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21471A - Hydrophilic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Hydrophilic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stru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21471A
TW201221471A TW99139402A TW99139402A TW201221471A TW 201221471 A TW201221471 A TW 201221471A TW 99139402 A TW99139402 A TW 99139402A TW 99139402 A TW99139402 A TW 99139402A TW 201221471 A TW201221471 A TW 20122147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nanotube
carbon
hydrophilic
soluble protein
composit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39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38150B (zh
Inventor
Chen Feng
Li Fan
Wen-Mei Zhao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991394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3815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21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1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8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8150B/zh

Link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1221471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威】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奈米碳管複合結構,尤其涉及一種親水 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先前技術3 [0002] 奈米碳管係一種新型材料,其具有較大的長徑比之中空 結構,決定了其特殊之性質,如高抗張強度和高熱穩定 性。根據奈米碳管螺旋方式之不同,奈米碳管呈現出金 屬性或半導體性等。由於奈米碳管具有良好之力學、電 C3 學、熱學等性質以及理想之一維結構,其於材料科學、 化學、物理學及醫學等交又學科領域已展現出廣闊之應 用前景。然,當奈米碳管實際應用時’通常需要與水溶 性物質接觸,但奈米碳管具有較強的疏水性能,親水性 較差,一般不容易被水溶性物質浸潤,從而影響了奈米 碳管之實際應用。 [0003] 〇 為了增加奈米碳管之親水性,先前技術中一般採用化學 修飾之方法處理奈米碳管顆粒或粉末,使單個奈米碳管 上修飾親水基團,如可以藉由硝酸進行化學修飾使得單 個奈米碳管具有親水之幾基。該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增加單個奈米碳管之親水性,但該化學修飾的方法 往往會引進雜質,如硝酸,而且製備方法比較麻煩。另 ,奈米碳管呈顆粒或粉末狀不利於奈米碳管的實際應用 ’然具有親水性的奈米碳管宏觀結構比較少見。 [0004]因此,提供各種宏觀的奈米碳管複合結構,使其具有較 好之親水性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099139402 表單編號A0101 第3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0005] [0006] [0007] [0008] [0009] 099139402 【發明内容】 有鑒於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較好親水性能的親水 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一種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包括一奈米碳管結構, 所述奈米碳管結構具有至少一個表面,所述奈米碳管結 構係由複數奈米碳管組成之一宏觀結構,所述奈米碳管 結構中複數奈米碳管藉由凡得瓦力相互連接;以及可溶 性蛋白,該可溶性蛋白與所述奈米碳管結構複合,所述 可溶性蛋白設置於所述奈米碳管結構的至少一個表面。 一種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包括一奈米碳管結構, 所述奈米碳管結構具有至少一個表面,所述奈米碳管結 構係由複數奈米碳管組成之一宏觀結構,所述奈米碳管 結構中複數奈米碳管藉由凡得瓦力相互連接;以及可溶 性蛋白,該可溶性蛋白與所述奈米碳管結構複合,所述 可溶性蛋白包覆位於所述奈米碳管結構至少一個表面之 奈米碳管。 一種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包括:一基底,所述基 底具有一表面;一奈米碳管結構設置於所述基底的表面 ,該奈米碳管結構為一宏觀結構且包括複數奈米碳管; 以及可溶性蛋白,該可溶性蛋白覆蓋至少部分所述奈米 碳管結構,並與所述宏觀的奈米碳管結構複合。 與先前技術相比較,本發明提供之親水性奈求碳管複合 結構由可溶性蛋白與奈米碳管結構複合而成,由於所述 可溶性蛋白具有較好之親水性,且設置於該奈米碳管結 構的至少一個表面,從而可使得該奈米碳管結構至少一 表單編號A0101 第4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表面具有親水性’從而可獲得親水性奈米碳管 ,可以方便應用於各種領域。 複合結構 [0010] [0011] ο 【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_及㈣實_,對本發明提供之親水性 奈米碳管複合結構及其製備枝作進—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閲圖丨及圖2,本發„ —實施例提供—種親水性夺 米碳管複合結構U)。該奈米碳管複合結構1Q包括奈米: 管結構12、基底16以及可溶性蛋白14。其中,所述夺米 碳管結構12設置於所述基底16的表面,所述可溶性蛋白 14覆蓋至少部分奈米碳管結構12。所述奈米碳管結構a 為由複數奈米碳管122組㈣-錢結構。所述可溶性蛋 白14與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複合。其中,本文中所述之 可;谷性蛋白係指能夠與水互溶的蛋白質。 [0012] 所述奈米碳管結構丨2包括複數奈米碳管122。所述奈米碳 管結構12為複數奈米碳管〗22藉由凡得瓦;4(van der ffaals Force)形成的一自支撐結構。所謂“自支撐結構 ”即該奈米碳管結構12無需藉由一支撐體支撐,也能保 持自身特定的形狀。