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536476A - 6-(2-chloro-5-halo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se compounds - Google Patents

6-(2-chloro-5-halo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se compound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36476A
TW200536476A TW094101856A TW94101856A TW200536476A TW 200536476 A TW200536476 A TW 200536476A TW 094101856 A TW094101856 A TW 094101856A TW 94101856 A TW94101856 A TW 94101856A TW 200536476 A TW200536476 A TW 20053647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group
compound
alkyl
compound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01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ordi Tormo I Blasco
Carsten Blettner
Bernd Mueller
Markus Gewehr
Wassilios Grammenos
Thomas Grote
Joachim Rheinheimer
Peter Schaefer
Frank Schieweck
Anja Schwoegler
Oliver Wagner
Maria Scherer
Siegfried Strathmann
Ulrich Schoefl
Reinhard Stierl
Original Assignee
Basf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Ag filed Critical Basf Ag
Publication of TW200536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3647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87/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9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Description

20053647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式I之經取代三唑幷嘧啶,
其中該等取代基係如下定義:
Rl、R2各自為氫、Cl铺基、Ci_c8_烧基、c3_c8環烧 2、c3-c8_環烧基、C2_C8烯基、c2_C8_稀基、環烯 土、環稀基、C2_C8炔基、C2_c8i快基或苯基、萃 基或。含有-至四個選自由0、ΝΜ組成之群之雜原子的5員 或6員飽和、部分不飽和或芳族雜環, 四R及R與其所連接之氮原子—起亦可形成五員或六員雜 %基或雜芳基,該雜環基或雜芳基經由Ν連接且可包含i至3 個選自由0、N及s組成之群之另外的雜原子作為環成員且/ 或可攜帶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各基團組成之群的取代基: 鹵素、CVC6烷基、Cl_c6lS烷基、c2_c6烯基、c2_Cj烯基、 <^-〇:6烷氧基、Cl_c6鹵烷氧基、匕-匕烯氧基、C3_C6鹵烯氧 基、Ci-c0伸烷基及氧基_Ci_C3伸烷基氧基。 R1及/或R2可攜帶一至四個相同或不同Ra基團: R為鹵素、氰基、硝基、羥基、C「C6烷基、Ci_c6_烷基、 Ci-c0烷羰基、cvc:6環烷基、c^C6烷氧基、Ci_C6函烷氧基、 CrC6烧氧基羰基、CrC6烷硫基、Cl-c6烷胺基、二-Ci-C6 99017.doc 200536476 烧胺基、c2-c8烯基、c2-c8_烯基、c3-c8環烯基、c2-c6烯 氧基、C3-C6鹵烯氧基、C2-C6炔基、C2-C6鹵炔基、C3-C6快 氧基、C3-C6鹵炔氧基、c3-c6環烷氧基、c3-c6環烯氧基、 氧基-Ci-Cs伸烷基氧基、苯基、萘基、一至四個含有選自由 〇、N及s組成之群之雜原子的5員至10員飽和、部分不飽和 或芳族雜環, 其中该專脂族、脂環族或芳族基團就其而言可部分或全 部鹵化或可攜帶一至三個Rb基團:
Rb係鹵素、氰基、硝基、羥基、巯基、胺基、羧基、胺 基羰基、胺基硫羰基、烷基、齒烷基、烯基、烯氧基、炔 氧基、烧氧基、鹵烷氧基、烷硫基、烷胺基、二烷胺基、 甲醯基、烧羰基、烧基續醯基、烧基次硫醯基、烧氧基羧 基、烷基羰氧基、烷胺基羰基、二烷胺基羰基、烷胺基硫 羰基、二烷胺基硫羰基,其中在該等基團中之烷基包含^固 至6個碳原子且在該等基團中所提及之烯基或炔基包含2個 至8個碳原子; 環 烷基、環烷氧基、雜環基、雜環氧基,其中該等環系 統包含3個至10個環成員;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芳基_clc'6 烧氧基、彡基-CVC6烧基、雜芳基、雜芳氧基、雜芳硫基,6 其中該等芳基較佳包含6個至1G個環成員且該等雜芳Ί 含5個或6個環成員’其中該等環系統可部分或全部心 經烷基或齒烷基取代; ^ L1係氟、氯或溴,且 99017.doc 200536476 L為氫、C】-C4烷基或c丨_〇4烷氧基;且 X 為函素、戴!基、C 1 _ C 4 其、r H IS II· 1 q汍&、cvc4鹵烷基、Ci-q烷氧基 或C1-C2画烧氧基。 此外’本發明係關於製備該等化合物之方法及中間體、 包含該等化合物之組合物及其於控制植物致病有害真菌之 用途。 【先前技術】 以一般方式自EP-A 71 792及EP-A 550 1 13已知5-氣-6-苯 基-7-胺基三唑幷嘧啶。以一般方式在Ep-A 55〇 ii3、fr_a
27 84 991、US 5 994 360、WO 98/46608、JP-A 2002/308 879、WO 02/38565、WO 02/083677、WO 02/088 125、WO 02/088 126及WO 02/088 127中提出其6-苯基進一步經鹵素 取代之6-(2-Cl-本基)-7-胺基-三σ坐幷响σ定。自 WO 98/48893、WO 03/008417及 WO 03/093271 已知其中 6- 本基經4-烧基或4-烧氧基取代之三峻幷痛σ定。已知該等化合 物適於控制有害真菌。 【發明内容】 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與該等在以上所提及之公開案中所 述在6-笨基環的2,5-雙取代作用上不同。 在許多狀況下’該等已知化合物之活性係非令人滿意 的。基於此,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具有改良活性及/或較廣 活性譜之化合物。 相應地,已發現在開始所定義之化合物。此外,已發現 製備該等化合物之方法及中間體、包含該等化合物之組合 99017.doc 200536476 物及使用化合物!控制植物致病有害真菌之方法。 【實施方式】 二 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能藉由不同路徑來獲得。有利地 藉由式11之5_胺基三°坐與適當的經取代之式m之苯基丙 酸醋反應來製備該等化合物,在式係烧基,較佳係 Ci-C6烧基,尤其是甲基或乙基。
通常在自杨.Het.chem.如993),81 ff所知條件下, 於鹼[參看£?-八770 615]存在下或?^辦六士 ,^ 次乙敲存在下,於無溶劑或 在心性有機溶劑中在自8(rc至25〇 °r 2? 1 0Λ〇^ C之〉皿度下(較佳自120 C至180 C )執行該反應。 適合溶劑為脂族烴、芳烴(諸 笑及斟-… ⑷甲本、鄰二甲苯、間二甲 A吡咯嘧酿- 猜類、_類、醇類亦及N-甲 土 5 —甲亞颯、二甲基甲醯胺及二甲美乙醯脸 對於尤其較佳選擇,該反^ T基乙醯胺。 装應係在無溶劑下或在氯苯、二甲 本、一甲亞砜或N-甲基吡咯啶酮中 及溶劑之混合物。 。亦可能使用所提 一般而言適合㈣無齡合物,諸 氯氧化物、驗金屬及驗土金屬氧化物、二=驗土金屬 氫化物、驗金屬胺化物、驗金屬及二屬及驗土金屬 金屬碳酸氫鹽,有機金屬化合物、二;屬碳酸鹽亦及驗 尤其疋鹼金屬烷基類、 99017.doc 200536476 烧基鎂iS化物亦及驗金屬及鹼土金屬醇鹽及二甲氧基鎮, 此外係有機鹼,例如三級胺,諸如三甲胺、三乙胺、三異 丙基乙胺、三丁胺及N-甲基旅咬、N-甲基嗎淋、°比0定、經 取代吡啶類(諸如三甲基吡啶、二甲基吡啶及4-二甲胺基吡 啶),亦及雙環胺。尤其較佳為使用三級胺,諸如三異丙基 乙月女、二丁胺、N-甲基嗎嚇^或N-甲基痕σ定。 該等鹼通常以催化劑量使用;然而,其亦能以等莫耳量、 過量或適當時作為溶劑使用。
起始材料通常彼此以等莫耳量反應。就產量而言,以該 三嗤計使用過量鹼及丙二酸酯ΠΙ可能係有利的。 式III之苯基丙二酸酯方便地自在Cu(i)催化下適當經取 代之漠苯與丙二酸二烷酯反應來獲得[參看Chemistry
Letters (1981),367-370; EP-A 10 02 788]。 在自WO-A 94/20501所知條件下,式iv之二經基三u坐幷。密 啶轉化為式V之二!|嘧啶,其中y為鹵素原子,較佳為溴或 氯原子,尤其是氯原子。所用之鹵化劑[HAL]有利地為氣化 劑或溴化劑,諸如氧溴化磷或磷醯氣,適當時在溶劑存在 下。
反應吊在自〇C至15〇。〇下進行,較佳自8〇。〇至125。〇 [參看 EP-A 770 615]。 式V之一鹵嘧啶進一步與式^^之胺反應, L2 99017.doc 200536476 v + ^2nn-h R ^ ^ l(x=鹵素)
VI :其中R1及R2係如式Ϊ所定義,以得到其中x為齒素之式k 化合物。 該反應方便地自(TC至7(rc較佳自1(rc至饥下,較佳在 諸如醚(例如二噁烷、乙醚或尤其是四氫呋喃)、齒烴(諸如 二氣甲烧)或芳烴(諸如^苯)之惰,吐溶劑存在下進行[參看 WO-A 98/46608] 〇 • 較佳為使用驗,諸如三級胺,例如三乙胺,或無機驗諸 如碳酸鉀;過量式VI之胺亦可能作為鹼使用。 藉由化合物1(其中乂係_素,較佳係氣)與化合物M_x,(式 VII)反應,能有利地獲得式化合物,其中乂係氰基、c广匕 烷氧基或(^-(:2鹵烷氧基。視所引入χ,基團之意義而定,化 合物VII為無機氰化物、烷氧化物或_烷氧化物。該反應方 便地在惰性溶劑存在下進行。在式νπ中陽離子Μ幾乎係不 重要的,因實際原因,銨、四烷基銨、鹼金屬鹽或鹼土金 • 屬鹽通常較佳。 Ι(Χ=鹵素) + μ-Χ, -- | (X = χ,}
