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40571A - Piperidine derivativ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Piperidine derivativ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40571A
TW200840571A TW097106880A TW97106880A TW200840571A TW 200840571 A TW200840571 A TW 200840571A TW 097106880 A TW097106880 A TW 097106880A TW 97106880 A TW97106880 A TW 97106880A TW 200840571 A TW200840571 A TW 20084057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ompound
alkyl
formula
do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06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ean E Lachowicz
Robert G Aslanian
Michael Berlin
Joyce J Hwa
Original Assignee
Sch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Schering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40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057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4Non condensed pyridines; Hydrogenated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445Non condensed piperidines, e.g. piperocaine
    • A61K31/4523Non condensed piperidines, e.g. piperocaine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61K31/4545Non condensed piperidines, e.g. piperocaine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contain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pipamperone, anabas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 A61P13/12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of the kidne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9/00Drugs for skeletal disorders
    • A61P19/02Drugs for skeletal disorders for joint disorders, e.g. arthritis, arthr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04Centrally acting analgesics, e.g. opio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06Antimigraine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senses
    • A61P27/02Ophthalm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senses
    • A61P27/02Ophthalmic agents
    • A61P27/06Antiglaucoma agents or mio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senses
    • A61P27/02Ophthalmic agents
    • A61P27/12Ophthalmic agents for catara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61P29/02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without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4Anorexiants; Antiobesity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 A61P3/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for hyperglycaemia, e.g. antidiabe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endocrine system
    • A61P5/4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endocrine system of the pancreatic hormones
    • A61P5/5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endocrine system of the pancreatic hormones for increasing or potentiating the activity of insul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eating ischaemic or atherosclerotic diseases, e.g. antianginal drugs, coronary vasodilators, drugs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tinopathy, cerebrovascula insufficiency, renal arteriosclerosi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Diabet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Obesit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Hydrogenated Pyridine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Pyridine Compounds (AREA)
  • Nitrogen And Oxygen Or Sulfur-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20084057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六氫吡啶衍生物,包含該等六氫吡咬衍生 物之組合物,及使用該等六氫吡啶衍生物治療或預防患者 之疼痛、糖尿病、糖尿病併發症、葡萄糖耐受性異常 (IGT)或空腹葡萄糖異常(I]FG)之方法。 【先前技術】 糖尿病係指由多個病因因素引起之疾病過程且特徵為血 ® 漿葡萄糖之含量升高,或空腹狀態時或在口服葡萄糖耐受 性試驗期間投與葡萄糖後血糖過多。持久或不受控制之金 糖過多與增加且早發之發病率及死亡率相關。異常葡萄糖 穩態與脂質、脂蛋白及脂蛋白元代謝之變化及其他代謝性 及血液動力學疾病相關。因而,糖尿病患者處於大血管及 微血管併發症之高危險中,該等併發症包括冠心病、中 風、周邊血官疾病、高血壓、腎病變、神經病及視網膜 病。因此,葡萄糖穩態、脂質代謝及高血壓之治療性控制 ® 對於糖尿病之臨床控制及治療至關重要。 存在兩種普遍認可之糖尿病形式。在丨型糖尿病或胰島 素依賴性糖尿病(insulin_dependent diabetes meUit則, IDDM)中,患者產生極少胰島素或不產生胰島素,胰島素 為調節葡萄糖利用之激素。在2型糖尿病或非騰島素依賴 性糖尿病(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 中,患者常常具有與非糖尿病個體相比相同或甚至升高之 企漿胰島素含量;然而,此等患者已發展對於胰島素對主 129243.doc 200840571 =胰島素敏感性組織(肌肉、肝及脂肪組織)中葡萄糖及脂 貝代謝之刺激效應的抗性,且血漿胰島素含量在升高時不 足以克服顯著的騰島素抗性。 理胰島素抗性與胰島素受體之數目減少無關,而與未充分 島素後受體結合缺陷(p0st_inSUlin reCept〇r # defect)相關。此對胰島素反應性之抗性導致肌肉 一萄糖吸收、氧化及存儲之胰島素活化不足,及脂肪組 Λ中月曰肪刀解及肝中葡萄糖產生及分泌之騰島素抑制不充 分。 許多年大體上未曾變化之2型糖尿病之可用治療具有公 認之偈限性。雖然身體鍛煉及減少飲食卡路里之攝取可顯 $改善糖尿病病狀,但由於根深蒂固之岐生活方式及過 里艮物肩耗,尤其含有高飽和脂肪量之食物而使得此治療 之順應性極弱。藉由投與刺激騰腺[β]-細胞分泌較多胰島 素之磺醯脲(例如甲苯磺丁脲(t〇lbutamide)及格列吡嗪 • (gliP1Zlde))或美格替耐(meglitinide),及/或當續醯脲或美 ^曰耐無放日寸藉由注射胰島素來增加胰島素之血漿含量可 導致胰島素濃度足夠高以刺激極具騰島素抗性之組織。然 而’血漿葡萄糖之危險低含量可由投與騰島素或騰島素促 泌素(績醯脲或美格替耐)引起,且可由於具有甚至更高之 血水騰島素而生騰島素抗性程度增力口。雙脈為可增加騰 島素敏感性且達成血糖過多之程度回落的另一種藥 劑。然而’此等藥劑可誘發乳酸性酸中毒…惡心及腹渴。 格列酮(gmazone)(亦即5·苯甲基嗟唾烧_2,4_二嗣)為已證 129243.doc 200840571 明適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之另—種化合物。在2型糖尿病之 -干動物模型中此等藥劑增加肌肉、肝及脂肪組織中之胰 ’島素敏感性,從而導致葡萄糖之高血漿含量部分或完全回 洛而不發生低血糖症。目前銷售之格列_為過氧化體增殖 物活化受體(per〇xisome pr〇liferat〇r activated rece咖, PPAR)、主要為ΡΡΑΚ·γ亞型之促效劑。通常咸信之 促效作用引起用格列酮觀察到之胰島素敏感性之改良。測 試用於治療II型糖尿病之新穎ppAR促效劑為^、丫或§亞型 之促效劑’或其組合,且在多數情況下在化學上不同於格 列酮(亦即,其不為噻唑烷二酮)。已在一些用諸如曲格列 酮(tr〇glitazone)之格列酮藥物治療的患者中注意到嚴重副 作用(例如肝毒性)。 治療該疾病之其他方法目前正在研究中。新生物化學方 法包括用α.葡糖㈣抑制劑(例如阿卡波糖㈤咖叫)及蛋 白質酪胺酸磷酸酶-1B (protein tyr〇sine ρ1ι〇___ΐΒ, PTP-1B)抑制劑治療。 亦正在研究作為二肽基肽酶·IV (dipeptidyl peptidase_ IV ’ DPP-IV)酶之抑制劑之化合物作為可適用於治療糖尿 病且尤其2型糖尿病之藥物。 儘管關於治療糖尿病之認識體系變寬,但此項技術中仍 需要安全概況增加及/或功效改良之適用於治療糖尿病及 相關代谢疾病之小分子藥物。本發明解決彼需要。 【發明内容】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式⑴化合物: 129243.doc 200840571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酯或前藥,其中··
R為芳基、雜芳基、雜環烷基、烷基、環烷基或烷基芳 基’其中每一者可視情況經1至4個取代基取代,該等取代 基相同或不同,且獨立地選自鹵基、-ΟΉ、_〇-烷基、鹵烷 基 〇CF3、-NW、笨基、-no2、-co2r4、-CON(R4)2 -S(0)mN(R )2&_cn,或 Rjx共同形成:
X為-c(o)-、_c⑽r3)_、_c(nnr4r5)、
OR3
N II , -c-CH R20 或 OR R20N I II *CH一C- 3 R2為五員或六員雜关其 方基,其中六貝雜芳基含有1或2個氮 衣原子,且其餘裱原子為 且五貝布隹方基含有1或2個選 自虱、氧及硫之雜環原子, ,、餘%原子為碳;且里中不 員或六員雜芳基可視情況 ’、 *上 個取代基取代,該等取茯 基相同或不同,且獨立地 巧、自鹵基、-OH、焓其、n❸ 基、齒烷基、-〇CF3、_NR4 5、 " 1 一 本基、-N02、_c〇2R4、 129243.doc 200840571 -CON(R4)2、_CH2NR4R5、-(N)C(NR4R5)2>^_CN ; R3為氫 '烷基、芳基、雜芳基、雜環烷基、芳基烷基、 鹵烷基、-CH2CF3、_(CH2)e-C(〇)N(R4)2、_(CH2)e_c(〇)〇R4 或-(CH2)e-C(0)R3(),其中芳基、雜芳基或雜環烷基或者芳 基烷基之芳基部分可視情況經〗至3個取代基取代,該等取 代基相同或不同’且獨立地選自鹵基、、_〇cf3、_ 烷基、-CN、-N(R45)2、-C〇2R45 及 _C(〇)N(R45)2 ; R每次出現時獨立地為氫、烷基、芳基或烷基芳基,其 中芳基或烷基芳基之芳基部分可視情況經丨至3個取代基取 代,該等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獨立地選自_基、鹵烷 基、-OCF3、-OH、-N(R45)2、-C02R45、·〇(0)Ν(Κ45)2及 -CN ; R5為氫、烷基、-C(〇)R4、_C(0)2R4或-C(0)N(R4)2,或 R4及R5連同其所連接之氮原子一起連接形成五員或六員雜 環烷基; R6為烷基、芳基、烷基芳基、鹵基、_〇H、 基)、ii 烷基、_〇CF3、-nr4r5、苯基、_n〇2、_c〇2R4、 -CON(R4)2或-CN ; R12為烷基、-OH、_〇-烷基或-F ; R為烧基、-OH、-〇-烧基或; R2G每次出現時獨立地為-H4Cl-c6烷基; R3()為雜環烷基; R45每次出現時獨立地為H、烷基、烷基芳基或芳基,其 中芳基或烧基芳基之芳基部分可視情況經i至3個取代基取 129243.doc 200840571 代,該等取代基相同或不同,曰扼
+ U 且獨立地選自鹵烷基、-OH 、鹵基、烧基、-N〇2及-CN ; M1及M2各自獨立地為ch ' CF或N ; Y 為-ch2-、-c(0)-、-C(N〇R20)K(Sh; z為伸烷基; a為0、1或2 ; b為Ο、1或2 ; c為Ο、1或2 ;
e為在0至5範圍内之整數. m為1或2 ; η為卜2或3’因此當M1為氮時,η為2或3;且 、2或3,因此當Μ2為氮時,ρ為2或3。 在另㉟樣中’本發明提供—種治療患者之疼痛、糖尿 病、糖尿病併發症、葡萄糖耐受性異常或空腹㈣糖異常 (各為病狀")之方法,其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有效 多種式(I)化合物。 ^ =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包含一或多種式⑴化合物、 療劑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载劑的組合物, -或多種式⑴化合物及該另—種治療劑之量;二 者之病狀有效。 巧對/Π療患 【實施方式】 除非另有扼不’否則如上文所使用,且貫穿本揭干荦的 下列術語應理解為具有下列意義: 揭不案的 ’’患者”為人類或非人類哺乳動物。在一實施例中,患者 I29243.doc -1!- 200840571 為人類。在m例中,患者為非人類哺乳動物,包括 (但不限於)猴子、狗、狒狒、恆河猴、小鼠、大鼠、馬、 1 苗或兔子。在另一實施例中,患者為伴信動物,包括(但 不限於)狗、貓、兔子、馬或雪貂。 本 仕 灵施例中,患者 為狗。在另一實施例中,患者為貓。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肥胖〃係指 日思者超重且具有25或更 大之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Β , ^ 丄 βΜΙ)。在一實施例中, 肥胖患者具有25或更大之βμι。在另一每—/ 任另一實施例中,肥胖患 者具有25至30之BMI。在另一實妳也丨士 只苑例中,肥胖患者具有大 於30之BMI。在又一實施例中 肥胖患者具有大於40之 BMI 〇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葡萄糖耐受性異常"定義為如使用 75 g 口服葡萄糖耐受性試驗所量測具有14〇㈣儿至州 者在2小時後具有中間升高之葡 葡萄糖耐受性異常之病狀期間 mg/dL (7·8 mm〇mil.〇 mm〇1)的兩小時葡萄糖含量。當患
糖尿病之含量。 萄糖含量時,認為其處於 ’其中該含量小於限定2型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空腹葡萄糖異常"定義為1〇〇 叫/扎至125 mg/dL之空腹血糖含量;正常空腹葡萄糖值低 於 100 mg/dL。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有效量”係指式⑴化合物及/或另 一種治療劑或其組合物之量,當向罹患病狀之患者投與 時’該量有效產生所需治療、改善、抑制或預防作用。在 本發明之組合療法中’有效量可指各個別藥劑或作為整體 129243.doc -12- 200840571 之組合,其中所投與之所有藥劑之量一起有效,但其中該 組合之組份藥劑可能個別地不以有效量存在。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烧基”係指可為直鏈或支鏈且含有 約1至約20個碳原子之脂族烴基。在一實施例中,烷基含 有約1至約12個碳原子。在另一實施例中,烷基含有約1至 約6個碳原子。烷基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曱基、乙基、正 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第二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 正戊基、新戊基、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及新己基。烷 基可未經取代或視情況經一或多個可相同或不同之取代基 取代,各取代基獨立地選自由下列各基團組成之群··鹵 基、烧基、芳基、環烷基、氰基、_〇H、_〇_烷基' _伸烷 基-0-烷基、烷基硫基、-NH2、-NH(烷基)、_N(烷基)2、 -NH(環烷基)、-〇-C(0>烷基、芳基、_〇 c(〇卜環 烷基、-C(0)0H及-C(0)0-烷基。在一實施例中,烷基未經 取代。在另一實施例中,烷基為直鏈基團。在另一實施例 中,烧基為支鏈基團。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伸烷基"係指一個烷基氫原子已經 一鍵置換的如上文所定義之烧基。伸烧基之非限制性實例 包括-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ch3)ch2ch2-及-ch2ch(ch3)ch2—在一實施例 中,伸烧基具有1至約6個碳原子。在另一實施例中,伸燒 基為支鏈基團。在另一實施例中,伸烷基為直鏈基團。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芳基"係指包含約6至約14個碳原 子之芳族單環或多環系統。在一實施例中,芳基含有約6 129243.doc -13- 200840571 至約ίο個碳原子。芳基可視情況經一或多個可相同或不同 且如下文所定義之’’環系統取代基"取代。說明性芳基之非 限制性實例包括苯基及萘基◊在一實施例中,芳基=嶝取 代。在另一實施例中,芳基為苯基。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烷基芳基”係指連接於如上文所定 義之烧基的如上文所定義之芳基,其中燒基芳基經由其芳 基部分與分子之其餘部分鍵結。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芳基烷基"係指連接於如上文所定 鲁^之烧基的如上文所定義之芳基’其中芳基院基經由其炫 基部分與分子之其餘部分鍵結。在一實施例中,芳基烷基 為苯曱基。 &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環烷基”係指包含約3至約ι〇個環 碳原子之非芳族單環或多環碳環系統。在一實施例中,環 烷基含有約5至約10個環碳原子。在另一實施例中,環烷 基含有約5至約7個環原子。說明性單環環烷基之非限制性 馨實例包括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己基、環庚基及環 辛基。說明性多環環烷基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丨_十氫萘 基、降宿基及金剛烷基。環烷基可視情況經一或多個可相 同或不同且如下文所定義之"環系統取代基,,取代。在一實 施例中,環烧基未經取代。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鹵基”係指_F、_Cb _阶或q。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鹵烷基”係指一或多個烷基氫原子 已獨立地經-F、-Cl、-Br或-I置換的如上文所定義之烷 基。鹵烧基之非限制性說明性實例包括_CH2f、-CHF2、 129243.doc -14- 200840571 -CF3、-ch2chf2、_ch2chf3、-CC13、-CHC12、-CH2C1 及-ch2chci3。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雜芳基”係指包含約5至約14個環 原子之芳族單環或多環系統,其中i至4個環原子獨立地為 〇 N或s且其餘環原子為碳原子。在一實施例中,雜芳基 具有5至10個環原子。在另一實施例中,雜芳基為單環^ 團且具有5或6個環原子。雜芳基可視情況經一或多個可相 同或不同且如下文所定義之”環系統取代基”取代。雜芳基 可經由環碳原子或環氮原子連接且雜芳基之任何環氮原子 可視h況氧化為相應N_氧化物。該術語"雜芳基,,亦涵蓋已 與苯環稠合之如上文所定義之雜芳基。說明性雜芳基之非 限制性實例包括吸咬基(例如2“㈣基、3_吼。定基或4“比咬 基)、吡啶基N-氧化物(例如2-咄啶基N•氧化物、3_吡啶基 N-氧化物或4-吡啶基N-氧化物)、吡嗪基、呋喃基、噻吩 土 山疋基、〇比σ疋酮(包括N-經取代之〇比σ定酮)、異σ惡口坐 基異塞唾基…惡唾基“塞哇基“比嗤基“夫。丫基…比略 基比坐基、二唑基、丨,2,4-噻二唑基、σ比嗪基、噠嗪 基、喹喏啉基、酞嗪基、羥基吲哚基(。—州、咪唑并 [l,2-a]吼啶基、咪唑并塞唑基、苯并呋吖基、吲哚 基、氮雜Μ基(azaindolyl)、苯并㈣基、苯并嗟吩基、 啥啉基、味唑基、噻吩并咄啶基、喧唑啉基、噻吩并:咬 基、料H定基、^并㈣基、異料基、苯并氮雜 引味基、1,2,4-二嗪基、苯并噻唑基及其類似基團。術語” 雜芳基”亦指部分飽和之雜芳基部分,諸如四氫異㈣ 129243.doc -15- 200840571 土四氫土啉基及其類似基團。在一實施例中,雜芳基具 有5至7個ί衣原子。在另一實施例中,雜芳基具有$或6個環 原子。在另一實施例中,雜芳基具有5個環原j。在又一 只鈿例中,雜芳基具有6個環原子。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雜環烷基,,係指包含3至約1〇個環 原子之非芳族飽和單環或多環系統,其中丨至4個環原子獨 立地為〇、S或N且其餘環原子為碳原子。在一實施例中, 雜環烷基具有約5至約10個環原子。在另一實施例中,雜 環烷基具有5或6個環原子。環系統中不存在相鄰之氧及/ 或硫原子。雜環烷基環中之任何-NH基團可能以受保護的 形式存在,諸如·Ν(Β〇(〇、_N(CBz)、_N(T〇s)基團及其類似 基團,孩專受保護之雜環烧基視為本發明之部分。雜環燒 基可視炀况經一或多個可相同或不同且如下文所定義之” 裱系統取代基”取代。雜環基之氮或硫原子可視情況氧化 為相應N-氧化物、S-氧化物或S,S-二氧化物。說明性單環 _ 雜環烧基環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六氫吡啶基、吡咯啶基、 六鼠°比唤基、嗎琳基、硫代嗎琳基、嗟嗤σ定基、1,4·二氧 雜環己烷基、四氫呋喃基、四氫噻吩基、内醯胺、内酯及 其類似基團。雜環炫基之環碳原子可官能化為羰基。該雜 環烷基之說明性實例為吡咯啶酮基··
129243.doc -16· 200840571 當符號®存在於環内時指干戸也 7 W ^日不%非稠合碳原子之一者經氮 原子置換。舉例而言’在如下結構中:
6員環中存在符號®指示氮月工a 虱原子位於β員環之4個非稠合位 置’亦即下文所示之位置卜2、3或4之一者處: 3
術語”經取代"意謂指定原子上之一或多個氮經自所述基 團之選擇置換’其限制條件為不超過在現有情況下指定原 子之正常價且該取代產生穩定化合物。取代基及/或 變體之組合只有當該等組合產生穩定化合物時才允許。 "穩定化合物"或"穩定結構"意謂足夠穩固以經受得住自反 應混合物分離至有用純度及調配為有效治療劑之化合物。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環系統取代基”係指連接於芳族或 非芳族環系統之取代基’其例如置換該環系統上之可用 氫。環系統取代基可相同或不同,各自獨立地選自由下列 各基團組成之群:⑬基、烯基、块基、若基、雜芳基、芳 基烧基、縣芳基、㈣基絲、雜芳基烯基、雜芳基块 基、烷基雜芳基、-ΟΗ、羥基烷基、_〇_烷基、-伸烷基七_ 129243.doc 17 200840571 ^ 务基、芳烧氧基、醯基、芳醯基、_基、石肖 基、氰基、羧基、烷氧羰基、芳氧基羰基、芳烷氧基羰 基、烧基續酿基、芳基磺醯基、雜芳基磺醯基、烷基硫 基芳基;^基、雜芳基硫基、芳烧基硫基、雜芳基烧基硫 基、環烷基、雜環基、-0-C(0)_烷基、-0-C(0)_芳基、-〇- C(O)環烧基-C(=n_CN)-NH2、-C(=NH)-NH2、-C(=NH)_ 蘭(烧基)、YlY2N-、YAN-烧基-、YlY2NC(〇)_ 及
YiY2NSCV ’其中γι及I可相同或不同且獨立地選自由 氮烧基芳基、環烷基及芳基烷基組成之群。”環系統 取代基”亦可意謂同時置換環系統上之兩個相鄰碳原子上 之兩個可用氫(每一碳上一個Η)的單一部分。該部分之實 例為形成諸如下列各基圈之部分之亞甲基二氧基、伸乙基 二氧基、-C(CH3)2·及其類似基團··
假設本文之正文、流程、實例及表袼中具有不飽和價, 的任何原子具有足以滿足該等價態之氫原子數目。 如本文關於治療或預防患者之病狀所使用,術語,,一 ^ 多種式(I)化合物”意謂向患者投與至少_種式⑴化合物 在-實施例中,短語’,-或多種”係指一種柳^ 另一實施例中,短語或多種"係指兩種式⑴化合物。 如本㈣使用’術^昔布㈣叫”係、指作為⑽-2酶乂 抑制劑之藥劑。昔布可抑制⑽]及吻领,或可 129243.doc 200840571 性抑制COX-2酶。 當將化合物中之官能基稱為”受保護”時,此意謂該基團 呈經修飾形式以當化合物經歷反應時阻止受保護位點處之 不而要之副反應。合適之保護基將由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 以及參考諸如τ· W. Greene等人,Μ 办w心…(1991),WUey,New Y〇rk之標準教科書來 識別。 當任何變體(例如芳基、雜環、R2等)在任何組份或式⑴ 中出現不止一次時,其每次出現時之定義與其在所有其他 出現時之定義無關。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組合物”意欲涵蓋包含指定量之指 疋成份的產物’以及直接或間接由該等指定量之指定成份 之組合產生的任何產物。 本發明之化合物之前藥及溶劑合物亦涵蓋在本文中。前 藥之討論在T_ Higuchi 及 V· Stella,the A.C.S· Symp osium Series之/Vo-drwgs 似 Wove/ (1987) 14, 及 M Dri/g Dehg% (1987) Edward B.
Roche 編,American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and
Pergamon Press中提供。術語”前藥”意謂在活體内轉化以 產生式(I)化合物或該化合物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水合 物或溶劑合物的化合物(例如藥物前驅體)。該轉化可藉由 各種機制(例如藉由代謝或化學方法)發生,諸如經由在血 液中水解來達成。前藥用途之討論在T. Higuchi及W.
