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29012A - Data processor,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 Google Patents

Data processor,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29012A
TW200829012A TW096129872A TW96129872A TW200829012A TW 200829012 A TW200829012 A TW 200829012A TW 096129872 A TW096129872 A TW 096129872A TW 96129872 A TW96129872 A TW 96129872A TW 200829012 A TW200829012 A TW 2008290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production
list
reproduction list
file
i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29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aoki Morimoto
Kenichiro Aridome
Yukio Isobe
Atsushi Mae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29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2901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7921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for more than one processing mod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2End-user interface for program selection
    • H04N21/4825End-user interface for program selection using a list of items to be played back in a given order, e.g. play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8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 H04N5/781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on disk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84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 H04N5/85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on disc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 H04N9/8205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 H04N9/8233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the additional signal being a character code sig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Description

200829012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種進行資料之記錄及再生等的處理之資 料處理裝置及資料處理方法以及電腦程式,特別是關於進 行將以數位攝影機攝影之動態圖像流記錄及編輯在記錄媒 體上的資料處理裝置及無㈣信方法與電腦程式。 2詳細而言,本發明係關於進行按照所定之規格格式, 附帶管理資訊而記錄於記錄媒體上之動態圖像流的編輯處 理之貝料處理裝置及資料處理方法以及電腦程式,且係關 於將按照所定之規格格式,以複合性之播案夹結構記錄於 記錄媒體的動態圖像流,考慮各種上限條件而重複編輯之 資料處理裝置及資料處理方法以及電腦程式。 【先前技術】 DVD(多樣化數位光碟)及⑶(光碟)之應用光學性讀取的 碟片型記錄媒體(以下’稱為「光碟」),具有保存較大容 量之檔案及龐大數量之檔案的用途’而急速普及至今。光 碟之記憶容量大且可隨機存取。 使用光碟之記錄再生裝置已經廣泛利用作為如電腦用之 外部§己錄媒體以及外部記情梦署 吳 “ Μ裝置。最近’伴隨碟片型記錄 某體之§己錄容量增大,而出現在碟片中保存動態圖像型式 之攝影機(如參照專利文獻…來取代先前之錄像帶。如 DVD攝影機自從2_年發售以來,由於畫質佳及可編輯等 之使用便利性佳,因而使用者逐年擴大。 如AVCHD規格係適宜繼承現有碟片格式規格的内容, 121751.doc 200829012 而追加記錄互換、追記互換功能,進行關於高解像度 (High DefinitioniHD)之攝影機用的資料袼式等之規格的策 。丁。AVCHD規格採用壓縮率高之MPEG-4AVC/H.264方 式,主要目的為可將HD圖像記錄於低容量、低速度的記 錄媒體。假設對DVD碟片記錄時,按照AVCHD規袼格 式,亦可對記憶卡及HDD等多種記錄媒體記錄(如參照非 專利文獻1與非專利文獻2)。 MPEG(動晝專家群)_2系統已經決定AVCHD規格,作為 動悲圖像流檔案形式。但是,該規格格式具備流樓案單 體’除了保存於記錄媒體上之外,亦附帶用於再生、編輯 動態圖像檔案之複數管理資訊檔案而保存的複合性之權案 結構。編碼成MPEG2-TS流之動態圖像内容,彙整成為連 續同步再生亦即保證即時再生之再生而需要之單位的資 料,成為1個剪輯(Clip),亦即剪輯AV流(ClipAVStream)槽 案’不過,將該剪輯AV流檔案記錄於記錄媒體時,係附 T再生列表(PlayList)檔案以及與輯資訊(ciipinformati〇n) 檔案之各種管理資訊檔案作記錄。 剪輯資訊檔案與剪輯AV流檔案成對存在,係記載關於 再生實際之流上需要之流的資訊之檔案。此外,再生流登 錄記述包含對剪輯之開始再生點(IN點)及結束再生點(out 點)的再生區間之再生項目(Playltem),藉由時間序列地配 置複數再生項目’可指定動態圖像資料之再生區間及再生 順序。此外,再生列表中可插入再生列表標示 (PlayListMark),作為使用者存取於流之登錄位置,在鄰 121751.doc 200829012 接=登錄標示間劃分的區間,成為使用者可看到之最小編 輯單位,亦即「章節」。而後,藉由使用剪輯資訊及再生 列表之管理資訊檔案,可適合地實現錄像編輯功能。 Γ u 此外,AVCHD規格就再生列表之屬性,除具有實體内 ^亦即剪輯AV流)之真再生列表(Real piayUst)之外還 定義不具實體内容之虛擬再生列表(Virtual piayu州。