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04426A - A laser enhanced amino acid blend and use of same to regenerate active myocardial tissue - Google Patents

A laser enhanced amino acid blend and use of same to regenerate active myocardial tissu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04426A
TW201204426A TW100104818A TW100104818A TW201204426A TW 201204426 A TW201204426 A TW 201204426A TW 100104818 A TW100104818 A TW 100104818A TW 100104818 A TW100104818 A TW 100104818A TW 201204426 A TW201204426 A TW 20120442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acid
amino acid
blend
laser radi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4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odd F Ovokaitys
V S Fedorov
Original Assignee
Todd F Ovokaity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dd F Ovokaitys filed Critical Todd F Ovokaitys
Publication of TW201204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442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85Acids; Anhydrides, halides or salts thereof, e.g. sulfur acids, imidic, hydrazonic or hydroximic acids
    • A61K31/19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 A61K31/195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n amino group
    • A61K31/197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n amino group the amino and the carboxyl groups being attached to the same acyclic carbon chain, e.g. 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 beta-alanine, epsilon-aminocaproic acid, pantothenic acid
    • A61K31/198Alpha-aminoacids, e.g. alanine, edetic acids [EDT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of which being nitrogen, e.g. tetrazole
    • A61K31/41641,3-Diazoles
    • A61K31/4172Imidazole-alkanecarboxylic acids, e.g. histid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13Apparatus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reatment
    • A61N5/062Photodynamic therapy, i.e. excitation of an ag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Description

201204426 六、發明說明: 本申請案主張在2010年2月12曰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 請案第61/337,95 1號之權利,該案之内容係以引用其全文 之方式併入本文。 【先前技術】 充血性心臟衰竭(CHF)為全世界共同性問題,僅美國就 影響約5百萬人。許多病理性病況可使心臟之泵浦功能衰 退’最普遍為缺血性心臟病及南血壓。雖然,在藥劑(諸 如血管擴張劑、利尿劑、及強心化合物)之習知治療下, 衰竭心肌之臨床症狀改善,但此治療很少能修復根本的心 肌果浦虛弱。 期望以再生活性心肌組織之任何方法及/或組合物來改 善患有充血性心臟衰竭之患者之病況。本發明提供此種方 法及組合物。 【發明内容】 胺基酸為所有蛋白質、心肌及其他之核心堆砌碑。本發 明係利用蛋白質合成胺基酸之廣譜摻合物改善心肌結構及 功能。經治療之患者顯示臨床徵兆及症狀明顯改善,心臟 心律不整明顯減少,及心肌之功能及結構顯著改善,其等 之有益變化全數在統計學上明顯。鮮明對比之,接受^慰 劑之對照個體所有其等心血管有關之參數未改盖或惡化〜 儘管-些胺基酸已顯示於高劑量下對於心臟功二具=作 用,本發明之相對低劑量之個別化合物對於心臟衰竭提供 極度有益的作用,其大大勝過個別化合物效益總和之任二 154179.doc 201204426 預期。 本發明提供一種胺基酸摻合物,在將其有效遞送於身體 之情況下,其逆轉充血性心臟衰竭之症狀、徵兆、電不穩 定性、及異常的生理及血液動力學。較佳地,胺基酸之摻 合物於活性上已藉由雷射增強。較佳地,摻合物之劑量為 至少約2克、每日3次,且更佳地,為約2克、每日3次。 本發明之胺基酸之摻合物在有效遞送於身體之情況下可 刺激功能性心肌之再生。較佳地,摻合物於活性上已藉由 雷射增強,在將經增強之摻合物有效遞送於身體之情況 下,刺激功能性心肌之再生。 根據本發明,胺基酸之摻合物包含複數種經曝露於脈衝 雷射輻射之胺基酸粉末。此脈衝雷射輻射係藉由傳輸雷射 輻射通過包括第一繞射格栅、第二繞射格柵、及置於此等 第一及第二繞射格柵之間之折射元件之裝置獲得。在傳輸 雷射輻射通過此種裝置時,雷射輻射之一部分因破壞性干 涉而消除,且雷射輻射之脈衝因建設性干涉而產生。較佳 地,脈衝雷射輻射具有不超過1〇·9秒之脈衝長度。