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5102141A - 接触弹簧插座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接触弹簧插座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5102141A
CN85102141A CN85102141.7A CN85102141A CN85102141A CN 85102141 A CN85102141 A CN 85102141A CN 85102141 A CN85102141 A CN 85102141A CN 85102141 A CN85102141 A CN 85102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ring tube
contact spring
pol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851021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6509B (zh
Inventor
纽曼
雷米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TTO DUNCKEL ELECTRICAL APPARATUS Ltd
Original Assignee
OTTO DUNCKEL ELECTRICAL APPARATU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TTO DUNCKEL ELECTRICAL APPARATUS Ltd filed Critical OTTO DUNCKEL ELECTRICAL APPARATUS Ltd
Priority to CN 8510214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6509B/zh
Publication of CN85102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51021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06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6509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制造有许多径向内弯的接触弹簧的插座的方法,把直的弹簧由一端插入座体,通过座体材料的变形使弹簧前端和接线柱中央头部固定在一起,弹簧另端位于环筒的支撑面上。根据本发明先将一衬套紧贴插座内壁插入,然后将弹簧插入座体紧靠衬套,再将倒锥形圆棒和装在其上的环筒一起插入座体,将圆棒抽出使轴向固定的环筒在径向增大,同时使弹簧的外端随之外移,最后使中央头部变形,同时弹簧的内端也随之变形。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接触弹簧插座的方法,这种插座带有许多径向向内弯曲的接触弹簧,接触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一个大料成圆筒形的插座体内,该插座体由可变形的薄壁套筒构成。该方法的步骤如下:从插座的一端将由一段段弹簧丝构成的直的接触弹簧插入插座体中,当接触弹簧在插座体内相互排列好时,通过插座材料的变形使接触弹簧的前端和伸进插座体的接线柱前端的中央环形头部固定在一起;在插孔处接触弹簧的自由端位于一个环筒的支撑面上,环筒和一个装配圆棒相联接,圆棒穿过该环筒,在装配时圆棒同轴插入插座体内并在最后轴出。
在尚未公开的专利申请P334742.9-34中描述了属于这个技术领域的一种方法,根据该方法可以制造结构特别小的接触弹簧插座。这种方法使用的套筒壁厚为0.1mm,通过拉伸方法可以经济地预制,并且可以容易地从外面将这种套筒变形。在接触弹簧插入之后,使插座上两个分别对应于环筒和环形头部在轴向有一定间隔的地方都形成一个径向向内伸出的环形凹槽。这些环形径向凹槽压住接触弹簧,并使其径向向内弯曲。
用这种方法,直径只有0.6mm的接触插头只需提供一个外径只有1.5mm的插座。这样在很小的空间里可以排列布置非常大量的接触弹簧插座,从而低成本地生产高质量的多接触点的接线器。
在这种制造方法中,插座体的变形度决定了环形凹槽的尺寸,从而决定了接触弹簧的弯曲程度,而接触弹簧的弯曲程度又决定了接触力的大小。
根据本发明,如果在制造接触弹簧插座时完成下列步骤,则不必用插座体的变形来形成环形凹槽:
a.将一个衬套紧贴着插座的内壁插入插座体的中部并使其两端都位于插座内;
b.将接触弹簧插入插座体内,它们紧靠着衬套并且其前端伸进插座内壁与插入插座内的接线柱的中央头部之间的同轴环形狭缝中;
c.将圆棒和装在其上的环筒一起插入插座体中,该圆棒呈圆锥形,直径朝着其前端增加;
d.将圆棒从插座体内抽出,使轴向不能移动的环筒在径向增大,同时环筒使接触弹簧的外端在径向向外移动直到紧贴着插座内壁为止;
e.使中央头部变形,同时接触弹簧的内端也随之变形;
f.将插座的外边缘折叠,任意地形成一个折边,使环筒被固定住。
因为在完成了这些步骤之后,衬套的内端缘径向向内压住接触弹簧,所以这些端缘决定了接触弹簧的弹性变性。它们弯曲度在装配前就可以相当容易地确定,这有助于准确地制造。制造可以相当迅速地进行,因为环筒的增大伴随着弹性变形,而如此形成的插孔又恰好为变形中央头部所用工具提供了通道。
如果在圆棒从插座体内抽出时传递给它一些振动有助于环筒增大的话,那么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环筒的迅速变形。由于这个原因,已经证明下面的尺寸是有利的,圆锥棒最大横截面的直径比衬套的内径减去接触弹簧直径的两倍小一点。
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更进一步地揭示本发明的细节、优点和特征,并且附图还表明了文中没有描述的所有细节。附图所示内容如下:
图1至3为根据本发明所说的方法生产一个插座成品的步骤。
参见附图,如图3所示的接触弹簧插座带有一个大致成圆筒形的插座体1,该插座体1由可变形的薄壁套筒构成。插座体1和接线柱2一起形成一个构件。在插座体1的另一端上有一个用于固定环筒5的折边3,环筒5紧靠着折边3并且有一个中央插孔4。
一个衬套6在插座体1的中部紧贴着其内壁,并且衬套的端缘7和8都在插座内。许多接触弹簧9支撑在衬套上。这些接触弹簧9的一端被插座体1的内壁和插入插座内的接线柱2的中央环形头部10夹住。接触弹簧9面朝着插孔的那一端可以在插座体和环筒5之间的环形狭缝11中自由移动。接触弹簧9与衬套6的端缘7和8紧贴着就产生了如图3所示的径向向内弯曲,衬套6支撑在插座的内壁上,其内径小于环筒5增大后的外径。接触弹簧9紧贴着的端缘7和8在轴向间隔一定距离,分别对应于环筒5和中央头部10。端缘使接触弹簧径向向内地弹性变形。
如图3所示,在制成的接触弹簧插座中,环筒5的内径小于(译注:应大于)位于任意一个通过插座轴线的平面内的弯曲的接触弹簧9之间的最小间距。根据上述的尺寸关系,既使插头插入插座时稍微偏离其轴线,也能保证良好的共同接触。由于接触弹簧9的端部可移动,因此它就能够容纳处于偏心位置的插头。
附图所示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步骤。首先将插座体1放置好,然后将衬套6插入直到它位于插座体中部为止。
在下一步中,借助输送装置(未画出)将接触弹簧9插入插座体1中。使其前端位于插座壁与中央头部10之间的环形空间中。这样它们紧靠着衬套6实质上平行地排列着。
如图2所示,在下一步中,一个装配圆棒12连同装在其上的环筒一起插入插座体1中。即插入接触弹簧端部之间的中央区域。为了便于插入,圆棒12带有一个圆锥形的前端。一个直径减小的圆锥形部分构成了圆棒12的主体,它紧接着横截面最大的部分,最大横截面的直径小于衬套的内径减去接触弹簧直径的两倍。环筒5大约支撑在圆棒12与圆柱轴14的交接点处,在本方法的这个阶段,环筒5的内径几乎不大于轴14的外径。环筒5有一个圆锥形的部分15,在图2所示的位置上它便于和接触弹簧紧靠着。环筒5的凸缘16径向延伸超出接触弹簧端,使环筒5位于一个和圆棒12相联连的装置之下,当圆棒沿轴向从插座体1中抽出时,该装置使环筒5固定不能产生轴向位移。该装置带有一个沿纵向剖开的空心圆柱17,其前端紧贴在环筒上。为了在圆棒12插入插座体1之后,以及在圆棒12再从中抽出来之前能够检查和对准环筒5,这两半空心圆柱安装得在径向能够相对移动。
环筒5由软铜制成,因此它可以容易地变形并在变形中慢慢增大。通过传递振动可使增大容易。环筒5最后增大到其凸缘16与插座壁紧贴,同时接触弹簧9的端部也随着在径向向外移动。环筒5增大到最大时,其中央插孔4的直径相应于圆棒12的最大直径。
在这之后,将插座外边缘折叠成折边3用于更进一步固定环筒5。
通过插孔4,将接线柱的中央头部10径向变形,使接触弹簧的端部随之朝外移动,紧贴在插座内壁上。
最后在如图3所示的制成状态下,接触弹簧插座能够完成规定的功能试验。
勘    误    表

Claims (5)

1、制造接触弹簧插座的方法,这种插座带有许多径向向内弯曲的接触弹簧(9),接触弹簧(9)的一端固定在一个大致成圆筒形的插座体(1)内,该插座体由可变形的薄壁套筒构成,所说的方法的步骤如下:从插座的一端将由一段段弹簧丝构成的直的接触弹簧(9)插入插座体(1)中;当接触弹簧(9)在插座体(1)内相互排列好时,通过插座材料的变形使接触弹簧(9)的前端和伸进插座体(1)的接线柱(2)前端的中央环形头部(10)固定在一起;在插孔处接触弹簧的自由端位于一个环筒5的支撑面上,环筒(5)和一个装配圆棒(12)相联接,圆棒穿过该环筒,在装配时圆棒同轴插入插座体内并在最后抽出,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a.将一个衬套(6)紧贴着插座内壁插入插座体(1)的中部并使其两端都位于插座内;
b.将接触弹簧(9)插入插座体(1)内,它们紧靠着衬套(6)并且其前端伸进插座内壁与插入插座内的接线柱的中央头部(10)之间的同轴环形狭缝(11)中;
c.将圆棒(12)和装在其上的环筒(5)一起插入插座体(1)中,该圆棒呈圆锥形,直径朝着其前端增加;
d.将圆棒(12)从插座体内抽出,使轴向不能移动的环筒(5)在径向增大,同时环筒使接触弹簧的外端在径向向外移动直到紧贴着插座内壁为止。
e.使中央头部(10)变形,同时接触弹簧的内端也随之变形;
f.将插座的外边缘折叠,任意地形成一个折边(3),使环筒(5)被固定住。
2、根据权项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便于环筒(5)增大,在圆棒(10)从插座体(1)内抽出时,传递给它一些振动。
3、根据权项1或2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圆锥棒(12)最大横截面的直径比衬套(6)的内径减去接触弹簧(9)直径的两倍小一点。
4、根据权项3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圆棒(12)的最大直径等于环筒(5)增大之后其中央插孔(4)的直径。
5、根据权项1至4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圆棒(12)和环筒(5)一起插入插座体(1)之后,用一个空心圆柱(17)固定环筒使其不能轴向移动,空心圆柱被分成径向可分离的两半,其前端紧贴着环筒。
CN 85102141 1985-04-05 1985-04-05 接触弹簧插座的制造方法 Expired CN1006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5102141 CN1006509B (zh) 1985-04-05 1985-04-05 接触弹簧插座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5102141 CN1006509B (zh) 1985-04-05 1985-04-05 接触弹簧插座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102141A true CN85102141A (zh) 1986-10-01
