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45577A - Light-emitting diode unit and method for making it - Google Patents

Light-emitting diode unit and method for making i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45577A
TW201145577A TW099119034A TW99119034A TW201145577A TW 201145577 A TW201145577 A TW 201145577A TW 099119034 A TW099119034 A TW 099119034A TW 99119034 A TW99119034 A TW 99119034A TW 201145577 A TW201145577 A TW 2011455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structure
emitting di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19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h-Chen Lai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0991190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145577A/zh
Priority to US12/915,056 priority patent/US8247832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145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4557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36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 H01L33/40Material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36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 H01L33/40Materials therefor
    • H01L33/42Transpar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4Heat extraction or cooling elements
    • H01L33/647Heat extraction or cooling elements the elements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d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201145577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光二極體晶粒及其製作方法。 【先前技術】 [0002] 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是一種可 將電流轉換成特定波長範圍的光的半導體元件。發光二 極體以其亮度高、工作電壓低、功耗小、易與積體電路 匹配、驅動簡單、壽命長等優點,從而可作為光源而廣 泛應用於照明領域。 [00〇3]發光二極體晶粒通常包括p型丰導體層、活性層、n型半 導體層以及形成在該p型半導體層與n型半導體層上的電 極。在發光二極體晶粒兩端的電極施加電壓,空穴與電 子將會在活性層複合,輻射出光子。發光二極體晶粒在 應用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其光取出效率問題。由 於電子與空穴在活性層中複合產生光子,因此,發光二 極體晶粒的光取出效率與電子在〇型半導體層中的分佈均 勻性有很大義。為防止活性層所發出的光線被電極所 阻擋’電極的面積通常設置的比較小,此時將會出現在 電極下方的位置電流密度較大,而遠離電極位置的電流 密度較小的情況,從而使得在發光二極體晶粒的η型半,導 =的電流分佈不均句’發光二極體晶粒的光取出效率 【發明内容】 有必要提供一種電—佳的發光 099119034 表單蝙號Α0101 第4頁/共18頁 201145577 [0005] [0006] Ο [0007] [0008] [0009] Ο tooio] [0011] 099119034 一種發光二極體晶粒,其包括····基板及設置於基板上的 半導體發光結構。一透明導電層設置於半導體發光結構 表面,一電極層設置透明導電層表面。所述發光二極體 晶粒進一步包括一金屬層及設置於金屬層周圍的一緩衝 層。所述金屬層與緩衝層設置於透明導電層與半導體發 光結構之間。所述金屬層與半導體發光結構之間形成肖 特基接觸,所述緩衝層與半導體發光結構之間形成歐姆 接觸。 一種發光二極體晶粒的製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 ... ....::. ' 在基底上形成半導體畚光結構; 在半導體發光結構表面形成金屬層及緩衝層,其中,緩 衝層形成於金屬層的周圍,所述金屬層與丰導體發光結 構之間形成肖特基接觸,所述缓衝層與半導體發光結構 之間形成歐姆接觸; 在金屬層及緩衝層的表面形成透明導電層; 在透明導電層表面形成電極層。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在半導體發光結構表面設置一 金屬層及一設置於金屬層周圍的緩衝層。由於金屬層與 半導體發光結構之間形成肖特基接觸,且緩衝層與半導 體發光結構之間形成歐姆接觸,因此金屬層與半導體發 光結構之間的接觸電阻要大於緩衝層與半導體發光結構 之間的接觸電阻。發光二極體晶粒在工作時,其注入電 流將會從接觸電阻較高區域往接觸電阻較低的區域擴散 。即,使電流往發光二極體晶粒的邊緣擴散,從而增加 表單編號卿1 第5㈣18 s 0992033726-0 201145577 電流在半導體發光結構表面分佈的均勻性。