已利用 具有中心頻率為約400至約55G nm之雷射獲得了有用的社 果。 、。 本發明進-步提供-種製備經雷射處理之胺基酸摻合物 之製程。該製程包括獲得胺基酸粉末之摻合物;及將該胺 基酸之掺合物曝露於來自上述裝置之脈衝雷射輕射。 本發明進-步提供-種再生活性肌組織之方法。該方 法包括投與患者包含複數種經曝露於脈衝雷射輕射之胺基 154179.doc 201204426 酸粉末之胺基酸摻合物,其中此脈衝雷射輻射係藉由傳輸 雷射輻射通過上述裝置獲得。 【實施方式】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經歷雷射輻射用於再生心肌組織之胺 基酸之摻合物,一種製備此種胺基酸之摻合物之方法,及 一種藉由投與該胺基酸摻合物以再生心肌組織之方法。 本發明之該等胺基酸摻合物係藉由摻合胺基酸粉末之混 合物’及將該粉末摻合物曝露於來自至少一或多種雷射光 源之雷射光製得。在使用一種以上雷射光源之情況下,雷 射係具不同波長,並可同時或以交替順序施用。 胺基酸粉末之摻合物一般為存於心肌組織蛋白質中之該 等胺基酸之摻合物。較佳地,該胺基酸摻合物為以下之摻 合物:甘胺酸、DL-苯丙胺酸、L-麵胺酸、L-離胺酸、l_ 麩醯胺酸、L-精胺酸、L-白胺酸、L_異白胺酸、L_纈胺 酸、L-甲硫胺酸、L-絲胺酸、L-蘇胺酸、£_丙胺酸、^天 冬胺酸、L-組胺酸、L-脯胺酸、L-鳥胺酸、l-瓜胺酸、L- 牛項酸、及L-半胱胺酸。 更佳地,該胺基酸摻合物為以下之摻合物:34 1±3 4重 里%甘胺酸、11.9±1.19重量%DL-苯丙胺酸、6 3±〇 63重量 %L-麩胺酸、6.3±0.63重量%L離胺酸、6 3±〇 63重量%L_ 麩醯胺酸、5.6±0.56重量%L-精胺酸、5.6±〇·56重量%L_白 胺酸、3.7土0.37重量%L-異白胺酸、3 1±〇 31重量%L顯胺 酸、3.1 士 0.31重量〇/心曱硫胺酸、3 1±〇.31重量灿絲胺 酸“^进之五重量灿-蘇胺酸^㈣^重量^/心丙胺酸、 154179.doc 201204426 1.3士0.13重量0/〇L-天冬胺酸、1·3±0.13重量%L-組胺酸、 1.3土0.13重量%L-脯胺酸、1.1土0.11重量%L-鳥胺酸、 〇.9 土 0.09重量%[-瓜胺酸、0.6 士 0.06重量%!^-牛磺酸、及 0.3±0.03重量%]/半胱胺酸。 已藉由約34.1重量%甘胺酸、11.9重量%DL-苯丙胺酸、 6.3重量%1^-麩胺酸、6.3重量%L-離胺酸、6.3重量%1^-麩醯 胺酸、5.6重量%1^-精胺酸、5.6重量%1^-白胺酸、3.7重量 %L-異白胺酸、3·1重量%L-纈胺酸、3.1重量%L-甲硫胺 酸、3.1重量°/。[-絲胺酸、2.5重量°/。1^蘇胺酸、1.6重量%1^-丙胺酸、1.3重量%L-天冬胺酸、1.3重量%L-組胺酸、,1.3 重量%L-脯胺酸、1.1重量%L-鳥胺酸、〇.9重量%L-瓜胺 酸、0.6重量%L-丰續酸、及〇.3重量%L-半胱胺酸之胺基酸 摻合物得到尤其有用的結果。 較佳地’雷射輻射係以相對高的脈衝重複率進行脈衝, 其具有不大於皮秒範圍之有效脈衝長度(即至1〇·9 秒),且可在飛秒範圍内(即1〇·15至1〇·丨2秒),或亞飛秒範圍 内(即<10_15秒)。在使用單一雷射光源之情況下,雷射較 佳具有t心在可見光譜較低半部分之處之發射(即:介於 約400及約550 nm之間,較佳地,在近紫外光(uv)至藍光 範圍内’更佳地’處於約400至約470 nm之波長下)。 在使用第二雷射之情況下,此第二雷射較佳具有可見光 譜較高半部分中心之處(即:介於約55〇及約7〇〇 nm之間, 較佳地,於紅光至近紅外光(IR)範圍内,更佳處於約62〇至 約680 nm之波長下)之發射。使用具有中心在近似波長之 154J79.doc 201204426 處之發射之兩種雷射(即:兩種短波長雷射、兩種長波長 雷射、或具有中心在接近550 nm之處之發射之兩種雷射) 可用於一些應用中。然而,已藉由具有中心波長為約4〇〇 至約470 nm之單一雷射得到良好的結果。已發現具有中心 波長為405與458 nm之雷射尤其有用。 在不受理論的約束下,認為雷射之輸出頻寬係藉由短有 效脈衝長度變寬。此點遵循測不準原理。結果,認為雷射 光之短脈衝在本發明之製程中提供與多重振動態及/或電 子態相互作用之光子。結果,不需要具有對應經處理之胺 基酸摻合物之特定吸收帶之發射之雷射。 較佳地’藉由改良雷射之輸出來產生電磁(EM)波之建設 性干涉之稀疏節點而得到超短雷射脈衝,如Strachan之美 國專利第6,064,500及6,811,564號所揭示,該等專利案之内 容係以引用其全文之方式併入本文。如,5〇〇及,564專利中 所界疋及文中所用之用以產生脈衝雷射輻射之裝置包括第 一繞射格栅與第二繞射格柵及置於此等第一及第二繞射格 柵之間之折射元件。 當連續或脈衝之雷射光束相繼地傳輸通過此種裝置之第 一繞射格栅、折射元件、及第二繞射格柵時,光束之至少 4刀因破壞性干涉而大體上被消除。傳輸通過該裝置之 光束的相互作用導致在光束離開該裝置時大體上消除該等 光束之破壞性干涉。折射元件使得消除發生於雷射光源之 小百分率内而非單一臨界波長下。 於自孔中之選定方向上之消除元件之高及低頻率傳輸之 154179.doc 201204426 間呈現建設性干涉之相對稀疏區域。僅在裝置之輸出導致 於離此裝置一段距離之處產生建設性干涉之情況下呈現建 設性干涉之稀疏節點。該建設性干涉僅在超短時段内呈 現,且因此,導致光之超短脈衝。認為此等脈衝具有不超 過約1 〇·9秒之有效脈衝長度。 在利用本發明中所用襞置形成脈衝雷射輻射下,雷射波 長之分數變化或雷射波長之相對振幅導致此等節點之位置 快速位移,諸如,例如雷射二極體電流之分數變化及接面 溫度波動導致雷射中心頻率之變動。結果,連續雷射光束 係藉由相對小的低頻率振幅調變之簡單方式轉換成一系列 極短持續時間之脈衝。在熟習此項相關技術者之技術中, 一極體雷射器之振幅調變於1 MHz以上之頻率下為良好。 結果,可容易得到具有皮秒範圍内之持續時間之有效脈衝 長度,且可藉由經恰當準備之裝置及經振幅調變之二極體 雷射得到飛秒或亞飛秒脈衝。 例如’在利用連續一極體雷射器下,此系列極短持續時 間脈衝之脈衝重複頻率係藉由直接雷射二極體驅動或聲_ 光或電-光調變裝置之振幅調變頻率界定。直接雷射驅動 方法之固有電流調變會導致雷射中心頻率波動較大而縮短 重合脈衝的週期,而若調變光束之孔較晶體之最佳調變孔 之直徑大’則聲-光調變提供類似的作用,因為外徑之調 變不如内徑來得深而致使有效孔於功能上發生改變。 在製備經雷射改良之胺基酸摻合物之本發明方法中,將 來自至少一種雷射之一序列超短雷射脈衝施用於胺基酸粉 154179.doc •9· 201204426 末之摻合物4上所論述,認為藉由短脈衝長度使得雷射 之輸出頻寬變寬。再者,此點遵循測不準原理。結果,認 為雷射光之短脈衝係提供與組合物之多重振動態及/或電 子態相互作用t光子以提供經雷射改良之胺基酸粉末之換 合物。結果,不需要具有對應組合物之特定吸收帶之發射 之雷射’ ®此’雷射之選擇並不具關鍵性。已藉由發射於 且最佳約405 藍光-紫光帶之間(較佳約4〇〇至約470 nm nm)之二極體雷射獲得良好的結果。