記 錄用途係、為了方便使用者可進行攝影内容之編輯。直實再 =表之編輯成為實體内容之編輯’亦即為伴隨記錄媒體 、、且件本身之變化的破壞編輯。而虛擬再生列表之編輯, =進行對f輯姆案之開始再生,點與結料生點的更 、者’可進行不使實體内容本身變化之非破壞編輯。 ==錄於記錄職之動態圖像流重複進行非破壞或破壞 ' 、,存在於記錄媒體上之檔案數量增加。此時,數位 相機專插入機写$兹士 0安 σ糟由核案名稱之命名規則等,就1個記 錄媒體上可製作之# #數 σ «案數及杈案夾數設定上限條件,或是 :::於特定槽案失内之槽案數量的上限條件。藉由設 數、限條件’如可獲得抑制存在於同-路徑的檔案 數,以防止存取速度降低的效果。 於=2規格格式中設定此種上限條料,在編輯記錄 ;:體上之内容的過程,標案數可能達到上限。此時 仏官圮錄媒體中有空餘容 仍無法進仃超過此之編輯。 W有在可記錄於Η@記錄檔案炎 定上限圖像檔案數情況下,進:案數中。又 々铋#娈+ 疋仃1火攝衫之杈式,於現行 案夹内之圖像播案數超過上限圖像檔案數時,係將 121751.doc 200829012 二:::案夾變更為另外之記錄播案夾’進行相關連之 數久攝衫的模式,係自數次攝影之最初攝影的圖像 ㈣至最後攝影之圖像資料的記錄,而—定 錄擋案夾(如參照專利文獻2)β採用此種數位相機時,= 良好之#作性,且記錄後之圖像檔案的檢索容易。
此外’提出有使用包含目錄系統之標㈣統時,應存在 於自外部以路徑名稱指定之1個目錄的檔案超過所‘定數 日守,係在原來目錄之下製作i個或2個以上之子目錄,藉由 以登錄於各目錄之檔案數為所定之上限數以下的方式將 ,存在於原來目錄中的複數標案分配於複數子目錄作内部 官理’以減輕伴隨存在㈣—路徑之檔案數增加造成存取 速度降低的檔案管理裝置(如參照專利文獻3)。 但是,如AVCHD規格之複合性的規格格式中,設定各 限條件,有時無法藉由單純地變更記錄檔案夾,來對 應上限條件。因而’在編輯記錄之内容的過程中,播案數 達到上限,而產生如下之問題。 ⑴因單一再生列表内部之上限約束,而無法進行超過 其之編輯。 Ο祂名之空餘唬碼用盡,而無法進行超過其之編輯。 、在1個再生列表内重複進行動態圖像流之編輯結果,於 達到再生項目數之上限時,即使欲製作新的再生列表以追 加再生項目’仍可能再生列表數已㈣盡。此時變更權案 夾之解決方法不可行。 [專利文獻1] 121751.doc 200829012 曰本特開2004-120364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曰本特開2005-204156號公報 [專利文獻3 ] 曰本特開2005-44345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1] http ://w ww.avchd-info.org/ [非專利文獻2] http ://support.d-imaging. sony. co.jp/www/h an dycam/ products/benri/avchd/index.html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可適合地進行按照所定之規格 格式’附帶管理資訊,而記錄於記錄媒體上之動態圖像流 的編輯處理之優異的資料處理裝置及資料處理方法以及電 腦程式。 本發明之另外目的為提供一種可將按照所定之規袼袼 式’以複合性之檔案夾結構而記錄於記錄媒體的動態圖像 流,考慮各種上限條件,而重複進行編輯作業之優異的資 料處理裝置及資料處理方法以及電腦程式。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係參酌上述問題所完成者,其第一方面係—種資 料處理裝置’其特徵為:其係按照特定之規格格式而進= 記錄於記錄媒體的動態圖像流之編輯者,且 丁 121751.doc 200829012 述δ己錄媒體中,附黑 包含章節w 、:剪輯動態圖像流檔案而記錄有 匕· 3早即貝訊之1個上7 μ ^ ^ .f # M t 、 列表檔案,該章節資訊含 ^ ㈣㈣像流之再生區間與使用者進人前述剪輯 動悲圖像流檔案之登錄位置,並且備. 二㈣機構’其係管理關於以前述特定之規格格式規定之 則述再生列表檔案的上限條件;及 編輯機構’其係以減輕前述上限條件之方式,進行前述 再生列表擋案之編輯。 可將高解像度之影像信號記錄於低容量、低速度之記錄 媒體作為主要目的,*策訂就HD規格。按照avchd規 格格式’可記錄於DVD碟片等記憶卡及咖等多種記錄媒 體0 MPEG-2系統已經決定AVCHD規格,作為動態圖像流播 案形式’但是’規定有媒體記錄格式,其係具備流檔案單 體除了保存於記錄媒體上之外,亦附帶用於再生、編輯動 態圖像檔案之複數管理資訊檔案而保存的複合性之檔案結 構。此外,AVCHD規格就再生列表之屬性,除了具有^ 體内容之真實再生列表之外,還定義不具實體内容之虛= 再生列表。使用虛擬再生列表’藉由僅進行對剪輯A v斤
案之開始再生點與結束再生點之更換,即可進行非破壞Z 輯。 規定對記錄媒體記錄檔案之方法的許多規格格式,係藉 由樓名之命名規則等,就1個記錄媒體上可製作之標案數 及槽案夾數設定上限條件。因而在編輯記錄於記錄媒體上 121751.d( -11 - 200829012 之内容的過程中,«數達到上限,儘管記錄媒體中有空 餘容量,仍無法進行超過此之編輯作業。 因此’本發明之育料處理裝置,在按照AVCHD規格編 輯記錄於記錄媒體上之資料時,可藉由整理再生列表來減 低上述之問題。 如再生列表内之再生項目數及再生列表標示數達到上限 條件或接近上限條件時,係進行將再生列表内之最後(或 是從最後之所定數部分)的章節資訊,移至後續之再生列 表的前頭之處理。 此外進行將再生列表内之最後(或是從最後之所定數 部分)的章節資訊,移至後續之再生列表的前頭之處理結 果,於後續之再生列表的再生項目數及再生列表標示數達 到上限條件情況下,只須重複進行對更後續之再生列表移 動剩餘之早卽資訊的相同處理即可。 此外,再生列表内之再生項目數及再生列表標示數達到 上限條件或接近上限條件時,亦可進行將再生列表内之最 後(或是從最後之所定數部分)的章節資訊,移至新的再生 列表之前頭的處理。此時所謂新的再生列表,作為記錄媒 體上之再生順序,而設於於先前之後續再生列表之間。 此外,AVCHD規格決定再生列表之檔名數字至 〇〜1999。因而,欲製作再生列表時,該數字已經用盡(亦 即,檔名用盡)情況下,不論記錄媒體内之空餘容量如 何,均無法再進行編輯動作。 因此’本發明之資料處理裝置係考慮在記錄媒體上已和 121751.doc -12- 200829012 製作之再生列表料中包含之再生項目數及再生列表標示 子f條件會存在餘裕者,藉由以減少記錄媒體上之 再生列表數的方式,彳隹 進订再生列表之整理,來減低關於再 生列表檔案之檔名用盡的問題。 如即使合併鄰接之2個或其以上之再生列表的内容,工個 再生列表之再生項目數及再生列表標示數對上限條件有餘 裕h況下’糟由整合此等,可減少記錄媒體上之再生 數。 此外,前頭之再生列表到達上限之前,藉由自後續之再 生列表’以章節單位先填入資料構造,在後續之再生列表 中確保再生項目數及再生列表標示數對上限條件之餘裕, 可繼續進行編輯作業。 此外’本發明第二方面之電腦程式之特徵為:其係以電 腦可讀形式記述成在電腦上執行詩按照特定之規格格式 而進行記錄於記錄媒體之動態圖像流的編輯之處理者,且 别述記錄媒體中’附帶於剪輯動態圖像流檔案而記錄有 包含章節資訊之1個以上的再生列表檔案,該章節資訊含 有前述剪輯動態圖像流之再生區間與使用者存取前述剪輯 動態圖像流檔案之登錄位置; 並對前述電腦使其執行·· 管理步驟,其係管理關於以前述特定之規格格式規定之 前述再生列表檔案及再生列表檔案内之章節資訊的上限條 件;及 編輯步驟,其係以減輕前述上限條件之方式,進行前述 121751.doc •13- 200829012 再生列表槽案之編輯。 本發明第-士 處理的方式了^義之電财式,係以在電腦上實現所定之 式者。換言之,〜以電月自可§買取之形式而記述之電腦程 電腦中而力#將本發明第二方面之電腦程式安裝於 电細中’而在電腦上發 m揮協作性作用,可獲得與本發明第 之貝枓處理裝置相同的作用效果。 [發明之效果]
