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14923A - Polarity switch circuit in charger - Google Patents
Polarity switch circuit in charger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214923A TW201214923A TW099133126A TW99133126A TW201214923A TW 201214923 A TW201214923 A TW 201214923A TW 099133126 A TW099133126 A TW 099133126A TW 99133126 A TW99133126 A TW 99133126A TW 201214923 A TW201214923 A TW 201214923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eedback
- voltage
- switch
- input
- unit
- Prior art date
Links
- KZNMRPQBBZBTSW-UHFFFAOYSA-N [Au]=O Chemical compound [Au]=O KZNMRPQBBZBTS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01922 gold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82320 Panthera leo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00 charge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67 mil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080 mil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36 milk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reverse polarity correcting or protecting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201214923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極性切換電路,尤其是指一種用於 充電器中以防止使用者在插接充電電池時腳位錯誤的極性 切換電路,能夠進一步避免因為腳位錯誤而導致的線路指 壞。 貝 【先前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元件與應用晶片的種類越來越 多’其中有許多的電子元件、晶片的腳位、接點都有極性 或順序的區別,以作不同的應用。 一般而言’電子元件或是應用晶片在使用時,都會定 義腳位的應用順序,各個電子元件的腳位與接點不能接 反,否則便會無法正常工作,甚至是造成線路的毁壞,並 影響整體線路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例如,當充電電池插接於充電器上時,在正負極性正 確的情況下,充電器能夠正常對充電電池進行充電,但若 .是使用者沒有注意正負極的正確性而將充電電池反接時, 充電器不但無法對充電電池進行充電,還有可能被充電電 池中的殘存電力反饋所損害,導致線路不穩定甚至是燒 毁,如此便有可能產生漏電的情形,且更會危害到使用^ 的安全。 【發明内容】 有鑑於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 種用於充電器的極性切換電路,能夠在使用者不小心將充 4/23 201214923 電負載(如一充電電池)反接於充電器上時,也能夠正常 進行充電的動作,進一步提昇充電器的實用性與使用上的 安全性。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方案,提供一種 用於充電器的極性切換電路,包括一極性切換單元和一輸 入=制單元,其中極性切換單元更包含有一輸入端、一^ 出端、一順向導通電路以及一反向導通電路。 極性切換單元接收一輸入電力以充電一充電負 載丄其偵測充電貞載連接於雜性切換單元的極性,來 該充電負載之電力的極性。極性切換單元的 1包含有—正輸人接腳和—負輪人接腳,是接收輸 入电力,該輸出端有一正輸出接腳和一負輸出 連接於該輸入端及該輸出端之間: :=::=於負輸出接腳的電壓時,將正輸入接腳 而、連接’並將負輸入接腳與負 == 電路則是電性連接於輸入端以及輸出端之間, =正輸出接腳的電壓小於負輸出接腳的電塵時 連接。 麟負輪人接腳與正輸出接腳 該順向導通電路包括有一第一 _ 單元,其中第-PL - . #開關早兀及—第二開關 ^早兀電性連接於正輸入接腳盥 接腳之間,而第一開關單元 机、正輸出 負輸出接腳。