亦可藉由獲自泵浦氬 氣雷射之458 nm雷射輻射得到良好的結果。 較佳地,如上所述,此序列之雷射脈衝包括由雷射及用 於調變雷射輻射之裝置產生之波長區域之超短持續時間之 建設性干涉之稀疏節點。在不受理論的約束下,認為此序 列超短雷射脈衝係與組合物之其等分子的電子及/或振動 態相互作用。 儘管,已顯示在將胺基酸曝露於標準大氣存在下之雷射 輻射之情況下,本發明之製程提供有用之經雷射處理之胺 基酸摻合物,然而,此製程亦可於惰性氣氛中完成。可使 用氮氣、氦氣.、氬氣、或其他惰性氣體提供此惰性氣氛。 就成本原因言之,氮氣為較佳。使用惰性氣體可消除此製 耘期間之任何氧化趨勢。熟習此項相關技術者將明瞭在經 曝露於雷射輻射之胺基酸之摻合物之深度為使此雷射輻射 穿透整個樣本而使得胺基酸粉末摻合物整體曝露於雷射輻 射之情況下,獲得最好的結果。 經雷射處理之胺基酸摻合物可用於心肌組織之再生,較 154179.doc 201204426 佳適用於治療充血性心臟衰竭。可依據所治療之個體的體 重及需求再生之心肌組織的量確定劑量《較佳地,可每天 投與多次劑量。例如,每天可投與約1至約3克之經雷射處 理之胺基酸粉末之摻合物約4至約5次。更佳地,每天投與 約2克之經雷射處理之胺基酸粉末摻合物3次。 實例 進行活體外研究及臨床研究以測試本發明之組合物及方 法。適用於臨床研究之胺基酸錯合物代謝性調配物係依指 定比率包含以下游離形式之胺基酸:甘胺酸(34,1 %)、j)L-苯丙胺酸(11.9%)、L-越胺酸(6.3%)、L-離胺酸(6.3%)、L-麩胺醯胺(6.3%)、L-精胺酸(5.6%)、L-白胺酸(5.6%)、L-異白胺酸(3.7%)、L-绳胺酸(3.1 %)、L-曱硫胺酸(3.1 %)、 L·絲胺酸(3.1%)、L-蘇胺酸(2.5%)、L-丙胺酸(1.6%)、L-天 冬胺酸(1.3%)、L-組胺酸(1.3%)、L-脯氨酸(1.3%)、[-烏 胺酸(1.1°/。)、L-瓜胺酸(0.9%)、L-牛續酸(〇·6%)、及[_半 胱胺酸(0.3%)。 藉由在由Strachan描述於美國專利6,8i i,564中之方法之 後以雷射輻射處理此組合物來提高化合物之生物可用性。 如上所述,雷射輻射係藉由傳輸雷射輻射通過包括第—繞 射格柵、第二繞射格柵、及置於該等第一及第二繞射格柵 之間之折射元件之裝置獲得,由此因破壞性干涉而消除雷 射輻射之一部分,且因建設性干涉而產生雷射輻射之2 衝。 利用波長為405 nm之光束處理粉末,在傳輸通過裝置 154179.doc 201204426 (建立組合建設性干涉之稀疏節點之非散射型破壞性干涉) 之後消除約40%光束能相下,每分鐘每千克遞送約i mW。 使用增強雷射之此製程之基本原理為採用類似短波長雷 射處理之活體外研究之結果。在此研究中’將未經處理及 經雷射處理條件下之胺基酸之以上配方於其後饋送給經紫 錐菊活化以模擬激化免疫系統之鼠科巨噬細胞。未經處理 之胺基酸導致顯著之促發炎反應,此點係如腫瘤壞死因子 a(TNF-〇〇(發炎過程之習知的主要調節劑)極其顯著地增加 了約2.3倍所證實。對比言之,將經處理之胺基酸饋送給 、·歪1錐菊活化之巨噬細胞引起之發炎反應不大於僅由紫錐 菊刺激所產生者。 活體外研究之具體細節如下,對照樣本及經處理之胺基 酸樣本各使用20克如上詳述之胺基酸摻合物。未經處理之 樣本係不進行處理的。將經處理之樣本曝露於來自458 nm 泵浦氬氣雷射之雷射輻射,且16·5 mW之初始功率經由光 學器件調整至5.1 mW之功率水平。此樣本之持續處理時間 為3 0秒。 進行以下生物試驗。僅將標準化紫錐菊樣本或具有2〇 g I之未經處理或經處理之樣本胺基酸之標準化紫錐菊 樣本培養於鼠科巨噬細胞之3重孔之組織培養基中。在紫 錐菊刺激24小時後,試驗經於不同條件下進行處理之該等 巨噬細胞得到於三重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孔中之 Fa產率。以相同的方式試驗含1 ng/mi脂多糖(LpS)之 子’、、、、’’且及不含条錐菊、Lps、或胺基酸刺激之負對照 154179.doc -12- 201204426 組。 熟習此項相關技術者明瞭使用鼠科巨噬細胞模擬人體免 疫反應。添加藥草紫錐菊提供類似於進行激化之免疫系統 之反應的反應。TNF-α為用於識別誘發反應於激化刺激之 發炎的程度之有關標認。因此’期望引起巨嗟細胞中TNF-α明顯增加之物質可產生人體實質性發炎,或期望減少 TNF-α之改良因子可減少身體發炎反應。 結果係如下列且表示為平均TNF_a產率加或減統計標準 差(SD):
樣本ID 負對照組 TNF-a+/-SD 215+/-13.7 2863+/-185.7 683+/-27.1 LPS 1 ng/ml正對照組 經紫錐菊刺激之樣本 紫錐菊+未經處理之胺基酸樣本丨568+/_45 8 < 〇〇〇1 紫錐菊+經處理之胺基酸樣本 761+/-100.3 >31 *P相較於經紫錐菊刺激之樣本之值 使用Student氏雙尾t-test,將經紫錐菊刺激之樣本與紫 錐菊加未經處理之胺基酸樣本或經處理之胺基酸樣本之結 果進行比較。添加未經處理之胺基酸樣本統導統 计學上極其顯著地增加了 2 3倍,且p<〇〇〇1。添加經處理 之胺基酸樣本無法顯著增加TNF_a產率,且p==〇31。替代 性地表示為經雷射處理之胺基酸導致未經處理之胺基酸之 促發炎效應減少約丨丨倍,實質上係減至僅添加紫錐菊之促 發炎效應。 154179.doc -13- 201204426 在不受理論的約束下,此活體外研究之結果顯示未經處 理之胺基酸可惡化已存在之發炎過程,然而,經處理之胺 基酸不會惡化發炎且仍可提供作為基礎修復營養。意義為 該等經處理之胺基酸可得到治療心臟衰竭之較好的生理學 結果,因為未經處理之胺基酸可惡化可能已存在之發炎過 程,然該等經處理之胺基酸不會惡化發炎同時亦主動地支 援心肌修復活性。 就每日總劑量為6.0 g而言,所採用之研究配方之劑量為 每日三次3顆各為約667 mg之明膠膠囊。所用胺基酸皆良 好地於已知用於此等廣泛消耗化合物之安全限度内。 選定50位個體以進行研究,其等皆同時患有高血壓及一 系列嚴重的充企性心臟衰竭併發之心臟局部缺血。該等個 體係根據心臟衰竭的嚴重度分級,隨意將3〇位個體指定為 治療組及將20位個體指定為安慰劑對照組。於基線及於此 療程30天之後進行臨床及實驗室研究。若達到〇5或更小 之P值,則認為比较數據係統計學上明顯。*Izhevsk國立 醫學院倫理委員會審查並批准該計畫書。所有的研究參與 者接受知情同意書。 此工作係由Udmurt Republic許多主要診所及匕以乂化國 立醫學院之醫院治療學系中之Izhevsk國立醫學院從業人員 在天然樂物「醫師」診所(Izhevsk)中完成。 研究的主要任務 評估胺基酸錯合物代謝性調配物對於苦於不同程度之循 玉衣無效率之患者之S&床疾病療程之療程攝入影響 154179.doc 201204426 根據心臟超音波圖數據評估有關心肌收縮力之胺基酸錯 合物代謝性調配物之動力學 根據經捕胺酸交換數據評估對於生物聚合物交換之參數 之胺基酸錯合物代謝性調配物作用 胺基酸錯合物代謝性調配物作用係依據以下進行分析: . -臨床數據 -生化指標 -研究的儀器方法 臨床數據 疾病之若干臨床症狀及徵兆(諸如虛弱、呼吸困難、及 手足發紺)係根據依4-評分系統之臨床症狀或徵兆表現程度 進行評估,其中 〇-無症狀或徵兆 1·輕度症狀或徵兆 2 -中度症狀或徵兆 3-重度症狀或徵兆表現 一些客觀參數係以表、圖示、或排程表形式概述。 實驗室數據 心肌基質之結締組織之代謝過程強度之水平係藉由肽結 合經脯胺酸之方式界定。羥脯胺酸為脯胺酸氧化時生物合 成膠原蛋白期間所形成之胺基酸。羥脯胺酸含量係在
