動自如。又,於光圈葉片3之卡合孔19中插入有上述臂 構件36之爪部40b,於光圈葉片4之卡合孔23中插入有上 述臂構件36之爪部40a。 接著,針對光圈裝置之光圈調節動作進行說明。 所謂光圈調節動作係指改變一對光圈葉片3、4所形成光 圈開口之尺寸之動作。於本實施形態中,針對使光圈開口之 尺寸進行大小兩階段地變化之情形為一例進行說明。但是, 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採用以下構成:藉由使用馬達 等作為光圈調節動作之驅動源而使光圈開口之尺寸進行多 階段(無階段)地變化(調整)。 首先,當調整光圈開口時驅動光圈驅動部6。具體而言, 藉由對未圖示之線圈之通電而形成磁場。如此一來,根據藉 由對線圈之通電所形成之磁場之方向使光圈作動部31朝一 方或另一方旋轉。若藉由此一光圈驅動部6之驅動而使光圈 作動部31旋轉,則該驅動力就會藉由臂構件36之各臂部 100143676 19 201238336 他、3913,傳遞至所分別對應之光圈葉片3、4。因此,— 光圈作動部31旋轉’則與該旋轉連動地使-對光圈葉片3、 4朝X方向移動。但是,—對光圈葉片3、4移動之方向將 於X方向上互為相反方向。又,若一對光圈葉片3、4移動, 與該移動對應地,光圈葉片3之孔部17與光圈葉片4之孔 邛21之疊合面積就會發生變化。2個孔部η、^所疊合之 面積會成為規定光圈開口之尺寸者。因此,藉由伴隨光圈驅 動。M ie動-對光圈葉片3、4之移動可改變光圈開口的尺 寸0 事實上,圖4所示之狀態係以利用孔部17、21朝X方向 較大之偏移而使光圈開口成為最小之方式移動光圈葉片 3、4之狀態。又,圖5所示之狀態係以利用孔部ρ、η恰 好疊合而使光®開口成為最大之方式移動光圈葉片3、4之 狀態。 接著,針對濾光片單元5之構成詳細說明。 圖6係表不濾光片單元之構成之分解立體圖。如圖所示, 於成為據光片單元5之基座之濾光片支撐構件28上,設置 有長孔67、及2個圓形之孔部68、69。濾光片支撐構件28 係例如藉由樹脂之一體成型而獲得者,並形成為大致長方形 之板狀。長孔67形成於濾光片支撐構件28之長度方向之一 端部。又’長孔67係形成為平行於濾光片支撐構件28之短 邊方向。 100143676
20 S 201238336 2個孔部68、69形成為相鄰地排列於濾光片支撐構件28 之長度方向。光學濾光片26以堵塞一個孔部68之方式安裝 於濾光片支撐構件28上’光學濾光片27以堵塞另—個孔部 69之方式女裝於慮光片支撐構件28上。因此’ 2個光學濟 光片26、27與分別對應之孔部68、69同樣地,相鄰地排列 而安裝於渡光片支稽構件28之長度方向。卡扣29例如係藉 由具有適度之彈性之板彈簧所構成。卡扣29係將光學渡光 片26、27按壓並固定於濾光片支撐構件28者。卡扣29係 以同時壓住安裝於濾光片支撐構件28之光學濾光片26、27 之方式安裝於濾光片支撐構件28上。 接著’針對濾光片驅動部之構成詳細說明。 圖7係表示濾光片驅動部之構成之分解立體圖。如圖所 不,濾光片驅動部7除上述濾光片作動部46、線輛組裝體 47、磁輛48及中繼基板49外,還具備有線圈71與磁性體 72。線圈7丨係於與線軸組裝體47之形狀對應之環狀之繞線 形態下,纏燒於線軸组裝體47。_ 71係藉由使電流流過 通從而形成磁場者。磁性體72例如係藉由黏著 4女裝於線軸組裝體47。磁性
體72係與磁鐵50之磁極(N 極或S極)之間產生磁吸引力, u « -, 並错由此磁吸引力保持濾光 片早兀5之位置者。 各構成部分之相對位置關係 分極為N極與S極。此處, 圖8係說明濾光片驅動部之 的不意圖。如圖所示,磁鐵50 100143676 21 201238336 將於磁鐵50之中心轴上正交之2個轴線分別設為轴線J1、 軸線J2。如此一來,磁鐵50之N極與S極係配置於相同軸 線Π上。又,以軸線J1與軸線J2之交點為中心旋轉之磁 鐵50之旋轉角度範圍Θ1,係配合上述臂構件51之齒輪部 55之形成角度範圍而設定為60度或與該角度相近之角度。 另一方面,磁性體72係於與磁鐵50之外周面對向之狀態 下,配置於軸線J2上。又,磁性體72係以軸線J2之位置 為中心配置為朝與軸線Π平行之方向。 於上述圖8中,表示磁鐵50旋轉中途之狀態,且磁鐵50 之旋轉角度恰好處於中間(一半)之角度時之狀態。