第_ 帛端電性連接於該 輸出接腳之間,而第二二電料接於負輸入接腳與負 接於正輸出接腳。 早兀的-第二控制端則電性連 該反向導通電路包括有—第三開闕單元及一第四開闕 5/23 201214923 :7L ’其中第三開關單元電性連接於正輸人接腳金 之間’而第三開關單元的一第三控制端電性連接:: 輸出接腳。第四開關單元則電性連接於負輸入 ^ 負輪第開關早"的—第四控制端電性連接於 其中,該第-開關單元及該第二開關單元是者 出接腳的電壓大於該負輸出接=二 開關單元及該第四開關單元則是當該負輸 ^二 於該正輸出接腳的電壓時導通。 、 、電墾大 另外,輸入控制單元則是電性連接於極性切 =讀人電力至雜性切換單元,並她連接於輸 貞載的-負載電壓’ _依據該負 & 2元中包含有一電壓迴授單元及一電壓電流 ”中_壓迴授單元電性連接於輪㈣1 壓。而電壓電流產生單元則電性連接於電= 電墨迴授單柄傳送而來的負 疋接收 制輸入端所接收的電壓及據負载電壓控 雷,料w ¥大小來對充電負載進行充 能夠準確充到—預定電壓數值,不:: 極ϋ切換早兀的額外電力消耗所影響。 θ -、口 授單元包含有:第-迴授開關、一第 第三迴授開關及—第四迴授開關。第-迴 ==,以將正迴授端與正輸出d 將負处知與負輪出接腳相連。而第三迴授開關及第四迴 6/23 201214923 $開關貝]疋^負輸出接聊的電壓大於正輸出接腳的電壓時 ‘I以將正迴授端與負輸出接腳相連,並將負迴授端與 正輸出接腳相連。 … 另外,上述第一開關單元、第三開關單元、第一迴授 開,及第三迴授開關為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而第二開
關單$ g四開關單元、第二迴授開關及第四迴授開關為N 型,氧半場效電晶體。並且,其中第-開關單it、第二開 關皁凡、第三開關單元及第四開關單元的寬長比大於第一 迴授開關、第二迴授開關、第三迴授開關及第四迴授開關 的寬長比。 藉由提供極性切換電路於充電器中,讓充電器在充電 負載^接時仍絲夠正f進行充f,並且不會因為反接導 致充私負载的電力反饋至充電器中造成漏電,進一步提昇 充電器的實用價值及使用上的安全性。 义以上之概述與接下來的實施例,皆是為了進一步說明 本毛明之技術手段與達成功效,然所敘述之實施例與圖式 僅提供參考說日制,並非絲對本發明加以限制者。 【實施方式] 押一明參考第—圖,於充電器的架構中可以用一極性切換 單元11來作輸出電力極性的切換,當有一充電負載(圖未 不如充電電池)插接於輸出端OUTPUT的正輸出接腳 ουτρ及負輸出接腳〇UTn時,極性切換單元u會先偵測 充連接的極性是否正確,也就是侧充電負載的高 電壓端疋否接於正輸出接腳OUTp且低電壓端是否接於負 輸出接腳OUTn,並依據_結絲決定輸㈣充電負載的 7/23 201214923 電力的極性。 明參考第二A圖,為本發明的極性切換單元u的一種 實施例的電路示意圖,包含有—輸人端mpUT、一輸出端 OUTPUT、-順向導通電路⑴及一反向導通電路1丨3,其 中該輸入端INPUT包含有—正輸人接腳INp及—負輸入接 腳INn,以接收輸入電力;該輸出端〇υτρυτ包含有一正 輸出接腳OUTp和-負輸出接腳〇UTn,用來連接一充電負 載’例如充電電池等;該順向導通電路U1包含有一第一 開關單το lin及-第二開關單元1112;而該反向導通電路 13則包含有-第三開關單元1131和—第四開關單元 具T該第-開關單元丨丨丨丨連接於該正輸入接腳聊和 =輸出接腳〇UTp之間,該第二開關單元1112連接於該負 輪^妾聊INn和該負輸出接腳〇UTn之間,該第三開關單 7L 131連接於正輸入接腳ΙΝρ和負輸出接腳⑽η之間, == 關單元1132則是連接於負輸入接驅和正輸 出接腳OUTp之間。 於本實施例中,第-開關單元仙、第二開關單元 第二«早% 1131及第鳴f單元ιΐ32的開關控制 :當輸出端_丁所接的充電負載( 2的極性連接正«(也就是高電壓端接於正輸出接腳 ι]ιΛΐ低^端接於負輸出接腳0UTn),第—開關單元 垃及第二開關單元1112導通,其餘兩個關閉,使正輸入 與正輸出接請Tp相接,並使負輸人接腳t 電=l0UTn相接。而當輪出端⑽ρυτ所接的充 電負載極性連接為相反時H關單元1131及“_ 8/23 201214923 早兀1132導通’其餘兩個關閉,使正輸入接腳吻與 ^接,並使獅1ΝΠ與正輸^ 如此-來’無論充電負載所插接的極性是否正 電盗皆能正常進行充電。另外,第一開關單元^⑴二 開關^元1112、第三_單幻131及第四開關單元^ 可以是任意形式的開關,像是繼電器(咖)或電晶體 (transistor)等。 日曰