Izhevsk國立醫學院生化學系之p n. Sharaev改良法(1981 年)之幫助下進行分析。 儀器數據 154179.doc •15- 201204426 心臟超音波圖係依稱為rz〇nar」(USA)之超音波診斷技 術之方式得到。藉由測量左心室射出率(LVEF)評估左心室 的收縮功旎,正常值為50至65。/(^左心室之舒張末期尺寸 及收縮末期尺寸係在M條件下進行界定,且左心室之舒張 末期谷量及收縮末期容量係藉由二維分析界定。根據收縮 功能障礙之嚴重度,將所有患者分成3組: 組1 :收縮性輕度減小,LVEF為40至50% 組2 :收縮性中度減小,lVEF為3〇至4〇0/〇 組3 :收縮性重度減小,LVEF為<3 〇% 左心室舒張功能亦依據早期舒張充盈率進行評估。早期 舒張充盈增加達超過220 ms(標準為73±24 ms)之值指示左 〜至之舒張功忐障礙明顯且反映左心室充盈之壓力增加(V. V. Mitkova, V. A. Sandrakova, 1998) ° 數據之統計學處理 藉由使用根據具有概率評估處於p< 〇5及p< 〇丨水平之
Student及Fisher方法進行小取樣之標準套裝軟體ms Excei 2 003凡成數據之統計處理。本報告指示分析之平均值 「士」標準誤差。 研究群體之特徵 5 0位患者係包括於臨床、生化、及儀器研究中。利用胺 基酸錯合物代謝性調配物治療3〇位患者。該組中患者的平 均年齡為50.3±2.5歲,其中24位為男性及6位為女性。在對 照組(n=20)中’有16位男性及4位女性參與此研究。對照 組中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6.3±3.2歲。治療組與對照組之間 154179.doc -16 - 201204426 之年齡或性別比率差異不明顯。 根據疾病之嚴重度及臨床徵兆之臨床特徵示於表1中。 表1 治療組及對照組中患者之臨床特徵 參數 治療組,n=30 對照組,n=20 高血壓 30 20 CHD 30 20 充血性心臟衰竭 30 20 階段1 8 4 階段2 12 9 階段3 10 7 心律紊亂,單獨的心臟期外收縮 22 16 心房纖維性顫動 4 2 心臟刺激器 2 _ 中風後果 4 1 瓣膜缺損 2 - 至於總體的臨床特徵或臨床特徵嚴重度之分級,治療組 及對照組彼此沒有差異。 疾病之臨床症狀及所選症狀之相對嚴重度示於表2。 表2 治療組及對照組中患者之臨床症狀及徵兆之強度 病症 治療組,n=30 n=30 對照組,n=20 虛弱 23 14 頭痛 26 16 空氣不足之感覺(呼吸困難) 負荷狀態 28 16 休息狀態 2 4 胸骨下壓痛 26 16 手足發紺: 154179.doc -17- 201204426 -輕度 6 6 -中度 8 8 -重度. 16 12 小循環停滯 12 8 下肢水腫 -輕度 6 5 -中度 16 8 -重度 8 7 心律紊亂: 心室性 12 9 心室上性 23 5 慢性心房纖維性顫動 11 6 至於總體臨床症狀或臨床症狀嚴重度之分級,治療組及 對照組彼此沒有差異。因此,就患者人口統計、臨床症 狀、及臨床徵兆而言,治療組及對照組匹配良好,且任何 所測特徵統計學上差異不明顯。 所有患者皆接受旨在最佳控制心臟衰竭及相關症狀及徵 兆之習知醫學療法。以下群組之藥物係在實現個體病況之 臨床控制之治療期間所施用之其等中:ACE抑制劑、利尿 劑、強心配糖體、抗心律不整藥物、及硝酸鹽《治療中並 未施用除了在治療組中使用研究配方之外之代謝性療法。 在胺基酸錯合物代謝性研究之療程之前,給予調配物或 安慰劑,所有患者係經歷基線病史及身體檢查,以及包括 相關生化指標、心臟超音波圖、及Holter監測之實驗室測 試。在完成胺基酸錯合物或安慰劑之此3 0天療程之後,重 複臨床及實驗室測驗。 基線及隨後之臨床檢查的結果示於表3。 154179.doc 201204426 檢查結果 表3 30天之前及之後之治療組對對照組中之患者的臨床症狀 等級及強度之比較 病症名稱 主群組 參照組 治療之前 30天之後 治療之前 30天之後 主觀症狀 虛弱 59士8(23) 20±7(3)* 70±10(14) 65±11(13) 頭痛 67±8(26) 44±9(13) 65±11(16) 35±11(17)* 呼吸短促 負荷狀態 93士5(28) 17±7(5)* 80 士 9(16) 65±11(13) 休息狀態 7±5⑵ 0* 20±9(4) 20±9 ⑷ 胸骨下壓痛 87士6(26) 70±9(21) 65±11(16) 50± 12(10) 客觀症狀 手足發紺 輕度 20±7(6) 0* 32±11(6) 25±10(5) 中度 27士 8 ⑻ 0* 42±12(8) 42±12⑻ 重度 53±9(16) 20±7 ⑹ * 60±11(12) 50±12(10) 小循環停滯 40±9(12) 7±5(2)* 42±12(8) 35±11(6) 下肢水腫 輕度 20±7(6) 0±3(0) 25±10(5) 20士 9 ⑷ 中度 53士9(16) 9±3(2) 40±11(8) 30±10(6) 重度 27士8(8) 0±3(0) 35±11(7) 35±11(7) 無水腫 • _ 心律紊亂 心室性 40±9(12) 7±5(3)* 45±11(9) 80±9(15)* 心室上性 76±8(23) 40 士 9(12)* 25±1(5) 45±11 ⑼* 房顫 37±9(11) 30±9(9) 30±10(6) 30±10(6) *p<.0 臨床病史及身體檢查之結果顯示相較於安慰劑對照組而 言,使用胺、基酸錯合物代謝性調配物對改善治療組之充血 154179.doc -19- 201204426 性心臟衰竭之症狀及徵兆顯示統計學上明顯之正作用。所 改善之主觀症狀及客觀徵兆包括以下:虛弱統計學上明顯 減輕’休息及用力時呼吸短促減少,以及手足發紺減少。 此外,治療組中患者之周邊水腫之出現及程度改善报多。 對比之,安慰劑對照組之此等心臟衰竭相關症狀不存在改 善。 改善治療個體之病況伴隨著患者檢查期間、12_鉛ECg 檢查期間,及心律不整之24小時H〇her監測(ρ<〇5)期間所 檢測到之心室上性及心室性心律不整的次數統計學上明顯 減;。尤其值得注意的係心室性心律不整(心臟衰竭之威 脅生命併發症)針對接受胺基酸錯合物之大多數個體而言 得到解決’其等之盛行率從治療個體之4〇%降至7。/(^對比 之,安慰劑對照組中之該等個體顯示心室性及心室上性心 律不整(ρ<0.05)之發病率明顯增加,且心室性心律不整從 未經治療之對照組之45%增加至8〇0/〇。 