Stella,the A.C.S· Symposium SeriestnPro-drugs as Novel -19· 129243.doc 200840571
Delivery Systems”,第 14期及Bioreversible Carriers in Drug Design,Edward B. Roche 編,American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and Pergamon Press,1987 中提供。 舉例而言,若式(I)化合物或該化合物之醫藥學上可接受 之鹽、水合物或溶劑合物含有羧酸官能基,則前藥可包含 藉由用諸如下列各基團之基團置換酸基之氫原子所形成的 酯·(CVCs)烧基、(CVC!2)烧醯氧基曱基、具有4至9個碳 原子之(烧酸氧基)乙基、具有5至10個碳原子之1 _甲基_ 1 _ (烧醢氧基)-乙基、具有3至6個碳原子之烧氧魏基氧基曱 基、具有4至7個碳原子之1-(烷氧羰基氧基)乙基、具有5至 8個碳原子之1-甲基-1-(烷氧羰基氧基)乙基、具有3至9個 碳原子之N-(烷氧羰基)胺基曱基、具有4至1〇個碳原子之^ (N-(烧氧.基)胺基)乙基、3一 g大基、4 -巴豆酸内酯基、丁 内酯-4-基、二-N,N-(Ci-C2)烷基胺基(C2_C3)烷基(諸如卜二 曱基胺基乙基)、胺曱醢基-(C〗-C2)烧基、Ν,Ν-二(C「C2)烧 基胺曱醯基-(CVC2)烧基及N-六氫吼咬基_(c2-C3)院基、 吼洛咬基_(CVC3)烷基或N-嗎啉基((VC3)烷基及其類似基 團。 類似地,若式(IM匕合物含有醇官能基,則可藉由用諸如 下列各基團之基團置換該醇基之氫原子來形成前藥··(C1 _ C6)烷醯氧基曱基、烷醯氧基)乙基、L曱基」· ((CVC6)烷醯氧基)乙基、(C^C6)烷氧羰基氧基曱基、Ν· (Ci-C:6)烷氧羰基胺基甲基、琥珀醯基、(Ci_c6)烷醯基、① 胺基(C^C:4)烷醯基、芳基醯基及α_胺基醯基或心胺基醯基 129243.doc -20- 200840571 α-胺基酿基’其中各α·胺基醯基獨立地選自天然存在之l 胺基酸、P(0)(0H)2、-P(〇)(〇(Cl-C6)烷基)2或糖基(由移除 半縮醛形式之碳水化合物之-OH基團產生的基團)及其類似 基團。 若式(I)化合物併有胺官能基,則可藉由用諸如下列各基 團之基團置換該胺基中之氫原子來形成前藥:R_幾基、 RO·羰基、NRR’-羰基,其中R&R,各自獨立地為(Ci_Ci〇)烷 基、(q-C7)環烷基、苯甲基,或R_羰基為天然心胺基醯基 籲 或天然α·胺基醯基;-CCOH^CiCOOY1,其中γ】為H、(Ci_ CO烷基或苯甲基;-C(OY2)Y3,其中γ2為(Ci_C4)烷基且γ3 為(eve:6)烷基、羧基(Cl-C6)烷基、胺基((Vc4)烷基或單-N^CVC6)烷基胺基烷基或二_N,N_(CVC6)烷基胺基烷基; _C(Y4)Y5,其中Y4為Η或甲基且γ5為單_n_(Ci-c6)烷基胺基 N-嗎啉基或二-N,N-(C「C6)烷基胺基N-嗎啉基、六氫吡啶· 1-基或吼咯啶-1-基;及其類似基團。 φ 一或多種本發明之化合物可以未溶劑化形式以及用諸如 水、乙醇及其類似物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溶劑溶劑化的形 式存在,且預期本發明包含溶劑化及未溶劑化形式。,,溶 劑合物’’意謂本發明之化合物與一或多個溶劑分子之物理 性締合。此物理性締合包含不同程度之離子及共價鍵結, 包括氫鍵結。在某些情況下,例如當一或多個溶劑分子併 入結晶固體之晶格中時溶劑合物將能夠分離。"溶劑合物,, 涵蓋溶液相及可分離之溶劑合物。說明性溶劑合物之非限 制性實例包括乙醇鹽、甲醇鹽及其類似物。,,水合物”係溶 129243.doc -21 . 200840571 劑分子為h2o之溶劑合物。 一或多種本發明之化合物可視情況轉化為溶劑合物。溶 Μ s物之製法係一般已知者。由此,舉例而言,μ· caira 等人 ’ J· Scz·.,93(3),601-611 (2004)描述於 乙酸乙醋中以及由水製備抗真菌之氟康唑(fluc〇naz〇le)t /谷劑合物。溶劑合物、半溶劑合物、水合物及其類似物之 類似製法係由 E· c· van Tonder等人, mem.
5(Π ’ 第 12 篇(2004)及 A. L. Bingham 等人,
Com所⑽.,603-604 (2001)描述。典型的非限制性方法包含 於高於周圍溫度之溫度下將本發明之化合物溶解於所需量 之所而/合片彳(有機 >谷劑或水或其混合物)中,及將溶液以足 以形成晶體之速率冷卻,接著藉由標準方法分離該等晶 體。由諸如L R·光譜法之分析技術顯示呈溶劑合物(或水 合物)形式之晶體中溶劑(或水)的存在。 式⑴化合物可形成鹽,其亦在本發明之範嘴内。除非另 有才日不€則咸了解,本文所提及之式⑴化合物應理解為 亦包括其鹽。如本文所使用,術語"鹽"表示與無機酸及/或 有機酸形成之酸式鹽’以及與無機驗及/或有機驗形成之 驗式鹽。另外’當式⑴化合物含有諸如(但不限於)吼咬或 咪唑之鹼性部分及諸如(但不限於)羧酸之酸性部分時,可 形成兩性離子("内鹽”)且其包括在如本文所 鹽”内。醫藥學上可接受(亦肋為主^ .^ 甘 ,、、、毋、生理學上可接受)之睹 他鹽亦適用。式⑴化合物之鹽可例如藉由使; (I)化合物與一定量(諸如等 稽田使式 專里)酸或鹼,於(諸如)使鹽沈澱 129243.doc -22. 200840571 之介質中或於水性介質中反應,接著進行冷凍乾燥來形 成。 酸加成鹽實例包括乙酸鹽 '抗壞血酸鹽、苯曱酸鹽、苯 磺酸鹽、硫酸氫鹽、硼酸鹽、丁酸鹽、檸檬酸鹽、樟腦酸 鹽、樟腦磺酸鹽、反丁烯二酸鹽、鹽酸鹽、氫溴酸鹽、氫 碘酸鹽、乳酸鹽、順丁烯二酸鹽、甲烷磺酸鹽、萘磺酸 鹽、硝酸鹽、草酸鹽、磷酸鹽、丙酸鹽、水楊酸鹽、琥珀 酸鹽、硫酸鹽、酒石酸鹽、硫氰酸鹽、曱苯磺酸鹽及其類 似物。另外,通常認為適於由鹼性醫藥化合物形成醫藥學 上適用之鹽之酸論述於例如下列文獻:P. Stahl等人,
Camille G·(編輯)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Salts· Properties, Selection and Use, (2002) Zurich: Wiley-VCH ; S. Berge 等人,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1977) 66(1) 1-19 ί P. Gould, International J. of Pharmaceutics (1986) 33 201-217 ; Anderson 等人,77ze 尸〇/
(1996),Academic Press,New York ;及
The Orange Book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Washington, D.C.在其網站上)。此等揭示内容係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 中〇 鹼式鹽實例包括銨鹽,諸如鈉鹽、鋰鹽及鉀鹽之鹼金屬 鹽,諸如鈣鹽及鎂鹽之鹼土金屬鹽,諸如二環己基胺、第 三丁基胺之與有機鹼(例如有機胺)形成之鹽,及與諸如精 胺酸、離胺酸及其類似物之胺基酸形成之鹽。鹼性含氮基 團可用試劑四級化,該等試劑諸如低碳烷基i化物(例如 129243.doc -23- 200840571 甲基、乙基及丁基氯化物、溴化物及碘化物)、硫酸二烷 基醋(例如硫酸二甲酯、硫酸二乙酯及硫酸二丁酯)、長鏈 ώ化物(例如,癸基、月桂基及十八垸醯基氯化物、溴化 物及碘化物)、芳基烷基i化物(例如苯甲基及苯乙基溴化 物)及其他試劑。 所有该專酸式鹽及驗式鹽均應為在本發明之範缚内的醫 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且出於本發明之目的,所有酸式鹽及 驗式鹽均應等同相應化合物之游離形式。 本發明化合物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酯包括下列基團: (1)藉由S曰化-OH基團所獲得之羧酸酯,其中酯基之羧酸部 分之非羰基部分係選自直鏈或支鏈烷基(例如,乙醯基、 正丙基、第三丁基或正丁基)、烷氧基烷基(例如,曱氧基 甲基)、芳基焼基(例如,苯甲基)、芳氧基烧基(例如,苯 乳基甲基)、芳基(例如,視情況經例如鹵基、C!·4烷基或 C“4院氧基或胺基取代之苯基);⑺磺酸,諸如烧基㈣ 基或芳基烷基磺醯基(例如,甲烷磺醯基);(3)胺基酸酉旨 (例如,L-顯胺醯基或L-異白胺醯基);⑷麟酸醋;及⑺軍 磷酸酯、二磷酸酯或三磷酸酯。磷酸酯可進一步由(例 如)cwM其反應性衍生物,或由m⑽基甘油 來醋化。 / 式⑴化合物及其鹽、溶劑合物、水合物、醋及前藥可以 其互變異構H(例如呈醯胺或亞義,或酮,醇 在。所有該等互變異構形式視㈣效物且成為本發^子 部分涵盖在本文中。 129243.doc •24· 200840571 非對映異構混合物可根據物理化學差異,藉由熟習此項 技術者所熟知之方法(諸如層析及/或分級結晶)分離為其個 別非對映異構體。可藉由與適當光學活性化合物(例如對 莩)·生助劑,諸如對掌性醇或莫舍氏醯基氯 loride))反應’將對映異構混合物轉化為非對映異構混合 物,分離非對映異構體,及將個別非對映異構體轉化(例 如水解)為相應純對映異構體,來分離對映異構體。此
外,有些式⑴化合物可為限制構型異構體(例如經取代之 聯芳基)且視為本發明之部分。對映異構體亦可藉由使用 對掌性HPLC管柱來分離。 本發明化合物(包括該等化合物之鹽、溶劑合物、水合 物S曰及剛藥以及所藥之鹽、溶劑合物及醋)之所有立體 異構體(例如幾何異構體、光學異構體及其類似物),諸如 可口各取代基上之不對稱碳而存在之彼等者,包括對映異 構形式(其甚至可在不存在不對稱碳之情況下存在)、外消 杈形式二限制構型異構體及非對映異構形式,均涵蓋在本 心月之|已可内,位置異構體(諸如心〇比咬基及3“比咬基)亦 然。(舉例而言,若式⑴化合物併有雙鍵或料,則順式 及反式以及混合物包含在本發明之範嘴内。X,舉例而 言’化合物之所有__料及亞胺_烯胺形式均包 明内。)。 十叔 本發明化合物之個別立體異構體可例如大體上不含其他 異構體,或可% ^ f )外消旋體或混雜有所有其他立 體異構體或其他所選立體異構體。本發明之對掌性中心 129243.doc -25- 200840571 ,可具有如1 1974推薦所定義之S或R構型。預期術語 鹽、溶劑合物”、"s旨"、”前藥"及其類似術語之使用同 樣適用於本發明化合物之對映異構體、立體異構體、旋轉 "構體、互變異構體、位置異構體、外消旋體或前藥之 鹽、溶劑合物、酯及前藥。
c、N、Q、、31P、32P、35S、18F及36ci。 本發明亦包含同位素標記之本發明化合物,其與本文所 述之彼等者或多個原子經具有不同於通常自然 界所見之原子質量或質量數之原子質量或質量數的原子置 換可併入本發明之化合物中之同位素的實例包括氣、 人氮 '氧、填、就及氯之同位素,分別諸如2h、3h c 13 ,某些同位素標記之式⑴化合物(例如經七及!^標記之彼 ^者)適用於化合物及/或受質組織分配檢定中。氚化(亦即 3H)及碳14(亦即MC)同位素對於其製備簡易性及可偵測性 尤其較佳。此外,用諸如氘(亦即2H)之較重同位素取代可 由於較高代謝穩定性(例如,增加之活體内半衰期或降低 之劑量要求)而提供某些治療優勢且因此在一些情況下可 為較佳的。可通常使用類似於本文關於製備式⑴化合物所 揭不之彼等程序的合成化學程序,藉由用適當同位素襟記 之起始物質或試劑取代未經同位素標記之起始物質或試劑 來製備同位素標記之式(I)化合物。 式(I)化合物及式(I)化合物之鹽、溶劑合物、水合物、輻 及前藥之多晶型形式意欲包括在本發明中。 本發明之化合物可為組織胺札受體之配位體。在一實施 129243.doc -26- 200840571 例中,式(i)化合物為h3受體之拮抗劑。 本文使用下列縮寫且其.具有下列意義·· AcOH為乙酸;t-BOC為第三丁氧羰基;Ci/mmol為居里/毫莫耳 (curie/mmol)(比活性之量度);m-CPBA為間氯過苯曱酸; CSA為樟腦磺酸;CBZ為羰基苯甲基氧基(-C(0)0CH2C6H5); DBU 為 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7-烯;DBN 為 1,5-二氮 雜雙環[4.3_0]壬-5-烯;DCC為二環己基碳化二亞胺; Dibal-H為二異丁基氫化銨;DIPEA為N,N-二異丙基乙胺; DMAP為4-(二甲基胺基)吼啶;DEC為2-二乙基胺基氣乙烷 鹽酸鹽;DMF為N,N-二曱基甲醯胺;EDCI為1-(3-二曱基 胺基丙基)-3-乙基碳化二亞胺;EtOAc為乙酸乙酯;EtOH 為乙醇;FMOC為9-苐基甲氧羰基;HOBT為1-羥基苯并三 唑;HPLC為高效液相層析;HRMS為高解析度質譜法;Ki 為受質/受體複合物之抑制常數;LAH-氫化鋰鋁;LDA為 二異丙基醯胺鋰;LRMS為低解析度質譜法;MeOH為甲 醇;NaBH(OAc)3為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NaBH4為硼氫化 鈉;NaBH3CN為氰基硼氫化鈉;NaHMDS為六甲基二矽基 胺基納;pA2 為-logEC5〇,如 J. Hey,Eur. J. Pharmacol·, (1995),第294卷,329-33 5所定義;PCC為氯鉻酸吡錠; PyBOP為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 -基-氧基-參吡咯啶酮-鱗; TEMPO為2,2,6,6-四甲基小六氫吡啶基氧基,游離基; TFA為三氟乙酸;TMAD為Ν,Ν,Ν、Ν’·四甲基偶氮二甲醯 胺;TMEDA為四甲基乙二胺;Tr為三苯基曱基;Tris為參 (羥基甲基)胺基甲烷;且p-TsOH為對甲苯磺酸。 129243.doc -27- 200840571 式(ί)化合物 本發明提供具有下+ + ^ Α 〃,下式之化合物及其醫藥學上可 鹽 '㈣合物 ' 醋及前藥之用途及包含該等化合物及^ 藥子上可接又之鹽、溶劑合物、酯及前藥之組合物:
如上文關於式(I)化合物所定義。
X、Y、Z b、η及 p 在一實施例中,Ri為未經取代之芳基。 在另Λ施例中,R為經1至3個獨立地選自函基、炫基 或鹵院基之取代基取代之芳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1為雜芳基。
在又κ施例中’ R為經1至3個獨立地選自鹵基、烷基 或ή烧基之取代基取代之雜芳某。 在另一實施例中,R1連同χ形成:
在一實施例中,R1為笨基。 在另-實施例中,R1為經Κ3個獨立地選自_C1或 -CF3之基團取代之苯基。 129243.doc -28- 200840571 在另—實施例巾,Rl為經支鏈烧基取代之苯基。 在又—貫施例中’ Rl為經直鏈烷基取代之苯基。 在又一實施例中,R1為經鹵烷基取代之苯基。 在一貫施例中,R】為五員或六員雜芳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1為六員雜芳基環。 在另—實施例中,R1為吡啶基、噻吩基、嘧啶基、噻唑 基或吼啶基N-氧化物。 在一實施例中,R1為吡啶基。 在又一實施例中,R1為:
在另一實施例中,R1為經鹵基取代或烷基取代之雜芳基 取代的雜芳基。 在一實施例中,R1為鹵吼啶基或烷基噻唑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1為:
在另一實施例中,為:
CH
〇 在另一實施例中,R1為: I29243.doc -29- 200840571
〇〜N 其中R6為氟且c為1。 在一實施例中,X為-C(NOR3)-。 在另一實施例中,X為-C(NO(烷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X為-C(NOCH3)-。 在又一實施例中,X為-C(O)-。 在一實施例中,M1為CH。 在另一實施例中,M1為N。
在一實施例中,M2為CH。 在另一實施例中,M2為CF。 在另一實施例中,M2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M1及M2各為CH。 在又一實施例中,M1及M2各為N。 在另一實施例中,M1為N且M2為CH。 在另一實施例中,M1為CH且M2為N。 在一實施例中,η為2。 在另一實施例中,a為0或1。 在另一實施例中,a為0。 在另一實施例中,b為0或1。 在又一實施例中,b為0。 在又一實施例中,c為0或1。 在另一實施例中,c為0。 在另一實施例中,c為1且R6為氟。 在一實施例中,e為1-5。 129243.doc -30- 200840571 在一實施例中,Y為-c(o)-。 在另一實施例中,Y為-CH2-。 在另一實施例中,Y為-c(s)-。 在一實施例中,ρ為2。 在一實施例中,烷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Z為-CH2-。 在另一實施例中,Z為-CH(CH3)-。 在一實施例中,R2為六員雜芳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2為ϋ比啶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2為。密σ定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2為經-NR4R5取代之吡啶基。 在又一實施例中,R2為經-NR4R5取代之嘧啶基。 在又一實施例中,R2為經-NH2取代之吼唆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2為經-NH2取代之嘧啶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2為:
在另一實施例中,
在另一實施例中,R3為烷基 129243.doc -31 - 200840571 在另一實施例中,R3為甲基。 在一實施例中,R4為Η。 在另一實施例中,R4為低碳烷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4為曱基。 在一實施例中,R5為Η。 在另一實施例中,R5為低碳烷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5為-C(0)R4。 在又一實施例中,R5為曱基。 在一實施例中,R12為烷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12為鹵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12為-OH。 在又一實施例中,R12為Η。 在又一實施例中,R12為-F。 在一實施例中,R13為烷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13為鹵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13為-ΟΗ。 在又一實施例中,R13為Η。 在又一實施例中,R13為-F。 在一實施例中,式(I)化合物具有式(la):
129243.doc -32- 200840571 其中R1、R2及R3如上文關於式(I)化合物所定義。 在一實施例中,R1為雜芳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1為吡啶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1為2-吼啶基。 在又一實施例中,R1為:
在一實施例中,R2為六員雜芳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2為:
在另一實施例中,R3為Η或烷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3為烷基。
在又一實施例中,R3為甲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1為雜芳基且R2為六員雜芳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1為雜芳基且R3為Η或烷基。 在一實施例中,R1為2-吼啶基或
在另一實施例中,R2為: 129243.doc •33- 200840571
且R3為烷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R1為2-吡啶基或 (R6)c
Wv
〇〜N R2為六員雜芳基,且R3為烷基。 在又一實施例中,R1為雜芳基,R2為:
,且R3為烷基。 nh2 在另一實施例中,R1為2-吡啶基或
(R6)c R2為:
且R3為烷基。 在又一實施例中,R1為2-吡啶基或 129243.doc -34· 200840571
,日· 甲 式⑴化合物之說明性實例見於下文實例,及&下文表卜2 及3中。 在-實施例中,式⑴化合物為化合物32或其醫藥學上可 接受之鹽、溶劑合物、酯或前藥。 在另一實施例中,式⑴化合物為化合物54或其醫藥學上 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g旨或前藥。 在另貫她例中,式⑴化合物為化合物55或其醫藥學上 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酯或前藥。 在又一實施例中,式⑴化合物為化合物253a或其醫藥 _ 子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酯或前藥。 ” 在又灵^例中’式⑴化合物為化合物287或其醫藥學 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酯或前藥。 在另一實施例中,式⑴化合物為化合物320或其醫藥學 上了接受之鹽、溶劑合物、酯或前藥。 在另 只施例中,式⑴化合物為化合物446或其醫藥學 上可接雙之鹽、溶劑合物、酯或前藥。 在貝施例中,式(I)化合物呈經分離或純化之形式。 129243.doc -35- 200840571 在另一實施例中,對於式(i)化合物而言,變數r1、r2、 R12、R13、Μ1、Μ2、X、Υ、Z、a、b、η及 ρ係彼此獨立地 選擇。 製備式(I)化合物之方法 適用於製備式(I)化合物之方法在下文實例中陳述且概括 於流程1 - 6中。 流程1說明適用於製備式8及9之化合物之方法’該等化 合物為製備式(I)化合物之有用中間物。
流程1 ⑴
(2)
R1CN
(3) 4
1. 加工隸基 2. 去保護 (R12)ak/NH 9 其中R1、R12、X及a如上文關於式(I)化合物所定義,pg 為氮保護基(諸如BOC、CBz、FMOC、甲基或苯甲基),且 Μ為 Li、MgCl、MgBr或 Mgl。 129243.doc -36- 200840571 可使式2之格林納試劑(Grignard reagent)與式^醛反應 以提供式3之羥基化合物,接著可將其氧化以提供式8化合 物或者,可使式2之格林納試劑與式4之腈反應,酸處理 後直接提供式8化合物。在另一替代程序中,可使式7之醯 胺與式6之有機金屬試劑反應以直接提供式8化合物。接著 可視h況進一步加工式8化合物之羰基以提供χ不為羰基之 化合物’之後可移除胺保護基以提供式9之中間化合物。 流程2說明適用於製備式12化合物之方法,該等化合物 為製備式(I)化合物之有用中間物。 流程2
其中R、R12、R13、X、γ、&及b如上文關於式⑴化合物 所定義,且PG為氮保護基(諸如b〇c、CBz、FMOC、甲基 或苯甲基)。 可使用有機合成技術中熟知之偶合方法使式9之胺與 為-OH、-C1或-OC(O)-烷基之式1〇化合物偶合以提供式u 化合物。接著可視情況進一步加工式n化合物之羰基以提 供丫不為羰基之化合物,之後可移除胺保護基以提供式12 之中間化合物。 流程3說明適用於製造式14化合物之方法,該等化合物 對應於式(I)化合物。 129243.doc -37- 200840571 流程3
,Χ R1
、R2 其中 R1、R2、RI2、r13、χ、γ、ζ (I)化合物所定義且E為-c(0)-或離去基 -1、-〇-甲磺醯基、甲苯磺醯基或三氟甲磺醯基。
可使用式13化合物使式12化合物之游離六氫吡啶氮原子 烷基化以提供式14之中間化合物。當E為羰基時,必須使 用諸如NaBH(〇Ac)之還原劑還原所形成之亞胺以提供式“ 化合物,其對應於式⑴化合物,其中2為亞甲基。或者, 當E為諸如鹵基、曱磺酸酯基、甲苯磺酸酯基或三氟曱碏 酸酯基之離去基時,化合物12及13可在三級胺鹼存在下反 應以直接提供式14化合物。
a及b如上文關於式 ’諸如-Cl、、 流程4說明適用於製造式16化合物之方法,該等化合物 對應於式(I)化合物,其中γ為肟。 流程4
其中Ri、R2、R3、R12、RU、χ、z、&及b如上文關於式 129243.doc -38- 200840571 (i)化合物所定義。 可使化合物15(其為式14化合物,其中¥為_〇(〇)_)與 I^NOR · HC1於諸如吡啶之鹼中反應,以提供式Μ化合 物,其對應於式⑴化合物,其中γ為肟。或者,可使式15 化合物與HAOR3. HC1在諸如Na0Ac之鹼存在下於醇溶劑 中反應,以提供式16化合物。 合成式(I)化合物之替代方法包含合成分子之兩半,接著 偶合兩個部分,亦即
A + B -► AB
C + D -► CD AB + CD -► ABCD 〇 在該種狀況下,AB片段(化合物9)之合成與上文所述相 同。CD片段(化合物18)之合成在下文流程5中陳述。 流程5