於此狀態 下,在磁鐵50之N極與磁性體72之間發揮作用之磁吸引 力、與在磁鐵50之S極與磁性體72之間發揮作用之磁吸引 力成為彼此相等。將此狀態定義為「磁平衡狀態」。相對於 此,若在上述線圈71中流通電流,則例如於圖中箭頭Ml 之方向上就會形成磁場。又,若自該狀態使流通於線圈71 中之電流之方向反轉,則於與圖中箭頭Ml相反之方向上就 會形成磁場。如此藉由對線圈71通電所形成之磁場之方 向,若以軸線J1為基準,就會被設定為例如與軸線J1具有 40度〜50度之傾斜角度Θ2。此傾斜角度Θ2若根據與上述 磁鐵50之旋轉角度範圍Θ1之關係進行規定,就會被設定為 滿足「θ2>θ1/2」之條件。 又,於上述旋轉角度範圍Θ1内若使磁鐵50旋轉至一端為 100143676 22 201238336 止,則藉由伴隨此動作之臂構件51及撥桿構件61之旋轉將 使濾光片單元5成為移動至一端為止之狀態。相反地,於上 述旋轉角度範園Θ1内若使磁鐵50旋轉至另一端為止,則藉 由伴隨此動作之臂構件51及撥桿構件6丨之旋轉將使濾光片 單元5成為移動至另一端為止之狀態。此時,包含磁鐵 . 及臂構件51之濾光片作動部46之旋轉角度範圍Θ1雖然為 60度左右,但撥桿構件61之旋轉角度範圍θ3(參照圖12) 將成為超過Θ1之2倍之150度左右。 又,於濾光片單元5自一端移動至另—端為止之期間,撥 桿構件61之作動銷65以沿濾光片支撐構件28之長孔67 往返一次之方式進行移動。然後,藉由以下所例示之構成構 件彼此之突抵,將使濾光片作動部46及撥桿構件61之旋轉 動作、及與此旋轉動作連動之濾光片單元5之移動動作均佟 止。作為構成構件彼此之突抵,可考慮例如使作動銷&今 抵於長孔67之一端部之情形、或使撥桿構件61突抵於光圈 基板2之一部分之情形等。 接著,針對光圈基板與濾光片單元及濾光片驅動部之關係 進行說明。 ' 圖9係表示於光圈基板安裝有濾光片單元與濾光片驅動 部之狀態之立體圖。於圖9中,在光圈基板2之一面側安枣 有遽光片單元5 ’在成為其相反側之光圈基板2之另一面側 (圖3所示之凹部16)安裘有濾光片驅動部7。藉由利用光圈 100143676 23 201238336 基板2移動自如地支撐濾光片支撐構杜 吁之兩側緣部,使 遽光片單元5沿一軸方向(圖中X太^ 4句)移動自如(滑動自 如)。又,於濾光片支撐構件28之長#广 .θ^ 167中插入有上述撥 才干構件61之作動銷65。作動銷65成发1 馬在長孔67之長軸方 向上移動自如。又,長孔67之方向「且 細方向)成為平行於 與濾光片支撐構件28之移動方向(χ 卡^ E 、方向)垂直之Y方向的 方向。長孔67之長度尺寸係藉由使桉λ ϋ y 入至其中之作動銷65 在長孔67之長軸方向上往返移動, , 破彀定為使以樞軸部 63為中心之撥桿構件61之旋轉動 度範圍内可容許的尺寸^ ;未達⑽度之旋轉角 撥桿構件61係藉由光圈基板2旋轤占 體而§,將樞軸部63之孔63a(參照圖 八 基板2之銷部73(參照圖4、圖5), ^入至5又置於光圈 心使撥桿構件61旋轉自如地受到切。此絲°卩63為中 之齒輪部62嚙合於上述臂構件51之齒輪構件61 臂構件51與撥桿構件61之間,藉由齒輪 戒此’在 動力(旋轉力)之傳遞。 之嚙5而進行 接著,針對磁鐵之旋轉動作與遽光片單元 係進行說明。 移動動作之關 首先,使用圖H)⑷、⑻針對磁鐵5〇之旋轉動 明。圖剔、⑻係假設自上側(相對於光圈基板:說 遽光片驅動部7之側)觀察濾光驅動部7之情形。有 100143676
24 201238336 磁鐵50利用對上述線圈71之通電而形成有磁場,藉此根 據此磁場之方向進行旋轉。具體而言,如圖10(A)所示,若 於箭頭Ml之方向形成磁場,則藉由在此磁場之磁極與磁鐵 5 0之磁極之間發揮作用之磁斥力就會使磁鐵5 〇旋轉至一端 為止。又’如圖10(B)所示,若於箭頭M2之方向形成磁p 則藉由在此磁場之磁極與磁鐵50之磁極之間發揮作用 、 吸引力就會使磁鐵50旋轉至另一端為止。 又’如上述圖10(A)所示,於磁鐵50旋轉之肖 尺悲下,淚 所示移