治療組中,慢性心房纖維性顫動之盛行率減小但程度不 大。文慰劑組中,此心律不整之盛行率沒有變化。 因此’適用於充血性心臟衰竭之胺基酸錯合物之攝入係 與臨床症狀及徵兆之明顯改善、生活品質提高,及藉由心 律不整減少所證實之心臟之電活性的穩定性相關。對比 之’安慰劑對照組顯示臨床症狀及徵兆不存在改善或惡 化且尤其顯示危及生命之心室性心律不整增加。 實驗室檢查方法 攝入胺基酸錯合物之前及之後之胺基酸生物聚合物之代 154179.doc •20- 201204426 謝活性之測定係藉由測定羥脯胺酸(PCO)濃度之變化進行 研究’此點例示於圖1。羥脯胺酸變化作用之機制係直接 與心肌能量及再生過程中所包括之心肌結缔組織之細胞中 之磷脂合成及RNA及ATP之轉移關連。吾人測得接受活化 胺基酸錯合物對於相對安慰劑組之治療組中PC〇濃度之效 應,且PCO濃度之改變反映心肌膠原蛋白之差別合成及心 肌之能量支援改變。 治療組中患者之初始PCO濃度(2.32±0.6 gg/ml)及對照組 中患者之初始PCO濃度(1.95±1.8 pg/ml)彼此相差不大 (p>0.1)。至於攝入反映新膠原蛋白之合成之活化胺基酸錯 合物第5至7天期間羥脯胺酸之增加,治療組中之其他pC〇 動力學顯著。此外,攝入胺基酸錯合物生物活性物質期間 之PCO動力學證實於攝入生物活性物質之整個療程中膠原 蛋白產率增加之程度較高(p<0.05)。於第二週末期,pc〇 濃度增加至3.8±0/3 pg/ml,且於30曰療程末期,其達到 4_2±0.5 pg/ml之濃度。 對照組中,PCO濃度改變不明顯,且在觀察的整個月 間,該等濃度仍明顯低於治療組中之濃度。因此,攝入胺 基酸錯合物導致患有心臟代償失調之患者之有益能量及再 生性心肌代謝過程之強化。增加使用用於心肌基質中蛋白 質合成之胺基酸即時符合攝入生物活性物質第二週時之串 者的改善之臨床病況。 治療組及對照組中患者之心臟超音波圖結果 超音波心動描記圖(亦稱為心臟超音波圖)係於基線及在 154179.doc •21- 201204426 30天之後對治療組中之19位患者及安慰劑組中之14位患者 實行。從測試中排除患有慢性心房纖維性顫動之患者,因 為此病況之心室充盈極其易變而導致分析困難。根據左心 室(LV)之收縮功能障礙的程度,將患者分為3組:組!患者 具有40至50%之射出率(EF);組2患者具有30至40%之射出 率及組3患者具有<30%之射出率(V.V. Mitkov,V.A. Sandrikova,1998) » 於42±12%患者中測得LVEF 介於 40 至 50%之間。亦針對治療實例之42± 12%測得具有LVEF為介 於30至40%之間之中度收縮功能障礙,及在治療實例之 21 ± 10%中測得具有LVEF<30〇/〇之重度收縮功能障礙。使用 胺基酸錯合物膠囊之前之初始結果示於圖2 A中。 在使用胺基酸錯合物配方30天之後,重複超音波心動描 記法。結果示於圖2B中。除了所有研究前期望之外, 58±8%患者之收縮功能係經改良達到正常值或近乎正常 值。臨床上,該等患者具有下肢水腫之消退及呼吸短促 (特定言之呼吸困難)之明顯改善。此等變化很大程度上係 由組1患者中之改善(從治療群體之42±丨2%改善至5土5%)而 產生。然而,組2中患者之指數亦相當程度上從治療組之 42±丨2%改善至21:tl0%(p<0.05)。即使具有lvef<3〇%之組 3中之患病最嚴重之患者經歷收縮功能之改善(從該組之 21±1〇%降低至16±9%);㉟@,此類中之相對少數個體使 得此子群分析統計學上為不確定的。 於基線及研究之3G天之後之安慰劑組中患者之群體分級 示於圖3中。LV之收縮功能障礙之心臟超音波圖指數顯示 154179.doc -22- 201204426 在研究之30天之内變化不明顯。 表4顯示心臟循環動力學之時程,且數據係藉由基線及 30天之後之治療組及安慰劑對照組中患者之超音波心動描 記圖(Zonar)得到。表4顯示LV射出率之平均值及變化性以 及左心室之收縮末期容量、舒張末期容量、及收縮末期及 舒張末期尺寸。治療組顯示所有此等參數統計學上明顯改 善。對比之,就安慰劑對照組而言,此等值皆顯示變化不 明顯。 表4亦顯示LV之舒張功能時程之分析。此時間參數朝向 正常值改善顯示心室充盈壓力減小及心肌之收縮功能改 善。治療組中,此值統計學上明顯朝向正常值改善,而在 安慰劑對照組中,基本上沒有變化。 表4 基線及在30天之後之治療組及安慰劑對照組中患者之心 臟動力學之經心臟超音波(Zonar)導出之指數 指數M=m容積 指數 基本組 測試組 治療之前 30天中 治療之前 30天中 EF(射出率),% 36.2±2.1 44.9±1.8* 37.9 士 2.8 34.3±2.6 ESV(收縮末期 容量),ml 107.3±4.9 81.2±3.28* 98_4±4.2 105.2±4.2 EDV(舒張末期 容量),ml 168.2±6.2 147.3±4.9* 158.6±3.0 160.3±3.2 ESD(收縮末期 尺寸),ml 67.2±2.3 60.8±4.2* 69±1.6 63±4.1 EDD(舒張末期 尺寸),ml 53.U.8 44.6±1.6* 56±2_1 51 士 3.2 154179.doc -23- 201204426 舒張功能之動 力學(毫秒) 148±6.3 111±4.5* 138±4.8 142±5.2 *p<.05 因此,收縮及舒張功能之綜合指數指示 由於利用胺基酸 錯合物代謝性調配物進行治療之療程,左心室之收縮功能 改善極其明顯β藉由治療個體之擴張性及衰竭性心臟之顯 著重塑指示達到近似收縮及舒張之正常心臟尺寸之改善的 深度》如安慰劑對照組中所期望之,未觀察到心臟功能、 動力學、及尺寸之改善。 因此,針對30日之每日三次劑量為2克之胺基酸錯合物 代谢性調配物導致因缺血性心臟病及高血壓而患有心臟衰 竭之患者之左心室射出率平均改善為24% ,遠大於所給劑 量下個別胺基酸作用總和之所期望的改善。 此外,在解決收縮末期及舒張末期之極多異常心室擴大 下’存在極其有利之心肌重塑。治療組中心室性及心室上 性心律不整減少極多,然而,在安慰劑對照組中,其等皆 明顯惡化。治療組中,舒張功能之動力學亦改良極多然 而,在安慰劑對照組中’此功能沒有變化。如藉由連續的 羥脯胺酸濃度測得,治療組中之膠原蛋白產率統計學上極 接近兩倍,顯示心肌再生促成臨床及生理改善。 認為雷射驅動量子增強製程係藉由減少經如此處理之胺 基酸之促發炎傾向而促成有效的協同作用。與安慰劑組中 無明顯改善相比較,在藉由雷射增強胺基酸錯合物治療之 該等患有輕度、中度、或重度心臟衰竭之研究群組個體 154179.doc -24- 201204426 中,有58·8%之個體存在達到正常或近似正常心室功能之 整體改善。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例示治療組及對照組中患者之PCO含量之動力學; • 圖2Α及2Β例示於基線及經本發明生物活性物質治療30 - 天之後之治療組之心臟收縮功能障礙之相對程度;及 圖3Α及3Β例示於基線及採用安慰劑30天之後之對照組 之心臟收縮功能障礙之相對程度。 154179.doc -25-

