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37987A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handoff decisions in access terminals capable of operating at different times in best effort and QoS modes of traffic operation - Google Patent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handoff decisions in access terminals capable of operating at different times in best effort and QoS modes of traffic operat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37987A
TW200937987A TW097148705A TW97148705A TW200937987A TW 200937987 A TW200937987 A TW 200937987A TW 097148705 A TW097148705 A TW 097148705A TW 97148705 A TW97148705 A TW 97148705A TW 200937987 A TW200937987 A TW 20093798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ttachment point
access terminal
base station
signal
attach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8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ailesh Patil
Prashanth Hande
Hyung Myung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37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798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65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reducing network power consum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measured or perceived resources with higher communication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20093798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各種實施例係關於無線通信,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在 支援最佳努力訊務運作模式及服務品質訊務運作模式之無 線通信器件中作出一交遞決定之方法及裝置。
本申請案主張2007年12月13日申請且在申請案上由代理 人案號〇72〇46Ρ1識別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〇13,621號、 2007年12月13日中請且在中請案上由代理人案號〇72〇47ρι 識別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013,624號,及2008年2月7日 申睛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〇26,980號之權利。以上識別 之專利申請案中之每一者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先前技術】 在各種無線通信系統中,許多不同基地台附接點可同時 用於存取終端機·»不同可用基地台附接點中之—些可對應 於不同載波及/或扇區。可預期存取終端機與不同可用附 接點之間的通仏忐力針對不同附接點在不同時間而不同, 例如’隨存取終㈣位置、傳輸錢較、頻道增益 '干 擾雜Λ等而變。另外,可預期附接點載入條件在整個系 統中隨時間而變化。 ’' 無線通^吕系統中之不间 真^扣、 夂不冋最終使用者將通常(例如)視訊務 量、讯務類型及/或器件工 Α. Α 件忐力而疋而具有不同需要。另 外,自服務提供者觀點羞 乃 __ π .看來,不同最終使用者可經訂約以 不同地得到供應。在給 不同延時要求可對應於m 只竹迎干女 '及/或 了馮於不同使用者。 137003.doc 200937987 需要能夠在包括多個替 鏈路資源以最大化輪送量且=·之系統中制可用空中 負載平衡為重要考慮事項。經歷。該系統中之 通信系統中之負載平衡,同=;交 服務等級生效。用於負 11件需要及/或不同 τr 、千衡之集中式系統控制節點方法 7月b (例如)歸因於系統牟 〜甘 ^ ^ ^ ...,、冓、控制發信附加項及/或控制發 遲而實施起來不實際或不會有效。
=動存取終端機可在最佳㈣下評估 接點之當前頻道條件。基隹管代附 存取終端機之交遞決定方二;广存在對新穎的基於 „^ _ 及裝置之需要,該方法及裝置 :、”通彳5彡統巾H平衡。對於存取終端機作 w日慧交遞決定而言,若額外基地台資訊可 :]其將為有利的。因此’存在對新穎基地台方法及裝 2Ί該方法及裝置提供促進基於存取終端機之交遞 决疋及系統負載平衡之資訊。 【發明内容】 描述用於在可支援最佳努力及Q〇s訊務兩者之存取終端 機(例如,無線行動節點)中(例如)在分別於最佳努力運作 模式及QoS運作模式中運作時作出交遞決定的方法及裝 置。存取終端機接收指示未料⑽服務之通信資源料 之指不符及指^由附接點域之最佳努力❹者數目之 資訊。在QoS運作模式㈣’識㈣可支援存取終端機之 最小Q〇S要求之附接點的連接,且接著自經識別之集合 中’選擇可提供支援存取終端機之最多最佳努力訊務之連 I37003.doc 200937987 接的附接點。在最佳努力運作模式中,存取終端機選擇將 為存取終端機提供用於最佳努力訊務之最大量輸送量之附 接點連接。 根據一些實施例,在存取終端機中作出交遞判定之例示 方去包含.針對複數個附接點中之每一者,接收個別附 之私示在該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〇S服務之通信資 源刀率的指不符;及基於對應於不同附接點之所接收之指 示符而作出交遞決定。 根據一些實施例,例示性存取終端機包含:一無線接收 器,其用於針對複數個附接點中之每一者而接收個別附接 點2才曰不在該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oS服務之通信資源 刀率的私不符,及一交遞決定模組,其用於基於對應於不 同附接點之所接收之指示符而作出交遞決定。 根據各種實施例,運作一基地台之例示性方法包含:產 生:包括於該基地台中之個別附接點之一指示符,該指示 符指示在該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〇S服務之通信資源分 率’及在空中傳輸—傳送該所產生之指示符之信號。 々在-些實施例中,例示性基地台包含:一資源分率指示 符產生模組’其用於產生—包括於該基地台中之個別附接 之导曰不符,該指示符指示在該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 Q服務之通信資源分率;及_無線傳輸器模組其用於 在空中傳輸信號;及一資源分率指示符信號傳輸控制模 組’其用於控制-傳送該所產生之指示符之信號在空甲的 137003.doc 200937987 儘管已在上述[發明内容]中論述了各種實施例,但是應 瞭解,沒必要全部實施例包括相同特徵,且上述特徵中之 一些在一些實施例中不必要’但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能為所 要的。在以下[實施方式]中論述各種實施例之眾多額外特 徵、實施例及益處。 【實施方式】
圖1為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之例示性無線通信系統1〇〇之 圖。例示性無線通信系統100包括複數個基地台(基地台1 102、基地台2 104、基地台3 1〇6、…、基地台N 108)及複 數個其他網路節點(例如,路由器(11〇、m))。基地台 (102、106、108)分別經由網路鏈路(118、122、124)耦接 至網路節點110 ^基地台104經由網路鏈路12〇耦接至網路 節點111。網路節點(110、m)經由網路鏈路121彼此耦 接,且分別經由網路鏈路(126、127)耦接至其他網路節點 (例如’其他基地台、路由器、AAA節點、本籍代理節點 等)及/或網際網路。網路鏈路(118、12〇、i2i、m、 124、126、127)為(例如)光纖鏈路。在其他實施例中其 他網路拓撲結構為可能的且用於回程網路中。 無線通信系統1〇〇亦包括複數個存取終端機(存取終端機 1 112.....存取終端機N 114)。存取終端機為(例如)諸如 無線行動節點之無線終端機,其可在整個系統中移動且建 立並維持與基地台之附接點之無線通信連接。存取終端機 (、 114)支援最佳努力及服務品質(QoS)訊務運作模 式。存取終端機丨112當前具有與基地台丨112之附接點之 137003.doc 200937987 二:連接,存取終端機丨丨丨2基於所接收之附接點分率通 信=源可用性指示符而作出至少一些交遞決定。—些交遞 :、定係根據所接收之功率位準指示符信號、所接收之指示 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之資訊及分率通信資源可用性指示符 而作出的。在一些實施例中,交遞決定視存取終端機處於 最2努力模式還是Q〇S模式而定而不同地執行。 • # 一基地台包括-或多個附接點。附接點對應於基地 台、基地台扇區及載波組合。各種類型之基地台為可能 包括單扇區單載波基地台、單扇區多載波基地台、多 扇區單載波基地台、每扇區使用單載波之多扇區多載波基 地台、每扇區使用-或多個載波之多扇區多載波基地台, 及每扇區使用多個載波之多扇區多載波基地台。 圖2為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之運作存取終端機(例如,諸 如仃動節點之無線終端機)之例示性方法之流程圖。例 示性方法之運作在步驟2〇2開始,在步驟2〇2中,存取終端 φ 機開機且經初始化,且進入步驟204、206及208,該等步 驟可並行執行。 在步驟204(其基於前進而執行)中,存取終端機自對應 .於潛在連接之附接點接收功率參考信號。功率參考信號為 (例如)以預定已知功率傳輸之信標信號。運作自步驟2〇4進 行至步驟205 ’在步驟2〇5中,存取終端機判定對應於每一 所接收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收功率及/或SINR。包括對應 於對應於潛在連接之不同附接點之資訊集之資訊2〇7(Api: PWRref, SINR ; AP2: PWRref, SINR ; ... ; APN: PWRref 137003.doc •10- 200937987 SINR)為步驟205之輸出且用作步驟21〇之輸入。在一些實 施例中,資訊207亦用作步驟212及216中之一或多者之輸 入。 在步驟206(其基於前進而執行)甲,存取終端機自對應 於潛在連接之附接點接收傳遞最佳努力使用者之數目 (ΝΒΕ)之資訊及指示未由服務品質(Q〇s)使用者使用之資源 分率(F)之資訊。包括對應於對應於潛在連接之不同附接 點之資訊集之資訊209(AP1: NBE,F ; AP2: NBE,F ; APN: NBE,F)為步驟206之輸出且用作步驟21〇、212及216 之輸入。 在些實施中,指示個別附接點之未用於Q〇S服務之通 信資源分率之資訊為指示符,且通信資源為Ap處之時間、 頻率及/或空間。在一些實施中,通信資源用於傳遞訊務 資料。 在步驟208中,存取終端機判定Q〇s要求是否有效地用 於存取終端機。若存取終端機處於Q〇S模式,則運作自步 驟208進行至步驟210;然而,若存取終端機處於最佳努力 模式中,則運作自步驟208進行至步驟212» 在步驟210中,存取終端機識別可使用對應於每一潛在 連接之分率(F)來提供滿足AT之Q〇s要求之連接的附接點 (AP)集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包括速率要求(例如,最小 資料速率要求)作為Q〇S要求之一部分,且存取終端機執行 子步驟214,且存取終端機在考慮每一附接點之情況下判 定是否可支援最小可接受資料速率。舉例而言,存取終端 137003.doc 200937987 機檢查.(附接點之頻寬)χ(附接點之未由Q〇S使用者使用 之資源分率)X(為雜訊及干擾之函數之比例因子)是否大於 或等於(支援QoS要求之指定最小資料速率)。在一個實例 中,檢查測試是否BWFLog(1+SINR)^RQ〇s_^^# 驟204之所接收之參考功率信號之量測來判定存取終端機 之信號與干擾加雜訊比(SINR)。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步驟21〇中之Q〇s要求為指示在 ❹ Φ 傳輸之前-最大時間資料可儲存於仔列中之最大仔列延遲 要求。在一些該等實施例中,執行子步驟215,在子步驟 215中,存取終端機針對使用附接點判定所估計之佇列延 遲,且針對待傳輸之資料比較所估計之仔列延遲與最大容 許仔列延遲。若自存取終端機之Q〇s觀點看來,當使用附 接點時之預期延遲小於或等於最大容許仔列延遲則附接 點滿足要求。在-些實施例中,對於待包括於滿足Μ之
