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35854A - Synchronization in a broadcast OFDM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s - Google Patents

Synchronization in a broadcast OFDM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35854A
TW200935854A TW097142156A TW97142156A TW200935854A TW 200935854 A TW200935854 A TW 200935854A TW 097142156 A TW097142156 A TW 097142156A TW 97142156 A TW97142156 A TW 97142156A TW 200935854 A TW200935854 A TW 20093585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eamble
sub
bands
tdm
symb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2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uyun Ling
Alok Kumar Gupta
Raghuraman Krishnamoorthi
Murali Ramaswamy Chari
Rajiv Vijayan
Bojan Vrcelj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35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585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2Symbol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4Pilot insertion in the transmitter chain, e.g. pilot overlapping with data, insertion in time or frequency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6Frame synchronisation, e.g. packet synchronisation,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witching point detection or subframe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20093585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揭示案大體上係關於資料通信,且更特定而言係關於 利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於無線廣播系統中的同步。 【先前技術】 * 0FDM為一種將整個系統頻寬有效地分割為多個(N)正交 . 次頻帶之多載波調變技術。此等次頻帶亦稱為載頻調、副 載波、欄位及頻道。在OFDM情況下,每一次頻帶與可由 〇 資料調變之各別副載波相關聯。 在OFDM系統中,如下描述,傳輸器處理資料以獲得調 變符號,且進一步對調變符號執行〇FDM調變以產生 OFDM符號。傳輸器接著調節〇FDM符號並經由通信頻道 傳輸OFDM符號。OFDM系統可利用在訊框中傳輸資料的 傳輸結構,其中每一訊框具有一特定持續時間。可在每一 訊框之不同部分中發送不同類型資料(例如,訊務/封包資 料、附加項/控㈣料、前導等)。前導一般指代藉由傳輸 器及接收器兩者先驗地已知之資料及/或傳輸。 接收器通常需要獲得精確之訊框及符號計時以便適當地 - &復由傳輸器發送的資料。舉例而言,接收器可能需要知 曉每—訊框之開始以便適當地恢復在訊框中發送之不同類 型資料。接收器通常並不知曉由傳輸器發送每一 _μ符 Ά時間亦不知曉由通信頻道引入的傳播延遲。接收器 接著將需要確定經由通信頻道接收之每_〇fdm符號的計 時,以便對所接收之0FDM符號適當地執行互補〇FDM解 I35865.doc 200935854 調變。 同步指代由接收器執行以獲得訊框及符號計時的過程。 接收器亦可執行諸如頻率誤差估計之其他任務作為同步的 部分。傳輸器通常花費系統資源以支援同步,且接收器亦 消耗資源以執行同步。由於同步為資料傳輸需要的附加 ‘ $,所以需要最小化由傳輸器及接收器兩者用於同步的資 . 源量。 因此,在此項技術中需要在廣播QFDM系統中有效地達 0 成同步的技術。此外,需要在具有各種數目之副載波(亦 稱為"次頻帶")(亦即,FFT大小)之OFDM系統内有效地達 成同步,藉此提供廣泛範圍之射頻及網路布署的靈活性。 【發明内容】 本文中描述用於在具有各種數目之次頻帶(亦即,fft大 小)之OFDM系、统中利用分時多卫(TDM)前導達成同步的技 術。在每-訊框中(例如,在訊框開始時),傳輸器在次頻 ,帶之第-集合上廣播或傳輸第—TDM前導,後接續有在次 頻帶之第二集合上廣播或傳輸第二TDM前導。第一集合含 有L,個次頻帶且第二集合含有次頻帶,其中各 .自為N個總次頻帶的—分數,且Μ]。每—集合中之次頻 冑可跨越N個總次頻帶均—地分布,使得⑴第—集合中之 L,個次頻帶由S,=N>Ll個次頻帶相等地隔開,且⑺第二集 合中之l2個次頻帶由S2=N>L2個次頻帶相等地隔開。此前 導結構導致⑴第-TDM前導之_Μ符號含有至少&個等 同别導1 "序列,其中每一前導1序列含有L,個時域樣本’ 135865.doc 200935854 及(2)第二TDM前導之0FDM符號含有至少S2個等同,,前導 2序列,其中每一前導2序列含有L2個時域樣本。傳輸器 亦可在每一訊框之剩餘部分中傳輸經分頻多工(FDM)之前 導連同資料。具有兩個TDM前導之此前導結構良好地適用 於廣播系統,但亦可用於非廣播系統。 接收器可基於第一TDM前導及第二TDM前導執行同步。 接收器可處理第一 TDM前導以獲得訊框計時及頻率誤差估 ❹