—接著請參閱第二B圖,為本發明極性切換單元n的另 -實施例的示意圖。第二B圖與第二A圖不同處在於,第 二B圖的第-開關單元仙和第三開關單元⑴丨分別為p 型的金氧半場效電晶體Q1和Q3 (Metal 0xide s:瞻dUCtor Field Effect τ職ist〇r,m〇sfet ),而第二開 關早7L 1112和苐四開關單元1132則是M的金氧半場效 電晶體Q2、Q4。 其中,第-開關單元llu的第一控制端(也就是 ^OSFET的閘極)連接於負輸出接腳〇υΤη,而第二開關 單元1112的第一控制端則連接於正輸出接聊,如第 一 Β圖中所不。如此一來,當正輸出接腳⑽^的電壓超 過負輸出接腳OUTn的電壓料M〇SFET的門播電壓 (threshold V0ltage)時,第一開關單元nu便會導通以 ,接正輸人接腳!Np和正輸出接腳〇UTp,並且,第二開關 單元1112也會同樣導通,以連接負輸人接腳馳和負輸出 接腳OUTn,形成電力傳遞的迴路。 ^方面,反向導通電路113中的第三開關單元1131 的第三控制端連接於正―接腳WTp,而第四開關單元 9/23 201214923 =路的端則連接於負輪出接腳_。與順向導 0卢負於中技、反向導通電路113的第三開關單元1131 : 〇UTn的電壓大於正輪出接腳㈣到達 MOSFET的門檻電壓的時候導 和負輸出接一並且,第四開=== 導通,以連接原接腳INn和塌接腳崎。同樣會 也就是說,㈣上述錢半場效電晶體qi、吸 和Q4的控制’無論當正輸出接腳〇UTp的電 =輸:接腳OUTn蝴,正輸入接腳ΐΝρ都會連接: 電S較向的輸出接腳,而負輸人接腳施則 垂 麼較低的輸出接腳,讓充電電路能夠正常運作。曰; 另外,第-金氧半場效電晶體Q1的間 之間更可包含有一第—緩衝電_,以 接腳OUTn傳运到第—金氧半場效電晶的1 或過電流損壞金氧半場效電晶體Qi。; ⑻二_與正輸出接腳 匕3有第一緩衝電阻R2,在第三金負车 效電晶體Q3關極與正輸出接腳QUTp之間可包—= 三緩衝餘R3,而在第四錢半場效電晶體Q4 = 負輸出接腳〇UTn之關可包含有-第嗅衝電阻^、 請參照第三A圖,為第二㈣之電路的運 如第二B圖所示,使用者所插接的充電負载2〇 (可^右 電電池)的電極極性連接正常,也就是正端(高電壓= 連接於正輸出接腳0UTp而負端(低電壓端)連而 出接腳OUTn。在此情況下,順向導通電路⑴ _;= 半場效電晶體Q1及第二金氧半場效電晶體Q2為導通,而 10/23 201214923 = 路113的第三金氧半場效電晶體Q3和第四金氧 丰%效電晶體Q4則為截止。 礼 莖一=、,在第二A圖的情況中’正輸入接腳INP會因為 場效電晶體Q1的導通而與正輸出接腳OUTp相 的導、甬而t入接腳馳則會因為第二金氧半場效電晶體Q2 入^ 輸出接腳0UTn相接。從輸人端膽υτ所輸 芦而2的極性疋固定的,也就是正輸人接腳INp為高電 輸人接腳馳為低電壓,因此,電流的流動路徑是 二ΙΝΡ流人,經過第—金氧半場效電晶體Q1 =正輸出接腳0UTp對充電_2G充電,再從充電負載 入接腳=流出’經由第二金氧半場效電晶體Q2回到負輸 八接腳INn ’形成電力的迴路。 -、重^方面,明蒼考第二B圖,為第二B圖之電路的另 二運=示意圖,在本圖中,充電負載2q為反接,也就是正 二(二電壓端〕連接於負輸出接腳〇UTn而負端(低電壓 效ΐ::第出接::Ρ。在此情況下,第-金氧半場 日體Q1和第二金氧半場效電晶體Q2為截止,而第三 =半場效電晶體Q3和第四金氧半場效電晶體Q4為導 因此於第三B _情況下’正輸入接腳聊會因為第 :金乳半場效電晶體φ的導通而與負輸出接腳〇抓相 遂而負輸人接腳施則會因為第四金氧半場效電晶體q4 的通與正輸出接腳〇UTp連接。因此,充電電流經過 到备=是從正輸入接腳1Νρ流經第三金氧半場效電晶體Q3 =輪出接聊〇UTn對充電負載20的正極充電’而從充電 、戟20的貞極流出’朗正輸出接聊〇υΤρ及第四金氧半 11/23 201214923 場效電晶體Q4回到負輸入接腳INn,形成充電迴路。 也就是說,無論充電負載20是順接或是反接,正輸入 接腳INp都會與充電負載20電壓較高的一端連接,且負輸 入接腳INn都會與充電負載20電壓較低的一端連接,如此 一來’從輸入端INPUT所輸入的電力就能夠對充電負載20 正常充電’並且,充電負載20的殘餘電力也不會反饋至極 性切換電路造成漏電的情況,提昇實用性及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相較 於雙載子接面電晶體(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而 s ’因為BJT為電流驅動的元件’所以在工作時bjt的基 極(Base)會產生電流,如此便會增加功率耗損,導致充 電的效率下降,而MOSFET在使用時的閘極(Gate)不會 有額外的電流產生,所以也不會有多餘功率消耗,效率較 佳。因此’於較佳實施例中’使用MOSFET來作為開關元 件會使整體效率較好,進而節省用電量與成本。 另外’從第三A圖與第三B圖的電流示意圖可以知道, 热論疋正接或是反接,充電迴路都會經過兩個開關單元, —個為P型MOSFET,另一則為N型M0SFET,而無論是 N型或是P型的M0SFET,都會有内電阻存在,當電流通 過時勢必會有電能的消耗,使得正輸出接腳〇UTp與負輸 出接腳OUTn間的電壓差略小於正輸入接腳ΙΝρ與負輸入 接腳INn間的電壓差,也就是言兒,因為極性切換單元”的 額外電力消耗’使充電的精準度產生偏差。 有鑑於此’請參照第四圖’為本發明用於充電器的極 ,切換電路1G的-種實施例的方塊圖,包含有—極性切換 單元11和一輸入控制單元17,輸入控制單元17中又包含 12/23 201214923 Γ"電ΐ迴授單元13以及—電壓電流產生單元15。其中電壓 ,授單凡13電性連接於輸出端OUTPUT及電壓電流產生 ί =5二用來迴授輸出端0刪T的所連接之充電負載的 負載祕’讓電壓電流產生單元15㈣據關整正輸入接 腳^Ρ和負輸人接腳ΙΝη之間接收的輸人電力的電壓差及 大小來對充電負載進行充電,讓該充電負载的負載電 [此夠準確朗預定電壓數值,*會被極性切換單元的額 外電力消耗所影響。 、
