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47459A - Method for fabricating photodiode - Google Patents

Method for fabricating photodiod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47459A
TW200847459A TW96118995A TW96118995A TW200847459A TW 200847459 A TW200847459 A TW 200847459A TW 96118995 A TW96118995 A TW 96118995A TW 96118995 A TW96118995 A TW 96118995A TW 200847459 A TW200847459 A TW 20084745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doping
layer
type
doped reg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118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ang-Chiang Lan
Tzung-I Su
Chien-Nan Kuo
Chao-An Su
Heng-Ching Lin
Shih Wei Li
Wei Chin Hung
Original Assignee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96118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0847459A/zh
Publication of TW200847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7459A/zh

Links

Landscapes

  • Light Receiving Elements (AREA)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200847459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感光二極體的製作方法,特別是 有關於一種可以避免在進行離子佈植時對感光區之晶格造 成損害之感光二極體的製作方法。 【先前技術】 互補式金氧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影像感測器(image sensor)係為現今 一種普遍的固態影像感測元件,且CMOS影像感測器已有 曰漸取代載子偶合裝置(charge-coupled device, CCD)的趨 勢,因為CCD的耗電量高、製程繁複、而且不易與控制電 路或是訊號處理電路整合,因此CCD晶片的體積難以縮 小。而CMOS影像感測器的是以傳統的半導體製程製作, 因此具有製作成本較低以及元件尺寸較小的優點,此外, CMOS影像感測器還具有高量子效率(quantum efficiency) 以及低雜訊(read_out noise)等優勢,因此已廣泛應用在個人 電腦相機(PC camera)以及數位相機(digital camera)等電子 產品上。 傳統CMOS景〉像感測元件的像素單元包括有一設於基 •底中的感光二極體。另提供有一轉移閘極(transfer gate)用 來將產生在感光一極體内的光電電荷移轉至一浮置的擴散 6 200847459 區域(floating diffusion)。前述浮置的擴散區域一般又與一 從源極隨柄器電晶體(source follower transistor)的閑極摩馬 合。從源極隨耦器電晶體提供一輸出訊號予一列存取電曰 體(row select access transistor),且該列存取電晶體具有— 閘極。另一電晶體,具有一閘極,也就是所謂的重置電曰曰 體(reset transistor),則是用來重設浮置的擴散區域,使其 回復到某個電荷準位。在各電晶體的閘極的兩側另提供有 N型掺雜汲極/源極區域(N-type doped source/drain regions)。此外,靠近轉換閘極的浮置的擴散區域通常亦為 N型摻雜。 在上述之CMOS影像感測元件的像素單元中,感光一 極體通常包括一 PNP接面區域,其係由一表面P型拾固層 (surface P+ pinning layer)、一 N型摻雜區以及p型摻雜井 所構成’由於感光《一極體包含有兩個P型區域,因此可以 將夾在其中的N型摻雜區完全空乏。另外,此感光二極體 主要係依照其感光區所產生之光電流來處理訊號資料,例 如感光£於受光狀悲所產生的漏遺電流(light current)代表 訊號(signal),而感光區於不受光狀態所產生的漏遺電流 (dark current)則代表雜訊(n〇ise),因此感光二極體可以利用 訊號雜訊比(signal/noise)的強弱方式來處理訊號資料。 