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5104752A - 副轴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副轴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5104752A
CN85104752A CN85104752.1A CN85104752A CN85104752A CN 85104752 A CN85104752 A CN 85104752A CN 85104752 A CN85104752 A CN 85104752A CN 85104752 A CN85104752 A CN 851047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ountershaft
clutch
auxiliary shaft
transm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851047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730B (zh
Inventor
米歇尔·韦恩·克劳斯
威利斯·尤金·温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T PILLAI TRAC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CART PILLAI TRAC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RT PILLAI TRACTOR Co filed Critical CART PILLAI TRACTOR Co
Priority to CN 8510475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730B/zh
Publication of CN85104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51047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30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副轴传动装置可提供至少三种正向及三种反向转速。该装置包括三根副轴,第一副轴上装有两个齿轮和一个离合器,第二副轴上装有四个齿轮及两个离合器,第三副轴上装有四个齿轮及两个离合器。五个转动离合器都是交插的板式离合器,由液压啮合,由机械力分离,并套装在壳体的两壁之间,结构紧凑。只要作很小改动就能获得多达八种正向及四种反向转速。

Description

副轴传动装置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车辆或其类似物的副轴传动装置,且更特别地涉及应用恒啮合齿轮及多个由流体起动的交插的多片板及盘式转动离合器,因而具有多种正向及反向转速的副轴传动装置。
在每一个运转方向上具有多种转速比的副轴传动装置特别适用于诸如运土轮式装卸车,橡胶轮胎木材装运车,履带式拖拉机,及其他在土路上行驶的载重车之类的车辆的驱动装置。这类传动装置的优点在于在通常的平行轴上安装多个转动离合器及与其相连的齿轮的方式在适合不同的车辆的空间的要求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在为了降低制造成本而允许使用相当数量的类似零件的同时,只要对传动装置作少量改动就能得到相当多的转速比。
例如,下列美国副轴传动装置专利一般对已有技术是很重要的:1962年11月20日授予李(A、L、Lee)等的3,064,488号专利;1963年3月12日出版授予泼拉斯(S、J、Price)的3,080,767号专利;1969年2月4日授予克劳茨克(H、S、Krawzyk)等的3,425,293号专利;1969年9月9日授予费西尔(J、F、Fisher)等的3,465,609号专利;1973年1月16日授予费西尔(J、F、Fisher)等的3,710,637号专利;1975年1月7日授予西松(R、L、Sisson)等的3,858,455号专利;1975年10月21日授予杰姆逊(J、J、Jameson)的3,913,411号专利;及1982年7月27日授予斯套特(E、Stodt)的4,341,127专利。
这类传动装置有着相当多的有用特征,但在其它几个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当传动装置与车辆发动机及/或任选的变扭器总承的输出部件相连时在输入轴的轴线上方所需要的空间过大。特别是在有些车辆中应用时为了在输入轴的轴线上方留有足够的空隙,以便安装诸如其中的转动离合器之类的大直径部件,就需要提高地板及升高整个操纵台。
