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34878Y - 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934878Y
CN2934878Y CN 200620084729 CN200620084729U CN2934878Y CN 2934878 Y CN2934878 Y CN 2934878Y CN 200620084729 CN200620084729 CN 200620084729 CN 200620084729 U CN200620084729 U CN 200620084729U CN 2934878 Y CN2934878 Y CN 293487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light source
luminous
light
accumulating lumin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8472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罘杲
杨慧麟
何秀英
刘曦
南巍
Original Assignee
刘景春
潘濠昌
陈罘杲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刘景春, 潘濠昌, 陈罘杲 filed Critical 刘景春
Priority to CN 20062008472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93487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93487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93487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由光床、激发光源、激发控制装置所构成,其中光床中设有蓄能发光壁,当激发光源、间接激发时补充能量,使蓄能发光壁保持不断的激发,而使其保持在较高的平稳的亮度。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其可以应用于广告、应急、景观、指示等场所的照明,该发光装置的使用可以大量节省电能,该技术方案可以用于各种形式电光源激发的蓄能激发光照明装置的制作。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是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技术中的蓄能发光材料一般用于安全指标、信号指示、警示标牌、警示线、工艺装饰、防伪标记等方面;另一应用领域是利用蓄能发光粉体制造具有发光功能的材料和制品,如发光橡胶、发光塑料、发光纤维、发光纸张、发光油墨、发光陶瓷、发光玻璃等;无论指示性产品,还是发光材料制品,都是吸收太阳光或人造光源中的能量储存后释放而发光。蓄能发光材料失去光激发辐射条件后的第一时间发光亮度最高,20分钟后光衰较大,发光亮度随着时间增长而越来越暗,以至于失去发光效果。使发光材料的应用受到了较大的局限。
另一方面,背景技术中的电光源种类很多,如:白炽灯、荧光灯、卤钨灯、钠灯、汞灯、无极灯、电致发光灯、LED灯等,这些电光源的发光效率较高,可用于不同照明场合,它们唯一的能源供给是电源,一旦失去电源,灯将失去发光和照明的功能。
再一方面,背景技术中的消防指示光源或应急照明灯具,一般是用于发生火灾或其它事故。为人员疏散、消防作业提供标志和照明指示的发光装置,是建筑物中保障应急照明不可缺少的安全设施,然而一但发生上述情况则电力系统的电路很难保证畅通,所以现代应急照明一般采用具有独立电源灯具,其控制部分必须与系统有机连接才能实现系统电源与照明装置上的电源自动转换,否则需要人员控制,做为应急使用极不方便。特别是当电路出现故障或使灯具损失时,也失去了应急照明的意义。
再一方面,建筑、路桥、景观、草坪、通路等隐型照明,其目的是向人员提供边缘性、方向性、美观性、安全性的指示。照明指标要求较低,上述领域都采用常规光源制造的灯具,一是产品生产成本高;二是维护成本高;三是耗电量较大。统计数字表明:世界上总电能中20%用于照明;我国城市公共照明电能占照明总电能的30%,并且每年以12-15%的速度增长;每年城市共照明电量为439亿KWH,以平均0.65元/KWH计算,一年开支285亿元人民币。目前,照明节能技术普遍采用节能灯及控制光源功率和提高光利用率的方法。其中:光源利用率与灯具形式结构、反光材料有较大关系,如:路灯光源损失有空中损失、折射损失、空气吸收等,其光源利用系数只有15-10%左右;其它照明光源也存在各种损失,所以开发新型节能光源是绿色照明和电力节能工程的必由之路。
为了拓宽蓄能发光材料的应用领域和研究新型指示型照明光源,本发明人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终于发明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接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用于解决背景技术蓄能发光材料应用领域的局限性,补充蓄能发光材料光衰过程中能量损失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高蓄能发光材料的利用率,提供一个新型的蓄能发光的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利用该技术方案制造用于隐形照明、景观、路桥、建筑、广告照明等场所的新的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