计。接收器可基於第一 TDM前導之不同前導丨序列之間的 延遲相關來計算偵測量度,比較偵測量度與臨限值,且基 於比較結果宣告第一TDM前導(且因此訊框)的债測。接收 器亦可基於前導1序列獲得接收之⑽M符财之頻率誤差 的估計。接收器可處理第二TDM前導以獲得符號計時及頻 道估计接收器可基於第二TDM前導之接收之〇FDM符號 導出頻道脈衝回應估計,(例如’基於頻道脈衝回應之頻 道抽頭的能量)偵測頻道脈衝回應估計的開始,且基於偵 測到之頻道脈衝回應估計的開始而導出符號計時。接收器 亦可基於頻道脈衝回應估計而導出N個總次頻帶的頻道頻 率回應估#。接收ϋ可將第__及第二TDM前導用於初始同 步,且可將FDM前導用於頻率及時間追蹤且用於更精確的 頻道估計。 此外本揭不案之態樣能夠利用(例如)1K、2K及8K之 附大小而進行操作以補充現有伙fft大小。作為在此等 〇胸系統中利用不同FFT大小之可能優點,4K或8K可用 於VHF頻道中之布署;化桃可用於l頻帶中的布署;π I35865.doc 200935854 或1K可用於S頻帶中的布署。然而,請注意,上述大 小僅為各種OFDM系統的說明性實例,且本揭示案並不限 於僅IK、2K、4K及8K FFT大小。 以下進一步詳細地描述本揭示案之各種態樣。 【實施方式】 ^ 本揭示案之特徵及性質在結合圖式時自以下闌述之詳細 . 描述將變得較顯而易見,在該等圖式中相同參考字符始終 相應地識別。 0 字"例示性"在本文中用以意謂"充當實例、例子或說明"。 本文中描述為"例示性"之任何態樣或設計不必解釋為較其 他態樣或設計較佳或有利。 本文中所描述之同步技術可用於各種多載波系統且用於 下行鏈路以及上行鏈路。下行鏈路(或前向鏈路)指代自基 地台至無線器件之通信鏈路,且上行鏈路(或反向鏈路)指 代自無線器件至基地台的通信鏈路。為了清楚起見,以下 _ 針對OFDM系統中之下行鏈路來描述此等技術。 圖1展不OFDM系統1〇〇中之基地台n〇及無線器件15〇的 方塊圖。基地台110通常為固定台,且亦可稱為基地收發 器系統(BTS)、存取點或某一其他術語。無線器件15〇可為 固定或行動的,且亦可稱為使用者終端機、行動台或某一 其他術語。無線器件15〇亦可為攜帶型單元,諸如,蜂巢 式電話、掌上型器件、無線模組、個人數位助理(PDA) 等。 在基地台110處,TX資料及前導處理器12〇接收不同類 135865.doc 200935854 里貝料(例如,訊務/封包資料及附加項/控制資料),且處 編碼、交錯及符號映射)所接收之資料以產生資 料符號。如本文中所使用,"資料符號"為資料之調變符 號且刖導符號"為前導之調變符號,且調變符號為調變 1案(例如,M-PSK、M_QAM等)之信號星座中之一點的複 2值。處理器120亦處理前導資料以產生前導符號,且將 貝料及前導符號提供至OFDM調變器130。 如下描述,OFDM調變器130將資料及前導符號多工於適 當次頻帶及符號週期上,且進一步對經多工之符號執行 〇FE>M調變以產生OFDM符號。傳輸器單元(TmTR)132將 OFDM符號轉換為一或多個類比信號,且進一步調節(例 如’放大、濾波及增頻轉換)類比信號以產生經調變之信 號。基地台110接著在系統中將經調變之信號自天線134傳 輸至無線器件。 在無線器件150處,來自基地台11〇之傳輸信號由天線 152接收,且提供至接收器單s(RCVR)154。接收器單元 154調節(例如,濾波、放大及降頻轉換)所接收之信號,並 數位化經調節之信號以獲得輸入樣本流。OFDM解調變器 160對輸入樣本執行〇fdm解調變以獲得所接收之資料及前 導符號。OFDM解調變器160亦對具有頻道估計(例如,頻 率回應估計)之所接收資料符號執行偵測(例如,匹配渡波) 以獲得所偵測之資料符號,該等資料符號為由基地台i 10 發送之資料符號的估計。OFDM解調變器160向接收(rx) 資料處理器170提供所偵測之資料符號。 135865.doc • 10· 200935854 如下撝述,同步/頻道估計單元180自接收器單元154接 收輸入彳笔+ 豕尽’且執行同步以判定訊框及符號計時。單元 180亦利用來自0FDM解調變器160之所接收前導符號而導 頻道估叶。單元180向OFDM解調變器160提供符號計時 及頻道估計’且可向汉乂資料處理器17〇及/或控制器丨提 供訊框計時。〇!?1)1^解調變器16〇利用符號計時以執行 解調變,且利用頻道估計以對所接收之資料符號執 行偵測》 ❹ Rx貝料處理器170處理(例如,符號解映射、解交錯及解 碼)來自OFDM解調變器160之所偵測資料符號,且提供經 解碼之資料。RX資料處理器17〇及/或控制器19〇可利用訊 框计時以恢復由基地台丨丨〇發送的不同類型資料。一般而 δ,由OFDM解調變器16〇及rx資料處理器17〇進行之處理 刀別與在基地台11〇處對於由OFDm調變器13〇及TX資料及 刖導處理器12〇進行的處理互補。 $ 控制器140及190分別指導基地台11〇及無線器件15〇處的 操作。記憶體單元142及192分別提供由控制器14〇及190使 用之程式碼及資料的儲存。 基地台110可向單一無線器件發送點對點傳輸,向一群 無線器件發送多播傳輸,向其覆蓋區域下之所有無線器件 發送廣播傳輸’或其任何組合❹舉例而言,基地台1 1 〇可 向其覆蓋區域下之所有無線器件廣播前導及附加項/控制 資料。基地台110可進一步向特定無線器件傳輸特定使用 者資料’向一群無線器件傳輸多播資料’及/或向所有無 135865.doc 200935854 線器件傳輸廣播資料。 圖2展示可用於0FDM系統100之超訊框結構2〇〇。可在超 訊框中傳輸資料及前導,其中每一超訊框具有預定持續時 間。超訊框亦可稱為訊框、時槽或某一其他術語。對於圖 2中所不之態樣’每一超訊框包括:—用於第一 TDM前導 (或”TDM前導1")之欄位212、一用於第二TDM前導(或 TDM刚導2 )之欄位2 14,一用於附加項/控制資料之欄位 216及一用於訊務/封包資料的欄位218。 四個攔位212至218在每一超訊框中經分時多工,使得在 任何給定時刻傳輸僅一個欄位。四個欄位亦以圖2中所示 之順序配置以有助於同步及資料恢復。在每一超訊框中首 先傳輸之攔位212及214中的前導OFDM符號可用於偵測接 著在超訊框中傳輸之棚位216中的附加項〇FDM符號。自襴 位216獲得之附加項資訊可接著用於恢復於最後在超訊框 中傳輸之攔位218中發送的訊務/封包資料。 在一態樣中,欄位212載運TDM前導1之一個0FDM符 號,且欄位214亦載運TDM前導2的一個〇FDM符號。一般 而言,每一欄位可具有任何持續時間,且攔位可以任何順 序配置。在每一訊框中週期性地廣播TDM前導丨及2,以有 助於無線器件同步。如下所述,附加項欄位216及/或資料 欄位21 8亦可含有由資料符號分頻多工之前導符號。 OFDM系統具有為BW MHz的整個系統頻寬,利用〇FDm 將該整個系統頻寬分割為N個正交次頻帶。相鄰次頻帶之 間的間距為BW/N MHz。關於N個總次頻帶,M個次頻帶可 t35865.doc -12- 200935854 用於前導及資料傳輸’其中M<N,且剩餘N_M次頻帶可能 未使用且充當防護次頻帶。在一態樣中,OFDM系統利用 一 OFDM結構,其中N=4096個總次頻帶、M=4〇〇〇個可用 次頻帶(顯然’ Μ由FFT大小按比例調整)且队m=96個防護 次頻帶。一般而言,具有任何數目之總次頻帶、可用次頻 ' 帶及防護次頻帶之任何OFDM結構可用於0FDM系統。請 ❹ 注意,此態樣以4K FFT大小操作。然而,如下描述,可實 施其他FFT大小(例如,ικ、2K或8K)。 TDM前導1及2可經設計以有助於系統中之無線器件的同 步。無線器件可利用TDM前導丨來偵測每一訊框之開始, 獲得符號計時之粗略估計,並估計頻率誤差。無線器件可 利用TDM前導2以獲得較精確之符號計時。 圖3A展示頻域中之TDM前導丨的―態樣。對於此態樣, ❹ TDM前導1包含:在1^個次頻帶上傳輸之L,個前導符號, 用於TDM前導1之每—次頻帶—個料符號。l丨個次頻帶 跨越N個總次頻帶均一地分布,且由&個次頻帶相等地隔 開,其中Sl=N/Ll。舉例而言,N=4〇96,,且在狄 FFT模式中’ Sl=32。然而,其他值亦可用於N、L,及用於 其他T模式的s】,以滿足系統中之頻率追縱要求及/或多 普勒(Μ—)頻率偏移。如下所述,TDM前導【之此結構 可⑴在包括嚴格多路徑頻道之各種類型頻道中提供訊㈣ 測的良▲好效能,(2)在嚴格多路頻道中提供足夠精確之頻率 s+及粗略符號計時,及(3)簡化無線器件處的處理。 展丁頻域中之TDM前導2之—態樣。對於此態樣, 135865.doc 200935854 TDM前導2包含在L2個次頻帶上傳輸之L2個前導符號,其 中。La個次頻帶跨越N個總次頻帶均一地分布, ❹