苐1圖至弟6圖緣示的是習知CMOS影像感測器之車j 7 200847459 程。如第1圖所示,提供一基底10包含P型摻雜井,接著 形成一 STI結構12於基底10中,然後利用離子佈質將P 型摻質摻入基底10中,再形成一 P型摻雜區14,用來調 整轉移閘極(transfer gate)的起始電壓(threshold voltage)以 及栓定感光二極體的表面電壓(surface voltage)。 接著如第2圖所示,形成一介電層(未顯示)於基底10 上,再於介電層上形成一導電層(未顯示)。然後對此導電 層與介電層進行一黃光暨蝕刻製程,以於基底10上形成各 電晶體所需之閘極,例如第2圖中的轉移閘極(transfer gate),其包含一絶緣層16以及一導電體18。 如第3圖所示,隨後形成一絶緣層20全面覆蓋基底10 以及導電體18。之後如第4圖所示,以圖案化之第一光阻 22定義出感光二極體區域23並進行一 N型離子佈植製 程,用以將N型摻質摻入感光二極體區域23之下的基底 10中,形成一 N型摻雜區24。 如第5圖所示,移除第一光阻22,再以圖案化之第二 光阻26定義感光二極體區域23,接著進行P型離子佈植 製轾,以於感光二極體區域23摻入P型摻質形成一 P型摻 雜區28,完成感光二極體之製程。 8 200847459 在移除第二光阻26之後,如第6圖所示,再以圖案化 之第三光阻(未顯示)為遮罩,於導電體18之一側摻入~ N 型摻雜區30,完成主動像素感測器之製程。 另外,在美國專利案US2006/0138471中亦提出了另一 種CMOS影像感測器之製程,其製程如以下第7圖至第13 圖所纟會示。 如第7圖所示,提供一基底110包含P型摻雜井,接著 形成一 STI結構112於基底110中,然後利用離子佈質將p 型摻質摻入基底110中,形成一摻雜區114,以調整主動像 素感測器的起始電壓(threshold voltage)以及栓定感光二極 體的表面電壓(surface voltage)。 接著如第8圖所示,形成一介電層(圖未示)於基底u〇 上,再於介電層上形成一導電層(圖未示)。然後對此導電 層與介電層進行一黃光暨蝕刻製程,以於基底U0上形成 各電晶體所需之閘極,例如第8圖中的轉移閘極(transfer gate),其包含一絶緣層116以及一導電體118。 如第9圖所示,隨後形成一絶緣層12〇全面覆蓋基底 110以及導電體118。之後如第1〇圖所示,以圖案化之第 一光阻122定義出感光二極體區域123並進行一濕蝕刻製 9 200847459 程,以去除部分絶緣層12〇,再進行一 N型離子佈植製程, 用以將N型摻質摻入感光二極體區域123 之下的基底110 中,形成一 N型摻雜區124。 在去除光阻122之後,如第11圖所示,於感光二極體 區域123表面形成一單晶矽層132。然後如第12圖所示, 再形成一圖案化之光阻層丨20,接著進行一 P型離子佈植 製程,於感光二極體區域123摻入P型摻質形成一 p型摻 雜£ 12 8 ’元成感光二極體之製程。 如第13圖所示,去除光阻層126,然後於導電體118 之二側形成一側壁子134,最後再利用一圖案化之第三光 阻(圖未示)及離子佈植製程,於導電體118之一側的基底 110中,形成一 N型摻雜區130,完成CMOS影像感測器 之1程。 此外,在美國專利案US6838742中也提出了一種CMOS 影像感測器之結構。第14圖繪示美國專利案US6838742 提出之CMOS影像感測器之結構示意圖。一基底210内包 含一溝渠式的感光二極體區域223,其中感光二極體區域 223是由一摻雜層236、一絶緣層237以及一導電層238所 組成,一導電體218與感光二極體區域223相鄰,一 N型 換雜區230位於導電體218之一側。如US6838742所揭露’ 200847459 其係利用凹入式溝渠的結構來增加感光區的面積,使 CMOS影像感測器之感測度增加,然而,此種方式的製作 過程相當繁複。 在上述習知技術中的感光二極體之感光區之表面的晶 格結構,很容易在各離子佈植製程中被高劑量摻質佈植所 破壞,造成不受光狀態所產生的漏遺電流增加,使得訊號 對雜訊比因而降低,嚴重影響感光二極體之感光區的感測 度。此外,由於習知感光二極體之空乏區(即PN接合位置) 位於基底深處,因此當該空乏區接收入射光照射並將光子 轉換成電流時,入射光的光子數量將會隨著入射深度而損 耗,特別是對於短波長光(例如藍光)照射時,因為短波長 光對半導體晶片的穿透深度(skin depth)較淺,其感測度衰 減的情形會更嚴重。因此需要—種新的製程來改進在進行 離子佈貝日^表面的晶格結構被破壞以及感測度衰減之問題。 【發明内容】 有鑑於此 決上述問題。 本龟明將感光一極體之製程加以改良來解 供一 崎細,其係提 雜井,隨後於穆雜并φ V、J先,提供—基底包含至少一換 ' 形成一第一摻雜區,接著於第一摻雜 11 200847459 £的表面上利用磊晶製程形成一單晶矽層,並在 成-第二摻雜區。