另一个显著的因素是有些传动装置的轴向长度过长及/或横向宽度因而无法装进车辆的有限空间之中。
再者,为了有效地适应在输入与输出轴线间有高差要求的不同车辆转速的需要,需有传动装置系列。换句话说,最好仅仅作少量改动,传动装置就很方便地提供一种或多种转速。除了这些结构上的灵活性以及既能提供小高度降又能提供大高度降的能力之外,传动装置应能在要求的高度水准上提供可选择的不同的功率输出器。
更进一步看,许多已有技术中的副轴传动装置的结构过于复杂且成本高。而且他们还有些不大引人注目的缺点,例如在某种运行情况下轴承转速及/或离合器板啮合速度过大,这些缺点会降低该传动装置的总使用寿命。
因而人们所需要的是既经济又紧凑的传动装置系列,该装置应能提供至少三种正向转速及三种反向转速,且应使零件的通用性最强及所需要的齿轮、离合器、轴、轴承数最少。除了将轴承及转动离合器设计成不在过高的运转速度下工作,从而使应用寿命增加外,传动装置族应能很方便地变型,以便使单个传动装置满足不同高度降的要求及不同转速数及转速比的要求,并因而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的车辆。与这类车辆上的使用有关,在使与发动机输出轴成一直线的上输入轴的上方的高度余量最小的同时,每一个传动装置最好在轴向上很紧凑且在宽度上很窄。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一个或多个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所提供的副轴传动装置包括输入用第一齿轮;第一副轴,其上具有固装的第二齿轮及可转动的第三齿轮;第一离合器,它将第三齿轮与第一轴相连;第二副轴,其上具有固装的第四齿轮及可转动的第五齿轮;第二离合器,它使第五齿轮与第二副轴相连;及第一齿轮与第三及第五齿轮相互啮合。很方便地,第六齿轮可在第二副轴上转动,第三离合器用来将第六齿轮与第二副轴相连,及第七齿轮固装在第二副轴之上。所提供的第三副轴,其上有与其相连的第八齿轮,与第六齿轮相互啮合,及交连装置可使第四及第七齿轮中的一个齿轮有选择地与第三副轴相连并驱动之。
更具体地是,上述的本发明的副轴传动装置可提供至少三种正向转速及三种反向转速,且输入轴在高度上直接位于第三副轴上方,而第一及第二副轴则在高度上位于输入轴与第三副轴之间一般地并排配置。其中一种改型为在输入轴上加装另一个齿轮,并在第一副轴上加装再一个齿轮,及分离离合器就可再增加三种正向转速比。在进一步改型中,再增加高速离合器及两个齿轮与分离离合器及齿轮在一起可以提供八种正向转速及四种反向转速。而且,第三副轴可用作输出轴以提供一种较小的高度降或者与高度上较低的输出轴以齿轮相连以提供较大的高度降,以便满足不同车辆的要求。
以下是对附图的扼要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有三种正向转速、三种反向转速的副轴传动装置的示意的,展开的但基本上是侧面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示意且放大的剖视图,它是通过实例来展开第一转动离合器的结构细节;
图3为图1中的副轴传动装置的示意侧视图,它表示不同轴的轴线及与之相连的恒啮合齿轮之间的关系及展开成图1的剖切平面;
图4为图1的传动装置用转速图表,它表示在每种正向及反向转速中所啮合的离合器;
图5为以实线表示的图1的副轴传动装置的主要部件的示意的单线图,且用虚线图示了两种可选用的实施例,包括可以分别提供六种正向及三种反向转速及八种正向及四个反向转速时所增加的元件;及
图6为表示图1的传动装置的另一个可选用的实施例的包括有上输入轴前端截短后的结构的局部的剖视图。
以下为实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参见图1,图中所示的副轴传动装置[10]具有壳体或有高度降的箱体[12],及上输入轴[14]和下输出轴[16],该轴分别沿输入轴线[18]及输出轴线[20]可以旋转地支持在壳体上。此外,第一、第二和第三副轴或中间轴[22],[24]及[26]分别沿轴线[28],[30]及[32]可旋转地支持在壳体内,轴线[28],[30]及[32]相互平行,与输入轴线及输出轴线平行,且在高度上配置在输入轴线及输出轴线之间,可以参见图3。
壳体[12]可以很方便地由两个主要部件构成即,从图1看配置在左面的前箱体部分或前盖[34];及位于右面的后箱体部分或主壳体[36]。关于副轴传动装置[10]的总的方向,打算是当该传动装置放在车辆中时(图中未画出)所有的轴的轴线通常其方向与车辆的纵向中心线平行,或者沿车辆直线行驶的方向。最好对输入轴线[18]与车辆发动机的输出轴线作同轴校准[图中未画出]。