睛參照第五A圖,為本發明用於充電器的極性切換電 路10的一種實施例的電路示意圖。第五A圖與第二A圖 不同的地方在於,第五A圖的架構中多了輸入控制單元 17,包含有電壓迴授單元13與電壓電流產生單元15。電壓 迴授單元13電性連接於輸出端〇υτρυτ,用來迴授輸出端 UTPUT所連接的充電負載(如充電電池)的一負載電壓 到該電壓電流產生單元15進行處理。而電壓電流產生單元 15則是從一正迴授端FBp與一負迴授端FBn接收到該負載
電壓,並據以調整輸入端INPUT所接收的輸入電力的電壓 與電流數值。 A 電壓迴授單元13包含有一第一迴授開關丨31、一第二 迴授開關132、一第三迴授開關133和一第四迴授開關 134。其中’第一迴授開關131連接於正輸出接腳〇UTp和 正迴授端FBp之間,第二迴授開關132連接於負輸出接腳 〇UTn和負迴授端FBn之間,第三迴授開關133連接於負 輪出接腳OUTn和正迴授端FBp之間,而第四迴授開關134 則連接於正輸出接腳〇UTp和負迴授端FBn之間。其中第 一迴授開關131、第二迴授開關132、第三迴授開關133和 13/23 201214923 第四迴授開關134可以為任意形式的開關,如繼電器或電 晶體等。 接著請參閱第五B圖,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迴授開關 131和第三迴授開關133分別是p型的金氧半場效電晶體 (MOSFET) S1和S3 ’第二迴授開關132和第四迴授開關 134則分別是N型的金氧半場效電晶體S2和S2。 如圖所示,第一迴授開關131的第一迴授控制端(也 就是MOSFET的閘極)連接於負輸出接腳〇UTn,第二迴 授開關132的第二迴授控制端連接於正輸出接腳Quip,第 三迴授開關133的第三迴授控制端連接於正輸出接腳 OUTp,而第四迴授開關134的第四迴授控制端則連接於負 輸出接腳OUTn。 值得一提的是,於線路連接來看,順向導通電路ηι 和反向導通電路113是與電壓迴授單元13並聯,因此於元 件選擇上,第一開關單元im、第二開關單元1112、第三 開關單元1131及第四開關單元1132的内電阻必須要遠小 於第一迴授開關131、第二迴授開關132、第三迴授開關133 和第四迴授開關134,以確保電流絕大多數都是在順向導通 電路111或反向導通電路113流動,僅有極小的電流是流 經電壓迴授單元13,以減少不必要的功率損耗。 又’由MOSFETS極區(tri regi〇n)的工作特性公式 可以推導出MOSFET的内電阻Ron二[a*匸* w/l * (Vgs-VrVDS)] 1其巾μη為電荷載子的有效移動率(6腕^ mobility),Cox為MOSFET氧化層的電容值,狐為寬長 比’ VG^ MOSFET閘極和源極壓差,〜為M〇SFET汲 極柄原極壓差,而vt則為M0SFET的⑽電壓(thresh〇ld 14/23 201214923 voltage)。也就是說,M〇SFET的内電阻r。。會反比於寬長 比W/L,因此,於較佳的元件選擇中,金氧半場效電晶體 Q1、Q2、Q3和Q4的M〇SFET寬長比要大於金氧半場效 電晶體S卜S2、S3和S4的寬長比,使金氧半場效電晶體 Q卜Q2、Q3 # Q4 阻㈣小於金氧半場效電晶體 S卜S2、S3和S4’以確保電流絕大多數都是在順向導通電 路111或反向導通電路113流動,僅有極小的電流留 -壓迴授單元13。 _ 請參照第六A圖,為第五B圖之電路的運作示意圖, 於本實施例中,充電負載20的極性為正常連接,也^是正 端(高電壓端)連接於正輸出接腳〇UTp,而負端(低電壓 端)連接於負輸出接腳0UTn。在此情況下,金氧半場效電 晶體φ、Q2、S1和S2為導通,且金氧半場效電晶體Q3、 Q4、S3和S4為截止。 此時,電流輸入會從正輸入接腳INp經過金氧半場效 電晶體Q1流向充電負載20,再從充電負载2〇的負端流出 鲁 經過金氧半場效電晶體Q2流回負輸入接腳iNn ,形成充電 迴路。另外,正輸出接腳0UTp的電壓會因為金氧半場效 電晶體si的導通而迴授至正迴授端FBp,而負輸出接卿 〇UTn的電壓也會因為金氧半場效電晶體S2的導通而迴授 至負迴授端FBn,如此一來,電壓電流產生單元15便可以 得知負載電壓。 而值得注意的是,因為金氧半場效電晶體S1和S2是 使用寬長比小的MOSFET來實現,内電阻值高,所以流經 的電流極小,如此便能夠減少額外的功率消耗,並提昇迴 授的負載電壓的準確度。 15/23 201214923 電壓電流產生單元15在接收到負載電壓後,便可以依 據該負載電壓來調整正輸入接腳INp和負輸人接腳隐之 間的電驗與輸人電力來對充電負載2()進行充f,使充電 負載20的負載電壓準確充電到預定電壓數值。 