光片單元5之濾光片支撐構件28,成為如上迷圖9 心 動至X方向之一端為止之狀態。此情形時, 欲通 過光圈開口入射之光之光路上配置有一個光擧 '應'光片(圖例 中為光學濾光片26)之狀態(以下,稱為「第1 ^ ^ . I狀態」)。 又,作為濾光片驅動部7之狀態,如上述圖ι〇(Α)所八 於磁鐵50之S極配置於較N極靠近磁性體72, m 由 因此使磁平 衡狀態發生較大破壞。因此,磁鐵50藉由在足 、^極與磁性 體72之間發揮作用之磁吸引力而朝逆時針 ucr 啤成。而
且,遽光片單元5保持在藉由此賦能力而停止朝X 一端移動之狀態。 方向之 相對於此,如上述圖1〇(Β)所示,於磁鐵5〇 _ 敛轉之狀態 下,濾光片單元5之濾光片支撐構件28,成為如圖” 一 移動至X方向之另一端為止之狀態。此情形 不 ',會成為於 通過光圈開口入射之入射光路上配置有另一個 %學濾光片 100143676 25 201238336 (圖例中為光學濾光片27)之狀態(以下,稱為「第2配置狀 態」)。又,作為濾光片驅動部7之狀態,如上述圖i〇(b) 所示,由於磁鐵50之N極配置於較s極靠近磁性體72,因 此使磁平衡狀態發生較大破壞。因此,磁鐵5〇藉由在其 極與磁性體72之間發揮作用之磁則丨力而朝順時針方= 能。而且,遽光片單元5保持在藉由此賦能力而停止朝χ 方向之另一端移動之狀態。 接著,針對撥桿構件之旋轉角度範圍進行說明。 圖12(A)係表示使濾、光片單元移動至χ方向之_移動端為 止之狀態’圖12⑻係表示使遽光片單元移動至父方向之另 -移動端為止之狀態。此處,於使濾光片單元5移動至 動端為止之狀態下,將連結撥桿構件61之旋射心轴 動銷65中心之軸線設為J3。又,於使濾光片單元$移動至 另一移動端為止之狀態下,將連結撥桿構件61之旋轉,至 軸,、作動销65中 之軸線設為;。於該情形下,此 J3、J4所形成之角度,在滤光片翠元5自一移動卓線 一移動端為止之情形時、或濾光片單元5自另一移動端= 至-移動端為正之情形時,成為撥桿構件61旋轉之= 度^。撥桿構件61之旋轉角度範圍相當於此角度θ3取於以 下°兄月中’將撥桿構件61之旋轉角度範圍記作「θ3」。 條ΓΓ: 61二旋轉角度範圍θ3 ’至少滿足未達二之 八 又圭可5又疋為在130度〜170度之範圍内,更佳為在 100143676
S 26 201238336 140度〜160度之範圍内,最佳為15〇产 又,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光圈裝置U,相對於與撥 件61之旋轉中心軸正交、且與據光片支樓構件28之移動方 向X平行之虛擬基準軸;5,將2個光㈣光片Μ、〕 1配置狀態及第2配置狀態下撥桿構件61之作_ & 置(移動終端位置)之任-者’均設定為自虛擬基準軸 一側偏移之位置’且為撥桿構件61之旋轉角度範圍们 180度之位置。針對此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首先,以虛擬基準軸J5為基準之撥桿構件61之旋轉 範圍進行說明,如下述。即,若假設於撥桿構件μ開如 ㈣時作動銷65位於虛擬基準轴乃上,且於撥桿構件61 結束旋轉時作㈣65亦位於虛擬基準㈣上,嶋桿構件 61之旋轉動作範圍Θ3為180度。 又’於渡光片單元5之濃光片支樓構件28移動之平面内 (換言之,與光學濾^ 26、27之主面平行之面⑴,若以 虛擬基準㈣為邊界將區_分為2個,驗—(圖中上側) 區域中存在械光片單元5,於另—(圖巾下側)區域中存在 有濾光片作動部46。其中,濾、光片作動部46所存在之側之 區域,成為不滿足撥桿構件61之旋轉角度範圍们未達 度^條件之區域。其原因在於,於撥桿構件61開始旋轉時 5束疑轉蚪,若位於其前端之作動銷65越過虛擬基準轴 而移動至㈣片作動部#所存在之側之區域為止,則撥 100143676 27 201238336 桿= 二轉動作範圍的就會超過⑽度。 因此,撥桿構件61 c ^ 作動銷65,始終存在於濾光片單元 5所存在之側之區域内。 ’若撥桿構件61旋轉,則作動 銷65就會於濾光片單 所存在之側之區域内,在自撥桿 構件61之旋轉中心車由隔開 丨同開固疋距離之圓周上移動。又,作 動銷65會於此圓周上自一 移動終端朝另一移動終端移動, 或相反地自另-移動終端朝1動終端移動。因此,若假設 將撥桿構件61之旋轉角度範圍的設定為15〇度,則如上述 圖12⑷於魏光片支撐構件28移動至^移動端為止之狀 態下,由於作動銷65亦成為移動至—移動終端為止之狀 態’因此軸、線J3相對於虛級基準轴J5所成之角度糾成為 15度。