另外,1=層以於其表面形 含-形成一第-—「 $成该弟-摻雜區之前,另包 ㈣雜J 該摻雜井中之步驟,其中形成該 二 £為—臨界1壓難(細adjustment)之步 供另樹料娜騎揭露^—較錄_,其係提 雜井,石二=的方法’首先提供—基底包含至少一推 層,並原位(i,摻雜單晶# 曰井^成一早曰曰石夕 一掺雜區,隨後於i曰t 早糾層表面形成一第 日石夕之日玫,、03矽層表面形成一絶緣層,用來保護單 :矽二:不糊製程破壞’最後形成-第二摻雜區於該單 日日矽層下方之摻雜井中。 干 社構明製作感光二極體之方式可避免表面的晶格 二衣程中被高劑量摻f佈植所破壞 不受光狀態所產生的漏、虫ο I文降低 产。此 、边電》巩值,提升感光二極體之感測 :生的漏、i」:、、:之感光二極體之結構減少了受光狀態所 速再去退電Z瓜肌通到問極通道的距離’使訊號傳遞更快 ί面=者’本發明之感光二極體增加了感光二極體之感光 :心體!感:二極體之感測度提升。另外,本發明之感 體由於感光二極體之空乏區較接近光感測區表面, 12 200847459 •所以本發明對短波長光可有較佳的感光敏感度,且因為感 光二極體之空乏區位置距離STI結構較遠,所以可降低sti 結構和感光二極體之空乏區之間的漏電流問題。 【實施方式】 請參考第15圖至第19圖,第15圖至第19圖為本發明 製作感光二極體之一較佳實施例的方法示意圖。 如第15圖所示,首先提供一基底40,其至少包含一 P 里摻雜井41以及一 STI結構42形成於基底40中。此皆為 、為σ亥項技藝者及通常知識者所熟知,例如可先進行一推 雜井製程,再於基底40内形成至少一溝渠(圖未示),並於 基底4〇表面全面覆蓋一絶緣層(圖未示)並填滿溝渠,然後 利用化學機械研磨形成一 STI結構42於基底40中。其中, , STI結構42係用來彼此隔離主動像素感測器之各個像素單 元’其亦可利用其他如場氧化層(F〇x)等絕緣結構來替代。 然後利用離子佈質將P型摻質摻入基底40中,形成一第三 換雜區’ P型摻雜區44,以調整轉換閘極(transfer gate)的 起始電壓(threshold voltage)。 如弟16圖所示’接著於基底40表面形成一介電層(圖 . 未示)’此介電層可以為熱氧化法所形成之矽氧化合物,或 者是以其他沉積等製程所形成之各式介電材料,隨後再於 13 200847459 介電層上形成一導電層(圖未示),且此導電層可包含多晶 矽層、金屬矽化物、金屬、合金或者是以其他沉積等製程 所形成之各式導電材料。然後對此導電層與介電層進行一 黃光暨蝕刻製程,以於基底40上形成各電晶體所需之閘 極,例如第16圖中的轉移閘極(transfer gate),其包含一絶 緣層46和一導電體48。 如第17圖所示,以一光阻層(圖未示)全面覆蓋基底 40、STI結構42及導電體48,接著在經過曝光和顯影步驟 定義出感光二極體區域50之後,再以高能量離子佈植將N 型摻質(例如磷或砷等)摻入感光二極體區域50之基底40 中,形成一第一摻雜區,N型摻雜區52,並藉由控制該高 能量離子佈植之能量,將N型摻雜區52之深度調整為離基 底40表面較近,在完成離子佈植之後,隨即將此光阻層剝 除0 隨後如第18圖所示,進行一蠢晶製程以形成一導電 層。例如先形成一圖案化之遮罩(圖未示)曝露出感光二極 體區域50,再使用氣相磊晶製程,以於N型摻雜區52表 面形成一層單晶矽層54。其中,氣相磊晶製程為熟習該項 技藝者及通常知識者所熟知,其是在反應器内加入矽源材 料氣體,使石夕源材料的分子擴散到晶圓表面,接著在表面 上吸附並且和其它的表面原子產生鍵結形成和基底晶體相 14 200847459 相同的晶體結構,故不多加贅述。此外,在本實施例所揭 露的製程中,形成之單晶矽層為一包含斜邊面積55之立體 梯形,而此斜邊面積55可使本發明之感光二極體區域50 的面積增加,當然單晶矽層亦可以為矩形或是其它立體結 構,不限於上述之立體梯形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當氣相磊晶製程進行到一預定程度時, 亦即單晶矽層54約成長到所需之高度時,原位(in-situ)將 氣相摻雜物直接通入磊晶反應器内,繼續進行該磊晶製程 並使摻質混入磊晶成長的單晶矽層54表面,形成一第二摻 雜區,摻雜區56,如第19圖所示,完成感光二極體之製 程。以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此氣相摻雜物為P型,其可 包含如硼等3A族之摻質。最後再利用一圖案化之光阻層 (圖未示)及離子佈植製程,於導電體48之一側的基底40 中,形成一 N型摻雜區58作為汲極,完成主動像素感測器 之製程。 由於本發明之感光區的表面的推質係在蟲晶的同時加 入氣相摻雜物,使得磊晶晶格中混雜有摻質之原子,而習 知技術則是在感光區表面形成後,才再利用高能量的離子 佈植,植入摻質,因此習知技術在植入過程中,將不可避 免的會對感光區的晶格造成損害,因而使不受光狀態所產 生的漏遺電流值(dark current)上升,嚴重影響感測度,而本 15 200847459 發明之製程即可改善此一缺點。 再者’本發明之感光二極體,由於增加了 一層單晶石夕 結構’其斜邊面積增加了感光二極體之感光區面積,使感 光二極體之感測度提升。