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35455A - Electrical insulation fluids for use in electrical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Electrical insulation fluids for use in electrical apparatus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35455A
TW200935455A TW097143715A TW97143715A TW200935455A TW 200935455 A TW200935455 A TW 200935455A TW 097143715 A TW097143715 A TW 097143715A TW 97143715 A TW97143715 A TW 97143715A TW 200935455 A TW200935455 A TW 20093545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weight
fluid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3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isa C Bates
Hari Babu Sunkara
Original Assignee
Du Po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 Pont filed Critical Du Pont
Publication of TW200935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545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8Materials not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09K5/10Liquid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3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1/00Compositions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1/00Compositions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1/02Polyalkylene ox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1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2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liquids, e.g. oi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4Additiv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additives of the same subgroup in C08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0Esters; Ether-esters
    • C08K5/101Esters; Ether-esters of monocarboxylic acids
    • C08K5/103Esters; Ether-esters of monocarboxylic acids with polyalcoho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ubricants (AREA)
  • 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olyethers (AREA)

Description

20093545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包含聚三亞甲基趟二醇赌及至少一種添加 劑之電絕緣流體(亦稱作介電冷卻⑷。亦提供含有該等流 體之電子裝置。 【先前技術】 用於產生電能且將電能輸送至 疋芏敢終用戶之組件在此項技 ❹ 術中為人所熟知。電力發生器通常在極高之初始電壓下產 生電力。處理如此高之電屬愛i 窩要實質電絕緣。絕緣需要控 制由傳輸電能所產生之熱且保持其之介電特性。 在電變壓器及經流體填充之傳輸線中所用之流體類型 (下文稱為電絕緣流體或介電冷卻劑)之主要目的在於在系 統中使用之同時保持冷卻特性及流體特徵以維持所要求之 適當溫度以及介電強度。舉例而言歷經延長之時期,變麼 器單元之熱可增加至較高程度,流體必須能夠在特性未退 化之it况下耐受此熱。另外,在多種環境溫度下變壓器之 運轉及熱耗散過程使流體經受恆定應力。 已發現某些流體具有高電絕緣及熱耗散特性。此等流體 舆諸如變麼器及經流體填充之傳輸線之電力組件一起使 用 個甚至與該等流體有關之特定問題為隨著時間之推 由於實質曝露於尚電屢電力,其諸如絕緣及/或熱耗 散特性之有利特徵可能降級。 工業使用多種易於得到且節省成本之絕緣流體。實例為 用於變壓器、電力電缵及電容器中之礦物油、矽油及合成 136064.doc 200935455 烴油。該等流體具有某些允許其良好地發揮功用之特性, 包括其為電絕緣的且可使熱耗散及抗擊穿。然而,某些通 常使用之流體引發安全或污染顧慮且可能對人類及動物有 毒。許多谷納β亥專流體之電力組件位於接近水或水路之位 置’其中残漏或溢出可導致對水及海洋生物之嚴重危害。 陸地上之洩漏或溢出可對地下水造成威脅且污染土壤。 大多數習知流體基於石油且從而來源於非再生性起始物 質。使用中之此類型流體之量為可觀的。舉例而言,一個 ® 15 MVA變壓器(為約2000個客戶(住宅及商業兩者)服務)需 要約3,600加侖之電絕緣流體。一英里經流體填充之傳輸 電續;(6对直位)需要約7,〇〇〇加侖。在美國存在約2〇,〇〇〇英 里之經高壓流體填充之傳輸電纜,大多數在較大城市中且 從而接近水或水路。 電力公司花費大量資源(時間及金錢兩者)用於設計與實 施計劃及系統以阻止洩漏或溢出且以監控此等類型之變壓 ❹ 胃及傳輸電境之茂漏或溢出。僅在美國該等成本估計就以 數百萬美元計。另外,由於至少與基於石油之流體有關的 環境規則與管制,因此大量資源花費於報導茂漏或溢出, 甚至較輕微的洩漏或溢出。洩漏或溢出之後果代價極高, • 茂漏或溢出之補救同樣代價極高。 因此,存在尋找該等流體之新來源的嘗試。就該等新來 源而言,需要能解決環境顧慮及來源之可再生性問題。 為適用及有效電絕緣流體所需之特性中者為高介電擊穿 電壓、低耗散因子、高比熱、高熱導率、低膨服係數、低 136064.doc 200935455 黏度、黏度對溫度之低敏感性、低傾點溫度、低揮發性、 高閃點及低水分。本發明之電絕緣流體具有廣泛多種此等 所需之特性。 對電絕緣流體提出之另一要求為儘管其在延長使用期間 發生某些物理及化學變化但在絕緣特性方面須保持某種程 度之穩定性。 共同擁有之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2006/0192185描述電子
裝置及其生產方法,該等裝置含有包含聚三亞甲基均聚醚 或共聚醚二醇之電絕緣流體,其具有大於約3〇 kv之介電 擊穿電壓’其中聚三亞甲基均聚醚或共聚醚二醇之約5〇莫 耳百分比至1〇〇莫耳m之重複卩元為基輕單 元。 【發明内容】 本發明係關於—種包含電絕緣流體之電子裝置’該電絕 緣流體包含聚三亞甲基喊二醇醋,具有等於或大於約30 kV之介電擊穿電壓,其中聚= >一亞甲基醚二醇酯之約5〇莫耳 百为比至100莫耳百分比之重潘留一劣 至硬皁7L為三亞甲基醚單元而 百分之50至百分之100之鏈末端為酯。 本發明亦關於一種生產含有雷 $電絕緣流體之電子裝置之方 法’其包含:(a)提供至少—種台 但包含聚三亞甲基醚二醇酯之 電絕緣流體’其具有等於或 八於約30 kV之介電擊穿電 壓’其中聚三亞甲基醚二醇 1:八匕^ 日之約50莫耳百分比至1〇〇莫 耳百分比之重複單元為三亞甲 ^ ^ 暴鱗單元,(b)使電絕緣流體 與抗氧化劑及至少一種選自埶+ 德心劑、腐蝕抑制劑及增滑 136064.doc 200935455 劑之群之添加劑組合;及ω將_安置於t + m 本發明進—步係緣流體,其包 亞:基…作為約50莫耳百分比至100莫耳百分::之; 複早7〇之聚二亞甲基醚二醇酯及㈨選自由植物油、礦物 聚α烯;合成酉旨及其混合物組成之群之推合組分’ 其中電絕緣流體具有等於或大於約3〇 kv之介電擊穿電 〇