QoS要求之附接點之經識別集合(其為步驟21〇之輸出且為 步驟叫之輸入)中之附接點而言,需要滿足速率要求及延 =要求兩者。在-些其他實施例中,速率要求及延遲要求 ^ 一者(但不必是兩者)經評估且用於識別可提供滿足AT 之QoS要求之連接之附接點集合。 山運作自步驟2H)進行至步驟21“在步驟2i6中存取終 =機自經識別之附接點集合中選擇對應於在存取終端機切 努力模式的情況下具有用於此存取終端機之最大 218/之連接的附接點。運作自步驟216進行至步驟 137003.doc 200937987 返回步驟212,在步驟212中,存取終端機選擇對應於且 :用於此存取終端機之最佳努力訊務之最大潛在容量之潛 連接的附接點。運作自步驟212進行至步驟218。 步驟218中冑取終端機判定選定附接點(根據步驟 s 212之選擇)是否不同於當前連接之附接點。若選 附接點不同於當前蚪杻机 , 附接點,則運作自步驟218進行至步驟 220,否則,運作進行至步驟。 Φ ❷ 返回步驟220,在步驟22〇中,存取終端機起始至選定附 交遞因此步驟220將當前連接附接點改變至新的 、疋附接·點運作自步驟22〇進行至步驟222,在步驟M2 中,存取終端機使用當前連接通信。運作經由連接節點A 224自步驟222進行至步驟226。 步驟226巾#取終端機判定存取終端機之所要運作 模式,例如Q°S模式或最佳努力模式。接著,在步驟228 中,存取終端機判定存取終端機之所要運作模式是否不同 於存取終㈣之當前運作料。料取終端狀所要運作 模式不同於存取終㈣之當前運作模式則運作自步驟 228進行至步驟23G;否則運作自步驟咖進行至連接節點B 238 ° 返回步驟230,在步驟23〇中,存取終端機將指示所要模 式之信號傳輸至當前附接點。接著,在步驟叫中,存取 終端機自當前附接點接收指示存取終端機之運作模式⑼ 如最佳努力模式或⑽模式)之信號。運作自步驟232進行 至步驟234。在步驟234中,存取終端機㈣所接收之經指 137003.doc 13· 200937987 不模式是否不同於當前模式。若所接收之經指示模式不同 於當前模式,則運作自步驟234進行至步驟236 ;否則,運 作自步驟234進行至連接節點b 238。 返回步驟236,在步驟236中,存取終端機將at之運作 模式切換至所接收之經指示模式。運作自步驟236進行至 連接節點B 238。運作自連接節點3 238進行至步驟2〇8之 輸入0 圖3為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之運作存取終端機(例如,諸 如行動節點之無線終端機)以作出交遞決定之例示性方法 的流程圖300。例示性方法之運作在步驟3〇2中開始,在步 驟302中,存取終端機開機且經初始化且進行至步驟3〇4、 306及 308。 在步驟304(其基於循環而執行)中,存取終端機自對應 於潛在連接之附接點接收功率參考㈣。所接收之功率參 考信號為(例如)諸如OFDM信標信號之信標信號或諸如 CDMA導頻信號之導頻信號,該等信號係以已知功率位準 而傳輸。在步驟306(其基於循環而執行)中,存取終端機針 對複數個附接點中之每一者接收個別附接點之指示在附接 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〇S服務之通信資源分率的指示符。通 信資源為時間、頻率及/或空間。在一些實施例中,通作 資源為用於傳遞訊務資料(例如,在時間/頻率結構中之; 務區段)之通信資源。在步驟(其基於前進而執行)中, 存取終端機接收指示(例如)目前正由個別附接點伺服之最 佳努力使用者之數目之資訊β 137003.doc 200937987 在一些實施例中,附接點廣播其自身的通信資源分率值 之指示符。在一些實施例中,附接點廣播其自身的通信資 源为率之指示符及對應於其他附接點之通信資源分率之指 示符,例如,每另一附接點一個指示符。其他附接點為 (例如)鄰近附接點。在一些實施例中,附接點廣播指示正 由其自身伺服之最佳努力使用者之數目之資訊。在一些實 靶例中,附接點廣播指示正由其自身伺服之最佳努力使用 者之數目之資訊以及指示正由其他附接點(例如,鄰近附 接點)飼服之最佳努力使用者之數目之資訊。 自存取終端機之觀點看來,特別在存取終端機具有單 前端類型的情況下’基地台附接點傳輸對應於其自身及附 近之其他附接點之資源分率之指示符及/或最佳努力使用 者數目之資訊疋有利的。因Λ,存取終端機可自其當前連 接接收該資訊,而不必返回及/或再同步至來自其他附接 點之傳輸。功率參考信號可為u有時為)具有特殊特性(例 如’高功率、單載頻調或幾個載頻調、較寬符號傳輸時間 間隔等)之信tfe,其有助於容易地偵測不同基地台附接點 及自不同基地台附接點恢復。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在 步驟304巾存取終端機自其#前附接點及自可能的替代附 接點接收功率參考信號’同時存取終端機自其當前附接點 接收傳送對應於當前附接點及其他附近附接點之資源分率 指示符及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資訊之信號。 運作自步驟306進行至步驟31〇。在步驟31〇中存取终 端機判定存取終端機處於最佳努力資料訊務運作模式還是 137003.doc 200937987 Q〇s資料訊務運作模式。運作自步驟3iq進行至步驟川。 在步驟312中’存取終端機基於對應於不同附接點之 接收指示符而作出交遞決定。在一些實施例中,交遞決定 亦使用接收功率參考信號量測f訊(例如在__定或所 接收功率位準比較中),及/或所接收之指示正由附接點伺 服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之資訊中的一或多者。步驟川 包括子步驟314、316、318及32〇。在子步驟314中,存取 ㈣機·根據存取終端機是否處於Q〇s模式而進行至不同子 ❹ 步驟。若存取終端機處於Q〇s模式,則運作自子步驟314進 行至子步驟316,否則,運作自子步驟3U進行至子步驟 320 〇 在子步驟316中,存取終端機識別可提供滿足存取終端 機處之QoS要求之連接之附接點集合。在各種實施例中, 用於子步驟316中之⑽要求為最小資料速率要求。在一些 實施例中’用於子步驟316中之⑽要求為指示在傳輸之; 最大時間資料可儲存於仔列中之最大佇列延遲。在一些 實施例中,識別可提供滿足Q〇s要求之連接之附接點之步 驟係基於在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對應於考慮包括在集合 中之每一個另ij附接點的QoS服務之所傳遞之經指示通信資 源分率。在一個例示性實施例中,子步驟316藉由檢查是 否BW(F) 1〇g (卜SINR) > %而檢查附接點是否滿足存取終 端機之⑽要求,其中BW為考慮中之附接點之通信資源頻 寬,F為在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〇s服務之通信資源分 率’其中SINR為對應於附接點之存取終端機判定之信號與 137003.doc 200937987 干擾加雜訊比,且其中 求之最小品質。、Q為存取終端機之服務資料速率要 3 16之π ^子步驟318中’存取終端機選擇與來自子步驟 3 16之經g哉別之附接 例中,撰遲 / 口 、附接點之連接。在一些實施 括選擇且:經識別之附接點集合的附接點之連接包 點之肖於在存料端機與對隸敎連接之附接 點之間傳遞最佳努力 例令,、請㈣Γ 容量的連接。在一些實施
選擇/、來自經識別之附接點集合的附接點之連接包 ::據正由個別附接點中之每-者飼服之最佳努力使用者 袢在二實施例中’選擇與來自經識別之附接 點集合的附接點之連接包括選擇在滿足QOS要求之後且有 最大容量的附接點。舉例而言,存取終端機在彼等滿足子 步驟316之要求之替代附接點中選擇以使用具有(㈣ l〇g(l+SINR)判定之最大值的附接點。 返回至子步驟320,在子步驟32〇中,存取終端機選擇且 有最大最佳努力容量之連接。運作自步驟312進行驟 322。 在步驟322中,存取終端機決定其是否想要改變其當前 模式。若存取終端機想要改變其當前模式,則運作進彳 步驟324 ;否則,運作後退至步驟31〇之輸入。在步驟Μ* 中,存取終端機將指示所要運作模式之信號傳輸至存取終 端機與其具有當前連接之附接點,該所要模式為最佳努力 訊務運作模式及QoS訊務資料運作模式中之一者。接著, 在步驟326中,存取終端機自存取終端機與其具有當前連 137003.doc 17 200937987 接之附接點接收指示存取終端機運作模式之信號,該運作 模式為最佳努力訊務資料運作模式及Q〇S訊務資料運作模 式中之一者。運作自步驟326進行至步驟31〇之輸入。 圖4為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之例示性存取終端機4〇〇(例 如’無線行動節點)之圖。例示性存取終端機4〇〇包括經由 匯流排412叙接於一起之無線接收器模組4〇2、無線傳輸器 模組404、處理器406、使用者I/O器件408及記憶體410, 各種元件可在該匯流排412上交換資料及資訊。 記憶體410包括常式418及資料/資訊420。處理器406(例 如’ CPU)執行常式418且使用記憶體41〇中之資料/資訊420 以控制存取終端機400之運作並實施方法,例如,圖2之流 程圖200或圖3之流程圖300的方法。 使用者I/O器件408包括(例如)麥克風、小鍵盤、鍵盤、 開關、相機、揚聲器、顯示器等。使用者1/〇器件4〇8允許 存取終端機400之使用者輸入資料/資訊、存取輸出資料/資 訊’且控制存取終端機400之至少一些功能。 無線接收器模組402(例如,OFDM接收器)耗接至接收天 線414 ’存取終端機4〇〇經由該接收天線414接收信號,例 如’來自附接點之下行鏈路信號。所接收信號包括(例如) 功率參考信號(例如,信標及/或導頻信號)、傳遞正由附接 點伺服之最佳努力使用者之數目之廣播信號、傳遞個別附 接點之指示在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〇 g服務之通信資源 分率之指示符的廣播信號、存取終端機模式命令信號及訊 務頻道信號。自藉由無線接收器模組402接收之所接收功 137003.doc • 18 · 200937987 率參考信號獲得資訊。獲得對應於來自當前附接點之所接 收功率參考信號之資訊,例如,功率量測及/或SINR值。 功率參考信號、資源分率信號之指示符及指示最佳努力 使用者數目之信號係接收自複數個附接點,例如,存取終 端機附近之基地台附接點,該等廣播信號可自該等基地台 附接點恢復。在一些實施例中,存取終端機4〇〇自複數個 附接點(包括其當前連接及可能的替代連接)接收功率參考 信號(例如,OFDM信標信號),且存取終端機自其當前附 接點接收傳送對應於當前附接點及附近其他可能替代附接 點之分率資源指示符及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資訊之廣播信 號。 。 所接收之模式命令信號(例如,信號454)接收自存取終 端機400與其具有連接之附接點,該信號指示存取終端機 之運作模式,例如,qoS資料訊務運作模式及最佳努力資 料訊務運作模式中之一者。 無線傳輸器模組404(例如,OFDM傳輸器)耦接至傳輸天 線416,存取終端機經由該傳輸天線416將信號(例如,上 行鏈路信號)傳輸至基地台之附接點。上行鏈路信號包括 (例如)指示存取終端機之所要運作模式之信號、交遞信號 及上行鏈路訊務頻道信號。所產生之指示所要運作模式之 k號452由無線傳輸器模組4〇4傳輸至存取終端機目前與其 具有連接的附接點,所要運作模式為最佳努力運作模式及 QoS運作模式中之一者。 常式418包括通信常式422及存取終端機控制常式424。 137003.doc •19- 200937987 通信常式422實施由存取終端機4〇〇使用之各種通信協定。 存取終端機控制常式424包括交遞決定模組426、模式判定 模組434及存取終端機模式請求模組436。交遞決定模組 426包括附接點初步篩選模組428及附接點選擇模組43〇及 最佳努力選擇模組432。 資料/資訊420包括對應於不同附接點之複數個所接收之 資源分率指示符(所接收之附接點1之資源分率指示符 438 .....所接收之附接點N之資源分率指示符440)、對應 ❹ ❹ 於複數個所接收之功率參考信號之資訊(所接收之附接點1 之功率參考信號456 .....所接收之附接點N之功率參考信 號45 8) ’及所接收之傳遞正由附接點伺服之最佳努力使用 者數目(所接收之正由附接點1伺服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 460 .....所接收之正由附接點N伺服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 目462)之資訊。資料/資訊420亦包括交遞決定資訊442、滿 足QoS要求之附接點之經識別集合444、識別用於q〇s模式 中之選定附接點446之資訊、識別用於最佳努力模式中之 選定附接點448之資訊、存取終端機之經判定運作模式 450、指示存取終端機之所要運作模式之所產生信號452、 所接收之指示存取終端機之所命令運作模式之信號454、 識別與不同附接點相關聯之最佳努力容量(附接點丨之最佳 努力容量464 .....附接點\之最佳努力容量466)之資訊, 及QoS要求資訊468。QoS要求資訊468包括資料速率資訊 470及延遲資訊472。 父遞決定模組426基於對應於不同附接點之所接收指示 137003.doc •20- 200937987 父遞決定。所接收之指示符係經由無線接收器模 接而接收’例如,在來自附接點之廣播信號中傳送所 =之^符。所接收之針對個別附接點指示在附接點處 口用之未用於Q0S服務之通信資源分率之資源分率 (所接收之附接點i之資源分率指示符销、所接收之附接 點N之資源分率指示符44())用作交遞決定模組426之輸入。 通信資源為(例如)時間、頻率及/或空間。在一些實施例
中’通信資源為用於傳遞訊務資料之通信資源。 442(例如,包括決定結果之f訊:⑴保持使用與當前附接 點之當前連接,或⑻改變至不同附接點,及(為了易於交 遞)識別待制之新的敎附接點之資訊)為交遞決定模組 426之輸出。 交遞決定模組426包括附接點初步篩選模組428及附接點 選擇模組430及最佳努力選擇模組432。附接點初步筛選模 組428識別在使存取終端機於Q〇s運作模式中運作的同時可 提供滿足存取終端機之Q0S要求之連接的附接點集合。 QoS要求資訊468用作附接點初步篩選模組428之輸入。資 料速率資訊470包括存取終端機之最小資料速率要求。延 遲資訊472係指示在傳輸之前一最大時間資料可儲存於佇 列中之最大佇列延遲。滿足QoS要求之附接點之經識別集 合444為筛選模組428之輸出,且為選擇模組43〇之輸入。' 附接點初步篩選模組428使其對考慮中之潛在附接點是否 應包括於滿足存取終端機之QoS要求之附接點集合中的識 別基於所接收之在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 〇 s服務之通信 137003.doc -21 - 200937987 資源的經指示分率,例如,模組428使用附接點1之資訊 438,且使用附接點N之資訊44〇。在一些實施例中附接 點初步篩選模組428使其對考慮中之潛在附接點是否應包 括於滿足存取終端機之Q〇S要求之附接點集合中的識別基 於自考慮包括在集合中之個別附接點所接收的功率參考信 號,例如,篩選模組428使用對應於附接點i之資訊456或 使用對應於附接點N之資訊458。 附接點選擇模組430選擇與一來自經識別之附接點集合 ^ 444之附接點的連接以在Q〇s運作模式中時使用。用於q〇s 模式中之選定附接點446為附接點選擇模組43〇之輸出。 在一些實施例中,附接點選擇模組43〇選擇具有用於在 存取終端機與附接點之間傳遞最佳努力訊務之最大容量之 連接。舉例而言,附接點選擇模組430考慮最佳努力容量 估計' 判定或所傳遞之對應於滿足存取終端機之Q〇s要求 之附接點之經識別集合444上的附接點之資訊,且選擇具 ❹有最大最佳努力容量之附接點。最佳努力容量資訊 (464 ..... 466)中之一或多者用作附接點選擇模組430之輸 入0 在一些實施例中,附接點選擇模組43〇根據正由考慮中 之個別附接點伺服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而選擇與來自經 識別集合444的附接點之連接。舉例而言,無線接收器模 組402接收指示(例如目前)正由個別附接點伺服之最佳努力 使用者數目(所接收之正由附接點1伺服之最佳努力使用者 數目460 .....正由附接點N伺服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 137003.doc -22- 200937987 462)的資訊,且接著選擇模組43〇當進行選擇時在其選擇 功能中使用對應於其清單444上之附接點的資訊。 在-個例示性實施例中,附接點初步筛選模組428藉由 檢查是否B W(F)log(1+SINR)>RQ而檢細接點是否滿足存 取終端機之⑽要求,其中BW為考慮中之附接點之通信資 . 源、頻寬,F為在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〇s服務之通信資 ' 源分率’其中SINR為對應於附接點之存取終端機判定之作 _干擾加雜訊比’且其中~為存取終端機之服務資料^ 帛要求之最小品質。