另外,因為本發明之感光二極體 之空乏區位置(即PN接面)較接近感光區表面,因此本發明 對短波長光(例如藍光)有較佳的感光敏感度,同時因為空 乏區位置較接近感光區表面,故也使受光狀態所產生的漏 遺電流流通到閘極通道的距離減少,使訊號傳遞更快速。 且本發明之感光二極體之空乏區位置較淺,所以可有效降 低STI結構和感光二極體之空乏區之間的漏電流問題。 請參考第20圖至第24圖,第20圖至第24圖為本發明 I作感光一'極體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方法示意圖,其中相 同的元件或部位沿用相同的符號來表示。 如第2〇圖所示,首先提供一基底40,其至少包含一 p 型摻雜井41以及一 STI結構42形成於基底40中。此皆為 热習该項技藝者及通常知識者所熟知,例如可先進行一择 雜井製程,再於基底40内形成至少一溝渠(圖未示),並於 基底40表面全面覆蓋一絶緣層(圖未示)並填滿溝渠,然後 利用化學機械研磨形成一 STI結構42於基底4〇中。其中, STI結構42係用來彼此隔離主動像素感測器之各個像素單 16
V 200847459 -70 ’其亦可利用其他如場氧化層(FOX)等絕緣結構來替代。 然後利用離子佈質將p型摻質摻人基底4()中,形成一第三 摻雜區,p型摻雜區44以調整轉換閘極(transfer纠⑹的起 始電壓(threshold voltage)。 如第21圖所示,接著於基底4〇表面形成一介電層(圖 未不),此介電層可以為熱氧化法所形成之石夕氧化合物,或 者是以其他沉積等製程所形成之各式介電材料,隨後再於 η電層上形成一導電層(圖未示),且此導電層可包含多晶 石夕層、金屬石夕化物、金屬、合金或者是以其他沉積等製程 所形成之各式導電材料。然後對此導電層與介電層進行一 汽光暨蝕刻製程,以於基底4〇上形成各電晶體所需之閘 極’例如弟21圖中的轉移閘極(transfer gate),其包八么 緣層46和一導電體48。 3 絶 隨後如第22圖所示,進行一磊晶製程以形成一導“ 層。例如先形成一圖案化之遮罩(圖未示)曝露出感光一μ 體區域50,再使用氣相磊晶製程,以於N型摻雜區〜極 面,亦即部分之摻雜井41上,形成一層單晶矽層2表 中,氣相磊晶製程為熟習該項技藝者及通常知織者 其 知,其是在反應器内加入矽源材料氣體,使矽源材净斤热 子擴散到晶圓表面,接著在表面上吸附並且和其它;斗的分 原子產生鍵結形成和基底晶體相相同的晶體結構、表面 ,故不多 17 200847459 加贅述。此外,在本實施例所揭露的製程中,形成之單晶 石夕層為一包含斜邊面積55之立體梯形,而此斜邊面積55 可使本發明之感光二極體區域的面積增加,當然單晶矽層 亦可以為矩形或是其它立體結構,不限於上述之立體梯形 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當氣相磊晶製程進行到一預定程度時, 亦即單晶石夕層54約成長到所需之高度時,原位(in-situ)將 氣相摻雜物直接通入磊晶反應器内,繼續進行該磊晶製程 並使摻質混入磊晶成長的單晶矽層54表面,形成一第一摻 雜區,摻雜區56,如第23圖所示。以本發明之較佳實施 例,此氣相摻雜物為P型,其可包含如硼等3A族之摻質。 接著,在單晶矽層表面形成一絶緣層60。絶緣層60覆蓋 在單晶矽層54上,用來作為後續之離子佈植的犧牲層,以 避免離子佈植所造成的感光區晶格破壞。 如第24圖所示,以一光阻層(圖未示)全面覆蓋基底 40、STI結構42及導電體48,接著在經過曝光和顯影步驟 定義出感光二極體區域50之後,再以高能量離子佈植將N 型摻質(例如磷或砷等)摻入感光二極體區域50之基底40 中,形成一第二摻雜區,N型摻雜區52,完成感光二極體 之製程。在完成離子佈植之後,隨即將此光阻層剝除。然 後,於導電體48之一側形成一 N型摻雜區58,作為汲極, 18 200847459 除。、其像素感測器之製_呈。之後,可選擇性絶緣層60去 二二私由於摻雜區52之上有-層單晶矽層54,因此在 進仃摻雜區52 4Π主 疋離子佈植時,摻質打入的深度會離基底 叫表面較近,係 ^ ^ 件感先二極體之ΡΝ接面和基底40表面之 此離小。 一 ^貝施例中,感光區的表面在離子佈植之前事先覆蓋 摔、、、>彖層以大幅減少離子轟擊時所造成之晶格的損 一 2自知技術則未有任何犧牲層保護感光區,便直接使 “:此墨的離子佈植,植入摻質,因此不可避免的會對感 ^區的日日格造成損害,進而使不受光狀態所產生的漏遺電 机值上升’而本實施例之製程即可改善此-缺點。 再者’此實施例所揭露之感光二極體,由於增加了一 6單阳石夕結構,其斜邊面積增加了感光二極體之感光區面 矛貝使感光二極體之感測度提升。另外,因為本發明之感 光一極體之空乏區位置(即PN接面位置)較接近感光區表 面,對短波長光(例如藍光)可有較佳的感光敏感度,同時 由於工乏區位置離感光區表面較近,故也使受光狀態所產 生的漏遺電流流通到閘極通道的距離減少,使訊號傳遞更 陕速。且本發明之感光二極體之空乏區位置距離感光區表 面較近,也可有效降低811結構和感光二極體之空乏區之 間的漏電流間題。 