又’如上述圖12⑻於使渡光片支撐構件28移動至 另一移動端為止之狀態下,由於作動銷65亦成為移動至另 一移動終端為止之狀態,因此軸線J4相對於虛擬基準軸K 所成之角度θ5成為15度。再者,雖然角度Θ4與角度% 亦可為彼此不同之角度,但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較佳之例 子,假設角度θ4、θ5為彼此相等之角度之情形。 於該情形時,若規定與虛擬基準軸J5垂直之γ方向自产 擬基準軸J5至作動銷65為止之距離,則此距離將會跟著2 桿構件61之旋轉進行以下變化。即,藉由撥桿構件61之旋 轉若使遽光片單元5自-移動端朝另-移動端移動,則自^ 擬基準袖;5至作_ 65為止之距離,剛開始會以逐新變: 100143676 28 201238336 之『式變化,然後,以逐漸變小之方式變化。因此,自虛擬 基準轴至作觸65為止之距離,於藉由撥桿構件61之 旋轉而^慮光片單元5移動至一移動端或另一移動端為止 時成為最小,於撥桿構件61旋轉至恰好中間之角度為止時 (成為磁平衡狀態時)成為最大。又,使光學濾、光#26、27 處於第1配置狀態時之作動銷65之位置,成為以上述最小 之距離自虛擬基準軸J5朝—侧(圖中為上側)偏移之位置, 且使光學濾光片26、27處於第2配置狀態時之作動銷的 之位置,亦成為以上述最小之距離自虛擬基準軸J5 偏移之位置。 側 接著,針對光圈裝置之濾光片切換動作進行說明。 所謂渡光片切換動作係指切換光學濾光片相對於入射“ 路之配置狀之動作。尤其,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由於 濾光片單元5包含2個光學濾光片26、27,因此濾光片切 換動作係指娜配置於人射祕上之光學濾光丨之動作。: 濾光片切換動作係藉由於X軸方向上使濾光片支撐構件Μ . 往返移動所進行。 以下,針對本發明實施形態之濾光片切換動作詳細說明。 首先’當切換光學濾光片時驅動濾光片驅動部7。具體而 5,藉由對上述線圈71(參照圖7)之通電形成磁場。如此一 來,藉由對線圈71之通電所形成之磁場之作用使磁鐵5〇 旋轉。對於此動作原理,如上述使用圖10(A)、(Β)所進行之 100143676 29 201238336 說明所示。 又,若磁鐵5〇方走轉,則臂構件51會與此磁鐵5〇成為一 體進行旋轉。芳臂構件51旋轉,則藉由齒輪部55與齒輪部 62之間旋轉力之傳遞而使撥桿構件6U走轉。此時,作動銷 65與長孔67 &嵌合狀態’包含在撥桿構件61旋轉之期間 或停止之期間’始終要加以維持。因此,若撥桿構件61旋 轉’則藉由伴隨作動銷65肖長孔67嵌合之動力傳遞,就會 使渡光片單元5朝X方向移動。亦即,伴隨臂構件 之撥桿構件61之旋轉動作,會轉換為遽光片單元$疋轉 動作又’於X方向上渡光片單元5移動之方向 動 與,光片作動部46之旋轉角度及旋轉方向對應者、為 可錯由伴隨濾光片驅動部7所驅動之濾光片單元 , 切換光學㉝ 平705的移動, 予遞先片之配置狀態。 接著針對藉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光圈裝 果進行說明。 伸之效 般光圈裝置及具備此之攝影機μ實 y之濾光片切換機構,並且可實現光學滹 換所需驅動夬4 t ‘'"、冗方之切 力之降低與切換動作之高速化。以 由。 敘述其理 作為光學據光片之切換動作,雖然存在有自第 切換為第2 -己置狀態 配置狀態之情形、及自第2配置狀態切 配置狀態之悴π y 刀換為苐1 馆形,但兩者之不同僅在於方向性。因此, 100143676 此處 201238336 :::。針對自第1配置狀態切_2配置狀態之情 下:=:置5;中_切換手段之構成,成為如 二1與撥桿構件61,自齒輪部㈣齒 『進仃動力傳遞’藉此使撥桿構件6 更大之角度旋轉。因此,葬 車又#構仵 .μ . ^ 精由4杯構件61之旋轉,可使濾 先片支料件28於較廣範圍㈣行往返移動。又,相較於 撥桿構件61之旋轉動作,臂構件5丨之_動作非常,卜因 此,濾光片切換用之動作空間較小即可。因此,可實現節省 空間之濾光片切換手段(濾光片切換機構)。 