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5202693U - 机械变码锁 - Google Patents

机械变码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5202693U
CN85202693U CN 85202693 CN85202693U CN85202693U CN 85202693 U CN85202693 U CN 85202693U CN 85202693 CN85202693 CN 85202693 CN 85202693 U CN85202693 U CN 85202693U CN 85202693 U CN85202693 U CN 85202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lock shaft
gear
driven tooth
tooth whe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852026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光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8520269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85202693U/zh
Publication of CN85202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5202693U/zh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属于密码锁的机械变码锁,它克服了现有机械密码锁只有固定编码,容易泄露、不够安全的缺点,可简便地随意换密码。它结构牢固,安全可靠,适用于箱、橱、柜、抽屉等。它可以与市售的弹子门锁的锁座配套使用,从而具有多重保险性能,还可根据需要,制成门内外均用编码开锁的结构,这种带弹子门锁锁座或双编码结构的机械变码锁可用于住房、银行、仓库及一切保密场所,它还可配置报讯和照明用的同步电子触摸门铃和指示灯。所以,它是一种多功能的保险装置。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码锁的机械变码锁。
在已有技术中,每一个密码锁只有固定的由N个数字组成的编码,它与锁上组成编码部件的齿轮组里带缺口的N个齿轮相对应。除了齿轮组外,编码部件还包括紧贴并平行于齿轮组的带有可嵌入齿轮边缘凹槽的锁轴,仅当N个齿轮分别转动到对应这N数字的位置时,锁轴才处于N个齿轮上的缺口部位,不再被齿轮卡住而能被开关移动,锁才能打开。这种密码锁一旦泄露密码,便不能继续使用。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使密码能随意变换以达到更安全的效果,特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密码锁。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代表一般开锁的钥匙的是一个装在锁壳体上的与锁轴相连的开关。壳体内的编码部件包括编码齿轮组、从动齿轮组、锁轴及装置它们的固定框架〔6〕和固定框架〔6〕内固定从动齿轮组〔9〕和锁轴〔10〕的可移动小框架。其中编码齿轮组和从动齿轮组的齿轮数目相等,它们一一啮合。从动齿轮组的每个齿轮带有一个与它一体並同轴的直径大于其直径的圆盘,圆盘边缘有一个缺口,锁轴上有数个用以嵌入圆盘边缘的凹槽。固定框架上装置从动齿轮组和锁轴的孔是横槽孔。当编码齿轮组调拨到对应本锁的现有编码时,从动齿轮组正好转动到其圆盘缺口对准锁轴凹槽,锁轴便不再被圆盘卡住而可由与它相连的开关将它移离锁轴插孔,锁便开启。需要变码时,使锁处于开启状态,即锁轴可以移动的状态,再横向平移固定从动齿轮组和锁轴的小框架,使从动齿轮组离开编码 齿轮组,便可随意拨动编码齿轮组上齿轮进行重新编码,然后再将小框架复位,两组齿轮再啮合,这时锁仍处于开启状态,所以调拨好的数码便是本锁新的编码了。以后,只有将编码齿轮组调拨到这一新的编码,锁才能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这种密码锁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变换密码,所以不存在一般密码锁的容易泄露密码,不够安全的问题,它结构牢固,安全可靠。它可以与市售的弹子门锁的锁座配套使用,从而具有多重保险性能,它还可以制成门内外均用编码开锁的结构以用作特殊需要,并且,它还可与内接电子触摸警铃或指示灯的电子放大线路相连,起报讯和照明作用。所以它是一种多功能的保险装置。它适用于箱、橱柜、抽屉等处,它的双编码型和配置弹子门锁的结构适用于住房、仓库、银行及一切保密场所。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外形结构图。
