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24281A - A method and device of acting, line feed and generating electric is used of gravity - Google Patents

A method and device of acting, line feed and generating electric is used of gravit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24281A
TW201224281A TW99142052A TW99142052A TW201224281A TW 201224281 A TW201224281 A TW 201224281A TW 99142052 A TW99142052 A TW 99142052A TW 99142052 A TW99142052 A TW 99142052A TW 201224281 A TW201224281 A TW 20122428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valve
stage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42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un Hsieh
Lun Hsieh
Kang Hsieh
Original Assignee
Kun Hsieh
Lun Hsieh
Kang Hsie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 Hsieh, Lun Hsieh, Kang Hsieh filed Critical Kun Hsieh
Priority to TW991420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224281A/zh
Publication of TW201224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4281A/zh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Description

201224281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能夠運用地球向心引力新能源開發於做功、移行、 方法發明與系統裝置,特別是指透過地球向心引力對的 液三物f或其中兩物_出不同引力量與該物質不同 1性專的組成,以產生液壓力與液浮力轉換輸出能量用於做 Li移行、發電’其系統裝置並辅以微電腦處理機的程式控制 【先前技術】 紅社會的快速發展變遷’地球不可再生能源快速消 耗,已經出現能源枯竭危機。 疋月 斯傳,發電、地熱發電、石油能耗、煤炭能耗、瓦 皆“二*生*能耗、太陽能發f、核能發電等能源, iii ίίί染破壞或傳輸困難或成本過高的缺慽,益 法滿足水續發展的概念。 μ… =探索新潔淨、廉宜且可獨立就 是現階段人類文明發展中的刻不容緩課題。 b源乃 【發明内容】 題本目ιϋίί解決能源危機、成本效益與魏污染等問 ffl «^2, r °又°十的動力產生态内,固、液、氣得以運 行、發電。的一方―一地球向心引力的穿透能量輸出做功、移 功為上大公開了運用地球向心引力能源做 f統裝置,其方法概在於研發設計 十衡糸、,先,一為下降產生液壓出力做功、移行、發電 201224281 ϋ二為i升歸位待動系統,使其能被重複再現並持續永續 _釋出能量做功、移行、發電,其系統裝置包括: 處理機,用以接收感測器訊號,用以控制 ,旦轉換閥、分流間以及泵浦的啟閉; 一換器’將輸入的液壓轉換為能量做功或發電;以及 一+動力產生H ’前述的動力產生器系包括·· 具有—端連接於轉賴…端將液體輸送回容器上部 的〒f官,以及—端連接於轉換閥設有節流閥的輸出管; 代表固體的加重式活塞隔板,設於前述的容器内; 體的氣囊浮體’設於前述的加重式活塞隔板下方,與 該加重式活塞隔板結合㈣將容H區隔為容紅部及容器下、 ^ ’且該加重式活塞隔板與該氣餅體具有—或複數個^ 穿,及位於回流管下端控伽流管啟閉的單向闕; -感測器’設於容器底部與加重式活塞隔板的卿,於訊輪 入時,將訊號傳遞至微電腦處理機; ' , -轉換閥,樞接前述-對動力產生II的輸出f 授管可置於容如或容ϋ外。 