又,使光學濾光片26、27處於第】配置狀態時之作動銷 65之位置,成為自虛擬基準軸J5朝一側偏移之狀離,於此 狀態下軸線J3相對於上述圖12所示之虛擬基準轴J5所米 成之角度Θ4為銳角(例如’ 15度)。因此,其後,為切換光 學濾光片26、27之配置狀態,於驅動濾光片驅動部7之情 形時,藉由撥桿構件61之旋轉使作動銷65欲朝與上述麵線 J3垂直之方向移動。因此,在作動銷65與長孔67之山a 部分使X方向之分力發揮作用。此分力係與遽光片驅動= 開始驅動之同時開始發揮作用。 相對於此’例如’自虛擬基準軸J5上存在有作動銷μ 狀態下驅動濾光片驅動部7之情形時,作動鎖&欲朝與虛 擬基準軸J5垂直之方向移動。因此,對於作動 丹 興長孔 100143676 31 201238336 67之嵌合部分,χ方向之分力幾乎不發揮作用。因此,切 換光學濾光片所需之驅動力大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於本實 施形態之情形時’以料在濾、光片驅動部7開始驅動時發揮 作用之分力而自後方減之方式錢光片支撐構件28開始 移動。因此,可降低切換光學遽光片所需之驅動力,尤其可 降低切換動作開始時所需之驅動力。 、 又’假設作動銷65越過虛擬基準轴乃而存在於「濟光片 作動部46所存在之側之區域」中,於自該狀態驅動遽光片 ^動部7之情形時,首先,遽光片支撐構件28朝與最終岸 朝向之方向相反之方向移動。接著,作動銷65以橫越之; 式通過虛擬基準轴J5後,·光片支撐構件Μ朝最终 =方㈣動。因此’切換光學據光片所需之驅動量大:本 貫㈣悲之情形。又’藉由濾'光片支撐構件Μ朝上述相反 方向之移動㈣光片單元5作用有慣性力,於作動銷65通 過虛擬基轉;5時’必須以對抗此触力之方式施加反方 向之力。因此,切換光學慮光片 態之情形。 “之_力切本實施形 而1,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如上述藉由在滤光片驅動 部7開始驅動時發揮作用之分力使㈣片綱件 ⑽件51之_動作放大之狀態下使撥桿構件 缝轉動作。因㈣光片切構件烈自開始移動 起至、U祕為止之所糾間變短1結果為,於切換光學 100143676
S 32 201238336 濾光片時,可使濾光片支撐構件28更輕便且更迅速地移動。 又,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作為濾光片驅動部7之構 成’當磁鐵50之旋轉角度為位於中間之角度時,以成為磁 平衡狀態之方式,設定磁鐵50之磁極(n極、s極)與磁性體 72之位置關係。因此,即使於X方向上使濾光片支摸構件 28沿任一方向移動時,均可在該移動中途將在磁鐵50之各 磁極與磁性體72之間發揮作用之磁吸引力有效地利用於臂 構件51之旋轉動作中。 接著,針對本發明之變形例等進行說明。 本發明之技術範圍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於可導出藉 由發明之構成要件或其組合所獲得之特定效果的範圍内’包 含實施各種變更或改良後之形態。 例如,光學濾光片之組合並不限於紅外線截止濾光片與虚 擬濾光片之組合,亦可為其他濾光片之組合。又,作為組合 之形態,並不限於不同種濾光片之組合,亦可為同種滤光片 之組合。作為不同種濾光片之組合,除上述實施形態之例子 以外’可考慮例如紅外線截止濾光片與補色濾光片(c〇1〇U1* compen sating filter)之組合、或藍色濾光片與綠色濾光片之 組合等。又,作為同種濾光片之組合’可考慮例如截土(吸 收)相同色域之光之濾光片、且作為各自之特性而具有不同 吸收波長之濾光片彼此之組合等。 又,作為旋轉傳遞手段,並不限於齒輪傳遞機構’亦^為 100143676 33 201238336 例如將滑輪與時規皮帶適當組合而成之動力傳遞機構。但 是,基於簡單且小型地構成旋轉傳遞手段,較佳為採用齒輪 傳遞機構。 又,本發明並不限於光圈裝置或使用此光圈裝置之攝影 機,亦可應用於包含該攝影機之電子機器(例如保全機器等) 等。該電子機器成為如下構成:包含本發明實施形態之攝影 機、及處理自該攝影機輸出之影像信號之影像處理部。