舉例來說,一般的充電器在充電電池剛插入時所使用 的充電方式為定電流充電模式(c〇nstant Currem ,cc),直 到充電電池充到某-特定數料,就會轉歧電壓充電模 式(=mstant Voltage ’ CV)來將充電到飽,若是沒有電壓 迴授单it 13將貞載電壓回傳至電壓電流產生單元15進行 處理的話’因為本架構充電迴路中有—些開關單^會造成 些微的壓降,戶斤以有可能會影響到充電負載2〇所接收的充 電電左大小,導致充電負载2〇無法準確的充電到預定 因此 .、電域電泌產生單元15接收負載電壓的迴授即是 為I解決此-誤差問題,藉由將貞載電壓與_特定數值相 =’ §貞載電壓確實料雜定數辦,再將充電模式 =疋電流(CC)模式轉成定電壓(cv)模式,並且隨時調 =使,電負載2。能解麵充電至應有的電壓準位,提昇 充電器的充電準確度。 立接著請參照第六B圖,為第五6圖之電路的另—運作 ==於本實施例中,充電負載2()為反接,也就是正端 ^壓端)接於負輸出接腳0UTn而負端(低電壓端) ^輸出接腳〇UTp。此時,金氧半場效電晶體⑴、^、 為截止4為導通’ Μ金氧半場效電晶體QhQ2、Q3和Q4 充電的電流從正輸入接腳INp輸入經由金氧半場效電 '6/23 201214923 =Q3傳遞到負輸出接腳〇υτ 充電,並由正輪出接腳〇乂對充電負載20進仃 傳至負輸入接腳ΙΝη以迴由金氧半場效電晶體Q4回 電=二:據=流產生單元15在接收到負載 電壓及電二輸入端_所接收的輸入 電負載20处敍淮士充電核式從CC#CV的時間點,使充 度。、% ° ^充電到正確的電壓準位’提昇充電準確 或是==通與戴止,讓充電負載無論是正接 壓入電力的充電,並且,透過電 此夠使充電的精準度上升 充電器的實用價值與使用上的安全又上升進A什 以上所述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之說明 修娜皆可涵蓋在本案解定之思及之變化或 【圖式簡單說明】 ^ _圖為極性切換單元的—種實施綱方塊示意圖; A圖為極性切換單元的_種實施例的架構示意圖; 圖為極性切換單元㈣_種實施例的電路示意圖; ®為極㈣換單元當充電㈣正接時的運作示意 圖; 第三B ffl為極性切換單元當充電負載反接時的運作示意 17/23 201214923 圖; 第四圖為本發明用於充電器的極性切換電路的一種實施例 之方塊示意圖; 第五A圖為本發明用於充電器的極性切換電路的一種實施 例之架構示意圖; 第五B圖為本發明用於充電器的極性切換電路的另一種實 施例的電路示意圖; 第六A圖為本發明用於充電器的極性切換電路當充電負載 正接時的運作示意圖;以及 第六B圖為本發明用於充電器的極性切換電路當充電負載 反接時的運作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極性切換電路 11 極性切換單元 111 順向導通電路 1111第一開關單元 1112第二開關單元 113 反向導通電路 1131第三開關單元 1132第四開關單元 13電壓迴授單元 131第一迴授開關 132第二迴授開關 133第三迴授開關 134第四迴授開關 18/23 201214923 15電壓電流產生單元 17輸入控制單元 20充電負載 INPUT輸入端 INp 正輸入接腳 INn負輸入接腳 OUTPUT 輸出端
OUTp正輸出接腳 OUTn負輸出接腳 FBp 正迴授端 FBn 負迴授端 Q1〜Q4、S1〜S4 金氧半場效電晶體 R1第一緩衝電阻 R2 第二缓衝電阻 R3 第三緩衝電阻 R4 第四緩衝電阻 19/23
Claims (1)
- 201214923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用於充電器的極性切換電路,包括: 一極性切換單元,係接收一輸入電力以充電一充電負 載’其中,該極性切換單元依據該充電負載連接於該 極性切換單元的極性,來決定輸出至該充電負載之電 力的極性;以及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用於充電器的極性切換電 路,其中該輸入控制單元依據該負載電壓調整該輸入電 1的電壓及電流大小,是當該負載電壓到達—特定數值 時,將該輸入電力由一定電流輸入轉換成一定電壓輸入。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用於充電器的極性切換 路,其中該極性切換單元包括: 、 一輸入控制單元,電性連接於該極性切換單元以提供該 輸入電力至該極性切換單元,該輸入控制單元係擷取 亥充電負載的一負載電壓,並依據該負载電壓調整該 輸入電力的電壓及電流大小以充電該充電負載。 負輸入接腳,以接’疋當該正輪出接腳的電壓' 20/23 輸入端,包括有一正輸入接腳和— 收該輸入電力; 掏入端以及該輪出端之 J、於該負輸出接腳的電 201214923 壓時,將ΓΡ ά/ν 負輸入“與該負輸出接腳連接’並將該 4.如申請專利範圍;=㈣連接。 路,其中·· Μ所述的用於充電器的極性切換電 該順向導通電路包括有. .