在一個例示性實施例中,附接點選擇 模組430選擇與來自經識別之附接點集合的一附接點之連 接,其中該選擇包括選擇在滿足Q〇s要求之後具有最大容 量之附接點。舉例而言,存取終端機彻在彼等滿足由附 接點初步篩選模組428測試之要求之替代附接點中選擇使 用^有(B W)(F)log( i +SINR)判定之最大值的附接點。 當模式判定模組4 3 4判定存取終端機處於最佳努力模式 參 中時,最佳努力選擇模組432選擇對應於具有最大潛在最 佳努力運作容量之附接點之連接。最佳努力容量資訊 (464、466)為最佳努力選擇模組432之輸入。 模式判定模組434在作出交遞決定之前判定存取終端機 處於存取終端機之最佳努力運作模式帽是處於存取終端 4機5〇之為Qrr作模式中。存取終端機之所判定當前運作模式 銓莫式判定模組434之輸出’且用作交遞決定模組似 ”中备所判定模式為Q〇S則執行模組428及430, 或右所判定模式為最佳努力則執行模組432。存取終端機 137003.doc -23- 200937987 模式請求模組436(例如)在存取終端機400需要在服務品質 訊務模式與最佳努力訊務模式之間改變模式的情況下產生 指示存取終端機之所要運作模式的信號。 圖5之圖500及圖6之圖6〇〇用於說明基於資源分率指示符 之交遞決定之實例。存取終端機5〇2為(例如)圖4之存取終 端機400或圖1之系統1〇〇中之任一存取終端機。圖$中之附 接點(504、506、5G8、510、512、514)為(例如)包括於諸 如圖1中所展示之彼等基地台中之基地台中之附接點。在 圖5中,存取終端機502當前連接至附接點i 5〇4,如由實 線箭頭516所說明。存取終端機5〇2自附近之複數個附接點 接收功率參考位準信號(例如,〇FD]v^t標信號)。更具體 言之’存取終端機5〇2分別自附接點(5〇4、5〇6、5〇8 ' 510、512、514)接收功率參考位準信號(52〇、524、528、 532、536、540)。存取終端機5〇2亦分別自附接點(5〇4、 506、508、510、512、514)接收在信號(522、526、530、 534、53 8、542)中傳送之指示未由Q〇s使用者使用之資源 分率的分率資源資訊(F)及傳遞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NBE) 的資訊。在一些實施例令,附接點可(且有時確實)傳輸關 於除了其自身附接點外還關於其他附接點之分率資源使用 資訊及/或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資訊,例如,該資訊已經 由回程網路在附接點之間交換。在該實施例中,存取終端 機502可經由當前連接接收關於複數個附接點(例如,當前 附接點及附近之其他附接點)之分率資源使用資訊及/或最 佳努力使用者數目。 I37003.doc -24- 200937987 存取終端機502具有當前訊務運作模式5〇4,其為Q〇S棋 式及最佳努力模式中之 其為⑽模 存取終端機根據訊務運作模 : ° 行交遞決定。存取終端機502處理所接收 仏號中之至少—些且作出交遞決定。在此實例中,存取線 端機繼決定交遞至附接點3 _,如由虛線箭頭518所指 不 ° •彳慮存取終端機5〇2處於QgS模式中,且正被考慮之q〇s ㈣為存取終韻之最小資料速率要求Rq。交遞決定過程 罾 &括第-部分,其中存取終端機測試至附接點之潛在連接 =判定哪些附接點將支援Rq’且存取終端機形成滿足最小 •貝料速率要求之附接點集合。在一個實例中,用於篩選以 瞭解附接點是否應包括於集合中之公式為:是否 (BW)(F)(1+SINR)2RQ ’其中BW為附接點處使用之表示用 於QoS及最佳努力訊務使用者之資源的頻寬,其中1?為傳 遞至存取終端機之未由9〇8使用者使用之資源分率,其中 ❹ SINR為存取終端機基於來自附接點 之所接收功率參考信號 而計算之對應於附接點的信號與資訊加雜訊比,且其十 RQ為存取終端機之最小資料速率要求。 在交遞決定過程之第二部分中,存取終端機判定集合之 潛在連接中之每一者之備用容量,且在集合中選擇以連接 至具有最高備用容量之附接點。若具有最高備用容量之連 接不同於當前連接,則起始交遞。在一個實施例中,若經 評估備用容量之附接點對應於其他連接(亦即,不是當前 連接之附接點),則使用以下公式:((BW)(F)log(l+SINR)- 137003.doc -25- 200937987 RQ)/(nbe+i),右經评估備用容量之附接點對應於其自己 的當前連接,則使用以下公式:((BWXF)iQga+SINR)_ RQ)/(nbe)。注意,Nbe表示附接點處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 目,其例如在廣播訊息中傳遞至存取終端機。 圖6之圖600說明存取終端機(例如,存取終端機5〇2)處 . 於Q〇S模式中且根據所接收之分率資源資訊作出交遞決定 - t實例的各種運#、態樣及特徵。接收對應於附近之複數 ㈣接點之功率參考信號(例如,OFDM信標信號),且量 β 測接收功率(所量測之來自附接點1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收 功率602、所量測之來自附接點2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收功 率604、所量測之來自附接點3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收功率 6〇6、所量測之來自附接點4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收功率 608、所量測之來自附接點5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收功率 61〇、所量測之來自附接點6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收功率 612)。判定對應於所接收之功率參考信號中之每一者的信 藝號與干擾加雜訊比(AP i S][NR 632、AP2SINR 634、ΑΡ3
SINR 636、AP 4 SINR 638、AP 5 SINR 640、AP 6 SINR 642)。傳遞在每一附接點處未由Q〇s使用者使用之資源分 率之資訊(所接收之FAP1 614、所接收之FaP2 616、所接收 之FAP3 618、所接收iFAp4 62〇、所接收之FAp5 622、所接 收之FAP6 624)、亦已(例如)經由下行鏈路廣播訊息傳遞至 存取終端機,該等下行鏈路廣播訊息可自當前附接點接收 或自當前附接點及其他附接點接收。 對於所接收之功率參考信號中之每一者,存取終端機執 137003.doc • 26 - 200937987 行篩選測試以瞭解附接點是否可支援存取終端機之當前 QoS要求,如在方框648中所指示。例示性篩選測試評估 為:是否(BW)(F)Log(l + SINR) > Rq ?至篩選測試之輸入 包括資源量644(例如,資源頻寬)及存取終端機之服務品質 要求(例如,Rq),其中Rq為最小資料速率要求。對應於經 檢查之每一附接點(AP1、AP2、AP3、AP4、AP5、AP6), .亦分別存在自功率參考信號導出之輸入及所接收之資源分 率輸入指示符((API SINR 632,所接收之FAP丨614)、(AP2 Φ SINR 634,所接收之FAP2 616)、(AP3 SINR 636,所接收 之 FAP3 618)、(AP4 SINR 638,所接收之 FAP4 620)、(AP5 SINR 640,所接收之FAP5 622)、(AP6 SINR 642,所接收 之FAP6 624))。在此實例中,模組648之運作判定附接點 (API、AP3及AP6)支援AT之QoS要求,但附接點(AP2、 AP4及AP5)不支援AT之QoS要求。 對於被認為滿足AT之QoS要求之附接點,存取終端機計 算備用容量。在此實例中,存取終端機使用不同函數以計 ❷ 算當前附接點之備用容量,而不是可能替代附接點之備用 容量。方框650指示存取終端機使用(例如)公式((BW)(F) . Log(l+SINR)-RQ)/NBE計算對應於附接點1(其為當前附接 點)之備用容量,其中F之輸入為所接收之FAP1 614,SINR 為API SINR 632,且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為所接收之附接 點1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NBEAP1 626。方框652指示存取 終端機使用(例如)公式((BW)(F)Log(l + SINR)-RQ)/(NBE+l) 計算對應於附接點3之備用容量,其中F之輸入為所接收之 137003.doc -27- 200937987 FAP3 618,SINR為AP3 SINR 636,且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 為所接收之附接點3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ΝΒΕΑΡ3 628 » 方框654指示存取終端機使用(例如)公式((BW)(F)Log (1+SINR)-Rq)/(NBE+1)計算對應於附接點6之備用容量, 其中F之輸入為所接收之FAP6 624,SINR為AP6 SINR • 642 ’且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為所接收之附接點6之最佳努 力使用者數目NBEAp6 630。 來自方框(650、652及654)之保留容量計算之輸出為至 ❹ 模組656之輸入,模組656自集合中判定具有最大備用容量 之AP。對於此實例,考慮模組656判定AP 3具有最大備用 容量’如在區塊658中所指示。回應於此判定,存取終端 機指示自附接點1至附接點3之交遞,如在區塊66〇中所指 示0 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藉由附接點之單個傳遞之?及 單個NBE聯合處置用於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之空中鏈路資 _ 源。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例如)藉由附接點之正經傳遞 之獨立ful、fdl及獨立NBEUL、NBEDL來獨立地處置上行 鏈路及下行鏈路。在一些實施例中,基地台排程器使得基 於分率資源之交遞決定實施於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中之一 者上,而不是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兩者上。圖7之圖12〇〇 說明存取終端機(例如,存取終端機5〇2)處於Q〇s模式中且 根據所接收之分率資源資訊作出交遞決定之實例的各種運 作、態樣及特徵。接收對應於附近之複數個附接點之功率 參考信號(例如,OFDM信標信號),且量測所接收功率(所 137003.doc •28· 200937987 量測之來自附接點1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收功率12〇2、所 量測之來自附接點2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收功率12〇4、所 量測之來自附接點3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收功率12〇6、所 量測之來自附接點4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收功率12〇8、所 量測之來自附接點5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收功率121〇、所 1測之來自附接點6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收功率1212)。判 定對應於所接收之功率參考信號中之每一者之信號與干擾
加雜訊比(AP 1 SINR 1232、AP 2 SINR 1234、AP 3 SINR 1236、AP 4 SINR 1238、AP 5 SINR 1240、AP 6 SINR 1242)。傳遞在每一附接點處之未由Q〇s使用者使用之資源 分率之資訊(所接收之FAP1 1214、所接收之fAP2 1216、所 接收之FAi>3 1218、所接收之Fam 122〇、所接收之FAp5 1222、所接收之Fai>6 1224)亦已(例如)經由下行鍵路廣播訊 息而傳遞至存取終端機,該等下行鏈路廣播訊息可自當前 附接點接收或自當前附接點及其他附接點接收。 對於所接收之功率參考信號中之每一者,存取終端機執 行篩選測試以瞭解附接點是否可支援存取終端機之當前 QoS要求,如在方框1248中所指示。用於替代附接點之例 示性篩選測試評估為:是否(BW)(F)L〇g(1+SINRARQ?至 篩選測試之輸入包括資源量1244(例如,資源頻寬)及存取 終端機之服務品質要求1246(例如,RQ),其中%為存取終 知機之最小為料速率要求。不同篩選測試可(且有時)用於 當前連接之附接點。對應於經檢查之每一附接點(Ap j、 AP2、AP3、AP4、AP5、AP6),亦分別存在自功率參考信 137003.doc -29· 200937987 號導出之輸入及所接收之資源分率輸入之指示符((AP 1 SINR 1232,所接收之 FAim 1214)、(AP2 SINR 1234,所接 收之FAP2 1216)、(AP3 SINR 1236,所接收之FAP3 1218)、 (AP4 SINR 1238 ’ 所接收之 FAP4 1220)、(AP5 SINR 1240, 所接收之 FAP5 1222)、(AP6 SINR 1242,所接收之 Fap6 * 1224))。在此實例中,模組1248之運作判定附接點(API、 AP3及AP6)支援AT之QoS要求,但附接點(AP2、AP4及 AP5)不支援AT之QoS要求。 © 對於被認為滿足AT之QoS要求之附接點,存取終端機判 定滿足QoS要求之後的容量。在此實例中,存取終端機使 用不同函數以計算當前附接點之容量,而不是可能替代附 接點之容量。方框1250指示存取終端機計算對應於附接點 1(其為當前附接點)之滿足QoS要求之後的容量,從而獲得 輸出值容量AP1。方框1252指示存取終端機使用(例如)公式 ((BW)(F)Log(l+SINR)-RQ)來計算對應於附接點3之滿足
QoS要求之後的容量,其中F之輸入為所接收之FAP3 1218, φ 且SINR為AP3 SINR 1236,從而獲得輸出值容量AP3。方框 1254指示存取終端機使用(例如)公式((BW)(F) Log(l + SINR)-Rq)來計算對應於附接點6之滿足QoS要求之後的容量,其 中F之輸入為所接收之FAP6 1224,且SINR為AP6 SINR 1242,從而獲得輸出值容量AP6。 來自方框(1250、1252及1254)之容量計算之輸出為至模 組1256之輸入,模組1256自集合中判定滿足QoS要求之後 具有最大容量之AP。舉例而言,模組1256選擇對應於(容 137003.doc -30- 200937987 、麗AP2谷量AP3)中之最大者之AP。對於此實例, ^慮模組1256判定AP3具有最大容量,如在區塊1258中所 才曰不。回應於此判定,存取終端機指示自附接點i至附接 點3之交遞,如在區塊126〇中所指示。