C 依據本發明,可接视 帶管 ’、―彳可―面按照特定之規格格式附 Μ編2’—面適當進行記錄於記錄媒體上之動態圖像 電腦程式。 、的貝料處理裝置及資料處理方法以及 將依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可按照特定之規格格式 面=σ性之文件庫結構記錄於記錄媒體的動態圖像流一 :各種上限條件一面重複進行編輯作業之優異的資料 處理’ '置及資料處理方法以及電腦程式。 依據本發明,在例如按昭 ^ ^ 牧…、AVCHD規袼格式記錄有動態 圖像:W及附帶於其之營理咨 里貝讯的杈案之記錄媒體上,藉由 進行再生列表間之再4 θ ^ i 、 、目的移動或整合,可減低因上限 而無法編輯或沒有空餘梦宏 i* . — 案°稭此’可減少使用者無法進 行編輯等之動作的機會。 本發明之另外目的、縣辦这i^ 特欲及優點稭由依據後述之本發明 的實施形態及附圖的更詳細說明當可明瞭。 【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121751.doc 14 200829012 圖1係模式顯示適用本發明之資料處理裝置的内部社構 圖。如圖所示,資料處理裝置作為數位攝影機i而構:, 並依照AVCHD規格,將相機區塊丨丨攝影之動態圖像流,以 編碼解碼處理部12編碼成MPEG2-TS流,並藉由記錄邱I 而將其記錄於機器内藏之記錄媒體丨5中。 中央處理部16在由RAM(隨機存取記憶體)等構成之暫 記憶媒體17中載人執行程式,並且暫時儲存系統變數及環
境變數’而以執行程式之形式,統籌控制該數位攝: 全體之處理動作。 此時所謂中央處理部16中之處理動作,如為:相機區塊 ^中之動態圖像攝影及伴隨其之自動聚焦功能、自動曝 光、手振修JL、自動快門的相機工作,及記錄部Μ中之^ 錄媒體15的記錄區域格式處理、記錄媒體15之搭載處理°、 對記錄媒體15記錄及再生動態圖像流, 久心綠於记錄媒 體15上之動態圖像流的編輯處理,USB從屬亦即作為大量 儲存裝置之動作處理(但是,為USB連接之情況)等。 記錄媒體1 5上之動態圖像流的編輯處理中包含:在使 者可看到之再生列表上,僅實施重排或刪除參照之組件: 位置等之操作,而不編輯記錄媒體上之流資料的非破壞編 =與伴隨記錄媒體上之組件本身之變化的破壞編輯。本 實施形態為了避免請CHD規格格式設定之上限條件造 成無法編輯或空餘播名職等的情況,係進行再生列表= 之再生項目的移動或各再生列表之整合等的處理, 處理之詳細内容於後述。 ^、 121751.doc -15- 200829012 相機區塊11由:攝入景物影像之透鏡;依輸入光量,藉 由光電轉換而產生電性圖像信號之CCD(電荷耦合裝置)及 CMOS(互補金氧半導體)等固體攝像元件;將圖像信號予 以數位轉換之A/D轉換器;自數位圖像信號算出rgb信號 之解鑲嵌(demosaic)處理部等(省略圖示)而構成。該rgb圖 像經由顯示控制部18,而自顯示器19顯示輸出。 編碼解碼處理部12進行動態圖像流之編碼及解碼處理。 具體而言,冑自相機區塊^輸入之動態圖像流,以 MPEG2-TS*Sf以編碼,而輸出包含固定位元組長之丁 $ 封包的AV流。TS封包暫時儲存於流緩衝器⑽,轉送至 記錄部14。記錄部14經由流緩衝器13而以特定之時間間隔 接收ts封包時,將其記錄於記錄媒體15之記錄區域上。此 外,編碼解碼處理部12將記錄部14自記錄媒體㈣取之編 碼^態圖像流實施解碼處理,並經由顯示控制部Μ而自顯 示器19輸出再生畫面。
L 記錄部Η對檔案及其他管理資料之記錄媒體15進行記 錄。此外,記錄部14可以依照从⑽規格之格式進行動 流二錄,而實現錄像編輯功能。此時所謂之記錄 等之可搬運型媒體或硬碟等固定型媒體 -疋UCHD規格格式以外,記錄㈣15 種類並無特別限定。 顯示控制部18進行顯示器19之驅動控制。 按照來自中央處理部16之指示,提供該數位攝影二 操作晝面(觸摸式面板),或是g 疋,貝不輸出由相機區塊11捕捉 121751.doc -16- 200829012 之影像,進行藉由編碼解碼處理部12而解碼之動態圖像流 的再生輸出。 另外,自顯示控制部18經由USB電纜(圖上未顯示),而 連接於USB主機(如個人電腦(圖上未顯示)等)時,記錄部 Η及記錄媒體15作為u晴屬亦即外掛連接於聰主機之 大量儲存裝置而動作。USB連接中,作為數位攝影機之功 能停止。
AVCHD規格係主要目的為可將高解像度之影像信號記 錄於低容量、低速度之記錄媒體的攝影機之規格,且適宜 繼承現有碟片格式規格之内容,追加記錄互換、追記互換 功能,而策訂關於HD攝影機用之資料格式等的規格。具 體而言’將由攝影㈣影之動態圖像内容編碼成MpEG;_ TS流(ChpAVStream)而記錄時,藉由使用再生列表 (PlayList)及剪輯資訊(ClipInf〇rmati〇n)之各種附帶檔案, 可適合地實現錄像編輯功能。 圖2顯示以AVCHD規格規定之記錄媒體15的目錄結構。 配置於BDMV目錄正下方之,,PLAYLIST”、”cupiNF,,、 ” STREAM”分別是儲存再生列表、剪輯資訊檔案、剪輯av 流檔案用的子目錄。 動態圖像資料連續同步再生,亦即保證即時再生之再生 需要的單位之資料的彙整,構成i個剪輯(clip)亦即剪輯 AV流檔案,並作為1個動態圖像檔案而記錄。剪輯av流係 以MPEG2-TS形式儲存動態圖像流之檔案。此外,剪輯資 汛棺案係與剪輯A V流枯案成對存在,並記載再生實際之 121751.doc -17- 200829012
動態圖像流上需要的關於動態圖像流之資訊的檔案。而再 生列表包含複數再生項目(piayltem)。各再生項目對剪輯 分別指定開始再生點(IN點)及結束再生點(〇11丁點),再生 歹J表内藉由再生項目在時間軸上之系列,來指定動態圖像 >料之再生區間及再生順序。 圖3顯不以可錄像編輯之形式,藉由AVCHD規格格式將 使用者資料記錄於記錄媒體15上用之一種邏輯性資料構 造。如圖所示,由數位攝影機丨攝影之動態圖像資料編碼 成MPEG2-TS流而記錄時,使用索引(Index)、動態圖像物 件(M〇vie0bject)、再生列表(piayUst)、剪輯資訊 (dipmfonnatin)、剪輯 AV流(CHpAVStream)之各種檔案。 [表 1] ^
索引(index)
動態圖像物件 (MovieObject) I 真實再生列表 (Real PlayList) 虛擬再生列表 (Virtual PlayList) 121751.doc 合計 2000 功用 理嫖體全體之最基本的樓 係管理供使用者觀看之標題,鲞,丄牛之對應關係。AVC、HE i ί在索引檔案之元資料内管理 2態圖像物件檔案管 生列表的再生順序。 的檔案。μ丁幵玍之再生歹 義虛錄而 定具登輯 者不定剪 用。指的 使表,表 作列輯列 製生剪生 再記一輯再之再 之照編的自實 用按壞用獨真 題像破表表個 標影非列列I 始之一由生生何。 原生一藉再再任生