VII 該反應溫度通常為自〇至12〇t,較佳自1〇至4〇它[參看 J. Heterocycl· Chem. U (1975),861-863]。 • 適合溶劑包括:醚類,諸如二噁烷、乙醚,較佳為四氣 呋喃;醇類,諸如甲醇或乙醇;鹵烴類,諸如二氣甲烷; 及芳烴類,諸如甲苯或乙腈。 99017.doc 12 200536476 月b以有利方式藉由以下合成路徑獲得式化合物,其中 X係Ci_C4燒基或鹵烧基:
以酮酯Ilia開始,獲得5_烷基_7-羥基_6_苯基三唑幷嘧啶 IVa。在式IIIa及IVa中,x、Ci_C4烧基或Ci_C4鹵烷基。藉 由使用可輕易獲得之2-苯基乙醯乙酸酯(nia其中χ1 = CH3) ’獲得甲基羥基-6_苯基三唑幷嘧啶[參看 Pharm· Bull·,2(1961),801]。起始材料!]^方便地在 Ep_A 1〇 02 788中所述之條件下製備。 在以上進一步所述之條件下,所得5_烷基_7_羥基_6_苯基 三唑幷嘧啶與鹵化劑[HAL]反應得到式Va之鹵三唑幷嘧 啶,其中y係鹵素原子。較佳為使用氯化劑或溴化劑,諸如 氧溴化鱗、攝醯氣、亞硫醯氣、亞硫醯溴或硫酿氣。兮反 應能在無溶劑或溶劑存在下進行。慣用反應溫度係自〇至 150°C,或較佳自80至125°C。
Va與胺VI之該反應係在以上進一步所述之條件下進^ 或者’其中X係C1-C4烧基之式I之化合物亦能自化人 99017.doc -13- 200536476 I(其中X係鹵素,尤其是氣)及式VIII之丙二酸酯製備。在式 VIII中X’’為氫或CVC3烷基且R為cvc4-烧基。兩者反應得 到式IX之化合物且脫羧基得到化合物I[參看US 5,994,360]。
Δ/Η+
ιχ --^ 丨(X = CVC4-烷基) 自文獻[J· Am. Chem· Soc·,Μ (1942),2714; J. 〇rg·
Chem.5 39.(1974), 2172; Helv. Chim. Acta, 61 (1978), 1565] 已知式VIII之丙二酸酯,或其能根據所引用文獻來製備。 酯IX之隨後水解在一般慣用條件下進行;依各種結構元 素而定,化合物IX之鹼或酸水解可能係有利的。在酯水解 條件下,可存在完全或部分脫羧作用而得到工。 脫羧作用通常在惰性溶劑中於自2(rc至18(rc之溫度較 佳自50°c至120°c下進行,若適當則在酸存在下進行。 適合酸係鹽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對甲苯石黃酸。 適合溶劑為·· 7"脂族烴類,諸如戊烷、己烷、環己烷及 石油醚;芳烴類,諸如甲苯、鄰二甲$、間二曱苯及對二 甲苯;鹵烴類,諸如-翕帀、卜 斤 邊戈一虱甲烷、氯仿及氣苯;醚類,諸如 乙醚、二異丙基醚、第三丁基— — ''一心烧、回香鱗及四 氫吱喃;腈類,諸如乙賸、石吐 m 丙腈;酮類,諸如丙酮、甲基 乙基酮、二乙基酮及第二 奚 乐一丁基甲基酮;醇類,諸如甲醇、 99017.doc 200536476 乙醇、正丙醇、里 一丙i子、正丁醇及第三丁醇;亦及二甲亞 颯、二甲基甲酼 _ • 及一甲基乙醯胺;尤其較佳,該反應係 在鹽酸或乙酸中推γ 進仃。亦可能使用所提及溶劑之混合物。 其中X係Cl_C4烷基之式I之化合物亦能藉由其中Χ係鹵素 的式I之5齒一唑幷嘧啶與式X之有機金屬試劑偶合獲得。 在本方法之貫施例中,該反應以諸如Ni或pd催化劑之過 渡金屬催化劑進行。 I (X = Cj-Cf 院基) I (X = Hal) +
X 在式x中,M為價數y之金屬離子,諸如B、211或如且乂,, 為^^-匕烷基。該反應能(例如)以與以下方法類似之方法進 打·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 (1994),1187, ibid i (1996),2345,WO-A 99/41255; Aust· J. Chem· 43 (1990), 733; J. Org. Chem. 43 (1978), 358; 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79), 866; Tetrahedron Lett. 34 (1993), 8267; ibid 33 (1992),413。 反應混合物以慣用方式處理,例如與水混合、分離相且 若適當則層析純化粗產物。在減少壓力及適度升高溫度 下,一些中間體及終產物以經純化或不含揮發性組份之無 色或淺褐色黏性油狀形態獲得。若所獲得之中間體及終產 物為固體,則亦能藉由再結晶或浸煮來進行純化。 若個別化合物I不能藉由以上所述之路徑獲得,則其能夢 由其它化合物I之衍生來製備。 若該合成產生異構體混合物,然而則一般未必需要分 99017.doc -15- 200536476 離’因為在某些狀況下,在用於使用之處理時或在使用時 (例如在光、酸或鹼作用下)個別異構體能相互轉換。該等轉 換亦可發生在例如用於處理在所處理植物中的植物之後, 或用於待控制之有害真菌之後。 在上式中所給符號之定義中,使用一般為代表以下取代 基之集合術語: 鹵素:氟、氣、溴及碘; 烷基:具有1個至4個、6個或8個碳原子之飽和直鏈或支 鏈烴基,例如CrC6烷基,諸如甲基、乙基、丙基、:μ曱基 乙基、丁基、1-曱基丙基、2-曱基丙基、1,1-二甲基乙基、 戊基、1-甲基丁基、2-曱基丁基、3-曱基丁基、2,2-二曱基 丙基、1-乙基丙基、己基、1,1_二甲基丙基、12·二甲基丙 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4-曱基戊基、 1,1_二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丁基、ΐ,3·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 基、2-乙基丁基、ι,ι,2-三曱基丙基、三曱基丙基、 1-乙基-1-甲基丙基及1-乙基_2_甲基丙基; 鹵烷基:具有1個至2個、4個或6個碳原子之飽和直鏈或 支鏈烴基(如上所提及),其中在該等基團中一些或所有氫原 子可經如上提及之鹵素原子置換··尤其為Cl_c2鹵烷基,諸 如氣甲基、溴甲基、二氣甲基、三氣甲基、氟甲基、二氟 甲基、二氟曱基、氣氟甲基、二氣氟甲基、氣二氟甲基、 1-氣乙基、1-溴乙基、1-氟乙基、孓氟乙基、2,2-二氟乙基、 2,2,2-二氟乙基、2-氯-2-氟乙基、2-氯-2,2-二氟乙基、2,2- 99017.doc -16- 200536476 二氯-2-氟乙基、2,2,2_三氯乙基、五氟乙基或三氟丙 -2 _ 基; 烯基:具有2個至4個、6個或8個碳原子及處在任何位置 上之一或兩個雙鍵之不飽和直鏈或支鏈烴基,例如C2_C6烯 基’諸如乙婦基、卜丙稀基、2_丙烯基、卜甲基乙稀基、卜 丁烯基、2·丁烯基、3_丁稀基、卜甲基小丙稀基、2_曱基小 丙稀基、1·甲基·2·丙烯基、2·甲基_2•丙稀基、i•戊稀基、 2-戊稀基、3-戊婦基、4_戊烯基、卜甲基小丁稀基、2_甲基 -1-丁稀基、3-甲基小丁稀基、i•甲基·2•丁烯基、2_甲基·2_ 丁稀基、3·甲基·2_丁烯基、卜甲基_3_ 丁烯基、2•甲基^丁 稀基、3-甲基-3_ 丁稀基、u_二甲基_2_㈣基、 -1-丙烯基、1,2·二甲基·2_丙烯基、卜乙基小丙烯基、卜乙 基-2-丙烯基、己烯基、2_己烯基、3•己烯基、4_己稀基、 己烯基1甲基_1_戊烯基、2_甲基·j戊烯基、%甲基小 戊稀基、4-甲基+戊稀基、1-甲基-2-戊烯基、2_甲基_2_戊 稀基3-甲基-2-戊稀基、4·甲基_2•戍烯基、卜甲基_3_戍烯 基、2-甲基-3-戊婦基、3_甲基-3_戊稀基、心甲基-3_戍烯基、 !-甲基·4·戊雜、2甲基_4•戊烯基、3•甲基_4戊烯基、4_ 甲基4戊稀基、二甲基_2_丁稀基、!,卜二甲基j 丁烯 基、1,2_二甲基一1·丁烯基、12-二甲基-2-丁烯基、;!,2.二甲 基-3-丁稀基、U_二甲基+ 丁烯基、u_二甲基_2•丁稀基、 1,3-二甲基-3-丁烯基、2,2·二甲基_3_ 丁烯基、2,3_二甲基小 丁稀基2,3-—甲基_2-丁埽基、2,3_二甲基_3_丁締基、3, 甲基1 丁稀基、3,3-二甲基_2_ 丁烯基、;!乙基_卜丁烯基、 99017.doc -17- 200536476 1乙基-2-丁烯基、;乙基_3_ 丁稀基、2 -乙基-1-丁烯基、2_ 乙基-2-丁烯基、2·乙基丁烯基、u,孓三甲基_2_丙烯基、 1乙基-1-甲基-2-丙浠基、1-乙基-2-甲基-1-丙烯基及^乙基 -2-甲基-2-丙烯基; 鹵烯基··具有2個至8個碳原子及處在任何位置上之一或 兩個雙鍵之不飽和直鏈或支鏈烴基(如上提及),其中在該等 基團中一些或所有氫原子可經以上提及之南素原子置換, 尤其是經氟、氯及溴置換; ® 炔基··具有2個至4個、6個或8個碳原子及處在任何位置 上之一或兩個三鍵之直鏈或支鏈烴基,例如c2_C6炔基,諸 如乙炔基、1-丙炔基、2-丙炔基' κ丁炔基、2_丁炔基、3_ 丁炔基、1-甲基-2-丙炔基、1-戊炔基、2-戊炔基、弘戊炔基、 4-戊炔基、1-甲基-2-丁炔基、:μ甲基丁炔基、2_甲基_3一 丁炔基、3-甲基-1-丁炔基、1,1_二甲基丙炔基、^乙基-2_ 丙炔基、1-己炔基、2-己炔基、3_己炔基、4•己炔基、5_己 φ 炔基、丨-甲基·2-戊炔基、丨_曱基-3·戊炔基、卜甲基_4•戊炔 基、2-甲基-3-戊炔基、2-甲基戊炔基、3_甲基_丨_戊炔基、 3-曱基-4-戊炔基、4-甲基-1-戊炔基、4·甲基_2_戊炔基、ι,卜 二甲基-2-丁炔基、1,1-二甲基丁炔基、二曱基_3-丁 快基、2,2·二甲基冬丁炔基、3,3·二曱基丁炔基、^乙基 -2-丁炔基、1-乙基-3-丁炔基、2·乙基_3_丁炔基及丨_乙基-卜 曱基-2-丙炔基; - 環烷基:具有3個至6個或8個碳環成員之單環或雙環飽和 烴基,例如C^C:8環烷基,諸如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 99017.doc -18- 200536476 環己基、環庚基及環辛基; 含有一至四個選自由0、N&S組成之群之雜原子的五員 至十貝飽和、部分不飽和或芳族雜環: -含有一至二個氮原子及/或一個氧或硫原子或一或兩個 氧原子及/或硫原子之5員或6員雜環,例如2_四氫呋喃基、 3-四氫呋喃基、2-四氫噻吩基、3_四氫噻吩基、2_吡咯啶基、 3-吡咯啶基、3-異噁唑啶基、4_異噁唑啶基、5_異噁唑啶基、