❹ /另-實施财’存取終端機找出潛在替代附接點中支 援:取終端機之Q〇S要求之一者具有最多保留容量。舉例 而。考慮ΑΡ3及Αρ6為滿足AT之Q〇s要求之潛在替代附 接點,則存取終端機藉由找出對應於最大值((bw)(Fap3) l=(1+SInRap3)、(BW)(FAp6)LGg(1+SINRAp6))之附接點而 判疋八有最多保留谷量之附接點。存取點亦判定當前附接 點是否仍滿足存取終端機之要求及對應於當前附接點之保 留容量之量❶接著,存取終端機根據當前附接點及最佳替 代附接點之保留容量而作出交遞決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藉由附接點之單個傳遞之f及 單個NBE聯合處置用於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之空中鏈路資 源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例如)藉由附接點之正經傳遞 之獨立FUL、FDL及獨立NBEUL、NBEDL來獨立地處置上行 鏈路及下行鏈路。在一些實施例中,基地台排程器使得基 於分率資源之交遞決定實施於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中之一 者上’而不是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兩者上。 圖8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運作基地台之例示性方法之 流程圖700。例示性方法之運作在步驟7〇2中開始,在步驟 702中,基地台開機且經初始化且進行至步驟7〇4。在步驟 7〇4中’基地台產生對應於該基地台之個別附接點之功率 137003.doc •31 · 200937987 參考仏號,且在步驟706中,基地台在空中傳輸經產生之 功率參寺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所產生之功率參考信號 為OFDM信標信號及CDMA導頻信號中之一者。運作自步 驟706進行至步驟708。 步驟708中,基地台判定在該基地台之該等個別附接 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〇S使用者之通信資源分率。接著,在 步驟710中,基地台產生包括於該基地台中之該等個別附 接點之扣示符,該指示符指示在該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 Q〇s服務之通信資源分率。在__些實施例中通信資源為 用於傳遞訊務資料(例如,訊務頻道區段)之通信資源。通 k資源包括(例如)時間、頻率及/或空間。運作自步驟7ι〇 進行至步驟7丨2。在步驟712中,基地台判定對應於該附接 點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運作自步驟712進行至步驟 714 ° 在步驟714中,基地台產生傳遞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 參 之訊息:(i)該通信資源之該分率及(ii)傳遞對應於該附接 點之該判定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之資訊。接著,在步驟 716中,基地台在回程網路上將該所產生之訊息傳輸至另 一基地台。運作自步驟716進行至步驟718 ^ 在步驟718中,基地台在空中傳輸傳送指示在該附接點 處可用之未用於QoS服務之通信資源分率之該所產生之指 示符的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傳送該所產生之指示符的 k號為廣播信號。運作自步驟718進行至步驟72〇,在步驟 720中,基地台在空中傳輸指示對應於該附接點之該所判 137003.doc ,32· 200937987 定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之資訊。運作自步驟72〇進行至 步驟722。 在步驟722中,基地台在回程網路上自另一基地台接收 一指不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之訊息:⑴傳遞在該另一基 地台之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〇s服務之通信資源分率的 額外資訊;及(11)傳遞該另一基地台之該附接點之最佳努 力使用者數目的額外資訊。運作自步驟722進行至步驟 724,在步驟724中,基地台產生用以傳送來自在該回程上 所接收之該訊息的該所接收資訊中之至少一些的廣播信 號。接著,在步驟726中,基地台在空中傳輸該所產生之 廣播信號。運作自步驟726進行至步驟7〇4,在步驟704 中,基地台產生另一功率參考信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地台包括複數個附接點,且針對該 複數個附接點中之每一者來執行判定在附接點處可用之未 用於QoS使用者之通信資源分率的步驟。在一些實施例 中’對應於該基地台之附接點,該附接點之指示未用於 QoS服務之通信資源分率之指示符及對應於附接點之所判 定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經編碼且在自基地台在空中傳輸 之同一廣播信號中傳遞。在一些實施例中,資源分率指示 符及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關於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兩者。 在其他實施例中,資源分率指示符及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 對應於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中之一者。在一些實施例中, 在給定時間,對應於基地台之個別附接點,存在對應於下 行鏈路之第一對分率資源指示符及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及 137003.doc • 33 - 200937987 對應於上行鏈路之第二對分率資源指示符及最佳努力使用 者數目。 圖9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例示性基地台800之圖。基地 台800包括一或多個基地台附接點’例如,基地台之對應 於扇區及載波之不同組合之每一基地台附接點。 例示性基地台800包括經由匯流排812輕接於一起之無線 接收器模組802、無線傳輸器模組804、使用者I/O器件 808、處理器806、網路介面模組807及記憶體810,各種元 件可在該匯流排812上交換資料及資訊。記憶體81〇包括常 式818及資料/資訊820。處理器806(例如,CPU)執行常 式’且使用5己憶體810中之資料/資訊820以控制基地台 之運作且實施方法’例如圖8之流程圖7〇〇之方法。 無線接收器模組802(例如,OFDM接收器)搞接至接收天 線814,基地台經由該接收天線814自存取終端機接收上行 鏈路信號。所接收之上行鏈路信號包括(例如)模式改變請 求信號、交遞信號及上行鏈路訊務頻道信號。 無線傳輸器模組804(例如,〇FDM傳輸器)耦接至傳輸天 線816,基地台800經由該傳輸天線816傳輸下行鏈路信號 至存取終端機。下行鏈路信號包括(例如)功率參考信號(諸 如OFDM信標信號)、包括對應於基地台8〇〇之附接點之資 源分率指示符的廣播信號、包括對應於另—基地台之資源 分率指示符之廣播信號、包括傳遞基地台_之附接點處 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之資訊的廣播信號、指示另一基地 台之附接點處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的廣播信號、交遞信 137003.doc -34 - 200937987 號、存取終端機模式改變命令信號、下行鏈路指派信號及 下行鏈路訊務頻道區段信號。 使用者I/O器件808包括(例如)鍵盤及顯示器。使用者1/〇 器件(例如)由服務提供者代表使用以控制基地台、組態基 地台及/或升級基地台。
網路介面模組807經由回程網路將基地台8〇〇耦接至其他 網路節點(例如,其他基地台、AAA節點、本籍代理節點 等)及/或網際網路。經由網路介面807將所產生之傳遞關於 基地台800附接點之分率資源資訊及/或最佳努力使用者數 目的回程訊息傳遞至其他基地台。經由網路介面模組8〇7 接收來自其他基地台之傳遞關於其他基地台之附接點之分 率資源資訊及/或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的回程訊息。 常式818包括通信常式822及基地台控制常式824。通信 常式822實施由基地台8〇〇使用之各種通信協定。基地台 刚包括分率資源指示符產生模組咖、分率資源傳輸控: 模組828、功率參考信號產生模組請、功率參考信號控制 模組832、最佳努力使用者計數判定模組834、最佳努力使 用者計數傳輸控龍組836、回程訊息附接點資訊產生模 ,、且838、網路介面傳輸控制模組84〇、排程器模組⑷、回 程訊息附接點恢復模組844、相鄰附接點信號產生模袓 州、相鄰附接點信號傳輸控制模組㈣、分率資源判定模 組㈣、交遞信號處理模組852、存取終端機模式改變模組 854及訊務通信模組856❶ '' 資料/資訊820包括待在空中鏈路上傳 輸之所產生之信
137003.doc -35· 200937987 858、待在回程上傳輸之所產生之信號86〇、所接收之空中 鏈路信號862、所接收之回程信號864、用於編碼之資料/ 資訊866、所恢復之資料/資訊868及計時/頻率結構資訊 870 〇 分率資源判定模組850基於每個附接點判定基地台8〇〇之 •附接點的在個別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〇s使用者之通信 .資源分率。通信資源為(例如)時間、頻率及/或空間。在一 ·=·實施例中,通信資源用於訊務資料(例如,訊務區段)之 ^ 通信。資源分率指示符產生模組826產生包括於基地台_ 中之個別附接點之指示符,該指示符指示在該附接點處可 用之未用於QoS服務之通信資源分率。分率資源信號傳輸 控制模組828控制無線傳輸器模組8〇4以在空中傳輸傳送來 自模組826之所產生指示符的信號。 功率參考信號產生模組830產生對應於基地台8〇〇之附接 點之功率參考信號(例如,〇FDM信標信號、〇fdm導頻信 參號或CDMA導頻信號)。功率參考信號控制模組832控制無 線傳輸器模組804以在空中傳輸來自模組83〇之所產生功率 參考信號。最佳努力使用者計數判定模組834判定對應於 基地台800之附接點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最佳努力使 用者計數傳輸控制模組836控制無線傳輸器模組8〇4,以傳 輸指不對應於基地台800之附接點之所判定之最佳努力使 用者數目的資訊。 回程訊息附接點資訊產生模組8 3 8產生傳遞以下各項中 之至少一者之訊息:⑴在基地台8〇〇之附接點處可用之未 137003.doc -36- 200937987 用於QoS服務之通信資訊分率及;(ii)傳遞對應於基地台 800之附接點之所判定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的資訊。網 路介面傳輸控制模組840控制網路介面模組807,以在回程 網路上將模組83 8所產生之訊息傳輸至另一基地台,例 如,鄉近基地台。 回程訊息附接點恢復模組844處理經由網路介面模組807 在回程網路上自另一基地台接收之訊息,以恢復指示以下 各項中之至少一者的資訊:⑴傳遞在另一基地台之附接點 處可用之未用於QoS服務之通信資源分率的額外資訊及; (ii)傳遞另一基地台之附接點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的額 外資訊。相鄰附接點信號產生模組846產生用以傳送由恢 復模組844恢復之所接收資訊中之至少一些的廣播信號, 該資訊係接收自回程上傳遞之訊息。相鄰附接點信號傳輸 控制模組848控制無線傳輸器模組8〇4,以在空中傳輸產生 自模組846之廣播信號。 交遞信號處理模組852處理所接收之交遞信號,該所接 收之交遞信號已由存取終端機基於由基地台8〇〇傳輸且由 存取終端機接收之分率資源指示符回應於交遞決定而 生。 包括基地台800之通信系統中之存取終端機中之至少一 些支援⑽訊務運作模式及最佳努力訊務運作模式。存取 終端機模式改變模組854處理經由無線接收器模組8〇2接收 之所接收之模式改變請求信號M乍出模式決定,且產“ 由無線傳輸器模組804傳輸至存取終端機之模式命, 137003.doc -37- 200937987 號。 訊務通信模組856處置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訊務發信, 例如’將使用者資料編碼成下行鏈路訊務區段信號及自所 接收之上行鏈路訊務區段信號恢復使用者資料。排程器模 組842(例如,排程器)將存取終端機排程至包括訊務頻道區 段之空中鏈路資源。排程器模組842在作出排程決定時, 在處於最佳努力模式中之存取終端機與處於QoS模式中之 存取終端機之間進行區分。