;2 t -18- 200829012 勇輯資訊 (Clip Information) 4000 與勇輯AV流檔案成對存在,圮載 關於再生實際之流上需要的流之$ 訊0 、 勇輯AV流 (Clip AV Stream) 4000 係儲存以MPEG2-TS記錄之流的檔 案。AVC之圖像資料保存於該檔宰 内。 '、 以索引(index, bdmv)之檔案種類層管理記錄媒體15上之 記憶區域全體。每個供使用者觀看之標題製作索引檔案, 並官理與動態圖像物件之對應關係。此時所謂「標題 (丁丨七)」,係(使用者可認識)再生列表(PlayList)之集合體, 一般而言,包含1個節目或每個日期之内容。avchd規格 格式係在索引檔案之元資料内管理原本應由動態圖像物件 檔案官理之再生列表的再生順序。將記錄媒體安裝於播放 機時,首先讀入索引,使用者可觀看索引中記述之標題。 動悲圖像物件係進行再生控制用之指令的集合體,如現 有之ROM規格格式係管理指定標題時再生之再生列表的檔 案。對動憑圖像物件之參照,作為標題之入口,而列舉於 I, 索引中。但是’ AVCHD規格格式不參照動態圖像物件檔 案’而係藉由索引檔案之元資料來管理再生列表與標題之 關係。 再生列表係對應於供使用者觀看之標題而設置,由1個 以上之再生項目(PlayItem)而構成。各再生項目藉由具有 對剪輯之開始再生點(IN點)與結束再生點(0UT點),來指 定其再生區間。而後,藉由在再生列表内時間軸上排列複 數再生項目’可指定各個動態圖像流之再生區間的再生順 序。此外’以不同之剪輯AV流檔案,可將指定再生區間 121751.doc •19- 200829012 之再生項目包含於1個再生列表中。 剪輯與再生列表間之參照關係可自由設定。如可從爪點 及OUT點不同的2個再生列表,進行對丨個剪輯之參照。再 者,亦可自由設定標題與動態圖像物件間的參照關係。再 生列表按照與男輯之參照關係,大致上區分成:真實再生 列表(Real PlayList)與虛擬再生列表(Vinual piayList)兩 種。 真實再生列表係原始標題用之再生列表(擁有内容實體 之再生列表)’且係按照記錄藉由攝影機錄像、攝影之動 態圖像流的再生項目之順序來配置。 虛擬再生列表係藉由非破壞編輯製作使用者定義之再生 ^表用的再生列表,不具虛擬再生列表獨自之剪輯(AV 流),指定該再生列表内之再生項目登錄於其中一個真實 再生列表中之剪輯或其—部分範圍。㈣,使用者可從複 數努輯僅切成需要之再生區間,集中(複製)指定此等之各 再生項目來編輯虛擬再生列表。 剪輯係彙整連續同步再生,亦即保證即時再生之再生需 要之單位的資料而記錄之動態圖像資料的檔案,且包含剪 輯AV流擋案(clip Av stream)與剪輯資訊檔案(⑶p Information)。 、二為内合資料《剪輯AV>^槽帛,係儲存以⑽防2_Ts形 式纪錄於記錄媒體15之動態圖像流的檔案。AVCHD規格 才。式之動態圖像流儲存於該播案内。 剪輯資訊檔案與剪輯AV流檔案成對存在係定義再生 121751.doc -20- 200829012 實際之動態圖像流上需要之關於動態圖像流屬性的檔案。 具體而吕’疋義動態圖像流之編碼方法、動態圖像流之尺 寸、再生時間—位址轉換、再生管理資訊及時間圖(但 疋’係記錄媒體為DVD之情況)等的資訊,包含於剪輯資 訊檔案中。 繼續,參照圖4A〜圖4D而說明按照數位攝影機丨之攝影 操作’與A V流之剪輯一起產生再生列表之步驟。 如圖4A所示,在使用者開始錄像至停止錄像的每個區 間,各製作1個再生項目。如最初之自開始錄像至停止錄 像之區間,作為具有連續號碼〇之再生項目而 登錄於動態圖像之再生列表(Movie PlayList)*。再者,其 次之自開始錄像至停止錄像之區間,如圖4B所示,作為具 有連績號碼1之再生項目(PlayItem#1)而登錄於動態圖像之 再生列表(Movie PlayList)中(以下相同)。 真實再生列表與實體之内容,亦即與剪輯A 對應,登錄於真實再生職之各個再生項目保持各個^ AV流之再生區間的開始再生點與結束再生點的時刻資 2。此外,MPEG2-TS等之動態圖像流,係藉由内部緩衝 器之下溢及溢位等所定之緩衝器模型不致有賴之方式予 以編碼,可跨越流而連續「無縫隙地再生」。各再生 項目(但疋’除了再生列表前頭之再生項目”呆持與之前的 再生項目之連接條件(亦即能否無縫隙地再生)。 、此外Μ吏用者開始錄像時,在再生項目之前頭,附加作 為使用者#取於流之登錄標示㈣叫的再生列 121751.doc -21 - 200829012 表内之登錄標示亦稱為「再生列表標示(plm)」)。再生列 表中存在1個以上之再生列表標示,具有分別指示剪輯AV 机之特疋再生位置的角色。在丨個再生列表内,對各再生 列表標示賦予沿著時間軸*連續之連續號碼。此外,登錄 於再生列表之各再生列表標示保持:賦予該標示之再生項 目的連續號碼’與顯示剪輯AV流之再生位置的時間戳記 資訊。 ☆而後’藉由錄像、攝影之流的劃分,而成為1個剪輯av 才田案1個剪輯Av流成為連續同步再生,亦即保證即時 再生之再生需要的單位。此外’隨之製作定義流之編碼方 :[動態圖像流之尺寸、再生時間—位址轉換、再生管理 資訊及時間圖(但是,記錄媒體係DVD之情況)等的剪輯資 訊檔案。 另外,有必須在動態圖像再生列表(MoviePoayList)之前 頭插入再生列表標示的規定,不過,可藉由以後之編輯操 作’在時間軸上使再生列表標示之位置移動,而插入新的 再生列表標示。 各再生列表標示成為使用者存取於流的登錄位置。因 此在郴接之登錄標示間劃分之區間(以及自最後再生列 表標7最末尾之再生項目的終端之區間)成為使用者可看 到之最小編輯單位,亦#「章節」。藉由按照再生順序排 列再生項目,以及按照希望之再生順序排列再生列表標 不,來定義登錄於再生列表之剪輯AV流的各區間之再生 順序。 121751.doc -22- 200829012 章 覽 (或將再生列表標示位置作為開始再生點之略圖動幻,而 將章節單位之編輯環境提供使用者。 實際之商品規格係彙整複數真實再生列表,作為一列之 節群而提示使用者。如在數位攝影機之編輯畫面上,一 顯示定義章節之各再生列表標示位置的靜止畫㈣略圖 Ο
如上述,AVCHD規格格式就再生列表之屬性,除了擁 有實體内容(亦即剪輯AV流)的真實再生列表(Reai PlayList)之外,還定義有不具實體内容之虛擬再生列表 (Virtual PlayList)。虛擬再生列表之編輯,係僅進行對剪 輯AV流之開始再生點與結束再生點之更換者,可進行不 使實體内容本身變化的非破壞編輯。 此^規疋對圯錄媒體記錄檔案之方法的許多規格格式 中,係藉由檔名之命名規則等,在丨個記錄媒體上可製作 之^案數及樓案夾數中設定上限條件。藉由設定此種上限 條件如可獲得抑制存在於同一個路徑上之檔案數,以防 止存取速度降低的效果。 如上述之AVCHD規格關於再生列表,係規定如以下所 示之上限條件。 (1) 再生項目數係999以下。 (2) 再生列表標示數係999以下。 (3) 參知之剪輯資訊檔案的檔案尺寸總和係2M位元組以 下。 (4) 參知、之吳輯資訊檔案的EP coarse總和係24576以下。 (5) 參照之剪輯資訊檔案的EP Hne總和係180000以下。 121751.doc -23- 200829012 二 =!格格式中設定此種上限條件時,在編輯記錄 記錄媒:’之内各的過程中,可能檔案數達到上限。在 …-上’達到此等上限條件時’儘管記錄媒體中仍 空餘容量’仍無法進行超過其之編輯。如對於再生列 不數已經達到999之再生列表,無法進行超過其之章㈣ 追纪或分割,空餘容量形成浪費。 因此,本實施形態在按照AVCHD規格,將記錄於記錄