3- 異噻唑啶基、4-異噻唑啶基、5·異噻唑啶基、3_吡唑啶基、 4- 吡唑啶基、5_吡唑啶基、2_噁唑啶基、4_噁唑啶基、%噁 唑啶基、2-噻唑啶基、4_噻唑啶基、5_噻唑啶基、2-咪唑啶 基、4-咪唑啶基、2•吡咯啉_2_基、2_吡咯啉_3_基、3_吡咯 啉-2-基、3-吡咯啉·3_基、2·哌啶基、%哌啶基、4•哌啶基、 1,3_二噁烷-5-基、2-四氫哌喃基、4_四氫哌喃基、2_四氫噻 吩基、3-六氫塔嗪基、4·六氫塔嘻基、2_六氯〇^基、 六氫嘧啶基、5-六氫嘧啶基及2-六氫吡嗪基; 含有:至四個氮原子或-至三個氮原子及—個硫或氧 原子之5員雜烷基:除了碳原子之外5員雜烷基還可包含— 至四個氮原子或-至三個氮原子及—個硫或氧原子作為環 成員,例如2-呋喃基、3_呋喃基、2_噻吩基、夂噻吩基、2 吡咯基、3-吡咯基、3_吡唑基、4_吡唑基、5·吡唑基、2噁 嗤基…惡嗤基、5“惡嗤基、2令坐基、4_噻唾基:5二 基、2-咪唑基、4-咪唑基及ι,3,4-三唑_2_基; -含有-至三個或一至四個氮原子之6員雜芳基:除了俨 原子之外6員雜芳基還可包含—至三個或一至四個氮原: 99017.doc -19- 200536476 作為環成員,例如2-吡咬基、3-呢唆基、4-°比啶基、3-嗒嗪 基、4-嗒嗪基、2-嘧啶基、4-嘧啶基、5-嘧啶基及2-吡嘻基; 伸烷基:3個至5個CH2基團之二價非支鏈,例如ch2、 ch2ch2 、 ch2ch2ch2 、 ch2ch2ch2ch2 及 CH2CH2CH2CH2CH2 ; 氧基伸烷基:2個至4個CH2基團之二價非支鏈,其中一原 子價係經由一氧原子連接至骨架上,例如〇CH2CH2、 〇CH2CH2CH2及 OCH2CH2CH2CH2 ;
氧基伸烧氧基:1至3個CH2基團之二價非支鏈,其中兩原 子價係經由一個氧原子連接至骨架,例如〇CH2〇、 och2ch2o及 0CH2CH2CH20 〇 本發明之範疇包括具有對掌中心之式丨之化合物的(R)_及 (S)-異構體及消旋體。 關於變數之中間體之尤其較佳實施例對應於式基團 之彼等變數。 在其本身或在組合 之取代基: 考慮到式I之三唑幷嘧啶之預期用途, 中之每種狀況下,.尤其較佳係以下意義 較佳係其中R1不為氫之式J之化合物。 erC6烯基、c2-c6炔基 尤其較佳係其中汉丨為C〗-C6烷基 或^^-匸8鹵烧基之化合物I 〇
較佳選擇係其中R1為A基團之化合物J : F F
A F\^^2)rCHR— z1 z2 99017.doc -20- 200536476 其中 z1為氫、氟或Cl_c6氟烷基, z為氫或氟,或 z1與Z2 —起形成雙鍵; q為〇或1 ;且 R為氫或甲基。 此外,較佳係其中R1為可經Ci_C4烷基取代之C3_C6環烷基 之化合物I。 i •尤其較佳係其中R2為氫之化合物J。 同樣較佳係其中R2為甲基或乙基之化合物工。 若R1及/或R2包含具有掌性中心之鹵烷基或鹵烯基,則對 該等基團而言(S)異構體係較佳。在…或汉2中,在具有掌性 中心之無鹵素烷基或烯基狀況下,較佳係(R)組態異構體。 此外’較佳係以下化合物〖:其中尺1及R2與其所連接之氮 原子一起形成旅啶基、嗎啉基或硫代嗎啉基環,尤其是哌 Φ 啶基環,其適當時經一至三個基團(鹵素、cvc4烷基或cvq 鹵烷基)取代。尤其較佳係其中R1及R2與其所連接之氮原子 一起形成4-甲基哌啶環之化合物。 此外’本發明較佳提供化合物I,其中Ri及R2與其所連接 之氮原子一起形成吡唑環,若適當,則該環經一或兩個基 團(鹵素、C「C4烷基或Cl_c4鹵烷基)取代,尤其是經3,5-二 甲基或3,5-二(三氟甲基)取代。 • 另外’尤其較佳亦係式I之化合物,其中Ri為 CH(CH3)-CH2CH3、CH(CH3)-CH(CH3)2、ch(ch3)-c(ch3)3、 99017.doc -21- 200536476 CH(CH3)-CF3、CH2C(CH3)=CH2、CH2CH=CH2、環戊基或環 己基;R2為氫或甲基;或R1與R2 一起為_(CH2)2CH(CH3)(CH2)r、 -(CH2)2CH(CF3)(CH2)2-或-(CH2)20(CH2)2-。 較佳係以下化合物1:其中x為鹵素、Ci-q烷基、氰基或 Ci-C:4烷氧基,諸如氯、甲基、氰基、甲氧基或乙氧基,尤 其為氯或甲基,特別是氯。 本發明較佳提供L1為氣之化合物j。 此外’本發明較佳提供L1為氟之化合物I。 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L1為溴。 本發明尤其較佳提供L2為氫之化合物卜 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L2為甲基或曱氧基。 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係關於式1.1之化合物:
R2係氫或甲基; 匕疋乙基、正丙基及異丙基、正丁基、 烷氧基甲基,尤其是乙氧基甲 尤其為環戊基或環己基; X係氣、甲基、氰基、甲 乙及1"2如式I所定義。 本發明之另一較祛音 甲氧基或乙氧基且 較佳實施例係關於 以下化合物··其申R1及 99017.doc -22- 200536476 斤連接之11原子—起形成五員或六員雜環基或雜芳 基’該雜環基或雜芳基經由N連接且可含有選自由〇、ΝΜ 4成之群的另—雜原子作為環成員且/或可攜帶—或多個 選自由以下各基團組成之群之基團:齒素、以燒基、 Ci-c6-i燒基、c2_c6烯基、c2_c6_烯基、Ci_C6炫氧基、 C! C6氧基、C3_C4氧基、^^烯氧基、C1_C6伸炫 基及氧基-CVC3伸炫氧f。該1等化合物特定對應於式12,
N X
1.2 其中 D與氮原子—起形成五員或六員雜環基或雜芳基,該雜環 基或雜芳基經由N連接且可含有選自由〇、财8組成之群^ 另一雜原子作為環成員且/或可攜帶一或多個選自由齒
素、cvc4烷基、。丨_。4烷氧基及Ci_C2_烷基組成之群 代基;且 取 X係氣、甲基、氰基、甲氧基或乙氧基且 L1及L2如式I所定義。 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係關於式13之化合物,
其中Y係氫或CVC4烧基,尤其為甲基及乙基且χ係氯、甲 99017.doc -23- 200536476 基、氰基、曱氧基或乙氧基,且Li及L2如式〗所定義。 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係關於以下化合物:其中Ll為 氟且L·為烧基或烧氧基,尤其是甲基或曱氧基。 # 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係關於以下化合物:其中Ll為 氣且L為烧基或烧氧基,尤其為甲基或甲氧基。 尤其考慮到其用途,較佳係在以下表格中所編輯之化合 物I。此外,在表袼中所提及關於取代基之基團就其本文而 δ,獨立於其所提及之組合,係正討論中之取代基之尤其 較佳實施例。 表1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氣,L1為氣,L2為氫且R1與R2之 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Α之一列。 表2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氰基,L1為氣,L2為氫且R1及R2 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3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甲基,Li為氯,L2為氫且Ri與R2 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4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甲氧基,Li為氯,L2為氫且Ri與 R2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5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氯,L1為氟,L2為氫且R1與R2之 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99017.doc -24- 200536476 表6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氰基,Li為氟,L2為氫且…與以2 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7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甲基,L!為氟,L2為氫且…與… 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8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甲氧基,Li為氟,L2為氫且…與 R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9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氣,Li為溴,L2為氫且…與尺2之 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10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氰基,Ll為溴,L2為氫且…與以2 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11 式1之化合物,其中X係甲基,Li為溴,L2為氫且…與尺2 之、且&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12 2式!之化合物,其中X係甲氧基,L1為溴,L2為氫且R1與 R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13 气之化合物,其中X係氯,L1為氯,L2為甲基且R1與R2 、-〒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99017.doc -25- 200536476 表14 2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氰基,L1為氯,甲基且 R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15 2式1之化合物,其中X係甲基,Li為氯,L2為甲基且尺丨與 R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16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甲氧基,Ll為氯,L2為甲基且… 與R2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17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氣,Ll為氟,L2為甲基且…與汉2 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18 2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氰基,Ll為氟,L2為甲基且…與 R2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19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甲基,L!