照明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生活照明,在熄灯后仍能维持一定亮度的发光装置,其发光部分也可以是各种艺术图形或几何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包括灯头、灯座,其特征是:该照明光源装置是由蓄光床、激发光源、激发控制器所构成;其中蓄光床是由玻壳与蓄能发光壁所构成,蓄能发光壁是采用蓄能长余辉发光粉体和块体颗粒通过涂敷、印刷、粘接热固化等工艺设置在玻壳的内侧,与玻壳固为一体;也可以将蓄能长余辉材料压制成型,通过烧结工艺制成独立的发光壁单体与玻壳形成双层结构;光床上设有各种图形的透光窗使激发光源的光通过透光窗向外辐射;激发光源设在蓄光床内侧辐射腔内的灯座上;激发光源可采用紫外灯、白炽灯、日光灯、节能灯等光源,激发光源两极与激发控制器连接后接在电源上,形成闭合回路。
前述的一种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的激发控制器,采用光敏控制或时间控制电路,实现对激发光源的间歇控制,而使光源间歇发光,并给发光壁补充能量,光源激发蓄能发光壁后,发光壁获得能量而发光;其激发控制器的电路是由电源部分、控制部分所构成;电源是供给激发光源及控制系统工作的,控制部分是用来调节整定间歇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激发时间。
其中:光敏控制电路的电源部分采用二极管整流电路,控制部分采用晶闸管元件,通过微调电阻和光的强弱自动调节激发光源的间歇激发时间,自动调节元件采用光敏电阻获得光的强弱信息,实现对激发光源的间歇控制,完成对蓄能发光壁的激发。
时间控制电路采用定时开启的时间继电器,完成对激发光源的间歇控制,使激发光源定时启动,定时关闭。
前述的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的光敏激发控制器其工作原理是:将220V交流电经过二极管VD1-VD4桥式整流,加在晶闸管VTH的阳极与阴极之间,为晶闸管开通提供了必要的正向电压。晶闸管开通与否还受(R+RP1)与RL的分压比的控制,蓄能发光壁发光较强时,RL呈低电阻状态,分压比较小,VTH门极为低电平,晶闸管处于关断状态,激发光源正不工作;当发光壁发光暗时,照射RL的光线较弱,RL呈现高阻状态,分压比加大,为晶闸管VTH提供了较高的正向触发电压,故VTH开能,激发光源工作,使蓄能发光壁辐射激发;此时延时电路启动,当RL接受强光欲使晶闸管关断时,延时电路仍使VTH导通,使激发光源维持十五分钟后光源熄灭,发光壁继续受激发而发光并维持初始亮度,如此循环以至往复,实现对发光壁间歇激发的目的。
前述的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的激发其时间控制电路可采用间歇时间继电器来控制激发光源的启动,将激发光源E与时间继电器的连动接点K串联后,接到电源两端。时间继电器的工作电极与电源相连,设定时间参数调整间歇启动时间,实现对光源的定时启动和熄灭。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比较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制作的蓄能发光光源,可以用于隐形照明的场所。2、蓄能发光材料不断补充了能量,使蓄能发光体处于高激发和高度的状态上。3、该光源用于指示照明可节约了大量的电能消耗。4、有效的利用了太阳能和电光源辐射的能量而发光。该技术方案可用于指示灯、景观灯、应急灯、车航夜灯、公共场所通道灯等各种形式的蓄能发光照明光源的制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光床结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光床结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光床结构切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光敏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时间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中:1.蓄光床,11.玻壳,12.蓄能发光壁,121.蓄能长余辉发光体,122.成型介质,13.透光窗(图4、图5);
2.激发光源,21.辐射腔;
3.控制器,31.光敏电阻;
4.灯座,41.灯头,42.灯架(图3、图4);
E.激发光源;
K.继电器,K1继电器K接点;
D1-D4整流二极管;
R电阻、RP1、PR2可变电变;
RL光敏电阻;
C电容器;
AN交流电源;
SJ间歇时间继电器;
SJK间歇时间继电器接点;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是由蓄光床1、激发光源2、激发控制器3所构成,其中:蓄光床1是由玻壳11与蓄能发光壁12所构成,蓄能发光壁12是采用蓄能长余辉发光粉体121与成形介质122复合,通过印刷并热固化的工艺设置在玻壳11的内侧,与玻壳11固为一体;激发光源2设在蓄光床1内侧辐射腔21内的灯座4上;激发光源2采用紫外光光源,激发光源2的两极与激发控制器3连接后接在电源上,形成闭合回路;激发控制器3设在灯座4内。(参见图1、图2)。
前述的一种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的激发控制器3,采用光敏控制电路实现对激发光源2的间歇控制,使激发光源2间歇发光,并给发蓄能光壁12补充能量;激发光源2激发蓄能发光壁12后,发光壁12获得能量而发光;其激发控制器3的电路是由电源部分、控制部分所构成;电源是供给激发光源2及控制系统工作的,控制部分是用来调节整定间歇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激发时间。