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可以為複數奈 米碳官組成的宏觀的層狀結構,也可以為複數奈米碳管 組成的宏觀的線狀結構。於所述層狀之奈米碳管結構12 中’複數奈米碳管可沿同一方向擇優取向延伸。其中, 基本上沿同一方向延伸之奈来碳管與其延伸方向上相鄰 之奈米碳管藉由凡得瓦力首尾相連。所述層狀之奈米碳 管結構12中的複數奈米碳管也可以沿複數不同方向擇優 取向排列。該層狀之奈米碳管結構12中的複數奈米碳管 099139402 表單編號A0101 第5頁/共41頁 0992068674 201221471 也可以相互纏繞或各向同性排列。於所述線狀的奈米碳 管結構1 2中,所述複數奈米碳管可以沿該線狀的奈米碳 管結構的軸向延伸,也可以繞該線狀的奈米碳管結構的 轴向螺旋延伸。 [0013] 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中的相鄰之奈米碳管122之間具有間 隙,從而使得該奈米碳管結構12為一多孔結構,且包括 複數微孔。該複數微孔的孔徑可以為1奈米~1微米。所述 奈米碳管結構12中的奈米碳管122包括單壁奈米碳管、雙 壁奈米碳管及多壁奈米碳管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單壁 奈米碳管的直徑為0. 5奈米〜50奈米,雙壁备米碳管的直 徑為1.0奈米〜50奈米,多壁奈米碳管的直徑為1.5奈米 ~50奈米。所述奈米碳管122的長度大於50微米。優選地 ,該奈米碳管的長度優選為200微米~900微米。所述層狀 之奈米碳管結構12可以包括至少一奈米碳管膜、至少一 奈米碳管線或其組合。當所述層狀之奈米碳管結構12包 括複數奈米碳管膜時,該複數奈米碳管膜層疊設置或並 排無間隙排列。當所述層脒之奈米碳管結構12由奈米碳 管線組成時,該層狀之奈米碳管結構12可包括複數奈米 碳管線相互平行設置、相互交叉設置或相互編織成網狀 結構。或者,將一個奈米碳管線彎折設置於基底16表面 作為層狀奈米碳管結構12。 [0014] 具體地,當所述層狀之奈米碳管結構12包括至少一奈米 碳管膜時,每個奈米碳管膜由複數奈米碳管組成,該複 數奈米碳管之間藉由凡得瓦力緊密結合,且形成複數微 孔,該複數微孔的孔徑可以為1奈米〜10微米。每個奈米 099139402 表單編號A0101 第6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0015] Ο [0016]
碳管膜中,該複數奈米碳管基本平行於該奈米碳管膜的 表面。該奈米碳管膜優選為一自支稽結構。當所述奈米 碳管結構12由複數奈米碳管膜組成時,該複數奈米碳管 膜可層疊設置,且相鄰之奈米碳管膜藉由凡得瓦力緊密 結合。可以理解,該奈米碳管結構12中的微孔的孔徑與 該奈米碳管結構12中的奈米碳管膜的層數有關,層數越 多,微孔之孔徑越小。 該奈米碳管膜中之奈米碳管為無序或有序排列。所謂無 序排列係指奈米碳管的排列方向無規則。所謂有序排列 係指奈米碳管的排列方向有規則。具體地,當奈米碳管 膜包括無序排列之奈米碳管時,奈米碳管相互纏繞或者 各向同性排列;當奈米碳管膜包括有序排列之奈米碳管 時,奈米碳管沿一個方向或者複數方向擇優取向排列。 所述奈米碳管膜包括奈米碳管拉膜、奈米碳管碾壓膜或 奈米碳管絮化膜。 請參閱圖3,所述奈米碳管拉膜係由複數奈米碳管組成的 自支撐結構。所述複數奈米碳管沿同一方向擇優取向排 列。該奈米碳管拉膜中大多數奈米碳管的整體延伸方向 基本朝同一方向。而且,所述大多數奈米碳管的整體延 伸方向基本平行於奈米碳管拉膜的表面。進一步地,所 述奈米碳管拉膜中多數奈米碳管係藉由凡得瓦力首尾相 連。具體地,所述奈米碳管拉膜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 的大多數奈米碳管中每一奈米碳管與在延伸方向上相鄰 的奈米碳管藉由凡得瓦力首尾相連。當然,所述奈米碳 管拉膜中存在少數隨機排列之奈米碳管,這些奈米碳管 099139402 表單編號Α0101 第7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不會對奈米碳管拉膜中大多數奈米碳管的整體取向排列 構成明顯影響。所述奈米碳管拉膜不需要大面積的載體 支撐,而只要相對兩邊提供支撐力即能整體上懸空而保 持自身膜狀狀態,即將該奈米碳管膜置於(或固定於) 間隔設置的兩個支撐體上時,位於兩個支撐體之間的奈 米碳管膜能夠懸空保持自身膜狀狀態。 [0017] 具體地,所述奈米碳管拉膜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多 數奈米碳管,並非絕對的直線狀,可以適當的彎曲;或 者並非完全按照延伸方向上排列,可以適當的偏離延伸 方向。因此,不能排除奈米碳管拉膜的基本朝同一方向 延伸的多數奈米碳管中並列的奈米碳管之間可能存在部 分接觸。 [0018] 具體地,所述奈米碳管拉膜包括複數連續且定向排列之 奈米碳管片段。該複數奈米碳管片段藉由凡得瓦力首尾 相連。每一奈米碳管片段包括複數相互平行的奈米碳管 ,該複數相互平行的奈米碳管藉由凡得瓦力緊密結合。 該奈米碳管片段具有任意的長度、厚度、均勻性及形狀 。該奈米碳管拉膜中的奈米碳管沿同一方向擇優取向排 列。 [0019] 所述奈米碳管拉膜可藉由從奈米碳管陣列直接拉取獲得 。從奈米碳管陣列中拉取獲得所述奈米碳管拉膜的具體 方法包括:(a)采用一拉伸工具從所述奈米碳管陣列中 選定一奈米碳管片段,本實施例優選為採用具有一定寬 度的膠帶或黏性基條接觸該奈米碳管陣列以選定具有一 定寬度的一奈米碳管片段;(b)藉由移動該拉伸工具, 099139402 表單編號A0101 第8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以一定速度拉取該選定的奈米碳管片段,從而首尾相連 的拉出複數奈米碳管片段,進而形成一連續之奈米碳管 拉膜。該複數奈米碳管相互並排使該奈米碳管片段具有 一定寬度。當該被選定的奈米碳管片段在拉力作用下沿 拉取方向逐漸脫離奈米碳管陣列的生長基底的同時,由 於凡得瓦力作用,與該選定的奈米碳管片段相鄰的其他 奈米碳管片段首尾相連地相繼地被拉出,從而形成一連 續、均勻且具有一定寬度和擇優取向的奈米碳管拉膜。
[0020] D ❹ [0021] 所述奈米碳管拉膜可藉由從奈米碳管陣列直接拉取獲得 。可以理解,可以將複數奈米碳管拉膜平行且無間隙共 面鋪設或/和層疊鋪設。每個奈米碳管拉膜的厚度可為 0.5奈米〜100微米。當奈米碳管結構包括複數層疊設置的 奈米碳管拉膜時,相鄰之奈米碳管拉膜中的奈米碳管的 延伸方向形成一夾角α,0°$α$90°。當該複數奈米碳 管拉膜層疊設置時,尤其當0°< α $90°時,該奈米碳管 結構中的奈米碳管相互交織形成網狀結構,從而使得該 奈米碳管結構具有複數微孔。所述奈米碳管拉膜的結構 及其製備方法請參見范守善等人於2010年7月11日公告之 第13271 77號中華民國專利公告本。 所述奈米碳管碾壓膜包括均勻分佈的複數奈米碳管。所 述複數奈米碳管無序、沿同一方向或不同方向擇優取向 延伸。所述奈米碳管碾壓膜中的奈米碳管相互部分交疊 ,並藉由凡得瓦力相互吸引,緊密結合。所述奈米碳管 碾壓膜可藉由碾壓一奈米碳管陣列獲得。該奈米碳管陣 列形成在一基底表面,所製備的奈米碳管碾壓膜中的奈 099139402 表單編號Α0101 第9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米碳管與該奈米碳管陣列的基底的表面成一夾角点,其 中,冷大於等於0度且小於等於15度(ο^^^υ。)。優 選地,所述奈米碳管㈣財的奈㈣管平行於所述奈 米碳管碾壓膜的表面。依據碾壓的方式不同,該奈米碳 管碾壓膜中的奈米碳管具有不同的排列形式。所述奈米 碳管礙壓膜及其製備方法請參見范守料人於細^、月 1日公開的第200900348號中華民國專利申請公佈本。 [0022] [0023] 所述奈米碳管絮化膜包括相互纏繞的奈米碳管,該奈米 碳管長度可大於10厘米。