其回 液賴加4絲麵㈣加重物,料的紐大於 ===贈靡㈣⑽,域縮空間可 其中,所述的氣囊浮體的浮力應用於大型系絲 時,為增便捷性可將固定氣囊浮體外殼的固定體 隔板的固體合併錢合為-體。 式活塞 其中,所賴加重式活塞·上設杨H浦 與容器下部連通,其單向人水管口設於回流f内近接 上方。 其中’所述分流閥位於内容器壁底部,由微電腦 啟閉連通’使内、外容器得以連通合併或斷開獨立使用機= 201224281 使用時機為歸於使加重式活塞隔板增加負載下降產生液壓出 力做功或發電系統,結構如第一圖所示,連通合 式活塞隔板如潛艇上升歸位待動^ 結構如第二圖所不。 其中’容H线外容H與内容H組成,外容器分為容器上部與 容器下部’容,下部透過触管與能量轉換器形成—密閉空 間’内容器坐落於容器上部内的加重式活塞隔板上,其内容器 容積空間可變。 〃 ° 其中所述的能量轉換n為液壓機或液壓發電機或可用於所 有需能量做功、移行、發電的機具、雜、設備、設施置, 其安裝位置可調適於包括動力產生!!_、外、上方 機具、器物、設備、設施與裝置内,若安裝於動力產生器的上 方’則可使回授液自由落入内容器以節省能量。 ^述運用地球向心引力能源做功、移行、發電的方法與系統裝 置,主要包括微電腦處理機、能量轉換器及一對動力產生器等 ,份。其中微電腦處理機’系透過接收感·的訊號,用以控 ,力產生系統裝置巾的單向閥、節流閥、分綱、轉換閥及 中能量轉換器,可為液壓機、液壓發電機或可用 裝】有需動力做功、移行、發電的機具、器物、設備、設施與 容11、加重式活塞隔板、氣囊浮體、感測器 於=成。谷内具有-回授管及輸出管,該輸出管—端連接 網間設有控機奸關的節綱及過遽的遽 心二财—k連接於轉換閥,將液體經由轉換閥與能量轉換 Ξ容1加重式活塞隔板餅容11内且周邊設 下方連結氣囊浮體,其氣囊浮體的浮力可用彈簀力 或替代’氣餅體亦可與加重式活塞隔減合為—共同體 六。。液、氣純化區分的說明法乃為解析引力的方便),將外 Μι間分為容II上部及容器下部,加重式活塞板與氣囊浮 ,201224281 啟二::ί T或产數個回流管,回流管下端具有控制液體回流 卜^^回流管總截面積大於回授管截面積,使容器 卢二U彺容器下部時’能較回授管的回收液速快,即-組 5、Γ待動的動力產生器其復位時間,遠較處於下降施放引 力的另—組動力產生11短,以維持簡稱的引動電 不斷;加重式活塞隔板上方設有-果浦,其單向 古^、令器3*部連通’單向入水管口設於近接單向閥的上 ★ KS4於抽$單向閥以上的殘餘液’且容器下部的底部與加重
:二f:11 ΐί的内容制底部,各設有—制11,於感應輸入 Ιΐί傳遞至微電腦處理機;分流閥位於内容器壁底部, ”,處理機接收感測轉感訊號後控制啟閉,使内、外容 ,或斷開獨立使用。分流_合時,偏向驅動固氣下 ϊΐίΐ壓。分流閥開啟時,偏向驅動固氣上升產生浮力;轉 對動力產生器的輸出管及回授管,並藉由微電腦處 =制各組的輸奸、回授管同時啟閉,使各_力產生器 的液壓,持續保持交互流經能量轉換器做功’能量轉換 =可為液賴、液輕電機或其齡何t魏力、電力做^換 ifΐ機具設備,其安裝位置可調整於任何需要的位 借’ 生器的内、外、上方、下方或機具、器物、設 備、汉施與裝置内,若安裝於動力產生器的上方,則可使 液依自由落體法,流入内容器回收。 本運用地球向心引力新能源開發於做功'移行 與系統裝置,在地球上是將固體、雜、氣體三者安置於可為 ί器内的適當位置’建立—套處於不穩定狀態的 „功、移行、發電’是揉合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引力釋 =敵與牛頓慣性定律的力F=ma、阿基米德浮力定律 F=G=PgV、巴斯卡(Pascal law)流體定律的密閉 201224281 P=Fi/Si= Fz/S2、波義爾氣體定律定溫下的pixVi=p2xV2、大氣壓 強F= 760刪水銀柱高=1 〇33kg/cm2、虎克定律彈力F=—κχ 與鐘擺效應等,數種自然界物理的重要基本定律與現代高精准 度的科技數位車床機具,共同|全釋打造而成。 固、液、氣三者與地球之間萬有引力關係中,三者吸引地球 對三者而言地球為恒定常數,可共同略而不計。地球對三者相 對吸引施加的地球内能力―地心引力,則受三者本身品質的 ΐ同ΐΐίί向地心靠近的強度變化。故,在產業成本效益 s 1又越大越好、體積越小越好,可使加重式活塞隔板 體積縮小1卩約帥或產生向下賴的紐力越大;液體處於中 轉位置,膨脹係數與化性越穩定越好、阻尼越小越好,可使液 體傳遞液壓或提供浮力時維持恒定,且阻尼越小上升復位較 快,氣體則密度越小越好、體積越固定越好 ί下浮力最大(外料㈣定,固定物制體,彳if力 合併成一體或混合)°再加上大氣麼力的制約共