S2個次頻帶相等地隔開,其中S2=N/L2。舉例而=由 N=4096 ’ L2=2048 ’且Μ。此外,其他值亦可用於n、 h及S2。舉例而言,如下描述,可實施其他fft大小(例 如,IK、2K或8K)。TDM前導2之此結構可在包括嚴格多 路徑頻帶之各種類型頻道中提供精確的符號計時。如下= 述,無線器件亦可能能夠(1)以有效方式處理TDM前導之, 以在下一 OFDM符號到達之前獲得符號計時,下一 符號正好在TDM前導2之後,及(2)向此下一 〇FDM符號應 用符號計時。 較小值用於L, ’使得可由TDM前導1校正較大頻率誤 差。較大值用於L2,使得前導2序列係較長的,其允許無 線器件自前導2序列獲得較長頻道脈衝回應估計。選擇 TDM刖導1之L丨個次頻帶,使得針對TDM前導1而產生^丨個 等同前導1序列。同樣地’選擇TDM前導2iL2個次頻帶, 使得針對TDM前導2產生S2個等同前導2序列。 圖4展示基地台110處之TX資料及前導處理器! 2〇之一態 樣之方塊圖。在處理器120内,TX資料處理器410接收、 編碼、交錯及符號映射訊務/封包資料,以產生資料符 號。 在一態樣中’使用偽隨機數(PN)產生器420以產生TDM 前導1及2兩者的資料。· PN產生器420可(例如)由15抽頭線 性反饋移位暫存器(LFSR)來實施,該15抽頭線性反饋移位 135865.doc -14· 200935854 暫存器(LFSR)實施產生器多項式g(x)=x2Q+jc17=l。在此狀況 下,PN產生器420包括(1)串行耦接之20個延遲元件422a至 422〇,及(2)耦接於延遲元件422η與422〇之間的加法器 424。延遲元件422〇向延遲元件422a之輸入及向加法器424 之一個輸入提供亦被反饋的前導資料。PN產生器420可由 • TDM前導1及2之不同初始狀態初始化(例如)為 . "1 11 10000100000000000”(對 於 TDM 前導 1)及 ”1 11 1000010000000001 1”(對於 TDM 前導 2)。一般而言,任 〇 何資料可用於TDM前導1及2。前導資料可經選擇以減小前 導OFDM符號之峰值振幅與平均振幅之間的差(亦即,以最 小化TDM前導之時域波形的峰值平均值變化)。TDM前導2 之前導資料亦可由用於擾亂資料之相同PN產生器產生。無 線器件具有用於TDM前導2之資料的知識,但不需要知曉 用於TDM前導1之資料。 位元符號映射單元430自PN產生器420接收前導資料, 且基於調變方案而將前導資料之位元映射至前導符號。可 ® 對TDM前導1及2使用相同或不同之調變方案。在一態樣 中,QPSK用於TDM前導1及2兩者。在此狀況下,映射單 元430將前導資料分組為2位元二進位值,且進一步將每一 2位元值映射至特定前導調變符號。每一前導符號為QPSK 之信號星座的複合值。若QPSK用於TDM前導,則映射單 元43 0將TDM前導1之2L,個前導資料位元映射至1^個前導 符號,且進一步將TDM前導2之2L2個前導資料位元映射至 L2個前導符號。多工器(Mux)440自TX資料處理器410接收 135865.doc -15- 200935854 資料符號,自映射單元430接收前導符號,且自控制器14〇 接收TDM一Ctrl信號。如圖2中所示,多工器44〇向〇FDM調 變器130提供每一訊框之TDM前導之〗及2欄位的前導符號 及附加項與資料襴位的資料符號。
圖5展示基地台11〇處之〇FDM調變器13〇之一態樣的方塊 圖。符號次頻帶映射單元51〇自τχ資料及前導處理器12〇 接收資料及前導符號,且基於來自控制器14〇之 Subband-Mux—Ctr丨信號而將此等符號映射至適當次頻帶 上。在每一OFDM符號週期中,映射單元51〇在用於資料或 前導傳輸之每一次頻帶上提供一個資料或前導符號且針對 每一未使用次頻帶提供”零符號”(其係為零的信號值卜由 零符號替代指定用於未使用之次頻帶的前導符號。對於每 一0FDM符號週期而言,映射單元51G提供用於N個總次頻 帶的N個傳輸符號",其中每一傳輸符號可為資料符號、 别導符號或零符號。離散傅立葉逆變換(IDFT)單元52〇接 收每一 OFDM符號週期之N個傳輸符號,用NsIDftwn個 傳輸符號變換至時域,且提供含有N個時域樣本的,,經變 換符號。每一樣本為待在一個樣本週期中發送之複合 值。亦可替代NaIDF丁而執點快速傅立葉逆變換 (IFFT)(右N為二之冪),其通常為該狀況。並行對串行 (P/S)轉換器530串行化每一經變換符號之N個樣本。循環 字首產生器540接著重複每一經變換符號之部分(或c個樣 本)以形成含有N+C個樣本之OFDM符號。循環字首用以抗 擊由通信頻道中之長延遲擴散而引起的符號間干擾(isi)及 135865.doc 16 200935854 載波間干擾(ICI)。延遲擴散為在接收器處最早到達之信號 例子與最遲到達之信號例子之間的時間差。OFDM符號週 期(或簡單地”符號週期")為一個OFDM符號之持續時間, 且等於N+C個樣本週期。 圖6A展示TDM前導1之時域表示。TDM前導1之OFDM符 號(或”前導1 OFDM符號”)由長度N之經變換符號及長度C 之循環字首構成。因為在由S!個次頻帶均勻隔開之l丨個次 頻帶上發送TDM前導1的L,個前導符號,且因為在剩餘次 頻帶上發送零符號,所以TDM前導1之經變換符號含有s! 個等同前導1序列’其中每一前導1序列含有L,個時域樣 本。每一前導1序列亦可藉由對TDM前導1之L!個前導符號 執行L〗點IDFT而產生。TDM前導1之循環字首由經變換之 符號的C個最右樣本構成,且插入於經變換符號的前部。 前導1之OFDM符號因此含有總計Si+C/L,個前導1序列。舉 例而言’若 N=4096 ’ 1^ = 128,Si=32 且 C=512,則前導 1 OFDM符號將含有36個前導1序列,其中每一前導1序列含 有128個時域樣本。 圖6B展示TDM前導2之時域表示。TDM前導2之OFDM符 號(或"前導2 OFDM符號")亦由長度N之經變換之符號及長 度C之循環字首構成^ TDM前導2之經變換之符號含有82個 等同前導2序列,其中每一前導2序列含有l2個時域樣本。 TDM前導2之循環字首由經變換之符號的c個最右樣本構 成,且插入於經變換符號的前部。舉例而言,若N=4096, L2=2048 ’ S2=2且C = 512,則前導2 OFDM符號將含有兩 I35865.doc 200935854 個完整前導2序列,其中每一前導2序列含有⑼“個時域樣 本。TDM前導2之循環字首將含有前導2序列的僅一部分。 請注意,此態樣以4K之FFT大小操作。然而,如下描述, 可實施其他FF丁大小(例如,ικ、2K或8K)。 圖7展示無線器件150處之同步及頻道估計單元18〇之一 態樣的方塊圖。在單疋18〇内,訊框摘測器71〇自接收器單 το 1 54接收輸入樣本,處理輸入樣本以偵測每一訊框的開 ❹
