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43874A - Once-through evaporator - Google Patents

Once-through evapora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43874A
TW201043874A TW099107234A TW99107234A TW201043874A TW 201043874 A TW201043874 A TW 201043874A TW 099107234 A TW099107234 A TW 099107234A TW 99107234 A TW99107234 A TW 99107234A TW 201043874 A TW201043874 A TW 2010438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generator
evaporator
cross
tube
flo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07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an Brueckner
Joachim Franke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TW201043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4387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4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in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10Water tub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F22B37/101Tubes having fins or ribs
    • F22B37/103Internally ribbed tub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02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 F22B1/18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the heat carrier being a hot gas, e.g. waste gas such as exhaust ga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22B1/1807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the heat carrier being a hot gas, e.g. waste gas such as exhaust ga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using the exhaust gases of combustion engines
    • F22B1/1815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the heat carrier being a hot gas, e.g. waste gas such as exhaust ga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using the exhaust gases of combustion engines using the exhaust gases of gas-turb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29/00Steam boilers of forced-flow type
    • F22B29/06Steam boilers of forced-flow type of once-through type, i.e. built-up from tubes receiving water at one end and delivering superheated steam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tubes
    • F22B29/061Construction of tube walls
    • F22B29/062Construction of tube walls involving vertically-disposed water tub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Description