適i配比的固、液、氣三者在尋求平衡過程帽放出能 1做功、移行、發電。 T -藉^?技術手段達成的地心引力新能源開發於做功、移 :俨、商用:T法f系統裝置,於任何具有向心引力的地球皆能 可;、本質上亦非—般傳統認知的永動機,更絕非 永動的永動機裝置。其與一直處在地球向曰衛 陽能光伏馬達衛星比較,太陽能光伏馬達衛 能永絲發的光子撞_晶電洞,符合能量守 釋能電子流以驅動馬達做永 SIS,與地ί同壽的地心引力内能能源做功。其差 法阻見,弓i力看不見,光能可以被阻斷,引力能_ f阻斷並具有可以穿透任何物質的特性,特予述明。 二中二所稱的内能’意指地球内部具有 所不在的匈丨力這軸在能量,㈣4物遺_煤石,、 201224281 t瓦斯4非可再生的有限地表沉魏,亦非外來光能或照射 與地表溫差造成的氣親能源。它因能夠貫穿容器施力於 谷器内的固、氣、液物質,使產生引力差釋放能量做功、移行、 ,電。因此’可以消除非可再生能源絲竭的危機和其燃燒排 廢積累造成的污染、溫室效應等妝害生靈事故。尤其是本發明 ,地心引力這_在能量做功、移行、發電,無須支付架設 ,網與網轉護成本’無縣擔長轉輸壓降織或運輸成 ,更無須支付如水庫、煤炭、石化油氣、核料等興建開採提 煉與廢氣廢料處理成本,就可以應用地心引力無所不在的特 φ 性,隨處就地發電,不分室内外、不分白天與黑夜。 發明的功效說明 1. 可填補目祕炭、石化、天燃氣等不可再生能源耗竭的能源 不足危機。 2. 具有寂靜、無碳、無廢、無熱的特性。 3_不受地域與電網限制的隨處就地做功發電。 4.除成本外,機動衍生應用性相對高,如室内外所有機具、器 物、设備、設施與裝置以及靜止或移動的動力、電力等等,包 含於具有向心引力的其他星球上皆可適用。 _ 【實施方式】 心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將參照實施例圖式,詳細地說明如下: 明參閱第一、二圖所示,將分為開發運用方法與系統裝置技術 手段兩部份,說明如下: 、引力新能源的系統裝置:本發明主要包括微電腦處理機 卜旎量轉換器2及第一、二組動力產生器3、4,其中,第一、 f組動f產生器3、4系由外容器5、内容器6、加重式活塞隔 板7、氣囊浮體8、第一感測器9、第二感測器10、分流閥 11及轉換閥12組合而成’該外容器5内設有一加重式活塞隔 板7,將該動力產生器内的液量分隔為容器上部13及容器下 201224281 部14,而加重式活塞隔板7上設 啟閉的單向_。其巾,力g =l 濾網22、輸出管23、節流閥20、轉換 :過能成—封閉空間,可釋出液厘能量 24 12 '
單項閥16上方。早°入水5 19官口设於回流管15内近接 弓I重力與該物質具有的獨寺性,以不】 1、上i歸位待i系統統’能夠㈣持續娜運轉。如: 升當ΐίί.活if f7與氣囊浮體8由待升轉為上升及處於上 ,嫩的輸出管23、回授管24,開放 單向㈣^出吕23、回授管24 ;本組的節流閥20關閉, -液二上"刀 '机闕11開啟,使内容器6與容器上部13形成 俨8 α通空間’同時該液體亦因加重式活塞隔板7與氣囊浮 過單向閥16流向容器下部1二= 13^二向閥關,啟躲浦17將内容器6與容器上部 器ίίιΐ ΐ闕16以上的殘餘液體強制栗浦17至容 於液而〜使加重式活塞隔板7與氣囊浮體8完全浮出並懸 ^動後關分流閥11,使内容器6與外容器^器1 斷開’械淨空的獨立空間等待盛納下個下降動作產生 201224281 的液壓回授液。其中泵浦17施力泵液至容器下部14的作用, 亦是一種巴斯卡液壓定律的運用,施力總損耗相對為小。且 除其能量損耗後的實際泵浦17液量,尚可由後續下'降產生^ 壓出力做功、移行、發電系統予以回收。 次 上述各程式控制藉由第二感測器10輸入訊號至微電腦處理 1控制;其中,自然上升歸位待動力,來自設計的加重式活塞 隔板7加上氣囊浮體8的總體積浮力大於其總體積弓丨力重量二 適菖配比效果。例如總浮力.總重直=1 : 〇· 75,當液體為水時', 總體積的0. 75將沉於液面下,總體積的〇. 25露出液面。所得 的0. 25比例淨浮力,再扣除加重式活塞隔板7的密封圈磨擦 阻力後的剩餘浮力,形同水中皮球向上升的自然上升歸 2、下降產生顏出力做功、移行、發電純:
當加重式活塞紐7與氣囊浮體8處於下降難時:轉換闕 12關閉另一組的輸出管23、回授管24,放連通本组的輸出 官23、回授管24 ;並將單向閥16、分流閥u保持先前待動 的關閉狀態’開啟節流閥2G㈣於液面待躺加重式活塞隔 1 7與氣囊浮體8迅速下降’所施液壓的液量經輸出管23、 濾網22、節流閥20、轉換閥12、能量轉換器2、回授管24得 人容器上部13的内容器6内。造成總負載增重而打 ί 活塞隔板7加上氣囊浮體8的原配比(如前例的總浮 =,重1=1 : G. 75)。即〇. 75部份及時開始下沉排出〇. 75 納於f上方_舞6内,使加4式活塞隔板7加 負载内谷H 6的總重量,遠大於原設計的總上升淨浮力 、、則ϋ得?!續累加回授液重量的下降,直至觸碰到第一感 成A 停止下沉,轉回升的接續上升歸位待動系統而 2一 f圈i,其中,加重式活鶴板7在下沉產生液壓工 =結辦細~發電。 上述停止下沉與轉為回升的各程式控制時間點,藉由第一感 201224281 測器9輸入訊號至微電腦處理機丨控制;其迅速自然下 液壓的啟動力源’來自於設計的加重式活塞隔板7與 8凡全浮出懸於液面的位能,以及持續回流入内容器6 g 弓y力重量(如前例完全浮出懸於液面的〇 75部份)。' 三、系統裝置技術手段:前述總浮力:總重量=1 : 〇 中,給予設定固體和氣體總重量為丨〜丨⑼⑼噸,加重U 隔板7與能量轉換器2的截面積比為1〇 :卜依萬有引: 引力差與巴斯卡(pascal law)密閉系統液壓定律所示,」 =器2的理論出力為〇. 1M_嘲,扣除能量轉換器2 = 重式活塞隔板7等的㈣雜_以及回鮮2 、σ $,即為地球向心引力輸出做功的淨力,此力足夠 做發電用。並反映出氣囊浮體8的體積約需l3t =333M3,既可承托_加重式活塞陳7的重量 的程式嶋統,配備_充電設備, 容116與容11上部13連通空間以及單_ 6 5的殘餘液體強制栗入至容
刪完全浮出懸於液面待動的二力上S 口巴沂卡(Pascal law)密閉流體定律 祕入外容器5的容器下部14’大活塞】 動使加重式活塞隔板7與氣囊浮體8完全浮㈣於液面待 12
==12及能量端Ϊ =工*的回授管24 ’經由容器下部14穿過加重S 暴Pm扳7與氣囊浮體8,將給 才、刀里八,古 中,如第-圖所示 輸液适至容器上部13的内容器6 12 201224281 的第三圖不同於第—實施例第—圖之處為,將外 %,改為端設於轉換闊12的回授管 内容^ 料佈的回授f 24減於容11上部13内的 成一 加4式活塞隔板7下方設有氣囊浮體8予以混合 成固氣混合體25,而不改其效果。 f能職功的祕:請翔第二_示賴。本發
j 11與單向閥16處於閉合、節流閥2G開啟時,y ^ ^,氣囊浮體8下降產生液壓出力做功的時間長短,由 驗量、隨加重式活塞隔板7的«加上内容 四者決#累Ϊ㈣重量、、節流閥20的開合度與受力面積比等 重力面積比為相當巴斯卡(PaSeal law)定律的加 、夜的活塞面與能量轉換器2的進液體腔截面比。 ^大於氣囊浮體8的體積,則輸出做功__長。 /It 綱11與單向閥16處於開啟時,加重式 沈二、/、軋囊浮體8上浮歸位待動的時間長短,則由液量
=流尼、'f器上!13加上内容器6液釋返容器下部14 掛於、、<時她量、加重^活塞隔板7與氣囊浮體8相 體的淨浮力大小、液封麟力#,五者決定。固氣總浮 ,大於111氣總重量’則上沖復位力度越大。第二圖中的^, η 流閥20釋放引力差之前的數值,χ為開啟節流 巧20釋3放輸出引力差的值,為做功力源,大小由固、液、氣 二者,量差與受力液面積和能量轉換器2的進液體腔截面積、 比決定。 ^、引力新能源的連續運作方法:請續參照第一、四圖所示。 第-組動力產生器3 :啟動下降的『第一階段27』 開、單向閥16關、分流閥11關,固氣混合體25處於開始下 降產生液壓初始狀態; 、。「 第二組動力產生器4:進入待動的『第三階段29』,節流閥2〇 13 201224281 關、單向閥16關、分流閥U關; 3 Ij進)下降的『第-狀態30』,容器下部 统器2里過節流閥20、轉換閥12及能量轉換系 _2輸㈣量做功、移行絲電,回 ΐί授管24,流回容器上部13的内容器6内, =固减σ體25下降觸碰到容器沈底的「第—感測
1吕就0 J ί=遞f微電腦處理機1後,同時進行以下你 生哭4 .」將輸出f 23及回授管24切換至第二組動力產 一^^^器3、:f人上升的『第二階段28』,節流閥2。 關、早向閥16開、分流閥u開; νf27^520 開、皁向閥16關' 分流閥n關; 第組動力產生器3:進入上升的「第二狀態 13 14 5 、、ίΐζ 1」傳感訊號至微電腦處理機1,啟動泵 fn栗早向《 16以上的殘餘液體至容器下部14,使固氣混 在於f面待動後分流閥11關、節流閥20則一 =持在關财,使第—_力產生器3進人『第三階段別』 固氣混合體25進入下降的「第-狀態 么經輸錄23穿過節流閥2g、轉換閥12 換闊二Γ授管24,流回容器上部13的内容器 蝴容1126底部的「第—制119」信號。 备减傳輕錢腦歧機i後,同時 . 生「= 奥閥12」將輸出管23及回授f 24切換至第—組動力產 .201224281 一5動力產生器3 :進人下降的『第—階段27』,節流閱20 始關狀態蝴㈣ 動力產生器4 :進人『第二階段28』,節流閥2〇關、 ==閥16開、分流器11開並進入上升的「第二狀態 ,器6内的液體流向容器上部13與容 = 理n職丨。」舰訊號至‘ ϋ機躲17栗單向閥16以上的殘餘液體至容器 關β〜,固11混合體25完全_於液面待紐,分流閥11 ΐ階ΞΪ!= 械咖中,使第二组動力產生113進入『第