待於空中傳輸之所產生之信號包括對應於基地台800之 附接點之功率參考信號、傳遞對應於基地台8〇〇之附接點 之分率資源資訊的廣播信號、傳遞對應於另一基地台之附 接點之分率資源資訊的廣播信號、傳遞對應於基地台8〇〇 之附接點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的廣播信號、傳遞對應於 另一基地台之附接點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的廣播信號、 用於存取終端機之訊務頻道指派信號、至存取終端機之模 式改變命令信號及下行鍵路訊務區段信號。待於回程上傳 輸之所產生之信號包括傳遞對應於基地台8〇〇之一或多個 資源資訊及/或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的信 附接點之分率 號所接收之回程信號864包括傳遞對應於另一基地台(例 鄰近基地σ 800之基地台)之一或多個附接點之資源資 訊及/或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的信號。所接收之空中鍵路 化號862包括存取終端機模式改 交遞信號及上行鏈路訊務頻道區 用於編碼之資料/資訊包括用 變請求信號、存取終端機 段信號。 於產生特定功率參考信號 137003.doc -38- 200937987 (,j如與特疋基地台附接點相關聯之信標信號)之資訊, 例如’載頻調及/或功率位準資訊'分率資源資訊、最佳 努力使用者數目及使用者訊務資料。所恢復之資料,資訊 868包括分率資源資訊、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及使用者訊 務資料彳時/頻率結構資訊87〇包括識別循環計時/頻率結 構(包括專用於功率參考信號之資源、專用於傳送分率資 源資訊及/或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資訊之廣播信號之資 源,及用於訊務區段之資源)之資訊。 現在將描述各種態樣、特徵、實施例、節點及/或系 統。以下描述之態樣及/或特徵中之一或多I可用於圖}之 系統100、流程圖200之方法、流程圖3〇〇之方法、圖8之流 程圖700之方法、圖4之存取終端機4〇〇及/或圖9之基地台 中。存取終端機有時替代地稱為無線終端機。 考慮多載波網路之情況’其中終端機支援每次使用單載 波。在-種此系統中’終端機上之交遞方法必須在適當扇 區及載波上決定以建立連接。各種態樣針對致能該系統中 之無縫交遞之機制。交遞係基於可稱為服務等級指示量度 (SLIM)之量度。描述致能SUM計算及無縫交遞之機制。 模擬已證明藉由所提議之基kSLIM之交遞方法達成之終 端機-扇區對準之最佳性。在例示性正交分頻多工(〇fdm) 網路中描述此特徵之實施。 考慮多載波網路,其中基地台(BS)在一個以上載波頻率 上傳輸。基於EVDO-Rev. B之網路為一種此系統,其中聚 集多載波以增強扇區輸送量及使用者經歷。現在考慮無線 137003.doc -39- 200937987 終端機(wt)限於單載波之情形(不 同於Rev. B情況)。此為 在使用OFDM之-個例示性多載波部署情境巾之情形。此 暗不終端機峰值輸送量保持與單載波情況相同。然而,扇 區輸送量仍與所部署之載波數目成比例。另外,WT之容 量共用增加,從而提昇使用者經歷。將WT能力限於單載 波之主要優勢為終端機功率消耗保持相同,此不同於有多 載波能力之wt,在有多载波能力之WT中,功率消耗粗略 地與由RF前端處理之載波數目成比例地上升。一些現有 WT可經修改以經由升級而在多載波系統中支援實施本文 所提議之新交遞方法之運作。其他新無線終端機最初可根 據本文所提議之新交遞方法而實施。 考慮在多載波網路中之單載波WT之優勢,針對WT在網 路中之載波上之任何分布而解決為給定WT選擇適當載波 之問題。在此情境中描述交遞機制,其達成適當負載平衡 以獲得扇區輸送量及使用者經歷之接近最佳增加。 隨後描述例示性系統設定及基於SLIM之交遞方法。亦 描述模擬方法及結果。亦描述例示性基於SLIM之察覺服 務品質(QoS)之交遞方法。亦描述諸如用於減小計算複雜 性之負載資訊量化及SLIM函數近似之實施問題。 現在將描述例示性多載波系統中之交遞及例示性系統設 定。藉由基地台(BS)廣播載波相關資訊而促進例示性 OFDM多載波系統中之交遞。BS廣播可不僅為關於特定扇 區載波之資訊,而且為來自相鄰扇區中之每一者之關於載 波之資訊。在BS處建置相鄰扇區自身之清單。因為在此例 137003.doc • 40- 200937987 示性0_網路中不存在集中式基地台控制器,所以相鄰 清單建置有用’且經採用以用於多載波交遞方法。 由BS廣播之載波相關資訊包括載波識別碼載波功率位 準及載波負載因子。一個例示性OFDM實施例支援多達3個 載波,經識別為載波0、1及2。WT可藉由量測來自扇區之 獲取信號(一個此OFDM獲取信號稱為信標,例如單載頻調 信標信號)之接收功率而量測扇區強度,且使用所廣播之 載波功率位準資訊以導出WT在連接至彼扇區及載波之情 況下將潛在地經歷之信號與干擾比率(SIR)。可將扇區及 載波之給定組合稱為連接。至連接之交遞可在彼連接之所 導出SIR與當前連接之SIR相比更高的情況下發生。然而, 在一扇區中具有多載波(每一載波以相同功率位準傳輸)的 情況下,關於給定扇區中之每一載波之SIR量測將接近相 同’從而使得基於SIR之交遞決定不精確。在一實施例 中’在多載波處於不同功率位準的情況下,若交遞至具有 最高功率位準之載波,則此將導致非最佳之組態。因此, 在一些實施例中’交遞決定考慮WT可經歷之潛在SIR以外 之因素為重要的。 現在將描述稱為服務等級指示量度(SLIM)之用於交遞決 定之例示性量度。例示性OFDM多載波系統中之交遞考慮 所廣播之載波負載因子,以計算吾人稱為版澇事衮邊示 里彦或之量度,其將指示在任何給定扇區及載波上 WT之使用者經歷。一種定義slim之方式如下: SLIM = L · log10 (l + r · SIR) (1) 137003.doc 200937987 其中,SIR為信號與干擾比率,且[為相關載波上之負載之 某一指示。一種可能性為定義其中…為 使用者數目。以%^„計數之使用者可包括相關之扇區及載 波中之活動使用者中的每一者。 現在將描述一種例示性交遞方法。可將用於多載波特徵 之例示性交遞方法描述如下: 1·什算每一扇區中之每一載波之SIR,該每一扇區之獲 取信號可由WT偵測及量測。若與當前連接相同之載 波上之不同扇區上的SIR強於當前連接之SIR,則交 遞至彼扇區及載波。 2.計算在每一載波中具有最高SIR之扇區之SUM。若不 同載波上之SLIM高於當前連接之SLIM,則交遞至彼 扇區及載波。 此交遞方法確保WT連接至給定載波上具有最大強度之 扇區。另外,該方法確保WT連接至量測到最高slim之載 波。連接至給定載波上之最強扇區而不管彼扇區及載波上 之負載(及因此SLIM)確保用於上行鏈路連接性之WT傳輸 功率最小化且BS處之熱雜訊升高(RoT)保持最小值,從而 產生穩定的系統。 現在將描述各種系統模擬。執行系統級模擬以驗證在下 行鏈路中之基於SLIM之交遞方法之效能。吾人可比較例 示性基於SLIM之交遞方法與基於最佳路徑損耗之交遞方 法。基於最佳路徑損耗之交遞方法係交遞至WT對於其具 有最小路徑損耗之扇區,且接著基於最佳性準則將WT指 137003.doc •42· 200937987 派至該扇區内之最佳載波。基於路徑損耗對指派至扇區之 使用者排序。最弱使用者經分配至最強載波,最強使用者 經分配至最弱載波,且剩餘使用者經分配至第三載波。判 定最佳分配邊界使得總和對數率(sum log rate)最大化。基 於最佳路徑損耗之交遞方法需要集中式控制器,且因此不 實用。 在模擬中,假定每一扇區中存在三個載波。吾人考慮載 波功率分布之兩種情況。在相等功率組態中’全部三個載 〇 波具有相同傳輸功率。在第二種情況中,對於基地台扇 區,不同載波具有不同功率分布’第二強之載波比最強之 載波弱6 dB,且最弱之載波比最強之載波低12 dB。以下 表1展示模擬結果。表1說明輸送量比較。括號中之數字為 相對於相等功率方案之輸送量增加。 表1. OFDM多載波相等功 率部署方案/基於路徑 損耗之交遞方法或基 於SLIM之交遞方法 OFDM多載波多 功率位準部署方 案/基於路徑損耗 之交遞方法 OFDM多載波多 功率位準部署方 案/基於SLIM之 交遞方法 平均扇區輸送量 7549 kbps 9053 kbps (19.9%) 9240 kbps (22.4%) 平均使用者输送量 130 kbps 150 kbps (15.4%) 148 kbps (13.8%) 90%之使用者輪送量 250 kbps 261 kbps (4.4%) 261 kbps (4.4%) 中值使用者輸送量 99 kbps 105 kbps (6.1%) 105 kbps (6.1%) 10%之使用者輸送量 46 kbps 61 kbps (32.6%) 64 kbps (39.1%)
對於3載波具有相等功率之情況,基於路徑損耗之循環 分配及基於SLIM之分配置實質上具有相同效能。 137003.doc • 43· 200937987 對於3載波以多載波多功率位準組態之情況,基於最佳 路徑損耗之交遞在低SIR狀態中產生較佳的輸送量,但是 基於SLIM之交遞在中至高SIR狀態中產生較佳的輸送量。 除了低SIR狀態外,輸送量效能幾乎相同。吾人可得出結 論:基於SLIM之分配方案在輸送量效能方面差不多最 佳。 當比較相等功率位準多載波OFDM部署方案與多載波多 功率位準OFDM部署方案時,多載波多功率位準OFDM部 ⑩ 署方案為基於路徑損耗之方案及基於SLIM之方案兩者改 良小區邊緣使用者之SIR。吾人可見,多載波OFDM部署 方案存在顯著輸送量效能增益。 現在將描述使用SLIM之察覺服務品質(QoS)交遞。以上 論述之交遞演算法在僅存在最佳努力訊務時合理執行。在 此段中,描述擴展基於SLIM之交遞方法以處置服務品質 (QoS)訊務之方法。為了保持論述簡單性,將QoS準則考慮 為固定最小速率。所提議之框架可擴展至包括封包延遲之 ® 其他QoS參數。使用者經分組成僅具有QoS訊務之QoS使用 者(QU)及僅具有最佳努力訊務之最佳努力使用者(BEU)。 所提議之框架可經擴展以處置具有混合訊務之使用者。交 遞方法應試圖確保為QoS使用者滿足QoS準則。 此擴展之指導原理為排程器將嚴格地分配資源,使QU 優先於BEU。因此,QU之交遞決定可基於當前為QoS支援 而消耗之時間-頻率資源分率之可見度。另一方面,BEU 之交遞決定可基於資源必須與之共用之其他BEU之數目的 137003.doc -44 - 200937987 可見度。 為了描述例示性交遞方法,吾人使用以下表示法。假設 F標示用於非QoS目的之時間·頻率資源(或ofdm頻塊(tiie) 或OFDM載頻調-符號)之分率’亦即’未使用之資源加彼 等用於词服BEU之資源。假設TVss[/及TVgf;分別為beu及QU 之數目’及⑼為用於QU之最小速率要求(qu中之每一者具 有相同速率要求),且為總頻寬。 現在注意’對於任何QU 為當前連接上 ® 之使用者使用之資源分率。則易於可見: f = y 1 \og2(\ +SIR^ 其中,為QoS使用者之集合。 在吾人之察覺QoS設定中,此F以及沁抓傳輸至WT作為 載波負載資訊。(注意,此與先前呈現之負載定義相背 離,在先前呈現之負載定義中,傳輸1/(1+%如〇作為負載 資訊。) 首先描述QU之交遞方法。每一 Qu 形成將能夠支援其 QoS要求之可行連接之集合更正式地,若 ^i = {j:Rqu <BW.F.\og2{\+SIRij)}, 則連接y屬於禹,其中為QU Σ•在連接;上的情況下qu / 經歷之SIR。接下來,對於Μ之每—連接,若qu進行彼 連接,則計算*SX/Mei/作為最佳努力訊務效能之指示: SLJMQU = e A。 137003.doc -45-
Φ 自模擬觀測到,使用小於3個位元 顯著降級。因此,在各種實施例中, 示負载資訊。 200937987 QU之交遞方法如先前所描述’其中。由 6Χ/Λ/β£ί;標示之BEU之SLIM經計算為 SLIM二細U 1 + NB£u 若BEU交遞至給定連接,則印為最佳努力訊務效能 之和不。BEU之交遞演算法如先前所描述,其令 SLIM=SLIMBEU。 執行模擬以評估所描述之察覺Q〇s之交遞。在模擬中, BEU之數目與qu之數目之比率為2:1。模擬結果非常類似 於先前所呈現之非QoS情況。換言之,察覺Q〇s之方案不 僅確保QU連接至能夠支援使用者Q〇s要求之扇區/載波 對,而且實現此而不引起總系統輸送量之損失。 現在將描述各種實施問題,包括栽波負載之量化。負載 資訊為時間·頻率資源分率之指且影響量度吁算且因 此影響交遞方法之效能。在-個實施例中,㈣有限位元 之非均一量化經實施以減少訊息傳遞附加項。具體言之, 按指數標度量化,亦即,呈2·η之形式。搌 " 、 舉例而s,當使用 3個位元時,負載資訊經量化為以下赵 I Υ之一者: (2'\ 2-6, r5, r\ τ\ r2, τ\ 2'°} = {0.0078125, 0.015625, 0.03125, 0.〇62气 Λ , Ο〇, 0.125, 0.25, 〇 5 η 圖9之圖900中展示量化器之輸入-輪 ’ 表示負載資訊使效能 至少3個位元用於表 137003.doc -46- 200937987 現在將描述用於一些實施例中之SLIM函數之近似。在 SLIM計算中,在一個實施例中,將SIR轉換成線性標度, 因為其以dB給出。因為自dB轉換至線性標度在WT中為花 費多之計算,所以使用以下近似來進行而不需要SIR之標 度轉換。
i) SIRdB > 17 dB
\ogio〇+SIRlinear) ~ 0A-SIRdB
ii) 0 dB < SIRdB < 17 dB Φ \o%x〇{\+SIRlinear) ~0.1-(2.93 + 0.6103-SIRdB+ 0.0135-(SIRdB)2)
iii) -20 dB < SIRdB < 0 dB log,〇(l+5//?/inear) 0.0007325-(SIRdB+20)2
iv) SIRdB < -20 dB !og]0(\+SIRlinear) ~ 0 圖11之圖1000用圖表說明近似。 已描述了多載波系統之交遞方法以達成適當負載平衡以 ® 最大化系統輸送量。交遞方法使用稱為服務等級指示量度 (SLIM)之量度,其組合負載資訊與由SIR表示之信號品 質。此處開發之理念可應用於任何多載波或多頻道網路, 其中WT限於單頻道。特定言之’在各種方案(諸如 802.1 1)中,存取點可部署多達3個非重疊頻道,且可由此 處開發之框架驅動WT交遞方法。本文所描述之方法及裝 置在存取點(例如,基地台)部署3個以上非重疊頻道之系統 中亦為有用的。 137003.doc -47· 200937987 以下為模擬之基本假定。 小區布局及組態 •六邊形栅格19小區環繞布局:僅考慮經分配至内環 之使用者之統計,以便最小化例示性多載波多功率 位準OFDM部署方案之有缺陷的環繞組態。 •每小區3個扇區 • 小區間距離:1 km
•行動終端機與小區位點之間的最小距離:35 m 天線組態
• 3 dB截止角:z3dB 65〇 •前後損耗:Am=32 dB • 天線場型: A{e) = ~min 天線高度 / ^ \2 Ί ]ΐ2· 0 ,尤r ” m [dB] ❷ 〇 BS: hBS~S2 m ο ΜΤ: hMT=\.5 m 無線電組態 •載波頻率:/c = 450 MHz •每載波之BW : _β『=113 x 11.25 kHz=1.271250 MHz •載波數目:#=3(相等功率或多功率位準) 〇在相等功率組態中’全部載波之功率為相同的。 〇在多功率位準組態中,最強載波之功率高於第二 強栽波之功率6 dB,且最弱載波之功率低於第二 137003.doc -48- 200937987 強載波之功率6 dB。 傳播 • 距離相關之路徑損耗:
Pl(r)= 46.3 + 33.9 · l〇g,〇(/c)-13.82 · 1〇&0(^) + {44.9 - 6.55 l〇gi〇(/iBS)} · log10(r) -{l.llog1〇U)-0.7}.V + {1.56 log,〇(/c)-0.8} [dB] "以km為單位,/cWMHz為單位,且 單位。
•無遮蔽。 行動終端機組態 •行動終端機數目:平均每扇區6〇個使用者。 •行動終端機落在小區之半徑内且扃总 n五隹母一小區内均一 分布(按〆)·* SIR導出 •干擾受限情境(背景雜訊=〇)。 •當連接至扇區/載波A時之SIR : 5风[線性] i*k 其中户Z為線性標度之路徑損耗。 輸送量計算 •輸送量計算基於高斯(Gaussian)頻道之向農Cannon) 容量上界。 •假定資源經均勻分配至相同扇區/载波内之使用者。 因此’扇區/載動中使用者„之輸送量經計算如下·· 137003.doc -49- 200937987 ΤΡ» ~ ^ logjfl + SZ^ J \bps\ y users,k 其_ ’ iVKierj A為扇區/載波灸中之使用者數目。 圖12之圖iioo說明用於一些〇FDM實施例中之例示性多 載波多功率位準多扇區部署方案。在此方案中,各存在三 扇區之小區,其中每一扇區具有3個附接點。一個附接點 對應於每一扇區之每一載波(fl、f2、〇)。因此每小區 存在九個附接點》在一些此等實施例中,九個附接點為單 個基地台之部分,而在其他實施例中,每一附接點或多個 ’附接點可分組至基地台中。 在圖12之實例中,存在三種類型之小區。在第一類型之 小區中,載波頻率Π與高功率位準相關聯,載波頻率门與 中間功率位準相關聯,且載波頻率f2與低功率位準相關 聯。在第二類型之小區中,載波頻率f3與高功率位準相關 聯,載波頻率f2與中間功率位準相關聯,且載波頻率〇與 低功率位準相關聯。在第三類型之小區中,載波頻率〇與 & 高功率位準相關聯,載波頻率fl與中間功率位準相關聯, 且載波頻率f3與低功率位準相關聯。例示性小區丨1〇2為第 一類型之小區;例示性小區丨1〇4為第二類型之小區;例示 性小區1106為第三類型之小區。 可使用軟體、硬體及/或軟體與硬體之組合來實施各種 實施例之技術。各種實施係關於裝置,例如,諸如行動存 取終端機之行動節點、包括一或多個附接點之基地台及/ 或通信系統。各種實施亦係關於方法,例如控制及/或運 作行動節點、基地台及/或通信系統(例如,主機)之方法。 137003.doc •50· 200937987 各種實施亦係關於機器,例如, ROM、RAM、CD、硬碟等),哕黧 ° s媒體(例如, 機器以會摊方本 、)荨可讀媒體包括用於控制 機器以實施方法之-或多個步驟之機器可讀指令。 步:ΓΙΓ中,使用用以執行對應於-或多個方法之 步驟之-或多個模組來實施本文所描述之節點該等步驟