所述奈米碳管之間藉由凡得瓦 力相互吸引、纏繞’形成網絡狀結構。所述奈米碳管絮 化膜各向同性。所述奈米碳管絮化膜中的奈米碳管為均 勻分佈,無規則排列,形成大量的微孔結構,微孔大小 為1奈米〜10微米。可以理解,所述奈米碳管絮化膜的長 度、寬度和厚度不限,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所述奈米 碳管絮化膜及其製備方法請參見2嶋年丨丨月16日公開的 第200844041號中華民國專利申請公佈本。 .. . 當層狀之奈米碳管結構12包括至少_奈米碳管線時,該 奈米碳管線可以為非扭轉的奈米碳管線或扭轉的奈米碳 管線。 [0024] 具體地,所述非扭轉的奈米碳管線可包括複數沿該非扭 099139402 轉的奈米碳管線軸向方向延伸之奈米碳管。非扭轉的奈 米碳管線可藉由將奈米碳管拉膜藉由有機溶劑處理得到 。具體地’該奈米碳管拉膜包括複數奈米碳管片段該 複數奈米碳管片段藉由凡得瓦力首尾相連,每—奈米碳 管片段包括複數相互平行並藉由凡得瓦力緊密結合的奈 表單編號Α0101 第10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Ο [0025] Ο [0026] 米碳管。該奈米碳管片段具有任意的長度、厚度、均勻 性及形狀。該非扭轉的奈米碳管線長度不限,直徑為0. 5 奈米~1毫米。具體地,可將揮發性有機溶劑浸潤所述奈 米碳管拉膜的整個表面,在揮發性有機溶劑揮發時產生 的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奈米碳管拉膜中的相互平行的複 數奈米碳管藉由凡得瓦力緊密結合,從而使奈米碳管拉 膜收縮為一非扭轉的奈米碳管線。該揮發性有機溶劑為 乙醇、曱醇、丙酮、二氣乙烷或氯仿,本實施例中採用 乙醇。藉由揮發性有機溶劑處理的非扭轉奈米碳管線與 未經揮發性有機溶劑處理的奈米碳管膜相比,比表面積 減小,黏性降低。 所述扭轉的奈米碳管線包括複數繞該扭轉的奈米碳管線 轴向螺旋延伸之奈米碳管。該奈米碳管線可採用一機械 力將所述奈米碳管拉膜兩端沿相反方向扭轉獲得。進一 步地,可採用一揮發性有機溶劑處理該扭轉的奈米碳管 線。在揮發性有機溶劑揮發時產生的表面張力的作用下 ,處理後的扭轉的奈米碳管線中相鄰之奈米碳管藉由凡 得瓦力緊密結合,使扭轉的奈米碳管線的比表面積減小 ,密度及強度增大。 所述奈米碳管線及其製備方法請參見范守善等人於2002 年11月5日申請的,2008年11月21日公告的,公告號為 1 303239的中華民國專利;以及於2005年12月16日申請 的,2009年7月21日公告的,公告號為1312337的中華民 國專利。 [0027] 所述線狀的奈米碳管結構12可以係上述複數奈米碳管線 099139402 表單編號Α0101 第11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平行設置組成之一束狀結構或相互扭轉組成之一絞線結 構。所述線狀的奈米碳管結構1 2也可以係上述的奈米碳 管膜纏繞在上述奈米碳管線表面形成的一線狀結構。 [0028] 本實施例中,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為十層層疊設置的奈 米碳管拉膜組成之一層狀結構,該十層奈米碳管拉膜中 任意兩個相鄰之奈米碳管膜藉由凡得瓦力連接在一起, 且相鄰之奈米碳管膜中的奈米碳管垂直交叉排列。具體 地,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 2中的奈米碳管基本沿相互垂直 的兩個方向擇優取向延伸,且基本沿同一方向延伸之奈 米碳管與其延伸方向上相鄰之奈米碳管藉由凡得瓦力首 尾相連,從而形成一網狀結構,具有複數微孔。 [0029] 所述基底16具有一比較平滑的表面。該基底16用於放置 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與該基底16 的表面藉由凡得瓦力緊密結合。具體地,該奈米碳管結 構12中靠近該基底16表面之奈米碳管122藉由凡得瓦力緊 密吸附在該基底16的表面。該基底16的材料可以為玻璃 、陶瓷、石英等硬質材料,也可以為矽膠等柔性材料。 根據該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10的應用的不同,該基 底1 6的材料也有所不同。如,當該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 結構10應用於生物領域時,該基底16應具有較好之疏水 性及能夠較好之吸附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的性能。本實 施例中,所述基底1 6為矽膠。 [0030] 所述可溶性蛋白14覆蓋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時,所述可 溶性蛋白14可滲透入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内部。由於所 述奈米碳管結構12具有複數微孔,所述可溶性蛋白14可 099139402 表單編號A0101 第12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Ο [0031] Ο =所衫米•結構12的微孔;所以,所述可溶性蛋 122,至且^包太覆乎位於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表面之奈米石炭管 二該=溶性蛋白Η —管結構: 構與該親水性奈述奈米碳管結構12複合的結 :::=_,述奈 +、有關。因此,所述可溶性蛋白u 妓米碳管結構12整儀表面;也可以=在= 官結構12中的每個奈米碳 ’、米碳 奈米碳管結構12的微孔蚀的表面;還可以填滿所述 溶性蛋白連成使得相鄰之奈米碳管122上的可 :=:==構12氣碳一 倘太⑼化 ,城可純蛋自14在每 ==2的表面形成-可溶性蛋白_142,但 :冷白14並沒有填滿該奈米碳管結構12的微孔 也=:—鄰:可溶性蛋白包覆層_有連二 連續的月狀結構。也就係說,所述由可溶 性蛋白u與奈切管結構12複合而成賴親水性夺米碳 管複合結構,表㈣__所述奈㈣管 微觀形__本_。㈣地,纽水 的 複合結構1〇中的奈米碳管⑵沿同一方向擇優取向延伸時 ^親水⑷親合_嶋面具有複數凸起 械’該複數凸起或凹槽基本沿相同的方向擇優取向起 099139402 表單編號A0101 第13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延伸。當該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1〇中的奈米碳管l22 石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擇優取向延伸時,所述親水性奈 米碳管複合結構10的表面具有沿兩個方向延伸的複數凸 起或凹槽結構,且職數凸域凹槽的延伸方向基本與 涫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10中的奈米碳管122的延伸方 向相同;在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的微孔處,該親水性奈 米碳管複合結構10也形成有微孔;所以該親水性奈米碳 管複合結構10為-網狀結構。該可溶性蛋白包覆層142的 厚度為1奈米至200奈米,優選為丨奈米至1〇〇奈米。 [0032] [0033] 所述可溶性蛋白可以為哺乳動物的血清蛋白,如牛血清 蛋白、馬血清蛋白、兔血清蛋白、豬血清蛋白等;該可 溶性蛋白射以為雞血清蛋白、人工血料白等。所述 可溶性蛋白的具體類型材料不限。