生113:進人下降的「第—狀態3G」,容器下部 4 輸出管23穿過節流閥2G、轉_ 12 I P 3輸出能量做功、移行或發電,回授液 轉t
Ϊ二容器6内,直至固氣混合體J 26底的「第—_器9」信號。 藉由第-組動力產器3與第二_力產生器 Π:源;=經由能量轉換器2交互連續動作= 析說明的將固 '氣、液純化切開分別4說=了方2 二;力=_二下氣= 【圖式簡單說明】 201224281 第一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偏向強化驅 的原理示意圖。 勒固氣下降產生液壓 第二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做功解析圖。 明第二實施例’偏向強化驅動固氣上升產生浮力 第四圖為本發明作動流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能量轉換器 (5)外容器 (8)氣囊浮體 (11)分流閥 (14)容器下部 (Π)泵浦 (20)節流閥 (23)輸出管 (26)容器 (29)第三階段 (3)第一動力產生器 (6)内容器 (9)第一感測器 (12)轉換閥 (15)回流管 (18)單向出水管 (21)排液閥 (24)回授管 (27)第一階段 (30)第一狀態 Φ (1)微電腦處理機 (4)第二動力產生器 (7)加重式活塞隔板 (10)第二感測器 (⑴容器上部 (16)單向閥 (19)單向入水管 (22)濾網 (25 )固氣混合體 (28)第二階段 _ (31)第二狀態

Claims (1)

  1. 201224281 七、申請專利範圍: 運用地球向心弓丨力新能源開發於做功、移行、發電的方法 與系歸置,其方法特徵在於運親球《統裝置_固、氣、 液一物質或其中兩物質釋出不同引力量以及與該物質不同的特 性’共構成-為下降產生液壓出力系統,一為上升歸位待動系 統’使兩相對體系釋出能量做功、移行、發電,其系統裝 το · 一微電腦處理機’用以接收感測器訊號,用以控制單向閥、節 流閥、轉細、分棚以及麵的啟閉; -能量轉換器’將輸人的液壓轉換為能量做功、移行與發電, 其所述的能量雛n為祕機紐壓發賴或祕需動力做 功、移行、發電的機具、||物、設備、設施與裝置丨以及 一動力產生器包括: 谷器具有連接於轉彳細設有節流闕的輸出管,以及一 端連接於轉換閥且另一端將液體輸送回容器上部内容器的回授 管; —加重式活塞隔板’設於前述的容H内,加重物密度大於液體; -氣囊浮體’設於前述的加重式活塞隔板下方,無加重式活 塞隔板結合,用以將容器區隔為容器上部及容器下部,且該加 重式活塞隔板與§亥氣囊浮體具有一或複數個共同貫穿的回流 管,以及位於回流管下端控制回流管啟閉的單向閥; 201224281 感測益’ &雜n底部與加重式活塞隔板的頂部,於訊號輸 入時’將訊號傳遞至微電腦處理機; 轉換閱’樞接前述—對動力產生器的輸出管及回授管。 2.如申凊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運用地球向心引力新能源開發於 做功移仃、發電的系統襄置,其中,所述的能量轉換器為液 壓機或液壓發電機或用於需動力做功、移行或發電的機具‘、器 物。又備》又施與裝置’其安裝位置可調整 括動力產生器的内、外、上方、下方今齡1置包 上万下方或機具、恣物、設備、 施與裝置内。 ° 3.如申請專利_丨項所述之運用地球向心引力新能源開發於 =、移行、發電的纽灯,其中,所述的加重式活塞隔板 上没有粟,且果浦設有單向出水管與容器下部連通,果浦之單 向入水管口設於回流管内的底部近單向閥處。 4·如申請專利細第丨項所述之運贱球向心引力新能源開發於 做功、移行、發電的系統震置,其中,容器系為外容器盘内容 脉成’外容器容器下部與能量轉換器形成1閉空間,内容 益位於外谷器上部内,且坐落於加重式活塞隔板上,其 間可變,底側壁設有分流閥。 、二 5.如申請專利|_丨項所述之運騎麵叫力聽源開發於 做功1行、發電㈣統裝置,其中,所述的氣囊浮體的浮力 可為彈簧輔強或取代。 201224281 引力新能源開發於 加重式活塞隔板與 6.如申請铜範圍第丨項所述之翻地球向心 做功、移行、發電的系統裝置,其中,固體 氣體氣囊浮體,得為混合體。