始’且提供訊框計時°符號計時㈣11720接收輸入樣本 訊忙。十時’處理輸入樣本以偵測所接收之⑽DM符號的 開始’且提供符號計時。頻率誤差估計器712估計所接收 之OFDM符號的頻率誤差。頻道估計器73G接收來自符號計 時债測器720之輸出’且導出頻道估計。以下描述單元18〇 中之偵測器及估計器。 圖+展不訊框偵測器71〇之態樣的方塊圖,該訊框偵測器 *由摘測來自接收器單^ 154之輸人樣本中的了·前導 執饤》孔框同步。為了簡化,以下描述假設通信頻道為 =白色㈤斯雜訊(awgn)頻道。每—樣本週期之輸入 樣本可表達如下: 等式(1) 其中《為樣本週期之索弓丨; :-、在樣本週期”中由基地台發送的時域樣本; 為在樣本週期w中由無線器件獲得的輸入樣本;及 %為樣本週期《的雜訊。 對於圖8中所八 不之態樣’訊框偵測器7 1 0由採用前導1 135865.doc -18- 200935854 OFDM符號之週期性質以用於訊框偵測的延遲相關器來實 施。在一態樣中’訊框偵測器710利用以下偵測量度以用 於訊框偵測: I、,./ ¥ 等式(2) 其中&為樣本週期n的偵測量度; . 表示複共軛;及 ❹ W表示X的平方量值(SqUared mag^ude)。 等式(2)計算兩個連續前導1序列中之兩個輸入樣本~與 〜L1之間的延遲相關,或A J•。此延遲相關在不需要 頻道增益估計情況下移除通信頻道之效應,且進一步相干 地組合經由通信頻道接收之能量。等式⑺接著累加前導! 序列之所有1^〗個樣本的相關結果以獲得為複合值的經累加 之相關結果c„。等式(2)接著導出樣本週期n之決策量度& 作為C”时方量值。若在用於延遲相關的兩個彳列之間存 φ 在以己,則決策量度&指示長度之一個所接收前導!序 列的能量。 在訊㈣測器71〇内,(長此之)移位暫存器812接收、 . 赫並移位輸人樣本W,且提供已延遲Ll個樣本週期之 冑入樣本卜〜}。亦可替代移位暫存器812而使用樣本緩 衝器。單元816亦接收輸入樣本,且提供經複共輛的輸入 樣本k·}。料每一樣本週期,,乘法器814使來自移位暫 存器812之延遲輸入樣本、與來自單元816之經複共輛之 輸入樣本。目乘,且向(長度L,之)移位暫存器822及加法器 I35865.doc 19 200935854 八相關結果小“表示一個輸入樣本之相關結 ,且大寫C”指示Ll個輸人樣本的經累加之相關結果。移 位暫存器822接收、儲存並延遲來自乘法器814之相關結果 ’且提供已延遲L,樣本週期之相關結果卜〜卜對 於每一樣本週期η,力口法器824接收並求暫存器似^輸出 ^與來自乘法器814之結果的和,進一步減去來自移位 暫存器822的延遲結果〜’且將其輸出。提供至暫存器 826。加法器824及暫存器826形成執行等式⑵中之求和運 算的累加it。移位暫存器822及加法器824亦經組態以執行 h個最近相關結果c”至q_Li + ]的連續(running)或移動 求和。此藉由求和來自乘法器814之最近相關結果 ^且減去來自較早^個樣本週期之藉由移位暫存器822提 供的相關結果而達成。單元832計算來自加法器824之 經累加輸出C«的平方量值,且提供偵測量度A。 ❹ 後處理器834基於偵測量度心及臨限值心偵測前導i Μ符號之存在,且因此偵測超訊框之開始,該臨限值 可為固定或可程式化之值。訊框偵測可基於各種準則。 舉例而S,若偵測量度&(1)超出臨限值&λ,(2)保持於臨 限值之上持續至少預定百分數的前導1 OFDM符號持續 時間,及(3)其後降至臨限值、之下持續預定時間週期(一 個前導1序列),則後處理器834可宣告前導j OFDM符號之 存在。後處理器834可指示前導1 OFDM符號之結束(表示 為Tc)作為债測量度&之波形之後邊緣之前的預定數目的 樣本週期。後處理器834亦可設定前導1 OFDM符號之結束 135865.doc 200935854 處之訊框計時信號(例如,為邏輯高卜可料_用作用 於處理前導2 OFDM符號之粗略符號計時。 頻率誤差估計器712估計所接收之前導】〇聰符號之頻 率誤差。此頻率誤差可歸因於各種源,諸如,基地台及無 線器件處之振蘯器的頻率差、多普勒移位等。頻: 計器m可產生每-前^序列(除最後前導1序列外)之頻率 誤差估計,如下: ❹ ’ 等式(3) 其中第/個前導1序列之第/個輸入樣本;
Arg(x)為X之虛數分量與χ之實數分量的比率之反正切 gd為偵測器增益 該偵測器增益為GD fsamp 及 △//為第/個前導1序列的頻率誤差估計。 可偵測之頻率誤差的範圍可給定為:
等式(4) ’ 或丨八/卿p, /_P ' 4-Lj 其中Λα心樣本速率。等式(4)指示所偵測之頻率誤差的範 圍取決於前導1序列之長度,且與前導1序列之長度負相 關。頻率誤差估計器712亦可實施於後處理器834内,此係 由於來自加法器824之經累加之相關結果亦為可用的。 可以各種方式利用頻率誤差估計。舉例而言,每一前導 1序列之頻率誤差估計可用以更新頻率追蹤迴路,該頻率 追蹤迴路試圖校正無線器件處之任何所偵測頻率誤差。頻 I35865.doc 21 200935854 率追縱迴路可為一鎖相迴路(PLL),其可調整在無線器件 處用於降頻轉換之載波信號之頻率。頻率誤差估計亦可經 平均以獲得前導1 OFDM符號之單一頻率誤差估計Δ/^此 接著可在OFDM解調變器160内之Ν點DFT之前或之後用 於頻率誤差校正。對於可用以校正頻率偏移Δ/ (該頻率偏 移△/為次頻帶間距之整數倍)之後DFt頻率誤差校正而言, 來自Ν點DFT之所接收符號可由個次頻帶平移,且可獲 得每一可應用次頻帶k之經頻率校正之符號尾作為 ❹ & =(分。對於預DFT頻率誤差校正而言,輸入樣本可經相 位旋轉頻率誤差估計Λ/,且接著可對經相位旋轉之樣本執 行Ν點DFT。 訊框偵測及頻率誤差估計亦可基於前導丨〇fdm符號以 /、他方式執行,且此係在本揭示案之範疇内。舉例而言, 訊框制可藉由執行前導!⑽應符號之輸人樣本與在基 地台處產生之實㈣導i序列之間的直接相關而達成。直 Φ #相關提供每-強信號例子(或多路徑)的高相關結果。由 於針對給定基地台可獲得一個以上多路徑或峰值,所以無 線器件將對所伯測之峰值執行後處理以獲得計時資訊。亦 - 彳藉由延遲相關與直接相關之組合而達成訊框偵測。 • ®9展示符號計時價測器720之一態樣的方塊圖,該符號 計時俄測器72〇基於前導2㈣M符號執行計時同步。在符 號冲時偵'則器720内’樣本緩衝器912自接收器單元154接 收輸入樣本,且储存L2個輸入樣本之"樣本"窗以用於前導 2 〇FDM符號。樣本窗之開始基於來自訊框偵測器710之訊 135865.doc -22- 200935854 框計時藉由單元910來判定。 圖10A展示前導2 OFDM符號之處理的時序圖。訊框楨測 器710基於前導丨OFDM符號提供粗略符號計時(表示為 Tc)。前導2 OFDM符號含有長度Lz之S2個等同前導2序列 (例如,N=4096且L2=2048情況下長度2048之兩個前導2序 列)藉由樣本緩衝器912收集La個輸入樣本之窗以用於起 始於樣本週期TW之前導2 OFDM符號。樣本窗之開始自粗 略符號計時延遲初始偏移〇Sinit,或Tw=Tc+〇Sinit。初始偏 移不需要為精確的,並經選擇以確保在樣本緩衝器912中 收集到一個完整前導2序列。亦可選擇初始偏移,使得前 導20FDM符號之處理可在下一 0FDM符號到達之前完成, 從而使得自前導2 OFDM符號獲得的符號計時可應用至此 下一 OFDM符號。 返回參看圖9,DFT單元914對樣本緩衝器912所收集之 L2個輸入樣本執行L2點DFT,且提供L2個所接收之前導符 號的L2個頻域值。若樣本窗之開始未與前導2 〇fdm符號 之開始對準(亦即,Tw#Ts),則頻道脈衝回應經循環移 位,其意謂頻道脈衝回應之前部繞回後部。前導解調變單 元916藉由使每一前導次頻帶1^之所接收前導符號心與彼次 頻帶的已知前導符號的複共輛P:相乘或v p:而移除對l 2個 所接收前導符號的調變。