❹ 例如:接收信號、判定相關載波之最佳連接、計算當前附 接::服:等級指示量度、計算替代附接點之服二 不量度、作出交遞決定。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模 組來實施各種特徵。可使用軟體、硬體或軟體與硬體之組 合來實施該等模組。可(例如)在—或多個節點中使用包括 於機器可讀媒體(諸如記憶體器件,例如,ram、軟 中之機器可執行指令(諸如軟體)來控制機器(例如且有或不 具有額外硬體之通用電腦)、實施上述方法之全部或部 從而實施上述許多方法或方法步驟。因此,各種實施 係關於包括機器可執行指令之機器可讀媒體,該等指令用 於使機器(例如,處理器及相關聯硬體)執行上述方法之步 驟中之-或多者。-些實施例係關於器件(例如,通信器 件),其包括經组態以實施本發明之—或多個方法之步驟 中之一者、多者或全部的處理器。 二一些實施例係關於包含電腦可讀媒體之電腦程式產品, 1電腦可讀媒體包含用於使—電腦或多個電腦實施各種 功能、步驟、動作及/或運作(例如上述一或多個步驟)之程 式碼。視實施例而定,電腦程式產品可(且有時確實)包括 用於待執行之每一步驟之不同程式碼。因此,電腦程式產 137003.doc -51 · 200937987 品可(且有時確實)包括用於一方法 節點之古、土、 ’控制通信器件或 點之方法)之每一個別步驟之程式碼。 (例如,電腦)可執行指令之形式 機器 如,醏嬙六% 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諸 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々此 型之儲存队 嚯4把憶體(ROM)或其他類 例係關於經組態以實施上述一或多個些實施 驟、動作及/或運作中之一或多者之虑去之各種功能、步 次多者之處理器。因此,一些 實施例係關於經組態以實施本
一 个又所插述之方法之步驟中之 二^部之處理器(例如,cpu)e處理器可用於(例如) 本申凊案中所描述之通信器件或其他器件中。 在-些實施例中,一或多個器件(例如,諸如無線終端 機之通信器件)之處理器(例如,CPU)經組態以執行所描述 之方法之步驟,如同由通信器件執行一樣。因此,一些但 有㈣㈣關於具有處理器之器件(例如,通信器 件)’其包括對應於由包括處理器之器件執行之各種所描 述方法之步驟中之每一者的模組。在一些但並非所有實施 例中,器件(例如,通信器件)包括對應於由包括處理器之 器件執行之各種所描述方法之步驟中之每一者的模組。可 使用軟體及/或硬體實施該等模組。 儘管在OFDM系統之上下文中加以描述,但是各種實施 例之方法及裝置中之至少一些可應用於廣泛範圍之通信系 統,包括許多非OFDM及/或非蜂巢式系統。 鑒於以上描述,上述各種實施例之方法及裝置之眾多額 外變化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將顯而易見。認為該等變 137003.doc •52- 200937987 化在範疇内。該方法及裝置可(且在 V牡谷種實施例中)與 CDMA、正交分頻多工((^口^^及/或 X' J用於在存取節點與 仃動節點之間提供無線通信鏈路之各種其他類型之通信技 術一起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存取筋赴c° 什取印點經實施為基地 台,其使用OFDM及/或CDMA建立與行動節點之通信鏈 路。在各種實施例中,行動節點經實施為筆記型電腦、個 人資料助理(PDA),或包括接收器/傳輸器電路及用於實施 方法之邏輯及/或常式之其他攜帶型器件。
【圖式簡單說明】 圖 圖1為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之例示性無線通信系統之 圖2為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之運作存取終端機(例如,諸 如行動節點之無線終端機)之例示性方法的流程圖。 圖3為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之在存取終端機(例如,諸如 行動節點之無線終端機)中作出交遞決定之例示性方法的 流程圖。 圖4為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之例示性存取終端機(例如, 無線行動節點)之圖。 圖5及圖6用於說明交遞方法之實例。 圖7用於說明交遞方法之另一實例。 圖8為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之運作基地台之例示性方法 之流程圖。 圖9為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之例示性基地台之圖。 圖10說明用於負載資訊之例示性量化器之輸入輸出關 137003.doc -53- 200937987 係。 圖11用圖表說明用於一個例示性服務等級指示量度函數 圖I2說明用於一些OFDM實施例中之例示性多載波多功 率位準多扇區部署方案,其中利用基於資源分率指示符之 交遞為有利的。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例示性無線通信系統 102 基地台1 104 基地台2 106 基地台3 108 基地台N 110 路由器/網路節點 111 路由器/網路節點 112 存取終端機1 114 存取終端機N 118 網路鏈路 120 網路鏈路 121 網路鏈路 122 網路鏈路 124 網路鏈路 126 網路鍵路 127 網路鏈路 400 命I示性在m ❹ ❹ 137003.doc -54- 200937987 402 無線接收器模組 404 無線傳輸器模組 406 處理器 408 使用者I/O器件 410 記憶體 * 412 匯流排 • 414 接收天線 416 傳輸天線 418 常式 420 資料/資訊 422 通信常式 424 存取終端機控制常式 426 交遞決定模組 428 附接點初步篩選模組 430 附接點選擇模組 432 最佳努力選擇模組 434 模式判定模組 436 存取終端機模式請求模組 438 所接收之附接點〗之資源分率指示符 440 所接收之附接點Ν之資源分率指示符 442 交遞決定資訊 444 滿足QoS要求之附接點之經識別集合 446 用於Q〇s模式中之選定附接點 448 用於最佳努力模式中之選定附接點 137003.doc ·55· 200937987 450 存取終端機之經判定運作模式 452 指示存取終端機之所要運作模式之所產生信 號 454 所接收之指示存取終端機之所命令運作模式 之信號 456 所接收之附接點1之功率參考信號 458 所接收之附接點N之功率參考信號 460 所接收之正由附接點1伺服之最佳努力使用 ❹ 者數目 462 所接收之正由附接點N伺服之最佳努力使用 者數目 464 附接點1之最佳努力容量 466 附接點N之最佳努力容量 468 QoS要求資訊 470 資料速率資訊 472 延遲資訊 w 500 圖 502 存取終端機 504 附接點 506 附接點 508 附接點 510 附接點 512 附接點 514 附接點 137003.doc -56- 200937987
516 實線箭頭 518 虛線箭頭 520 功率參考位準信號 522 信號 524 功率參考位準信號 526 信號 528 功率參考位準信號 530 信號 532 功率參考位準信號 534 信號 536 功率參考位準信號 538 信號 540 功率參考位準信號 542 信號 600 Tgl · 囫 602 所量測之來自附接點1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 收功率 604 所量測之來自附接點2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 收功率 606 所量測之來自附接點3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 收功率 608 所量測之來自附接點4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 收功率 610 所量測之來自附接點5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 137003.doc ·57· 200937987 收功率 612 所量測之來自附接點6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 收功率 614 所接收之FAP1 616 所接收之FAP2 618 所接收之FAP3 620 所接收之FAP4 622 所接收之FAP5
624 所接收之FAP6 626 所接收之附接點1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 NBEapi 628 所接收之附接點3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 NBEap3 630 所接收之附接點6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 NBEap6
632 AP 1 SINR
634 AP 2 SINR
636 AP 3 SINR
638 AP 4 SINR
640 AP 5 SINR
642 AP 6 SINR 644 資源量 648 支援存取終端機之QoS要求?例如,(BW) (F) Log (1+SINR)>RQ ? 137003.doc -58- 200937987
650 計算API備用容量,例如, ((BW)(F) (1 + SINR)-RQ)/NBE 652 計算AP3備用容量,例如, ((BW)(F) (1 + SINR)-RQ)/NBE+1 654 計算AP6備用容量,例如, ((BW)(F) (1 + SINR) -RQ)/NBE+1 656 判定具有最大備用容量之AP 658 AP3具有最大備用容量 660 起始自API至AP3之交遞 800 例示性基地台 802 無線接收器模組 804 無線傳輸器模組 806 處理器 807 網路介面模組 808 使用者I/O器件 810 記憶體 812 匯流排 814 接收天線 816 傳輸天線 818 常式 820 資料/資訊 822 通信常式 824 基地台控制常式 826 分率資源指示符產生模組 Log Log Log 137003.doc -59- 200937987 828 830 832 834 836 • 838 . 840 842 分率資源信號傳輸控制模組 功率參考信號產生模組 功率參考信號控制模組 最佳努力使用者計數判定模組 最佳努力使用者計數傳輸控制模組 回程訊息附接點資訊產生模組 網路介面傳輸控制模組 排程器模組 ❹ 844 846 848 850 852 854 856 858 860 862 864 866 868 870 900 回程訊息附接點恢復模組 相鄰附接點信號產生模組 相鄰附接點信號傳輸控制模組 分率資源判定模組 交遞信號處理模組 存取終端機模式改變模組 訊務通信模組 待在空令鍵路上傳輸之所產生之信號 待在回程上傳輸之所產生之信號 所接收之空中鏈路信號 所接收之回程信號 用於編碼之資料/資訊 所恢復之資料/資訊 計時/頻率結構資訊 圖 1000 圖 137003.doc • 60 · 200937987
1100 圖 1102 例示性小區 1104 例示性小區 1106 例示性小區 1200 圖 1202 所量測之來自 收功率 附接點1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 1204 所量測之來自 收功率 附接點2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 1206 所量測之來自 收功率 附接點3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 1208 所量測之來自 收功率 附接點4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 1210 所量測之來自 收功率 附接點5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 1212 所量測之來自 收功率 附接點6之功率參考信號之接 1214 所接收之Fapi 1216 所接收之fAP2 1218 所接收之fAP3 1220 所接收之fAP4 1222 所接收之FaP5 1224 所接收之fAP6 1232 AP 1 SINR 137003.doc • 61 - 200937987 1234 1236 1238 1240 1242 1244 1246 1248 ❹ 1250 1252
1254 1256 1258 1260 AP 2 SINR AP 3 SINR AP 4 SINR AP 5 SINR AP 6 SINR 資源量 存取終端機之服務品質要求 支援存取終端機之QoS要求?例如,對於替 代附接點而言,(BW)(F) Log (1 + SINR)之RQ ? 判定滿足Q〇S要求之後的容量:容量APi 判定滿足QoS要求之後的容量:容量AP3= (BW) Fap3 Log (1 + SINRaP3)-RQ 判定滿足QoS要求之後的容量:容量AP6= (BW) Fap6 Log (1 + SINRAp6)-RQ 選擇滿足QoS要求之後具有最大容量之附接點 AP3具有最大容量 起始自API至AP3之交遞 137003.doc -62-

Claims (1)

  1. 200937987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種在—存取終端機中作出交遞判定之方法’該方法包 含: 針對複數個附接點中之每一者’接收該個別附接點之 才曰不在該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卩〇8服務之一通信資 •源分率的指示符;及 基於對應於不同附接點之該等所接收之指示符而作出 一交遞決定。 β 2·如4求項i之方法,其中該等通信資源用於傳遞訊務資 料。 3. 如凊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作出一交遞決定之步驟包 括: 當運作於一 QoS運作模式中時, 1)識別可提供滿足該存取終端機之q〇s要求之連接之 一附接點集合;及 Π)自該經識別之附接點集合選擇一與一附接點之連 ’接。 4.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該識別可提供滿足QoS要求之連 接之附接點的步驟係基於對應於考慮包括於該集合中之 每一個別AP之在該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〇s服務之該 通信資源分率。 5.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該識別可提供滿足Q〇s要求之連 接之附接點的步驟係基於自考慮包括於該集合中之每一 個別附接點接收之功率參考位準信號。 137003.doc 200937987 6.