本發明之電子裝置較佳選自由電變壓器、電容器、經流 體填充之傳輸線及經流體填充之電力電餘成之群。 在-尤其較佳實施例中’由包含1>3_丙二醇之成分產生 聚三亞甲基㈣二醇_ m丙二醇來源於使用可再生性 生物來源之醱酵過程。 較佳,電絕緣流體具有大於約15(rc之閃點及燃點,在 4〇 C下低於約1〇〇厘斯(cSt)之動黏度及在約38它〇〇〇卞)下 約〇· 10瓦特/公尺。K至0.20瓦特/公尺。K之熱導率。 較佳’電絕緣流體包含約75重量%至1〇〇重量%之聚三亞 甲基醚二醇酯。電絕緣流體可進一步包含摻合組分。較 佳’該摻合組分係選自由植物油、礦物油、聚α_烯烴、合 成酯及其混合物組成之群。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電絕緣流體包含(a)約5〇重量%至約 99重量。/。之聚三亞曱基醚二醇酯,(1))約1重量%至約5〇重 量%之摻合組分,兩者均以電絕緣流體重量計。 電絕緣流體可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種選自由氧化抑制劑、 腐餘抑制劑、金屬去活化劑及熱穩定劑組成之群之添加 136064.d〇i 200935455 劑。較佳該氧化抑制劑包含至少一種選自由受阻齡、紛 酯、院基化二苯胺及其混合物組成之群之化合物。 【實施方式】 除非另外說明,否則所有百分率、份、比率等均以重量 計。以大寫字母形式表示商標。此外,當以範圍、較佳範 圍或-系列較佳上限值及較佳下限值之形式提供量、濃度 2其他值或參數時,應理解為特定地揭示由任一對的任一 範圍上限或較佳值及任一範圍下限或較佳值所形成之所有 I巳圍而不考慮範圍是否單獨揭示。在本文中列舉數值範圍 之情況下’除非另外說明’否則該範圍意欲包括其端點及 所有在該範圍内之整數及分數。並不意欲將本發明之範疇 限於界定範圍時所列舉之特定值。 在實施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含電絕緣流體之電 子裝置,該電絕緣流體包含聚三亞曱基醚二醇酯,具有等 於或大於約30 Κν之介電擊穿電壓。 本文中所揭示之介電流體組合物較佳包含70重量%、80 重里%或90重量%或90重量%以上之聚三亞曱基醚二醇酯 (P03GS旨)。此等酯來源於(較佳)來自可再生性來源之丨,3_ 丙二醇。 P03G酯包含一或多個式⑴化合物: 0 0)
II
Ri—C—Ο—Q—〇—R2 其中Q表示脫去羥基後聚三亞曱基醚二醇之殘基,尺2為Η 136064.doc 200935455 或ICO且各心及尺3單獨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芳族基團、 飽和脂族基團、不飽和脂族基團或環脂族烴基團,含有6 至40個碳原子,例如至少約6個、8個或1〇個碳原子,至多 約25個、30個或40個碳原子。 如在2006年11月7日申請之名為,·聚三亞曱基醚二醇酯 (POLYTRIMETHYLENE ETHER GLYCOL ESTERS)"之美國 申請案第11/593,954號中所揭丨,P〇3G醋較佳藉由主要包 含(例如至少約50%) 1,3-丙二醇之含有羥基之單體(含有2個 或2個以上羥基之單體)聚縮以形成p〇3G(如下文中所進一 步詳細揭示)’繼而與單羧酸(或等效物)發生酯化反應來製 備。 由此所製備之P03G酯為較佳包含以酯之總重量計約5〇 重量%至100重量%,更佳約75重量%至1〇〇重量%之二酯及 〇重量%至約50重量%,更佳〇重量%至約25重量%之單酯之 組合物。單酯及二酯較佳為2_乙基己酸之酯。 聚三亞甲基醚二醇(P03G) 如本文中所用之P03G為聚合醚二醇,其中至少50%之重 複單元為三亞曱基醚單元。更佳約75%至100%,仍更佳約 90〇/〇至1 〇〇°/。且甚至更佳約99%至1 00°/。之重複單元為三亞曱 基喊單元。 P〇3G較佳藉由包含1,3-丙二醇之單體(較佳)在酸催化劑 存在下聚縮從而產生含有_(CH2CH2CH20)-鍵(諸如三亞曱 基醚重複單元)之聚合物或共聚物來製備。如上文所指 示,至少50%之重複單元為三亞甲基醚單元。 136064.doc 200935455 除三亞曱基醚單元外,可存在較少量之其他單元,諸如 其他聚伸烷基醚重複單元。在本揭示案之内容中,術語 "聚三亞甲基醚二醇"涵蓋由實質上純1,3-丙二醇,例如至 少約85莫耳百分比,較佳至少約90莫耳百分比,更佳至少 約95莫耳百分比且甚至更佳至少約99莫耳百分比之1,3-丙 二醇製成之P03G以及含有至多約50重量%之共聚單體之彼 等募聚物及聚合物(包括彼等下文所述之寡聚物及聚合 物)。 可藉由多種熟知化學途徑中之任一者或藉由生物化學轉 化途徑得到用於製備P03G之1,3-丙二醇。在下列專利案中 描述製備途徑:例如US5015789、US5276201、 US5284979 、 US5334778 、 US5364984 、 US5364987 、 US5633362 、 US5686276 、 US5821092 、 US5962745 、 US6140543 、 US6232511 、 US6235948 、 US6277289 、 US6297408 、 US6331264 、 US6342646 、 US7038092 、 US7084311、US7098368、US7009082及US20050069997A1。 較佳以生物化學方式自可再生性來源得到1,3_丙二醇 ("生物衍生”之1,3-丙二醇)。 1,3-丙二醇之尤其較佳來源為使用可再生性生物來源之 醱酵過程。作為來自可再生性來源之起始物質之說明性實 例,已描述利用由生物及可再生性資源(諸如玉米飼料原 料)所產生之原料得到1,3-丙二醇(PDO)之生物化學途徑。 舉例而言,能夠將丙三醇轉化成1,3-丙二醇之菌株見於克 雷伯氏菌屬(Klebsiella)、檸檬酸桿菌屬(Citrobacter)、梭 136064.doc •12- 200935455 邊屬(Clostridium)及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中。在若干 公開案中揭示該技術,包括US5633362、US5686276及 US5821092。US5821092尤其揭示一種使用重組有機體自 丙三醇生物產生1,3_丙二醇之方法。該方法採用經異種pdu . 二醇脫水酶基因轉化之大腸桿菌(E, coli),其對ι,2_丙二醇 具有特異性。經轉化之大腸桿菌在作為碳源之丙三醇存在 下生長且自生長培養基分離13·丙二醇。由於細菌及酵母 ❹ 者均了將葡萄糖(諸如玉米糖)或其他碳水化合物轉化為 醇所以在所引用之公開案中所揭示之方法可提供 1,3-丙二醇單體之快速、廉價且環保之來源。 例如藉由上文所述及參考之方法產生之生物衍生之IS· 丙一醇含有來自由植物所吸收之大氣二氧化碳之碳,該等 植物構成產生丙二醇之原料。以此方式,較佳生物衍 生之1’3 -丙二醇僅含有可再生性碳而非基於化石燃料或基 於石油之碳。因而利用生物衍生之丙二醇2P〇3G及其 Ο ㈣環境影響可小於彼等來自習知來源之P〇3G及其醋, 因為組合物中所用之生物衍生1,3_丙二酵不消耗日益減少 彳t石燃料且§降解時將碳釋放回大氣以供植物再次使 用因而’與包含基於石油之二醇之習知組合物相比’本 中斤揭示之組合物之特徵在於更天然且對環境影響更 小 〇 _藉由雙重石反同位素指紋圖譜法可辨別生物衍生之1,3_丙 -醇、P03G及P〇3G^與由石油化學來源或由化石燃料碳 所產生之類似化合物。此方法適用於藉由生物圈(植物)組 136064.doc 200935455 分之生長來源(及可能年份)辨別化學上相同之物質及指派 共聚物中之碳。同位素14c及13c為此問題提供補充資訊。 放射性碳定年同位素(i4c)具有5,730年之核半衰期,其顯 然允許吾人在化石("死")與生物圈("活”)原料之間指派樣本 碳(Currie, L. A.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Atmospheric
Particles, Character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Particles, J. Buffle