在前箱体部分[34]的前壁[46]中,分别沿轴线[18],[28],[30]及[32]整体地限定有台阶形圆柱孔[38]及多个一端堵死的圆柱形台阶套[40],[42]及[44]。前箱体部分还限定有周壁[48],该周壁从前壁向后延伸并终止于向后的交联表面[50],该表面位于平面[52]内并与轴[14],[22],[24],[26]及[16]的轴线垂直。同样,在后箱体部分[36]的后壁[62]上整体地限定圆柱形孔[54]多个一端堵死的圆柱形套[56]及[58]及台阶形圆柱孔[60]。环绕的周壁[64]从后壁向前延伸并提供安装法兰盘[66],该盘限定向前的交连表面[68]。为了将前后两部分牢固地组装在一起并限定内箱[72],第一套多个带螺纹的紧固件[70]通过后箱盖部分的安装法兰盘拧进前箱体部分的螺纹中,而第二套多个带螺纹的紧固件[71]则通过前箱体部分[34]的前壁[46]拧进后箱体部分的螺纹中。
后箱体部分[36]的底部包括具有圆锥形向内成锥度的整体管状部分[76]的前壁[74],其中限定有沿输出轴[16]的下轴线[20]对称安排的台阶式圆柱孔[78]。后箱体部分还限定圆柱形孔[80]及围绕该孔的后端面[82],其中适合于安装可拆卸的常用刹车总承[84]。具体地说,常用刹车总承[84]包括带有法兰盘的刹车体[86],该刹车体可导向地向前伸进孔[80]内,及限定有台阶式圆柱形孔[90]的后盖[88]。多个带螺纹的紧固件[92]通过后盖及刹车体拧进后箱体部分的螺纹内,将部件牢固地安装就位并与后箱体部分限定有油池区,该区一般用在内箱[72]下部的参考号[94]标示。隔壁[94]从后箱体部分[36]的底部向上延伸且有一张金属挡板[98]装在上面,并可以拆卸。此挡板具有其上穿有圆柱形孔的扁平的环形体[100]及V形向后延伸的凸缘[104],可用来将油池[94]分成前油池或主油池[106]及略微高一些的后腔[108],其中在传动装置运行时油的液面比主油池面低,这点在后面将予以说明。
在图1所述的实施例中,副轴传动装置[10]后上部带有法兰盘的延伸管[110],用多个带螺纹的紧固件[112]固定在后壁[62]上,并可以拆卸,且在孔[54]中导向。在延伸管上配置有第一轴承总承[113]对输入轴[14]的后端作可旋转地支持,且在台阶式孔[38]中配置有第二轴承总承[114],对输入轴的前端作可旋转地支持。靠近输入轴的前端连有输入齿轮或第一齿轮[118]并与该轴一起旋转,而在后端则连有功率输出器法兰盘[120]。此功率输出器法兰盘对驱动车辆上的辅助设备如绞盘(图中未画出)特别有用。
如在图2中最清楚地表示出的那样,第一副轴[22]的前端用直滚柱或滚针轴承总承[122]支持在前箱体部分[34]的台阶式套[40]中。且如图1所示,第一副轴的后端用直滚柱或滚针轴承总承[124]支持在后箱体部分[36]的套[56]中。第二齿轮[126]装在第一副轴上并与该轴上形成的环形肩[127]紧贴,且最好用环形的角焊缝连接(如图2所示),以便在一起旋转。第三齿轮[130]通过中间毂总承[132]装在第一副轴上并可自由旋转,且与输入齿轮[118]连续地相互啮合并由其驱动。毂总承[132]上有毂或环形体[134],其上限定有第一及第二外花键[136]及[137],末端[138]及放大了的邻近端[139]其中具有内孔[140],孔内装有凸缘衬套或套筒轴承[141]。第三齿轮[130]有内花键[142]与毂[134]上的外花键[136]相互啮合在一起,且第三齿轮在轴向被夹紧在花键内端的毂肩[144]及可拆开的保持环[146]之间。
用液压啮合、用弹簧分离的第一转动离合器[152]可以有选择地啮合,以便将第三齿轮[130]与第一副轴[22]相连,并通过第二齿轮一起转动,就可得到正向运转方式。更特别的是,第一离合器[152]具有第一套多片环形板[154]及第二套多片交插的环形板或摩擦盘[156]并分别与鼓[160]上形成的内花键[158]及毂[134]上的外花键[137]相连。可用任何适用装置将鼓[160]固定在第二齿轮[126]上,且鼓中限定有圆柱孔[163],该圆柱孔配置在第二齿轮上所形成的圆柱形引导面[164]上。具有圆柱孔[168]及外花键[170]并与鼓[160]的内花键[158]相连的环形反作用板[166]与第一副轴[22]一起旋转并由可拆卸的保持环[172]将该反作用板限制在轴向运动。
第一离合器[152]上还有使动活塞[174],其上具有外花键[176]与鼓[160]上的内花键[158]相连,因而与第一副轴[22]一起转动。在活塞上限定有轴向向外开口的套[178],其上有内圆柱形表面[180],以便套叠地客纳毂总承[132]的末端[138]。在此连接中,第一副轴[22]内提供有冷却液通道[186],并与套[40]的左端或最外端相通。这样,冷却液就能通过前箱体部分[34]进入套内,轴向沿通道[186]径向向外流进环形冷却液室[188]。在毂总承[132]的末端[138]形成了多个径向通道[190],以便有控制地使冷却液在径向上向外交插的板[154]及盘[156]。
在活塞[174],第一副轴[22],鼓[160]及第二齿轮[126]之间限定有使动室[192],并可用常规方式经通道[193]向其供应压力流体。活塞加压后向左运动(从图2中看),因而将交插的板[154]及盘[156]在轴向上对反作用板[166]压紧。这样就可使第三齿轮[130]与第一副轴一起旋转。当使动室中的压力降低时,压在第一副轴上的环形座装置[195]上的多个压缩弹簧[194]使活塞向右(从图2中看)运动,将第一离合器[152]可靠地分离。