為氟,L2為曱基且…與 R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20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甲氧基,Ll為氟,L2為甲基且… 與R2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21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氣’ L1為漠,L2為曱基且R1與R2 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99017.doc -26- 200536476 表22 2式1之化合物,其中x係氛基,^為漠,^為甲基且以 R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列。 表23 之化合物,其中X係甲基,L1為漠,L2為甲基且尺1與 R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24 化σ物,其中X係甲氧基,L1為溴,L2為甲基且]^ ^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Α之一列。 表25 ::之:合物’其中χ係氯,Ll為氣,[2為甲氧基且與 之、,且S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26 式^之化合物,其中X係氰基,L1為氯,l2為甲氧基且R]
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列。土 表27 J 式1之化合物,其中X係甲基,Ll 盥R2之細人4U 馮虱L為甲氧基且R1 /、之、,且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入之― 表28 ” 式1之化合物’其中χ係甲氧基 R1盘R2之έ日人 為風4 ’L為甲氧基且 ,、 且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 表29 衣A之一列。 式1之化合物,其中X係氯,L1為氟2 R2之組合對於々 L為甲氧基且R1與 口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99017.doc -27- 200536476 表30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氰基,Ll為氟,L2為甲氧基且R1 與R2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31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甲基,Li為氟,L2為甲氧基且… 與R2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32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甲氧基,Li為氟,L2為甲氧基且 R與R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33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氯,Li為溴,L2為曱氧基且…與 R2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34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氰基,Ll為溴,L2為甲氧基且… 與R2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 表35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甲基,L1為溴,L2為曱氧基且Ri 與R2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一列。土 表36 式I之化合物,其中X係曱氧基,Ll為澳,L2為甲氧基且 R1與R2之組合對於各化合物而言對應於表A之—列。土
表A 序號 A-1 R1 -—-------—_ R2 - A-2 ch3 ------- Η - 99017.doc -28- 200536476
序號 R1 R2 A-3 ch3 ch3 A-4 CH2CH3 H A-5 CH2CH3 ch3 A-6 CH2CH3 CH2CH3 A-7 CH2CF3 H A-8 CH2CF3 ch3 A-9 CH2CF3 CH2CH3 A-10 CH2CCI3 H A-ll CH2CCI3 ch3 A-12 CH2CCI3 CH2CH3 A-13 CH2CH2CH3 H A-14 CH2CH2CH3 ch3 A-15 CH2CH2CH3 CH2CH3 A-16 CH2CH2CH3 CH2CH2CH3 A-17 ch(ch3)2 H A-18 ch(ch3)2 ch3 A-19 ch(ch3)2 CH2CH3 A-20 CH2CH2CH2CH3 H A-21 CH2CH2CH2CH3 ch3 A-22 ch2ch2ch2ch3 CH2CH3 A-23 CH2CH2CH2CH3 CH2CH2CH3 A-24 CH2CH2CH2CH3 CH2CH2CH2CH3 A-25 (±) CH(CH3)-CH2CH3 H A-26 (土)ch(ch3)-ch2ch3 ch3 A-27 (士)ch(ch3)-ch2ch3 CH2CH3 A-28 (S) CH(CH3)-CH2CH3 H A-29 (S) CH(CH3)-CH2CH3 ch3 A-30 (S) CH(CH3)-CH2CH3 CH2CH3 A-31 (R) CH(CH3)-CH2CH3 H A-32 (R) CH(CH3)-CH2CH3 ch3 A-33 (R) CH(CH3)-CH2CH3 CH2CH3 A-34 (士) ch(ch3)-ch(ch3)2 H A-35 (士) ch(ch3)-ch(ch3)2 ch3 99017.doc -29- 200536476
序號 R1 R2 A-36 (土)ch(ch3)-ch(ch3)2 CH2CH3 A-37 (s) ch(ch3)-ch(ch3)2 H Α·38 (s) ch(ch3)-ch(ch3)2 ch3 A-39 (s) ch(ch3)-ch(ch3)2 CH2CH3 A-40 (R) CH(CH3)-CH(CH3)2 H A-41 (R) CH(CH3)-CH(CH3)2 ch3 A-42 (R) CH(CH3)-CH(CH3)2 CH2CH3 A-43 (士)ch(ch3)-c(ch3)3 H A-44 (士)ch(ch3)-c(ch3)3 ch3 A-45 (士)ch(ch3)-c(ch3)3 CH2CH3 A-46 (s) ch(ch3)-c(ch3)3 H A-47 (s) ch(ch3)-c(ch3)3 ch3 A-48 (s) ch(ch3)-c(ch3)3 CH2CH3 A-49 (R) CH(CH3)-C(CH3)3 H A-50 (R) CH(CH3)-C(CH3)3 ch3 A-51 (R) CH(CH3)-C(CH3)3 CH2CH3 A-52 (士) ch(ch3)-cf3 H A-53 (士) ch(ch3)-cf3 ch3 A-54 (士) ch(ch3)-cf3 CH2CH3 A-55 (s) ch(ch3)-cf3 H A-56 (s) ch(ch3)-cf3 ch3 A-57 (S) CH(CH3)-CF3 CH2CH3 A-58 (R) CH(CH3)-CF3 H A-59 (R) CH(CH3)-CF3 ch3 A-60 (R) CH(CH3)-CF3 CH2CH3 A-61 (士) ch(ch3)-cci3 H A-62 (士) ch(ch3)-cci3 ch3 A-63 (士) ch(ch3)-cci3 CH2CH3 A-64 (S) CH(CH3)-CC13 H A-65 (S) CH(CH3)-CC13 ch3 A-66 (S) CH(CH3)-CC13 CH2CH3 A-67 (R) CH(CH3)-CC13 H A-68 (R) CH(CH3)-CC13 ch3 99017.doc -30- 200536476
序號 R1 R2 A-69 (R) CH(CH3)-CC13 CH2CH3 A-70 CH2CF2CF3 H A-71 CH2CF2CF3 ch3 A-72 ch2cf2cf3 CH2CH3 A-73 ch2(cf2)2cf3 H A-74 ch2(cf2)2cf3 ch3 A-75 ch2(cf2)2cf3 CH2CH3 A-76 CH2C(CH3)=CH2 H A-77 CH2C(CH3)=CH2 ch3 A-78 CH2C(CH3)=CH2 CH2CH3 A-79 ch2ch=ch2 H A-80 ch2ch=ch2 ch3 A-81 ch2ch=ch2 CH2CH3 A-82 CH(CH3)CH=CH2 H A-83 CH(CH3)CH=CH2 ch3 A-84 CH(CH3)CH=CH2 CH2CH3 A-85 CH(CH3)C(CH3)=CH2 H A-86 CH(CH3)C(CH3)=CH2 ch3 A-87 CH(CH3)C(CH3)=CH2 CH2CH3 A-88 ch2-c=ch H A-89 ch2-c=ch ch3 A-90 ch2-c=ch CH2CH3 A-91 環戊基 H A-92 環戊基 ch3 A-93 環戊基 CH2CH3 A-94 環己基 H A-95 環己基 ch3 A-96 環己基 CH2CH3 A-97 ch2-c6h5 H A-98 ch2-c6h5 ch3 A-99 ch2-c6h5 CH2CH3 A-100 -(ch2)2ch=chch2- A-101 -(ch2)2c(ch3)=chch2- 99017.doc -31 - 200536476