與 H.R ™ Le_en,第1版’第 1卷,the IUPAC En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 Series (Lewis Publishers, Inc) (1992) 3-74) 〇 放射性碳定年之基本假設為大氣中之i4c濃度恆定使得活 有機體中之】4C恆定。當處理經分離樣品時,可藉由下列 關係大概推演出樣品之年齡: t = (-5730/0.693)ln(A/A0) 其中t=年齡,5730年為放射桂碳之半衰期且A及A0分別為 樣品及現代標準之丨4C比活性(Hsieh,Y,s〇il Sci S。。Am J·,56, 460,(1992))。然而,由於自195〇之大氣核試驗及自 1 850之化石燃料燃燒,mc已獲得第二地球化學時間特 徵。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在核試驗頂峰時,其在大 氣C〇2中之濃度且因此在活生物圈中之濃度約加倍。此後 其4逐漸返回至約1·2 X ίο.丨2之穩態宇生(大氣)基線同位素比 (C/ C),具有7·1〇年之近似鬆弛,,半衰期,,。(絕不可字面 上理解此後者半衰期;而必須使用^細大氣核輸入/衰變 函數以追蹤自核時代開始大氣及生物圈14C之變化。)正是 此後者生物圈14c時間特徵保證現代生物圈碳之每年定 年。可藉由加速器質譜法(AMS)來量測!4C,結果以"現代 136064.doc -14- 200935455 碳分率"(fM)為單位提供❶fM係藉由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 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 標準參考物質(SRMs)4990B及4990C(分別稱為草酸標準 HOxI及HOxII)確定。該基本定義係指〇 95倍之14(3/12(:同位 素比HOxI(參考AD 1950)。此約等於衰變校正之工業革命 前之木材。對於目前活生物圈(植物物質),fMy , j。 穩定碳同位素比(13C/12C)為來源辨別及指派提供補充方 法。特定生物來源之物質中之13C/12C比為當二氧化碳固定 時大氣二氧化碳中之l3C/>2C比之結果且亦反映準確之代謝 路徑。亦存在區域性變化。石油、C3植物(闊葉樹)、以植 物(草本植物)及海洋碳酸鹽均展示出13C/12C及相應y3c值 之顯著差異。此外,由於代謝路徑不同,C3植物及以植 物之脂質物質經分析不同於來源於相同植物之碳水化合物 組分之物質。在量測精度範圍内,uc由於同位素分餾作 用而展現較大變化,對於本發明最顯著之同位素分餾作用 Φ 為光合機制。造成植物中之碳同位素比差異之最大原因與 植物中光合碳代謝路徑之差異緊密相關,尤其係在初級羧 化(亦即大氟C〇2之初始固定)期間發生之反應。兩大類植 為彼等包括C3 (或卡爾文-本森(Calvin-Benson))光合循 , 環之植物及彼等包括"C4"(或哈奇-斯萊克(Hatch_Siack))光 合循環之植物。諸如闊葉樹及針葉樹之〇3植物在溫帶氣候 區域中佔優勢。在C3植物中,初級c〇2固定或羧化反應涉 及酶核酮糖-1,5-二磷酸酯羧化酶且第一穩定產物為三碳化 σ物。另一方面,C4植物包括諸如熱帶草本植物、玉米及 Ϊ 36064.doc 200935455 甘蔗之植物。在C4植物中,涉及另一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 酸酯羧化酶之另一羧化反應為初級羧化反應。第一穩定碳 化合物為四碳酸,其隨後脫去羧基。由此所釋放之(:〇2藉 由C3循環重新固定。 C4植物及C3植物兩者表現一定範圍之nc/i2c同位素 比,但典型值為約10%。至14%〇(C4)及21%。至26%。 (C3)(Weber等人,J. Agric. Food Chem.,45, 2942 (1997))。 煤及石油通常屬於此後者範圍内。由芝加哥箭石(pee da belemnite ’ PDB)石灰石所設定之零點來最初確定nc量測 標度,其中值係以與此物質之以千分率計之偏差形式得 到。M13C”值係以千分率(千分之)計(縮寫為,且係按照 下式計算: δ130 = (13C/12C)樣品-(13C/12C)標準 χίοοο% 13c/12c)標準 由於PDB參考物質(RM)已耗盡’因此在IAEA、USGS、 Φ 贏及其他選定國際同位素實驗室合作下已開發出一系列 替代RM。用於以與PDB之千分率偏差之符號為…。藉 由高精度穩定比率質譜法(IRMsmc〇2關於分子離子質量 44、45及46進行量測。 因此,根據指示新穎物質組成之Mc(fM)及雙重碳同位 素指紋圖譜法, ’可完全辨別哇你> 4 A 1,_ _
物質°舉例而言,可辨別包含 新穎”及 之石油化學衍生之對 於在商業中追蹤此等 及"陳舊"碳同位素概 I36064.doc 200935455 況兩者之產品與僅由"陳舊"物質製成之產品。因此,根據 其獨特概況及出於明確競爭,測定存放期及尤其評估環境 影響之目的,可在商業中跟蹤本發明之物質。 如藉由氣相層析分析所測定’用作反應物或用作反應物 組分之1,3-丙二醇應較佳具有大於約99重量%且更佳大於 約99.9重量%之純度。尤其較佳者為如US7038092、 US7098368、US7084311 及 US20050069997A1 中所揭示之 經純化之1,3-丙二醇以及如US20050020805A1中所揭示之 由其製成之P03G。 經純化之1,3-丙二醇較佳具有下列特徵: (1) 紫外吸收度在220 nm下小於約0.200,且在250 nm 下小於約0.075,且在275 nm下小於約0.075 ;及/或 (2) 組合物具有小於約0.15之CIELAB *b*色值(ASTM D6290)及在270 nm下小於約0.075之吸光度;及/或 (3) 過氧化物組成小於約10 ppm ;及/或 (4) 如藉由氣相層析所量測,總有機雜質(除1,3-丙二 醇以外之有機化合物)濃度小於約400 ppm,更佳小於約 3 00 ppm且仍更佳小於約150 ppm。 用於製成P03G之起始物質視所需P03G、起始物質之可 用性、催化劑、設備等而定且包含"1,3-丙二醇反應物"。 ”1,3-丙二醇反應物”意謂1,3-丙二醇及較佳具有2至9之聚合 度的1,3-丙二醇之寡聚物及預聚物及其混合物。在某些情 況下,可需要使用至多10%或10%以上之可利用低分子量 寡聚物。因而,起始物質較佳包含1,3-丙二醇及其二聚物 136064.doc •17· 200935455 及二聚物。尤其較佳之起始物質包含以1,3 -丙二醇反應物 之重量計約90重量%或9〇重量。/。以上之丨,3_丙二醇,且更佳 99重量%或99重量。/。以上之13_丙二醇。 P03G可經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多種方法製成,諸如 US6977291及US6720459中所揭示之方法。如上文所指 示,P03G除三亞甲基醚單元外亦可含有較少量之其他聚 伸烷基醚重複單元。因此’用於製備聚三亞甲基醚二醇之
❹ 單體除1,3-丙二醇反應物外亦可含有至多$ 〇重量%(較佳約 20重量°/〇或少於20重量。/Q ’更佳約1 〇重量%或少於丨〇重量 %,且更佳約2重量%或少於2重量。/。)之共聚單體多元醇。 適用於該方法中之共聚單體多元醇包括脂族二酵,例如乙 二醇、1,6-己一醇、ι,7-庚二醇、I、辛二醇、I、壬二 醇、U0-癸二醇、U2-十二烷二醇、3,3,4,4,5,54^,5_ 戊二醇、2,2,3,3’4,4,5,5-八氟 _1,6_ 己二醇及 3,3,4,4,5’5’6,6,7’7,8,8,9,9,10,1〇·十六氟·112_ 十二貌二 醇;環脂族二醇,例如1,4-環己二醇、丨,4_環己烷二曱醇 及異山裂醇;及多羥基化合物,例如甘油、三羥甲基丙烷 及異戍四醇。一組較佳共聚單體二醇係選自由下列2質2 成之群:乙二醇、2-曱基-1,3-丙二醇、2,2_二曱基]小丙 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2_乙基_2_(經甲基)_1:3_丙 二醇、c6_c10二醇(諸如’ Μ•己二醇、1>8•辛二醇及 癸二醇)及異山梨醇及其混合物。除U3_丙二醇外之尤其較 佳之二酵為乙一醇且C6-Ci〇二醇亦尤其適用。 一含有共聚單體之較佳P03G為聚(三亞甲 τ丞-评乙基喊) -18· I36064.doc 200935455 二醇,諸如US20040030095A1中所述之聚(三亞甲基_伸乙 基醚)二醇。藉由使50莫耳%至約99莫耳%(較佳約⑽莫耳% 至約98莫耳%且更佳約70莫耳%至約98莫耳%)之〗,3丙二 醇與至多50莫耳%至約1莫耳%(較佳約4〇莫耳%至約2莫耳 . %且更佳約30莫耳%至約2莫耳%)之乙二醇酸催化聚縮來製 備較佳之聚(三亞甲基-伸乙基醚)二醇。 較佳,P03G在純化後基本上不具有酸催化劑端基,但 ❹ 可含有極低含量不飽和端基,主要為烯丙基端基,在約 0.003 meq/g至約〇.03 meq/g範圍内。可認為該p〇3(}包含具 有下列式(II)及(III)之化合物(基本上由其組成): HO-((CH2)3〇)m-H (II) HO-((CH2)3-〇)mCH2CH=CH2 (III) 其中m在一定範圍内使得Μη(數目平均分子量)在約2〇〇至 約10000之範圍内,式(ΠΙ)化合物以—定量存在使得烯丙 ❹ 基端基(較佳所有不飽和末端或端基)以約0.003 meq/g至約 0.03 meq/g範圍内之量存在。 