201043874 、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一種用於廢熱蒸汽發生器的臥式構造貫流式 蒸發器’此種貫流式蒸發器具有一個第一蒸發器加熱面, 及一個在流體介質側接在第一蒸發器加熱面之後的第二蒸 發器加熱面’其中第一蒸發器加熱面具有一定數量基本上 是垂直配置且由下往上被流過的第一蒸汽發生器管,第二 蒸發器加熱面具有一定數量基本上是垂直配置且由下往上 Ο 被流過的第二蒸汽發生器管。 【先前技術】 在燃氣及蒸汽輪機中,燃氣輪機排出的釋壓的工作介 質或熱氣所含的熱能會被用來產生蒸汽,以推動蒸汽輪 機》傳熱過程是於接在燃氣輪機之後的廢熱蒸汽發生器內 進行,在這個廢熱蒸汽發生器內通設有一定數量的加熱 面,其作用是將水預熱、產生蒸汽及使蒸汽過熱。這些加 熱面位於蒸汽輪機的水及蒸汽循環內。水及蒸汽循環通常 Ο 包括複數個(例如3個)壓力級,而且每個壓力級都可能有 一個蒸發器加熱面。 對在熱氣側接在燃氣輪機之後作爲廢熱蒸汽發生器的 蒸汽輪機而言,有多種可能的設計方式可供選擇,例如設 計成貫流式蒸發器或循環式蒸發器。在貫流式蒸發器中, 作爲蒸發管的蒸汽發生器管的是在一次貫流中將蒸汽發生 器管內的流體介質加熱到蒸發。反之,在自然或強制環式 蒸發器中,被引入循環的水在貫流過蒸發管時僅被部分蒸 201043874 發。未被蒸發的水在與所產生的蒸汽分開後,會再度流入 相同的蒸發管,以接受下一輪的蒸發。 不同於自然或強制環式蒸發器,貫流式蒸發器並不受 任何壓力限制。很高的新鮮蒸汽壓力有助於提高以化石燃 料加熱之發電廠的熱效率,因而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 放。此外,貫流式蒸發器的構造比環式蒸發器簡單,因此 建造成本也比較低。因此,以按照貫流原理設計的蒸汽發 生器作爲燃氣及蒸汽輪機的廢熱蒸汽發生器,能夠以較簡 Ο 單的構造方式達到提高燃氣及蒸汽輪機的總效率的目的。 原則上作爲廢熱蒸汽發生器的貫流式蒸發器有兩種不 同的構造方式可供選擇,也就是直立式構造及臥式構造。 臥式貫流式蒸發器的設計方式是使加熱用的介質或熱氣 (例如燃氣輪機排出的廢氣)以接近水平的方式流過,反 之,直立式貫流式蒸發器的設計方式則是使加熱用的介質 以接近垂直的方式流過》 相較於直立式貫流式蒸發器,臥式貫流式蒸發器的製 〇 造方法比較簡單,而且製造成本及安裝成本也比較低。臥 式貫流式蒸發器的一個問題是,在流體介質側接在後面的 第二蒸發器加熱面的每一個管子列的蒸汽發生器管的內部 都可能出現不均勻的流體介質分佈,這會造成溫度偏斜, 進而因爲不同的熱膨脹而產生機械應力。爲了避免廢熱蒸 汽發生器受損,現有技術常用的方法是設置膨脹拱以抵銷 機械應用。但是這種措施對臥式廢熱蒸汽發生器而言在施 作上較爲費事。 201043874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用於上述廢熱蒸汽發生器的 貫流式蒸發器,此種貫流式蒸發器具有使用壽命長及構造 簡單的優點。 爲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的方法是使一定數量的 第二蒸汽發生器管具有一內型材。 本發明的構想是,經由取消現有技術常有的膨脹拱, 而達到使廢熱蒸汽發生器及/或貫流式蒸發器的構造變得 Ο 特別簡單的目的。但這樣做就必須以其他的方式減少因溫 度傾斜在每一個管子列的並聯蒸汽發生器管內產生的機械 應力。尤其是受到水及蒸汽混合物沖擊的第二蒸發器加熱 面最容易產生這種機械應力。之所以會發生溫度傾斜是因 爲流到管子列的每一根管子的流體側入口的水及蒸汽各有 不同比例,因而使管子有不同的流量。管子內會有不同的 流量是因爲蒸汽發生器管內的摩擦壓損小於地形壓損的關 係。由於摩擦壓損較小,因此流體介質之蒸汽比例很高的 Θ 流體能夠以相當快的速度流過單一蒸汽發生器管’而水比 例很高的流體則因爲質量造成的地形壓損較大而有流動停 滯的傾向。因此爲了使流量均勻,需提高摩擦壓損。爲了 達這個目的,可以使一定數量的第二蒸汽發生器管具有一 內型材,以提高摩擦壓損。 爲了額外產生很大的摩擦壓損,應縮小與管子內相鄰 之層狀交界層。在管子內形成湍流即可達到這個目的。使 流體介質產生渦流可以進一步強化這個效應。爲了產生渦 201043874 流,最好是將管子的內型材設計成螺旋彈簧狀。 在決定摩擦壓損的大小時’還應考慮其他的運轉參 數,例如管子的形狀、熱氣通道的尺寸、溫度關係等。一 種有利的方式是可以經由第二蒸汽發生器管調整規定的流 體介質的摩擦壓損,這可以透過爲內型材選擇適當的剖面 形狀來達到這個目的。這樣就可以更佳地避免溫度傾斜現 象的發生。 一種有利的方式是將製作成內肋條的內型材安裝到第 Ο 二蒸汽發生器管內。這樣就可以使貫流式蒸發器及/或廢熱 蒸汽發生器的構造變得非常簡單。 爲了能夠將內型材補安裝到現有的蒸汽發生器內’及/ 或使管子的形狀在蒸汽發生器的結構中具有更大的彈性’ 最好是將內型材製作成安裝在第二蒸汽發生器管內的裝入 式零件。也就是將內型材設計成獨立的裝入式零件’然後 裝到第二蒸汽發生器管內。 一種有利的方式是將一定數量的第二蒸汽發生器管在 ^ 熱氣側一個接一個連接成管子列。這樣做可以在一個蒸發 器加熱面內容納更多數量的並聯蒸汽發生器管,以擴大表 面積,使熱能更容易輸入。但是這樣做會使一個接一個排 列在熱氣流動裝置內的蒸汽發生器管受到不同程度的加 熱。尤其是在熱氣輸入側的蒸汽發生器管內的流體介質會 受到較大程度的加熱。經由前面所述的將內型材裝到第二 蒸汽發生器管內的方式,可以使蒸汽發生器管內達到與加 熱情況適配的流量。因此可以用簡單的構造方式使廢熱蒸 201043874 汽發生器達到很長的使用壽命》 一種有利的方式是在熱氣側將第一蒸發器加熱面接在 第二蒸發器加熱面之後。這樣做的優點是,使在流體介質 側接在後面並負責將已被蒸發的流體介質進一步加熱的第 二蒸發器加熱面位於熱氣管道中被加熱至較高溫度的區 域。 可以將這種貫流式蒸發器裝在廢熱蒸汽發生器中,以 便使廢熱蒸汽發生器能夠應用於燃氣及蒸汽輪機。在熱氣 〇 側蒸汽發生器最好是接在燃氣輪機之後。這樣做的優點是 可以在燃氣輪機之後設置一個補充燃燒室,以提高熱氣溫 度。 - 本發明的優點主要來自於將內型材裝到第二蒸汽發生 器管內,因此能夠改善流體的分佈,以及降低並聯蒸汽發 生器管的溫差及因此而產生的機械應力。因此廢熱蒸汽發 生器可以達到很長的使用壽命。此外,安裝內型材的其他 優點還包括不必設置膨脹拱,因此可以簡化廢熱蒸汽發生 〇 器及/或燃氣及蒸汽輪機發電廠的構造及降低成本。 【實施方式】 如第1圖所示,廢熱蒸汽發生器(2)的貫流式蒸發器(1) 接在一未詳細繪出之燃氣輪機的廢氣排放側之後。廢熱蒸 汽發生器(2)具有一道圓周外壁(3),圓周外壁(3)構成一個 可供燃氣輪機排放的熱氣沿著箭頭(4)表示的接近水平的 熱氣流動方向流過的熱氣通道(5)。熱氣通道(5)內有一定數 量的按照貫流原理設計的蒸發器加熱面(8 ’ 1 〇)。第1圖的 201043874 實施例僅有兩個蒸發器加熱面(8,10),但實際上也可以有 更多數量的蒸發器加熱面。 根據第1圖的實施例,蒸發器加熱面(8,10)各具有一 定數量的在熱氣流動方向一個接一個排列的管子列(11, 12)。第一個管子列(11,12)都有一定數量的在熱氣流動方 向並聯的蒸汽發生器管(13,14),從圖式上每一個管子列 (11,12)都只有一根蒸汽發生器管(13,14)能夠被看見。第 一蒸發器加熱面(8)的供流體介質W流過且接近垂直排列 Ο 的並聯第一蒸汽發生器管(13)全部連接到其出口側的一個 共同集汽箱(15)。第二蒸發器加熱面(10)的供流體介質W 流過且接近垂直排列的並聯第二蒸汽發生器管(14)也是全 部連接到其出口側的一個共同集汽箱(1 6)。也可以爲兩個 蒸發器加熱面(8,10)設計另外一種較爲複雜的集汽系統。 第二蒸發器加熱面(10)的第二蒸汽發生器管(14)接在第一 蒸發器加熱面(8)的第一蒸汽發生器管(13)之後,且二者係 以下降管(17)彼此連接。 〇 流體介質W能夠沖擊由蒸發器加熱面(8,10)構成的蒸 發系統’流體介質w只需流過蒸發系統一次就會全部被蒸 發,並在離開第二蒸發器加熱面(10)後成爲蒸汽D被排出。 由蒸發器加熱面(8,10)構成的蒸發系統位於一個未在圖式 中詳細繪出的蒸汽輪機的水及蒸汽循環內。除了由蒸發器 加熱面(8,10)構成的蒸發系統外,蒸汽輪機的水及蒸汽循 環還包括一定數量的在第1圖中僅以示意方式繪出的加熱 面(2 0)。例如,加熱面(20)可以是過熱器、中壓蒸發器、低 201043874 壓蒸發器、及/或預熱器。 第二蒸汽發生器管(I4)具有一個如第2圖及第3圖所 示之螺旋彈簧狀的內型材(22)。內型材(22)的剖面形狀能夠 使第二蒸汽發生器管(14)內的流體介質W經由渦流及湍流 產生的摩擦壓損大到能夠確保在管子列(1 1)內形成均勻流 動的程度。這樣就可以降低溫度傾斜。可以將製作成內肋 條(23)的內型材(22)直接安裝到第二蒸汽發生器管(14) 內。另外一種替代方式是將內型材(22)製作成裝入式零件 Ο (24),這種方式對於補安裝現有的貫流式蒸發器(1)特別有 利。 第4圖及第5圖顯示內型材(22)對於降低溫差的效 果。這兩張圖是以曲線圖的方式顯示平均管壁溫度(25)及 出口管壁溫度(27)與管子入口處之流體介質之蒸汽含量(29) 的關係。第4圖顯示的是沒有安裝內型材(22)的情況。從 第4圖可以看出,視蒸汽含量(29)而定,平均管壁溫度(2 5) 會在460°C至36(TC的範圍變化,出口管壁溫度(27)會在 〇 W 480 °C至370 °C的範圍變化。從第5圖可以看出,相應的溫 度變化範圍縮減爲440。(:至390 1及470。(:至405 °C。由此可 看出入口處蒸汽含量不同之管子的溫差明顯降低。 經由降低流體側入D處蒸汽含量不同之管子的溫差’ 可以降低廢熱蒸汽發生器(2)承受的機械應力,而且由於不 需要設置膨脹拱的關係,因此還能夠同時具備構造簡單及 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簡單圖式說明】 -10- 201043874
以下配 明。其中: 第1圖 第2圖 第3圖 圖。 第4圖 度與蒸汽含 第5圖 度與蒸汽含 在以上 系。 [主要元件 1 2 3〇 4 5 10 11 13 12 14
¥圖式及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內容做進一步的說 一個臥式蒸發器的簡化縱斷面圖。 有安裝內肋條之蒸汽發生器管的縱斷面圖。 :有安裝裝入式零件之蒸汽發生器管的縱斷面 :未安裝內型材時,在加熱管入口處的管子溫 I關係圖。 :有安裝內型材時,在加熱管入口處的管子溫 I關係圖。 5圖式中,相同的元件均以相同的元件符號標 ί號說明】 貫流式蒸發器 廢熱蒸汽發生器 圓周外壁 箭頭 熱氣通道 第一蒸發器加熱面 第二蒸發器加熱面 管子列 第一蒸汽發生器管 第二蒸汽發生器管 集汽箱 -11- 201043874
17 下 降 管 20 加 熱 面 22 內 型 材 23 內 肋 條 25 平 均 管 壁 溫 度 27 出 P 管 壁 溫 度 29 蒸 汽 含 量 D 蒸 汽 W 流 體 介 質
-12

Claims (1)