序號 R1 R2 A-102 -ch(ch3)ch2-ch=chch2- A-103 -(ch2)2ch(ch3)(ch2)2- A-104 -(ch2)3chfch2- A-105 -(ch2)2chf(ch2)2- A-106 -CH2CHF(CH2)3- A-107 -(ch2)2ch(cf3)(ch2)2- A-108 -(CH2)20(CH2)2- A-109 -(ch2)2s(ch2)2- A-110 -(CH2)5- A-111 -(CH2)4- A-112 -ch2ch=chch2- A-113 -CH(CH3)(CH2)3- A-114 -ch2ch(ch3)(ch2)2_ A-115 -ch(ch3)_(ch2)2-ch(ch3)- A-116 -ch(ch3)-(ch2)4- A-117 -CH2-CH(CH3)-(CH2)3- A-118 -(ch2)-ch(ch3)-ch2-ch(ch3)-ch2- A-119 -ch(ch2ch3)-(ch2)4· A-120 -(ch2)2-choh-(ch2)2- A-121 -(CH2)6- A-122 -ch(ch3)-(ch2)5- A-123 -(CH2)2-N(CH3)-(CH2)2- A-124 -N=CH-CH=CH- A-125 -N=C(CH3)-CH=C(CH3)- A-126 -N=C(CF3)-CH=C(CF3)- 化合物i適於作為殺真菌劑。因顯著有效抵抗廣譜植物致 病真菌,尤其是來自子囊菌類、半知菌類 {Deuteromycetes)、印菌類及擔子菌類 少ceia)之真菌而區別該等化合物。一些化合物内 吸收有效且其能作為葉及土壤殺真菌劑在植物保護中使 用0 -32- 99017.doc 200536476 該等化合物在控制在各種栽培植物(諸如小麥、黑麥、大 麥、燕麥、水稻、玉米、草、香蕉、棉花、大豆、咖°非、 甘蔗、葡萄、水果)及觀賞植物及蔬菜(諸如黃瓜類、豆類、 番茄類、馬鈴薯類及葫蘆類)中及在該等植物之種子中之眾 多真菌尤其重要。 該等化合物尤其適於控制以下植物疾病: •在水果及蔬菜中之交鏈孢屬類, •在榖類、水稻及菌苔中之離蠕孢屬類及德氏 籲 徽屬(Drechs!era)類, •在榖類中之布氏白粉菌(別wmerk 白粉病), •在草莓、蔬菜、觀賞植物及葡萄藤中之貴腐黴菌沿 灰黴病(gray mo/d)), •在葫蘆類中之二孢白粉菌cic/zoracMrwm)及單 綠、致白論議(Sphaerotheca fuliginea), •在各種植物中之鐮孢屬類及輪枝黴屬 (Verticillium)類, 泰 ·在榖類、香蕉及花生中之球腔菌屬類’ •在馬鈴薯及番蘇中之晚疫病(户Μ/αία似), •在葡萄藤中之露菌病(户/似饥叩ara , •在蘋果中之蘋果白粉病(尸,
•在ή、麥反大麥中之,l·麥基腐病(Pseudocercosporella , herpotrichoides) J • •在蛇麻子及黃瓜中之假霜黴屬⑽類, •在穀類中之柄鏽菌屬(户類, 99017.doc -33- 200536476 •在水稻中之稻痕黴(尸少oryzae), •在棉花、水稻及菌苔中之絲核菌屬(及/n'zociowjfa)類, •在小麥中之葉枯病ir"/cz·)及穎枯病 {Stagonospora nodorum), •在葡萄藤中之葡萄白粉病⑽/a , •在穀類及甘蔗中之黑粉菌屬(C/Wz7ago)類,及 •在蘋果及梨中之黑星病菌屬(KWwrzi)類(瘡痂病 (scab))。 _ 化合物I亦適於在材料(例如木材、紙、油漆分散液、纖維 或織物)保護中及在儲存物品保護中控制諸如多變擬青黴 {Paecilomyces variotii)^ ^ ^ 〇 藉由以殺真菌有效劑量之活性化合物處理真菌或待保護 使其免於真菌侵襲之植物、種子、材料或土壌來使用化合 物I。δ亥應用能在材料、植物或種子受到真菌感染之前或之 後進行。 φ 殺真菌組合物一般包含介於〇· 1與95重量%之間之活性化 合物’較佳介於〇·5與90%之間。 當用於植物保護時,依所要之效果類別而定,所應用之 量係介於每公頃〇·〇1與2.0 kg活性化合物之間。 人在種子處理中,一般使用每1〇〇 kg種子丨至^㈧g活性化 。物之ϊ,較佳為s100kg種子1至200 §,尤其為每 -種子5至1〇〇 g。 -田用於材料或儲存物品保護時,所應用之活性化合物量 取決於應用區域之種類及所要效果。慣用在保護材料中所 99017.doc -34- 200536476 應用之量係(例如)每立方米所處理材料〇〇〇i g至活性 化合物,較佳為0.005 g至1 kge / 化合物I能轉化為慣用調配物,例如溶液、乳液、懸浮液、 粉劑、散劑、膏劑及顆粒齊卜該應用形式取決於特定目的丨 在各狀況下,應保證輯本發明化合物精細及均勻分佈。 以已知方式製備該等調配物,例如藉由以溶劑及/或載劑 增量活性化合物,若須要則使用乳化劑及分散劑。適合之 溶劑/助劑基本上為··
水、芳族溶劑(例如薩夫所(s〇lvess〇)產口口口、二甲苯)、石 蠟類(例如礦物油餾份)、醇類(例如甲醇、丁醇、戊醇、节 醇)、明類(例如環己啊、γ· 丁内酿卜比略。定酮類(NMp、 NOP)、乙酸醋類(乙二醇二乙酸酿)、二醇類、脂肺酸二曱 醯胺類、脂肪酸類及脂肪酸醋類。原則上,亦可使用溶劑 混合物。 載劑’諸如粉狀天然礦物質(例如高嶺土、黏土、滑石、 白堊)及粉狀合成礦物質(例如高分散性矽石、矽酸鹽類); 礼化劑’諸如非離子及陰離子性乳化劑(例如聚環氧乙烷脂 肪醇簡、烧基績㈣類及芳基項酸g旨類);及分散劑,諸 如木質素亞硫酸鹽廢液及甲基纖維素。 適合的界面活性劑為:木質素磺酸、萘磺酸、酚磺酸、 二丁基萘續酸之驗金屬、驗土金屬及錢鹽類,烧芳基續酸 酯類、硫酸烷酯類、磺酸烷酯類、脂肪醇硫酸酯類、脂肪 酸類及硫酸化脂肪醇二醇醚類,此外為磺酸化萘及萘衍生 物與甲醛之縮合物、萘或萘磺酸與酚及甲醛之縮合物、聚 99017.doc -35- 200536476 壤氧乙烷辛基盼喊、乙氧基化異辛基盼、辛基齡、壬基吩、 :基盼聚乙二醇醚類、三丁基苯基聚乙二醇鍵、三硬脂醯 本基聚乙二醇醚、烷基芳基聚醚醇類、醇及脂肪醇/環氧乙 烷縮合物、乙氧基化說麻油、聚環氧乙烷烷基醚類、乙氧 基化聚環氧丙烧、月桂醇聚乙H㈣、山㈣醇酿類、 木質素亞硫酸鹽廢液及甲基纖維素。
曰適於製備直接可喷射溶液、乳液、膏劑或油狀分散液的 是中等至冑沸點之礦物油顧份,諸如煤〉、由或柴油,此外為 煤焦油及蔬菜或動物來源之油類、脂烴、環烴及芳烴,例 如甲苯、二甲苯、石蠟、四氫萘、烷基化萘類或其衍生物, 曱醇、乙醇、丙醇、丁醇、環己醇、環己酮、異佛爾酮, 強極性溶劑,例如二甲亞砜、沁甲基吡咯啶酮及水。 藉由使活性物質與固體載劑混合或同時研磨能製備散 劑、用於散播之材料及可粉塵化之產物。 例如經塗覆顆粒、經浸潰顆粒及均勻顆粒之顆粒劑能藉 由將活性化合物與固體載劑結合來製備。固體載劑之實例 為礦物土諸如矽膠類、矽酸鹽類、滑石、高嶺土、美國活 性白土(attaclay)、石灰石、石灰、白堊、紅玄武土(b〇le)、 黃土(loess)、黏土、白雲石、矽藻土、硫酸鈣、硫酸鎂、 氧化鎂、粉狀合成材料,肥料諸如(例如)硫酸銨、填酸銨、 硝酸銨、尿素,及蔬菜來源產物諸如穀類粗粉、樹皮粗粉、 木粗粉及堅果殼粗粉、纖維素粉,及其它固體載劑。 一般地’該專调配物包含自0.0 1至9 5重量%,較佳自〇 1 至90重量%之活性化合物。該等活性化合物係以自9〇。/〇至 99017.doc -36- 200536476 100%純度使用,較佳為自95%至1〇〇%(根據^^^光譜)。 以下係調配物之實例:i •以水稀釋之產物 A水溶性濃縮物(SL) 將根據本發明之10重量份之化合物溶於水或在水溶性溶 刎中。作為替K ’加入潤濕劑或其它助劑。該活性化合物 以水稀釋溶解。 B分散性濃縮物(DC) 以加入例如聚乙烯吡咯啶酮之分散劑’使根據本發明之 20重篁份之化合物溶於環己酮中。以水稀釋產生一分散液。 C可乳化之濃縮物(EC) 以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鈣及萬麻油乙氧基化物(各狀況 下5 /〇)’使根據本發明之丨5重量份之化合物溶於二曱苯中。 以水稀釋產生一乳液。 D乳液(EW、EO) 以加入十二烷基苯石黃酸妈及萬麻油乙氧基化物(各狀況 下5 /〇)’使根據本發明之4〇重量份之化合物溶於二曱笨中。 藉助於乳化器(Ultraturrax)將混合物導入水中且產生均勻 乳液。以水稀釋產生一乳液。 E懸浮液(SC、OD) 在授拌球磨機中,藉助於加入分散液、潤濕劑及水或有 機/合劑來粉碎根據本發明之20重量份之化合物,從而產生 精、、、田的/舌性化合物懸浮液。以水稀釋產生活性化合物之穩 定懸浮液。 1 F水可分散之顆粒劑及水溶性顆粒劑(WG、SG) 99017.doc -37- 200536476 藉助於專業設施(例如擠壓機、喷霧塔或流化床),在加入 分散液及潤濕劑條件下,精細碾碎根據本發明之5〇重量份 之化合物來產生水可分散或水溶性顆粒。以水稀釋產生活 性化合物之穩定分散液或溶液。 G水可分散之散劑及水溶性散劑(Wp、SP)
在轉子-定子研磨機中,以加入分散液、潤濕劑及矽膠, 來精細碾碎根據本發明之75重量份之化合物。以水稀釋產 生活性化合物之穩定分散液或溶液。 2.未經稀釋之待用產物 Η可粉塵化之散劑 精細碾碎根據本發明之5重量份之化合物且與95q/。精細 分級高嶺土密切混合。此舉產生可粉塵化之產物。 I顆粒劑(GR、FG、GG、MG) 精細碾碎根據本發明之〇·5重量份之化合物且與955%載 劑結合。通用方法係擠壓、喷霧乾燥或流化床。此舉產生 未經稀釋之待用顆粒劑。 J ULV溶液(UL) 如二甲苯。此舉產生未經稀釋之待用產物。 該等活性化合物能以如其調配物形態或其所製備之使用 形態來使用,例如藉助於喷霧、霧化、粉鹿 物麈化、散播或澆 將根據本發明之10重量份之化合物溶於有機溶劑中,例 注,以直接可喷霧溶液、散劑、懸浮液或分散液、1、广 油分散液、膏劑、可粉塵化產物、散播材号/ 竹料或顆粒之形態 使用。使用形態完全取決於預期用途;旨 仕保證在各狀況 99017.doc -38- 200536476 下,根據本發明之活性化合物盡可能之精細分佈。 藉由加入水能自乳液濃縮物、膏劑或可潤濕散劑(可喷霧 政刎油分散液)來製備水性使用形態。為製備乳液、膏劑 或油分散液,可將如此之該等物質或溶於油或溶劑中之物 貝藉助於潤濕劑、增黏劑、分散液或乳化劑在水中進行均 夤化另外地,可能製備包含活性物質潤濕劑、增黏劑、 分散劑或乳化劑及適當時之溶劑或油之濃縮物,且該等濃 細物適合於以水稀釋。
即用型製劑中活性化合物濃度可在相對廣範圍内改變。 一般地,其係自0.0001至1〇%,較佳自〇 〇1至1〇/〇。 該等活性化合物亦可成功地用於超低容量製程(ULV),藉 此,可能使用&含超過95重量%之活性化合物之調配物, 或甚至使用不含添加物之活性化合物。 各種類型油、潤濕劑、佐劑、除草劑、殺真菌劑、其它 殺蟲劑或殺菌劑可加入至活性化合物中,若適當則在使用 之前才立即加人(桶混製劑),等試難與根據本發明之藥 劑以重量比1:10至10:1混合。 根據本發明之組合物以殺真菌劑之使用形態亦能與其 活性化合物一起存在,例如與除草劑、殺蟲劑、生長調 劑、殺真菌劑或另外與肥料一起。使化合物包含該= 合物I之組合物以殺真菌劑之應用形態與其它殺真菌劑 合導致在許多狀況下,所獲得殺真菌譜之活性擴大。 能與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起使用之以下殺真菌劑清 旨在例示可能之組合但並不對其加以限制: 99017.doc •39- 200536476 •醯基丙胺酸,諸如苯霜靈(benalaxyl)、甲霜靈 (metalaxyl)、呋醯胺(ofurace)或噁醯胺(oxadixyl), •胺衍生物,諸如阿迪嗎啉(aldimorph)、多寧(dodine)、嗎 菌靈(dodemorph)、粉鏽琳(fenpropimorph)、苯鏽咬 (fenpropidin)、雙脈鹽(guazatine)、雙脈辛胺 (iminoctadine)、斯略諾胺(spiroxamine)或十三嗎琳 (tridemorph),