媒體上之資料進行編輯時,藉由整理再生列表,以減低上 限條件造成約束的問題。 如上述之(1)及(2)所示,於再生列表内之再生項目數及 再生列表標不數達到上限條件,或是接近上限條件時,係 進行將再生列表内之最後的(或是從最後之所定數部分的) 章節資訊移至後續之再生列表的前頭之處理。 圖5中顯示將再生列表内之最後的章節資訊移至後續之 再生列表的前頭之處理例。 如圖5A所示’再生列表M〇viePlayList#10,作為指定 Chp#20内之再生區間的再生項目,而登錄playItem#〇與 Playltem# 1 ’並且登錄指定ciip#3 1之一部分再生區間的再 生項目Playltem#2。而後,在piayitem#〇之前頭位置、 Playltem#l之前頭位置與中間位置分別插入再生列表標示 PLM#0、PLM#1、PLM#2 〇 此外,後續之再生列表MoviePlayList#ll,作為指定 Clip#3 1内之再生區間的再生項目,而登錄piayitem#0與 Playltem#l。而後,在PlayItem#0之前頭位置、Playltem#l 121751.doc -24- 200829012 之前頭位置與中間位置分別插人再生列表標示孔画、 PLM#1、PLM#2 〇 此時進行將再生列表MoviePlayList#l〇内之再生列表 標示PLM#2所指定之最後章節資訊移至後續之再生列表 MoviePlayLisWU的前頭用之處理。圖5八所示之例,係移 動之章節的前頭,亦即再生列表標示pLM#2之位置與再生 項目之邊界不-致’ 需要進行在章節之前頭位置分 割再生項目,作為章節移動之前處理。亦即,如圖5b所 示,在再生列表標示PLM#2之插入位置分割該再生項目 Playltem#l時,製作新的再生項目piayItem#2。 而後,將再生項目Playltem#1之結束再生點改寫於再生 列表標示PLM#2的時間戳記位置,並且在新的再生項目 Playltem#2之開始再生點上寫入再生列表標示pLM#2之時 間戳記位置,在其結束再生點上寫入原來再生項目 Playltem#2之結束再生點。此時,新的再生項目 Playltem#2作為之鈿的再生項目piayitem# 1之連接條件, 而解除無縫隙地再生。此外,伴隨再生項目之分割,分割 點以後之再生項目的識別號碼增加分割數部分。圖5B所示 之例’係原來之再生項目Playltem#2(參照圖5A)成為 Playltem#3 〇 其次,如圖5C所示,進行將動態圖像再生列表
MoviePlayList# 1 0内之最後再生列表標示plm#2以後的章 節資訊’移至後續之再生列表PlayList#ll的處理。如圖 示’在再生列表MoviePlayList#10内,指定Clip#20内之再 121751.doc -25- 200829012 生區間的再生項目PlayItem#0與再生項目Playltem#l保 留,以後之再生項目移至後續之動態圖像再生列表 MoviePlayList#ll。亦即,圖5B於再生列表標示PLM#2之 時間戳記位置指定之Clip#20的再生區間,與再生項目 Playltem#3指定之Clip#31之一部分再生區間,移至後述之 動態圖像再生列表MoviePlayList#ll的前頭,在該再生列 表内’分別成為再生項目PlayItem#0與再生項目 Playltem#l 〇 而後’原本包含於動態圖像再生列表MovieP lay Li st# 11 内之各再生項目的識別號碼增加,自前方之動態圖像再生 列表MoviePlayList#l〇而移來之再生項目數,並且,亦一 併修整各再生列表標示參照之再生項目的識別號碼。圖示 之例’圖5B中之再生項目PlayItem#〇與再生項目 Playltem#l,在移動章節資訊後的圖5C,分別成為再生項 目 PUyItem#2與再生項目 PlayItem#3。 另外,進行將再生列表内之最後的(或是從最後之所定 數部分的)章節資訊移至後續之再生列表的前頭之處理結 果’可能後續之再生列表的再生項目數及再生列表標示數 達到上限條件。此種情況下,只須重複進行對更後續之再 生列表移動剩餘之章節資訊的相同處理即可。 圖6中,以流程圖之形式顯示將再生列表最後之章節資 移動至後續之再生列表的前頭用的處理步驟。 、 首先私查最後章節開始點是否與再生項目之邊界一致 ^ )不致情況下,以最後章節之開始點分割該再 121751.doc -26· 200829012 生項目(步驟S2)。 其次’將最後章節包含之再生項目與再生列表標示插入 後續之再生列表的前頭(步驟S 3)。 人後、‘之再生列表在原本係前頭之再生項目的 connection一condition上寫入i,而不可無縫隙再生地設定 與之前再生項目的連接條件(步驟S4)。 而後,由於後續之再生列表係按照自之前的再生列表移 來之章節資訊,而自前頭增加再生項目數,因此,在原本 包含之全部再生列表標示中,修整對再生項目之識別號碼 的參照資訊(R(to一PlayItem—id)(步驟 S5)。 此外’如上述之(1)及(2)所示,於再生列表内之再生項 目數及再生列表標示數達到上限條件,或是接近上限條件 時,亦可進行將再生列表内之最後的(或是從最後之所定 數部分的)章節資訊移至新的再生列表的前頭之處理。此 時所謂新的再生列表,其再生順序係設於與先前之後續再 生列表之間。 圖7中顯示將再生列表内之最後的章節資訊移至製作於 與後續再生列表之間之新的再生列表之前頭的處理例。 如圖7A所示,動態圖像再生列表M〇viePlayList#l〇,作 為指疋Clip#20内之再生區間的再生項目,而登錄再生項 目PlayItem#0與再生項目piayitein#l,並且登錄指定 Clip#3 1之一部分再生區間的再生項目piayitein#2。而後, 在PlayItem#0之前頭位置、再生項目piayitem#l之前頭位 置與中間位置分別插入再生列表標示PLM#0、PLM#1、 121751.doc -27- 200829012 PLM#2。 此外,後續之動態圖像再生列表MoviePlayList#l 1,作 為指定Clip#3 1内之再生區間的再生項目,而登錄再生項 目PlayItem#0與再生項目Playltem#l。而後,在再生項目 PlayItem#0之前頭位置、再生項目Playltem# 1之前頭位置 與中間位置分別插入再生列表標示PLM#0、PLM#1、 PLM#2。 將動態圖像再生列表MovieP lay List# 10内之再生列表標 示PLM#2所指定之最後章節資訊移至設於與後續之再生列 表 MoviePlayList#ll 之間的新再生列表 MoviePlayList#10’ 的前頭。圖7A所示之例,由於移動之章節的前頭,亦即再 生列表標示PLM#2之位置與再生項目之邊界不一致,因 此,需要進行在章節之前頭位置分割再生項目,作為章節 移動之前處理。亦即,如圖7B所示,在再生列表標示 PLM#2之插入位置分割該再生項目Playltem#l時,製作新 的再生項目Playltem#2。 而後,將再生項目Playltem# 1之結束再生點改寫於再生 列表標示PLM#2的時間戳記位置,並且在新的再生項目 Playltem#2之開始再生點上寫入再生列表標示PLM#2之時 間戳記位置,在其結束再生點上寫入原來再生項目 Playltem#2之結束再生點。此時,新的再生項目 Playltem#2作為之前的再生項目Playltem#l之連接條件, 而解除無縫隙地再生。 其次,如圖7C所示,進行將動態圖像再生列表 121751.doc -28- 200829012
MoviePlayList# 1 0内之最後再生列表標示plm#2以後的章 節資訊,移至新的再生列表PlayList#l〇,的處理。如圖示, 在動態圖像再生列表MoviePlayList#l〇内,指定Clip#20内 之再生區間的再生項目PlayItem#0與再生項目piayltem#l 保留,以後之再生項目移至新的動態圖像再生列表