图2是壳体内编码部件结构剖视图。
图3是编码部件的固定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固定框架内可移动小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从动齿轮组里一个带有圆盘的齿轮结构示意图,圆盘边缘有用以部分地嵌入锁轴的缺口。
图6是图5的A向视图。
图7是编码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示意图。
图8是锁轴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B向视图。
图10a图10b是开关部件示意图。
图11是配备弹子门锁锁座的本实用新型外形图。
图12是手柄部件示意图。
图13是内接喇叭和发光二极管的放大电子线路图。
图14(a)和图14(b)是双编码部件结构示意图。
现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由壳体〔1〕、开关部件〔2〕和壳体〔1〕内的编码部件〔3〕组成。图1是其外形图。壳体〔1〕表面有4个平行且等距的槽孔〔4〕,壳体〔1〕端面有一用以伸出锁轴未端的小孔〔5〕。壳体〔1〕内编码部件〔3〕结构如图2所示。它由相互平行的编码齿轮组〔8〕、从动齿轮组〔9〕、锁轴〔10〕以及如图3所示的装置这三者的固定框架〔6〕和其内如图4所示的固定从动齿轮组〔9〕和锁轴〔10〕的可移动小框架〔7〕组成。固定框架〔6〕的两个平行平面〔20〕和〔21〕上各有对应的固定编码齿轮组轴〔11〕的圆孔〔23〕和〔23′〕,装置锁轴〔10〕的孔〔24〕和〔24′〕以及装置从动齿轮组〔9〕的长槽孔〔22〕和〔22′〕,长槽的径向在孔〔23〕中心和孔〔22〕中心连线的方向。编码齿轮组〔8〕由四个大小相等的齿轮组成。从动齿轮组〔9〕由另四个大小相等,但可与编码齿轮大小不等的齿轮组成。编码齿轮组〔8〕的每相邻两个齿轮间有高度相等的垫圈〔13〕,从动齿轮组〔9〕每相邻两个齿轮间也有高度相等的垫圈〔14〕,而其每个齿轮带有一个与它一体並同轴的、直径比它大的圆盘〔15〕,如图5所示。圆盘〔15〕的边缘有深度等于其半径和从动齿轮半径之差的圆弧形缺口〔16〕,如图6所示。两个齿轮组的齿轮间距和齿轮上齿的数目都相等,它们如图7所示地一一啮合。
锁轴〔10〕的结构如图8所示,图9是其B向视图。它呈圆柱形,轴身有五个凹槽〔17〕,它们间距相等,且均等于相邻两个齿轮间距,凹槽〔17〕深度等于圆弧形缺口的深度,并且锁轴〔10〕靠近两端处各有一对相对位置与凹槽〔17〕纵深相垂直的缺口〔18〕、〔18′〕和〔19〕、〔19′〕。两对缺口间距等于固定框架〔6〕上两个平行平面〔20〕和〔21〕的间距。固定框架〔6〕的两个平面〔20〕和〔21〕上的装置锁轴〔10〕的孔〔24〕和〔24′〕是圆孔,但其在与长槽孔〔22〕和〔22′〕的经向相同方向边缘有一小凹槽,其中孔〔24〕的小凹槽宽度略大于锁轴〔10〕上缺口〔18〕和〔18′〕的间距,孔〔24′〕的小凹槽宽度略大于缺口〔19〕和〔19′〕的间距。可移动小框架〔7〕的两个平行平面〔25〕和〔25′〕上相对应位置分别有装置从动齿轮组轴〔12〕的孔〔26〕和〔26′〕以及装置锁轴〔10〕的孔〔27〕和〔27′〕,从动齿轮组〔9〕的圆盘边缘插入锁轴〔10〕的凹槽〔27〕内。锁轴〔10〕靠近端部的缺口〔18〕一侧有一排齿形槽〔28〕。
如图10(a)所示开关部件〔2〕由旋钮〔29〕和固定在壳体〔1〕内部的带有圆孔〔31〕以固定旋钮〔29〕的小框架组成。旋钮〔29〕杆端沿径向有一圈直齿〔30〕,其杆部通过圆孔〔31〕杆端直齿〔30〕与锁轴〔10〕端部的齿形槽直角啮合。编码齿轮组〔8〕的四个齿轮部分地露出壳体〔1〕的四个槽孔〔4〕外。
使用者需要打开锁时,按照本锁现有的编码依次拨动槽孔〔4〕外的编码齿轮组〔8〕的齿轮,它们分别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组〔9〕的齿轮及与其一体的部分嵌入锁轴〔10〕凹槽〔17〕内的圆盘〔15〕,至使其缺口〔16〕全部转到准对凹槽〔17〕,这时锁轴〔10〕便可通过旋转旋钮〔29〕使其杆端直齿〔30〕与锁轴〔10〕端部齿形槽〔28〕啮合联动而移动,其原先通过壳体〔1〕侧端小孔〔5〕插入锁轴插孔的另一端就缩入壳体〔1〕内,锁便打开。要上锁,则反转旋钮〔29〕,使锁轴〔10〕恢复原位,再任意拨动齿轮以藏码即可。旋钮〔29〕从一个极限位置转到另一极限位置正好使锁轴〔10〕移动两凹槽〔17〕间距,所以这时从动齿轮组〔9〕仍能随编码齿轮组〔8〕自由转动,即可把开锁时拨到的现有编码拨乱而藏码。