19 200847459 、 m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 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 圍。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至第6圖繪示的是習知主動像素感測器之製程。 第7圖至第13圖繪示的是US2006/0138471之主動像素感 測器之製程。 第14圖繪示的是US6838742之主動像素感測器之結構示 意圖。 第15圖至第19圖為本發明製作感光二極體之一較佳實施 例的方法示意圖。 第20圖至第24圖為本發明製作感光二極體之另一較佳實 施例的方法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基底 12 STI結構 14 摻雜區 16 絶緣層 18 導電體 20 絶緣層 22 第一光阻 23 感光二極體區域 24 摻雜區 26 第二光阻 28 摻雜區 30 N型摻雜區 40 基底 20 200847459 41 P型摻雜井 42 STI結構 44 摻雜區 46 絶緣層 48 導電體 50 感光二極體區域 52 摻雜區 54 單晶矽層 55 斜邊面積 56 摻雜區 58 沒極 60 絶緣層 110 基底 112 STI結構 114 摻雜區 116 絶緣層 118 導電體 120 絶緣層 122 光阻 123 感光二極體區域 124 摻雜區 126 光阻層 128 推雜區 130 N型摻雜區 132 單晶矽層 134 側壁子 210 基底 216 絶緣層 218 導電體 223 感光二極體區域 230 N型摻雜區 236 摻雜層 237 絶緣層 238 導電層 21

Claims (1)

  1. 200847459 十、申請專利範圍·· 至少包含下列步驟: i 一種感光二極體的製作方法, 提供一基底包含至少一摻雜井; 形成-第-摻雜區於該摻雜井中;以及 進m製程’以於該第―摻雜區上形成一導電 層,亚原位(in·-)於縣晶製程摻雜該導電層,以於 電層表面形成一第二摻雜區。 、 P 2 型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製作方法,其令該推雜井為 其中該第一摻雜區 3 ·如申睛專利範圍第2項之製作方法 為N型。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製作方法,1中 區為P型。 “中。亥弟—摻雜 5 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製作方法,其中在形成該第 一摻雜區之前,另包含—形成—第三#雜區於該摻雜^中 V ^其中形成s亥弟二推雜區為一臨界電壓調整 (Threshold adjustment)之步驟。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製作方法,其中該第三摻雜 22 200847459 區為P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製作方法,其中該導電層包 含早晶發。 8. 一種感光二極體的製作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驟: 提供一基底包含至少一摻雜井; 進行-蟲晶製程,以於部分之該摻雜井上形成一導電 層’並原位(in-situ)於該遙晶製程摻雜該導 兮 電層表面形成-第一摻雜區; 於~ 於該導電層表面形成一絶緣層;以及 形成-第二換雜區於該導電層下方之該換雜井中。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製作方法,复由+ ^ 二摻雜區之後,另包含一去除該絶緣層之;驟。形成該第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製作方法, P型。 /、中該摻雜井為 其中該第一摻雜 其中該第二摻雜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之製作方法 為p型。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製作方法 區為N型。 23 200847459 • 13. Μ請專利範圍第1G項之製作方法,其中在形成士亥第 一摻雜區之前,另包含-形成-第三摻雜區於該摻雜井 之步驟,其中形成該第三摻雜區為—臨界電壓調整 (Threshold adjustment)之步驟。 ,其中該第三摻雜 其中該導電層包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製作 區為P型。 ‘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製作方法 含單晶矽。 /
    圖式: 24