連接於該正輸入㈣該-輪 一性連接於該二第二單元的-第-控制端電 性連接於該正輸出t開關早疋的一第二控制端電 该反向導通電路包括有: 弟二開關單元,電彳生$ $ 出接腳之間,而該第腳與該負輸 性連接於該正輸‘開:1:70的一第三控制端電 —^四開關單元,電性連接於該 • ㈣腳之間’而該第四開關單元的一第 性連接於該負輸出接腳; 制知電 其中,該第一開關單元及該笛_ _ 3 接二的電*大於嶋“=出 ;:二=四開關單元則是當該負輸出接腳的 包反大於该正輸出接腳的電壓時導通。 二⑽充電器的極性切換電 該順向導通電路更包含有: 第 負輪出接 緩衝電阻,連接於該第—控制端與該 21/23 201214923 腳之間;以及 一第二緩衝電阻,連接於該第二控制端與該正輸出接 腳之間; 該反向導通電路更包含有: 一第三缓衝電阻,連接於該第三控制端與該正輸出接 腳之間;以及 一第四緩衝電阻,連接於該第四控制端與該負輸出接 腳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用於充電器的極性切換電 路,其中該輸入控制單元包含有: 一電壓迴授單元,電性連接於該輸出端,以迴授該充電 負載的該負載電壓;以及 一電壓電流產生單元,電性連接於該電壓迴授單元及該 輸入端,包含有一正迴授端與一負迴授端,是接收該 電壓迴授單元所傳送而來的該負載電壓,並依據該負 載電壓來控制該輸入端所接收的該輸入電力的電壓及 電流大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用於充電器的極性切換電 路,其中該電壓迴授單元包括有: 一第一迴授開關,電性連接於該正迴授端與該正輸出接 腳之間,而該第一迴授開關的一第一迴授控制端電性 連接於該負輸出接腳; 一第二迴授開關,電性連接於該負迴授端與該負輸出接 腳之間,而該第二迴授開關的一第二迴授控制端電性 連接於該正輸出接腳; 一第三迴授開關,電性連接於該正迴授端與該負輸出接 22/23 201214923 腳之間,而該第三迴授開關的一第三迴授控制端電性 連接於該正輸出接腳;以及 一第四迴授開關,電性連接於該負迴授端與該正輸出接 腳之間,而該第四迴授開關的一第四迴授控制端電性 連接於該負輸出接腳; 其中,該第一迴授開關及該第二迴授開關是當該正輸出 •接腳的電壓大於該負輸出接腳的電壓時導通,而該第 :,授開關及該第四迴授開關則是當該負輸出接腳的 _ 電壓大於該正輸出接腳的電壓時導通。 8. 如申請專職圍第7項所述㈣於充電㈣極性切換電 路,其中該第-開關單元、該第三_單元' 該第一、迴 授開關及該第三迴授開關為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而 該第二開關單元、該第四開關單元、該第二迴授開關及 该第四迴授開關為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帛8項所述的用於充電器的樹生切換電 路’其中該第-開關單it、該第二開關單元、該第三開 鲁關單元及該第四開關單元的寬長比大於該第一迴授開 關、該第二迴授開關、該第三迴授開關及該第四迴授開 關的寬長比。 23/23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9133126A TW201214923A (en) | 2010-09-29 | 2010-09-29 | Polarity switch circuit in charger |
CN2010105086621A CN102447279A (zh) | 2010-09-29 | 2010-10-12 | 用于充电器的极性切换电路 |
JP2010007857U JP3166921U (ja) | 2010-09-29 | 2010-12-01 | 充電器に用いられる極性切り替え回路 |
US13/028,330 US20120206194A1 (en) | 2010-09-29 | 2011-02-16 | Polarity switch circuit for charge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9133126A TW201214923A (en) | 2010-09-29 | 2010-09-29 | Polarity switch circuit in charger |
CN2010105086621A CN102447279A (zh) | 2010-09-29 | 2010-10-12 | 用于充电器的极性切换电路 |
JP2010007857U JP3166921U (ja) | 2010-09-29 | 2010-12-01 | 充電器に用いられる極性切り替え回路 |
US13/028,330 US20120206194A1 (en) | 2010-09-29 | 2011-02-16 | Polarity switch circuit for charger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14923A true TW201214923A (en) | 2012-04-01 |
Family