要改变编码,先开锁,打开壳体〔1〕后盖,使锁轴〔10〕移动到其两对缺口〔18〕〔18′〕和〔19〕〔19′〕分别对准固定框架〔6〕两平面〔20〕和〔21〕上的小凹槽〔25〕和〔25′〕,这时便可将小框架〔7〕平移,它带动装于其上的从动齿轮组〔9〕和锁轴〔10〕一起平移,从而使两组齿轮分离而不再啮合,这样便可任意拨动编码齿轮组〔8〕的各个齿轮到欲变换的数码,然后再将小框架〔27〕及其上的从动齿轮组〔9〕和锁轴一起复位,这时便可使用新编码了。
在本实施例中锁轴〔10〕的截面也可为椭圆形、正方形或矩形,从动齿轮组〔9〕上的圆盘〔15〕边缘凹槽〔16〕的形状为与锁轴〔10〕截面形状相对应的,用以部分地嵌入锁轴〔10〕的圆弧形或矩形。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换,锁轴〔10〕上的凹槽〔17〕数目可比齿轮组上齿轮数目多N个、而旋钮〔29〕从一个极限位置转到另一个限位置时正好把锁轴〔10〕移动两个凹槽〔17〕间距的N倍,这样便于藏码。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变换,开关部件〔2〕可以是如图〔10〕〔6〕所示的拨钮〔29′〕,其杆端〔30′〕直接与锁轴〔10〕未端相连结,而装置拨钮〔29′〕的壳体表面的孔是与锁轴〔10〕平行的槽孔,拨钮〔29′〕自槽孔一端拨动到另一端也正好使锁轴 〔10〕移动两个凹槽〔17〕间距的N倍。
作为本实施例的又一个变换,可将市售的各种类型弹子门锁的锁座装在本实用新型的背面,与它配套使用,仅需作小的改动。如图11所示,其锁轴〔10〕较短,末端不露出壳体〔1〕,壳体〔1〕表面还有一个手柄,如图12所示,其端部因焊一扁平长硬质片〔34〕它经过锁轴〔10〕末端而插入弹子门锁锁座〔32〕的锁孔,拨准编码后,再旋转旋钮〔29〕,使锁轴〔10〕移动,其末端便不再卡住手柄〔33〕的扁平长硬质片〔34〕,手柄便可转动,带动硬质片〔34〕在锁孔内旋转,锁舌〔35〕便缩入锁座,锁便打开。变码方法与上面所述完全相同本实用新型与各种类型弹子门锁锁座配套使用时,它便带有多重保险性能。
作为本实施例的再一个变换,变码部件的壳体〔1〕可如图13所示与一内接喇叭〔36〕或电铃和发光二极管或灯泡的〔37〕放大电子线路相连,当开锁时,手接触壳体〔1〕,等于在电路中加入一个电容,电源交流电通过降压用大电阻〔38〕和二极管〔39〕对人体充放电,这个微弱电流经由放大电路放大后便使喇叭或电铃〔37〕鸣响,可用作报讯或报警,使发光二极管或灯泡〔37〕发亮,用作报讯或开锁时拨编码齿轮数码时的照明用。
作为本实施例的又一变换,编码部件可以有两组编码齿轮〔8〕和〔8′〕,它们分别与从动齿轮组〔9〕啮合,用于在室内和室外拨动其齿轮而开钦。它们可以取不同的开锁用编码,图〔14〕a是这种双编码部件的示意图。若门较厚,则可如图14〔b〕所示,在两组编码齿轮组〔8〕和〔8′〕之间加入另一个与它们啮合并且与从动齿轮组〔9〕也啮合的从动齿轮组〔9′〕它把编码齿轮组〔8〕或〔8′〕的转动传递给从动齿轮组〔9〕。它的齿轮大小由门厚度和编码齿轮大小决定。使用这种装置后,门内外的人进出门都必须用编码开锁。它用作某些特殊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组上装置的齿轮数目可根据需要而定,齿轮越多,编码位数就越多,能变换的编码数也越多,齿轮上齿的数目也可根据需要而定,齿越多,能变的编码数也越多,但齿轮太多使结构庞大,齿太多使加工和拨码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是长形,它可根据需要横向放置或纵向放置。壳体〔1〕以金属作材料,经过发黑、发兰、金属涂层处理、涂漆或涂荧光材料。其它所有部件均用金属或高强度合成材料制成。

Claims (13)

1、一种属于密码锁的机械变码锁,它包括壳体[1],开关部件[2]和壳体内的编码部件[3],其中编码部件[3]由装在轴[11]上的数个间距相等的齿轮组成的编码齿轮组[8]和轴身带数个间距等于齿轮间距的凹槽[17]的锁轴[10]分别装在固定框架[6]的两个平面[20]、[21]所限定的各一对孔[23][23′]和[24]、[24′]上组成。壳体[1]的表面有与齿轮数目相同的,用以露出部分齿轮的槽孔,壳体[1]端面有锁轴孔[5],开关部件[2]与锁轴[10]相连。其特征在于,编码部件[3]还包括与编码齿轮组[8]的齿轮数目相同並齿轮间一一啮合的从动齿轮组[9],它通过轴[12]装在固定框架[6]两个平面[20]、[21]所限定的孔[22]和[22′]上。从动齿轮组[9]每个齿轮带有一个与它一体并同轴的、直径大于它的直径的圆盘[15],其边缘有缺口[16],圆盘[15]的边缘嵌入锁轴[10]的凹槽[17]。