另外,由於 金屬材料具有較高的反射率,該金屬層除了是電流分佈 均勻外,其亦可以將活性層發出的朝向電極層的光線反 射,從而避免了該部分光線被電極層所遮擋,從而提高 該發光二極體晶粒的光取出效率。 【實施方式】 [0012] 下面以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說明。 [0013] 請參見圖1,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發光二極體晶粒100 包括一個基板11及設置於基板11上的半導體發光結構12 。一金屬層13與一緩衝層14設置於半導體發光結構12的 表面,其中,緩衝層14設置於金屬層13的周圍。金屬層 13與緩衝層14的表面設置有一層透明導電層15。透明導 電層15的表面設置有一層電極層16。 [0014] 基板11由具有高導熱率的材料製成,其可以是採用銅、 銘、錄、銀、金等金屬材料或者任意两種以上金屬所形 成的合金所製成的基板,或者是採用導熱性能好的陶瓷 基板如矽基板、鍺基板。在本實施例中,基板11為具有 高導熱效率的金屬鎳層。基板11與半導體發光結構12的 結合過程通常為:首先藉由MOCVD(Metal-〇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沈 積)的方法在藍寶石基板上生長半導體發光結構12,然後 採用鐳射切割的方法使半導體發光結構1 2與藍寶石基板 剝離,最後採用黏合或者電鍍的方法使半導體發光結構 12與導熱基板11結合。 [0015] 半導體發光結構12包括一p型半導體層121、一活性層 099119034 表單編號A0101 第6頁/共18頁 0992033726-0 201145577 122、一η型半導體層123。當在ρ型半導體層121表面施 加正電壓,在η型半導體層123表面施加負電壓時,ρ型半 導體層121中的空穴與η型半導體層123中的電子將會在活 性層複合,能量以光子的形式發出,從而使發光二極體 晶粒發光。在本實施例中,半導體發光結構12由GaN材料 製作。根據需要,半導體層的製作材料還可以包括AlGaN 、InGaN等。 [0016] Ο 在本實施例中,半導體發光結構12進一步包括一反射層 124。該一反射層124設置於半導體發光結構12與基板11 相鄰的表面。反射層124由銀、錄、銘、銅、金等金屬材 料所製成。該反射層124的目的在於將活性層122所發出 的,朝向P型半導體層121的光線反射,使其從η型半導體 層123的表面發出,提高整個發光二極體晶粒100的出光 效率。在本實施例中,反射層124為銀反射層,其藉由真 空蒸鍍的方法形成。根據需要,反射層124亦可以是布拉 格反射層,其由折射率不同的材料依次交替形成。 Ο [0017] 金屬層13與緩衝層14設置於半導體發光結構12的表面。 如圖2所示,金屬層13設置於半導體發光結構12的中心位 置,緩衝層14設置於金屬層13的周圍。金屬層13與半導 體發光結構12形成肖特基接觸,且緩衝層14與半導體發 光結構12之間形成歐姆接觸。由於金屬層13與半導體發 光結構12之間為肖特基接觸關係,因為肖特基勢壘的阻 擋,金屬層13與半導體發光結構12之間的接觸電阻較大 。而由於緩衝層14與半導體發光結構12之間為歐姆接觸 關係,使得緩衝層14與半導體發光結構12之間的接觸電 099119034 表單編號Α0101 第7頁/共18頁 0992033726-0 201145577 阻較小。因此,當對發光二極體晶粒100施加工作電壓時 ,電流將會流經緩衝層14與半導體發光結構12之間的接 觸區域。#,電流不會集中在半導體發光結構12的中心 位置,而會朝著電阻較小的邊緣擴散,從而使電流擴散 均勻。在本實施例中,金屬層13由鋁材料製成,其藉由 PECVD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ltion,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沈積)的方法在半導體發 光結構12表面沈積一層鋁薄膜,其厚度為〇. 1"1{1到〇 3 的範圍内。根據需要,該金屬層13亦可以由銅錫、 鋅、鎳等金屬材料形成。同時,該煖衝層14為透明的金 屬鈦或者二氧化鈦薄膜,該緩衝層14形成於半導體發光 結構12表面的除金屬層13以外的區域,其厚度為〇】以爪 到0.3/zm的範圍内。該緩衝層14亦可藉由pECVD的方法 形成。 [0018] [0019] 根據需要,金屬層13可設置於電極層16的正下方位置且 金屬層13的面積要大於電極層〗6的面積,如此可有效對 電極層16注入的電流進行阻擋使其電流從中心往邊緣擴 散’提咼電流在半導體發光結構12表面分佈的均勻性。 另外,由於金屬材料具有較高的反射率,在本實施例中 ,所述金屬層13除了起到使電流從中心往四周擴散的作 用外,其還可以起到反射光線的作用。即,金屬層13可 將從活性層122發出的朝向金屬層13的光線反射,然後再 經過反射層124反射後,從由透明材料形成的緩衝層14的 區域出射。藉由金屬層13對活性層122光線的反射,避免 了從活性層122發出的光線被電極層16所遮擋,從而提高 099119034 表單編號A0101 第8頁/共18頁 0992033726-0 201145577 本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晶粒1〇〇的出光效率。 [0020] Ο [0021] Ο [0022] [0023] 透明導電屠15設置於金屬層13與緩衝層14的表面。該透 明導電層15可以是氧化銦錫(ITQ)薄膜或者氧化辞錫( IZO)薄膜或者氧化鋅(Zn0)薄膜。在本實施例中該 透明導電層15為IZO (Indium Zinc Oxide,氧化銦鋅 )薄膜。藉由濺鍍的方法在金屬層13與緩衝層14的表面 形成該IZ0薄膜。該透明導電層15的厚度越薄,其透光性 就越好。但由於該透明導電層15亦起著電流擴散的作用 ,考慮到對其導電性的影響,該透明導電層15亦不能太 薄。在本實施例中,透明導電層〗5的厚度控制在〇. 到〇· 5/zm的範圍内。 ' ,、 電極層16設置於透明導電層15的表面,該電極層16的作 用在於使外界電源與發光二極體晶粒1〇〇相接觸從而為發 光二極體晶粒1〇〇提供電流使其發光'在本實施例中,電 極層16位於透明導電層15的中心位置。該電極層16由金 材料製成,其藉由PECVD的方法在透明導電層15表面沈積 .... . 一層厚度約為0,5pi的金層,從而形成本實施例之電極 層1 6。 本發明還包括一種發光二極體晶粒100的製作方法。 