    Φ 8. 9.
    如請求項3之方法,政 中自該經識別之附接點集合中選 擇一與-附接點之連接包括: 、“有可用於在该存取終端機與對應於該選定連接 之附接點之間傳遞最佳 ι取佳努力訊務之最大容量的該連接。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φ 丹Τ自該經識別之附接點集合中選 擇一與—附接點之連接包括: 擇在滿足QoS要求之後具有該最大容量之該附接 如請求項3之方、本,& ^ 進—步包含在作出該交遞決定之 則’判定該存取終端機是處於—最佳努力㈣訊務運作 模式中還是-Q0S資料訊務運作模式中;且 其:當處於該最佳努力資料訊務運作模式中時,該作 出一交遞決定之步驟包括: 選擇具·#最大潛在最佳努力容量之連接。 如請求項3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才曰示正由該經識別之附接點集合中之該等個別附 接點词服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的資訊;且 其中根據正由該等個別附接點中之每一者伺服之該最 佳努力使用者數目而執行該自該經識別之集合中選擇-與一附接點之連接。 10.如清求項3之方法 一自該存取終端機與其具有—連接之_附接點接收〆指 不存取終端機運作模式之信號,該運作模式為一最佳 努力資料訊務運作模式及—QqS運作模式中之一者。 137003.doc 200937987 Π.如請求項10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在接收該指示一存取終端機運作模式之信號之前,將 一指不—所要運作模式之錢傳輪至該存取終端機當前 與其具有—連接之__附接點,該所要運作模式為一最佳 努力資料訊務運作模式及— QqS運作模式中之一者。 12.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該⑽要求為—最小資料速率要 求。 13·^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該Q〇s要求為一指示在傳輸之前 -最大時間資料可儲存於一佇列中之最大佇列延遲。 14. 如請求項3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自該等附接點中之每一者接收一功率參考位準信號。 15. —種存取終端機,其包含: 一無線接收器,用於針對複數個附接點之每一者而接 收該個別附接點之一指示在該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 Q〇s服務之—通信資源分率的指示符;及 交遞決定模組’用於基於對應於不同附接點之該等 所接收之指示符而作出一交遞決定。 16·如明求項15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等通信資源用於傳遞 訊務資料。 17·如吻求項15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交遞決定模組包括: ^一附接點初步篩選模組,用於當運作於一 QoS運作模 式中時識別可提供滿足該存取終端機之QoS要求之連接 之一附接點集合;及 u)—附接點選擇模組,用於自該經識別之附接點集合 137003.doc 200937987 中選擇一與一附接點之連接以在一 QoS運作模式中時使 用。 18.如咕求項17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附接點初步篩選模組 、識别基於對應於考慮包括於該集合中之每一個別附 接點在該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oS服務之該通信資源 * 分率。 .19’如明求項17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附接點初步筛選模組 使其識別基於自考慮包括於該集合中之每一個別附接點 ❹ #收之功率參考位準信號。 青长項17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附接點選擇模組選擇 具有可用於在該存取終端機與對應於該選定連接之附接 之間傳遞最佳努力訊務之最大容量之該連接。 青求項17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附接點選擇模組選擇 足服務質要求之後具有該最大容量之該附接點。 22.如凊求項17之存取終端機,進一步包含: ❹ ^模式判定模組,用於在作出該交遞決定之前,判定 :存取、Ί機係處於—最佳努力資料訊務運作模式中還 疋Q〇s資料訊務運作模式中;及 最佳努力選擇模組,用於在該模式判^模組判定該 二取終,機處於該最佳努力資料訊務運作模式中時選擇 /、有隶大潛在最佳努力容量之連接。 23::=17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無線接收器模組亦用 j收导曰示(例如,目前)由該經識別之附接點集合中之 Μ個別附接點词服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的資訊 137003.doc 200937987 其中該附接點選擇模組根據正由該等個別附接點中之 每-者飼服之該最隹努力使用者數目而執行自該經識別 之集合中選擇一與一附接點之連接。 24.如請求項17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無線接收器模組亦用 於自該存取終端機與其具有—連接之n點接彳卜指 示-存取終端機料模叙信號,該運作模式為一最佳 努力資料訊務運作模式及一 Q〇s運作模式中之一者。 25.如請求項24之存取終端機,進一步包含·· 一存取終端機模式請求模組,用於產生一指示一存取 終端機所要運作模式之信號;及 一無線傳輸器模組,用於將指示一所要運作模式之該 信號傳輸至該存取終端冑當前與其具有一連接之一附接 點’該所要運作模式為一最佳努力資料訊務運作模式及 一 QoS運作模式中之一者。 26. 如請求項17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Q〇s要求為—最小資 料速率要求。 27. 如請求項17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Q〇s要求為一 傳輸之前一最大時間資料可儲存於一佇列中之最大佇列 延遲。 28. 如4求項17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無線接收器模組亦用 於自該4附接點中之每一者接收一功率參考位準信號。 29. —種存取終端機,其包含: 無線接收器構件,用於針對複數個附接點中之每一者 而接收該個別附接點之一指示在該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 137003.doc 200937987 於Q〇S服務之-通信資源分率之指示符;及 乂遞決疋構件,用於基於對應於不同附接點之該等所 接收之指示符而作出一交遞決定。 30. 如請求項29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等通信資源用 訊務資料。 31. 如請求項29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交遞決定構件包括: ⑽接點初步_構件,用於在-Q〇S運作模式中運作 時識別可提供滿足該存取終端機之⑽要求之連接之一 附接點集合;及 ⑴附接點選擇構件1於自該經識別之附接點集合甲 選擇m點之連接,以於處於—Qgs運作模式中 時使用。 32.如請求項31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附接點初步筛選構件 使其識別基於對應於考慮包括於該集合中之每—個別附 接點在該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oS服務之該通信資源 分率。 3 3.如凊求項3 1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附接點初步篩選構件 使其識別基於接收自考慮包括於該集合中之每一個別附 接點之功率參考位準信號。 34. —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 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 用於使一電腦針對複數個附接點中之每一者而接收 該個別附接點之一指示在該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〇s 服務之一通信資源分率之指示符的程式碼;及 137003.doc 200937987 用於使一電腦基於對應於不同附接點之該等所接收 之指示符而作出一交遞決定的程式碼。 35.如請求項34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等通信資源用於傳 遞訊務資料。 3 6.如明求項34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令該用於使一電腦作出 一交遞決定之程式碼包括: 用於在運作一 Q〇S運作模式中時使一電腦執行以下操 作之程式碼: 1)識別可提供滿足該存取終端機之Q〇S要求之連接之 一附接點集合;及 H)自該經識別之附接點集合選擇一與一附接點之連 接。 37. 如請求項36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用於使一電腦識別 可提供滿足Q〇S要求之連接之附接點的程式碼使用對應 於考慮包括於該集合中之每一個別AP之該所指示之分 率。 38. —種裝置,其包含: 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 針對複數個附接點中之每一者,接收該個別附接點 之一指示在該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〇S服務之一通信 資源分率的指示符;及 基於對應於不同附接點之該等所接收之指示符而作 出一交遞決定。 39. 如請求項38之裝置,其中該等通信資源用於傳遞訊務資 137003.doc 200937987 料。 〇.如::求項38之裝置中該處理器組態包括經組態以: D識別可提供滿足該存取終端機之QqS要求之連接之一 附接點集合;及 d)自該經識別之附接點焦人 7按點集合選擇一與一附接點之連 t 作為經組態以在- Q〇S運作模式中時作出 之部分。 < \ ❹ .如叫求項4〇之裝置’其中用以識別可提供滿足QoS要求 、接之附接點之該處理器組態包括經組態以使用對應 於考慮包括於該集合中之每—個別Ap之該所指示分率。 42_種運作一基地台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產生一包括於該基地台中之個別附接點之一指示符, 該指示符指示在該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qS服務之一 通信資源分率;及 在空中傳輸一傳送該所產生之指示符之信號。 43. 如請求項42之方法,其中該等通信資源用於傳遞訊務資 料〇 44. 如請求項42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產生一對應於該附接點之功率參考信號;及 在空中傳輸該所產生之功率參考信號。 45. 如請求項44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判疋一對應於該附接點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及 在空中傳輸指示該所判定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之資 137003.doc -8 - 200937987 訊。 46·如請求項44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產生一傳遞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之訊息:(i)該通信 資源分率,及(ϋ)傳遞對應於該附接點之一所判定之最佳 努力使用者數目之資訊;及 在一回程網路上,將該所產生之訊息傳輸至另一基地 台。 47. 如請求項46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在一回程網路上,自該另一基地台接收一指示以下各 項中之至夕者之訊息.(i)傳遞在該另一基地台之一附 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oS服務之一通信資源分率的額外 資訊’及(ii)傳遞該另一基地台之該附接點之一最佳努力 使用者數目的額外資訊; 產生一廣播信號,以傳送在該回程上接收之該訊息中 之該所接收資訊中之至少一些;及 在空中傳輸該廣播信號β 48. 如請求項42之方法,其中傳送該所產生之指示符之該信 號為一廣播信號。 49. 如請求項44之方法,其中該功率參考信號為一〇FDM信 標信號及一 CDMA導頻信號中之一者。 50. 如請求項42之方法,進一步包含:針對對應於該基地台 之複數個附接點中之每一者,判定在該附接點處可用之 未用於QoS使用者之該通信資源分率。 51· —種基地台,其包含: 137003.doc •9· 200937987 一資源分率指示符產生模組,用於產生一包括於該基 地台中之個別附接點之一指示符,該指示符指示在該附 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〇S服務之一通信資源分率; 一無線傳輸器模組’用於在空中傳輸信號;及 一資源分率指示符信號傳輸控制模組,用於控制一傳 送該所產生之指示符之信號在空中的傳輸。 52. ❹ 53. 54. ❹ 55. 如請求項51之基地台,其中該等通信資源用於傳遞訊務 資料。 如請求項51之基地台,進一步包含: 一功率參考信號產生模組,用於產生一對應於該附接 點之功率參考信號;及 一功率參考信號控制模組,用於控制該所產生之功率 參考信號在空中之傳輸。 如請求項53之基地台,進一步包含: 一最佳努力使用者計數判定模組,用於判定一對應於 該附接點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及 一最佳努力使用者計數傳輸控制模組,用於控制指示 該所判定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之資訊在空中之傳輸。 如睛求項53之基地台,進一步包含: 回程訊息附接點資訊產生模組,用於產生一傳遞以 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之訊息:⑴該通信資源分率及⑴)傳 遞對應於該附接點之一所判定之最佳努力冑用者數目之 資訊; 一網路介面模組,用於將該基地台耦接至一回程網 137003.doc 200937987 路;及 、-網路介面傳輸控制模組,用於控制該網路介面模組 以在-回程網路上將該所產生之訊息傳輸至另一基地 台。 56.如請求項55之基地台,進一步包含·· -回程訊息附接點恢復模,組,用⑪處理在一回程網路 上經由該網路介面自該另一基地台接收之一訊息,以恢 復指示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的資訊:⑴傳遞在該另一 基地台之一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〇s服務之一通信資 源分率的額外資訊,及(ii)傳遞該另一基地台之該附接點 之一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的額外資訊; 一相鄰附接點信號產生模組,用於產生一廣播信號’ 以傳送在該回程上接收之該訊息之該所接收資訊中之至 少一些;及 一相鄰附接點信號傳輸控制模組,用於控制該無線傳 輸器以在空中傳輸該廣播信號。 57. 如請求項51之基地台,其中傳送該所產生之指示符之該 fs號為' —廣播信號。 58. 如請求項53之基地台,其中該功率參考信號為一 〇fdM 信標信號及一 CDMA導頻信號中之一者。 59. 如請求項51之基地台,進一步包含: 一分率資源判定模組,用於針對對應於該基地台之複 數個附接點中之每一者而判定在該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 於QoS使用者的該通信資源分率。 137003.doc -11- 200937987 60. 如請求項53之基地台,進一步包含: 一無線接收器模組,用於自一存取終端機接收一交遞 信號;及 一交遞信號處理模組,用於處理該所接收之交遞信 號’該交遞彳s號已由該存取終端機回應於一基於由該基 地台傳輸及由該存取終端機接收之該資源分率指示符的 交遞決定而產生。 61. —種基地台,其包含: © 冑源分率指示符產生構件’用於產生-包括於該基地 台中之個別附接點之一指示符,該指示符指示在該附接 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oS服務之一通信資源分率; 無線傳輸器構件,用於在空中傳輸信號;及 資源分率指示符信號傳輸控制構件,用於控制一傳送 該所產生之指示符之信號在空中的傳輸。 62. 如請求項61之基地台,其中該等通信資源用於傳遞訊務 資料。 63. 如請求項61之基地台,進一步包含: 功率參考信號產生構件,用於產生一對應於該附接點 之功率參考信號;及 功率參考信號控制構件,用於控制該所產生之功率參 考信號在空中之傳輸。 64.如請求項63之基地台,進一步包含·· 最佳努力使用者汁數判定構件,用於判定一對應於該 附接點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及 137003.doc -12· 200937987 最佳努力使用者計數傳輸控制構件,用於控制指示該 所判定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之資訊在空中的傳輸。 65.如請求項63之基地台,進一步包含: 回程訊息附接點資訊產生構件,用於產生一傳遞以下 各項中之至少一者之訊息:⑴該通信資源分率及(Η)傳遞 對應於該附接點之一所判定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的資 訊; 網路介面構件,用於將該基地台耦接至一 回程網路;及 網路介面傳輸控制構件,用於控制該網路介面模組以 在一回程網路上將該所產生之訊息傳輸至另一基地台。 66· —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 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 用於使一電腦產生一包括於該基地台中之個別附接 點之一指示符的程式碼’該指示符指示在該附接點處 可用之未用於QoS服務之一通信資源分率;及 用於使一電腦在空中傳輸一傳送該所產生之指示符 之信號的程式碼。 67. 如請求項66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等通信資源用於傳 遞訊務資料。 68. 如請求項66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〆 步包含: 用於使一電腦產生一對應於該附接點之功率參考信號 之程式碼;及 用於使一電腦在空中傳輸該所產生之功率參考信號之 137003.doc -13- 200937987 程式碼。 69. 如明求項6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 步包含: 用於使一電腦判定一對應於該附接點之最佳努力使用 者數目之程式碼;及 •用於使一電腦在空中傳輸指示該所判定之最佳努力使 . 用者數目之資訊的程式碼。 70. —種裝置,其包含: ❿ 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 產生一包括於該基地台中之個別附接點之一指示 符’該指示符指示在該附接點處可用之未用於Q〇S服務 之一通信資源分率;及 在空中傳輸一傳送該所產生之指示符之信號。 71. 如清求項7〇之裝置,其中該等通信資源用於傳遞訊務資 料。 72. 如清求項7〇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ϋ * . 座生一對應於該附接點之功率參考信號;及 在空中傳輸該所產生之功率參考信號。 • 73.如請求項72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進一 步經組態以: 判定一對應於該附接點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及 &空中傳輸指示該所判定之最佳努力使用者數目之資 訊0 137003.doc -14·