  1. 201043874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用於廢熱蒸汽發生器(2)的臥式構造貫流式蒸發器 (1),具有一個第一蒸發器加熱面(8),及一個在流體介質 側接在第一蒸發器加熱面(8)之後的第二蒸發器加熱面 (10),其中第一蒸發器加熱面(8)具有一定數量基本上是 垂直配置且由下往上被流過的第一蒸汽發生器管(13),第 二蒸發器加熱面(10)具有一定數量基本上是垂直配置且 由下往上被流過的第二蒸汽發生器管(14),其特徵爲:一 〇 定數量的第二蒸汽發生器管具有一內型材(2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貫流式蒸發器(1),其中內型材 (22)爲螺旋彈簧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的貫流式蒸發器(1),其 中透過內型材(2 2)的剖面形狀,可以經由第二蒸汽發生器 管(14)調整規定的流體介質的摩擦壓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的貫流式蒸發 器(1),其中將製作成內肋條(2 3)的內型材(22)安裝到第二 Ο 蒸汽發生器管(14)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的貫流式蒸發 器(1),其中將內型材(22)製作成裝入式零件(24)安裝到第 二蒸汽發生器管(14)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的貫流式蒸發 器(1),其中將一定數量的第二蒸汽發生器管(14)在熱氣 側一個接一個連接成管子列(1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的貫流式蒸發 -13- 201043874 器(1),其中在熱氣側,第一蒸發器加熱面(8)接在第二蒸 發器加熱面(10)之後。 8·—種廢熱蒸汽發生器(2),具有一個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的貫流式蒸發器(1)。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廢熱蒸汽發生器(2),其中在熱 氣側有連接一燃氣輪機。 〇
    -14-
TW099107234A 2009-06-10 2010-03-12 Once-through evaporator TW20104387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9024587A DE102009024587A1 (de) 2009-06-10 2009-06-10 Durchlaufverdampf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43874A true TW201043874A (en) 2010-12-16

Family

ID=43069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07234A TW201043874A (en) 2009-06-10 2010-03-12 Once-through evaporator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73520A1 (zh)
EP (1) EP2440847A2 (zh)
JP (1) JP2012529613A (zh)
KR (1) KR20120027021A (zh)
CN (1) CN102667337A (zh)
AU (1) AU2010257702A1 (zh)
BR (1) BRPI1013116A2 (zh)
CA (1) CA2764939A1 (zh)
DE (1) DE102009024587A1 (zh)
RU (1) RU2011153331A (zh)
TW (1) TW201043874A (zh)
WO (1) WO2010142495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80250A1 (de) * 2008-09-09 2010-04-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urchlaufdampferzeuger
EP2390567A1 (de) * 2010-05-31 2011-11-3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Dampferzeugerrohren
DE102013206014A1 (de) * 2013-04-05 2014-10-09 Dürr Systems GmbH Energiewandler-System und Baugruppen hierfür
CN105202509B (zh) * 2014-06-20 2019-05-3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蒸发器、朗肯循环装置以及热电联供系统
CN108263904B (zh) * 2018-01-15 2020-04-14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 预热线缆传输机
CN110094709B (zh) * 2019-05-28 2024-04-26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式蒸发器及其设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89793A (ja) * 1987-02-02 1988-08-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蒸発・凝縮用伝熱管
EP0349834B1 (de) * 1988-07-04 1996-04-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urchlaufdampferzeuger
DE58909259D1 (de) * 1989-10-30 1995-06-29 Siemens Ag Durchlaufdampferzeuger.