其中R2、R13及b如上文關於式(I)化合物所定義;R35為 甲基或乙基;E為離去基;且Μ為Li、Na或K。 可於諸如(1) EtOH或MeOH及水或(2) THF、水及甲醇之 混合溶劑中使用諸如LiOH或NaOH之鹼金屬鹼皂化式17化 合物(藉由使用上文關於合成化合物14所述之方法使式16 化合物與式13化合物反應來製備)以提供式18化合物。接 129243.doc -39- 200840571 著如上文所述,可使式18化合物與式9化合物組合,以提 供式14之中間化合物。接著合成方法之其餘步驟相同。 應注意可使用上文流程1-5中所述之方法以將提供式(I) 化合物之任何順序來製備式(I)化合物。儘管流程1 -4以線 性方式呈現式(I)化合物之合成,但熟習有機合成技術者將 顯而易見,上述方法亦可以彙集方式用於製備本發明之化 合物。
流程6展示適用於製備式(I)化合物之替代方法,其中X 為-C(=NOH)-或-C(=NO-烷基)-。 流程6
].H2NOR3· HCI NaOH, HOAc 甲苯,i-PrOH HCl(g) ^ 2‘自 MeOH,TBME, i-PrOH矣結晶
R2
NH *2 H2S04
NH -2HCI
其中R1、R2如上文關於式(I)化合物所定義,且R3為H或 烧基。 可使式i之溴甲基化合物在三乙基胺存在下反應以提供 129243.doc -40- 200840571 式ii之六氫咣啶化合物。接著可使用諸如Li〇H之鹼金屬氯 氧化物皂化式Π化合物之酯部分,以提供式ni之金屬缓酸 鹽化合物。 在單獨反應順序中,可使式iv化合物與烷氧基胺鹽酸鹽 反應以提供呈二鹽酸鹽形式之式v之肟化合物。接著可使 式V化合物與式iii化合物在4-乙基嗎啉及丙烷膦酸酐存在 下反應以提供式vi化合物,其對應於式⑴化合物,其中χ 為-C(=NOH)-或 _C(=NO-烷基)-。 實例 下列實例例示本發明化合物之說明性實例且不應理解為 限制本揭示案之範疇。在本發明之範疇内的替代機械路徑 及類似結構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可顯而易見。 通用方法 用於製備所述化合物之起始物質及試劑可得自諸如 Aldrich Chemical Co. (Wisconsin, USA)^Acros Organics Co· (New Jersey,USA)之商業供應商或使用熟習有機合成 技術者熟知之方法來製備。按原樣使用所有購得之溶劑及 武劑。使用裝備有Shimadzu SCL-10A LC管柱之Applied Bi〇SyStems ΑΡί]0〇 質譜儀執行 LCMS 分析:Altech 鉑 C18 3 μηι,33 mmx7 mm ID ;梯度流動:ο分鐘,;!〇% CH3CN ; 5 分鐘,95% CH3CN ; 7 分鐘,95% CH3CN ; 7.5 刀鐘,10/〇 CH3CN ; 9分鐘,停止。使用 §eiect0 Scientific
急驟石夕膠(32_63目)來執行急驟管柱層析。使用Analtech石夕 膠GF板執行分析及製備型TLC。使用裝備有cMralpak 〇D 129243 .doc •41 - 200840571 管柱(Chiral Technologies)之 Varian Prep Star 系統執行對掌 性HPLC。 實例1 中間化合物5A之合成 步驟1
向10·81 g (100 mmol) 2-胺基-4-甲基吡啶於250 ml第三 丁醇中之溶液中添加26.19 g (120 mmol) BOC酐。將反應 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隔夜,濃縮-乾燥,將其裝載於矽膠 上且進行急驟層析(30%己烷/CH2C12至0-2%丙酮/CH2C12)以 產生15.25 g (73.32 mmol ; 73%)呈白色固體之1A。 步驟2
1A 2A 經30 min向 1A (35.96 g,173 mmol)於THF (1.4 L)中之-78°C 溶液中分數份添加於己烷中之1.4 M BuLi溶液(272 mb 3 8 1 mmol)。接著使反應混合物升溫且於室溫下攪拌2 h, 導致形成橙色沈澱物。將混合物冷卻回_78°C,且使預先 129243. doc -42- 200840571 乾燥之氧氣(通過燥石膏管柱(Drierite column))鼓泡通過懸 浮液歷時6 h,同時將溫度維持於-78°C。在此時間内反應 混合物顏色變為黃色。接著於-78°C下用51.4 ml (700 mmol) Me2S,接著 22 ml (384 mmol) AcOH 中止反應。使 反應混合物升溫且於室溫下攪拌48 h。用水稀釋且用 EtOAc萃取,接著濃縮並進行急驟層析(0-15%丙酮/CH2C12) 以提供20.15 g (90 mmol ; 52%)呈淺黃色固體之醇2A。 步驟3
向 19.15 g (85.5 mmol)醇 2A 於 640 ml CH2C12 中之溶液中 添加 8·62 g (103 mmol) NaHC〇3及 444 mg (4.3 mmol) NaBr 之飽和水溶液。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0°C,且引入140 mg (0·90 mmol) TEMPO。用力攪拌後,經40 min分數份添加 122 ml 0.7 Μ (85.4 mmol)工業用漂白溶液(5.25% 於 NaOCl 中)。於0°C下再20 min後,用飽和Na2S203水溶液使反應混 合物中止反應且使其加溫至室溫。用水稀釋且用CH2C12萃 取,接著濃縮並進行急驟層析(30%己烷/CH2C12至0-2%丙 酮/CH2C12)以得到15.97 g (71·9 mmol ; 84%)呈灰白色固體 之酸3 A。 129243.doc -43- 200840571 步驟4 CH〇
3A
Η 4Α 向 11.87 g (5 3.5 mmol)醛 3 Α於 3 70 ml CH2C12 中之溶液中 添加9.07 ml (58.8 mmol)異六氫煙酸乙酯,接著添加四滴 AcOH。接著將反應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40 min,之後引 入22·68 g (107 mmol) NaBH (OAc)3。將反應混合物於室溫 下攪拌隔夜,用飽和NaHC03水溶液中和,用水稀釋且用 CH2C12萃取。濃縮且進行急驟層析(於MeOH/CH2Cl2中之0-4%飽和NH3)提供19.09 mg (52.6 mmol ; 98%)呈灰白色固 體之4A。 步驟5
4A 5A 向 1·57 g (4.33 mmol)酯 4A 於 10 ml THF-水-甲醇之 3:1:1 混合物中之溶液中添加0.125 g (5.21 mmol) LiOH。將反應 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隔夜,濃縮且曝露於高真空中以獲得 129243.doc -44- 200840571 1.5 9 g呈淺黃色固體之粗酸5 A,不經純化即力口 實例2 中間化合物7A之合成
將化合物 6A (42 mmol)、NBS (126 mmol)及 Bz202 (4,2 mmol)於CC14 (400 ml)中之溶液於80°C下回流5 h,冷卻且 於室溫下攪拌隔夜。將反應過濾且濃縮,且藉由急驟管柱 (30% EtOAc/己烷)純化殘餘物以獲得所需化合物7A (3.1 g,23%) 〇 實例3
中間化合物11A之合成 步驟1
129243.doc -45· 200840571 於 〇°C 下向 8A (10 g,79.4 mmol)及 DMAP (〇·〇29 g,〇24 mmol)於二氯甲烧(ISO mL)中之溶液中逐滴添加歐醯二氯 (16.1 g,79·4 mmol)。將反應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隔夜。 攪拌隔夜後,將反應物用飽和NaHC03水溶液、水洗條, 乾燥且濃縮以提供呈黃色固體之化合物9A (20 g, 99·8%),不經進一步純化即加以使用。 步驟2
以類似於實例2所述之方式,將化合物从(2〇 g,π mmol)轉化為化合物ι〇Α。
步驟3
10A 11A mmol)及肼(0·5 Μ於乙醇中,5 溫下攪拌隔夜。將反應物用水 將化合物10A (0.5 g,j 5 niL ’ 2·5 mmol)組合且於室 129243.doc **46. 200840571 稀釋且用二氣甲烷萃取。將有機層乾無’濃縮且於急驟管 柱上純化(於乙酸乙酯中之3 %甲醇)殘餘物以提供化合物 11A (0.2 g,66%)。 實例4 中間化合物15A之合成 步驟1
將化合物 / s “ mmol) 溶解於二氣曱院中且於室溫下擾拌i h”添加Na(〇Ac)姻 (5,4 g,25.6 mmol)且將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5匕。將反應 物用飽和Na則3水溶液洗條,乾燥且濃縮,且藉由㈣ 管柱(於乙酸乙醋中之2%甲醇)純化殘餘物。獲得化 14A (4.5 g,99%) 〇 步驟2
以類似於實例1步驟5中所述之 g,1 ·4 mmol)轉化為化合物工,將化合物14A (〇·35 SA (0·31 g,100%)。 I29243.doc -47. 200840571 實例5化合物23之合成 步驟1
向 2,4-二氟苯曱醛(16A,28.1 mmol)於 THF (10 ml)中之 溶液中添加格林納試劑17A (1.33 Μ於THF中,30 ml),且 將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隔夜。將反應物用飽和NH4C1 (150 ml)中止反應,用EtOAc (100 ml)萃取三次,乾燥,過濾且 濃縮。急驟層析(20% MeOH/EtOAc)產生所需化合物18A (1.8 g,27%)。 步驟2
18A
、ch3 將化合物 18A (1.6 g,6·7 mmol)、Η2ΝΗΟΗ·Ηα (0.95 g,6·7 mmol)及σ比唆(10 mL)組合且加熱至60°C隔夜。於真 空下移除吡啶且用二氣甲烷及飽和NaHC03水溶液處理殘 餘物。將有機層分離,乾燥且濃縮,且藉由急驟層析純化 129243.doc -48- 200840571 殘餘物以提供化合物19A (1.4 g,82%)。 步驟3
向 NaH (0.41 g,ΐ〇·2 mmol)於THF (10 ml)中之懸浮液中 • 緩慢逐滴添加19A (1.3 g,5.11 mm〇i)於DMF (5 ml)中之溶 液且將反應物於70〜75。(:下攪拌隔夜。將混合物用^1〇八0萃 取兩次且用H2〇 (30 ml)萃取三次,用MgS〇4乾燥且濃縮以 提供粗20A (1·〇4 g,87%),不經進一步純化即加以使用。 步驟4
於〇 C下向化合物20 A (4.3 mmol)於二氯乙烷(2〇 ml)中之 溶液中添加氣甲酸2-氯乙酯(6·2 mm〇i)及三乙基胺(7·2 mmol)且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擾摔隔夜。蒸發溶劑,將叫〇 添加至殘餘物中,且藉由過濾移除未反應之起始物質。濃 縮濾液且將殘餘物再溶解於㈣財且回流%論。移除 甲醇產生產物21 (0.3 g),不經進一步純化即加以使用。 129243.doc -49- 200840571 步驟5
向化合物 21 (1.64 mmol)、化合物 5A (1.64 mmol)及 PyBOP (1.64 mmol)之混合物中添加 DIPEA (4·92 mmol)及 CH2C12 (10 ml),且將反應物於室温下擾拌過週末。添加 飽和NaHC03 (100 ml)且將反應物用CH2C12 (100 ml)萃取兩 次,用固體MgS04乾燥,濃縮且進行急驟層析(70% EtOAc/己烧)以提供化合物22 (1.04 mmol,64%)。 步驟6
將化合物 22 (0.2 g,0.37 mmol)溶解於 CF3C02H (3 mL) 及二氯曱烷(3 mL)中且於室溫下攪拌隔夜。藉由蒸發移除 溶劑,添加飽和NaHC03水溶液且用二氣曱烷萃取混合 物。將有機層乾燥(MgS04),過濾且濃縮,且藉由急驟層 析純化殘餘物以提供化合物23 (0.11 g,68%)。 129243.doc -50- 200840571 實例6 化合物32及33之合成 步驟1
於 4°C 下用 Boc20 (93 g,426 mmol)處理 24 (50 g,387 mmol)及三乙基胺(110 mL)於二噁烷(400 mL)中之溶液。 移除冷卻浴且使溶液加溫至室溫。2 1 h後,於真空下使體 積減少三分之二。將殘餘物傾入乙酸乙酯(250 mL)及水 (250 mL)中。添加飽和NaHC03水溶液(250 mL)且分離有機 相並丟棄。用10% HC1酸化水相且用乙酸乙酯萃取。將合 併之有機相用水、鹽水洗滌,且乾燥(Na2S04),且濃縮以 提供呈白色粉末之25 (82 g,94%)。 步驟2
於 4°C 下向化合物 25 (40 g,175 mmol)於 DMF (250 mL) 中之溶液中添加N,0-二曱基-羥胺鹽酸鹽(34 g)、EDCI (44 g,0.228 mol)、HOBT (2.4 g)及 DIPEA (120 mL)。使反應 物加溫至室溫且攪拌隔夜。接著將反應物於真空中濃縮至 一半體積且將其傾於1:1乙酸乙酯:水中。分離有機層且 129243.doc -51 - 200840571 再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層。將合併之有機層用飽和NH4C1水 溶液、飽和NaHC03水溶液、水及鹽水洗滌,且乾燥。濃 縮產生呈淡黃色油狀物之26 (46.7 g,99%)。 步驟3
於-78°C 下經 15 min 向 2-溴吡啶(17.6 mL,0.184 mol)於 THF (600 mL)中之溶液中逐滴添加n-BuLi (115 mL於己烷 中之1·6 Μ溶液,0.184 mol)。於此溫度下再攪拌30 min 後,經15 min逐滴添加 26 (25 g,91.9 mmol)於 THF (5 00 mL)中之溶液。將反應物自冷卻浴移出且將其置於油浴中 並加熱至60°C歷時1.5 h。接著將反應物冷卻至4°C,用乙 醚(500 mL)稀釋,且用飽和NaHC03水溶液處理(約5 mL)。 將混合物轉移至厄倫美氏瓶(Erlenmeyer flask)中且再用乙 醚(700 mL)稀釋。再添加飽和NaHC03水溶液,接著添加 固體NaHC03。使混合物濾過固體NaHC03塞且於真空中濃 縮。急驟管柱層析(於己烷中之0-20%乙酸乙酯)產生呈黃 色油狀物之化合物27 (16.85 g,63%)。 步驟4
•HC1 129243.doc -52- 200840571 用二噁烷中之4 M HCl (50 mL)處理 27 (3.3 g,11·4 mmol)於甲醇(50 mL)中之溶液且於室溫下攪拌1.5 h。於真 空中移除溶劑產生呈褐色粉末之28 (3 g,100%)。 步驟5
向化合物5A (17.4 g,50 mmol)、化合物 28 (11 g,42 mmol)及二異丙基乙基胺(34.6 mL,199 mmol)於 DMF (125 mL)中之懸浮液中添加 HOBT (7.83 g,58 mmol)、EDC (18.54 g,96.7 mmol)及4A分子篩。將混合物於室溫下攪 拌 40 h,用二氯曱烷(600 mL)及 0.5 N NaOH (400 mL)稀釋 且過濾。再用0.5 N NaOH及二氯甲烷充分洗滌沈澱物。將 合併之有機相濃縮且於矽膠上進行層析兩次(1:1己烷:二 氯甲烷至於二氯甲烷中之甲醇中之6%飽和NH3)以產生呈 褐色固體之29 (22.3 g),將其按原樣用於下一步驟中。 129243.doc -53 - 200840571 步驟6
nh2 30 將29 (22.3 g,44 mmol)於二氯曱烷(120 mL)及三氟乙酸 (60 mL)中之溶液於室溫下攪拌7 h。將反應物濃縮,曝露 於高真空歷時3 h,溶解於甲笨中並濃縮且接著再次曝露 於高真空。不經進一步純化即將由此獲得之粗棕色油狀物 用於下一步驟中。 步驟7
將化合物30 (17.9 g,44 mmol)溶解於°比咬(420 mL)中, 用 H2N0CH3*HC1 (21.78 g,264 mmol)處理且加熱至 90°C 歷 時14 h。接著濃縮反應物且將殘餘物溶解於二氯甲烷(500 129243.doc -54- 200840571 mL)與2 N NaOH (5 00 mL)之混合物中。分離有機相且再用 二氯甲烷(300 mL)萃取水相。將有機相乾燥且濃縮,且於 Si02上對殘餘物進行層析(於CH2C12中之0-13% NH3/MeOH) 以產生黃色固體(9.26 g)。對來自管柱之混合溶離份進行 再層析以提供另外3.23 g所需物質。總產量12.49 g (經最 後兩個步驟,65%產率)。 步驟8 /〇ch3
使用 Chiralcel AD 管柱(20 mm><500 mm)(溶離劑:75:25 己烧:異丙醇加〇·5% N,N-二乙基胺;流速:50 mL/min ; 於254 nM下UV偵測)將於乙醇(15 mL)中之化合物31 (1 g) 分離為純異構體以提供化合物32 (0.6 g)及化合物33 (0.4 g) 〇 對於 32 及 33 [M+H]+ 437 ° 實例7 化合物41之合成 129243.doc -55- 200840571 步驟1
向34 (2.4 g,13.5 mmol)於THF (1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 化合物35 (26 mL 1_3 Μ溶液)且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隔 夜。接著添加2 N HC1直至ρΗ<2且於減壓下移除THF。藉 由添加1 N NaOH中和pH值且用於EtOAc中之5% MeOH萃 取水相。將有機相乾燥,濃縮,且對殘餘物進行層析(於
EtOAc 中之 20% MeOH)以提供 36 (1.03 g,28%)。 步驟2
向 36 (1.03 g,3·78 mmol)於 1,2-二氯乙烷(30 mL)中之溶 液中添加氯甲酸1-氣乙酯(〇·76 mL,7·6 mmol)且將反應物 於室溫下攪拌隔夜。於真空中移除溶劑且用乙醚洗滌殘餘 物。藉由過濾移除固體殘餘物且藉由蒸發移除乙醚以提供 油狀物,將其溶解於MeOH (15 mL)中且加熱至回流歷時 2 h。移除溶劑產生37 (1.4 g),不經進一步純化即將其用 於下一步驟中。 129243.doc -56- 200840571 步驟3
將化合物37 (〇·98 g,3.78 mmol)、N-Boc異旅咬酸(〇·87 g,3.78 mmol)、DEC (1·11 g,5·7 mmol)、HOBT (0.68 g,4·91 mmol)及 DIPEA (3 mL)組合於 CH2C12 (40 mL)中且 於室溫下攪拌隔夜。接著將反應物用CH2C12稀釋且用飽和 NaHC03水溶液洗滌。將有機層乾燥,濃縮且對殘餘物進 行層析(於EtOAc中之10〇/〇己烷)以提供38 (1·61 g,91%)。 步驟4
用二噁烷中之1 N HC1 (5.2 mL)處理於CH2C12 (15 mL)中 之化合物38 (1.61 g,3.43 mmol)且於室溫下攪拌隔夜。於 真空中移除溶劑以提供39 (1.65 g),不經進一步純化即加 以使用。 129243.doc 57- 200840571 步驟5
將化合物 39 (1.65 g,4.01 mmol)、7 (1_29 g,4.07 mmol)及Et3N (1.7 mL)組合於DMF (40 mL)中且於室溫下攪; 拌隔夜。將反應物溶解於EtOAc中且用水洗滌4次。將有機 層乾燥且濃縮,且藉由層析(於EtOAc中之5% MeOH)純化 殘餘物以提供40 (0.6 g,47%)。 步驟6
129243.doc -58- 200840571 用 H^NOMe . HC1 (0·092 g,1.08 mmol)處理 40 (0.31 g, 0.5 1 mmol)於吼咬(5 mL)中之溶液且加熱至60°C隔夜。將 反應物用於CH2C12中之10% MeOH稀釋,用飽和NaHC03水 溶液洗滌,乾燥且濃縮,且藉由層析(於EtOAc中之10-15% MeOH)純化殘餘物以提供41 (0.09 g)。 實例8 化合物45之合成 步驟1
HC1
以類似於實例7步驟3-4中所述之方式,將化合物42轉化 為化合物43。 步驟2
向 43 (2·3 g,6.3 mmol)於 CH2C12(60 mL)中之溶液中添 加4A分子篩及4-甲醯基σ比咬(0.68 mL,6.9 mmol)且將混合 物於室溫下攪拌3 h。接著添加Na(OAc)3BH (2.7 g,12·7 mmol)且將反應物攪拌1 h。藉由添加NH4C1,接著添加飽 和NaHC03水溶液使反應中止。接著用EtOAc萃取反應混合 129243.doc -59- 200840571 物且將合併之有機層乾燥並濃縮以提供殘餘物,將其層 析(於EtOAc中之20% MeOH)。獲得化合物44 (2.3 g, 87%) 〇 步驟3
以類似於實例7步驟6中所述之方式,將化合物44轉化 化合物45。 ' 實例9 化合物50之合成
步驟1
以類似於實例8步驟2中所述之方式,將化合物46 (113 g,6 mmol)轉化為化合物 47 (1·7 g,100%)。 129243.doc -60 - 200840571 步驟2 ^OXf — 47
•HCI 48 以類似於實例7步騍4 Φ ήί*、+、七山 V鄉4中所述之方式,將化合物47 (1 g,6.13mm〇1)轉化為化合物 48(i9g,1〇〇%)。 步驟3
Η〇Χ!ί •HCI 48 v 49 向化合物48 (0,57 g,2 mm〇1)與化合物42 (〇52 g 2 匪〇”於CH2C1 (2〇 mL)中之混合物中添加Et3N (195 mL) 且將反應物冷卻至.。添加三光氣(0.2 g)且將反應物
於-40C下攪拌2 h且於室溫下攪拌48 h。接著用i N
NaOH、鹽水洗滌反應物,且乾燥有機層。濃縮產生殘餘 物,藉由官桎層析(於EtOAc中之1〇% MeOH)純化該殘餘物 以扼供49(〇.i4g,55%)。 步驟4
129243.doc -61 - 200840571 g,0.21 mmol)轉化為化合物50。 實例10 化合物54、55、56及57A之合成 步驟1
以類似於實例7步驟3-4中所述之方式,將化合物28 (2.6 g,9·9 mmol)轉化為化合物 51 (1 · 1 g)。 步驟2
以類似於實例7步驟5中所述之方式,使化合物51 (1.1 g,2.94 mmol)與化合物 11 (0.59 g,2.94 mmol)反應以提供 化合物 52 (0.53 g)。 步驟3
129243.doc -62- 200840571 g,1.26 mmol)轉化為化合物 53 (0.48 g)。 步驟4
54
55 h3c〇、
56
57A 以類似於實例6步驟8中所述之方式,可使用Chiralcel AD管柱(75:25己烷:EtOAc加0.5% Et2NH)獲得化合物53之 4種非對映異構體。兩種較快溶離之化合物(54及55)為E-肟 129243.doc •63 - 200840571 異構體且較慢溶離之化合物(56及57A)為Z-躬Γ異構體。 異構體A 54 0.12 g 異構體B 55 0.11 g 異構體c 56 0.08 g 異構體D 57A 0.06 g 實例11 化合物59之合成 步驟1 ,〇j〇NXr — 广 N^|PYNHBoc Et〇Yt^* II 〇 4A 0 〇H 57 於-25°C 下用(i-Pr)2NH (0.69 g,6.8 mmol)處理 n-BuLi (4.2 mL於己烷中之1.6 Μ溶液)於THF (25 mL)中之溶液。
將反應物於〇°C下攪拌1 h且接著冷卻至-70°C。逐滴添加於 THF (5 mL)中之化合物4A (0·82 g,2.26 mmol)且將反應物 於-70°C下攪拌2 h且於-50°C下攪拌2 h。將反應物再冷卻 至-70°C且添加於THF (5 mL)中之(lS)-( + )-(10-樟腦磺醯基) 噁吖丙啶(1.04 g,4.52 mmol)。將反應物於-70°C下攪拌 2 h且緩慢加溫至室溫隔夜。藉由添加飽和nh4c1水溶液使 反應物中止反應且用Et0Ac萃取。將有機層乾燥且濃縮, 且藉由管柱層析(1:1己烷:EtOAc)純化殘餘物以提供57 (0.44 g,5 1%) 〇 129243.doc •64· 200840571 步驟2
NHBoc -v
NHBoc 以類似於實例1步驟5中所述之方式,將化合物57 (0.42 g,1 · 1 mmol)轉化為化合物 58 (0.4 g)。 步驟3
以類似於實例6步驟5-8中所述之方式,將化合物58 (0.25 g,0·7 mmol)轉化為化合物59 (0.1 g)。 實例12 化合物65之合成 步驟1
於-78°C 下依序用 TMEDA (11.8 g,101.4 mmol)及 s-BuLi (5 8.5 mL於己烧中之1·3 Μ溶液,76 mmol)處理化合物 60(10 g,50.7 mmol)於乙&$(150 mL)中之溶液且將反應物 129243.doc -65- 200840571 於此溫度下攪拌6 h。接著添加純CH3S04CH3 (12.8 g, 101.4 mmol)且使反應物緩慢加溫至室溫隔夜。添加飽和 NaCl水溶液且分離有機層。用乙醚萃取水層三次且將合併 之有機層乾燥,濃縮,且對殘餘物進行層析(於己烧中之 5% EtOAc)以提供 61 (8.0 g,75%)。 步驟2
於 0°C 下用 BH3 · THF (45.4 mL於 THF 中之 1.0 Μ溶液, 45.4 mmol)逐滴處理 61 (8 g,37.9 mmol)於丁HF (40 mL)中 之溶液且使反應物緩慢加溫至室溫隔夜。將反應物再冷卻 至 0DC,添加 EtOH (13 mL)、pH=7緩衝劑(25 mL)及 H20: (25 mL),且使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隔夜。接著於真空中 移除溶劑且將殘餘物傾入水及CH2C12中。添加10% NaOH 水溶液(10 mL)且分離有機層。再用CH2C12萃取水層且將 合併之有機層乾燥並濃縮。對殘餘物進行層析(於己烷中 之40% EtOAc)以提供 62 (3 g)。 步驟3