CN1006509B CN1006509B (zh) 1990-01-17

Family

ID=4792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85102141 Expired CN1006509B (zh) 1985-04-05 1985-04-05 接触弹簧插座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650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1035B (zh) * 2001-10-05 2012-01-11 安芬诺尔公司 改进型径向弹性电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0112596A (zh) * 2019-06-12 2019-08-09 徐州泉宝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内置径向弹簧的电工接插件
CN114583521A (zh) * 2022-03-03 2022-06-03 深圳市拓普联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鼓簧式连接器组装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1035B (zh) * 2001-10-05 2012-01-11 安芬诺尔公司 改进型径向弹性电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0112596A (zh) * 2019-06-12 2019-08-09 徐州泉宝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内置径向弹簧的电工接插件
CN110112596B (zh) * 2019-06-12 2024-02-20 徐州泉宝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内置径向弹簧的电工接插件
CN114583521A (zh) * 2022-03-03 2022-06-03 深圳市拓普联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鼓簧式连接器组装装置
CN114583521B (zh) * 2022-03-03 2022-11-29 深圳市拓普联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鼓簧式连接器组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6509B (zh) 1990-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L8500970A (nl) Werkwijze voor de vervaardiging van contactveerbussen.
US6993816B2 (en) Retaining ring installation tool
US4572606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contact-spring bushes and a spring contact bush
CN101740891A (zh) 轴向压缩连接器
CN110560530A (zh) 一种可变直径的弯管防皱芯棒
CN85102141A (zh) 接触弹簧插座的制造方法
DE3412875C2 (zh)
US2078195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wrought nonferrous pipe fittings
EP1058016A1 (en) Swivel remote control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85102121A (zh) 接触弹簧插座的制造方法
CN106887735A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线簧插孔
KR900008351B1 (ko) 두꺼운 측벽 외피 인발 장치 및 방법
CN102640359A (zh) 自规准插入耦合同轴连接器
FI72411C (fi) Foerfarande foer framstaellning av kontaktfjaederhus.
CN1430007A (zh) 用于管状元件的管端接头和其应用方法
CN85102107A (zh) 接触弹簧插座的制造方法
US6822167B2 (en) Making a composite insulator body
CN101424288A (zh) 一种可伸缩套管
CN102062134A (zh) 抽芯铆钉
CN206639943U (zh) 一种检测仪表用多功能接线柱
CN220066374U (zh) 一种热缩压接端子成型模具
CN217511158U (zh) 一种人偶道具用的拼接组合式骨架
CN219289811U (zh) 支架预装载装置
CN103302194B (zh) 消音管的加工工艺
US11506362B1 (en) Christmas lamp with lamp core pull-out prevention structure and forming process theref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