其中:光敏控制电路的电源部分采用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所构成;控制部分采用晶闸管元件,通过微调电阻和光的强弱自动调节激发光源的间歇激发时间;自动调节元件采用光敏电阻获得光的强弱信息,实现对激发光源的间歇控制,完成对蓄能发光壁的激发。
前述的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的激发控制器其工作原理是:将220V交流电经过二极管VD1-VD4桥式整流,加在晶闸管VTH的阳极与阴极之间,为晶闸管开通提供了必要的正向电压。晶闸管开通与否还受(R+RP1)与RL的分压比的控制,蓄能发光壁发光较强时,RL呈低电阻状态,分压比较小,VTH门极为低电平,晶闸管处于关断状态,激发光源正不工作;当发光壁发光暗时,照射RL的光线较弱,RL呈现高阻状态,分压比加大,为晶闸管VTH提供了较高的正向触发电压,故VTH开能,激发光源工作,使蓄能发光壁辐射激发;此时延时电路启动,当RL接受强光欲使晶闸管关断时,延时电路仍使VTH导通,使激发光源维持十五分钟后光源熄灭,发光壁继续受激发而发光并维持初始亮度,如此循环以至往复,实现对发光壁间歇激发的目的。(参见图11)
前述的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的激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元件选择:VTH可选用2N6565、型等小型塑封单向晶闸管(0.8-1A/400-600V)VD1-VD4可用1N4007型硅整流二极管RL可用于MG45型非密封型光敏电阻器,要求亮阻与暗阳相差不是很大,R为RTX-1/8W型的碳膜电阻,RP1、RP2可采用WSW形有机实心微调电器。C采用电解电容,K采用直流继电器。(参见图11)
前述的一种利用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激发光源E的一端接在电源A侧,另一端与继电器接点K1串联后接到电源N侧;继电器K的一端接在电源A侧,另一端与二级管D4的3端、D1的4端相连;二级管D3的7端与D2的10端相连后接在电源N侧,二级管D4的5端与D2的6端相接后接在晶闸管VIH的13端和光敏电阻RL的16端;晶闸管VIH的14端与电阻RL的15端相连;VIH的12端与二极管D1的9端和D3的8端相连后与电阻R的11端相连接,电阻R的19端与调节电阻RP1的18端连接,调节电阻RP1的17端与晶闸管VIH的14端连接;将RP2与C串联,RP2的一端接到VIH的14端上,电容器C的负极接到RL的15端,则整个电路连接完毕。(参见图11)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是由蓄光床1、激发光源2、激发控制器3所构成,其中蓄光床1是由玻壳11与蓄能发光壁12所构成,蓄能发光壁12是采用蓄能长余辉发光块体121通过涂敷的工艺设置在玻壳11的内侧,与玻壳11固为一体;激发光源2设在蓄光床1内侧辐射腔内21的灯座4上;激发光源2采用日光灯光源,激发光源2的两极与激发控制器3连接后接在电源上,构成闭合回路;激发控制器3设在灯座4内。(参见图3)
前述的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其时间控制电路可采用间歇时间继电器SJ来控制激发光源2的启动和熄灭;将激发光源E与时间继电器SJ的接点SJK串联后接到电源两端;时间继电器SJ的工作电极与电源相连,设定时间参数,调整间歇启动时间,实现对光源的定时启动和熄灭,其电路连接关系见图12。
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是由蓄光床1、激发光源2、激发控制器3所构成,其中蓄光床1是由玻壳11与蓄能发光壁12所构成,蓄能发光壁12是将蓄能发光体121的原料压制成块体结构,通过烧结工艺制成独立的蓄能发光壁12单体与玻壳11形成双层结构;光床1上设有透光窗13;激发光源2设在蓄光床1内侧辐射腔21内的灯座4上;激发光源2采用日光灯光源,激发光源2两极与激发控制器连接后接在电源上,构成闭合回路。(参见图4、图5)
实施例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参见实施例2,其特征在于:该实施例的蓄光床1采用管式结构。控制器3采用光敏控制器。(参见图11)
实施例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参见实施例1,其特征在于:蓄光床1采用半圆形结构(参见图8),控制器3采用光敏控制器。(参见图11)
实施例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蓄光床由若干独立的蓄光床1分离设置在灯架42上,激发光源2设置在灯架42的灯头41上(参见图9),控制器3采用时间控制电路。(参见图12)
实施例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参见实施例1,其特征在于:在灯座4的外侧设有灯头41,灯头41是用于与外电路安装使用,蓄光床1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激发光源采用圆形结构,激发控制器采用时间控制电路。
以上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而已,并未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作等同修饰、模仿均属本实用新型内容。