本實施例中,所述可 溶性蛋白14為科血清蛋白,絲牛血清蛋白在所述夺 米碳管結構12中的每個奈米碳管m表面形成—胎牛血清 蛋白包覆層。該胎牛婦蛋白包覆層的厚度為 月 90奈来。 水性 可以理解’所述可溶性蛋白14即使僅設置於所述奈米碳 管結構12遠離所述基底16的表面之奈米碳管122的表面 也可以使得魏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1()具有較好之親 [0034] 099139402 弟^犯們從伢心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1〇中 的可溶性蛋自U形狀㈣奈米碳管結構以的夺米喊 管122的表面,使得該親水性奈求碳管複合結構J且有万 =:,從而奈米碳管的疏水性為_ 第14頁/共/U頁 0992068674 201221471 [0035] 有利於擴展奈米碳管結構的應用範圍,可以廣泛應用 於各種領域。此外,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具有自支撐特 性,所以,該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1〇也具有自支撐 特性,可以比較方便的應用到各種領域中。另,所述奈 米碳管結構12及採用矽膠的基底16都具有較好之柔韌性 、可伸縮特性,而且還具有較好之親水性能,並且矽膠 係無毒的’因此可以應用到醫學領域中。 π參閱圖4,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製備上述親水性奈米 〇 [0036] 碳管複合結構10的方法。謂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1〇)提供一基底16及一奈米碳管結構12 ;該奈米碳 B構12為一宏觀結構,且該奈米碳管結構12包括複數 奈米碳管122 ; [0037] (sl2〇)將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放置於所述基底16表面 f [0038] (Sl3〇)提供可溶性蛋白溶液13;以及 ❹ [0039] ^用所述可溶性蛋白溶液13浸潤所述奈米碳管 12中的所述可溶性蛋白14形成於該奈米碳管結構 12中的至少部分奈米碳管122的表面。 [0040] 步驟(Sll〇)中 本實施你由 所述基底16具有-比較平滑的表面。 二結構12為十層層㈣的奈 兩個奈米碳管料 該十層奈純管拉膜中相鄰之 碳管拉膜的製備方:奈求碳管垂直交叉排列。每個奈求 法包括以下步驟: 099139402 表單編號A0101 第15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0041] [0042] [0043] 首先,k供一奈米碳管陣列,優選地,該陣列為超順排 奈未礙管陣列。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之奈米碳管陣列為單壁奈米碳管陣列 、雙壁奈米碳管陣列及多壁奈米碳管陣列中的一種或多 種。本實施例中’該超順排奈米碳管陣列的製備方法採 用化學氣相沈積法,其具體步驟包括:(a)提供一平整 基底,該基底可選用p型或N型矽基底,或選用形成有氧 化層的矽基底,本實施例優選為採用4英寸的矽基底;( b)在基底表面均勻形成一催化劑層,該催化劑層材料可 選用鐵(Fe)、鈷(Co)、鎳(Ni)或其任意組合的合 金之一;(c)將上述形成有催化劑層的基底在7〇〇〇c 〜900°C的空氣中退火約30分鐘〜90分鐘;(d)將處理過 的基底置於反應爐中,在保護氣體環境下加熱到5〇〇t 〜740°C,然後通入碳源氣體反應約5〜3〇分鐘,生長得到 超順排奈米碳管陣列,其高度為5〇微米〜5毫米。該超順 排奈米碳管陣列為複數彼此平行且垂直於基底生長的奈 米碳管形成的純奈米碳管陣列:。藉由上述控制生長條件 ,該超順排奈米碳管陣列中基本不含有雜質,如無定型 碳或殘留的催化劑金屬顆粒等。該奈米碳管陣列中的奈 米碳管彼此藉由凡得瓦力緊密接觸形成陣列。該奈米碳 官陣列與上述基底面積基本相同。本實施例中碳源氣可 選用乙快、乙稀、甲炫等化學性諸活潑的碳氫化合物 ’本實施例優選的碳源氣為乙块;保護氣體為氮氣或惰 性氣體’本實施例優選的保護氣體為氬氣。 可以理解,本實施例提供之奈米碳管陣列不限於上述製 099139402 表單編號A0101 第16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備方法。也可為石墨電極恒流電弧放電沈積法、雷射蒸 發沈積法等。 [0044] Ml -i> '、人採用一拉伸工具從奈米礙管陣列中拉取獲得一奈 米碳管膜。其具體包括以下步驟:(a)從上述奈米碳管 陣列中選定部分奈米碳管,本實施例優選為採用具有一 I度的膠帶接觸奈米碳管陣列以選定部分奈米碳管; )以—個速度沿基本垂直於奈米碳管陣列生長方向拉伸 F刀奈米碳管,以形成一連續的奈米碳管膜。 〇 [0045] 在上迷拉伸過程中,該部分奈米碳管在拉力作用下沿拉 伸方向逐漸脫離基底的同時,由於凡得瓦力作用,該選 $的部分奈米碳管分別與奈米碳管陣列中的其他奈米碳 官首尾相連地連續地被拉出,從而形成一奈米碳管膜。 [0046] 所述步驟(S120)為將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直接鋪設於 该基底16的表面。由於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中的每個奈 米碳管膜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所以^個奈米碳管膜都 〇 表現出較大的黏性,_此,該奈米碳管結構12中的奈米 碳官膜可以直接地,不需要另外的黏合劑就可以黏附於 所述基底16或與其相鄰之奈米碳管膜的表面。具體地, 當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為複數奈米碳管膜時,可以先將 一個奈米碳管膜鋪設於所述基底16上,然後再將其他奈 米碳管膜依次鋪設於所述奈米碳管膜上,從而形成所述 奈米碳管結構12。 [〇_ _ (S130)中的可溶性蛋白溶液13為可溶性蛋白_ 水溶液和純的可溶性蛋自14 ;其巾,純的可溶性蛋白14 099139402 表單編號A0】0〗 第17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太糸^ 1蛋白溶液1 3中的可溶性蛋白的濃度為1 0 0 % ^所4濃度”指的係體積百分比漠度。所述 蛋白溶液】3為血清溶液,優選為哺乳動物的血清 如牛Μ溶液、清溶液、兔血清溶液、緒血 Γ液等;該可祕蛋⑽液13還可以為雞㈣溶液、 ^血清溶液、蛋血清溶液等。該可溶性蛋白溶液⑽ ^可以根據需要確定。優選地,該可溶性蛋白溶⑽ 2體積百分比濃度為G.G1%〜5n。進_步,該可溶性蛋 白溶液13㈣積百分比濃度^1%〜m。本實施射 ,所述可溶性蛋白溶液13為濃度為1%的胎牛▲清溶液。 [0048] [0049] 4(S14G).將所述奈米碳管結構⑽同基底1卜併 浸=所述可溶性蛋白溶液13中;並浸泡一段時間,使得 所述可溶性蛋白溶液13浸潤該奈㈣管結構Μ。優選地 t驟(S140)可以使得所述可溶性蛋白溶液】3充分 的渗輕該奈米碳管域12㈣,如财雜蛋白溶液 13附者在该奈米碳管結構12中的每個奈米碳管m的表面 ,、中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在所述可溶性蛋白溶液 中的浸泡時間可以根據需要確定;優選地,浸泡i小時〜 48小時。本實_巾,將所述切奈米碳管拉膜浸泡到 濃度為U的胎牛企清溶液中2小時,使得該胎牛血清溶液 充分浸潤該十層奈米碳管拉膜。 在該步驟(S14G)中,所述可溶性蛋白溶液13藉由所述 不米石反g結構12中的微孔滲透到該奈米碳管結構中, 並使得該可雜蛋白錢13巾料雜蛋白邮過所述 微孔被吸附在所述奈切管122的表面。