單元916亦將未用次頻帶之所接 收前導符號設定為零符號。IDFT單元918接著對L2個前導 經解調變符號執行h點IDFT,且提供La個時域值,該等時 域值為基地台110與無線器件15〇之間的通信頻道之脈衝回 135865.doc -23· 200935854 應的l2個抽頭。 圖10Β展示來自IDFT單元918之1^抽頭頻道脈衝回應。匕 個抽頭中之每一者與彼抽頭延遲處之複合頻道增益相關 聯❶頻道脈衝回應可經循環移位,其意謂頻道脈衝回應之 尾部可繞回且出現於來自IDFT單元918之輸出的早期 分。 。 返回參看圖9,符號計時搜尋器92〇可藉由搜尋頻道脈衝 回應之能量中的峰值來判定符號計時。如圖1〇Β中所示, 峰值偵測可藉由滑動"偵測"窗跨越頻道脈衝回應來達成。 可如下所描述判定偵測窗大小。在每一窗之起始位置處, 叶算降至偵測窗内之所有抽頭的能量。 圖i〇c展示頻道抽頭在不同之窗起始位置處之能量的曲 線1測窗向右循環地移位,使得當偵測窗之右邊緣觸及 索引L2處的最後抽頭時,窗繞回索引1處之第-抽頭。因 此針對每-窗起始位置收集相同數目個頻❹頭的能量。
。可基於系統之預期延遲擴散來選擇偵測窗大小Lw。無線 ’件處之延遲擴散為最早到達無線器件處之信號分量與最 遲J達無線器件處之信號分量之間的時間差。系統之延遲 *為系中之戶斤有無、線器件之間的最大延遲擴散。若偵 料 】等於或大於系統之延遲擴散,㈣測窗在經適當 ,時將俘獲頻道脈衝回應之能量的全部。债測窗大小 t可經選擇為不大於L2的—半(或Lw〜2),以避免偵 Z道脈衝回應之起點時的不^性。可藉由以下步驟偵測 脈衝回應之起點:⑴判定“個窗起始位置中之全部之 135865.doc •24· 200935854 間的峰值能量,及⑺在多個窗起始位置具有相同峰值能量 情況下,識別具有峰值能量之最右窗起始位置。不同之窗 起始位置的能量亦可經平均或濾波,以在雜訊頻道中獲得 頻道脈衝回應之起點的較精確估計^在任何狀況下,頻道 脈衝回應之起點表示為&,且樣本窗之開始與頻道脈衝回 應的起點之間的偏移為T0S=TB-TW。一旦判定頻道脈衝回 應之起點TB,即可唯一地計算精細符號計時。 參看圖10A,精細符號計時指示所接收之〇FDM符號的 開始。精細符號計時1^可用以精確且適當地置放每一後續 接收之OFDM符號的"DFT"窗。DFT窗指示對於每一所接收 之OFDM符號進行收集之特定N個輸入樣本(來自N+c個輸 入樣本中)。接著用N點DFT來變換DFT窗内之^^個輸入樣 本以獲得所接收之OFDM符號的N個接收之資料/前導符 號。需要針對每一接收之OFDM符號之DFT窗的精確置放 以便避免:(1)來自先前或下一OFDM符號之符號間干擾 (ISI) ’(2)頻道估計之降級(例如,不適當dFT窗置放可導 致錯誤之頻道估計),(3)依賴循環字首之過程(例如,頻率 追縱迴路、自動增益控制(AGC)等)的誤差,及(4)其他有
害效應Q 前導2 OFDM符號亦可用以獲得更精確的頻率誤差估 計。舉例而言,可利用前導2序列且基於等式(3)來估計頻 率誤差。在此狀況下’對前導2序列之L2個樣本(而非^個 樣本)執行求和。 來自IDFT單元918之頻道脈衝回應亦可用以導出基地台 135865.doc •25- 200935854 11 〇與無線器件15 〇之間的通信頻道之頻率回應估計。單元 922接收L2抽頭頻道脈衝回應,循環地移位頻道脈衝回應 使得頻道脈衝回應之起點處於索引1,在經循環移位之頻 道脈衝回應之後插入適當數目個零,且提供^^抽頭頻道脈 衝回應。DFT單元924接著對Ν抽頭頻道脈衝回應執行\點 DFT,且提供由Ν個總次頻帶之Ν個複合頻道增益構成的頻 率回應估計。OFDM解調變器160可將頻率回應估計用於偵 測後續OFDM符號中之所接收的資料符號Q亦可以某一其 他方式導出頻道估計。 圖11展示使用TDM及FDM前導之組合的前導傳輸方案。 基地台110可在每一超訊框中傳輸TDM前導〗及2以有助於 由無線器件進行初始擷取。TDM前導之附加項為兩個 OFDM符號,其與超訊框之大小相比較可為小的。基地台 亦可在每一超訊框中之剩餘OFDM符號中的全部、多數或 一些中傳輸FDM前導。對於圖U中所示之態樣,在次頻帶 之交替集合中發送FDM前導,使得在偶數編號之符號週期 中在次頻帶之一個集合上且在奇數編號的符號週期中在次 頻帶的另一集合上發送前導符號。每一集合含有足夠數目 個(Lfdm)次頻帶以支援頻道估計及可能之由無線器件進行 的頻率及時間追蹤。每一集合中之次頻帶可跨越N個總次 頻帶均一地分布,且由Sfdm=N/Lfdm個次頻帶均勻地隔開。 此外’一個集合中之次頻帶可相對於另一集合中之次頻帶 交錯排列或偏移,使得兩個集合中之次頻帶彼此交錯。作 為一實例’ N=4096 ’ Lfdm=512,Sfdm=8,且兩個集合中之 135865.doc -26- 200935854 ••人頻帶可由四個次頻帶進行交錯排列。一般而言,任何數 目個次頻帶集合可用於FDM前導,且每一集合可含有任何 數目個次頻帶及N個總次頻帶中的任一者。 無線器件可將TDM前導1及2用於初始同步(例如,訊框 同步)、頻率偏移估計及精細符號計時擷取(從而用於後續 OFDM符號之DFT窗的適當置放)。(例如)當第一次存取基 地台時、當第一次或在長的非活動週期之後接收或請求資 料時、在首次開啟電源時等,無線器件可執行初始同步。 如上所述,無線器件可執行前導1序列之延遲相關,以 債測前導1 OFDM符號之存在且因此偵測超訊框的起始。 其後’無線器件可利用前導1序列以估計前導1之OFDm符 號中之頻率誤差且在接收前導2 〇FDM符號之前校正此頻 率誤差。與利用資料OFDM符號之循環字首結構之習知方 法相比較,前導1 OFDM符號允許較大頻率誤差之估計且 允許下一(前導2)OFDM符號之DFT窗的更可靠置放。前導 1 OFDM符號可因此提供具有大的多路徑延遲擴散之地面 無線電頻道之改良效能。 無線器件可利用前導2之OFDM符號以獲得精細符號計 時從而較精確地置放後續接收之OFDM符號的DFT窗。 無線器件亦可將前導2 OFDM符號用於頻道估計及頻率誤 差估計。前導2 OFDM符號允許精細符號計時之快速且精 確之判定以及DFT窗的適當置放。 無線器件可WFDM前導用於頻道估計及時間追縱,且可 忐用於頻率追蹤。如上所述,無線器件可基於前導2 135865.doc -27- 200935854 OFDM符號而獲得初始頻道估計。如圖11中所示,無線器 件可利用FDM前導以獲得更精確的頻道估計,尤其在跨越 超訊框傳輸FDM前導情況下。無線器件亦可利用FDM前導 以更新可校正接收之OFDM符號中的頻率誤差之頻率追蹤 迴路。無線器件可進一步利用FDM前導以更新可解決輸入 樣本中之計時漂移(例如,歸因於通信頻道之頻道脈衝回 • 應的改變)之時間追蹤迴路。 本揭示案之前述態樣已假設4k之FFT大小;然而,本揭 © 示案之態樣能夠利用第一及第二TDM前導從而在具有各種 數目之次頻帶之OFDM系統内達成同步。 本文中所描述之4k OFDM系統(亦即,N=4096)的TDM前 導1由36個週期(S,)組成,該等週期中之每一者為128個樣 本(L,)(碼片)長。請注意,36個週期中的32個對應於4096 個碼片之FFT持續時間。在頻域中,活動之4000個次頻帶 中的124個為非零次頻帶,且在相鄰非零次頻帶之間存在 3 1個零次頻帶。 0 然而,跨越FFT大小,大致按比例調整OFDM符號之持 續時間。舉例而言,lx4K OFDM符號〜4xlK OFDM符號 . 〜2x2K OFDM符號〜8K OFDM符號的%。