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表示本發明所應用攝影機之構成例的圖式。 圖2係表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光圈裝置之整體構成例的 立體圖。 圖3係表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光圈裝置之整體構成例的 分解立體圖。 圖4係表示安裝於光圈基板上之一對光圈葉片與光圈驅 動部之狀態的立體圖(其1)。 圖5係表示安裝於光圈基板上之一對光圈葉片與光圈驅 動部之狀態的立體圖(其2)。 圖6係表示濾光片單元之構成的分解立體圖。 圖7係表示濾光片驅動部之構成的分解立體圖。 圖8係說明濾光片驅動部之各構成部分相對位置關係的 示意圖。 圖9係表示安裝於光圈基板上之濾光片單元與濾光片驅
100143676 34 S 201238336 動部之狀態的立體圖(其1)。 圖10係針對磁鐵之旋轉動作進行說明的圖式。 圖11係表示安裝於光圈基板上之濾光片單元與濾光片驅 動部之狀態的立體圖(其2)。 圖12係說明濾光片單元之移動動作、與濾光片作動部及 撥桿構件之旋轉動作之關係的圖式。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光圈裝置 2 光圈基板 3、4 光圈葉片 5 濾光片單元 6 光圈驅動部 7 濾光片驅動部 11 基板部分 12 基板部分 13 基板部分 14 開口部 15 凹部 16 凹部 17、2卜 68 ' 69 孔部 18a〜18c 、 22a〜22c 導槽 19、23 卡合孔 100143676 35 201238336 20、24 ND濾光片 26、27 光學濾光片 28 滤光片支撲構件 29 卡扣 31 光圈作動部 32 ' 47 線軸組裝體 33、48 磁軛 34 ' 49 中繼基板 35 > 50 磁鐵 36、51 臂構件 37、52 軸 38 ' 53 基部 39a、39b、54 臂部 40a、40b 爪部 41 ' 56 端子銷 42 、 43 、 57 、 58 端子部 46 濾光片作動部 55 ' 62 齒輪部 61 撥桿構件 63 枢轴部 63a 64 撥桿部 100143676 36 201238336 65 作動銷 66 導引銷 67 長孔 71 線圈 72 磁性體 73 銷部 100 攝影機 101 安裝基座 102 攝影機本體 103 鏡筒部 104 物鏡 105 攝像元件
Jl、J2、J3、J4 軸線 J5 虛擬基準轴 Θ1 > Θ3 旋轉角度範圍 Θ2 傾斜角度 Θ4、Θ5 角度 Ml、M2 箭頭 X、Y 方向 100143676 37

Claims (1)

  1. 201238336 七、申請專利範圍: 1_-種光圈裴置’其特徵在於,包含有: 光圈構件,其形成使入射光通過之光圈開口; 第1旋轉構件; 轉方Θ而=件其根據上述第1旋轉構件之旋轉角度及旋 轉,並且於從本身之旋轉㈣分開之位置上具 件==段:自上述第1旋轉構件對上述第2旋轉構 件傳遞旋轉力,並且藉由該旋轉 構件以較上述第1旋轉構件大之角度旋轉4第2㈣ 2個光學濾光片; :支撐構件’其將上述2個咖光片平 撐,並且具有與上述作動銷嵌合之長孔; 構=件’其沿-轴方向移動自如地支撐上述物支樓 心光片刀換手& ’其係使用上述第1旋轉構件、上述第 旋轉構件及上额轉傳料段而構成者,_轉持第2 銷與上述長孔之叙合狀態,—面藉由上述第2旋轉構件2 轉而使上核光片切構件移動,並錢上錢光片支= 件在將上述2個光學據光片中之—個光學濾光片配置於 射光路上之第1配置狀態、與將另—個光學濾光片配置於 射光路上之第2 §〔置狀態之間往返移動,藉此切換光學渡光 100143676 S 38 201238336 片相對於入射光路之配置狀態; 相對於與上述第2旋轉構件之旋轉中心軸正交、且與上述 濾光片支撐構件之移動方向平行之虛擬基準轴,將上述2 個光學濾光片處於上述第1配置狀態及上述第2配置狀態時 之上述第2旋轉構件之上述作動銷之位置,均設定於自上述 虛擬基準軸朝一側偏移之位置且上述第2旋轉構件之旋轉 角度範圍未達180度之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圈裝置,其中, 上述濾光片切換手段包含與上述第1旋轉構件一體旋轉 之磁鐵、及與該磁鐵之外周面對向而設置之磁性體,且將上 述磁鐵與上述磁性體之位置關係設定為:當上述磁鐵旋轉至 上述光學濾光片之切換所需要的旋轉角度之一半時,作用於 上述磁鐵之各磁極與上述磁性體之間之磁吸引力彼此相等 之狀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圈裝置,其中, 藉由上述濾光片支撐構件支撐上述2個光學濾光片,並且 一個光學濾光片係紅外線截止濾光片,另一個光學濾光片係 虛擬濾光片。 