隨著所述奈米碳 099139402 表單編號A0101 第18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g、°構12在該可溶性蛋白溶液13中的浸泡時間的增加, 所述可,谷性蛋白14逐漸包覆所述奈米碳管122的表面。所 以,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的結構及形狀在該製備過程中 基本不党影響,其一直保持其原來的結構及形狀。因此 所述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1 〇的形狀與所述奈米碳 管結構12的形狀基本—致;也可㈣,所述奈米碳管結 構12係所述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1〇的骨架。 [0050] Ο 5亥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10的製備方法進一步包括( S15 〇 )對所述浸潤有可溶性蛋白溶液13的奈米碳管結構 12進行殺菌處理,以利於長期存貯該親水性奈米碳管複 合結構或應用到生物及醫學領域中。該步驟可以藉由古 溫或冷東的方法實現。其中,該步驟(S142)為可選^ 性的步驟。本實施例中,在12(rc的溫度下供乾該浸潤有 胎牛血清溶液的十層奈米碳管拉膜。
[0051] G 土听隹邳叫悚件下,所述可溶性蛋白溶液13的濃 度越大或奈米碳管結構丨2在可溶性蛋白溶液13中的曼包 時間越長,所述可溶性蛋白14在所述奈米碳管結構U中 的奈米碳管122表面上形成的可溶性蛋白包覆層丨42就越 厚,甚至會覆蓋在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的表面,形成一 連續的片狀結構。在相同條件下’所述奈米碳管結構^ 中的微孔的孔徑越大,所述可溶性蛋白u就越容易穿過 所述微孔,並被吸附在該奈米碳管結構12中的卉米碳& 122的表面。另,藉由控制所述奈米碳管結構a在所述η 溶性蛋白溶液13中的浸泡時間,也可以得到不同妗構 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1〇。 % 099139402 表單編號Α0101 第19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0052] [0053] [0054] 099139402 請參閱圖6及圖7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〆禕親水性奈 米碳管複合結構20。該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2〇由— 基底26、一奈米碳管結構22及〆可溶性蛋白24組成。所 述奈米碳管結構22包括複數奈米碳管222,真為一宏觀結 構。所述奈米竣管結構22設置於所述基底26的表面。所 述可溶性蛋白2 4與該奈米碳管結構2 2複合。 所述基底26及可溶性蛋白24的材料與第一實施例中的基 底16及可溶性蛋白14的材料相同。所述奈米碳管結構22 的結構與所述奈米碳管結構12的結構相同。 该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20與第一實施例的親水性奈 米碳官複合結構10相似,不同之處在於:戶斤述可溶性蛋 白24至少在該奈米碳管結構22遠離所述基底26的至少部 分表面形成一連續的可溶性蛋白層242。具艏地,所述可 谷蛋白24覆蓋在該奈米碳管結構22遠離戶斤述基底26的 表面,並形成一連續的可溶性蛋白層242。進一步地,該 可冷性蛋白24可滲透到該奈米碳管結構22的内部,並包 覆所述奈米碳管結構22中遠離基的奈《管222。在 w種情况下’所述可溶性蛋白層⑷與該奈米碳管結構 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分介面。該可溶性蛋白層242的厚度可 、/據需要選擇。優選地,該可溶性蛋白層⑽的厚度為 ^微米至2微米。本實施例中’所述奈米碳管結構^為 一百層的奈米碳管拉膜。所述可溶性蛋白層242為0.5微 未的胎牛4蛋白層狀結構1,料溶性蛋自層Μ遠 2述基底26的表面基本上係平的。所述可溶性蛋白24 渗透到所述奈米破管結構22中,使得該奈米碳管結獅 表單編號A01Q1 第20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罪近所述可溶性蛋 包覆。 白層242的奈米碳管被該可溶性蛋白24 [0055] Ο [0056] Ο 管複合結構2°的製備方法與第-實施 …7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1G的製備方法相似, ^處在H親讀奈織管複合結獅採用的可 =蛋白溶液的濃度相對較大以及奈米碳管結構。的浸 ^ ’間相對較長。本實施财,所述親水性奈米碳管複 :、结構⑽藉由將所述覆蓋有—百層奈米碳管拉膜的基 -26在純的胎牛血清中浸泡6小時而製備的。 請參麵,本發则錢_提供—種親水性奈米碳管 複合結構3G。該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_由—奈米碳 管結構32及可溶性蛋白34组成。該奈米碳管結構&包括 複數不米叙g 322 ’且為-宏觀結構。所述可溶性蛋白^ 與該奈米碳管結構32複合,且至少包覆位於所述奈米碳 ^結構32至少-個表面之奈米碳管m。所述親水性奈米 兔管複合結獅與第-實關提供之親水性奈米碳管複 合結構10的明顯不狀處在於,該乘水性奈米碳管複合 結構30不包括基底。 [0057] 本實施例中,所述可溶性蛋白34在所述奈米碳管結構Μ 中的母個奈米碳管322的表面形成一可溶性蛋白包覆層 342,並沒有填滿該奈米碳管結構32中的微孔,相鄰之可 ;谷性蛋白包覆層342並沒有連成一片,因此,該奈米碳管 結構32的表面並沒有形成一連續的可溶性蛋白層。所述 由可 >谷性蛋白3 4與奈米碳管結構3 2複合而成的該親水性 奈米碳管複合結構30的表面微觀形貌與所述奈米碳管結 099139402 表單編號A0101 第21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構32的微觀形貌相似或基本相同。其中,該奈米碳管結 構32為二十層奈米碳管拉膜,相鄰之奈米碳管拉膜中的 奈米碳管垂直且交叉排列。該親水奈米碳管複合結構3 0 形成複數凸起或凹槽,該複數凸起或凹槽沿兩個基本垂 直的方向擇優取向延伸。所述可溶性蛋白34為胎牛血清 蛋白。 [0058] [0059] [0060] [0061] [0062] 可以理解,所述可溶性蛋白34可以僅包覆位於該奈米碳 管結構32的一個表面之奈米碳管322或僅包覆位於該奈米 碳管結構32中的整個表面之奈米碳管322,但並沒有滲透 到該奈米碳管結構32的内部使得每個奈米碳管322的表面 形成有所述可溶性蛋白34。 所述奈米碳管結構32中的每個奈米碳管322的表面形成有 所述可溶性蛋白包覆層342,所以該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 結構30具有較好之親水性;該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30的表面微觀形貌與所述奈肩碳管結構32的微觀形貌相 似或基本相同。另,由於所述親水性奈米碳管結構32具 有較好之柔韌性及可伸縮特性,所以該親水性奈米碳管 複合結構30也就有較好之柔韌性及可伸縮特性。 