129243.doc -66- 200840571 將 62 (2·8 g,12.2 mmol)於 EtOAc (30 mL)及 NaBr (1.26 g,0· 12 mmol)於飽和NaHC03水溶液(30 mL)中之溶液冷卻 至 0°C 且用 TEMPO (0.02 g,0·12 mmol)處理。15 min.後, 添加NaOCl (17·44 mL)且將混合物攪拌3 h。添加飽和 Na2S203水溶液且藉由添加1 N HC1將pH值調至5-6。用 EtOAc萃取混合物且將有機層乾燥並濃縮。對殘餘物進行 層析(於己烷中之10-20% EtOAc)以提供化合物63 (2.1 g, 76%)。 步驟4
63 64 向 PCC (0·95 g,4.4 mmol)於 CH2C12 (5 mL)中之冷(0°c) 懸浮液中逐滴添加63 (0.5 g,2.2 mmol)之溶液。且將混合 物於室溫下攪拌隔夜。再添加PCC(1當量)且將混合物加熱 至回流歷時2 h。將反應物冷卻,濾過矽藻土,且濃縮以 提供粗64 (1.5 g),不經進一步純化即加以使用。 步驟5 w 'ch3 Boc
,ΟΗ 64 129243.doc -67- 200840571 以類似於實例5步驟5、實例7步驟4、實例1步驟4及實例 6步驟6及7中所述之方式,將64 (0_73 g,3 mmol)轉化為65 (0_1 g)。 實例13 化合物70之合成 步驟1 MMe2 ho2c"^co2h
ί
OHC^^CHO 66 如 Collect· Czec/2. C/zem. Comm· 1961,26,305 1 中所述由 丙二酸及POCl3-DMF來製備二醛66。 步驟2 CH〇
NH2 67 /NMe2
OHC
X
^^CHO
66 向 900 mg (7·1 mmol)二酸 66 與 678 mg (7·1 mmol)鹽酸脈 於20 mL無水乙醇中之混合物中添加483 mg (7·1 mmol)乙 醇鈉。將反應混合物於90°C下加熱12 h,冷卻至室溫,濃 縮乾燥,將其裝載於矽膠上且進行急驟層析(0-10% MeOH/20-30% 丙酮 /CH2C12)以產生 355 mg (2.9 mmol ; 41%)呈淺黃色固體之67。 129243.doc -68- 200840571 步驟3
67 68 向 166 mg (1.35 mmol)胺基 σ 密咬 67、17 mg (0.14 mmol) DMAP 及 418 pL (3.00 mmol)Et3N 於 10 mL THF 中之混合物 中添加589 mg (2.7 mmol)(BOC)2〇。將混合物於室溫下檀 拌5 h,濃縮乾燥,將其裝載於矽膠上且進行急驟層析(1 -3% 丙酮/CH2C12)以產生 117 mg (0.36 mmol ; 27%)呈澄清油 狀物之6 8。 步驟4
68 69 向 117 mg (0.3 6 mmol)· 68於 7 mL CH2CI2 中之溶液中添 加67 pL (0.43 mmol)異六氫煙酸乙醋及5 pL乙酸。30 min 後,引入153 mg (0.72 mmol) NaBH(OAc)3。將混合物於室 溫下攪拌隔夜,用CH2C12稀釋,用NaHC03水溶液洗滌, 乾燥且濃縮,且對粗殘餘物進行急驟層析(於 MeOH/CH2Cl2 中之 0-4% 飽和 NH3)以產生 133 mg (0.29 129243.doc -69- 200840571 mmol ; 81%)呈白色薄膜狀之69。 步驟5
n(boc)2 69
向酯69於5 mL THF-水-甲醇之3:1:1混合物中之溶液中添 加11 mg (0.44 mmol) LiOH。將反應混合物於室溫下授拌 隔夜,濃縮至乾且曝露於高真空以獲得134 mg呈淺黃色固 體之粗酸70,不經純化即加以使用。 實例14 化合物74之合成 步驟1
經 10 min 向 2.36 g (11.4 mmol)曱基吡啶 1A於 70 mL THF 中之-78°C溶液中分數份添加16.3 mL於己烷中之1·4 Μ BuLi溶液(22.8 mmol)。接著使反應混合物升溫且接著於室 溫下攪拌2 h,導致形成橙色沈澱物。將混合物冷卻回- 129243.doc -70- 200840571 78。〇,且使氧化乙烯鼓泡通過溶液1 min,接著攪拌$ min。將此兩步驟順序重複八次。接著使混合物加溫至_ 50 C,於彼溫度下攪拌40 min,用1.34 mL· (23 mmol)
AcOH中止反應且使其加溫至室溫。用水稀釋,接著用 EtOAc萃取,濃縮有機相,且對粗殘餘物進行急驟層析 (10-15% 丙酮/Ch2C12)以產生 1·50 g (5.95 mmol ; 53%)呈白 色固體之71。 步驟2
Η 向 628 μΐ (7·2 mmol)草醯氣於 20 mL CH2Cl2 中之-6〇r 溶 液中逐滴添加1.03 mL(14.5 mmol) DMSO。將混合物於巧5。(: φ 下攪拌15 min後,經15 min之時間引入1.50 g (5.95 mm〇l) 醇於20mLCH2C12中之溶液。添加完成後,將混合物於_ 55°C 下攪拌 30 min,接著添加 4·18 mL (3〇〇 mm〇1) Et3N 且 再攪拌1 5 mm。接著將反應混合物加温至室溫且用水稀 釋。用CHei2萃取,接著濃縮有機相且進行急驟層析ου% 丙酮/CH2C12) 以產生 1·00 g (4 〇〇 龍〇1 ; 67%) 呈灰白色 固體之72。 129243.doc -71 - 200840571 步驟3
CHO
Η 72
73 向1.00 g (4.0 mmol)醛72於25 mL CH2C12中之溶液中添 加617 μί (4.8 mmol)異六氫煙酸乙酯,接著添加一滴 AcOH。接著將反應混合物於室溫下擾拌40 min,之後引 入1.70 g (8.0 mmol) NaBH (OAc)3。將反應混合物於室溫 下攪拌隔夜,用飽和NaHC03水溶液中和,用水稀釋且用 CH2C12萃取。濃縮及急驟層析(於MeOH/CH2Cl2中之0-4% 飽和NH3)提供1.41 g (3.6 mmol ; 90%)呈白色固體之73。 步驟4
73 74 向 534 mg (1.47 mmol)酯 73於 4 mL THF-水-甲醇之 3:1:1 混合物中之溶液中添加60 rug (2.50 mmol) LiOH。將反應 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隔夜,濃縮至乾且曝露於高真空以獲 129243.doc -72- 200840571 得540 mg呈白色固體之粗酸74,不經純化即加以使用。 實例15 化合物75之合成
將7 0轉化為 以類似於實例6步驟5、6及7中所述之方式 75 ° 實例16
化合物76之合成
將化合物74 以類似於貫例6步驟5、6及7中所述之方彳 轉化為76。 ^ 實例17 化合物80之合成 129243.doc -73- 200840571 步驟1
向 77 (0.73 g,3·82 mmol)於 CH2C12 (10 mL)中之溶液中 添加(C0C1)2 (0.41 mL,4.58 mmol),接著添加 DMF (0.1 mL)且將反應物於40°C下維持3 h。接著濃縮反應物以提供 棕色固體,將其溶解於CH2C12 (10 mL)中。添加N,0-二甲 基-羥胺鹽酸鹽(0.56 g,5.73 mmol)及 DIPEA (1.33 mL)且 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隔夜。藉由添加飽和NaHC03水溶 液使反應物中止反應且用EtOAc萃取。將合併之有機層乾 燥且濃縮,且藉由層析純化殘餘物以提供78 (3.2 g, 84%) ° 步驟2
以類似於實例5步驟1及4中所述之方式,將78 (0.57 g, 2.41 mmol)轉化為 79 (0·59 g)。 I29243.doc -74- 200840571 步驟3
,將 79 (0.38 以類似於實例6步驟5、6及7中所述之方式 g,149 mmol)轉化為 8 ❶(〇 24 g)。 實例18 化合物83之合成 步驟1
之方式,將81 (0.36 g,0.53 式合成)轉化為82 (0.34 g, 以類似於實例6步驟7中所述 mm〇1;以與化合物30相同之方 63%) 〇 129243.doc -75. 200840571
步驟2
向 82 (0.115 g,0.25 mmol)於 DMF (4 mL)中之溶液中添 加NaH(於礦物油中之60%分散液,0.03 g,0·76 mmol)。 於室溫下 5 h後,添加 CF3CH20S02CF3 (0.069 g,0.3 mmol) 且將反應物於室溫下攪拌隔夜。將反應物用EtOAc稀釋且 用水萃取3次以移除DMF。將有機層乾燥且濃縮以提供殘 餘物,藉由層析(於EtOAc中之10% MeOH/NH3)純化該殘餘 物以提供 83 (0.08 g,30%)。
實例19 化合物88之合成 步驟1
84 85 經 5 min向 17 (0·21 mol,100 ml THF,-10°C)之溶液中 添加84 (0.14 mol)且反應混合物變得極為黏稠。再添加 129243.doc -76- 200840571 THF (100 ml)且經約2·5小時將黃色懸浮液自-10°C加溫至 l〇°C。藉由添加100 ml飽和NH4C1及100 ml h20使反應中 止。用EtOAc (3 00 ml)萃取一次且用CH2C12 (150 ml)萃取 八次。用固體MgS04乾燥並過濾。濃縮且進行急驟矽膠層 析(3 至 10% MeOH(NH3)/CH2Cl2)以獲得 85 (11 g,產率: 38%) 〇 步驟2
向85 (9.2 g)與Mn〇2 (42 g)之混合物中添加2〇〇 ml CHWh,且將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隔夜。再添加Mn〇2 (2〇 g)且將反應物再攪拌24小時。濾出Μη02且將反應物濃縮並 進行急驟矽膠層析(5%及10% Me〇H(NH3)/CH2Cl2)以提供 86 (3.1 g,產率:33%)。 步驟3
以類似於實例7步驟2中所述之方式,將⑽(31 g)轉化為 87 (2·0 g,產率:68%)。 129243.doc •77· 200840571 步驟4 〇
87
2HCI
以類似於實例7步驟3、4、5及6中所述之方式’將87轉 化為88。
步驟1 實例20 化合物92之合成
於〇°C下向化合物89於CH^Ch (2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功
CPBA (0·54 g)且將反應物於〇它下攪拌25 min且接著於室 溫下擾拌2小時。添加40% NH4OH (12 ml)且將混合物攪拌 30 min。分離水層且用CH2Cl2 (1〇 ml)萃取。乾燥 (MgSCU),過濾且於真空中濃縮。急驟層析(5%
MeOH(NH3)/CH2Cl2)產生 90 (〇,67 g,80%)。 步驟2
•TFA 129243.doc -78- 200840571 於-l〇°C下向90 (0.65 g)於CH2C12(6 ml)中之溶液中添加 TFA (6 ml)且將反應物自_1(rc至〇〇c攪拌丨小時。濃縮且與 曱苯(20 ml)—起共沸兩次,並濃縮至乾以獲得呈膠質油狀 物之91,其按原樣使用。 步驟3
以類似於實例7步驟5及6中所述之方式,將91轉化為 92 ° 實例21 化合物99之合成 步驟1
於- 50°C 下向 93 (5.17 g,22·7 mmol)於 THF (100 mL)中之 溶液中逐滴添加s-BuU (38·4 mL於己烷中之1.3 Μ溶液, 49.9 mmol)。於-40°C下丨.5 h後,將反應物再冷卻至-50°C 129243.doc -79- 200840571 且添加於THF (20 mL)中之 94 (4.84 g,22·7 mmol)。於-50°C下2.75 h後,添加冰乙酸,接著添加飽和NH4C1水溶 液。將混合物加溫至室溫且分離各層。用EtOAc萃取水 層。將合併之有機層乾燥(MgS04),過濾且濃縮以提供殘 餘物,藉由急驟管柱層析(於CH2C12中之1%至3% MeOH/NH3)來純化該殘餘物以提供95 (6.35 g,63%)。 步驟2
95 96 以類似於實例12步驟3中所述之方式,將95 (5·34 g, 12·11 mmol)轉化為 96 (4.71 g,75%)。 步驟3
以類似於實例6步驟4中所述之方式,將96 (3.7 g,8.43 mmol)轉化為97 (3·08 g,>100%),將其按原樣用於下一步 驟中。 129243.doc -80- 200840571 步驟4
•HCI
•HCI
將化合物97 (0·7 g,2.25 mmol)、H2NOCH,HCl (0.94 g,11.23 mmol)及NaOAc (1.47 g,17.97 mmol)組合於 1-戊 醇(20 mL)及水(2 mL)中且加熱至回流歷時2天。將反應物 冷卻至室温且添加0.5 N NaOH。於真空中移除EtOH,再 添加水(15 mL),且用於CH2C12中之10% EtOH萃取反應物 (180 ML總體積)。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乾燥且濃縮以提供 98 (0.55 g,92%)。 步驟5
以類似於實例6步驟5、6及7中所述之方式,將98轉化為 99 〇 實例22 化合物104之合成 129243.doc -81 - 200840571 步驟1
根據 J. Org. Chem.t1968, 33(6),2388 製備
在 0·5 g 10% w/w彼始木炭(platinum-on-charcoal)存在下 將2·2 g (9·5 mmol) 100於75 mL冰乙酸中之溶液氫化5 h。 過濾反應混合物以移除催化劑且藉由於減壓下蒸發來濃縮 濾液以產生固體殘餘物,將其用0.5 N NaOH鹼化且用二氯 曱烷(CH2C12)萃取。將二氣甲烷萃取物用無水MgS04乾燥 且濃縮。藉由急驟層析,用於CH2C12中之10-30% 7 N NH3-MeOH溶離來純化殘餘物以提供0.82§101(111?158-163〇C)。LCMS m/z 240 (M+H)。 步驟2 〇
5A
將 0.12 g (0.52 mmol) 101、0.2 g (0.52 mmol) 5A、0.67 129243.doc -82- 200840571 g (〇·5 mmol)水合羥基苯并三唑(11〇以)及〇 u g (〇57 mmol) 1-(3-二甲基胺基丙基)乙基碳化二亞胺鹽酸鹽 (DEC)於7 mL無水二甲基甲醯胺(DMF)中之混合物於周圍 溫度下攪拌18 h。用水稀釋混合物且過濾所得沈澱物以產 生 0.26 g呈白色固體之1〇2 (mp U(M15〇c)。[CMS 557 (M+H)。 步驟3
於-70°C 下向 0·34 g (2.7 mmol)草醯氯於 3 mL無水 CH2C12 中之經攪:拌溶液中添加於2 mL CH2C12中之〇·44 g (5·7 mmol)無水甲基亞颯。於-7(rc下攪拌ι〇分鐘後,將反應混 合物添加至 10 mL CH2C12 中之 1·2 g (2·15 mmol) 102 中。將 授拌之此合物於·70 C下保持0_5 h,與1 ·8 mL (13 mmol)三 乙基胺混合,且接著使其自然加溫至周圍溫度。將混合物 用水稀釋且用CHeh萃取。將有機萃取物用鹽水洗滌,用 無水MgS〇4乾燥且濃縮以產生118 g呈玻璃狀之1〇3。 LCMS m/z 555 (M+H) 〇 129243.doc -83- 200840571 步驟4
將 〇·8 g (1.44 mmol) 1〇3 及 〇·6 g (72 mm〇1)甲氧基胺鹽 酸鹽於40 mL乙醇及40 mL吡啶中之溶液於回流下加熱18 h。 _ 辰、細混合物且將殘餘物溶解於乙酸乙酯/乙鱗中並用水洗 條。將有機溶液用無水MgS〇4乾燥且濃縮為〇·65 g黏性殘 餘物,將其溶解於8 mL三氟乙酸及8 mL CH2C12中且於周 圍温度下攪拌18 h。濃縮溶液且將殘餘物用1 n NaHC03鹼 化並用乙酸乙酯萃取。將有機萃取物用鹽水洗滌,用無水 MgSCU乾燥且濃縮為膠質狀殘餘物。藉由用於CH2Cl2中之 5-8% 7 N NH3-MeOH的急驟層析來純化此殘餘物產生0.151 g呈膠狀物之104,LCMS m/z 484 (M+H)及0.146 g呈玻璃 129243. doc -84· 200840571 狀之 105,LCMS m/z 556 (mH+)。 將0·056 g 104之游離鹼於乙酸乙酯中之溶液與〇·〇4 g順 丁烯二酸於乙酸乙酯中之溶液混合產生沈澱物,藉由過滤 將其分離以提供0·06 g 104之二順丁烯二酸鹽(mp 1 55-160〇C) 〇 實例23 化合物111之合成 Φ 步驟1
J. Med. Chem.,1976, 19, 360
107
以類似於實例22步驟1中所述之方式還原2.4 g (10 mmol) 106以提供 1·5 g呈半固體之 1〇7。LCMS m/z 240 (M+H)。
Boc-NH 以類似於實例22步驟2中所述之方式將丨.5 g (6·31 mmol) 107與3偶合以提供3 g呈固體之108 (mp ^4-106^:)。LCMS m/z 557 (M+H)。 129243.doc -85 - 200840571 步驟3
以類似於實例22步驟3中所述之方式氧化1.17 g (2.1 mmol) 108 以提供 0.7 g 呈玻璃狀之 109。LCMS m/z 557 (M+H)。 步驟4
129243.doc -86- 200840571 以與實例22步驟4中所述相同之方式使0.32 g (0.58 mmol) 109與0.6 g (7·2 mmol)甲氧基胺鹽酸鹽反應以提供 0.065 g 呈膠狀物之 110,LCMS m/z 484 (M+H);及 0.12 g 呈玻璃狀之 111,LCMS m/z 556 (M+H)。 實例24 化合物117之合成 步驟1
丄 Med. Chem·,1994, 37(16),2537 將 18 g (74 mmol) 112、7·2 g (74 mmol) Ν,0·二甲基羥胺 鹽酸鹽、19.4g(15 mmol) Ν,Ν-二異丙基乙基胺、1.1 g(8 mmol) HOBt及 14·2 g (74 mmol) DEC於 80 mL無水 DMF 中 之混合物於周圍溫度下攪拌1 8 h。將混合物用水稀釋且用 乙酸乙酯萃取。將有機萃取物用1% NaHC03及鹽水洗滌, 用無水MgS04乾燥且濃縮以提供15.5 g呈油狀物之113。 LCMS m/z 287 (M+H) 〇 步驟2
129243.doc 87- 200840571
於-78°C下向2.9 g (18 mmol) 2-溴吡啶於30 mL無水THF 中之經攪拌溶液中逐滴添加7.5]11[]1-3111^於己烧中之2.5 Μ溶液歷時〇·5 h。於·78°〇下攪拌1 h後,將反應混合物添 加至5.1 g (17.8 mmol) 113於15 mL THF中之溶液中。使混 合物於周圍溫度下攪拌48 h,與飽和NH4C1水溶液混合且 用乙驗萃取。將有機萃取物用鹽水洗滌,用無水^^8〇4乾 餘且濃縮以產生5.7 g呈油狀物之114。LCMS m/z 305 (M+H) 〇 步驟3
將 3.15 g (10.4 mmol) 114 及 3.47 g (41.6 mmol)甲氧基胺 鹽酸鹽於30 mL乙醇及30 mL吡啶中之溶液於回流下加熱1 8 h。濃縮混合物且將殘餘物溶解於乙醚中並用水洗滌。將 有機溶液用無水MgSCU乾燥且濃縮以提供2.5 g呈油狀物之 115。LCMS m/z 334 (M+H)。 步驟4 〇ch3
將 2·4 g (7.2 mmol) 22於 20 mL CH2C12及 20 mL三敦乙酸 129243.doc -88- 200840571 :中之溶液於周圍溫度下攪拌1 h。濃縮溶液。用飽和 NaHC03水溶液鹼化殘餘物並且用CH2C12萃取。將有機萃 取物用鹽水洗滌,用無水MgS04乾燥且濃縮以提供1.41 g 呈玻璃狀之23。LCMS m/z 234 (M+H)。 步驟5
〇ch3
117
將 0.466 g (2 mmol) 116、0·517 g (2.2 mmol) 5A、0.276
g (2 mmol) HOBt及 0·46 g (2.4 mmol) DEC於 20 mL無水 DMF中之混合物於周圍溫度下攪拌1 8 h。藉由於減壓下於 25-45°C之浴溫下蒸發來濃縮混合物且用於CH2C12中之4% (7 N NH3/CH3OH)對殘餘物進行層析以產生0.48 g漿液,將 其溶解於15 mL EtAc-EtOH (3:1 v)中且與0.26 g順丁烯二 酸於10 mL EtAc-EtOH (1:1)中之溶液混合。過濾所得沈澱 物以產生〇·35 g 117之順丁烯二酸鹽(mp 160-163°C)。 LCMS m/z 451 (M+H)。 實例25 化合物121之合成 步驟1
1A N,
-CH N-
II
HN NH—Boc η^η CH,
Boc 129243.doc -89- 118 200840571 於-78°C 下向 4.16 g (20 mmol) 1A於 80 mL無水 THF 中之 經攪拌溶液中逐滴添加17!111^!1-;6111^於己烷中之2.5 1^溶液 歷時25分鐘。自-78°C至室溫攪拌1 h後,將反應混合物添 加至6 g (22 mmol) 26於1 00 mL無水THF中之溶液中且於室 溫下保持1 8 h。將混合物與飽和NH4C1水溶液混合且用 EtAc萃取。將有機萃取物用鹽水洗滌,用無水MgS04乾燥 且濃縮以產生 6.1 g 118 (mp 146-149°C)。LCMS m/z 420 (M+H)。 步驟2
cooc2h5 將 3.71 g (8·8 mmol) 118 及 3·7 g (44 mmol)甲氧基胺鹽酸 鹽於40 mL吡啶及40 mL乙醇中之溶液於回流下加熱2天。 濃縮混合物且將殘餘物溶解於CH2C12中並用飽和NaCl水溶 液洗滌。將有機溶液用無水MgS04乾燥且濃縮以提供2.6 g 呈玻璃狀之 119。LCMS m/z 421 (M+H)。 129243.doc -90- 200840571 步驟3
Hv >-ch2 〇CH3 NM3 c〇〇c2h5 119 in yCH3 ——^ Η3^Η3
將0.9 8(2.14 111111〇1)119於10 1111^0:112(:12及10 1111^三氟乙 酸中之溶液於周圍溫度下攪拌2 h。濃縮溶液。將殘餘物 溶解於CH2C12中,用飽和NaHC03及鹽水洗滌,用無水
MgS04乾燥且濃縮為固體殘餘物,將其用CH3CN濕磨且過 濾以產生 〇·29 g 120 (mp 200_205°C)。LCMS m/z 321 (M+H)。 步驟4
以與實例24步驟5中所述相同之方式將0·1 g (0·31 mmol) 120與0·83 g (0.35) 5A偶合以產生0·12 g 121之順丁烯二酸 鹽(mp 170-173°C)。LCMS m/z 538 (M+H)。 實例26 化合物123之合成 129243.doc -91 - 200840571 步驟1
使用貝例6步驟7中所述之方法,將化合物122 (〇·26 g 41_〇1)轉化為化合物123_8§,40%)。
實例27 化合物128之合成 步驟1 h3c
ch3 〇 124 ·►
ch3 125 於〇°C下向LAH (0.83 g,22 mmol)於乙醚(20 mL)中之懸 • 浮液中逐滴添加於THF (15 mL)中之124 (3.2 g,17.5 mmol)。將反應物於〇t:下攪拌i.5 h,且藉由添加水(〇·8 mL)、20% NaOH水溶液(〇·8 mL)及水(2.4 mL)使其中止反 應。將混合物攪拌15 min且過濾並用CH2C12洗滌濾餅。濃 縮濾液以提供油狀物,將其溶解於乙醚(3〇 mL)中且用鹽 水洗條並乾燥(MgS04)。過濾、及於真空中濃縮產生J25 (2 5 g),不經進一步純化即加以使用。 129243.doc -92- 200840571 步驟2
使用實例22步驟3及實例1步驟4、5及6中所述之方法, 將化合物I25轉化為化合物126。 步驟4
合物127 〇 將化合物126轉化為 化 129243.doc •93- 2U084U571 步驟5
使用實例6步驟7中 合物128。 夂方法,將化合物I27轉化為化 遵循與上文所述之實例中基本上相同之程序由表1最後 一行中之化合物製備表1(第一行)中之化合物。在表1中 "C m p d _ Ν ο ·π表不’*化合物編號 表1
129243.doc -94- 200840571
203 X^yCro 0 531.1 •HC! 204 Γ 0 499.1 •HCI 205 \ i/cv〇〇 0 497.1 •HCI 206 〇X) 1 0 517.1 •HCI 207 ? 0 549.1 C^/Oh •HCI 208 0 599.1 •HCI 129243.doc -95- 200840571
209 1 //a/ro 0 568.1 •HCI 210 Cl ί 0 565.1 •HCI 211 Ji/cvd 0 483 •HCI 212 / 〇 nh2 484.1 c^〇H •HCI 213 0 NH2 583.1 •HCI 214 〇y〇 0 552.1 XrViH •HCI 215 f3 c//ovo^ o nh2 471 C^Oh •Ha 129243.doc •96- 200840571
129243.doc 97- 200840571
224 0 470 c^〇H •HCI 225 Γ3 〇 ^ 470 •HCI 226 ^ F 0 504 227 。//〇為 0 . 484 c^/Oh •HCI 228 0 472 Fir 229 / 1 Λ^γΟΟ^ 0 486 方H。 230 ρ f 士 0 β F 572 V cf3 129243.doc -98- 200840571