參見圖3,首先提供一個基板11,該基板11上形成有半導 體發光結構12 ’所述半導體發光結構12包括p型半導體層 121、活性層122與η型半導體層123。在p型半導體層121 表面還設置有一反射層124 ’該反射層124設置於半導體 發先結構12的與基板11相鄰的表面。 099119034 表單編號Α0101 第9頁/共18頁 0992033726-0 201145577 [0024] 在半導體發光結構12表面形成金屬層13與緩衝層14,其 中,緩衝層14形成在金屬層13的周圍。請參見圖4,首先 藉由微影制程在半導體發光結構12表面定義出需要沈積 緩衝層14的區域,將不需要沈積緩衝層14的區域上設置 Si〇2阻擋層。然後藉由PECVD的方法在沒有Si〇2阻擋層 覆蓋的半導體發光結構12表面形成緩衝層14,該緩衝層 14的厚度在0. 1 到0. 3 μ m的範圍内。緩衝層14與半導 體發光結構12之間為歐姆接觸。在緩衝層14的沈積過程 完成之後,將剰餘的Si〇2阻擋層去除。 [0025] 在缓衝層14的沈積完成後,開始進行金屬層13的製作過 程。請參見圖5,首先採用微影制程在定義出需要沈積金 屬層13的區域。即在緩衝層14的表面覆蓋SiO/且擋層。 然後藉由PECVD的方法在沒有SiO/且檔層覆蓋的半導體發 光結構12的表面形成一層金屬層13,其厚度為0.1 到 0. 3/zm的範圍内。該金屬層13與半導體發光結構12之間 為肖特基接觸。在金屬層13的沈積過程完成之後,將覆 蓋在緩衝層14表面的Si〇2阻擋層去除。 [0026] 藉由滅鍍的方法在金屬層13與緩衝層14的表面沈積一層 IZO薄膜作為透明導電層15。最後藉由PECVD的方法在透 明導電層15表面製作金材料製成的電極層16,即最終形 成圖1所示的發光二極體晶粒100的結構。 [0027] 综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遂依法提 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方 式,自不能以此限制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舉凡熟悉本 案技藝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 099119034 表單編號A0101 第10頁/共18頁 0992033726-0 201145577 [0028] ,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本發明的發光二極體晶粒的結構示意圖。 [0029] 圖2係本發明的發光二極體晶粒的金屬層與緩衝層的形狀 〇 [0030] 圖3-圖5係金屬層與緩衝層的製作過程。 [0031]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發光二極體晶粒:100 Ο [0032] 基板:11 [0033] 半導體發光結構:12 [0034] p型半導體層:121 [0035] 活性層:122 [0036] η型半導體層:123 [0037] 反射層:124 Ο ^ [0038] 金屬層:13 [0039] 緩衝層:14 [0040] 透明導電層:15 [0041] 電極層:16 099119034 表單編號Α0101 第11頁/共18頁 0992033726-0

Claims (1)

  1. 201145577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發光二極體晶粒,其包括一基板及設置於基板上的半 導體發光結構,一透明導電層設置於半導體發光結構表面 ,一電極層設置透明導電層表面,其中,所述發光二極體 晶粒進一步包括一金屬層及設置於金屬層周圍的一緩衝層 ,所述金屬層與緩衝層設置於透明導電層與半導體發光結 構之間,所述金屬層與半導體發光結構之間形成肖特基接 觸,所述缓衝層與半導體發光結構之間形成歐姆接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晶粒,其中,所 述金屬層的製作材料選自鋁、銅、錫、鋅與鎳其中之一或 者它們之間的化合物。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晶粒,其中,所 述金屬層設置於電極的正下方,且金屬層的面積大於或等 於電極層的面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晶粒,其中,所 述金屬層的厚度為O.lem至0.3//m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晶粒,其中,所 述緩衝層為鈦金屬薄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晶粒,其中,所 述透明導電層為氧化銦錫薄膜、氧化鋅錫薄膜或氧化鋅薄 膜。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晶粒,其中,所 述半導體發光結構包括一反射層,該反射層設置於半導體 發光結構與基板相鄰的表面。 8 . —種發光二極體晶粒的製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099119034 表單編號A0101 第12頁/共18頁 0992033726-0 201145577 在基底上形成半導體發光結構; 在半導體發光結構表面形成金屬層及缓衝層,其中,缓衝 層形成於金屬層的周圍,所述金屬層與半導體發光結構之 間形成肖特基接觸,所述緩衝層與半導體發光結構之間形 成歐姆接觸; 在金屬層及緩衝層的表面形成透明導電層; 在透明導電層表面形成電極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晶粒之製作方法 ,其中,所述半導體發光結構包括一反射層,所述反射層 〇 設置於半導體發光結構與基板相鄰的表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晶粒之製作方法 ,其中,所述金屬層形成於半導體發光結構表面的中心位 置。 Ο # 099119034 表單編號A0101 第13頁/共18頁 0992033726-0