請參閱圖9,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製備上述親水性奈 米碳官複合結構30的方法,該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210)提供一奈米碳管結構32,該奈米碳管結構32為 —宏觀結構’且該奈米碳管結構32係由複數奈米碳管組 成一自支撐結構; (S220 )提供可溶性蛋白溶液33 ;以及 099139402 表單編號A0101 第22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0063] [0064] [0065] 〇 0 (S22〇)中的可溶性蛋白溶液33的材料與第一實施 本的步驟(S120)中可溶性蛋白溶液13的材料相同。 實施例中,所述可溶性蛋白溶液33的濃度為2%的胎牛 血清溶液。 妹驟(S23G )包括以下步驟:(s23i )將所述奈米壤管 構32固定於—框架36,且該奈米碳管結構的兩側面暴 露於周圍環境中.甘 衣見T,其中,所述框架36的材料為金屬,該 &架36具有鎮空區域’使得固定於該框架%的奈米碳管 D構32在該鏤空區域懸空設置。:可以理解,所述框架36 柯料不限於金屬’也可以為除了金屬之外的其他材料 如木質的框架。(S232 )採用噴射、喷塗或甩膜的方 去使所述可溶性蛋白溶液3 3浸潤所述奈米碳管結構3 2。 優選地’該可溶性蛋白溶液藉由喷射喷塗或甩膜的方 去充分滲透到該奈米豫管結構32的内部。本實施例中, 所述可溶性蛋白溶液33充分濠潤該奈米碳管結構32中的 每個奈米碳管322的表面,使得該可溶性蛋白34黏附在每 個奈米碳管322的表面;(S233 )去除所述框架36,形 成所述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3〇。其中,所述步驟( S232 )與步驟(S234)之間還可以進一步包括對浸潤有 所述可溶性蛋白溶液33的奈米碳管結構32進行殺菌處理 的步驟。 可以理解’所述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3〇也可以採用 與第一實施例提供之製備所述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099139402 表單編號A0101 第23頁/共41頁 0992068674-0 [0066] 201221471 〇的方法㈣的方法來製備。具體地’在第-實施例中 的步驟(S14G)《後,增加去除所述基底的步驟,就可 以得到該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獅。其中,所述兵底 可以採用外力制離的方法去除。 土— [0067] 二多閱圖1。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提供一種親水性奈米碳 S複°、。構4G。讀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40由-奈米 似可溶性蛋白44組成。該奈米碳管結⑽為 冓且包括複數奈米碳管422。所述可溶性蛋白 44與所述奈米峻管結構42複合,且至少設置於該奈米碳 b Μ冓32的至少〜個表面。所述親水㈣米碳管複合結 構4〇與第—實施例提供之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20的 月顯不同之處在於’該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40不包 括基底。 [0068] 本實施例中’所述可溶性蛋白44在該奈米碳管結構42的 一個表面形成—連續的可溶性胥白層442,且該可溶性蛋 白44滲入該奈米碳管結構42的内部丨聲得該奈米碳管結 構42靠近該可溶性蛋白層442的奈米碳管422被該可溶性 蛋白44包覆。 [0069] 可以理解’所述可溶性蛋白44還可以在該奈米碳管結構 42的整個表面形成所述可溶性蛋白層442,且該可溶性蛋 白44渗入該奈米碳管結構42的内部,使得靠近該奈米碳 吕結構42表面之奈米碳管422被該可溶性蛋白44包覆或該 奈米兔官結構42中的每個奈米碳管422被該可溶性蛋白44 包覆。 099139402 表單編號A0101 第24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闺所述親水性奈料I複合結構鍋冑備方法與第三實施 例提供之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3〇的製備方法相同, 可以藉由控制所述可溶性蛋白溶液的濃度及奈米碳管結 _厚度輕備。如,當所料雜蛋自料的濃度比 較大及浸潤所述奈米碳管結構42的時間比較長時,就可 以製備所述親水性奈米礙管複合結構4 〇。 剛树㈣施雛供之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具有以下 優點:第-,由於所述可溶性蛋白與所述奈米碳管結構 D 複合,且所述可溶性蛋白包覆該奈来碳管結構的至少一 ‘錄面’所述可溶性蛋白具有較好之親水性,所以該親 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具有較好之親水性,可以廣泛應 用於各種領域。第二,所述奈米絲結構具有較好之柔 勃性、可伸職性’所財„實_提供1親水性奈 米碳管複合結構也具有較好之柔_、可伸縮特性,因 此可以應用到醫學領域中。第三,當所述親水性奈米碳 管複合結構由奈来碳管結構、可溶性蛋白灰柔性且無毒 〇 性的基底組成時,尤其係當該基底為矽膠時,由於基底 沒有毒性且具有良好之柔喊及可伸縮性,所以該親水 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也可以應用到醫學領域中。第四, 當所述可溶性蛋白包覆奈米碳管結構中的奈米碳管,形 成所述可溶性蛋白包覆層,且該可純蛋自填充在部分 所述奈米碳營結構的微孔,使得該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 結構具有複數微孔時’所述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结構的 表面形貌與所述奈米碳管結構的表面基本相同或相似; 也可以說’當所述奈米碳管結構中的奈米碳管姑構有序 099139402 表單編號A0101 第25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排列時,所述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中的凸起或凹槽 也有序排列。 [0072]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之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之製備方 法具有以下優點:第一,該製備方法採用可溶性蛋白溶 液作為原料,該原料的價格低廉,而且來源比較廣泛, 因此,可以使得製備該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的成本 比較低;第二,在該方法中,所述奈米碳管結構的整體 結構基本保持不變,幾乎沒有遭到破壞,一直保持自支 撐特性,因此,由該方法製備的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 構的表面形貌基本上與所採用的奈米碳管結構的表面形 貌相同或相似。第三,該方法採用的可溶性蛋白溶液係 可溶性蛋白的水溶液,因此該可溶性蛋白溶液基本沒有 引入其他雜質,所以由該方法製備的親水性奈米碳管複 合結構中幾乎也不含有雜質。此外,該方法採用的試劑 為可溶性蛋白,而可溶性蛋白對環境比較友好,所以該 方法基本上沒有環境污染。第四,採用所述可溶性蛋白 溶液直接處理所述奈米碳管結構就可以得到所述親水性 奈米碳管複合結構,因此,該製備方法比較簡單。 [0073]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遂依法提 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 ,自不能以此限制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舉凡熟悉本案 技藝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 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0074] 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之奈米碳管複合結構的透射 099139402 表單編號A0101 第26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0075] [0076] [0077] [0078]Ο [0079] [0080] [0081]Ο [0082] [0083] 電鏡照片。 圖2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之奈米碳管複合結構的立體 結構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之奈米碳管複合結構採用的 奈米碳管膜之掃描電鏡照片。 圖4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之奈米碳管複合結構的製備 流程不意圖。 圖5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之奈米碳管複合結構使用的 十層層疊設置之奈米碳管膜的透射電鏡照片,其中相鄰 之兩層奈米碳管膜中的奈米碳管垂直交叉設置。 圖6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之奈米碳管複合結構的剖面 電子掃描照片。 圖7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之奈米碳管複合結構剖面示 意圖。 圖8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之奈米碳管複合結構立體結 構示意圖。 圖9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之奈米碳管複合結構的製備 流程示意圖。 圖10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提供之奈米碳管複合結構剖面 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10 ; 20 ; 30 ; 40 099139402 表單編號Α0101 第27頁/共41頁 0992068674-0 [0084] 201221471 [0085] 奈米碳管結構:12 ; 22 ; 32 ; 42 [0086] 奈米碳管:122 ; 222 ; 322 ; 422 [0087] 可溶性蛋白溶液:13 ; 33 [0088] 可溶性蛋白:14 ; 24 ; 34 ; 44 [0089] 可溶性蛋白包覆層:142 ; 342 [0090] 可溶性蛋白層:242 ; 442 [0091] 基底:16 ; 26 [0092] 框架:36 0992068674-0 099139402 表單編號A0101 第28頁/共41頁

Claims (1)

  1. 201221471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其包括:一奈米碳管結構 ,所述奈米碳管結構具有至少一個表面,所述奈米碳管結 . 構係由複數奈米碳管組成之一宏觀結構,所述奈米碳管結 構中複數奈米碳管藉由凡得瓦力相互連接; 其改良在於,進一步包括可溶性蛋白,所述可溶性蛋白與 所述奈米碳管結構複合,所述可溶性蛋白至少設置於所述 奈米碳管結構的至少一個表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 其中,所述可溶性蛋白至少部分從所述奈米碳管結構的至 少一個表面滲透至所述奈米碳管結構内部,所述奈米碳管 結構中至少部分奈米碳管被所述可溶性蛋白包覆。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其中,所述可溶性蛋白設置於所述奈米碳管結構的整個表 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其中,所述可溶性蛋白滲透至所述奈米碳管結構内部,包 〇 覆所述奈米碳管結構中的每個奈米碳管。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其中,所述可溶性蛋白在所述奈米碳管結構至少一個表面 形成一可溶性蛋白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其中,所述奈米碳管結構為複數奈米碳管組成的層狀結構 〇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099139402 表單編號A0101 第29頁/共41頁 0992068674-0 201221471 其中’所述層狀奈米碳管結構中複數奈米後管沿同—方向 擇優取向延伸。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其中,所述奈米碳管結構中的每_奈米碳管與在伸方向 上相鄰之奈米破管藉由凡得瓦力首尾相連。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其中,所述奈米破管結構中複數奈米碳管分別沿不同的方 向擇優取向延伸。 ίο 11 12 13 14 09913940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其中,所述奈織管結構t魏奈米碳管相互職㈣網 絡狀結構。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其中’所述奈米碳管結構包括複數奈米碳管膜該複數奈 米碳管膜層疊設置,且相鄰之奈米碳管膜之間藉由凡得瓦 力相互連接。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親水陵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其中,所述奈米碳管結構為複數奈米碳管組成的線狀結構 〇 如申請專㈣㈣〗項所狀親料奈^管複合結構, 其中,所述可溶性蛋白為牛血清蛋白、馬血清蛋白、兔血 清蛋白、豬血清蛋白、雞血清蛋白或蛋清蛋白。 -種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其包括:一奈米碳管結構 ,所述奈米碳管結構具有至少—個表面,所述奈米碳管結 構係由複數奈米碳管組成之一宏觀結構,所述奈米碳管結 構中複數奈米碳管藉由凡得瓦力相互連接; 其改良在於’進一步包括可溶性蛋白,所述可溶性蛋白與 表單編號A0】0] 第30頁/共41頁 099206J 201221471 所述奈米碳管結構複合,所述可溶性蛋白至少包覆位於所 述奈米碳管結構至少一個表面之奈米碳管。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其中,所述奈米碳管結構中每個奈米碳管的表面設置有一 可溶性蛋白包覆層。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其中,所述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具有複數微孔。 