用於本發明中之較佳P03G具有至少約15〇,更佳至少約 . 500且仍更佳至少約1000之Μη(數目平均分子量)。Mn較佳 小於約10000,更佳小於約5000且仍更佳小於約250(^亦 可使用P03Gs之掺合物。舉例而言’ p〇3〇可包含較高分子 量與較低分子量之P03G之掺合物,較佳其中較高分子量 之P03G具有約1〇〇〇至約5000之數目平均分子量且較低分 子量之P03G具有約200至約950之數目平均分子量。經摻 136064.doc •19· 200935455 合P〇3G之Μη較佳應仍在上文所提及範圍内β 用於本文中之較佳p〇3G通常為多分散的,具有較佳約 1.0至約2.2,更佳約丨.2至約2·2,且仍更佳約15至約2丨之 多分散性(亦即,Mw/Mn)。多分散性可藉由使用p〇3G2 摻合物來調節。 用於本文中之p〇3G較佳具有小於約1〇〇 Apha且更佳小 於約50 APHA之色值及在4〇°C下較佳小於250厘斯之黏度。 ^ 酸及等效物 藉由與酸及/或等效物,較佳單羧酸及/或等效物反應來 進行P03G之酯化。 如藉由一般熟習此項相關技術者通常所應識別,”單羧 酸等效物"意謂在與聚合二醇及二元醇反應中效能大體上 如同單叛酸之化合物。可達成本發明目的之單叛酸等效物 包括諸如單羧酸酯及酯形成衍生物(諸如醯基齒(諸如醯基 氣)及酸酐)。 土 ❹ 較佳,使用具有式R-COOH之單叛酸,其巾R為含有6至 4〇個碳原子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族、脂族或環脂族有 機部分。 不同單幾酸及/或等效物之混合物亦合適。 上文所指示’單敌酸(或等效物)可為芳族、脂族或環 脂族單缓酸(或等效物)。在此方面,"芳族,,單缓酸為叛基 連接於苯環系統中之碳原子的單㈣,豸如下文所提及之 彼等單幾酸。"脂族"單㈣錢基連接於完全飽和碳原子 或連接於屬於蝉性雙鍵之部分之碳原子的單幾酸。若該碳 136064.doc -20- 200935455 原I在環中’則等效物為"環脂族"等效物。 早竣酸(或等效物)可含有任何取代基或其組合(諸如,如 酿胺、胺、幾基、自基、經基等之官能基),只要該等取 代基不會干擾8旨化反應或不利地影響所得8旨產物之特性即 可。 單幾酸及等效物可來自任何來源,但較佳來源於天然來 源或為生物衍生。 下列酸及其衍生物為特別較佳者:月桂酸'肉豆蔻酸、 棕櫚酸、硬脂酸、花生酸、苯曱酸、辛酸、芥酸、棕櫚油 酸、十五烷酸、十七烷酸、十九烷酸、亞麻油酸、花生油 酸、油酸、戊酸、己酸、癸酸及2_乙基己酸及其混合物。 尤其較佳之酸或其衍生物為2—乙基己酸、苯甲酸、硬脂 酸、月桂酸及油酸。 酯化方法 為製備酯’可較佳在諸如氮氣或氬氣之惰性氣體存在
下,使P03G在約100。〇至約275°C,較佳約125t至約250°C 範圍内之溫度下與單叛酸接觸。可在大氣壓力下或在真空 下進行該方法。在接觸期間,形成水且可在惰性氣體流中 或在真空下移除水以使反應完成。 為有助於P03G與羧酸之反應,通常使用酯化催化劑, 較佳無機酸催化劑。無機酸催化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 硫酸、氫氯酸 '填酸、曼蛾酸及異相催化劑(諸如沸石、 雜多酸、安百來(amberlyst)及離子交換樹脂)。較佳酯化酸 催化劑係選自由硫酸、磷酸、氫氣酸及氫碘酸組成之群。 136064.doc 21 200935455 尤其較佳無機酸催化劑為硫酸。 所用催化劑之量可為反應混合物之約〇 〇丨重量%至約1 0 重量%,較佳為反應混合物之〇·1重量%至約5重量%,且更 佳約0.2重量%至約2重量%。 可使用任何比率之羧酸或其衍生物與二醇經基。酸與羥 基之較佳比率為約3:1至約1:2,其中可調節該比率以改變 產物中單酯與二酯之比率。通常為利於產生二酯,使用略 大於1:1之比率。為利於產生單酯,使用〇. 5:1或小於〇 · 5:1 之酸與經基比率。 用於酯化之較佳方法包含使用無機酸催化劑使丙二 醇反應物縮聚成聚三亞曱基醚二醇,接著在未分離及純化 P03G之情況下添加叛酸且進行醋化。在此方法中,如 US6977291及US6720459中所揭示,使用酸催化劑進行1,3- 丙二醇反應物之醚化或縮聚以形成聚三亞曱基醚二醇。如 JP2004-182974A中所述’醚化反應亦可使用含有酸及鹼兩 者之縮聚催化劑進行。繼續縮聚或醚化反應直至達到所需 分子量’且接著將計算量之單羧酸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 繼續反應同時移除水副產物。在此階段,酯化及醚化反應 兩者同時發生。因此,在此較佳酯化方法中,用於使二醇 縮聚之酸催化劑亦用於酯化。必要時,可在酯化階段添加 另外之醋化催化齊j。 在此程序中,所得產物之黏度(分子量)藉由添加羧酸之 時間點來控制。 在一替代程序中,藉由添加酯化催化劑及缓酸,繼而加 136064.doc •22· 200935455 熱及移除水可對經純化之P〇3G進行酯化反應。在此程序 中’所得產物之黏度主要由所用P〇3G分子量而定。 無論按照何種酯化程序,均在酯化步驟後移除任何副產 物且接著移除自縮聚及/或酯化殘留之催化劑殘餘物,以 得到尤其在南溫下穩定之酯產物。此做法可藉由在約8〇。〇 至約10 0 C下’用水水解粗酯產物’其處理時間應在不顯 著影響羧酸酯之情況下足以水解來源於催化劑之任何殘餘 酸酯。所需時間可在約1小時至約8小時之間變化^若在壓 力下進行水解’則可能使用較高溫度及相應較短之時間。 此時’視反應條件產物可含有二酯、單酯或二酯與單酯之 組合及少量酸催化劑、未反應之羧酸及二醇。藉由已知之 習知技術(諸如水洗、鹼中和、過濾及/或蒸餾)使經水解之 聚合物進一步純化以移除水、酸催化劑及未反應之羧酸。 未反應之二醇及酸催化劑可(例如)藉由用去離子水沖洗來 移除。未反應之羧酸亦可(例如)藉由用去離子水或鹼水溶 液沖洗或藉由真空汽提來移除。 水解之後通常為一或多個移除酸催化劑之水洗步驟,及 乾燥’較佳在真空下乾燥’以得到酯產物。水洗亦用以移 除未反應之二醇。任何存在之未反應之單羧酸亦可在水洗 中移除’但亦可藉由用鹼水溶液沖洗或藉由真空汽提來移 除。 可藉由在減壓下分餾將產物分館以進一步分離具有較低 黏度之聚三亞曱基醚二醇。 質子NMR及波長X-射線螢光光譜法可用於鑑別及定量聚 I36064.doc •23· 200935455 合物令存在之任何殘餘催化劑(諸如硫)。舉例而言,質子 NMR可鑑別存在於聚合物鏈中之硫酸醋基團,且波長I射 線螢光法可測定存在於聚合物中之總硫(無機硫及有機 硫)。由上述方法製成之本發明之酯實質上不含硫且因此 適用於高溫應用。 較佳,P03G酯在純化後基本不具有酸催化劑端基,但 可含有極低含量之不飽和端基,主要為烯丙基端基,在約 0.003 meq/g至約0.03 meq/g範圍内。可認為該p〇3G酯包含 具有下式(IV)及(V)之化合物(基本上由其組成)··
Ri-0(0)-〇-((CH2)3〇)m-R2 (IV)
Ri-C(0)-0-((CH2)3-0)mCH2CH=CH2 (V) 其中Ri為Η或R_3C(0);各1^及尺3單獨為含有6至4〇個碳原子 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族、飽和脂族、不飽和脂族或環 脂族有機基團;m在一定範圍内以使Mn在約200至約3〇〇〇 ❹ 之範圍内;且式(ΙΠ)之化合物以一定量存在以使烯丙基端 基(Ί乂佳所有不飽和末端或端基)以約〇·〇〇3 meq/g至約0.03 meq/g範圍内之量存在。 較佳,P03G酯具有小於P03G黏度之黏度(使用時)。在 ' 40°C下P03G酯之較佳黏度在約5厘斯至約150厘斯範圍内 且更佳為約100厘斯或小於100厘斯。 P03G酯之其他較佳特性視上文關於p〇3g所述之較佳選 擇而定。舉例而言,較佳分子量及多分散性係根據酯之 P〇3G組分之較佳分子量及多分散性而定。 136064.doc •24· 200935455 電絕緣流體(亦稱為介電冷卻劑)通常執行兩種主要功 能。首先,其用作電絕緣以承受存在於特定電子裝置中之 高電H十藉由將其安置於裝置内而使用其。使用絕緣 流體之典型電子裝置為電變麼器、電容器及經_填充之 傳輸線或電力電缓。其次’其用以耗散裝置内所產生之 熱。因而此等流體必須保持優良之電特性而同時耐熱氧化 及降解。 ❹