Claims (1)

  1. 201204426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胺基酸摻合物,其包含複數種經曝露於脈衝雷射輻 射之胺基酸粉末,該脈衝雷射輻射係藉由傳輸雷射輻射 通過包括第一繞射格柵、第二繞射格柵、及置於此等第 一及第二繞射格柵之間之折射元件之裝置獲得,由此因 破壞性干涉而消除雷射輻射之一部分,且因建設性干涉 而產生雷射輻射之脈衝。 2. 如請求項1之胺基酸之摻合物,其中該脈衝雷射輻射具 有不超過10·9秒之脈衝長度。 3. 如凊求項1之胺基酸之摻合物,其中該雷射輻射具有中 心頻率為約400至約550 nm之雷射。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胺基酸之摻合物,其中該等複 數種胺基酸粉末包括甘胺酸、DL-苯丙胺酸、L-麵胺 酸、L-離胺酸、L-麩醯胺酸、L-精胺酸、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l-甲硫胺酸、L-絲胺酸、L-蘇胺 酸、L-丙胺酸、L-天冬胺酸、L-組胺酸、L-脯胺酸、L-鳥胺酸、L-瓜胺酸、L-牛磺酸、及L-半胱胺酸。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胺基酸之摻合物,其中該等複 數種胺基酸粉末包括34.U3.4重量%甘胺酸、11.9±1.19 重量%DL-苯丙胺酸、6.3 士 〇.63重量%L-麩胺酸、6.3 土 0.63 重量%L-離胺酸、6.3±0:63重量%1^-麩醯胺酸、5.6±0.56 重量%L-精胺酸、5.6±0.56重量%L-白胺酸、3.7土0.37重 量%1^-異白胺酸、11±0.31重量纈胺酸、3.1土〇:31重 量%1^甲硫胺酸、3.1±〇.31重量%1^絲胺酸、2.5士〇.25重 154179.doc 201204426 量%1-蘇胺酸、1.6 土 0.16重量%L-丙胺酸、1.3±0·13重量 %1^-天冬胺酸、1.3土0.13重量%1^-組胺酸、1.3±0.13重量 %L-脯胺酸、1.1 土 0.11重量%1^-鳥胺酸、0·9±0·09重量%L-瓜胺酸、0·6 士 0.06重量%L-牛磺酸、及0.3±0.03重量。/〇L-半胱胺酸。 6_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胺基酸之摻合物,其中該等複 數種胺基酸粉末包括約34.1重量%甘胺酸、約11.9重量 °/〇DL-苯丙胺酸、約6.3重量%L-麩胺酸、約6.3重量%L- 離胺酸、約6.3重量°/〇L-麩醯胺酸、約5.6重量%L-精胺 酸、約5.6重量°/〇L-白胺酸、約3.7重量%1^-異白胺酸、約 3.1重量%L-纈胺酸、約3.1重量XL-曱硫胺酸、約3.1重量 〇/〇L-絲胺酸、約2.5重量%L-蘇胺酸、約1.6重量。/a-丙胺 酸、約1.3重量%1^-天冬胺酸、約^重量%]_組胺酸、約 1.3重量%L-脯胺酸、約1 1重量。/此_鳥胺酸、約0.9重量 %L-瓜胺酸、約〇.6重量%]1_牛磺酸、及約〇 3重量%[-半 胱胺酸》 7. —種製備經雷射處理之胺基酸之摻合物之製程,其包 獲得胺基酸粉末之摻合物;及 將該胺基酸之摻合物曝露於脈衝雷射輕射,該脈衝雷 射輻射係藉由傳輸雷射輻射通過包括第 '繞射格柵、第
    二繞射格柵 射元件之裝 之一部分, 154179.doc 201204426 8. 女^相求^Μ 7 +击丨^ A 之製程,其中該胺基酸粉末之摻合物包含甘 胺酸、DT β >* 本丙胺酸、L-麩胺酸、L-離胺酸、L-麩醯胺 酸、L-精胺酸、L_白胺酸、L_異白胺酸、L_纈胺酸、L_ 甲疏^酸、L-絲胺酸、L-蘇胺酸、L-丙胺酸、L-天冬胺 酸、L_組胺酸、L-脯胺酸、L-鳥胺酸、L-瓜胺酸、L-牛 增酸、及L-半胱胺酸。 9. 如清求項7之製程,其中該等複數種胺基酸粉末包括 34.1±3·4重量%甘胺酸、11.9±1.19重量%DL-苯丙胺酸、 6·3±0·63重量%L_麩胺酸、6 3±〇 63重量%L離胺酸、 6.3±〇.63重量%1-麵醯胺酸、5.6±0.56重量%L-精胺酸、 5.6±0·56重量。/oL·白胺酸' 3.7±0·37重量%L-異白胺酸、 3·1±0.31重量〇/oL·纈胺酸、31±〇 31重量0/〇L_甲硫胺酸、 3·1±0.31重量%L_絲胺酸、2 5±〇 25重量%L_蘇胺酸' 1.6±0.16重量%L-丙胺酸、ι·3±0.13重量〇/〇L-天冬胺酸、 1.3±0.13重量〇/〇L-組胺酸、1·3±0·13重量0/〇L-捕胺酸、 1.1±0.11重量〇/〇L-鳥胺酸、〇·9±〇.〇9重量〇/〇L-瓜胺酸、 〇.6±〇.〇6重量%L-牛磺酸、及0.3士0.03重量〇/〇L-半胱胺 酸。 10. 如請求項7之製程,其中該胺基酸粉末之摻合物包含約 34.1重量%甘胺酸、約11.9重量%DL-苯丙胺酸、約6.3重 量%L-麩胺酸、約6.3重量%L-離胺酸、約6.3重量%L-甦 醯胺酸、約5.6重量%L-精胺酸、約5.6重量%1^-白胺酸、 約3.7重量%]^-異白胺酸、約3.1重量%1^纈胺酸、約3.1重 量%L-甲硫胺酸、約3.1重量%L-絲胺酸、約2.5重量❶/〇L- 154179.doc 201204426 蘇胺酸、約1.6重量%L-丙胺酸、約1.3重量%L-天冬胺 酸、約1.3重量%1^-組胺酸、約13重量%L_脯胺酸、約t」 重量%L-鳥胺酸、約〇.9重量%L_瓜胺酸、約〇 6重量% 牛續酸、及約0.3重量%L_半胱胺酸。 11. 如請求項7至10中任一項之製程,其中該脈衝雷射輻射 具有不超過1 〇-9秒之脈衝長度。 12. 如請求項7至10中任一項之製程,其進一步包括提供具 有中心頻率為約4〇〇至約550 nm之雷射的雷射輻射。 13. —種再生活性心肌組織之方法,其包括投與患者包含複 數種經曝露於脈衝雷射輻射之胺基酸粉末之胺基酸摻合 物’該脈衝雷射輪射係藉由傳輸雷射轄射通過包括第一 繞射格柵、第二繞射格栅、及置於該等第一及第二繞射 格柵之間之折射元件之裝置獲得,由此因破壞性干涉而 消除雷射輻射之一部分,且因建設性干涉而產生雷射輻 射之脈衝。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等複數種胺基酸粉末包括甘 胺酸、DL-苯丙胺酸、L-麩胺酸、L-離胺酸、L-麩醯胺 酸、L-精胺酸、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L-甲硫胺酸、L-絲胺酸、L-蘇胺酸、L-丙胺酸、L-天冬胺 酸、L-組胺酸、l-脯胺酸、L-烏胺酸、L-瓜胺酸、L-牛 續酸、及L-半胱胺酸。 15·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等複數種胺基酸粉末包括 34’1±3.4重量%甘胺酸、ιι·9±ΐ.