•苯胺基喊σ定類,諸如响黴胺(pyrimethanil)、滅派林 (mepanipyrim)或環派咬(cyprodinyl), •抗生素,諸如環己醯亞胺、灰黃黴素(griseofulvin)、春 曰黴素(kasugamycin)、遊黴素(natamycin)、多氧菌素 (polyoxin)或鏈黴素(streptomycin), •口坐類,諸如比多農(bitertanol)、漠克嗤(bromoconazole)、 環克吐(cyproconazole)、苯醚甲環口坐(difenoconazole)、二硝 基克 °坐(dinitroconazole)、恩康嗤(enilconazole)、氟環口坐 (epoxiconazole)、腈苯唆(fenbuconazole)、氟喧嗤 (fluquinconazole)、護石夕得(flusilazole)、氟翠特(flutriatol)、 己。坐醇(hexaconazole)、抑黴嗤(imazalil)、葉菌嗤 (metconazole)、腈菌峻(myclobutanil)、戊菌峻 (penconazole)、丙環唾(propiconazole) 、 口米醯胺 (prochloraz)、丙硫醇幷克 °坐(prothioconazole)、戊嗤醇 (tebuconazole)、三 σ坐酮(triadimefon)、三口坐酉享(triadimenol)、 氟菌吐(triHumizole)或環菌 °坐(triticonazole), •二魏曱醯亞胺,諸如依普同(iprodione)、米克琳 99017.doc -40- 200536476 (myclozolin)、撲滅寧(procymidone)或免克寧(vinclozolin), •二硫代胺基曱酸鹽類,諸如福美鐵(ferbam)、代森鈉 (nabam)、锰乃浦(maneb)、猛粉克(mancozeb)、威百故 (metam)、免得爛(metiram)、甲基辞乃浦(propineb)、代森 福美鋅(polycarbamate)、塞侖(thiram)、福美辞(ziram)或鋅 乃浦(zineb),
•雜環化合物,諸如敵菌靈(anilazine)、免賴得(benomyl)、 博克利(boscalid)、貝芬四克利(carbendazim)、萎鏽靈 (carboxin)、氧化萎鏽靈(oxycarboxin)、賽座滅 (cyazofamid)、棉隆(dazomet)、腈硫酉昆(dithianon)、°惡 口坐菌 酮(famoxadone)、味。坐 g同菌(fenamidone)、芬瑞莫 (fenarimol)、麥穗靈(fuberidazole)、氣多寧(flutolanil)、福 拉比(furametpyr)、稻痕靈(isoprothiolane)、滅鏽胺 (mepronil)、敦苯嘴 口定醇(nuarimol)、嗟菌靈(probenazole)、 普葵紮(proquinazid)、比芬諾(pyrifenox)、百快隆 (pyroquilon)、快諾芬(quinoxyfen)、石夕硫芬(silthiofam)、口塞 苯口米唾(thiabendazole)、σ塞氟菌胺(thifluzamide)、甲基多保 淨(thiophanate-methyl)、汰敵寧(tiadinil)、三環口坐 (tricyclazole)或嗓胺靈(triforine), •銅殺真菌劑,諸如波爾多液(Bordeaux mixture)、乙酸 銅、銅醯氣或鹼性硫酸銅, •石肖基苯基衍生物,諸如樂殺蜗(binapacryl)、消蜗管 (dinocap)、消蜗通(dinobuton)或石肖基鄰苯二甲酸異丙基, •苯基σ比洛類,諸如拌種洛(fenpiclonil)或洛菌腈 99017.doc -41 - 200536476 (fludioxonil), •硫,
•其它殺真菌劑,諸如酸化苯幷噻二唑-S-甲酯、苯噻瓦利 (benthiavalicarb)、加普胺(carpropamid)、四氯異苯腈、口塞 芬胺(cyflufenamid)、霜腺氰(cymoxanil)、棉隆(dazomet)、 σ達菌清(4iclomezine)、二氯西莫(diclocymet)、乙黴威 (diethofencarb)、護粒松(edifenphos)、乙嗟博胺 (ethaboxam)、環醯菌胺(fenhexamid)、三苯醋錫 (fentin-acetate)、禾草靈(fenoxanil)、口密菌腙(ferimzone)、 扶吉胺(fluazinam)、三乙填酸(fosetyl)、 乙填铭 (fosetyl-aluminum)、乡頡黴威(iprovalicarb)、六氣苯、美曲 芬諾(metrafenone)、賓克隆(pencycuron)、霜黴威 (propamocarb)、苯 S太、曱基立枯鱗(tolclofos-methyl)、五氯 石肖基苯(quintozene)或氣苯醯胺(zoxamide), •嗜毯果傘素類(strobilurins), 諸如亞托敏 (azoxystrobin)、達莫托敏(dimoxystrobin)、氣氧菌胺 (fluoxastrobin)、甲基克收欣(kresoxim-methyl)、苯氧菌胺 (metominostrobin)、奥瑞菌胺(orysastrobin)、咬氧菌酉旨 (picoxystrobin)、百克敏(pyraclostrobin)或三氟敏 (trifloxystrobin), •次績酸衍生物,諸如敵菌丹(captafol)、蓋普丹(captan)、 益發靈(dichlofluanid)、福爾培(folpet)或甲基益發靈 (tolylfluanid), •肉桂醯胺類及類似化合物,諸如達滅芬 99017.doc -42- 200536476 (dimethomorph)、氣美醯胺(flumet〇ver)或 氟 (flumorph) 〇 合成實例 在以下合成實例中所述之程序係用於藉由起始化合物之 適Μ修倚來裝備另外的化合物I。如此獲得之化合物與物理 數據一起在以下表格中列出。 實例1 : 2_氯-5-氟苯基丙二酸二乙酯之製備 於大約60 ’經2小時將丙二酸二乙酯(0·49 mol)加入至氫 化鈉(0.51 mol)在140 ml 1,4-二噁烧中之懸浮液中。在另外 攪拌10分鐘之後,加入0·05 m〇1 CuBr。在15分鐘之後,加 入在10 ml二噁烷中之〇·25 m〇i 2-氣-5-氟溴苯。反應混合物 在100保持約14小時且繼而在大約15慢慢加入35 ml 12 N鹽酸。過濾沉澱物且濾出液以乙醚萃取。在相分離之後, 乾燥有機相且因而不含溶劑。剩餘42 g標題化合物。 實例2 : 5,7-二羥基-6-(2-氣-5-氟苯基苯基)-[1,2,4]三唑 [l,5-a]-嘧啶之製備 將12 g 3-胺基-1,2,4-三唑、自實例1之〇.17 m〇l該醚及50 ml二丁胺之混合物於18〇攪拌約6小時。在約7〇 ,加入21 g NaOH於200 ml水中之溶液且攪拌混合物另外3〇分鐘。移 除有機相且以乙醚萃取水相。在以濃鹽酸酸化後,自水相 沉殿出產物。過濾獲得33 g標題化合物。 實例 3 · 5,7-二氣-6-(2-氣-5-氟苯基)-[1,2,4]三。坐[l,5-a]_ 嘧啶之製備 自實例2之濟g三唑 嘧50 ml POCl3之混合物在回 99017.doc -43- 200536476 流下加熱8小時,在此時間中,蒸餾掉一些P0C13。將殘餘 物傾入CH2C12與水之混合物中且分離有機相、洗滌且乾燥 進而不含溶劑。此舉獲得27 g熔點137之標題化合物。 實例4 · 5 -氣- 6- (2 -氯-5-氣苯基)-7 -丁烧-2-基胺基- [1,2,4] 三 唑[l,5-a]-嘧啶[1-3]之製備
在攪拌下,將將1.5 mmol 2-丁胺及1.5 mmol三乙胺在10 ml二氣甲烷中之溶液加入至自實例3之1.5 mmol產物在10 ml二氯甲烷中的溶液中。反應混合物於20-25攪拌約16小 時且繼而以稀鹽酸洗滌。移除、乾燥有機相且不含溶劑。 矽膠層析法獲得35 mg熔點171 之標題化合物。 表I-式I之化合物 序 號 R1 R2 L1 L2 X 物理數據 (m.p. [°C]; HPLC/MS [Rt; m/z]) 1-1 CH2C(CH3)=CH2 CH2CH3 F H Cl 133 1-2 -(ch2)2ch(ch3)(ch2)2- F H Cl 188 1-3 (±) ch(ch3)-ch2ch3 H F H Cl 171 1-4 (S) CH(CH3)-CH2CH3 H F H Cl 168 1-5 (R) CH(CH3)-CH2CH3 H F H Cl 168 1-6 (士) ch(ch3)-ch(ch3)2 H F H Cl 111 1-7 (S) CH(CH3)-CH(CH3)2 H F H Cl 109 1-8 (R) CH(CH3)-CH(CH3)2 H F H Cl 109 1-9 (士)ch(ch3)-c(ch3)3 H F H Cl 178 1-10 (s) ch(ch3)-c(ch3)3 H F H Cl 173 1-11 (R) CH(CH3)-C(CH3)3 H F H Cl 173 1-12 (土) ch(ch3)-cf3 H F H Cl 155 1-13 (s) ch(ch3)-cf3 H F H Cl 157 1-14 (R) CH(CH3)-CF3 H F H Cl 157 1-15 CH2CF3 H F H Cl 175 1-16 -(CH2)2-CH(CH3)-(CH2)2- F OCH3 Cl Harz 1-17 ch2-c(=ch2)-ch3 CH2CH3 F OCH3 Cl 3.94分鐘;410 99017.doc -44- 200536476 序 號 R1 R2 L1 L2 X 物理數據 (m.p. [°C]; HPLC/MS [Rt; m/z]) (M+H)十 1-18 (士)ch(ch3)c(ch3)3 H F OCH3 Cl 3.91 分鐘;412 (M+H)+ 1-19 ㈤ ch(ch3)ch(ch3)2 H F OCH3 Cl 3.71 分鐘;398 (M+H)+ 1-20 (士)ch(ch3)ch2-ch3 H F OCH3 Cl 3.53分鐘;384 (M+H)+ 1-21 _ch(ch3)-(ch2)3_ F OCH3 Cl 3.62分鐘;396 (M+H)+ 1-22 -ch(ch3)-(ch2)4- F OCH3 Cl 3.88分鐘;410 (M+H)+ 1-23 -ch2-ch(ch3)-(ch2)2- F OCH3 Cl 3.62分鐘;396 (M+H)+ 1-24 (R) CH(CH3)-C(CH3)3 H F OCH3 Cl 3.91 分鐘;412 (M+H)+ 1-25 (R) CH(CH3)CH(CH3)2 H F OCH3 Cl 3.72分鐘;398 (M+H)+ 1-26 (±) CH(CH3)-CF3 H F OCH3 Cl 175-177 1-27 CH2-CF3 H F OCH3 Cl 191-193 1-28 CH2-CF3 ch3 F OCH3 Cl 3.50分鐘;424 (M+H). 1-29 (S) CH(CH3)-CF3 H F OCH3 Cl 108-110 1-30 CH2C(CH3)=CH2 CH2CH3 Cl H Cl 128-130 1-31 -(ch2)2ch(ch3)(ch2)2- Cl H Cl 186-187 1-32 (±) ch(ch3)c(ch3)3 H Cl H Cl 157-158 1-33 (R)-CH(CH3)-C(CH3)3 H Cl H Cl 187-188 1-34 (士 )-ch(ch3)ch(ch3)2 H Cl H Cl 142-144 1-35 (r)-ch(ch3)ch(ch3)2 H Cl H Cl 137-138 1-36 ±)-ch(ch3)ch2ch3 H Cl H Cl 109-110 1-37 (R)-CH(CH3)CH2CH3 H Cl H Cl 106-107 1-38 (士 )-ch(ch3)-cf3 H Cl H Cl 180-181 1-39 (s)-ch(ch3)-cf3 H Cl H Cl 130-131 1-40 CH2CF3 H Cl H Cl 185-190