ID=48787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9133126A TW201214923A (en) | 2010-09-29 | 2010-09-29 | Polarity switch circuit in charger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20206194A1 (zh) |
JP (1) | JP3166921U (zh) |
CN (1) | CN102447279A (zh) |
TW (1) | TW20121492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70897B (zh) * | 2017-06-14 | 2019-09-01 | 新加坡商雲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電源充電路徑切換電路及其電子設備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263903B2 (en) * | 2011-07-11 | 2016-02-16 |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 Detecting and switching battery polarity in a battery charger |
KR101861728B1 (ko) * | 2012-02-03 | 2018-05-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직류 전원 장치 |
CN104158168A (zh) * | 2013-05-14 | 2014-11-19 |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正负极性转换电路及电子设备 |
CN105591429B (zh) * | 2015-12-31 | 2018-07-06 | 深圳市华思旭科技有限公司 | 搭火自动控制装置 |
CN106602637B (zh) * | 2016-11-18 | 2019-11-05 |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均衡通道自适应极性切换电路 |
US10608450B2 (en) * | 2018-05-22 | 2020-03-31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Power polarity detection for accessory mode change |
CN109449342A (zh) * | 2018-12-20 | 2019-03-08 | 北京索斯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正负自适应防反接绝缘电池仓 |
GB2590928B (en) * | 2020-01-07 | 2022-07-06 | Porsche Ag | Charger for electric vehicles |
CN112134330B (zh) * | 2020-09-29 | 2025-03-14 | 广东省宏博伟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车辆电池快速启动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L6712329A (zh) * | 1967-09-08 | 1969-03-11 | ||
US4423456A (en) * | 1981-11-13 | 1983-12-27 | Medtronic, Inc. | Battery reversal protection |
JPH0739076A (ja) * | 1993-07-22 | 1995-02-07 | Brother Ind Ltd | 無極性充電器 |
JP3259611B2 (ja) * | 1995-11-08 | 2002-02-25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直流電源システム |
JPH11127178A (ja) * | 1997-10-24 | 1999-05-11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信号伝送システムの給電装置 |
CN101479907B (zh) * | 2006-06-27 | 2011-07-13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极性切换电路及供电单元 |
CN101728951A (zh) * | 2008-10-31 | 2010-06-09 | 绿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直流驱动装置 |
-
2010