MoviePlayList#10’。此時,進行再生項目之識別號碼與再 生列表標示之參照資訊的更新。亦即,圖7B於係在PL]vi#2
之時間戳記位置指定之Clip#20的再生區間,與再生項目
Playltem#3指定之Clip#31之一部分再生區間,移至新的動 態圖像再生列表M〇viePlayList#10,的前頭,在該再生列表 内,刀別成為再生項目PlayItem#0與再生項目 Playltem#l 〇 圖8中,以流程圖之形式顯示將再生列表最後之章節資 訊移動至新的再生列表的前頭用的處理步驟。 首先,k查最後章節開始點是否與再生項目之邊界一致 (步驟S11),不一致情況下,以最後章節之開始點分割該 再生項目(步驟S12)。 其次,在該再生列表與其後續之再生列表之間製作新的 再生列表,並將最後章節包含之再生項目與再生列表標示 插製作之新的再生列表的前頭(步驟s 13)。 :、:人,在該新的再生列表内,修整插入之再生項目的識 別唬碼,與對插入之各再生 碼的史… 谷再生列表軚不的再生項目之識別號 -的厂、貝 g(Ref—t。—playItemJd)(步驟 si4) 而後’明再生列表為原來再生列表之其次的方式,修 121751.doc -29- 200829012 整以放置於記錄媒體之BDMV目錄正下方之屬性資訊檔案 Index.bdmv疋義再生順序之Tabie〇fpL(步驟Μ;)。 如圖5與圖7料,進行再生列表之整理的情況,將再生 歹J表内之早節資訊移至後續(或新的)再生列表時,若該章 節之開始點(亦即,再生列表標示之時間戳記位置)與再生 員目之邊界不-致’需要在其章節之開始點分割再生項目 (如步驟 S2、S12)。 、 圖9中以流程圖之形式顯示分割再生列表内之再生項目 用的處理步驟。但是,此時,係在再生列表標示簡倾之 位置分割再生項目PlayItem#M。 首先,自作為複製端之章節而指定之再生列表標示 plm#n保持之再生項目的連續號碼(ref—1〇—piayitem一⑷特 疋對應於欲複製之章節的再生項目PlayItem#M (步驟 S21) 〇 而後,在分割之前,預先將包含該再生項目playItem#M 之再生列表保持的再生項目數(number—of_playItem)增加 1(步驟 S22)。 其次,一旦複製再生項目piayItem#M之資料,則配置該 複製之再生項目作為複製端最近之後方的再生項目,亦即
PlayItem#M+ 1(步驟 S23)。 其次,將原來再生項目PlayItem#M之結束再生位置 (OUT一time)與複製之再生項目piayItem#M + 1的開始再生 位置(IN 一 time),一起修整為分割之位置,亦即再生列表標 示PLM#N保持之時間戳記資訊(mark一time—stamp)(步驟 121751.doc -30 - 200829012 S24) 〇 其次’分割位置之再生列表標示plm#n以後的各再生列 表標示PLM中,將再生項目之連續號碼 (ref—to—Playitem—id)之值分別增加丨(步驟25)。 AVCHD規袼關於登錄於再生列表之再生項目數及再生 列表標示數,除規定上述之上限條件(1)及(2)之外,還決 定在1個記錄媒體上之再生列表的檔名數字為〇〜1999。因 而,在欲製作再生列表之記錄媒體上,檔名數字用盡(亦 即檔名用盡)情況下,不論記錄媒體内之空餘容量如何, 均無法再進〃于編輯動作。 因此,本實施形態考慮在記錄媒體上已經製作之再生列 表檔案中包含的再生項目數及再生列表標示數會存在對上 限條件有餘裕者,藉由以記錄媒體上之再生列表數減少之 方式整理再生列表,來減低檔名用盡之問題。 如即使合併鄰接之2個或其以上之再生列表内容,丨個再 生列表之再生工員目數及再生列表標轉對上限條件有餘裕 之惴況下,藉由整合此等,可減少記錄媒體上之再生列表 數。 圖10顯不整合再生列表内之鄰接的2個再生列表之處理 例。 如圖10A所示,動態圖像再生列表M〇vieplayList#i〇, 作為指定Clip#20内之再生區間的再生項目,而登錄 PUyItem#〇與PlayItem#1,並且登錄指定CHp#3i之一部分 再生區間的再生項目PlayItem#2。而後,在再生項目 121751.doc 31 200829012
PlayItem#0之前頭位置、再生項目piayItem#1之前頭位置 與中間位置分別插入再生列表標示pLM#〇、PLM#1、 PLM#2 〇 此外’後續之動恶圖像再生列表MoviePlayList# 11,作 為&又Clip#31内之再生區間的再生項目,而登錄 PlayItem#〇 與 PlayItem#1。而後,在再生項目 piayItem#〇 之 前頭位置、再生項目Playltem#l之前頭位置與中間位置分 別插入再生列表標示PLM#0、PLM#1、PLM#2。 此時,即使合併鄰接之動態圖像再生列表 M〇ViePlayLiSt#10 及 MoviePlayLisWll之内容,工個再生列 表之再生項目數及再生列表標示數對上限條件有餘裕情況 下,如圖10B所示,係整合此等作為丨個動態圖像再生列表 MoviePlayList#l〇。 雖伴隨再生列表之整合而進行章節資訊之移動,但是, 無須變更各再生項目之開始再生點及結束再生點等的再生 區間資訊。此外,不發生為了章節資訊之移動而進行再生 項目的分割處理。但是,對後續之再生列表而言,由於前 面之再生列表的再生列表及再生列表標示加在前頭,因此 後續之再生列表中包含之再生列表及再生列表標示需要進 行再生項目之識別號碼的修整,及伴隨其之再生列表標示 對再生項目的參照資訊之修整。 圖10B所示之例,係登錄於後續之動態圖像再生列表 MoviePlayList#ll的再生項目piayItem#〇與再生項目 Playltem#2整合後,分別成為再生項目piayItem#3與 121751.doc -32- 200829012
PlayItem#4。此外,插入後續之再生列表MoviePlayList#l 1 的再生列表標〒PLM#〇、pLM#1、pLM#2整合後,分別成 為 PLM#3、PLM#4、PLM#5。 圖11以/瓜耘圖之形式顯示整合再生列表内鄰接之2個再 生列表的處理步驟。 首先,即使整合成為處理對象之再生列表與其後續之再 生列表,仍檢查是否滿足作為丨個再生列表之上限條件(步 驟S31) 〇 Γ、 不滿足上限條件時(步驟S312N〇),結束本處理常式。 此外,滿足上限條件時(步驟S31之Yes),將後續之再生列 表中包含的全部再生項目與再生列表標示插入前面之再生 列表的終端(步驟S32)。 其次,原來之後續再生列表前頭之再生項目的 (^⑽以…仙—⑶以出⑽為!,與之前的再生項目之連接條件 為無法無縫隙地再生(步驟S33)。 I 其—人,自原來之後序再生列表移動至整合之再生列♦的 再生列表標示中’修整對該再生項目之參照^訊 (Ref—to—Playltem—id)(步驟 S34)。 . 其次,從藉由記錄媒體之BDMV目錄正下方的屬性檔案 . Index.bdmv定義再生順序之TableOfPL,刪除關於原^後 續之再生列表的記述(步驟S3 5)。 而後’刪除原來之後續再生列表的檔案,而結束本處理 常式(步驟S36)。 此外’前頭之再生列表達到上限之前,藉由自後續之再 121751.doc -33- 200829012 生列表’以章節單位先填入資料構造,可在後續之再生列 表中確保再生項目數及再生列表標示數對上限條件之餘 裕,而可繼續進行編輯作業。 圖12顯示自後續之再生列表對前頭之再生列表,以章節 單位先填入資料構造的處理例。 如圖12A所示,動態圖像再生列表MoviePlayList#1(), 作為指定Clip#20内之再生區間的再生項目,而登錄 PlayItem#0 與 Playltem#l。而後,在再生項目 playItem#〇 之 前頭位置、再生項目PlayltemW之前頭位置與中間位置分 別插入再生列表標示PLM#0、PLM# 1。 此外,後續之動態圖像再生列表M〇viePlayList#u,作 為指定Clip#20内之一部分再生區間的再生項目,而登錄