舉例而言,如本文中所揭示之電絕緣流體較佳具有低於 約刚厘斯㈣之動黏度(在贼下)。介電擊穿電麼為流體 在HZ之電源頻率下抗電擊穿能力之量度且量測為在浸 沒於流體中之兩電極之間引發電弧所需之最低電壓。已觀 察到本文中所揭示之電絕緣流體之介電擊穿電壓等於或大 於約30 kV(已報導該值為礦物油之介電擊穿電壓若流體 中存在水則會降低絕緣流體之介電強度。本文中所用之酯 通常為疏水性的且具有低於40達因/公分之表面張力且不 自空氣或其他與其接觸之物質吸收水分。因此,注意到其 之介電強度少量降低或未降低。 本文中所揭示之電絕緣流體所具有之其他顯著特性為較 佳低於約0艺,更佳低於_2(TC且甚至更佳低於—30^之傾 點、較佳咼於約1 5 0 C之閃點及燃點。閃點評定流體之總 體可燃性且測定高溫下存在之揮發性物質或可燃燒物質; 然而燃點測定流體維持燃燒之溫度。此特性組合球保本發 明之流體在至少低至約-70〇C且至少高達約2〇〇〇Ci溫度下 可令人滿意地充當電絕緣流體。 136064.doc • 25· 200935455 在較佳實施例中,電絕緣流體包含約75重量%至100重 量%,更佳約85重量%至約100重量%之聚三亞曱基醚二醇 酯。流體可進一步包含以電絕緣流體總重量計約1重量% 至約25重量%,較佳約5重量%至約15重量%之包含其他絕 緣流體,諸如植物油、基於植物油之流體、礦物油、合成 酯、碎流體及聚α-稀烴的換合組分。植物油及基於植物油 之流體為極佳之摻合組分。植物油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 葵花油、菜籽油、油菜籽油、玉米油、橄欖油、大豆油及 蓖麻油β可使用之基於植物油之流體之實例為EnvirotemP® FR3™ 流體(Cooper Industries, Inc.)及 BIOTEMP®生物可降 解介電絕緣流體(ABB)。可使用之高燃點烴油之實例為R-Temp®烴油(Cooper Industries,Inc·)。合成酯之實例包括 多元醇酯。可使用之市售合成酯包括彼等以商標名Midel® 7131(The Micanite and Insulators Co., Manchester UK)' REOLEC® 13 8 流體(FMC,Manchester,UK)及 ENVIROTEMP 200抗燃流體(Cooper Power Fluid Systems)出售之流體。 電絕緣流體可含有其他適用之添加劑。最典型類型之添 加劑之實例為抗氧化劑、金屬去活化劑(尤其係銅去活化 劑)、腐蝕抑制劑、阻燃劑及熱穩定劑。次要但有時需要 之添加劑為黏度改質劑、傾點下降劑及消泡劑。 適於降低聚三亞曱基醚二醇酯之熱降解及氧化降解速率 之穩定劑包括酚類化合物,諸如2,2-二(4-羥苯基)丙烷、 啡噻嗪、3,7-二辛基啡噻嗪、啡噻嗪羧酸酯、啡噻嗪(諸如 N-乙基啡噻嗪、N-苯基啡噻嗪)等;聚合三甲基二氫喹 136064.doc •26- 200935455 琳,胺,諸如苯基·α-萘胺、苯基_β_萘胺、N,N,_二辛基二 笨胺、n,n’_二苯基對苯二胺、基對苯二胺、 對異丙氧基二苯胺、N,N'-二丁基對苯二胺、N,N,_雙(1,4_ 一曱基苯基)對苯二胺、N,N,_二異丙基對苯二胺、對羥基 一苯胺等;受阻酚,諸如二丁基甲酚、2,6-二曱基對甲 酚、丁基化2,2-二-(4-羥苯基)丙烷、…丁基化胺基苯酚 等,丁基化羥基甲氧苯,諸如2,6_二丁基對羥基甲氧苯; ❹ 蒽醌、二羥基蒽酮、氫醌、2,5-二-第三丁基氫醌、2_第三 丁基氫醌;喹啉;對羥基二苯胺、苯甲酸笨酯、對羥基甲 氧苯、正二氫愈創酸(nordihydroguairetic acid);鄰苯二 酚,笨乙稀化酚,聚烧基多盼;沒食子酸丙酯丨亞硝酸鈉 等。必要時,可使用上文所提及穩定劑之混合物。尤其符 合需要之穩定劑為使流體在約26〇。〇較佳29(rc之溫度下連 續使用500小時後僅具有痕量之清漆及/或污泥(作為降解產 物)之穩定劑。選自*N,N,_二苯基對苯二胺、啡噻嗪、沒 6 I子酸丙及3,7_二辛基啡嘆嗪組成之群之穩定劑尤其適 用於本文中。較佳者為啡噻嗪或3,7_二辛基啡噻嗪及至少 一種其他抗氧化劑’較佳N,N,·二苯基對苯二胺之穩定劑 . 組合。 I常以"IL體重量計,氧化/熱穩定劑以約0.1重量%至 約10重量%之量且更佳以約0.5重量%至約5重量%之量用於 本發明之流體中。穩定劑在25。。下需要具有在組合物中至 少25公克/公升之溶解度。 用於腐蝕控制之添加劑包括諸如磷酸酯、二聚酸、烷基 136064.doc -27- 200935455 號拍酸酐及相似物之鋼腐蝕抑制劑及諸一 、, 本并二嗤、甲苯 开三唾、疏基苯并嗟唾及相似物之鋼腐餘抑制劑。亦已發 現蝴酸鹽、鉻酸鹽、顧酸鹽及鶴酸鹽為適用的。以電絕緣 流體重量計,抗敍添加劑較佳以約G.G5重量%至約5重量% . 且更佳約0.05重量%至約3重量%之量使用。 由於銅幾乎始終存在於電環境中,因此常常使用之另一 類型添加劑為銅去活化劑。諸如苯并三唾衍生物之銅去活 © 化劑為市售的。使用少量(例如低於1%)之此等去活化劑可 有利於降低電子裝置中銅之催化活性。 除上文所列之添加劑外,本發明之電絕緣流體可含有其 他添加劑’諸如酸驗指示劑及染料,其限制條件為該等添 加劑可溶於組合物中,在高溫下熱穩定且對電特性不具有 不利影響。 電絕緣流體適用於任何需要具有本文中所揭示流體特性 之電絕緣机體的應用中,諸如經液體填充之電力變壓器、 6 電變壓器、牵引變壓器、反應器及其之附屬設備(諸如 開關及分接頭變換器其所有均經流體填充。流體與諸 如牛皮紙、強力紙板、芳族聚醯胺紙、棉紙、芳族聚醯胺 板或複合物(亦即玻璃纖維/環氧樹脂、对論、聚醋)之固體 、絕緣的組合為裝置提供電絕緣。此外,流體用作熱傳遞介 質以協助冷卻電子裝置。 主在以下實例中說明本發明。除非另外說明,否則在此申 請案(包括實例)中所引用之所有份、百分率等均以重量 計。 136064.doc -28- 200935455 實例 在該等實例中所用之u-丙二醇係藉由生物方法製備且 具有大於99.8%之純度。 實例1 ⑯U3·丙二醇(2·39 31·45莫耳)饋人裝㈣拌器、冷 Μ及氮進Ρ之5 L燒瓶中。在室溫下將燒瓶中之液體用 無水氮沖洗30分鐘且接著加熱至17{rc,同時以i2〇 rpm攪 〇 掉°當溫度達到17代時,添加12」_.5重量%沁濃硫 酸。使反應在17(TC下進行3小時,且接著將溫度升至 180C且在180C下保持135分鐘《收集到總量為435 mLi 餾出物。冷卻反應混合物且接著添加2 19 kg〇5 2莫耳)2_ 乙基己酸(99%)。接著在以1 8〇 rpm連續授動下將反應溫度 在氮流動下升至160°C且在彼溫度下保持6小時。在此時期 期間,再收集275 mL蒸餾水。停止加熱及攪動且使反應混 合物冷卻。 ❹ 將2.5 kS聚三亞甲基醚二醇酯產物與0.25 kg水混合,且 接著將所得混合物在10(rc下加熱6小時。使聚合物相與水 相分離’且接著在5〇t下使聚合物相與2.〇 4之3,3重量% NazCOs溶液混合。分離後移除水層。再用2 〇 0之3 3重量 - % Na2C〇3溶液且接著用1 L去離子水沖洗產物。在^❹它下 使所得產物在減壓下乾燥3 h。 使用質子NMR分析所得酯產物。未發現與硫酸酯及未反 應之2 -乙基己酸相關聯之峰。發現經計算之數目平均分子 量為500。 136064.doc -29- 200935455 如實例1中所合成之物質之介電流體特性呈現於下表1 中〇 表1.介電流體特性
特性,單位 ASTM方法 典型值 介電擊穿電壓,kV D-877 32.3 介電常數(在環境溫度下) 1000 Hz D-924 5.516 10,000 Hz 5.517 耗散因子(在環境溫度下) 1000 Hz D-924 0.0055 10,000 Hz 0.0005 熱導率,瓦特/公尺。κ @38〇C(1〇〇〇F) PLTL-73 0.150 @66〇C(150〇F) 0.142 @93〇C(200〇F) 0.140 比熱@100°C E-1269 焦耳/公克。Κ 2.277 Cal/g°C 0.544 黏度@40°C,厘斯 20 密度@40°C 0.957 傾點,°C D-97 -63 閃點,°C D-92 216 燃點,°C D-92 232 表面張力,達因/公分 32.2 實例2 將1,3-丙二醇(2.5 kg,32·9莫耳)饋入裝有攪拌器、冷凝 器及氮進口之5 L燒瓶中。在室溫下將燒瓶中之液體用無 水氮沖洗30分鐘且接著加熱至170°C,同時以120 rpm攪 136064.doc -30- 200935455 拌。當溫度達到170 C時’添加15.12 g(〇.5重量%)之濃硫 酸。使反應在170°C下進行3小時,且接著將溫度升至 180 C且在180°C下保持285分鐘。收集到總量為55〇 mL之 餾出物。冷卻反應混合物且接著添加〇·9 kg(62莫耳)2-乙 基己酸(99%)。接著在以1 80 rpm連續攪動下將反應溫度在 氮流動下升至160°C且在彼溫度下保持6小時。在此時期期 間,再收集到110 mL蒸餾水。停止加熱及攪動且使反應混 合物冷卻8 參 將2.0 kg聚二亞曱基鱗二醇酯產物與2 kg水混合,且接 著將所得混合物在95°C下加熱6小時。使水相與聚合物相 分離且接著用2.0 kg水將聚合物相沖洗兩次。在2〇〇毫托下 將所得產物在1 20°C下加熱以移除揮發物(255 g)。 將於14 mL溶液中之0.14 g Ca(〇H)2添加至i 5 kg所得產 物中且在70°C下加熱3 h。在減壓下使產物在110〇c下乾燥2h。 將產物過濾。將1 L之1重量% Na2C03添加至所得產物中且 〇 將混合物加熱至5〇C)c,歷時1 h。將產物轉移至分液漏斗中 且將其分離。移除水層且用1 溫熱之去離子水沖洗產 物在減壓下使用旋轉蒸發器(rotovap)在90°C下使所得產 物乾燥且使用助濾劑celpure 65過遽。 使用質子NMR分析所得酯產物。未發現與硫酸酯及未反 應之2乙基己酸相關聯之峰。發現經計算之數目平均分子 量為835。 如實例2中所合成之物質之介電流體特性呈現於下表2 中0 136064.doc 31 200935455 表2介電流體特性 特性,單位 ASTM方法 典型值 介電擊穿電壓,kV D-877 35 介電常數(在環境溫度下) 1000 Hz D-924 5.553 10,000 Hz 5.549 耗散因子(在環境溫度下) 1000 Hz D-924 0.0080 10,000 Hz 0.0008 黏度@40°C,厘斯 68 密度@40°C 0.9936 傾點,°C D-97 -48 閃點,°C D-92 242 燃點,°C D-92 266 表面張力,達因/公分 34.2 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前述揭示内容已出於說明及描述之目 的而呈現。其不欲為詳盡的或不欲將本發明限制為所揭示 之精確形式。根據本揭示案,本文中所述之實施例之許多 變化及修改對於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 136064.doc 32-