231 F F 0 505 ^0Η 232 F 452 方H。 233 ο, o nh2 518 貪 234 0 450 u 235 O NHj 442 /O OHC 236 ?H (/α/τχ^ O NH2 423 (TH。 N 237 OH o^tyxpN 0 423 H3。、又广Ί CH3 L^NBoc 129243.doc -99- 200840571 238 (Λνχςι 0 NH2 436 •HCI 239 〇 nh2 451 240 f/0H (/〇Υ〇^ 0 NH2 423 H3c、又。 CH3 L^NBoc 241 〇 Nh^ 423 CH3 L^NBoc 244 0 435 C,^ CI’、N 245 ^ F 〇 519 ,ci/〇H 246 i 0 NH2 451 Λ 247 ^cvcor 〇 421 c6o I29243.doc -100 - 200840571 248
NH2 438 σΝ ί 249
ο 452
250
487 251
ci〇2S、^\^cnXT 543 252 253 254
501 457 471
CN
CN 129243.doc -101 - 200840571
255 0 叫 465 256 ο νη2 465 j〇 257 'joVvOXi 0 422 H3C〇i7 258 0 406 259 Ο Ν 455 c^/Oh •HCI 260 ? .^ΟγΟ^ Ο % 484 •HCI 261 ο 443 fAcho 262 ΑγΟ% 〇 440 criy〇H •HCI 129243.doc -102- 200840571
263 0 441 •HCI 264 jAvxa 〇 427 •HCI 265 i/OvCrO 〇 427 •HCI 266 0-CH3 1 0 h^N nh2 518 •HCI 267 〇 490 XrVx •HCI 268 CH3 0 455 crx/〇H •HCI 269 ch3 0、 fX/o/Xi 0 439 Fj〇Xa •HQ 270 HO、 (ZcvTO 0 407 (/〇H •Ha 271 Γ (λντο O 421 •hq 129243.doc -103 - 200840571
• 272 .OH 0 407 •HO 273 c/j^cvoxi 0 455 •HCI 275 /OH ^ycvcro O 425 Fi/a •ho 278 HO, ^vCTO O 425 Fiyia •ho 279 r/〇 ΑγΟΓΟ 0 439 Fj〇Ia •ho 280 <PH3 Ο NH2 470 •HCI 281 h3c) aj^xvxo 0 469 c^/Oh •HCI 282 疒3 0 504 Cl ,k^CH〇 cXT 129243.doc •104- 200840571 實例28 化合物287之製備
步驟1
nh2 285 向1.00 g (8.13 mmol)。密咬酸67(實例13之步驟2)於40 ml CH2C12中之溶液中添加1.36 mL (10.58 mmol)異六氫煙酸 乙酯及2滴乙酸。將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40 min,之後添 加2.58 g (12·17 mmol) NaBH(OAc)3。接著將反應混合物於 室溫下攪拌20 h,用NaOH水溶液稀釋(將pH值調整至11)且 用CH2C12萃取。將有機相乾燥且濃縮,且對殘餘物進行急 驟層析(於MeOH/CH2Cl2中之4-8%約3 N NH3)以產生1.55 g (5.87 mmol ; 72%)呈淺黃色固體之胺285。 步驟2
co2h
n r NH N 129243.doc -105 - 286 200840571 向 3·83 g (14.51 mmol)酯 285於 60 ml THF-Me0H-H20之 3.1.1/吧合物中之溶液中添加122 g (29.02 mmol)單水合 LiOH。將反應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隔夜,濃縮,且於高 真空下乾燥殘餘物以產生3.84 g呈黃色固體之粗酸286鋰 鹽。物質可直接使用或可藉由通過矽膠塞,用於Me〇H中 之約3 N NH3溶離來純化。 步驟3 ^OMe
向 3·32 g (14.05 mmol)酸 286與 4.07 g (14·05 mmol) 4- [(E)-(甲氧基亞胺基>2-吡啶基曱基]六氫吼啶二鹽酸鹽(參 見下文化合物447)於40 mL DMF中之混合物中添加8·94 mL φ (70·25 mm〇1) 4_ 乙基嗎啉及 14·〇 mL (23·52 mmol) 1-丙烷膦 酸環酐於乙酸乙酯中之50 wt· %溶液。將反應混合物於 50 C下攪拌4.5 h,接著於室溫下攪拌14 h。濃縮混合物, 接著曝露於咼真空中歷時24 h以移除殘餘DMF。使殘餘物 在NaOH水溶液與CHzCh之間分溶,將有機相分離,乾燥 且?辰細,且對殘餘物進行急驟層析(於Me〇H/CH2C12中之5_ 15%約3 N丽3)以產生4·60 g (1〇51随〇1 ; 75%)呈淺褐色 泡沐之醯胺287。MS 438 (M+1)。 實例29 129243.doc -106 - 200840571 化合物296之製備 步驟1 參考文獻·· J· Chm·,1966, 3, 252。
將3,4吼淀-二曱醯亞胺288 (10〇 g; 67.5 mmol)溶解於 162 g 10% NaOH水溶液中且將溶液於冰-鹽浴中冷卻至7。〇 之内部溫度。逐滴添加溴(3.6 ml ; 7〇 mmol)。添加後,將 溶液於80-85°C之浴溫下加熱45分鐘。接著將黃色溶液冷 卻至37°C之内部溫度,接著逐滴添加17 m丨冰乙酸達5.5之 pH值。將所得混合物於冷凍器中保存隔夜。將所形成之固 體過濾且用5 ml水及5 ml曱醇洗滌。反應產生6.35 g產物 289,熔點為 280_285°C(分解)。
步驟2
將固體化合物289 (9.5公克;69毫莫耳)分三份等分試樣 小心地添加至氫化鋰鋁(9,5公克;250毫莫耳)於200 ml無 水四氫呋喃中之漿液中。將所得熱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兩 天。於冰浴中冷卻後,藉由極小心地順次逐滴添加1 〇 ml 129243.doc -107- 200840571 水,接著10 ml 15% NaOH水溶液,接著30 ml水使反應中 止。使所得固體濾過矽藻土墊且用THF洗滌若干次。蒸發 溶劑後獲得之油狀物在靜置後凝固。藉由使用5% MeOH(NH3)/EtOAc作為溶離劑的矽膠急驟層析來純化反應 混合物,產生 6.21 (72%)化合物 290。LC-MS: m/z=125 (M+1) 〇 步驟3
於室溫下在良好攪拌下將二氧化錳(29公克;334毫莫 耳)一次性添加至3-胺基-4-羥基曱基吡啶290 (5.0公克; 40.3毫莫耳)於500 ml氣仿中之懸浮液中。兩天後,使固體 濾過矽藻土墊且用氯仿洗滌。使用減壓移除溶劑產生4.2 公克(85%)呈黃色固體之化合物291。 步驟4
291 H COOEt
129243.doc -108- 292 200840571 將異六氫煙酸乙6旨(12.5公克;79·5毫莫耳)及3胺基吼咬 4_甲酸291 公克;27·3毫莫耳)之無水二氯甲烧(4〇〇 _溶液於室温下檀拌-小時,接著添加60公克活性3Α分 子筛。將混合物再攪拌90分鐘,接著於室溫下—次性添加 20厶克(96.4 t莫耳)二乙醯氧基硼氫化納。授拌三天後, 使固體遽過珍藻土塾且用二氯甲烧洗務。將溶液與ι〇〇 Μ 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起授拌15分鐘,接著將其與水層分 離。再用飽和碳酸氫納水溶液,接著用鹽水將有機層洗蘇 兩次’且用無水硫酸鈉乾燥。蒸發溶劑後,藉由使用 EtOAc .己烷.Me〇H(NH3)作為溶離劑的矽膠急驟層析來 純化所得油狀物。程序產生U公克(94%)化合物29卜 FAB-MS: m/z=264 (M+1)。 步驟5
COOEt
292 COOLi
:[(3胺基-4- °比咬基)甲基]六氫〇比咬甲酸乙g| 292 (4·75公克;18.04毫莫耳)於室溫下與於75 mi甲醇中之丨^ 么克(36¾莫耳)單水合氫氧化鋰一起攪拌24小時。使用減 壓移除溶劑產生呈白色固體之化合物293。 129243. doc -109- 200840571 步驟6 COOLi
293
將4-(2-吼啶基獄基)六氫吡啶28(實例6中之步驟4)(0.3公 φ 克;丨·58毫莫耳)、^[(3-胺基-4-咣啶基)甲基]六氫吡啶 曱酸鐘293 (0.34公克;1.4毫莫耳)、DEC(0.38公克;2.0毫 莫耳)及HOBT(0.27公克;2.0毫莫耳)於室溫下於1〇 mi無水 DMF中攪拌兩天。用50 ml 〇·5 N NaOH水溶液使反應中 止,接耆用一氣曱烧%取溶液。將合併之萃取物用鹽水洗 條且用無水硫酸鈉乾燥。藉由使用Et〇Ac :己烧: MeOH(NH3)(50:45:5)作為溶離劑的矽膠急驟層析來分離產 物 295。產量:〇·27 公克(47%)。FAB-MS: m/z=408 • (M+1)。 步驟7
將1-[[[1-[(3·胺基-4-nb啶基)甲基]-4-六氫吼啶基]羰基]-4-(2-吡啶基羰基)六氫吡啶295 (0.196公克;0.48毫莫耳)及 129243.doc -110- 200840571 曱乳基胺鹽酸鹽(0·401公克;4 8毫莫耳)於化下於7〇。。之 〜/並下於6·〇 ml無水吡啶中加熱24小時。使用減壓移除吡 啶後,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處理殘餘物。用二氯甲烷萃 取所得心合物若干次。將合併之萃取物用鹽水洗滌且用無 水硫酸鈉乾燥。藉由矽膠製備型薄層層析來純化反應混合 物。用EtOAc:己烷:MeOH(NH3)(6〇:35:5)溶離板且用 10% MeOH(NH3)/EtOAc 萃取產物 296。產量:0·15 公克 (71%)。FAB-MS: m/z=437 (Μ+1)。 實例30 化合物301之製備 步驟1
NBOC 298 於 4C 下用 Et3N (4 mL,13 mmol)及 BOC2O (2.8 g,13 mmol)處理 297 (1 g,10 mmol)於 1··1 水-二噁院(50 mL)中之 混合物且使其加溫至20°C歷時一天。接著於真空中移除溶 劑。將殘餘物溶解於1:1水-乙酸乙酯中且丟棄有機層。將 水層用1 N HC1水溶液酸化且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將合 併之有機相用水及鹽水洗滌,乾燥(Na2S〇4),且濃縮以產 生呈白色固體之298 (1.8 g,90%)。 I29243.doc -111 - 200840571 步驟2
將 298 (1.8 g,9 mmol)、N,0-二甲基羥胺鹽酸鹽(2.6 g, 27 mmol)、EDCI (5 g,27 mmol)、HOBt (0·1 g,1 mmol) 及 DIPEA (12.5 mL,72 mmol)於 DMF (3 0 mL)中之混合物 φ 於20°C下攪拌隔夜。接著將反應物於真空中濃縮至一半體 積,傾於水上,且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將合併之有機相 用飽和NH4C1水溶液、飽和NaHC03水溶液、水及鹽水洗 滌,乾燥(Na2S04),且濃縮以產生呈澄清油狀物之299 (2.1 g,98%)。 步驟3
於- 78°C 下經 15 min 向 2-漠 °比 σ定(1 ·2 mL,12 mmol)於 THF (60 mL)中之溶液中逐滴添加n-BuLi (8 mL於己烧中之1 ·6 Μ溶液,12 mmol)。於-78°C下再攪拌30 min後,緩慢添加 299 (1 g,4 mmol)於THF (20 mL)中之溶液。接著將反應 物加熱至6〇°C歷時1 h。冷卻至20°C後,將反應物用乙醚稀 釋,用飽和Na2S04水溶液中止反應,且用固體Na2S04乾 燥。使混合物濾過固體Na2S04塞且於真空中濃縮。急驟管 129243.doc -112- 200840571 柱層析(0-20%乙酸乙酯-己烷)產生呈黃色油狀物之 300(0.12 g,11%)。 步驟4 〇
按照類似於實例6之步驟4至7之彼等程序的程序,獲得 化合物 301。MS 409 (M+1)。 按照類似於上述實例中所述之彼等程序的程序,製備表 2中之化合物。 表2
129243.doc -113- 200840571
305 Ck 〇 叫 505 306 XV〇n1〇X^ °x 471 307 Γ ^pr\)N n^N 〇 nh2 426 308 O^O^CTC^ 〇 408 309 Γ oVy^ 〇 nh2 442 310 0 437 311 i N〆 NH2 (Λνοοά 0 437 129243.doc -114- 200840571
312 458 313 402 314 487 315 .0jCV°nX〇^- 0 438 316 0\ 467 317 P^〇\>jDinH2 OH ο 424 129243.doc 115- 200840571
318 ο νη2 451 319 Γ ο νη2 430 320 /0 O^cvcnp ο νη2 523 321 Ν、? 453 322 rN 453 323 (^τ〇ΝΐχχαΝΗ2 1 0 410 324 c/cv^ 〇 νη2 413 129243.doc -116- 200840571
325 1 r °χ 439 326 ΝΗ? , ο νη2 466 327 0^ΧγΟ J〇-NH2 Ν 453 328 。/pvc/cux Ν /i 453 329 1? OH C^vCnp 0 1ih2 424 330 、cp (^vxcr 0 453 331 Ni 0 438 129243.doc -117- 200840571
332 488 333 k N 0 nh2 437 334 Ni 0 nh2 437 335 〇^ΛχαΝΗ2 1 479 336 CpH 〇 nh2 452 337 〇 nh2 466 129243.doc -118- 200840571
338 Ni (Λνχφ 0 nh2 438 339 o/Zcox N 465 340 s 465 341 〇ι/Λ^χΗ2 N 1 0 "o 513 342 Γ mX/cvco? o nh2 452 129243.doc 119- 200840571
343 〇v〇nX〇^ N 1 V 0 550 344 cvc/oxx N i 6 499 345 〇 1 451 346 0 1 451 347 0 1 451 I29243.doc •120- 200840571
348 ςςχΛχιχ ο 1 451 349 〇y〇nX〇nj9 Ν 〇\ 〇\ 452 350 0 1 455 351 i、N ο νη2 455 352 0 422 353 0 422 354 0 O^CyXCr 0 492 129243.doc -121 - 200840571
355 Γ C^vO^ ο νη2 438 356 Γ ο νη2 437 357 iVvcrxr 0 424 358 ρ;^ρ^〇ΛχαΝΗ2 CI 0 510 359 ι1 〇\ 539 360 ο_ Ni CrT)Nj〇^ ο νη2 453 361 0 409 129243.doc 122- 200840571
362 l4 0\ 438 363 〇 426 364 οςο^ο 我 0 422 365 οςο^ο我 0 s 483 366 N 人 483 367 cqcAcox 0 V 497 129243.doc 123 - 200840571
368 厂 nh2 465 369 0 nh2 479 370 〇 nh2 479 371 nh2 493 372 Vn^o nh2 564 129243.doc 124- 200840571
373 0 ό 517 374 ςςο^χι. Ν V 0 568 375 cc^cAcux ο 426 376 οςοΛχιχ ί 0 1 455 377 ϊ1 0 1 456 378 ςςι/οχτ 〇\ 452 129243.doc -125- 200840571
若吾人按照類似於上述實例中所述之彼等程序的程序, 則將使用表3中所列之起始物質獲得表3”結構”行中之化合 物。表3中之各化合物為肟異構體之混合物,如藉由肟氮 與OH或OCH3部分之間的^鍵所表示。在表3中,nCMPDn 代表’’化合物”。 表3 CMPD 結構 起始物質
129243.doc -126- 200840571
129243.doc -127- 200840571
392 Η气 fjcCcvc〇x 〇 方N 393 h3ccxn F3C^〇vCr(X cf3 o V cf3 394 h3C〇^n 〇 X^0H F3c 八 N 395 h3ccxn 〇 ^^CHO 396 H3C〇、 αΧΧΪ〇ν〇Ί 〇 方N 397 h3co—n 〇 u 398 H3CCLn 0 crCH0 399 h3ccxn cyxvm 〇 H3C^^CN u 129243.doc -128- 200840571
400 h3oxn J INANH2 〇 r0-CHO 401 h3co/N ^n^nh2 〇 c,Or〇N 402 C 丨丫、n:〇CH3 XJyU I人% 〇 c,TXx〇N 403 h3ccxn co^pn 〇 CGCN 404 h3ccxn i/cvcrxx /S〇2 〇 (η30)2ν T7 405 n,〇CH3 K/OvCTiX 0 h3c^/NYCN 406 H舞N c'Otpvd 〇 C,XX ^^NHBoc 407 H3CO^N kNANH2 〇 ho2c^V^ 129243.doc -129- 200840571
408 N^|| N,〇CH3 hAAa〇vCT(X 0 BocHN^^CH3 409 H3C(Xn 〇 0 h lN、B〇C 410 HsCCXn (/ο/τχχ. ch3 0 0 H3CO、NJiy^ iH3 LN、B〇C 411 H3C(Xn 〇 〇 h3co、nA^ 6h3 ^^Boc 412 H舞N 〇 0 h3co.nA^ h LN、B0C 413 h3co—n 〇 〇 h3co、nA^ iH3 k/^B〇C 414 h3ccxn c^/m2 0 rrCH0 415 H3CCXn 0 0 H3CaN人广1 & LN、Boc 129243.doc -130- 200840571
416 h3co、 0 0 h3co、nA^ h LN、B0C 417 h3co“n oXvcox 〇 0 H3caN人广^ 心 ^n、boc 418 h3C〇^n (Λνχα, 〇 0 h3co、nA^ h LN、B0C 419 h3ccxn 0 0 H3C〇、N 人广1 h LN、B0C 420 n,〇CH3 介vd 〇 〇 h3co、nA^ iH3 Cn.b〇c 421 H3C0-N c/o/rcx 〇 cr 422 h3ccxn CO^GvCOX 〇 〇yH。 423 〇 0 h3co、nA^ iHs Ln、b〇c . 129243.doc -131 - 200840571
424 h3ccxn 0 0 h3co、nA^ 心 U、B0C 425 H3C U,〇CH3 〇 0 H3C〇、N 人广1 h LN、B0C 426 MeOw,^ 0 0 h3co、nA^ 心 LN、B0C 427 H舞N 〇 0 H3C0、n 人广1 iH3 ^BOC 428 h3ccxn O^vOH 〇 〇 H3C0、n 人广1 iH3 CN^B〇c 429 n,〇CH3 〇 〇 HsC0、n 人广^ iH3 ^^BOC 430 h3co.n αΝ/〇ν〇αχ 〇 a:r° 431 h3ccxn cCo/)^ 0 〇 H3caN人广1 h LN、B0C 129243.doc -132- 200840571 432 0 0 H3C〇、NJy^ ih3 LN、B〇C 433 〇 〇 H3〇〇^nA^ 心 LN、B0C 434 h3c〜〇1 ο^ν〇αχ 〇 0 h3c〇、n 人广^ & LN、Boc 435 CH3 Η3σ"^αΝ G^vCTtX 〇 0 H3C0、N 人广1 h k/N、Boc 436 OuN σ\νχαΗ2 〇 0 ^ Cn.b〇c 437 0」frV"i 广 〇 0 H3C0、n 人广1 iH3 ^N^B〇C 438 h3c H3C>_0X g\)v〇H 〇 0 H3C0、n 人广^ 心 Ln、B。。 129243.doc -133- 200840571
實例31 化合物446之製備 步驟1
Et02C
440
Et02C KBoc ,Ν、 'Boc 441 經1.0 h向LDA (23 3 mL,2.0 Μ於THF/庚烷/乙苯中, 0.466 mol)於THF (3 00 mL)中之溶液中逐滴添力口化合物440 (100 g,0.389 mol)於THF (約400 mL)中之溶液。將橙紅色 溶液於〇°C下攪拌30 min,且接著藉由套管將其轉移至預先 冷卻(〇°C)之N-氟苯磺醯亞胺(153 g,0.485 mol)於無水THF (約600 mL)中之溶液中。將反應混合物於0°C下攪拌30 min,且接著於室溫下攪拌1 8 h。將總溶劑體積降低至約 三分之一,且添加EtOAc(約1 L)。依次用水、0·1 N HC1水 溶液、飽和NaHC03水溶液及鹽水洗滌溶液。將有機層用 MgS04乾燥,過濾,且於減壓下濃縮以產生粗液體。藉由 急驟層析(6:1己烷-EtOAc)分離產生化合物441 (93.5 g, 87%) ° 129243.doc -134- 200840571 步驟2
441 442 以類似於實例6步驟4中所述之方式,將化合物441轉化 為化合物442。 步驟3
442
ΝΉ 鲁 HCI
Boc 以類似於實例1步驟4中所述之方式,將化合物442轉化 為化合物443。 步驟4
443 M 444 以類似於實例1步驟5中所述之方式,將化合物443轉化 為化合物444。 步驟5
129243.doc -135- 200840571 以類似於實例6步驟5中所述之方式,將化合物444轉化 為化合物445。 步驟6
以類似於實例6步驟6中所述之方式,將化合物445轉化 為化合物446。 在上述實例中,化合物4-[(E)_(甲氧基亞胺基)-2-吡啶基 曱基]六氫吡啶二鹽酸鹽:
可用於製備本發明之化合物,例如參見實例6及28。較 佳地,由下式化合物:
CA
CN 及由式449化合物製備化合物447 :
129243.doc -136- 449 200840571 R5()為烷基或芳基,f為0至4,R51為烷基,且Q為鹵基, 其中該等烧基、芳基及鹵基如上文所定義。 化合物447可藉由以下步驟由448及449製備: (a)將式449化合物轉化為其格林納形式(Grignard form)(449A) ··
(b)使式448化合物與449A化合物反應以獲得式450化 合物:
(c)使式450化合物與合適之式451的氯甲酸烷基酯反應 R31-0C0C1 以產生式452化合物··
(d)形成鹽(式453): 129243.doc •137- 200840571
•酸鹽 (e)使式453化合物與烷氧基胺(Nh2〇r5i)或其鹽酸鹽 反應以形成式454之两:
(f)藉由用強酸處理來異構化式454化合物且同時將 =轉化為备集E異構體之式454之所需酸鹽,其中該E異構 體以至少90:10比率而較之Z異構體佔優勢。當卜〇時,r5〗 為甲基,且在式454化合物中用於異構化之酸為HCi,最終 產物為式447化合物。 此製備可如下表示:
129243.doc -138- 200840571
•酸鹽 按照上述方法,可如下製備化合物447 :
(主要為E異構體) 化合物461轉化為447之反應主要產生高立體化學純度及 高產率之化合物447之E異構體。由苯基化合物之混合物藉 由酸催化進行異構化之反應係論述於T· Zsuzsanna等人, Hung. Magy. Km, Foly., 74(3) (1968), 116-1191^ ° 上述方法係以化合物449為起始物。在步驟1中,藉由與 鎂反應,使基-1-烷基六氫吼啶(或4-i基-1-芳基六氫 吡啶)轉化為其格林納類似物(449A)。通常於約-1 0°C至回 流之溫度下執行該反應。通常,適合此反應之烴溶劑為 如,例如:甲苯、二甲苯、氯苯、二氯苯及其類似物,或 129243.doc -139- 200840571 上文所列之烴與如,例如:烷基醚、i,2_:甲氧基 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二乙二醇二甲醚幻、 1,4-二噁烷、四氫呋喃及其類似物之醚的混合物。將溶液 冷卻至約-10°C至約1(TC且接著使其與合適之2_氰基吡啶 (448)反應,歷時約10_12〇分鐘。合適之氰基吡啶之實例 為1氰基°比啶、4_甲基-2-氰基吡啶、4-乙基-2-氰基吼啶、 4-苯基-2-氰基吡啶及其類似物。較佳為2_氰基吡啶及‘甲 基-2·氰基吡啶。通常相對於式4料化合物使用約卜々莫耳當 里5較佳約i-3莫耳當量且通常約15_2 5莫耳當量之格林 、、、内化a物。可藉由此項技術中熟知之程序,較佳於合適之 /谷知](例如四氫π夫喃或乙酸乙酯)中,如,例如:使用酸(例 如HC1)處理,來分離式45〇之產物。 接著在下一步驟中,使式45〇之產物與氣甲酸烷基酯反 應。合適之氯甲酸烷基酯為(例如)氯甲酸甲酯、氯甲酸乙 酯、氯甲酸丙酯及其類似物,較佳為氯甲酸甲酯或氯甲酸 乙酯。通常,適合此反應之烴溶劑為如,例如:甲苯、二 甲本氯本、一氣本及其類似物,或上文所列之烴與諸如 C5-Cu燒基鱗、l52_二甲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二 乙醇一甲_、1,4-二噁院、四氫呋喃及其類似物之醚的 混合物。通常於約25_1〇(rc,較佳約4〇_9〇。〇且通常約5〇_ 80°C下執行該反應,歷時約^小時。反應後,通常洗去 所產生之酸且可藉由有機溶劑萃取法分離式452之產物。 接著可藉由於周圍溫度與該溶劑之回流之間的溫度下通 常於溶劑中用諸如硫酸、鹽酸、三氟乙酸及其類似物之酸 129243.doc 200840571 =來將式452化合物轉化為其酸鹽。合適之溶劑包括 丄諸如甲苯、二甲苯、氯笨、二氯苯及其類似物。在式 452化口物中存在兩個氮原子,鹽通常具有2莫耳酸比!莫 耳化合物452。 、 可接著藉由使式453化合物與烷氧基胺(或其鹽酸鹽)通 常以水溶液形式反應來將其轉化為式454之烷基肟。合適 之烷氧基胺為(例如)甲氧基胺、乙氧基胺及其類似物。甲 氧基胺較佳。通常使用約丨莫耳當量至約4莫耳當量,較佳 $ 1莫耳當量至約3莫耳當量且通常約丨莫耳當量至約2莫耳 畜I之烷氧基胺(或其鹽酸鹽)。通常,藉由諸如乙酸、甲 酸及其類似物《其混合物之弱酸來催化反應。彳添加諸如 甲醇、乙醇、異丙醇、正了醇及其類似物或其混合物之共 溶劑。式454之產物在處理後為2與£異構體之混合物,可 使用諸如HPLC之此項技術中熟知之技術針對立體化學組 成來分析其比率。 於下文所述之反應條件下用強酸處理式454化合物將冗與 E異構體之混合物異構化為主要e異構體。通常,可將式 454化合物溶解於溶劑中,該溶劑諸如乙醇、甲醇、異丙 醇、正丁醇及其類似物;諸如甲基第三丁基醚、四氫呋喃 及其類似物之醚;諸如庚烧、己烷、甲苯及其類似物之 煙;諸如乙腈、苯甲腈及其類似物之腈,或該等溶劑之混 合物。接者於20C至100C範圍内之溫度下用諸如hci、 HBr、H2S〇4及其類似物之強酸處理已溶解之化合物,歷 時約1-20小時。通常使用約1莫耳當量至約8莫耳當量,較 129243.doc -141 - 200840571 ‘約1莫耳田里至約6莫耳當量且通常約2莫耳當量至約4莫 耳當量之酸。處理通常主要形成式454化合物之以構體之 酸鹽’當r51=甲基’ n=0且在454中酸鹽為籼時,其實際 上為式447化合物。 、