任何企图将第一副轴[22]或毂总承[132]向前或向左(从图2中看)推的力都将通过位于壳体与毂总承之间的前止推垫圈[197]相当独立地传给直滚柱轴承总承[122],[124]的壳体[12]。任何企图使这些相同的部件向右运动的力(从图1中看)都将通过位于壳体及第一副轴上形成的肩部[201]之间的后止推垫圈[199]传给壳体。
现在转向图1所示的第二副轴[24],可以看出其上固装有第四齿轮[196],该齿轮连续地与第二齿轮[126]相啮合,因而第二副轴总是以与第一副轴[22]相反的方向转动。第五及第六齿轮[198]及[200]都装在第二副轴上并可自由地转动,且第五齿轮[198]连续与输入齿轮[118]相互啮合并由该齿轮驱动,此情况从图3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第二离合器[202]用来使第五齿轮[198]与第二副轴相连作反向驱动,且第三离合器用来使第六齿轮[200]与第二副轴相连以提供第二转速。虽然图1仅是示意图,离合器[202]及[204]都是多片板及盘式离合器,且在结构上与上面刚刚描述的第一转速离合器[152]相似,参见附图就能理解。还可进一步看出第二副轴[24]分别通过直滚柱或滚针轴承总承[206]及[208]可旋转地支持在套[42]及[58]内及第七齿轮[201]可以拆卸地与轴相连,例如用花键连接[212],以便一起转动。
第三副轴[26]相对于第一及第二副轴[22]及[24]来说很方便地被置放在轴向上向后移一段预先选好的距离的位置上,以便获得最大的紧凑性,且经直滚柱或滚针轴承总承[214]可旋转地支持在台阶式前套[44]内。第三副轴的后端支持在台阶孔内的能力颇大的直滚柱或滚针轴承总承214]中,且可拆卸地与带花键的控制泵的驱动轴[218]相连。控制泵[220]通过任何合适的装置可拆卸地固装在后箱体部分[36]上,且连续地由第三副轴经驱动轴驱动。
第八齿轮[222]最好如同齿轮[126]及[196]固装在各自的副轴[22]及[24]上一样,焊在第三副轴[26]上。第九齿轮[228]装在第三副轴[26]上并可自由转动,且有选择地经第四离合器[230]连接到轴上,以便提供第三转速的运转情况。第十齿轮[232]自由地装在第三副轴上,且通过第五离合器[234]的液压引动使其与轴相连,因而提供第一转速。由于在轴向上向后移位,除了第三副轴[26]与第二副轴[24]的套装关系外,齿轮[228],[222]及[232]应配制成分别与齿轮[196],[200]及[210]校准连续相互啮合。第四及第五离合器[230]及[234]最好和前面详细描述的第一离合器[152]一样。
虽然在那些输入轴线及输出轴线之间高度上的距离较小的车辆中最好使用第三副轴[26]作输出轴,但图1的实施例中装有第十一齿轮[235],该齿轮用花键连接[236]可拆卸地固装在第三副轴上。此第十一齿轮用来驱动通过轴花键[238]交连到输出轴[16]上的较大直径的第十二齿轮[237]。毂[240]是常用刹车总承[84]的部件,并连接到同一轴花键上,因而当室[242]中的压力流体释放出来使常用刹车总承动作时,由于拜来韦尔(Belleville)压缩弹簧[246]作用,使动活塞[244]向左运动。这将在轴向上以众所周知的方式将多个相间的交插的板与盘[248]压在一起,因而毂[240]就能通过摩擦与后箱体部分[36]相连。这就刹住输出轴[16]及前轮和后轮(图中未画出),前轮和后轮可分别通过前连接法兰盘[250]及后连接法兰盘[252]驱动。很方便地,法兰盘[250]可套接地装在壳体[12]的管状部分[76]之中,这就允许与车辆的有关轴的连接很紧凑(图中未画出)。
输出轴[16]由一对分别装在台阶式孔[78]及[90]中的锥度相反的轴承装置可旋转地支持且当其旋转时第十二齿轮[237]应配置在距挡板[98]的凸缘很近的地方。因而第十二齿轮的齿推动冷却液向上及向前越过挡板[94]的V形凸缘[104]的边缘进入油池[106],以便降低腔体[108]中的冷却流体高度。关于这方面,应该注意到凸缘[104]相当紧密地包围带法兰盘的刹车体[86]的下周边,并与其一致,且其间的间隙极小,因而只有少量的流体能从油池[106]进入腔体[108],因为油池中的液面较高。这就使腔体[108]中的马力损耗降到最低,否则由于流体的搅动及充气问题会产生马力损耗。
众所周知,在运行时如图1及图5所示的副轴传动装置[10]的输入轴[14]可以由车辆的发动机及/或由任选的变扭器机构的输出部件驱动,在图中未画出。这将同时驱动第三齿轮[130]及第五齿轮[198],因为输入轴上的输入齿轮[118]与两个齿轮都相互啮合。假设要得到第一正向转速则操纵人员应控制车辆用液压使第一离合器[152]及第五离合器[234]动作,使其中的交插板啮合紧。这就要分别连接第三齿轮使其与第一副轴[22]一起旋转及连接第十齿轮[232]使其与第三副轴[26]共同旋转。因而利用齿轮副118-130,126-196,210-232及235-237以相对低转速比驱动输出轴[16]。应注意副轴[22]及[24]总是以相反方向旋转,因为齿轮[126]及[196]分别与其一起转动,且连续地相互啮合。且由于减速比较高,第五离合器[234]承受较大的扭矩负荷,故最好其直径比其它离合器[152],[202],[204]及[230]的直径大一些,而为了零件的通用性,其它离合器的直径可以很方便地做成既相同又较小。