Claims (1)

  1. 200935455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種包含電絕緣流體之電子裝置,該電絕緣流體包含聚 二亞曱基醚二醇酯,具有等於或大於約3〇 Κν之介電擊 穿電壓及當在環境溫度下在1 Q〇〇 Hz下量測時小於約Q Q 1 之耗散因子。 2. 如睛求項1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等聚三亞甲基醚二醇酯 具有約250至約5000之數目平均分子量。 3. 如睛求項1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絕緣流體進一步包含 選自由植物油、聚三亞甲基醚二醇、礦物油、合成酯及 聚α-烯烴組成之群之摻合組分。 4 ·如睛求項3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絕緣流體包含以該電 絕緣流體之重量計約50重量%至約99重量%之聚三亞甲 基喊二醇酯及約1重量%至約50重量%之該摻合組分。 5. 如請求項1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絕緣流體具有大於約 150°c之閃點及燃點。 6. 如睛求項1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絕緣流體具有4〇它下約 5厘斯(centistoke)至1〇〇厘斯之動黏度及低於_2〇它之傾 點。 7. 如5青求項1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等聚三亞甲基醚二醇酯 係由包含1,3-丙二酵之成分製得,該^―丙二醇係源自於 使用可再生性生物來源之醱酵過程。 8. 如请求項丨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絕緣流體進一步包含 至少一種選自由氧化抑制劑、腐蝕抑制劑、金屬去活化 劑、阻燃劑及增滑劑組成之群之添加劑。 136064.doc 200935455 凊求項8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氧化抑制劑包含至少一 種選自由受阻酚、酚酯、烷基化二苯胺及其混合物組成 之群之化合物。 1〇.如請求項1之電子裝置,其係選自由電變壓器、電容 器、經流體填充之傳輸線及經流體填充之電力電纜組成 之群。 11 _種生產含有電絕緣流體之電子裝置的方法,其包含. ❹ ❹ 流二提供至匕一種包含聚三亞甲基酸二醇醋之ζ絕緣 L ”具有等於或大於約30 kV之介電擊穿電壓, :該等聚三亞甲基醚二醇酯之約5〇莫耳百分比至1〇〇莫 百分比之重複單元為三亞甲基醚單元; 、 /)使該電絕緣流體與抗氧化劑及至少_種選自 疋劑、腐飯抑制劑及_淋也丨# # ''' r市』則及增滑劑之群之添加劑組合,·及 (c)將該流體安置於該電子裝置中。 12 之::,其中該電子裝置係選自由電變壓 電窥組成之:體填充之傳輸線及經流體填充之電力 13. 如請求項〗】之方法,其 包含丙二醇之成八贺,二亞甲基㈣二醇醋係由 可再生性生物來原〃侍’垓丙二醇係源自於使用 玍f生生物來源之醱酵過程。 14. 如請求項丨〗之方法, 量⑽重量。Λ之聚三亞二電絕緣流體包含··⑷約”重 至約25重量%之選自由^基驗二醇醋’及⑻約1重量% 物油、—=物油、聚三亞甲基趟二醇、礦 。成隨及其現合物组成之群之摻合組 136064.doc 200935455 分。 15 16. 17. ❹ 18. 19. ❹ 20.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電絕緣流體進一步包含至少 一種選自由氧化抑制劑、腐蝕抑制劑、金屬去活化劑、 阻燃劑及增滑劑組成之群之添加劑。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電子裝置係選自由電變壓 器電各器、經流體填充之傳輸線及經流體填充之電力 電纔組成之群。 -種電絕緣流體’其包含⑷聚三亞甲基醚二醇酯,及(b) 選自由植物油、聚三亞甲基越二醇、礦物〉、由、聚心稀 烴、合成酯及其混合物組成之群之掺合組分,其中該電 絕緣流體具有等於或大於約30kv之介電擊穿電壓。 如請求項17之電絕緣流體,其包含:⑷約75重量%至99 重量%之聚三亞甲基醚二醇醋,及㈨約!重量%至約25重 量%之該摻合組分,兩者均以該電絕緣流體之重量計。 一種含有電絕緣流體之裝置,該電絕緣流體包含⑷聚: 亞甲基醚二醇醋及(b)選自由植物$ ^ 从― ^ 曰田植物油、聚三亞曱基醚二 醇、礦物油、聚α_稀烴、合忐 成S曰及其混合物組成之群 摻合組分,其中該電絕緣 不峨暇具有4於或大於約3〇 之介電擊穿電壓。 如請求項19之裝置,其係選自 由下列裝置組成之群:經 液體填充之電力變壓器、配 ^ ^ ^ 此電變壓盗、牽引變壓器、 應器及其之諸如開關及分接 刀接碩變換器之附屬設備。 136064.doc 200935455 七、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無)
    136064.doc
TW097143715A 2007-11-12 2008-11-12 Electrical insulation fluids for use in electrical apparatus TW20093545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938,701 US7919017B2 (en) 2007-11-12 2007-11-12 Electrical insulation fluids for use in electrical apparatu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5455A true TW200935455A (en) 2009-08-16

Family

ID=40325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3715A TW200935455A (en) 2007-11-12 2008-11-12 Electrical insulation fluids for use in electrical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2) US7919017B2 (zh)
EP (1) EP2209849A1 (zh)
JP (1) JP2011503808A (zh)
KR (1) KR20100099696A (zh)
CN (1) CN101855286A (zh)
AU (1) AU2008321182A1 (zh)
BR (1) BRPI0817409A2 (zh)
CA (1) CA2703223A1 (zh)
MX (1) MX2010005232A (zh)
TW (1) TW200935455A (zh)
WO (1) WO200906470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2166B (zh) * 2011-12-29 2016-10-01 陶氏全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超分支化以烯烴油為主之介電流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07527C (en) * 2010-09-17 2018-06-26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A thermally-stable dielectric fluid