HPLC/MS : 99017.doc -45- 200536476 HPLC柱:RP-i8(Chromolith Speed ROD,Merck KgaA, 德國);流動相:乙腈+0.1%三氟乙酸(TFA)/水+〇.l%TFA以 梯度 5:95 - 95:5 (5 分鐘)/40°C。 MS: QuadrupoleElektrospray電離,80V(陽性模式) 抵抗有害真菌作用之實例 藉由以下測試來證明式I之化合物之殺真菌作用: 作為在丙酮或DMSO中包含0.25重量%之活性化合物的 儲備溶液來製備該等活性化合物。將丨重量%之乳化劑 Uniperol⑧EL(具有基於乙氧基化烷基酚類之乳化及分散作 用的潤濕劑)加入該溶液中且將混合物以水稀釋為所要濃 度。 使用實例1 -抵抗由鍵格孢βο/α/π·)引起之番 蘇早疫病的活性 以具有下述活性化合物濃度之水懸浮液喷灑盤栽栽培品 種’’金色公主(Goldene Prinzessin),,之葉至溢流點。次日,以 在2%伯美特溶液中(bi〇mait s〇iuti〇n)之具有每毫升op X 1 〇孢子之岔度的鏈格孢孢子水懸浮液感染葉子。繼而將植 物置放在溫度在20與22cc之間之水蒸氣飽和腔室中。5天 後,除已感染之對照植物外,在未經處理植物中的感染已 發展至能用視覺以❶測定感染之程度。 在該測試中,以63 ppm ^ 卜 M3、115、1_23至1_35、 或Ι·39之化合物所處理之植物顯示出最多2〇%之感染,然而 未經處理之植物80%受到感染。 使用實例2 -抵抗由小麥葉銹病菌(以^⑻。以⑹) 99017.doc -46- 200536476 引起之小麥褐銹病的治癒活性 以褐銹病(小麥葉銹病菌)孢子懸浮液接種盤栽小麥之栽 培品種’’總理(Kanzler)”之幼苗的葉子。繼而將該等盤栽植 物置放於20-22 C ’高大氣濕度(90至95%)之腔室中24小 時。在此時間中,孢子發芽且芽管穿透至葉組織中。次曰, 以具有下述活性化合物濃度之水懸浮液喷霧受感染植物至 溢流點。如上所述製備懸浮液或乳液。在喷霧塗層乾燥之 後’測試植物在20與22°C間之溫度及65至70%之相對大氣濕 度下於溫室中栽培7天。繼而測定葉上銹病真菌發展之程 度。 在該測試中,以 63 ppm 1-3、Ι·13、1-15、1-16、1-1 8 至 1-21、 Ι·23至1-27、1-29、1-34至1-39或1-40之化合物所處理之植物 顯示出最多20%感染,然而未經處理之植物85%至9〇%受到 感染。
99017.doc -47-

Claims (1)

  1. 200536476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式Ϊ之三°坐幷u密tr定,
    其中该等取代基係如下定義·· _ R、R2各自為氫、Cl_c8院基、Ci_C8lS燒基、環 烷基、c3-c8_環烷基、C2_C8烯基、C2_c8^烯基二: 環稀基、c3_c6㈣烯基、C2_C8炔基、C2_c以炔基^笨6 基、萘^或含有—至四個選自由〇、^s組成之群之雜原 子的五員或六員飽和、部分不飽和或芳族雜環, ” R1及R2與其所連接之氮原子一起亦可形成5員或6員雜 環基或雜芳基,該雜環基或雜芳基係經由N連接且可勺^ 1至3個選自由〇、>^及8組成之群之另外的雜原子作己 員且/或可攜帶一或多個選自由以下各基團組成之群^成 代基··鹵素、c〗-c6烷基、Ci-c6鹵烷基、C2_C6烯基、取 函烯基、(VQ烷氧基、Ci-Cd烷氧基、^ Γ咕2 C6 3 士6烯氧基、 C3-C6 _烯氧基、(外hd-G伸烷基及氧美c 土、 基; 土 1十3伸烷氣 R1及/或R2可攜帶一至四個相同或不同的以&基團 Ra為鹵素、氰基、硝基、羥基、Κ6烷基、c 基、CVC^羰基、C3_C^烷基、Cl_c^氧基、 烧氧基、C「C6烷氧基羰基、c「c6烷硫基、c _Γ 鹵烷 C^C6 鹵 燒胺基、 99017.doc 200536476 二-(^-匕烷胺基、C2_C8烯基、c2_c8_烯基、。-^環烯基、 〇2-(:6烯氧基、c3_c6_烯氧基、c2_c6炔基、C2_C6_炔基、 CVC6炔氧基、CVC6鹵炔氧基、C3_C6環烷氧基、C3_C6環 烯氧基、氧基-c^-c:3伸烷氧基、苯基、萘基、含有一至四 個選自由0、N及s組成之群之雜原子的5員至1〇員飽和、 部分不飽和或芳族雜環, 其中該等脂族、脂環族或芳族基團就其而言可部分或 全部鹵化或可攜帶一至三個Rb基團: b / 卜 R係_素、氰基、硝基、經基、魏基、胺基、羧基、 胺基獄基、胺基硫幾基、烧基、_烧基、稀基、稀氧基、 炔氧基、烷氧基、鹵烷氧基、烷硫基、烷胺基、二烧胺 基、甲醯基、烷羰基、烷基磺醯基、烷基次硫醯基、烧 乳基Ik基、烧基毅氧基、烧胺基獄基、二烧胺基碳基、 烷胺基硫羰基、二烷胺基硫羰基,其中在該等基團中該 等烷基係含有1個至6個碳原子且在該等基團中所提及之 烯基或炔基含有2個至8個碳原子; 及/或一至三個以下基團: 環烷基、環烷氧基、雜環基、雜環氧基,該等環系統 含有3個至10個環成員;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芳基_ CrC6烧氧基、芳基-Ci-C6烧基、雜芳基、雜芳氧基、雜 芳硫基,其中該等芳基較佳含有6個至10個環成員且該等 雜芳基含有5個或6個環成員,其中該等環系統可部分或 全部鹵化或經烷基或i烷基取代; L1係氟、氯或溴; 99017.doc -2- 200536476 L2為氫、CVC4烷基或CVC4烷氧基;且 X為鹵素、氰基、cvc4烷基、cvc4鹵烷基、Cl、c4燒氧 基或C1-C2鹵烧氧基。 2·如請求項1之式I化合物,其中L2為氫。 3·如請求項1之式I化合物,其中L2為烷基或烷氧基。 4·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式I化合物,其中L1為氟。 5.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式I化合物,其中L1為氣。 6·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式I化合物,其中Ri不為氣。 η 7·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式I化合物,其中X為氣。 8 · —種式1.1之化合物:
    其中 G係(VC6烧基、C!-C4烧氧基甲基或C3_c6環烧基; R2係氫或甲基;且 X係氯、甲基、氰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且L·及L為如清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定義。 9. 一種式1.2之化合物:
    其中 99017.doc 200536476 D與氮原子一起形成5昌μ 其— μ , 成5貝或6貝雜環基或雜芳基,該雜環 方基係經由Ν連接且可含有選自由0、職8組成之 群之另-雜原子作為環成貝且/或可攜帶—或多個選自由 函素、Cl-C4院基、Cl_C4燒氧基及…烧基組成之群 的取代基; X係氯、曱基、氰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且L及L2係如請求項丨至5中任一項所定義。 10· —種式1.3之化合物:
    其中Y係氫或CKC4烷基; X係氣、甲基、氰基、甲氧基或乙氧基且L1及L2係如請求 項1至5中任一項所定義。 11 · 一種製備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式I化合物之方法,其 中X係鹵素、氰基、CVC4烷基、CVC4烷氧基或(VC2鹵烷 氧基,該方法係藉由式II之5-胺基三唑
    與式III之苯基丙二酸酯進行反應,
    99017.doc -4- 200536476
    其中R係烷基,以產生式IV之二羥基三唑幷嘧σ定, 經鹵化作用產生式V之二鹵化合物; r\
    v 及V與式VI之胺反應 R\ r2-n—h 以產生X為鹵素的式I化合物;若須要,則藉由X為鹵素 之化合物I與式VII之化合物反應以製備X為氰基、Cl-C4 烷氧基或(^-(:2鹵烷氧基之化合物I, Μ-Χ· VII
    其中’該式VII取決於所引入之X,基團為無機氰化物、 烧氧化物或il烷氧化物且其中Μ為銨、四烷基銨、鹼金屬 或驗土金屬陽離子;且若須要,則藉由X為函素之化合物 I與式VIII之丙二酸酯反應以製備X為烷基之如請求項1之 式I化合物, 0
    VIII 其中X”為氫或Cl-C3烷基且R為Cl_c4烷基,以產生式以 99017.doc 200536476 之化合物:
    且經脫羧作用得到X為烷基之化合物I。 12 · —種製備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式I化合物之方法,其 中X係C1 - C 4烧基或C1 - C 4鹵烧基’該方法係藉由如請求工員 11中提及之式II之5-胺基三唑與式111&之_酯反應,
    其中X’為Ci-C4烧基或CVC4鹵烧基且尺係c「c4燒基,以 產生式IVa之5-烧基-7-經基-6·苯基三嗤幷喊α定,
    IVa之_化作用產生式%之7•鹵三唑幷σ密咬:
    且Va與如請求項η中提及之式νι之胺反應產生化合物 99017.doc 200536476 13· —種如請求項ii或12中提及之式IV、IVa、V或Va之化合 物0 14. 一種殺真菌組合物,包含 7中之任一項之式I化合物。 15_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式j化合物,其係藉由每1〇〇 kg 種子細*用1至1000 g之量而用於處理種子。 1 6· —種控制植物致病有害直 内另口具_之方法,该方法包含以有效 劑量之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 項之式I化合物來處理直蘭成 待保護以免於真菌侵襲之材料、植物、土壤或種子 99017.doc 200536476 七、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99017.doc 4