TW96118995A 2007-05-28 2007-05-28 Method for fabricating photodiode TW200847459A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18995A TW200847459A (en) 2007-05-28 2007-05-28 Method for fabricating photodiod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18995A TW200847459A (en) 2007-05-28 2007-05-28 Method for fabricating photodiod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7459A true TW200847459A (en) 2008-12-01

Family

ID=44823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118995A TW200847459A (en) 2007-05-28 2007-05-28 Method for fabricating photodiod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084745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29304B2 (ja) イメージセ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485653B1 (ko) Cmos 이미지 센서 및 이의 형성 방법
KR100619396B1 (ko) 시모스 이미지 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657143B1 (ko) 이미지 센서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0959435B1 (ko) 이미지 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889461B2 (en) CIS image sensors with epitaxy layer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JP2007081358A (ja) Cmosイメージセ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019360A (ja)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13177A (ja) Cmosイメージセ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133813A (en) CMOS image sensor with self-aligned photodiode implants
TWI785385B (zh) 用於抑制暗電流的淺溝槽隔離(sti)結構及形成方法
KR100562668B1 (ko) 암신호 감소를 위한 이미지센서 제조 방법
JP4061609B2 (ja) 延伸されたピンドフォトダイオ―ドを有するイメ―ジセ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625945B1 (ko) 씨모스 이미지 센서의 포토다이오드 제조 방법
KR20080062046A (ko) 이미지 센서의 제조 방법
CN112599548B (zh) 图像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11832A (zh) Cmos图像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KR100748318B1 (ko) 이미지센서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4388536A (zh) 图像传感器形成方法及图像传感器
KR100595876B1 (ko) 이미지센서의 포토다이오드 제조방법
JP2010103318A (ja) 半導体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固体撮像素子
TW200847459A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photodiode
CN214542237U (zh) 图像传感器
US20080299700A1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photodiode
JPH05183184A (ja) 固体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