跨越FFT大小,時 域OFDM參數在以碼片為單位表達時為相同的。 舉例而言,在8K(亦即,N=8192)之操作模式中,TDM前 導1具有與4K模式中相同數目之樣本。8K模式TDM前導1 擷取演算法類似於其4K模式對應物;然而,週期由4K模 式中之256樣本(L!)而非僅128個樣本組成。另外,8K模式 135865.doc -28- 200935854 TDM前導1符號由18個週期(S,)組成。 類似地,2K(亦即,N=2048)操作模式中之TDM前導1具 有與4K模式中相同數目之樣本。利用以上描述之計算, 2K模式TDM前導1擷取演算法類似於其4K對應物;然而, 週期為64個樣本(L!)而非128個樣本。另外,2K模式TDM 前導1之符號由72個週期(S〇組成。 ❻ 請注意,TDM前導1之頻道持續時間對於所有fft大小 為相同的。然而,非零次頻帶之數目以大體上與FFT大小 成比例之方式而減小。作為增加FFT大小且因此增加非零 ••人頻帶的數目之結果,產生在時間上較小之週期,藉此允 許以較高RF發生的較大初始頻率誤差。前述圖表說明非零 次頻帶隨著FFT大小增加而大體上成比例地增加: FFT大小 _非零次頻帶之數目 30 1024 — 2048 62 4096 124 8192 250 TDM1前導1副載波 ❹ 在先前描述之4K系統中,TDM前導2由2〇〇〇個非零次頻 帶或4個非零交錯組成。舉例而言,每一交錯可藉由pN序 列所擾亂之零資料符號來調變。在任何兩個相鄰非零次頻 帶之間存在-個零次頻帶。在時域中,TDM前導2以兩個 週期⑽而為週期性的’週期中之每一者為難個碼片 長。 135865.doc •29- 200935854 IK、2Κ、4K及8K之FFT大小而言將分別為1K、2K、4〖及 8Κ。當然,此等FFT大小僅為例示性的,且本揭示案並不 限於僅IK、2K、4K及8K的FFT大小。請注意,2K及4K系 統之週期長度為等同的。以下圖表說明分別針對1 K、 2K、4K及8K之FFT大小的時槽之數目、平坦防護間隔及 OFDM符號間隔: FFT大小 時槽之數目 平坦防護間隔 後置間隔(碼只、 OFDM符號間隔 1024 2 256 1024 2321 2048 4 512 2048 4625 4096 4 512 0 4625 8192 16 1024 8192 ' 17425 TDM前導2頻道參數 在其他模式中,TDM前導2含有與資料符號一樣多的非 零副載波(其中的全部N個非零副載波)’但剛導符號為約 略兩倍長。在此等狀況下,丁PM前導2之週期性並非藉由 在非零次頻帶之間插入S2個零次頻帶而是藉由在傳輸器處 在IFFT之後實體重複時域序列作為後置而達成。舉例而 言,參見圖13。參看圖13,其中Tfgi=循環字首, TWGI=OFDM符號之間的窗防護間隔,Τρπ=後置間隔,Tu= 可用部分持續時間,且Ts =總符號持續時間。請注意’後 置間隔之持續時間在TDM前導2中可改變。明顯地’不同 之實施及持續時間為可能的。重要事項為,TDM前導2應 由至少2個時域週期組成,且週期之複製可藉由插入零次 頻帶(如在4K模式中)或藉由插入時域後置(如在上述其他 FFT模式中)而達成。 重要地是區分以下兩個㈣:⑴其中TDM前導2中之非 -30- 135865.doc 200935854 零副載波之數目等於N ’亦即FFT的大小,及(ii)其中非零 副載波之數目為N的分數。在前述實例中,此數目在1K、 2Κ及8Κ模式中等於Ν,且在4Κ模式中為Ν/2。請注意,在 狀況⑴中,若計劃具有僅2個週期(參見圖13),則重複藉 由明確地插入約略長度Ν之後置而達成,且TDM2持續時 間為2N+TFGI + TWGI。另一方面,在狀況(ii)中,藉由副 載波之一半為零之事實而(隱含地)保證重複。在之一般 狀況下,在每兩個非零副載波之間將存在k個零,從而導 致TDM前導2之具有長度N+TFGI+TWGI的結構,其中 k+1個等同時域週期組成。 由於本揭示案之態樣能夠在可變FFT大小之〇Fdm系統 中進行同步’所以自傳輸側要求發信號參數頻道(spc)以 將對應於傳輸之OFDM參數(包括適當FFT大小之)發信號至 接收側。SPC可利用在超訊框之結束處先前保留的〇fdm 符號。然而’本揭示案之態樣並不限於向接收側告知 OFDM參數的任何方式。 支援多個FFT大小藉由在相同恆定頻寬上按比例調整次 頻帶間距而達成。作為一實例,圖12描繪2K個次頻帶將如 何對應於交替的4艮個次頻帶。類似地,8κ個次頻帶將比 4Κ個次頻帶緊密兩倍地封裝,且1Κ個次頻帶將對應於4Κ 個次頻帶中之每一第四者。IK、2Κ、4Κ及8Κ OFDM系統 中之活動次頻帶的數目將分別為1〇〇〇、2000、4000及 8000 ° 作為—實例,假設由OFDM系統佔用之頻寬為W,且 135865.doc •31 · 200935854 FFT大小(或包括#活動次頻帶之次頻帶的數目)為n,則次 頻帶間距Δ/^為:
△/SC=W/N 旦接收器在自傳輸側接收OFDM參數之後知曉FFT大 小’傳輸側就可以用分時多工之方式在次頻帶之第一集合 上週期性傳輸第—前導與資料且以tdm方式在次頻帶之第 二集合上傳輸第二前導與資料開始,#中第二集合包括多 於第一集合的次頻帶。 其後,可利用本文中描述之方法*將第—前導及第二前 導用於由系統中之接收器進行的同步。舉例而纟,如在本 揭示案之一些態樣的前述描述中所提供,第一前導可用以 偵測第一超訊框之開始,且第二前導可用以判定指示接收 之OFDM 4號之開始的符號計時。然而,本揭示案並不限 於利用TDM前導之計時同步的特定方法,且—般熟習此項 技術者將認識到,可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範疇的情況下利用 等效方法。 可藉由各種手段來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同步技術。舉例 而言,可以硬體、軟體或其組合來實施此等技術。對於硬 體實施而言,用以支援同步之基地台處之處理單元(例 如,TX資料及前導處理器120)可實施於以下各物内:一或 夕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數位信號處理器(dsp)、 數位k號處理器件(DSPD)、可程式化邏輯器件(pld)、場 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 處理器、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的其他電子單 135865.doc -32- 200935854 元’或其組合。無線器件處之用以執行同步的處理單元 (例如’同步及頻道估計單元刚)亦可實施於—或多個 ASIC、DSP等内。 對於軟體實施而言’同步技術可讀行本文巾描述之功 能的模組(例如’程序、函數等)來實施。軟體碼可储存於 5己憶體單元(例如,圖1中之兮,产骑霞; 固1甲之&己憶體單TO 192)中,且由處理 ϋ(例如’控制ϋ19())來執行。記憶體單元可實施於處理器 内或處理器外。 β 提供所揭7F態樣之先前描述以使㈣熟習此項技術者能 夠製造或利用本揭示案。對此等態樣之各種修改將易於為 熟習此項技術者所明瞭,且本文中所界定之一般原理可在 未背離本揭示案之範疇情況下應用於其他態樣。因此,本 揭示案並非意欲限於本文中所展示之態樣,而是符合與本 文所揭示之原理及新穎特徵一致之最廣泛範疇。 