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可藉由諸如過渡、再結晶、 溶劑萃取、蒸餾、沈澱、昇華及其類似技術之習知技術來 /刀離及純化上文所述之方法中各步驟之產物。可藉由諸如 薄層層析、nmr、hplc、熔點、質譜分析、元素分析及 其類似技術之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之習知方法來分析產 物及/或檢查其純度。 實例32 豚鼠H3受體結合檢定 在此實驗中%受體之來源為自重4〇〇_6〇〇 g之動物獲得之 豚鼠大腦。用50 mM Tds (ΡΗ 7·5)之溶液使大腦組織均質 化。組織於均質化緩衝劑中之最終濃度為10% w/v。將組 織勻漿以l,000xg離心1〇分鐘以移除組織凝塊及碎片。接 著將所得上清液以5〇,〇〇〇Xg離心2〇分鐘以沈降膜,接著將 其於均質化緩衝劑中洗滌三次(各自以5〇,〇〇〇Xg離心2〇分 鐘)。將膜冷凍且存儲於_7〇cc下待用。 將所有待測試之化合物溶解於DMS〇中且接著稀釋於結 合緩衝劑(50 mM Tds,pH 7.5)中以致最終濃度為2 pg/mL,其中有〇」〇/〇 DMS〇。接著將膜添加(4〇〇叫蛋白 質)至反應管中。藉由添加3 nM [3H]R+甲基組織胺(8.8 Ci/mmol)或 3 ηΜ [3Η]Να-甲基組織胺(80 Ci/mmol)起始反 129243.doc •142- 200840571 應且於30°C下持續培養30分鐘。藉由過濾將已結合之配位 體與未結合之配位體分離,且藉由液體閃爍光譜法測定與 膜結合之放射性配位體之量。一式兩份執行所有培養且標 準誤差始終小於10%。連續稀釋抑制放射性配位體與受體 之特異性結合大於70%的化合物以測定Ki(nM)。 使用此方法,獲得所選式(I)化合物之下列資料: 化合物 44、45、49、75、76、83、88、99、104、110、 117、128、200、201、203-211、213、214、217、220-223、228、230-232、234、236、239-241、244-245、 249、25 0、252、254-267、274及 282具有在約 〇·3 nM至約 370 nM範圍内之Ki。 化合物 23、50、53、57A、59、92、212、215、218、 219 、 220 ' 224 、 226 、 227 、 229 、 233 、 235 、 238 ' 246 、 247 、 248 、 251 、 253 、 268-272 、 275 ' 278 、 279 ' 281及 287具有在約0·3 nM至約33 nM範圍内之Ki。 化合物 30、32、31、33、54、55、56、56A、225、 237、246A、253A、273及 280具有在約 0.83 nM至約 16 nM 範圍内之Ki。 實例33 人類H3受體結合檢定 用得自公共資料庫之引子藉由PCR自人類丘腦cDNA庫 選殖全長人類組織胺H3受體,且將其插入CMV啟動子驅動 之表現載體pcDNA-3.1 (Invitrogen)中。用H3受體質體轉染 HEK-293人類胚腎細胞(ATCC)且用G-418選擇穩定表現之 129243.doc •143- 200840571 細胞。於37°C下於具5% (:02之潮濕氣氛中使細胞於含有高 葡萄糖、25 mM Hepes、青黴素(penicillin)(i 〇〇 u/ml)、鏈 黴素(streptomycin)(l〇〇 pg/ml)、2 mM麵醯胺酸及 0.5 mg G-418/ml之杜爾貝科經改良伊格爾培養基(Dulbecc〇,s modified Eagle’s medium)/10%胎牛血清中生長。 對於膜製備而言,使用抽吸培養基,用5 ED ΤΑ/0.〇2%騰蛋白每/漢克氏平衡鹽溶液(Hank’s balanced salt solution)將其替換,接著於37°C下培養5至10分鐘來採 集細胞。將細胞傾析且於4°C下以1 000 xg離心1 〇分鐘,接 著將其再懸浮於50 mM Tds.HCl (ph 7.4)中且用Polytron(設 定為6之PT10尖頭)使其破裂30秒。接著將組織勻漿以looo xg離心十分鐘且將上清液傾析且以5〇,〇〇〇 Xg再離心十分 鐘。將所獲得之離心塊再懸浮於Tris緩衝劑中且以50,〇〇〇 xg再離心十分鐘。將膜以1毫克蛋白質/毫升Tris緩衝劑之 懸浮液形式存儲於-80°C下。 對於結合檢定而言,藉由Polytron使膜分散且將其於2〇〇 mL具有1 ηΜ [3Η]Ν-α-曱基組織胺及一定濃度之本發明化 合物(各一式兩份,相當於五個數量級範圍内之半數數量 級)之50 mM Tris.HCl (pH 7.4)中培養。在1〇_5 Μ硫丙味胺 (thioperamide)存在下測定非特異性結合。於3〇°C下培養30 分鐘後,使檢定混合物濾過0.3%聚伸乙基亞胺浸泡之gf/B 玻璃纖維過濾器,接著用緩衝劑沖洗三次,乾燥,用 Meltilex蠟閃爍體浸潰,且計數。使用非線性最小二乘曲 線擬合程式由擬合資料之曲線測定ICso值且使用Cheng及 129243.doc • 144- 200840571
Prusoff之方法測定Ki值。 使用此方法,測定化合物287具有25 ± 4 nM之Ki值 (n=4)〇 實例34
化合物446對糖尿病小鼠之葡萄糖含量的活體内效應 自Taconic Farm (Germantown, NY)購買五週齡之雄性 ICR小鼠且置放於含有45% (kcal)來自豬油之脂肪及0.12% (w/w)膽固醇之”西方飲食”處。餵食3週後,對小鼠注射一 次低劑量鏈脲黴素(strept〇zocin)(STZ,腹膜内(ip) 80 mg/kg)以誘發部分胰島素缺乏。接收STZ注射後兩週,大 夕數經STZ治療之小鼠發展2型糖尿病且顯示血糖過多、胰 島素抗性及葡萄糖不耐受。接著將糖尿病小鼠置於三組中 之一組:(1)未經治療之對照組;(2)用羅格列酮(食用5毫 克/公斤/天)治療之組;或(3)用化合物446(食用10毫克/公 斤/天)治療之組。將所有動物治療四週。如圓2中所說 明’用化合物446(食用1〇毫克/公斤/天)治療之小鼠相對於 對照小鼠及用羅格列酮(食用5毫克/公斤/天)治療之小鼠具 有顯著降低之非空腹葡萄糖及HbA 1C含量。 因此,化合物446(—種說明性式⑴化合物)有效治療患 者之糖尿病。 實例35 化合物44 6對糖尿病大鼠之葡萄糖含量的活趙内效應 使用A糖儀測試成年糖尿病Goto-Kakizaki大鼠(14週齡) 之非王腹葡萄糖含量。將葡萄糖含量介於130 mg/dl與370 129243.doc -145 - 200840571 mg/dl之間的大鼠隨機分為治療組(N=10)及對照組 (N= 1 0)。向治療組之動物之食物中投與10毫克/公斤/天劑 量之化合物446。一週治療後,經由尾部切口收集血液且 使用血糖儀量測非空腹葡萄糖含量。 如圖3中所說明,與未經治療之大鼠平均降低34 mg/dl之 非空腹葡萄糖含量相比,用化合物446治療之大鼠之非空 腹葡萄糖含量平均降低81 mg/dl。 因此,化合物446(—種說明性式(I)化合物)有效治療患 鲁 者之糖尿病。 實例36 化合物287對糖尿病大鼠之葡萄糖含量的活體内效應 自斷奶時起連續3個月對七十隻雄性DIO Sprague-Dawley大鼠餵食HFD (45% Kcal脂肪),且經腹膜内給與25 mg/kg鏈脲黴素(STZ)以誘發2型糖尿病(T2DM)。注射STZ 後,選擇四十四隻T2DM大鼠研究兩週(每組n=ll,體重介 於632與838 g之間,非空腹葡萄糖介於226 mg/dl與426 ^ mg/dl之間且HbAlc介於8 ·7%與10.9%之間)且使其隨意接取 預稱重之45%脂肪(kcal)HFD或化合物287 (1.4,2.9 mg/g於 HFD中)歷時兩週。每日監測體重、非空腹葡萄糖及食物 攝入。在兩週研究之前及之後分別藉由全身磁共振分析器 及Cholestech GDX分析器(Hayward,CA)監測身體組成及 HbAlc含量。注射STZ後兩週,STZ-DI0大鼠具有升高之 非空腹葡萄糖及HbAlc含量(非空腹葡萄糖介於226 mg/dl 與426 mg/dl之間;且HbAlc介於8.7%與10.9%之間)。低劑 129243.doc •146- 200840571 里STZ引起企漿胰島素含量降低48%,此不足以引起餵食 飼料之大鼠血糖過多。相反,當面臨由HFD誘發之胰〜素 抗性犄,此血漿胰島素含量誘發血糖過多。如圏4中所說 明,化合物287在兩週之研究期内引sHbAlc含量之劑量 依賴性降低。對照組ST乙m〇大鼠維持高於35〇叫/mh (+12 mg/dl)之非空腹葡萄糖含量,此導致在14天内 顯著增加0.96%。用化合物287 (68毫克/公斤/天,2 9 於hfd中)治療之STZ_DI0大鼠具有顯著降低之非空腹葡y 糖(-43 mg/dl),此導致在兩週内册八卜含量降低〇6%。 因此,化合物加(一《明性式⑴化合物)有效^療患 者之糖尿病。 便用式(I)化合物之方法 式(I)化合物適用於治療或預防患者之病狀。 治療或預防疼痛之方法 式(I)化合物適用於治療或預防患者之疼痛。 因此,在-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患者之疼痛 之方法,其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有效量之一或多種式⑴化合 物。 σ 使用本發明方法可治療或可預防之疼痛的說明性實例勺 括(但不限於)急性疼痛、慢性㈣、神經痛、感覺接4 疼痛、皮膚疼痛、_體性疼痛、内臟疼痛m ^ 病性疼痛、癌痛(包括突發㈣痛)、由藥物療法(諸如癌^ =療法)引起之疼痛、頭痛(包括偏頭痛、緊張性頭痛、 叢本性頭痛)、由關節炎引起之疼痛、 街相知引起之疼 129243.doc * 147- 200840571 物理療法或放射療法) 痛、牙痛或由醫學程序(諸如手術、 引起之疼痛。 在一實施例中,疼痛為神經痛。 在另一實施例中,疼痛為癌痛。 在另一實施例中,疼痛為頭痛。 在又一實施例中,疼痛為慢性疼痛。 在另一實施例中,疼痛為糖尿病性疼痛。
治療或預防糖尿病之方法 式⑴化合物適用於治療或預防患者之糖尿病。因此,在 -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患者之糖尿病之方法, 其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效量之_或多種式⑴化合物。 使用式⑴化合物可治療或可預防之糖尿病的實例包括 (但不限於刚尿病(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_糖尿病 (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由投與抗精神 病藥劑引起之糖尿病、由投與抗抑鬱劑引起之糖尿病、由 投與類固醇藥物引起之糖尿病、自體免疫性糖尿病、胰島 素病變(insunnopathy)、由騰腺疾病引起之糖尿病、與其 他内分泌疾病(諸如庫欣氏症候群(Cushing,s ^他叫、 肢端肥大症、嗜鉻細胞瘤、升糖素瘤、原發性多酸固嗣症 或生長抑素瘤)相關之糖尿病、A型胰島素抗性症候群、B 型胰島素抗性症候群、脂肪萎縮性糖尿病、由_胞毒素 誘發之糖尿病及由藥物療法誘發之糖尿病(諸如由抗精神 病藥劑誘發之糖尿病)。 在一實施例中,糖尿病為][型糖尿病。 129243.doc -148- 200840571 在另一實施例中,糖尿病為„型糖尿病。 在另一實施例中,糖尿病為蛀娠期糖尿病。 治療或預防糖尿病併發症之方法 式(I)化合物適用於治療或預防患者之糖尿病併發症。因 此’在-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種治療患者之糖尿病併 發症之方法,其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有效量之一或多種式⑴ 化合物。
使用式⑴化合物可治療或可預防之糖尿病併發症之實例 包括(但不限於)糖尿病性白内障、青光眼、視網膜病變、 神經病(諸如糖尿病性神經病變、多發性神經病變、單神 經病變、自發性神經病變、微量蛋白尿(mier〇aluminuria) 及進行性糖尿病性神經病)、腎病變、糖尿病性疼痛、足 壞疽、免疫併發血管炎vascuUtis)、全身 !·生、·工斑狼瘡(SLE)、動脈粥樣硬化性冠狀動脈病、周邊動 脈病' 非酮性南血糖高滲壓昏迷、足部潰瘍、關節問題、 皮膚或黏膜併發症(諸如感染、脛部斑點(shin sp〇t)、念珠 菌感染(_didal infeetion)或脂性漸進性壞死性糖尿病性 肥胖症(necrobiosis lipoidica⑴細“議^吻))、高脂 貝血症同血壓、胰島素抗性症候群、冠狀動脈病、真菌 感染、細菌感染及心肌病。 在5施例中’糖尿病併發症為神經病。 在另一實施例中,糖尿病併發症為視網膜病。 在另一實施例中,糖尿病併發症為腎病。 治療或預防葡萄糖耐受性異常之方法 129243.doc -149- 200840571 常 式()口物適用於治療或預防患者之葡萄糖耐受性異 因在: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患者之葡萄 糖财X #常之方法,其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有效量之一或 多種式⑴化合物。 治療或預防空腹葡萄糖異常之方法 式(I)化合物適用於治療或預防患者之空腹㈣糖異常。 因此’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種治療患者之空腹 葡萄糖異常之方法5盆白八A # * + 股 八匕3向该患者投與有效量之一 種式⑴化合物。 組合療法 在一實施财,本發明提供治療患者之病狀之方法,該 方法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或多種式⑴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 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醋戍前 及則樂及至少一種不為式(I)化 合物之額外治療劑,其中所投 里 起有效治療或預防 病狀。 當向需要投藥之患者投與組合療法時,可以任何順序 (諸如依序、並行、—起1時及其類似順序)投與組合形 式之治療劑或包含該等治療劑之醫藥組合物或組合物。該 組合療法中之各種活性物之量可為不同量(不_量 或相同量(相同劑量之量)。 在一實施例中,在額外、;Λ底如w t 、 ° Μ ^揮其預防或治療作用之 時投與一或多種式(I)化合物,十+ 或在一或多種式(I)化合物發 揮其預防或治療作用之時投與額外治療劑。 129243.doc -150- 200840571 另 只苑例中,當將一或多種式⑴化合物及額外、Λ 悧用作治療病狀之 、卜治療 劑。 療法日守,以常用劑量投與該等藥 另$方也例中,當將一或多種式(I)化合物及額外 蜊用作治療病狀之單一 、卜>〇療 與該等藥劑。 一,以低於常用劑量之劑量投 在又一實施例中,一式夕 同作用且當將該等藥劑用=i(I)化合物與額外治療劑協 寸未d用作治療病狀之單_ 於常用劑量之劑量投與該等藥劑。 ’、…低 2實施財’ ―^種式⑴化合物及額 在於同-組合物中。在 U係存 浐蘿貫鈿例中,此組合物適合於經口 在另—實施例中,此組合物適合於靜脈内投举。 協门:戈1種式⑴化合物與額外治療劑可累積或協同作用。 :同組合可允許使用較低劑量之一或多種藥劑及 頻率投與組合療法之一或多 - H ^^ 次夕種樂劑。較低劑量或較低頻率 才又一一或多種藥劑可降低痒主 效。 -蜃去之t性而不降低療法之功 在一實施射,投與-或多種式⑴化合物及額外治療劑 可抑制病狀對此等藥劑之抗性。 、 在一實施例中,當治癍*水A k — 田/口廢患者之糖尿病、糖尿病併發症、 =萄糖耐受性異常或空腹葡萄糖異常時,其他治療劑係不 :式⑴化合物之抗糖尿病藥劑。在另一實施例中,當治療 之疼痛¥ #他冶療劑係、不為式(I)化合物之止痛劑。 在另-實施财,其他治療料適用於減少式⑴化合物 129243.doc -151 - 200840571 之任何可能副作用之藥劑 於)噪心、…頭痛、發二?:副作用包括(但不限 身疼痛及注射部位疼痛。冑睡、肌肉痛、腹《、全 效劑量 使用。在另一實施例中,其 m:其他治療制係《其已知之治療有 他治療劑係以其通常規定之劑 里使用。在另一營綠Αϊ ^ 、 r ,其他治療劑係以小於且 ^ 定之劑量或其已知之治療有效劑量使用。 …規 適用於治療糖尿病或糖尿病併發症之本發明方法之 尿病藥劑的實例包括碏驢 几 ^ 八脲,胰島素增敏劑;葡糖苷酶抑 制劑;胰島素促泌辛·肝$ .一 常,肝《萄糖排出量降低劑;抗肥胖藥 劑,“血壓藥劑;美格替耐;在活體内減緩或阻斷澱粉 及糖分解的藥劑;組織胺H3受體拮抗劑;抗高血壓藥劑, 鈉葡萄糖吸收轉運體2 (SGLT_2)抑制劑;增加胰島素產量 之肽;及騰島素或任何含有胰島素之組合物。 在一貫施例中,抗糖尿病藥劑為胰島素增敏劑。 胰島素增敏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ppAR活化劑,諸如 格列酮及噻唑烷二酮類藥劑,其包括羅格列酮、順丁烯二 酸羅格列S同(來自GlaxoSmithKline之AVANDIA™)、吡格列 _ (pioglitazone)、鹽酸咣格列酮(ACTOS™,來自 Takeda)、環格列酮(eigHtaz〇n勾及 MCC-555 (Mitstubishi Chemical Co·) '曲格列酮及恩格列酮(engiitazone);雙 脈,諸如苯乙雙脈(phenformin)、二甲雙脈(metformin)、 鹽酸二甲雙脈(諸如來自Bristol-Myers Squibb之格華止 (GLUCOPHAGE™))、具有優降糖(glyburide)之鹽酸二甲雙 129243.doc 152- 200840571 胍(諸如來自 Bristol-Myers Squibb之 GLUCOVANCE™)及丁 福明(buformin) ; DPP-IV抑制劑,諸如西他列汀 (sitagliptin)、薩昔列汀(saxagliptin)(JanuviaTM,Merck)、 德那列汀(denagliptin)、維格列;丁(vildagliptin)(GalvusTM, Novartis)、阿格列汀(alogliptin)、苯甲酸阿格列汀、ABT-279 及 ABT-341 (Abbott)、ALS-2-0426 (Alantos)、ARI-2243 (Arisaph)、BI_A 及 BI_B (Boehringer Ingelheim)、 SYR-322 (Takeda) 、MP-513 (Mitsubishi) 、DP-893 (Pfizer)、RO-0730699 (Roche)或西他列;丁 / 鹽酸二甲雙脈 之組合(Janumet™,Merck) ; PTP-1B抑制劑;及α-葡萄糖 激酶活化劑,諸如米格列醇(miglit〇l)、阿卡波糖及伏格列 波糖(voglibose)。 在一實施例中,抗糖尿病藥劑為DPP-IV抑制劑。 在另一實施例中,抗糖尿病藥劑為磺醯脲。 磺醯脲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格列吡嗪、曱苯磺丁脈、優 降糖(glybiidde)、格列美脲(glimepiride)、氯磺丙脲 (chlorpropamide)、醋酸己脲(acetohexamide)、格列胺脲 (gliamihde)、格列齊特(glidazide)、格列本脲 (glibenclamide)及妥拉石黃脲(t〇iazainide)。 在一實施例中,抗糖尿病藥劑為8(}1^_2抑制劑。 適用於本發明方法之s G LT_ 2抑制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 達帕格列淨(dapaglifl0Zin)及舍格列淨(serglif〗〇zin)、 AVE2268 (San〇fi-Aventis)及 T-1〇95 (丁繼^ 以如㈣ 〇 在另一實施例中,抗糖尿病藥劑為肝葡萄糖排出量降低 129243.doc -153 - 200840571 劑。 肝葡萄糖排出量降低劑之非限難實例格華止及格華止 XR 〇 在另-實施例中,抗糖尿病藥劑為組織胺&受體枯抗 劑0 組織胺Η;受體拮抗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下列化合物:
在一貫施例中,抗糖尿病藥劑為胰島素促泌素。 胰島素促泌素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GLP」、GW」模擬 物、艾生丁(exendin)、GIP、胰泌素(secretin)、格列吡 嗪、氣磺丙脲、那格列奈(nategiinide)、美格替耐、格列 本脲、瑞格列奈(repaglinide)及格列美脲。 適用於本發明方法之GLP-1模擬物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 貝塔-艾塞那肽(Byetta-Exanatide)、利戈魯泰 # (Liraglutinide)、CJC-1131 (ConjuChem)、艾塞那肽丨^ (Amylin)、BIM-5 1077 (Ipsen/LaRoche)、ZP-10 (Zealand
Pharmaceuticals)及國際公開案第WO 〇〇/〇7617號中所揭示 之化合物。 在另一實施例中,抗糖尿病藥劑為騰島素或含有胰島素 之製劑。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膜島素,,包括所有胰島素調配物, 包括騰島素之長效及短效形式。 129243.doc •154- 200840571 經口可投與之胰島素及含有胰島素之組合物之非限制性 貫例包括來自Autoimmune之AL_4〇l,及美國專利第 4,579,730 號;第 4,849,4〇5 ?虎;第 4,963,526 號;第 5,642,868 號;第 5,763,396 號;第 5,824,638 號;第 5,843,866號;第 6,153,632 號;第6,191,1()5號;及國際公 開案第WO 85/05029號中所揭示之組合物,該等專利之每 一者均係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貫施例中,抗糖尿病藥劑為抗肥胖藥劑。 適用於治療糖尿病之本發明方法中之抗肥胖藥劑的非限 制性實例包括5-HT2C促效劑,諸如氯卡色林(1〇rcaseHn); 神經肽Y拮抗劑;MCR4促效劑;MCH受體拮抗劑;蛋白
質激素’諸如瘦體素(ieptin)4脂聯素(adip〇nectin) ; aMP 激酶活化劑;及脂肪酶抑制劑,諸如羅氏鮮(〇rlistat)。不 認為食慾抑制劑在適用於本發明方法之抗肥胖藥劑之範轉 内。 在另一貫施例中,抗糖尿病藥劑為抗高血壓藥劑。 適用於治療糖尿病之本發明方法中之抗高血壓藥劑的非 限制性實例包括β-阻斷劑及鈣通道阻斷劑(例如地爾硫卓 (diltiazem)、維拉帕米(verapamil)、硝苯地平(nifedipine)、 氨氯地平(amlopidine)及麥貝氟瑞地爾(mybefradil》、ace 抑制劑(例如卡托普利(capt〇pril)、賴諾普利(lisin〇pril)、 依那普利(enalapril)、螺普利(spirapril)、瑟然普利 (ceranopril)、佐芬普利(zefenoprii)、福辛普利(f〇sin〇pril)、 西拉普利(cilazopril)及喧那普利(qUinaprii))、AT-1受體拮 129243.doc -155- 200840571 抗劑(例如洛沙坦(Iosartan)、 坦(valsartan))、腎素抑制劑及 :生坦(sitaxsentan))。 厄貝沙坦(irbesartan)及纈沙 内皮素受體抬抗劑(例如西他 在另-實施例中,抗糖尿病藥劑為美格替耐。 適用於治療糖尿病之本發明方法中之美格替耐的非限制 性實例包括瑞袼列奈及那格列奈。 只轭例中,抗糖尿病藥劑為在活體内減緩或阻斷 澱粉及糖分解之藥劑。