    地球向心引力新能源開發於做功、移行、發電的方法, 其特徵在於地球對祕裝置内_、氣、液三物質或其中 兩物質釋出不同引力量以及與該物f不同的特性_; 下降產生液壓出力系統,一為上升歸 战為 系釋出能量做功、移行、發電的方法。寺動糸統,使兩相對體 8·如申請_謂7項收·轉向心㈣細開發於 做功、移行、發電的方法’包括下列連續迴圈的步驟: λτ/c ^ ^ ^ 、分流閥關閉與 卽㈣打開時,固氣體處於第—階段準備開始下降產生液壓的 。狀I、,第—組動力產生H處於待動的第三階段,節流間關 單向、分__、杲關,固氣麵浮於液面處 於第三·的#_+; 队 _力產生器進人下降的第—狀態,容器下部液量經輸出 二穿過節_、轉換閥及能量轉齡統器,使能量轉換系統器 f恤功、移行、發電,雜由回授管導_流液流向容器上 P内今益’直至固氣體下降觸碰到第—感測器;第二組動力產 生器的_體尚處於鱗待純子的第三階段; 第組動力產生器的固氣體觸碰到第一感測器時,訊號傳遞至 19 201224281 微_處理機,進行將轉換閥輸出管及回授管從第-組動力產 生為切換成第二組動力產生器;並同時進行以下作動: 第-組動力產生器啟動第二階段的上升動作,節流閱關閉、單 向閥打開、分流閥打開; 第二組動力產生器同時自待動的第三階段進人下降的第一階段 動作,節流閥打開且單向閥、分流閥保持在關閉中; 又 • 帛組動力產生器經啟動上升動作的第二階段後,進入第二狀 態上升的過程,使第一組動力產生器容器上部的内容器水量, 經打開的分_分流至容器上部,同時經回流f流向容器下 P直至固氣體上升浮出液面停止,並由第二感測器接收到資 訊後,訊·輕㈣戦_,啟躺人第三階段待動的單 向閥關閉’控制系將容器上部、内容器以及單向閥以上的殘餘 液體全部強麻浦至容器下部,使固氣體完全懸浮於液面後分 __關閉’節流閥則-直保持在關閉中,使第一組動力產生器 完全進入第三階段的待動; 第-組動力產生n域動下降的第_階段進人下降過程的第一 狀態,容器下部液量經輸出管穿過節流閥、轉換閥及能量轉換 器使輸出月匕量做功、移行、發電,且經由回授管導引流向容 紅部_容器,直至固_τ__第—感測器; 第、,且動力產生裔的固氣體觸碰到第一感測器時,訊號傳遞至 微電腦處理機,同時進行以下作動:轉換閥將第二組動力產生 201224281 ,器的輸出管、回授管切換至第一組動力產生器的輸出管、回授 管;並同時進行以下作動: 第’、且動力產生器啟動第一階段的單向閥、分流間—直保持在 關閉、節流閥打開,進入第一狀態; 第、、'且動力產生器啟動第一P皆段的節流閥關閉、單向闕打開、 分流器打開。 第-組動力產生器經啟動上升動作的第二階段後,進入第二狀 態上升的触’使第二_力產生^容器上部_容器液量, 、、’里打開的分 >域分駐容||上部,同時翻流管流向容器下 P直至固氣體上升浮出液面停止,並由第二感測器接收到資 訊後,訊_遞至微電職理機,啟動進人第三階段待動的單 向閥咖,控縣將容社部、内容如及單向顺上的殘餘 液體全部關泵駐容H下部,錢氣體完全财於液面後分 流閥關閉,節流酬-直保持在關閉中,使第二組動力產生器 完全進入第三階段的待動;以及 。 ,一組動力產生II經啟動第-階段進人第—狀態,容器下部液 量經輸出管穿過節流閥、轉細及能量轉換系統器,使輸出能 量做功、移行、發電,且經由回授管導引流向容器上部,直至b 下降觸碰到第-感測器;後續動作進入迴圈。 21
TW99142052A 2010-12-03 2010-12-03 A method and device of acting, line feed and generating electric is used of gravity TW201224281A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42052A TW201224281A (en) 2010-12-03 2010-12-03 A method and device of acting, line feed and generating electric is used of gravit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42052A TW201224281A (en) 2010-12-03 2010-12-03 A method and device of acting, line feed and generating electric is used of gravity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4281A true TW201224281A (en) 2012-06-16