【圖式簡單說明】 _ 圖1展示OFDM系統中之基地台及無線器件; 圖2展示OFDM系統之超訊框結構; 圖3A及3B分別展示TDM前導1及2的頻域表示; 圖4展示傳輸(TX)資料及前導處理器; 圖5展示OFDM調變器; 圖6A及6B展示TDM前導1及2的時域表示; 圖7展示同步及頻道估計單元; 圖8展示訊框偵測器; 圖9展示符號計時偵測器; 135865.doc -33· 200935854 圖10A至圖10C展示前導2 OFDM符號的處理; 圖11展示使用TDM及FDM前導之前導傳輸方案;及 圖12展示不同FFT大小之OFDM次頻帶之間的例示性對 應。 圖13展示各種FFT大小之TDM前導2的時域表示。 OFDM系統 基地台 TX資料及前導處理器 OFDM調變器 傳輸器單元(TMTR) 天線 控制器 記憶體單元 無線器件 天線 接收器單元(RCVR) OFDM解調變器 接收(RX)資料處理器 同步/頻道估計單元 控制器 記憶體單元 超訊框結構 攔位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110 120 130 132 134 140 142 150 152 154 160 170 180 190 192 200 212 135865.doc -34- 200935854 214 欄位 216 攔位 218 攔位 410 τχ資料處理器 420 偽隨機數(PN)產生器 ' 422a〜422ο 延遲元件 424 加法器 430 位元符號映射單元 β 440 多工器(Mux) 510 符號次頻帶映射單元 520 離散傅立葉逆變換(IDFT)單元 530 並行對串行(P/S)轉換器 540 循環字首產生器 710 訊框偵測器 712 頻率誤差估計器 720 符號計時偵測器 730 頻道估計器 812 移位暫存器 . 814 乘法器 816 〇0 一 早兀 822 移位暫存器 824 加法器 826 暫存器 832 口 ϊ» —. 早7G 135865.doc -35- 200935854 834 910 912 914 916 918 920 後處理器 一 早兀 樣本緩衝器 DFT單元 前導解調變單元 IDFT單元 符號計時搜尋器
922 924
TB
Tc
Tfgi TpFI Ts Tu TwGI 〇〇 — 早兀 DFT單元 頻道脈衝回應之起點 前導1 OFDM符號之結束、粗略符 號計時 循環字首 後置間隔 精細符號計時、總符號持續時間 可用部分持續時間 OFDM符號之間的窗防護間隔 135865.doc -36-

Claims (1)

  1. 200935854 十、申請專利範園: 1. 一種利用具有各種數目 . -人頻帶之正交分頻多工 (OFDM)在一無線廣播系 含· 、、、中傳輸前導的方法,其包 以一分時多工(TDM)方★-傳龄I )方式,在次頻帶之—第一集合上 - 傳輸一第一則導與資料,其中哕坌^ ^ XT ^ 甲该第—集合包括該系統中 • 之N個總z人頻帶之一分數,其中N 、甲N為一大於—的整數;及 一 TDM方式’在次頻帶之 ❹ _ 頊帶之—第二集合上傳輸一第- 前導與該資料,盆中哕弟一 貝7m該第一集合包括多於該第 二人頻帶的次頻帶,且其中 、0 第一刖導及該第二前導倍用 於由該系統中之接收器進行的同步。 ’、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嗜笙— 帶,1中κ“* :第-集合包括Ν/2Κ個次頻 f ,、中Κ為一整數一或大於一之整數。 ❹ 135865.doc 11 ❹ ❹ 200935854 8. 如凊求項1之方法,立申 隹人a 第—集合包括N/2M個次頻 帶/、中]VI為一大於一的整數。 9. =求項1之方法’其中在-個。職符號中傳輸該第 1〇·:::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集合及該第二集合中之 布 +之該等次頻帶跨越該等N個總次頻帶均一地分 :種具有各種數目之次頻帶之一正交分頻多工⑴ 系統中的裝置,其包含: ) > =變^ ’其可操作地以用—分時多工(T_方式在 人,之第一集合上提供—第一前導與資料,且以一 7方式在次頻帶之—第二集合上提供—第二前導與該 :其中該第一集合包括該系統中之n個總次頻帶之 刀數’其中N為大於一之一整數,且其中該第二集合 包括多於該第-集合之次頻帶的次頻帶;& 〇 ▲ 一傳輸器單元’其可操作地傳輸該第-前導及該第二 』導/、中該第-前導及該第二前導係用於由該 之接收器進行的同步。 斤、充中 d項U之裝置’其中該第二集合包括N/2K個次頻 帶’其中K為-整數一或大於—之整數。 須 13.如請求項U之裝置,#中該第二前導之-週期性係藉由 插入零副載波而達成。 Θ长項11之裝置’其中該第二前導之—週期性係藉由 插入一時域後置而達成。 135865.doc 200935854 15·如叫求項11之裝置,其中該第-前導及該第二前導在具 有預定持續時間之每一訊框中週期性地傳輸。 16. 如叫求項15之裝置’其中在每一訊框之開始時傳輸該第 前導,且接著在該訊框中傳輸該第二前導。 17. 1 4求項15之裝置,纟中使用該前導以偵測每一訊 框之開始,且其中使用該第二前導以判定指示接收之 OFDM符號之開始的符號計時。 18. 如請求項^ 壯
    唄U之裝置,其中該第一集合包括N/2m個次頻 帶,其中Μ為-大於一的正整數。 19. 如凊求項11之裝置,其中在一 二前導。 個OFDM符號中傳輸該第 20. 如請求項11 每一者中之 布。 之裝置,其中該第一集合及該第二集合中之 該等次頻帶跨越該等N個總次頻帶均一地分 21.
    -種:腦可讀媒體,在其上儲存有用於利用具有各種數 頻帶之正父分頻多工(〇FDM)於一無線廣播系統 中傳輸前導的指令,該等指令包含: 刀時多工(TDM)方式,在次頻帶之一第一集合上 傳輪-第-前導與資料,其中該第一集合包括該系統中 個總次頻帶之—分數中N為-大於—的整數;及 二以-TDM方式,在次頻帶之一第二集合上傳輸一第二 别導與該資料,其中該第二集合包括多於該第一集合之 次頻帶的次頻帶,且其中該第一前導及該第二前導係用 於由該系統中之接收器進行的同步。 135865.doc 200935854 用具有各種數目之次頻帶之 無線廣播系統中傳輸前導的 22. —種處理器,其執行用於利 正交分頻多工(OFDM:^ _ 指令,該等指令包含: 以一分時多工(TDM)方式,在次頻帶之—第一集合上 傳輸一第一前導與資料的指令,其中 兵茲第一集合包括該 系統中之Ν個總次頻帶之一分數,其中 刀双丹τ ^為—大於一的整 數;及 果合上傳輸一第 以一 TDM方式,在次頻帶之一
    前導與該資料的指令,其中該第二集合包括多於該第一 集合之次頻帶的次頻帶,且其中該第—前導及該第二前 導係用於由該系統中之接收器進行的同步。 一種在具有各種數目之次頻帶之一正交分頻多工 (OFDM)系統中的裝置,其包含: 用於以一分時多工(TDM)方式在次頻帶之—第一集人 上傳輸一第一前導與資料的構件,其中該第一 果合包括 該系統中之N個總次頻帶之一分數’其中ν為—大於一的 整數;及 用於以一TDM方式在次頻帶之一第二集合上傳輸一第 二前導與該資料的構件,其中該第二集合包括多 ^ ^f\ B^St, 一集合之次頻帶的次頻帶,且其中該第一前導及該第二 前導係用於由該系統中之接收器進行的同步。 135865.doc •4-