编码部件[3]还包括固定框架[6]内的小框架[7],它的两个平面[25]和[25′]上有2组对应的孔[26]、[26′]和[27]、[27′]分别用于固定从动齿轮组轴[12]和锁轴[1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编码齿轮组〔8〕、从动齿轮组〔9〕和锁轴〔10〕三者是相互平行的,固定框架〔6〕的两个平面〔20〕和〔21〕及小框架〔7〕的两个平面〔25〕、〔25′〕也相互平行,但与以上三者垂直。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固定框架〔6〕上装置从动齿轮组轴〔12〕的两个对应孔〔22〕和〔22′〕是长槽孔,槽的径向在孔〔23〕中心和孔〔22〕中心连线方向,装置锁轴〔10〕的两个对应孔〔24〕和〔24′〕各由一个与锁轴〔10〕截面形状相似的孔和位于长槽径向的、孔边缘的小凹槽组成。另外,锁轴〔10〕靠近两端处各有一对与轴身上凹槽〔17〕纵深方向垂直的缺口〔18〕、〔18′〕和〔19〕、〔19′〕,两对缺口间距等于固定框架〔6〕上对应的孔〔24〕和〔24′〕的间距。一对缺口〔18〕和〔18′〕间距小于小凹槽〔25〕的宽度,另一对缺口〔19〕和〔19′〕间距小于小凹槽〔25′〕的宽度。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锁轴〔10〕上的凹槽数多于齿轮组的齿轮数。
5、按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开关部件〔2〕包括一个旋钮〔29〕和一个固定旋钮〔29〕用的带孔〔31〕的小框架。旋钮〔29〕端部沿径向有一圈直齿〔30〕。锁轴〔10〕的端部有一排齿形槽〔28〕、两者直角啮合。
6、按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开关部件〔2〕是与锁轴〔10〕一端固定连结的拨钮〔29′〕,并且壳体〔1〕上装开关部件〔2〕的孔是与锁轴〔10〕平行的槽孔。
7、按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开关部件〔2〕的两个极限位置正好使锁轴〔10〕移动轴上两个相邻凹槽〔17〕的间距的整数倍。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锁轴〔10〕截面是圆形,椭圆形、方形或矩形。从动齿轮组〔9〕上的圆盘〔15〕边缘凹槽〔16〕的形状是与锁轴〔10〕截面相对应的,用以部分地嵌入锁轴〔10〕的圆弧形或矩形。
9、按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其壳体〔1〕与一内接喇叭,电铃或发光二极管、灯泡的放大电子线路相连。
10、按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编码部件〔3〕还包括另一个编码齿轮组〔8′〕,它也与从动齿轮组〔9〕啮合。
11、按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编码部件〔3〕还包括另一个编码齿轮组〔8′〕和另一个从动齿轮组〔9′〕,两个编码齿轮组〔8〕和〔8′〕各与从动齿轮组〔9′〕啮合,从动齿轮组〔9′〕再与从动齿轮组〔9〕啮合。
12、按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可以竖向安置,也可以横向安置。
13、按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制造壳体〔1〕的材料为金属,表面发黑、发兰、金属涂层处理,涂漆或涂荧光材料。其它的部件均为金属或高强度合成材料。
CN 85202693 1985-06-28 1985-06-28 机械变码锁 Ceased CN85202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5202693 CN85202693U (zh) 1985-06-28 1985-06-28 机械变码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5202693 CN85202693U (zh) 1985-06-28 1985-06-28 机械变码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202693U true CN85202693U (zh) 1986-05-07

Family

ID=4798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85202693 Ceased CN85202693U (zh) 1985-06-28 1985-06-28 机械变码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85202693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6747C (zh) * 2003-06-10 2008-11-26 王燕 电子密码防盗锁