TW094101856A 2004-01-23 2005-01-21 6-(2-chloro-5-halo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se compounds TW20053647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4003732 2004-01-23
DE102004051101 2004-10-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6476A true TW200536476A (en) 2005-11-16

Family

ID=34809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01856A TW200536476A (en) 2004-01-23 2005-01-21 6-(2-chloro-5-halo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se compounds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227795A1 (zh)
EP (1) EP1725557B1 (zh)
JP (1) JP2007518759A (zh)
KR (1) KR20060130127A (zh)
AR (1) AR047450A1 (zh)
AT (1) ATE368668T1 (zh)
AU (1) AU2005206272A1 (zh)
BR (1) BRPI0506967A (zh)
CA (1) CA2552388A1 (zh)
DE (1) DE502005001146D1 (zh)
EA (1) EA200601294A1 (zh)
IL (1) IL176678A0 (zh)
PE (1) PE20050894A1 (zh)
TW (1) TW200536476A (zh)
UY (1) UY28725A1 (zh)
WO (1) WO200507093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30633A1 (de) * 1981-08-01 1983-02-17 Basf Ag, 6700 Ludwigshafen 7-amino-azolo(1,5-a)pyrimidine und diese enthaltende fungizide
FR2686766B1 (fr) * 1992-02-05 1996-06-14 Huard Sa Charrue reversible semi-portee.
TW460476B (en) * 1997-04-14 2001-10-21 American Cyanamid Co Fungicidal trifluoromethylalkylamino-triazolopyrimidines
US5994360A (en) * 1997-07-14 1999-11-30 American Cyanamid Company Fungicidal 5-alkyl-triazolopyrimidines
JP2002308879A (ja) * 2001-04-13 2002-10-23 Nippon Soda Co Ltd 5−ハロアルキル−アゾロピリミジン化合物、製造方法及び有害生物防除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502005001146D1 (de) 2007-09-13
AR047450A1 (es) 2006-01-18
EP1725557A1 (de) 2006-11-29
WO2005070933A1 (de) 2005-08-04
AU2005206272A1 (en) 2005-08-04
UY28725A1 (es) 2005-08-31
IL176678A0 (en) 2006-10-31
EA200601294A1 (ru) 2007-02-27
US20080227795A1 (en) 2008-09-18
ATE368668T1 (de) 2007-08-15
JP2007518759A (ja) 2007-07-12
PE20050894A1 (es) 2005-12-13
EP1725557B1 (de) 2007-08-01
KR20060130127A (ko) 2006-12-18
BRPI0506967A (pt) 2007-07-03
CA2552388A1 (en) 2005-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221177A1 (en) 4- piridinylmethylsulphonamide derivative as fungicidal plant protection agents
NZ550933A (en) 2-substituted pyrimidines and their use as pesticides
NZ540373A (en) Substituted 6-(2-Halogen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fungicide
US20070105928A1 (en) 6-Pentafluoro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method for their production and their use for combating pathogenic fungi, in addition to agents containing said substances
TW200536476A (en) 6-(2-chloro-5-halo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se compounds
EP1765824B1 (de) Substituierte 6-phenyl-7-amino-triazolopyrimidin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schadpilzen sowie sie enthaltende mittel
TW200418860A (en) 5-alkyl-7-aminotriazolopyrimidines, processes and intermediates for their preparation,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m and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EP1697365B1 (de) 6-(2-fluor-4-alkoxyphenyl)-triazolopyrimidin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schadpilen sowie sie enthaltende mittel
EP1697366B1 (de) 6-(2-chlor-4-alkoxy-phenyl)-triazolopyrimidin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schadpilzen sowie sie enthaltende mittel
US20070135453A1 (en) 6-(2,4,6-Trihalo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se compounds
EP1697364A1 (de) 6-pentafluorphenyl-triazolopyrimidin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bek mpfung von schadpilzen sowi e sie enthaltende mittel
NZ547363A (en) 6-(Aminocarbonyl-phenyl) triazolopyrimidines,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use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and substances containing the same
US20070149588A1 (en) 6-(2,3,6-Trifluoro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se compounds
EP1732927A2 (de) 6-(2-fluorphenyl)-triazolopyrimidin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schadpilzen sowie sie enthaltende mittel
AU2004299258A1 (en) 6-(2-halo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method for their production and their use for combating pathogenic fungi, in addition to agents containing said substances
AU2005254665A1 (en) Use of 6-(2-tolyl)-triazolopyrimidines as fungicides, novel 6-(2-tolyl)-triazolopyrimidines,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use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and agents containing the same
MXPA06005192A (en) 6-(2-halo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method for their production and their use for combating pathogenic fungi, in addition to agents containing said substances
WO2005058900A1 (de) 6-(2,4,6-trifluorphenyl)-triazolopyrimidine, verfahren zu ihrer he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schadpilzen sowie sie enthaltende mit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