ΐ9重量%DL-苯丙胺酸、 6·3±0.63重量%L-鼓胺酸、6.3±0.63重量〇/〇L-離胺酸、 154I79.doc 201204426 6.3±0·63重量%L-麩醯胺酸、5.6±0.56重量%1^-精胺酸、 5.6±0.56重量%L-白胺酸、3.7±〇.37重量%L-異白胺酸、 3.1±0_31重量%L-纈胺酸、3.1 土0.31重量%L-甲硫胺酸、 3.1±0.31重量%L-絲胺酸、2·5±0·25重量。/〇L-蘇胺酸、 1·6±0·16重量%L-丙胺酸、1.3 士 0.13重量%L-天冬胺酸、 1·3±0·13重量%L-組胺酸、1.3±0.13重量%L-膽胺酸、 1.1±〇.11重量%L-鳥胺酸、〇.9±0.09重量%L-瓜胺酸、 0.6±0.06重量%L-牛續酸、及0.3±0.03重量%L-半胱胺 酸。 16.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等複數種胺基酸粉末包括約 34.1重量%甘胺酸、約ii_9重量%DL-苯丙胺酸、約6.3重 量°/〇L-麩胺酸、約6.3重量%1^-離胺酸、約6.3重量%L-楚 醯胺酸、約5.6重量%L-精胺酸、約5.6重量。/儿-白胺酸、 約3 ·7重量%L-異白胺酸、約3.1重量%L-綠胺酸、約3 · 1重 量°/〇L-甲硫胺酸、約3· 1重量❶/CL-絲胺酸、約2.5重量%l_ 蘇胺酸、約1.6重量❶/〇L-丙胺酸、約1 ·3重量%L_天冬胺 酸、約1.3重量%1^-組胺酸、約1>3重量%L_脯胺酸、約hi 重量%L-鳥胺酸、約〇.9重量%^瓜胺酸、約〇.6重量%]1_ 牛磺酸、及約0.3重量。AL-半胱胺酸。 17. 如请求項13至1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雷射輻射之脈 衝具有不超過1 〇_9秒之脈衝長度。 18. 如請求項13至1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雷射輻射具有 中心頻率為約400至約550 nm之雷射。 19. 一種如請求項1及2中任一項之胺基酸之摻合物之用途。 154179.doc
TW100104818A 2010-02-12 2011-02-14 A laser enhanced amino acid blend and use of same to regenerate active myocardial tissue TW20120442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3795110P 2010-02-12 2010-02-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4426A true TW201204426A (en) 2012-02-01

Family

ID=44368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4818A TW201204426A (en) 2010-02-12 2011-02-14 A laser enhanced amino acid blend and use of same to regenerate active myocardial tissu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04733B2 (zh)
TW (1) TW201204426A (zh)
WO (1) WO20111006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02598B2 (en) 2014-05-30 2019-02-12 Todd Frank Ovokaity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generation, use, and delivery of activated stem cells
US10384985B2 (en) 2014-06-06 2019-08-20 B.K. Consultants, In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increasing the yield of, and beneficial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ertain plants
WO2015187974A1 (en) 2014-06-06 2015-12-10 Ovokaitys Todd Frank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increasing the bioactivity of nutrients
CN111971065B (zh) * 2019-03-19 2023-05-26 湖北远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瓜氨酸的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1797A (en) * 1994-05-11 1996-11-05 Arch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Method of inducing gene express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
GB9525103D0 (en) 1995-12-08 1996-02-07 Strachan John S Optical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6726693B2 (en) 2000-11-10 2004-04-27 Pearl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Tissue resurfacing using biocompatible materials
GB9920351D0 (en) 1999-08-28 1999-11-03 Strachen John S Sparse constructive node stimulation of cell surface molecular resonance in vivo
US20100204093A1 (en) 2006-07-27 2010-08-12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Use of heat shock activators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WO2008083305A2 (en) 2006-12-29 2008-07-10 Palomar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 Devices for fractional ablation of tissu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00651A1 (en) 2011-08-18