Claims (6)

1、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包括灯头,其特征是:该装置是蓄光床(1)、激发光源(2)和激发控制器(3)所构成,其中:蓄光床(1)是由玻壳(11)及蓄能发光壁(12)所构成,蓄能发光壁(12)设有蓄能长余辉发光体(121);激发光源(2)设在蓄光床(1)内的灯座(4)上激发控制器(3)激发光源(2)与电源(AN)形成闭合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其特征是:蓄能发光壁(12)是将蓄能长余辉发光体(121)涂敷在玻壳(11)内侧与玻壳(11)固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其特征是:蓄能发光壁(12)是将蓄能长余辉发光体(121)与成型介质(122)复合制成独立的发光壁(12)与玻壳(11)形成双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光敏控制电路及光敏电阻(RL),获得光的强弱信息,实现间歇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间歇时间继电器(SJ)元件,通过控制间歇动作时间,获得对激发光源的间歇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蓄光床(1)上设有透光窗(13)。
CN 200620084729 2006-05-29 2006-05-29 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3487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84729 CN2934878Y (zh) 2006-05-29 2006-05-29 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84729 CN2934878Y (zh) 2006-05-29 2006-05-29 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34878Y true CN2934878Y (zh) 2007-08-15

Family

ID=38351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8472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34878Y (zh) 2006-05-29 2006-05-29 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934878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9496A (zh) * 2014-08-02 2014-12-10 方显峰 一种太阳能长余辉发光系统及其激发方法
CN112196103A (zh) * 2020-09-27 2021-01-08 陈英 一种绿色建筑钢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9496A (zh) * 2014-08-02 2014-12-10 方显峰 一种太阳能长余辉发光系统及其激发方法
CN112196103A (zh) * 2020-09-27 2021-01-08 陈英 一种绿色建筑钢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8411A (zh) 可转换嵌入式筒灯发光二极管装置
CN202059650U (zh) 一种冗余电源声光控遥控配合控制led节能灯
CN2934878Y (zh) 一种利用电光源辐射间歇激发的蓄能发光照明装置
CN104613406A (zh) 新型节能路灯
CN201927304U (zh) 一种节能指示灯牌
CN106028512B (zh) 长余辉led发光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446372Y (zh) 一种长寿安全灯
CN201198972Y (zh) 一种线形led日光灯
CN207849207U (zh) 一种便于更换照明灯的高杆灯
CN201196345Y (zh) 一种适用于交流市电的发光二极管射灯
CN101145494A (zh) 环保型电脑智控大功率节能路灯
CN2859722Y (zh) 光电子霓虹灯
CN202349693U (zh) 一种u型led节能灯
CN202759628U (zh) 一种led照明灯电路
CN207720470U (zh) 一种用于楼道灯的驱动电路
CN101509641B (zh) 一种led发光管路灯的制作方法及路灯
CN207334310U (zh) 一种双面发光灯具
CN201539748U (zh) 节能环保led日光灯
CN204005560U (zh) Led铁路信号灯
CN201475706U (zh) 一种新型led日光灯
CN209371091U (zh) 一种太阳能led装饰灯
CN202813283U (zh) Led灯管灯条同程布线结构
CN101994972A (zh) 节能型照明灯
CN201106785Y (zh) 环保型电脑智控大功率节能路灯
CN201234396Y (zh) 高效节能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Chen Fugao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15

Termination date: 20100529