如图4的转速图表所示,为了使转动装置[10]的转速从第一正向转速变换为第二正向转速,只需要将第五离合器[234]分离,并使第三离合器[204]啮合即可。在此方式下,减速比下降,且利用齿轮副118-130,126-196,200-222,及235-237以较高的速度驱动输出轴。
为了从第二正向转速转变为第三正向转速,第三离合器[204]分离,第四离合器[230]啮合。因此从第一转速变为第二转速,或从第二转速变为第三转速,只需啮合一个离合器,这从扭矩负荷及控制观点看都是很有益的。在第三正向转速时,驱动是这样进行的,即先通过齿轮副118-130,126-196,再由齿轮[196]驱动齿轮[228],并带动第三副轴[26]及最后通过齿轮副235-237来驱动。
如图4的图表所示,在第一反向转速时,和第一正向转速一样低转速离合器[234]啮合。但以反向方式运行时第二离合器[202]一直啮合。因而扭矩经齿轮副118-198,210-232,及235-237传给输出轴[16]。
低转速离合器[234]分离,第三离合器[204]啮合可得到第二反向转速。由齿轮副118-198,200-222,及235-237驱动输出轴[16]。
最后,第三离合器[204]分离而第四离合器[230]啮合就可变为第三反向转速。再者,和正向一样,改变反向转速只需要啮合一个离合器。在第三反向转速时扭矩通过齿轮副118-198及196-228传至第三副轴[26]再传至齿轮副235-237。
现在参见图5及副轴传动装置的第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其中包括一些附加的元件,这些元件在图的右上方以虚线示意地表示。具体的说,可在输入轴[14]上在第一齿轮[118]后面固定装上第十三齿轮[258],在第一副轴[22]上可以装上第十四齿轮[260],该齿轮可在轴上旋转,且可以使用第六或分离离合器[262]有选择地连接第十四齿轮[260]与第一副轴一起旋转。这就可以使第二齿轮[126]的转速为两种转速中的一种,由齿轮副118-130或齿轮副258-260的齿轮比决定。用此结构后,副轴传动装置[10]除上面提到的三种反向转速外可以提供4-6种正向转速。
副轴传动装置[10]的第二种可选择的实施例在包括第一实施例所增加的元件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些元件。这些新元件在图5的左下方以虚线表示,且包括第十五齿轮[264],该齿轮装在输出轴[16]上可自由旋转,并且与第三副轴[26]上第九齿轮[228]相互啮合。然后可以使用第七离合器或高速离合器[266],以便有选择地连接第十五齿轮[264],使其与输出轴一起转动。这就有效地提供高达八种正向转速及四种反向转速。例如,第一离合器[152]可以按顺序与第五离合器[234],第三离合器[204],第四离合器[230]及第七离合器[266]一起使用以便提供第一到第四正向转速比。然后与相同离合器[234],[204],[230]及[266]一起按顺序使用第六离合器[262]就可提供第五到第八正向转速比。反向时将反向离合器[202]与第七离合器[266]一起啮合就可以提供最高转速。
另一种可选择的实施例用图6来辅助表示,其中输入轴[14′]与输入轴[14]相比,由于沿上轴线[18]不需要功率输出器,因而在前端被缩短。在此例中,可引导地将端盖[268]配置在孔[54]中,且用紧固件[112]可拆卸地固定到后箱体部分[36]上。在端盖上限定有台阶式套[270],在该套中装有锥形滚柱轴承总承[272]并靠在输入轴[14′]上所形成的肩部[274]上,以便可旋转地支持输入轴[14′]的后端,且与图1所示的相向的锥形滚柱轴承总承[114]配对,以吸收轴向推力。选用此种结构后,所有的轴[14′],[22]及[24]都比较短,且在传动装置[10]的上部所限定的结构在轴向上特别紧凑。
参见图3就可看出,笔直或垂直平面[276]最好通过输入轴线[18],第三副轴[26]的轴线[32]及输出轴[16]的轴线[20]。第一及第二副轴[22]及[24]分别地基本对称地安排在垂直平面的两侧,且在高度上位于上轴线[18]及第三副轴[26]的中间轴线[32]之间。如有需要,只要从图1所示的位置上拆下控制泵[220],第三副轴就可明显地用作传动装置的输出轴。而且,轴线[28]及[30]相对于通过输入轴线[18]的水平面[278]的位置应使直径较大的齿轮[126]及[196]不会超过此水平之上太多。因为输入齿轮[118]在直径上一般较小,故本传动装置只需在输入轴线之上高出极小的垂直间隙高度“H”(如图3所示)。这在许多车辆应用中是一个重要特征。应注意齿轮[126]及[196]的总宽度“W”如附图所示也是极小的。再者,总的高度降可以从轴线[18]及[32]之间所示的最小距离变为对应于轴线[18]及[20]之间的最大距离。且只要变换输出齿轮[235]及[237]及/或变换输入齿轮[118],[130]及[198]就可很方便地改变总减速比。