人在活體内減緩或阻斷㈣及糖分解且適用於本發明之組 口物及方去中之抗糖尿病藥劑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葡糖 ㈣抑制劑及增加胰島素產量之某些肽^•葡料酶抑制 劑猎由延遲所攝取之碳水化合物之消化來幫助身體降低灰 糖由此V致進餐後血糖濃度較小升高。合適之心葡糖皆 酶抑制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阿卡波糖;米格列醇;卡格 列波糖(Camiglibose);如w〇 〇1/47528(以引用的方式併入 文中)中所揭不之某些多元胺;伏格列波糖。增加胰島 素產里之合適肽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安林肽 (細lintide)(CAS登記號咖84·88 7,來自Α_η);普蘭 林肽(pranUirnide)、艾生丁、如w〇嶋7617(以引用的方 式併入本文中)中所揭示之具有類升糖素肽_丨(GLp-〗)促效 活性之某些化合物。 適用於治療疼痛之本發明方法中之其他止痛劑的非限制 性實例包括乙醯胺苯酚、NSAID、鴉片劑(〇piate)或三環抗 抑鬱劑。 129243.doc -156· 200840571 在一貫施例中’其他止痛劑為乙醯胺苯酚或NS AID。 在另一實施例中,其他止痛劑為牙鳥片劑。 在另一實施例中,其他止痛劑為三環抗抑鬱劑。 適用於治療疼痛之本發明方法中之NSAIDS的非限制性 實例包括水楊酸鹽,諸如阿司匹林(aspirin)、阿莫西匹林 (amoxiprin)、貝諾_ (b⑽…咖)或二就苯水楊酸 (diflunisal) ’芳基院酸,諸如雙氯芬酸(dici〇fenac)、依託 度酸(et〇dolac)、吲哚美辛(indometacin)、酮咯酸 (ket〇r〇laC)、萘丁美酮(nabumetone)、舒林酸(sulindac)或 托美丁(tolmetin) ; 2-芳基丙酸(”洛芬(profen)”),諸如布洛 分(ibuprofen)、卡洛芬(carpr〇fen)、非諾洛芬 (fen〇profen)、氟比洛芬(flurbiprofen)、洛索洛芬 (1〇xoprofen)、萘普生(naproxen)、噻洛芬酸(tiaprofenic acid)或舒洛芬(Suprofen);滅酸,諸如甲滅酸(mefenarnic acid)或曱氣滅酸(nieclofenamic acid);吼唾。定衍生物,諸 如苯基 丁氮酮(phenylbutazone)、阿紮丙酮(azapropazone)、 女乃近(metamizole)或每布宗(〇xyphenbutazone);昔布 (coxib) ’ 諸如塞内昔布(ceiec〇xib)、依託昔布(etoric〇xib)、 氣美昔布(lumiracoxib)或帕瑞昔布(parecoxii3);昔康 (oxicam),諸如吡羅昔康(piroxicam)、氯諾昔康(1〇m〇xicam)、 美洛昔康(meloxicam)或替諾昔康(tenoxicam);磺醯苯胺 (sulfonanilide),諸如尼美舒利(nimesulide)。 適用於治療疼痛之本發明方法中之鴉片劑的非限制性實 例包括苯胺基六氫吼啶(anilidopiperidine)、苯基六氫吼 129243.doc -157- 200840571
咬、二苯基丙基胺衍生物、苯并嗎。非(benzomorphane)衍生 物、奥列巴文(oripavine)衍生物及嗎啡烧(morphinane)衍生 物。鵪片劑之其他說明性實例包括嗎啡驗(morphine)、二 醋嗎啡(diamorphine)、海洛因(heroin)、丁丙諾啡 (buprenorphine)、地匹旅酮(dipipanone)、旅替咬(pethidine)、 右嗎拉胺(dextromoramide)、阿芬太尼(alfentanil)、芬太尼 (fentanyl)、瑞芬太尼(remifentanil)、美沙酮(methadone)、 可待因(codeine)、雙氫可待因(dihydrocodeine)、曲馬多 (tramadol)、戊。坐星(pentazocine)、凡可汀(vicodin)、經考 酉同(oxycodone)、氫可酮(hydrocodone)、普可特(percocet)、 普可丹(percodan)、諾可(norco)、地勞地脫(dilaudid)、達 凡可特(darvocet)或羅可特(lorcet)。 適用於治療疼痛之本發明方法中之三環抗抑鬱劑的非限 制性實例包括阿米替林(amitryptyline)、痛痙寧 (carbamazepine)、加巴噴丁(gabapentin)或普瑞巴林 (pregabalin) 〇 用於治療或預防病狀之本發明之組合療法中的其他藥劑 之劑量及給藥方案可由主治臨床醫師考慮以下情況來確 定:包裝插頁中之許可劑量及給藥方案;患者之年齡、性 別及一般健康狀況;及病毒感染或相關疾病或病症之類型 及嚴重性。當組合投與時,可同時或依序投與式(I)化合物 及用於治療上文所列之疾病或病狀之其他藥劑。當以不同 給藥時程給與組合之組份,例如每日投與一種組份一次且 每六小時投與另一種組份一次時,或當較佳醫藥組合物不 129243.doc -158- 200840571 同,例如一者為錠劑且一者為膠囊時,此尤其適用。因 此’包含單獨劑型之套組為有利的。 通常,當以組合療法投與時,一或多種式⑴化合物及額 外治療劑之總每日劑量可在每天約〇1 mg至約2〇〇〇 mg之 靶圍内’但必需隨治療目標、患者及投藥途徑而變化。在 一實施例中,劑量為約0.2毫克/天至約1〇〇毫克/天,以單 次劑量或2-4次分劑量投與。在另一實施例中,劑量為約i 毛克/天至約500笔克/天,以單次劑量或2_4次分劑量投 與。在另一貫施例中,劑量為約i毫克/天至約2⑽毫克/ 天,以單次劑量或2-4次分劑量投與。在又一實施例中, 劑量為約1毫克/天至約100毫克/天,以#次劑量或2-4次分 劑置投與。在X-實施例中,齊】量為系W毫克/天至約⑼毫 克/天α單—人劑里或2_4次分劑量投與。在另一實施例 中’劑量為約1毫克/天至約20毫克/天,以單次劑量或2·4 次分劑量投與。 組合物及投藥 在貝加例中,本發明提供包含有效量之-或多種式(I) 化合物或其醫藥學±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自旨或前藥及 酉藥學上可接党之載劑的組合物。 、十於由本’又明所述之化合物製備醫藥組合物而言,惰 性、醫樂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可為固體或液體。固體形式製 劑包括散m可分散難、膠囊、扁囊劑及栓劑。 散劑及錠劑可包含約跑約95%之活性成份。合適之固體 載劑在此項技術中p去 彳丨 已矣 例如石反酸鎂、硬脂酸鎂、滑石 129243.doc -159- 200840571 粉、糖或乳糖。錠劑、散劑、扁囊劑及膠囊可以適合於經 口投藥之固體劑型使用。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之實例及 氣k各種組合物之方法可見於A· Gennaro(編),
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第 18版,(1990),
Mack Publishing Co,,Easton,PA 中。 液體形式製劑包括溶液、懸浮液及乳液。舉例而言,可 提及用於非經腸注射之水或水-丙二醇溶液,或添加甜味 劑及遮光劑的口服溶液、懸浮液及乳液。液體形式製劑亦 可包括用於鼻内投藥之溶液。 適於吸入之氣溶膠製劑可包括溶液及粉末形式之固體, 其可與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载劑(諸如惰性壓縮氣體,例如 氮氣)組合。 亦包括固體形式製劑,預期其可在使用之前立刻轉化為 供經口或非經腸投藥之液體形式製劑。該等液體形式包括 溶液、懸浮液及乳液。
本發明之化合物亦可經皮傳遞。屮於μ 、 出於此目的,如此項技 術中所習知,經皮組合物可採用导丨春、 π孔用洗液、氣溶膠及/ 或乳液之形式且可包括在基質或儲集囊型經皮貼片中。 在一實施例中,式(I)化合物係經口投與。 在另一實施例中,式(I)化合物係非經腸投與。 在另-實施例中’式(I)化合物係經靜脈内投與 在-實施例中,醫㈣#!為單位劑型。在該形式中 劑再^為合適大小之含有適量活性組份(例如有效幻的單 位劑量,以達成所需目的。 129243.doc -160- 200840571 單位劑量製劑中活性化合物之量為約01至約2〇〇〇 mg。 其必需隨治療目標、患者及投藥途徑而變化。在一實施例 中’單位劑量為約0.2 mg至約1〇00 mg。在另一實施例 中’單位劑量為約1 mg至約500 mg。在另一實施例中,單 位劑量為約1毫克/天至約100毫克/天。在又一實施例中, 單位劑量為約!毫克至約50毫克。在又一實施例中,單位 劑量為約1毫克至約丨〇毫克。 斤用之貝際劏畺可視患者之要求及所治療病狀之嚴重性 而變化。特定情形之適當給藥方案之確定係在此項技術之 範圍内。為方便起見,視需要可將總每日劑量分成數份且 在一天之中分數份投與。 技與本發明化合物及/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之量及 頻率將根據主治臨床醫師考慮諸如患者之年齡、病狀及體 型以及所治療症狀之嚴重性之因素所作的判斷來調節。用 於經口投藥之典型推薦每日給藥方案可在約工毫克/天至約 3〇〇宅克/天、較佳丨毫克/天至75毫克/天之範圍内以兩至 四次分劑量給與。 田本敖月包含至少一種式⑴化合物與另一種治療劑之組 合時’兩種活性組份可同時或依序共投與,或可投盘包含 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中之至少一種式⑴化合物及另—種 療d的單-醫藥組合物。該組合之組份可個別地投與或 以諸如膠囊、錠劑、散劑、扁囊劑、懸浮液、溶液:、;入 =、鼻噴霧等任何習知劑型共同投與。m療劑之^ 可由△開材料確定,且可在每劑約i毫克至約1 〇〇〇毫克 129243.doc 200840571 之範圍内。在-實施例中’當組合使用時,由於組合之 利作用’因此個別組份之劑量含量低於推薦之個別劑量。 在—實施例中,組合療法方案之組份係同時投盘, 以與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之單—組合物形式投與。 在另-實施例中’當組合療法方案之組份係單獨或依序 投與時,其可以各自含有醫藥學 干予上T接文之載劑之單獨組 合物之形式投與。 以諸如膠囊、錠劑、散 鼻贺務專任何習知劑
組合療法之組份可個別地投與或 刻、扁囊劑、懸浮液、溶液、栓劑 型共同投與。 套組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套組,其包含有效量之一 或多種式(I)化合物或該化合物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 劑合物,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媒劑或稀釋劑。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套組,其包含一定量之 :或多種式⑴化合物或該化合物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 溶劑合物,及一定量之至少一種上文所列的額外治療劑, 其中組合之量有效治療或預防患者之病狀。 士當組合療法方案之組份係以一種以上組合物之形式投與 0寸,其可以套組形式提供,該套組包含單一包裝、一包含 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中之式⑴化合物的容器,及一或多 個早獨容器,其各自包含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中之一或 夕種額外/σ療劑,其中各組合物之活性組份係以使得組合 治療有效之量存在。 129243.doc -162 - 200840571 本發明不受意欲作為本發明之數個態樣之說明的實例中 所揭不之特定實施例限制,且功能相當之任何實施例均在 本發明之範疇内。實,際上,除本文中所示及所述之彼等修 改外之本發明的各種修改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 且預期其在附加申請專利範圍之範轉内。 本文已引用許多參考文獻,其整個揭示内容係以引用的 方式併入本文中。 【圖式簡單說明】 圖1展示化合物446及羅格列酮對STZ誘發之2型糖尿病 小鼠之非空腹葡萄糖含量的影響。()指示之實線表示對 照小鼠,(▼)指示之虛線表示用化合物446以1〇毫克/公斤/ 天療之小既,且(▲)指示之實線表示用羅格列酮以5毫克/ 公斤/天治療之小鼠。X軸指示時間(週)且)^軸指示非空腹葡 萄糖含量(mg/dl)。 圖2展示化合物446及羅袼列酮對STZ誘發之2型糖尿病 小鼠之HbAlC含量的影響。()指示之實線表示對照小 鼠’(▼)指示之虛線表示用化合物446以10毫克/公斤/天户 療之小鼠,且(▲)指示之實線表示用羅袼列酮以5毫克/公 斤/天治療之小鼠。X軸指示時間(週)且y軸指示以糖基化蛋 白質%表示之HbAlC含量。 圓3展示化合物446對糖尿病之大鼠模型之血漿葡萄糖含 量的影響。最左邊條形圖表示未經治療之對照大氣且最右 邊條形圖表示用化合物446治療(食用1 〇毫克/公斤/天,仏 療一週)之大鼠。y軸表示測試動物之由治療引起之葡萄糖 129243.doc •163- 200840571 含量之變化百分數(mg/dl)。 圖4展示化合物287對糖尿病之大鼠模型之血漿HbAlc含 量的影響。最左邊條形圖表示未經治療之對照大鼠,中間 灰色條形圖表示用化合物287治療(食用35毫克/公斤/天, 治療兩週)之大鼠,且最右邊黑色條形圖表示用化合物287 治療(食用68毫克/公斤/天,治療兩週)之大鼠。y軸表示測 試動物之由治療引起之HbA1 c含量之變化百分數(mg/dl)。
129243.doc -164-

Claims (1)

  1. 200840571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治療患者之病狀的方法,其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有效 量之一或多種如下式化合物··
    丫 ⑴ (R13)b ·Μν^Ν· R2 τ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酯或前藥,其 中: R1為芳基、雜芳基、雜環烷基、烷基、環烷基或烷基 芳基,其每一者可視情況經丨至4個取代基取代,該等取 代基相同或不同,且獨立地選自_基、_〇Η、·〇_烷基、 鹵院基、-〇CF3、-NR4R5、苯基、_N〇2、、 -CON(R4)2、S(0)mN(R2G)2&_CN,或 R1&X_ 起形成: Ί-或(Ί 0 〜Ν’ X為-C(O)-、-C(NOR3)-、-C(NNR4R5)、 OR3 N R20 Π ! —C一CH— OR0 或 r20n l IIc_ R為五貝或六貝雜芳基,其中 灰 /、甲^、貝雜方基含有1或2個 虱%原子,且其餘環原子為碳, 细嘴占,〆 儿五貝雜芳基含有1或2 们k自虱、虱及硫之雜環原子, /、餘%原子為碳;且 129243.doc 200840571 其中五員或六員雜芳基可視情況經1至3個取代基取代, 該等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獨立地選自_基、_〇H、烷 基、_〇-烷基、i 烷基、-〇CF3、-NR4R5、苯基、、 -co2R4 , .CON(R4)2 ^ -CH2NR4R5 > -(N)C(NR4R5)2 及-CN ; R為氫、烷基、芳基、雜芳基、雜環烷基、芳基烷 基、il 烷基、-CH2CF3、-(CH2)e-C(0)N(R4)2、-(CH2)e- C(〇)〇R4或-(CH2)e-C(0)R3〇,其中芳基、雜芳基或雜環 烧基或者芳基烷基之芳基部分可視情況經1至3個取代基 取代’ ό亥荨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獨立地選自幽基、 -OH、-〇CF3、鹵烷基、-CN、-N(R45)2、_c〇2R45 及-c(o)n(r45)2 ; R4每次出現時獨立地為氫、烷基、芳基或烷基芳基, 其中芳基或烷基芳基之芳基部分可視情況經1至3個取代 基取代,該等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獨立地選自_基、 鹵烷基、-OCF3、-OH、-N(R45)2、-C02R45、-C(0)N(R45)2 及-CN ; R5為氫、烷基、-C(0)R4、_C(0)2R4 或-C(〇)N(R4)2,或 R4及R5連同其所連接之氮原子一起連接形成五員或六員 雜環烷基; R6為烷基、芳基、烷基芳基、鹵基、·〇Η、-〇_(c「c6 烷基)、鹵烷基、-〇CF3、-nr4r5、苯基、-n〇2、_c〇2R4 、-con(r4)24-cn ; R12為烷基、-OH、-ο-烷基或-F ; I29243.doc -2 - 200840571 R13為烷基、-OH、·〇·烷基或-F ; R2G每次出現時獨立地為_H*Cl_c6烷基; R3()為雜環烷基; R45每次出現時獨立地為Η、烷基、烷基芳基戈芳 其中芳基或烧基芳基之芳基部分可視情況經1至3個a 、 基取代,該等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立 &代 迷自鹵护 基、,0H、_基、烷基、-N02及-CN ; 疋 M1及M2各自獨立地為ch、CF或N ; 馨 Y為·ί:Η2·、-C(〇)-、-c(NOR2G)-或-C(S)-; z為伸烷基; a為0、1或2 ; b為0、1或2 ; c為0、1或2 ; e為在〇至5範圍内之整數; m為1或2 ; φ 11為1、2或3,因此當Μι為氮時,福2或3 ;且 P為1、2或3,因此當W為氮時,, 其中該病狀為糖尿病、糖尿病併發症、葡萄糖耐受性異 常或空腹葡萄糖異常。 〃 2_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病狀為糖尿病。 3·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對於該式⑴化合物而言,…為 芳基或雜芳基,或R1連同X形成: 129243.doc 200840571
    、 方基或雜方基可視情況經鹵基、烧基或經取代烧基 取代。 4;如明求項3之方法,其中對於該式⑴化合物而言,R1為 苯基、
    (R6)d
    〇〜N 其中C為OSi,因此當〇為1時,則Μ為I,且其中苯基可 視情況且獨立地經-eh _F或三氟甲基中之一或多者取
    代0 5·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以為
    6.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對於該式⑴化合物而言,又為 -C(N0R3l·,且R3為Η或烷基。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R、H、曱基或乙基。 8·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R3為曱基。 129243.doc 200840571 9·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對於 ⑴化合物 Μ2各自為CHe 。及 10,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對於該式⑴化合物 ,a為〇或1 ; b為0或1 ; c為〇或},因此當e為!护 ,、'、 么 Λ ^ 則 局國暴;e為在1至5範圍内之整數;且!)為2。 11.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對於該式⑴化合物 c(o)_。 石、、、 12·如明求項2之方法,其中對於該式⑴化合物而言, ° Z為 ch3 —CH2— 或 一CH一。 13·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對於該式⑴化合物而言,2 六員雜芳基環。 為 14·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R2為吡啶基或嘧啶基。 I5.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R2為
    為 16·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
    nh2 17·如研求項2之方法,其中對於該式⑴化合物而言,汉、 或低妷烷基;R5為Η、CVC6烷基或-C(0)R4 ; R12為η 烧基、_〇I^_F ;且&13為Η、烧基、-OH或-F。 129243.doc 200840571 18.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式(I)化合物為式(la)化合物:
    (la)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醋或前藥, 其中R1、R2及R3如請求項1中所定義。 19.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R1為芳基或雜芳基。 20.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R1為苯基、吼啶基或
    2 1 ·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中R1為吼啶基。 22.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R2為6員雜芳基。 23.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R2為吼啶基或嘧啶基。 24.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R2為:
    25.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R2為:
    26.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中R3為烷基。 129243.doc 200840571 27·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中R3為甲基。 28·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R2為六員雜芳基且R3為烷基。 29·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種式⑴化合物係選
    129243.doc 200840571
    α
    129243.doc 200840571
    129243.doc -9- 200840571
    129243.doc 200840571
    129243.doc -11 - 200840571
    129243.doc -12- 200840571
    129243.doc -13 - 200840571
    129243.doc -14- 200840571 Ο
    129243.doc -15- 200840571
    〇 NH2,
    O NH2 129243.doc -16- 200840571
    I29243.doc 200840571
    I29243.doc -18- 200840571 Ο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輻或前藥。 30·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該式⑴化合物為 /〇CH3 N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醋或前藥。 31·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該式⑴化合物為
    或其面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酯或前藥。
    32·如明求項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向該患者投與不為式 ⑴化σ物之另一抗糖尿病藥劑,其中該式⑴化合物及該 另一抗糖尿病藥劑之量可共同有效治療糖尿病。 如請求項32之方法, 醯脲、騰島素增敏劑 素、抗肥胖藥劑、美 有胰島素之組合物。 33· 34·如請求項33之方法 其中該另一抗糖尿病藥劑係選自石黃 、心葡糖苷酶抑制劑、胰島素促泌 袼替耐(meglitinide)、胰島素或含 其中該另一抗糖尿病藥劑為胰島素 I29243.doc -19- 200840571 增敏劑或磺醯脲。 35 ·如明求項34之方法,其中該胰島素增敏劑為ppAR活化劑 或DPP-IV抑制劑。 3如明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另一抗糖尿病藥劑為抗肥胖 藥劑。 37.