US20120164506A1 (en) * 2010-12-23 2012-06-28 Chevron U.S.A. Inc. Ester Based Heat Transfer Fluid Useful as a Coolant for Electric Vehicles
JP6184475B2 (ja) * 2012-04-04 2017-08-23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誘電性気体としてのフッ素化ニトリル
US8759559B2 (en) * 2012-04-18 2014-06-2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polytrimethylene ether glycol esters
DE102012103701A1 (de) * 2012-04-26 2013-10-31 Fuchs Petrolub Ag Ester als Kühl- und Isolierflüssigkeiten für Transformatoren
US20140259884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tabilized fluids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KR101755910B1 (ko) * 2015-12-02 2017-07-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친환경 차량의 절연파괴 검출장치 및 방법
CN106085370A (zh) * 2016-06-13 2016-11-09 句容市江电电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冷却型变压器用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98333B (zh) * 2016-07-30 2017-11-10 嵊州市万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变压器
GB2564471A (en) * 2017-07-13 2019-01-16 M&I Mat Limited Biodegradable fluids for high voltage cables
CN112542296B (zh) * 2020-12-04 2021-10-29 刚和石油(营口)有限公司 一种可生物降解高燃点型绝缘流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93954A (en) * 1925-06-30 1926-07-27 Edward J Rosenkranz Shoe-display bracket
US2599803A (en) * 1948-11-01 1952-06-10 Shell Dev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DE3926136A1 (de) * 1989-08-08 1991-02-14 Degussa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1,3-propandiol
DE4132663C2 (de) * 1991-10-01 1993-10-14 Degussa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1,3-Propandiol durch Hydrieren von Hydroxypropionaldehyd
DE4138982A1 (de) * 1991-11-27 1993-06-03 Degussa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3-hydroxyalkanalen
DE4138981A1 (de) * 1991-11-27 1993-06-03 Degussa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3-hydroxyalkanalen
DE4218282A1 (de) * 1992-06-03 1993-12-09 Degussa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1,3-Propandiol
DE4222708A1 (de) * 1992-07-10 1994-01-13 Degussa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1,3-Propandiol
US5686276A (en) * 1995-05-12 1997-11-1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Bioconversion of a fermentable carbon source to 1,3-propanediol by a single microorganism
US5633362A (en) * 1995-05-12 1997-05-2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duction of 1,3-propanediol from glycerol by recombinant bacteria expressing recombinant diol dehydratase
DE19703383A1 (de) * 1997-01-30 1998-08-06 Degussa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1,3-Propandiol
US5962745A (en) * 1997-02-14 1999-10-0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preparing 3-hydroxyalkanals
US6232511B1 (en) * 1997-06-18 2001-05-1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1,3-propanediol by hydrogenating 3-hydroxypropionaldehyde
US6235948B1 (en) * 1998-08-18 2001-05-2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1,3-propanediol
JP4328026B2 (ja) * 1998-09-04 2009-09-09 イー・アイ・デュ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3−ヒドロキシプロパナールの接触水素化による1,3−プロパンジオールの二段階製造法
US6331264B1 (en) * 1999-03-31 2001-12-1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Low emission polymer compositions
US6277289B1 (en) * 1999-07-01 2001-08-2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Treatment of aqueous aldehyde waste streams
US6342646B1 (en) * 1999-07-30 2002-01-2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3-hydroxypropanal to 1,3-propanediol
DE60030880T2 (de) * 1999-12-17 2007-04-26 E.I. Dupont De Nemours And Co., Wilmington Kontinuierliche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trimethylenetherglykol