US20120220641A1 (en) 2012-08-30
US8404733B2 (en) 2013-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ry et al. Aging impairs contraction-induced human skeletal muscle mTORC1 signaling and protein synthesis
US20130309278A1 (en) Methods to regulate polarization and enhance function of cells
TW201204426A (en) A laser enhanced amino acid blend and use of same to regenerate active myocardial tissue
US20040204746A1 (en) Enhanced bioavailability of nutrients, pharmaceutical agents, and other bioactive substances through laser resonant homogeniz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molecular shape or crystalline form
Nakajima et al. Muscle hypertrophy following blood flow-restricted, low-force isometr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rat tibialis anterior: role for muscle hypoxia
US20040230257A1 (en) Enhanced bioavailability of nutrients, pharmaceutical agents, and other bioactive substances through laser resonant homogeniz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molecular shape or crystalline form
WO2007115132A2 (en) Radiopharmaceutical in self-forming liposomal formulation capable of multipath administration including other ingredients
Gill et al. Restoration of impaired endothelium-dependent coronary vasodilation in failing heart: role of eNOS phosphorylation and CGMP/cGK-I signaling
KR102464528B1 (ko) 웨어러블 광 조사기
Zahra’a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s of 830 nm Low Power Laser on Triiodothyronine (T3), Thyroxine (T4) and the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 in the Rabbits
Sun et al. Local delivery of gaseous signaling molecules for orthopedic disease therapy
Yoshizawa et al. Tissue-specific regulation of 4E-BP1 and S6K1 phosphorylation by α-ketoisocaproate
EP3723805B1 (en) Treatment of resistant depression via application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with thyroid hormone treatment
CH675684A5 (zh)
US20060105965A1 (en) Method for enhancing energy levels and reducing the effects of stress using nutraceutical formulations
US20200391045A1 (en) Wearable phototherapy apparatus with anti-viral and other effects
JP2019533712A (ja) エリスロポエチン由来分子を含む局所適用のための美容用製剤
CN108324952A (zh) 金簇分子的新应用
KR101254758B1 (ko) 광역동치료의 광증감제로 사용하기 위한 이디티에이를 이용한 아미노레불리닉산 테트라머
JP2024506043A (ja) インビボでmRNAを送達する方法
Lin’kova et al. The peptide Ala-Glu-Asp-Gly and interferon gamma: Their role in immune response during aging
Visvanathan et al. Sarcopenia Management for Clinicians
Hassan Photobiomodulation and Histamine H4 receptors in Müller glial cells: Dual approach for treatment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Bruhina et al. Melatonin and women quality of life
Kirichuk et al. The usage of THz radiation of nitrogen oxide occurrence in blood antioxidant characteristics correction and lipid peroxidation process under stress cond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