PlayItem#〇,與作為指定Clip#31内之各再生區間的再生項 目,而登錄 Playltem#l、Playitem#2、PlayItem#3。而後, 在再生項目PlayItem#0及PlayItem#2之前頭位置、再生項 目Playltem#3之前頭位置與中間位置分別插入再生列表標 示 PLM#0、PLM#1、PLM#2、PLM#3。 此時,如圖12B所示,使後續之動態圖像再生列表 M〇viePlayList#11i前頭章節資訊,移動至前頭之動態圖 像再生列表 MoviePlayList# 1 〇。 而變更各再生項目之開始再
121751.doc 無須伴隨章節資訊之移動,而變更各 生點及結束再生點等的再生區間之資訊 了章節資訊之移動,而進行真;^馆曰夕 -34- 200829012 生列表的再生列表及再生列表標示加在前頭,因此後續之 再生列表中包含之再生列表及再生列表標示需要進行再生 項目之識別號碼的修整,及伴隨其之再生列表標示對再生 項目的參照資訊之修整。此外,對保留於後續之再生列表 之再生項目與再生列表標示而言,由於前方之再生列表與 再生列表標不減少移動之章卽資訊部分,因此需要進行再 生項目之識別號碼的修整,及伴隨其之再生列表標示對再 生項目之參照資訊的修整。 圖12B所示之例,自後續之動態圖像再生列表 MoviePlayList#ll移動至前頭之動態圖像再生列表 MoviePlayList#10 的再生項目 Playitem#0及 piayItem#1,在 再生列表M〇viePlayList#10内,分別成為再生項目 Playltem#2及Playltem#3。此外,自後續之動態圖像再生 列表M〇ViePlayList#ll移動至前頭之動態圖像再生列表 M〇ViePlayList#10的再生列表標示PLM#0,在動態圖像再 生列表M〇ViePlayList#10内成為PLM#2。另外,後續之動 態圖像再生再生列表MoviePlayList# 11,原來之再生項目 Playltem#2、Playltem#3 分別成為再生項目 piayItem#〇、 PUyItem#l,再生列表標示PLM#1、pLM#2、pLM#3 分別 成為再生列表標示PLM#0、PLM#1、PLM#2。 圖13以流程圖之形式顯示自後續之再生列表對前頭之再 生列表,以章節單位先填入資料構造用的處理步驟。 首先,即使將後續之再生列表的前頭章節加入前面再生 列表,在未到達上限條件之範圍(步驟S4丨),後續之再生 121751.doc -35- 200829012 列表中逐一增加處理對象章節(步驟S42)。 其次,藉由步驟S41〜S42之迴路,將後續之再生列表中 成為處理對象之再生項目群與再生列表標示插入前面之再 生列表的終端(步驟S43)。此時,藉由將插入前頭之再生 項目的connection 一 condition寫入!,而將與之前的再生項 目之連接條件設定成無法無縫隙地再生。 其次’就移動至由後續之再生列表整合之再生列表的各 再生列表標示,修整對該再生項目之參照資訊 (Ref—to—Playltem—id)(步驟 S44)。 此時,檢查後續之再生列表中保留之再生項目與再生列 表標示的數量是否為〇(步驟S45)。此時,未整合於前面之 再生列表的再生項目與再生列表標示保留於後續之再生列 表中時,結束本處理常式。 另外,未整合於前面之再生列表的再生項目與再生列表 標示,未保留於後續之再生列表中時(步驟S45之Yes),從 藉由記錄媒體之BDMV目錄正下方之屬性資訊檔案Index. bdmv定義再生順序之TableOfPL,刪除關於原來後續之再 生列表的記述(步驟S 4 6)。而後,刪除原來後續之再生列 表檔案(步驟S47),而結束本處理常式。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以上,係參照特定之實施形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但 是’明瞭在不脫離本發明要旨之範圍内,熟悉本技術之業 者可構成該實施形態之修整或代用。 本發明之適用範圍並不限定於AVCHD規格。對於附帶 121751.doc -36- 200829012 内容資料,而將管理資訊檔案記錄於記錄媒體,及按照規 定關於記錄媒體上之檔案數等的上限條件之各種規格格 式,而進行記錄内容之編輯的資料處理裝置,同樣地可適 用本發明。 總之,係以例示之形態來揭示本發明者,而不應限定性 解釋本說明書之記載内容。為了判斷本發明之要旨,應參 酌申請專利範圍。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模式顯示適用本發明之數位攝影機1的内部結構 圖。 圖2係顯示以AVCHD規格規定之記錄媒體15的目錄結構 圖。 圖3係顯示以可錄像編輯之形式,藉由AVCHD規格格式 將使用者資料記錄於記錄媒體15上用之一種邏輯性資料構 造圖。 圖4 A係按照數位攝影機之錄像、攝影,與動態圖像节之 剪輯一起產生再生列表之步驟的說明圖。 圖4B係按照數位攝影機之錄像、攝影,與動態圖像济之 剪輯一起產生再生列表之步驟的說明圖。 圖4C係按照數位攝影機之錄像、攝影,與動態圖像流之 剪輯一起產生再生列表之步驟的說明圖。 圖4D係按照數位攝影機之錄像、攝影,與動態圖像清之 剪輯一起產生再生列表之步驟的說明圖。 圖5 A係顯示將再生列表内之最後章節資訊移至後續之再 121751.doc -37· 200829012 生列表的前頭之處理例圖。 圖5B係顯示將再生列表内之最後章節資訊移至後續之再 生列表的前頭之處理例圖。 圖5C係顯示將再生列表内之最後章節資訊移至後續之再 生列表的前頭之處理例圖。 圖6係顯示將再生列表之最後章節資訊移動至後續之再 生列表的前頭用之處理步驟的流程圖。 圖7 A係顯示將再生列表内之最後章節資訊移至設於與後 續之再生列表之間的新再生列表之前頭的處理例圖。 圖7B係顯示將再生列表内之最後章節資訊移至設於與後 續之再生列表之間的新再生列表之前頭的處理例圖。 圖7C係顯示將再生列表内之最後章節資訊移至設於與後 績之再生列表之間的新再生列表之前頭的處理例圖。 圖8係顯示將再生列表之最後章節資訊移至新的再生列 表之前頭用的處理步驟之流程圖。 圖9係顯示分割再生列表内之再生項目用的處理步驟之 流程圖。 圖10A係顯示整合再生列表内之鄰接的2個再生列表之處 理例圖。 圖10B係顯示整合再生列表内之鄰接的2個再生列表之處 理例圖。 圖11係顯示整合再生列表内之鄰接的2個再生列表之處 理步驟的流程圖。 圖12A係顯示自後續之再生列表對前頭之再生列表以 121751.doc _ 200829012 章節單位先填入資料構造之處理例圖。 立,圖咖係顯示自後續之再生列表對前頭之再生列表,以 早節單位先填入資料構造之處理例圖。 圖13係顯示自後續之再生 # 0 a * 士 力表對則頭之再生列表,以章 即早位先填入資料構造用之處 Γ^ ^ 处理步驟的流程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Ο 1 11 12 13 14 15 數位攝影機 相機區塊 編碼解碼處理部 流緩衝器 記錄部 記錄媒體
16 17 18 19 CPU 暫時記憶媒體 顯示控制部 顯示器 121751.doc -39.