DE4333404A1 (de) * 1993-09-30 1995-04-06 Siemens Ag Durchlaufdampferzeuger mit vertikal angeordneten Verdampferrohren
US5772793A (en) * 1996-08-28 1998-06-30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Tube-in-tube thermophotovoltaic generator
DE19644763A1 (de) * 1996-10-28 1998-04-30 Siemens Ag Dampferzeugerrohr
DE19651678A1 (de) * 1996-12-12 1998-06-25 Siemens Ag Dampferzeuger
DE19717158C2 (de) * 1997-04-23 1999-11-11 Siemens Ag Durchlaufdampferzeuger und Verfahren zum Anfahren eines Durchlaufdampferzeugers
JP2002507272A (ja) * 1997-06-30 2002-03-05 シーメンス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廃熱ボイラ
US5924389A (en) * 1998-04-03 1999-07-20 Combustion Engineering, Inc.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DE19914760C1 (de) * 1999-03-31 2000-04-13 Siemens Ag Fossilbeheizter Durchlaufdampferzeuger
EP1288567A1 (de) * 2001-08-31 2003-03-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Anfahren eines Dampferzeugers mit einem in einer annähernd horizontalen Heizgasrichtung durchströmbaren Heizgaskanal und Dampferzeuger
EP1443268A1 (de) * 2003-01-31 2004-08-0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ampferzeuger
US6957630B1 (en) * 2005-03-31 2005-10-25 Alstom Technology Ltd Flexible assembly of once-through evaporation for horizontal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EP1793164A1 (de) * 2005-12-05 2007-06-0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ampferzeugerrohr, zugehöriges Herstellungsverfahren sowie Durchlaufdampferzeuger
EP1793163A1 (de) * 2005-12-05 2007-06-0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ampferzeugerrohr, zugehöriges Herstellungsverfahren sowie Durchlaufdampferzeuger
EP2182278A1 (de) * 2008-09-09 2010-05-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urchlaufdampferzeu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764939A1 (en) 2010-12-16
US20120073520A1 (en) 2012-03-29
EP2440847A2 (de) 2012-04-18
KR20120027021A (ko) 2012-03-20
DE102009024587A1 (de) 2010-12-16
CN102667337A (zh) 2012-09-12
AU2010257702A1 (en) 2012-01-12
WO2010142495A3 (de) 2012-06-07
JP2012529613A (ja) 2012-11-22
RU2011153331A (ru) 2013-07-20
BRPI1013116A2 (pt) 2016-04-05
WO2010142495A2 (de) 2010-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9350B (zh) 貫流式蒸發器
TW201043874A (en) Once-through evaporator
KR101399714B1 (ko) 태양-열 발전기용 증기 생성을 위한 열 교환기
JP6712266B2 (ja) 熱回収蒸気発生器及びその作動方法
CN102089583B (zh) 连续蒸汽发生器
TWI529351B (zh) 貫流式蒸發器
TWI312048B (en) Fossil heated continuous steam generator
JP5225469B2 (ja) 貫流ボイラ
JP5345217B2 (ja) 貫流ボイラ
TWI529349B (zh) 貫流式蒸發器及廢熱蒸汽發生器
JP6203958B2 (ja) ツーパスボイラ構造を備える連続流動蒸気発生器
CN101655035A (zh) 带有凹陷的齿的翅片管结构
JP2002533643A (ja) 化石燃料貫流ボイラ
JP2002535588A (ja) 化石燃料ボイラ
TWI512241B (zh) 貫流式蒸氣產生器
CN110094709B (zh) 一种直流式蒸发器及其设计方法
KR101749288B1 (ko) 증기 발생기
RU2383814C1 (ru) Парогенератор
DK2564117T3 (en) steam Generator
KR20130098993A (ko) 강제 관류 증기 발생기
RU2327082C1 (ru) Водогрейный котел
CN201836869U (zh) 油田注汽锅炉多流程对流段
CN206572489U (zh) 节能换热器及燃气蒸汽发生器的内胆
WO2014147737A1 (ja) 排熱回収ボイラ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火力発電プラ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