AU2581401A (en) * 1999-12-17 2001-06-25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duction of polytrimethylene ether glycol and copolymers thereof
US20040030095A1 (en) * 2002-08-09 2004-02-12 Sunkara Hari B. Poly(trimethylene-ethylene ether) glycols
JP2004182974A (ja) 2002-11-22 2004-07-02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ポリエーテルポリ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WO2004101482A2 (en) * 2003-05-06 2004-11-25 E.I. Du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ydrogenation of biochemically derived 1,3-propanediol
US7009082B2 (en) * 2003-05-06 2006-03-07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Removal of color bodies from polytrimethylene ether glycol polymers
US7084311B2 (en) * 2003-05-06 2006-08-0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ydrogenation of chemically derived 1,3-propanediol
US7323539B2 (en) * 2003-05-06 2008-01-2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lytrimethylene ether glycol and polytrimethylene ether ester with excellent quality
EP1625224B1 (en) * 2003-05-06 2010-07-28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urification of biologically-produced 1,3-propanediol
US6996980B2 (en) * 2003-06-27 2006-02-14 Sauer-Danfoss Inc. Bent axis hydrostatic unit with multiple yokes
US7476344B2 (en) * 2005-02-25 2009-01-13 E.I. Du Pont De Nemours Electrical apparatuses containing polytrimethylene homo- or copolyether glycol based electrical insulation fluids
US20080108845A1 (en) 2006-11-07 2008-05-08 Hari Babu Sunkara Polytrimethylene ether glycol ester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2166B (zh) * 2011-12-29 2016-10-01 陶氏全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超分支化以烯烴油為主之介電流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308283A1 (en) 2010-12-09
CA2703223A1 (en) 2009-05-22
US7919017B2 (en) 2011-04-05
WO2009064704A1 (en) 2009-05-22
JP2011503808A (ja) 2011-01-27
US8226859B2 (en) 2012-07-24
AU2008321182A1 (en) 2009-05-22
US20090121200A1 (en) 2009-05-14
MX2010005232A (es) 2010-05-27
BRPI0817409A2 (pt) 2015-04-07
KR20100099696A (ko) 2010-09-13
CN101855286A (zh) 2010-10-06
EP2209849A1 (en) 201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35455A (en) Electrical insulation fluids for use in electrical apparatus
US7476344B2 (en) Electrical apparatuses containing polytrimethylene homo- or copolyether glycol based electrical insulation fluids
US20090270644A1 (en) Base agent for electrical insulating oil
McShane Vegetable-oil-based dielectric coolants
US7476332B2 (en) Heat transfer systems utilizing a polytrimethylene homo- or copolyether glycol based heat transfer fluid
CN1984980A (zh) 适用于变压器的多元醇酯
EP2668653A1 (en) Fluorinated oxiranes as dielectric fluids
McShane Natural and synthetic ester dielectric fluids: their relative environmental, fire safety, and electrical performance
CA2861554C (en) Dielectric fluid with farnesene-based oligomer
ES2787276T3 (es) Dispositivo eléctrico y líquido aislante para conexión a una red de alta tensión
CA2492565A1 (en) Dielectric coolants for use in electrical equipment
Abdelmalik et al. Effect of side chains on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alkyl esters derived from palm kernel oil
US20210005345A1 (en) Use of a mixture as dielectric fluid
CN111433865A (zh) 电介质流体和电气装置中的全氟化1-烷氧基丙烯
JP4266676B2 (ja) 電気絶縁油
JP2008531788A (ja) 熱伝達方法
McShane New dielectric coolant concepts for distribution and power transformers
CN106590813A (zh) 一种难燃可降解的液体绝缘介质及其应用
JP2019515446A (ja) 電気活性部品の誘電絶縁化方法
CN107735484A (zh) 低倾点的三羟甲基丙烷酯
McShane Relative properties of the new combustion resistant vegetable oil based dielectric coolants
KR101389008B1 (ko) 부하시 탭 변환기를 구비한 정지 유도전기
WO2023162693A1 (ja) エポキシ樹脂、多価ヒドロキシ樹脂、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及びエポキシ樹脂硬化物並びに多価ヒドロキシ樹脂の製造方法
JPS63310502A (ja) 電気絶縁油
Rajab et al. Monoesters for transformer insulating liqu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