- 2010-09-29 TW TW099133126A patent/TW201214923A/zh unknown
- 2010-10-12 CN CN2010105086621A patent/CN102447279A/zh active Pending
- 2010-12-01 JP JP2010007857U patent/JP3166921U/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2-16 US US13/028,330 patent/US2012020619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70897B (zh) * | 2017-06-14 | 2019-09-01 | 新加坡商雲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電源充電路徑切換電路及其電子設備 |
US10468896B2 (en) | 2017-06-14 | 2019-11-05 | Ambit Microsystems (Shanghai) Ltd. | Intelligent switch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47279A (zh) | 2012-05-09 |
JP3166921U (ja) | 2011-03-09 |
US20120206194A1 (en) | 2012-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1214923A (en) | Polarity switch circuit in charger | |
TWI317570B (en) | Voltage converter capable of avoiding voltage drop occurring in input signal and related method thereof | |
TW200908496A (en)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avoiding circuit | |
TW200937167A (en) | Low drop out voltage regulator | |
CN101171678A (zh) | 半导体装置、电源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 | |
TWI360939B (zh) | ||
CN103604974A (zh) | 电流模式dc/dc转换器用低功耗电流检测电路 | |
TWI242928B (en) | Electronic circuit using normally-on junctio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 |
CN201656461U (zh) | 突波电流抑制装置及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 |
TW200924358A (en) | Charge pump capable of enhancing power efficiency and output voltage | |
CN202978247U (zh) | 过电流保护电路 | |
TWI359951B (zh) | ||
CN201054508Y (zh) | 电池充电器 | |
CN210669588U (zh) | 一种电池充电防倒灌电路 | |
TWM381951U (en) | Dual-mode charger circuit | |
CN218569880U (zh) | 一种快速过流保护电路 | |
CN201118530Y (zh) | 主动式箝位开关电路的改良 | |
TW200524246A (en) | Power supply apparatus | |
CN109980922B (zh) | 用于控制开关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 |
TWI275918B (en) | Precision margining circuitry, integrated circuit including said circuitry and method using said circuitry | |
CN101677209A (zh) | Dc/dc转换器及其电流感应电路 | |
CN107404314A (zh) | 一键开关电路及具有该一键开关电路的电源装置 | |
WO2019091375A1 (zh) | 具有模/数转换功能的电路及电子设备 | |
JPH06276673A (ja) | 突入電流制限回路 | |
CN115333053B (zh) | 一种辅助电路及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