CN102425337A (zh) * 2011-11-10 2012-04-25 杭州火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密码锁
CN102720402A (zh) * 2012-05-23 2012-10-10 杭州火尔科技有限公司 机械密码锁
CN105888378A (zh) * 2016-04-20 2016-08-24 俞金慧 一种密码锁门把手
CN106246086A (zh) * 2016-10-17 2016-12-21 贾贤杰 一种活动式防护窗
CN106593107A (zh) * 2015-10-16 2017-04-26 唐德富 一种机械密码锁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6747C (zh) * 2003-06-10 2008-11-26 王燕 电子密码防盗锁
CN102425337A (zh) * 2011-11-10 2012-04-25 杭州火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密码锁
CN102425337B (zh) * 2011-11-10 2013-12-25 杭州火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密码锁
CN102720402A (zh) * 2012-05-23 2012-10-10 杭州火尔科技有限公司 机械密码锁
CN102720402B (zh) * 2012-05-23 2014-09-03 杭州火尔科技有限公司 机械密码锁
CN106593107A (zh) * 2015-10-16 2017-04-26 唐德富 一种机械密码锁
CN106593107B (zh) * 2015-10-16 2019-02-22 唐德富 一种机械密码锁
CN105888378A (zh) * 2016-04-20 2016-08-24 俞金慧 一种密码锁门把手
CN106246086A (zh) * 2016-10-17 2016-12-21 贾贤杰 一种活动式防护窗
CN106246086B (zh) * 2016-10-17 2018-05-04 贾贤杰 一种活动式防护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85202693U (zh) 机械变码锁
DE2511304A1 (de) Lamellen- oder blendendigitaluhr
EP1110483A1 (de) Griffelement und Möbelteil mit einem Griffelement
EP4120874B1 (de) Möbel und schubelement für ein möbel
CN2240567Y (zh) 一种对号排列锁
CN2799764Y (zh) 防盗锁
DE19939627C2 (de) Zahlenschloß
CN2435473Y (zh) 密码锁
CN2223333Y (zh) 数字按码锁
DE20023436U1 (de) Griffelement und Möbelteil mit einem Griffelement
CN2674020Y (zh) 多位数机械密码锁
CN2190094Y (zh) 壁装式拨轮暗码存物箱
CN2651373Y (zh)
CN2343262Y (zh) 一种不用钥匙反锁的安全门锁
CN2041334U (zh) 密码钥匙与行星锁芯
CN2286228Y (zh) 按键式机械密码保险锁
CN2192696Y (zh) 用开孔卡片开启的并可更改密码的手动锁
CN2170353Y (zh) 简便防盗门锁
CN2132797Y (zh) 磁性密码锁和钥匙
CN2084085U (zh) 多级保险门锁
CN85205835U (zh) 带报警装置的按钮式密码锁
CN2128957Y (zh) 安全锁锁芯
CN2660055Y (zh) 动态记忆锁控器
CN2337253Y (zh) 户外箱柜专用锁及开锁钥匙
DE3213853C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E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CE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Termination date: 1986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