Claims (1)

  1. 200829012 、申清專利範圍: 種貧料處理裝置,其特徵為:其係、按照特定之規格格 》:進仃記錄於記錄媒體的動態圖像流之編輯者,且 :述記錄媒體中,附帶於剪輯動態圖像流檔案而記錄 2含^資訊之1個以上的再生列表檔案,該章節資 2有剛述讀動態圖像流之再生區間與使时存取前 述剪輯動態圖像流檔案之登錄位置,並具備··
    2理機構’其係f理關於以前述特定之規格格式規定 】述再生列表樯案及再生列表檔案内之章節資訊的上 限條件;及 編輯機構,其係以減輕前述上限條件之方式,進行前 述再生列表檔案之編輯。 2.如請求項丨之資料處理裝置,其中在記錄媒體上定義複 數再生列表檔案之再生順序,各再生列表檔案按照再生 順序而配置指定前述剪輯動態圖像流之再生區間的複數 =生項目作為前述章節資訊,並且包含指定錢者存取 刖述剪輯動態圖像流檔案之登錄位置的再生列表標示; 前述編輯機構進行將再生列表檔案中包含4最後再生 列表t不顯7F之章節f訊移至後續之再生列表播案或新 製作之再生列表檔案前頭之處理。 如π求項2之貝料處理裝置’其中前述編輯機構於再生 列表擋案中包含之最後再生列表標示之位置與再生項目 之邊界不-致時’執行在該再生列表標示之位置分割再 生項目後’移動章節資訊之處理。 121751.doc 200829012 4·如請求項2之資料處理裝置,Α 八中别述編輯機構進行將 再生列表檔案中包含之最後再生列表標示顯示之章節資 口孔移至後續之再生列表矜索箭 、 歹刚案則頊之處理的結果,於該後 生列表檔案中,達到再生項目數或再生列表標示 上限條件的情況Τ,重複進行㈣後 檔案中包含之最後再生列表护干_立 ]表 j表钴不顯不之章節資訊再移至 後續之再生列表檔案前頭之處理。 5. r Γ請求項1之諸處理襄置,其中在記錄媒體上定義複 數再生列表檔案之再生順序,各再生列表檔案按昭再生 順序而配置指定前述剪輯動態圖像流之再生區間的複數 再生項目作為前述章節資訊,並且包含指定使用者存取 前:剪輯動態圖像流檔案之登錄位置的再生列表標示; 前述編輯機構於即使合併鄰接之2個再生列表檔案中 :別包含之章節資訊,作為i個再生列表㈣,亦滿足 别述上限條件時,整合該鄰接之2個再生列表檔案。 ^ 6·如請求項!之資料處理裝置,其中在記錄媒體上定義複 數再生列表檔案之再生順序,各再生列表檔案按照再生 順序而配置指定前述剪輯動態圖像流之再生區間的複數 2生項目作為前述章節資訊’並且包含指定使用者存取 月lJ述剪輯動態圖像流檔案之登錄位置的再生列表標示; 前述編輯機構在鄰接之2個再生列表檔案間,於前方 之再生列表檔案中包含之章節資訊滿足前述上限條件的 犯圍,進行將後方之再生列表播案中包含之前頭側的章 節資訊移至該前彳之再生列表槽案㈣節資訊終端的處 121751.doc 200829012 理。 7. 料處理方法,其特徵為:其係按照特定之規格格 \订§己錄於記錄媒體的動態圖像流之編輯者,且 有錄媒體',附帶於剪輯動態圖像流播案而記錄 . :含有含訊之1個以上的再生列表檔案,該章節資 二述男輯動態圖像流之再生區間與使用者存取前 述,動恶圖像流檔案之登錄位置,並具備·· Γ 之驟,其係管理關於以前述特定之規格格式規定 生列表檔案及再生列表檔案 限條件;及 心早即貝汛的上 2步驟’其係以減輕前述上限條件之 述再生列表檔案之編輯。 8.如請求項7之資料虛 數再生列表檔宰=:二中在記錄媒體上定義複 順岸 ^ 1序,各再生列表檔案按照再生 #生項目作為前诚ifί動恶圖像流之再生區間的複數 ^ ’L早即貝汛,並且包含指定使用者存取 1=動_像流檔案之登錄位置的再生列表標示; 後再1列2步驟中’進行將再生列表標案中包含之最 案或新製作之再Γ 再生列表播 再生列表播案前頭之處理。 於之貧料處理方法,其中在前述編輯步驟中, =:::案中包含之最後再生列表標示之位置與再 員目之邊界不一致時,執行在 分割再生項目後,移動章節資訊之處理。表w之位置 121751.doc 200829012 1〇·如請求項8之資料處理方法,其中在前述編輯步驟中, ί::再生列表檔案中包含之最後再生列表標示顯示之 早即貝λ移至後續之再生列表檔案前頭之處理的結果, ;X後’之再生列表檔案中,達到再生項目數或再生列 m㈣之上限條件的情況下’重複進行將該後續之再 q表“案中包含之最後再生列表標示顯示之章節資訊 再移至後績之再生列表檔案前頭之處理。 η η· 2未項7之資料處理方法,其中在記錄媒體上定義複 生列表枯案之再生順序,各再生列表檔案按照再生 順序而配置指定前述剪輯動態圖像流之再生區間的複數 =生項目作為前述章節資m包含指定使用者存取 雨述=輯動態圖像流標案之登錄位置的再生列表標示; "在别述編輯步驟中,於即使合併鄰接之2個再生列表 檔案中:別包含之章節資訊,作為1個再生列表檔案, 安、足引述上限條件時,整合該鄰接之2個再生列表檔 f 案。 月求項7之身料處理方法,其中在記錄媒體上定義複 2生歹j表槽案之再生順序’各再生列表檔案按照再生 順而配置指定前述剪輯動態圖像流之再生區間的複數 =生^目作為前述章節資訊,並且包含指定使用者存取 則述到輯動態圖像流檔案之登錄位置的再生列表標示; Μ述編輯步驟中,在鄰接之2個再生列表檔案間, ^ J方^再生列表榼案中包含之章節資訊滿足前述上限 件的賴,進行將後方之再生列表檔案中包含之前頭 121751.doc 200829012 :的早即貝訊移至該前方之再生列表 μ 知的處理。 一的早郎資訊終 13 特徵為:其細㈣ 在電腦上執行用於按照㈣之規格格式而財“述成 、表媒體之動態圖像流的編輯之處理者,且τ°己錄於 有==1;:帶於剪輯_像流檔案而記錄 早即貝Λ之1個以上的再生列 一 訊含有前述剪輯動態圖像流之再生區間:使:::: 述剪輯動態圖像流權案之登錄位置;、吏用者存取刖 並對前述電腦使其執行: 定之=步驟,其係 '管理關於以前述特定之規格格式規 再生列表權案及再生列表標案内之章節資訊的 上限條件;及 編輯步驟’其係以減輕前述上限條件之方式,進行 刚述再生列表檔案之編輯。 121751.doc
TW096129872A 2006-09-13 2007-08-13 Data processor,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TW200829012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48014A JP2008072312A (ja) 2006-09-13 2006-09-13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9012A true TW200829012A (en) 2008-07-01

Family

ID=39183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29872A TW200829012A (en) 2006-09-13 2007-08-13 Data processor,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47002A1 (zh)
JP (1) JP2008072312A (zh)
KR (1) KR20090054943A (zh)
CN (1) CN101356808B (zh)
TW (1) TW200829012A (zh)
WO (1) WO20080324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79921B2 (ja) * 2006-10-05 2011-09-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589571B2 (ja) * 2010-06-07 2014-09-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1212251B (zh) * 2014-09-10 2022-05-27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再现装置以及再现方法
CN106998436B (zh) * 2017-03-24 2020-09-01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录像备份方法及装置
US10978110B2 (en) * 2018-03-30 2021-04-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7433843B2 (ja) * 2019-11-05 2024-02-20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ファイル生成方法
JP7348815B2 (ja) * 2019-11-14 2023-09-21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ファイル記録方法
CN115393198A (zh) * 2022-10-27 2022-11-25 国泰新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中图片的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64417B2 (ja) * 2002-12-26 2006-04-05 株式会社東芝 データ再生装置及びデータ再生方法
US7551843B2 (en) * 2004-03-10 2009-06-23 Panasonic Corporation Authoring system, program, and authoring method
JP2005317076A (ja) * 2004-04-28 2005-11-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コンテンツ結合管理装置、コンテンツ結合管理方法、コンテンツ結合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20080049574A1 (en) * 2004-09-13 2008-02-28 Hiroshi Yahata Data Process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32495A1 (fr) 2008-03-20
JP2008072312A (ja) 2008-03-27
KR20090054943A (ko) 2009-06-01
CN101356808B (zh) 2010-09-08
US20090047002A1 (en) 2009-02-19
CN101356808A (zh) 2009-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79921B2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TW200829012A (en) Data processor,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EP2058814B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reating a photo movie based on still images
JP459140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135733B2 (ja)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P2018055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EP187378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EP1870899A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TW200829011A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KR20080050480A (ko) 정보 처리 장치 및 정보 처리 방법과 컴퓨터 프로그램
JP4217545B2 (ja) データ処理方法
JP2004362653A (ja) 記録装置、情報記録再生装置、記録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