TW097148705A 2007-12-13 2008-12-12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handoff decisions in access terminals capable of operating at different times in best effort and QoS modes of traffic operation TW20093798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62407P 2007-12-13 2007-12-13
US1362107P 2007-12-13 2007-12-13
US2698008P 2008-02-07 2008-02-07
US12/049,088 US8442529B2 (en) 2007-12-13 2008-03-14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handoff decisions in access terminals capable of operating at different times in best effort and QoS modes of traffic oper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7987A true TW200937987A (en) 2009-09-01

Family

ID=40753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8705A TW200937987A (en) 2007-12-13 2008-12-12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handoff decisions in access terminals capable of operating at different times in best effort and QoS modes of traffic operation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8442529B2 (zh)
EP (1) EP2232922A1 (zh)
JP (1) JP5248624B2 (zh)
KR (2) KR20100101657A (zh)
CN (2) CN101897214B (zh)
TW (1) TW200937987A (zh)
WO (1) WO20090766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17164B2 (en) * 2007-01-09 2011-03-29 Alcatel-Lucent Usa Inc. Reverse link power control
US8285283B2 (en) * 2007-12-13 2012-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handoff determination as a function of service level indicating metrics
US8442529B2 (en) 2007-12-13 2013-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handoff decisions in access terminals capable of operating at different times in best effort and QoS modes of traffic operation
KR101585428B1 (ko) * 2009-04-02 2016-01-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하 지시자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US20110194630A1 (en) * 2010-02-10 2011-08-11 Yang Hua-Lu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porting radio link failure
JP5314638B2 (ja) * 2010-06-10 2013-10-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基地局
US8917700B2 (en) 2010-09-17 2014-1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667280B2 (en) 2010-09-24 2017-05-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ouch temperature management based on power dissipation history
CN102625389B (zh) * 2011-01-31 2015-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445332B1 (en) 2011-04-06 2016-09-13 Sprint Spectrum L.P. Management of idle handoff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73494B2 (en) 2011-10-28 2014-10-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st initial network link setup
US9271317B2 (en) 2011-10-28 2016-0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st initial network link setup
US9445438B2 (en) 2011-10-28 2016-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st initial network link setup
US9191977B2 (en) 2011-10-28 2015-1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st initial network link setup
US9402243B2 (en) 2011-10-28 2016-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st initial network link setup
US9814085B2 (en) 2011-10-28 2017-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st initial network link setup
US9338732B2 (en) 2011-10-28 2016-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st initial network link setup
US9008018B2 (en) * 2011-11-04 2015-04-14 Intel Corporation Dynamic point selection via a coordinating set of base stations
CN103297153B (zh) * 2012-02-28 2015-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测量方法、信号测量方法和设备
GB2514836B (en) 2013-06-07 2020-04-22 Thermo Fisher Scient Bremen Gmbh Isotopic Pattern Recognition
WO2016195177A1 (ko) * 2015-05-29 2016-12-08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313947B1 (en) 2017-09-27 2019-06-04 Sprint Spectrum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ad balanc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IL260171B (en) * 2018-06-20 2021-10-31 Omnistream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iggering a handover between relay base st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3456B1 (en) 1996-09-27 2001-05-15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acent coverage area handoff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6370381B1 (en) 1999-01-29 2002-04-09 Siemens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nc. Multiple channel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1156623B1 (en) 2000-05-19 2006-03-0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Wireless lan with load balancing
EP1227692A1 (de) 2001-01-25 2002-07-3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Übergabe von funkbasierten Datenverbindungen mit Qualitätsmerkmalen zwischen Funkbasisstationen
JP2002359864A (ja) 2001-06-01 2002-12-13 Nec Corp 移動端末局の基地局帰属切替方法
US7400901B2 (en) * 2001-11-19 2008-07-15 At&T Corp. WLAN having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access point loading
US7305238B2 (en) * 2002-05-01 2007-12-04 Agere Systems Inc. Position-based capacity reservation in a mobile wireless system
US7280482B2 (en) * 2002-11-01 2007-10-09 Nokia Corporation Dynamic load distribution using local state information
CN1262126C (zh) 2003-07-01 2006-06-2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无线局域网的越区切换方法
JP2005033285A (ja) 2003-07-08 2005-02-03 Hitachi Ltd 無線情報端末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396500B2 (en) 2003-10-27 2013-03-12 Fujitsu Limted Connection destination base station determination device
JP4495480B2 (ja) 2004-02-13 2010-07-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JP4427415B2 (ja) 2004-08-05 2010-03-10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ハンドオフ制御方法、無線制御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JP4558452B2 (ja) 2004-11-09 2010-10-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マルチキャリア通信装置およびセル選択方法
KR100790133B1 (ko) 2005-07-08 2008-0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할당 주파수간 핸드오버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070008902A1 (en) * 2005-07-11 2007-01-11 Saritha Yaramada Managing negotiations of quality of service parameter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0433680C (zh) 2005-08-12 2008-1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负载均衡方法
US8989084B2 (en) 2005-10-14 201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roadcasting loading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neighboring base stations
US9191840B2 (en) 2005-10-14 2015-1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ommunicating and using information which can be used for interference control
JP4703396B2 (ja) 2005-12-27 2011-06-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及びハンドオーバ実施適否判断方法
ATE517529T1 (de) 2006-03-28 2011-08-15 Alcatel Lucent Entscheidungsmechanismus für das weiterreichen in einem zellularen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FR2900787A1 (fr) 2006-05-02 2007-11-09 France Telecom Gestion d'une mobilite decentralisee dans un reseau de telecommunications radio mobiles
US8285283B2 (en) 2007-12-13 2012-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handoff determination as a function of service level indicating metrics
US8442529B2 (en) 2007-12-13 2013-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handoff decisions in access terminals capable of operating at different times in best effort and QoS modes of traffic oper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3203B (zh) 2018-03-02
CN101897214A (zh) 2010-11-24
KR20100101657A (ko) 2010-09-17
US20130315204A1 (en) 2013-11-28
WO2009076619A1 (en) 2009-06-18
US8442529B2 (en) 2013-05-14
CN101897214B (zh) 2014-04-16
KR20120120445A (ko) 2012-11-01
JP2011507411A (ja) 2011-03-03
JP5248624B2 (ja) 2013-07-31
KR101511982B1 (ko) 2015-04-15
CN104053203A (zh) 2014-09-17
EP2232922A1 (en) 2010-09-29
US20090154425A1 (en) 2009-06-18
US9179385B2 (en) 2015-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37987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handoff decisions in access terminals capable of operating at different times in best effort and QoS modes of traffic operation
JP5657608B2 (ja) メトリックを示すサービスレベルの関数としてハンドオフ決定を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EP2800414B1 (en) Load balanc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8825053B2 (en) Technique for instructing mobile stations communicating with cooperating access nodes
JP5054186B2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セル間干渉を管理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2256309B (zh) 协作多基站组网环境下的主从基站选择与切换方法
KR20100088512A (ko) 적응적 CoMP 방식 선택 방법
CN103503548A (zh) 分布式自适应资源分配以提高小区边界吞吐量
KR101902343B1 (ko)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사용자 장치, 및 그 방법들
WO2003049485A1 (en) A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allocation the quantity of a channel to a mobile station as a function of the measured quality
CN106304267B (zh) 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虚拟小区选择方法
Zhang et al. Congestion-aware user-centric cooperative base station selection in ultra-dense networks
WO2011123982A1 (zh) 无线异构网络中的基站、移动设备和方法
Blomgren et al. Distributed demand-aware access selection in wireless multi-cell data net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