17 . —種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其包括: 一基底,所述基底具有一表面;以及 〇 一奈米碳管結構設置於所述基底的表面,該奈米碳管結構 為一宏觀結構且包括複數奈米碳管; 其改良在於,進一步包括可溶性蛋白,該可溶性蛋白覆蓋 至少部分所述奈米碳管結構,並與所述宏觀的奈米碳管結 構複合。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其中,所述基底材料為矽膠、玻璃或陶瓷d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〇 其中,所述奈米碳管結構藉由凡得瓦力與基底表面緊密結 合。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其中,所述可溶性蛋白滲透入所述奈米碳管結構内部。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其中,所述奈米碳管結構具有複數微孔,所述可溶性蛋白 設置於所述奈米碳管結構中奈米碳管的表面。 099139402 表單編號 A0101 第 31 頁/共 41 頁 0992068674-0
TW99139402A 2010-11-16 2010-11-16 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TWI4381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39402A TWI438150B (zh) 2010-11-16 2010-11-16 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39402A TWI438150B (zh) 2010-11-16 2010-11-16 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1471A true TW201221471A (en) 2012-06-01
TWI438150B TWI438150B (zh) 2014-05-21

Family

ID=46724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39402A TWI438150B (zh) 2010-11-16 2010-11-16 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3815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4751B (zh) * 2012-06-04 2014-10-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液體透鏡
TWI454750B (zh) * 2012-06-04 2014-10-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液體透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4751B (zh) * 2012-06-04 2014-10-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液體透鏡
TWI454750B (zh) * 2012-06-04 2014-10-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液體透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38150B (zh) 201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40773B2 (en) Method for making nanowire structure
TWI376190B (en) Composite for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TWI327177B (en) Carbon nanotube film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CN101712468B (zh)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TW201136828A (en) Fullerene-doped nanostructures and methods therefor
TW200307574A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nano objects
CN101499338B (zh) 绞线的制备方法
JP2002264097A (ja)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837287A (zh) 碳纳米管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TWI339465B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lay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TWI411574B (zh) 奈米碳管複合材料及其製備方法
TW201221471A (en) Hydrophilic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structure
TW200929292A (en) Super capacitor
TWI461298B (zh) 奈米碳管複合膜的製備方法
TW201103862A (e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grid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JP4595110B2 (ja) フラーレン分子から成る中空構造を持つ針状結晶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464311A (zh) 亲水性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TW201247531A (en) Method for making transparent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film
TWI438149B (zh) 親水性奈米碳管複合結構之製備方法
CN102464310B (zh) 亲水性碳纳米管复合结构
TW201326034A (zh) 奈米碳管複合膜
TW200841052A (en) Polariz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TWI644787B (zh) 多孔金屬複合結構
TW201203306A (e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grid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TWI501916B (zh) 奈米碳管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