根据上述情况,很明显副轴传动装置[10]的结构既简单、又牢固,而且重量轻。而且,因为从输入中心线算起的输出轴高度降可以很容易地改变,且转速比的数目可以象前面所说明的那样变化,故此传动装置适用于大量的车辆。为了节省空间,第一及第二离合器[152]及[202]在横向上纵向校准,而第三及第四离合器[204]及[230]在高度上纵向校准。再者在第二副轴[24]上的第二和第三离合器[202]及[204]及在第三副轴[26]上的第四和第五离合器[230]及[234]的纵向偏离,和高度上套装的性质,从总紧凑性观点看来特别有利。而且,输入轴[14]区域的结构使传动装置的高度最小,且可提供非常需要的功率输出器位置。
副轴装置[10]的另一特征在于可提供第一或低转速的离合器的实际位置,可使在正常运转情况下传动装置的其它部件的高速旋转最小。在某些已有的传动装置中,对不起作用的齿轮所经受的承受速度大大高于约5,000rpm,例如8,000rpm是很易理解的。而在副轴传动装置[10]中不起作用的齿轮承受的速度在车辆载运时一般限制在最大约5000rpm,此时输入轴[14]的假定速度为2400rpm,因而轴承的寿命可以相当长及/或设计可以更简单、更节省。
在其它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可以从研究附图说明书及附加的权利要求中获得。

Claims (20)

1、一种副轴传动装置[10]包括一输入用的第一齿轮[118];一第一副轴[22],上述第一副轴有一连接的,以使其一起转动的第二齿轮[126],以及装在上述第一副轴上可使其自由转动的第三齿轮[130];一第一离合器[152],上述第一离合器有选择地使第三齿轮[130]同第一副轴[22]相连;一第二副轴[24],上述第一副轴有一连接的,以使其一起转动的第四齿轮[196],以及装在上述第二副轴上可使其自由转动的第五齿轮[198];第一齿轮[118]与第三及第五齿轮[130,198]相互啮合,第二及第四齿轮[126,196]相互啮合,及有选择地将第五齿轮[198]连到第二副轴[24]的第二离合器[202],其特征在于:
第六齿轮[200]装在第二副轴[24]上,使其可以自由转动;
第三离合器[204]有选择地使第六齿轮[200]与第二副轴[24]相连;
第七齿轮[210]装在第二副轴[24]上,使其一起转动;
第三副轴[26]及第八齿轮[222],该齿轮与上述与上述第三副轴相连,并一起转动,并与第六齿轮[200]相互啮合;及
交连装置[228,230,232,234]有选择地将第四及第七齿轮[196,210]中的一个齿轮与第三副轴[26]相连,以便驱动运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轴传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交连装置[228,230,232,234]包括装在第三副轴[26]上,使其能自由转动,并与第四齿轮[196]连续相互啮合的第九齿轮[228],及有选择地将第九齿轮[228]与第三副轴[26]相连的第四离合器[2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轴传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交连装置[228,230,232,234]包括装在第三副轴[26]上,使其自由转动,并与第七齿轮[210]连续相互啮合的第十齿轮[232],及有选择地使第十齿轮[232]与第三副轴[26]相连的第五离合器[23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轴传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第一离合器[152]与第二离合器[202]在侧向上纵向校准,及第三离合器[204]与第四离合器[230]在高度上纵向校准以便套装紧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轴传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第五齿轮[198],第二离合器[202],第四齿轮[196],第三离合器[204],及第六齿轮[200]沿第二副轴[24]在轴向上按顺序校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轴传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交连装置[228,230,232,234]包括第九齿轮[228]及第十齿轮[232]与第三副轴[26]同轴,并与第四齿轮[196]及第七齿轮[210]分别