    38. 39. 40. 41. 如睛求項36之方法,其中該抗肥胖藥劑係選自:神經狀 Y拮抗劑、職4促效劑、MCH受體抬抗劑、蛋白質激 素AMP滅轉活化劑及脂肪酶抑制劑。 如請求項36之方法,其中抗肥胖藥劑為羅氏鮮_、 瘦體素(leptin)或脂聯素(adip〇nectin)。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糖尿病為Γ型糖尿病。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糖尿病為η型糖尿病。 t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所治療之病狀為糖尿病併發 42·如請求項41之方法,豆中 内产▲ μ 〃中讀尿病併發症為糖尿病性白 广月光眼、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腎病變、足壞 :冠:發血管炎、全身性紅斑狼瘡、動脈粥樣硬: 也狀動脈病、周邊動脈病、非酮性古 迷、足部潰瘍或關節問題。 η糖向渗壓昏 4^請求項42之方法,其中該糖尿病併發 視網膜病變或腎病變。 种、、工病父、 44. Γί求項1之方法,其中所治療之病狀為葡萄糖耐受性 45. 如請41之Μ,其+所料萄糖異 129243.doc -20- 200840571 常。 46.:種治療患者之疼痛的方法,其包含向該患者投與有效 量之一或多種如下式化合物: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中: 、溶劑合物、酯或前藥 ,其 R為方基、雜芳基、雜環烷基、烷基、環烷基或烷 基芳基’其每一者可視情況經丨至4個取代基取代,該 等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獨立地選自鹵基、-0H、-0-烷基、S 烷基、-ocf3、-NR4r5、苯基、_n〇2、_c〇2r4 、-CON(R4)2、-S(0)mN(R2、及 _CN,或 R1 及 χ 一起形 成:
    或 X 為-C(O)-、-C(N〇R3)-、_C(NNR4R5) ·、 ORs 1 N II ^20 或 —c—CH一 OR3 r20n I II -CH—C一 ; R2為五員或六員雜芳基,其中六員雜芳基含有 個氮裱原子,且其餘環原子為碳,且五員雜芳基含有 129243.doc -21 - 200840571 1或2個選自氮、氧及硫之雜環料,且其餘環原子為 碳;且其中五員或六員雜芳基可視情況經丨至3個取代 基取代,該等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獨立地選自齒 基、-OH、烷基、_〇·烷基、幽烷基、_〇Cf3、_nr4r5 、苯基、-no2、-CO#、_con(r4)2、_CH2Nr4r5、 -(N)C(NR4R5)A-CN ; R3為氫、烷基、芳基、雜芳基、雜環烷基、芳基烷 基、鹵烷基、-CH2CF3、-(CH2)e-C(0)N(R4)2、-(CH2)e_ C(〇)〇R4或-(CH2)e-C(0)R3〇,其中芳基、雜芳基或雜 環烷基或者芳基烷基之芳基部分可視情況經丨至3個取 代基取代,該等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獨立地選自鹵 基、-OH、-OCF3、_ 烷基、-CN、-N(R45)2、_c〇2R45 及-c(o)n(r45)2 ; R4每次出現時獨立地為氫、烧基、芳基或烷基芳 基’其中芳基或烧基芳基之芳基部分可視情況經1至3 個取代基取代,該等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獨立地選 自鹵基、i 烧基、-〇CF3、-OH、-N(R45)2、-C02R45 、-C(0)N(R45)2及-CN ; R5為氫、烷基、-C(0)R4、-C(0)2R4或-C(0)N(R4)2, 或R4及R5連同其所連接之氮原子一起連接形成五員或 六貝雜壤烧基; R為烧基、务基、烧基芳基、鹵基、-OH'—o — d. C6烷基)、鹵烷基、-〇CF3、-NR4R5、苯基、_n〇2、 -C02R4、-CON(R4)2或-CN ; 129243.doc -22- 200840571 R12為烷基、-0H、_〇_烷基或-F ; R13為烷基、_〇H、·〇_烷基或; R每次出現時獨立地為_H4Ci_c6烷基; R3()為雜環烷基; R45每次出現時獨立地為Η、烷基、烷基芳基或芳 基’其中芳基或烷基芳基之芳基部分可視情況經1至3 個取代基取代,該等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獨立地選 自鹵烷基、-OH、i基、烷基、-Ν〇2及-CN ; Μ1及Μ2各自獨立地為ch、CF或Ν ; Υ為-CH2-、-C(O)-、-C(NOR20)-或-C(s)-; z為伸炫基; a為0、1或2 ; b為Ο、1或2 ; c為Ο、1或2 ; e為在0至5範圍内之整數; m為1或2, η為1、2或3,因此當M1為氮時,η為2或3 ;且 ρ為1、2或3,因此當Μ2為氮時,?為2或3。 47·如請求項46之方法,其中該式⑴化合物為如請求項”之 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醋或前 藥。 48·如請求項47之方法,其中該式(I)化合物為 129243.doc -23- 200840571 /〇ch3 N
    〇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酯或前藥 49·如請求項47之方法,其中該式⑴化合物為
    或其西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酯或前藥。 5〇·如請求項4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向該患者投與不為式 (I)化合物之另一止痛劑,其中該一或多種式⑴化合物及 該另一止痛劑之量可共同有效治療糖尿病。 51.如請求項50之方法,其中該另一止痛劑為乙醯胺苯酚、 NSAID、鴉片劑(opiate)或三環抗抑鬱劑。 52·如請求項51之方法,其中該NS AID為阿司匹林 (aspirin)、布洛芬(ibupr〇fen)、萘普生(napr〇xen)、塞内 昔布(celecoxib)、依託昔布(etoricoxib)、氯美昔布 (lumiracoxib)或帕瑞昔布(parecoxib)。 53·如請求項5 1之方法,其中該鴉片劑為苯胺基六氫吼啶 (anilidopiperidine)、苯基六氫吡啶、二苯基丙基胺衍生 物、苯并嗎啡(benzomorphane)衍生物、奥列巴文 (oripavine)衍生物或嗎啡烧(morphinane)衍生物。 54·如請求項53之方法,其中該鴉片劑為嗎啡鹼 (morphine)、可待因(codeine)、經考酮(oxycodone)、氫 129243.doc -24- 200840571 可酉同(hydrocodone)、二醋嗎啡(diamorphine)、旅替咬 (pethidine)、凡可汀(vicodin)、普可特(percocet)、普可 丹(percodan)、諾可(norco)、地勞地脫(dilaudid)、達凡 可特(darvocet)、羅可特(l〇rcet)、戊唑星(pentaz〇cine)、 曲馬多(tramadol)或芬太尼(fentanyi) 〇 55· —種組合物,其包含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不為式⑴化 合物之另一抗糖尿病藥劑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 56.如請求項55之組合物,其中該另一抗糖尿病藥劑係選自 磺醯脲、胰島素增敏劑、心葡糖苷酶抑制劑、胰島素促 泌素、抗肥胖藥劑、美格替耐、胰島素或含有胰島素之 組合物D 5 7 ·如請求項5 6之組合物 素增敏劑或磺醯脲。 58·如請求項57之組合物 劑或DPP-IV抑制劑。 59.如請求項55之組合物 胖藥劑。 其中該另一抗糖尿病藥劑為胰島 其中該胰島素增敏劑為PPAr活化 其中該另一抗糖尿病藥劑為抗肥 請求項59之組合物,其中該抗肥胖 OIL如 肽Y拮抗劑、職4促效劑、MCH受體结抗劑、蛋白質激 素、AMP激酶活化劑及脂肪酶抑制劑。 、 61.::求項60之組合物,其中抗肥胖藥劑為 素或脂聯素。 、飞沒篮 62, 一種組合物, 合物之另一止 其包含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 痛劑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 不為式(I)化 129243.doc -25 - 200840571 63. 64. 65. • 66. 67. 68. :請求項62之組合物,纟中該另一止痛劑為乙 、Nsaid、牙烏片劑或三環抗抑鬱劑。 如=求項63之組合物,其中該NSAID為水揚酸鹽、芳基 烷紋、洛芬(pr0fen)、滅酸、吡唑啶衍生物、昔: (e〇Xlb)、昔康(oxicam)或磺醯苯胺(sulfonaniUde)。 如晴求項64之組合物,其中該NSAID為阿司匹林、布各 芬、萘普生、塞内昔布、依託昔布、氯美昔布 2 布。 %昔 如請求項63之組合物,其中該另一止痛劑為鴉片劑。 月求項6 6之組合物,其中該鵪片劑為苯胺基六氫口比 啶、笨基六氫吡啶、二苯基丙基胺衍生物 '苯并嗎啡衍 生物、奥列巴文衍生物或嗎啡烷衍生物。 如請求項67之組合物,其中該鵪片劑為嗎啡鹼、可待 因、餐考自同、氫可g同、二醋嗎啡、派替咬、凡可、、丁 並 可特、普可丹、諾可、地勞地脫、達凡可特、羅可特Y 戊°坐生、曲馬多或芬太尼。 129243.doc -26 -
TW097106880A 2007-03-02 2008-02-27 Piperidine derivativ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TW20084057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0471807P 2007-03-02 2007-03-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0571A true TW200840571A (en) 2008-10-16

Family

ID=39590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06880A TW200840571A (en) 2007-03-02 2008-02-27 Piperidine derivativ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93692A1 (zh)
EP (1) EP2136805A2 (zh)
JP (1) JP2010520199A (zh)
CN (1) CN101674831A (zh)
AR (1) AR065494A1 (zh)
CA (1) CA2679807A1 (zh)
CL (1) CL2008000594A1 (zh)
MX (1) MX2009009417A (zh)
PE (1) PE20081798A1 (zh)
TW (1) TW200840571A (zh)
WO (1) WO200810895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20816B2 (en) 2006-08-23 2010-10-26 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Ltd. Process for the synthesis of CMHTP and intermediates thereof
WO2010101246A1 (ja) * 2009-03-05 2010-09-10 塩野義製薬株式会社 Npy y5受容体拮抗作用を有するピペリジンおよびピロリジン誘導体
US8829020B2 (en) 2009-07-16 2014-09-09 Mallinckrodt Llc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for use in phototherapy and in treatment of ocular neovascular disease and cancers
ES2711936T3 (es) 2009-09-04 2019-05-08 Biogen Ma Inc Inhibidores de la tirosina cinasa de Bruton
MY161134A (en) * 2010-01-22 2017-04-14 Taih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iperazine compound having a pgds inhibitory effect
AR091273A1 (es) * 2012-06-08 2015-01-21 Biogen Idec Inc Inhibidores de pirimidinil tirosina quinasa
WO2015023675A2 (en) 2013-08-12 2015-02-19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Research Services, Inc. Extruded immediate release abuse deterrent pill
CN103408486A (zh) * 2013-09-09 2013-11-27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4-吡啶甲醇的制备方法
US9492444B2 (en) 2013-12-17 2016-11-15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Research Services, Inc. Extruded extended release abuse deterrent pill
US10172797B2 (en) 2013-12-17 2019-01-08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Research Services, Inc. Extruded extended release abuse deterrent pill
HUE053906T2 (hu) * 2013-12-17 2021-07-28 Boehringer Ingelheim Vetmedica Gmbh SGLT2-inhibitorok macskafélék közé tartozó állatok anyagcsere-rendellenességeinek kezelésére
CN104059036B (zh) * 2014-07-09 2015-12-02 厦门大学 一种5-[(二甲氨基)甲基]-2-呋喃甲醇的合成方法
CA2955229C (en) 2014-07-17 2020-03-10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Research Services, Inc. Immediate release abuse deterrent liquid fill dosage form
CN105315267B (zh) * 2014-07-30 2019-06-04 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应用
JP2017531026A (ja) 2014-10-20 2017-10-19 ファーマシューティカル マニュファクチュアリング リサーチ サービシズ,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徐放性乱用抑止性液体充填剤形
MX2018010199A (es) * 2016-02-25 2019-05-20 Asceneuron S A Proceso para la separacion de enantiomeros de derivados de piperazina.
FR3052451B1 (fr) * 2016-06-10 2018-06-22 Les Laboratoires Servier Nouveaux derives de piperidinyle hetero(aryl)-substitues, leur procede de preparation et les compositions pharmaceutiques qui les contiennent
FR3052452B1 (fr) * 2016-06-10 2018-06-22 Les Laboratoires Servier Nouveaux derives de piperidinyle, leur procede de preparation et les compositions pharmaceutiques qui les contiennent
DK3468971T3 (da) * 2016-06-10 2020-05-18 Servier Lab Nye (hetero)aryl-substituterede piperidinyl-derivativer, en fremgangsmåde til deres fremstilling og farmaceutiske sammensætninger indeholdende dem
FR3061177B1 (fr) * 2016-12-28 2019-09-27 Les Laboratoires Servier Nouveaux derives piperidinyles hetero(aryle)-substitues, procede pour leur preparation et compositions pharmaceutiques les contenant
AU2017298035B2 (en) 2016-07-21 2021-10-28 Biogen Ma Inc. Succinate forms and compositions of Bruton's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WO2023156386A2 (en) * 2022-02-16 2023-08-24 Duke Street Bio Limited Pharmaceutical compound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E20020507A1 (es) * 2000-10-17 2002-06-25 Schering Corp Compuestos no-imidazoles como antagonistas del receptor histamina h3
JP2006500315A (ja) * 2002-01-11 2006-01-05 アボット・ラボラトリーズ 糖尿病状態に用いるヒスタミン−3受容体リガンド
US20050090527A1 (en) * 2003-01-28 2005-04-28 Schering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of H1, H3 and H4 receptor antagonists for treatment of allergic and non-allergic pulmonary inflammation, congestion and allergic rhinitis
BRPI0409611A (pt) * 2003-04-23 2006-04-18 Glaxo Group Ltd derivados de piperazina e uso dos mesmos para o tratamento de doenças neurológicas e psiquiátricas
KR20080021082A (ko) * 2005-06-20 2008-03-06 쉐링 코포레이션 히스타민 h3 길항제로서 유용한 피페리딘 유도체
PE20071162A1 (es) * 2005-12-21 2007-11-30 Schering Corp Combinacion de un antagonista/agonista inverso de h3 y un supresor del apetito
WO2007075702A2 (en) * 2005-12-21 2007-07-05 Schering Corporation Treat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using cholesterol lowering agents and h3 receptor antagonist/inverse agonis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108957A3 (en) 2009-02-05
AR065494A1 (es) 2009-06-10
WO2008108957A2 (en) 2008-09-12
US20100093692A1 (en) 2010-04-15
JP2010520199A (ja) 2010-06-10
CL2008000594A1 (es) 2008-09-05
CN101674831A (zh) 2010-03-17
MX2009009417A (es) 2009-09-11
PE20081798A1 (es) 2008-12-18
EP2136805A2 (en) 2009-12-30
CA2679807A1 (en) 2008-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40571A (en) Piperidine derivativ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EP2350020B1 (en) Spiro-imidazolone derivatives as glucagon receptor antagonists
EP2358371B1 (en) P2x3, receptor antagonists for treatment of pain
TW200843756A (en) 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TW201040186A (en) Phthalazine-containing antidiabetic compounds
TW201121949A (en) Substituted carbamoylmethylamino acetic acid derivatives as novel NEP inhibitors
TW200901995A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and their methods of use
TW200950779A (en) Novel glucagon receptor antagonist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ir use
TW200900403A (en) Pyrimidinone derivativ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AU2010229142A1 (en) P2X3, receptor antagonists for treatment of pain
TW200848051A (en) Pyrimidinedione derivativ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A2942759A1 (en) 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2 inhibitors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bolic and related disorders
TW200831511A (en) Inhibitors of diacylglycerol O-acyltransferase type 1 enzyme
TW200813019A (en) CGRP receptor antagonists
TW201121941A (en) Adamantyl amide derivatives and uses of same
EP3412664B1 (en) Heterocyclic sulfonamide derivative and medicine containing same
EP3883573A1 (en) Macrocyclic inhibitors of dyrk1a
TW201028395A (en) Biologically active amides
CA3133768A1 (en) Heterocyclyl(phenyl)methanol compounds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glycaemia
EP3429993B1 (en) Dopamine d3 receptor selective antagonists/partial agonists; method of making; and use thereof
TW201726671A (zh) N-[2-(3-胺基-2,5-二甲基-1,1-二氧化-5,6-二氫-2h-1,2,4-硫二氮-5-基)-1,3-噻唑-4-基]醯胺
JP2004513947A (ja) ボンベシンレセプターアンタゴニスト
US11299476B2 (en) Dopamine D3 receptor selective antagonists/partial agonists; method of making; and use thereof
US11613547B2 (en) G-protein biased opioid receptor agonist/analgesics with reduced arrestin recruitment
EP4168003A2 (en) Compounds for targeted degradation of interleukin-2-inducible t-cell kinase and methods of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