TW099119034A 2010-06-11 2010-06-11 Light-emitting diode unit and method for making it TW201145577A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19034A TW201145577A (en) 2010-06-11 2010-06-11 Light-emitting diode unit and method for making it
US12/915,056 US8247832B2 (en) 2010-06-11 2010-10-29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19034A TW201145577A (en) 2010-06-11 2010-06-11 Light-emitting diode unit and method for making i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5577A true TW201145577A (en) 2011-12-16

Family

ID=45095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9034A TW201145577A (en) 2010-06-11 2010-06-11 Light-emitting diode unit and method for making it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247832B2 (zh)
TW (1) TW20114557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8264A (zh) * 2010-10-14 2012-05-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致发光薄膜、壳体及壳体的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46443B2 (ja) * 2007-04-16 2013-11-20 ローム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47832B2 (en) 2012-08-21
US20110303937A1 (en) 2011-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8397B (en) Flip-chip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TW200915603A (en) Light-emitting chip device with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JP5512249B2 (ja) 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601312B (zh) 光電半導體晶片
TW200941774A (en) Light emitting diodes with smooth surface for reflective electrode
US20130203194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group 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JP2008244425A (ja) GaN系LED素子および発光装置
JP2008218440A (ja) GaN系LED素子および発光装置
TW201228020A (en)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2008091862A (ja) 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TW200828611A (e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TW200845428A (en) Radiation-emitting chip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semiconductor body
TW200937678A (en) Nitride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WO2015003564A1 (zh) 一种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JP2003086843A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半導体発光装置
US20170186914A1 (en)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0527712A (e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TW201110417A (en) Epitaxial substrate,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epitaxial substrate
TWI282183B (en) Total-reflection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JP2012529170A (ja) 発光半導体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TWI492416B (zh) 發光二極體晶片及其製作方法
KR101239852B1 (ko) GaN계 화합물 반도체 발광 소자
US20130161669A1 (en) Light-emitting diode with current diffusion structure and a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453949B (zh) 發光二極體製作方法
CN207651525U (zh) 一种具有反射镜的led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