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轴传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第一齿轮[118]有第一轴线[18],及第三副轴[26]有第四轴线[32],上述第四轴线基本上垂直地位于第一轴线[18]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副轴传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第一及第二副轴[22,24]在高度上位于第一及第四轴线[18,32]之间,且在横向上位于通过第一及第四轴线[18,32]的平面[276]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轴传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壳体[12]限定有多个套[40,42,56,58],第一及第二副轴[22,24]分别伸进各自的套[40,42,56,58]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副轴传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多个滚针轴承总承[122,124,206,208]在各自的套[40,42,56,58]中可旋转地支持第一及第二副轴[22,24]。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轴传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输出轴[16]在高度上位于第三副轴[26]的下方,及装置[235,237]用来驱动连接第三副轴[26]及输出轴[16]。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副轴传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另一个齿轮[264]装在输出轴[16]上使其自由转动,及另一个离合器[266]有选择地使另一个齿轮[264]与输出轴[16]相连,交连装置[228,230,232,234]包括第九齿轮[228]同轴地装在第三副轴[26]上,并与另一齿轮[264]相互啮合。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轴传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输入轴[14]与第一齿轮[118]相连,并上述输入轴用作为在高度上沿上轴线[18]的功率输出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轴传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控制泵[220]运转地由第三副轴[26]驱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轴传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输入轴[14]与第一齿轮[118]相连,另一个齿轮[258]固定安装在输入轴[14]上,再一个齿轮[260]装在第一副轴[22]上并可使其自由转动,及另一个离合器[262]有选择地使再一个齿轮[260]与第一副轴[22]相连。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轴传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交连装置[228,230,232,234]包括第四离合器[230]及第五离合器[234]与第三副轴[26]同轴,第五离合器[234]具有一个啮合状态,可有效地提供最低转速比。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副轴传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离合器[152,202,204,230]为交插的多片板及盘式离合器,且为了零件的通用性上述离合器具有预先选定的直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副轴传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第五离合器[234]的交插的多片板及盘式离合器,且其直径大于其余离合器[152,202,204,230]的预先选定的直径。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轴传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交连装置[228,230,232,234]包括第四离合器[230]及第五离合器[234],所有的离合器[152,202,204,230,234]都是交插的多片板及盘式离合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副轴传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有选择地使第一离合器[152]及第二离合器[202]中的一个离合器动作可有效地分别提供给第二副轴[24]以正向转速及反向转速,及有选择地使第三离合器[204]及交连装置[228,230,232,234]动作可有效地提供三种转速比。