4. 一種攝影機,其特徵在於,包含有: 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光圈裝置;及 光電轉換元件,其將通過上述光圈開口而入射之光轉換為 電信號。 100143676 39 201238336 5.—種電子機器,其特徵在於,包含有: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攝影機;及 影像處理部,其處理自上述攝影機所輸出之影像信號。 100143676 40
TW100143676A 2011-03-07 2011-11-29 Diaphragm device, camera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TW20123833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49158A JP2012185374A (ja) 2011-03-07 2011-03-07 絞り装置、カメラおよ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8336A true TW201238336A (en) 2012-09-16

Family

ID=46813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3676A TW201238336A (en) 2011-03-07 2011-11-29 Diaphragm device, camera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2185374A (zh)
KR (1) KR20120101984A (zh)
CN (1) CN102681291A (zh)
TW (1) TW20123833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2085B2 (ja) * 2013-08-06 2019-01-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カメラ装置および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JP5585803B1 (ja) * 2014-02-24 2014-09-10 日本精密測器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切り替え装置、絞り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CN103777434A (zh) * 2014-02-25 2014-05-07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光圈和日夜切换功能的组件
CN104950549B (zh) * 2015-07-06 2017-10-13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门与导向筒的连接装置
LU102905B1 (en) * 2022-01-31 2023-07-31 OroraTech GmbH Filt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62946B2 (ja) * 2001-08-17 2008-10-08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光学素子ユニット、それを備えたカメラ及び撮影レンズ