Family

ID=46725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42052A TW201224281A (en) 2010-12-03 2010-12-03 A method and device of acting, line feed and generating electric is used of gravity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22428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56222B2 (en) Mass levitator with energy conversion
JP2023052613A (ja) 重力を運動エネルギーに転換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Kashem et al. Gravity and buoyancy powered clean water pipe generator
AU2011286440B2 (en) Water motor
TW201224281A (en) A method and device of acting, line feed and generating electric is used of gravity
JP2012112375A (ja) 地球向心力新エネルギーによるパワー出力、移動、発電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装置
JP5789231B2 (ja) 浮力式動力発生方法
TWI567299B (zh) 動力產生裝置
CN101529089A (zh) 使一串中空元件在流体环境下产生运动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109523A1 (en) Hydrostatic pressure exchanger
US20210317812A1 (en) Water motor
Kay Practical Hydraulics and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CN108603483A (zh) 浮力发电装置
US20190032629A1 (en)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energy
NL1043369B1 (en) Carbon dioxide power generation
GB2506230A (en) Tidal generator using weight of water in reservoir
CN102235329A (zh) 重力势能再生能源发电站
CN102040040A (zh) 高位液体上传低物机构
Selvam et al.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perpetual motion hydroelectric power Generator
Shelar et al. Design Of Light Generating Mechanism Using Gravity
CN103790791A (zh) 重力势能再生能源发电站
Othman Investigating flush system method for minimum water usage of toilet system
CN103742350A (zh) 一种潮汐发电装置
FR3052818A1 (fr) Centrale energetique utilisant des materiaux a changement de phase en milieu aquatique pour la production et le stockage industriel d'energie renouvelable
GR1010124B (el) Μηχανισμος παραγωγης υδροηλεκτρικης ενεργειας με αυτονομο κλειστο κυκλωμα νερο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