CN 85104752 1985-06-12 1985-06-12 副轴传动装置 Expired CN10117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5104752 CN1011730B (zh) 1985-06-12 1985-06-12 副轴传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5104752 CN1011730B (zh) 1985-06-12 1985-06-12 副轴传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104752A true CN85104752A (zh) 1986-12-10
CN1011730B CN1011730B (zh) 1991-02-20

Family

ID=4794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85104752 Expired CN1011730B (zh) 1985-06-12 1985-06-12 副轴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73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3021B (zh) * 2007-08-21 2012-04-25 Dr.Ing.h.c.F.保时捷股份公司 换档变速器
CN103766083A (zh) * 2014-01-13 2014-05-07 姚捷 农作物联合收割机变速箱总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3021B (zh) * 2007-08-21 2012-04-25 Dr.Ing.h.c.F.保时捷股份公司 换档变速器
CN103766083A (zh) * 2014-01-13 2014-05-07 姚捷 农作物联合收割机变速箱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30B (zh) 1991-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96242B2 (ja) 負荷の下で切換可能な多段変速機
RU2144633C1 (ru) Переключаемая при нагрузке многоступенчатая реверсивная передача
CN1032698A (zh) 副轴传动装置
CN1234775A (zh) 用于车辆的行星变速器
CN1068939C (zh) 可在负荷下换档的多档倒顺车变速器
CN1086347C (zh) 传动装置,尤其用于履带式运输工具的齿轮传动装置
CN1092360A (zh) 车轮驱动装置的润滑机构
US5769183A (en) Drive unit for a self-propelled elevator car
US4823639A (en) Countershaft transmission
JPH0611013A (ja) 液圧・機械式駆動システム
CN1166579A (zh) 复合传动装置用的两件式壳体
CN2489145Y (zh) 液压马达驱动行走减速机
CN112572057B (zh) 车辆的驱动桥组件
CN85104752A (zh) 副轴传动装置
CN1294036C (zh) 带有支撑管的车轮端部组件
CN1409032A (zh) 一种两级行星最终传动组件
CN1483950A (zh) 液压马达与减速器集成传动装置
CN200978193Y (zh) 液压绞盘
JPH10288062A (ja) 建設機械用の油圧駆動装置
CN2086317U (zh) 具有机械制动特性的液压传动装置
CN2792939Y (zh) 双向驱动自动变速传动装置
CN1323707A (zh) 行星齿轮无级变速系统
CN2734541Y (zh) 液力驱动器
CN2441676Y (zh) 弹性联接传动倒档器
CA1231556A (en) Countershaft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