TW097142156A 2007-10-31 2008-10-31 Synchronization in a broadcast OFDM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s TW20093585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3321307A 2007-10-31 2007-10-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5854A true TW200935854A (en) 2009-08-16

Family

ID=40524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2156A TW200935854A (en) 2007-10-31 2008-10-31 Synchronization in a broadcast OFDM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s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225844A2 (zh)
JP (1) JP2011502454A (zh)
KR (1) KR20100070377A (zh)
CN (1) CN101836410A (zh)
TW (1) TW200935854A (zh)
WO (1) WO2009059250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9237B (zh) * 2009-08-24 2015-09-0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廣播網路之標籤分配協定與內部閘道協定同步化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65976B2 (en) 2011-03-31 2014-03-04 Saankhya Labs Pvt. Ltd. Blind symbol synchronization scheme for OFDM system
JP5908307B2 (ja) * 2012-03-06 2016-04-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プリコーディング装置、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21114677A (ja) * 2020-01-17 2021-08-05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中継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2113A (en) * 1996-06-20 1998-03-24 Stanford University Timing and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of OFDM signals
JP3690293B2 (ja) * 2001-03-06 2005-08-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ルチキャリア変調方式の同期方法
US7548506B2 (en) * 2001-10-17 2009-06-1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access and synchronization methods for MIMO OFDM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physical layer packet and preamble design
US20050063298A1 (en) * 2003-09-02 200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in a broadcast OFDM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s
US8068530B2 (en) * 2004-06-18 2011-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 acquisi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420953B (en) * 2004-12-16 2008-12-03 Fujitsu Ltd Symbol timing estim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9237B (zh) * 2009-08-24 2015-09-0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廣播網路之標籤分配協定與內部閘道協定同步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70377A (ko) 2010-06-25
CN101836410A (zh) 2010-09-15
WO2009059250A2 (en) 2009-05-07
JP2011502454A (ja) 2011-01-20
WO2009059250A3 (en) 2009-07-02
EP2225844A2 (en) 201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36778B1 (ko) 시분할 멀티플렉싱 파일럿을 이용하는 브로드캐스트ofdm 시스템에서의 동기화
US20090190675A1 (en) Synchronization in a broadcast ofdm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s
AU2005208694B2 (en) Timing estimation in an OFDM receiver
US8433005B2 (en) Frame synchronization and initial symbol timing acquisition system and method
KR100947794B1 (ko) 미세 타이밍 획득
KR10094570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신호 획득
US20100157833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ed timing acquisition for varying channel conditions
CN1980207A (zh) 通信系统中的时间同步方法和装置以及系统
TW200935854A (en) Synchronization in a broadcast OFDM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