JP3122024U (ja) * 2006-03-15 2006-06-01 日本精密測器株式会社 揺動型の電磁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カメラ用の露光条件切替装置
JP5117181B2 (ja) * 2007-12-28 2013-01-09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カメラ用羽根駆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1291A (zh) 2012-09-19
KR20120101984A (ko) 2012-09-17
JP2012185374A (ja) 201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47918B (en) Diaphragm device
JP6395883B2 (ja) 光量調節装置
JP2018510393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に使用されるフィルタ切り替え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を含むモバイル機器
TW201238336A (en) Diaphragm device, camera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US7806605B2 (en) Light amount adjustment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2007033903A (ja) レンズ鏡胴
US10884316B2 (en) Light amount adjusting device and optical device
JP2014071434A (ja) フィルタ切り替え装置、絞り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JP2008176061A (ja) 光量調整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07079390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4954553B2 (ja) 光量調節装置及びカメラ
JP4878457B2 (ja) 絞り装置
JP4204311B2 (ja) 光量調節装置
JP4830515B2 (ja) レンズ鏡筒、交換レンズ、カメラシステム
KR100467650B1 (ko) 구동장치 및 그 구동장치를 갖는 소형 카메라용 셔터장치
JP2006072242A (ja) 露出制御機構及びレンズ鏡筒
JP2008250190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6139223A (ja) 絞り装置用の光学フィルタ及び絞り装置
JP5047459B2 (ja) 光量調節装置、撮像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3255433A (ja) 光量調整ユニット及び光学ユニット及び電子カメラ
JP2004191750A (ja) 光量調節装置
JP2006171547A (ja) 光量調節装置、撮像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6215323A (ja) 光量調節装置及び光学機器
KR100467654B1 (ko) 소형 카메라용 셔터장치
JP2008003171A (ja) 光学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